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称谓(精选11篇)
英语称谓 篇1
1 引言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语言, 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 进行交际, 在语言学中称为语用。语用学 (Pragmatics) 是一门与语言学有关的独立学科, 主要研究的是在具体语境下话语或文本使用的推理过程, 以及话语在某种特定语境下传达的意义。简言之, 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运用, 即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意义的研究。长久以来, 人们对语言的研究, 往往把单词的真值意义、语法规则放在首位, 从而忽视了同等重要的语用意义。然而, 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专属于某一民族的语言特征和组合规律。随着语用学与翻译学在各自领域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关联性, 开始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 由此, 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语用翻译学。何自然认为:语用翻译和语义翻译是相对应的, 是一种等效翻译观, 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语用学是推断语言在语境中意义的学问, 它可以从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语用翻译也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 (何自然, 2001) 。
尽管口译活动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有关口译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口译的学科地位才得以确立, 目前, 口译研究已成为翻译学研究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 必将为口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引用具体事例对汉英口译中的称谓进行语用分析。
2 英语口译中与两种文化的语用差异
Samovar (萨莫瓦) 和Porter (波特) 在谈到语言与翻译的关系时, 认为译员在翻译作品时不仅应该搭建语言的桥梁, 更应建起一座文化的桥梁;译员不仅要跨越语言的界限, 更要反映出另一语言背后的文化精妙之处。 (Samovar, Porter&Stefani, 2000)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Nida, 2001) 翻译 (又称翻译理论、翻译学) , 作为一项人类古老的社会活动, 与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它是“审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一种有用的检验案例”。 (Hatim&Mason, 2001) 英国文艺理论批评家理查兹提出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活动。 (Wilss, 2001) 译员如果不能协调由于文化引起的语用差异, 就会导致语用失误。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它既是产出语言也是解读语言的过程。 (宋志平, 2004)
语言除了语法、修辞规则以外, 还存在一种重要的组合规则, 即语用规则。语用规则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背景中约定俗成的语用规律如何处理口译中的语用问题, 近年来一直受到翻译界的重视。语用规则是在长期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王玉新, 1992) 例如, 汉语说“一杯咖啡”、“一杯啤酒”、“一匹马”、“一群牛”、“一群羊”、“一群鹅”, 然而英语则是“a cup of coffee/a coffee”、“a glass of beer/a beer”、“a horse”、“a herd of cows“、“a fl ock of geese”、“a fl ock of geese”。这些语用习惯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语用规则也千差万别。译员应从翻译的目地和策略出发, 在口译过程中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处理好口译中的称谓语用问题, 在口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语文化, 使丰富译语文化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强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理解性, 努力消除两种语言文化间的文化障碍。
3 英语口译中的称谓语用分析
人们在开始正式谈话之前通常会相互称呼, 它是交流的起点。称呼语的翻译在口译活动中至关重要。口译是不同语言之间所进行的相互转换的活动, 在口译活动中, 译员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 深入细致地了解称呼语在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异同。跨文化意识的缺失, 称呼语翻译不当, 谈话就很难进行下去, 不仅会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引起误会, 甚至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例如, 在英语里, 学生一般不会称呼老师“Teacher Li”, 通常用“Miss./Ms./Mr.Li”。把“李老师”译为“Teacher Li”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因为在英语中“teacher”是表示社会分工的一种职业。同样的, 称呼警察不能用“policeman”, 应该用“offi cer”。但“professor”可以用作称呼, 例如李教授可以称为“Professor Li”, 因为“professor”是一种荣誉称号, 可以用作称呼语, 类似的词还有“general”、“marshal”等。
中国人常把主任、书记等职位都当成称呼使用, 显然在英文中不能照搬。在英语中, 不能直呼习近平主席“President Xi Jinping”。在英语里president是一个职位, 属于社会分工, 但是作为第三人称在谈话时提到他时可以说“President Xi Jinping…”, 当面则应该称呼他为“Mr.President”。
在中国, 比较熟悉的同事之间常常使用“老王”或“小李”等称呼, 这样的称呼该如何翻译成英语呢?应该译为“Old Wang”、“Little Li”, 还是采用音译“Lao Wang”、“Xiao Li”但音译有时容易引起误解, 因为很多人的名字中就有“小”, 例如李小龙, 所以“Xiao Li”也可能被误以为是名字而非姓氏。因此, 在口译活动中, 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译员应当充分考虑交际双方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采取口译策略。
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尊卑、长幼次序, 划分也极为细致, 如“舅舅、表叔、姨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这与英语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以上称谓在英语中则统称为“uncle、aunt、brother、sister”, 而不说“younger brother”或“older sister”等, 并不区分是哥还是弟, 姐还是妹。在英语国家里, 比较熟悉的人相互称呼时仅简单地直呼其名, 甚至小孩儿也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需要注意的是, 有一些称谓不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 如, “同志”等, 不能直接称呼对方“Mr.Comrade”。
英语国家人士不会直接称呼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为“wife”或“husband”。他们通常直呼自己妻子或老公的名字, 如“Ben”或“Mary”。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随便称呼对方“my darling/dear”。如果只有夫妻二人时, 他们可能会使用“my sweet/heart”等, 有时可能用昵称, 如“Tom”为“Tommy”, “John”为“Johnny”。
4 结语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 在口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 就有可能导致语用失误。如何处理口译中的称谓语用问题, 对译员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员应从翻译的目的和策略出发, 在口译过程中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口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语文化, 使丰富译语文化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强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理解性, 努力消除两种语言文化间的文化障碍。
摘要:口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活动, 口译过程中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随着语用学与翻译学的日益发展, 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 从语用学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 将为口译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 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例对汉英口译中的称谓进行分析。
关键词:口译,语用学,文化差异,称谓
参考文献
[1]Hatim, B.&I.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Nida, 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2.
[3]Samovar, L.A., Porter, R.E.&Stefani, L.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Third ed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oks Cole Thomson Learning Asia, 2000:131.
[4]Wilss, 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6]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4 (2) :19-23.
[7]王玉新.关于词义的本质问题[A].葛本仪.汉语词汇论[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英语称谓 篇2
商务英语书信(Business or Commercial English Correspondence)是指交易时所使用的通信。在美国,常用Business writing,它包括书信、电报、电话、电传、报告书、明信片等。英语和美语在书信体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信头和称呼、书信格式、遣词、结尾客套语等均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英国书信较为保守,许多英国人喜欢用老式书信体,用词较为正式刻板,而美国书信语言非常生气、有活力,格式也较为简便。因此当我们写信的对象是英国或其旧殖民地国家时,要使用标准式英语Queen’s English;如果写信的对象是美国或美国势力范围的地区时,就要用美国英语。当然,英国式的语言文化近年来也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两者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商业英文书信,一般都要求用打字机或电脑整齐地打印,左边各行开头垂直的,称为垂直式或齐头式(Block style),美国常用这种格式;每段的第一个词缩进去,称为缩进式或锯齿式(indented style),英国常用此格式。垂直式的职务及签名都在左边的边栏界线,这种格式,在极度尊重工作效率的美国公司,已普遍采用。正式的商业英语书信要在称呼的上方写上收信公司名称和地址或收信人的名字全称、职务及地址,称为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信内地址的写法也有垂直式和缩进式之分,垂直式和称美国式将各行并列,缩进式或称英国式将各行依次退缩。
不过,近来英国商业书信信内地址并未依次缩进,似乎与美国式相同。此外,在美国还流行一种普通收信人地址的写法,就是在书信的Inside Address中,把门牌号和街名都省略掉。在英文书信中要使用敬语,最普遍的敬语是Mr, Mrs和Miss(用于未婚女性)。英国人常在男性的姓名之后用Esq. (Esquire的`缩写),不过在商业上也在慢慢地改用Mr. Mmes. (Madam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女士以上。Messrs(Mr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或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组成的公司或团体。
在英国式英文信里,Mr, Mrs, Messrs,均不加缩写句点,相反地趋向于进步自由的美语反而加缩写句点如Mr., Mrs., Messrs.。在称呼方面,商业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国式)与Dear Sirs(英国式)二种,相当于我国的敬启者或谨启者。如果信是写给革个公司单位的,不是写给某个具体人的,美语用Gentlemen(复数形式),英语用Dear Sirs。如果对方公司只一人时,必须使用SirDear Sir。称呼后一般要使用标点符号,英国式采用逗号(comma),美国式用分号(colon)。
唐代的『行第』称谓 篇3
唐代的称谓有时很是繁杂。比如,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这是写给华州刺史张贾的。张氏行第十二,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其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汉代称州刺史为使君,唐人沿用以示尊敬。诗题是将三种称谓合在一块,要弄清就得下番功夫。以行第互相称呼是唐代的习尚。这种情况,在唐人诗文中可谓屡见不鲜。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杜甫《赠卫八处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都是俯拾皆是的书证。
必须了解的是,唐人计算排行时,并不限于同胞兄弟,而是以其在家族内的行第排列为顺序。杜甫有诗《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可知高适排行三十五,岑参排行二十七。其同胞兄弟当然没有这么多,而是“联从祖兄弟为排行”,“合曾祖所出以计”,相当于现代的堂兄弟。
唐人以行第相称时,有时在写明姓氏与排行之后,又将对方的名字或官职之类写上,这自然不可能使人误解。《唐摭言·序》云:“同年卢十三延让,杨五十一赞图,崔二十七籍若。”元稹《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前年科第偏少年,末解知羞最爱狂。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看彩衣裳。”自注云:“同年科第,宏词(科)吕二灵,王十一起,拔萃(科)白二十二居易,平判(科)李十一复礼、目四频率、哥舒大恒、崔十八玄亮逮不肖(指元稹本人)八人,皆奉荣养。”这都是先称行第再称本名的例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时任中书舍人),则是先称行第再称官职。
有时只以姓氏排行相称,也不会使人误解。这主要因为对方知名度高。如李十二(李白)、杜二(杜甫)。韩十八(韩愈)、白二十二(白居易)、钱大(钱起)、刘二十八(刘禹锡)、元九(元稹)……都是名振千古的杰出人物。以行第相称,不仅当时人一望而知,今人读唐代诗文对此称谓也不陌生。有的知名度不高,稍作考证也可了解其人。韩愈《答张十一》,此即临武令张署,与韩愈同时被贬。
当然,唐代盛行的行第称谓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难题。白居易有首名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刘十九是谁呢?前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高适《别董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董大、元二这两位先生,也让后人一头雾水弄不明白,难识庐山真面目。
古代教师称谓溯源 篇4
古“教”字的含义,是长辈对下辈的督责、训育,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尊称。《说文解字·支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古代的“师”字,原本是古人对军队编制的称呼(古代以2500人为师)。“师”字引申有众人表率之义,又引申为统领众人的师长之称,泛指具有专门知识技艺和德高望重者。《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殷商的“瞽宗”,选择技术水平很高的乐师到学校担任教师,瞽是乐师的官名。西周金文称乐官为师、镈师或辅师。春秋战国时亦把“师”作为教官的称谓。秦朝曾以吏为师,汉代以后多以儒为师。直到近代,人们才把“教”与“师”二字结合在一起连用,总称为“教师”,专指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入。由此可见,“教”字与“师”字虽然在我国古代早已广泛流行,但把这两个字连用而成为一个特定概念的专门称谓,却是出于近代。
“师长”是古代对教师的尊称,《周礼·地官·师氏》:“三曰顺行,以事师长。”《韩非子·五蠧》:“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古人把教师视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品德高尚的长辈而大加尊敬和崇拜。
“师傅”是古代教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之罪也。”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被称为“太子师傅”。“外傅”是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师父”是古代对教师特别亲切的尊称,包含有视教师如父亲之意,《白虎通义·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封建社会许多人家厅堂建造的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位。”
“老师”一词起源颇久,最初是指年老而资深的学者,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用于尊称教授生徒者,如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凤性,说字惊老师。”“老师”的称谓在宋元时期为“小学”教师的别称。
古代还常常对年纪已老、德高望重的教师尊称为“先生”。按《礼记纂言》卷一中注:“先生,老人教学者。”《孟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古时把“门馆”、“私塾”老师之中年长者一律尊称为“先生”。
“山长”或称“洞主”,书院的主持人,是古代学生对书院中授徒讲学之首席教师的敬称。一般都是书院的主讲者,总领院务。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学生尊称他为“山长”,“山长”之名由此起源。至元代,为书院院长之正式名称。
“经师”原指对儒家经典有专长而教授有方者,一般是指儒学学官。汉代学校教师也称“经师”。《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后来历代把在学校里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统称为“经师”,《王文宪集序》:“经师人表,久资望实。”
“人师”指操行品德可以为人师表者。袁宏《后汉纪》:“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由此可见,“人师”是比“经师”更加崇高的尊称,这说明古代颇重视有封建道德修养做学生榜样的教师。
“座师”,古代科举制度,考中的举人、进士称乡会试的主考或总裁官为“座师”,犹如唐朝时所称“座主”。
“房师”,古代举人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尊称为“房师”。因为乡试分若干房,每房有一同考官,试卷必须经过某房的同考官选荐,方能取中。
“教谕”是宋代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元、明、清代的县学都以“教谕”作为教师的称谓(学官名),主持文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和皇帝的训示,教诲和管束所属学生。
“教习”是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教师称谓。清代,翰林院庶常馆简用大臣二人掌教习事,月考庶吉士(选士殿试后选入庶常馆为庶吉士)学业。以侍读、侍讲学士以下翰林官分司训课者,称为“小教习”。至清代末叶,兴办学堂,开始时仍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渐废不用。
“训导”,明、清代各府、州、县学皆设“训导”,地位略次于“教谕”。
“学录”,宋代于国子监设置“学录”,掌管执行学规,纠举并处罚太学犯规学生。明、清代仍旧设置“学录”,目的是监督学生,不得有法外行动。
“学正”,宋代于国子监设置“学正”,地位在博士、助教之下,学录之上。元代以后,各州学亦设“学正”,相当于府学的教授。
古代常把家庭教师尊称为“西席”或“西宾”,因为古人的风俗习惯常席地而坐,以西为尊、为大。唐代以前,私塾教师赴宴,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民间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夫子”,本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后用以尊称教师,如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被古人尊称为“孔夫子”。
古代“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称谓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远在唐代以前,虽然早已有“教授”这一称谓,但唐代以前“教授”的本义仅仅只是一种教学行为,并非教官称谓。作为教学之官的“教授”,究竟何时开始设置呢?据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以40年时间和精力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记载:“(至道元年正月戊申朔)始命司门员外郎、开封孙蠙为皇侄、皇孙教授。时中书言‘唐文宗朝,宰臣李石奏,太子有侍读,诸王亦有侍读,无降杀之礼,请改为奉诸王讲读。今皇侄、皇孙皆列职环卫,请以教授为名。’从之。”由此可见,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正月,司门员外郎孙蠙在皇宫内任皇侄、皇孙教授,乃宋代设置教授官之开始。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正月,又设置了南宫教授、北宅教授,即睦亲宅教授、广亲宅教授,分别为太祖、太宗子孙与秦王延美子孙的教官(《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3《宗学博士》)。宋庆历四年(1044),在州学、军学、监学开始设置教授官,据南宋学者赵善沛抄本《元丰官志》记载:“宋初但有四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未建州学也。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庆历四年,始诏诸路州、军、监各立学,如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是州郡无不有学,始置教授。”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六月,又有“大学教授”与“小学教授”之分。凡教14岁以下的宗子,称小学教授;教15岁以上的宗室成员,称大学教授。自从宋代开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宋以后,仍沿用“教授”为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
古代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古代“助教”,是学官名,始于晋代,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助教为“国子学”(即后之“国子监”)教师。古代博士,源于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代,博士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守。汉代才开始称太学中教师为“博士”。西汉武帝时,用公孙弘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自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有异,立五经博士,以今文经学为主。而同时河间献王(刘德)也立博士,表彰民间古文经学,与官学相抗衡。平帝时,立左氏《春秋》、毛氏《诗》、《逸礼》和《古文尚书》,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东汉光武帝立十四博士,又恢复了今文经学的地位。东汉中叶以后,经学转到民间儒师手里,博士制度虽历代相沿,而作用与前已有不同。唐宋时期,博士为专精一艺的教职官名,各专业学校有“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医学博士”等。
【称谓扶正说】 篇5
经常自己闻自己。面对镜子欣赏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像狗一样又大又水灵。
或者那天穿得太像火腿肠了。浣熊转换角度思考。
可是,从那以后,不知为何,撞见热情的狗只的事件越来越多了。有的狗见到浣熊小姐干脆五体投地地打滚,还有的狗叼着飞盘恭敬地放到浣熊小姐面前。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和不安啊!最可怕的是有一天早上浣熊小姐一出门,发现一只黄棕色的松狮正蹲在她的院子里,就像那种酒店门口的狮子塑像。露水打湿了松狮的毛皮,也许它已经蹲了一夜了。在丢出了三根磨齿棒以及大量好言相劝以后,松狮的主人才好不容易把它带走。
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这是自然力和宇宙边缘以及太阳黑子导致的吗?可是地球变暖不都成了谎言了吗?地球不是越来越冷了吗?现在的科学家都像天气预报员一样每天在抓阄吧?浣熊小姐始终认为,天气预报就是有四个预报员,一个代表风,一个代表雨,一个代表晴,一个代表阴,然后他们打扑克,谁赢了就是谁的天气。如果风和晴一伙,就是晴但有风;如果阴和雨一伙,就是阴雨:如果晴和阴一伙,就是晴转多云。诸如此类。
不然,你怎么去理解天气预报从来不准这件事?
其实,说到浣熊被狗们盯上这件事,这一切都只怪黑豆。不知黑豆使用了什么香水,只要和这只黑狗接近几秒,一种微妙的闻不到的气场就会笼罩你,让你冥冥中有了狗味。黑豆可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狗,就如同它欢迎全世界的任何东西一样。黑豆的主人浣熊小姐,通过一年来跟黑豆的相处,俨然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受欢迎的人物,反正,至少狗们都喜欢她。
这样一来,浣熊小姐的称谓多了起来。狗的主人们根据狗的年龄判定浣熊是它们的姐姐、妹妹、阿姨、姑姑,当然,如果是一只十岁的狗,折合人的年龄是七十岁,那么浣熊小姐就是狗的孙女,太可怕了,如果哪个主人胆敢这么称呼我,我必然要和丫干上一架。
黑豆如今一岁,折合人的年龄七岁。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时候,它可以把皮制脖圈一点一点地吃掉。
妈妈会再给你买一个脖圈,不过要先揍你一顿。
“端公”称谓小考 篇6
作为一个语言符号, “端公”称谓, 必然是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作为历史生成之概念, 其所指界域又是在同一能指下不断流动变化的。由此, 在不同的历史、民俗语境中, “端公”一称所表征的具体内容亦不尽相同, 从而形成了概念与其所指称对象间的错位与游离。“端公”是一个携带着多重历史、文化密码, 层累了复杂社会因缘的称谓, 对其“循名而责实”, 是我们把握端公文化内涵与外延的重要关键。
历史视野中的“端公”一称, 其实具有多种语义指代。从文献记载来看, “端公”一称起于唐人对作为官职的“侍御史”之俗称。据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四“职官·侍御史”条云:侍御史之职有四, 谓推 (推者, 掌推鞫也) 、弹 (掌弹举) 、公廨 (知公廨事) 、杂事 (台事悉总判之) 。定殿中、监察以下职事及进名、改转, 台内之事悉主之, 号为“台端”, 他人称之曰“端公”。其知杂事者, 谓之“杂端”, 最为雄剧。食坐之南设横榻, 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1]143。
材料中“台内之事悉主之, 号为‘台端’, 他人称之为‘端公’”一句, 点明了他人称侍御史为“端公”之缘由。另据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云:宰相相呼为“元老”, 或曰“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外郎、御史、遗补相呼为“院长”。上可兼下, 下不可兼上, 惟侍御史相呼为“端公”[2]1448。可知, 除他人称呼外, 侍御史彼此间亦可称之。
关于侍御史的职责范围, 据宋李焘案《唐六典》可知:“侍御史纠举百僚, 推鞫狱讼。……今之言事官大率如唐侍御史之职。”[3]8065其实, 唐人称侍御史为“端公”具有普遍性, 且多带有敬称之意味。查唐诗如元稹诗《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释皎然《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这两首诗题中提到的吴士矩、裴枢, 就均曾任侍御史之职。“端公”作为“侍御史”的指代称谓, 在《通志略·职官略第四》、《事物纪原·卷五》、《文献通考·职官考七》、《资治通鉴补·唐纪二》、《太平御览·职官部二十五》等文献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至宋代, 将作为官职的侍御史称为“端公”仍较普遍。如魏泰《东轩笔录》卷八载:至中书, 沂公曰:“陈绛, 猾吏也, 非王耿不足以擒之。”立命进札。吕许公俯首曰:“王耿亦可惜也。”沂公不谕。时耿为侍御史, 遂以为转运使。耿拜命之次日, 有福建路衙校拜于马首, 云“押进奉荔枝到京。”耿偶问其道路山川风候, 而其校应对详明, 动合意旨。耿遂密访绛所为, 校辄泣曰:“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 岂料端公赐问, 然某尤为绛所苦者也。”遂条陈数十事, 皆不法之极。耿大喜, 遂留校于行台, 俾之干事[4]3305。
侍御史是朝廷中负责纠弹官纪的监察部门御史台的副长官, 权力很大。王耿密访官吏陈绛所为, 即在行使侍御史之职责。宋彭乘《墨客挥犀》亦载:御史台仪, 凡御史上事, 一百日不言, 罢为外官。有侍御史王平, 拜命垂满百月, 而未言事, 同僚皆讶云, 或曰:“王端公有待而发, 苟言之, 必大事也。”[5]743
上述材料中以“端公”指称侍御史, 无疑是延续唐代之用法。但是宋代对于“端公”这一称呼又有了两种新的用法, 颇值得注意。一是作为官职的“端公”使用范围扩大, 已不仅仅局限于侍御史, 一般的当差“公人” (尤指衙役) 亦可被唤作“端公”。《水浒传》第八回叙林冲被判刺配沧州, 着防送公人董超、薛霸监押前去。小说写道:“只说董超正在家里拴束包裹, 只见巷口酒店里酒保来说道:‘董端公, 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请说话。’董超道:‘是谁?’酒保道:‘小人不认的, 只叫请端公便来。’原来宋时的公人, 都称呼端公。”[6]100这里明确指出宋时的公人皆称为“端公”, 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警世通言》卷36亦云:“迤逦来到奉符县牢城营, 端公交割了。公人说上项事, 端公便安排书院, 请那赵知县教两个孩儿读书, 不教他重难差役。”[7]332此亦为以“端公”指称“公人”之用法。
也是从宋代开始, 端公成了人们对巫师的一种称谓。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载:自后多说神怪, 以桀黠者四出, 号端公, 诳取施利, 每及万缗, 死则塑作将军, 立于殿寺[8]356。
至明、清, 把民间巫师, 特别是主持敬神驱鬼仪式的职业巫师称为“端公”之用法已经相当普遍。明赵南星撰《笑赞》中便有“北方男子跳神, 叫做端公”之语[9]505。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有云, “宽然长者, 不疾不徐。孝养既终, 端公服除”[10]38, 也点明端公在民间担负着为民众驱邪、“服除”的社会职能。此外, 明傅汝楫《礼部志稿》四五《奏疏》、《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二一均有相似记载。清初唐甄《潜书·抑尊》亦曰:“蜀人之事神也必冯 (凭) 巫, 谓巫为端公;禳则为福, 诅则为殃。”[11]68民国《沿河县志》亦载:“男巫曰端公, 凡人有疾病, 多不信医药, 属巫诅焉, 谓之跳端公。”[12]338至清末民初, 随着作为官职的“侍御史”、“公人”之称谓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而渐趋杳然, 巫师之义才成为“端公”一称的唯一语义指代, 且一直延续至今, 今川、陕、黔、湘、桂、滇等地仍普遍称巫师为“端公”。
摘要:“端公”是一个携带着多重文化密码, 层累了复杂社会因缘的称谓, 在可确知的三种历史语义中“, 侍御史”“、公人”之语义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而“巫师”则成为“端公”称谓的主导性语义。
称谓名称琐谈 篇7
该系统符号有多个子系统, 这就是亲属称谓系统、社会称谓系统、职官称谓系统、民族或地域称谓系统、指代称谓系统等。当然, 也包括姓名称谓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又有各自的历史阻隔与延续。因此, 称谓名称极其繁杂, 我们只能选其一隅, 就称谓名称的社会用名以及它同文化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
生活中潜在着称谓名称危机
称谓问题不仅能反映人际之间的关系, 也是调整人际关系的润滑油、表达感情的显示计, 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标志。
早在1984年, 日本《朝日新闻》在评述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称谓问题时说:“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表示一种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称呼而广泛使用的‘同志’, 最近有点使人感到不久于人世了。在饭店如果对女性服务员呼一声‘同志’, 她会立即把脸扭向一旁, 不予理睬。但是如果叫一声‘小姐’, 她会马上高兴地答应‘是’。”
《北京晚报》也在同期发表一篇报道:“最近我在公共汽车上, 一个年轻人客气地说:‘师傅, 往里靠靠。’我是个军人, 没有想到人家会这样称呼我, 怔了好半天, 才明白是在叫我。”
目前国外称谓名称的状况呈现一种美誉化、规范化趋势
美国医学界的新潮流是:不要把来看病的人叫病人, 他们喜欢你叫他“客户”。美国人多喜欢找医生, 有病要找, 没有病要找, 就是要人听心事也去找。用他们的说法, 他们不过是去“寻求专业医学意见”罢了。美国人钟爱一些富于弹性, 容许想象力发挥的美称。例如, 保姆的正名为“家务助理”;化妆小姐叫“美容顾问”;公职人员则几乎皆称“主任”, 不知底细真会吓一跳。有的美国人解嘲道:倘若有一天你在饭店里听到把招待员叫做“部长助理”, 把卖点心的阿姨叫“食物运输主任”别吓傻了眼, 这证明美国人的无限美化运动深入民间。
在德国, 人们普遍地称对方为“您”。假若称陌生人为“你”, 往往会冒犯对方。如果你需要向陌生人问路, 千万不要用“喂”这一词直呼对方, 而应该走上前去, 说:“对不起, 您能告诉我……”如果对方正在看书或正在与人交谈, 那你就得先致歉意, 如“请您原谅我的打扰……”孩子们之间都用“你”称呼对方, 直到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 “你”的称呼才带上感情色彩。同事之间无论关系多么密切, 上班时往往仍然互称“您”。“夫人”这一称呼已不再是受到结婚与否的限制, 你不必担心称一个未婚女子为“夫人”会引其不快。
最近, 韩国公布了一份“改善职业称呼方案”, 规定对那些“给人以卑贱印象”的和留日本统治时代烙印的职业称呼加以更改。如把“开车的”改称为“驾驶技师”;把“用人”改称为“家政妇”;把“擦皮鞋的”、“擦背的”, 分别改称为“美靴员”和“浴室员”等。
日本曾有两次废除法律中的粗俗称谓。如“哑巴”改称为“嘴巴不能讲话者”, “聋子”改称为“耳朵听不见者”, “瞎子”改称为“眼睛看不见者”, “废疾”改称为“障碍”, “白痴”改称为“精神发育迟缓者”等。
我国称谓名称随意性大, 没有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限制
我国的称谓名称十分繁杂, 这同文明之邦和传统的繁文缛节是分不开的。
称谓种类繁多。可分为本称、代称、别称、谦称、尊称、贱称、俗称、雅称、昵称、爱称、泛称、戏称、卑称、鄙称等一二十类。在一二十类的称谓中, 每类里还可分若干小类不等。如代称中, 有以特殊的人的名称作为一般属类人的代称的。例如“梅香”, 原只是白仁甫《东墙记》里一个婢女的名称, 后用于整类婢女的代称。现在的“叔叔”、“阿姨”, 也是由特指到一般的代称, 更有以析字的方法用于代称, 如称兵为“丘八”等。名目称谓庞复。仅熟知的谦称来讲, 常见的就有愚人、洒家、寡人、孤、臣、卑职、小的、小人、在下、仆、妾、奴、奴家等。有的称谓还颇为费解。名目称谓庞复还表现在, 一个称谓有多种叫法。如“妻子”, 除一般的称呼老婆、爱人外, 还有称呼小君、细君、内人、内子、室人、拙荆、山荆、荆妻、发妻、继室、续弦、内助、贱内、贤妻、内掌柜、内当家、家里、屋里、堂客、婆娘、婆姨、孩子他妈、做饭的、太太、夫人等。
称谓不断变化。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在革命队伍内部曾调整过一些称谓。如把“伙夫”改称为“炊事员”, 把“剃头的”改为“理发员”, 把“勤务兵”改称为“警卫员”等。新中国成立后, 也曾对一些称谓进行调整。如把商店里的“伙计”改称为“营业员”, 把“戏子”改称为“演员”, 把“掏粪的”改称为“清洁工人”, 把“脚工”改称为“搬运工”等。但从宏观上看, 我国称谓的状况比较混乱, 由此而带来的是, 从人际关系上讲, 给人的印象是不够客气、不够文明。
提倡称谓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称谓是人际关系的“商标”, 它包含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倡称谓的科学化、规范化, 对促进人际交往、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蔡天相在《团结报》撰文说, 中共与其他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 在提法上应尽可能准确、得体一些。“党与非党”的提法不妥, 称“党与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仍觉欠妥, 不如直称“友党”或“兄弟党派, 无党派人士”。
中国古代“老师”的称谓 篇8
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 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 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主讲教师的称谓, 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师傅: 古时老师的通称。 “师傅 ” 一词原本是太 师 、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 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 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
师父: 古代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
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师保:原为古代辅佐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 的官员 ,亦师亦保,统称“师保”。
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 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指讲学的博士。
助教: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 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学博: 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
讲郎: 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
教谕: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
先生: 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先出生的人, 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
一些国家的特殊称谓 篇9
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千岛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①
孟加拉国——黄麻之国
斯里兰卡——宝石之国
马尔代夫——印度洋上的明珠
摩洛哥——橄榄之邦
苏丹——火炉国、风暴之国
塞内加尔——花生之国
几内亚比绍——热带水乡
利比里亚——非洲的天然橡胶王国
加纳——黄金海岸②
贝宁——油棕之国
尼日尔——沙中之国③
喀麦隆——非洲枢纽、非洲缩影
加蓬——绿色金子国④
布隆迪——非洲心脏
卢旺达——非洲的瑞士
乌干达——东非高原的水乡
肯尼亚——东非十字架⑤
埃塞俄比亚——非洲屋脊
索马里——骆驼之国、香料之邦
坦桑尼亚——剑麻之乡、丁香之岛
津巴布韦——鳄鱼之乡
莫桑比克——腰果之乡
博茨瓦纳——牛的国度
塞舌尔——海椰之乡
科摩罗——香料群岛
毛里求斯——甜岛
佛得角——各大洲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亚——玫瑰之国
梵蒂冈——国中之国
圣马力诺——邮票之国
荷兰——花卉之国
卢森堡——钢铁之国
瑞士——世界花园、钟表王国
芬兰——千湖之国
挪威——渔业之国、半夜太阳国
加拿大——枫树之国
墨西哥——仙人掌之国
危地马拉——香蕉国
萨尔瓦多——火山国
哥斯达黎加——美洲花园
格林纳达——香料岛
厄瓜多尔——赤道之国
秘鲁——太阳子孙的国度
智利——铜矿之国
巴西——咖啡王国
乌拉圭——遍地牛羊的国家⑦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称谓的改变 篇10
袁世凯年轻时,曾与张謇同在吴长庆幕下为官。张謇是清末的状元,很有些名气。袁世凯初见张謇时,曾以弟子礼相谒,来往通信皆以“夫子大人”相称;自从担任山东巡抚后,再写信,称呼就改了,不再是“夫子大人”之类,而是“季直先生阁下”;待到升任直隶总督,又由“季直先生阁下”改称为“季直我兄”。从“大人”到“先生”再到“我兄”,尽管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但还是把辈分长了上去。按说,辈分是固定不变的,孙辈就是孙辈,爷辈就是爷辈,既不会长也不会矬。可袁世凯为什么会长了辈分呢?无他,只是因为升官了。张謇是个有学问又有几分诙谐的学者,他在给袁世凯的信中不无讽刺地写道:“夫子尊称不敢,先生之谓不必,我兄之称不像。”揭穿了袁世凯早先对自己在称呼上的虚伪。
那个曾经写过《悯农》诗的唐代李绅,官运不济时,曾在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里寄居,并称其为叔。后来,李绅当了大官,不满意李元将仍管他叫侄儿,李元将知趣,便以兄相称,李绅仍不高兴,李元将再改为以侄自称,反过来管李绅叫起叔叔来,可李绅还是不悦。无奈之下,李元将不得不以孙辈自称,管李绅叫爷爷,李绅方才勉强相容。寄人篱下时是侄子,一步升天后就变成了爷爷。辈儿长得够快的了。
在改变称谓上,还有一个情节让我难忘,那就是《红楼梦》里元妃省亲中元妃与父母相见那一段。元妃省亲的礼仪结束后进入内宅与父母相见。贾政和王夫人两人要先给元妃行礼,要直挺挺地跪下,然后一口一个“贵妃”地叫着,说贵妃怎么好,怎么洪福齐天,不要以我们的身体为念,要专心伺候好皇帝。本来是该叫女儿元春的,如今却要叫“元妃娘娘”;本来是女儿应该跪父母的,如今却要父母跪女儿。这种变化,虽然不是个人的初衷,但却体现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威严。父母见了女儿要下跪,要称“贵妃娘娘”,还不是因为女儿嫁给了皇上!成了贵妃,也就不再是女儿——沾了皇上的光,长辈份了。这,也算是官升辈分长的延伸吧。
称谓的改变,源于地位的改变,而地位的变化皆由官位来决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官本位”的厉害。鲁迅先生的“人一阔,脸就变”,说的就是官本位给人带来的这种变化——当官了,升官了,贵显了,人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当然了,脸色的变化只是心态变化的反映。他心里在想:我当官了、升官了,终于可以高高在上,做人上之人了。如此一来,如何不给自己长辈分,让别人降辈分!
细细想来,官升辈分长,实在是一种悲哀,人格的悲哀!
浅谈称谓与文化 篇11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 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法制等级社会。宗法制度中堂兄弟是一家人, 表兄弟则是外人。《红楼梦》中, 宝玉和黛玉是姑表姐弟, 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姐弟, 论亲戚宝玉宝钗要远于宝玉黛玉。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社会道德的约束, 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 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 因为丈夫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 诸侯之妻曰夫人, 大夫曰儒, 士曰妇人, 庶人曰妻。”随着历史的发展, 妻子的称谓有所变化, 称呼也多了起来, 把妻子叫做“夫人、妻子、媳妇、内子、内助、内人、拙荆、老婆、老伴儿”等, 体现了汉语称谓语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 泛称的社会称谓
泛称的社会称谓也可以理解为通用称谓的泛化现象, 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比如我们熟知的“师傅”, 这个称谓词在古代是对老师的尊称,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 不就师傅, 父之罪也。”后来指典型的师徒关系, 现在人们把一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称为“师傅”, 比如称呼司机、厨师、建筑工人。另外, 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姐”一词经历了一个由卑至尊的语义演变过程, 由婢女之意逐渐褒义化, 成为对深闺未婚女子的尊称。后来曾一度消失, 至“文革”后逐渐恢复使用, 不仅可以指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 也可以称呼各种服务行业或其他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其称谓的泛化, 深刻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变化和解放, 折射出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 借称的社会称谓
在汉语中, 借称社会称谓指借用亲属关系称谓来称呼社会关系对象。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观点在语言中的折射, 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在语言中的体现。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 认为亲属关系是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因此, 用亲属称谓来借称社会称谓, 表示尊敬客气, 希望与被称呼方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我们熟知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娘”之类的称呼, 本来是亲属称谓, 可是在交际中它却又可用做社交称谓。
(三) 职务职业称谓
受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官本位观念十分突出, 汉语称谓中有一大特点就是偏好职务等身份称谓。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有关“官位”的称谓, 一般来说, 官称就是根据所称对象所任的官职而称。《红楼梦》中林黛玉为香菱推荐王维的诗集时说的是“王右丞”, 因为王维在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官尚书右丞。还有直接以官称代替人名的情况, 比如用“翰林”代指李白, 用“吏部”代指韩愈。职业称谓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 在中国有些特殊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的, 人们对其的称谓是把技艺或者成果的名称放在前面, 把家族的形式缀于后面, 如“泥人张”“面人郎”, 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表示尊重, 更是一种品牌的代称。
三、汉语称谓的缺失现象及文化思考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 在选择称谓词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来称呼, 如果选择不够恰当, 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胡明扬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的社交称谓有不少缺环, 导致过去学者长期沿用某些文言称谓。汉语称谓的缺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如通常人们对老师的妻子尊称为“师母”, 但是对女老师的丈夫却不能称“师公”;在一个单位或组织中, 可以用一个人的姓加职位名称来称呼, 比如“王局长”“李科长”, 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但是对没有职位的人, 在不熟悉时又不便称“老刘”或“小刘”。种种现象出现时我们都可以看成社会称谓的缺失。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称谓缺失的现象, 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缺失“师公”这样的称呼, 是因为古代老师都是男性, 女性不能进入社会, 因此便缺少“师公”之类的称呼。《尔雅·释亲》:“妇之言服也。服事于夫也。”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对称谓的影响。
四、结论
中国人对于血缘姻亲的观念以及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亲属称谓, 社会称谓的意义和形式的变化要决于亲属称谓;日常交际中存在称谓缺失的现象, 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因此, 了解称谓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把握称谓的文化内涵, 对交际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1]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2]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2]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3]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3]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