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4-09-23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精选8篇)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1

读书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相互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虽然切入点是农村, 目的点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整体发展。正确理解二者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辅相成, 新农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 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准备, 并以此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的一项决议,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农村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既然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第一,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村社区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不发生严重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乡村,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入城镇还是留在乡村,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第二,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这种形式因为体现了农村社区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农村社区村民来讲是公平的。第三,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它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第四,功能互补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补的。相对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途径。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第五,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新农村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也具有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补充。

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启示。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力求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配备城镇社区标准,城乡差距逐次缩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2

创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也是难点。人力资源的创新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决定环节。它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创业教育。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急需解决 ,农民的素质影响农村经济效益、农民收益和农业产出, 因此探讨面向农村的创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创业是职业技术教育发挥经济功能的关键环节。职业技术教育以劳动力为载体,通过劳动力培训,把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知识、技能转移到劳动力身上。劳动力通过创业机制,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自己创造“工作岗位”———创业,劳动力在自己创造的工作岗位上, 应用在职业技术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功能。农村职教与工业经济地区职教不同,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那样预先设置好的工作岗位, 劳动力必须通过自己创造“工作岗位”,才能在这些岗位上劳动,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农民创业是职业技术教育发挥经济功能的关键环节。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创业和创业成功的农民很少,导致农村职教的经济功能无法发挥,农民及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不旺。让农民自己获得这些条件是困难的,农村职教应主动承担这项任务,通过培训让农民获得这些条件。这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实行多功能的学校运行机制。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型模式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将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对于研究21世纪初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1.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 。

首先是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 ,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 :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多达数10部。其次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在职职业培训,按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再次是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 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 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英国所有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均得到承认。1992年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依据,又可作为升学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技术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2.实 行多层次 、多形式 、多元化办学 。

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技术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

3.加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和保护 。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加强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保护。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 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 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向毕业生提供创业资助等扶助措施。

4.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指导和就业 。

一些发达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 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竞争,企业招到了满意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学风,国家收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效益。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关键。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横向借鉴比较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型模式,研究其策略为我所用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失为明智之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的未来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未来

1.农村的养老保障——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早在2009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政府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僅用3年,中国就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2014年2月,政府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未来将要合并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村将和城市享有一样的养老待遇,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2.农村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多年来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是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问题,为了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在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财政部加大了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力度: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了14%,达到320元。在4年间,政府对新农合的人均补贴提高了167%。新农合制度减轻了中国农村居民患大病和重病的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看病贵问题。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政府在新农合上的补贴加大,未来农村地区将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3.农村的教育保障——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超过4%,这说明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仅在整体上缺失,在局部更是不均衡,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城镇地区。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量的娴熟的技工。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是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职业教育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站在现实角度看,未来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

4.农村的土地收入保障——土地确权和机械化运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和担保的权能。而土地流转抵押的前提是土地的产权清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在未来土地确权的情况下,不管是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还是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运营,中国农民未来的土地收益将非常可观。

政府在农用机械的补贴投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自2004开始为农机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到2013年的217.5亿元,政府在农机领域的补贴大幅增加,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自2003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59%,十年间提升了24%。但是相比日韩99%的机械化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未来,大部分农民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不需要亲自来耕种就可以享有土地的租金收益。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土地收益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农村的住房保障——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农民一户可拥有一处宅基地。随着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而放弃宅基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又要保证建设用地,可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置换宅基地。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获得城市里的房产以及现金等,而放弃的宅基地可以被改造为农田,进而在城市郊区的农地可以划出同等于宅基地面积的建设用地。这样,农民在进城的过程中享有了放弃宅基地的高收益,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不改变,而城镇化也有相应的土地来推进。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未来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那些不愿意进城或者不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

结论

中国政府还在金融等领域对农村进行大力的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以及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小微信贷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农村的资产证券化和农民的金融资产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政策扶持和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中,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机会要更多。人们,如果忘记了农村,那将会错失农村中存在的机会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4(03)

[2]秦峰.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4(05)

[3]周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靳永飞(1989.10.18——),男,汉族,河南南阳。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期货。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4

摘要: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为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给中国农村老年人创造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巨大机遇,以新型城镇化思维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一要创新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性体制机制;二要加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府责任追究制;三要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并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实现我国农村老年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以为,当前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为推行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巨大机遇,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社会力量应当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顺势而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在农村积极创办并大力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造福于我国广大农村老年人。

一、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状况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生活习性、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提供有病治病、无病托养服务,让老年人健康养老安度晚年。从媒体最新资讯获悉,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和衡水市武强县、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等地均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了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其类型大致可分:

从覆盖范围来看,建有县、乡(镇)、村多级机构型或居家型的医养结合养老绿色通道,其中县级的为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和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乡(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乡(镇)级的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养老中心设立中西医馆,村级的为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村养老院。

从投资渠道来看,有民办公助和政府补贴两种类型,前者如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村养老院,后者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乡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和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养老中心设立中西医馆。

从服务性质来看,可分为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除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居家医养型中有部分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对象外,其他均为无偿服务。

另外,从居住方式来看,有机构医养和居家医养;从托付方式来看,有全托式医养和日托式医养;从组织方式来看,有依托卫生院建立养老机构的,也有依托养老院创办医疗机构的,还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的等等,其构建形式、结合方式、服务方法灵活多样,无须细述。

二、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我国老年健康事业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我国养老市场的新兴产业,目前均处于起步阶段。因其“新”,因此一方生机勃勃,成长性好;另一方面嗷嗷待哺,亟须呵护。虽有发达国家经验在前,但国情有别,不可复制,只能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发现问题,排忧解难,才会健康成长。

(一)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缺乏体制机制保障

国务院于201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及有关政策措施、相关政府部门职责等均做出相应规定。虽如此,但具体实施起来可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因文件特性,首先,“意见”属于传达宏观政策信息的公文,其内容具有指导性和原则性,对一些具体做法一般不必做出明确规定,如果执行者不能因事制宜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就难免影响文件执行力。如现行医养分离、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业的最大障碍,怎样扫清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医养结合”服务业正常发展,文件对此没有明确态度,地方各级政府如何贯彻落实,从媒体资讯中即可见一斑。其次“意见”不属于法规性公文,强制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执行力。由此可见,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还有待进一步确立并加强。

(二)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尚未形成基层政府共识

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投资压力,我国农村老年人为数甚众,支付能力偏低,居住较为分散,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需要投入的人、财、物力太多,任务重,难度大,地方政府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压力,尤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为甚,故目前只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该项工作。二是政绩压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多为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难以显示为官一任的政绩,不会影响仕途升迁,故能拖则拖,或雷大雨小,或有雷无雨,无所作为;如此政府官员,既淡漠“公仆”意识,不为人民负责,也淡漠“老年”意识,不为自己负责。

(三)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尚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其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够,或示范性不强;或宣传不到位;或政策不到位;或引导不到位,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足够的影响,没能引起那些颇有实力并富有爱心的社会力量的关注;另一方面是新常态下企业处于经济效益调整期,暂时无暇关注或无力援手社会爱心事业。

三、以新型城镇化思维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

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即用现代化的思想、目标和方式完成中国农村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深刻变革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农民走出贫穷落后困境、过上富足文明生活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中国农村老年人创造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正是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所预期的一项重要成果。因此,本文所谓“新型城镇化思维”,简言之就是以创新创造为核心、以造福农民为根本的思想行为。

(一)创新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性体制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目的在于让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以“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为确保新型城镇化实施中切实推行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造福人民”的既定目的,有必要改革现行医养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医养合一的运行机制,以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出台“医养结合”专项行政法规,明确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定位、投资渠道、运作方式及有关各方权益,并成立统筹协调医养结合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以便统一制度、政策、规划、评价、监管等,制定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行业管理规范、专业技术标准及服务质量测评体系,促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权益。

(二)加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府责任追究制

《规划》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中央在印发通知中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城镇化工作应负责任。新型城镇化机遇当前,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宜采用上下结合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该秉承“为民负责”、“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政绩观,改变思维模式,开阔理政视野,充分用好城镇化政策,积极开发、培育与整合医养社会资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宽广胸襟,创造性地开展和不遗余力地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另一方面,上级政府应将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纳入本级城镇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限期完成,跟踪督查,到期考核,奖优罚劣,并将其工作业绩与理政能力评价、职务任免条件挂钩,以确保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没有统一模式,重在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应当借势发力,不拘一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多管齐下。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幅员广阔,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贫富差距甚大,与城市相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村老年人大多支付能力低下且有不少零负支付能力者,因此,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不同于发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基于这一国情,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现阶段关键在于把握并处理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主次关系和举办方式多样化的复杂性,即投资主体当以公办(含集体)为主,民办公助次之,民办民营再次;举办方式可采取机构、互助、个体、居家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首要的是政府必须竭尽全力办好福利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事业,确保绝大多数支付能力偏低的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身有所安”,以不负“人民政府”之众望;其次,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社会公益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既可补政府力有不逮之虞,又可兴敬老爱老助老之良好社风;再次,积极探索民办民营的微利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适度开发中、低端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市场,既可满足有相当支付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期望享有较好医养条件的需求,又能为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建设定义 篇5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撬动房地产业新一轮发展,将成为为房地产行业新的增长点所在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对于这群转移的农村人口,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是必不可少的生存需求。这部分刚需人群的住房需求恰好燃起了新一轮的楼市上升潮,有效地带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6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近期,xxxxxxxx区政府研究室就如何科学推进xxxx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其核心是人。农民进城不仅要“生存”,更要“发展”;不仅向往宽敞的马路、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教育、优良的住房,而且希望依靠双手创造财富、成就幸福、融入城市,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造城”,建好基础设施,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硬件环境;更要“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充分的创业、就业环境,让他们“进的来、能就业、留得下”。

第二,新型城镇化是“协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圈地造城”,不是一味地让农民“脱脚上楼”,而是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协调的城镇化。只有让新型城镇化进程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让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转变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一元化结构,才能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体制,让外来常住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赋予外来落户人口以完全的“市民权”。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转型”的城镇化。城镇化前面冠以“新型”二字,这个“型”,是指转型,就是实现农民变市民的户籍身份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设施”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动城镇发展从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向内涵增长的集约型转变。

二、可资借鉴的模式有哪些

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能够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调动多方面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这也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模式。欧洲以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造村运动”和韩国“新村运动”为代表。特别是韩国的首尔都市圈,一度集中了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近六成的制造业和七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有代表性的是“天津模式”,政府主导“以宅基地换住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产业,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力度大、速度快,但往往导致“土地城镇化”,农民合法权益易受侵害,造成“被上楼”、“被城镇化”,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是市场自由模式。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被严格限制在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角色上。美国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城镇化的建设中也坚持市场占主导地位,政府较少进行干预或调控。市场需求成为美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的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目前,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90%。然而,这种过于市场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城镇化出现了自由放任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是过度郊区化、城镇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城乡统筹模式。这种模式以大规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河南模式”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鄂州模式”为代表。“河南模式”以新乡市为例,该市3500多个村合并为9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管理机构、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一应俱全,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城镇,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鄂州模式”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城乡“七个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尊重了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成本高、投入大、周期长。

四是产业带动模式。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走的是“产业兴市”的道路,国内主要以“广东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广东和温州以中心镇为依托,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推动城镇扩张。湖北省也有代表,荆州监利县新沟镇的“福娃模式”走的就是产城融合之路,短短十二年时间,新沟镇建成区面积从2平方公里拓展到7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从1.5万人增加到6.4万人。可以说,“福娃”成就了新沟,一家企业带动了一座新城。综合来看,产业带动的城镇化最有后劲、最持久,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城镇化模式。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如何发力

一是政府主导要“给力”。xx年美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启示人们,政府“有形之手”不可或缺,宏观调控不能削弱。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如此,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实施规划引导,开展顶层设计,推进试点示范。过去,林区一些地方存在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甚至乱建设无规划的现象,以致建了拆、拆了建,造成很大的浪费。近几年,林区政府在城镇建设方面的“有形之手”发挥得很好,更加注重了规划的高标准和严执行,把握了关键环节,城镇建设呈现“八面玲珑”的鲜明特色,好的做法应持续坚持下去。

二是农民主体增“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为民造福的伟大事业,过上城市美好生活是农民的良好愿望和迫切要求,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龙港村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做得好,政府管住小城镇规划,涉及公益性项目由财政拨款支持,农民“自带干粮”就地城镇化,有效避免征地矛盾,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的新路子。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组织和引导农民参加城镇化建设,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是产业支撑注“活力”。产业是城镇的支撑、城镇的“命脉”。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兴实体”、“兴产业”。我区是旅游区,旅游产业是主导产业,林区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城镇围绕旅游产业来建设。如木鱼镇依托旅游产业,成长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松柏镇依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推进“四化同步”试点建设,打造林海慢城。红坪镇围绕服务旅游成为旅游节点城镇。下谷乡注重发掘土家族旅游文化,结合“双神”国际旅游线路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重镇。大九湖坪阡古镇、红花风情小镇也是围绕旅游产业来打造。

四是增加就业要“加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活城之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进得来、能就业、留得下”,这是城镇化的实质。林区政府要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每一个农业转移人口都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转移农民就地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调动进城农民创业致富、扎根城镇的热情。

五是绿色生态添“魅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xxxx架独特的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红坪镇、木鱼镇、下谷乡先后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木鱼镇、大九湖镇荣获国家住建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不动摇,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绿色生态价值的魅力充分彰显。

四、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切忌“重物轻人”。现行的城镇化模式过于重视城市空间拓展,忽视解决转移人口的切身利益问题。新型城镇化不应是人在城镇、家在农村,不应是就业在城镇、保障在农村,也不应是只有物质保障而缺少人文关怀,必须同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四道坎”,让“戴眼镜的”和“戴安全帽的”、“拿剃头刀的”和“拿手术刀的”都能在城镇有尊严地生活,让城镇成为全体居民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家园。

二是切忌“重近轻远”。哪些地方住人,住多少人,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保持什么样的建筑特色,这些都要求我们开动脑筋,科学设计,切实做到旅游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四规有机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标不罢休。要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充分尊重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解决好旅游、人口、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整合,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三是切忌“重建轻管”。近年来,由于城市规划、管理和配套服务滞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日益突出。林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建设“一盘棋”,要把空中、地上、地下统筹建设,防止“重建设轻配套”、“重地上轻地下”,防止今天建、明天挖、后天填;必须深层次地考虑居民的细小需求,配套建设停车场、商业网点等;必须“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以城镇网格化、数字化为手段,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推动城镇管理由“管住人”向“服务人”转变。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7

对城镇化与农村教育关系存在两种观点, 有的认为城镇化就是消灭农村和农村教育, 使之城市化;有的认为城镇化应使农村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1]从相关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可以看出, 新型城镇化是把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 不是消灭农村, 消灭农村教育, 而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新农村建设, 需要吸引大量人才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良好的教育质量是吸引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因此, 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城乡二元共生和一体化发展的新的文明框架中,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那种认为社会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村、取消农村教育的观念是错误的和不切实际的”[2]。可以看出,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近期很长时间的国家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我国近期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 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和农村学前教育, 而是要使农村和农村学前教育更加美好, 让农村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学前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新农村, 包括让农村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学前教育, 这就意味着加强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内在要求。毕竟“农村学前教育有质量普及的难中之难在于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匮乏, 重中之重在于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3]“幼儿园教师队伍及其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 是否具有一支稳定、专业化、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4]

二、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挑战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新型城镇化使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农村[5], 而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合格幼儿园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其主要成因。截至2014年, 我国幼儿园在园幼儿4050.71 万人,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08.03 万人, 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下学历比例在40%以上, 无职称教师比例在50%以上。[6]根据该数据测算, 全国幼儿园师幼比为1:19.5。根据教育部2012 年统计数据, 农村镇区幼儿园师幼比为1:27, 乡村幼儿园师幼比高达1:45;农村地区42.61%幼儿园教师为高中及以下学历, 71.07%幼儿教师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在所有数据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园, 其中师幼比更是远低于《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 (暂行) 》提出的“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1:5~1:7, 保教人员与幼儿比1:7~1:9”的规定。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现状是:数量严重不足, 质量亟待提高, 年龄结构严重失衡, 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在学前教育领域必然地要求城市幼儿园要对农村幼儿园进行帮扶,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支持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也必然地要求农村学前教育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前教育质量。可是, 目前的城镇化建设, 不仅未实现学前教育的“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 还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挑战。城镇化在农村地区一般呈现三种样态:人口流入型, 即当地乡镇经济发展好且迅速, 吸引到较多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均衡型, 即当地乡镇经济发展尚可, 能基本留住农民在当地就业、创业, 流出和流入人口基本相当;人口流出型, 即当地乡镇经济发展较慢或较落后, 导致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农村地区这三种类型的城镇化, 人口均衡型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影响不大, 但其他两类就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人口流入型, 像江浙乡镇经济发达的农村乡镇, 一方面部分当地农村幼儿进入城市, 另一方面大量外地幼儿的涌入, 致使当地城市、农村都需要扩建、新建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数量缺口较大, 优秀幼儿园师资资源被稀释, 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大量优秀教师进城, 使得本就整体水平不高的农村幼教师资队伍进一步被削弱。人口流出型, 像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村, 大量适龄儿童随着父母进城或远赴他乡务工, 或成为留守儿童, 导致当地城市入园压力加大, 农村入园压力减少, 经常致使当地政府举办农村学前教育的压力和热情降低, 撤销村办园成为常态。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 农村幼儿园教师离岗或向城镇、其他发达地区流失严重, 留存农村幼儿园的往往是低学历、高年龄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入园的新教师,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呈现年轻化和老龄化共存的现象。总之, 城镇化一方面为农村幼儿园教师“进城”以及提高自身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带来机遇,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前教育资金贫乏及其对人才吸引力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增加, 学前教育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导致农村幼儿、幼儿园优秀教师向城镇聚集, 出现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绝对不足与相对过剩 (部分村办园) 并存的问题, 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挑战和冲击。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历史欠账多, 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教师, 他们整体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改善其工作环境、确保其合法权益、增加编制和教师配比, 这些都是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应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坚持基本建设策略的基础上, 采取针对性强的应对策略。

(一) 全面认清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近期较长时间的国家战略, 不可逆转, 也无法回避。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区域广泛, 农业又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稳定大业, 所以我国的城镇化凸显了城市与农村必须“城乡一体”“城乡统筹”, 城镇化并不是消灭农村, 而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这些特点, 就可以看出农村学前教育会长期存在和发展,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 每个人都有追求职业和生活幸福的权利, 农村幼儿园教师跟随城镇化进程流向城市幼儿园或离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都是个人的正常选择, 无可厚非。新毕业的优秀学前教育人才, 大多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 他们“读了几年大学之后, 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 到农村生活将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7]他们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而更愿意留在城市幼儿园工作, 也无可指责。只有正确、全面认清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其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影响, 我们才能客观、正确地对待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任重道远, 必须加强而又需从长计议。

(二) 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

我国地域广阔, 区域差异大, 城镇化的程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要科学、有效地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就需要把它纳入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中来, 这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的要求。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 特别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的背景下, 正确预测经济、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 “城乡一体”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实现幼儿园在城乡、农村村镇之间的合理布局, 做好农村幼儿园教师需求预测和建设计划, 使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制度, 有效、科学运行,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同步。

(三) 按照城镇化类型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城镇化按照“人”的流动情况可分为人口流入型、人口均衡型和人口流出型, 三种类型的城镇化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不同。人口流入型会导致当地农村幼儿园教师绝对数量严重不足和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双重困境, 势必要求大量引进新教师、其他地区幼儿园教师和城市幼儿园教师援助等多种方式并举, 并加强在职幼儿园教师培训, 尽快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人口均衡型, 既需要弥补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欠缺的历史欠账, 引进高学历、高水平教师, 更要在区域内部、城乡之间做好均衡布局, 增加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和提高待遇, 避免本就不多的农村优秀幼儿园教师大量流向城市, 加剧城乡学前教育差距, 违背新型城镇化“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内在要求。人口流出型, 既要做好农村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的建设规划, 加大财政投入留住合格、达标的幼儿园教师, 有计划转移、消化剩余教师, 慎重地把符合要求的剩余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更重要的是要保障留村儿童、留守儿童接受有质量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 保留部分条件好的村办幼儿园, 保障3 公里内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 提升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 统筹村办园、镇中心幼儿园、城市幼儿园教师建设, 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

(四) 多元并举确保农村幼儿园教师共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

截至2012 年, 我国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52025所, 民办幼儿园71549 所, 民办幼儿园数量及其在园幼儿数量都高于公办幼儿园。[8]研究证实, 在幼儿园各个质量指标中公立保教机构都明显优于私立保教机构, 究其原因是因为私立保教机构把低成本化作为最大追求, 而低成本化的焦点是消减人工费成本, 也就是使用低质量、低工资的幼儿园工作者[9]。新型城镇化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使农村, 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使农村儿童和幼儿园教师共享城镇化建设的成果。农村相对于城市, 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政府财政收入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 公办幼儿园, 在编幼儿园教师应成为农村地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主体和必然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只有这样也才能留住, 稳定农村优秀幼儿园教师, 不断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新型城镇化内在要求农村地区要以公办幼儿园和在编幼儿园教师为主体, 但这一目标要分地区、分层次逐步实现, 不能“一刀切、齐步走”, 要多元并举地确保农村幼儿园教师共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率先实行, 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城镇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 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 尽可能将所有农村幼儿园教师纳入事业编制, 并不断提高其待遇, 实现不低于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的法律规定。条件一般地区可逐步实现, 如我国中东部经济发展尚可的一些地区, 可由省、市、县 (区) 、镇 (乡) 四级政府协调, 逐步增加农村幼儿园事业编制, 扩大在编教师比例, 并将符合条件但未能进入事业编制的在职教师工资待遇纳入政府公共财政计划, 给予“地方编制”。条件欠发达地区, 如西部、边远、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 一方面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尽可能将当地农村幼儿园建成公办园, 教师纳入国家事业编制;另一方面, 应制定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 保证他们的待遇高于发达地区和城市幼儿园教师, 改善其生活和工作环境, 解除其后顾之忧, 以吸引优秀学前教育毕业生愿意到边远、贫穷的农村幼儿园工作, 加强这些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建设。

总之,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已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让农村儿童享受优质学前教育、使农村幼儿园教师沐浴经济发展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势在可行, 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应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确保农村儿童、农村幼儿园教师共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 城镇人口比例已超过农村, 并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城镇化,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既带来了重大机遇, 也带来全面挑战, 特别是对于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史宁中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中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 (序)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2.

[2]杨东平.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教育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05) :8.

[3][8]张晗等.当代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抉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32, 12-13.

[4]庞丽娟.国际学前教育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53.

[5]朱苗苗.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学前教育领域县级政府职能研究[D].包头:内蒙古大学, 2014.

[6]2014年全国有幼儿园近21万所逾4000万人在读[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7-30/7436882.shtml.

[7]刘善槐, 邬志辉.新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师的核心问题与政策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187-190.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8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各地在实践中共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六种建设模式:

一是村庄合并型。占50%左右,主要是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几个村整合为一个村,通过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和搬迁农户建筑材料补助、享受就业、低保、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到新村建房。二是旧村完善型。占20%左右,主要是原有的村庄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其基础上,对规划、建筑、环境、设施进行完善提高而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城中村改造型。占10%左右,主要是依托城市及县城城中村改造项目,按照规划启动新村建设。四是产业带动型。占8%,主要是产业聚集区内村庄,依托聚集区产业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整合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五是服务共享型。占3%左右,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紧邻的村庄,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实施社区化改造,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最大化。六是整体搬迁型。占4%左右。主要是对深山区、滩区等生活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的散居户,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新社区。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河南省新乡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充分考虑原有的村庄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交通条件、文化传承和耕地保护,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民俗传统,要求耕作半径不超过3公里,并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规划设计了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内蒙古自治区依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三年滚动计划,以乡镇为规划主体,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项目立项既征求农民意见,又符合规划要求,形成了“建成一批、流动一批、充实一批”项目库良性循环机制,力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分清各自建设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总体原则: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由政府为主建设,农民积极参与,出工出力,同时,鼓励企业捐赠赞助,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农民住房,由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村“两委”负责实施监督,村民自主选择户型,自主建设,政府适当补助。如河南省新乡市古固寨镇祥和社区由该镇后辛庄、崔井、王连屯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组合而成,规划辖1260户5700口人,目前新村报名修建户760户,占三个村总户数的60%,其中526户已建好具有现代风格的三层小楼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还有汽车预备车位,地下一层可用于存放农机具及杂物。按照丢旧建新的协议,全部新房建好后,可腾出土地289亩,除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外,其余部分通过参股、租赁、转让、合作等方式,用于旁边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除自愿种地外,可根据自身情况到产业聚集区经营或打工。社区内已建好3000平方米,集农民培训、村民议事、文化娱乐、社区管理于一体的服务中心以及农民健身文化广场。搬进新房的农民对社区生活都感到满意。

(三)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整合财政资金集中投入。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组建农村公益事业基金会,接受企业捐赠支持新社区建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企业、个人捐赠,鼓励农民出资出力,参与社区建设。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上级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湖北省鄂州市将长港示范区和农村新社区作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点,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将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资金、村庄整治资金“捆绑”起来,重点予以投入,实行项目统一规划、资金一同拨付、工程统一实施和验收,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河南省新乡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4.9亿元,以农民意愿为前提,整合上级涉农资金1.5亿元,集中投入,统一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及便民超市、标准卫生室、文化大院、中心小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一些市县适应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需要,投向规划内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奖补资金达到70%以上,有效地避免了资金浪费。

(四)动员金融信贷给予大力支持,拓宽投入渠道。据了解,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建设和装修好一套规划区内的标准新房户均需投资15万元,大部分农户能自行解决。对自有资金不足的少数农户,各地积极协调当地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政府给予一定贴息,贷款金额一般为3至5万元,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201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户建房贷款1.64亿元。同时,组建强农投资有限公司,为镇区和新社区基本建设搭建融资平台。

(五)努力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尊重群众意愿,不强制拆迁。在启动新社区(村)建设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社区选址、社区名称、规划、住宅模式等进行研究讨论,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开始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鼓励条件较好的群众先建,条件较差或暂不需要建房的可以后建,不搞强迫命令;对于社区住宅,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二是让社区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目前,河南省新乡市已为848名社区居民办理了城市低保,为2.8万名社区居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选配了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到社区学校任教;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名素质较高的全科医生;对社区有就业愿望的农民优先安排到当地产业聚集区企业就业,增加社区农民收入。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资金投入问题。据初步调研,按照每个新型社区入住5000人计算,预计每个社区道路硬化、文化大院、自来水、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公益基础设施投入需要投资1000万元左右,人均2000元。按河南省新乡市规划,建1050个新型社区,公益基础设施投入需要105亿元,地方投入的压力较大。

nlc202309032217

(二)土地政策完善问题。基层反映,按照目前的土地制度政策,在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只增不减、质量不降的前提下,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周转时间只有1年,时间不够,不便于土地使用权流转使用。基层还反映,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产物,农村还不能像城市一样,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使每一个经济困难家庭都能入住新型农村社区。

(三)整合支农资金问题。基层反映,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面仍然偏小,只覆盖全国21万个行政村,占全国行政村三分之一多一点,且奖补资金偏少,中央财政投入才102亿元,难以满足地方和群众的需要。同时,对村庄整理拆并、实现占补平衡后适当增加的土地,复垦成耕地,投入较大,难以申请到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资金,仅靠地方承担。

四、几点政策启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农民要求、推进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切入点,是实现中国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政策上加以规划指导。

(一)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机制,增加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的支持力度。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仅是一个房屋问题,更是一个牵涉到生产生活环境、城乡政策、农民权益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农民意愿为基础,以乡村规划为指导,综合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机制,选择地方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基础较好、奖补成效明显的几个省份建立一事一议奖补示范试点区,加大对农村新型社区(村)建设试点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给予必要支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稳步实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完善农村土地住房相关政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际,适当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延长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时间,增加周转指标,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单独管理,予以保障。同时,借鉴城市对低收入家庭实施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建议在新型农村社区进行试点,使农村每一个经济困难家庭也能入住农村新型社区,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公共服务,共享改革成果。

(三)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放大惠农政策效果。对符合城乡统筹发展和规划设计要求、群众认可的新型农村社区,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特别是将“入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土地复垦等支农资金整合起来,集中财力,统筹使用,取得最佳经济效果。

(四)加强督促指导,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然牵涉到农民住房拆迁、补偿安置、宅基地流转等问题,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建议加强督查,严格标准,切实做到建设规划群众认可、上级批准;被整合村庄无新批宅基地;新占用土地手续合法;新增土地用于农村,不打农民主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始建设,农民才开始在社区建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作者单位: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推广实施方案下一篇:统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