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共8篇)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1
缺少文化的城镇化,是失衡的、不完整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即便是一时经济上去了,最终也不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我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1.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一是与新型城镇化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文化体现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去,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中。把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
2.大力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规划建设好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市级层面,加快推进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在县(市、区)层面,加快多厅数字电影院、大型书店建设,对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晋级升档,有条件的要规划建设博物馆。在中心镇层面,在建好高标准文化站的基础上,视情建设小礼堂。在新型农村社区层面,把建有完善达标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其规模和档次也要适度超前,不能仅停留在原有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也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模式,要有小规模文化广场、功能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心。
3.进一步繁荣民间文艺。开展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民俗艺术节,支持戏曲、绘画、陶瓷、泥塑等民间艺术发展,调动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夯实群众文化繁荣的根基。继续推进文化馆文化站专业文艺工作者分片负责和“文艺志愿者进社区”。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和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专干。四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通过演出、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加强对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在经费、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打造一支宏大的“草根”文化队伍。
4..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法规政策。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和方式。探索成立文化发展公益基金,充分利用国家关于文化捐赠的优惠税收政策,募集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策划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一个区域的整体文化竞争力。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业、观光农业。完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推进文化企业和银行深度合作。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型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缺少文化的城镇化,是失衡的、不完整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即便是一时经济上去了,最终也不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我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中国农村逐步走向“城镇化”的同时, 根植于农村、源于农村生活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所说:‘我们去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吊脚楼, 多漂亮。吊脚楼的主人恨不得赶快把这个吊脚楼拆了, 盖一个砖房。他们要过城镇生活, 哪怕城镇生活是多么的枯燥, 多么的统一, 如何的没有文化, 他都要’。
二、目前,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还没有跟上, 要么觉得乡土文化太土, 要么觉得其很零散不知道如何保存, 尤其不知道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变成现代文化内容。
三、很多古建筑看似保存了下来, 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了;年轻人看胡同就像看国外新奇的街区一样。这就导致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落脚点失去了文化土壤的支撑。而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村庄建设要注意保存乡村风貌”, 就体现出对目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关注。
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 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 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 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让民间资本来滋养乡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乡土文化的产业化是一项重要内容。推进乡土文化的产业化, 关键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机制, 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像我们永康的浙江林炎古陶瓷博物馆、神雕铜文化博物馆及其他民办博物馆就做得很好, 近年来, 文化产业日益受到民间资本的亲睐。但由于文化产业培育期较长、市场营销模式不明朗等因素, 民间资本在投资时又不免顾虑重重。那么如何消解民间资本的投资顾虑, 实现民间资本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引导, 出台更有力的激励措施。比如, 政府部门发布文化产业项目指导, 针对乡土文化产业项目尤其是重点乡土文化产业项目, 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及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规划。
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 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 跨文化的接触和实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
三、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从硬件到软件都应该有“文化城镇化”的意识, 在城镇化的规划阶段就要为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 规划出市民文化生活的场地, 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现在我们的城市全是现代化、钢筋混泥土的高楼大厦。假如我们的新型城镇化不注意这个问题, 必将失去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千姿百态、充满独特美感的建筑文化。所有这些都要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研究, 应该加强文化顶层设计, 制定出一些原则性的标准, 同时要因地制宜, 更好地进行整体性的规划, 把文化保存意识渗透进去, 使得新型城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 要从“娃娃”抓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着诸多意义。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 记得祖宗, 记得自己的出身。随着货真价实的文化大师相继去世, 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蜡染、刺绣等民间技艺·道具亦渐渐消失, 现在, 独生子女的一代逐渐进入社会并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流, 而这些生在蜜罐里, 长大糖水中的学生, 尽享着长辈们的无限宠爱, 而对于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却理解甚少, 对中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 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如我们永康建成多个非遗传承基地就是很好的方法, 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失文化韵味。
五、建立保护规划制度把保护和创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纳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 依照国家颁布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对乡土建筑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 明确其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活动均按法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及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具体明确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 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将规划制度制定的更加实际和易于操作, 在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中, 可将其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操作阶段, 做出有一定依据的规划预测。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幕即将拉开, 传统文化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下使自己的乡土文化不被“化”掉, 并使其得以传承与保护, 既是一场角力赛, 也是一场智力竞赛。这样的角逐, 不存在胜负, 只有采纳更多的意见及智慧, 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畅通前行。只有保住了传统文化的根脉, 城镇化才是好的城镇化, 新兴的城镇, 才会是人民安居的乐园和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参考文献
[1]张瑞静.新型城镇化要重视乡土文化传承[N].河北日报, 2013年5月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3
摘要:以恩施州为例,在调查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与民俗文化发展情况,总结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在民族文化利用、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剖析该地区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民俗文化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互支撑与促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恩施州;新型城镇化;民俗文化;关系
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近年来,恩施州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40.0%。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融合,但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民俗文化同化与变异现象、民俗文化资源流失等;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地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也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经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理清民族文化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策略,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从根本上改变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进城上楼”的文化(观念、习惯、认知等)不适应、甚至抵制而导致的建设速度慢、水平低,政府出力不讨好、百姓受用不受益的尴尬现状,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城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相互促进
李月敏,李卫东在指出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时,他们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重要内容必须与民俗文化双向发展,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始终与城镇化建设相一致。李枝秀认为城镇文化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城镇文化建设不仅是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而且作为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推动城镇化发展。恩施是土家族与苗族聚集地,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使城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使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如龙船调、土家摆手舞等使恩施旅游业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另一个成功典范是恩施女儿城,恩施女儿城是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突出仿古与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土家民风民俗的新近打造的“新城”。自2012年开业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AAAA级民俗文化城。
(二)相互制约
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对民俗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恩施傩戏的商业化、哭嫁逐渐消失等,造成城镇化建设形式单一,缺乏民俗文化的润色。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不适应,出现“人在楼中,心在乡间”、“生活市民化,行为农民化”的文化不协调,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二、恩施州城镇建设化现状
十二五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一批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一主两副”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30.5%增加到40%,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三、恩施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民俗文化资源
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8处、省级57处、州级45处、县级176处。传统音乐及舞蹈数量繁多,全州有传统音乐84项,传统舞蹈68个,数目在17类项目中分别居第二位、第四位,并且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肉连响、龙船调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有85个,传统美术33个,分布于恩施州8个县市。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种类繁多,反应这当地民俗文化传统,形成少数名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总体上讲,恩施州民俗文化的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较浅、利用效果低下、传播范围较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恩施州的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厚,且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等,还存在其它较为独特的习俗。随着国家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恩施州的民俗文化逐渐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开发与发展。呈现出来的良好势头不仅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少不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暴露出的问题
1.急于求成,商业化严重
在开发民俗文化过程中,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只是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缺乏全面合理的布局,出现了民俗文化发展畸形成长的现象。如土家族的哭嫁现在农村嫁娶时很少举行,传统的文化意识淡薄,很少能够继承下来,但屡屡出现在各大表演舞台上。
2.土地纠纷严重,人口流动速度过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镇人口压力过大,城镇基础供应能力不足;再者,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强行征占农民土地,造成了原始乡村的城市化速度加快,破坏了其原有的文化底蕴。
3.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淡薄,自觉性较差
就教育而言,并没有与城镇化建设保持一致的速度,造成了人们对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缺乏主动保护民俗文化的观念。就恩施州的旅游行为观念而言,存在许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间接性的对民俗文化造成了阶段性的破坏。
四、加强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促进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一)提高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知与认同
恩施州的民俗文化意识整体较强,民俗氛围较浓厚,但依然需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引导。如现在的大众对当地传统文化节日的意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外来冲击,其民俗文化意识日渐淡薄。就恩施州的土家语言而言,鲜有人士能够继续传承与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人们对其民俗文化认知度与认同度。
认知是实施民俗文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强文化引导,通过文化宣传、举办的大型民俗文化节日、民俗文化读书日等形式来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使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教育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的熏陶,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意识,扩大民俗文化的群体力量是大势所趋。
(二)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地宣传与推介
强势打出“仙居恩施”、“世界硒都”、“巴楚胜地”、“天下第一女儿城”等口号。凸显恩施州淳朴的民俗民风与怡人的生态环境;凸显恩施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巴蜀荆楚人文特色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凸显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通过宣传与推介,既可以让当地民众对本地民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又可以让外界了解、熟悉巴楚文化,进而使把巴楚文化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国务院在2012年12月正式出台《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街区。”这一理念,这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就要充分研究透上级政策,结合恩施州本地实际情况,以“扬弃”的态度,把产生在农业文明里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
(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合理规划、有序布局,针对有价值的文化村落、旧居,首先必须向文物部门报告,听取其意见,不得因眼前利益而随意开发。对于部分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引入开发企业,实施复原复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使新型农村社区走上真正的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五)健全完备的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毕竟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盖高楼、修马路、建文化中心,而是要把教育设施、体育设施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备,一步到位,这样才能在提高当地.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明确部门的相关责任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的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托管公共文化设施或加入到其日常管理中去,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形成文化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月敏,李卫东.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5(03):137-140.
[2]李枝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J].江西社会科学,2104(09):254-256.
[3]曹云,周冠辰.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困境与有效传承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3(06):31-34.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4
测试题 答案
1、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C.埃比尼泽·霍华德2、3、4、5、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形成。C.工业城市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
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7、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
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D.恩格斯8、9、“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A.20世纪3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D产业的集聚
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abcd10、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A.不同专
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abcd11、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阶段。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ABCD12、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B.否
13、《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特色”的理念,全面提高我省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篇5
发布时间:2014-4-4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2011年的10年间,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未来10年,据专家测算,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中国已经步入了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但是由于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土地制度改革成了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处于城乡接合部的村庄,融入城区,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城中村”和城郊村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出现“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现象。
同时,农村建设用地效率较低。一方面由于长期规划滞后,自然村布局零星分散,功能布局混乱,居民点以分散式或独立式为主,旧宅基地占地多,一户多宅、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劳力进城打工,只有老年人在家种田,因此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和土地粗放撂荒的现象。而同时由于城市房价较高,农民工在城市享受不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优惠政策,在城市定居难,造成“被两栖”的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近郊和城中村的土地大幅升值,拥有农村户口即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使得很多农民即便身在城市务工,也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城镇户籍人口千方百计想变为农村户口的现象。为了在城市扩展建设中争得更大的利益,出现了部分村民在一些集体建设用地甚至是耕地上自发、无序地占地建房的不正常现象,扰乱了经济秩序,影响了城市形象,而且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因当前的农业多是粗放式经营、农业效率不高,以年产值为标准的补偿费用偏低,这样农民承包使用的土地被征收后得到的补偿很少,无法满足农民被征地后的生活所需。
根源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其中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其使用权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农用地、农建地和宅基地3种形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部分农村纳入了城市规划的范围,按照法律的规定,这些农村所拥有的土地就应转化为国家所有。但由于村民的身份等没有及时转变,土地依旧是农民所有,农民依旧固化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上,因而成为城市中的农民。
和土地所有权状态相对应,城中村土地使用权也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但集体土地使用权比国有土地使用权具有更多的限制:一是宅基地使用权依法不能转让、抵押;二是只有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滩等农村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和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其他集体土地使用权则不得抵押;三是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用于租赁;四是一般情况下,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价出资或入股。
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6
发布日期:2014-12-09 阅读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3 %上升到2013年的67.76 %,城镇的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升级优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区环境与生态建设较大改善。本文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
广东城镇化经过20世纪末高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达到较高水平。2000-2010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0.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721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7.76 %,比全国高14.03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省3.65、3.76、14.01个百分点,仅低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参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城市化发展进程三个阶段的研究理论,目前广东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人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013年广东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构成为23:42:35,二十多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左右。从GDP构成看,2013年全省三大产业构成为4.9:47.3:4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致。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东西两翼稳步发展、粤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格局,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目前广东有4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200-400万人城市2个,100-200万人城市7个,50-100万人城市6个,20-50万人城市4个,小城镇1132个。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30多万公頃,城市燃气普及率94.9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0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4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7%。统计表明,广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
(四)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城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46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71万人。广东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2学年,广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6万人,有158.5万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占总数的52.7%。医疗卫生方面,全省城镇地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在社会保险方面,2000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18万人,2013年末增加到4183万人;2000年参加全省医疗保险5043.22万人,2013年达9179.75万人。
(五)城镇化拉动效应明显。
城镇化发展拉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比2010年增加13804元,增长23.5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分别比全国高22.76%和3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43元,分别比全国高33.91%和25.9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1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4.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9.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3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为49.0 %,广东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六)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双转移”战略的逐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开始快于珠三角,导致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和城镇化发展开始发生改变。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38%、40.45%和45.98 %,分别比2010年提高1.67、2.78和1.69个百分点,同期珠三角地区提高1.3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粤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省内城镇化水平差距开始有所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和矛盾显得相当突出。
(一)大部分外来人口还不能享受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6903万城镇人口中,户口不在本地的有3000多万人,外来人口占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近年来,尽管广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解决流动人口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广东是外来农民工最大的集中地,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很多外来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2.5亿农民工参保率还比较低,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城镇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镇内部出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新的二元矛盾;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举家迁移的情况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小孩要在城镇地区上学读书,更多外地老年人要在城镇安度晚年,外来人口集中珠三角城镇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城镇中外来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处于较差状态。
目前,大量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是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5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但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居住条件看,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或出租屋,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较恶劣状态。多数外来人口生活在城市底层,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大量人口聚集于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城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导致大城市和珠三角人口过度集中,小城镇发育不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4.19%,低于同期全国39.72%的平均水平和江苏的36.32%、浙江的39.24%。广东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缓慢且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导致数量庞大的人口集中到大城市,使珠三角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大量集聚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稳步提升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推动1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力争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东新型城镇集化的首要任务。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融入。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各类城镇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加快农民工和个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优化城镇规模布局,提高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构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振兴和城镇体系的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挥好县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现代治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稿单位:农村处
撰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7
1. 不片面追求空间扩张、规模扩大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而不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追求。
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以往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盲目追求GDP的老路子, 要着力走出一条集约型、节能型、生态型的新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城镇的环境承载力和文化承载力, 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内涵为核心, 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城镇。
2. 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乡愁深切人文关怀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位, 突出人文精神。
城镇化进程中注重乡土文化保护, 有利于建设人性化宜居城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在城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是城市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新型城镇化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 传统文化得到良好传承, 积淀文化底蕴;另一方面, 具有创造新文化的潜力, 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新型城镇化还应该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扬人文精神。作为城市的根基和灵魂, 人文精神不仅是城市的精神支柱, 同时也是推动物质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新型城镇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
1. 城镇必须传承乡土文化。
城市是人的城市, 文化是人的内在要求, 城镇建设最终指向人, 是为了人的生存居住条件的提升而进行。城镇化不是单纯为了城镇化而行, 而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的是人, 而人必须是文化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城镇化不是单纯建设的问题, 而是以人为核心, 怎么建的问题。不是把人关进建筑的笼子, 而是让人文化的存在, 尤其是不脱离既有文化传统的存在。
2. 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城镇化一体化。
传承乡土文化是城镇化的应有之责,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 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不断发展, 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素方面, 从重视单一要素的遗产保护, 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保护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方面, 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 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三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质方面, 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 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世间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1]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特点可以看出, 文化遗产所赖以寄存的原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要, 一定意义上, 甚至越来越脆弱。而广大的乡村, 是文化遗产最原生态的寄存场所和空间。因此,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与城镇化一体推进, 这就赋予了城镇保护传承乡土文化的应有之责。
3. 功能城市必然走向文化城市。
传承乡土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题中之义。1933年,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该宪章以功能分区的观念规划城市, 并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协调、平衡发展。功能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规划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功能城市发展只是城市发展的一维, 而文化的、诗意的城市发展应成为功能城市的重要补充, 甚至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是人的城市, 只有符合人的生存的文化维度才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 由功能城市必然走向文化城市, 传承乡土文化也就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题中之义。
三、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1. 功利主义思想驱动。
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重物质, 轻文化;重开发, 轻保护的功利主义, 导致许多乡土的传统文化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轻视的局面, 在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中, 乡土文化直接被破坏, 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受到威胁。
2. 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 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时常见诸报端、各大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的尴尬, 与人们文化保护意识淡薄紧密相关。多年来, 我们对蕴含在古老建筑一砖一瓦中的文化视而不见, 地方政府多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人们对传统的、乡土的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 忽视了特色文化的重要性, 不懂得传承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正日渐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政府为了政绩或为了换取地方一时的快速发展, 强拆文化建筑, 破坏传统特色宅院, 将无价的文化付诸于经济利益的纠葛之中。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 是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的最根本问题所在。
3. 城市建设认识单一。
长期以来, 我们错误地认为, 城镇化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楼房, 导致了城镇建设模式单一, 很多城镇失去了原有特色。无法发挥出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无法用地区特色的城市文化建筑来描绘和定位一个城市。似乎道路越宽、楼房越高, 越能代表城镇化了, 而忽视了城市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应有特色。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1. 破除错误观念, 消除乡土文化偏见
首先, 破除错误观念, 正确认识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 认为乡土文化是落后文化和低端文化的思想和偏见要彻底破除, 加深对乡土文化保护的观念。其次, 要正视乡土文化危机, 重塑乡土文化情感。当代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 乡村自我发展能力长期处于落后, 比较容易受到轻视, 处于发展的不利地位, 并且为追求利益而开发乡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此, 我们要正视这种危机, 从危机中思考原因, 寻求解决对策, 才能够使乡土文化得以重视和传承。同时,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 要培养公众对乡土文化认同, 有认同才能有责任和保护意识。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公众和全社会对乡土文化重视程度和传承保护意识。
2. 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乡土文化法规
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不仅要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 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出台乡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乡土文化保护机制。加强相关立法, 对破坏乡土文化的行为严惩。同时设置合理有效的专项资金, 保证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要构建乡土文化保护的人才队伍, 培养专业人才, 使之能够有效管理、规划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的相关事宜。
3. 进行模式探索, 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当前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凸显地方特色, 如建立古村镇旅游景区;发展田园型生态小镇;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建立民俗文化体验馆;建立生活传统体验基地等等。这些模式探索, 将有效促进城镇化与文化保护传承同步推进, 尤为重要的是, 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http://contemporary.artron.net/20130517/n451033_2.html.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文化 新城 战略要素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建设在缓解主城人口压力、扩展城市产业空间、重构我国城市体系、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涌现出诸如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城等一批受到国际瞩目和赞誉的新城。然而近年来,“新城热”从一、二线大城市迅速向三、四线中小城市蔓延,呈现出无序扩张的态势,“空城”、“鬼城”频现。引发“新城大跃进”、“圈地造城运动”等舆论负评。可以说,当前我国新城的急速扩张已导致土地低效利用、空间结构失衡、社会矛盾加剧、地方性债务骤增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规范和促进我国新城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健康、可持续城镇化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本文拟聚焦现阶段我国新城建设中的城市文化问题进行探讨,期对我国新城建设的存量优化和增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国外新城发展的文化关照
国外新城建设是对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进行反思的结果,其规划理念深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理想空间思想的影响,后又加入芒福德的城市区域思想及沙里宁“有机疏散”等理论而趋于成熟。英国是新城思想和实践的先行者,也是二战后首个立法规范和推进新城建设的国家。其后法国、美国、日本等纷纷跟进,汇聚成所谓“新城运动”(New Town Movement),新城也由此确立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范式(Peters,2012)。国外新城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卧城、卫星城、功能完善的新城到大都市区域平衡发展中的新集聚核心等四个阶段(谌利民,2009),总的趋势是从限制大都市区域发展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这一发展历程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则是从功能主导的人居新城或产业新城不断迈向文化主导、产城融合的知识城市与创意城市,以及新城不断获得独立文化识别和空间价值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的服务化和知识化。伴随产业链转移,曾经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城已全面走上产业服务化和知识化的道路,科技创新和文化成为新城核心能力的重要来源。西方新城产业变迁的轨迹,突出体现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互动潮流,包括科技研发、教育、传媒、网络、总部经济、金融、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等与文化息息相关产业,已普遍成为新城的主导性产业。比如美国的尔湾新城,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美国有名的宜居城市、“科技黄金海岸”和教育的高地,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宜居品质。国外新城普遍注重城市功能的配套和人文关怀,致力于提升新城的宜居度。从城市交通、生活配套、生态环境到景观设计追求人性化的品质、大都市的标准以及个性化的表达。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也更多地用于环境改善和设施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力求完善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复合利用。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新城,被公认为是美国新城的成功典范之一。其设计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文化、风俗的尊重和人的关怀,表现在建筑保护、风格再造甚至地点命名等诸多方面。这种强烈的人文环境意识值得我国新城建设者借鉴。
三是强调文化活力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西方国家的新城重视通过丰富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并向内外公众推广新城形象,从而抵御大都市的磁力效应,确立独立的空间文化识别并赢得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仅有40多年的历史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位于伦敦与伯明翰之间,如今已发展成为英国的经济重镇。其浓厚的创业氛围、多样化的就业环境及良好的人居品质,吸引了众多人才定居。在英国有关最佳工作城市的权威调查中,米尔顿·凯恩斯往往名列前茅,排名甚至超过伦敦、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大城市(佚名,2011)。
总之,国外新城的发展实际上贯穿着一条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的主线,引导新城建设从功能依附走向相对独立,进而在区域平衡发展的价值网络中,找到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定位。
二、我国新城建设的文化检视
(一)文化空间形态单一、薄弱
我国新城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普遍不够完整。传统与现代文化不平衡、不协调,产业、休闲、商业、教育、创新等空间文化不突出,整体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单调、单薄,空间尺度过大并缺乏有机协同,公共交往空间不足,空间文化细节缺乏品质和品位。总体而言,新城空间的人性化关怀和文化考量不够。
(二)文化服务与需求脱节
我国大多数新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尽合理、利用率较低。公众文化活动不丰富、居民文化休闲生活单调、乏味。文化产品特别是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缺少应有的文化氛围。
(三)城市文化意象淡薄
新城城市文化原创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普遍偏弱。缺乏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厚重感和文化内涵。普遍忽视了地域文化、历史文脉对新城文化品质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城市文化识别模糊,居民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足。
(四)城市文化发展缺乏战略规划
新城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不高,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深,整体文化自觉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遍缺少新城文化发展的未来愿景、时间表和路线图。
(五)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当前我国大多数新城的产业基础有待强化,产业结构也有待提升。特别是与城市功能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增长乏力,成为困扰新城创业环境和就业吸引力的不利因素。
(六)人口导入不足
由于短时间内的“土地城镇化”快速扩张和配套不足,我国新城普遍面临人气不旺的窘境。即使已初具规模的新城镇如北京市的良乡、通州,上海市的松江新城等,其分流市区人口的功能也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城市文化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国新城普遍存在的短板,亟待予以正视和补足。
三、新城文化需求的总体特征
基于相关文献和笔者近年来对国内若干新城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本文对我国新城文化需求的共性特征总结如下。
(一)场所控制感和心理归属感需求
新城居民对空间文化的核心诉求是场所控制感和心理归属感。新城居民大多是移民,希望找到对所在地的认同感。他们对新城普遍存在的僵化分区和大尺度空间格局感到不适,向往人性化尺度的街区和便利的公共交往空间。此外,对新城环境也有着审美、怡情、安全、消费、游玩、休憩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相对而言,新城居民及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般来说,不论设施配套成熟与否,新城总是有时代感更强、节奏更快、竞争压力更大的氛围,因此他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期待。新城居民希望有就近、实用的体育休闲和文化娱乐设施来放松身心,希望有较多的思想、技术、资讯等信息交流机会来扩展视野,也希望有较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城市文化活力需求
新城居民及企业向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城市氛围。作为新建城市,活力氛围预示着新城的成功和繁荣,能够鼓舞市民的信心。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社区文化活动,也希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与外界有更活跃的交流。
(四)文化多元与包容需求
新城大多是移民社会,因此居民和企业更珍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他们希望新城能培育公正、包容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一方面,公平对待居民的文化权益,包括农转非新市民、农民工以及老年人群、少数族群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尊重其文化偏好和习俗;另一方面,能满足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性群体对文化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使新城成为人才的洼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意人才,拥有面向未来的发展能力。
(五)文化参与需求
文化参与和创造是市民权益,也是新城居民及企业确认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对于外来移民来说,迫切需要与居住地获得文化上的认同并且融入其中。因此,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行动选择和活动参与等应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完善的渠道。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创新,是市民主人翁精神需求和主体创造性需求的体现。
(六)管理效率需求
新城居民和企业希望新城文化管理能体现效率和廉能,通过制度规范和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彰显新城文化管理的新风尚。
(七)形象魅力需求
新城居民和企业希望自己的城市拥有美好的发展愿景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并能成功塑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形象。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更能满足市民归属感和荣誉感,也符合外部投资者及游客的期望。
可以看出,新城文化建设涉及到新城人居、就业、求学、商业、购物、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公共设施、产业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市民的文化需求又往往千差万别,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质。这就要求新城能实现平衡、协调发展,具备提供综合化的城市服务的能力,并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个性化、多元化文化需求。以文化为主线,达成城市形态、功能格局和空间增长的良性互促和动态均衡是新城未来发展的关键(白雪、杜宾宾,2012)。
四、新城文化建设的战略要素
(一)优化空间布局
目前大多已建或在建的新城,在空间文化上都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所谓优化空间布局,是指通过修补性规划和建设,来增强新城人居社区、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商务区、科教区的文化服务、文化关怀和文化表达,为城市文化的空间展开创造条件。通过规划引导新城建设迈向宜居新城的终极目标。
(二)建设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的布局与建设配合空间优化进程而展开,通过大型文化项目来强化社区乃至城市的空间文化识别,提振社区乃至城市的文化活力。此外,通过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合理配套,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新城居民和企业的文化需求,推动文明新城的建设步伐。
(三)开发文化节事
一般而言,新城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尚未巩固。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创造文化与经济共融发展的“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是强化自身定位和扩展新城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的有效途径。对内或对外的文化节事,往往又能获致市民精神动员和凝聚的效果。
(四)促进文化产业
随着全球城市价值体系的演变,我国以加工出口和制造业为主要经济动力的城镇化模式已优势不再。优先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优化城市功能、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更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创造力和形象活力。新城虽然有缺乏文化积淀的缺陷,但却有营商成本相对低廉、创业环境更为宽松的优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够丰富新兴服务业的业态、带动新城经济的服务化转型,同时也能为塑造“文化新城”或“创意新城”的形象加分。更重要的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引创意阶层集聚,壮大新城中产阶层,从而优化新城人口结构,构筑产城融合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
(五)凝聚社会资本
公共文化服务应由政府主导,但总体城市文化的发展却更有赖文化主体即市民的努力。新城文化的持续发展动力,在于社会资本的动员和扩展。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化激励,促进新城公益组织、创新网络、文化艺术专业团体和兴趣团体等的成长,推动公益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大众文化和专业艺术创作的发展。
(六)升级管理运营
由于新城开发建设体制的多样性,当前我国新城文化管理运营机制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文化管理和协调机制,也缺乏战略性的长远定位和规划。管理运营作为新城文化建设的战略要素,是指要理顺新城文化建设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多层级、网络化的文化善治格局。
(七)打造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打造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城市的独特识别,彰显城市的精神价值和个性气质,突出城市的空间功能和经济功能。因此,形象策略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因工程,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相关的经济社会活动。在所有新城文化战略要素中,城市形象打造具有特殊的意义。围绕形象定位进行持续的建设和推广,不断扩大和深化受众对新城的正面认知和美好联想,最终确立独具特色的魅力新城形象。
上述战略要素有着不同的战略功能。其中,空间文化和管理运营是重要的支撑平台,而社会资本、服务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节事则是新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最终以城市形象为规范和引领的力量,以形象打造为整合的机制,从而形成协调、有序发展的新城文化建设战略格局。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建设也是理顺新城产、城、人三者关系,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关键。通过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和形象的提升,进而增强新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成为我国新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Peters,L.,Cultural Policies in New Towns: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new town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D],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2012—9—30. http://thesis.eur.nl/pub/134
32/
[2]白雪,杜宾宾.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增长:内涵、识别及限制[J]. 经济体制改革,2012(5):38—42
[3]谌利民.世界新城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理念[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101—104
[4]佚名. 米尔顿·凯恩斯:英国新城镇建设的典范[J].中州建设,2011(2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