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精选12篇)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1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企业、组织和其他人员自愿组织合作, 并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和经营, 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 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 不触及农民的财产关系, 是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具有以下作用:有利于引导农民统一采购、规模采购生产资料, 降低成本;有利于引导农民统一销售、规模销售产品, 提高销售价格;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有利于组织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发展品牌农业, 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组织农产品加工, 并进行盈利返还, 让农户分享加工增值利润;有利于提高分散农户的谈判地位, 增强其谈判能力, 促使其参与确定农产品价格, 从而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有利于反映农民心声, 沟通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 国内外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1个合作社是1844年在英国兰开夏郡成立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该社初创时, 28名纺织工人入股, 开设了1家合作商店。每人入股1英磅, 每人1票表决权。主要经营蜡烛、火柴、奶酪等生活日用品, 社员按交易量返还盈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方农业合作社迅速发展, 并成为农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西方的农业合作社主要是为农业服务的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产品收购合作社、农业劳动组合、共同使用农业设备合作社、农业技术中心、多职能的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合作社。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早是在“五四运动”时期, 即国外合作社思想传入中国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 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边区和解放区蓬勃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加强对合作事业的领导, 国务院专设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 并在1950年7月召开了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 决定成立全国合作社的领导机关“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合作社的体制由官办恢复为民办, 在此基础上,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 农村开始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在独立发展生产过程中, 农民迫切需求农业科学技术, 于是一些地区农村出现了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组织。1987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7.8万个, 其中最多的四川省有1.1万个, 其次是黑龙江省7 850个, 合作组织涉及门类已达140多种。1990年全国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23.1万个, 其中生产经营型74.0万个, 占总数的60%;服务型41.4万个, 占总数的33.6%;专业技术合作组织7.7万个, 占总数的6.3%。1994年, 农业部完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起草工作。《章程》的颁布和实施, 进一步促进了合作组织的发展。截止2004年底, 全国30个省、区市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 会员1 153.85万个, 成员数占乡村户总数的5.27%。
2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原则
一是依法组建原则。依法登记、依法管理。二是不改变农户承包的农村经营体制原则。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不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三是自愿、自主与民主管理原则。自愿组建, 进退自由。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产业不发达、缺少牵头人, 则不宜匆忙组建。五是对内服务与对外赢利原则。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己任;对外必须按市场规律行事, 讲求盈利, 而且要想方设法多盈利。六是实行按交易量返还为主的分配原则。对盈利的分配, 在扣除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表决通过的积累和公益金后, 按成员的实物交易量全部返还给成员。
3 吉林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及预期效果
2008年, 在吉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市农委、昌邑区农业局、桦皮厂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由吉林市农科院、平胜村村委会、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了吉林市昌邑区裕民高淀粉玉米产销专业合作社, 使种植、销售、加工和科技服务形成一条龙,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该合作社采用的组织模式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和科技服务型的复合型, 形成“龙头企业 (吉林燃料乙醇) +科技服务 (吉林市农科院) +玉米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 提高了玉米加工企业玉米的经济效益。玉米正常淀粉含量≤72%, 每增加1%的淀粉含量, 玉米企业增收60元/t。高淀粉玉米淀粉含量在74%以上, 比普通玉米高2%以上, 企业可增收120元/t。其次, 提高了产销合作社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农民从4个方面节本增效, 可增收2 200元/hm2:一是玉米加工企业收购合作社生产的高淀粉玉米品种, 淀粉含量每提高1%, 比市场价增加20元/t, 按10t计算, 可增收200元/hm2以上, 二是吉林市农科院提供质优价廉的高淀粉玉米品种、专用肥、除草剂、种衣剂, 在不降低物资投入的前提下, 农民可降低成本500元/hm2;三是吉林市农科院将平胜村作为玉米综合高产示范基地, 全程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实现靠科技夺高产, 平均增产5%以上, 增产粮食500kg/hm2, 增收500元/hm2;四是扶持组织创建党员机械化耕作队, 引导合作社成员逐步实现农机化耕作, 节支1 000元/hm2。组建专用玉米产销合作社是企业和农民双赢之举, 既可以满足加工企业对专用优质玉米的需求,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改变加工企业与农户交往的无序状态, 从而降低双方的交易费用, 减少交易纠纷, 更主要是保护了合作社农民的利益, 促进农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原则, 介绍吉林市一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及其预期效果, 以期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模式,预期效果,吉林吉林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2
姜柏林
经过3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发生了重大制度变迁,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又产生了新的困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这些问题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回答,就很难将农村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下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和总结农村改革三十年走过的历程,展望未来的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是我们从事和关注农村工作的人们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本文从农村生产关系变迁分析,就影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十大关系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社会形成共识,推进宏观政策调整和微观经济组织和制度创新发展。
一、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自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来,事实上成为单一的经营体制――农户家庭经营体制,统一经营体制并没有构建起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单家独户的农民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农业边际收益下降,机会成本过高、生态破坏严重、收入持续相对下降、城乡社会和社区内部两极分化严重、资本与农村劳动力净流出、维护市场经济权益成本过高、农村社会事业停滞不前、基础设施得不到巩固和加强等等问题,形成了中国三农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户经济非组织化与社会经济组织化矛盾必然的结果。我们要破解三农问题,必须以此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出现头痛医脚现象发生。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农民经济组织化,是构建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如何构建农村合作组织,现在还没有形成共识。在我国以土地为核心构建社区合作组织,条件多不具备,很难推动发展。以农产品专业合作为核心构建,我国多数农村和农户均为兼业经营,难以发展更大的联合。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仅直接满足农户需求,而且能够通过资金作纽带实现更广泛的联合,形成一种稳定的体制和制度,这更符合我国农村市场需求,从制度供给也便于国家直接提供帮助和支持,应是推进农民组织化的第一选择。通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将农户的生产关系联结在一起,形成新的市场主体,依靠信用工具,促进农户家庭经营和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未来统分结合双层体制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市场交易地位,诱导其生产关系调整和变迁,从而发挥亿万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关系
现在很多人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对立起来,显然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经济与金融合作从来就是相伴共生的,彼此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任何一方是不能孤立长久存在的。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三社(人民公社、供销社和信用社),因体制原因导致合作失败。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现在重新确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但由于法律和制度供给,没有相应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金融制度,同时农村资金互助社没有安排经济合作制度,人为的将两者相分离,这不仅制约了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的相互助支持发展,同时更增加了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了说明二者关系,我用实践的一个案例来作一个证明。XX农发行向XX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500万元贷款,由一家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没有统一使用这500万元资金,而是转贷给100农户。这个案例说明,没有金融制度的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难以联结农户之间关系的,资金链条一断,专业合作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同样,农村资金互助社融入资金,就可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资的购买联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联合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阶人为的将金融与经济合作制度供给分开,是不符合实践发展要求的,应尽早做出制度调整。从实践发展二
者相融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向专业合作社延伸,二者应是同一个货币的两面,是经济和金融的统一体,这正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区别工商企业和其他银行的一个区别,是合作组织的特质规定。因此,在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我们应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相应金融制度,形成更紧密的联合,同时帮助农村资金互助社向专业合作领域发展,促进金融和经济同步发展。
三、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土地作为财富之母,人们开出了各种药方,试图通过土地制度变革,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良药。的确,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土地制度如何变迁和什么时候变迁,对于农村改革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土地制度变迁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好,极大的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改革错了,将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笔者认为,我国现在的国情下,还不具备土地制度强制变迁条件,只能采取诱导试的变迁。还给农民土地地权,这是一个不可逆的方向,但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还给农民地权,实质就是允许自由的市场交易,否则地权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在我国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不能为农民提供充分的保障供给条件下,在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没有建立起来前提下,农民地权的自由买卖,无凝是为国际资本和国内新型资本瓜分土地提供了条件。那时,产生的问题比包产到户之后产生的三农问题更难解决,甚至国家没有经营基础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少数的土地金融寡头的垄断。如何促进地权还给农民,又能保证土地资源不被少数大资本者瓜分,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这就是土地地权可以在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抵押或作为财产担保融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可以地权向中央财政或中中央银行再抵押进行融资,确保土地资源始终控制在农民和国家中,禁止非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和中央财政与中央银行的一切商业土地金融交易,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地权获得和不被市场资本者瓜分。当金融风险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应按农民承受的通货膨胀的损失,返还农民的抵押地权。因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有利于还地权于农民,也有利于通过金融工具促进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联合生产规模经营。
四、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具。单纯的依靠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只能加巨地区间和城乡间的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农业银行商业化后,全面退出农村市场,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村信用社向商业化迈进,不断减少机构弱化农村市场。这种局面不能扭转,必然产生更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现在主流观点办法是通过增加农村银行机构,用商业化行为促进农村资金回流,这显然与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经营退出农村市场行为选择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笔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只所以没有建立起来,是因为银行与分散的农户一对一的交易存在市场交易瓶颈,要从解决市场瓶颈着手,才能解决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增加金融组织和制度供给来提高农民自金融组织化程度,打破农户面对银行机构市场交易地位低和银行面对分散农户市场交易成本高瓶颈问题。发展新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金融组织,是构建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没有农民自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是难以推进的。当前,所谓的农村金融改革只是银行专业或行业内部的自我改造,并没有与外部的农民市场主体和国家政策主体相结合,是强化自身利益的改革行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一方面可直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发挥农民主体改革力量,一方面国家可通过财政或中央银行支农贷款向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融资,使之成为商业银行回归农村的中介传导组织,形成商业银行向合作金融组织批发资金经营,合作金融向社区农户和小企业零售服务的新的经营体制和机制。通过农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保险与信贷的结合、财政与金融政策结合、经济与金融的结合,形成有合作和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
五、财政货币政策传导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农村金融体系关系,我们有必要单独讲一讲财政货币政策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笔者认为,鼓励竞争与扶持合作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现在我们大家都在强调竞争,而对合作研究和理解不够,这就导致了畸形的发展。扶持农民合作金融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回归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还不清楚这个原理。下面,我以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2007年3月9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这家只有10万元资本金的小银行怎么发展呢?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假设在完全制度供给条件下,模拟其是如何发展:
1、制度设计:10万元资本可发放100万元贷款,单户贷款不超资本10%,前10户最高贷款不超资本50%;社员贷款最高额不超自有资本10倍。
2、资金来源:社员内部存款、财政扶持、向其他银行融资。我们依据上述制度供给,假设全部贷款需求,没有存款,只有10万元资本,由中央银行每月向其发放30万元贷款,每户不超5000元,第1个月60户,第2个月再批发30万元,社员增加到120户,第3个月批发40万元,社员增加到200户,每户贷款5000元,有10万元资金承担风险,完全可以自担风险责任的(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此时200农户就会新增股金10万元,合作金融股金由10万元,增加20万元,按监管要求,就可发放200万元贷款,最高单户可发放1万元,由中央银行再授信200万元,此时农户可达300户,股金达到50万元,可发放500万元贷款,农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就会看到农村资金互助社规模市场,就会将资金主动批发给互助社,财政可减免农行等商业资金税收,或给农村资金互助社贴息,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同时,财政也可建立专项农村合作金融担保基金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向商业银行融资提供担保,引导商业银行资金通过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进村入户。通过发挥财政与货币政策,一方面引导和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回归农村,为其规模经营提供市场条件,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六、农村就业和结构调整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扩大农民就业渠道转移劳动力的重要组织载体。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每个村发展一个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每个金融组织吸收10个农民转化为金融服务业,将增加就业600多万岗位。同时,通过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二三产业转移,将产生大量的商贸、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服务业,就可持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七、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经过10多年的农村合作实践,笔者深切感受到农村合作组织是培养创业农民的摇篮,是农民自我学习和教育的课堂。我国农民受体制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是客观的,也是必须立足于这样的现实来解决农村问题。国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或者说重点不在此上面)和农民也没有钱来修补文化,怎么样才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梨树县闫家村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社员开始了自我组织学习和教育,通过建设学习型合作社倡导社员自我学习和教育,通过集体学、小组学、走出去、请进来、谈体会、提问题、开展三八等活动,使学习寓于劳动中、生活中、娱乐中,社员通过写笔记将合作社发生的故事、创业的艰难、生活的酸甜苦乐等记录下来,不仅通过创作把合作社的故事表演出来,同进也激发了社员间的信任感。合作需要农民来提高文化发展,农民的文化提高也离不开合作组织的促进。香港大公报记者到合作社后,深有感触的对笔者讲,合作社社员精神让我难忘,他们的脸和手还是那样粗糙、衣服也没有变样,但他们讲出的话通俗易懂而且很“专业”了,他们由需求型向创业型农民转变了,这位记者说他看到了农民的希望和出路了。是的,不只是这个记者,笔者对此感觉很深,就连专家都很难向农民讲明白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让他们来讲,就能使其他地方的农民产生办合作社的信心,这样一个小合作社,的确推动了中国农民新型合作的大发展。这就是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的力量。
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经济与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才能产生良性发展。经济发展目的是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现在农村体制因素决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难以发展,因为任何个体是难以推动共公社会事业发展的。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一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这方面梨树县农民合作组织在制度上取得了新突破。梨树县胜利乡郭家合作社,他们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把农户联合一起,共同买货和消费,用集体批发和零售差价进行二分配,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他们的基本做法是:一是入股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再将股金统一入股农村信用社,获得农村信用进一步融资支持;二是将社员需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统一团购,略低于市场价销售,没有现钱的可到合作社贷款;
三、批零差价按社员交易量二次返还计入个人生产、和医疗教育养老专户;三是生产分配50%,医疗教育养老50%,生产返还基金向互助社入股,实现消费积累,医疗教育养老基金专项支出,节余不用社员调剂使用。这项制度深受农民欢迎,也让我们看到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举个例子:老张家养50头猪,参加资金互助社,互助社团购饲料,每袋饲料节较市场价节省30元,老张共买70袋,互助社向其返还2100元,其中:1050元计入合作社股金账户,1050元计入老张医疗教育养老帐户,这样老张就可获得更进一步支持,同时老张到合作社医疗站就可用这部分钱看病买药,如果家有学生可持收据支取,如果没有教育和医疗支出就为老张养老基金,60岁后可转入个人储蓄帐户。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小合作社制度设计,发现合作社发展的大方向。只要我们用政策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就可统筹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
九、基层民主政治改革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构建和谐的农村关系,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社员对共同利益的关注是村社治理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的民主是不会有政治的民主。基层民主政治空洞的根源,是农户没有共同的利益来维护或者是维护成本过高得不偿失。基层民主政治的权益首先是经济权益的体现。经济基础决定民主的形式和内容。村社农户为主体的体制,决定了小农经济基础必然被上层建筑反作用,既使参与民主监督,成本极高,有的只能走上防维权,这方面的实证太多了。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促进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提高农村经济基础,让社员通过合作组织参与管理和监督,通过经济民主来促进经济基础发展,通过合作组织作用于上层建筑,推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将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近几年合作实践表明,农民组织起来后,经济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坑农害农情况减少,村乡干部与农民关系得到改善,由过去组织起来还拿不拿村长当干部的疑虑,到现在村社长主动创建合作社,是一个质的变化过程。
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合作金融关系
新农村建设什么?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三大建设,即以提高农民组织化为目标的合作组织建设,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事业建设。三个方面建设应同步协调推进,农民组织化建设是核心,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是保障。抓核心促保障建设发展,是新农村建设关键。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仅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核心,也抓住了农民建设主体,更能有效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可使财政与货币资金直接作用于农民生产,调动农民投资投劳与国家相结合共同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没有农民参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过低,一方面难以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腐败工程就会不断出现,根本违背新农村建设宗旨和要求。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就会将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传导到农户,又能将农户的资本集聚起来,通过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货币供给,就能为城市提供巨大的买方市场,转变我国企业过渡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通过发展合作金融,就可直接增加农村购买力,促进农村快带发展,带动城市工产品下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信用合作
农村金融承担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然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又是关系国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下文中,将对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信用合作进行详细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功能不健全,金融体系的服务不能解决“三农”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出现的体制问题。
1.小城镇建设融资不畅:据调查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的金融政策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按照我国现有的金融政策,3万元以下的农户,有小额心痛贷款项目,50万元以上的有工商企业担保贷款项目,3-50万元的信贷支持就缺乏了,这是融资不畅的一个表现。3万元以下的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项目,50万以上的有工商企业担保贷款项目,这样一来3-50万元的信贷支持就缺乏了。
2.金融需求范围广:首先是资金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所以需要金融的资金总量也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拥有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建设的需要;其次是金融支持的客户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分布的比较散,每个客户需要的支持金额少,但客户却多,所以应该加大金融支持者的分布;每个客户需要的支持金融少,所以应该加大金融支持者在农村的分布;最后是资金的需要急,农民播种时买农具和农药,不能延误时间,需要大量资金亟需补助,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及时的给予资金。
3.农村金融工作复杂:农村的金融针对的是农民,大多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对贷款的各个规定理解的不够充分,办理时对业务流程也不能快速的熟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更细微的服务。农民贷款借资额度小而且频繁,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可控制性,农民经常遭受其危害影响了经济收入,不能及时的还贷,又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
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举措
1.推出抵抗自然灾害的政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民在耕种时节遭受自然灾害机极其严重,秋冬春三季会连续出现干旱少雨的重大旱情,此时农民银行应该适量的下发紧急通知,实地监测灾害地区和春耕的工作动态,国家提倡金融机构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支持春耕抗旱,粮食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农村信用社应该与国家水利部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相联和,深入研究开发对大型水利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大力发展水利项目工程收益权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
2.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加大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要解决当地农民的贷款资金问题,减少贷款去大银行的的难度。
3.创新机构的服务模式: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我国的创新产品种类多,其中经过实践带来效益最好的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创新服务模式是国家越来越关注的课程,各个银行应该引起警惕,要全面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4.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三农”发展的信贷投入:我国的政策工具很多,比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来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的支持方式,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等方式、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投入。
5.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2009年,人民银行出台《关于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此项政策的出台对农村的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所以以后还要加强基础设施,更好更快的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金融主体业务单一:从我国目前的可以放贷的品种看,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及抵押贷款等,可是一些贫困的地区的乡镇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存贷业务,新型的比如像,保险,基金,咨询等很少,这不能满足现代农民的需要,所以应该投入更多的具有新时代创新的业务服务。
2.农户企业贷款流程繁琐: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企业也由原来的小型逐渐转化为中大型企业,小的贷款额度满足不了产业的经营,而且贷款的审批越来越严格,阻碍了一大批有前景、效益高的中型企业。
3.法律意识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社会诚信意识不强,导致农业贷款难以收回的现象逐渐增多,有些不法分子只管借钱,却不肯还钱,这是法律意识不强的表现。杜绝此恶劣现象的产生必须加强对农民法律认识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到拖欠还款应受到公安机关的制裁。
4、金融支农力量薄弱:我国乡镇的主要银行是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中国的“四大银行”并未参与到农村的金融建设,这使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不能帮助更多需要贷款的农民放贷,而且邮政储蓄一直以“谨慎信贷”为经营思路,进一步造成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的艰难。
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
最近几年国家政府大力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策略,比如重庆和山东地区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中心,尝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山林全等“固化的物权”转变为“活化的资本”,这都是新型政策的体现,是我国建设新型农村的好榜样。以下是几点切实的方案。
1.深入研究修改相关法律: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时代意义,现如今我国对于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的一些有关规定已经没有意义,必须修改相关的政策,比如改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承包权不能抵押的现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加快农村的金融发展。大部分农民进城创业时,没有资金,在城里贷款十分的繁琐,建议我国承认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所有权的确权领证,提倡固有资金合理流转。
2.建立“信用担保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信用担保”的建立可有效的切实为农民服务,农民可以通过该中心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担保中心可以直接调查农民实有资产,落实农民是否具有还款的能力,并催还欠款,这也可以节省银行的资源。
3.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银行在农民无法还贷时,可以将农民的农村房屋及土地当做抵押物抵押给银行,交易中心将国有资产变成“现金”。农民可以在自己的乡镇创业,也可以带着现金去城里创业。
4.制定农村发展整体规划,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农信社至始至终要坚持支农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保持县级法人地位,要深入研究金融机构整体表现的问题,对银行化改革要结合实际,并慎重和稳妥的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严格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完善相关有缺陷的制度。
5.明确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开办建设“三农”贷款和农村的基础设施信贷业务,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是提升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经济最大化措施,把“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结合农民需要的优惠政策,不断的调整信贷结构,放宽贷款的政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
建立新型农村体系对于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起到主导的作用,农村金融和“三农的发展”密不可分,必须深刻认识和研究农民实际贷款的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于金融机构服务的迫切需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的金融整体结构。
参考文献:
[1]余利民.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9(5).
[2]王国荣.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1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 篇4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一)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多样、分布广泛。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地涌现, 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就目前而言, “公司+农户”型组织模式是实践中最常见的模式, 这里所说的“公司”是指涉农企业, 包括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 也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从事非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以公司或企业为主, 联系生产基地和农户, 形成产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经济实体。这种模式使得企业与农户形成了一体化经营,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 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的比较收益。此外, 还有“专业市场+农户”型组织模式和“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企业组织模式等。“专业市场+农户”型组织模式强调农户的初级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 所以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最终消费者以消费初级农产品为主的产业或者消费地与生产地距离较远需要各种小规模的长途运输的产业, 而且这种模式也主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 按照合作制经济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育不成熟、资金实力不足、组织成员不稳定、组织运行不规范, 阻碍了该种模式的发展。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多样化也意味着该组织分布的广泛性。据统计, 我国农村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 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各领域, 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这些组织的发展在地区分布上, 中部最多, 东部次之, 西部最少。
(二)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推动了农民的集体行动, 整合了有限的农村社会服务资源, 在促进农民发展产业、搞活经济、致富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 推动了农村新生产力的形成, 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践中初步发挥的积极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 组织农民实行专业化生产, 规模化经营, 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将千家万户的农民连成一片, 变小生产为大生产, 具备了营造大市场的实力和组织充足货源的能力, 形成了产量优势。与过去农民单枪匹马闯市场相比, 经过整合的资源优势产生了巨大的市场优势, 促使农产品迅速、高价销售, 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由于资源优势的整合带动了产品销售的提高, 从而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种植热情, 也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 采用“公司+农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连成一体, 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 延伸产业链, 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降低了生产资料采购成本, 减少了对外开展业务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谈判地位, 增强了防洪抗灾抵御风险的能力, 增加了农民收入。如, 湖南麻阳县柑橘合作经济组织, 以大路坳乡为中心, 带动周边十个乡镇的农户, 人均纯收入从2, 366元增加到3, 740元;又如,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良平水果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 降低了生产成本;统一销售形成规模效益, 降低了交易费用;通过合理分配内部收益, 将合作组织所获利润的52%返还给农户, 使农户年人均增收360元。
四是完善村民自治, 促进管理民主。各级政府不能对合作社进行行政干预, 发号施令, 只能提供政策指导、扶持和技术服务, 有力地改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合作社内部,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建立了乡村治理结构, 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必然趋势, 是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必然选择。而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步晚, 缺少合作意识, 成功范例少, 所以导致认识不清, 对合作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不清楚, 不明白为什么在今天还要搞合作经济, 认为股份经济就可以了, 导致理论研究滞后, 认识不到位, 政策跟不上, 自然也就不能为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效保障, 实践起来就不知道怎么搞现代合作经济, 怎么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不能有效地对农民进行引导、教育, 那么普通群众对现代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就更不足, 以至于在实践中合作制的民主管理、收益分配难以落实,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 农户参与率低, 辐射能力不强。
从前面我们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布来看, 当前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规模小, 能够达到成百上千会员, 具有一定影响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很少。而这些小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未能真正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合作经济组织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不明显,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依然相对较弱, 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差。而从全国范围来看,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有合作基础的省区, 一些省区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几乎是空白。即使在发展较快的省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参加率也不高, 有的农户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组织。
此外,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的是从事种养项目, 搞加工流通的少, 即使进入加工流通领域, 也主要是依托加工流通企业、提供加工原料。由于绝大多数的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的产品都是停留在初级产品上, 而初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优质品牌产品较少, 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获得利润的空间较小, 因而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 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各种管理和科技人才。
从调研的情况看, 有专业技术和经营组织能力的经济能人是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传统上重工轻农, 以农养工, 造成人们普遍轻视农业和农业教育, 一些管理技术和科技人才不愿意服务于农业企业, 甚至连农业院校培养的专门农业人才也不愿意到农村服务。很多合作组织的成员都来自于农民, 而我国农民普遍缺乏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农村中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能凝聚和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的能人少, 一些能人由于担心其他农户加入会影响自己的效益而宁愿办私营企业, 也不情愿办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基层政府, 涉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拥有较多的知识资源, 但实际上他们对合作社知识也缺乏深入了解, 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活动能力和经验, 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也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如, 广西浦北县官塘乡30多户养鱼专业户组成的养鱼协会, 形成了“小呙养鱼”独特的养殖技术, 利用山沟自然流水养殖草鱼, 协会注册了“官塘鱼”商标, 在南宁及广东曾一度有名, 但由于缺乏市场经营运作人才, 在市场销售与品牌创立方面虽有意识, 但不敢大胆迈步。
(三) 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中弱者的联合, 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组织, 西方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 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为合作社提高教育、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来推动、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在我国, 由于政府引导不到位, 导致部分农户对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高, 对合作行为表现不积极, 存在“搭便车”心理和观望心理。而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少地区的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中不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 存在着宏观层面支持不明显、微观层面干预过多的现象。一是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科研服务等公共品一直处于投资不足的状态, 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二是在财政政策方面, 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但这些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实处, 而仅仅是基层政府的利益调减;三是三大政策银行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程度不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困难, 这就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 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 具体对策如下:
(一) 因地制宜, 多种形式创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产业、产品的特点, 分类指导, 多种形式组建。具体来说:一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 给农民以更多的机遇, 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 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民增收;二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围绕搞活流通, 重点发展采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的合作组织, 从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和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门路入手, 优先发展农用设备、种子、信息等合作组织;三要鼓励发展股份制合作方式。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产权属于参加联合体的农民, 投资者和劳动者融为一体, 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 仍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 按资分配为辅,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促使劳动者更好地关心组织的发展, 增强凝聚力和责任感。
面对工商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的竞争,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根植于农民, 了解农民需求的优势, 逐步由技术交流、生产服务向生产服务、市场销售等综合性服务发展, 向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型转变, 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 使合作经济组织及社员获得更多利益。同时,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要积极为非社员提供服务, 通过其经营范围的扩大, 不仅能够增加收入, 而且能够增强对农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 加强人才培养, 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是合作经济的主体, 他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思想文化水平对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些, 我们要对农民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用成功范例做示范, 激发农民自觉加入合作组织。另外, 我们要通过定期文化培训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和技术传授,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政府及一些职能部门是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者, 我们要对分管领导进行培训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 增强其合作意识, 既能从大局上为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战略部署, 又能从行动政策上扶持合作经济的发展, 这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
当然, 发展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离不开一些“能人”, 这些能人往往在农民中威信较高, 一般都会被选举为领导管理者, 因此我们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 使他们能够顺利掌握和运用现代市场管理方法和思想, 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防止以权谋私, 积极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贡献。
(三) 建立高效民主的内部管理体制, 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效率低下, 其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内部成员素质低以及组织内部管理章程不完善, 导致部分社员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从而损害了广大社员的利益。因此, 要建立高效民主的内部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一是要遵循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制定完善组织章程, 包括办会的原则、服务宗旨、组织机构、入会条件、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 这是保障协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二是要建立以社员为主体的、明晰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核心, 只有建立明晰且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 才能确保经济组织健康持续地发展;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包括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信息服务制度、资金积累制度、风险保障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等;四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要以产权为基础, 按交易额返利和按股权分红相结合,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四) 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我服务组织, 其性质决定了它对内服务是无偿或低偿的, 对外服务代表其成员的共同利益, 经营成员自己生产的产品, 是对内服务的延伸和扩展。因此,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经营、赢利返还等行为, 与商业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润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 在财政税收以及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就财政政策而言,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等, 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某些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 财政应当给予补贴, 并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量, 对验收合格的合作组织, 要由财政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 积极探索直接补贴农民的途径;就税收政策而言, 目前我国已在增值税方面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 这样的优惠力度远远不够, 我们还应在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支持, 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己生产、销售产品及其加工品, 应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就信贷而言, 我们应以政府担保为基础, 督促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 在农业信贷方面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 扶持合作组织的经营和发展。如, 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合作组织提供小额贷款、低息贷款, 简化贷款审批手续, 允许农民成立自己的合作银行等。
其次, 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一些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和扶贫项目可以主动交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 对于符合条件的基地建设项目, 也应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项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农村合作组织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并开展技术培训, 采取奖励政策号召农技推广人员和大学生投身经济合作组织, 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实人才资源。此外, 各职能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用地、用电、用水要给予优惠和支持, 并且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最后,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有力保证。只有建立完备的经济合作组织法, 合作经济组织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2007年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容过于笼统, 因此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扶持政策的暂行条例, 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摘要: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大地悄然兴起, 并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供给, 在当前乃至今后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将是举足轻重的。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模式,政策
参考文献
[1]杨青.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1.
[2]程爱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评价及发展对策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9.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篇5
访问次数: 14850 作者:点军区卫生局 发布日期:2010-12-10
信息来源:点军区卫生局 字号:[ 大 中 小 ]
2010年我区新农合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参合农民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新农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和谐点军的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运行情况
(一)参合农民人数逐年增长。2010年我区为做好新农合工作,通过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延长个人缴费时限等措施,使我区参合率逐步提高,参合率为96.54%,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应参尽参。
(二)新农合基金规模再度扩大。2010年,农民自筹新农合基金243.63万元,截止11月31日,中央、省、区共补助新农合基金956.815万元。为提高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助比例奠定了基础。
(三)参合农民受益程度稳步提高。截止2010年11月31日,新农合基金支出989.7136万元,受益131561人次,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61.07%。
由此可见,新农合制度是解决广大农民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得到了基本缓解,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深受广大农
民欢迎。
二、工作措施
(一)抓好宣传发动,提高农民参合率。2010年基金征收工作期间印发宣传资料3.5万余份发到每家每户,使老百姓了解、掌握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乡镇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提高了农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筹资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二)科学确定标准,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结合近年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和我区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及时调整补偿标准、起付线及住院补偿比例,将严重慢性病门诊补偿由最初的9种增加到15种,扩大受益面,让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中最大限度受益。
(三)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益。一是按基金管理要求,严格封闭运行,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力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二是根据新农合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定及制度,进一步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意识,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使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不断规范。三是实行医疗服务承诺制,因病情需要做特殊检查和使用自费药品时,医院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并签字同意。
(四)优化服务措施,提高参合群众满意率。一是充分考虑农村困难群众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对全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凭有效证件给予取消住院起付线,最大程度地缓解农村困难群众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二是针对我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常常因看病、补偿等问题,不能充分享受合作医疗制度优越性。因此,对外出打工的参合农民享受本地同级别的补偿比例。三是针对艾家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情况,为方便艾家镇参合农民就医,艾家镇参合农民可直接到仁和医院住院,无需办理转诊并适当降低起付线。
(五)方便住院患者,实施市级即时结报。根据《宜昌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宜昌市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宜卫函〔2010〕16号),为方便参合农民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及时获得医药费用报销,我区已于3月与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签订了市级即时结报服务协议,目前我区参合农民在这三家医院住院后,出院时都可以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六)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新农合规范化管理。按照《点军区卫生局关于印发〈点军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点卫发〔2010〕26号)要求,为加快我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区卫生局、区合管办多方争取资金,购置电脑49台,配备条码枪、刷卡器49套,设计制作点军区新农合就诊卡3万余张,用于村卫生室新农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投资5万元为各(镇、街办)合管办安装了宽带,将新农合宽带由原来的2兆扩容到现在的8兆,满足了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基本完成了我区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四级联网,达到了网上监控、网上审核、即时结算的目标,为今后实现一卡通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区财政经费紧张,新农合工作启动至今,4年来,仅划拨人员、工作经费41万元,用于新农合启动、每年宣传、基金征收、信息化建设、外伤调查、日常办公、人员工资和福利等,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农合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区的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在区政府和卫生局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由于人员匮乏,造成软件操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村级医生年龄老化,计算机操作培训难度较大;少部分村不通宽带,无线上网增加了村卫生室经济负担等,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我区经济基础薄弱,对卫生投入长期不足,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基本服务项目不全等问题,导致大量参合患者和基金流向区外医疗机构。区外定点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人均住院费用高、目录外用药比例高、检查费用高、补偿比例低),增加了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负担和合作医疗基金风险,直接影响了全区的整体补偿水
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区内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降低区外转诊率。加大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及合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更多的参合农民选择区内就医需求。严格执行转诊制度,控制病源的不合理外流,提高区内卫生资源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利用效率,降低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防范合作医疗基金超支风险。
(二)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监管,有效制止门诊转住院、“小病大养”等导致住院率不合理增长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大型检查的审核,严格控制目录外用药,进一步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意识,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确保基金安全。
(三)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今年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省政府将其作为全省医改的“亮点”工作加以推进。目前,我区新农合信息化软件处于边试用、边修改的阶段。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系统设置。明确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提高责任意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整个新农合工作过程中,尤其是经费的管理、使用、审核、报销、清单打印等环节上,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助推全区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6
关键词:经济环境;合作组织;农村经济
一、我国新型农业的合作发展现状
我国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的合作程度,可分为农村的专业经济组织、股份经济以及专业合作模式。农村经济合作模式是专业的模式类型,这是农民组织中最典型的模式,这是一种实体性质,规范化的管理与农民的联系息息相关,这是劳动者共同经营的合作体。股份经济合作模式指的是合作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模式,将按劳与按股结合。
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合作组织是在五四前后,自我党成立后,组织了工人以及农民运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经济合作发展的萌芽期,农民对于土地开始有了自主权,而八十年代至当前是农村合作的起步期。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施的市场调节使得农业领域涌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20世纪末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农业市场化的提高使得内部制度逐步完善。
二、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当前的制度环境使得制度创新成本逐步降低,从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为看,制度环境需要改善。新型的农村经济模式多样化,需要更多的法律支持。当前的新型经济组织法律地位比较明确,这需要相应的合作机构进行登记,在参加活动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应的独立资格,给予农村合作社一定的支持。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的农产品环境不够明朗,这就使得不少农村地区因为交通方面的供给不足,导致缺乏将特产运送到市场的能力。再者,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融资困难,农民能力有限,内部资金短缺,新型农村合作模式就资金的获得上需要很长时间的审批时间。我国的金融体制不够完善,新型农村经济需要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规模不高,市场运作能力不高,利润比较少。在新型合作组织中的资金缺乏导致活动很难正常开展,这就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2.农村合作产权不够明晰,内部制度不健全
当前的新农村合作组织对于产权的界定不明,改革费用较高,尚未能从源头上解决组织产权问题。新型的农村组织模式是属于全体成员共有的财产,实践中需要政府的组织牵头,这需要工商部以及民政部的审核。当前,现阶段的农村合作需要一定的资金盈余进行分配,在组织成员的主体缺失中阻碍了产品成员的发展。
当前的农村经济合作模式重点在于农村合作组织模式需要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内部缺乏系统性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条款。此外,农村合作经济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章程。再者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组织管理氛围。在组织发展的项目决策中不够民主,这使得会员的参与程度不高。
3.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规模不大、数量较小。而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不少都停留于生产阶段,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很难发挥当前的职能。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中,政府需要鼓励龙头企业,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社,使得组织范围能够扩大,这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保护了居民的利息。当前的很多城市存在了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的项目,国家鼓励产品的对接,这省去了不少的中间环节,使得居民以及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三、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1.改善制度环境,完善经济环境
当前针对新型的农村合作环境,应该出台更多的法规政策,给予农村组织的发展更好的机会。而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在合作发展中的教育宣传,加强对于干部的培训工作,普及相应的专业知识。此外,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法规政策,使得农村合作组织在运营中能够合法、合规。其次,政府对于新型的农村合作形式应加强政策支持,稳定产品的价格,加强职业培训建设,为新型的农民提供相应的保障。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需要进行及时的优化,改变融资环境,解决农村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构建新型农村的优惠政策,加强新型农村的组织制度。在相应的政府部门新增农村合作社,简化申请程序,缩短农村的合作组织时间。
2.明晰组织产权,健全内部管理
为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产权不明的问题,我们应出台更多相配备的法律法规,解决合作组织中的相应问题。首先,只有解决经济合作中的产权问题,才能做到有法必依,再者,继续加强农村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农村合作组织更加独立与完善。针对农村经济组织中的发展程度,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的组织规章,明确当前的组织宗旨。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建立规范的人事任用制度,再者应构建完善的监督制度,避免人事中常常涉及的走关系。明确组织内部的工作范围,使得组织成员之间能够享受一定的权利。再者,严格秉持组织合作中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管理。在组织运行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到核算以及利益的及时分配。
3.加强组织程度,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
首先,应当调动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使得农民能够独立的开展相关的活动,解放生产力。再者,应立足市场,重视细节,因地制宜进行产品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构建农村组织合作。坚持经济性的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原则,尽量取得可观的收入效益。
若是从发起人以及创办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多角度鼓励人们进行农村合作,鼓励农民之间的互帮互助,鼓励一些农业大户创办农村合作组织,带领本地农民兴办实体,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创办相应的组织活动,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相应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分配进行调节,提高农民收入。
四、结语
新型的农村合作在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而由于政策环境以及农村合作组织的原因,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中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法律的不完善,组织合作关系比较松散,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等。从制度供给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环境,强化民主管理,增强农村的合作的专业化,提高科学文化程度,加强宣传,激发农民的合作积极性,改变农村的合作数量,完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邱琦,陈震钢,王闰等.商业保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应用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6):415-418.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7
一、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一) 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合作组织对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村改革开放成果和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围绕流通、经营和金融领域, 合作组织能为一家一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以及资金调剂、商品流通、原料生产、采购、加工、经销、产品销售等多方面服务, 巩固农村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农村合作者能通过向社会呼吁, 增强农产品保护意识, 避免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 合作组织充当经营法定代理人, 为农户提供资产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和有序竞争。
(二) 自主管理农村经济
合作组织是自上而下的团体, 发挥政府职能代理人的作用, 分担了大量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合作组织作为农民的联合体, 必须为社员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农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转化、技术的普及、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准的提高, 都离不开社员素质的提高。目前, 在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学历者占总劳动力比例较高。这种现状, 不适应今后农业的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四)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模式
合作制的内容非常广泛, 合作组织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有可能会创造出合作组织的更多模式, 带动农村社会的全面、深入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挑战
(一) 政府政策与我国农村基本情况脱节
在发达国家, 8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一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 农民1/3以上的生产资料是通过合作社采购的, 1/3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的。与国际上相比,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 以及农户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占总农户的比重仍然很低。鉴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 我国各级政府都积极地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和保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健康发展。但是,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没有被很好地推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推进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程度不一致。在一些情况下, 政府的促进政策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反倒抑制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发自主自愿组成的, 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首先是农民自发建立的组织, 是农民“自救”的一种形式。这就决定了我国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成立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草根性”特征。也正是这样, 我国的很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当地“能人”或村干部发起的, 依靠的是家族或村落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这种组织中没有章程, 或者只有简单的章程, 大部分是一些口头的或者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它们仍然能很好的运转,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而产生的。
(二) 农村传统意识对合作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社会蕴含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农民的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意识形态,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在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文化中萌芽。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这与传统文化对农村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在一些农村, 农民解决村中事务以及纠纷靠的是在村中的权威、声望。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德、舆论以及周围的社会网络的约束。在一些公司加农户型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 常常会出现农户违反合约的现象, 而公司又由于监督成本太高而无法控制农户的投机行为。这也是一些公司加农户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法正常运行的原因。
目前, 我国大多数农户规避风险的意愿要大于其获取更多收益的意愿。农民作为弱势群体, 抵御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尤其是一些单靠农业获得收入的农民, 更是如此。由于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农经济”的习俗环境中, 其自身存在一定的思想和认识局限性, 忽略了对财产的权利意识和参与管理的义务, 缺乏人本理念。另外, 一部分学者也指出, 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协调能力不强, 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能力有限, 且具备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难以适应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
(三) 管理水平与文化素质是合作经济发展的短板
据有关部门统计, 在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 有近一半的合作经济组织未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58%未制定财务审计制度, 59%没有制定章程, 82%没有民主议事制度。很多研究表明,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 由于制度缺失或混乱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很难再发展下去。那么,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不能及时地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呢?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 即便组织中的“能人”也并非万能, 他们对组织的管理更多地靠经验, 缺少搞活市场经济必备的知识和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 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有关管理财会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而且在农村中也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 又从何谈起建立这样那样的制度呢。所以, 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瓶颈。要想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就要使其内部有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要想在组织内部建立制度, 就得先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而且只有让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 并由他们自身创造出来的制度才会更切合他们的实际状况, 更适合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 进一步确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因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立法滞后, 合作社法人地位没有确立, 使得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一方面, 绝大多数地区的工商部门对合作社不予登记, 而只能在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 使其不能以合作社法人的独立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另一方面, 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十分激烈, 合作社法人地位没有确立, 在反倾销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尽快制定《合作社法》已迫在眉睫, 以此来明确新型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经营主体。建立法人治理机构, 实行规范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从实际出发确立发展方式,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 依托项目和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经济。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制度, 处理好利益和风险的关系、分配和积累的关系、决策和责任的关系。
(二) 加强宣传培训和试点示范
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严重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在指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方面, 虽说政府不能包办, 但并不是与政府无关, 相反是政府的大事。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宣传合作经济抵抗风险实现多赢的有效做法, 宣传国内外成熟的经验, 兴办基本知识讲座, 解决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时, 要积极培育领办合作经济组织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带头人, 鼓励创办试点示范合作组织。对办得好的合作组织, 要多帮助总结经验, 给予更多的支持, 使其不断壮大, 达到建一个合作组织, 就要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 (下转第4页) (上接第6页) 示范效果。
(三)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能发展壮大, 关键是要完善各种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章程, 制定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 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 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各自的行为, 始终坚持合作制原则, 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以市场为导向,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真正办成由全体农民管理、全体农民受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四) 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加强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从目前的实际来看,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政企不分、职责不清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合作经济组织组织产权不明晰, 组织效率不高, 组织功能弱化, 行政干预过多, 缺乏经营自主权。产权不明晰所导致的组织效率的低下将是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因此, 必须积极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 减少各级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过多行政干预, 从过去直接管理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经济活动, 转到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转为各级政府积极为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服务, 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率。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企业形态, 其组织规模化发展同样要进行优化重组, 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兼并和联合, 形成大规模的专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对于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合作经济组织, 可以通过组织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战略联盟, 把分散的合作经济组织集合起来, 从而实现对不同区域合作经济组织资源的优化重组, 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对策是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培训和试点示范、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产权改革
参考文献
[1]傅晨.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缘由、现状与政策建议[J].广东合作经济, 2007, (46) .
[2]刘雅静.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3]黄诗义.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J].乡镇经济, 2009, (7) .
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 篇8
什么是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是兼备“合作”和“金融”两大要素, 有别于传统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合作金融组织, 完全依据合作制的原则成立、运营, 体现农户的互助合作经济关系, 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主要目的是向会员放款、为会员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其运行模式是将农民自有闲置资金汇集起来, 通过资金互助, 解决社员生产和经营急需资金, 缓解“贷款难”的矛盾, 促进社员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增产增收。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 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社区金融和农民互助合作金融”。此后全国人大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6年12月20日, 银监会发出《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22日, 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 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界定为新型银行业机构, 并开展试点工作。2008年, 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做好2008年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出台, 有力促进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加快发展。目前, 银监局 (办) 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达到200多家。
重庆市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起步相对较晚, 全市建成农村资金互助社仅2家。黔江区城东诚信农村资金互助社, 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成立, 是重庆首家获准正式开业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黔江区城东诚信农村资金互助社, 主要依托农民合作社社员自愿入股组成, 具体模式是:由黔江区惠康地牯牛专业合作社牵头并联合30名农户作为主要发起人 (出资人) 自愿入股筹建, 注册资本68.8万元人民币。江津区白沙镇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 于2010年11月5日获得开业批复, 依托白沙镇恒和村柑橘专业合作社, 联合30名农户作为主要发起人 (出资人) 自愿入股筹建, 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 服务对象主要是江津区白沙镇辖区内入股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小企业, 目前共有社员1338名。这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主要为社员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及代理业务, 并可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重庆扶贫资金互助社发展较快, 全市建立1300个, 覆盖32个区县。采取“扶贫资金互助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资金互助社+专业大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 每个村安排15-3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互助资金组织资本金投入, 鼓励贫困村农户通过自愿交纳互助资金和社会捐助等方式, 扩大资金规模, 帮助其建立资金互助社。据统计, 目前重庆平均每年有2亿多元扶贫互助资金留在贫困村内滚动满足贫困农民小额度个性化金融需求, 使产业发展扶持到户、特困救助落实到人, 受益农户达40万户。石柱县先后有32个乡镇79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互助社, 资金总额达到1879.42万元,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455万元, 占用费及农户入会资金424.42万元。全年累计放款536.82万元, 收取占用费37.52万元, 覆盖农户2812户。
虽然, 近几年重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较快, 但总量仍然偏小, 覆盖范围偏窄。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目前还处于试点与探索阶段, 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来界定其法律地位。农村资金互助社不是银行, 在性质定位上是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从事业务却是金融类服务。定位的模糊, 为日后发展和监管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利于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二是政策扶持不够。目前, 各级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扶持力度还不够, 出于风险控制考虑, 金融监管部门用近乎现代正规金融机构的审批程序和标准来进行严格审批, 加大了互助组织的组建和运行成本, 同时在社员红利分配比例、股金退出、附加表决权、非农民社员和社会组织借款数额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较多, 不利于壮大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的实力。三是融资渠道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存贷款业务限于社员, 吸收存款比较困难, 有限的资金积累影响了其经营规模扩大和服务能力提升, 限制了其正常成长。四是风险防范能力差。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小型化, 资金实力较弱, 在适应分散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同时, 也存在着风险防范能力差的隐患。加之农业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 自然、市场风险大, 增大了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的贷款风险。五是规范化水平不高。目前, 资金互助组织还处于探索阶段, 管理制度、运行模式、发展机制都还不完善, 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 难以满足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化发展的需求。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对策建议
健立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制度。在充分试点和探索的基础上, 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或者类似的法律及相关法规, 规范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 以立法形式明确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服务“三农”的地位, 赋予合法金融机构的正式身份, 明确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有关法人登记、税费优惠、金融监管等方面为其正常经营提供法律支持。同时, 借鉴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为合作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转型等提供法律依据。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农村金融建设需要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特别是在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建设初期, 需要出台配套政策, 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金融机构“三农”信贷投入的激励和补偿机制。构建合理的制度框架, 确立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 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 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拓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融资渠道。解决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资金短缺问题, 应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渠道, 促进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持续发展。比如, 中央银行向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批发支农再贷款, 委托其向农户发放;商业银行可在政策支持下向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批发贷款, 以及探索互助性担保、互助性保险等新的互助合作方式, 推动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等。
健全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监管体系。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 要突破风险由政府全部买单的传统, 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 以自担风险为前提, 切实加强监管, 通过龙头企业、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制约关系, 提高贷款的安全性。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建立起长效的培训机制, 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尽快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 建立谨慎的运营监管制度, 根据资本充足率、贷款分类标准、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日常监管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苗头, 适时进行风险提示。积极引导和督促其贷款投向, 防止贷款投向偏离“三农”, 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稳妥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对改善区域内金融服务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可盲目快速复制。在推广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模式上, 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既要有积极的态度, 更要坚持审慎的原则, 要具备应有的基础条件循序渐进, 不能强行推进, 应选择运行规范、经营状况良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 承载这项工作。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规模越小越好。在发展规模、层次上要针对服务的产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而定, 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文化建设、品牌塑造相适应, 形成良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在合作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组织之间建立一道拦护网, 防止合作金融组织蜕变为非法金融组织, 合作金融组织必须建立审慎性经营原则。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篇9
“新农合”的实行, 使得长久以来困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以初步解决, 农村的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所以, 它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医疗方面, “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体现, 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
一、“新农合”对农民道德风险意识的影响
1.“新农合”中道德风险的产生。
在“新农合”中参合农民、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三方实际达成了某种契约关系, 我们可将其视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 参合农民、定点医疗机构两者与合管办的利益存在冲突与对立, 导致三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博弈。
很明显, 这一博弈过程会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从已有的调查中看到, “新农合”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当合作医疗参与方参合后, 认为风险费用已转移给合作医疗管理方, 从而增加对医疗服务的利用;而医疗服务提供方也故意诱导医疗需求和索要过高的医药价格, 甚至某些参合者因品行不端为了获取赔款故意制造医疗事件, 增加了赔偿的机会, 从而影响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有效性的行为。
2.“新农合”产生道德风险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对待合作医疗中产生的道德风险,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 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 产生道德风险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反应。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 再加上农村经济长期落后, 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把利字摆在首位, 给予农民产生道德风险的机会几乎没有,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 现在既然有了, 我认为, 这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进步, 说明农民在逐步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自己作为一个经济人, 对于农村的市场经济的培育无疑是有利的。另一方面, 道德风险的存在必然损害一方的利益, 也会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 所以要加强管理, 特别是对于合作医疗这样的半公共产品, 道德风险严重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 所以要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新农合”对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1. 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集中。
自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失去作用以后, 农民实际上是自己掏钱看病, 在收入低的农村, 农民往往存在“小病忍着, 大病买药吃”的行为, 农民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真实的反应。“新农合”实行以后农民的医疗需求必然会有一个“井喷”。“新农合”是以保大病为主, 主要是保住院医疗, 所以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上。
2.“新农合”供给方的优势地位加强。
由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缺乏选择权, 医疗供给方处于垄断的优势地位, 市场竞争不充分且常常被扭曲, 致使医疗市场契约失灵。而对“新农合”引致的医疗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分析可知, 由于农民医疗有效需求增加, 农民患者又必须到指定的医保单位就医, 无法自主择医。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合作医疗供给方的优势地位。
3. 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可以预见, “新农合”的大病统筹保险只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的前奏,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农村必将在大病统筹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农民的个人医疗账户, 实行“保门诊也保住院”的模式, 使城乡医疗保险逐步趋向一体化, 农民在基层及县级医疗的医疗有效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而从现在开始进行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减轻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障碍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中的摩擦。所以说“新农合”带给农村的不仅是基本医疗的得到保障, 而是农村医疗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民就医模式的改变, 更进一步的是整个农村社会健康意识的改变。
三、“新农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1.“新农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新农合”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状况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 从外部的制度条件来看,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 特别是能够提高贫困人口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医疗保险, 在不同的人群中分散疾病所带来的风险, 或者对贫者进行医疗补助, 让人人享有医疗服务, 可以调节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高风险人群和低风险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因此, 医疗保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另一方面, 从农民自身的内部条件来看,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由此可见, “新农合”的推行有效改善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状况。
2. 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农村经济一直落后, 农村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很小, 农村市场亟待启动, 但是农民的低收入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谈何容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负担, 实际上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那么用于消费的支出必然增加, 农村市场的繁荣也是易见的, 对于我们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是一个支持。
四、“新农合”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影响
1.“新农合”引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加。
长期以来, 在经济上中国城乡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 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 也采取二元供给的做法。城市公共产品几乎完全由政府提供, 而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则是缺位的, 特别是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这样的半公共产品自旧的合作医疗崩溃以后更加力不从心, 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 农村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开端。“新农合”制度的实行, 顺应了民心和民意, 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医疗, 也是农村供给产品正常供给的开始, 与之相关的更深一层是农民对国民待遇的要求, 这必然会引发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的增加, 我相信国家决策层也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又在农村实行最低保障的试点。我们可以预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最终将会和城市接轨。
2.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和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相比, 国家给予农民的太少了, 这也是造成了农村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所以三农问题近年来被不断提起, 农民要求国民待遇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随着农民的这种意识不断加强, “新农合”的实行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需求, 原来自上而下的供给必然会被自下而上的需求取代, 要建立和谐社会, 这种要求也是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
五、总结
“新农合”的实行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 看不起病的问题, 也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所以它对中国农村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方面, 它通过对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农民道德风险意识、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影响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这种影响将是持续的、长久的。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自试点到全面推广以来,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使广大参合农民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对农村未来的卫生事业影响将是深远的。但是“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远不止在医疗卫生方面, 通过分析“新农合”对农村医疗的供给与需求、农民道德风险意识、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探析了“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新农合”,农村社会,影响,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8, (5) .
[2]程建平, 澹丰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
[3]何乘材.农村公共产品、农民国民待遇与农业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11) .
[4]李晓嘉, 刘鹏.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农民贫困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7, (11) .
[5]王兰芳, 陈万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致的医疗需求与供给变化结果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5) .
[6]于晶波.中国每年约有一千余万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EB/OL].中国新闻网, 2006-09-0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 篇10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在研究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多都是集中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吴占权、朱田[1](2009)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的特征,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贷款违约风险较大,机构建设和发展要着重风险控制;王建英、王秀芳[2](2010)则主要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风险,着力于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孟宇航[3](2010)基于吉林省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研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年志远、马宁[4](2009)从制度方面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和缺陷,认为应该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才能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其进一步发展;赵天朗[5](2010)主要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制度性原因;于菊兰[6](2009)主要着重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效研究比较少,王曙光[7](2008)以调研方式对我国已经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对构建产权多元、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一)成立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农信社是我国的主要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网点大规模撤并,农发行的政策指导和业绩一直不够理想,邮政储蓄的金融支持职能不强,农信社自身的包袱繁重,这一系列的因素加重了我国农村金融的“贫血”现象。
(二)政策性指导
面对我国农村发展资金贫乏问题,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选择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率先开展试点工作。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县正式开业,紧接着的3月9日,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营业。这标志着银监会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结出了第一粒果子,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也标志着我国在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7年10月初,银监会又早于市场预期的时间表,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推向了全国的所有省市区。
为支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财政部、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2008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村镇银行在存款准备金、利率、支付清算、会计、征信、金融统计和监管报表等方面的政策。政策中适当放松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有力地支持了这些机构的成立和成长;2009年3月17日,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 支持春耕备耕 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通知》,决定将支农再贷款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县域内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2009年7月23日,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工作安排》,提出在2009-2011年,全国35个省(区、市,除西藏外)、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 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8];2010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为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量的增加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政策指导;2010年5月18日,财政部发布《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中央财政对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的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末存贷比高于50%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已经有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银监会核准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从经营情况来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1亿户、6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0.5万户、91.2亿元,分别占贷款余额的36.2%和50.4%,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9];从资金来源看,有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并且还有国外资本。
三、模型建立及变量分析
(一)模型建立和数据选取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三农”服务,自2007年开始,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列为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情况的统计口径。为有效反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本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相互关系,农村经济增长指标用第一产业总值(RGDP,简写为RG)衡量;农业贷款(RLOAN,简写为RL)和农业存款(RDEPO,简写为RD)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增长服务的贡献力指标。
在数据时间区间选取上,由于1989年前后农业存款的统计口径不太一致,为达到数据的有效性,本文选取统计口径一致的数据,即选取数据时间区间为1989-2010年。
因此本文建立农村经济与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的线性关系函数:
RG =β1*RL +β2*RD (1)
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本文对选区变量进行对数变换,用变量LOGRG表示对数变换后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用LOGRL、LOGRD分别表示对数变换后的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10]。因此,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LOGRG =β1*LOGRL +β2*LOGRD (2)
假设:模型中参数稳定。
为检验假设,采用邹检验将原本数据分割为两个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这两个样本数据运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和RSS1与RSS2,然后将两个时间序列合并为一个大样本后再次进行回归,得到大样本狭隘的残差平方和RSS3,最后计算邹检验的F统计量:
如果F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参数是不稳定的,即模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否则亦然。
本文按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将样本数据分成1989-2007年和2007 -2009年两端,运用Eviews5.0软件,对模型进行邹检验。
(二)变量分析
观察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图1)。图中数据显示,2003年之前,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增长率不到5%,甚至在1999年达到了负值,远远低于我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突破之前一向低迷的数据,达到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的22.05%。进一步观察2005年和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它们分别是8.8%和3.4%,这一水平与2004年之前的增长率水平基本持平。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又一次达到了19.8%较高增长率水平,2008年到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8.7%、3.6%和14.9%,除2009年外,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2007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有较大的波动,与我国的农村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有不可忽略的关系。2004年之前,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都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重心在城市,当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过于薄弱。这种情况就限制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全民的整体发展。
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有很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强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效果。2005年和2006年的数据与2004年之前的数据基本持平,说明2003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只是使农村经济在2004年这一年有了较大的增长率,却没有达到持续长久的促进农村经济高增长率的效果,这完全不符合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对农村金融的强烈需求状况。
除2009年外,2007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达到高于15%的高增长率。2009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2007年、2008年和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增长率较高并且基本持平,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在高速平稳地增长。造成我国农村经济近两年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经济的自身发展以及农民利用金融工具意识的提高,等等。但是,2006年12月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逐步设立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高增长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是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的直接因素。农村贷款与农村经济的相关关系分析,见表1。
表1显示,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之间以及它们分别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0.99和0.91,这些值完全可以说明各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计量回归
根据上面的分析及模型,本文运用Eviews5.0计量软件,将各变量带入进行求解,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将选取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到下面结果:
LOGRG= 0.77*LOGRL+ 0.30*LOGRD
(5.14) (2.14)
R2=0.76 修正后R2=0.75 D.W=1.72
回归结果表明农业贷款增长率和农业存款增长率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30。可见它们对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有较大的差异,农业贷款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77个百分比,而农业存款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只会增加0.30个百分比。可见,农业存款对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
模型回归结果通过了计量统计要求,并且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以对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
(二)参数稳定性检验
对模型进行邹氏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邹检验结果显示,以2007年为分割日期的邹检验F统计量为4.04,对应的P值为3.6%,小于显著性水平5%,因而拒绝参数稳定的原假设,即认为模型结构发生了变化,说明我国农业贷款和农户存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2007年前后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2007年后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与之前相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2006年底我国政策导向的影响。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较好的长远促进作用。然而,如果增加模型的置信区间,邹检验则不能够通过,可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还有发展空间。
五、结论和建议
1.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较大差异。
农业存款增长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线性系数仅仅为0.30,而农业贷款增长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线性系数是0.77。可见,农业存款一定量的增长率并不能够带来农村经济相同或者相近程度的增长率,而农业贷款增长率提高有助于农村经济增长率提高。
农业存款增长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率促进作用的有限,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外流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贷款公司不可以吸收存款,资金互助社只可以吸收内部会员的存款,资金量很有限,只有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这种现象限制了农业存款增长率的提高。存款增长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依然主要依靠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村存款资金流向城镇地区,这就限制了农村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农业贷款增长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说明农业贷款大部分投向了农村地区,为农村经济增长做贡献。所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可以发放贷款,它们发放的对象范围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向农村地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发放,资金直接流向农村地区,因此对农村经济增长率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以上分析,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业务范围,关于准备金、再贷款等方面对新型金融机构给予不小于对农信社支持力度的支持和优惠措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国家扶持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对这些机构给予低税或减税政策。其次,税务机关应该充分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建设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度有待提高。
邹检验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以后,提高我国农业贷款增长率和农业存款增长率会促进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提高。可见,短短四年的发展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其能够长久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必然可以为我国第一产业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但是,对邹检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加大邹检验的置信水平,模型将无法通过检验,这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第一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状况造成的。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常被人们视为是“个人银行”,加上规模远远不及其他银行机构,并且一般只有一个营业网点,公众对其缺少信任度[11];第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就目前为止,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还仅仅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对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他业务则几乎没有涉及,同时村镇银行的结算系统也不够完善;贷款公司的业务流程一般都借助于其它金融机构,这样工作效率比较低,影响了机构的发展。另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地址处于县域甚至县域以下的村镇,人员利用主要是新毕业大学生和当地社会人员,这样导致这些机构实践和知识无法有效结合利用,从而限制了其服务水平,进而影响了这新机构的发展。
为有效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这些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应该提高其业务服务水平。如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学习开始其未涉及的常见业务,完善其业务服务范围,同时还应该建设自己的一套结算系统,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其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在现有基础之上,以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为前提,积极发展其他未涉及业务,并积极研发推出与其自身发展相适应、符合“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实际金融服务需求,提高机构的服务标准;另外,新型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员工素质,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业务团队,运用吸收、在培训等方式,优化业务团队,增强机构员工整体素质,有效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如可以派遣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深造学习,加强科技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吴占权,朱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2009(4):71-74.
[2]王建英,王秀芳.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4):306-309.
[3]孟宇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亟待关注——对吉林省部分机构的调研[J].中国农村金融,2010(5):45-46.
[4]年志远,马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金融纵横,2009(9):86-88.
[5]赵天朗.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若干问题的深层思考[J].华北金融,2010(1):27-29.
[6]于菊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09(6):75-78.
[7]王曙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绩效与机制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60-65.
[8]沈杰,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金融纵横,2010(6):75-79.
[9]中国银监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jsp/index.jsp[EB/OL].
[10]王必锋,赖志花.我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2):86-88.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篇11
一、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目前,沛县共有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481个,其中村级430个、镇级27个、县级6个、市级18个,形成了多层次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结算网络化、电算化,建立了补偿稽查制度。农民参合人数由2004年59.1万人增加到2013年94.78万人,参合率由最初的60.75%提高到100%;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2004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005万元,2013年增加到2.67亿元。2013年累计补偿229.91万人次,累计补偿41402.05万元,县镇两级住院费用政策补偿比达到83%。
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持续有效筹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筹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一些贫困镇区,农民支付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镇村干部和乡村医生筹集个人负担的部分成本较大,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个别村干部、卫生室人员垫付农民个人负担资金的现象。
(二)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因素,比如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允许在城镇就读的学生和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这部分人员有的已参加了新农合,造成重复参合参保。二是信息不能共享,由于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机构承办,两种基金的筹资时间不一致,新农合信息平台与医疗保险信息平台没有实现对接,对参保人员信息核实的难度较大,造成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的发生。
(三)基本药物品种价格不够合理。一是基本药物目录过窄,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基本药物数599种,远远低于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894种。目前,群众较常用的品牌药、小儿适宜剂型药品、眼科等小科用药药物品种缺失。而且常用品种配送不及时,有时不定期缺货,有的甚至长期缺货,如三七片、丹参片、甘草片等,加之少部分慢性病人常用药品以及群众已经接受并且习惯了的常用药品不在目录之内。二是部分药品价格不尽合理,部分基本药物中标价不仅高于制度实施前自主采购价,甚至还高于制度实施前的药品零售价。
(四)基层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部分乡镇卫生院执业水平低,服务不规范,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较突出。据了解,医改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60%以上用于县级以上医院报销,40%以下用于乡镇卫生院报销,这与医改的目标“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背道而驰。况且乡村医生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村级卫生室执行基本药物价格和诊疗服务标准不到位,有的没有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报销相关费用。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级统筹,资金在县级完全做到了封闭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但是在资金使用的终端,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情况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乡镇卫生院,医患联手造假开处方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监管存在漏洞。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一)强化制度宣传,优化医疗服务。要对村组干部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合办法、权利、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要按期公布住院补偿报账费用,增加透明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二)整合医疗制度,避免重复参保。按照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之间的平稳有序衔接工作,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合并实施,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机构合并归一个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利于降低管理成本,防止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
(三)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成本。建议在符合国家医改政策的前提下,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或增补药物目录品种,特别是儿童、老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常见病防治药品,以满足群众合理的基本用药需求。继续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公开询价、竞标和区域配送等办法,减少购销环节,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同时,组织药监部门加大对农村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农村药品批零企业的经营准入,打击非法经营,净化农村医药市场。
(四)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定点机构监管。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控制目录外用药,对药效相同或相近而不同药名的药品,医疗机构必须采用目录内用药。要加大对“滥用药”、“滥检查”、“滥用高值耗材”、“炒卖病人”、“滥收住院病人”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病区执业医师的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要取消定点资格。
(五)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因素,重新调整镇卫生院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基层镇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备所需人员和设备,积极发展村级卫生室,提供初级诊疗服务。要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使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镇延伸,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延伸。要开展乡村医疗队伍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为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价廉、质优、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 加强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有效。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收、管、支”三分离的封闭管理方式,即收钱的不管钱(镇村人员)、管钱的不用钱(财政部门)、用钱的不见钱(经办机构)。设立新农合基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开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各相关部门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乡、村三级公示及医院内公示工作,确保新农合基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各级组织、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卫生、审计、财政等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立专家技术组,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用药、诊疗、收费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和自费药品比例,不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操作。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实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控,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通报批评、扣减费用,直至终止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改革探讨 篇12
一、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支柱
我国传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 这三大合作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大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中农业合作社已演变为今天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 逐步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 降低了农民承受的市场风险, 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 突出主业, 实行农业专业化,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 积极开拓农产品储存、加工、销售新渠道, 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是一种松散型的联合体, 加上合作社社员整体素质较低, 潜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 所以, 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农村金融业的支持。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能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解决农村金融为“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服务问题, 需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农村金融体系, 如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等;二是农民信用体系, 建立社会公众信用数据库, 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和社会化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三是农业保险体系,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由谁来担当这个责任呢?作为农村地区的两大传统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供销社显然责无旁贷。事实上, 不少地方的供销社在农村金融领域已经进行了许多改革的尝试, 总结其成功经验, 对于全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规避金融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信用社与供销社在一些地区有与专业合作社相互融合的趋势, 可以认为, 这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既是严峻挑战, 又是重大机遇, 必须加速其走向联合, 扩建服务平台, 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强化各自职能。
二、信用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核心
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 它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影响其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 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 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前些年, 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 造成农村金融市场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但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
因此,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应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 发挥政策优势, 用好国家在利率浮动、准备金上缴、支农再贷款、税收减免、小额农贷发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把政策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同时, 还应在开展差异化经营方面下工夫。差异化经营对农村金融市场来讲是一个战略问题, 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找准市场定位,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体现自身优势的项目, 开展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差异化服务。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信息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企业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经营。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 农村信用社有着先天的优势, 广大农民为其提供了大量客户资源, 为其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村信用社可以充分利用差别利率等手段, 把优化信贷投向作为推行差异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如在贷款客户对象选择上、在信贷扶持的产业上、在贷款发放额度上及在健全信贷保障机制上均可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
三、供销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杠杆
供销社是按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立足农村流通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供销社的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 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 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农村合作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供销社既是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的纽带, 又是城乡沟通的桥梁, 在服务“三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职能是参与组织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 构建面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平台, 指导基层供销社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
目前, 农村上下都希望供销社能在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中有所作为。其中的道理何在?笔者认为, 首先,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真正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积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供销社长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 与农民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和感情联系, 所以由供销社参与兴办的金融机构能为农民办事提供更大的方便。其次, 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农贷畅通的重要保障, 解决农村的信用问题对解决农村的金融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金融基础长期薄弱的症结之一就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农民个人的信用情况, 所以不敢轻易放贷。其实, 供销社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1) 供销社长期与农民打交道, 了解各家各户的信用情况, 容易开发农民的信用资源; (2) 供销社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来提升信用度和增大信用系数; (3) 供销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 并收购加工农产品, 从而可以掌握农户的现金流, 有利于防范信用风险; (4) 凭借供销社在农村基层星罗棋布的网点和供销社品牌的知名度, 可以节省金融企业开发市场的费用。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需要供销社的参与, 供销社也需要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过程中推进合作金融的发展、扩大生存空间、增加服务手段。因此, 利用供销社的优势和企业及机构的资金、管理、技术等优势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抓住机遇, 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调整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之机, 积极参与组建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 为建立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积极作出贡献。
四、结论
如前所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三大主体。三者在构建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中各有侧重和分工, 又有趋于融合之趋势, 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 分工之中有合作, 关键在于厘清思路、找准定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生产领域组织服务, 以提高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为己任。它立足当地资源, 实行农业专业化,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是其根本。同时它又可以向产业链延伸, 开拓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之路, 从而在某些领域可与供销社实行职能融合或整合。
供销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流通领域服务, 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为己任,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是其根本。同时它又可以举办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与专业合作社融合, 或者在参与农村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农信担保公司等方面推进合作金融, 与农村信用社合作, 成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有益补充。
信用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金融领域服务, 以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为己任, 保障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和供销社组织流通过程中的资金供应是其根本。然而, 以区区农村信用社一家之力绝无可能撑起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 因此它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网络和品牌等优势, 与之共创农村合作金融新天地;另一方面在努力完善自身条件的同时与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 实现双赢。
农业合作经济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问题, 还有市场、技术、供销等问题, 因此努力构建以农民生产合作为基础、流通合作为依托、金融合作为支撑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既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符合当前农村、农业发展实际, 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又有利于服务“三农”力量的整合。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 金融服务是合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要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 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在某些地区先行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工作等等。可见,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改革, 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系中华供销总社课题“完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下的信用合作基础研究” (课题编号:gxs0740) 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基于此, 本文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供销合作社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
参考文献
[1].谢光华.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特区经济, 2006;9
[2].李俊明, 李雁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值得关注.河北金融, 2007;4
[3].何伟.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障碍及政策解读.时代金融, 2007;3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推荐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论文11-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0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10-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06-14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11-16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1-25
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5-19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07-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怎么报销?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