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城镇化

2024-09-19

农村新型城镇化(精选12篇)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根本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创新, 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创举。然而, 过于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 城镇建设占用良田造成耕地面积的流失;工厂的建设与资源的开采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农村建设急功近利, 风貌特色缺失;农村公共配套滞后等问题。

1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要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 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 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规划还提出进一步推动城乡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体化, 即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切实搞好新型小城镇的建设工作。

目前来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然超过50%, 按照每年1.0%—2.0%的增长速度, 有关人士预测, 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62%。由于农业的增长收益有限,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会逐渐减少, 但是农务人员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经营也会降低。在城镇化进程中, 不仅要结合现代中国的国情, 还要借用国外发展的经验完善自身改革。

“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看的见山, 望的见水, 忆得起乡愁”赋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的诠释, 这意味着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同时推进, 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农村建设, 不应失去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质朴的农耕文明。应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 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困惑

2.1 规划控制缺失的“国家标准”———人均标准易导致规模失控

农村城市化发展迅速, 部分农村地区已逐渐向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变.但仍有大量村庄仍保留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 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而依据城市与镇用地分类标准, 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不应大于150平米/人, 这一标准不利于对村庄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为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相应的宅基地的面积标准, 因此, 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农村土地, 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农村住宅用地的供给途径是以户为标准的。

2.2 农村建设风貌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应保留本村独特的风土与传统。在过去, 多数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追求以快速达到城镇化要求而发展自身, 却在这发展的路途当中, 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状况。针对过去的这一种现象,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中, 要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使得农村在向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继承并发扬本土文化, 形成城镇特色, 共同建设与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2.3 农村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少, 其本身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就缺乏。在进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 除了吸引外资, 吸引外来务工建设人员外, 相应人员的配套设施应是首要进行的工作。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新型农村的建设势必引来众多的务工人员, 而为了满足这些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又需要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因此, 在农村建设规模扩大过程中应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且形成城镇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提升农村公共配套的服务说平, 且避免重复建设。

2.4 绿化建设问题

广袤的田野是农村生态建设的基质, 然而农村建设往往忽略了生态绿化的建设, 一味的拆迁建设,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使农村环境日趋恶化, 因此, 村容村貌建设应是促进生态文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3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体现农耕文化

3.1 生活和生产相结合

保留传统农村劳作的生活方式, 包括院落、院宅建设, 同时加入现代城镇化元素, 两者如何在一个地区和谐共生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要求与新任务。例如, 在农村居民点改造中, 不应只是“集中上楼”, 应保留一定的宅院空间, 延续宅院农耕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鼓励农民转变就业模式的同时, 应考虑保留传统的生活习俗。

3.2 合理制定一个农村居民社区的规模

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初期, 要形成区域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大约3000~5000人一个社区, 要满足相应的配套和到生产劳作场地的服务半径要求, 且服务半径不宜过大。过大的服务半径不仅不能及时满足人员需求, 还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交通运输时间长等弊端。

3.3 新型农村社区的景观风貌建设应保留农村地域风貌特色

在建设过程中景观要保留与田园自然镶嵌的肌理、保留古树名木、宅前屋后河溪景观, 建筑材质采用原生态本土材质, 建筑风格保留传统地域风格。保留本土特色, 不仅不会较大程度地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而且还有效地保留了农村本有的乡土风情与风俗文化。结合各村实际, 突出重点, 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 在开发中保护, 保护中建设,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 一村一特色, 彰显美丽乡村, 农村建设可与休闲乡村旅游相结合, 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农村质朴的文明特色。

3.4 节约土地, 旧村新城共同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的住宅开发应节约利用土地, 建议采用多层公寓与联排院落相结合, 不宜全部采用多层公寓, 这样会失去农村风貌特色:也不适宜都采用独栋院落, 这样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如此设计的优势是让乡情与现代进行适宜的结合, 使得农村社区建设更具有自身特色。

4 总结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城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历史大潮中, 我们要迎难而上,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与前提, 保护好每一位原著居民的根本利益并发展自身经济, 传播自身特色文化。

摘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农村建设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 近几十年的农村建设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也给新农村建设遗留了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陈述与研究, 并为此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 (05) .

[2]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 (11) .

[3]简新华, 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 (03) .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2

一、城镇化基本现状及成效

xx村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主要从户籍、新农合、新农保、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

1、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赋予有条件的农民工城镇居民身份,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二是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城市资源。五是有利于扩大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前,现行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办事处下达xx村目标任务为130人,为实现目标任务,我村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与十四个村民小组明确了农转成的任务数,明确“农转成”工作责任。我村今年的农转城任务与XX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2、新农合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X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办事处下达xx村今年的筹资任务指标如下:应参合人数1860个人,缴款金额为111600元。参合率必须达95%以上。

至9月1日起XX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开始,xx村,成立以彭道权为组长的工作小组,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开展农民筹资收费、登记、发证工作;确保XX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顺利进行。

现缴款人数为650人,共计:39000元,未算七类减免人群,此项工作正在正常有序的进行,确保在11月20日之前完成95%的目标。

3、新农保完成良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通过对农村居民推行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和之前的“新农合”双管齐下,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助于将来实现城乡统一保障体系的链接,从而有益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减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剪刀差,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城乡统一发展的社会经济目标。

今年办事处下达xx村的任务:应参保人数1157个人。我村两委为了农民的切实利益,让村民更加积极主动参保,两委成员下到村里,深入群众当中详细解答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遇到思想相对落后,不愿意参保新农保的群众,村两委对他们进行了更加耐心和细致的讲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政策,结合新农保前期在我村良好开展、农民普片受益的情况向农民宣传,打开他们的心结、化解他们的疑惑,鼓励群众自觉自愿的参保新农保。截至10月,我村的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2%。

4、产业发展势头猛进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云富街道办事处关于产业结构调整调研精神,按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户增收的工作思路,以发展100亩茵红李样板林产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制定100亩茵红李样板林发展实施方案。同时预计在xx村大坪一组种植193亩黄柏药材,现农户已将土地整改出来。

根据我村的地理位置,排灌方便,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合种植猕猴桃,XX年建设了100亩猕猴桃基地。今年村两委决定再新增50亩,盘活村闲置集体用地,创建猕猴桃科技示范园,成立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土地合作入股的方式,解决猕猴桃种植用地,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发展猕猴桃产业中来。

xx村现有林下养鸡大户2户,存栏XX余只。黑山羊养殖户7户,全年出栏1000余只。依托地域特色,不断调优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于今年引进一个省级示范养殖点:兔场,计划笼位2500个,在村两委的全力协助之下,完成了土地的流转,现正在搭建笼位等基础设施。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

1、少数农民对政策理解偏差。比如对于新农保,有部分农民认为是年轻人交钱养老年人;有部分农民认为现在满60岁的人不用缴费每个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自己不缴费6 o周岁后也可以享受。还有一部分农民并不关心自身的养老问题,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现在花;有些年轻农民觉得养老问题遥远,还没有必要考虑得那么早。

2、不少村民持观望等待态度。部分农民对于集体经济有兴趣,但是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第一个吃螃蟹,认为现在政策好,对农村的倾斜度很大,可以再等等看是否还有更好的惠农政策。或者,等集体经济有了更好的成效,农户才愿意参与。

3、城镇化建设融资困难。①国家提高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严禁随意征用基本农田,制约了城镇化建设进程;②乡镇城镇化建设很难再银行获得信贷支持,融资十分困难;③乡镇财政的杠杆作用难以发挥;④乡镇财政总体实力薄弱,有的根本无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1、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防止各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抓住城中村改造的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彻底改变乡村面貌和居住条件。坚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克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统筹安排供水、排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一是用好用足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我村开发建设。三是以地生财,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做好土地开发融资的文章,实现良好循环。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城镇化;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472-04[HS][HT9SS]

收稿日期:2014-0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263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3FGL003。

作者简介:滕明兰(1976—,女,重庆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的研究。E-mail:12175805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上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旧突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生存环境差距持续拉大,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农村城镇化要走新型农村社区之路,坚持全域一体、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创新并初步构建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其意在实现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社会管理向以社区为单元的现代社会管理转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高,通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推动城镇化的传统思路已不现实,因为这不仅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管理混乱等“城市病”问题,而且城市也无法承担大量新进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从而导致新一轮的社会不公;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会引发当地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今后几年西部地区要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必须加强对本地农村社区工业空间的重构,从而为新型农村城镇化提供人力保障。

1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11农村社区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布局分散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企业数量较少,且呈零星分布的格局。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共有1 025 769个,吸收从业人员仅为14 859 926人,总产值为522 074 947万元;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有3 175 478个,吸收从业人员 57 036 482人,总产值为2 503 933 897万元;中部地区乡镇企业有1 959 426个,吸收从业人员23 551 581人,总产值为 880 316 135 万元(表1。

作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零星分布的乡镇企业阻碍了自身进一步的发展。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布局分散不利于集聚效应的产生,因此无法实现经济的规模效应;二是乡镇企业的零星分散不利于以此为基础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农村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农村工业化;三是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阻碍了产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使得乡镇企业技术力量单薄、资金不足、生产力落后、产业链条短、投资成本高,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FL]

[F(W7][HT6H][J]表12010—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结果[HTSS][STB]

[HJ5][BG(!][BHDFG3,W6,W54W]地区[B(][BHDWG12,W18。3W]企业个数(个年末从业人员数(人总产值(万元

[BHDWG12,W9。6W]2010年2011年2010年2011年2010年2011年[BW]

[BHDG12,W6,W9。6DWW]西部1 063 8481 025 76915 911 94914 859 926355 489 738522 074 947

[BHDW]东部2 940 3893 175 47855 227 28557 036 4822 502 308 9962 503 933 897

中部1 879 5911 959 42622 140 62923 551 581507 054 570880 316 135[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1》《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

12农村社区工业结构层次较低

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加工工业和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區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乡镇企业数为1 717个,远远高于东部地区(848个,而其总产值(13 209 270 万元却低于中部地区(22 324 978万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乡镇企业数490个,高于东部地区(235个,但总产值(4 211 253万元也低于中部地区(5 701 808万元,这说明西部地区资源型乡镇企业数量虽多,但其效益并不高;在农副食品加工业方面,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3 322个远远低于东部地区(8 536个,其总产值差距更悬殊;而对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而言,西部地区目前发展较为滞后,2011年乡镇企业数仅为171个,总产值为1 021 644万元,而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为5 763个,总产值为117 913 959万元,中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为464个,总产值为5 705 298万元(表2。[FL]

[F(W8][HT6H][J]表2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结构层次比较[HTSS][STB]

[HJ5][BG(!][BHDFG42,W4,W56W]地区[B(][BHDWG3,W14。4W]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BHDWG12,W7。8W]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BW]

[BHDG12,W4,W7。8DWW]西部1 71713 209 2704904 211 2533 32228 214 6991711 021 644

[BHDW]东部84811 671 7122354 050 5288 536102 657 4935 763117 913 959

中部2 00522 324 9785235 701 8083 42728 792 1204645 705 298[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不仅如此,西部地区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联系不大,协同不高,尚未形成分工的专业化,绝大部分西部地区农村企业都是各自为政,各自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分离生产,缺乏有效的宏观引导和规划,从而使得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主要产业呈趋同之势,产业均以机械、食品、服装、化工、建材等为主。产业趋同不仅会导致低水平的产能过剩,还使西部地区的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对能源、原材料、技术和销售市场产生激烈的竞争。

13农村社区工业发展资金缺乏

一般而言,农村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4种途径实现:一是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二是金融机构的贷款;三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利用外资或其他地区资金;四是农村乡镇企业自身的积累。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资金来源。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获得的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仅为1 890 769万元,远远低于东部地区(5 024 140万元,也低于中部地区(2 051 004万元;乡镇企业的金融机构贷款西部地区为11 564 224万元,东部地区为54 905 481万元;乡镇企业引进资金西部地区为9 639 191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 829 309万元,东部地区为56 379 037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1 110 327万元,中部地区为21 687 956万元(其中引进外资9 335 491万元;乡镇企业自有资金西部地区为38 589 228万元,东部地区为255 778 853万元,中部地区为45 943 242万元;乡镇企业的其他资金西部地区为5 542 417万元,东部地区为29 579 871万元,中部地区为7 248 019万元(表3。这些数据说明,这5种融资渠道对西部地区而言都不尽现实。原因在于:首先,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上,由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普遍不高,且支出较大,因此财政赤字状况一直高于其他地区;中央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性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上,而对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支持非常有限。其次,[JP+1]西部地区农村企业经济效益低、自身资金缺乏,内部资金积累能力较弱。再次,西部地区的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再加上经济社会长期发育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在人才、信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都不能适应吸引外资进入的要求,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吸引外资能力较差。最后,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企业资产少、规模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通过金融机构等平台进行融资。[FL]

[F(W8][HT6H][J(]表3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投资资金来源比较[J][HTSS][STB][JY]万元

[HJ5][BG(!][BHDFG3,W6,W9。2,W18,W9。2W]地区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金融机构的贷款[B(][BHDWG12,W18W]引进资金小计引进外资自有资金其他资金

[BHDG12,W6,W9。6W]西部1 890 76911 564 2249 639 1912 829 30938 589 2285 542 417

[BHDW]东部5 024 14054 905 48156 379 03721 110 327255 778 85329 579 871

中部2 051 00411 172 61821 687 9569 335 49145 943 2427 248 019[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14农村社区工业发展难以持续

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工业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利用率非常低,土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建设都较为盲目,从而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其中浪费较为严重的是土地资源;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目前农村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投入资金较为缺乏,技术的治理能力较差,再加上主观上只考虑自身发展的因素,“三废”排放的问题在西部地区仍然没有解决,尤其是造纸、印染、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对本身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发展隐患[1]。

2影响西部农村社區工业空间分布的因素

影响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的因素、资源禀赋和宏观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基础、交通体系、市场因素、土地价格;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资本;人的因素包括社区企业家;资源禀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宏观因素包括产业环境和政策因素(图1。

21经济因素

211经济基础[JP2]

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从2007年的13 629元上升到2012年的 31 357 元,但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7年的6 540上升到2012年的7 063元(表4。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社区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只有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农村社区工业才会选择较好的区位布局,甚至突破原有的农村社区,向更高层级的区域渗透。[FL]

[F(W10][TPTML1tif][F]

[FL(22]

[F(W10][HT6H][J][WTH]表42007—2012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人均GDP差距[WTB][HTSS][STB]

[HJ5][BG(!][BHDFG3,W5,W24W]年份[B(][BHDWG12,W24W]GDP(元[BHDWG12,W8。3W][XXSX2-SX232]西部地区全国差距[BW]

[BHDG12,W5,W8。3W]200713 62920 1696 540

[BHDW]200816 68023 7087 028

200918 40625 6087 202

201022 57030 0157 445

201127 67335 1817 508

201231 35738 4207 063[HJ][BGF]

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整理。[F]

212交通体系

农村社区工业发展布局首先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即考虑原料、燃料、材料、产品如何运输的问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对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非常关键。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量大。以西部地区重庆綦江县为例,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3 700 km,农村公路就超过3 500 km,农村公路总里程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946%,而农村公路畅通里程仅为600 km多,铺装水泥路和油路里程仅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171%,需新改建农村公路通畅里程在2 900 km以上,工程建设量大。二是村场站枢纽设施换乘功能低下。就西部地区重庆綦江而言,目前全县境内20个街镇314个村,仅有县城二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2个,农村客运场站换乘设施基本为0,城乡换乘换装枢纽极为低下,制约了城乡路站运一体化进程。

213市场因素

市场是商品流通的结节点。农村社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却靠近最广阔的市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而西部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032%。这说明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的发展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西部农村人口的真实消费能力。

214土地价格

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项制度为农村社区工业使用本社区的土地提供了便利。2012年8月31日,国土资源部通过了《关于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意见》,提出中西部地区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将下调19%~30%,未利用的工业用地下调幅度更可高达85%;东部地区工业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则上调30%。这项制度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社区工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社會因素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资本。奥尔森等认为,如果不存在经济刺激促使个人为集团利益作贡献时,大多数人会很看重朋友和熟人的友谊、社会地位、个人声望和自尊。 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科技水平、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打破了社会原有的平静,也给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会资本带来了一些冲击与变化。利益成了村民获取新的社会资本的主要动力;信任和参与等新的元素注入进西部地区的传统社会资本中;除此之外,转型期还给少数民族农村带来了合作、共享、法律、道德等新的社会资本元素,他们都是西部少数民族农村有待挖掘的潜在社会资本[5]。

23人的因素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人的因素主要是社区企业家,也就是农村社区精英。社区企业家对农村社区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工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社区精英的带领。目前西部地区在农村社区企业家方面较为缺乏。

24资源禀赋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资源禀赋主要是自然资源。西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据统计,西部地区储藏了我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拥有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工业储量,其潜在价值占全国的50%左右,以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以锡、镍、钒、钛、稀土为主的稀有战略性矿产,以铂族金属为主的贵金属等储量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如甘肃拥有全国近70%的镍矿储量,贵州的铝、磷、汞、锑,锰的储量居全国前5位。西部地区还拥有全国近57%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水、煤、油、气四者均较为丰富,西部地区多山,而且落差大,水能丰富,拥有全国85%以上的蕴藏量,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1%以上。新疆拥有全国近40%的石油远景储量,西北地区拥有全国近40%的煤炭储量。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历史文化悠久而辉煌,拥有兵马俑、莫高窟等一大批中外闻名的文化古迹和黄果树、九寨沟、石林等一大批经济效益极佳的旅游景点。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西部地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药用植物、工业植物也极具开发前景。

25宏观因素

251产业环境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层次低,组织状况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发展要素难以生成和集聚,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西部农村工业加工度低,资源依赖性强;西部农村工业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技术、资本和制度是推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西部农村的稀缺性要素。

252政策因素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3对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重构的思考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对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进行重构。

31工业空间模式重构: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型为主,政府协调引导发展

考虑到西部农村社区的交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运输较为困难,因此其工业空间模式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为主、当地生产外地消费为辅。对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当地农村市场的生产生活用品为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小型生活日用品等;也可适当生产一些外地消费的产品,主要以西部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小型民族手工艺品等。政府促使农民成立各种形式的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组织。由乡镇一级政府牵头,成立农业协会,各级农村社区再成立专业生产分会。例如,广西可以成立毛南族花竹帽生产协会、坭兴陶生产协会、贝雕画协会以及防城石雕协会。乡镇政府成立农业开发服务总公司,从各分会中选拔服务人员,向协会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此外,乡镇政府还对农业贷款的发放进行协调和引导。

32工业空间布局重构:零星分散式布局为主,能人富户带动发展

西部地区农村社区较为分散,主要为低集中度的农村社区,经济较为落后,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基础,专业化生产规模较低,且一些古老的村落需要得到环境的保护,基于以上原因,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应以零星分散式布局为主,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人力、信任和人际网络关系发展农村社区工业,降低发展农村工业的进入门槛;同时,充分发挥能人富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村形成致富的气氛,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6]。能人富户带动的形式多种,一是“代理商”式的带动。能人富户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市场信息,一方面向农户提供产品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种子等。二是“专业村”式的带动。一户农民经营某种产品赢利后,带动多户农民也经营此产品获利,从而带动该农村社区的农户都经营此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專业村。

33工业空间形式重构:以农产品加工联系为主,多元化产业联动发展

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大多数省份都有较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如广西自治区的特色农业包括特色种植业、特色林业和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除了甘蔗、香蕉、黄红麻、柑橘、沙田柚、桑蚕、中药材以及南国花卉等几大农产品外,还有菠萝、[JP2]龙眼、荔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特色林业产品包括油茶籽、油桐籽和松脂等几大产品;特色养殖产品有冰海鲜、鱼糜产品及罗非鱼、漓江鱼等淡水鱼产品。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联系为主的农村社区工业企业,从而提高其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多管齐下,实现多元化发展,发展多途径农业。例如,在发展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业的同时,形成鸡粪风干厂、鸡饲料配料厂,形成产业链;且设法延长产业链,在饲料种植、肉鸡加工、包装、供应超市等方面进行开发。

[HS22/3][HT85H]参考文献:[HT8SS]

[1][(#]曹海英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3-97

[2]乔家君 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綦江:王越建议加大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建设[EB/OL] (2010-03-16[2014-02-14]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10-03/16/content_19260568htm

[4]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等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5]谢治菊 社会资本视角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J] 农村经济,2008(9:55-58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4

1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电商的涵义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是不以牺牲农业和农产品、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城乡统筹兼顾、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倡导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城市与城镇之间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城镇化[1]。

农村电商,以互联网为媒介,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业产业及农产品通过网络进行推广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2农村电商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2.1 农村电商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近年来农村电商逐渐崛起,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支持和动力。 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改变农村地理位置局限、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信息技术不便、产品宣传度和销售量不多的问题,从而以电商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2]。 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农业及农产品,解决以往“难买难卖”的问题,实现“农产品进城”[3],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吸引外来企业投资。 就地发展电商能够改善当地的地域局限、信息化程度和经济条件,从而就地建立“小城镇”,开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模式。

2.2 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城镇化不断发展建设,吸引外来企业人员及返乡人才投入到发展农村电商的大部队中,共同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努力。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地域空间,农产品通过平台能够更好地进行推广和销售。 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配套技术,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学会运用互联网进行生产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3农村电商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域的限制, 基础设施、 服务体系不健全。 通讯技术和信息资源不能够及时的更新普及,互联网覆盖及普及率有待提升。

(2)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健全。 农村交通、运输、配送不完善,物流发展水平滞后,阻碍农村电商的发展,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3)农民观念落后,城乡差距存在。 城乡经济的差距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大部分的农民仍然保持传统的消费理念与习惯,电商观念没有形成。

(4)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协同效应差。 农村现有发展环境较差,在资金、人才引进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同时特色农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发掘,产业集聚效应很差[4]。

4农村电商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1)地方政府应提高重视。 颁布相应的支持政策惠及农村,帮助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提高农村互联网速度,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改善交通环境发展物流。

(2)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教育, 培养农民电子商务素养。 调动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鼓励农民加入电商网络,用网上市场的影响力来吸引农民加入电商,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5]。

(3) 农村城镇化建设不适宜全国统一标准与模式, 应结合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根据农村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融合当地农产品及产业的特色,发展“特色农村电商”,结合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先进技术信息设备进行大力推广,形成独特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促进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

(4)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 或与其他先进省份的企业进行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指导,着眼于农村开展电商,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小结

农村电商利用地区的特点和优势销售推广农产品,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农村建设,解决更多劳动力就业问题。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农村电商作为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和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文章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电商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农村电商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对农村电商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商,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型城镇化[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5ji JAp Jo H13j Uvc Q2OWGe MBZ-Rlfj Qglbp93sf41_FCZVERSy1HY1O2dr Gs NFkoj CFFv Fs So Ll DDZZ8YE-ZPq.

[2]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刘其强,丁斌.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16(1).

[4]王慧.“互联网+”时代:借力电子商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商贸,2015(7).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5

3.1各级政府应重视体育工作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推动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把农村体育工作计划自觉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经常研究农村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各县、镇要设立专门分管文体工作的领导,各行政村设立体育工作站,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指导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对农村体育事业要予以保障,要确保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使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有去处,以此促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

3. 2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了解农村体育的特点

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受传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影响较大,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盲目开展工作。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我国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自从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使农村地区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3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以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核心的“两区同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合村并居”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有力推动了人口集中居住和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德州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 3070个行政社区,社区平均人口由原来547人增加到1353人,已建及在建居住社区340个,至少15万户农民搬进了新社区,规划建设工业、商贸、农业各类产业园区876个。德州“两区同建”拓展了农村服务业发展空间,开创了一系列农村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以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村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做法:基于山东德州市的调研

(一)加快合作组织功能完善,实现合作组织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的跃升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深入发展,过去单一技术型、服务型合作组织已经不适应农村产业化调整、集约化经营的需要,而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2012年底,德州市成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将全市3000多个农技协组织联合起来,鼓励会员采用“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农户(基地)”模式,建立以科技为支撑,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攻关与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物流、营销、农民培训、农村组织制度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德州农技协适应了市场需要,逐渐从推广技术为主向生产、加工、流通三位一体的技术经济实体型方向转型,从普及实用技术为主向产品联合营销转型,从一般科技型群众团体向实体化、企业化、法人化、行业化方向转型。据统计,目前这种较高级的农技协已占到全市总数的15%。

(二)推动龙头企业角色转化,变产品收购商为解决方案提供商

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是产业联结的基础,妥善调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则是农业产业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庆云县中澳集团通过建立种养基地和产业供应链,加快居住区、养殖区为一体的中澳新村社区建设,带动周边10万农户实现了就地创业致富,并在国内首创了“公司+专业合作社+金融+标准化农场+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探索出一条“利益为纽带、契约化合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彻底解决农民闯市场最常遇到的无门路、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等难题。“中澳模式”成功之处在于,企业摒弃了当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再是简单地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而是立足长远,通过制定“两高定价、三赊销、五统一”的契约化合作机制,实现农企双赢。所谓“两高定价、三赊销”,即公司高价赊销鸭苗、饲料、药品,高价收购农户的商品鸭,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无论产品走俏还是滞销,保证收购价格不变,现款结算,化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双方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五统一”,即公司对养鸭户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宰杀的服务,克服了制约畜牧业发展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所有养殖农场都配有专职技术员,公司技术部实行统一垂直管理。通过纵延横伸、左右配套,“中澳模式”带动了物流、包装、饲料、鸭笼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建起了一所塑造新型农民、传播文明和谐的田间大学。在学习过程中,鸭农的整体素质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逐渐成长。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是“两区同建”的前提和基础。德州市平原县积极探索促进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工作,创新发展土地流转、土地信用和土地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王凤楼镇在山东省率先成立第一家以土地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和发展二、三产业为核心的“土地银行”——凤凰土地信用合作社,实现了存地农民、合作社和贷地方的三方共赢,将众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城镇“突围”,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为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土地流转信息,平原县农业局开办了专门网站——平原县农经信息统筹平台,下设土地流转信息专门网页,发布土地位置、合作类型、数量、出租价格、出租年限、合同文本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寻租户和发包户跨村、跨乡甚至跨县、跨省进行土地流转交易。益民土地托管合作社针对农户购置的大型农机具利用率低,土地规模种植,良种、科技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对农村现有资源进行了整合,在各村设服务站,搜集劳力、机器信息,采用租赁式、菜单式、入股式三种服务模式,提供播种、收割、病虫害等服务。据调查,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5人,拥有10个服务站,托管农民已达1200多户,托管面积15000余亩,实现流转土地1000多亩。土地托管合作社的建立是通过合作组织向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有益尝试。

(四)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德州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重点为社区内的失能、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健康、专业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紧急救护等服务。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运作上,德城区98个社区已全部推行了“4+X”(医疗、理发、洗衣、陪护4个主要项目,X为任意自选项目)服务模式,与1000名老年人签订协议,并配发“爱心通”,建立电子档案,促成与社区“爱心志愿者”的帮扶对子。与此同时,该区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互助式敬老院(幸福院或老年公寓),探索“互助养老”,采取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互助的模式进行帮扶。

二、启示与推广

(一)农村服务业持续发展需要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农村分散发展服务业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升级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必须与城镇化结合,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土地综合整治,利用节余的土地为建设产业园区、发展接替产业留足空间,有效破解了当前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中有效载体不足的难题,发挥出集聚效益,为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通过“合村并居”,化散居为集中居住,加快了农村人口集中,实现了规模效益,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市场化的便民服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使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从分散走向集约。endprint

(二)实现农村服务体系从外源型资源推动转向内生式能力构建

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一直习惯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推动,更多地强调外源式发展,而农民和各类专业组织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加快农村服务业从外源型资源推动转向内生式的能力构建。一是通过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培植社会资本,夯实农村自我服务能力构建的基础;二是加大对种养(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培养他们在资源获取、问题解决、服务提供和方案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三)完善的土地流转服务是推动城镇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障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包括土地拆迁、征地、土地交易在内的土地流转交易成本较高,是影响区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配套、完善的土地流转服务支撑。实践证明,凡是土地流转服务完善的地方,社会摩擦事件较少发生,土地流转交易费用相对低廉,政府、集体、农户等利益相关方各得其所。德州的“土地银行”、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在实现土地流转的多方共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未来,伴随着《不动产登记条例》的落实与农地登记、确权工作的开展,农地流转有望进一步提速。因此,各地在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时,应发挥充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引入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保障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四)鼓励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由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在广大农村地区,社区养老服务业将成为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政府应在公共财政配套、养老红利分配、服务战略规划、政商合作方式等方面,扮演好公共产品提供者和公共秩序维护者的角色,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营造健康公平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同时,引导各类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成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最终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支撑,在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7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城镇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以经济为本”的传统城镇化向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既内含传统意义的城市建设、规模扩张、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基本概念,又将发展目标指向人口的市民化、生活组织方式的现代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简言之,新型城镇化即是通过向迁居的农村人口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使其享有 “市民”待遇,逐步将 “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的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截止2015年,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1〕

与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的普遍规律有所区别的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并行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危机凸显,这是长期人口控制政策、城市倾斜式发展、二元结构、工业化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变迁的社会经济结构使得农村老年人在毫无防备之中猝然进入一个无人养老的窘境。曾经倚为支柱的儿女大都远走他乡,面对微薄的土地收益和养老金收入,衰老的身体以及日渐空置的村落,高龄、失能、留守、空巢等诸多无奈的状况使得很多老年人晚景凄凉。《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预计到2045年,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2%。〔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人,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亟待关注。〔3〕不让农村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弃子”,为老年人提供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照护服务,既是伦理道德的诉求,也是社会发展和政府合法性的基本依据。

在此情景下,国家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农村养老困境的破解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伴随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老年人离开独门独户的农村小院和辛勤劳作的土地,向城镇和社区聚居。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与流动化,阻滞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并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理念与实践条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镇范围和城镇人口的规模也会沿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轨迹继续扩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建设,尤其是中心城镇的政府主导型发展路径,为建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全面应对农村老龄危机提供了思路和机遇。在此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宏观布局和规划的层面上,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老龄问题的现实需求,思考构建适应老年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并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二、由家庭到社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的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相对固定的样态。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养老服务供给核心要素和典型特征的概括和认识。不同模式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供给主体,尤其是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传统支持网络)之间各种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形成了传统的家庭供给模式。养儿防老、同屋而居、床前膝下是这一模式的理想图景,家庭(尤其是配偶和子女)承担养老的全部责任,是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首要满足路径。在家庭之外,政府作为次要主体,也承担了为极少数孤寡老人提供人道主义救助的责任。

但是,这一模式在现代社会渐趋解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动加剧、留守家庭空巢化以及传统孝道伦理的消解,家庭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无论在当前,还是可以预期的未来,基于血缘和亲缘所编制的养老网络已经愈发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近些年来,通过媒体表露和学术聚焦,农村老年人对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凸显。《2010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5.6%,失能老人775万人,占比7.8%,自理困难老人达1847万人,占比18.6%。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中认为自己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达到47.7%,但仅有9.9%的老人接受过上门护理服务,3.2%的老人利用过社区服务。此外,经常感到孤独的农村老年人有28.6%,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的老年人比例达到13.3%。〔4〕这些数据显示了农村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强烈诉求,社会呼唤通过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村的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和全方位的照顾,以慰晚年孤苦。在理论层面,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指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结构以及家庭结构的转变所带来的养老服务需要满足方式,是包括家庭供给的服务以及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提供的帮助与支持行为的总和。前者主要是指由老年人的配偶子女、其它亲友以及邻里依据自发原则为老年人提供的帮助与扶持行为,后者则是指以传统支持网络之外的其它主体为重心的服务供给与需要满足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体所提供的服务,是家庭养老服务的补充与支持,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替代。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由家庭模式向社会化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倾斜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较之于城镇,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匮乏。双重困境使得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构建愈发艰难。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根源上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某种契机。一方面,城镇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意识得以转变;人口聚居的规模效应所释放的密集需求信号更容易形成一种有影响力的诉求,推动政府部门的政策议程和政策回应,也能够得到社会和市场的回应,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土壤;同时,规模效应也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5〕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延伸为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经济条件、硬件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简言之,新型城镇化从供需两个层面提供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转变的可能性。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适用性政策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实践。

三、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建构

无论是基于提供均等服务、应对农村老龄危机的公共政策视角,或者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文明的人道主义伦理视角,亦或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视角,借助农村向新型城镇转型的发展机遇,同步构建具有适用性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都是应有之义。借鉴国内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变迁的既有经验,并基于我国农村特定情境的考量,政府主导、家庭优先、多元参与的社会化供给模式是当前的恰当选择。

1.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的 “主导者”角色界定

养老服务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纯粹公共产品之间的社会性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在其供给体系中的限定性责任。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具有足够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来推动制度的变迁,在解决公平问题上,政府比市场更为有效。〔6〕另一方面,效率止损机制的缺失、“经济人”偏好带来的公平损失以及能力有限性也是行政机制备受诟病的固有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在垄断与放任自流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主导公共品有效率的供给。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政治体制以及社会需要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在城镇或是农村,政府一直是养老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构建,首要的问题是明确界定政府作为 “主导者”的责任范围和责任表达方式。

所谓“主导”,意指主要的且引导发展方向的事物或行为。政府“主导者”角色并不意味着由政府直接供给养老服务,而是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两个层面上发挥引导作用。在前者,政府部门要致力于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规制、筹资和管理,扮演好管理者、购买者和质量仲裁者的角色。在后者,政府部门要承认在养老服务需要的认定与评估、养老产品的组织与生产、养老服务的传递与直接提供等方面,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更具产出效率和回应性。〔7〕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中,政府要从直接与间接两个层面上承担责任。在直接层面上,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进行整体规划、制度设计与资金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匮乏的状况下,政府必须承担起资源启动与持续支持的责任。在间接层面上,要通过对其它主体———家庭、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支持与推动,规划、规范其功能空间和作用路径,以达到多元整合的目标。简言之,政府部门既要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履行必要的财政责任,又要通过间接调控释放其它主体参与服务供给的空间,创造社会化供给结构的良好运行环境。〔8〕

2.百善孝为先:家庭作为 “优先供给者”的功能定位

老年赡养是家庭组织从古延续至今的重要作用领域,无论在哪个国家,家庭养老都是最传统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通常是指家庭所具有的让老年人通过家庭成员的赡养(包括经济支持或给予物质生活资料、日常生活的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安度晚年的功能。〔9〕数千年来 “家本位”与 “家国同构”的政治社会基础,“孝”文化的传承与深刻影响,以及双向反馈的代际结构使得我国 “家庭主义”传统浓厚。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主要指配偶和子女)在养老服务供给中担当 “最初供给者”与 “优先供给者”角色。前者指的是家庭是老人服务需要满足的第一渠道,后者则意味着家庭组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承担尽可能多的服务供给责任,政府、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作为弥补家庭供给的不足而存在的。

在当前我国农村中,尽管家庭养老服务的能力有所弱化,但仍然是养老服务直接供给第一部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不可替代意义, “维护家庭”与 “重建家庭”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指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必须着力发挥家庭的优先功能,弘扬 “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理念,使老年人尽可能的留在家中养老,这是最为经济和人性化的考量。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借助于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转型契机,引导打工者就近就业,兼顾经济收入与家庭照顾。此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经济刺激、道德宣传和社会扶持措施,在农村养老服务规划中建立有效的社区支援服务体系,帮助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和激发。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家庭供给模式与当前的社会化供给模式并非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家庭服务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政府与社会组织支持因素,而包括居家与机构养老在内的社会服务供给过程,也与家庭组织的联系愈发紧密。

3.公平与效率兼顾:社会与市场作为 “生产与递送者”的作用逻辑

西方福利改革的经验充分表明,社会部门与市场部门都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供给机制具有提升接受者个人责任感与福利产出效率,纠正政府干预过度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体制僵化与福利过度等独特功能。就作用逻辑而言,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最合适的 “生产者”与 “传递者”。其中,社会组织既重视服务的弹性和效率,又兼具公平性和可预测性的优点,侧重于为低收入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福利性服务。〔10〕而市场组织以获取利润为第一准则,其服务能够给予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并意味着更有效率及品质的服务。

一般而言,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效用主要借助于两条路径得以实现:一是作为福利性养老服务的委托提供者,通过与政府部门建立契约关系,以完成政府交付的服务供给任务为目标,为老年人提供特定的服务项目。二是作为独立运作主体,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依据老年人需要自主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在政府监督下实施服务供给活动。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中,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购买、政策优惠、公益创投等政策工具刺激、引导非政府资源投入养老服务产业,形成资源张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明晰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不同作用范围,区分福利性服务供给与商品性服务供给,避免过度市场化而引发制度性分化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部门内在的特质决定了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不同责任。政府是规划者与主导者;家庭是传统、稳定、长期和首要的养老服务供给者;社会组织主要以政府契约者的角色出现,承担福利性服务的传递与提供,协助政府部门实现基本保障与促动公平养老效应;市场则作用于效率与责任相关的层面,在老年人基本需求之外的服务供给中发挥生产与递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多元供给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单向的,而是通过连结与互动形成一种融合与功能互补的形态。要通过政府信息和政府政策,在社区的平台上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家庭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连接协调、有序参与、权力制衡、独立竞争的社会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网络。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的路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需要在筹资、规划、服务递送和管理四个层面同步推进,实现整体性、体系化发展。

1.完善公共筹资和个人筹资机制,实现农村养老资源的持续投入

穆光宗认为, “养老的实质是谁来提供养老资源。”〔11〕资源的可得性是实现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对充分、制度化和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机制为基础。农村养老的筹资机制包括公共筹资和个人筹资两个基本层面。公共筹资是指用于进行社会化养老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相关资源筹集,其基本渠道有两条:一是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政府主导责任的直接体现,要建立公共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制度化支持机制,包括提高养老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建立持续增长的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实现资金支出指数化,优化资金投入结构等。二是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即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契机,刺激、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个人筹资则指向农村老年人个人用于基本生活和养老服务的资源筹集。在这一层面,要逐步改变农业经济体制下以家庭来源(子女供养)为主的筹资机制,建立制度化的社会性筹资机制。其一,完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农民出让、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过程。为了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就要提高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建立收益长期分享机制,帮助老年人规避风险,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流。〔12〕其二,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持续提升基础养老金水平。其三,将养老服务与养老保险结合起来,探讨建立农村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稳定养老服务资金来源,变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建立至少在省级层级上进行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农村养老服务筹资机制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2.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养老服务软件与硬件建设

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社会政策,是对老年人不同时期所需要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综合考量的结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显著优势,即是能够在较高层面上进行养老服务供给软件和硬件的完整、合理规划,而不是碎片化的缝合修补,从而产生整体性的政策效应。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规划包括硬件规划与软件规划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意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依据统筹规划、预留空间的原则,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农村释出人口就业结合起来考虑,根据科学规划和计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空间布局过程中预留养老服务所需房产、地产,在城乡空间布局、城镇产业培育的过程中,至少以区县一级为统筹单位,整体、系统地规划养老服务产业布局。后者则侧重于农村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养老理念、购买意识的引导、培育,以及与养老服务供给相关的管理和专业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和产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同步结合,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产生互促效应,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形成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3.依据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发展基本需求导向的服务生产递送体系

尽管城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公共投入增量与经济发展增速,但由于基础薄弱,转型中的农村地区在设施建设、公共资源能力、老年人个人收入等方面距离成熟的城市尚有很大差距。相当多的老年人在家庭照顾不足的同时也无力承担购买社会服务的费用,导致其生活凄凉。即便是经济能力尚可的老年人,能够承受的购买服务费用也有限。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人均可承受的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仅为172元。〔13〕当然,这个数字随着经济发展、养老金水平提升以及区域转型在不断增加,但极低的基数仍然限制了实际购买力。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要基于基本需求导向理念建立发展社会服务的生产和递送体系,充分考虑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实际需求、经济水平和购买能力,以失能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因地制宜,在一定人口居住范围内按照 “中低档设施、优质服务”的标准新建或改建社会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大部分老年人能够承受的服务。对于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要积极引导他们留在家中或社区中接受照顾,降低服务成本。对于有照护需求,并通过家计调查的低收入、贫困老年人,要特别申明政府的福利责任,通过科学测算,界定养老服务供给的基本指标,划定下限标准,采取指向性公共财政投入,发放 “养老服务券”等方式,提供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服务项目。

4.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确保资源的充分有效使用

如上文所述,养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给天然地具有公共性与福利性。这种内在特质要求政府部门承担管理责任,将非政府途径,尤其是具有资源补偿性质的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置于法律、制度的掌控之下,避免“经济人”属性所引发的枉顾公共利益而片面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志愿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中,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参与养老服务生产、供给的同时,要重塑、强化其监督管理职能,规范非公共途径服务供给的运行程序,保证资源被充分、高效地用于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在基本做法上,要设置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注册、建设和经营规则,建立准入机制;严格行政监督,大力发展第三方监督,监管社会性养老服务组织的运营状况、服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状况;持续评估服务质量,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维护农村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基本权益。

摘要:我国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当前农村急剧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人口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建立了内在的关联性。城镇化建设既形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集中表达机制,同时也为传统家庭供给模式向社会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政府主导、家庭先行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成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政策部门有必要从筹资、规划、递送、管理等层面推动农村养老模式转型与新模式建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绍史.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报告起草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5,(03).

[3]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13]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5]宋平凡.新型城镇化下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机遇与路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6]锁凌燕.转型期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形成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经济科学,2013,(01).

[7]陈静,周沛.论我国老年社会福利供给中政府角色的嬗变[J].东南学术,2015,(03).

[8]Neil Gilbert.The Enabling State:Modern Welfare Capitalism in Americ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9]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01).

[10]陈雅丽.城市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及问题解析——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视角[J].理论学刊,2010,(02).

[11]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8

1加强思想认识,实行社区自治

农村社区治理是农村朝着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而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社区自治是大前提。目前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从管理阶层来看,部分党员干部服务意识薄弱,不顾农村实际情况,缺乏深入调查,做事全凭主观感受。加上急功近利,过于追求成绩,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作用,甚至与社区居民存在矛盾冲突。从农民角度来看,缺乏认识到自己作为建设主角的意义,少数农民思想落后,只顾个人,不愿为其他人服务,以至于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比如法制观念淡薄,经常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滋事,甚至触犯法律。

为此,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管理者与农民在思想上达成统一,联手为建设新型服务社区而奋斗。凝聚力和感召力尤为重要,政府管理干部要提高自身修养,从大局考虑,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与农村精神文明相融合,在社区内部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起公共服务意识。随着农民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他们会热情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为自己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国现代国情也适宜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居民自治,只有民主才能维护新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2加快基础建设,提升经济实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农村社区其他方面也很难有所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其经济实力的提升。首先,应遵循“科学、人文”理念,注重质量建设。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来说尤为关键,这些是其生活生存的基本保障,必须逐步得到满足。比如水电、道路、医疗、文化教育、网络通讯等,应当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科学规划,逐一实现。政府的财力扶持有限,需要运用得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用电量骤增,应提高供电水平,维持电力稳定;交通在城镇化建设中异常重要,应积极修建乡村道路,完善道路网。其他如扩大自来水覆盖面、设立维修站点等,都属于基础建设范畴。

为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当地必须积累经验,实现标准化治理,尽量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农村自身优势还于农业和农产品,所以应当合理利用,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农田方面可从先进模范社区借鉴经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当地生产力。同时,鼓励农民自主联合,以企业、农场等形式扩大规模,向商业化经营靠近,农产品在自给之外,还能为其带来收入。发展旅游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和绿色是农村的两大优势,也正是各大城镇缺少的东西。所以,农村社区可结合当地情况,发展属于自己的旅游产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3健全管理机制,发挥政府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项长久性的工作,非朝夕所能完成,而且全国各地情况不同,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长效管理机制。党和政府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我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维持良好的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组织具有明显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居多,各级政府应认清自身职责,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各地实情制定有利于当地发展得政策,并确保各项政策得以实施,做到执政为民。除政策外,在经济资金上也应予以足够的支持,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服务。

此外,各级政府还应抓住关键点,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如此才能进一步实现自我服务。具体而言,比如吸引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包括医疗、就业、教育、法律、交通等各个方面,让农民在社区内部也能享受城镇服务待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在农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向社区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比如环境卫生、民政福利、秩序安全、劳动保障等。成立自愿者组织,可鼓励社区农民自主参与,或从外界吸引志愿者进村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引导,这是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在新型农村社区推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各项政策,不断的健全规划体系。

4拓展新的渠道,培养优秀人才

国内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另外相对来说,农村经济较为落后,薪资不高,难以吸引精英人才长期投身于社区治理事业。当前,很多农村社区的管理人员都是临时聘请来的,专业管理知识匮乏,没有实际管理经验,尤其是在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诸多原因,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因此必须拓展新渠道,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

首先,在农村社区内成立人才培养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以年轻党员和村干部着手,对其展开专业培训。主要渠道可借鉴以下两种:第一,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网络教育,强化村干部的现代化意识;第二,将城市人才管理的培训课程引进农村社区,定期邀请模范人物深入农村传授经验。

其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国家也非常支持大学生当村官。所以,有必要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地方政府责任重大,为吸引更多高校大学生前往,必须予以优惠政策和嘉奖,比如工作满两年可为其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加分。同时,各项保障必不可少,否则很难吸引大学生。

此外,志愿者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随着社区内部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还应重视志愿者的管理问题,包括工作待遇社会保障等。城市各个行业每年都有大批退休人员,可鼓励他们到农村去,提供相应的服务。

5鼓励农民参与,动用社会资源

作为农村社区的建设主体,农民必须解放思想,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维护自身权利,关注国家政策和社区治理进度,并能够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党的各级组织,都要以广大群众为基础,所以必须时刻想到群众,团结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由于农村社区实行自治,党和政府应当树立起服务意识,赋予农民足够的发言权。如果遇到利益冲突,应与农民商榷,并以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主,不应强迫农民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农民参与积极与否,和农村社区治理水平有着紧密联系,只有鼓励其主动参与,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虽然实行自治,但仅凭自身力量,还远远不足,这就要求在党的各级政府领导下,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组织引进农村社区治理。为扩大社会组织规模,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解决资金问题,政府可通过招投标,为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一些优质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镇。在此背景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接纳如此多的农民群众,并令其享受到城镇化待遇,农村社区是一有效的解决途径。近些年来,国内各地相继建立起了诸多新农村社区,但由于经济、政策、管理各方面的原因,虽然实际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而且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在今后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对策,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艳.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陈藻,冷天.“人”的城镇化背景之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5,25(1):111-116.

[3]樊文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

[4]杨广.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型村镇社区治理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3,22(10):109-1110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农民权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随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人口转移接近“刘易斯拐点”, 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达到极端, 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必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并占用大量的农村土地资源。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流转将极大地影响新型城镇化格局的形成。 (1)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外部环境。农村土地流转是改善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也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1. 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助推器”

⑴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 我国很多城市的建设规模都有了显著地提升, 不仅体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加,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也体现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上。城市建设需要土地, 合理的城市建设用地储备能确保良好的城市竞争力。在市域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将农村或城郊土地流转起来, 才能满足产业转型的用地需求和人口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 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⑵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破解, 改革中又出现农地经营的集中滞后于农村非农化进程情况 (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下,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 追求农地综合价值的溢出效应, 解决旧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分配矛盾、城乡差距扩大、工业用地与人居用地紧缺等问题, 就必须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新型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2.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的“催化剂”

⑴农村土地流转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土地资源。目前农村土地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由于早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之农户分散居住与农民分散经营, 导致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并且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出现了大面积土地闲置与宅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大量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与粗放发展成为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弊端。若将农村大量闲散甚至撂荒的土地资源从农户手中合理流转出来, 改变以往的小农生产方式, 进行集中规模化建设或生产, 将大大提升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⑵农村土地流转是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内在动力。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这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始终无法摆脱农民身份, 认为家中还有地, 土地便是立身之本。这不仅造成大量农村土地闲置,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而且进一步束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限制了城镇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将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集中流转, 使农民完全地从农村解放出来并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第三产业发展;此外, 农户通过放弃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 不仅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土地增值性收益, 而且若将获得的土地资金收益进行投资, 增加自身的职业技能, 有利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更快融入城市。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动城镇化发展且联结城镇建设的用地能够为农民提供农村土地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 我国土地流转却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不健全

土地价格的高低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关键因素, 但是农村土地评估比较困难, 对于农村土地价格的评估方法, 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方案。农村土地价格变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农用土地的非农化使用, 地租量的变化, 收益与期望收益差额的变化都会影响土地流转价格, 这让土地价格更加不确定。对农村土地进行适当的分级、估价就成为了土地流转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农村缺乏可靠、专业的评估体系的背景下, 人为的按照主观意愿进行土地价格定价就会使价格趋于扭曲, 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这就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3) 。

2. 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不完备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立法的滞后性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在很大的层面上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起到了阻碍作用。2002年8月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中出台了一些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利的规定。但是这两部法律的规定范围过大, 内容和实施程序不够详尽, 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再者, 农民的依法维权意识淡薄,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很少会诉诸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同时, 在我国的《财产法》中并没有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不仅无法保障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流转权, 打击了农民转移的积极性, 而且导致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开展范围小、流转渠道不畅等问题, 阻碍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3.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清

产权关系明晰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和保障, 不明确的土地产权关系很难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较为混乱, 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产权主体仍不归农户个人所有, 这也是农民土地财产保护制度缺失的原因所在。吴敬琏认为, 对当前新型城镇化问题, 若不解决土地产权体制障碍, 政府将仍沿用“摊大饼”方式来进行城镇化建设。 (4) 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 政府从中获取巨额的土地差价, 这种盈利性行为使得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 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土地经营者。

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以社保换土地”, 即被征用土地后的农民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这种方式将成为解决农民与政府土地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5) 相对于按土地原用途给予农民一定倍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方法, 这种方式显得更加先进和直接。但是“以社保换土地”这种方式在实施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政府必须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 解除农民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具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但事实上, 政府所能够支付给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都已经让财政吃紧, 再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更让政府不堪重负。

三、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才能扭转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困难局面,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对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治理对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健全农村土地估价机制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盲目地追求短期效益, 对土地资源进行不合理的流转与扩张, 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考虑, 加剧了土地流转中的价格乱象。对此政府应加大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并运用农用地估价基本理论, 选择在实践操作中具有较高可行性的估价方法, 使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不断提高。同时严厉打击土地黑市交易和囤积土地牟取暴利的行为, 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完善健全土地的估价、定价机制, 在土地流转中坚持以农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 (6)

2. 完善土地管理法规

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进行修订。结合我国农地流转中出现的新情况, 完善法律、法规和条例中没有涉及或界定不严的条文, 力求做到具体完整, 制定对于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明确可参照性、规范性的法律条文。在政策性规定与地方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题上, 地方应及时确立有效的补充条例, 规范当地的农地流转市场。发挥我国司法部门的职能, 规定流转双方必须签订合约或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解决流转交易过程中的纠纷问题。完善农地流转方面的司法救济, 加大流转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 减少农民群众在进行农地流转时得不到及时司法救助的现象。

3.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土地财产主体不明确使农村土地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突出, 阻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 应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弥补现行农村集体所有制行使主体“缺位”或“越位”的“硬伤”。在法律层面上,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由全体村民享有, 由经过授权的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民行使土地的所有权。地方政府应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工作, 使土地成为农民的法定资产, 确保土地流转权归农民主体所有, 保障农民充分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并为土地资源进一步进入二级市场奠定基础。

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农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阻碍了劳动力在乡村与城市间的自由流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要靠社会保障来支撑, 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的力度可以从一个侧面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同时应该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应该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和工资收入不稳的特点, 设置具有流动性的保障保险账户。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实行家庭养老、个人投保等多样化形式, 个人缴纳、政府补助和集体补贴三种方式相结合筹备资金, 设立监督管理机构依法管理养老资金。政府可以逐步放宽对养老资金入市的管制, 把养老金纳入市场化轨道, 使养老资金继续保值增值。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土地流转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要从健全农村土地估价机制、完善土地管理法规、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入手, 结合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注释

11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22 孙自铎, 何平.中国经济发展中双滞后的状况、影响、原因及矫正——深化改革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1) .

33 刘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 2013 (5) :66-67.

44 专家观点:土地产权制度缺陷阻碍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 2013 (6) :9.

55 付凤春.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10

创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也是难点。人力资源的创新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决定环节。它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创业教育。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急需解决 ,农民的素质影响农村经济效益、农民收益和农业产出, 因此探讨面向农村的创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创业是职业技术教育发挥经济功能的关键环节。职业技术教育以劳动力为载体,通过劳动力培训,把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知识、技能转移到劳动力身上。劳动力通过创业机制,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自己创造“工作岗位”———创业,劳动力在自己创造的工作岗位上, 应用在职业技术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功能。农村职教与工业经济地区职教不同,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那样预先设置好的工作岗位, 劳动力必须通过自己创造“工作岗位”,才能在这些岗位上劳动,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农民创业是职业技术教育发挥经济功能的关键环节。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创业和创业成功的农民很少,导致农村职教的经济功能无法发挥,农民及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不旺。让农民自己获得这些条件是困难的,农村职教应主动承担这项任务,通过培训让农民获得这些条件。这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实行多功能的学校运行机制。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型模式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将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对于研究21世纪初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1.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 。

首先是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 ,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 :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多达数10部。其次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在职职业培训,按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再次是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 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 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英国所有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均得到承认。1992年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依据,又可作为升学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技术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2.实 行多层次 、多形式 、多元化办学 。

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技术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

3.加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和保护 。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加强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保护。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 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 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向毕业生提供创业资助等扶助措施。

4.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指导和就业 。

一些发达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 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竞争,企业招到了满意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学风,国家收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效益。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关键。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横向借鉴比较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型模式,研究其策略为我所用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失为明智之策。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11

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单纯的城市版图扩张绝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 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 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化”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农民走出来到离农村不远的乡镇居住,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实现产业的转型,同时完善乡镇城市服务功能。此外,就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不仅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差距,而且地方与地方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对把城市化的发展仅是限制在“镇”上,根本就无法满足中国现实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只有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化”才能使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及融合,并满足现代中国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才能让农民真正进入城市,让农民人口真正地市民化。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城市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并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城市社会化的转化。如果没有让农民进城并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并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城市化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比如,尽管当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在城市没有根基,没有所必需的住房、城市身份、平等就业与教育机会等,只能从事最低收入工作等。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1.3%,但按户籍人口仅约为35%。两种人口统计相差16.3%,或者说有1.8 亿农民没有进城。正如不少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的这种城市化只是“伪城市化”,农民进城也只是“过客”,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这种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新的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并在这种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同时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周边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等。也就是说,如果城镇化不能让农村人口城市聚集、中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聚集,让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仅是建筑更多的钢筋水泥空盒,那么这种城镇化不仅是伪城镇化,也不可能成经济增长之动力,是不可持续的。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十分有新意的提法,是目前所提倡的有质量的城镇化。如果这样,这种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因为农民进城,不仅需要提供大量的基本居住条件或住房,而且会完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消费与收入水平,真正改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里,不仅会生发出大量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够让进城后的农民各种消费水平全面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就业机会增加。国内城市就能够在这个过程扩张与发展,它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巨大消费的新增长点。如果农民进城享有平等的教育与就业机会,如果农民收入水平全面提升,只要现有的农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当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会涌现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至少要让中国GDP 增长要翻一倍以上。

同时,在这种城镇化过程中,也是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土地使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的节点。因为,农民进城就可让农民土地重新集约流动与经营,中国现代新农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现实。可以说,只有实现了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的城镇化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之动力。

单纯的城市扩张绝不是新型城镇化

最近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与信息蜂拥而来。这些讨论的重点都放在城镇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加,放在农民进入城市住房需求增长、城市化将培养6 亿中产阶层的消费等方面。这种对城镇化的理解,与最近中央所强调的城镇化的含义有较大偏离。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基本上都把“城镇化”看作是未来经济增长之动力。而这种城镇化更多的是城市版图的扩张(比如城市群的出现)、城市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住房需求成长等。可以说,这仅是对早几年城镇化的理解与延伸。如果说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是所谓的城市版图的扩张,那么这种“城镇化”要走多远是不确定的。

就当前全国所掀起城镇化进入“炒版图”概念的现象来看,实际上与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有质量的城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城镇化是有质量的城镇化。即“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其中包括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我们应该看到,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核心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但实际上,当前各地方及政府职能部门所强调的城镇化与有质量的城镇化是不同的。比如,当前国家部门所强调的打造新的城市群,地方政府所提出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要求建筑业总产值如何突破、提倡打破行政区约束进行跨地区资源配置及打造地方特色的城镇群建设等,基本上仍然是在前十年的城市发展思路走。即这种城镇化仅是强调城市扩张,并以此扩张来带动整个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及带动相关产业成长与繁荣。虽然这样的城镇化可把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过程,建设智能、绿色、低碳的现代住宅,但是,这仅是在旧有的思路加上一个技术性的建筑标准,而这些内容只要相关部门颁布一个新的建筑标准,并没有真正把握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核心。

总之,有质量的城镇化最为核心的应该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要让农民进城。而要让农民进城,政府的经济政策并非就城市空间的扩张上,而应该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制度等进行改革,以便为农民转换成为市民创造条件。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进城,才能让有质量的城镇化得以实现。否则,中国城镇化仅是“炒版图”概念,既无法发展繁荣,也不可持续。

(原载于《投资北京》杂志,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农村新型城镇化 篇12

一、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群的年龄主要都是在40岁以上,占总剩余劳动力人数的一半左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教育的普及,使年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而且,由于年龄的偏大,其在选择职业范围时相对较窄,在学习新的技术上也不如年纪较小的人快,阻碍了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使其在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及时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成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重要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素质偏低

在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由于在以前不注重学习教育,使其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偏低,主要是以中、小学文化水平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一技之长或是专业技能,更没有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在当下适合这类人群的工作岗位却变得越来越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很多困难。

(三)思想观念的守旧

虽然我国农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革,但是还存留很多封建思想,导致其在外出就业上不愿意承担就业风险。而且很多农村人们认为外出就业如果找不到高工资的工作,那么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太过高昂,并且在照顾家庭方面也不够方便,使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不高。

二、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一)当地就业机会少

根据笔者了解,在我国能够直接在当地给农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使农民想要外出打工都需要去经济较为发达、企业较多的地区。当面对这种背井离乡的就业机会时,农民多半都会选择放弃,使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直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获得信息的能力偏弱

我国农民在对外出就业岗位信息的获取上,通过朋友之间进行相互传递或是现场招聘会了解到的。然而,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很多企业都会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工作岗位的招聘。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不会应用网络进行岗位信息的查询,使其在有合适工作岗位的机会下,也会与之失之交臂。例如,上海的岗位信息都是在上海招聘上网上进行公布的,由于农民不会使用网络进行查询,导致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三)农民自身观念问题

人们在找工作时都希望所找到的工作具有高工资、高待遇、低强度的优点,但农村劳动者与这些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差距。此外,还有一些年纪较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不愿吃苦,造成其对于外出就业的积极性偏低,经常出现啃老的现象;还有一些拥有家庭的妇女劳动者,出于对家庭的照顾和就业岗位选择范围小等原因,使其不愿外出就业。

三、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措施

(一)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首先要在扶持农民劳动力的就业,并为一些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除了帮助其解决一些就业困难,政府方面也可以从财政方面给予其创业补贴,确保农村劳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在就业方面的资金补贴,并积极创业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宣传农村劳动力的务工信息,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上宣传劳动力的就业信息以及创业机会。帮助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改善艰苦的工作环境,并督促地方的就业政策能有效落实,使社会舆论偏向于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就业发展。

(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

为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能拥有一技之长,以满足社会上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政府应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加大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加人们参加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培训过程中,应针对社会上相对较缺、用量较大的技能工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以便其在就业上获得更多的优势,利于就业。另外,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建立相关的补贴机制,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相应的培训补贴,确保其能够获得实惠。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很多方面还不满足外出就业的要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政策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其拥有一技之长,增加其就业形势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01(02):81-86+136.

[2]贾振方,郭芳瑞.鹤壁市实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04(07):29-31.

上一篇:援外工程的管理下一篇:质量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