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2024-06-24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共8篇)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篇1

xx区于XX年12月开始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通过几次调整之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合作医疗基金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同时,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一、基本情况

xx区是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其中有8个乡镇、139个行政村为农村人口。XX年市政府确定xx区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区后,区委、区政府广泛动员,层层发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和正常运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逐年增加,截止XX年6月,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15871人,参合率达到88.4%。两年多以来,基金累计收入1278万元,含农民累计缴费596万元(其中门诊基金109万元)、财政配套资金682万元,共为农民报销住院补偿、门诊补偿及大病救助金71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区财政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了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任主任。设立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并组建8个乡镇合管站,全面负责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二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基金及合作医疗机构的稳定运行。首先,严格按照农民缴费10元/人年,财政安排20元/人年的政策配比资金,设置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各乡镇合作医疗资金征集过渡户,保证基金收支及缴费渠道的通畅;其次,全面落实与合作医疗有关的人员及办公经费,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乡镇合管站等机构及人员到位以后,财政足额拨付其人员、公用经费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合作医疗的各项改革工作。

三是完善各项制度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报销补偿办法、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目录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定点医院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便于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二)管好基金,取信于民

为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xx区按照“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的管理原则,制定的相关基金管理办法中体现了二大特点。

1、保证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合作医疗基金来源是个人缴纳、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这三部分资金全部转入区财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基金支出实行财政专户集中支付制度,每半月由乡合管站初审、区合管办复审,按乡镇编制住院补偿报表,经区财政局复核后,直接从财政专户拨付到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账户上,乡镇医院和个人补偿金全部以领款单的形式领取,整个过程是在一种封闭状态下运行。

2、保证基金的收支平衡。为使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制定合理的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非常重要。这个标准应该是既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又要保证基金不透支。在实施的过程中,把合作医疗基金分成三部分,一是将基金的90%作为大病住院补偿;二是将基金的5%用于大病救助;三是将5%的基金列为风险储备金。设置了住院治疗起付线和单次住院的封顶线及补偿封顶线。为了扩展筹资渠道,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鼓励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对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助的村民提高报销比例10%—20%,通过两年的运行,合作医疗基金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

(三)调整政策,惠及农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效仿,搞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的适应,适时的做出调整。两年来,区财政局多次开展调研,听取了乡镇村领导、定点医院和合管站工作人员及参合农民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主要措施:一是取消病种限制和扩大了药品目录。按照《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参合农民用药享受与城镇医保同等待遇。二是增加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由启动时的12家增加到20家,其中省市专科医院3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9家,农民住院不需要逐级转诊,在20家定点医院内自主选择,方便了农民就诊,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三是降低定点医院起付线,提高单次住院封顶线。起付线一级医院由450元调整为100元,二级医院由600元调整为200元,三级医院由800元调整为500元,省市(专科)医院由XX元调整为1500元;封顶线一级医院由XX元 调整为2500元,二级医院由2600元调整为3000元,三级医院由2800元调整为3300元,省市(专科)医院由3000元调整为3500元。四是增加重症门诊补偿。对患有糖尿病及合并症、高血压病ш期、恶性肿瘤、尿毒症(包括肾移植术后用药)、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八种慢性重症疾病的患者在门诊治疗时,全年可以得到1000—6000元不等的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及对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到XX年底已有156人办理了重症门诊手续,有197人次得到了报销补偿,补偿资金10.4万元。五是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急诊就诊的报销补偿办法,调动了外出务工人员参合的积极性。六是制定了“新合医”与“乡村合医”并轨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七是为参合的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涉及内、外、五官等26个项目,发现患有不同慢性病的有6000余人次,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档案;八是区财政为“五保户”承担了参合费用,并按每人每月30元医疗补偿标准下拨到福利院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九是实施大病救助,对由于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生产生活的农民给予医疗救助。两年来,共有624人得到大病医疗救助,救助资金66.4万余元。

两年来,共有4246(包括重症门诊)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的报销补偿。其中得到3000元以上补偿的有337人次,获1万元以上补偿(含大病救助)的有34人,xx乡农民张仲英得到30000元补偿救助金,成为当时在全省范围内获补偿最高的受益者。XX青菱乡村民金惠英因患尿毒症获得补偿及救助金30000元,为她透析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加强定点医院的管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重要组织部分,定点医院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影响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xx区把加强定点医院的管理作为巩固合作医疗的重要内容,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与定点医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提出要认真履行医疗服务协议,更好地为参合农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对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及医疗服务项目实行签字制度,维护农民的知情权。二是组织专家每半年对定点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考核评分标准,检查定点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等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定期召开定点医院负责人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和报销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这些措施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利益。

三、试点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保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了政府对合作医疗的组织、引导和支持责任,农民自愿参加原则和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的渠道,这些政策很具体,操作性强,只要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些政策,就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事情办好。

(二)领导重视,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动员会主要领导参加亲自动员,向乡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了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联动的格局,财政、卫生等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的重要途径。宣传引导的重要内容就是动员和组织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没有人参加,这个制度就建立不起来,要农民自愿参加就必须让农民懂得参加合作医疗的意义和好处,如果宣传不到位,组织不得力,农民不知道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这项工作就无法开展。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动力。一是xx区固有的“二元化”经济结构造成各乡镇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条件差的乡镇,资金筹集很困难。二是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观念淡薄,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三是定点医院的管理任务艰巨,尽管国家已经出台多项限价政策,但医院为了生存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对定点医院的管理上需要得到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农民的初级医疗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只有在农民受益的前提下才能够长期运行下去,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篇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8年10月12日, 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三次会议全体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荐农村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议》,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举措。这是中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从2003年开始, 本着多方筹资, 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 其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 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至2008年底, 全国开展新农村合作医疗 (一下简称“新农合“) 的具体县 (市、区) 达2 729个, 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14亿, 参加率达91.5%, 越来越接近新农合的全面目标。截至2008年9月底, 全国新农合制度已筹资710.0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补助资金246.1亿元, 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40.7亿元, 农民个人缴费118.3亿元, 2008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新农合基本总额为429.1亿元, 累计受益3.7亿人, 参合农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 就诊率、尤其是住院率显著提高。

就在新农合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在施行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1) 基金筹资难度大。 (2) 受益面与补偿率之间不成正比。 (3) 乡镇卫生院支撑力量弱。 (4) 新农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产生众多问题的原因

新农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受三方势力的影响:

(一) 政府因素

1. 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中央财政对农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近十年来基本保持在7%~8%左右, 随着农业税的免除, 而大多农村缺少足够的工业充当税源, 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问题可想而知, 想从其不足的资金中拿出足够资金支持新农合的难度不言而喻。

2. 合作医疗的发展在宏观上缺乏制度的保障。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 举办合作医疗, 要在政府的领导下, 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 (包括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因此, 合作医疗的发展不是靠有形的规章制度保证的, 也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给予保证, 而多是靠某些领导对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来维系, 其发展有很大随意性。

3. 在合作医疗的运行的过程中, 政府方面在管理上还存在责任不明, 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比如对合作医疗开展的设计规划不严谨, 合作医疗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上存在很大的自由度。这给掌握基金支配权的人员创造了寻租的机会, 从而也让老百姓对合作医疗失去信心, 阻碍了合作医疗的发展。

4. 政府的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 存在政策不统一的现象。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或对原有政策的调整, 毋庸置疑是基于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考虑的。但是到了基层就变了味, 信息的传播渠道受到了阻塞, 导致居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困难, 这样有可能导致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由此也造成双方的矛盾, 也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民的偏执行为———凡是政府牵头的事都是剥削农民, 不能受政府的欺骗等。政府组织的合作医疗也不能幸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令不一。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各自的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政策, 缺乏更高层次的战略考虑和统一协调, 进而导致一个部门的好政策可能因为另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无法施行。

(二) 市场因素

1. 医药费用的飞速上涨。

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医疗卫生机构盈利倾向及药品生产商追求经济利益等原因, 医药费用的上涨速度比同期GDP的上涨速度快成为不争的事实。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由农民自己筹集, 其筹资水平必须符合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 其水平不可能很高, 其统筹单位多为行政乡, 参保人员规模不大, 加上人心不齐、各级政府补助不到位、管理费用过高等原因造成基金的规模不大, 由此导致保障水平低下。每次看病报销几元到十多元, 对于整个医疗费用而言是九牛一毛, 改变不了大局, 对农民福利的改善作用也很有限。

2. 医药市场管理混乱。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由于医院规模小, 所需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有限, 根本没有或很少有医药公司投标。由此带来成本的不同, 个体诊所的药品价格一般比乡镇卫生院的要低。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时获得的折扣, 可能还比不上在个体诊所省的药费多。合作医疗在现实的环境中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 农民自身因素

1. 不少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看问题只看眼前利益。

一些年龄结构比较年轻、成员身体较好的家庭, 认为交了钱也不会花到自己的头上, 只是白白地为他人作贡献, 因此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对收入很高的消费者来说, 疾病所导致的财富损失和购买保险所致的财富减少对其财富总量影响不大, 对其效用可忽略不计, 这样的消费者对医保的需求就不大[1]。只有那些年龄结构比较大、健康状况比较差、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才是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这导致合作医疗面临严重的逆选择问题。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 往往又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人, 造成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到账率不高, 使本身实力不厚的基金更加雪上加霜。面对高风险的参保人群, 合作医疗基金很难支持。

2. 经济因素。

首先, 经济上的长期贫困,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目前中国农民在就业养老保险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社会福利的缺乏降低了他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使他们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2]。虽然合作医疗有一定抗风险作用, 但是并没有解决农民眼前的最迫切问题。其次, 经济原因导致医疗基金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 部分导致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不高, 由此造成基金规模太小, 解决不了大病。而合作医疗无法解决大病又导致合作医疗存在的价值受到农民质疑, 导致参保率的进一步的降低,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 经济因素导致更多农民关注于温饱, 而无力参加合作医疗。

三、针对中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只有农民收入提高的, 生活有了保证, 农民才有可能和动机去思考更高层次需求的问题, 也形成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经济基础, 这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也是可以讲得通, 人只有满足了温饱等最基本需求之后才会有安全的需要和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

2.政府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投资, 促进合作医疗的良性循环。政府对合作医疗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加基金规模, 进而增加基金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范围, 让农民切实看见参加合作医疗的实惠, 进而形成对农民的吸引力, 农民愿意参加了, 导致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 进而进一步形成合作医疗的规模效益。

3.加快合作医疗立法, 用法律保障合作医疗的推行。以往推行合作医疗往往依赖于行政干预, 一旦宏观政策有所变动或者政府换届, 就会影响合作医疗的运行。国家对城市医疗制度改革以立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加以推行, 无疑推动了城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这对农村地区来讲很值得借鉴。

4.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最终实现地区保障的统一。农民工在人口中的比重大量增加, 很多农民工以在城市生活多年, 和农村的联系也大大弱化, 如果再要求其回到农村参加新农合无疑是增加了不少成本, 如果说一定时期的城乡医疗保障政策分制是出于历史和现实的无奈, 那么在今天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对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4]。如果可以实现农村和城市保障的一体化, 再根据属地进行医疗管理, 可以优化结构,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其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遇到问题是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 而不能消极地回避, 在施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 也应借鉴广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 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中国明天的社会保障体系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仇雨临.医疗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40.

[2]李宏.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世界经济, 2001, (11) .

[3]邓大松, 刘昌平.2005—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篇3

一、农民参合情况。全县总人口422222人,其中农业人口342079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71162人,参合率达79%,乡村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身份符合国家规定范围,五保户、特困户参加了合作医疗。宣传发动

时,召开了县、乡(镇)、村、组工作会和宣传动员会,充分利用报刊、电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网络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宣传发动做到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收取基金采取“五边政策”即边收费、边宣传、边登记、边签协议、边发证,确保了农民顺利参合。农民参合过程中无虚报慌报、强迫参合、无代扣代缴等现象发生。

二、基金筹集情况。全县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486.2万元,其中参合农民按15元/人缴费406.76万元。县财政按4元/人补助资金108.46万元,省财政16元/人补助资金434万元。中央财政按20元/人补偿资金537万元。以上基金全部到位。

三、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基金管理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对基金实行管用公开、封闭运行,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管专用即“银行财政见钱不见账,合管办见账不见钱”,确保了基金安全。截止目前基金使用率达52%,其中门基金使用率达22%,门诊基金沉淀过多。每月基金使用情况编制成简报下发各乡镇、县委、县政府、各科局等有关部门,较好的落实了财务公开。

四、基金使用情况。

1-8月份合作医疗补偿金按就诊医疗机构流向分布

单位:元、人次

项目

乡镇卫生院

县级医院

县以上医院

合计

住院

人次

532917

688

5158

补偿金额

74227

22264758

13504

414357471

住院总费用

1688142

6388175

6643727

14720044

补偿比%

例均住院费用

1087

2190

9657

2854

例均补偿额

478

776

1963

845

住院分娩

人次

228

506

0

734

补偿金额

17830

50520

0

68350

例均补偿额

0

门诊

人次

19184

0

0

19184

补偿金额

670166

0

0

670166

例均补偿额

0

0

1-8月份全县住院人次5158人,补偿金额4357471元,住院总费用14720044元。平均住院补助率达30%,其中乡镇医疗机构达44%;县级医疗机构达35%;县外医疗机构达20%。全县例均住院费2854元;其中乡镇医疗机构1087元;县级医疗机构2190元;县外医疗机构达9657元。参合病人流向:乡镇医疗机构30%;县级医疗机构达57%;县外医疗机构达13%。合作医疗补助金流向:乡镇医疗机构17%;县级医疗机构达52%;县外医疗机构达31%。全县住院分娩734人次,补偿金68350元,例均补偿93元。全县门诊19184人次,补偿金670166元,例均补偿额35元。

五、基金监管情况。

一是实行网络监管。建立了全县合作医疗信息网络系统,对全县271162个参合农民的基础资料全部录入计算机,实行了网络登记、网络查询、网络报销、网络审核、网络监管。二是加强报销监管。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报销,对不符合制度规定、超范围、手续不全、他人致伤、美容等坚决予以拒报。三是落实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了“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以公开信、告知书、制度上墙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了参合人员权力和义务、就诊及医药费补偿程序、门诊和住院补偿标准、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公布了经办机构监督电话。定期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汇报基金收支使用情况,每月通过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村委会向社会公示参合农民医药费补偿情况,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四是加强定点机构管理。通过每日查房制度和“五查五核实制度”(即查病人,核实是否“冒名顶替”;查病情,核实是否符合补偿规定;查病历,核实有无“猫

腻”;查处方,核实用药是否规范;查清单,核实是否符合标准),及时准确掌握参合病人住院基本情况和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四不合理行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不合理检查、用药、治疗、收费等形成的费用,按相关制度予以核减,1-8月共核减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费用14908元。

六、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情况。通机编[2006]14号

文件落实了经办人员编制,人员实行了管办分离,垂直管理。通山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6号落实了经办机构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配备了微机等办公设备。建立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

七、存在问题

1、受益面小距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还有较大距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1/15-1/20,因此,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在方案设计上主要保障对象是大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患者,大部分农民还不能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偿,部分农民反映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偏窄,尤其是县外病人报销比例较低,医疗保障不大。

2、高额的筹资成本影响了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目前筹资工作采用的是“一年一宣传,一年一发动”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镇干、村干、村医及镇卫生院医生)深入农户宣传发动,筹资时全县各级干部出动,走村串户,从农民手中每收取15元合作医疗基金,至少要耗费成本1元,间接成本也较高。如果长期采取这种高强度、高成本的筹资方式,必将影响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3、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还滞后于农民医疗服务需求。引导农民就近医疗,使乡镇卫生院成为农民看病的首选,是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短缺、医疗业务骨干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和基本服务功能与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导致我县71%以上的参保农民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加大了农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了农民看病负担,增加了合作医疗基金风险。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篇4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民主议事 村务公开 全面建设和谐新农村

我们xx乡共有33个行政村,4万人口,6.2万亩耕地。几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了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重点的制度建设,把它作为全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农民群众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全乡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乡33个行政村通过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都选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战斗的村两委班子,使我乡的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对此盲目乐观,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仅靠一支班子队伍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地选出村两委班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实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必然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可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群众所需、政策所引、民主所趋。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农村自治的核心内容来抓,切实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明确条件,民主选举成立组织

为了使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在产生后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产生到理财、议事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出“民主”两字,为此,我们首先经群众大会表决,制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民主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参政议政能力和相应的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乡党委要求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都必须经民主选举产生,各村的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选举都必须由管区第一书记负总责,亲自严格把握选举的各个环节,真正把民主落到实处。乡党委还规定:各村的两委干部不得成为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要按照村民的居住区域或生产区域,按照各个姓氏宗族的大小,按照文化年龄层次等几个原则分配名额,每户一张选票选举产生。在经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后,及时明确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求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定期评议村委会成员,对多数村民代表不信任的村委会成员,可劝其辞职或提请村民会议予以罢免;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本村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和宅基地使用等方案;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务,及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决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的重大事项;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融洽关系,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都选举产生了由101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

三、规范运作,确保实现民主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议事会产生后各村出现议事会事实上对抗党支部,甚至凌驾于党支部之上的情况发生,乡党委从三个方面对议事会进行了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了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议事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这个关系。

1、定程序。议事会必须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决定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应在会前三天通知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要主动广泛征求村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在会上村委会主任要首先通报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村级财务政务情况,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议事会要讨论如何确保任务完成,对村级的重大事项,议事会成员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2、定议题。每次会议的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不能由议事会成员想议什么就议什么。会议议题应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使用、解决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工作措施等。

3、定规则。议事会议事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与会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凡议事会通过的决定、决议要向全村群众公开,由村委会负责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另作决定。议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贯彻会议通过的决定,帮助支持村委会开展工作。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查。

为了使议事会充分发挥作用,乡里成立了一支由政工书记任组长,信访、经管站、土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党建工作队,对各村的民主议事会实行垂直管理。要求每个村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议事会,会后要把议事的情况书面上报乡党建工作队,并对各村的议事会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形成了一个对议事会长期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议事会的有效运行在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2月份,我乡西江店村决定抓住“村村通”这一契机,计划修建村级公路6.2公里,但在高达25万元的公路配套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问题上群众意见不一,修路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组织本村民主议事会成员就修路问题召开了议事会,进行了讨论。到会的15名民主议事会成员首先一致同意修建公路;在配套资金筹集问题上,有的成员说可以全村群众集资,有的成员说可以卖掉村里的老学校和发包村集体果园。最后经过表决,以10人同意的结果通过了第二种方案;在修路款的管理问题上,通过村民代表选举,成立了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修路资金的管理,村两委只负责组织、规划、协调、实施工作。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向村两委和议事会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议题讨论通过后,西江店村的群众很快统一了思想,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全村的公路建设已经完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乡通过民主议事会顺利解决重大村务问题169个,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16个,处理遗留问题29个,扫除经济发展障碍37处。

四、严格监督,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我乡在抓好民主议事的基础上,狠抓了村务公开,各村设立13块固定的专用村务公开栏,乡分别为每管区选配了一名专职会计,各村民主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每村明确了3名德高望重的社会监督员,负责对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乡政府规定每月10日为“村务公开日”。各村将上月帐目以及其他村务集中公布,由监督员对群众进行公正解释,由管区会计拍照立据,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我乡实行“三严”抓村务公开,即严格公开内容、严格公开时间、严格公开程序。公开内容:村财务收支(要详细注明每笔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党员发展、宅基划分等常规公开内容,以及土地征用及补偿、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一事一议”筹资、村村通油路等政策落实情况。严格公开的程序:民主理财小组先行审核村委会的收支项目,而后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认,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方案进行审查,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进行公开。公开后,村两委成员虚心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答有关疑问,对多数村民不满意的,涉及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我乡虽然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乡镇的工作和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全面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各项制度,努力提高我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推进我乡的稳定和发展,努力构建和谐xx。

文章

来源莲山

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篇5

我区2016年新农合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卫生局的具体安排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各部门共同协助下较好的完成了筹资及半年基金管理工作,半年来通过推进新农合基金监管制度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基金使用的监管,采取协议管理、次均费用控制和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措施较好的保证了参合农民受益率,但在基金运行上处于高风险运行,为及时总结经验,保证今年新农合基金更科学、高效的管理,现将今年上半年份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2016年新农合筹资及基金分配情况

(一)农民参合情况。2016年,全区农业人口160217人(以实际在乡可参合人口统计),实际参合人数158887人(含长期居住在当地农村但尚未办理户籍转移手续的外籍农村居民和未参加城镇居保的失地农民),参合率为99.17%。

(二)资金筹集情况。全区应筹集新农合基金9056.6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2310.95万元,民政代缴72.4万元, 2015年我区实际用于新农合疾病补偿基金8262.1万元。

截止2016年6月末,各级财政扶助资金应到位6673万元,实际到位5485万元,还有1188万元未到位,其中中央财政扶助资金应到位3813万元,实际到位3570万元,还有 243万元未到位;省级财政应到位1859万元,实际到位1414万元,还有445万元未到位;市级财政应到位500.49万元,实际到位0万元;区级财政应到位500.49万元,实

际到位500.49万元。

二、2016年上半年份新农合基金支出情况

2016年上半年份新农合基金支出4494.7,占总基金的54.4%。新农合补偿52693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4481.3万元,占总基金的54.2%。

门诊补偿人次40000人,新农合基金支出580.9万元,占总基金的7%;其中普通门诊补偿26196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158.5万元,普通门诊基金支出占总基金的1.9 %;门诊慢性病10959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217.2万元,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占总基金的2.6%;特殊疾病门诊2845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205.1万元,占总基金的2.5%;住院 12693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 3900.5万元,占总基金的47.2 %。

三、2016年上半年与2015年同期数据对比

1、就诊人次对基金支出的影响

2016年上半年份总补偿人次为52693人,住院补偿 12693人次,乡镇卫生院住院184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14.5%;区级住院 583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45.9%;市级医院4676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6.8%;省级医疗机构222人,占总住院人次的1.7%;省外医疗机构123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0.96%;区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合计为502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9.6%。普通门诊人次26196人。慢性病人次10959人。特殊疾病人次2845人。

2016年上半年住院人次较多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包括江密峰卫生院414人次,乌拉街卫生院为369人次;区级医院包括区人民医院2939人次,铁东医院1364人次,康圣医院690人次;市级医院包括中心医院1215人次,吉化总院587人次,市人民医院560人次,附属医院540人次;市级以上医院为白求恩第一医院110人次。

2015年上半年份总补偿人次为46801人,住院补偿 12334人次,乡镇卫生院住院1875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15.2%;区级住院 5412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7.3%;市级医院464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7.6%;省级医疗机构252人,占总住院人次的2%;省外医疗机构154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1.3%;区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合计为5047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40.9%。普通门诊人次20539人。慢性病人次11898人。特殊疾病人次2030人。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份补偿人次变化为,总补偿人次增加了5892人次,增加了12.6%;住院补偿人次增加359人,增加2.9%;乡镇卫生院住院减少了34人次,降低了1.8%;区级医院住院增加419人次,增加7.7%;市级医院住院增加35人次,提高了0.7%;省级医院住院减少30人次,降低11.9%;省外医院住院减少31人次,降低20.1%;区级以上医院住院减少26人,降低0.5%。门诊就诊增加了5657人次,提高了27.5%。慢性病减少了939人次,减低了7.9%。特殊疾病增加815人次,提高40.1%。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2016年上半年份住院总人次增加了5892人次人,其中在区内住院人次较2015年同期增加385人,区级以上医院住院减少26人,说明2016年转诊控制工作比2015年同期控制的严格,转诊率有所降低。因村卫生室未安装网络平台没有开展门诊补偿,在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人次增加幅度较大27.5%,由于2016年开展了严格的慢性病复查工作,慢性病就诊有所降低7.9%。,特殊慢性病增加幅度较高40.1%。

由补偿人次增长情况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份比2015年同期住院增长了2.9%,对基金支出影响不大,但慢性病门诊减少了7.9%,对基金支出影响也不大,特殊门诊增长了40.15%,但因特殊疾病就诊人次较少,对基金支出影响不大,就诊人次对基金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普通门诊,增加了27.5%,但因门诊人均补偿数额较小,人次增长对基金支出影响也不大,因此2016年上半年就诊人次变化对基金支出影响不大,人次变化不是影响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的主因。

2、基金使用情况

2016年上半年份新农合基金支出4494.7,占总基金的54.4%。用于患者2016年补偿的新农合基金支出4481.3万元,占总基金的54.2%。

门诊基金支出580.9万元,占总基金的7%;其中普通门诊基金支出158.5万元,普通门诊基金支出占总基金的1.9 %;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217.2万元,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占总基金的2.6%;特殊疾病门诊基金支出205.1万元,占总基金的2.5%;住院基金支出 3900.5万元,占总基金的47.2 %。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基金支出315.2万元,占总基金的3.8%;区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1470.7万元,占总基金的17.8%;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1854.2万元,占总基金的22.4%;省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174.8万元,占总基金的2.1%;省级以上医院住院基金支出85.6万元,占总基金的1%。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基金支出的主因是住院基金支出,其中区级和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是影响基金支出的主因。乡镇卫生院住院基金支出较多的医院包括:乌拉街卫生院63.9万元,江密峰卫生院57.5万元;区级医院包括:区人民医院653.4万元,铁东医院302.4万元;市级医院包括:中心医院622.7万元,附属医院319.7万元,化工总院270.8万元,市人民医院227.4万元;省级医院包括:白求恩第一医院71.6万元。

2015年上半年份总基金支出3300.5万元,占总基金的46.1%。普通门诊基金支出94.6万元,占总基金的1.3%。慢性病基金支出205万元,占总基金的2.9%。特殊疾病基金支出157.9万元,占总基金的2.2%。累计住院

基金支出2830.7万元,占总基金的39.7%,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基金支出 223.8万元,占总基金支出的3.1%;区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1002.2万元,占总基金支出的14%;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 1406.4万元,占住院基金支出的19.7%;省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127.6万元,占住院基金支出的1.8%;省级以上医院住院基金支出70.7万元,占住院基金支出的1%。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与2015年同期基金支出增加了1180.8万元,提高了35.8%。普通门诊基金支出增加了63.9万元,提高幅度为67.5%;慢性病基金支出增加了12.2万元,提高了5.9%;特殊疾病基金支出增加了47.2万元,提高了29.9%。住院基金支出与2015年同期增加了1069.8万元,增长幅度37.8%;其中乡镇卫生院增加91.4万元,增长幅度为40.8%;区级医院增加468.5万元,增长幅度为46.7%;市级医院增加447.8万元,增长幅度为31.8%;省级医院增加了47.2万元,增长幅度为37%;省外医院增加了14.9万元增长幅度为21.1%。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比2015年同期提高幅度较大,增加了35.8%,其中提高幅度较大的是普通门诊基金支出67.5%、住院基金支出提高了37.8%,各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与2015年同期提高幅度均较高,根据基金支出额度,区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是影响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

3、住院次均费用

2016年上半年份住院次均费用为5589.2元/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2115 元/人,区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3558元/人,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8390元/人,省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20399元/人,省级以上医院住院次均费用20661元/人。慢性病次均费用349元/人.特殊疾病次均费用1267元/

人。

2016年上半年次均费用较高的医院,其中乡镇卫生院为乌拉街卫生院2440元/人;区级医院为创伤医院4752元/人,***区中医院4265元/人,铁东医院3561元/人,区人民医院3501元/人,康圣医院3446元/人,惠仁医院3445元/人;市级医院为附属医院11765元/人,中心医院10299元/人,吉化总院9544元/人,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8724元/人,市人民医院8245元/人;省级医院为吉林心脏病医院41334元/人,吉林大学医院(二部)40610元/人,吉林延安医院28045元/人,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26013元/人,吉林大学白求恩一院20324元/人,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18572元/人。

2015年上半年份住院次均费用为5028.9元/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2038元/人,区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3492元/人,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7256元/人,省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14114元/人,省级以上医院住院次均费用13456元/人。慢性病次均费用309.5元/人.特殊疾病次均费用1366.4元/人.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费用增长561元,增长率为11.2%;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77元,增长率为3.8%;区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66元,增长率为1.9%;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1134元,增长率为15.6%;省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6285元,增长率为45.5%;省外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7205元,增长率为53.5%;慢性病次均费用增加39元,增长幅度为12.6%。特殊疾病降低99元,降低幅度为7.2%。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2016年上半年次均费用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市级、省级、省级以上医院。是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4、政策调整情况

2016年上半年份住院政策补偿比为58.8%,其中乡镇卫生院政策补偿比为73.1%;区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66.3%;市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53.9%;省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52.2%;省外医院政策补偿比为53.3%。

2015年上半年份政策补偿比为57.8%,其中乡镇卫生院政策补偿比为69.2%;区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66.2%;市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52.2%;省级医院政策补偿比为53.5%;省外医院政策补偿比为49.8%。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政策补偿比比2015年同期提高1%,其中乡镇卫生院提高3.9%;区级医院增加0.1%;市级增加1.7%;省级降低1.3%;省级以上增加3.5%。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因2016年新农合补偿标准的调整,2016年上半年份比2015年同期补偿比提高了1%,根据各级医院政策补偿比提高情况,政策调整对住院基金支出影响不大。

四、2016年上半年新农合基金支出情况分析

1、基金支出情况: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为4494.7万元,占总基金的54.4%,2015年同期支出3300.5万元,占总基金的46.1%,因此2016年上半年新农合基金支出与2015年同期对比,提高了8.3%,同时上半年基金支出超过全年总基金的50%,因此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超过控制水平线。

2、影响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某些医院住院人次、次均费用增长过快造成基金支出量增长幅度过大,尤其是市级医院,结合影响基金支出的就诊人次、次均费用、基金支出量等因素,影响2016年上半年基金支出的医院主要包括:乡镇级:乌拉街医院、江密峰医院;区级:铁东医院、区人民医院;市级:中心医院、附属医院、人民医院;省级:吉林大

学第一、第二医院;中日联医院。

五、2016年全年基金支出情况预测

根据2015年同期基金支出数据和年终支出数据,结合2016年上半年数据可以得出全年基金支出将达到118%,超值18%,约为1487.2万元。

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半年份基金支出情况,2016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包括:

1、加强对住院基金支出的管理力度,重点对挂床住院、门诊患者转住院的监管力度,减轻违规住院对住院人次增长过大的压力;

3、继续做好次均费用控制等工作,尤其是慢性病次均费用,加大审核力度,确保2016年基金运行安全。

***区新农合管理中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汇报材料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向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我镇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镇含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共有50167人,常住农业户口32695人,参合人数31932人,参合率达到97.6%。现有医疗机构13家,其中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院所属门诊部2家,村级卫生室10个。去年卫生院实现业务收入603余万元,门诊57865余次,住院病人2652人次。今年1-8月门诊人次达到49989人次,住院人次2054人次,相比去年同期的37838人次和1446人次同比上升32.1%和42.0%.共为参合患者住院1851人次报销合计3644669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狠抓基金征收,提高参合率。在基金征收时,有镇政府牵头,卫生院和财政所都抽出专人,组成专班,进入村组共同宣传政策,卫生部门与农民签订协议书,发放合作医疗证,财政部门征收基金,开具收据。按照区合管委的要求,镇合管办制订了《横沟桥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和《横沟桥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细则》,每年还下发了《给参合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强化和明确责任,确保合作医疗规范运行,基金使用合理,把党的这项惠民政策办好办实,让参合农民满意。

2、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各种新农合的便民措施,我镇成立了新农合领导小组,在卫生院设立了新农合服务窗口,并配备了新农合联网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办公设备,设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张贴了参合人员就诊流程图及报销管理办法的标语,制定了各项工作职责和新农合管理制度,确保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公开参合农民住院时的报销比例,并公开了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提高新农合补偿的透明度,并让参合农民及时了解新农合相关的政策变化信息。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院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沟通能力,增加治疗方案和治疗费用的透明度。一是广泛推行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如免费提供茶水、口杯等营造温馨的人性化氛围。二是提倡医患零距离接触,推出了“六项便民利民措施”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三是完善服务质量监督体制,每月进行一次服务质量调查,广泛了解病友及家属的要求和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在醒目位置设立投诉箱、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本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虚心接受,只要要求可行、意见合情、医院就全力解决认真整改,直至病人和家属满意,为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合管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协助镇村各级部门开展XX年新农合参合宣传动员和农民参合资金的收缴以及收款票据的发放工作。按规定审核、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按《新农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度》规定,每周一次检查、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执行新农合规章制度情况,对村卫生室进行了不定时现场督查。认真核对就诊患者的身份证、合作医疗卡。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确保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实施。新农合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不规范就会损害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根据区新农合办公室的具体部署,卫生院先后对全体医务人员及新农合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要求不但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熟练掌握新农合有关政策和操作流程。为此我们制定了奖惩措施,对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及玩忽职守都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约束。

4、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就诊环境。镇卫生院占地面积19314平方米,业务用房6000多平方米,总资产1300余万元,纳入管理的村卫生室10个,卫生院开设病床100张,编制人员64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镇卫生院多方筹措资金新建门诊部大楼,并且加大对设备的投入,配备电脑、空调、彩超、B超、cR、500mA放射机、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洗胃机、多功能呼吸机、六参数监护仪、leep刀、牵引床、牙科综合治疗床、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彩超、电子胃镜等先进设备在所有乡镇卫生院中独树一帜;另一方面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一大批医疗骨干都到省级医院进修过,该院医疗技术力量得到迅速的提升。带动全院业务开展。通过交流学习,使卫生院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农民朋友得到了实惠,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为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5、卫生院在职工中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三好一满意”治庸问责等活动,在党员中扎实开展争先创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年活动,搞好行风政风建设,加强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等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树立“情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新农合工作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加强住院病人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惠及广大群众。参合农民入院时按规定查对身份证、合作医疗卡、严禁借卡住院。严格执行诊疗行为,做到合理诊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为了使患者以最低的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卫生院响应国家号召在XX年5月31日实施了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XX年2月又实施了“一费制”即挂号费、注射费、诊疗费三费并一费为一般诊疗费10元,患者仅支付3元,新农合基金支付7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受

三、几点体会、领导重视是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大,我们取得成绩与区镇村三级领导高度重视,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

2、宣传引导是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参保意识,只有农民的思想通了,工作才能主动。只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

3、提供优质服务是保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最担心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行方便群众就显得相当重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持久。

四、存在的问题

1、今年农合基金从去年的每人交30元加到今年的50元,年初制订住院报销比例从去年的80%提高到今年的90%,后来又降到85%,结果还是造成了基金缺口较大。后来实行农合基金包干的做法不利于同类卫生院的有序竞争和发展,包干基金对我镇卫生院来说确实偏少,因为我镇卫生院服务半径辐射到周边乡镇的人口,流动人口也较多。制订农合政策时要有灵活性,预见性,前瞻性,同时还要有稳定性。

2、债务问题。由于XX年新建门诊大楼,卫生院留下了480多万元的债务,新医改后,取消药品加成,实行“一费制”后,收入锐减,靠业务收入已无法偿还这笔债务,严重制约了卫生院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卫生院院有退休职工25人,由于资金困难,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没有参与社保,包袱较重。农合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也由卫生院负担,外伤外调时也需要许多人力和财力。

3、待遇问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较低,人心不稳。实行“基药”和“一费制”之后,病人多了,特别是门诊病人大幅度增加,医务人员忙了,收入减少了,医疗风险增加了。要降低医疗风险,必须增加人员。现在又挣不到钱,又不敢加人,只能在现有的人员中调配使用,这也只能解决眼前的矛盾。业务人员布局不合理,医疗技术力量不够,没有知名医师,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卫生院临床医生本科招不到,妇产科医生和影像专业、临床内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严重欠缺。

4、随着新农合政策的深入,住院病人增加,住院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住院条件差,设施老化,不能满足病人就医需求。建议上级安排项目资金修建住院楼,解决住院无床位的实际问题。

5、乡村医生年龄偏大,难以胜任各项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网络使用。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没有落实。部分村卫生室房屋和设备设施已严重老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给病人造成极大的不便,实施基药制度后,村医的收入待遇明显不如从前。长此以往,会影响村医的工作积极性。

6、参合农民住院要求进院治疗必须交齐现金,给他们造成资金压力很大。出院后补偿报销手续繁琐,须提供一系列证件后还要拿一本通到信用社查询,有时由于资金不能即时到账,有的患者为了报销要跑很多冤枉路,也给我院财务人员和患者之间造成很多误会,工作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7、虽然农合实行几年了,农合政策宣传还不够。由于每年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政策不能及时宣传到位,以及由于有些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保时,只报老人和小孩参保,而以为青壮劳力身体很好不需要造成参保意识不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奖惩制度 篇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奖惩制度

我院自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以来,在卫生局领导、新合中心的监管及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对参合患者的诊疗行为当中,能严格认真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为了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就降低住院次均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订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奖惩制度:

一:对以下情形,给予表彰和奖励:

1、入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做好病人身份识别的2、控制住院率,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及时为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的。

3、门诊日志、住院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完整、准确、规范的4、严格遵循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住院、合理手术等原则,自费药品比例控制在10%以内。

5、严格诊疗项目管理、实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贵重药品审批制。

6、在合作医疗服务过程中认真执行其他管理办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病人好评的。

7、举报冒名顶替等不良现象查证属实的。

8、其他应当予以表彰的。

二:处罚

1、不按要求核实农合病人身份的每次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

2、对参合病人态度粗暴造成病人投诉的每次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发现每例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并按医院管理年要求再行处罚;

4、出院带药不合理,急性病>3天,慢性病>10天的未按要求者每例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

5、不按入院、治疗、手术、出院指征和标准而进行相应的项目的每次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

6、用目录外用药和诊疗检查未按要求告知病人/家属签字者,每次扣发工作量工资50元;

7、贪污、挪用合作医疗资金的,停职检查并罚款。

8、工作失职,造成新合资金损失的,按损失金额50%承担责任并处以罚款。

9、弄虚作假、虚开发票套取新合资金的,按套取金额的一倍处以罚款,并待岗一个月。情节严重移交司法机关。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篇8

摘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密切相关,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截至2009年年底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村居民。“新农合”自从实施以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许多弊端。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综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般性分析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性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性,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分别把“新农合”制度归入社会保险体系、社会救济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持前两种观点者较多。目前官方没有明确的划分,但从官方对“新农合”的定义来看,侧重于社会救济方面。从“新农合”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目的而言,是国家试图通过借助社会保险的形式,实现居民的互助共济,“新农合”应该归类于农村社会救济体系。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实施“新农合”是国家从农村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作出的一项决策,这种政策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而言,还无法做到将13亿人口全部纳入国家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故政府借鉴了保险业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数法则”让农民缴纳一定的经费,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2 “新农合”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于逆向选择问题,目前国内专家的观点普遍比较一致,都认为在“新农合”的参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新农合”实行农民自愿参与原则,即农民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山东大学刘雅静在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问题时认为,由于人们健康水平不同,不同人群面临的疾病风险不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必然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即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合作医疗的潜在参加人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特性,老、弱、病、残者都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因为他们受益的概率更高;年轻健康者因其受益可能性较低,因而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如果任其自愿选择必然是大量健康者不参加,而参加者多为体弱多病者,也就是参保农民都要比未参保农民的身体状况差,长久来看,“新农合”基金必然难以为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8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2729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8.14亿,参合率为91.5%,提前两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截至2009年年底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民参合积极性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在2003年的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之前我国曾有过两次重建合作医疗的高潮,但都由于投入太少和基层的应付性行为等原因而终于失败。这几起几落的重建工作给农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极大的打击了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心。首先,原有合作医疗制度无政府参与,集体“空壳”使得农民全盘出资,报销=自费,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的“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报销比例”、“转诊程序”等词,短时期内农民无法充分理解,以致大部分农民都处于观望状态。再次,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期望过高,“大病统筹”原则使大多数住院人得不到多少实惠,这也让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受挫。最后,大部分农民缺乏风险意识,自我保健观念薄弱。他们存在着“小病能扛,大病没那容易恰巧碰到我”的侥幸心理,不想没病先交钱,尤其年轻人是最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的。

2.2 缺乏有力监督,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有限,长期以来缺乏民主监督的主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缺乏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支撑,对服务提供者

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缺乏高效制约能力,各种侵蚀问题难以避免。即使大多数地区设置了监督机构,也由于监督模式单一且极不固定等问题成效不大。另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投诉及仲裁机制,医疗纠纷解决渠道有待加强。

2.3 管理成本过高,农民压力增大

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县为单位统一审核报销,统筹层次表面上很低,可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差异又大,县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管理成本偏高。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县设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在乡镇成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机构人员和办公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极大地增加了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了减轻压力,许多县乡政府将部分费用转嫁给卫生机构,而最终又将被循环转嫁给患者。

2.4 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据统计,2004年城镇人口约为3.97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危房率达3316%,需要改造建设的乡(镇)卫生院达70%,60%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一些村级诊所只有诸如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等最基础的医疗器械。尽管近几年上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保健需要,从而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2.5 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因为资金不足,条件差,工资低而无法引进专业卫生人才,没有合理的人才机制,人才来了也留不住。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大专学历人员17.1%,中专学历人员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畅运作,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政

府也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在管理上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经办机构和参合患者才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

原农村合作医疗依赖于个人和集体,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合作,这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个人自助共济的原则。农民基于对政府的信任才会有积极性,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诚信服务、取信于民,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参合。

3.3 完善基金筹措机制,减轻农民负担

合理的筹资机制实质就是明确政府、集体、个人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在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收支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自主自愿,确定所需筹资额,并合理划分政府与农户交纳额度。

首先,政府在将医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合作医疗专项预算资金。其次,政府补助的基金要先到位,“即由地方财政先将合作医疗的补助金筹齐,然后中央财政注入补助金,再凭着已经到位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收缴个人负担部分,让农民感觉到真实可靠”。最后,强调投入机制的多元化,国家通过税收杠杆,鼓励企业、社团等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财产捐助,还可以考虑发行彩券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开筹资渠道。

3.4 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会化程度

上一篇:开店计划书下一篇:月启动会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