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14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8篇)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的学年开始了,首先向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祝愿和祝福,希望在新的学年里,广大教育工作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每次参加全县教育工作会议,都有一种激动、感动、崇敬的心情。近年来,教育工作在涞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刚才观看的全县教育发展成果专题片,系统总结了近五年来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涵盖了“大楼、大师、英才”三个主题,“大楼”指的是学校硬件建设,“大师”指的是涞水的名师,“英才”指的是培养出的一批批国家栋梁。三位教师的典型发言,饱含着情怀,他们将教师这份职业作为一项育人的事业,所思所为蕴含着真挚的感悟,对在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都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全县各行各业都要以三位老师为榜样,干好工作,为涞水经济社会事业各项发展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工作成绩,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近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涞水的目标,拉开主战场,打响攻坚战,以扶贫攻坚、灾后重建、美丽乡村建设拉开涞水跨越发展的序幕,进而把经济社会发展成功推向非首都功能疏解区、首都生态卫星城和全域美丽乡村、京涞一体化大旅游、环首都率先精准脱贫先行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示范带、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六大主战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工作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教育摆在社会民生事业的优先位置,围绕建设“大楼”、培育“大师”、培养“英才”,求真务实强基础,与时俱进谋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教育优先地位更加突出。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若干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着力解决了投入不足、师资短缺等一批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立足单位职责,积极支持教育发展,全县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教育办学体系更加完善。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标准化学校比率达到92.5%,城乡、校际差异明显缩小,高质量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入学率达到94.6%,高考水平稳居全市第一平台。职业教育与3家高职院校联合开办五年制大专班,打造了学前教育、汽修等一批骨干和特色专业,办学效益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6%,保教质量大幅提升。民办教育不断壮大,审批成立民办教育机构41所。全县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机构适当补充的办学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是教育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近五年累计投入2.64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16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5所,校园基础设施明显改观。投入4530万元,新建各类功能教室134个,购置微机6200台,电子白板920套,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连通互联网,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全市率先达到三个1:1(每个班装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机;在生机比10:1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班容一人一机),全县教育资源趋于均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畅通补充机制,通过特岗教师、公开招考等途径,招聘各学段教师965名,基本满足了教育发展需求。加大培训力度,累计培训教师3.1万人次,培养省、市、县级学科名师、骨干教师728名,教师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师德教育,深入开展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秀教师。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的提升,为教育未来发展积聚了后劲和潜力。

二、深刻认识面临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涞水处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教育作为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站在新的起点、站在大局全局高度,进一步审视涞水教育发展和未来。

一是涞水教育面临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大背景。

涞水与北京接壤,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今年又规划启动了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最艰巨的任务是促进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教育和医疗,因为这两项工作都需要人才支撑。在这两个方面,涞水与北京的差距还很大,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需走的道路还很漫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涞水教育要向北京看齐,要同北京对标,要让外省市的学生都乐意到涞水学习,站在这个角度审视涞水教育,涞水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二是涞水教育面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

当前,涞水承担着脱贫攻坚、园区项目建设、县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现代农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制约发展最多的不是资金和土地,而是人才。人才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培养,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挖掘人才作为引领涞水发展的高端要素。任何一项工作,没有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工作很难做到圆满和成功。我们还要看到,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实现永久脱贫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而且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命运。一个人有了文化知识,才能有不可估量的未来和发展。

三是涞水教育面临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的新期待。

为涞水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教育,是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择校热”“择班热”问题依然突出,说明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个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高水平教育,这是群众的期盼,如果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都是最优秀的,就不会出现“择校热”“择班热”问题。

三、牢牢把握关键环节,聚力实施新突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聚力攻坚,实施突破,以教育的“优先”,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以教育的“卓越”,引领县域发展的“跨越”。

(一)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要加大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保障群众享受公平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一要着力抓好全县教育布局。结合全县教育发展需求,编制“三年教育发展规划”,按照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思路,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科学规划教育布局。要统筹考虑县城、京涞新城、特色小镇及农村教育,合理布局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教育,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结合电科院涞水产业园、北京公交智造产业园等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二要着力抓好城区学校扩容。按照县城建设发展框架,结合未来城区人口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区学校布局。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工程:整合高中教育资源,第六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学校管理、师资配备上给予重点倾斜,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与祖冲之中学并驾齐驱、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扩充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第二幼儿园力争年内开工,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项目征地要有实质性进展;整合职教资源,启动职教中心迁建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利用三年时间,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条件优越、学位充足的城区学校办学格局,带动城市建设扩容升级。

三要着力抓好农村学校升级。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学校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必要的后勤服务人员,保证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要坚持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扎根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要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古语有云,“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现在孩子的竞争不是短板的竞争,而是优势和特长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天赋不同、个性有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成长为有用之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要强化质量立校观念,对标先进,提高思想站位和工作标准,不仅要被涞水人民广泛认可,而且要被外地同行、同类学校普遍认同,努力让涞水成为“出名校、出名师、出人才”的教育高地。

(三)紧紧围绕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坚持原则、真抓实干的校长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要引导广大教师模范履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魅力教育学生,以高尚的师表风范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不断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实绩紧密结合起来,与实际利益相挂钩,端正其思想、规范其行为。

二要把管理培训作为关键。近年来,我县教师队伍补充力度很大,965名新教师的入职,缓解了总量不足、结构老化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知识结构与教学岗位、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加强对新教师培养,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与老教师结对帮带,使其尽快融入教学工作,早日成为支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善于学习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每学年、每学期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一些县内交流研讨和外出学习培训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更新知识结构,探索教育规律,推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同时,教育、编办、人社等部门,要着手研究制定方案,建立起“退一补一”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尤其要继续加大优秀大学毕业生招考和人才引进力度,使全县教师的学历、专业、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三要把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根本。如果说学校是英才的摇篮,校长就是雁群的头雁。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校长强则学校强,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批好教师、一个好校风。要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办学成绩突出、社会反响良好、群众公认的校长给予重用;对学校管理松散、成绩徘徊不前、没有起色的校长,要坚决予以调整。各位校长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办学思路,强化内部管理,以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团结和带领教职员工积极献身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水平。要敢负责、敢管理,会负责、会管理,善于沟通,勤于协调,潜心谋划学校的发展,做抓好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要强化名校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在全县、全市、全省争位次、创典型,把涞水学校办成周边县市学生向往的学校。

(四)紧紧围绕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没有科学、高效、精细的管理,就谈不上办学行为的规范、育人环境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要抓好学校常规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新课程理念,覆盖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把教风、学风、校风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长抓不懈,努力在全县形成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的良好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完备的教育教学行为督查机制、过程监测机制、质量评价机制,督促中小学端正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要创新教育发展方式。教育发展不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各个学校要更加注重学校内涵建设,结合地域、历史、师资、学生等诸多因素,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涞水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地理人文、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依靠学校所在乡镇特有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深挖内涵,不断充实特色内容,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三要建设安全和谐校园。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日常管理、部门协作、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坚决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切实做好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及时化解涉及教育的矛盾纠纷,防止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

四、构建齐抓共管机制,汇聚尊师重教的强大合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面共同支持。县委、县政府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举措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

一要坚持经常性的议教制度。无论是县委、县政府,还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碰到的难题,都要认认真真研究,务实解决。特别是在座的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对教育工作要定期研究,对辖区内学校状况、教师队伍、学生分布、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做到烂熟于心,对每个学校的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要做到如数家珍。各乡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教育工作调研,旗帜鲜明的关心教育、大张旗鼓地支持教育,实实在在做一些促进教育发展的事情。

二要构建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继续把关心支持教育作为义务和责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管理、指导、服务等职能,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改、财政、人社、国土、住建、消防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履行职能,在经费保障、人才管理、用地安排、校舍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充分配置;公安、安监、市场监管、文广新局等部门要在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维护、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社会团体、民营企业都要倾囊相助,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每个人都离不开教育,每个人就要关心支持教育。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宣传优秀学校的办学特色、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宣传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的先进典型,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宣传、广电部门要善于抓典型,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特别是三位教师代表,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可以做成专题片,在微信等新媒体广泛传播,弘扬教育教学正能量,让各行各业向典型看齐,让涞水人民家喻户晓。

教育决定未来,教师承载希望。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踏实的作风,推动涞水教育事业再上新水平,为涞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涞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把辽宁的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 进一步坚定这样的决心, 辽宁一定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辽宁教育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在今天的会上, 王珉书记和陈小娅副部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大家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全面落实。

这次会议上, 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希望全省上下都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省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教育公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 基础教育取得了新进步

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1.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完善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成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940所, 改造960所城区薄弱学校, 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农村寄宿学生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改扩建农村高中111所, 提高高中教育办学规模,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位于全国第六位, 改革高中招生办法, 实现省重点和示范高中指标到校85%以上。十五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 高出全国平均年限1.7年。

(二) 职业教育实现了新跨越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建设国家级中高职实训基地104个、省级中高职实训基地221个, 完成7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74个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设, 建成51所农村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 推动9大类22个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优化中职学校布局, 由917所调整到492所, 扩大了校均规模。职业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百万高素质的劳动者, 也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 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

(三) 高等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了办学基础条件建设和规模发展任务, 全省拥有107所普通高校, 其中本科院校达到63所, 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五年为国家和省输送高级专门人才105万。狠抓了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国家级科技平台24个, 一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高校高端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四) 教育对外开放有了新进展

高校与1000多个国外一流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 开展学术交流和访学进修活动。先后组织30期, 累计达450名高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到世界名校培训、做访问学者。目前, 来我省留学人员达到1.3万人次, 遍及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 学历留学生达到5200多人, 来华留学规模按省位列全国第四位。

(五) 教育民生工程有了新成效

不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了完善的大中小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和政策体系, 实行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宏志班”政策, 建立高中助学金制度, 对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比例逐年增加, 在高校设立了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 实行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和生活费临时补贴, 5年累计190万人次的学生受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平均就业率达到90.7%, 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使4.7万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040个。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校招生考试, 近五年累计录取118.2万人。

教育的大发展,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奠定了改善民生的坚实基础, 增强了全省的综合竞争力,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国家教育部等国家部委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 得益于全省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这里,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努力实现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 王珉书记和陈小娅副部长都提出了要求, 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和规划纲要也写得十分明确。这里, 我只强调几个重点。

(一) 推动学前教育规模化发展

学前教育关系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系每个家庭的未来希望。

近些年, 我们在学前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 数量偏少, 规模偏小, 水平参差不齐, 政府管理和调控难度较大, 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改变这一现状, 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 而要实现规模化, 就要推进连锁发展。只有连锁发展, 才能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才能提高标准, 统一标准;才能吸引社会投资, 增加数量;才能使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提供帮助。

实现学前教育连锁发展有三条出路:一是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优质幼儿园, 通过资产收购、参资入股等多种方式, 兼并整合弱势幼儿园。二是鼓励支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志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企业投资幼儿园建设, 并实现网络化。三是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开发幼儿园地产, 形成幼儿教育地产品牌。我们期盼由以上三条途径, 破解我们的难题, 走出一条新路。

幼儿教育的连锁发展, 不仅在城市可以做, 在农村照样可以做。各地区一定要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务求突破,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全部责任。几年来, 我们的各级领导在义务教育中是尽了力的, 成效也是明显的。但确实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 就在于深化改革, 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必须做到在市区范围内, 在县范围内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首先是校长和教师队伍的统一配置。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不应该也不是学校所有, 而是应在县、区的范围内, 由主管部门统一调配校长, 统一调配教师, 统一平衡师资力量。只有校长和教师配置均衡了, 义务教育才能均衡发展。

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其次是要求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环境条件等硬件的统一配置。必须统一标准, 统一达标。既不能高, 也不能低, 如果要提高的话, 必须同时提高上去, 否则又会形成新的差距, 这就不可能均衡发展, 就不可能解决择校问题。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 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及。这就是近年来, 我省一些县探索将初中集中到县城来办, 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 学生和家长是欢迎的, 不仅提高了质量, 拉动了城镇化, 更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积极支持这种探索。有人担心原来建在乡镇的初中如何处置问题, 其实, 我们的教育资源不是过剩, 而是不够, 完全可以用来办好小学和学前教育, 也可以办其他教育。

(三) 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

高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更关注的部分。希望受到更好的高中教育是人心所向。高中教育要讲求特色, 要讲求竞争。

要达到这些目的, 就必须允许高中在市域范围内实行跨县区的统一招生。

高中在市域范围内跨县区统一招生, 有利于维护学生自由选择就读学校的权利, 有利于保障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均等, 有利于提高高中的竞争力, 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我们要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 站在维护教育公平的高度, 站在维护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 做好高中在市域范围内跨县区统一招生工作, 激发高中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鼓励和支持优质高中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四)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职业教育, 对于辽宁经济发展, 对于辽宁就业, 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是辽宁的强项, 我们不仅要培养本省所需人才, 还要向省外输送人才。

现在, 我们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提高水平, 提高集约化程度。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更积极、更大胆地吸引社会资本,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 实现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我们提倡、鼓励国内外企业, 到辽宁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学校;

我们提倡、鼓励国内外企业和辽宁现有的职业教育学校合资办学、合作办学。

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国内外企业对办职业教育学校都有积极性, 既然有积极性, 就应该让他们去办。

大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 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 更能和市场接轨, 更能符合企业需求, 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也更能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衡量标准就是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比重不断增加, 单纯由政府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比重不断下降。

(五)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决定着辽宁教育的水平, 决定着辽宁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现在, 辽宁已经走上了全面振兴之路, 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和辽宁全面振兴同步, 必须走在辽宁全面振兴的前列。

大学的发展, 首先要狠抓学科建设。这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 是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5年, 省属本科高校要办好50个左右的国内一流学科, 再建设20个左右的国家重点学科, 支持全省高校建设20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

大学的发展, 其次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办学校首要是办学科, 办学科首要是学科带头人。就是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 全省高校要新增院士5人左右, 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左右, 新增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左右。我们一定要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富有进取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团队。

大学的发展, 再次要抓好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建设。到2015年, 由省、部、企共建15个左右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实现承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创新科技项目的新突破, 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 都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 认真负责地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三、对今后工作几点要求

加快发展教育, 我们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市委、市政府、省直各部门、全体教育工作者, 都要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抓好教育, 切实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是要制定规划, 明确任务目标。各地要依据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结合实际, 选准改革突破口和工作重点, 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 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有力的保障措施, 并认真组织落实。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建立财政性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到2012年, 全省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要达到国家核定的要求。新增的教育资金, 一定要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 把钱花在刀刃上。

增加投入是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但并不是教育工作的全部。推动教育发展, 还必须深化改革, 以改革提高质量, 以改革增强活力, 以改革破解难题。推动教育发展, 还必须扩大开放, 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内外一切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办好辽宁教育。

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助学体系。这就是要建立起对城乡生活困难家庭的子女, 从学前教育开始, 一直到高等教育, 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 全面覆盖的扶困资助政策体系。不仅要管学费, 还要管生活费。我们必须坚决做到, 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 绝不因贫困而失学, 绝不因贫困而失去尊严。

四是要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严格加强教师管理,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素质。鼓励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并实施校长任职资格标准, 推行校长职级制。要完善大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 建立大学校长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评价考核制度。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庆祝第31个教师节,表彰全县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刚才,恩平同志宣读了县委、县政府致全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新合同志对全县教育工作作了总结安排,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大会还表彰奖励了全县教育工作和高考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希望大家以先进为基准,自觉向先进看齐,推动三原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当前教育工作形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三原是陕西文化大县、教育强县,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教育发展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庠塾隆盛,学风勃兴,学古、宏道、正谊、嵯峨等四大书院驰誉西北,三原籍学子考中进士者就达138人。特别是宏道书院曾以非凡的教学成就成为西北学界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西北革命的熔炉,造就了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水利学家李仪祉、文学家吴宓、教育家张奚若等一大批学贯中西、成就斐然的才俊精英。清康熙年间即有“学风之盛莫过于三原”之誉。五四前夕,于右任先生先后在三原创办“渭北中学”、“民治中学”、“民治小学”,培养出了习仲勋、李秉乾、何尚志等一大批革命人才,其重教兴学、为国育才的精神风范影响深远。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从高处谋划,从关键处突破,从核心处提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从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我们在全市率先实施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县所有镇、中心都有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20xx年10月,全省学前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经验向全省推广。去年,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一举投入2.25亿元成功创建全省“双高双普”合格县,使全县教育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7月份,高标准、高质量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可以说,当前,教育已成为三原的一面旗帜、一面品牌、一张靓丽的名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上下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无尽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全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系统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县经济社会追赶跨越的要求相比,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相比,我县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还不尽合理,缺乏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响当当的名教师。二是教学质量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纵向比较,我县高考上线率逐年稳定增长;但横向比较,我县高考名校录取比率不高,目前已连续几年没有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三是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理念,还是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四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部分教师师德堪忧,强迫学生补课、接受家长吃请、散布激进言论、在学校打麻将,社会影响很不好;个别校长(园长)缺乏先进教育理念武装,长期远离教学一线,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教师意见很大,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秉承三原优良教育传统,加速教育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职员工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紧围绕建设“西部教育强县”“全国教育名县”的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举措、真抓实干,努力使“三原教育”质量更好、实力更强、品牌更响,始终走在省、市前列。

二、把握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二五”期间,我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主要是解决了教育发展的“硬件”问题。明年我们就要进入“十三五”,教育工作的重心要放在“软件”的升级上,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方向,着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把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的均衡配置,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要积极借鉴学习西安市的大学区模式,以城区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为依托,吸纳2—3所农村学校形成一个大学区,推动城乡学校“强弱联合”、组团发展,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让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共享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关键,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指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推动三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积极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名教师来三原讲学,努力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理念,启迪教师队伍思维,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水平。全县广大教师都要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摒弃“十年寒窗、终身受用”的错误思想,积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把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提高适应新课程、驾驭新课堂的能力。要加快建设名师队伍。名师出高徒。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一大批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群体,就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学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教师培养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增长点,积极为教师发展创设环境、提供舞台,交任务、压担子,努力使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长起来。教育部门要结合教育发展实际,积极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一套名教师成长的平台和载体,切实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中用的困局。这方面,我们三原以前有一系列好制度、好做法,关键是要在继承中做好创新。要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精神。高尚的师德是一面镜子,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全县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本作业,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魅力教育学生,以高尚的师表风范引导学生,努力做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授者、精神灵魂的不倦塑造者、人格修养的积极锤炼者、为人处事的示范带头者。教育部门要通过开展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培育更多的“呼秀珍式”好教师。

(三)要以提升教育水平为重点,着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教育部门要把管理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真正让懂教育的人来管教育。要造就一批名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名校长,就是一所名学校。要严格落实校长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工作机制,坚持从教学一线和优秀教师中选拔,真正把那些善于学习、精通业务、能力出众、成绩优异的名优教师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要科学设置校长履职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对在任期内办学成绩突出、社会反响良好、群众家长公认的校长,要继续任用并给予重用;对学校管理松散、成绩徘徊不前、没有起色的校长,要坚决予以撤换。在座的各位校长们,要主动谋划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勇担起引领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重任。特别是要树立人文精神,真正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在学校,教师的一撇和学生的一捺构成了“人”,作为校长要把这个“人”立起来、立好了,而不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这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要建设一个强有力班子。班子强才能出战斗力、出凝聚力。教育部门要把学校班子建设作为加强学校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从一线和骨干教师中选拔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真正把那些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成绩突出、富有创造力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真正把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要形成一个骨干治理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在学校治理、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选优配强教研、政教等中层管理人员,努力把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打造成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为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发展的硬指标和核心竞争力。三原教育发展到今天,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质量只能提升、不能滑坡。要切实做到育人为本。当今社会,在一些青少年身上,自私自利、任性妄为、唯我独尊、漠视生命等问题屡见不鲜。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最核心的还是要靠教育。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把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决不能对孩子们的健康和快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决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高分和升学率。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让广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牢记在脑子里,又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加深理解,融化在心田里,从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家国情怀,真正爱党、爱国家、爱三原。要扎实开展教学研究。质量要提升,教研是先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强化科研兴教、教研兴校的意识,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研教改活动,着力构建富有三原教育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办法,真正建立起教书与育人并举、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充分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学前教育要以普惠便民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始终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省的领先位次。义务教育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巩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在全市全省多出经验、多出成果。高中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注、区域竞争最激烈的教育。教育部门和两所高中要以创建全省优质特色高中为目标,加强高中规范化建设,突出高考这一重点,努力向全国名校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不断扩大三原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职业教育要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基础设施和专业设置,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促进三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要以创办特色教育为目标,着力拓展教育发展内涵。特色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李岚清同志在其《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谈到办学思路时说,办学就是要“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讲的就是办学特色。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树立创办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走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要铸造独具魅力的办学理念。教育是最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办学有共性的问题,更有个性的问题。个性是什么?个性就是自己独有的,他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克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坚持把教育事业置于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的大框架之中,充分挖掘本校独特的文化底蕴,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全力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办学格局。要创设富于特色的人文环境。学校是学习文化的地方,也应是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好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无声的引导、无言的教育。要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环境文化抓起,让校园里的草木、泥土、砖瓦、建筑,都驻留着文化,成为不会说话的老师,让校园赏心悦目、适宜学习。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深化学校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使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加强领导,努力形成推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是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职责。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三原教育发展大局为重,关心教育、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及时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为教育事业干实事、办好事。这几年,一些镇、中心坚持召开教育工作会,坚持慰问看望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这些做法非常好,要继续坚持下去。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兴教一方”责任意识,经常到学校去,听听课堂教学,看看校园面貌,问问孩子们的心声,真正把教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牵头抓总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县教育各项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创新务实地抓管理、抓教学、抓质量。公安、卫生、交通、城建、安监等部门要加大校园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定期对学校校舍、交通、消防、食品安全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切实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宣传、广电等部门要积极宣传我县教育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我县教师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关心教师,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最值得羡慕的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不断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管理措施,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各学校的校长是教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一些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劝诫、及早处理,绝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坚决防止对学生、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全县教育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教育局副局长 李启真 2009年4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的这个会议是近10年来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我县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对过去一年的教育宣传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今年的教育宣传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这足以体现局党委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视。在此,请允许我向长期从事学校教育宣传工作的同行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即将受到表彰的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教育宣传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会儿,昌礼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与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全面落实会议精神。下面,我先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08年全县教育宣传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一年来,全县教育宣传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教育宣传的力度明显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在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得到了体现,教育在社会的整体形象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宣传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是转变机制,建立了教育宣传新平台。去年,我们把多年来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的教育电视台转换成为教育信息网站,为有效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机构合理调整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二是建立机制,形成了教育宣传新格局。为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宣传的工作力度,我们出台了《溆浦县教育宣传奖惩办法》,对信息上报实行严格的程序管理,对发表的文章,按数量、质量和级别实行严格的量化管理,为教育宣传工作的扎实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完善机制,确保了教育宣传新成效。局里把教育宣传工作纳入了全年教育教学综合目标管理,按照规定进行评估打分。一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局里的要求,切实加强了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了宣传工作具体负责人,不少学校将宣传工作真正地纳入了学校管理的议事日程,教育宣传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以县城为中心的教育宣传队伍初步形成。随着我县教育信息网络的不断扩大,在全县教育系统已迅速形成了一支教育宣传通讯员队伍,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教育宣传通讯员的工作职责,有的学校挑选了思想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育宣传通讯员,专门负责本校的宣传工作。一年来,由于广大教育通讯员的自身努力,新闻素养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不少通讯员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融入了教育

宣传工作之中,及时报道本校的教育新闻和教育信息,为全县教育宣传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教育宣传的力度在一定范围内正在加大。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宣传意识不断增强,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8年年全县教育系统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的各类稿件共31篇。其中:局机关12篇、基层学校19篇。在基层学校19篇稿件中,一中2篇、二中3篇、四中1篇、江维中学3篇、职中1篇、桥江1篇、龙潭4篇、卢峰镇4篇,其余学校均为空白;在溆浦教育信息网站共发表新闻通讯71篇。其中:机关各股室发表44篇,基层各学校27篇,在27篇中,二中1篇、三中1篇、江维中学2篇、江维中学2篇、江口3篇、花桥1篇、龙潭1篇、卢峰镇16篇。其余学校均为空白。特别是教育局机关退休领导谌贻槐撰写的《退而不休勤护花》、邹振华撰写的《农村小学语文课改应立足“三实”》、二中退休教师舒星海撰写的《爱心传递,感动校园》、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职业中专校长舒佳友、周红波撰写的《论县级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等4篇文章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教育局机关的向爱章、邹振华、一中的邓黎明、二中的罗文景、警予学校的张林、宋跃庆、周怡、江维中学的刘新、油洋中学的严生标等同志撰写 的16篇文章均在省级刊物发表。警予学校校长张林对学校宣传工作抓得实,抓得巧,抓得好;上稿数量多,质量好,为全县中小学校树立了榜样。两丫坪镇中学办公室主任翟光烂十几年来如一日,对宣传工作情有独钟,积极创办《岩鹰文艺》,撰写了大量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好文章,讴歌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新变化,为家乡的宣传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县教育系统举办的文艺节目,在全县、全市都是一个亮点,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地感谢像局机关的舒均国、一中的黄强、二中的刘晓琼、警予学校的刘娟、一完小的侯微、三完小的舒象长等一些文艺骨干教师,他们都曾为溆浦教育宣传付出过辛勤劳动,立下过汗马功劳。半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溆浦教育信息网》这块阵地,加大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教育宣传的成效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得以凸现。一年来,全县广大教育宣传工作者紧紧围绕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了广泛宣传和深入报道,既报道了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又反映了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既反映了所取得的成绩,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始终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宣传一些好的典型和做法,用以

激发教职员工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在抓学校安全工作宣传时,我们根据工作的需要,总是把上级的指示和局里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宣传到位,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对基层学校开展的活动,我们择其优者而用之,不优者而去之,让基层学校的工作亮点得以充分的展示;在宣传教研教改等方面,我们用极大的热情积极推广优质资源,及时报道各校的课改动态,有效地推动了教研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年来,我们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县委宣传部开展的“感动在身边”人物挖掘和评选活动,在全县“十大感动溆浦人物”中教育系统有3位教师和一位学生脱颖而出,其先进事迹十分感人。这四位先进典型的基本情况是:

严生标,新田乡学校原校长。新田乡学校座落在海拔一千多米的紫荆山腹地,交通不便,师资匮乏,经费紧张,逢旱要走上十里山路挑水,遇上冰冻只能在锅里化冰饮水。面对山区教师紧缺的状况,严生标提出学校领导要带头多上课,自己主动承担了四个班级的授课任务,周课时量达18节。他还说服6位已达内退年龄的教师坚持工作,争取4名老师前来支教,解决了师资紧缺的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他带领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教研,由他主持的课题研究获得了省教育学会表彰、市教育学会课题成果一等奖、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看到学校办公经费紧张,他带领师生勤工俭学。2007年,带领

师生砍柴30000多斤,烧炭4000多斤,种菜5000多斤,喂猪21头。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他带领师生自己动手,硬化操坪608平方米,修建乒乓球桌4张,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该校初三毕业班会考成绩连续名列桥江辖区前茅,综合评估连续三次位居桥江辖区榜首。

向立华,1994年出生在油洋乡址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老实忠厚的农民,母亲是又聋又哑又瞎的残疾人,家里还有长自己5岁的姐姐和年迈的祖母。让他更不幸的是,7岁那年,母亲因为失明不慎失足摔死,10岁那年,父亲也死于意外,姐姐被迫辍学打工。面对父母双亡、衣食无靠的生活绝境,这位坚强的少年一边读书一边务农,用勤劳的双手拨开人生的乌云。幼小心灵扎根着孝顺的美德。父亲亡故时,祖母悲伤过度,哭瞎双眼,绝境之中他靠“乞讨”养活奶奶。他为奶奶端茶送饭、洗衣梳头,照顾得体贴周到。他靠养鸡挣来的第一笔钱,舍不得为自己买任何东西,却给奶奶买了双棉鞋。艰苦的环境磨砺出自强自立的品格。他种植的玉米、辣椒、西瓜、花生有一亩多地,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学校离他家有6里多山路,他每天5点半起床做饭,服侍奶奶后,再赶去上学,从未缺课和迟到。小学时,他加入了少先队,2007年又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2008年还担任了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成为全校学习的楷模。

黄长友,小横垅乡雷坡村学校老师。雷坡村学校是一所只有30多个学生的村级小学。30年前,黄长友来到这个学校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大山里。虽然学生少,但黄长友宁可让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让山里孩子输在教育上。学校所有的教学计划都是依照新课程标准要求逐一落实,连课间操、眼保健操也从不例外;山路曲折,他每天都主动送学前班和离家较远的学生回家,担当着“义务接送员”; 一次他在驮运教材回校的途中摔伤了,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他隐瞒伤情继续上课;为了让孩子多学知识,他将家庭的重担交给了身体不好的妻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在他的感染下,妻子成了管护学生的“校外辅导员”。因为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满腔忠诚,该校学生的成绩年年在全乡名列前茅,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交口称赞。他自来到雷坡村学校任教后,看着同事一个又一个走出了大山,他也曾动摇过,可当看到农村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他又放弃了走出去的机会,坚定的留了下来,把全副身心扑在山区的教育事业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丽内涵,展示了一位农村人民教师忘我的敬业精神。

谌洪琪,现年70岁,1998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十余年来,他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龙潭传统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掘中。他不顾身患严重的腰椎疾病,先后40次上山背村,6次进米粮谷原始次森林,用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美丽的自然风光,多角度向外界推介,撩开了原始次森林米粮谷和山背梯田的神秘面纱。龙潭的灯艺文化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别致独特,取材广泛,寓意深刻,极具地方特色。他召集社会热心人士经过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料,2007年搬上了首届“中国〃溆浦屈原文化节”的舞台。在阳雀坡明清古村落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中,他精心策划,深入研究,把龙潭其它地方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综合起来,打出了阳雀坡旅游品牌。为了整理龙潭抗战史料,他自掏腰包,走遍了龙潭和附近的几个县,四处搜集有关文物,创建了抗日战争湘西会战龙潭战役陈列室。他还自费制作龙潭文化DVD光盘,向社会各界赠送,多次上怀化赴长沙,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谌洪琪不遗余力为保护、传承和振兴民间民俗文化四处奔走,让龙潭旅游品牌逐渐走向省内外,使龙潭旅游产业绽放出蓬勃生机。

听了这些先进典型事迹,我想大家的心情会一样激动,其实,在溆浦教育六千多名在职教师、三千多名离退休教师和近十万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幼儿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没有被挖掘。作为一名教育宣传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善于发现典型,推介典型,放大典型的效应。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的教育宣传工作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教育宣传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我们做过大量的工作,但是对照上级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宣传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对宣传工作的认识欠充分。一些领导把教育宣传工作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不懂得用宣传舆论去营造学校氛围,不懂得用宣传舆论去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懂得用宣传舆论去赢得社会帮助和支持。我认为不善于宣传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善于宣传的学校是有缺陷的学校。二是各校宣传工作开展欠平衡。有的学校几乎每天有宣传,每周有稿件,却有的学校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篇报道,更谈不上有什么像样的文章。三是宣传内容欠深度,欠广度。多数稿件仅仅局限在信息报道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2009年全县教育宣传工作的部署和安排

新的一年,全县教育宣传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和即将召开的“教育强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深入的宣传和报道,既要客观反映全县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又要向社会展示教育工作的规律性、特殊性和艰巨性,在全县上下营造出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突出宣传重点,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

1、围绕学习实践活动集中宣传。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通过集中宣传和学习,必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点。一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二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四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工作实际中的不足,努力 做到全县教育的科学管理。

2、围绕县委战略目标主动宣传。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教育宣传与全县工作大局紧密联系,我们在宣传溆浦教育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宣传落实县委“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推进“四个加快”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把教育宣传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全县的大宣传中去。要积极配合县委抓好新中国六十周年庆祝宣传活动,要积极参与“家乡美”、“乡村流动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要主动围绕创“省级卫生县城”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创新载 10

体,注重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我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围绕教育改革重点加大宣传。教育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必将在教育系统内引起极大的反响,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教育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和解释功能,坚持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主动渗透到教育改革的全过程,将触角延伸到教育改革的每一个部位,促进各项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2009年,全县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尤其对全县学校布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教育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上述改革重点,服务并服从于教育改革,不断为教育改革鼓与呼,积极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既要广泛宣传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要全面宣传各项改革的具体措施,更要及时反映改革动态和改革成果,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改革、投身改革,为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4、围绕教育教学中心长期宣传。教育宣传工作要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达到反映工作进展、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工作进程的目的。特别要突出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的宣传和报道。教育宣传工作不能只

停留在会议和活动报道、成果展示的层面上,更不能仅限于就事论事,而要善于发现问题,注重总结问题,重视研究问题。要充分发挥教育宣传工作的指导功能,加大挖掘力度,拓展思维空间,将一些好的做法、好的想法逐步推出。要及时将课程改革实验中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做法梳理出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用于指导课改实践;及时反映和交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并在中小学进行推广;及时宣传和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引导学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宣传。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师德师风、行风建设等,一直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无时无刻不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宣传工作要着眼于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要及时报道和反映教育系统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已取得的显著成效,要坚持把道理讲明、理由说清、意义说透。通过宣传,将认识引导到位、政策解释到位、执行监督到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及时、更全面、更正确地了解教育。

6、围绕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宣传。长期以来,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模范教师和师德标

兵,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不畏清贫、辛勤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他们那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善于挖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树立起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将师德建设推上更高的

台阶,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热情。

(二)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教育宣传的空间

1、加强教育系统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做好《溆浦教育信息网》的编写工作,我们将认真组织教育网站和相关股室人员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开辟教育系统新的宣传阵地,《教育信息网》刊登重点是各级各校的工作动态、典型做法,各校要积极向教育局办公室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积极发挥网络资源快速传递的优势,加强《教育信息网站》的建设,在网上进行宣传、反映和交流我县的教育情况;逐步完善《教育信息网站》上新闻稿件的审稿制度,各校可将新闻稿件直接通过网络传至《溆浦教育信息网站》,经教育局审核后,予以发布。

2、加强与县内新闻媒体的合作。围绕教育系统的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及时与县广播电视台等县内新闻媒体联系,进行一事一报,迅速报道相关工作动态和活动开展情况;主动加强与县内新闻媒体的合作与沟通,结合重要改革措施的出台、重

点工作的开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认真策划,共同研究,确定宣传重点和宣传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报道或专题报道,加大宣传强度,提高宣传质量,强势推动工作。

3、加强与县外新闻媒体的联系。在加大县内宣传的同时,逐步将我县教育的成功经验、典型做法、重大成就推向县外媒体,进一步扩大我县教育的影响。《怀化教育信息网》是市教育局主办的教育宣传阵地,要定期上报教育信息,反映我县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要主动与《湖南教育》、《湖南在线》、《科教新报》、《怀化日报》、《怀化教育》、《怀化教育信息网》等新闻媒体联系,其中《科教新报》、《怀化教育》与我们教育联系较多,投稿相对容易发表,大家要积极撰写宣传稿件,及时报道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成绩、经验做法,扩大我县教育的影响,增加知名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宣传的水平

广大教育宣传通讯员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撰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稿件,为全县教育宣传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1、教育宣传要始终把握工作原则。一是把握政治原则。教育宣传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推动各

项政策的实施,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上,要旗帜鲜明、明辨是非。二是把握大局原则。教育宣传必须紧紧围绕全县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围绕教育改革、稳定和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三是把握导向原则。要正确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积极维护发展形势,营造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氛围,营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坚决杜绝不利于事业发展的新闻稿件。

2、宣传队伍要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教育宣传通讯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善于挖掘新闻素材。教育宣传稿件“重在实”、“贵在新”,要逐步改变信息报送的单一形式,要在思维创新、方式创新、题材创新等方面进行尝试,努力挖掘内涵的深度,拓展外延的广度。不断探求新形势下教育宣传与教育发展大局之间的结合点,特别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探讨,力求推出新意、取得奇效。

3、宣传工作要切实履行职责。作为一名教育宣传通讯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们的具体职责是:负责本校教育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本校的组稿、撰稿工作;及时向教育局办公室反映本校与教育宣传相关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报道线索;负责各类教育报刊的宣传动员和发行工作;抓好本校教育报刊的学、用工作。广大教育宣传通讯员要切实履行自己 的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勤奋工作,认真钻研,及时报道学校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典型做法,力争把本校的教育宣传工作做细、做好,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各校要为通讯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以便他们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切实加强对通讯员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兑付奖金,以提高广大教育宣传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今年学校的新闻信息稿件我们将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及时上报,局里及时统计,每季度定期公布。

4、新闻发布要严守工作纪律。教育宣传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为根本,广大教育宣传通讯员在从事新闻写作过程中,绝不能凭空杜撰、随意捏造,更不能撰写与教育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新闻稿件,对不利于学校内部团结、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闻稿件要坚决杜绝,坚决防止各类假新闻的出现。同时,要规范信息报送程序,坚持从严审批、逐级上报。教育局办公室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向县内外新闻媒体发布教育宣传信息时,要经过相关业务分管领导和宣传工作分管领导签字,加盖教育局公章后方可向外发送,事关全局性工作的稿件必须经主要领导签字;学校的通讯报道外发稿件要慎之又慎,除学校相关人员从严审稿外,必须经本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能向外发稿,负面稿件要报教育局办公室批准。凡向外发送违规信息、虚假新闻的,教育局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望都县文教局副局长 王岩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年来我县教育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表彰在教育宣传工作中做得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对教育信息的写作与报送等知识进行培训,同时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宣传工作。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08年我县教育宣传工作的回顾

2008年,我局严格按照省、市、县宣传部门、市教育局的要求开展信息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推广教育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作法,大力宣传教育系统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支持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提高了信息质量,文教系统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年共编辑《望都县文教信息》29期,共收到各中小学、幼儿园、机关股室报送的信息1600多条,刊发信息300多条,《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河北教育》《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保定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登了20多篇,充分展示了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新成果。我局被市教育局、政府办信息科、县委办信息科等部门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宣传部的宣传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办公室张克伟同志荣获“保定市教育局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安世荣同志被评为“保定市百名优秀宣传干部”。

纵观2008年文教系统信息宣传工作,有三方面值得肯定: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前提。

文教局党委始终把宣传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崔增森局长在审阅了《望都县委宣传部08年宣传工作考评通报》后,作出批示:“我局08年宣传工作值得肯定,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社会氛围,做好展示教育风采的窗口,继续为教育发展做贡献。”

各中小学、幼儿园、局机关各股室提高了认识,改进了工作,明确了主管领导、信息员,增强了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信息工作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报送信息,有力宣传了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果。

(二)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是关键。

“保稳定、促发展、迎奥运”活动、奥运安保工作、“8.26”教育工作会议、第24个教师节、文教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和我局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新举措都是2008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这些大事的报道工作,广大信息员做到了反映敏捷、计划周到、主题突出、报道兼有深度和广度,有力度、有声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严格奖惩、创新机制是动力。

近几年,我们不断完善信息采集、编发、报送等制度,不断在制度管理、监督检查、奖惩激励等方面创新,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大部分单位的信息宣传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实施方案完整,制定的措施具体,指导有力。

2008年的宣传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我们依据《望都县文体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2008年教育信息工作的实施方案》中的考评办法,对各总校、中学、局机关各股室的信息工作、各单位分管宣传工作负责人、各单位信息员进行了考核,评选出了“信息宣传优秀单位”和“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教育宣传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学校宣传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学校没有把宣传信息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领导很少过问,宣传信息工作没有具体人员负责,也不上报信息。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几所学校、幼儿园没有实现用稿方面零的突破,在这里不在点名,以后注意加强此项工作。

二是有些单位信息报送工作相对滞后。有些单位组织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信息工作要求迅速快捷,但是这些单位没有及时向办公室提供活动的信息。

三是文教局向市教育局、县委办、政府办信息科报送的政务信息数量采用率有待提高,精品信息较少。

二、2009年教育信息宣传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2009年,我县教育信息宣传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网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层次地广泛宣传教育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

为更好地完成以上目标,现提出以下要求: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不仅要将教育做好,也要宣传好。要从全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教育宣传的重要性,要增强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的使命感,为教育的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宣传,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提高质量。要立足望都县实际,立足教育实际,着眼发展,服务于人民,切实做好教育宣传。要有弘扬正义的主流意识,讲导向讲纪律的政治意识,提高感染力、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的创新意识。

2、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各单位应坚持把教育宣传工作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经常督促、指导。要经常向信息员提要求、交任务、出题目;要为信息员提供各种工作便利,要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向文教局办公室投稿,参与写信息;向其他各类新闻媒体投稿,积极宣传学校和我县教育改革成果,打响望都教育品牌,拓宽我县教育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另外,由各股室牵头组织的重大活动必须积极向办公室报送稿件。

3、要突出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学习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是新形势下教育宣传的重点工作,也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具体体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一批优秀师生典型和先进经验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比如说,去年12月份办公室配合宣传部采写的《望都县北阳村30年走出千名大学生》,在《保定日报》刊发后,受到县领导的关注。

4、要认真做好教育对外宣传工作。要充分认识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丰富教育对外宣传的内容,拓展教育对外宣传的渠道,提高教育对外宣传的水平。要紧紧围绕教育工作大局,全面客观地介绍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掌握教育对外宣传的主动权,把教育对外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今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专列一章, 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 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突破口, 首先解决入园难问题。温家宝总理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前不久,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今天, 我们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总书记、总理的指示,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刚才, 河北、大连、宁波等地的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讲得都很好。多年来, 各地积极探索, 锐意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 扎实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广大幼儿教师为学前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 以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 精心呵护和培育祖国的花朵, 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 并通过大家向所有默默奉献在学前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 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万所, 在园儿童2658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1%, 是1980年的三倍多,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期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 尤其是入公办园难已成为社会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别大, 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三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待遇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收费不规范, 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 群众意见很大。五是体制机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需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是促进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 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在人的一生中, 这一阶段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 对于幼儿形成强健的体魄,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人的健康、学习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终身可持续的影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 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第二,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 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 规模世界第一, 学前教育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 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 成为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人口流动带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大幅度增加, 学前教育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寄托着几代人的期盼,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享有公平的机会, 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三,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今日之儿童, 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重基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 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无论美、英等发达国家, 还是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 都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 加大财政投入, 实施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普及, 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当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 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这是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影响未来综合国力的大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承载的重要使命, 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件大事办好。

二、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加快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展学前教育, 解决入园难的关键是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要做到五个坚持, 即坚持以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方向, 注重保基本、广覆盖、多形式, 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落实各级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以幼儿为本,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 探索科学保教方法, 一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快乐成长为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让群众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 要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扩大资源, 增加供给。要采取多种形式,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

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要在城乡公办资源短缺的地区尽快制定和落实发展规划,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也要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 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鼓励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 面向社区、面向社会, 承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二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 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 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三要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城镇化进程中, 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 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地要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资源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小区规划、审批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 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各地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规范整顿, 对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加快整改, 予以纠正。四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 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第二, 科学保教, 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 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 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 享受快乐童年,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同时, 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 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 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 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第三, 充实师资, 提升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孩子进入集体教育机构的第一任老师, 思想品德要求高、专业性强, 工作很辛苦,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们有重要影响。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 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下决心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严格准入, 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幼儿教师有其特殊要求, 既要具备专业素养, 更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 善于与孩子互动交流, 要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二是核定编制, 根据国家规定逐步配齐教职工, 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 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三是落实待遇, 切实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保障合法权益, 消除后顾之忧, 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搞教学。四是加强培养, 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这次我们提出初中毕业后五年制的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这是考虑到我国幼儿师范专业特点和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提出来的, 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 创新培训模式, 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四, 拓宽渠道, 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是保障。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 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投入责任, 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各地要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 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 做到预算有科目, 增量有倾斜, 投入有比例, 拨款有标准, 资助有制度, 改变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现状, 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公共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重点资助。办好学前教育, 需要最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 但也不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包下来, 要形成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 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第五, 加强监管, 规范办园。幼儿园遍布城乡社区, 量大面广, 办园主体多元化, 办园水平参差不齐, 规范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区县一级要采取有效措施, 充实管理力量,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切实履行好职责。要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工资待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实行动态监管, 规范办园行为, 不断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 决不能掉以轻心, 切实加强全覆盖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 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

三、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 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 把贯彻《若干意见》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 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纲要》的起步之举和重点任务, 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 努力开创学前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 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地方各级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列入工作计划, 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 负总责, 化解突出矛盾, 解决重点问题。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明确部门责任, 落实任务分工, 加强统筹协调, 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 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 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那些举措不实、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区, 要加强指导和问责。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检查, 推广先进经验, 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既要解决一些地方重视不够、不愿投入的问题, 也要防止不顾条件、大干快上, 采取运动式方法提高入园率, 忽视了质量和安全。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内涵相统一, 积极稳妥, 有序推进。

第二, 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 各地正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抓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抓住这一时机, 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 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行动计划要重在行动,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标本兼治, 突出针对性、操作性, 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 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 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里我特别强调四点:一是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要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 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 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的规划与布局, 不强求整齐划一, 不追求一个模式, 不搞一刀切。二是确定目标, 明确任务。要着眼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 科学测算不同年份的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 合理确定三年发展目标, 并逐年落实。三是制定政策, 强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所需的财政投入要有适当的分担比例, 列入财政预算, 统筹考虑幼儿园运行和教职工工资、社保等问题, 努力提高投入水平。四是明确责任, 抓好落实。各省 (自治区) 市编制的计划要以县为单位, 主要措施要落实到县, 建设规划要落实到点。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展学前教育的工程项目, 并纳入当地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要建立责任制, 落实责任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第三, 认真做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 改革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各地要结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障碍, 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拿出解决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承担相关国家试点任务的地区, 要按照细化实化和方便操作的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

比如, 如何确保政府责任不缺位、社会参与有动力, 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 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如何落实小区配套建园, 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解决好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问题;如何协调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 避免形成和累积新的矛盾;如何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 解决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 等等。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试点地区的工作, 在政策、资金和指导力量上给以倾斜, 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 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项目已于近期启动。今年国家先期在中西部10个省 (自治区) 进行乡村幼儿园建设试点,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起逐步推开。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今年已经开始安排, 3年内将培训1万名。中西部地区各省 (自治区) 市要将其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本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

一要确保建设好, 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 加强监理, 确保质量, 做到安全、适用。二要确保正常运转, 注重做好教师的招聘和园长配备工作, 园长和教师培训要向农村倾斜, 以保证新建幼儿园能迅速投入使用和正常运转。东部地区的项目实施由当地政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安排, 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当地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上一篇:事故车业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清华大学运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