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2024-07-29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共9篇)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1

一、背景概述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途径,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美国是当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截止到目前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而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近50%, 与1910年美国46%的城镇化率相类似, 足足落后美国100年。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也较多。据统计, 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30278万人, 流动人口总量2013年已接近2.5亿, 有研究表明, 户口本上共有67项城乡居民“不同等待遇”。

从2003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 中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思路越来越明晰, 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将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同步发展作为其基本内涵, 200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7.7%。第二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 第一次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词连用, 城镇化在新四化中位于重要位置, 摆在了国家战略的最高位置, 奠定了城镇化的地位。第三阶段以十七大确立的“新五化”为重要节点, 强调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将新型城镇化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指导思想和建设路径。第四阶段, 在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指出, 要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之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各省纷纷铺开。第五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 肯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就, 并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推动“五化”相互融合, 同步发展, 为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第六阶段, 2013年11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健全体制机制,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5-20年后我国城镇化就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第七阶段以2014年3月国家发布的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为标志, 进入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和巩固时期。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五个:一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四是城市生活和谐宜人;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村镇经济的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对村镇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我国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 快速城镇化发展仍将持续10年左右。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会增加对住房、教育、医疗的需求, 希望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能有体面的收入, 能学到更多的技能, 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等等, 这些客观存在的需求扩大了村镇的内需, 拉动了消费, 可以说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将逐步提升, 10年左右的时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将实现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人口在新城镇落户。新型城市群将逐步形成, 将聚集经济发展能力, 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 目前城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 新型城镇化开始着重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中小城市和村镇, 缓解大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局面, 引导区域经济和城镇体系平衡发展。

城镇人口的增加需要住房, 需要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通过城镇化, 可以带动相关投资, 将带动铁路、公路、市政、能源、社会事务等行业投资。新型城镇化将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方面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规模将更加完善, 中心辐射作用明显, 服务功能增强, 节能节水产品和绿色住宅比例大幅度提升。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也是明显的。

3. 大量人口流向城市, 村镇人口和土地利用通过撤村并镇、宅基地严格管控等出现集中的趋势。

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 盘活了农村原有的土地, 提高了土地价值, 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 为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新型城镇化倡导生态文明、绿色节约、低碳环保的新型开发模式。

(二) 土地流转对村镇经济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决定》还提出,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2012年12月11日, 李克强总理曾提到“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农民的自由度更多发挥了, 所创造的经济成就难以估量。”经济自由度更高了, 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配置更自由了, 经济发展成就也会难以估量。

土地流转对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是向好的, 但是短期内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如何流转, 政策形势尚不明朗。从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看,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占补平衡仍是基本国策, 农村土地的流转仍以保护耕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村镇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土地财政的老路下的土地利用, 而是要走新型绿色、集约、科技型的发展路径。

三、村镇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一) 立足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足村镇现有土地资源, 促进农业发展, 加强农田保护, 积极进行土地流转,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 实现有序的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通过市场机制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土地。将土地资源作为可持续公共收入, 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 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创新土地资源利用, 通过抵押资产, 增强金融部门扶持力度。在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将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

(二) 立足第一产业, 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人口进入老龄化、村镇人口的流出, 使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成为可能, 应重点向此方向引导, 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立足现代化和高科技, 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进一步提升村镇经济中的第二产业比重, 增强村镇经济实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 提升村镇经济中的第三产业比重, 增强村镇经济活力。

(三)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要高起点、先规划, 将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龙头, 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城镇建设混乱、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充分利用城镇化的优势, 向周围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带动辐射, 带动农村、郊区共同发展。村镇是有生命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 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可以照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要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 农民变工人, 这需要工业融合农业、城市带动乡村。

(四) 统筹城乡, 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

城镇化的发展, 不能以牺牲三农为代价。粮食安全仍然是我国战略保障, 时刻都不能放松。城镇化必须以城带乡,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为村镇经济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 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气候变暖、生态退化的情况下, 促进村镇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 要改变村镇经济发展模式, 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重点在农产品生产链条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重点培养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和健康培养技术, 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竞争力。强化主要农产品的产地认证和品牌标注, 实现绿色经济。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 关键在改革。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必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转变。新型城镇化村镇经济的发展必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模式, 必须立足第一产业, 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立足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统筹城乡, 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 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汪永太.新型城镇化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经济界, 2013 (9)

[2]吴丹.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12 (5)

[3]杨艳艳.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3 (5)

[4]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 2013 (6)

[5]李江迪.土地流转背景下村镇社区住宅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13 (5)

[6]张云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平原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2013 (6)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2

作者:李程骅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2期

摘要: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系统认知新型城镇化战略蕴含的巨大机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着力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新型城镇化在促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开启城镇化的巨大增长空间。与此同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等所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将充分释放城市、区域与国家的创新活力,营造创新驱动的新机制。面向“十三五”及未来一个阶段,依托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经济转型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是如期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5)02-0005-06 十八大确定的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要着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重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战略蕴含的巨大机遇和持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我国持续推进内需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培育消费、投资和创新集聚的新增长点,将产生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开启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发展的立足点是提高单位空间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倒逼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明显不同,那就是在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在合理增长速度的维系下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再让速度掩盖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和愈积愈多的社会风险。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龙源期刊网 http:// 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但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面向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三驾马车”将会更均衡地拉动增长,同时也将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中,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形成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态势。裴长洪、李程骅:《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指导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但总体来看,工业化仍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新”之要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城镇与乡村互动进步的现代化之路。

当代中国所走过的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道路,主要是靠快速工业化推进的,在得益于土地和人口两大红利的集中释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长达200—300年的城市化进程相比,当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是“压缩型”的城市化模式。这种“压缩型”的城市化模式固然提高了发展效率,但也浓缩了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近年来以交通拥挤、城市水患以及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为突出特征的“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李程骅:《中国城市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43页。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城市化推进方式,加快实施大中城市与区域联动的转型战略,才有可能系统的地破解这些问题的病症。因此,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必须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则下实施产业体系重构、空间布局优化,服务能级提升的战略行动。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转变为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总体来看,我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期。到2013年,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镇人口总量和消费规模均将大幅提升,特别是重点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由此开启巨大的消费空间,再造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的强大引擎。

龙源期刊网 http://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消费不足、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土地、农民工及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这种政策的全面纠偏,将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现代服务经济增长。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改革方向看,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敢于消费,追求高质量的消费将成为新趋势、新动向。农民的市民化、城镇居民住房的结构性升级,由此带来城镇的住房需求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依据《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设定的我国总体上实现60%的城镇化率目标,假如未来有30%的新增城镇人口买房,就可新增3000万套的住房需求,由此带来关联消费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并带来流通渠道、商业业态以及消费理念与行为的变化,将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参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经济参考报》,2014年7月23日第1版。与此对应,新型城镇化将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向社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公共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和促进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产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新型城镇化在全面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又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新型城镇化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化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在促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开启城镇化的巨量投资空间。李程骅:《新型城镇化开启巨大发展空间》,《人民日报》,2015年3月10日第7版。

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搭建的载体和平台,在系统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新的“四化”同步,将开启新型城镇化的巨大的高质量的投资增长空间。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带动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大提速,包括交通设施、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等,多个行业的建设投入极为可观。当前,我国57座人口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集中了1.66亿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27%。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与小城镇,集聚了全部城镇人口的51%。县级单元聚集了全国新增城镇人口的54.3%,是城镇化的重要层级,也是投资和消费的新平台、新增长点。前不久,针对即将实施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国家财政部曾有一个大概的测算,在未来七年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基础建设,至少需要投入42万亿元。参见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讲话,国家财政部网站2014年3月20日刊载。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四化”融合,必须坚持高质量的“人”的城镇化,对农民变市民的过程要有直接的投入,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改写,这就要求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城乡公共资源的配置均衡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市场化力量介入的“真金白银”的直接投资。对此,国家统计局曾有测算:自2001年以来,城镇

龙源期刊网 http:// 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可以预见,假如未来10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为4亿人左右,按农民工市民化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将直接带来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营造创新驱动的新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的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速的降低,即从过去服从于赶超目标的需要、追求超高速的增长,转向保持平衡稳定、提质增效的中高速增长,还是经济系统中的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均衡状态,包括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和推进方式的服务业发展、城市与区域的现代化进程,都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常态化诉求。如果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规划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基本纲领,那么顺应经济“新常态”、把握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城市转型的互动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更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创新驱动的作用,促进服务业增长率持续提高、结构优化以及主要城市加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经济体系,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系统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性服务需求的扩大等所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将进一步增强城市与区域的创新活力,全面开启城镇化的创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将带来服务业的大发展和创新要素的集聚,将充分释放城市、区域与国家的创新活力。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也是创新的载体。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尚未到达50%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2014年,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92%,二产增加值比重42.6%,三产48.2%。,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通过现代服务经济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就业、公共服务性产生巨大的“外溢”效益,形成“包容性增长”的机制,有利于整合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在对接全球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潜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如何让这种“潜力”和“红利”形成有机的转化和互动,让城镇化、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挑战。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不能再与民争利,直接作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推进城镇化,必须摈弃过去大拆大建的思路,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等,这些系统性的举措,将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促进城镇化投资的持续增长和健康运转,延长服务业的产业链。

龙源期刊网 http:// 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的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最根本的动力是持续的创新,创新就必须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就必须告别对传统的路径依赖。当前,各地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政策,已经在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上进行了系统的安排,进一步放松或取消管制,鼓励市场竞争,破除行业垄断,已经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巨大的市场能量正在加快释放。刚刚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试点地区,鼓励试点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化机制体制、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体系和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伴随着试点城市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的重点突破,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5到10年的新型城镇化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具有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创新空间。

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创新驱动之路,关键是要实现产业城镇的融合发展,以产业化支持城镇化,以城镇化推动产业化。缺少产业基础支撑的城镇化,必然失去核心驱动力,也意味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是不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要义就是要实现产业城镇的融合发展,以产业化支持城镇化,以城镇化推动产业化。但是,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无论是内容和形态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需要升级甚至“腾笼换鸟”,只有在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来推进生产体系和产业供应链的重构,强化新产业体系及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创造产业集群的新型生态,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新要求。尤其是要注重融入互联网思维,把产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与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进行有机融合。把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集群的重构,落实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上,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群,特别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企业“按需生产”,彻底走出产能过剩的怪圈,从而培育出系统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新生态和新的治理结构、新的空间。

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不应再延续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旧思路。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应充分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引导而不包办,如制定产业复兴计划,通过税收等政策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促进重点领域的硬件建设等,营造适合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我国城市的转型发展主要靠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必须在准入门槛、税收政策上有大的突破,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放松管制,鼓励市场竞争,破除行业垄断。通过现代服务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能级,还能通过就业、公共服务性产生巨大的“外溢”效益,形成“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实现从“管住人”到“服务人”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创新发展,必须在人的现代化上加大力度,一方面引进一流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可根据自身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施人性化的户籍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强化所有城市人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幸福城市”、“和谐城市”的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 中国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创新型、服务型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批中国城市将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占据重要的节点位置,对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因此,依托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经济转型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是顺应经济“新常态”的新趋势、新要求,如期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选择。

首先,要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理念,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系统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战略应在两个层面得到实施,一是全面提升整体的城镇化率,没有城镇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区域和国家的现代化;二是加快主要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步伐,构建与世界城市体系对接、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内城市网络。因此,国家层面对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既要确定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要制订差别化的城市转型战略,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能级水平的城市提供对应的国际、国内标杆,以整体提升中国城市的转型效率。中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格局已形成了国家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城市等多种层级,这些城市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服务能级的差别,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也就不可能选择同一种实施的路径。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国内城市必须放弃过去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定势,从原来粗放式、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变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自身的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被动追随到主动引领的战略转型路径。

快速城镇化产生的投资拉动和消费增长,所带来的“内需型”市场,可以为城市转型发展、聚集高端要素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已经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抢占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制高点。特别是“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会加速提升国际金融、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强化城市、区域间的协同效应,构建基于国家利益的新型价值链,全面提升我国生产型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其次,科学把握新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特征,加快建立绿色发展维系的生态化的城镇产业空间新秩序。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服务经济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就比较容易地参与国际新兴产业分工,提升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并让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新产业体系的建立形成良性的互动。与此对应,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高度融合,后信息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催发了新产业组织形式的更大变化,基于生态文明准则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渗入了产业升级与新产业体系的建构行动中,并正在重构城市空间的新秩序。我国在进入城市群、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之后,培育和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要根据新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特征,让附加值高、有创新带动性的产业和企业,占据城市中心或节点位置,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高地,以充分发挥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的创新溢出效应。在一个有机的城市体系中,大城市的空间主要承载服务业为主,聚集新公司和高附加值的企业,卫星城和小城市则重点发展专业化产业。即使在一个城市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 业,因对配套服务要求差别大,也必须进行空间的分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的无谓浪费,促进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并在中心与外围的分工和合作中放大创新型经济和城市创新体系的辐射范围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求是》,2012年第14期。同时,可以根据城市空间价值提升的规律,把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功能修复进行有机结合,运用系统的规划和投入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来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建立绿色发展维系的生态化的城市空间新秩序。

再者,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导向,促进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参差有致的协同发展体系。

各城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固然存在着争先进位的竞争,但在一个大的行政区或都市区内,也完全可以实行协同发展、分工合作,提升转型的效率和速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的转型发展,一方面要保持较高的“外向性”,在全球生产网络和城市网络中要保持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可在“内向性”的发展上进行制度性的创新,立足所在区域获取更多的高端资源,进行产业体系的优化和空间结构的重组。因此,在城市转型的战略行动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则要在应对全球城市体系重组的过程中,着重发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带动作用,快速形成高附加值的服务经济体系,中小城市更多要解决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的可持续运行问题。尤其要强调的是,我国的新型城市化战略必须继续实施大城市带动战略,只不过这种带动不再是传统产业的低水平转移、城市空间发展的“摊大饼”,而是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功能升级,在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中发挥创新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形成产业、金融、交通和高端就业等构成的有机的网络化体系,从而形成集中型的均衡、协同发展,进而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动,破解大城市因为优质公共资源过度集中而加剧的“城市病”。

面向“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还必须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的实施、重大项目的推进,实行前瞻性的呼应与互动,为“一带一路”大战略注入新的内涵,全面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和质量。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城市转型以及社会文化的转型,已经起到了战略引领作用。应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必须大力度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城镇治理方式的变革。要站在现代服务业构建的全球价值链、世界城市体系的平台上,以打造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新优势的战略行动入手,倒逼国内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深化改革,实践国家层面的“以开放促改革”、“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基本战略思路,在法治经济、贸易规则、金融政策和人才进出等“软环境”方面,加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在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前提下,要加快推进经济的“去行政化”,尤其是产业政策的“去地方政府化”,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法治建设。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多层次的“造血”通道。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状况,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通过权责关系的划分,进一步调动各层级政府的动力。要针对特大城市、大城市的要素集聚的特点和规律,实施对应的人口政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无不来源于人才、人才资本,大城市不能无限大,但如何

龙源期刊网 http:// 执行人才落户政策、优化人才结构,确实考验城市决策部门的智慧。毕竟,对创新型企业和人才的吸引、集聚,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3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述

与传统的城镇化不同, 新型城镇化存在着多个方面的创新,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执行,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城镇之间的差异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着眼点是人的发展, 改变了过去的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展的模式, 开始重视城市文化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的内涵, 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适合居住的场所;第二, 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做到了城镇的建设与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实现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双赢;第三, 城乡一体, 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使农民向着城镇聚集, 实现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构建五级城镇体系, 形成一个庞大的发展体系, 由中心城市带动小城市的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发展体系。

总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为基础, 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建立适合人们居住的新型城镇, 走新型化道路。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城镇发展模式, 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 出现内需不足的发展困境,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以及投资, 因此对经济的发展改革需要从扩大内需着手。推进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者的需求, 进而刺激到投资的需求, 进而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进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 新型城镇化可以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发展结构的重点, 提升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 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的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 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 在中原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符合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 中原经济区区情的必然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符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情况, 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中原经济区面临着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 需要走集约型的道路, 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难题, 需要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同时作为农业大区, 区域经济不平衡, 需要统筹规划, 走新型化道路。

三、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城镇化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资本的形成、要素的集聚以及技术的推广。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的城镇化,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以先进的城镇体系为指导。要想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全面发展

需要对城镇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建立中原城市群, 进而提升城镇的发展实力。首先, 要提升城市群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建立城市群的发展联动机制, 形成陇海经济带, 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 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对城市的格局进行优化, 推经城市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此外, 充分发挥县域承载和承接作用, 将基础好的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升城镇的发展水平。通过对建立先进的城镇体系, 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 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二) 协调“三化”关系。

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需要协调好三化的关系, 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真正的发挥城镇化的联工带农作用, 增强其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带动。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 要将城市功能的完善、生产要素的集聚以及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工作的重点, 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促进农业的经营向着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内在的动力, 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 做到统筹规划, 一方面从农业的发展着手, 优化分布格局, 推进农业的发展, 发挥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要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为农业的综合化生产发挥带动作用, 最终形成主体突出, 层次分明的发展格局, 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三) 走城乡一体化路线。

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持作用, 要做到工业领导农业和工业反哺农业, 其次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对农村土地进行改革, 设计土地市场开放试点, 并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作为城镇化的重点来抓, 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 实现农村和城镇的衔接, 使各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此外, 还要推进新城区的建设以及产业集团的建设, 先让一部分的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 然后对其他地区起到带动作用。

(四) 强化产业的支撑作用。

在城镇化的发展中, 要将其同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 充分发挥产业集团对城镇化的带动, 实现产业聚集和人口集中的同步工作, 加强产业的支撑作用, 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序的对产业进行转移, 充分的利用好区位优势和劳动力的优势, 对沿海以及国际产业进行承接, 同时要注意对产业的选择, 坚持科学发展观, 对高污染的产业拒绝引进, 要立足于城镇化发展的长远利益, 多承接技术含量高的优秀产业。其次, 要推进产业的聚集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加强品牌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水平, 改进服务行业, 发展壮大旅游业, 进而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总之,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要抓住此次机遇, 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进而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保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J].中州建设, 2011 (20) [1]夏保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J].中州建设, 2011 (20)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4

关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意见

意见一:

(二)中

在“加大土地规划管控力度”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即对“耕地先占后补、占补平衡”或“补”大于“占”政策。这样

1、可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2、推动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可以节约居民区过渡期生活安置费用。意见二:

十中

明确制定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用地、商业学校、市政设施等“规范”和“标准”,以利于在执行中按规范实施。

白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5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优化地区资源配置, 极大的缓解了现阶段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市场不断扩张,实现传统工业模式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化。稳步的城镇化发展建设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前提。因此,只有不断进行城镇化发展、建设,才能有效优化我国城乡经济结构,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便于我国城乡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一) 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有关研究表明,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种互促共进的关系,经济的增长引起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同时工业和服务业比值上升;同时,城镇化过程也会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城乡劳动力转移优化了经济结构。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为经济增长提供直接推动力,所以不能为了达到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的目的而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不断积累了各类生产物质资本,对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所积累的人力资源及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仍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技术知识的不断累积以及创新都将是决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紧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必须优化与整合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建设,以城市群为基础,发展城市经济产业带。

( 二)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 总结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可以发现, 人均人力资本、第三产业比重以及人均物资资本等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发展建设能够促进人均人力资本、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人均物资资本等的不断积累,尤其在积累物质资本方面,其促进作用较之人力资本更高。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大多是以农业逐渐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 因此,新型城镇化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效释放需求,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同时, 还会带动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投资经济与生产制造的飞速发展。

( 三)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知识资本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知识资本反映了人口的整体素质的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道格拉斯---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数学家,现以其所创建的生产函数公式Y=AKαLβ来对该关系进行分析,其中,Y表示经济总产出,K表示物质资本,L表示劳动投入,α 代表物质资本,β 代表劳动产出,A为常数,表示的是生产效率系数。另外,某些学者主张对该公式进行改变,即将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 以及知识资本(D) 等引进到该公式中,因此得出:Y=AKαHβDγ,其中,A表示的是制度、文化及技术等影响因素。对该公式进行换算后,可以得出: lny=ln A+αln K+βlnh+γlnd。使用逐步回归法计算,并统计2000-2014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数据,可以得出: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作用仅次于物质资本,但目前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少。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口素质问题,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素养,可以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带去强大的推动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间的重要联系,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最适用于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才能有效保障城市中各类技术、信息及资本的聚集与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济的发展必须紧跟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确保城镇化顺利建设,带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了解我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间的作用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新型城镇,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郑继承.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云南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09:65-71.

[2]朱多策,黄传新.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2:118-123.

[3]朱焕焕.河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3.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税政策,新常态

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常态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简单地说, 城镇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纵观欧美国家的城镇化历史, 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但政府发挥的职能应该是顺应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去缓解市场配置中的不利因素,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所谓新型城镇化, 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首先, 必须理解什么是“新”。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 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 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 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正如李克强总理提问时强调的,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毫无疑问, 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从农村走向城市, 并不断聚集的过程, 是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从“物”回到“人”, 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文明的城镇化。

2. 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

党的十八大之后, 新常态一词逐渐被大众关注和认知。本文认为, 新常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缓慢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这一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国际经验, 实体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都会经历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过程,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符合国际经验, 这表明我国经济逐步进入重质量的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更高、结构更优化、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 人们对环境诉求更高, 潜在风险增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以积极态势去应对经济新常态。本文尝试在经济新常态视角下, 努力探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二、财政与税收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财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财税政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在图1中, 由于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带来了产业和人口的转移, 进而推动了内需的增加, 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使得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时, 财税政策也应该实时动态调整, 两者之间存在动态互动关系。在这个关系图中, 最本质的变化应该是城镇化动力的改变。新常态下, 传统的政府刺激性的发展动力已经不再适应, 要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 但不能否认公共财税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

1.公共财税制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动力来源

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钱, 但是, 钱来自哪里?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成立的融资公司, 通过贷款的形式获得, 也就形成了地方债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指出要限制地方债务规模, 这条路也就走不通了。另一部分就是来自税收。税收是国家 (政府) 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因此, 税收政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来源之一。同时, 通过税收和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 可以搞活社会资本,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最重要的动力支撑。

2.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升级改造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 这必将带动城市公共服务规模和需求的升级。但是, 大多数的公共服务物品个人或企业不愿意投资 (因为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 , 这就只能让政府投资, 比如南京市宁天城际一期, 仅一期的投资就达到130亿元, 仅靠个人是无法完成融资的。因此, 公共物品的升级改造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同时, 城镇化本身也是公共物品, 必然要求政府财政提供一定制度的供给。

3. 市场的缺陷需要财税政策的调节

在市场的引导下, 市场主体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 在市场调节失控的情况下, 需要政府利用财政对当地经济发展进行引导与监管。为了眼前利益而以牺牲环境等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是很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历过的, 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也遇到过此类事情, 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这一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 政府就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利用财税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调节, 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 进入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就业, 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发展, 政府社会管理由农村为主转向城市为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速度呈不断加快趋势, 在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惯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有其客观性。但作为发展趋势, 城镇化进程应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缓解, 并逐步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1.4元, 后者是前者的2.57倍, 到1999年这一比例扩大为2.65, 2001年为2.9, 2003年达到3.2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然而, 据统计, 3.10: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毫无疑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必然引发大量社会经济矛盾, 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

2. 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进城农民待遇不够公平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就业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 工业化与城镇化没有同步进行, 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分割, 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 在人口流动、就业政策、户籍管理等方面,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目前, 在农村约有1亿多剩余农业劳动力, 现有农业生产水平无法解决其就业问题, 需要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每年“春运”期间的“民工潮”, 突出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3.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严重

2010年, 我国以占世界10%的经济总量, 消耗了世界近20%的能源、53%的水泥、47%的铁矿石、45%的钢、45%的铅, 其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过去30年,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之最, 但是向自然的索取程度也创造了世界之最。不仅如此, 当前人人诟病的雾霾天气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当前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

4. 城市臃肿, 千城一样, 城市病凸显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 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发展普遍存在千城一样, 要么都是高楼大厦, 要么都去仿造小桥流水古道人家, 没有凸显出地方特色。同时, 随着经济发展, 私家车的普及, 城镇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等问题, 凸显出在城市规划上的不合理。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有关政策的制定、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但是, 面对上述问题, 特别是在逐渐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 当前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1. 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 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财税政策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社会资本的涌流。面对环境污染等矛盾, 财税政策要充当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调节者, 应当是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载体。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 努力淘汰一批污染严重、产能过剩、群众反对强烈的落后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产业始终是第一要素, 选对了发展产业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半功倍。对于产业发展, 政府真要有壮士断腕的气概, 对于那些产能过剩的产业, 比如煤矿、钢铁冶炼等不该补贴就不能补贴, 不该减免税就不能减免税, 反而要通过高税收的方式控制其发展, 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这样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 要重视研究国外产业发展新情况, 比如德国推进工业4.0计划, 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 我国也应该加快制造业发展, 加快相关战略布局。在区域差距上, 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政策。

2.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财税体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要有完善的财税体系支撑。财税体制改革要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建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财税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标志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就意味着要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同时, 还要完善财税评价绩效考核体系。

3. 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人的城镇化, 没有民生工程, 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完善的。2.7亿农民工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着力关注的对象。因此, 要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特别是涉及养老、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最根本的最迫切的民生工程。同时, 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应该考虑基础设施的发展需要, 不能鼠目寸光, 否则交通拥堵依旧不能改变。

4. 开征社会保障税, 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 进城务工经商者、失地农民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构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隐患。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 除进城农民个人依法纳税外, 凡招用进城农民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 也必须承担为农民工负担部分社会保障税款的责任, 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网络, 保障进城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使之逐步融入市民社会, 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对失地的农民, 通过用土地补偿金缴纳社会保障款的方式, 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5. 顺应生态承载力, 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应支持新型城镇化是密集型、节约型、环保型的。因此, 发挥税收的鼓励性作用为社会节约资源。为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相关税法虽然规定了部分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优惠政策, 但由于这些政策存在支持目录范围过窄及支持项目申请门槛过高等问题, 而导致多数节能减排企业无法享受政策优惠。因此, 建议修改税法条款, 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 当前还应该进一步落实适当提高我国资源税各税目的税额、税率;研究开征如水、森林等短缺匮乏资源的资源税。

五、结束语

几十年来,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 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到教育的发展, 从地区经济的发展到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这些方面都需要财税政策的调节。当前, 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城镇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因此, 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城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鸿武, 王珂英.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 2013, 09:28-31.

[2]王正明, 吕艾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 2013, 09:40-42.

[3]张景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学家, 2013, 10:55-61.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市域经济,发展

敦化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 长白山北侧腹地, 牡丹江上游, 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 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1 城乡规划全面启动

2005年以来, 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圆满完成了各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为我市城乡建设和管理, 绘制了蓝图, 提供了依据。城乡规划的实施, 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 完成了《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编制工作;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覆盖了市区内城全范围及林业棚户区改造、工业产业区等建设用地;组织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及城市供热分区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1.2 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1.2.1 指导乡镇政府实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全市16个乡镇中已有13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官地镇、大石头镇、江南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中江南镇作为全省城镇化示范城镇, 市政府对其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格外重视, 从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镇村体系规划、规划区镇村统筹规划、城镇性质与规模、镇区用地布局、镇区专项用地规划、镇区交通系统规划、镇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该规划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分析论证。

1.2.2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全市有285个行政村, 已编制村庄建设规划34个, 全部通过评审且已批准实施。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 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 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乡镇集镇规划和全县确定的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 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 完成了全县所有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2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 不断加大投入, 完善功能, 提升层次, 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一是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 全市城乡实施房屋建筑项目490项, 面积328.8万平方米。市区350项, 面积266.7万平方米。乡镇140项, 面积62万平方米。二是城市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完成市区翰章大街、六顶山风景名胜区金鼎大街等52条道路的规划设计, 规划道路长43544米, 面积775505平方米;完成了渤海广场、北山游园等16个广场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面积842087平方米, 绿化面积380853平方米;完成翰章大街、新华路等57条街路供水、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总长34310米;完成占地面积8公顷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完成以占地2万平方米, 规模为400吨, 供热管网5.7公里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集中供热锅炉房等16项供热管线规划设计, 规划供热管线长2764米;完成燃气规划设计5项, 长度94430米。完成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线路规划设计 (路径) 52项, 面积83.47公顷, 电力管线长度316公里;完成500伏变电所1项, 面积8公顷。三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实施各项建设,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各乡镇政府驻地, 道路网通畅, 供水设施完善, 垃圾做到集中收集, 混凝土和柏油路面、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种植率达到90%以上, 人行道铺装率达到85%以上。为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奠定重要基础。2012年, 全市投入农村环境提升资金2.28亿元, 其中, 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633万元, 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 乡镇政府投入2682.7万元, 帮扶单位帮扶2450.6万元, 村集体投入3870.9万元, 农民自筹3318.3万元, 其它投入7832.3万元。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2012年中央及省下达给我市的危改任务为1639户, 节能示范户230户,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为2516万元。

3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 对市区建成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绿化,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公园、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休闲娱乐设施, 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市级各大宾馆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接待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建成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 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市区及乡镇的学校教学楼及校舍、食堂等配套设施,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村屯卫生院等一批建设项目的建成投用, 使得城乡学生上学、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不断繁荣, 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和品位进一步提高。

4 城市管理不断强化

在城市管理上, 立足提升城市形象,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引导市民树立“爱家园、促和谐”的意识, 规范市民行为, 提高市民素质, 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使城市管理由单一的卫生环境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结合国家级卫生城验收工作, 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保持了城市的卫生整洁, 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5 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8

失地空巢老人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与子女分离3个月以上的失地农民。持续的征地加之农村严峻的人口老龄化, 长期积累下失地农民群体年龄普遍偏大。土地城镇化加剧了区域人口流动, 对家庭结构形成离心力, 由于新城镇劳动力吸纳面窄、失地农民就业能力不足和农民工流动性强的原因, 许多失地的中青年远离家人, 加上农村严重的空巢现象, 由此形成上规模的失地空巢老人群体。相比农村空巢老人和原本的城镇空巢老人, 其在经济支持上存在巨大的不足,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失地农民在被征地后经济收入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明显。

与农村空巢老人相比, 失地空巢老人没有一份可以自给自足和增值的土地。相比城镇空巢老人则积蓄不足, 不适应城镇生活, 在各方面大不如城镇原住民, 而且家庭成员就业状况不同, 家庭的结构也不同, 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微弱。

失地空巢老人与农村空巢老人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土地, 失去一份可靠的养老保障,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逐渐被城市化。失地空巢老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精神文化迥异, 不能与城镇空巢老人均享基本公共服务, 所以实现人的城镇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政策的落实、个人的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 仍是家庭养老为主、土地养老为辅的传统养老模式。土地的失去, 身份的骤然转变, 失地空巢老人面临家庭养老保障和自身养老收入缺失的双重压力, 虽已转为城镇居民, 在养老保险待遇上却与城镇原住居民存在很大差距, 陷入养老困境。

二、失地空巢老人养老经济支持缺失

(一) 失地农民缺乏职业技能, 收入不稳定, 家庭养老弱化。

失地农民是被动城镇化, 缺乏在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傍身之技, 加之身份退出权的缺失,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比主动进城的农民工更糟, 致使生活水平下降, 家庭陷入贫困。

(二) 失地空巢老人缺乏自我保障。

农村空巢老人可以从事土地生产经营来弥补子女、社会经济支持的不足, 失地空巢老人没有土地, 加之无法在城镇重新就业, 无法靠自己抵御风险。老人一生为子女操劳、付出, 绝大部分到老一无所有, 如果缺乏来自子女及国家的合理的经济支持, 极易陷入老年贫困。

(三) 征地补偿安置不合理, 难以维持可持续生计。

由于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 失地农民的补偿款极低, 此外还存在着补偿款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情况。除去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费用, 补偿款所剩无几。制度上的贫困是造成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关键, 征地决策中农民的缺位、征地的行政强制性和补偿标准的不合理, 使得失地农民被迫接受极低的征地补偿, 在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中, 失地农民往往只得百分之几。政府用“公益性”手段造成大量失地农民, 虽然有包括土地、农作物、房屋、就业安置在内的土地补偿, 但没有考虑土地增值以及城乡生存与发展的成本差异, 土地承载的养老保障也没有得到补偿,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没得到保障。

(四) 社会保障不健全。

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不对等, 使得失地农民虽然转变了身份, 但制度供给的乏力和地方政府的短视, 其仍难以获得均等的待遇。随着失地农民户籍的转变, 社会保障制度、资金、机构、人员准备不足, 制度衔接不畅, 失地农民面临“失地、缺保、失业”的境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其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机会不公平, 进而导致结果的不公平。

(五) 养老保险待遇低。

缺乏强制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的参保进行规范, 各地随意性大, 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不规范造成新的不公平。

年老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前期积累, 在失去土地保障和养老保险层次低的条件下, 在城镇生活倍感艰难。不用缴费的老人的养老金基本参照当地农村或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即使是缴费的失地老人的保险金待遇也极低, 因为缴费水平是根据当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城镇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当地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来确定的, 这必然导致城镇居民以及城镇职工养老待遇的相对下降。

三、提升失地空巢老人经济支持的对策

(一) 放开户籍限制, 让失地农民自由选择落户。

并不是所有的失地农民都愿由农转非, 所以政府在落实“农转非”政策时, 应尊重失地农民的意愿, “是留还是转”, “转”就是由农转非成为没有土地的城镇居民;“留”就是保留农业户口, 在政府安置下继续拥有土地。对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 相关部门及基层组织要做好规划和接纳, 满足失地农民从事基础产业的愿望。有了选择的自由, 那部分失去土地保障且难以在城镇生存的失地空巢老人就可以回到“熟悉”的土地, 从而在养老上达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 另一方面其子女也可以不受到城镇安置的束缚而自由流动, 拥有更好的经济收入, 从而对空巢父母进行充足的经济支持。

(二) 推行“离村不离地”政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离村不离地”即失地农民虽转为非农户籍, 但却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失地农民就近发展都市农业, 拥有更好的收入, 老人也可以更多的与子女在一起。失地空巢老人既有土地保障, 又能作为一个城镇居民享受以前所没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 如医疗待遇提高、保障性住房、丰富的老年活动、社会化养老服务等。如此, 失地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服务、精神慰藉上有更大的保障。当前, 失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耕地不足, 所以各地区要根据耕地总量及其使用状况, 因地制宜的进行安置。

(三) 加强征地补偿安置立法, 维护失地农民权益。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明晰和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给予农民对土地处置的更多权能, 从而实现农民土地流转与市场接轨, 确保同权同价。加快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立法步伐, 杜绝无法可依, 行政强制滥用的现象, 让政府、集体和开发单位充分承担起失地农民的养老责任。规范征地行为, 确保补偿合理、到位, 采用更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补偿, 如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分红和土地增值收益补偿等。

(四) 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扩大就业安置覆盖面。

根据失地农民自身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创业及自主就业扶持机制, 外部推力与内部增力相结合, 实现城镇就业。政府和开发单位要拿出相应的就业岗位安置失地农民, 并落实附加在岗位上的社会保险, 确保失地农民有足够且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的稳定和提高, 失地空巢老人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才能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

开展老年职业培训, 开发老年人就业岗位, 发挥空巢老人自我保障功能, 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举措。让老人重拾自我价值, 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精气神, 消除孤独和苦闷, 减少老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 保障失地老人基本生活。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 就业能力不足, 靠征地补偿款难以给当前的生活及养老以可持续的保障, 年龄大的失地老人基本无法自我造血。在失地农民自我供给条件缺失的困境下, 政府财政要充分发挥托底的作用, 参照城镇低保制度,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资助其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做到即征即保。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失地农民和地方财力不足, 不能达到与城镇居民和职工同等缴费标准与待遇下的过渡性制度。随着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制度障碍被消除, 各地区应制定灵活的参保方案将其纳入“城乡居保”;负担能力高的在职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保”。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每人81元/月, 远低于城乡低保水平, 无法保障失地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 在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活成本提升的境况下, 必须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水平。首先要以城镇低保为下限, 再根据个人经济条件为每个人厘定合理的缴费档次。在筹资方式上, 政府要从财政和土地出让金中计提一定比例作为专项资金分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 集体也要出资分担失地农民的部分缴费, 个人缴纳小部分费用, 三者一起充实个人账户, 提升应对老年风险的能力。在基金的运营管理上, 在实行省级统筹的基础上, 选择资质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政府进行监督、担保和兜底, 激发参保信心, 增加账户积累。在待遇计发上, 地方政府应从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此外, 要大力提升失地农民参保意识, 必要情况下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强制使用征地补偿款为其参保, 优先为年老且需要补缴养老保险费用的失地农民参保, 形成政府投入、人人参保的格局。

3、医疗保障全覆盖。

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合理、有效对接, 实现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在失地农民中的全覆盖。新农合相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缴费、报销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 在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的覆盖上差异明显。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中央和地方财政必须扩大在个人缴费上的补助比例, 不增加失地农民负担而达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筹资标准, 从而实现待遇的等同。失地农民在大额医疗费用下, 很容易因病因残致贫, 这与通过城镇化富裕农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相悖, 所以健全制度、加大资金投入, 对失地农民进行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是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4、建立失地老人失业保险制度。

老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自给自足, 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 却因征地失去这份“最后的工作”, 沦为城镇失业者。由于农民失业保险缺失和征地过程中“失业者”身份被忽视, 失地老人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失业保险待遇, 政府、集体和开发单位理应给付老人被征地后合理年限内的基本生活费用。

(六) 落实居住安置, 建立健全“以房养老”保险制度。

首先要保证失地农民有房, 在集中建立安置房和宅基地换房的基础上,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 扩大保障性住房对失地农民的有效供给。构建政府引导下, 老人、保险公司参与的“以房养老”保险市场, 即具有完全产权的老人把房子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后, 从保险公司获得养老金。2015年8月我国有四个城市开始进行“以房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如果这一补充养老制度完善后能广泛推广, 那些老年生活拮据的失地空巢老人就可以将名下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 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有体面、有尊严。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规模庞大的失地农民逐渐产生, 其严峻的养老问题引发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在这个群体中失地空巢老人的养老不容乐观。本文提出身份退出权、“离村不离地”、促进就业、失地老人失业保险、“以房养老”等提升失地空巢老人养老经济能力的思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空巢老人,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城乡经济, 2015.12.

[2]熊金武, 黄义衡.失地农民养老困局与对策浅析[J].农村经济, 2015.3.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篇9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演化的写照,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连, 国内城镇化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群, 这些早期区域的城镇化大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在早期城镇化的理念中, 只单纯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建设、没有有效地把城镇化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 缺乏对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的恰当定位。中原经济还是农业产业比重大的省域, 尤其当前处于资源制约愈加显著的时期, 如何合理地冲破城乡二元框架的壁垒, 谋求在区域间协调互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型城镇化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然

新型城镇化是以农业为基石, 以工业为主导, 发挥城镇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是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的协调互动发展、优势互补促进的城镇化新格局。以新型城镇化格局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 是由河南的省情及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决定的, 符合河南省域的实际,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新型特色城镇化作为一种理念在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已成为一个指向标。新型特色城镇化是全新的城镇化过程, 其能有机化解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资源的矛盾, 能大力保障粮食产量与富民强省的目标, 能有效解决农业人口转化与户籍制约的冲突, 能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利益保障相统一。

从河南的实际来看, 在5万多个行政村中生活着7 000多万农民。随着城镇化的深入, 全省城镇化率将要达到50%。当原有农民转型为新农村社区成员时, 会衍生相应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会对工业化发展及延长农业产业链起到巨大的调整作用。同时,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在土地集约优化使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多元途径就业以及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也将对新型农业现代化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的新型城镇化, 更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张扬人本主义。城镇作为现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域, 人是主导。人既是城镇发展的源泉, 更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更高。因此, 要把是否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根本标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配置起来, 为城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是强力回归自然。回归自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保护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地节能减耗, 是评判城镇化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型特色城镇化要求强化知识、技术、信息的作用, 提倡规模效应, 注重城镇功能的升级, 形成集约型、环保型、高效型、社会和谐型的城镇化新模式。

三是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带动乡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城镇化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分流和集聚。城镇的形成与乡村的转型是城镇化进程中相互依存的两面。传统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减退的基础上, 而城乡统筹兼顾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新型特色城镇化理念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可以促使农村产业链的深化和农村多元经营模式的增加, 使农民充分就业, 可以污染集中整治, 建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法治环境建设中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中提出的:“如果没有城市法律意识和一种城市法律体系, 那就根本无法想象欧洲城市和城镇的产生。”

城镇化是城市法治理念、法律制度不断向农村、城镇居民普及渗透的过程。这不仅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行政运作过程, 究其本质是一种法律规范的推行及接纳的过程。因此, 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 不能仅靠经济、政治手段, 还必须从法律上维护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利, 才能持久有效地保障城镇化的顺利进行。法治是优化城镇发展软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 软环境更具有可持续性, 法治环境比经济发展速度更重要。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

1. 征地拆迁中农民利益缺失, 权利弱化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土地无可避免地被征收或征用, 土地成为城镇化必然冲击的主要资源。在已经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 土地征用成了“圈地运动”, 产生了大量引发矛盾的社会问题, 例如补偿政策不到位, 社保、就业等保障措施配套不起来, 利益分配不公等, 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2. 生态环境难免被破坏。

城镇化中工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不可遏制地扩散到农村地区。若不以生态化城镇发展战略为指引, 只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保护, 那么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且现阶段有关生态保护立法尚未到位, 如何解决好这个难题, 是决定着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3. 城乡规则相冲突, 乡村伦理道德异化。

城乡差异主要是文化理念的隔阂。乡镇以传统习惯为准则, 在宗法传统为主的乡镇, 法律意识总体上比较差, 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通常会经过熟人、村委会的私力来解决。新型城镇化使村民成为市民, 随着身份的改变, 人们意识也会转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法治理念强烈颠覆着乡镇传统文化思想, 同时城市的糟粕思想也会对乡镇予以渗透, 使传统习俗规范和道德理想出现盲从状态。在推行城镇化过程中, 如何从意识领域解决好两种理念冲突而引发的问题, 是推动发展步伐的重要环节。

4. 城市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虽然国家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 但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框架仍然存在。大量城镇农民的合法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 如工资待遇常被拖欠, 子女难以同等接受教育等。

5. 违法犯罪及治安案件加剧。

犯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恶性产物。河南省已进入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 近年来犯罪及治安问题凸显。城镇化的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随着大规模外来人口流动、集中到城镇, 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调整时期, 利益关系失调, 贫富分化严重, 各种理念和价值观互相冲突, 在政府协调机制滞后的状况下, 城镇犯罪居高不下仍难以有效控制。因此, 如果不对违法犯罪及治安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将影响社会稳定, 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二、解决新型城镇化社会问题的支撑因素

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要保障新型城镇化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需要推动其发展的制度支撑、经济产业支撑、公共服务支撑的系统作用。

在公共服务支撑上大力推进法治宣传并建立社会公共供给制度。在中原区域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关键时期, 应着力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树立政府良好的服务形象, 提升行政执法主体在社会各界心目中的地位;引导社会成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着力培养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守法自觉性和维权主动性;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解决问题,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法律制度支撑上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重要的职责。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提高行政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的服务意识, 规范行政行为, 加强行政处罚和综合执法法律规范, 通过健全的法制和职能的合理配置, 减少执法层次和交叉重叠执法的矛盾;要明确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控制自由裁量范围, 防止执法随意性, 促使行政执法行为更加合理;严格规范执法程序, 强化对行政执法环节、步骤的具体规范, 维护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提升服务保障区域发展战略的行政执行力。

三、保障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法律对策

城镇化是一项综合经济活动, 在新型城镇发展法制化进程中必须以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基础。在推进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 把握法治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切实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 充分发挥法治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需要建构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还很多, 上到国家经济政策法律制度, 比如财政拨付法律制度、经济区域规划法律制度、经济扶助法律制度、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法律制度等;下到社会区域个体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比如优化推进户籍法律制度、区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保障性住房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等。本文仅从城镇区域个体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来阐述。

1. 加快完善征地法律制度, 保障公民权益。

我国当前对征地拆迁补偿所适用主要依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也仅部分条款对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作原则规定, 实际操作性不强。在现有的法律中, 对城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等都没有明确规定, 致使公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而引发的诸多问题, 2012年实施的《行政强制法》及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 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有力法律依据。然而这些法规尚不足以解决关于城镇集体土地房屋的征收与拆迁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城乡一体化, 应从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出发, 以法律制度将其纳入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中, 使其享有和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义务。

2.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

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资源、天然环保的道路。农村环保领域覆盖面广, 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对涉及农村环保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妥善的解决路径。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河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其主要立法重点也是对农业环境的保护而非系统化的农村整体环境保护。这与实际需要明显不相适应, 因此要刻不容缓地确立环境与资源立法体系, 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生态化建设提供环境立法支撑。例如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重金属排污治理;通过确立水资源管理标准,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制度等, 为中原经济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导向。这是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3. 以立法手段消除户籍壁垒。

城乡二元框架源于我国长久以来的户籍制度, 它所带来的影响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 全国户籍改革旨在通过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登记制度打破城乡隔膜, 实现城乡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河南省应从立法层面上进一步弱化户籍所承受的各种利益, 在国家法律、法规滞后的情况下, 结合河南省实际进行探索试点。比如, 打破原有关于进入城镇户口的规定, 尝试确立依托合法固定住所或合法稳定的职业背景, 同时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 例如纳税、办理社保等, 即可申办城镇户口, 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4. 加强犯罪预防与治理。

上一篇:客源结构下一篇:英语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