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精选11篇)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1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 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 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要有产业支撑, 有服务保障。”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表明, 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已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 即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的问题。
农民工要变为市民, 必须解决好与之相配套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问题。做到这些, 要求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如下4个问题。
1 户籍问题
即将农民工的农业人口户籍改为非农业人口户籍。农民工与其工作地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是否相同, 决定于其户籍身份。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应解决其农业人口的户籍身份问题。要尽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在市、县 (市) 和城镇全面放开非农业人口户籍入户限制, 凡符合条件的, 如有稳定的工作 (包括打工和个体经营) 、有稳定的住所 (包括自有房、租房住) 的农业户口人员 (包括随迁父母、子女) 都可申请非农业户口。
2 住房问题
俗话说, 安居才能乐业。农民如果进了城, 买不起房, 那进城“定居”就显得毫无意义。住房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必须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计算, 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3万元左右, 河南省人均1.66万元。2012年漯河市总人口为255.8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67.37亿元, 人均1.44万元。其中:市区 (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 人口130.26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9.3亿元, 人均1.84万元;2个县 (舞阳、临颍) 人口为125.54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7.83亿元, 人均1.02万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实际上肯定大大低于上述平均数。而依靠这样的积蓄水平, 结合现在的房价, 农民进城买房并不容易。所以要想让农民能进得了城、能进得起城, 就必须打破目前在城镇住房建设上的思维定势, 探索出新路子。第一, 学习借鉴天津市城镇化的做法, 实行“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 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 置换村民原有的宅基地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 一部分用于建居民安置小区, 无偿置换给村民;一部分挂牌出让, 土地收益用于平衡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部分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让没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当农业工人。第二,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建设) 、低价出租的方式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这2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 如果每年能够建成交付使用1 000万套住房, 就能满足3 000万至4 000万农民进城的住房需求。
3 就业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 乐业有利于安居。如果农民进了城、买了房, 没有工作, 没有收入, 不能养家糊口, 也无法真正实现安居。所以,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必须大力推动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污染排放物较多, 不利于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第三产业投入少、污染物排放量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强, 因此要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吸纳能力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 这不仅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反映和体现。各级政府都要在第三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土地资源配置、财税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服务、营业用房供应、开业手续办理、银行开户、公共服务等方面, 制订含金量高、有吸引力、可操作性强、易落实的政策措施, 鼓励、支持进城定居的农民在第三产业就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非常大。因此, 一定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今后20年、30年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一项战略任务, 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4 社会保障问题
安居乐业, 不仅是指进城定居的农民, 要有房住、有工作、有收入, 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尊严。据有关专家研究, 现在户口簿上有67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 一般大城市福利50万元以上, 中小城市十几万元。因此, 要使进城农民活得有尊严, 应在对进城定居的农民进行身份转换的基础上, 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公平对接, 实行同城、同权、同一标准, 实现同一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鉴于这些方面的政策一步到位有很大难度, 需花费很大的人、财、物力, 各级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后, 逐步解决。只要敢于创新, 善于探索, 一定能创出一条新路子, 解决好进城定居农民的尊严问题。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 即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的问题。本文从住房、户籍、就业、社会保障4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身份,转换
参考文献
[1]李丛军.中国新城镇化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2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会议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二、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会议要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会议强调,推进城镇化,要注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处理好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问题,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让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
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对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加强城镇化宏观管理,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地区也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编制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形成后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权威性。
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找准着力点,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引导产业转移。要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和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要科学规划实施,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中国城镇化工作有哪些战略任务?明年推进城镇化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回答了记者相关问题。
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
问:推进城镇化要秉持哪些原则?
答: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成好5大战略任务,也就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
问:如何理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问:国家将如何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答: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就是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根据土地、水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城镇空间布局合理均衡,优化城镇规模结构。
问:如何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答: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着力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规划将尽快发布实施
问:我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问:请简要介绍如何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
答: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快破除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问:明年我国城镇化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答: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明年必须开好头、起好步。
明年,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推动城镇化规划实施,出台配套政策,编制配套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完善基础设施等工作。
同时,我们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抓紧修订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争取尽快发布实施。
问:我国明年要出台哪些配套政策?
答: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推出促进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
问:您刚才讲的试点示范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试点示范将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将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
问:明年重点要完善哪方面的基础设施?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问题及解决 篇3
三个问题
规划雷同,趋于同质。一城一镇承载着一部历史,一砖一瓦呈现着一方风物。但是在我国,除了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大部分城市无不是“方头方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堆积。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到内陆,只要进入城市,既难以看到当地自然风貌,也不易感知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几乎都有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规划馆”,无不用最领先的声光电技术和设备来展现该城市规划的美好图景。但这些年来看得多了却发现,似乎脑海里并没有留下什么突出印象。不同城市之间在规划上有什么不同也分不清楚。能记住的不过是各地都非常相似的规划用语,诸如“几纵几横”“几体几翼”“几轴几带几片区”等等。
不仅如此,一些城市规划设计严重缺乏人文传统和自然生态理念:要么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要么生拉硬凑,大拆大建,建设的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人们常引用果戈理的话说,当音乐和传说缄默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意思是建筑对一个地方人文生态符号的显示更有持久性。如果说在小学课本中删除古诗词属于可悲的“去中国化”,从各地自然和文化个性遭到大面积地“建设性破坏”来看,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去中国化”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农村地区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也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大拆大建,简单地用城市元素和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城市规划风格的同质化,规划概念的简单化,建设目标的普遍功利化,背后是生态观念的缺失、人文传统的中断,也预示着社会活力的 枯竭。
自成一体,互不衔接。为适应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性和专业化,现代政府都设置各种专业部门或机构来履行职能,但是承平日久,很容易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碎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规划领域也同样存在。城镇建设规划由建设管理部门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发展与改革部门主导,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导,交通规划由交通管理部门主导,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环保管理部门主导,如此等等。每个部门制定规划时各自都希望尽善尽美,但因为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各自规划方案最后自说自话,相互不协调、不匹配。例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照顾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但土地规划、建设规划更多地考虑产业园区的如何布局,只在城市边远角落为政策性保障房安排位置,没有考虑这个阶层对于通勤成本的敏感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生态涵养界线经常面临当地扩大开发建设的压力,或者在一次次当地以“重新编修规划”名义下被突破。国家制定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规划,到各地不是迟迟难以落地,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地区特殊条件”需要变通。
还有一些规划,从口号上看就知道是没用脑子提出的,例如动不动就“财富城区、创新城区和美丽城区”并列,纷纷要打造“金融服务中心”“高科技研究基地”“生态涵养地”。殊不知因为建设“财富城区”和“金融服务中心”,必然是大资本、大机构进入,导致地租腾贵房价飙升,那些智力密集但资本不足的创业者早就避而远之了,还有什么“创新城区”“高科技基地”可言?试想,就凭华尔街的地价,能入住像硅谷那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么?
2014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试点,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这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并明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要落实本规划要求,其他相关专项规划要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依靠什么机制有效地纠正相互分割脱节现象,仍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规划随意变更,缺乏法律效力。城市规划多变,换一届领导更新一次规划在我国已是老生常谈。早在2007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共7章70条的法律专门设了一章5条9款对于城乡规划的修改进行严格的规定。但实际上每遇大的换届,新任党政领导对于本地的城市建设总是要提出一套新思路来(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来新领导的水平,干不出本届的新成就),需要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改和变更,可是多年来全国各地似乎从来未出现因法律约束而受阻。有些地方新领导人上台后事先根本不经法定程序,大笔一挥就开始了新一轮大拆大建,至于工程项目是否合规(即原有规划)和合法(如城乡规划法),责成有关部门或单位事后跑程序“追认”了事,这样的结果,很难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正所谓人们常说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再比如说,本次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其依据来说,提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了去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还提到了“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但就是没有提到已经实施了6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包括最后用了四章表述的第八篇“规划实施”部分,对该部法律也是只字未提。
改革规划体制
新型城镇化规划之“新”,应体现在规划内容之新、规划体制之新和规划实施之新。所谓规划内容之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规划来说的,当前比较突出的是要在三个方面“补课”:一是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二是地域风貌与人文传统;三是市场主导与包容发展。不把这三块内容(详细内容另文阐述)大比例地纳入规划,中国的城镇化将毫无“新型”可言,而且仍将在“去中国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下无序突奔:城市人文资源缺失,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各种“城市病”凸显,产业升级缓慢和布局混乱,产业化与城市化融合不足,围绕土地资源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资源环境恶化,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势将难以为继。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改革规划体制。
开门规划。规划尤其是城镇建设,既是要求高度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属于涉及广泛利益的决策,应坚持专业性与公开性相统一。规划草案提出到阶段性修订都应公开透明。规划专业人士从技术角度考虑的信息公开后,有利于公众普及和统一思想。这要求规划制定过程的公开,而且成立由各方面人士和专家组织的委员会负责解读规划内容,反映各方面意见。
改进规划编制流程。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不同专业部门牵头进行,但同时和由其他部门派员参加组织一个工作委员会定期开会,以便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改革规划行政审查程序。分部门做出的专项规划都由政府综合部门负责审查,以便实现各专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后再提交上级政府进行技术性审查。
法制规划。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包括城镇规划在内的各专业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经过人大立法程序通过,取得法律效力后才可实施。凡是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改者,必须详细援引包括《城乡规划法》在内的具体条款为依据,并经过人大立法表决通过,任何人、任何机构在法外、法前进行的变通、修改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在这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违法纠正和问责机制,责成专门机构履行职责。官员离任审计中应加入该类履职审计内容。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4
关键词一:新型城镇化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是指导广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从规划的体系和内容看, 涉及面广, 触及改革发展深层次领域和问题众多, 是一个系统工程。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较于以往的城镇化思路或规划, 新在哪里, 我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人的城镇化。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 围绕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和幸福指数, 注重公平共享, 着力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和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更加重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 更加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更加重视文化传承, 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落实。另一方面, 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中之重, 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享有市民待遇, 推进已在城镇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着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努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
第二, 注重城镇化质量。前一阶段的城镇化, 我们总体上处于扩大规模、引导集聚、增强辐射带动的层面, 力图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应该说, 这种发展模式与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和水平是较适宜的, 但也在城镇化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必须把城镇化快速增长与完善城镇体系、设施配套相结合, 与提高城镇化质量相结合。
在具体工作中, 为引导各地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 规划提出了城镇化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量) 、基本公共服务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和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等) 、基础设施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等) 、土地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 (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等) 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等六大类26项指标, 既用于规范发展, 也便于考评绩效。
总体看, 提高城镇化质量, 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全体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二是优化城镇布局。着力培育发展辐射作用大的城镇群, 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 加快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实行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到2020年, 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00平方公里,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发展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城镇。四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到2020年,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95%, 围绕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 传承文化特色, 推进城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五是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六是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围绕人的城镇化, 推进户籍、用地、就业社保、财税金融等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着力消除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三, 凸显广西特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新型城镇化的阐述是20个字, 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此的表述则是24个字, 即“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比较而言, 广西以城乡一体来凸显特点, 以绿色发展来突出优势, 以多元特色来彰显文化传承和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二:城镇化率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充分考虑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到2020年的城镇化率。与以往相比, 这次城镇化率从两个口径提出, 一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从2012年的43.53%, 提高到2020年的54%, 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户籍城镇化率, 从2012年的21.93%, 提高到2020年的34.5%。这里所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指的是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与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的比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则是指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区人口总量的比率。两者现状差距是21.6个百分点, 目标期的差距是19.5个百分点。
从操作层面看, 我区在2013—2020年8年间, 要实现新增城镇人口700万, 促进6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 年均新增87.5万常住人口、75万落户城镇的转移人口, 任务非常艰巨。为此, 我们一是要按照“优先解决存量, 有序引导增量,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思路, 把促进有能力、有意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把落户的重点放在设区市、县城和部分中心镇, 切实解决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二是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合理放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5个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其他中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 取消落户门槛;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三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已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培训, 提高素质和技能等问题。
关键词三:主体形态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 明确提出作为主体形态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群 (城镇群) :一是城市经济圈。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核心城市, 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为重点, 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 建设规模大、功能全、带动强、辐射广的现代化都市圈。其余10个设区市, 以壮大经济实力、提升服务功能、集聚吸纳人口、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 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二是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 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 在广西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处于优先地位。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为目标, 以南宁为核心促进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同城化, 辐射带动玉林、崇左2市, 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改革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引领和支撑全区发展, 培育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引擎, 显著提升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到2020年, 北部湾城市群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 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千万级的城市群。三是区域性城镇群。主要包括柳州、来宾2市和河池市部分市县的桂中城镇群, 桂林、贺州2市的桂北城镇群, 梧州、玉林、贵港3市的桂东南城镇群。四是桂西特色城镇带。包括河池、百色、崇左3市, 推动形成南崇城镇带、百色右江河谷城镇带和沿边城镇带。
需要指出的是, 城市群、城镇群的建设, 不是简单的布局和建设一群城市或城镇, 而是着眼于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培育发展城市群、城镇群, 加紧形成城市经济圈, 突出增强城市 (镇) 间以产业为依托、交通为纽带的内在联系, 使城市群成为集聚度高、辐射力强的经济中心。一要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 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 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 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 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要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二要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 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 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 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四:大县城战略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实施大县城战略, 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县域城镇一头连着城市, 一头连着农村,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是重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的关键。从广西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把实施大县城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有利于构建由县级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县城、经济强镇、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六个层级为骨干的县域城镇体系, 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城兴镇强村美民富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实施大县城战略, 关键是加快构建新型县域城镇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大县城。坚持扩容提质和凸显特色并重, 全面推进县城转型升级, 将县域人口100万左右、中心城区10万人以上、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 培育成为中等城市, 发展一批小城市和特色县城。二是做优做特小城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 加强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协调配套, 建设卫星城镇, 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实施重点镇培育计划, 选择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镇进行重点培育, 实施百镇建设示范工程, 努力建成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和边境口岸城镇。三是做实做美新农村。深入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规划, 扎实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幸福乡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沿伸, 建设一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幸福的宜居村庄、新型农村社区。四是促进以产兴城强镇。建立产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加强城镇创业平台特别是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 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中心城市周边城镇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发展, 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 发展关联配套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同步实施, 引领城镇产业合理布局发展, 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五是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县域城镇化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改革;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构建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用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深化住房保障机制改革, 将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供应政策范围,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推进农业转移进城落户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五:综合交通体系
依托快速、便捷、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调整和优化城镇布局, 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提出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加快城镇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 服务于拉开城市框架, 发展卫星城镇, 形成城市经济区, 促进城市群城镇群的发展。重点分三个层次构建广西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实现城镇群之间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综合交通主枢纽, 推进形成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之间的综合交通主网络, 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 以国省干道为基础, 与民航、水运和管道共同组成的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沿海沿边“一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二是促进城镇群内部高效畅通。以满足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 以国省干道、内河水运为基础, 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建成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网络;加快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 逐步形成各城镇群内1小时都市通勤圈。三是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 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 加密小城镇密集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络, 提升公路网、铁路网覆盖率和技术等级。
关键词六:新型城镇建设
推进集约、绿色、智慧、人文、特色的新型城镇建设, 是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优化空间结构, 建设集约城镇。一手抓城市新区建设, 合理确定各城镇的建设规模, 科学划定城镇的开发边界, 鼓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 合理布局城市各功能区, 推进功能混合使用;一手抓旧城和棚户区改造, 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稳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独立工矿区改造, 把城镇棚户区改造成为建筑质量优良、功能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二是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城镇, 推动城镇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绿色建筑和节水节能, 让城镇融入自然, 提高生态宜居水平。三是融合“宽带广西”, 建设智慧城镇, 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镇发展相融合, 推动城镇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四是传承历史文脉, 建设人文城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保存城镇历史记忆, 努力在城镇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使我们的城镇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五是彰显桂风壮韵, 建设特色城镇, 推进城镇建设与三沿特色、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相结合, 挖掘地方的、民族的建筑特色, 深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 建设一批体现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风貌建筑群和建筑精品。六是完善配套, 增强城镇承载力。要着力完善城镇管网、环卫设施、生活设施,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创新城市治理, 促进城镇管理信息化。重点是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提升、城镇承载力提升百项建设、百镇建设示范、城镇品质提升、城镇管理提质、进城农民安居、宜居村镇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等工程, 使建设新型城镇的构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七:产城融合
城市的生命根在产业, 城市的活力源于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 必须有序推进产城融合,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 走产城互融共建、良性发展的城镇化路子。广西新型城镇化对此提出了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增强城镇创新能力、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任务。在具体工作中, 要加强产城融合。一是要把城镇化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实现特色彰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二是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服务业的就业容纳器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基础作用, 尤其是要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人口集聚;抓好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支撑、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支撑、消费市场支撑。三是要加强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融合发展。改变重产业发展、轻生活配套的观念, 推动产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配套功能转变;推进产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 相互依托、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建立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联系, 确保建成一个产业园区, 形成一个城市新区。
关键词八:城乡一体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发挥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度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一城乡要素市场。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三是扎实建设新农村, 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强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四是推进国有农林场城镇建设, 将农林场纳入当地城镇体系规划, 加强农林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对具备独立成为小城镇条件的农林场, 按照重点镇的标准规划建设, 并统筹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除了按照上述四个方面统筹组织实施外, 当前, 迫切需要加强的还有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近年来, 我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 选择南宁、玉林、百色等地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各试点区域从实际出发, 大胆改革创新, 努力突破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确权工作, 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改革,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看, 我区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度和广度不够, 组织实施强力不足, 经验做法总结提升、推广复制乏力。下一步, 很有必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大力度, 扩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覆盖面, 创新试点方式, 完善试点内容, 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 健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使各级试点示范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排头兵, 以点带面, 加快发展。
第二, 大力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我区普遍存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缺失、乡村规划建设乱象频生、建设无序、安全隐患增多以及有新村无新貌、村屯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年, 我区各地结合城镇化建设对加强和改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作了积极的探索, 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 我们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进一步创新乡村规划建设管理, 探索建立县级规划建设管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村委会—村屯建设协管员或村屯建设理事会四个层级构成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完善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机制, 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县、乡 (镇) 、村活动和“村屯规划我做主”活动, 试行规划师与乡村规划编制、实施挂钩联系制、建筑工匠领建制、建筑用材本土制、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制。
第三, 加强乡村文化特色传承。除了下力气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发展, 结合城乡风貌改造打造一批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外, 目前最迫切需要引起各级各地注意并大力推进的工作, 是加强国家和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我区目前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9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233个, 这些传统村落, 都是我区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村落,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是记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文化的DNA。下一步, 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内涵、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度融合, 注重体现区域差异性, 提倡形态多样性, 突出民族特色, 彰显特有神韵, 着力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乡村、魅力乡村, 积极探索适合广西古镇、古村和特色村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20年, 完成300个左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建成200个特色名村。与此同时, 加强村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建设, 建成一批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 200个自治区级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
键词九:改革创新
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不竭动力。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增强城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涉及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创新, 内容庞杂、任务繁重, 需要重点关注和抓好的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围绕人的城镇化推进配套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户籍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取消城乡分割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等。二是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确保其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保障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 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把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政策覆盖范围;等等。
第二,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守住底线、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新增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一是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 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二是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三是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农村废弃集体建设用地、农林场废弃建设用地等综合利用试点。四是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 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和容积率门槛。五是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 建立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 稳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六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多样化实现形式, 稳妥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
第三, 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健全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财税体制, 深入推进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合理确定自治区与市县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 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自治区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三是构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城镇建设融资规模, 创新金融产品, 改进金融服务, 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四是建立规范透明的政府融资机制, 适当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研究建立自治区统一平台, 创建省带县投融资模式。五是放宽城镇建设投资准入, 全面放开县城和小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和运营, 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运营;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第四,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有效保障城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镇住房制度的设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 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 推进住房供应主体多元化。二是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保障性住房财政稳定投入机制, 积极落实资金、土地、税费减免、安置补偿等各项政策措施;在城乡结合部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严格执行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准入和退出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异地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三是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 落实差别化的住房税收、信贷政策;编制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确定各个城镇住房建设总量、结构和布局;确保住房用地稳定供应;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等。
关键词十:开放合作
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 正处于国家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及广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区一带”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等多重机遇叠加的最佳时期, 必须抓住机遇,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拓宽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对新型城镇化的开放合作, 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着力提升区域化国际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这里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桂港桂澳桂台合作机制等重要平台, 拓展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方面的合作交流, 加快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和桂林、北海国际旅游名城等建设。
第二, 合作共建跨区域城市群。一是携手广东、海南省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该城市群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 广东湛江、茂名2市, 海南海口、三亚、儋州3市, 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着这一城市群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对这一城市群的定位为, 坚持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 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沿海第四大城市群。二是携手粤港澳共建珠江—西江城镇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点打造的跨区域流域经济带, 汇集粤桂重要城镇并直通港澳。珠江—西江城镇带作为重要平台, 以推进两广经济一体化为目标, 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 深化与粤港澳合作, 建设成为支撑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引领区、东西部城镇化合作发展的示范区。到2020年, 珠江—西江城镇带城镇人口超过3800万。前不久, 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 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加快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初探 篇5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
一、规模发展已显瓶颈
未来5~10年,新型城镇化应重在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镇品质。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问题在于,由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其规模城镇化的特点比较突出。例如: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做大经济总量和承载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土地批租为重要手段。这种城镇化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
首先,城镇化约束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低成本扩张模式难以持续。以土地为例: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目前的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以资源为例: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此外,环境破坏严重。中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不同程度地被污染,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十分突出。
其次,全社会对城镇化的需求和期望发生了深刻变化,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为继。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们对城镇化的就业、安居、生活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就业需求的变化看,以往人们能够忍受“候鸟式”、“两地分居”的就业;而今天,人们更加追求在城镇稳定的就业以及享受到完整的家庭生活。从居住需求的变化看,80后、90后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回不了农村,也不想回农村,更希望在城镇安家。
最后,城镇化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规模城镇化难以担当。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角色和功能逐步发生变化。一是从生产主导转向生活(消费)主导,生活(消费)型的城市兴起是一个客观趋势。二是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工业项目容纳的就业呈减少趋势,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三是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城镇空间的拓展成为农业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条件。新型城镇化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
二、人口潜力值得关注
城镇化是中国的最大潜力,主要是指其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这个潜力的释放主要在于人口城镇化,在于人口集聚效应而带来的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虽然我们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第一,人口城镇化有倍增的空间。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远低于2011年世界52%的平均水平。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就有可能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70%的峰值,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
第二,人口城镇化拉动内需的潜力巨大。初步估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内需规模,成为7%~8%中速增长的重要支撑。1.3~1.5亿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能顺利实现市民化,到2020年有望释放至少5万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此外,人口城镇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够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第三,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一是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将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大环境。二是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三是以人口城镇化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增加。
三、制度创新在于开放户藉
其一,创造条件,让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要明确提出取消的目标,并且有时间表。例如:1~2年内剥离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在中小城镇全面取消户籍制度,建立人口登记制度;3~5年内,除了某些特大城市外,其他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基本放开,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5~8年内,全面实行以身份证代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登记制度。
其二,实现农地物权化的制度创新。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地使用权以物权性质,在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工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更大的处置权,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保障。可以收获多方面的改革红利:首先,有利于使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或流转所得的资本进城,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其次,有利于推动农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最后,有利于提高农民在土地出让中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
其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坚定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最急迫的子女教育、养老与医疗保险、基本住房保障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融合。
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伴随着深刻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和政府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对此,需要进一步约束政府自身利益倾向,进一步打破传统城镇化的旧观念、旧框框,进一步改变政府的增长主义倾向,以充分、持续释放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
四、城镇金融是依托关键
快速的城镇化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随着金融深化,我们更应该创新出适合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城镇金融机制。
据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测算,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约为11.7万亿元,仅靠政府资金和银行信贷的投融资模式已经难以支撑。这就要求我们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寻求新的资金渠道,创造出新的城镇金融机制。其中,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就是顺应这一要求的。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产业的转型升级。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往往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本市场对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各种形式的创投基金、风险投资、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资金,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产品,同时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的发展,又可为其股权流转提供丰富渠道。
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依托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显然会制约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假如我们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和通过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融资支持,既可以促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满足农民市民化后的保障需求,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为城镇居民的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市场资金具有逐利性,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生态建设投入的资金主要还是由政府财政承担。要想生态环境维护得到保障,则必须要有可持续的庞大资金来源。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因地制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多种功能相适应的金融产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推荐上市,并探索通过发行生态环保债券,以及对债券收益的免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融资渠道。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户籍、土地、财政、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加强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推动地方加快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加快实施“一融双新”工程,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瞄准短板,加快突破,优化政策组合,弥补供需缺口,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加快制定公开透明的落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落户目标。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加快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问题。加快制定实施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完成。
(二)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在居住地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申请授予职业资格以及其他便利。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承载能力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动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权利,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各城市要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加快制定实施具体管理办法,防止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脱钩。
(三)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接受学前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政策,统筹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教师编制。组织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四)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五)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围绕实现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标,实施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和城镇旧房改造工程,推动棚户区改造与名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包括无上下水、北方地区无供热设施等的住房)改造,将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全国重点镇。加强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监督,严格实施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六)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城市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畅通进出城市通道,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七)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强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加强自然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切实保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源。
(九)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加快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计划,加速光纤入户,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对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各类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实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制定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努力提高优良天数比例,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引导工业集聚区规范发展。
(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加大财政对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的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力度,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建学办学,增加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供给。统筹新老城区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建设。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银行网点、零售药店、家庭服务中心等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住宅、公共建筑等的适老化改造。加强城镇公用设施使用安全管理,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
四、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十一)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公共供水、道路交通、燃气供热、信息网络、分布式能源等市政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提高县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快重点镇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推进北方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的支持力度。
(十二)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以下放事权、扩大财权、改革人事权及强化用地指标保障等为重点,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允许其按照相同人口规模城市市政设施标准进行建设发展。同步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设市模式创新改革试点,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推行大部门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十三)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
(十四)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完善设市标准和市辖区设置标准,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快启动相关工作,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适当放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设置标准,加强产业和公共资源布局引导,适度增加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量。
(十五)加快城市群建设。编制实施一批城市群发展规划,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推动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核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完善城市群之间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建设高速联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统筹推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共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统。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与安全生产规划的统筹衔接。
五、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十六)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尽快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通快递,推动有条件地区燃气向农村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强化河湖水系整治,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十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主体。推动返乡创业集聚发展。
(十八)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快递下乡”。支持适应乡村特点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建设,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完善有利于中小网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发展面向中小网商的融资贷款业务。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7
1 概况
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位于县域东部, 紧邻318国道, 是一座依托于青弋江发展起来的千年古镇, 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至2012年底, 全镇常住人口8万人, 城镇人口2.5万人, 城镇化水平31%, 镇域面积160平方公里, 城镇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镇区基本形成“一中心、两轴、三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 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 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形成以粮食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的县级工业产业园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 人均17798元;第一产业人员占比34%;三次产业结构为34:49:17。目前, 弋江镇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工业呈现初期阶段但已向中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
2 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性质把握不准
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将小城镇中的共性作为主要性质, 个性不突出, 建设成效雷同。对小城镇特性把握不准确, 总体规划不能有效指导建设, 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严重阻碍了小城镇健康发展。比如弋江镇在上一轮规划中将城镇性质确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业贸易为主导的工贸型滨江城镇, 而作为南陵唯一的滨江城镇, 其城镇特色并不突出, 也就是说没有有效利用到弋江镇地理优势, 且传承千年的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体现出来, 充分说明弋江镇在实际规划过程中, 没有准确把握自身性质。
2.2 城镇化预测难度较大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规划, 其确定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往往是十几年甚至更长远。在当前形势下, 对十几年或二十年后人口进行预测, 确实存在极大困难。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实施及城镇开发策划方面缺乏整体计划安排与配套措施, 加之规划实施评估间隔时间长、无法及时有效修正, 导致城镇发展及实际城镇化水平偏离规划目标。比如弋江镇规划实施至2012年, 城镇人口规模为2.5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为2.6平方公里, 弋江镇实际发展增速比规划预测明显滞后。
2.3 编制内容不突出
按相关规定, 小城镇总体规划内容应包括城镇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等。但诸多规划设计单位在进行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时, 为满足业主要求往往增加文本厚度, 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过多过杂, 重点不突出, 导致许多应解决问题被遗漏或解决不彻底。
3 主要解决措施
3.1 准确把握性质, 突出小城镇总体特色
特色是小城镇最具灵性的表现, 也是小城镇灵魂所在。对于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来说, 只有准确把握其性质, 才能使城镇建设具有特色。因此, 在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时, 应对该镇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发展机遇与制约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 准确把握主要性质, 突出总体特色。对于如何把握弋江镇的性质, 我们还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认真分析:第一, 看是否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是否满足本地区对该城镇的规划要求;第二, 将对本地区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与所得出的性质重新比对, 看其是否相符;第三, 看小城镇的性质是否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因素;第四, 看其是否能够反映出小城镇的特色。经对主要因素综合分析, 拟定弋江镇新一轮规划的城镇性质为芜湖市域新市镇, 滨江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城镇。
3.2 创新规划理念, 端正规划编制态度
(1) 结合实际, 实现创新。首先, 牢固树立转型发展观念, 摒弃外延式扩张、单纯物质空间构建的城镇规划思路, 通过绿色转型、理性增长模式占得城镇发展先机, 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 规划设计人员要积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掌握最新规划动态, 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不能成为甲方进行不规范活动的帮手;第三, 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总体规划设计技术路线, 促进小城镇规划功能真正由单一的土地开发与空间利用逐渐转向综合调控功能的公共政策, 并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形势下以人为本的规划功能转变。
(2) 健全规划编制审查程序。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业主单位与相关部门应注重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科学性, 加强规划编制过程管控;规划设计单位调查研究要扎实、细致, 除空间、设计政策方面外, 具体项目上应多考虑产业结构, 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内在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注重规划决策过程民主化进程, 做好规划编制及审查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工作。
3.3 完善规划内容, 统筹城镇发展战略
(1) 城镇化规模:针对弋江镇当前城镇化水平, 规划目标城镇化率不应越高越好, 应充分考虑自身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潜力。确定城镇规模应充分考虑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对人口的吸纳作用, 积极壮大城镇经济, 促进进镇农民充分就业。在不断完善小城镇承载力基础之上, 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环境, 增强城镇吸纳能力, 推动城镇规模稳步健康发展。
(2) 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一体化, 城镇与村庄产业链建设一体化,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一体化政策。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之上, 还应有城乡不同“质”、差别协调的意识, 从加强农村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促进共同富裕、社会稳定、文化传承角度, 避免农村产生不利影响, 明确城镇扩展限界。
(3)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设计应注重结合镇村布局, 地形、基础设施现状, 以及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特点等, 以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运行协调的村镇体系。关注城与乡社会生态关系、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重构, 避免进一步加剧村庄社会经济弱势地位。
(4) 城镇空间布局:树立绿色城镇观念, 促进优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结合的扩容提质的空间增长。注重城镇历史、功能、空间连续性, 在加强弋江古镇保护基础之上合理开发;以改进社会治理结构、增强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 从人的集中———社会关系重构———公共空间营建出发, 合理安排配套公共设施、绿地, 配套完善服务空间、商业设施等;提高土地空间产出率, 树立紧凑型、高密度、适度开发观念, 从整体上促进城镇用地结构合理化;塑造城镇特色, 避免直接套用大城市发展模式。对如弋江镇这样规划规模不超过10万人的城镇, 空间布局应简洁, 把握4个要点:集聚 (基础设施高效利用) ;向心 (构建一个中心) ;共享 (功能混合) ;成环 (道路成环) ;接地 (充分考虑当地气候、风土人情) 。
4 结语
总之, 当前转型发展时期,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应具备区域甚至全球视野, 积极探索新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立足本土、合理定位、注重特色及后发优势, 以科学、开放的思维方式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总体统筹与规划, 科学引导镇村建设, 以促进个性产业发展, 努力塑造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镇村空间格局。
摘要:本文主要对转型发展过程中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 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 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做出一定阐述, 以期促进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从而引导小城镇规划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清宇.新时期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23) , 276-279.
[2]赵明.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几点认识.[J].管理观察, 2011, (36) , 198-201.
[3]莫滨.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J].广西城镇建设, 2010, (7) , 339-340.
[4]何小娥.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6) , 11-16.
[5]苏阳.凸显地域自然特色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 29 (3) :331-332.
新型城镇化的融资机制问题 篇8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 指的是由农业为主导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 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截止到2013年年底, 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53.73%, 2002年~2013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3%。这与西方发达国家80%~90%的城镇化率相比, 仍处于初级阶段, 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的“新”是区别过去片面强调城市规模的盲目、过快的扩张, 转变为对城市文化内涵、公共服务的提升上。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过, 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而“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成为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走绿色、集约的道路, 将会带来更多的融资需求。
不过,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极大的扩大了我国的内需,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也需要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而我国地方政府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 融资的需求的多元性和资金的可获得性存在矛盾, 以往地方政府的“地方融资平台+土地财政”的融资机制正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弊端, 尤其是房地产问题, 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民声载道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正逐渐成为阻碍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障碍, 甚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 本文在提出我国政府所面临的融资问题之后, 通过分析其现在融资模式的弊端,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 探讨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机制。
二、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性
能否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最主要的是要先解决好融资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融资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 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最初, 我国的城镇化融资是靠财政支持, 后来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经济市场化改革, 城镇化融资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地方债渐渐成为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述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 尤其是去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 不在片面强调城市规模的扩大, 而转向将城市建成具有高品质的宜居之所之后, 这些弊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地方税收不足以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截止2013年底, 我国的税收达110497亿元, 比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GDP的年均增速为9%左右, 而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1.3%, 2013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为19.4%。一方面, 税收收入占GDP比例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国富, 但并不代表民富。这些年, 我国也呈现了国富民穷的不良趋势, 社会各阶层对收入分配的不满也越来越多, 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继续提高税收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 过分依赖税收导致期限错配问题。城镇化建设是造福后代的一个伟大工程, 而目前的税收收入是来源于当期的收入, 无法将未来的收入分配到当期使用, 这就不免产生投入和收益期限不一致的问题。总的来说, 目前税收收入仅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限的资金供给。
(二) 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
近年来, 土地财政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其有效弥补了税收收入的短缺, 解决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局,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俨然已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融资形式。这种“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 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愈演愈烈。据统计, 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4.1万亿元, 刷新2011年我国创下的3.15万亿元的记录。但是,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 推高了房价, 将压力转嫁给了普通居民, 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 滋生了地方政府腐败, 民怨沸腾, 不利于社会稳定;再次,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导致土地财政不能长久实行;最后,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房地产行业, 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
(三)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风险
除了税收和土地财政之外, 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各种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 比如, 城投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和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形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应对08年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 这也刺激了政府融资平台的大规模扩张, 据国家审计署发布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2年年底, 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的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 较2010年增长了12.94%。但是, 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扩张, 融资平台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是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和风险高;二是融资状况不透明导致权责不明;三是地方政府作为决策者往往导致经济效率不高;最后是融资平台经营机制不健全, 融资平台蕴含着潜在风险。
三、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分析-以市政债为例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将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据权威部门统计表明, 在中国近十年年均10%经济增长率中, 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但是, 已有的传统融资模式已经日渐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下的融资需求, 政府需加快市场化融资平台的建设,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融资模式。本段以市政债为例, 探讨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融资机制。
(一) 市政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市政债又被成为地方政府债券, 是指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 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筹措资金的债务凭证,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收入和对公共服务设施收费来偿还, 本质上是由地方政府或公共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券。市政债起源于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 七十年代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兴起, 并成为其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的资金来源, 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引入市政债模式的条件。第一, 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雄厚、信用度高, 为发行市政债提供了良好的信用保证;第二, 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增加, 我国民间资本异常活跃, 民众投资热情高涨, 这为发行市政债带来了稳定的需求;第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金融深化改革不断推进, 金融市场趋于完善, 为发行市政债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2014年5月21日, 财政部下发通知称, 经国务院批准, 在我国十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 意味着中国版的“市政债”即将来临。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促使“市政债”在中国生根发芽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市场制度、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债券发行方面, 发行要求过于严格, 债券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 我国可以借助国际成功经验进行制度设计, 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债融资模式”。首先, 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 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深化政府的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加强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的权力;其次,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制定相关交易规则、法律法规, 为市政债在中国的生根打下制度基础;再次, 建立针对市政债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确保市政债在中国健康发展;最后, 建立科学合理的偿债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 明确市政债的发行目的、责任主体, 保证市政债市场稳定运行。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 我国政府也是在探索中前进。总的来说, 城镇化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 单凭传统的融资渠道很难得到满足。并且那些融资模式所暴露的弊端也不太符合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市政债解决城镇化资金缺口的成功经验表明, 市政债的确在解决融资问题上有其优势和合理性, 而我国也基本具备了发行市政债的条件。因此, 我国可以结合自身国情, 找到一个“中国版市政债”。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 2009.
[2]李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成因与规范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3]巴曙松, 王劲松, 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 2011.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9
城镇化质量是针对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名词。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城镇化率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以年均1.4个百分点加速推进, 大大快于0.5的世界平均水平, 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界定和评价。目前对城镇化质量的界定和评价没有统一标准, 但绝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都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要快于质量提升。城镇化不单纯是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过程,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 这个过程既包含了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也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转变等。
自2011起, 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2012年已达52.6%。根据国际城镇化一般规律, 当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 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增长的后半程 (50%-70%) 阶段 (见图1) , 该阶段城镇化在外延式规模扩张的同时, 更加注重内涵式质量的提升。即城镇化的推进已不简单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数量的增加、城市经济总规模的膨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外延式扩张等等, 城镇化发展更需要提升城镇人口总体素质和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 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质的转变。这一阶段基本上对应着工业化的中后期, 该阶段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带动下, 现代农业得以长足发展,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和信息技术的提升 (见表1) 。当然, 该阶段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阶段, 搞不好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出现诸如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拉大、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对此,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年初以来, 备受关注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即将出台, 此举标志着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展望未来, 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不仅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也能够带来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辽宁省城镇化率在1988年就达到了50%, 2012年达65.7%, 在全国直辖市以外的省份中排名仅次于广东省, 并规划到2015年实现70%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到“十二五”时期末, 辽宁省将基本走完城镇化加速阶段, 进入经济较为发达的成熟阶段。而事实上, 辽宁省的经济却并不“发达”, 2012年的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7位, 仅为广东省的43.5%,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0多年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低, 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拉动……“傻”、“大”、“黑”、“粗”的增长方式至今尚存。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中共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注重城镇化质量和特色建设”。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尽早实现由传统工业大省向沿海经济强省转变的迫切诉求。
二、辽宁省城镇化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一) 城镇化率起点较高, 但推进较为缓慢, 且与城镇化率相比, 城镇化质量并不高
由于辽宁省在计划经济时期承担了振兴国家的重任, 重工业的兴起使得辽宁省的城镇化率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改革开放初期, 已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一倍, 但城镇化推进速度相比之下较为缓慢, 1982-2012年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 低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1995-2004年间, 年均仅增长0.4个百分点, 大大低于同期1.5的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化率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见图2) 。传统城镇化率较高的同时, 城镇化质量却并不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显示, 2010年, 辽宁省城镇化质量指数为0.5042, 在沿海7省份中, 仅高于河北省;而同年的城镇化率已达62.2%, 在沿海7省份中仅次于广东省, 二者极不协调 (见表2)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
(二) 城镇化过分依赖人口和土地外延式扩张
由于对城镇化质量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 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即城镇化率, 作为判断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1982年至今, 辽宁省城镇化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虽然较慢, 但在2010-2012年间, 城镇化率增速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 也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时期。这与于辽宁省近年来掀起了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新城新市镇投资建设的热潮有关, 在短短的3-4年时间里, 沿海经济带42个主导产业园区和沈阳经济区38个新城新市镇加速崛起, 各市、县也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园区和城镇体系规划。然而, 这种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的背后则隐藏着土地加速扩张和农民“被市民化”等诸多隐患。“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累计征用土地面积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并且仅2011年这一年的土地征收面积就比“十五”期间的总和还要多 (见图3) 。土地加速扩张的同时, 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 过早地将农民“赶上楼”。一方面, 失地农民缺乏可靠的收入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 多数成为从事城镇低端劳动力的弱势群体, 无法真正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 新城建设缺乏必要的配套公共服务和二三产业支撑而丧失“人气”, 变为“空壳城镇”。这种单纯依靠土地扩张和城镇人口增加的粗放型城镇化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 1》《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 城镇化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突出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双低”
根据国际城镇化率基本经验, 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开始上升, 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辽宁省自1995年起就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08年则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则长期以来得不到提高, 甚至出现下降迹象,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见表3) 。从国内看, 该比重也低于与辽宁省城镇化水平相当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 (见表4) 。服务业发展不足直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严重影响了辽宁省经济发展质量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也是影响辽宁省城镇化质量的一大问题。由于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改革重灾区, 改革开放以来, 当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广泛兴起市场化改革的同时, 辽宁省却身陷国企改革重负, 一方面出现大量下岗职工, 另一方面企业在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增长缓慢,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个别年份外, 自改革开放初期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辽宁省成为沿海地区非发达省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城镇化率较高的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形成鲜明对比 (见表4) 。
数据来源:《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 2》《辽宁统计年鉴》
(四) 以县城为首的广大中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 制约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辽宁省城镇人口大都集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 以县城为中心的广大中小城镇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并不高。2010年, 辽宁省地级以上城市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81%, 其中, 沈阳、大连两个特大型城市约占38.2%, 而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镇仅占19%, 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沿海地区发达省份 (不含直辖市) 。为弥补辽宁省城镇建设中中小城镇发展不足的短板, 辽宁省自2007年以来启动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并在2009年以后相继启动了沿海经济带重点产业园区和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建设, 但城镇体系仍然没有形成“梯次化”格局。以县城为中心的广大中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依然较弱, 突出表现在以教育、医疗卫生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和以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饮和娱乐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相比地级以上城市差距较大,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日益成为制约辽宁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空间瓶颈。
数据来源:《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 2》《辽宁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
三、加快提升辽宁省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空间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 不能简单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全部内容。从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所反映的突出问题看, 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城镇化, 即如何将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融入到城市当中, 真正享受到“市民化”待遇, 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对此, 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来抓;其次, 提升城镇化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 必须以“积极稳妥”为原则稳步推进;再次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有着较强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要坚持“四化同步”为原则;最后, 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最终目的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辽宁省早日跻身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做准备, 因此, 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要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为原则。
数据来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
(一)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为城镇居民, 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 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
1. 充分认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土地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 就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这个道理, 无论是历代封建王朝, 还是近代民主革命, 还是如今的新中国建设, 其重要性不但没有被削弱, 反而在一步步强化, 如今已演变成为农民财富的象征。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农民能够在城镇里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和高生活质量的生活条件, 并且该机会要大于其在土地上获得的预期收益。因此, 在土地预期收益较高和农民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和生存保障的前提下, 绝不能以各种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或新城新市镇的名义搞强制性征地,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由选择权。对已经失去土地的“被城镇化”农民, 要在保障其充分获得一次性占地补偿的同时, 还要确保该部分农民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收入来源, 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一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机制。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统一纳入城镇就业管理范畴, 建立平等的就业准入制度, 并适当降低就业门槛。完善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机制, 在每个乡镇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 构建城乡纵横连接的劳动力供需信息服务中心, 降低农民流动求职成本。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 采取适当政策倾斜, 建立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订单式培训机制, 尤其是园区企业的订单式培训。鼓励失地农民进城自主创业, 力争在税收减免、注册资金、消防验收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 降低准入门槛, 建立失地农民进城创业援助机制。建立失业补偿制度, 将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补偿范畴, 设立失业保险个人账户, 并适当降低缴费标准。
二是要将失地农民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当中, 让失地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待遇。要在不断提高对失地农民“新农保”和“新农合”缴存、报销比例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无差异化, 做好与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险全面对接工作, 做到“无论人在哪里干, 保障接着算”, 确保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 并在条件成熟之时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当中。要进一步放宽对失地农民在地级以上城市落户的限制, 建立完善的城市“居住证”管理制度, 使其子女享有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确保失地农民住房保障, 放宽农民参与城镇住房公积金限制, 凡在城镇有固定工作 (劳动部门备案) , 无论是否拥有城镇户口, 无论企业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 符合上述条件的农民均可自愿参加城镇住房公积金缴存, 并享受相关贷款政策, 鼓励失地农民进城买房落户。加大城镇保障公租房供应力度, 在允许持有“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的基础上, 对长时期处于无业状态的 (如三年以上) 失地农民, 政府应当优先纳入城镇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政策管理当中。
2.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 确保集体土地流转顺畅, 实现集体土地同国有土地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
城镇化推进的结果必然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放弃土地, 但在土地预期收益较高的情况下, 绝大多数农民不肯轻易放弃土地, 势必放缓城镇化脚步。因此, 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尽快实施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显化集体土地财产权, 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上的合法权益, 加快土地流转, 让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 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土地耕种的规模经济,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辽宁省去年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实现了全省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调查全覆盖, 今年将继续对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在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 按照“土地确权、两权 (所有权、使用权) 分离、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方针, 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 可对集体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有期限流转, 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流通, 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农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 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使用权, 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流转, 发展规模经营, 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作、入股、联营、转换等方式进行流转;探索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集中整理宅基地, 采用货币置换、房产置换等方式加快宅基地流转。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础上, 任何组织和单位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收回承包地和宅基地, 不得强制要求以土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户口。
3. 加快对新城新市镇公共服务建设, 通过就地城镇化, 转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努力培养其“市民化”意识。
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空间上的“简单位移”, 更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过程的转变。但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绝非易事, 不仅取决于收入来源, 还取决于人们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及“大家族”的留恋。俗话说, “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狗窝”, 正是这个道理。因此, 必须加快对新城新市镇的公共服务建设, 通过就地城镇化, 让农民既能享受到城市生活, 同时也能给那些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一个适应过程, 努力培养其“市民化”意识, 主动接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
一是要加大新城新市镇配套服务建设力度, 建立基础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基础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雅、交通出行便利、城市功能完备是城镇人口集聚的根本动力。要在加大对新城新市镇道路、通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对新城新市镇的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清理、超市、菜市场、幼儿园、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做到让生活在新城新市镇的居民出行购物方便、居住环境优雅、能够享受到较好教育和医疗。
二是要对新城新市镇实行社区化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在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基础上,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牵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 通过撤并原有的村委会建立新型社区。新社区的建立应由绝大多数村民选举产生, 并主动接受村民的日常监督,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制度。社区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目的, 既要满足“新居民”的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信息获取、治安管理等城市日常生活需求, 也要保留原村集体组织在对土地征用与管理、涉农事务等方面的协调功能, 做到方便群众、因地制宜。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城镇对人口就业吸纳能力
与工业相比, 服务业有着较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对提高城镇化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服务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从事低端劳动的传统服务业上, 而是更加注重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如以信息咨询、现代金融、高端商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 以购物休闲、影视娱乐、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 以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为代表的社会性服务业等, 建立多元化、多级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以此不断提升城镇人口综合素质和劳动力技能, 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是要加快地级以上城市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大中型城市的集聚优势, 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实现集群化发展, 有效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同时也为区域内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性服务, 优化产业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辽宁省14个市体量不一, 在发展服务业上要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原则, 不能一味效仿沈阳、大连两个特大型城市, 大搞高端城市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 应结合不同层次消费群体, 体现多样化、层次化。2011年, 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区服务业增加值仅为生产总值的44.3%, 力争到2020年将这一比重提高到60%以上, 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功能型城市。
二是要通过打造“专业镇、特色镇”, 大力发展县级以下城镇服务业。要充分发挥辽宁省县域特色自然资源、“一县一业”及工业产业集群等优势, 把服务业链条拉长、做细, 发展更具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业。例如, 可结合辽宁省温泉、海洋、山区等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以“温泉”、“滨海”、“沟域”、“乡村农家乐”等为主题的各类特色旅游业;结合辽宁省的大连樱桃、鞍山南果梨、东港草莓、铁岭榛子等“一县一业”特色农产品, 举办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博览会、展销节, 发展各类专业化农产品连锁经营店;结合辽宁省法库县陶瓷、海城市西柳服装批发、灯塔市佟二堡皮草深加工、兴城市泳装制造等县域工业产业集群优势, 全力打造各类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物资集散地等。
(三) 以县城建设为突破口, 提高中小城镇综合承载力,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辽宁省县城相比新城新市镇来说, 具有城镇规模较大、人口较为集中、城镇功能较为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较为成熟等优势, 可在全省上百个小城镇中率先“突围”。“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启动了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县域经济总量实现了5年翻两番的目标, 目前已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多数县城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集群, 具备了一定的推进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并且从2011年起, 辽宁省44个县几乎都开始了扩建或新建县城计划, 按照规划设计, 今后五年每个县城都将新增10万至20万人以上, 这意味着辽宁省将在未来5年内将城镇化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可以预见, 未来县城将成为推进辽宁省城镇化的主战场。
1. 优先发展县城教育和医疗资源, 不断缩小同地级市的差距。
在我国, 哪个城市拥有较为发达的科教和医疗资源, 该城市就会形成区域社会资源聚集地, 进而形成较强的人口集聚效应。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布局, 将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集中到县城发展, 采取集中式办学, 发展寄宿式教育, 并适当提高教育经费补助标准, 从软、硬件上全面提高县城中小学办学质量, 不断缩小与地级市差距, 让农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现代城市文明。加大对县城医疗卫生投入力度, 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县城医疗服务等级, 确保县城中心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水平, 力争做到一般性重大疾病都可以在县级城市救治。
2. 在土地和资金上给予县级城市更多支持。
城市扩张需要土地, 而征地难、建设用地不足则导致县城很多项目被搁置或延迟时间。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土地“增减挂钩”和“占卜平衡”制度, 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 可建立以地级市为单位跨县“增减挂钩”制度和全省范围内跨地级市“占补平衡”制度, 有效调节土地分配。建立县级政府“土地征用储备制度”, 除宅基地外, 还可将不在册的耕地、可开垦的荒地、滩涂、矿山等统筹规划整理予以储备, 作为特定项目和急需工程建设用地预支待垦, 为严肃土地制度和防止耕地总量突破红线, 要实施严格的审批和签约责任状制度, 严格规定垦复还借时间 (一般不超过3年, 与每届县级政府任职时间相同) , 并将其纳入政府责任管理和目标管理当中。
建设资金短缺是县城建设的普遍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 必须拓宽融资渠道, 适当放宽融资政策, 依托有资质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建立县城建设融资平台, 同时采取BT、BOT、TOT等多种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县城建设, 政府也要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加大扶持力度, 除项目贴息和转移支付外, 还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 对整体建设进度快、质量好的县, 给予年度奖励。
3. 进一步下放权限, 赋予县级城市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实行的“市管县”, 本意是打破多年来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 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拉动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 地级市为集中发展本市, 依靠其行政权力, 将规划权、财权等经济发展权集中上收, 压制了县级城市的发展, 甚至出现“市刮县”、“市挤县”的现象, 特别在那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地级市里尤为严重。因此, 要进一步下放权限, 赋予县级城市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 将规划权、财政管理权、项目审批权直接由省里负责管理, 不再受地级市干预。辽宁省在2010年、2011年相继启动绥中、昌图省管县试点, 总体看成效显著, 应将该试点进一步扩大, 但要分类分批进行。首先, 要在经济实力较弱的地级市中推进。这类县受所在地级市辐射较小, 且较为贫困, 大都分布在辽西北和辽东山区, 除绥中和昌图以外, 还包括建昌、喀左、凌源、建平、西丰、新宾、清源、桓仁、宽甸等县。其次, 要对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瓦房店、海城、庄河等县城扩权, 要将它们的体量进一步做大, 成为与辽宁省地级市经济规模相当、功能更完备的中等规模城市。最后, 要根据县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将临近县城的乡镇改成街道建制, 或调整县域行政区划, 扩大县城城区管辖范围, 加大研究力度, 尽快制定方案, 报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
(四) 尊重城市内在发展规律, 加快对新、老城区城市功能改造, 有效协调二者间关系
近年来, 全国上下新城建设高涨, 各级地方政府也都高标准地规划新城, 将新城纳入未来城市核心区域, 而对老城区的发展规划则轻描淡写, 似乎默认了老城区的衰败, 辽宁省也不例外。新城建设犹如“平地起家”, 见效快, 而老城改造犹如“平地推车”, 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一点上, 新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新城建设若不在老城区发展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则会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甚至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因此, 必须尊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新城建设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也不能靠牺牲老城来发展新城, 当前应加快对新、老城区城市功能改造, 有效协调二者间关系, 既要让新城充满朝气, 也要使老城容光依旧。
1. 重视老城区在新城开发初期的核心带动作用。
从国际经验上看, 一个城市从兴起到成熟再到衰落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老城区在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巨变后所形成的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 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被削弱或替代的。著名的地理经济学家陆大道曾有过研究, 即城市在扩张初期, 新城区的最佳选址应距老城区10公里以内, 通过老城带动新城发展, 超过10公里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远距离感, 使得新城人口聚集缓慢。辽宁省大部分新城区距离老城区都在10公里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40-50公里。因此当务之急不宜过早地将老城区的一些较为成熟的功能, 如, 中央商务区、政府办事机构、中小学义务教育、市中心医院等大规模外迁至新城, 在新城开发初期可将其部分外迁, 或设立分支机构, 但对严重造成老城区拥堵的项目, 如大型工业企业、各类批发市场、汽车站、高校, 要尽快外迁至新城区, 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和城市拥挤度。要加大对老城区棚户区动迁改造力度, 鼓励老城区居民通过购房、置换等方式外迁至新城区, 改善其居住环境, 并将城市动迁后的土地重点用在绿化、广场、公园等公共环境上来。同时, 还要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 保护性开发老建筑, 保留古城文化, 增加城市人文气息。要加快新老城区快速路网建设, 形成集城际轨道、快速路、普通公路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网络格局, 减少市民在新老城区间的位移时间, 拉近城市距离。
2. 大力推进产城融合, 以产业带动新城, 不断完善新城城市功能, 提高新城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
没有产业做支撑的新城则是“空壳城镇”, 是伪城镇化。新城建设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更要注重配套产业的跟进, 统筹产业发展量的提升和城镇建设质的提高, 实现产、城、人相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园区在先、新城在后”的发展思路, 率先壮大集群发展规模, 深化各类产业作为新城发展的产业支撑地位, 并依靠产业工人增加新城“人气”。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参与新城建设, 在科研培训、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以降低政府在此方面的资金压力, 形成企业与新城融合发展和持续发展局面。
(五)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从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 重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不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城镇化的过程必然要伴随城市建设, 而在追求高GDP和高城镇化率的利益驱动下, 城市给我们的印象往往则是“总也建不完的高楼”、“总也修不完的马路”、“使用率极低的大广场”和“总也长不大的小树苗”, 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尚未建成的大工地, 忽视了在公共厕所、便利店、快餐店、邮局、治安岗亭、免费公园等细节上的设计, 而这恰恰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因人而兴, 因人而建, 我们不仅要为发展经济而建设城市, 更要从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去深耕城市, 重视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 不断改善人居条件, 让城市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让人感动、甚至激动的人性化关怀。
1. 要坚持“规划在先、建设在后”的发展思路, 切实保护已有的建设成果, 避免“大拆大建”。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过:“我国的建筑物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 相比之下, 美国的建筑寿命为74年, 英国则达到了132年。”拆迁的目的是为了让城市环境更美, 让城市功能更为完善, 但如果每时每刻我们的城市都在拆建修建, 则势必影响到城市环境和美观。城市的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政府应组织得力的专家或权威机构, 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并通过报纸、网络等重要媒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作为城市一段时期内规划建设的总基调, 每一届政府都要充分尊重前任政府的规划思路和城市建设成就, 确保规划和建设的连续性。
2. 要重视城市建筑的风格设计, 将城市特色融入其中, 切实避免“千城一面”。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是展现无遗的思想和情绪, 是活着的古代和近代史。特别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老建筑, 每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蕴藏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城市建筑比的是文化, 而不是高度, 在设计时要坚决杜绝“攀高”的错误方向, 要充分挖掘城市文化, 把城市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建筑设计当中, 并在城市建设中要保护好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老建筑。同时, 还要把与城市相依的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观融入到城市建筑设计当中, 充分挖掘城市的独特资源, 彰显城市魅力, 提升城市品位。
3. 要充分发挥街道的多样性功能。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口迁移流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市作为优先发展的经济体,其在产业结构完善度和优质资源占有率方面相对于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其形成的规模效应更是吸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而新型城镇化更需要的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的均衡发展策略。因此人口的迁移流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
一、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
人口的迁移流动对于经济文化交流起到载体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迁移大军,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4月份,全国城镇又新增就业125万人,1—4月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4%。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799万人,同比增长2.9%。与此同时,将生产生活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留在农村,这直接会导致资源的两极化。这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但反观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则明显滞后。
二、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原因分析
(一)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且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尤其是可持续、绿色、吸纳就业人数最广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少。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去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从事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多,会导致消费群体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减少,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更为不利。
(二)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依旧沿袭的是独门独院的生活居住方式,这会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促进人口的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从根本上发展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个人择业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盲目性
虽然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一定作用,但人口对于择业地区存在个人偏好,甚至出现个人能力和经济实力有限,却盲目追求“城市”头衔,这不仅不利于物尽其用的最佳资源配置方式。
三、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流动和新型城镇化问题解决措施
(一)积极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的农村地区范围广,分布广,各地的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各具特色,在追求产业互动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地区应该挖掘本地区特色,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人口的回流,从而更好带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形成集约和节约经济。在城市化率高达80%以上的美国,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人们在追求更为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现,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城镇化方面,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形成规模效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对象是当地大多数居民,如果居民过于分散必然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阻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居住地和生产生活区域的统一集中规划,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可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减少城市发展人口过多压力的同时,解决好农村地区发展人口缺乏的困境。
(三)做好宣传,转变择业观和价值观
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会改变一些人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调动人们回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不仅解决农村“空巢、空村、空地”问题,还能完善产业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
总之,人口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积极的措施,吸引农村人口的回流,对于城乡在劳动力方面的矛盾可以有效化解,更能促进资源在社会中更为合理的配置,使我国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可以做到高质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2]吴瑞君,曾明星.人口迁移流动对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 [J].人民论坛,2013(4).
[3]戎爱萍,郭卫东.人口迁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4(8).
[4]张永岳,王元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1).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 篇11
村镇建筑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村镇建筑的好坏, 不仅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还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秦皇岛市城镇化进程中村镇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村镇建筑缺乏统一规划和规划管理薄弱
由于地方乡 (镇) 政府忽视规划“龙头”作用, 多数村镇至今没有规划, 部分村镇虽有一个草率规划, 也是简单的套用城市模式, 没有与村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与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相适应, 未能合理确定功能和规模, 从而规划既缺乏科学性, 也缺乏可行性。
由于农民自行管理, 规划管理薄弱, 房前屋后自建小房, 自垒院墙的零乱建筑到处可见。有些违章建筑堵塞道路, 造成道路不畅通。村镇街道路面质量差, 阴雨天道路时常处于泥泞之中, 严重影响交通和村镇农民的日常生活。
(二) 村镇建筑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 抗震设防知识匮乏
村镇建房多属农民和镇上居民自建, 在自建房中均无地质资料和设计图纸, 少数统建房虽有地质勘察资料和图纸, 但也很马虎。大多数自建房沿用老的模式, 请“工匠”绘一张示意图或说明做法, 就动工兴建。这类建筑经过检查结构不合理, 严重违反国家规范, 更谈不上抗震要求, 建成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外形千篇一律, 未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把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未形成多姿多彩的建筑形象。
(三) 村镇建筑大多没有纳入建管范围, 施工质量少有达标
村镇建筑多为自建房, 为“节省费用”和充分利用家中现有材料, 多数不请建安公司承建。中国现行建筑业管理对此缺少法律、法规、条例或标准。广大的农村建筑市场由个体户占领, 施工人员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定级, 施工过程中, 都是由当地有一定经验的工匠说了算, 工程质量偏低。
(四) 配套公用设施不全
目前村镇建筑有的初具规模。但必要的公用设施如上下水、电力、照明、电讯、公厕、托儿所等, 不能一步到位, 很难体现新农村城镇化的优越性;也严重影响集镇居民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更难吸引企业家的综合开发投资。
二、对策建议
(一) 突出规划龙头作用
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村镇建筑势在必行, 而规划设计是协调村镇建筑生产经营和组织居住生活环境的“龙头”, 各级领导应十分重视, 在做村镇规划时要和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工业、村镇工业发展、市场建设、农民奔小康、老村镇改造相结合。村镇建筑规划采用招标、竞赛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可请农民参与, 征求他们意见来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 使其具有与当地生产模式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力求达到规划合理、设计新颖、设施配套、环境优雅的新农村。对无村镇规划的建筑一律不准动工兴建。
(二) 抓好勘察设计是提高村镇建筑生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应选用适合本市的由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农村小康住宅设计竞赛的优秀方案。并组织本市设计单位通过竞赛方式按照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和社会心理需求做几种农民乐于接受的住房和商住楼, 供农民选用。设计单位可向建房户按套用图纸收费。农村大户可通过村镇建设服务机构单独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勘测。把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农居, 改变为统一开发, 几户或多户合建来改善提高农民的住房质量和节约用地。在规划的同时进行地质普查, 对近期开发的道路两侧做出详勘, 供农民建房使用。
(三)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我市村镇建设现状可边建设边管理, 从选点开始到竣工验收、建档, 要有一套审批监督制度。同时抓好队伍管理, 定期培训以提高村镇管理人员素质, 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村镇规划标准》、《村镇建设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国家和省、市对村镇建设的有关规定, 做到有法可依, 按法办事。
(四) 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一步到位
村镇建筑的总体形象能否吸引农民、企业家来村镇务工经商, 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排水、供水、电力、通讯等一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必须一步到位, 才能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
结语
村镇建筑的发展应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远景需要。否则, 会制约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汪晓敏, 汪庆玲.现代村镇规划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7.
[2]葛学礼.镇 (乡) 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