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2024-06-01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通用7篇)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篇1

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刚刚召开,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这个会议很重要,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事关千家万户,覆盖面广,是一个民生工程,德政工作。今天会议目的很明确,主要是传达贯彻省、市今年新农合工作新精神,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部

署明年工作。刚才,枣林副县长就今年新农合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就明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好,成绩、问题都讲的很详细,很清晰,明年工作的部署、任务很明确,重点很突出,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会上,县人大**副主任宣读了2013新农合筹资工作方案,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乡镇下发了工作责任状,各乡镇乡镇长以及县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请同志们言行一致、落到实处。下面,就抓好我县新农合工作,再强调“五个三”,供同志们参考。

一、强化三种意识,增强宗旨观念,务必提高认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件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从2007年以来,我们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正逐步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群众的反响是非常好的。2013年参合农民的筹资标准从每人50元提高到了每人60元,所以,今年的资金收缴工作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提高对新农合工作重要性和必然性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着重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推行新农合是造福农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而要造福群众,就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而解决“病有所医”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把新农合工作摆上更加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好落实,强力推进,真正使其发挥作用,而且作用要越来越明显,受益面要越来越大。

二是推行新农合是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实途径。长期以来,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民群众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很弱,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有了病,大部分是小病扛、大病拖。在农村,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村里面太阳能、电视、网络都进去了,绝大部分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而推行新农合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认真组织,精心实施,抓好落实。

三是推行新农合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新农合制度不仅能够从经济上解决农民在医疗方面的后顾之忧,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党得民心、民得实惠”,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带着责任、感情和爱心去工作,切实把这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分析三组数据,肯定工作成绩,务必继续努力。

这里,通过三组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今年以来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效。

第一组数据是“10万和96%”。这是一组反映农民参合情况的数据,10万是全县农民的总数,2012年初全县户籍农业人口数是103629人,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民有99561人,占96.07%,这一比例高出省、市对我县新农合工作要求的95%的参合比例,说明我们的基础工作是扎实的。

第二组数据是“2700万和70%”。这是一组反映农民受益情况的数据。今年全县新农合基金总额为2887万,截止目前,已支出了2400万元,预计全年基金支出2700万元,这就是说,全县农民得到了2700万元最急需的救命钱,保障了患病农民能看得起病,全县新农合住院费用补偿平均达到了70%,这是一个不低的比例,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民负担。

第三组数据是“1000万和25%”。这是一组反映新农合基金整体安全运行的数据,也是作为政府层面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规定,新农合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安全范围为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25%。截止目前,我县六年来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为1188万元,考虑后两个月的支出,预计截止年底的结余为1000万元左右,比当年基金总额的25%(720万元)略多,这一数据说明我们新农合基金整体运行安全稳定。(据全省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省有12个县当年基金使用率已超过了100%,有9个县已超过了95%,这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全省统一的补偿政策框架下,基金整体保持平稳运行,表明我们政策把握得好、管得严。

我县近年来新农合工作取得的较好成绩,是全县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新农合工作人员探索创新、勤奋工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篇2

一、提高筹资水平

2015年, 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 达到380元, 其中:中央财政对120元部分的补助标准不变, 对260元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 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 全国平均个人缴费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医保制度筹资水平差距。

二、增强保障能力

合理调整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 将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50%和75%左右。以省 (区、市) 为单位统一制订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 建立完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控制目录外费用占比, 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加强门诊与住院补偿方案的衔接, 适当提高门诊手术、日间手术等门诊诊疗报销比例, 合理设置住院起付线或低费用段报销政策, 控制门诊转住院行为。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非公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 满足参合群众多样化需求。

三、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

2015年, 各地要全面推开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工作, 尽早启动大病保险补偿兑付。2015年底前, 以省 (区、市) 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统一政策, 统一组织实施, 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建立健全招标机制, 以地市或省为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鼓励各地在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的基础上, 将新农合基本保障经办服务工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一并负责, 打通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经办服务通道, 实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2015年底前, 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以按病种付费方式纳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先执行新农合报销政策, 再按大病保险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四、完善支付方式改革, 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全面、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 在开展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的地区, 将病种范围扩大到30~50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和质量监督体系, 防止定点医疗机构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必需的医疗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将考核从定点医疗机构延伸到个人, 将医生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作为医生个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与其个人收入挂钩, 充分调动其控费积极性。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 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诊治的病种, 上转不予报销或大幅降低报销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能力不足的病种, 依据相关规定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 可按规定比例报销。按规定上转或下转患者的起付线连续计算, 不重复收取。

五、规范基金监管,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新农合基金风险预警机制, 确保基金既不过度结余, 也不出现超支。加快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 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以次均费用、住院率、目录内药品使用比例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定期开展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评价, 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探索建立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和黑名单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 加大补偿结果公开力度, 大力推进即时结算, 既要减少报人情账, 又要最大限度减少推诿扯皮, 方便群众报销, 使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实惠。

甘肃省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查报告 篇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本文通过调查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对新农合实施过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发展。

一、调查分析

(一)村庄概况

济源市是河南省新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自03年起就推行新农合政策,参合率以每年平均7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在河南省省率先实现了农业人口的全覆盖。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位于坡头镇内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全村1300多人,共分为14个大队。村子整体经济水平较低,村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大队里的财产很少。全村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单纯靠务农维持生活的较少。全村参合率高达99%以上,群众支持率较高。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为例,探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现状,希望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大庄村的深入走访,获取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实施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当地政府及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的统筹情况,切实反映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所获得的资料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提高。

(三)调研对象及方法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大庄村村民、村卫生所医生、村支书、坡头镇卫生院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并参照了济源市卫生局、坡头镇卫生院的有关信息。我们所用的调研方法有:深度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焦点小组等方法。

二、资料分析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落实情况

08年新农合进行了改革,个人交费由10元增至20元,国家、当地财政补贴由20元增至40元,报销上限由2万元增至3万元。这些改革政策在坡头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访谈过程中,大庄村村民基本上都知道08年改革的内容,对改革后相关政策的变动也有一定了解。农民从08年以来都改为交纳20元,并且年末到卫生所看病划价金额由8元增至16元。

但是改革中存在村民只了解改革后村民交费、在村卫生所划价金额的变动,对于国家、地方财政要缴纳费用、报销比例的变动并不了解的情况。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对新农合的政策宣传的力度较小,镇新农合办公室只对住院病人发放传单,村卫生所只负责收费;农民看到身边人确实受益,知道新农合是惠民政策,就响应参合,而自身对国家政策改革不主动了解。

个案A

大庄村村民,张金芬、王玉芬

张金芬和王玉芬是大庄村5队的两名妇女。王玉芬是一位农民,53岁,夫妻两人以种田为生,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张金芬是一位73岁的老人,患白内障和高血压多年,常年用药,家境较差,常常因为经济问题而舍不得用药。

当我们问大庄村实行了几次医疗变革,每次变革的内容是什么时,她们回答:“04年以前没有医疗报销,花多少钱都要自己拿。04年到08年是每人交10元,村里补贴2元,国家、镇上交多少不清楚,能报销40%—60%。现在每人交20元,其他交多少不清楚,不知道报销比例怎么调整的。”

当我们问如果今年如果没有报销,交的20元钱能够挪用到明年累积使用时,她们回答:“一般20元钱到年底要花,去医疗队拿药可以抵20元钱。不知道来年能不能重复使用,因为人总会生点病,所以都去医疗队买点常用药。”

当我们问去镇级以上医院报销的程序时,她们回答:“去镇级以上的医院报销,把证件直接交给住院的医院就行。报销超过1000元的要拿到市里批准,10元钱的时候是300元以上的允许报,现在交20元报销的最低标准是多少还不清楚。”

我们发现她们只了解自己日常能用到的相关政策,而对新农合改革缺乏全面认识时,问她们“对新农合改革后的新政策不太了解,不去卫生所询问一下吗?”她们笑笑,回答:“村里的人都不问,国家政策已经颁布了,政府不会贪污这点钱,农民比较厚道。”

而当被问到对新农合政策满意不满意时,她们回答:“国家政策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不报也这样,报了更好些。国家的政策咋样都是会好一些的。”

(二)高参合率的背后:村民的态度与存在的问题

参合率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新农合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大庄村的参合率并不太高。很多农民看到刚出台的政策,都持观望态度。随着新农合的逐步开展,很多参合农民从中受益,这些受惠实例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新农合是一个惠民政策,积极参合,09年大庄村的参合率高达99%以上。

但是在高参合率的背后,仍然有少数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据我们了解,不参合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觉得自身身体条件好,不会生大病,不愿参合;当我们问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为什么有少数人不参加新农合”时,值班人员回答:“可能年轻人觉得自己在身体好,很少得大病,不需要。”一种是极为贫困的孤寡老人,实在没有能力支付20元的费用,而无法参合。在与大庄村14队的村民刘新道、刘开亮访谈过程中,当我们问他们大庄村的参合率如何时,他们回答:“99%以上的人都参加新农合了。大庄村14队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杨西平,因为家里穷交不上钱所以没入。”

(三)各方对信息的掌握不一致、不全面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大庄村村民所说的报销内容中的费用与新农合办公室人员的回答不一致。对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不仅村民内部的回答不一致,而且导致报销麻烦的原因,村民与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的解释也不统一。

村民原芬在接受采访时说:“报销最低限度是300元钱,检查费、医药费都不报销,住院费可以报销,报销比率是50%左右,不低。”但是当我们就报销哪些项目这一问题询问镇医院新农合值班人员时,她的回答与村民给出的答案不同:“医药费、检查费、手术费都能报销;急救费、车费、一次性用品的费用——比如注射器——等费用不能报销。”而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的负责人李友芬的答案是:“住院费、检查费、治疗药物费用都能报销。新特药、试用药不报销。不在报销范围内的药要与病人签订协议。”

至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这一问题,村民原芬反映说:“一般是将手续交上去,一个月左右才能拿到钱。有熟人能快一点。办理出院手续,然后交上费用条,一二十天才能结算。”而当我们问村卫生所医生报销程序是否麻烦时,村卫生所医生回答:“去省级医院的手续必须直接拿回来到本市或本县报销,交到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去市里领取报销费用;去济源市的医院,手续直接给大夫,就能够报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据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说,镇医院只给来住院的人发宣传单,不会派专人去各村宣传;村民自身也不主动了解新农合政策,而是盲目跟从国家政策,糊涂参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住院报销“封顶线”、“分级按比例报销”、“有些药品不能报销”等设置,村民并不清楚。即使是卫生所的医生,对新农合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态度。当被问及新农合政策还需要哪些改善的时候,卫生所医生回答说:“国家很重视新农合改革,这都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我们不懂,配合就行了。”

(四)部分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不太满意

虽然大部分村民对于新农合政策都持支持态度,但是部分村民对新农合政策仍有一些意见。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意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报销的起付线较高,能报销的钱太少;二,报销的上限相对于高昂的手术费而言,对家庭的帮助太小;三,新农合报销多为事后补救而不是事前预防。

村民李友芬反映:“新农合报销的不够。乡、县一级的都给报销,但是钱太少。自己得了肾结石,花了100多,因为没住院不给报销。只有住院、生大病才能报销,但是医疗花费主要在平常看病,这部分钱却很难报销,而且报销的起付线高能报销的钱少,并且在村医疗队看病不能报销。”

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报销只能是在手术完成后,交上手术费用等相关材料才能报销,却没能解决有的家庭手术前没有钱交纳手术费、无法及时进行治疗的问题。而且由于新农合规定了报销上限2万元,(08年改革后上限改为3万元),对于手术费高昂的家庭来说,报销的钱相对帮助较小。

个案B

村民张春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自家开一个小面粉店,生活拮据,是贫困户,领政府补助金。妻子患脑出血,为了给妻子做手术家里四处借债,但是还是没有及时筹够手术费,妻子第一次脑出血后没能在病情较轻的时候进行治疗,导致第二次脑出血,不仅手术费用增长了数倍,而且由于病情加重、手术不及时,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妻子如今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因为四处借债,成了特困户。

张春来在回忆给妻子治病的曲折经历时,情绪仍然很激动。他说:“新农合报销只能在妻子做完手术后报销,却不能在动手术前解决没钱付手术费的问题。况且新农合报销上限两万元,而住院及维持到现在已经花费将近二十万,报销的那些钱对于这么大的支出,帮助并不大。新农合报销这么迟,等给了钱了,自家也成了特困户了,妻子的病还耽误了。”他一再向我们提议:“新农合应该能提前报销才行。”

三、思考及建议

(一)科学有效地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尽可能多地受益。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准确地测量农民疾病的风险,适当提前报销相应费用,以免出现没钱支付手术费无法看病的现象,让补助金真正能解参合农民的燃眉之急。落实“大病二次补助”政策,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在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医疗机构要与村委会加强合作,通过举办新农合知识普及讲座等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新农合政策内容,保障村民能有效地运用政策为自身服务,引导农民加强对新农合运作过程的监督。

(三)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机构。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篇4

今天这次新农合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回顾总结全县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2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扎实实地推动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刚才,春生同志宣读了武邑县人民政府《20**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克服困难,狠抓落实,确保新农合工作取得实效。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县新农合工作,讲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探索,扎实工作,08年新农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08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新农合有关政策,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基金运行平衡有序,形成了农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委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08年全县共有235526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9%,全年共筹集资金2119.73万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资金1866.7万元,正常分娩12万元,慢性病补偿177万元,风险金64万元,结转资金共100万元,累计2219.73万元。1-10月份共有11036名参合农民享受住院补偿,大病补偿资金1271.58万元,占大病统筹基金的68%,其中正常分娩补偿4.36万元。县内、县外住院次均住院费用2772.19元,比去年增加了530元钱, 推算全年总住院率5.6%,比去年增加0.35%;门诊个人帐户补偿22393人,补偿金额53.2万元,占个人帐户的28.4%。补偿金额超过5000元的437人、超过1万元的117人、达到3万元的6人。比如:圈头乡葛庄村村民葛树信因肺癌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费用75355.4元,报免14460元;圈头乡魏务村村民蒋二妮因结肠癌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费用181389.17元,报免30000元;龙店乡小国村村民刘小花因脑梗塞、糖尿病在龙店卫生院住院费用1692.64,报免955.91元。以上数据表明新农合政策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好处,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农民一般疾病都扛的现象,农民有病不就医的现象转变了。

在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我县不断总结改进,不断完善提高,取得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基本经验。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调度会,协调相关部门,督查工作进展,为新农合工作开展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区主要负责同志也都亲自动员,亲自部署,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群众的工作,保证了群众的参合率。二是宣传动员深入人心,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强大基础。我们始终抓住宣传动员不放松,扎实有效的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把老百姓身边参合农民报免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极大地消除了农民的疑虑和顾虑。使农民自觉自愿的参加新农合、关注新农合、支持新农合。三是强化基金管理,是新农合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08年我县合作医疗基金总额为2119.734万元。为切实给参合农民管好钱、用好钱,真正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运用合作医疗基金,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县乡经办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报免程序办事,真正做到了该报的一分不少、不该报的一分不报。下半年根据上级政策调整的情况,对起付点和补偿比例适当进行了调整,最大程度的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维护了每名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深化对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是建立新农合良性循环机制的根本保证。卫生局和县乡经办机构,严格贯彻落实《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稽查,各医疗定点机构严格执行《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不断完善医疗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有效降低了农民治疗的次均费用,真正让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中得到实惠。

虽然我县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的参合率对比先进县、市还有差距,08年,全市参合率最高的枣强县为91.44%,全市平均参合率为84%,我县参合率只有79%。二是县级医院转诊率高。三是县乡医院基础建设、设备配置不适应群众的要求。四是医疗队伍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乡级住院率高,存在诱导农民门诊转住院现象。六是基金监管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存在联手套取新农合基金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掌握政策,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任务目标

根据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经县政府批准,将新农合政策进行了修订:(1)筹资标准有了变化。09年参合农民每人每年参合医疗基金为100元,其中农民资金筹资从08年10元钱增加到2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省财政补助22元、市财政补助12元、县财政补助6元。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个人筹资部分政策的变化,势必引起一部分群众的抵触,因此,各乡镇、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把新农合的核心信息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讲清楚,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切实提高参加新农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慢性病大额门诊,从原来的一个起付线报免比,修改根据病种规定三个起付线报免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一定负担。(3)住院患者,院前检查的费用不再纳入住院报免费用。(4)住院分娩实施侧切的患者按正常产每例补偿100元。

具体任务目标:在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参加原则的前提下,稳步提升农民参合率。11月30日前,各乡镇要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任务,同时,参合率要在去年79%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又好又快地完成09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工作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继续按照“规范运作,严格管理,公开透明,方便群众”的十六字原则,切实搞好新农合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是农民,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关键在于群众认识是否到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发动工作是否到位。政策宣传的有力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合工作的成败。因此,各乡镇及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要通过宣传发动,让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政策、看到实惠、感受到好处,从而增强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各乡镇和各级医疗机构,会后要立即召开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农民筹资工作,深入搞好宣传发动。要制定宣传方案,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专栏。宣传资料要发送到户,政策规定要上墙公布。卫生局和县合管中心要会同广播电视部门制作专题节目连续播放,让广大农民真正知晓新农合的意义好处,对农民讲深讲透,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切实提高参加新农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分解任务,各负其责,确保月度全面完成参合农民自筹基金的任务。今年的新农合筹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书记、乡镇长要亲自部署任务层层分解任务,督导要帐,保质保量的完成农民参合资金的筹集工作。

三是农村参合的各种信息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填写录入,确保基金规范、有效。严防纰漏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四是特困户的参合资金由民政局给各乡镇区拉出清单,由民政局出资,确保弱势群体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医疗待遇。

四、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

一是合管中心人员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切实发挥监管作用。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要学好法规,清楚自己的使命;要尽职尽责,纠错堵漏,保资金安全;要身清气正,严防吃里扒外。

二是县、乡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管理,率先垂范。“一把手”要抓班子、带队伍,形成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团队。

三是要健全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群众的保命钱,能否很好的管理和使用,关系到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信任。县、乡两级经办机构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对基金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全部、公平、有效地用到农民身上。同时,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的公示制度,确保公示内容真实、规范、及时,保证参合农民享有参与、知情与监督权利。

四是强化审计监督,杜绝任何套取农合资金的行为。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不定期的对各级卫生机构的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对套取农合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依法依规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五、加强卫生系统建设,提高卫生机构的医疗和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跑办项目,加快县、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购置。

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卫生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把那些整天无所事事、高职低能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清出卫生队伍。

三是整顿纪律,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要一改过去“冷、横、硬”的服务态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

四是强化联合,提高卫生机构的声誉。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要采取聘请专家定期坐诊和外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的办法,不断提高医疗队伍技术水平,使农村居民真正就近享受到优质、价廉、安全、快捷的医疗服务。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篇5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前期柏林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运作,全面推开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集体、个人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各级都极为关注和重视,去年以来,国务院、省、市先后召开专题会议,温家宝总理、韩寓群省长、连承敏市长都亲自到会作了讲话,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委、县政府也把其摆上了重要位置,会前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有关汇报。对各级的指示和要求,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护农民健康,不仅关系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体现了重视“三农”、倾斜“三农”的政策精神,有利于农民的减负和增收,从根本上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当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仍非常突出。根据基线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农村贫困居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约占5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70%,农村得大病70%以上不住院治疗,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运用政府、农民共同承担的方式,让农民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维护农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第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基本医疗保障一直是农民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与城镇职工享受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和目前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广大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很弱,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的健康,还可能激化农村各种矛盾,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2004年以来,我县在柏林镇开展了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现已运行一年零三个月,试点成效非常明显,有效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的问题,收到了党委政府得民心、农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的多赢效果。今年我县已被列为第三批新增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央、省、市财政对我县农民的财政补助人均可达26元,按80%的参合率计算,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可达1700余万元,这为我县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还存有许多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柏林镇的试点工作,我们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广大农民和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还不够,存有担心和疑虑,参保积极性不高。按照要求,今年4月1日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将全面启动,这就要求我们3月底前务必完成筹资任务。满打满算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还有宣传发动、制定相关规定等大量工作要做,时间紧,任务重。对此,各乡镇、有关部门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指示精神上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这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

二、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我县是全市三个省级试点县之一,必须确保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争当先进。会上已制定出台了《平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施方案》和《平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于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自愿参加是新农合的特点,也是基本要求。因此,推行中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由于各方面原因,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医疗存有疑虑和担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使农民群众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后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和程序,消除农民群众的疑虑和担心。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舆论,真正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增强农民群众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探索有效措施,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关键,没有一个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一句空话。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中央、省、市和县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人均不低于30元。农民个人筹资部分以户为单位,按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乡镇一次性筹齐,上划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用账户,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基金。这里的关键就是个人承担资金的筹集,各乡镇一定要强化措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在筹集资金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政策和标准,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确保不出现任何违章违纪问题。

(三)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新型合作医疗得到农民的信任。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信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县、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切实搞好资金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支挪用,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有效地用在农民身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要定期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保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知情和监督权。为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县里成立了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审计、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定期向监督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四)认真做好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农村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制度,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一定要抓好落实。五保户参合个人交纳的资金由乡镇财政统筹解决,对重点优抚对象参合个人筹资部分,由民政部门从优扶自然减员经费和其它救助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通过落实扶助措施,真正使被救助的对象,能够享受到与大多数农民一样的参合待遇。民政部门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这项制度落到实处。

(五)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农村药品监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定点医疗单位能否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巩固和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定点医疗单位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卫生部门要切实抓好对定点医疗单位的管理,各定点医疗单位一定要正确处理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医条件,增强整体服务功能。要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药品监管,保证农村药品供应,让农民得到既放心又价廉的药品,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长期健康运行的关键。要科学制定并公布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和收费标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进一步搞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价格的降低,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要严格执行农村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准入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依法整顿农村医药市场,加强药品购销监管,严禁假药劣药进入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三、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加强领导,搞好配合,扎实把工作做好。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在县卫生局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乡镇也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抽调熟悉农村卫生工作、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得力、高效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抓好工作的落实。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启动,各乡镇要尽快落实好必要的经费和条件,筹资阶段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各级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工作调度。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段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基层工作开展,及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农业部门要配合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推广工作。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调度,确保各乡镇农民自筹资金和县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好合作医疗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药监部门要切实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物价部门要认真履行价格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农民医疗消费价格公正、公平、合理。新闻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展计划等有关部门也都要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讲话 篇6

狠抓落实

确保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在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正值年终岁尾,是各项工作任务最为繁忙的关键时期。今天,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准确把握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群众的期盼,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实现“养老不犯愁”的又一项重大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9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在弥勒开展了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好

—1—

的实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批复云南省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名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2号)精神,屏边被列入2010年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对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当前全县上下的一项重点任务,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印发了《屏边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把这件惠民、利民的大事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一)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面的不断扩大,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普遍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好局面,为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国家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又一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2—

惠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后,我县每位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一年可以增加660元收入。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话,就是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消除了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县拥有农业人口12.67万人,符合参保条件的有8.01万人,其中16周岁至59周岁的6.71万人、60周岁以上1.3万人;1—2级重度残疾人770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养老问题,进一步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

—3—

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三)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民生工程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公共政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民生问题,下了很大决心、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重要民生工程。随着试点工作的启动实施,将实现农村传统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变,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除农民群众后顾之忧,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认真学习,牢牢把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当前必须抓好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屏边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屏政发〔2010〕—4—

61号)要求,准确把握、认真领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在这里,我重点强调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进。2009年云南省被批准的试点县(市)18个,2010年19个,以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天正式启动,与全国最后覆盖的县相比,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将提前10年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为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按照“出经验、创典型、树形象”的试点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试点建立既符合中央和省、州要求,又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

(二)准确把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必须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是“保基本”,就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我县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所有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个人缴费,必须确保按月领取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基础养老金标准还会逐步提高。

二是“广覆盖”,就是扩大覆盖面,把广大农民群众吸纳到新

—5—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同于老农保,老农保是自己养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群众来说,具有以下好处: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不用缴费可直接享受,这是对60周岁以上农民的普惠性养老保障;对于未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实行缴费补贴,参保人自主选择5个缴费档次中的任何一个缴费,即可享受政府补贴40元。但还要注意有约束条件,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体现了子女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也有利于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对于参保人员当年未能按时足额缴费的,不能享受当年的政府缴费补贴。

三是“有弹性”。目前缴费标准设置了一年交费100元到500元五个档次,即:一年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参保人可以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对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可以选择一年缴费500元的标准;对家庭一般的,可以选择其它缴费标准,也可以根据不同年份的收入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省财政按最低100元的缴费档次逐年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到党的好政策。

四是“可持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长期惠民、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可持续”就是要加强农村社会养—6—

老保险的体制和机制建设,确保各级财政有能力支付,广大农民能够承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能够保值增值,个人账户能够做实,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明确养老金待遇组成和政府补贴标准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参保农村居民符合领取条件时,除了领取国家补助的基础养老金外,同时还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方面,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且具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不需要缴费或补缴,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未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仍然需要按照规定参保缴费,否则年满60周岁时将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方面,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本人缴费多少和年限长短,有高有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政府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这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显著的两个特点,也是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这两个显著特点,规定了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既体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性、公平性和普惠性,又体现了权利与义务

—7—

的相对应,特别是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补贴的原则和要求。

(四)做好与老农保等有关制度的衔接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老农保等有关制度的衔接,处理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保障措施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老农保的衔接问题,中央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并且已经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直接并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按原标准领取老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并同时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了老农保、但未满60周岁并且没有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再享受相应待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好衔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农保参保人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待遇。另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衔接工作。

三、强化领导,确保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8—

面推进

根据省、州要求,到今年12月底前,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必须达60%以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政策性强、业务量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把其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快速启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今年,我县是全州难得的两家试点县之一,也是全省19个试点县之一。试点工作是否能顺利实施,是否能够出经验、创典型、树形象,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工作关系重大,意义非凡。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是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总揽全局,而实施的重任主要在乡村两级和县属部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出发,特别是乡镇“一把手”和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并纳入本乡镇、本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做好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我任组长,笑波副书记、自权副县长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以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实施。

—9—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副乡镇长要具体负责,乡镇劳动保障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村“两委”班子要迅速行动,全力抓好辖区内的组织、收缴工作,按要求把政策落到实处。

(二)统筹协调配合,全面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辖区内60周岁以上人员和参保对象的调查登记等相关业务工作;要充分整合乡镇站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村、组干部等资源,及时落实办事人员和办公场所,确保养老金的及时发放和参保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讲,尚属新生事物,基层干部和群众都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因此,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保,是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10—

取得实效的关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按照专题会议的要求,尽快制作宣传资料,并向社会公布咨询电话;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各乡镇要迅速召开动员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宣传发动方案,并利用板报、专栏、标语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宣传,向群众讲清政策、讲细好处、讲明要求,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乡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直接面对群众,把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要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开展群众咨询活动等方式,给农民群众算细账、明白账、家庭账和实惠账,让群众清楚明白地认识自己履行多少缴费义务,可以享受多少养老待遇,政府补贴是多少,从而使部分持怀疑态度的群众消除疑虑,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而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

(四)认真调查统计,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性强、业务量大,特别是涉及已经达到60周岁的老年人,不需缴费就直接发放养老金的问题。当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抓紧做好已年满60周岁农村老年人口的登记、审核、公示等基础工作;要以户籍和二代身份证鉴定为主要方式,反复核实符合发放条件老年人的身份,严格按照业务表册填报相关材料。在这里对60周岁老年人作一个时间

—11—

界定,凡是在2010年9月30日前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不需缴任何费用就可以直接领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对年龄未达到60周岁,又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屏边县户籍的农村居民,要认真做好参保登记,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把好业务关,确保参保对象登记的资料真实、可靠,绝不允许编造参保对象信息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为顺利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村居民的“养命钱”,必须把基金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资金,还是政府补贴资金,都必须纳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乡镇在收取参保对象缴费后,要及时存入财政专户,养老金的发放要严格登记造册,严禁私吞、挤占、挪用参保缴费和出现冒领养老金现象。乡、村两级要定期公示参保人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待遇领取资格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基金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

(六)加强管理服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基层的经办服务能力,是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的前提,也是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成效的关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12—

切实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乡镇劳动保障所,整合乡镇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工作力度,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保障。二是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和优势,明确其工作职责,承担起宣传发动、组织参保、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信息变动统计以及缴费情况公示等任务,共同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各村民委员会要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三是要加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系统网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让他们熟悉掌握政策,从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要确保养老保险金的及时发放。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后,首先就面临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问题,这是试点工作启动后最紧迫的一项工作。各乡镇要马上安排部署,村“两委”要迅速行动,村民小组长要及时就位,共同组成乡、村、组三级联合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调查,全力做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登记、审核、公示等基础工作。县联社要加强网点建设,尽快采取措施,力争在12月底前发放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最迟要在春节前将基础养老金发放到60周岁以上老年人手中。

(七)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为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

—13—

人民政府将进行立项督查,县级领导按照挂钩联系乡镇、挂钩帮扶村委会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加强对挂钩乡镇、村委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督促指导。各乡镇要建立起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建立三天一报告制度,从11月19日起,各乡镇必须每三天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工作进度。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编发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及时推广、交流。各乡镇也要对照工作进度和要求,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县委办、县政府办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影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问责,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创新举措,统筹推进,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顺利推进,取得成效,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对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 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 并莅临我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向与会同志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深入搞好农业农村工作,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 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会前, 省委办公厅已将这两个文件印发各地进行讨论, 会后下发。等一会, 克志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 富玉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 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显著成绩,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省“三农”工作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的五年。我们克服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三农”工作的影响,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业农村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粮食产量稳定, 肉、蛋、奶、蔬菜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供应充足。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 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扩大, 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减负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贫困人口由777.7万减少到505.3万。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96.9%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 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推进, 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五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经营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六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明显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民生的改善, 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好成绩, 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为什么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还要在两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 提出第三个“重中之重”, 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在农村。2009年, 全国各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分为四个方阵, 贵州排最末方阵, 实现程度为59.4% (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 100为全面小康) , 与全国2000年水平基本相当。从具体指标来看, 2009年, 我省经济发展、人均GDP, 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在全国倒数第一, 分别只有48.51%、21.9%和46.6%;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不足60%,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省区之一;社会结构实现程度在60%以下, 仅高于两个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 均处于全国挂末位置。其中,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0.8%, 如果按100%的实现程度来比较, 我省农村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还相差69.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 我省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也取决于农村。中央反复强调,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 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我省农村人口多, 市场潜力大。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严重滞后,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购买力。2009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28∶1, 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74∶1, 是全国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三个省份之一;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2421.95元, 仅为全国的60.65%, 列全国倒数第二;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仅为全国的54%, 现金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全国最低的三个省份之一。我们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 确保社会稳定的深厚基础在农村。我省贫困人口多, 贫困程度深, 这本身就给农村稳定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 随着城乡互动增强和农村社会深刻变革, 出现了一些影响农村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一些地方, 因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移民搬迁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因村庄整治、土地承包、集体资产管理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 导致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群体上访事件增加, 社会治安不好。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社会和谐稳定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总之, 在我省,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三农”问题忽视不得、松懈不得、麻痹不得。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坚持三个“重中之重”不动摇, 领导力量不削弱, 工作要求不放松, 投入力度不减少。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精心谋划好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深入贯彻“三化同步”重大部署, 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整体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 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对推动“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 深刻理解, 切实贯彻落实。如何从贵州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我省“三农”工作必须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我省要不要、能不能搞农业现代化问题。不少同志认为, 只有大平原才有条件实现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省是山地农业, 地块小而散, 没必要也不可能搞农业现代化。这主要是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 我省不少地方难以实施大农机作业, 但不等于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它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场变革。传统农业是孤立的农业生产, 而现代农业则是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相联, 是产加销服一条龙;传统农业是自然农业, 基本上是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而现代农业则是不断用新技术更新发展的农业, 从土壤到种子, 从耕作到植保, 从加工到销售等, 总是在轮回中得到提升;传统农业是手工劳作、粗放经营的农业, 而现代农业则是信息化引导、机械化武装的高效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觉得, 中央提出“六用三提高”, 就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概括和描述。从这些方面综合来看我省农业, 我们搞农业现代化, 还是有必要、有条件、有潜力、有作为的。当然, 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同东北、华北大平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同华东、华南城镇密集、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要解决“三化”要不要、能不能同步的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这是许多地方的事实所证明了的。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 特别是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经营粗放, 农业效率和效益比较低下, 解决农民吃粮问题、收入问题、农村脱贫问题一直是我省的头等大事, 客观上影响我们腾出手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但同时必须看到, 这种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抓法、打法,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面貌,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必须相应地抓好工业化, 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来装备和改造农业,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必须相应地抓好城镇化, 吸引更多的富余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这个问题在我省尤为突出。我们曾经讲过, 在现阶段我们推进城镇化, 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需要疏散问题, 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创业致富问题。只有这样形成“三化”良性互动, 农业才能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生活、生产必需品, 工业才能为农业和城镇提供强大的装备和支撑, 城镇才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 为农业和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曾指出:贵州的欠发达、欠开发, 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的欠发达、欠开发。这句话很有份量, 切中要害。在我省, 统筹城乡发展, 任重道远;实施“三化同步”, 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好, 农业将出现受到削弱、面临萎缩的风险;农村将出现受到忽视、面临凋敝的风险;农民将出现从业艰难、深陷贫困的风险。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比, 农业现代化更为滞后, 已经成为推进“三化同步”的“短板”。我们强调“三化同步”, 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补齐农业这个“短板”。我们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其目的之一, 也在于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 加快新农村建设, 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我省农业、农村的最基本特征是:地少人多, 且大部分是山区小地块;农业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村落和农民居住分散, 交通不方便。我省发展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从这些基本特征出发, 因地制宜, 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一是多措并举实现水利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在工程措施中, 大型枢纽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举;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 库、渠、站等排灌工程和窖、塘、池等集雨工程并举, 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二是以中小型农机为主推进农业机械化。就大多数地区来讲, 无论是动力机械还是配套机械, 都不宜追求大, 而要追求各种作物的各个环节从整地、耕翻、播种, 到追肥、排灌、植保, 再到收获、加工、运输、销售等, 都能够实现机械作业, 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此, 宜研制和发展各种中小型、多功能的农机具, 如中小型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浇灌机、植保机、采掘机、去壳机、脱粒机及深加工机械, 研制和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茶叶等大宗农作物作业使用的机械。在发展农机组织上, 既要扶持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也要更多地发展农机专业户特别是农机专业大户, 这样可以提高机械使用率, 降低千家万户的购机、作业成本。三是普遍地、大规模地推广农业科技。这是不受地域、不受交通、不受作物品种限制, 各地都可以、都必须要搞的。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农业、旱作农业、转基因农业、太空农业、高效农业等, 说到底都是用现代技术武装的科技农业。我们要着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大规模推广运用, 从质上提高我省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拉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 把农业向工业环节、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五是多点布局、尽可能多地发展中小城镇, 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推进。除培育、建设大城市或大型城镇外, 更多的地方是发展功能完备、产业特色突出、能够容纳就业, 规模却不一定很大的中小城镇。当前, 要根据农业滞后的特征,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面向农民, 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性、传统特征、民族特色, 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妥善解决失地与就业及医保、低保、住房、就学等保障的有机衔接, 切实解决好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以上五个方面, 可能就是具有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三、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 统筹城乡的任务更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多,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更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加之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使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必须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的要求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作目标上要体现“四个高于”, 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高于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高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最高增幅。在工作思路上要提高“三个比重”, 即: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立足特色、生态、安全、优质、高效, 大力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 积极发展薏苡、芸豆、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着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抓住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巩固生猪生产, 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着力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产业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 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在工作措施上要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即: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搞活农产品大流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城镇化带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助农增收措施。在来源渠道上要增加“四项收入”, 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走出去”, 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农村投资理财服务, 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突出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个重点, 努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农民向工人、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便捷通道。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大型农业产业集团, 并推动其上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 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引导、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 积极发展劳务合作、消费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 逐步改变我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覆盖面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

(二) 以水利交通为重点,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问题, 首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水利综合性文件, 这为推动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为契机,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工程性缺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利设施薄弱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水旱灾害频繁是我省的心腹大患,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去年特大干旱以及多年的洪涝灾害警示我们, 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要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 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提高灌溉保障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水利问题, 抓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贵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继续开展长距离管道输水、江河湖库提水等试点工程建设, 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基本建立起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抓好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要继续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 狠抓乡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水电, 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 以扶贫攻坚为重点,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只是局部问题, 而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全省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4个贫困乡、13973个贫困村, 不少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一半。按1196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5%左右, 居全国第一。如国家执行新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 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第一, 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要实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的战略目标, 贵州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花更大的力气, 用更大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不管任务多么繁重, 工作多么艰巨, 时间多么紧迫, 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减贫摘帽”的要求绝不能动摇,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我省不能拖全国的后腿, 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是最大民生的意识, 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新十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一是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 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和“双万”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在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 重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 集中攻克占我省贫困人口95%的老、少、穷地区的贫困问题, 鼓励重点县和贫困乡“减贫摘帽”。三是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山脉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主攻方向, 把贫困乡作为工作重点, 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四是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完善、规范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五是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依托各级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墓地、党校和远程教育资源,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订单输出培训, 大力实施劳务输出, 鼓励贫困农户自主创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 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体育和农村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发展, 凡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 都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好, 切实构建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的农村和谐局面。

(四) 以深化改革为重点, 激活农村体制机制。二十多年来, 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在土地制度等方面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 得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当前, 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 要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在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得进展, 为改革探索路子, 为发展注入活力, 为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促进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试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等专项改革, 深入推进毕节、湄潭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诚信农民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动力。探索建立政府支持, 企业、农户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格局。五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乡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有精干的人员队伍,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的基层服务机构。六是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鼓励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基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 鼓励引导科技人员、资深专家、良种良法、资金项目下农村。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作用, 推动形成城乡农业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五大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工程, 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 研究特色、优势产业的优良品种, 生产耐运输、耐储藏的鲜活农产品, 构建和完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体系, 着力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水平。

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助农增收措施”为重要抓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一, 落实三个“重中之重”,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 各级党委在今年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 并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上做到加强“三农”工作。要把“三农”投入、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等作为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把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来抓。

第二, 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 增加对农村的了解, 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 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 坚持群众路线, 了解农村实际, 提高工作能力, 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 增强对农民的感情, 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 也要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思想上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行动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力戒浮夸作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把农民关心关注、直接受益的事情办好。

第三, 夯实组织基础, 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紧密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需要,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落实有人管事, 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 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行农业产业党建工作,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让党员作用发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 全面铺开“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建成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围绕山水做文章, 走开发兴农之路;围绕资源做文章, 走地方特色之路;围绕服务做文章, 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围绕效益做文章, 走兴工致富之路。今年我省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都要换届, 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来。要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的实际问题, 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 切实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 付出了艰辛努力, 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加快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要研究、实施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和照看管理的政策、措施;要研究、实施具体的防止和处置因征地拆迁、村庄整治、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措施。要改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基层平安创建, 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及站、点建设, 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 提高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张根字知常文言文翻译下一篇: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