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困境

2024-09-19

质量困境(共9篇)

质量困境 篇1

质量是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 尤其对于跨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 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我们看到, 几乎每一届教育行政领导都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上任伊始的重头戏, 也成为每一次教育行政会议必然强调的“话柄”。早在1998年, 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坦陈:“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普遍下滑的趋势, 究其原因, 可用三个‘不足’来概括:领导精力投入不足, 教师精力投入不足以及学生精力投入不足。”[1] 到2005年, 教育部领导又要求, 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将由重视规模发展转向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提高质量[2] 。

在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等对垒日益明显的时候, 如果不试图深化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 不试图更新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就可能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因不堪重负而整体滑坡, 抑或将高等教育本身导入歧途。因此, 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质量所面临的几大困境入手, 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五大困境

困境1:高等教育机构质量准备是否到位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毛入学率的大幅提升, 人们有目共睹。但是, 高等教育机构在大众化号召中一哄而上及其后续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首先,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 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思想准备尚不充分。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还是教育实施机构, 或者是教育需求机构, 面对扩招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对大量涌进校园的学生, 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及管理模式是否能维系大量学生拥入后的大规模教育, 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管理和教育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普遍缺乏足够的思考。这是导致人们对高校的管理能力及教育水平产生质疑的原因之一。其次, 高校办学力量准备不足。大量学生入学需要教师、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馆舍场地以及其他必须的活动空间, 但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 是高等教育质量受到质疑的又一原因。再次, 在新的情境下, 高等教育在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和生存技能训练两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大量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迫使高等教育机构改变以往的“严谨” 转而为“功利主义”大开方便之门。毕竟, 一方面社会需求又是一个未知数, 几年后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又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而技能训练的非专业性和盲目性 (表现为对热门专业的一哄而上和对冷僻专业的无人问津) , 使得毕业生很难以既成之规格服务于特定工作之领域或无法胜任其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机构费尽力气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 然步履维艰, 前者很少从这种艰难中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的规格、技能等质量问题上所存在的不足。再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的熏陶由于受就业压力的驱使而很难到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 高等教育难免会在世俗的要求面前而沦落为社会的附庸, 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日益不像它理应成为的那样而受到人们指责的原因之一。最后, 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支撑乏力。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大困境。

困境2:高等教育质量果是否真滑坡

最近几年,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定性也倾向于两种极端, 一是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扩招, 质量随之下降;一是认为即便扩招质量也并未降低[3] 。前者, 是社会对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质疑, 将扩招视作质量下滑的罪魁祸首;后者, 则大多是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辩护。当然, 就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而言, 以潘懋元[4] 、张应强[5] 、龚放[6] 、杨德广[7] 、邬大光[8] 、安心[9] 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曾撰文指出, 在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 不能简单地套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随着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其质量标准也应当是多样化的。细细思量这两种声音, 我们不难看出, 在判断质量方面, 扩招被从普遍意义上作为一种界点 (分水岭) 。那么,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 质量究竟是否下降, 抑或, 对质量的判断是停留在并未降低的层面还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应该如何把握, 大众化的质量又如何来保证, 等等, 所有这些都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 在大众化进程中, 精英教育质量是否受到了冲击, 如何处理精英教育的既定理想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严峻现实之间的观念冲突。显然, 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极易引起误解和麻烦的一对命题, 因而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又一困境。

困境3: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苦于没有自己的理论原点, 故在其研究领域也大多亦步亦趋。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对照当前在我国高校及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各种现象, 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成绩是质量、证书是质量、学位是质量还是考试本身就是质量?到底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的复杂性之一在于其概念界定的差异性及多样化;其复杂性之二, 即基于差异性及多样化基础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模糊性及非满意性。因其复杂所致的认识的不尽相同, 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困境之一。

困境4: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是否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抑或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及需求的多样性而衍化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东西。周济部长指出: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那么,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人民满意的大学呢, 亦即大学应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令人民满意呢?这其实就涉及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问题, 归根结底也可视为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的集中反映。

如果我们将质量视为物体对人们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高等教育质量应尽可能地考虑到高校所为之服务的对象 (社会及受教育者) 的真正需求何在, 真正地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那么, 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呢?难道大学应该满足世俗的需求而日益脱离其本应恪守的“高深学问”的道德底线, 抑或日益成为社会的附庸?问题当然并非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 那么能否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 既使高等教育能保持其“最后的学术及道德尊严”, 又满足社会及教育消费者的现实需要?所有这些疑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质量判断所不容回避的问题及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困境5:高等教育质量评判中可否等量代换

在区分高校的办学质量的过程中, 因为质量是非直观的, 于是派生出了一系列较为直观的量的符号 (诸如高校的招生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教师科研经费、论文数量、职称级别等) 来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这里, 量的符号代替甚至行使了质的“本能”, 人们很容易将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区分开来, 但对于后者的进一步甄别却往往力不从心。这恰是因为:非等量代换或不等价替代干扰和混淆了我们的视听。显然, 当一所高校在质量的上述符号因素 (声誉、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招生分数线、就业率等) 明显处于劣势 (或并不突出) 的情况下, 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就是以校园环境、学校占地面积、图书资料拥有量甚至生活舒适度等指标取而代之 (我们姑且称之为“非同一性的等量代换”) 。于是, 在后述指标的参与下, 也会产生相对令人满意或次优质的高校评价结果, 社会也会因之而比较认可。而在质量评判中非同一性的等量代换或同一性的非等量代换都可能误导民众的教育消费, 进而给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带来损失。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来对待这类代换, 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又一困境。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出路

出路1:深化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如何来摆脱 “均质化”[10] 的幽灵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不是单独适合精英的高等教育而是要适合大众化和普及的高等教育要求的结构”[10] 来更好地承担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使命和功能。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都有质量保障的要求。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残缺的, 没有数量的质量是不经济的。“大众化阶段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成分”[4] 。精英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并非绝对对立, 而是必将长期并存。

尽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二者之间没有绝对明显的界限, 但也存在区别:第一, 精英教育是高选拔性的教育, 更突出竞争的成份。大众化教育也必须经过选拔, 但趋于低竞争, 更具有普及的特性。第二, 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是建立在有限数量的基础上的, 是以结果为参考量的一元评价;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是在强调多元性基础上的多元评价。精英教育阶段高考的高淘汰率给人一种普遍看似高质量的假象,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 精英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代名词, 当时的高质量是以高等教育的低入学率和较小规模为标志的, 并以学生的输入状态作为评价其质量高低的依据。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务必克服上述片面认识, 以高等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施教者、社会或用人单位、家庭、学校等运行过程中的多元因子来评判其质量。

出路2:正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所具有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 如果认定教育是一种生产活动, 就意味着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其目的的存在, 那么也就可以据此认定教育目的是判断其质量的首要依据, 否则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可谓“离开目的而谈质量是毫无意义的”[13] , 因此, 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定时期的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实现程度。

其次, 如果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命题成立, 那么高等教育与社会机构发生相互影响也就不可避免, 在相互影响下所具备的特征及性能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独特的标签, 不妨将之称作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因为, 除了它, 没有别的称谓能够天然地代替或标识这些特征及性能的总和。

再次, 无论作为生产活动的高等教育还是作为社会关系的高等教育, 都无一例外地涉及高等教育的能动性或社会规范性问题 (即以宪法、法律、规则和习惯代言的国家、集体意志) 。后两者作为一种意识, 必然地受高等教育 (活动) 目的的支配, 并依据高等教育的实际运行效果对意识 (目的) 做出调整或重构, 而这些认识也离不开作为生产活动、作为社会关系的高等教育自身的积极作为。因此,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归根到底也就是实践的不断深入及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最后, 造就更多的高学历拥有者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 但是使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得以张扬和显现, 更应当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准星。由此, 高等教育质量也就可以理解为作为人类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双重角色的高等教育的衍化过程中所具备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 而高等教育目的是判断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依据。

基于此, 高等教育质量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 作为一种特性, 它是反映高等教育达成度及效果的变量。这一特性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及教育目的所决定的。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教育目的的共性与特性之间, 充斥着大量的独特因子, 足以将其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或培训区分开来, 故高等教育质量也就成为高等教育特性的集中体现。

(2) 作为一种变量, 它不仅体现于教育活动中, 更多地体现为教学双方智能的增长与变化。这一含义是因为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教学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承认其动态性, 就忽略了各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教学双方智能的增长与变化, 就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理想和追求以及教育的既定目标。

(3) 作为一种总量, 高等教育质量还体现为教育机构发展、积淀所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总和。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学风、教风、办学理念等, 都将内化于该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中, 体现在该教育机构在追求理想、应对社会的共同需要中, 所有这些无不反映着该机构的此种独特理念及风格。这也是将其与其他同类机构区分开来的有效标志, 因而也构成了作为总量的高等教育质量。

(4) 作为一种标识, 高等教育质量应以其再生性程度来评判。既然高等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社会人, 那么, 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机构服务前后所表现出的学识增长、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即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之上所表现出的增量——再生程度当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标识。它是绝对过程量与相对过程量的统一体, 也是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主标识[14] 。

出路3: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

如何有效地保证并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呢?关键在于“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确立正确的质量观”[15] 。潘懋元先生认为, 规模扩张并不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 关键在于我们对质量这一永恒主题的动态性的把握程度如何。“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教育的质量, 否则就极易得出错误的判断”。“如果在同一条件下, 用同一标准来衡量质量, 数量增加, 质量必然下降。但如果条件不同, 标准不同, 数量增加, 质量未必下降。”因此, 问题在于:“第一,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第二, 采取什么措施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15] 。显然, 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否下降, 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如何来认识和界定质量, 惟其如此, 才不至于对质量的界定有所偏差。

另外, 确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同时,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还亟须具备明确的责任意识, 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因利益驱使而一味地满足世俗的功利需要, 进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历来被公认的名校, 这也是责任的本身所在。对高等教育消费者群体而言, 需要用足够的理性来制衡、企求高等教育机构来保证其质量。

不可否认, 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境况, 无形中助长了高等教育机构对质量的淡漠和对责任的推诿。于是, 就难免出现因非理性的选择加之高等教育机构责任意识不明确所致的尴尬。据《法制晚报》2006年5月23日报道, 北京近六成的研究生找工作“屡战屡败”, 后悔当时选择了考研的道路。显然, 无论是倾向于高等教育目的 (从施教者或国家、社会的教育意愿出发) , 还是受高等教育的目的 (从受教育者及其所惠及的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而言) , 都可能由于过于“理性”和过分现实 (确切地讲是在其选择之初就已无理性) 而致使教育结果的非理性, 甚至事与愿违。那么, 高等教育机构是应该坚持学术本位还是坚持就业至上, 是坚持其理想追求还是满足于世俗的功利需要, 这都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大课题。有鉴于此, 我们的第一要务在于应尽可能避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单一化, 强调多元化;避免机械化, 强调人文化。要真正地使高等教育向其所应有的方向发展, 就必然对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予以修正和改造, 藉此来引导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理性消费。

总之, 鉴于教育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及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面对教育消费理性的张扬, 高等教育应竭力从以上方面入手来避免尴尬, 从而使其能从容地走出质量困境。这也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 面临的质量困境向来是困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 对质量困境剥离式的分析, 对于探寻保证高等教育有效质量的途径和构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困境,出路

质量困境 篇2

建国后,为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

从道理上讲,如果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政策选择,并且选择大规模学校和选择小规模学校具有相同方便性,那么,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各有利弊的。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描述,即学校教师数量和素质。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置的。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国家师生比配置教师,一般都会超编,但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要看,还显得不足。从教师素质分布看,师范毕业生的选择倾向和在职教师的流动倾向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素质困境。我们衙前乡有一所小学只有8个学生,一年级5人,二年级3人,两个老师,一个是民师转编的,一个是补员的,从师生比配置来说超编,从师资水平来说,很差,象这样类似的小学我们衙前乡还有3所,这样的情况能提高教学质量吗?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

学校经费是基于理想学校规模假设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远离理想学校规模标准,学校经费总量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与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产生规模效率有着直接关系。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总量不足的同时,面临经费使用的效率困境。而国家是按学生人口数下拨教育公用经费的,一个不足20人学生的学校,一年总共不到1万元,这些钱,要用于校舍,课桌等维修,教学资料、学生考试、教学设施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破解思路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尽管对于理想学校规模并没有达成精确一致,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低于理想学校规模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在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后,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完成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而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有限,当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老化时,学校很难更换教学设施和更新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留很难预期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不会选择投入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和小规模学校撤留难以预期这两个问题,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后又陷入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的困境。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更新面临更多挑战。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

当普及任务完成后,义务教育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个任务,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即要同时满足“开齐”和“上好”的双重要求。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课程开齐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学校一个教师教若干不同学科,教师面临专业提升的困境。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教师同时上若干不同科目的新课,讲懂每门新课程都很吃力,讲好当然就面临更大困难。因此,对许多小规模学校来说只能抓大放小,小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努力对所教各门课程熟悉后,也只能就一个科目进修,进行专业提升,其他所教课程只能保证有时间教,而不能保证教好。特别是在一些超小规模的学校,由于优先配置语数等大科教师或教师数量有限,小科课程方面出现教师难以胜任和无法开齐等现象,出现了小科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来的问题的解决面临重大挑战;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看,这些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成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政策空间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和相应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9.8%提高到23.3%,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2]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在高等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的条件下,农村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成了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的瓶颈。目前,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教育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

(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政策空间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 的教育政策框架下,“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使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教育资源条块分隔的格局,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空间。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放在县域内通盘考虑,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发展立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衰减,可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有倾向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小规模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在教育过程层面的公平。

(三)“惠农”的宏观社会政策实践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自身看,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说到底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是由农村的吸引力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增加着农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教育的吸弓力。而且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吸引力和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了良性互促。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给这些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惠农”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偏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增加这些地区农村的全面吸引力。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战略设计是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举措。

(一)从多个维度核拨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

人们理所当然地从“小”去理解小规模学校的特点,但是小规模学校并不是什么都小,什么都少的。因此,小规模学校按学生配置教育经费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应该从多个维度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公用经费,小规模学校应有一个最低下限,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即说,今年我们县开始在这样做,我个人认为是领导的英明决策。(二)建立学校编制底线和“走教”政策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应按班级比来配,每班不少于2个老师。

(三)平等地考虑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了农村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执教。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为农村教育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加以妥善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县域教师统筹配置的政策优势,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次,可以出台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挂钩。再次,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学校应该在评职、获得荣誉方面优先考虑。最后,为农村小规模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可以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教研与培训提供条件,包括找其他人顶岗,保证他们能定期出来培训;定期让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是最可流动的教育要素,对教师的投资是最保值的和最有投资价值的。

(五)优化教育资源合理进行网点布局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而我们县,由于历史原因,初中老师偏多,小学老师由于原来转编的民师先后有很多退休,造成小学老师偏少,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乡将五、六年级集中到初中部,由初中老师任教,一般村小只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分别集中到中心小学和马家小学办,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老师偏多和小学老师偏少的情况,同时教师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优化。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困境 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关系到民生利益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础教育在人口众多、面积广大的农村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仍在困境中缓慢前行。现将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质量困境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首先,是教育投资的分配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倾向,教育政策优先甚至只反映城市人的利益,他们凭着政治上的优势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利益。从教育投入的结果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很小。应当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真正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为尽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农村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简陋,图书器材严重不足。并且在农村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又低,实际起作用的效率就更小了。再者,农村师资力量较差,教师的结构分配不合理,从教师的结构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大多数农村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基本没有专业教师,教师大多身兼数职。由于我国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与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加之农村学校的管理模式缺少人性化,不利于激发教师扎根农村的热情,教师毕竟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都有自己的打算和追求的。他们会考虑到自己的家庭以及未来的发展,这样就使得农村学校中有才能的教师流失。他们或者改行从政,或者向县城,乡镇中心流去。农村中优秀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

二、农村家长的思维方式

1.学校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有力支持

教育是学校的事,学生学好学坏关键在学校、老师,这是我家访时常听到的。带班近三年,只有一名家长给我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除了每学期开学家长来的稍多一些外,平时几乎没什么家长主动来找老师交流。相反,老师打电话家访的情况比较多,学生没来上课、成绩下滑、在学校表现不好……自己有时往学生家里打电话。令人惊讶的是,孩子没来上课,家长知情。家长回答的令老师哭笑不得:“我们家孩子忙,帮家里干点活。”家长操心生计,对孩子学习和心理的关注比城里家长少得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手推给学校,责任全交给了老师,在农村实属主流思想。这使农村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教学质量的提高难度大。

2.“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和打工思潮的冲击,有“读书无用”的论调。先前,读书是山里孩子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想孩子金榜题名,那是一件摆酒席庆贺的好事。心想自己的孩子光宗耀祖了,终于让孩子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自己也有可能跟着享点福,走到哪儿都觉得自己脸上贴金了。现在,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城虽然没有改变他们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说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很多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认为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也很难找到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赚钱。有些父母甚至会在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让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从小就听多了父母所描述的、或者他们已经亲身体会过的外面的花花世界,致使这种“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高,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极度盛行。越来越多的小学或初中毕业生外出打工,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的微薄收入。“攀比效应”使这种现象大有蔓延之势。农村的孩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打工去了。以后他们又要成为人夫人母,这样的思想将成为恶性循环,农村的教育不容乐观。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如今由于农村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们大多老年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则更加淡薄。因为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自己心里的想法不便说出,也容易和亲戚家的孩子产生矛盾。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出于愧疚,大多对孩子有求必应。他们认为物质上的丰裕就是“幸福”,所以习惯用金钱弥补愧疚。他们往往会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儿童,手里过多的零花钱往往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气,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改善农村教育质量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质量困境 篇4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部分,做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对煤矿向着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有着很大推动作用。但必须讲究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倾向,从而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

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1.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首要工程,是发展的根基,煤矿安全,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关发展,因此必须意识到安全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有特点,树立安全理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在已制定的管理标准基础上,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生产管理的实践当中。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指的是煤矿企业根据安全管理要点制定详细的煤矿安全质量管理标准,依此构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将安全质量标准管理严格贯彻到生产实践过程中,提高作业安全的管理过程。制定详细、科学、能反映出煤矿安全质量管理要求的标准体系,是煤矿企业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将标准化工作管理的内容真正落实到煤矿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1.2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具有以下特点:a)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c)显示出安全与质量二者间的紧密联系;d)起点更高、标准更严。保证生产安全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所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围绕生产作业安全工作展开的,这也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甚至在有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中会将标准化数据精确到mm,并将生产作业中的环境要求、防尘要求、技术要求和规范做了详细规定。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一般采用的是记分制安全管理的方法,这样能反映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状况,还能在量化过程中很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但这种方法很容易会受到记分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记分的真实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就是:坚持以“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强大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促使各类管理的自我约束,改进安全生产的机制,从根本上促进煤矿安全的稳定发展[1]。

2 现阶段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最近几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践的经验和分析,结合这几年国内出现的因标准化管理引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总结了当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不足

当前在煤炭企业作业的职工受教育水平低,尽管有些经过安全质量化培训,但其学历素质等方面还有太多欠缺与不足,因此导致这些人在掌握安全质量标准化内容上面存在着严重不足,不扎实,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作风不良,主要表现为不熟悉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安全意识差,大大降低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将工作仅仅视为简单的应付差事,而不是积极主动完成相应安全管理下所担任的任务,只是将标准化工作成为业绩工程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生产作业,很容易出现重大的安全隐患。

2.2 安全质量标准化具体实施管理中执行不严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现在很多煤矿并不是按照标准来寻找差距、不足,而是在实际情况基本达标的情况下敷衍了事,仅凭经验做事,在意识上存在很多错误观念的情况下,生产任务一旦放松,就会导致降低安全标准要求,从而忽略了安全防护措施,这样就会导致在标准化的具体执行中不严格,要求不高,精度不细。除此,现在更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制中虽制定了相应奖赏机制,但奖励机制还是存在不完善、不统一、不标准、力度小等方面问题,在对工人素质考核与测评方面也存在着严重不足,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另外,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中,一些程序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施工时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才能达到安全质量标准。由于各种作业的地质要求与地质条件也各不一样,因此多数安全质量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样也会打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往往只要求速度,而不要求质量与精度,因此,这样很多施工的质量问题就难以得到保证,这就是奖赏机制不足而引起的安全隐患[2]。

2.3 创新意识不足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创新是强国之魂,兴国之魄,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强大的动力,是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安全质量标准,应考虑到长远的情况,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暂时的,应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完全符合当时具体的实际情况,但现在一些企业实施的仍是老一套管理方案,仍在啃老骨头,从思想到观念依旧僵硬,不懂变革,不懂创新与发展,因循守旧,更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细则标准。再者,监督机制不健全,单纯依靠记分制的被动监督方式很容易遗漏安全隐患,监管不严更加导致安全的重大问题。

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与出路

3.1 加强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安全发展来源于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知识水平与受教程度的高低,要想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一定要从职工思想教育入手,加大对员工的培训,保证培训的质,而不是故意苛责它的量。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帮助大家理清其重要性,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近年,中国许多煤炭企业虽不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但其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因此,要想长久提高员工的素质,必须借鉴吸取之前的工作经验,在员工中应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实现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专业素养上严格要求,进行文化、法律、意识上的综合培养,实现员工整体安全意识水平素质的提高[3]。

3.2 推行精细化监督模式完善激励制度体系

精细化的监管模式,就是根据国家的监督管理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的监督细则,加大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把每一项监督管理工作都具体细化,精细到各个部门,使得每一项标准都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严谨、科学、规范地去进行监督管理。

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应让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互结合,互相补充,要以物质奖励为主,不能单纯采用计分制,可设立月奖金及安全奖金的规范奖金,加大对员工的考核,综合员工的考核成绩,设立一些奖励,从而提高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设立一些精神评定等活动作为奖金的奖励评定依据与重要参考。

3.3 加大创新能力更新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速度,要根据现在的技术发展对相关管理制度创新,打破常规固有的安全管理思想,及时更新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要做到三月一更新,半年一完善,一年一修订。并要在相关的安监局要求和指示内进行规范,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在完善与修订的过程中,应注重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管理机制,弥补不足,灵活监管。

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关系到员工的个人安全,一定要充分重视其重要性,不断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4 结语

当前,煤矿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的活动,在少数矿中还是不能引起足够大的重视,这大不利于煤矿的健康发展,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建设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矿井,发展机械化,是煤矿的唯一出路。在中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条件下,要不断加强煤矿质量标准化,不断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大力开展这项活动,争取做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不断给煤矿事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摘要:叙述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现阶段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崔金涛.当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煤矿安全,2004(10):27-28.

[2]刘元照.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促进煤矿生产长治久安[J].煤炭企业管理,2005(1):69-70.

质量困境 篇5

关键词:社会工作;银行服务;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70-01

一、引言

2015年由银监会发布的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指导意见为民资银行的发展吹响号角。曾经呈垄断态势的银行业开始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银行服务质量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对于原国有银行来说,支行的一线工作人员长期形成的服务风气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新鲜理论的注入,此处提到的理论不止局限于经济管理理论,还包括社会工作的理论。

二、银行服务质量现状

银行服务质量主要由金融产品的客观质量和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主观感受构成。前者主要由具有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等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基本由总行或者部分由省分行把控,本文暂不考虑。而后者即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主观感受则受众多一线员工实际工作表现和网点设施配置情况所影响。

(一)服务质量的重视。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自2006年起每年一次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客户权益与服务体验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对客户的重视以及为提高服务质量所做的努力。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会责任报告》中,中国工商银行以“人民满意银行建设年”为主题,完成了改进窗口服务,提升网点服务效率,升级大堂服务管理,完善网点服务规范等具体任务。

(二)服务质量的保证与监督。

在服务质量的保证与监督方面,国有控股银行近重视基础设施,给予客户优质体验。此外对员工工作氛围服务态度上主要以制度规范为基础,融合专人暗访,监控抽查和客户评分与投诉进行追踪考核。

需要关注的是这种对服务质量的保证与监督方式在整个银行业已经普及,继续单纯使用这些普遍方法一难以在同业中脱颖而出,二流程化的服务使特事特办无法保证进而服务的人性化不足。此外还存在部分制度规范太过繁琐影响执行力度,以及客户现场评分流于形式,员工内心缺乏对服务质量严要求的认同等。

三、针对银行服务质量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银行服务质量的分析视角主要源于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模型构建以及理论验证。这样的研究多倾向于理性分析和模型的建立复核,虽然有利于银行服务质量的流程化和统一化,但是无法顾及人本。平衡好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好员工工作热情和客户需求满足,为促进这样的平衡社会工作可以介入。

四、社会工作视角对客户分类及客户特点

社会工作实务中对受助对象不同有不同的专业分工,这其中与银行主要的客户群体有所重合,对待部分客户群体,参照社会工作中对他们的定义定点和工作方式可以帮助银行一线服务人员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客户的特点和需求。

(一)社会工作视角再解读针对老年客户群体的银行服务。

老年客户是很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头痛的客户群体,这部分群体文化水平偏低、反应迟钝、领悟能力差严重影响了银行服务的效率。在社会工作实际服务中常强调以下注意点,即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所有事放慢节奏、关注身体健康对心理功能的重要性。移植到银行服务中第一,老年客户容易影响银行口碑,近几年新闻报道的如瘫痪老人卧担架抬至银行办理业务这类负面新闻严重影响银行形象,老年客户必须得到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重视。第二,改变一线员工对老年客户的固有心态,并采取耐心简洁易懂的服务沟通方式。第三,老年客户群体容易出现不会写字、本人生病卧床银行义务需要他人代办等。在业务流程规范制度上应设置可行性高的特事特办具体流程。

(二)社会工作视角再解读针对妇女客户群体的银行服务。

由于中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家庭分工和职业发展情况,一般由家庭里的妇女到银行网点进行业务办理。因此,妇女客户群体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感受便显得至关重要,而分析妇女客户特性有针对性提供服务也被赋予了重要意义。首先,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第二,面向妇女普及理财知识方便今后拓展相关业务。第三,从小的设施着手优化客户感受,如卫生间的配置,洗手液及卫生纸的配备等。

五、银行服务改进建议

第一,心态转变。银行服务具有的劳动力密集型特点决定客户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感知大部分来源于一线银行员工的实际工作。理解客户、方便客户、服务客户的心态是银行服务质量提高的先决条件。

第二,根据银行网点地理位置和主要客户群体进行分类,按类别进行自助机具、网点设施、服务流程优化的配置。例如,地处老旧小区的网点主要客户群体为老年人,此时配置覆盖多业务的自助机具实用性并不高,这样的网点更推荐配备耐心细致的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指导,网点内部主义张贴关于业务流程的简单直白的说明帮助老年人理解。同时由于老年客户多影响业务办理效率,该类网点的业务考核应该适度照顾,不过多追求效率。

第三,员工职能定位明确化。一个正常营业的银行网点在人员配置上涵盖网点主任、大堂经理、柜员等,不同的岗位意味着不同的工作职能,行内管理层需要严格细化规定不同岗位的职能和考核标准,分岗位进行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陈莹,武志伟.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度量及其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8,2:59-63.

[2]刘悦婷.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吉林银行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顾巧明,郑忠良.新形势下发展我国银行服务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4(30):84-87.

[4]张圣亮,钱路.银行服务失误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2(12):31-36.

[5]谭晓丽.基于顾客感知的银行服务质量测量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质量困境 篇6

近几年商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 国家相关部委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 但根本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解决。尤其是苏丹红、孔雀绿、毒奶粉、三聚氰胺等食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 严重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这些恶性事件进行分析发现, 商品质量问题均是在消费领域大量暴露之后才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和采取补救措施。不合格的商品, 总能够轻易地逃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双重监管而流入到消费领域。而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质疑和抨击。

流通作为生产和消费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社会商品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同理, 商品流通领域作为距离消费者消费行为最近的一个环节, 在保障商品质量方面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沿袭来看, 一直由质监部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商品质量监管。在实际工作中, 质监部门的工作重心在生产领域, 对流通领域的监管相对来说要薄弱一些。2005年, 国务院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划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其变动主要是考虑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是商品经营者的主管部门, 而且工商行政管理有“脚”——其工商所遍布各地。正是基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 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工作就移交过来。此后,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作为其监管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监管手段是商品质量抽查与市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然而, 流通领域具有什么特点并如何根据其特点设计有效的监管体系, 这一问题却未得到重视。其管理的思路基本沿袭了质监部门在生产领域的做法。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在商品质量监管的技术、设备和经验等方面比较缺乏, 监管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而社会舆论更是多次批评整体效果, 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发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而研究这一问题, 最核心的就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 更多的是流于就事论事, 尚未建立一个整体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 基于新机不对称理论来看待和剖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

2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分析

2.1 基本理论回顾

(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研

究》 (07BZZ017)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志旺 (1975-) , 男, 湖南郴州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政府管制研究。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70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 指的是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 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 由此造成的在不对称信息下进行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 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信息缺乏的人员, 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普遍存在, 已经成为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和企业均要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 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2.2 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初的研究对象就是商品质量 (“二手车”市场) , 而且经济学家将该模型扩展到整个商品市场, 并指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差的产品赢得市场。这就说明了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的破坏作用:它们以低价出售, 有可能将好产品挤出市场, 并摧毁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 导致市场的萎缩, 从而最终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 无论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厂商还是消费者, 都在努力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途径。

尽管信息不对称理论涉及到商品质量问题, 但是在我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方面却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 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相比,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严重。首先, 负责流通领域监管的工商部门本身对商品质量监管问题没有经验, 且并没有建立如质监部门类似的一套技术手段;其次, 流通领域的主体更多, 稳定性更差, 主管部门想要获得信息更难。我们下面专门对商品流通领域的信息流通进行分析。

商品流通领域是指从“厂门到家门”之间的领域, 也就是商品从批发到零售所经历的过程。我们延伸一下, 把整个商品的流通归纳为“商品生产者——商品批发商——商品零售商——消费者”, 看看这一过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1) 对于商品生产者——商品批发商关系来说, 商品生产者是卖方, 商品批发商是买方, 因而批发商属于信息贫乏方。考虑到批发商往往是专业从事某类甚至某一品牌的批发活动, 其与生产商有大量的接触并可通过自有的专业设施设备或通过购买专业的质量鉴定服务来获得比较充分的商品质量信息, 因此在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往往信息比较对称。

(2) 对于商品批发商-零售商关系来说, 批发商是卖方, 零售商是买方, 因而零售商属于信息贫乏方。考虑到零售商往往大批量进以对商品质量有较好地把握。但是对于规模较小、销售品种变化较大的零售商来说, 其技术手段、经验落后或缺乏, 可能导致其质量辨别能力有限。

(3) 对于零售商—消费者关系来说, 零售商是卖方, 消费者是买方, 因而消费者属于信息贫乏方。对于消费者来说, 其商品专业知识比较贫乏, 信息渠道有限, 往往是对商品信息无法把握。口碑相传、品牌、广告、现场感知、以往经验和销售人员的介绍是其做出商品质量判断的主要信息来源。

可以看到, 商品质量的信息在从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这一链条中逐级衰减, 信息不对称状况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对末端的消费者来说。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分析,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商品质量信息随着商品不断转移而衰减是必然的一个客观事实。要保证质量信息百分之百地从批发商到达消费者, 既不可能, 也没有必要。

(2) 商品质量信息在整个传递过程中, 批发商到批发商或者批发商到零售商过程中由于这些主体具有专业工具和手段去鉴别上游企业提供的商品的质量, 而只有零售商到消费者环节中消费者往往不具备这一能力, 因此这一环节信息衰减的幅度最为厉害, 也就是说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消费者。因而, 作为政府来说, 如何让消费者有更多渠道获得其做出判断商品质量所需要的信息是消除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入手点。

(3) 政府监管时面对品种繁多且快速变化这一状况, 也面临信息不对称。在这一状况下, 如何保障监管的有效性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 构建新监管模式的方向

正如前文所分析, 商品质量信息随着商品不断转移而衰减是必然的, 政府要规范的是保证必要的信息能有效地传递到最终消费者, 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消除或者说减弱信息不对称, 是政府监管工作的重点。

目前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管对象为商品, 主要的手段是商品抽检。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值得怀疑。由于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品类多、变化快的特点, 通过抽检方式来获得全面的商品质量信息往往不能并可行。而且, 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工商部门本身对商品质量监测技术和设备都不了解。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新的监管模式:

3.1 监管对象的重点应该从商品转向商品经营者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所认定的,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主要以商品抽检 (后改为监测) 为主要手段, 监管的直接对象是商品。这一思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流通领域商品品种品类繁多且变化极快, 在抽检人员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预见性地发现质量问题并提前做出部署。从最近数年来看, 重大的商品质量问题均不是工商部门因抽检而发现的, 反而是消费者遭受重大损失后通过媒体曝光后反馈到工商部门的。二是工商部门本身在直接的商品质量检测等方面没有专业、设备和人员优势, 其专业能力和经验主要体现在管理商品经营者方面。

如果监管对象重点放在商品经营者身上, 有两个好处:一是商品经营者相对商品来说, 其稳定性高、数量少, 而且能结合工商部门的年检等工作, 操作起来成本更低、手段更丰富;二是商品质量问题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商品经营者对进出货控制不严, 甚至有意

建议工商行政管理管理部门未来日常监管的重点从原来的商品监测转向商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3.2 建立严格的商品准入制度, 通过准入条件规范商品质量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

无论是商品经营者进货, 还是消费者选择商品, 或者监管部门监管商品, 都需要降低交易成本。因此, 规范商品外包装的商品质量信息, 是一个有效途径。如商品包装、商品说明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可追溯的相关商品信息, 鼓励优秀企业以自我声明的方式提供更加充足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批发环节 (批发商) 、零售环节 (零售商) 设置准入制度, 要求其建立规范的进出货制度, 保障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达到质量标准。

3.3 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和提示

根据我们的调查, 消费者感知商品质量所依靠的信息主要有舆论信息、场所识别信息、商品品牌信息、商品外包装信息、商品感官传递信息, 其中特别要重视舆论信息。目前各类媒体一般都有商品质量方面的信息报道和披露, 而且影响面广。以深圳市政府为例, 每个月都定期在主要报纸发布商品质量监测报告, 通过这些报告在媒体公开发布可以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3.4 利用质量监督相关机构优势信息, 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

作为监管部门, 无论怎样努力, 能获得信息都是有限的。而实际上,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还有很多主体因其职责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很遗憾的是, 目前这些信息并未引起重视并用来预警。

(1) 新闻媒体部门。事实上, 三聚氰胺等事件正是媒体的长期跟踪报道才最终引发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因此, 如何建立与媒体间的商品质量事件的信息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2) 大型流通企业。大型流通企业对商品质量往往把关比较严格, 在商品入场时大批量重复抽检能及时发现某类或某一品牌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目前这种信息为内部信息, 并未被质量监督部门利用起来。

(3) 大型质量检测机构。受企业、政府、消费者个人等委托进行商品质量检测的专业机构, 其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商品质量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监管部门确定监管重点、建立预警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

[2]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保护理论与实务[M].工商出版社, 2000.

质量困境 篇7

1.班级管理内容多、内涵少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形式,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但由于“00后”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多,班级管理内容纷繁复杂。从总体效果来看,这些内容大多太潮、较俗、过浅,没有精心设计、系统筹划、效果预设,大多随着社会潮流走,虽然时尚,但内涵不足。因此,班级管理成了社会时尚秀,大多班级每年的活动策划都是“超女、超男”之类的选秀活动或“好声音”一样的才艺大比拼,班级的质量管理效仿企业搞ISO9000标准,班委考核实行企业的360度绩效测评,这些管理内容大多脱离学生的内涵特征,脱离学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受社会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太深,管理目标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这种虚化式的管理不仅影响班级良好风貌的形成,更不利于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还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班级发展潜力,班级的内涵质量会大打折扣。

2.班级管理外控强、内修弱

由于受传统规制管理思想和行政化管理习惯的影响,当前学校的班级管理外控强、内修弱。班主任善于规章的制定、文件的发布、命令的执行、奖惩的推行和态度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内心的感受、思想的需求、情感的寄托、自我的激励和团辅的需求,整个班级管理布满“他控”的藩篱,班主任包干班级日常事务,管得过多、过严、过细、过死,班级成员只能听从和执行,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力。其表现为:管理过程重监控、轻疏导;班级分工重任务分解、轻责任落实;班级制度制定方面重规则缺权变;班委工作重信息发布轻效果反馈;班级考核方面重老师印象轻学生评价。

3.班级管理花样杂、内功薄

在信息不断蔓延、知识不断更新的21世纪,我国各行各业都强调创新、追求特色、奉行多元融合发展。为此,班级管理必然要追求新气象、新做法、新模式。革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仅仅是管理花样繁多、追求眼花缭乱的形式是不够的,这恰恰折射出班级管理质量建设内功的薄弱。班级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应追求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自我超越”。我们在浮躁兴奋之时应该保持冷静的思考,从思想、学习、行动等多方面全方位为班级同学健康成长导航。但由于受快餐消费文化的影响,受速成时代特征的过多渲染,当今的班级管理呈现出格调不高的“魔术秀”,“求新不求质”、“求多不求精”、“求变不求恒”,管理方式变得太快,虽然耀眼但不过是过眼云烟,花样的翻新不是创新,连创意都算不上,长期下去,这样的班级管理就会以“浮躁”为基调,缺少“守一”和“静笃”,缺乏管理内功。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恪守永恒不变的质量“宗”,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标准重构

1.构建“五位一体”的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指标体系

“五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包含“班级目标、班级文化、班级学习、班级活动和班级荣誉”五个方面,形成班级管理的五个抓手,每个抓手下考核三项指标,共计十五项指标。这些指标相互配合,共同保证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突出了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内在驱动,注重班级管理的软实力提升,彰显内涵质量表征。如图1所示,“班级目标”是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首要指标,它确定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组织框架结构、学生学业规划”,这三项二级指标有机整合,形成了班级管理质量的“引导力”。“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质量内涵式建设的关键指标,它决定着班级的“特色塑造、精神面貌、公众印象”这三项二级指标,分类合理、涵盖全局,形成了班级管理质量的“软实力”。“班级学研”是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重要指标,反映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习成绩、素质拓展、课外调研”三方面呈现班级学业状况,形成班级管理质量的“推动力”。“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主要指标,生动反映班级学生的生活面貌,从“活动策划、活动影响、活动收获”三方面洞察班级学生的活力样态,形成班级管理质量的“生命力”。“班级荣誉”是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显性指标,从“个人荣誉、集体荣誉、公益形象”三方面清晰反映班级管理质量的成果,有力地佐证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成效,形成了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榜样力”。“五位一体”指标体系形成五股力量,旨在引导班级管理质量内涵式发展。以班级目标的“价值引导”、班级文化的“价值塑造”、班级学研的“价值传递”、班级活动的“价值落实”和班级荣誉的“价值彰显”来共同打造班级管理内涵质量建设的价值链,贯穿“班主任———班委会———家委会———班成员”四个环节,构成班级管理内涵质量建设的完整循环系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的主体作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推动着班级内涵管理质量的形成。

2.推行“五评并举”的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考核方式

“五位一体”的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科学的考评方式支撑。为此,班级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评价内容、形式、方法与手段,准确把握班级的发展动态[1]。“五评并举”考核方式就是一种有效尝试。该方式在班主任的统筹下,采用“文本评价、特色评判、成果评比、效果评分和影响评级”五种方式,分别考核班级目标、班级文化、班级学研、班级活动和班级荣誉,实现“班主任、班委、班员、家长”四元共评的局面,形成四维合力,协同治理班级。“五评”考核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班级成员应根据“五位一体”目标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在十五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上给自己打分,得出自我考评分值;第二,由“班主任、普通学生、年级组长”组成的利益无涉三方给班委打分,得出三方评价分值。同时,学校领导按照“五位一体”目标中十五个指标的要求对班级管理进行逐项考核,在每个点上打分,给出合理评价;第三,由“班主任、班员代表、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家长”组成多元考评小组,把前三者的分值进行平均,依据“三组”平均分数,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将考核结果与班级奖惩评优相结合。此种考核方式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可行计划,理想与实践对应、目标与过程并重、热情与理性携手,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培育着班级内在“成长动力”,推动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运行、内涵发展”。

“五位一体、五评并举”的质量建设指标体系

三、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

1.转变育人质量观念,形成建设引导力

推行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建设,首先需要学校主管部门转变管理质量观念,形成强劲的建设引导力。为此,优化学校育人理念是班级管理质量提升的首要任务。班级管理者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快乐”为价值旨归,让班级管理工作充满人性关怀和人文意蕴。“成长”是要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成长,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成才”是指要引导学生塑造基本的道德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快乐”是指要帮助学生找到生活快乐、生活理想、生活责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幸福。为此,班级管理工作者应该做到:(1)树立“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管理思想,帮助学生“精神塑造、品行养成、能力锻炼、知识建构”,用“人文关怀”的“职业态度”去“滋润、感化、文化”学生美丽心灵,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转到“情感治理”这个关键点上,做到“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管理育人”。(2)实行“严”治理、“柔”管理,班级管理要遵循“刚柔相济”、“严宽结合”、“动静互生”的原则,有效治理学校与班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情理”兼“治理”的班级管理范式,提升班级管理的内在治理能力。

2.建好班委会主阵地,激发三方联动力

推行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建设,需要大力整合“班主任、班委会、班成员”三方资源,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班委和成员间的合作与协同,形成三环联动力[2]。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1)班主任应选好班委,用对合适的干部。总的来讲,学生干部是联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桥梁,学生干部都应具备“合作、责任、服务”意识,拥有“创新、踏实、辅助”的能力,班主任应结合具体岗位的要求,整合班委资源、优化班委结构,做到“因材施用”。(2)班委会要定期推行成员的团队式教育培训,固化合作和执行理念,培养班委的班级忠诚度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升他们“理事、理人、理物”方面的能力。(3)班级干部要各尽其职,做好班级同学的“思想教育、学习引导、信息整理、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奖惩评优”等工作,当好班主任的助手、同学的益友。(4)班成员要不定期找班委或班主任聊天与谈心,把自己最真实的信息反映给班委,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老师诉说,寻求班集体的帮助,切身体会班集体的温暖。

3.诚邀家长参与管理,培育外部监督力

班级与家长密切沟通、促进合作共育局面的形成是班级内涵式管理质量应有的维度。为此,内涵式班级管理建设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监督,需要家长的通力配合。可从四个方面做起:(1)构建家校沟通“新媒介”。班主任可以通过“QQ群、博客、微博、飞信”等网络沟通媒介与家长保持长期的信息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2)重拾家校沟通“旧传统”。有些农村家庭没有应用网络工具,可以利用电话、书信等传统渠道,定期与家长交流,详细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也可通过“文字”和“声音”的形式拉近家校距离,提高交流的亲切性。(3)保障家长对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独立性。学校应设立“家长代言人”制度,鼓励家长代表为班级管理质量建设建言献策,并要求班主任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积极把家庭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桥头堡”[3]。(4)推行“论坛式”家长会。当前班级的家长会普遍存在“班主任讲,家长听;班主任批评,家长接受”的困境,这种交流是单向度的,信息传递是单线循环的,不利于家校互动,也不利于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的提升。班主任应该精心准备每次的家长会,改变“通知传达”式的会议模式,可以以“家校论坛”的形式全方位激发家长参与的动力,有效凝聚家长的管理智慧,变“家长会”为“管理论坛”和“育人研讨”。

4.强化自治组织建设,修炼班级内在力

推行“内涵式班级管理质量”建设,最终归宿还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治管理。为此,我们应该强化班级非正式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修炼班级管理内力。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激发班级管理原动力。班主任可从“自我特长、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找准自身成长目标,用“自我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2)构建自组织,引导学生互助学习,激发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首先,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加强微团队建设,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其次,举行一系列的班集体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各类集体训练中培养团队意识;再次,通过大型的班级活动激发班级成员的互助意愿,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班主任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切身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体会校外世界的精彩。(3)鼓励学生成长问题自我诊断,培养班成员“自治”和“自育”能力。班主任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诊断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摆脱传统教育中“被教育者”的尴尬地位[4]。

参考文献

[1]仲崇霞.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质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2]李宏贞.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5).

[3]林子瑜.家长委员会参与班级管理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4(13).

质量困境 篇8

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以来,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2009年招生规模达到873.6万人, 比2005年增加218万人, 年均增幅超过7%, 而同期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开始下降, 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的目标提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踏上新台阶, 2009年达到2 178.7万人, 比2005年增加578.7万人, 年均增幅达8%。

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使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结构明显优化, 中职招生所占比例快速提高, 2009年中职招生比例首次超过普通高中, 普职招生比为48.7︰51.3,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据统计, 2006-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共向社会输送了1 800多万名毕业生, 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数量的大规模扩张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相关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

1. 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仍显不足

尽管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9年预算内教育拨款达到588.55亿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但与普通高中和其他各级教育比较, 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仍显不足。

按照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规模及其生均成本测算,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占各级各类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至少应超过10%, 而且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通常要明显高于普通高中, 其投入也比普通高中高, 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现状与这明显不符。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各级各类教育预算内拨款总额的比例为6.05%, 比普通高中低2.6个百分点。2000-2006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拨款总额的比例一直在不断下降, 虽然近两年来有所改善, 但与普通高中仍存在差距, 也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的需要。

2.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 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一般地区不低于20%, 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但实际情况是, 2008年, 全国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为527.41亿元, 其中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为13.61%, 虽然比2005年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 但明显没有达到要求。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低于10%, 最低的甚至不足2%, 有940个县城市教育费附加没有用于中等职业教育。

3. 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总投入的比例偏低

从国际经验来看,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成本分担中, 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新西兰来自于政府的职教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70%, 美国约为75% (其中45%来自地方税收) , 韩国也占到了50%以上, 德国达到55%, 丹麦达到67%-75%。 (1) 1998年以来,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一直低于50%, 2007年以来,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投入的增加, 这一比例才有所提高, 2008年为55.8%。单从比例来看, 政府拨款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大体一致, 但由于我国政府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所以在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尽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在50%左右,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似, 但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绝对量依然是不足的。为了弥补缺口, 各学校便将负担转嫁给学生家长。

(二)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紧缺, 教师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增长跟不上规模的增长, 生师比逐年提高。2005-2009年,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34.4%, 而同期专任教师人数仅增长15.9%, 明显慢于在校生规模的增长, 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紧缺, 生师比从2005年的22.5︰1上升到2009年的26.1︰1, 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的到2010年生师比达到16︰1的目标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更高, 均超过27︰1, 其中宁夏、湖北、西藏、贵州、安徽、四川、重庆、青海、广西、陕西10个省份超过30︰1, 远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按照《意见》要求的16︰1的生师比测算,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缺口 (不包括自然减员) 在43万人左右。

教师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从目前来看,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能力与国家发展目标都存在一定差距。2009年, 全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1.3%, 中西部地区不足80%, 与《意见》中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90%”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意见》中还提出“到2010年,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达到50%以上”。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4.9%, 虽然比200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但与《意见》仍相差15个百分点。在全国8 80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 有3 411所学校没有双师型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 占学校总数的38.7%。其中中部的山西和黑龙江、西部的西藏和甘肃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没有双师型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这说明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是从事理论教学, 他们缺乏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专业技能, 这不符合培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动手能力强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 办学条件逐年下降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关投入不足, 导致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需要, 办学条件普遍下降。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1.7平方米, 比2005年下降1.9平方米, 比教育部颁布的最低控制标准16平方米还少4.3平方米。其中西部地区从2005年的15.1平方米下降到10.7平方米。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份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比2005年还少。如果再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校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会日益凸现, 成为中职规模发展的制约条件。

生均仪器设备值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2 934元, 2009年减少到2 120元, 下降27.7%。全国有8个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没有达到1 500元, 他们都属于中西部地区。

三、对策与举措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与保障, 并通过制度建设和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 加快扭转生均水平下降态势, 促进办学条件水平与规模的协调发展,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一)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分担机制

《纲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要按照《纲要》要求,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和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社会、国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 增加财政性教育投资, 改变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总体不足的状况。如前所述, 尽管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中, 政府投入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一半, 但由于教育经费总投入偏低, 所以经费仍显不足, 而且在各级教育的投入中, 政府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最低, 因此, 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需求, 实现《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 各级政府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 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 通过立法,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

同时, 各类企业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受益者,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教育给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成本分担理论, 企业也应该分担职业教育的培养经费。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因此, 按照法律要求, 企业应按照接收员工的数量、专业、层次付给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企业承担的职业教育成本费用的分担形式, 除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的提取方式和比例外, 还应制定企业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政策。

其次, 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监督和检查。好的政策必须有好的执行, 才能显示政策的效果。中央和地方部门要分别建立相应的机构, 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地方政府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县 (市、区) 教育经费预算的使用情况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情况。对不能保证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增长和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比例, 以及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地区, 在中央专项资金的投入中和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方面要有所限制。

(二) 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

与普通教育相比,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实验实习为主的投入型教育, 其设施设备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 加上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办学投资力度跟不上职教规模发展速度, 使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职业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为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为提高办学水平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 设立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省级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但目前规定的生均经费标准在不少地方没有制定和落实。因此,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 加快制订和实施本地区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各省级人民政府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办学主体实际、区域办学特点、专业类型和院校类别差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同时, 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定额标准, 根据不同专业类型的生均办学成本需求划分出相应的等级, 并据此实际确定各中等职业学校定额标准的拨付金额。

(三)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的来源, 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及少数研究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 但缺乏指导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师资不足的问题, 要借鉴国际经验,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确保职业教育有一支质量优异、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我们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 在我国各省 (市) 建立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职业训练) 中心, 也可在各省 (市) 较好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职业教育师资班, 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 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也可借鉴日本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经验, 通过一定的法规, 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 从而形成职前职后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国家还可考虑设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 借鉴国内工程硕士培养的办法, 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职教硕士”。

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随着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带来的新变化, 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增加,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历, 更要重视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要通过多种措施,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 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借鉴国际经验, 制定和完善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聘用政策, 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方式, 聘请一批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他们既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又可以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同时, 政府财政部门要划拨经费, 给予兼职教师一定补贴。通过以上多种途径, 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今后两年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 到2012年达到50%左右, 实现《意见》提出的目标。

(四)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职业教育面临着质量的挑战, 职业教育还远没有形成靠质量来赢得社会理解, 靠质量去吸引生源这样一种良性的发展机制。职业教育发展至今, 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 许多国家都通过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估。如英国官方的权威机构每年要通过听课、观摩教学和征求学员意见等方式考查学校的教学情况, 定期公布每个学校的综合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学校的拨款数量。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 尽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 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进行监督评估, 督促其改善, 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质量困境 篇9

1 网络时代对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 联和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人类要向学习型社会前进。这使得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图书馆, 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提供了一个不断提升、乃至终身学习的平台。于是, 在网络化时代, 迅速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和能力, 也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网络化时代的图书管理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 还要接受图书情报等专业知识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还应有丰富的计算机和外语知识。21世纪的图书馆是“馆务内容信息化, 馆藏文献多媒体化, 资源共享网络化, 管理手段电子化”的现代馆。这要求图书馆理员既要进一步巩固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 又要了解出版物的产生, 控制、传递和利用机制, 掌握有关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传统图书馆以纸质载体文献为基础, 建立藏书体系并提供借阅, 因此, 图书管理员主要提供流通、检索和参考服务。网络化时代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必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 这是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 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 进而更好地为读者扮演导引者的角色。

进入信息时代,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平台。现有的图书馆服务必须由被动应付转为主动出击, 由低质、低效、低层次的服务转为高质、高效、高层次并逐步形成一种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全新的服务机制与治理模式。而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简言之, 网络化时代对传统图书管理模式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或者说, 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主动出击, 顺应网络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尽快完成从书本典藏者到知识导航者的角色转换。

2 网络时代下提升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的困境

从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到网络时代图书管理模式的转型过程之中, 面临着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不强的困境。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如以下几方面。

2.1 图书管理员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

图书管理员缺乏服务意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在图书馆管理中, 为了鞭策图书管理员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管理者总是会制定一些管理办法或者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记录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情况。比如, 让读者填写读者监督卡, 让读者对所有服务环节进行评价。这样做就将图书管理员置于被监督的境地, 而图书管理员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普遍不强。

可是, 一些管理员并不能够理解、更莫谈接受这样的做法。在他们看来, 这样的管理理念出发点是好的, 但在强调读者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图书管理员的感受, 置图书管理员于一种受监督、被教育的境地, 图书管理员是成年人, 小孩子都讨厌受监督被教育, 更何况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同时, 这样的措施也暗示图书管理员是影响图书馆形象的重要因素, 这样不信任的过度监督会严重伤害图书管理员自尊心, 会极大地削弱图书管理员工作的主动性。这就说明, 有一些图书管理员尚未做到主动接受读者的监督。

2.2 被动应付读者的现象明显

由于图书管理员不愿意主动接受监督, 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被动应付读者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日常工作中, 图书管理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读者, 其中有一些特别挑剔者往往难以接待。图书管理员也难免受到不少委屈, 有时还会因为与个别读者发生冲突闹得满城风雨。有个别读者比较挑剔, 遇到一些自己不高兴的事就投诉, 使图书管理员工作极其被动。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 图书管理员对读者的违规行为不敢管, 不愿管, 不想管。否则, 读者的投诉信息就会不断增加。

而且, 图书馆往往以读者满意度作为考核图书管理员的标准。上述种种问题常常会导致图书管理员出现情绪上的焦虑、恐慌、抑郁、退缩等不良心理反应。根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 图书管理员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长期的压抑使得图书管理员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这样的抵触心理, 也会导致图书管理员拖沓, 缺乏效率与积极性。

2.3 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图书管理员无法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发展, 图书馆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比如数字图书馆就是一种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图书馆形态。它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 具有与传统图书馆完全不同的理念追求、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只单纯地要求图书管理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检索功底, 即可自如地应付各类用户的信息要求。网络化时代, 需要图书管理员不只是被动应付读者的需求, 更不能对读者的监督产生抵触情绪, 而是能够主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3 网络时代下提升图书管理员服务质量的途径

当代图书馆是当代图书管理员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 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为了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与职业形象。

3.1 强化敬业乐业的精神

图书管理员之所以出现服务意识不强, 其主要原因就是还不能做到敬业乐业。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 这一点尤为重要。网络化时代的管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真正立足于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一出发点。图书馆工作, 在发达国家是人们羡慕的职业, 但在我国不少人埋怨图书馆这个行业地位低, 待遇差。的确, 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不过,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 就应该朝着敬业、乐业地方向迈进。敬业乐业的精神是服务意识的起点。没有敬业乐业的精神, 也就很难树立服务意识。

3.2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有了敬业乐业的精神, 还需要图书管理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主动回应读者的需求, 就必须掌握最新的咨询。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科学、新知识、新内容不断在实践中涌现。一个人在工作中如果缺乏对新知识的学习, 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21世纪的图书馆工作要求与工作情况来看, 图书管理员应该提高专业知识, 除了应掌握计算机主要硬件的构成和计算机操作方法计算机语言和软件的应用, 数据库的结构及国际互联网和中国相关信息网上的信息, 利用和检索等技术知识外, 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知识。掌握好网络技术与外语水平, 这是终身学习的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3.3 练就“广而专”的知识结构

图书管理员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定是建立在图书管理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 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基础, 包括:目录学、情报学、信息学、图书馆事业史等。同时应掌握图书馆工作流程与各种技术的操作方法, 如:图书采购、图书分类、编目工作、馆藏建设、目录工作、读者工作、业务辅导、分工协作等理论, 具备进行专业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较强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充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才有可能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3.4 不断创新图书管理服务工作

图书管理员的服务,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网络化时代, 图书馆里的服务与传统的图书管理员的服务就完全不同。因此, 图书管理员在这方面也并非无所作为, 而是可以有所为。其始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 如何为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而不只是被动应付读者的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 才能真正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与网络化时代链接起来。

4 结语

该文围绕网络时代下如何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员服务质量展开探究。文章指出网络时代对传统图书管理模式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刷新图书管理模式, 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此基础之上, 文章对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主要发现就是图书管理员难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因此, 要提升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质量, 就必须从图书管理员自身入手。既要培养敬业乐业的精神, 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练就广而专的知识结构, 又要不断创新服务工作。只有这样, 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波.论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从图书管理员到知识导航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 16 (11) :148-150.

[2]张余.实现由图书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跨越——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与实施知识管理纵横谈[J].图书馆学刊, 2006 (3) :47-48.

[3]徐恺英, 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12) :92-94.

[4]王凤娥.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与干预模式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 (4) :89-93.

[5]王佳友.论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J].中国科技财富, 2009 (4) :111.

【质量困境】推荐阅读:

主要困境07-14

人文困境07-17

群体困境05-25

困境教师06-07

困境分析06-15

陷入困境06-20

服务困境06-24

主体困境06-27

精神困境07-02

解决困境07-05

上一篇:农村新型城镇化下一篇:猜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