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分析

2024-06-15

困境分析(共12篇)

困境分析 篇1

自2002年起,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启动, 其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呈现出一派不同以往的新面貌, 甚至连以往看来顽固的考试评价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转变。然而, “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 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的地位”。[1] 新课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发达地区教育现状的考察基础之上, 并借鉴了发达地区素质教育改革经验而展开的, 较少考虑了农村教育的现状, 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走进农村新课改的课堂就会发现新课改眼中的“学生”更多的是“城市学生”, 而新课改对农村学生提出的学习挑战, 或者说农村学生在面对新课改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不胜任等方面的因素, 正是我们在分析农村新课改困境时所不能忽视的。

一、学习困境现象分析

新课改提出的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使农村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困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准备不足

学习准备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原有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良好的学习准备是进行更深入学习的能力起点, 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但是, 农村学生的学习准备存在严重不足, 特别是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准备的不足。

(1) 知识经验积累不足。

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 这些学习者过去习得的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相关的知识是新知识获得和生长的固着点, 是学习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而农村学生进校时, 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实践经验的积累都远远达不到新课改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学生的学习起点, 对于进一步学习并最终到达新课程标准造成阻碍。

(2) 学习动机准备不足。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城市学生不论出于对知识的渴望, 还是仅仅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 他们绝大多数有自己的学习动机。但农村学生却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烈的问题, 他们多数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在他们眼里, 学习就是到学校来, 坐在教室里。谈及“理想”, 农村学生更是一脸茫然, 这种“茫然”使得农村学生对待学习比较消极被动, 根本不会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习过程自觉性不强

新课改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而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即学习主体性, 而农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极其薄弱。

(1) 时间管理意识淡薄。

在四川某所镇中学的初二课堂上, 数学老师分析完试卷后, 要求学生自行安排剩下的课上时间。结果, 学生们有的讲话, 有的发呆, 有的摆弄东西, 很少有学生做关于学习的事。对于这个学校精确到分的统一时间安排, 学生们觉得有些不便, 但是问及是否愿意多一些自己的时间, 学生们又都纷纷表示, 与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相比, 他们更希望学校为其规划时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时间应该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以及能力, 但是农村学生放弃了这种权利。

(2) 学习策略意识淡薄。

学习策略既表现为外显水平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也表现为内隐水平的心理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能够对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上述学校的一节关于血液循环的生物复习课上, 老师在黑板上将知识点列成一张表, 学生就看着书本跟着老师把知识过一遍, 没有一个学生将知识体系记下来。虽然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将知识整理成体系, 但在自己没有整理的情况下至少应该把老师给出的体系记下来, 农村学生没有意识到将知识系统化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3) 学习自主主动意识淡薄。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欠缺, 习惯跟着老师走, 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特别是对待开放性的题目, 学生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等待老师给出答案, 一旦老师给出例子, 学生们齐刷刷地开始埋头苦抄。这种题型本是新课改下评价方式改变的重要表现之一, 促进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思维的提升。从农村学生对待这种题型的方式, 可以看出其学习依赖性是比较强的, 并不能做到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更不用说做到新课改所提出的具有批判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敢于提出不同看法挑战权威, 另辟蹊径提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等要求了。

3.学习结果的自我意识薄弱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 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农村学生对自己经过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提升的能力不能做出很明确的自我评价, 而且存在自我评价过低的现象。这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失去信心, 缺乏上进动力, 不会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对教师的教育要求也难以自觉内化, 不能发挥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自我意识直接影响学生创造力, 使之渴望超越书本、超越群体、超越老师以及超越自我, 对前人的知识不是消极的掌握, 而是有自己新的感悟、与众不同的见解、创新的成果。但是, 从学习准备到学习过程来看, 农村学生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因此出现这样的学习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而自我意识的薄弱又影响着进一步的学习准备以及学习过程。

二、学习困境原因分析

在新课改要求下, 农村学生的素质、学习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造成这种学习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资源存在问题

(1) 教材编写脱离农村实际。

人教版的教材相对淡化了城乡差异明显的内容, 但在其编写的生物课本中看到, 在提到合理营养时特别强调了营养过剩问题, 这对于每天嚼着自家带来的腌菜、啃着白馒头的农村孩子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讽刺。这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 各地纷纷开发符合本地实际的教材, 有教材开发能力的多是经济发达、教育发达地区, 那么这些教材在普适性上就更差了。如果在教材使用上不加选择, 那么教材就会脱离当地特别是农村的实际。

(2) 教学手段单一。

在教学用具及教学辅助手段短缺的农村地区, 不用说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了, 即使有也如同珍宝般收藏着生怕弄坏了, 以备上级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 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于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教育手段成了教师的唯一选择。

(3) 教学资源链残缺。

在城市, 图书馆、博物馆、剧场、城市广场等丰富的文化基础设施被自动纳入开阔学生视野、开展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能力所需的教学资源中, 成为教学资源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农村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难以成为链条上的有效一环。

2.家庭教育力量配合不足

在城市,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 而在农村, 留守儿童现象愈演愈烈, 父母出去打工长年不在身边的竟然接近80%;即使家长在身边的, 也由于其自身素质限制, 无法给孩子指导;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家长参与配合完成的学习内容也无法进行。在城市, 家长们可以通过带孩子出游开阔眼界, 增加直接经验。而农村家庭在物质条件限制下不可能带孩子外出, 因此孩子的直接知识经验十分苍白。所以, 城市老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充足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地推行新课改, 而农村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农村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持“能读就读”的态度, 义务教育完成后就外出打工或留在家里充当一个劳力。

3.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僵化

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 对学生的考核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老师的评价通过学生的成绩进行。在进行管理时, 学校认为学生的独立性较差, 自我意识较弱, 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和对学习的计划能力都不强, 所以学校的统一安排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学生好, 秩序本身并不是个坏东西, 但是如果教育按照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方法和途径, 制造统一的标准件, 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自由, 这无疑是与认识和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的现代教育精神背道而驰的。

4.农村教师教育面临困境

新课改对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城市教师, 农村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面临更为困难的境地。

(1) 教师的两难选择。

面对学习准备不足的农村学生, 要求农村教师在与城市同样时间里做到基础和能力“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这无疑是困难的。由于能力的提升要建立在基础知识上, 所以农村教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抓基础知识。在抓基础知识过程中, 农村教师不得不布置大量重复机械的抄写作业;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大量的作业可以避免学生有时间外出玩耍而引发事故。

(2) 教师缺少对学生方法指导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 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教育基础理论的不足, 农村教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策略的意识水平, 促使其自觉、明确地运用学习策略, 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

(3) 教师角色超载。

在农村, 教师“角色超载”的现象尤其突出, 其要扮演教学人员、心理疏导者、纪律维护者、学生朋友等多重角色, 并且每种角色都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占用了教师过多的时间, 使其没有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进行充足准备以及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这使教师遇事容易消极, 面对自我意识不强的学生, 对教师来说适应比改变学生来得轻松容易。

5.教师固有观念难以改变

从与农村教师交谈来看, 农村教师渴望“求变”, 但在理解新课改精神时, 一定程度上把其狭隘地理解为“授课方式的转变”, 其实课堂上的转变只是新课改精神的一个载体, 而新课改真正的核心是培养“全新”的人, 应该是育人观念的根本转变。农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其固有的教育观念并没有转变, 跟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 在新课改背景下, 农村学生面临学习困境, 受到社会资源、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等各方面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必须从多方面配合才能解决。考虑到目前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观念转变的程度, 农村新课改推行的教育生态环境并未十分成熟, 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靠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之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就使得新课改在农村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有了实施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农村新课改实现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 农村学生面临极大的学习困境, 主要表现为学习准备不足、学习过程自觉性不强、学习结果的自我意识薄弱等。造成农村学生学习困境的原因, 主要源于教学教育资源存在问题、家庭教育力量配合不足、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僵化、农村教师教育面临困境、教师固有观念难以改变等。解决农村学生学习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进而突破农村社会资源、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等各方面限制, 完善农村新课程改革实现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关键词:农村学生,学习困境,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罗组兵.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0) :5-8.

困境分析 篇2

我国三农困境的制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还存在着增产不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制度安排上,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欠缺,制度外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高,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小农专业化分工生产面临高昂的`交易费用等.这就要求建立并实施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城乡统筹的经济发展战略、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以及新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以此来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作 者:韩鹏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332(4)分类号:F32关键词:城乡统筹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制度安排 交易费用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困境分析 篇3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困境

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它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融为一体,既注重管理的过程,也关注管理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将绩效管理引入公共部门,目的在于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和效能。而绩效管理在我国公共部门起步更晚,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如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的实现,珠海的“万民评议政府”,青岛的绩效机关之路等,但也必须承认绩效管理在我国公共部门发育尚不成熟,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与科学的绩效管理还相距甚远。因此,需要我们理清当前制约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实现有效合理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依据缺失

绩效管理依据是公共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的根本,没有对绩效管理的内在规定,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只会陷于茫然与无助。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依据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规定性不明确

至今为止,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并没有对公共部门绩效概念做出明确界定,也没有对何谓高绩效做出清晰的阐释。公共部门中应由谁负责绩效管理、谁负责绩效评估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这就导致各个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各自为战,缺乏绩效管理一体化进程。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法律法规缺失

近年来,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多为自发性行为,全国并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依据,没有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体实施制度化的规定,导致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缺乏法制性保障,科学性和持续性不强。绩效管理的目标、标准、考核、评估都由公共部门本身制定,增强了主观随意性,使得绩效管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准备不足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引自西方,大多成果照搬西方,尽管我国学界已经给予关注,但适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现阶段条件特征的绩效管理研究成果尚不丰富,学界相对重视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但实践可操作层面的研究及实证性研究不足,以致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主观性强,盲目性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绩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绩效管理观念性认识直接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效果。绩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混淆绩效和政绩。绩效管理包含了公共部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而政绩侧重于公共部门工作行为的结果,典型的表现就是“经济政绩”和“政绩工程”。特别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将政绩视为绩效,以GDP高速增长为目标,大搞“形象工程”,模糊了政府绩效与政绩,造成公共部门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混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绩效管理本质上是通过一系列动态、持续的计划、沟通、控制和反馈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效能,最终实现整个部门的绩效提升。绩效考核是根据一套正式的制度和标准,评价组织中个人职务履行和责任的实现程度。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方面,但二者侧重点不同。绩效考核对象是员工,试图以考核的方式激励员工自我绩效的实现,从而带动组织绩效的实现。而绩效管理是组织和个人的双向沟通,是在员工个人的自我控制和组织的不断调整中实现整体绩效。公共部门往往误把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当作组织的绩效管理。

三是缺乏绩效反馈环节。当前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多止步于绩效考核与评估,缺乏对考核评估结果的反馈,员工和部门无法得知自身工作真实的状况评价。由于缺乏评估对象与评估结果的沟通,也就谈不上对工作绩效的改善和跟进。绩效反馈的缺失还使绩效管理与奖惩制度相分离,绩效管理内在激励性丧失,从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三、绩效管理难点

(一)公共部门整体目标多元取向

从公共部门整体来讲,由于公共部门特有的属性,如非盈利性、公共性、垄断性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和效率,还要做到效益和公平。一方面,公共部门的非竞争性使其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同时一味地追求效率容易导致“一刀切”,工作僵化,方式粗暴等问题,还要注意到有时公共部门的社会目标和无形目标更具有深层次意义,效率并不是工作的唯一要旨;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工作的公平性难以量化,不同部门间工作的异质性,使得绩效的评估和管理困难增加。

(二)公共部门个体特征不可忽视

从公共部门中个体来讲,由于个体是公共部门服务实施的主导,对人的评估本身就比物的评估困难,定性评价易而定量评价难,且公共部门员工对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帕金森定律”在公共部门中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公共部门的工作与人员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会促使组织机构重组、合并、撤销,人员减裁,预算缩减、实施不同程度的奖惩等,进而影响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造成个体员工心理的不适应与反抗。加之“官本位”思想作祟,增加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难。

(三)绩效评估困难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公共部门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缺乏统一标准、规范性不足、评估方法程序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绩效评估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为: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公共部门明显存在部门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重视上级对下级的评估、控制,忽视下级评价和社会对公共部门的监督,评估的公开性、透明性不足;绩效评估对象单一,评估主要针对公共部门员工“德、能、勤、绩、廉”的传统考核,考核范围空大,忽视对员工职责履行程度的关注,没有将个人考核与部门绩效目标实现相结合,更没有对公共部门政策、制度制定执行的评估;绩效评估随意性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受领导人的主观偏好影响大。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缺失

企业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其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的改善同样有赖于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然而,我国大多数公共部门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专注于日常琐碎的管理事务,缺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另外,公共部门从事人事的管理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化训练,进而增加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困难。

四、结语

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实现高绩效的一种管理手段。单纯研究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无法解决实质问题。只有正视当前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才会为公共部门带来实惠。

[参考文献]

[1]申喜连.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3]王喜明.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克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5).

[4]孙林雪.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6]胡宁生,构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6(3).

[作者简介]孙慧(1986—),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我国住房保障两难困境分析 篇4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住房保障, 尤其是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面临以下三个矛盾和困境:

1. 市场高房价和民众低收入的矛盾, 即住房性质定位的困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主体, 市场决定一切。房屋作为一种商品, 理论上也应该通过市场的调配来解决问题。但是我国在房地产火热的同时却存在着一个和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的情况, 那就是我国居民人口众多且收入偏低。人口众多就意味着对房屋的需求很大, 尤其是我国现在处于急速城市化阶段,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而城市基本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因此, 必然会出现大量人口在城市间漂流, 居无定所。

此外, 由于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社会制度仍然存在,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仍然被限制在城市之外。虽然近几年户籍制度开始松动, 但是依然和某些特殊的物品挂钩, 如工作、住房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大量外来人口顺利进入城市。由于各种政策的歧视, 更由于收入水平严重偏低, 外来低收入人员根本无力在城市安家。这正是社会学上的“排斥机制”。虽然这对我国社会的有序城市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也为城市做好接纳大量外来人口的准备提供了一定的时间, 但却是以对我国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受损和被城市排斥为代价, 不利于社会稳定。

住房到底是高档消费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也是社会讨论的重点, 更是住房保障必须明白的基本命题——住房定位。

在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 有房有车逐步成为潮流, 也逐步为社会上大部分民众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还坚持认为住房是高档消费品有点不合时宜。但是, 由于我国民众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 有房有车只是社会上少部分人的现状, 大多数民众还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过程中, 还没有实现全面小康。因此, 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够有房有车。所以, 从这一层面来看, 住房似乎就是高档消费品。

正因为存在这种两难的困境, 才导致了不论是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还是民众在追求梦想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认识上的误区, 进退两难。可以说, 住房定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头等大事。

2. 政策干预和市场主导的矛盾, 即住房保障模式选择的困境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在实施的过程中, 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障每个居民拥有住房, 还是通过市场的调控让民众在市场中逐步实现自己的住房梦想。

在一个经济发达、市场完善的社会, 市场往往被寄予很高的期望。我国最开始进行住房保障的时候也是将一切寄托于市场, 禁止过多的市场调控。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却出现了经济学上常见的“市场失灵”。一边是虚高的房价和大量空置的住房, 另一边则是大量买房无望的普通老百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民众的不满和怨恨日益严重。市场主导似乎难以实现人人“住有所居”的重任。

可是, 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学术界, 都对于政府主导的方式存在许多疑虑。不论是通过行政还是法律手段, 过分的政府干预往往会导致政府权力过大、权力寻租等现象, 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 这不符合改革的目标。而且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违反基本的经济规律强制房地产开发商去降价销售房屋, 也无法给每个公民发放房屋。

是通过经济手段和各种明补暗补来鼓励居民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住房梦想, 还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大力发展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住房保险等来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 这一直是政策决策过程中争论的重点。

此外, 经济适用住房 (特殊商品房) 和廉租住房这两种模式都是住房保障的重要手段, 但是这两种手段从本质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经济适用住房从本质上讲就是商品房, 只不过是特殊的商品房, 是政府给予特殊补助的商品房, 它的产权部分属于政府。它是政府通过政策优惠来满足低收入阶层实现拥有自己住房梦想的直接手段。

而廉租住房则不同, 它是完完全全的政府所有房, 是政府低价租让给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房, 它类似于单位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它是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初步满足低收入阶层有房可住的间接手段。

可以说经济适用住房的目标是在政府的直接帮助下, 逐步实现低收入者拥有完全产权、属于自己住房的梦想;而廉租住房则是通过类似于发放住房补贴等间接手段暂时缓解民众的住房困难, 最终让民众自己去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因此, 虽然两者的最终目标相同, 但是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功效是完全不同的。

我国的住房保障究竟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市场为主导, 究竟是以廉租住房为主还是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 这也是一个两难困境。

3. 买房结婚和租房结婚的矛盾, 即人们住房观念选择的困境

买房是人生命中的大事, 结婚更是人们特别重视的终身大事。因此, 为了结婚, 我们可以做出很多平时无法做出的事情。当买房和结婚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潮流, 当新房和婚姻的幸福紧密相连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对住房赋予特殊的定义。

住房是家的载体, 也是家的实在。但是如果将家和住房画等号则会产生让人啼笑皆非的效果。由于我国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因此城市的容量受到严重考验。虽然由于各种制度和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外来人口不得不选择回到农村, 但是选择待在城市的外来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因此, 住房成了每个进入城市居民必须考虑的问题。当我们孤身一人的时候, 住房也许并不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可是面对结婚的压力, 面对成家的事实, 面对家人亲友的催问, 每个居民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在城市为自己谋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由于体制改革, 现在的大部分工作已经不是终身制, 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安身立命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则是住房, 是一个拥有完全产权的住房。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在一个城市安身立命的关键。而婚姻则更加剧了这种观念, 也促使人们不得不对家这个概念进行全新的思考。

是待在城市生活还是回到农村, 这是每个城市外来人口必须面对的问题。怎么想仿佛并不重要, 能否在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往往被认为是能否在一个城市安身立命的标准。但是中国还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的城市发展还很不完善。现在的城市还无法容纳如此多的外来人口, 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居民都有住房的梦想。因此, 如果每个居民都想实现买房结婚的梦想, 有点不切实际。但是, 在社会的压力和各种社会排斥机制的作用下, 人们的观念却很难改变。

租房结婚是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的观点, 目的是缓解住房难题, 但是却受到了社会的冷遇。虽然明知道买房结婚困难, 外来人口买房更难, 但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 租房结婚依旧不被采纳。没有房哪有家, 这仿佛成了这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因此, 是买房结婚还是租房结婚, 人们的住房观念如何选择, 这也成了一个时刻困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难题。

工业企业财务困境形成机理分析 篇5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重点分析了工业企业运作流程对其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和工业企业在日常运作、资本结构、企业发展战略中的财务管理影响。从工业企业财务困境形成机理的实质因素出发,针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业企业 财务困境 财务预警 *

财务学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市场的激励竞争使得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成为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现阶段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是依赖会计报表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筛选,确定预警临界值,以便于及早发现企业困境。但是,这种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事实上,如果从财务困境形成机理分析入手进行事中控制或实时预警,找出财务困境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才能确保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由于工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探讨有必要引起重视,而理论界专门针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研究较少,故研究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表现形式

1、财务困境的界定

国外大多数文献,如Altman(1968)、Ohlson(1971)、Bartczak(1985)等都从法律意义上来定义财务困境,即把提出破产申请行为作为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的标志。而Beaver(1966)认为财务困境不仅仅界定于破产,还包括“债务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 ”。Blum(1974)认为公司债到期未支付,且进入破产程序,而债权人不同意减少债务时,视为企业失败。Deakin(1972)认为财务困境仅包

[1]括已经历破产、无法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然而,国内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把被特别

处理(ST)的上市公司作为进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少数学者则以上市公司是否亏损作为判别企业开始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志。

本文对财务困境的定义为:财务困境是指企业在未来的运营效果偏离过去的预测轨道而不能正常持续运营,严重的情况为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运营效果包括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财务困境应当是属于从轻微偏离预测轨道(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已呈现明显差异)到破产的一个阶段。

2、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具体表现

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与其行业性质关系紧密。工业企业是较为标准的运作模式: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售产品,运作模式区别于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一般来说,工业企业出现财务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企业一旦偿还债务或者支付费用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运作,例如原材料缺乏、再生产能力减弱、应收账款比例过大、存货增加、销售收入明显下降等。

⑵供应商要求现款交易,给予的赊购比例下降或基本不再给予赊购机会。

⑶进入无形资产摊销的研发费用加大,大量的前期研发项目化为泡影,在建工程项目长期“挂帐”。

[2]⑷研发费用、培训费用、广告支出突然增大或居高不下。

⑸企业资金运作已不能让其持续经营,出现资金链断裂,严重的表现为资不抵债,融资渠道阻塞,完全失去再生产能力。

二、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机理分析

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资本结构问题、日常管理问题、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三种因素为企业自身可控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来自企业外部的行业经济状况。

1、资本结构问题

⑴负债过高 * 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科基金课题“工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CCRF200609)资助项目

陷入财务困境的工业企业一般表现为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负债过高。过高的负债降低了其竞争能力和安全系数。工业企业一般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较大,不容易变现。一旦临时性资金紧缺,工业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条断裂,新的筹资渠道堵塞的窘境。高额负债同时也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一旦债务到期,企业将无法按时还本付息,严重影响到信誉,不但会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拒绝贷款,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诉讼费用,从而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⑵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不合理通常指负债到期日过分集中,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银行结构单一和资产的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长短期结构比例失调。由负债结构引发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短贷长用,将短期借款用于超过其期限若干倍的长期项目,导致流动负债远远高于流动资产,这

[3] 样加大了财务风险,一旦银行收缩银根,工业企业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财务风险机率加大。

⑶资本结构的复杂性

工业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发行更多种类的证券,尤其是上市公司,这便增加了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复杂的资本结构使得拥有索取权的各方对企业资产的分割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增加了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和经历财务困境的时间。

2、内部管理问题

如果工业企业频频发生违约事件、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困境,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存货积压、销货不畅、销售后不能及时回款、资金运作或调度不力所致。工业企业的运作特征是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售产品,结构包括:固定资产、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应收账款,每个环节都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如何有效地整合资金的占用是资金运营技术的关键,也是避免其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4] 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与其他行业相比,固定资产在工业企业中资金占用比率较高,工业企业的性质决定其生产条件必不可少,如厂房、机械设备、仓库等生产加工资料。这些资料占用了大量资金,一旦周转较慢,利用率过低,将导致资金流动困难,陷入财务困境。

⑵生产成本管理不善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的必需成本,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一旦资金占用量过大,将容易导致工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引发财务困境。生产成本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存货积压

一些工业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缺乏计划,盲目采购,造成大量囤积,以至资金大量滞留于这个部分,如果一旦出现资金回笼下滑,那么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恶化,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另外,企业管理者在对市场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生产产品,导致产品不适应市场,形成大量积压,这样,一方面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又造成库存成本增加,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出现财务困境。

②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这部分成本在采购部门操作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回扣”现象。即采购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而高价购买原材料,致使产品的成本增加,与市场同类产品相竞争处于劣势,收益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引发财务危机。

⑶销售成本过高

现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工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采用各种销售手段,比如价格战、增加销售点和销售人员等,这些方法的采用会增加销售成本,严重的情况下将会恶化企业财务状况。例如,长虹集团的家电价格战使其元气大伤,严重影响财务状况。

⑷应收账款占用过多

工业企业如果赊销的商品过多,信用政策过宽,将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如期收回。在日常经营中,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往往未对客户进行深入考察,采用赊销的方式将商品卖出,而财务部又不了解其交易背景,很难科学地管理应收账款,这样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财务困境的爆发埋下隐患。一些工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只注重账面上的高收入高利润,而忽略了被客户占用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收回,而且大量的应收账款被列入经营成果之后就得为此交纳税金,工业企业不

得不动用有限的资金来垫付不确定收益带来的税金。这样,进一步加大了财务风险。

3、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归结于资金使用收益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资金投出收益稳定,且高于筹资费用,能如期偿债,并对自有资金的所有者支付红利,经营则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如果立项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或巨额固定资产长期无法交付使用,处于“烂尾”状态,则可能引发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工业企业贪大求快,盲目扩张,为满足扩张而盲目举债,形成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就很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恶化财务状况,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严重危害。有的工业企业偏离了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而盲目采取多元化战略,结果使战线拉得太长,资金过于分散,管理跟不上,出现效益滑坡和资金不足。同时,工业企业由于投资于生产型企业,其前期投入较大,如果投资失误,[5]则撤资困难,严重的情况下造成主营业务的运作困难,导致财务陷入困境。

4、行业经济状况

⑴市场竞争状况

如果工业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强劲,企业本身产品单一,产品寿命期处在下降通道,市场份额下降;或者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紧俏,供应链出现断档,则企业可能出现经营困境,最终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境。

⑵能源危机

就工业企业自身行业特点来说,外界一些较为敏感的因素也可能导致财务困境的出现,例如,能源危机,较多的工业企业对水、电、石油等能源依赖性较强,一旦出现能源危机,势必影响其生产能力,使企业运行困难,并且企业要付出过高的代价去采购能源,在营业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将不可避免。

⑶环境污染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环境污染也可能使其陷入财务困境,化工行业自身的生产会导致出现排废气、废水、废渣之类的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要求较严格,但许多中小化工企业对环境治理的意识较为淡薄,对环境污染没有严格的治理,导致工厂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由此引发出一连串的诉讼费、赔偿费,以及满足环境治理的设备改造或者购置费用,势必造成大量的现金流出,这将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三、工业企业应对财务困境的措施

从本质上来说,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主要是由经营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经营管理失败的最终表现,而经营管理的失败则是财务困境的根源。因此,工业企业在日常监控中,应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两方面进行防范。

1、提高工业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

工业企业在资金营运管理上应该做到对筹资、投资、分配的科学管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应遵循优化资本结构的要求。从短期来说,应当与工业企业的主营产业经营状况相匹配。从长远来看,应与工业企业战略相适应。从工业企业所处的地位看,要与其经营环境相适应,尽可能合理地安排负债与股权比例,不能为了扩张而盲目地扩大负债规模,给财务增加压力。并且在投资活动中保持资产负债恰当的流动性,要在对未来流动资金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资产与负债的结构,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现金流量的合理匹配来抵御财务风险。[6]

2、重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⑴加强内部制度控制

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制度的内部控制。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是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这些环节无一不与企业财务控制制度挂钩。企业应当制定能够驾御和管理这些环节的财务制度,构建出科学、合理且符合工业企业经营特点的高效率的财务管理制度。

⑵资产方案优化选择

工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当对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征集多种方案择优使用。例如,企业

计划取得生产经营设备或者厂房时,在资金不能够足以购置这些设备,或者即使融资后可以购置,但在收益十分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租赁厂房、设备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暂时节约大笔资金,又可以避免收益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

⑶原材料成本控制

工业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数据分析模型,使其原材料保持最佳持有量,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对于材料采购,工业企业可设独立于采购部门以外的询价员,专门从事价格征集评选,对采购部门进行价格上的监督。而采购部门则采取招标的形式向不同的供应商发出邀请,尽可能地减小采购环节带来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

⑷应收账款控制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培养销售部门的风险意识,在对客户进行销售产品前一定要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权衡现销、赊销的利弊,合理科学地处理收款方式,编制账龄分析表,销售产品后进行应收账款跟踪、催收,尽量加快资金回收速度,减少坏帐损失,保证资金的流动。

3、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战略

工业企业应当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结合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变化,确定适度的发展模式,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资金良好的情况下才考虑对外投资,制定严格的投资计划,对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信息征集,科学合理的分析,其中包括考核资金回收情况,系统规划投资取向,对不同产业、产品、期限的投资组合,把风险性、收益性、持续性有机结合,以求获取最大的收益。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对于现代工业企业来说,防范重于治疗,如果企业能够在财务困境发生之前洞察先机,就能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先捕捉财务困境的征兆,预防财务困境的发生和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工业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时数据化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其中包括信息收集系统,定性预测系统和定量预测系统,如应收账款比例警戒线。

此外,工业企业还应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和国际政局,做出科学合理判断。对能源供求状况充分搜集信息,并针对市场趋势做出敏锐反应,调整企业政策。对企业自身所需能源替代品评估选择,使企业在面临能源困境时能及时找出有效的对策。工业企业在购置设备时应当选择环保高效的设备,而不应只考虑资金的节约,使设备落后于行业水平,从而导致生产力落后,不利于企业再生产能力的扩大,拉大了与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环境治理方面,工业企业从一开始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公司环境治理与公司发展同步,杜绝诉讼与赔偿费用的发生。

总之,工业企业的运作方式较其他产业相比更遵循资金流动准则。不过,目前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资金流动方式已越来越宽泛,工业企业在立足自身经营特点的同时也可借鉴其他产业的融资、投资方式,重视财务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有效的市场信息和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特点,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才能有效地避免财务困境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2] 杨淑娥,魏明.企业财务危机成本形成机理及其间接成本的估量[J].当代经济科学,2005,(1)

[3] 陈同广.合理负债结构与企业经营战略[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4] 罗莉.企业财务危机成因本质认识[J].当代经纪人,2006,(8)

[5] 郑峰.企业财务危机初探[J].当代经济,2006,(10)

[6] 王建军.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防范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0)

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Financial Distress Formation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困境分析 篇6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14-02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政府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大事件,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为政府行政过程更加民主、科学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构建阳光政府提供了重要基础,增加了行政过程的透明度。但是,作为中国特色“阳光法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还存在很多困境。

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位阶低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法律位阶上属于行政法规,根据《立法》的规定其效力低于法律,实施过程中相同的内容如遇到有法律规定时应当优先适用法律。而在政府信息这方面,我国有《保密法》、《档案法》。由于《保密法》、《档案法》制定时的指导思想基于政府信息应当严格保密,防止信息被不当泄露而造成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公开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政府将大量地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各方面信息再继续保持,不仅不利于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不符合政府建设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进行改革的要求。在这种大的背景中,我国政府及时制定推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其指导思想就在于为了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即尽可能多、广的公开政府信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效能。而这种“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基本原则与《保密法》、《档案法》所基于“保密”产生了矛盾,这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遇到制度层面的障碍。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行政法规,如发生法律规范冲突时应当适用《保密法》和《档案法》。因此,导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认的公众“知情权”可能为上位法所否定而沦为空转,使政府信息的公开面临死结。

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的不足

2.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例外”难以操作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思想虽然是以公开为原则,同时规定了公开的前提是: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本身的概念范围却是不定的,认定的权力属于政府本身,特别是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常常是个模糊的范围,如同公共利益的界定,无法细化。而这种义务的模糊性反过来就是信息公开机关的权力,而这种没有明确约束的权力对于社会主体来说是无法得到救济的。这种例外规定虽然是各国在信息公开时都将强调说明,即涉及这些信息应当保密不能公开,但这种可大可小的范围本身既是信息公开的稳妥之处也是问题之源,应当通过行政机关自己对其范围或特点或判断标准细化并征求社会意见而逐渐公布并完善,或者探索由司法机关通过案例对其判断标准或考虑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来释明细化。

2.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底线”操作困难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公开范围规定时列举了应当主动公开情形以及重点公开事项,但在第十四条又明确指出了底线要求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同时指出对于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予以公开。而在实践中就如何明确政府信息中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并没有达成共识的标准,其判断常常是由行政机关具体问题、具体认定来自己把握,相关的利益主体不服其认定救济途径由于缺乏相关判断标准而没有意义,导致相关主体只能听从行政机关的单方认定。认定是否为国家秘密主要是依据《保密法》来进行,但《保密法》对此规定的事项非常概括,范围很广,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在列举秘密事项后又规定“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而这成为行政机关逃避信息公开的合法的理由,而国家秘密的认定公民是没有救济途径的,从而基于国家秘密的理由使大量信息没有公开,而这些信息有时根本不是国家秘密而仅成为不愿公开信息的借口,从而影响信息的公开化。对于商业秘密,虽然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进行界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但在实践中认定仍具有很大灵活性,并且这种信息的认定第一主体是掌握这些信息的主体,其认定灵活性极高。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个人隐私的认定中,并且对于个人隐私在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依据不足,而且个人隐私的认识很多时候与整个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大众的一般而普遍的看法相关,很难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这种情况使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成为信息不公开的借口。

2.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请主体设计考虑不足

政府信息申请主体设计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事项缺乏考虑,如条例第十三条和二十五条的规定其申请主体是相关的、具体的利益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具体的申请主体是无法依据条例规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如当前甲流的情况,如果公民想知道目前当地有多少感染者,防止措施如何、疫情发展怎样等情况是无法通过申请而得知,只能依靠行政机关主动公开。另一方面,对于事关公共利益的政府信息涉及人数多,由于大多个体存在“搭便车”心态,可能造成申请信息公开的动力不足,从而损及公共利益。因此,在申请主体方面,法律不应限制来自民间组织、研究机构、热心公益的人士等申请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信息,而且应当为此提供法治保障。但2008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可以不予提供”。这种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人资格的附加条件,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宗旨和原意相背离,可能造成诸多消极后果,尤其会对一些因公共利益需要的信息公开申请造成障碍,应该适时予以修改。

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建议

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本人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广大干部要转变政府治理观念,努力改变欲治民先愚民的传统思想影响,转变到政府治理要与民交流,大众参与,形成与民合作共同治理的观念。另外,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各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是将各种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进行梳理,废除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积极总结信息公开的各方面经验,将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将来制定调整范围更广的《信息公开法》奠定实践基础,将所有公权力机关的信息都按照法定的途径进行公开,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公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修改《保密法》和《档案法》,规范政府信息保密与公开的界限,使政府信息在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更深层次来说,我们应在时机成熟时将公民知情权列入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从而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提供宪法上的正当性。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 Rule” Difficult Position Analysis

Zhang Jisheng

媒体融合困境的成因分析 篇7

一、国内外媒体融合的现状

媒体融合的实践最早发端于美国,素来以“严肃报纸”闻名的《纽约时报》于1999年建立“数字纽约时报”,并将网站脱离报纸独立运营,成为提供完整数字报道的网络新闻媒体。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管是付费墙还是付费门,都没能扭转《纽约时报》盈利迅速下滑的颓势。

在全球新闻媒体中占据重要席位的BBC于2006年提出“数字英国”战略,将数字化生存作为新闻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任总裁马克·汤普森更是提出了“马提尼媒体”的概念,强调未来的新闻受众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通过上网设备消费BBC的内容产品。除此之外,BBC建立广播、电视、 网站三大新闻平台,要求“BBC的人员无论在内容策划还是在节目制作中,都要同时考虑广播、电视和网站各个平台的需求,以及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BBC正在着力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包容互动的格局。但是鉴于BBC的公共性,英国国内的人士对于BBC “殖民”新媒体的市场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BBC没有权利依靠政府提供的充足保障“强占”新媒体平台,这是对新兴媒介市场秩序的一种破坏。

国内的媒体融合与国外的媒体融合实践几乎是同步展开的,《人民日报》于1997年创办电子版,人民网也于2005年成功面世。截至目前,《人民日报》旗下已有29种报刊,44家网站,118个微博帐号,是目前国内在媒体融合方面比较出色的代表。但是,和BBC的处境一样,《人民日报》所营造的媒体方阵中具有新媒体形态的产品在盈利模式上并没有形成突破,而是依靠中央的财政支持继续维持运转。

立足于央视卓越的内容资源,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 于2009年12月正式推出。CNTV融合电视和网络的特性, 汇集了央视、各大省级卫视每天播出的视频节目,从内容资源来说不可谓不丰富。但是经过5年之久的探索,CNTV客户端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低于搜狐视频、爱奇艺等依托网络视频壮大的视频网站。

中央级的媒体尚不能完全从媒体融合的产品中获得盈利,地方性的基层媒体在媒体融合实践中更是举步维艰。虽然从2007年左右,全国范围的基层媒体开始推进媒体融合, 但是传统媒体集团的广告收入却一直在大幅度下滑。单从盈利层面来讲的话,基层媒体的媒体融合是失败的。

二、媒体融合遭遇困境的原因

(一)技术层面的受制性

1.数字技术的工具性

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方式”。[1]正是这些感知方式的变化,最终促成了新的社会行为类型。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媒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事实上,数字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自主地推动媒介融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发展变化的,它并不能成为成为促进媒体融合的原动力。

印刷术的发明使《圣经》得以大范围的传播,新教革命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曙光。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得自由、平等、政治民主等观念深入人心,媒介技术的新突破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但是,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营造现代生活的同时, 也塑造了更为严谨的法律、更为规范的经济环境。这一日渐完善的外部环境,使得媒介技术在当代的革新成本超越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突破。如果说印刷术、电视广播是古登堡、莫尔斯、马可尼的个人突破,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技术革新已经成为科学团队长时间奋斗的智慧成果。从技术发明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技术革新的成本正在不断扩大。

数字技术变革从根本上讲,无法构成促进媒体融合的内动力,从现实情况分析,目前还没有出现符合媒体融合的融合技术。所以,数字技术从自身属性、现实发展来说,一方面推动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阻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技术与产品更替的非同步性

电信网络目前已经进入4G时代,手机、移动端正在逐渐成为新闻传媒争夺的阵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着重于打造移动端的手机应用。但是技术的更新与相应的产品并不是同步被受众采纳的,产品的接受总的来说是落后于技术更新的。

以苹果产品的技术更新为例,伴随着智能产品的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苹果在新的产品中推出了指纹识别功能,整体来说这是对产品安全的极大保障。但是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并不会立马换掉自己现在的手机产品,一方面是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现有的手机也能满足通讯、社交的基本要求。以此可见,新的技术出现的同时,更优质的代替性产品就已面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会有即刻更新技术的需要。

且不说目前尚未出现重大突破性的融合技术,假设科技革新得以发生,但是新的技术产品大规模占领市场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从技术革新到产品服务,目前尚未能满足媒体融合所需。目前国内外的融合实践遭遇到第一层困境就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性因素造成的。

(二)经济层面的模糊性

1.盈利模式的未知性

互联网的出现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所以大部分传统媒体在转向新媒体的时候都选择了建立网站。但是早在传统媒体入驻互联网之前,一众网络公司就已经分割了受众市场。所以,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时其盈利点已经微乎其微。

目前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大多依靠高访问量来吸引广告投放,但是真正做到盈利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的网站在服务性上远远逊色于商业门户网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站盈利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传统媒体建立网站仍是基于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思维模式,殊不知门户网站早以全面周到的信息服务培养起受众主动搜索的信息模式。换句话说,新闻网站不应该只是将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内容全面复制,而应该是分门别类、全面周详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两种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媒体,如果以传统媒体的逻辑来思考新媒体的生存之道,其最终的产品形态不仅丧失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新媒体的服务性特点也会被掩盖。

商业网站的盈利模式本来就是生而不平等的,举例来讲,腾讯自诞生之日起就采用“以社区为中心”的模式,通过QQ软件打开用户市场后,基于活跃的用户群展开社交服务, 用户黏着度高。新浪和搜狐所代表的商业模式则更加突出平台性,包罗万象的信息在此平台汇聚、展出,用户点击率高。 和以上两者都不同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如网易,更加注重信息内容本身,用户忠诚度高。[2]

传统媒体采用何种盈利模式直接关系到其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成效,但是,传统媒体在进行融合实践时并没有很好地区分这三种模式,而是急于在新媒体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结果造成目前盈利模式未明、模糊的状态。举例来说, 平台网站和产品网站的区别在于是否收费,平台网站是免费的,但是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网站则是需要收费的,比如美国的财经类报纸网站《华尔街时报》就通过收费信息以及会员缴费获取利润。

传统媒体在思量商业模式对应该采用平台网站还是产品网站模式举棋不定,一方面新闻产品从本质上说更接近于内容产品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读者已经适应平台网站的模式,受众免费阅读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媒体网站收费之争迟迟难下定论,商业模式模糊自然而然造成新媒体产品盈利模式未知。

2.市场自由度的不确定性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最具诱惑性的口号要数“跨区域、跨媒体”了,但是却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主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具有法律保护的、明确的市场自由度,换句话讲,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具有多大程度上的市场自由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而且缺乏法律保护。

传统媒体多是事业单位性质,在媒体融合中缺乏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合法身份,这是传统媒体“跨区域”遭遇的一大障碍。比如党报旗下的网站采取部分剥离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但是党报网站要做到完全剥离必然会遭遇多重政策壁垒。这明显与依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新媒体是背道而驰的。

媒体融合的重要步骤就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多元资本来推动跨媒体的业务融合。美国的几大传媒巨头,无外乎通过上市融资来进行扩张、并购、重组。但是报业集团上市后的投资渠道在国内并不通畅,以“北青传媒”为例,2004年依托《北京青年报》广告以及发行资产的“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后,《北京青年报》打算收购《河北青年报》,但是由于河北省委的种种管制,最终收购未能成功。投资渠道被阻塞, 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就难以转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跨媒体”的战略沦为一纸空谈。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剥离,多大程度的资源重组,这些都是不确定的。若想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的媒体融合,不仅需要明确规定传媒主体的市场自由度,而且需要清除不必要的障碍,保证投资渠道的通畅,这样才能完成各种媒体资源的优势重组。

(三)规制层面的滞后性

1.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制

传统媒介规制是一种技术平台对应一种规制,这对于传统媒体是适用的。广播、电视、报纸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形态和经济特性,彼此之间的可替代性小,其相应的规制有着强烈的一一对应性。

新媒体产品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森严的壁垒,其产品形态可能是融合了音频、视频、文字的融合新闻。虽然是不同技术平台网站,但是其产品形态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按照传统媒介规制来进行管理,那么就容易形成相同产品遭受规制的程度却是不相同的局面。

互联网接入有线电视业务称得上是典型的例子,互联网算是电信规制范畴,但是电视信号则属于有线电视业务范畴,两者受到的规制程度是不同的。在两者业务基础上形成的IPTV应该遵循电信规制还是有线电视规制呢?虽然目前管理部门尚未针对此类产品形态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IPTV遭受的管制远远不如传统的视频服务严格。

“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3]传统媒体的规制形成的基础是:媒介市场竞争受限或者市场正在趋于垄断。比如说广播电视业,资源或者频谱是稀缺的,为了防止竞争性的频谱之间相互恶性干扰,规制制约经济主体的行为。传统规制是为了防治自然垄断或者人为垄断而生。

媒体融合彻底重构了媒介市场的竞争格局,原本分立的产业走向融合,传统意义上垄断程度高的市场结构被打破。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介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多样化的产品形态弥补了因为资源、频谱引发的不良竞争,在此种现实背景下,基于传统媒体形态的媒体规制的合理性饱受质疑。

从传统媒体规制的形成历程不难看出,媒体规制的假设性前提是媒介市场缺乏理性有效的竞争行为。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这个假设性前提不复存在,但是基于此假设的媒体规制依旧具有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媒体的主体行为存在制约,那么很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阻碍媒体融合的有效进行。

2.相关法律条文的滞后性

法律条文的滞后性是天生的,不仅仅是新闻媒体领域, 其他各行各业也面临着此般困境。作为管理部门,面对新生的媒介形态,通常都是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漏洞或者不合理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但是立法程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一大障碍。

现阶段我国只是将新闻信息的管理规范纳入其他的法律条文中,而且现行的法律规范对于新媒体产品的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国外针对新媒体内容的管理手段主要有: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行业与用户自律、网络伦理公约。目前国内针对新媒体的管控手段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控制,但是删帖、过滤等方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媒体融合是长远的未来趋势,行为主体拥有法律保护能极大地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媒介市场的多元繁荣。

(四)社会文化层面的弱势性

1.利益驱动性缺失

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人性化,人的理性对技术具有控制作用。人的主观观念,正是社会文化的构成因素,换句话说,社会文化中的理性因素,掌控着促进媒体融合的技术变革。

但是社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批判一切不利于人类平等的行为,包括经济利益追逐。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注重人们之间的利益协调,但事实上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是为了抢占新媒体的市场,逐利性的竞争行为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市场主体的利益被侵占,这和社会文化所倡导的是相悖的。 所以,社会文化虽然在技术变革中有着重大作用,但是在促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不具备利益驱动性,这极大削弱了文化层面对媒体融合的辅助性作用。

受众通常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体验到媒体融合带来的变化,之后才在人们政治、经济领域产生变革,从而在社会文化层面形成变化。换言之,假设受众有主观的信息需求,但是单凭这种能动性是无法形成媒体融合的,这种主观愿望通过作用于技术手段、经济市场、规制管理层面最终推动媒介融合。

在社会文化层面,一方面其本身不具有利益驱动性,另一方面其无法直接作用于媒体融合实践,而是要通过其他维度的变化最终起到促进作用。所以社会文化虽然是促进媒体融合的重要力量,但是却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处于弱势地位。

2.组织文化为产业融合营造壁垒

文化隔阂是传统媒体在融合实践中难以避免的。报纸、 广播、电视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媒介文化,这在融合媒介集团内部是很难协调的。新媒体产业的出现,又将媒介文化置入一种迟滞状态。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原本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传媒集团内部的变迁陷入一种迟滞状态。

传统媒体在进行新媒体探索时,最先行就是这一批新闻一线的从业人员。但是新媒体在整个逻辑思维上是高于传统媒介的,它不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演变,而是整个颠覆性的更高维度的媒介。当出身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去发展新媒体时便陷入了这种迟滞状态,他们并不是很了解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的逻辑方式,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媒介文化营造新媒体,这便造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文化冲击”。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对于媒体融合无疑也是一大阻力。

综上,媒体融合是当前互联网发展抛给传统媒体的一大难题,它有着模糊可见、若隐若现的光辉未来,并让传统媒体坚信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这种高涨的激情在融合实践中遭遇到现实的重重困境:技术层面的高额革新成本,经济层面新产品形态未知的盈利模式、市场主体不明确的自由度,规制层面缺乏统一、合理的管制,社会文化层面的层层壁垒。

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造成了目前国内媒体融合的困境, 但是诚如互联网所代表的那样,媒体融合是未来新闻媒体发展的大方向。结合近几年的媒体融合实践,传统媒体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运营新媒体媒介产品,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规模效应。虽然技术、经济、规制、文化各个层面都存在有不利于媒体融合的因素,但是传统媒体若能综合考量四个层面的制约因素,立足现实逐个应对,而不是一味地贪大求全的抢占新媒体市场,相信媒体融合的轮廓将会更加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

[1].郭京燕.美国报业的媒介融合路径及其启示[J].记者摇篮,2015(7).

[2] .郜书锴.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3] .姜德贤.CNTV发展环境SWOT分析[J].青年记者,2010(3).

[4] .肖赞军.媒介融合引致的四类规制问题[J].当代传播,2014(1).

[5] .付晓光.媒介融合实效性的比对分析[J].编辑学刊,2014(1).

[6] .金韶.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介融合和媒体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6).

[7] .孙旭培.新闻传播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 .陈国权.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而不是融合[EB/OL].http://www.chinesebk.com/Article/yanjiu/pinglun/201503/18679.html.

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困境分析 篇8

地方融资平台一般是指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或政府性机构出资设立的独立企业法人, 用于满足区域内地方建设融资需求, 其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 大规模出现于2009年以后。从性质上看, 有城投、土储、开发 (园) 区、道路等形式;按经营范围划分, 大致有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市政道路及管网以及公共事业设施等几大类;以行政级别论, 大部分是地方县区级平台, 其次是地级市平台, 省级所占比重较小。地方融资平台作为一种创新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政府近年来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随着债务余额的不断高企, 给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财政带来的风险也愈来愈大,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探讨。

二、平台发展困境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2011年第35号, 2013年第32号) , 截止2013年6月的全国地方债总额17.89万亿元, 而2010年末的数据是10.72万亿元, 仅两年半时间, 债务余额就上涨了2/3。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债务余额过大

从数据上看, 平台融资绝对金额呈上升趋势, 且融资平台债务 (包括国有独资控股企业) 占政府债总额比例已由2010年的约46%上升到2013年6月的约60%。除个别欠发达省份外, 其他地区均是以融资平台作为举债首选通道。

(二) 融资模式单一

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土地未来收益成为常用的担保资产, 同时政府信用成为常见的信用担保方式。平台公司很难形成有效的还款来源, 借新还旧是常态。BT模式及信托等隐性债务在各地普遍存在, 其高额的成本往往没有在表内体现。

三、发展困境分析及思路

(一) 财税体制与制度保障

现行分税制使得税收中央集权, 地方政府税收来源有限, 倒逼地方依赖土地出让收益;同时, 中央政府着重进行高铁、三峡等大资金项目, 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难以满足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官员受GDP考核驱动, 漠视市场经济规律, 靠低效率市政投资和大规模土地出让收入拉动GDP, 片面追求城镇化政绩, 导致债务被不断推高。由于我国不存在政府破产概念, 地方政府有理由相信, 债务将通过代际承担或经中央政府统筹, 以“通货膨胀税”等形式由全民消化。

财税体制的压力和盲目扩张的动力, 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逐步走进死胡同。要疏解融资平台困境, 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着手:1距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有二十年, 需要再次进行适度改革, 以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负有保民生、促发展任务的地方政府, 应保证有稳定的的税收渠道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2建立政府“类破产”概念, 将政府行为纳入经济发展规律中, 同时调整官员考核指标, 革新土地财政模式, 抑制投资冲动;逐步实现政府预算透明化和公开化, 重大开支须纳入年初预算, 经人大批准后方可实施;探索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 向社会公布, 接受纳税人监督。

(二) 平台职能与运作模式

由于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清晰, 使得政府平台“与民争利”和“越俎代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 融资平台俨然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其所融资金常常被挪作他用, 动摇了融资平台企业化运作的基础。很多地方平台“空壳化”现象相当严重, 融资平台没有实体业务, 一方面导致融资时没有还款来源, 另一方面平台对自身的财务风险无法进行化解。此外, 地方平台基本为政府出资, 兼具国企和政府的特性, 高管人员由政府委派或实际决策权由官员把持的情况屡见不鲜, 使得平台很难有效地进行市场化运转。

政企不分的天然特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运作效率低下, 要提高平台的经营效率,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国务院在2014年43号文中明确, 地方政府对外借债不得通过企事业平台进行。因此需要弱化平台政府特质, 还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职能, 以公用事业收费权等吸引民资注入, 尝试PPP公私合营模式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造, 使政府逐步从融资平台股东的角色转变为政策护航者, 以达到降低融资平台经营压力和财务 (财政) 风险的目的。2促进平台实体化运作, 让融资平台有明确的投入产出链条, 使“政府线”和“企业线”完全独立开来。定期评估平台资金使用效益, 并形成制度化, 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型投资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 融资渠道与方式转变

审计署公开的报告内容反映, 银行贷款特别是商业银行贷款是地方平台乃至所有政府债务举债的主要方式。在所有融资方式中, 银行贷款以其成本低, 操作简便成为首选渠道, 作为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看中了政府信用为平台贷款担保, 也乐于放贷。由于大多数平台自身难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还款现金流, 导致银行放贷收益与实际财务风险严重不匹配;另外, 平台贷款往往数额巨大, 成为商业银行体系数次“钱荒”的推手之一, 同时使得中小实体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BT和信托是除银行贷款以外常用的融资手段, 其财务成本一般都在10% 以上, 还本付息的压力较贷款更大。

国务院43号文指出, 经国务院批准, 省一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方式对外举债, 融资平台不再为政府进行负债。如此一来, 地方融资平台将实现与政府的概念切割, 使用政府信用 (或国资委、国资公司) 进行担保, 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行得通。中央的政策将倒逼地方平台转型, 从为政府融资的纯平台, 逐步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企业, 可以主动进行信用评级工作, 发行企业债券或项目收益债券, 将目光从关注社会效益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 政府只做公益性项目, 平台公司只做有收益的项目。

四、结语

无论是从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进程, 还是从中央政府的监管出发点来看, 严格划分政府与企业平台间的职能, 逐步过渡到市场化, 应该是地方平台的发展方向。同时, 希望通过将政府债务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以及对财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适度改革, 疏导与堵漏相结合, 实现地方平台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S].国发[2014]43号, 2014.

[2]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S].2013年第32号公告, 201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篇9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富含金融知识的人才, 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技术和理论支持。然而, 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很多中小企业仍采用家族管理方式, 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而且许多中小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本身就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 也不重视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 企业财力又有限, 在财务管理方面, 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具有严格、完备的财务制度。银行无法弄清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总是额外谨慎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中小企业本已经薄弱的会计信息基础, 使借贷者之间信息更加不对称, 加上缺乏可靠的抵押担保, 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二) 中小企业资信度不高, 失信行为严重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息不对称, 造成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和资产质量都难以准确体现。我国至今没有一部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有些企业贷款时信誓旦旦, 还款时却用种种办法逃债。有的多头开户或以重组、改制为名, 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等等。对中小企业而言, 采用机会主义的诱因较多, 这些都会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劣, 表现为合同履约率低, 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失信而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 也一定会受到市场法则的惩罚。

(三) 融资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 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对称等一直捆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使中小企业在企业业务流程中总不是十分高效。在利用融资方面表现的也是很严重, 主要有:融资成本、融资关系的可接受程度、融资机制的规范程度、融资主体的自由程度、融资渠道的可选择程度、资金的清偿力高低等。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 致使一方面资金到位率低, 另一方面对于筹集到的资金, 资金投向不具体。此外中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少, 这些都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远远低于大型企业。

二、外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 现有银行体制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企业的首选的融资渠道仍是商业银行贷款。但对于占我国企业决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银行却表现的不十分热情。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只限于成熟的、有抵押担保能力的企业, 而对大量处在发展和创业阶段的规模较小、缺乏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却很有限。致使有限的信贷资金大多数投入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得到的只是不到20%的信贷资金。

(二) 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在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 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大大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对称信息下的有效市场能自动引导资金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 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因此, 经济体制的良好运行必须致力于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 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 信息是不对称的, 信息的获取也是有成本的。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银行处于信息劣势, 它无法对企业财务状况、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和风险水平以及企业拥有可抵押或质押的财富水平做出非常全面和清楚的了解, 只能通过企业自身或者金融中介机构输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来间接地评价投资项目和企业的市场价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规模小、经营不确定性大、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少、会计透明度差, 使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银行更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前景做出判断。信息不对称的加剧, 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 政策有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差

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 缺乏后续配套制度。我国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但是缺乏相应的实施条例, 使得该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降低。与之相关的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 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 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 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

(四) 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资产抵押担保贷款制度。银行贷款一般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必须达到A级, 但是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较少, 而中小企业资金少、市场不确定, 具有担保资格的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 以免承担连带责任。由于中小企业关系简单, 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虽然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了抵押贷款, 但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办理抵押贷款的手续复杂, 流动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 无形资产又难以量化等抵押资产难以变现, 也不愿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妨碍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而银行由于拍卖机制不健全, 对办理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并且, 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发展缓慢, 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全国性或省级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 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和化解, 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平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2]胡光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分析 篇10

一、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的内容

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现在的学生总以自己为“ 小皇帝”, 以自我为中心, 除了自己, 别的什么都看不见。 作为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做到“ 言之不尽”“ 言之有物”。 在平时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会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关心他人, 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这样, 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如要求写熟悉的人、事、景、物, 就一定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表达出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

2. 教会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学会了观察, 但是如何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即做到“ 有物还会善于言”。 针对这点, 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爱读书, 多读书, 会读书, 重视语言的积累。 习作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再用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出来, 才能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在课外阅读训练时, 我们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 开始, 规定积累的篇目侧重于记人、记事、状物、写景的文章, 让学生熟读精思, 以摘记的形式积累语言, 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活跃了写作思维, 开发了智力, 也就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 教会学生参与活动。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要想有“ 源头活水”, 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顺应他们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乐于作文。 因此,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因此, 我们把各种活动纳入了写作范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如折纸、体育比赛、捏橡皮泥、春游、开故事会、朗读比赛、办手抄报等, 让所有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得到亲身体验。“ 情动而辞发”, 学生不吐不快, 产生了“ 我要写”的愿望。

二、放宽学生作文的选材

要求学生写作文, 应强调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决不胡编乱造, 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并不难。 教师可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 至于写什么, 怎么写, 完全可以把权利交给学生,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写, 教师可适当指导。

三、表扬学生作文的进步

无论是大人, 还是孩子, 都一样, 喜欢听鼓励性的语言, 因此, 对于学生的作文, 教师要尽力找出其闪光点, 多表扬。 如教师总是批评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好, 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次再让其写作文, 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那么究竟如何做呢?

1. 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 上台读作文, 有好多好处: 其一, 调动了全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登台朗读作文,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己的机会, “ 优生” 暂且不说, 那些曾被人遗忘的“ 差生”, 能被推荐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 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到了希望, 增添了自信。 其二,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小组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朗读, 并希望自己被同学或老师推荐登台, 这说明通过培养, 学生已具有了参与意识。 只要老师坚持不懈, 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得到增强, 将来走向社会, 进行人际交往或投身祖国建设, 将大有裨益。 第三, 培养了朗读能力。 由于学生读的是自己写的文章, 朗读时更能进入情境和角色,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通过朗读, 使学生懂得: 无论朗读什么文章, 只要入情入境, 就会朗读得好。 第四, 还培养了听评能力。 一人朗读, 其余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谁写得好, 好在哪里; 谁哪里写得不好, 怎样修改, 学生心中有数, 评议时, 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常开展这个活动, 能提高学生的听、评能力。

2. 展览优秀作品。 每次作文之后, 由学生将佳作用统一稿纸抄写后张贴于教室的学习园地, 供大家观瞻。

3. 自编佳作选刊。 每班可用小学生文学社形式自办作文报、佳作选刊, 让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文输入电脑, 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在班内、年级内交流。

4. 开展作文竞赛。 学校或班内每学期开展一两次作文竞赛。 事先发启事, 提出作文要求和评奖标准, 经评议后公布获奖作文, 举行隆重颁奖仪式, 并给予获奖者适当物质奖励。

总之,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不仅可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 而且还可激发学生动笔的乐趣。

四、教师从自我做起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教师自己怕动笔。 面对学生, 教师在写作课上只津津乐道各种写作方法, 但很少有人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一个位置, 也去就某一个写作题目和学生同甘共苦, 信手来上个两张纸呢? 这好比教练教学生学游泳, 自己从不下水, 只会站在岸上指手划脚, 那样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写作文是一件艰难的脑力活动。 若要提高作文水平, 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的。 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的教师教会了学生多读多写,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 那么在写作这艘小船上, 是一定能冲破风浪, 勇往直前的。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教师怕教, 学生怕学。因为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 并长期担任语文教师, 所以认为作文教学经验就是充实、快乐、产生兴趣, 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困境分析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8-02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

学生实际学习及老师实际教学中影响作文写作的因素很多,下面将从几种普遍的因素上来分析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困境。

1.1教师教学方法上没突破

许多经验少的年轻老师,可能甚至不知道怎么在课堂上怎么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而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很少有新的突破,依然是一些陈旧的老方法。作文是老师讲,学生实际写,看似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却很难。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一般是先选择好几篇优秀的范文,条款式地讲解其中的关键点、修辞手法及写作技巧,讲解的实际过程中因为涉及内容繁杂可能还会有缺乏层次、顺序的现象。如此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效低,且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写作的热情,学生们把写作变成了机械性地完成任务。

1.2学生缺乏积极的写作态度

语文学科与其他理科科目相比,学习内容不要求那么精准化,是典型的学好难的科目,学的一般属于普遍现象,语文中的作文方面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提高作文是一个注重细节积累,成效慢的过程,有的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数理化成绩上,写作差一般也不会差到难以接受的程度,作文的提高难免被忽略,加上教师条款式的教学,限制性的作文题目布置,面对种种现状及陈旧方法的作用下,导致学生写作态度严重缺乏积极性,这种状况下的写作不仅质量差,长此以往,作文只是学生苦思冥想后的完成任务,心灵上甚还会出现排斥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成长,同时教师教学成效也会极差。

1.3学生缺少阅读积累及生活感悟

多读课外书的,增加文学修养,积累好词美句的同时,写作还需多观察、感悟生活,素材来源于生活,抽离了现实,作文就缺乏真实性和灵动性,就变成了天马行空亦或者是一棵没有根的树。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亲近生活、感悟生活,获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为写出美文做好铺垫。

1.4抄袭的现状严重

初中阶段较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增多,任务加重,而作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时间越来越少的初中生来说,作文只是完成任务,可能没有构思的步骤,也没有积极准备素材,然而却滋生了消极对待的想法,拿出作文书直接抄袭,可想而知,学生的写作水平怎能有所提高。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相应的对策分析

2.1把握目标,有条不紊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包括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授序列,时长可以是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更长远,毕竟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可以在初中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就培养学生自由写作的习惯,再对具体写作方法进行规范教育和示范教育,最后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主动性,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使写作能力慢慢有所提高。教师授课时主要起点拨作用,训练好学生思路后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由衷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进一步增加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2.2作文教学方法改变

情境教学属于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将空洞的作文教学引入现实,让每一个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还可结合现代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设备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先决条件。

2.3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写作需要许多素材来构成,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奠基石。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本中积累素材,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书,鼓励学生多读,在细枝末节中积小流,最终达到成江海的目的。

3.结论

总而言之,面对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种种困难,语文教学组应该多做分析,根据教学难的不同方面,探讨出相应对策并用于实践。教师首先应该做好每一阶段学习计划,把握目标,有条不紊的教学,同时改变以往陈旧的授课方法,引进情境教学法,并鼓励学生感悟生活,多看课外书,积累大量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相应的对策旨在增强作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宋胜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85-86.

小企业融资困境博弈分析 篇12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分类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系统性的解决办法,但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银行针对小企业贷款的机制创新和商业化运作。在银行的贷款市场上,博弈的参与者有两个:一是小企业,另一个是银行。企业首先决定是否向银行贷款,然后银行考虑是否借贷,如果借贷,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企业考虑是否还款,如果不还款,银行考虑是否追偿,这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在银行和小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双方的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小企业本身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优势方,银行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劣势方,小企业本身肯定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二)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构建

动态博弈过程(见图1):

小企业向申请提出贷款,银行贷或不贷。

(1)如果不贷,博弈终止。

(2)贷款,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企业还款或不还款。

还款,双赢,博弈结束。不还款1,追究。不还款2,接受损失。

(三)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分析

(1)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依据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

一是参与人包括:银行、小企业。

二是博弈的结果有:(A2,B1),(A1-C,B4),(A3-C,B2-F),(A6,B1),(A4-C,B4),(A5-C,B3-F),(0,0)。

三是信息包括:银行对于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

四是行动包括:银行的行动{贷款,不带款}以及{追索,不追索},企业的行动{还款,不还款}。

综上所述,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

(2)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说明。其中括号中的数字前者表示企业的收益,后者表示银行的收益,其中C表示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在这里首先假设企业没有提供担保抵押10,只是凭借信用借款,所以如果小企业出现违约,只会有信用损失。另外对于小企业和银行的收益有如下假设:

另外,假定小企业只向银行进行一次贷款。银行追究概率为P1,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2,小企业还款的概率为P3。

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如果银行追偿的收益大于不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会选择追偿;如果银行不追偿的收益大于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追偿;如果银行贷款收益大于不贷款的收益,银必然选择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的收益大于贷款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贷款。

(3)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公式推导。小企业还款与不还款时的对比收益分析:小企业还款时的收益为,

为了方便计算,令

这样就可以得出10P2+(-5)(1-P2)=15P2-5 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为{(1-P1)(A1-C)+P1(A3-C)P2}+{(1-P1)(A4-C)+P1(A3-C)}(1-P2)=-2P1P2+11P2-6P1+4-C

如果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大于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那么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也就是如果-2P1P2+11P2-6P1+4-C>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6P1+4P2<9-C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此式成立的概率是否很大呢?首先来看一下该式子的左方,P2是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在实际种小企业面对众多的风险,抗风险能力远远不如大企业,如果出现管理不当,竞争激烈等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破产。所以P2应该是很小的。再来看一看P1,银行追究概率为P1。面临抵押担保明显不足的小型企业来说,银行追偿的成本可能都会大于追偿的收益,所以一旦小企业经营失败,银行追偿的可能性很小11,也就是说P1会很小。

总之,如果是小企业单次无抵押贷款或者抵押不足时会使得2P1P+6P1+4P2<9-C的左半边很小。再来看式子的右边,C表示小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这一数字本来就很小,所以式子的右边9-C很大,那么不等式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所述,小型企业在特定情形下,只贷款一次,有极大的可能性选择拖欠甚至是不还款。即使在银行追究的情况下,只要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小,抵押担保不足时,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就会大于还款收益。

在上述条件下银行追偿与不追偿的收益对比分析:

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如果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6,移项后可得P2+7<F。如果P2很小,而F很大的话,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正如前面所述,P2是一个很小的值。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F值太大,理性的银行此时不会选择追偿。那么理性的银行在这时更大的可能是选择是不贷或者少贷。

(4)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在上述模型中,假设小型企业仅有信用损失,然后得出博弈的结果是银行不愿意贷款,小企业不愿意还款。在现实中小企业损失的不仅是信用,还有抵押担保品,但是这些明显不足的抵押担保品对于博弈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影响,小企业破产后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因为自有资产本来就不多,大部分的资产都是从银行贷款获得的,银行追讨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为小企业的抵押担保并不充足。

综上所述,最终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中小企业在贷款之后选择不还款,银行选择不贷款。

二、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

如果小型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除了小型企业本身的资产以外,还有企业主的个人资产,那么博弈的均衡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了。

如果小型企业抵押的不仅仅是企业资产还包括企业主的个人的资产,这种情况尽管对于银行来说,追索所能获得的弥补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因为个人资产毕竟相对于企业资产来说要少很多。可是我们会看到,如果小型企业发生违约行为的话,损失将远远大于仅仅将企业资产用作抵押所遭受的损失,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将改变博弈模型的支付函数,将追偿时的C替换为C1,其他条件不变。这时F并没有发生变化12,因为银行从企业主个人资产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并不能给予银行的损失多大的补偿。但是这里的C1却是要远远的大于C,即C1≥C。原因上文已经解释,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改变后再来看一下企业还款和不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仍然如上文所,说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

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1-P1)(A1-C)+P1(A3-C)}+{(1-P1)(A4-C)+P1(A5-C)}(1-P2)=-2P1P2+11P2-6P1+4-C+C(C-C1)P1

如果2P1P2+11P2-6P1+4-C+C (C-C1)P1>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上文已述,如果单次博弈,并且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下,小企业不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很容易大于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但是如果将企业主个人的资产作为抵押时,这一不等式就不是那么容易成立了。和上一次博弈相比,不等式的左边没有发生变化,不等式的右边却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C(C-C1)P1,如果C1远远的大于C,尽管P1很小,可是(C-C1)P1也会很大,使得不等式的右边将会大大的减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一不等式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大大降低的小企业不还款的概率。

另外,还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将会使企业主更加积极的管理企业,经营更加谨慎。这又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经营成功的概率,也就是使得P2会增大,那么不等式的左边,也就会加大,这更减小了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假如企业主主动要求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根据信号传递模型,银行就可以得出,相对于那些没有将其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的企业来说,这样的企业表现出来的还款愿望更加强烈,更容易让银行相信这样的企业更守信用,银行于是就会更加容易贷款给这样的企业。于是良性的循环就形成了,企业愿意还,银行愿意贷。

(二)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

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如果小企业多次融资,我们假定,一旦小企业在每次借款后按照规定还款,那么银行在下次该企业申请贷款时,就会给予批准;一旦小企业出现违约,银行将不会对该企业进行贷款,同时其他银行以后也不会为该企业提供贷款。

首先,要假设一个贴现因子,α,0<α<1。这时,小企业贷款后如果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不仅仅一次贷款后获得的收益,而是数次收益的相加。小企业贷款后违约获得的收益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小企业按时还款后,下次仍然可以继续贷款,这样小型企业的收益就发生了变化:

一般来说的值大约介于0.8 到1 之间,那么小企业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小企业违约时所能获得的收益,这时小企业当然会选择还款了。

(三)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外部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

如果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抵押担保品足够大时,博弈的结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令F1=M-F,其中M为追偿时,银行所能获得的收益,那么一旦发生小企业违约银行追偿时的收益为:(B2+F1)P2+(B2+F1)(1-P2)=P2+F1+1。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B4P2+B4(1-P2)=B4=-6。

如果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1>-6,那么银行就会选择追偿,很显然如果银行在追偿时能够获得足够的补偿,也就是能够弥补追偿时发生的成本时,那银行肯定选择追偿。

如果M足够大到即使小企业经营不善,清算资产,拍卖抵押品,银行也不会亏损的话,那银行肯定会发放贷款的。当然这些抵押品并非一定来自小企业本身,也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担保。

三、小企业- 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启示

当个企业主的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时,尽管银行获得追偿并没有增加,然而追偿时,小企业遭受的损失却多倍地被放大了。小企业的还款概率将会加大,恶意逃债行为可以降为最低。另外,由于小企业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增大了银行对其还款的信任,银行对其贷款批准的概率将会提高。

上一篇:“主题式”授课方式下一篇:美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