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亲属称谓

2024-10-14

拟亲属称谓(精选6篇)

拟亲属称谓 篇1

一、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人类学的研究认为, 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 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 我们主要研究含山县包括内的乡镇的亲属称谓词。

1.1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

对于亲属称谓的列举, 本文将其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1.1长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 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大娘”、“大姨父”, 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 称为“达达”、“二达”、“三达”, 也可称“二爸”、“三爸”, 伯母也按长幼排序, 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等。长辈中未提到的, 是与普通话相同的。

1.1.2平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 面称上女的都叫“姐”, 男的叫“哥”, 对于比自己年轻的, 面称都直接叫名字。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 如“表姐”, 指姨表姐姐。

1.1.3晚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 “女儿”称为“丫头”, 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 则没有“侠子”这个称呼。还有, 含山方言对于晚辈在面称上基本上都是“直呼其名”。

1.2含山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词

含山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称谓词,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比较特殊的称谓词。

1.2.1姥姥

“姥姥”这个词在含山方言中一般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 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姑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一般称姑姑为姥姥, 但对于姑姑的丈夫, 却称之为“男姥姥”, 在前面加上性别词以区分。如果父亲的姐妹比较多, 对于女性就称“大姥”、“二姥”等, 对于她们的配偶, 尤其是大姐的丈夫, 在含山方言中称之为“男大姥”, 对于其他的姑父, 却不称为“男二姥”、“男三姥”, 一律称之为“姥姥”。在仙踪方言中, 对父亲的姐妹也称“姥姥”, 但对大姐的丈夫, 却称为“大姑姨”, 尤其是“姨”的发音接近“爷” (轻声) 。

1.2.2家婆、家公

含山方言中对外婆的称呼是“家婆”, 其中“家”的发音为“嘎”, “婆”是轻声。对于“外公”, 含山方言中是“家公”, 其中的公是普通话中“爷”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对娘家亲属的重视程度。

1.3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称谓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长幼有序, 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 内外有别”, 含山方言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 它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3.1相同之处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一致的地方是均将母系亲属称谓与父系亲属称谓区别得十分清楚。例如, 含山方言中将儿子的女儿或儿子称“孙女”或“孙子”, 把女儿的儿子或女儿称“外孙”或“外孙女”等。“母之考委外王父, 母之妣为外王母。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 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理的反映。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 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在宗法社会中, 财产的继承人是父系男性成员, 故这样的文化心理需要在称谓中区分父系和母系亲属。

1.3.2不同之处

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不同首先表现在用词上。对于父亲的兄弟称“伯”或“达达”, 按长幼排行分为“大伯”、“二伯”, 父亲的弟弟称“达达”, 按长幼依次为“二达”、“三达”。在普通话中父亲的弟弟一般称为“叔叔”或“叔父”。北京话对于父亲弟弟的妻子称“叔母”或“婶婶”, 而在含山方言中称“娘娘”。普通话中“兄弟”指哥哥和弟弟, 含山方言中“兄弟”一般只指弟弟, 在普通话里表示一家里有兄弟几人的意思在含山方言里一般用“家里弟兄几个”来表示。这主要是范围的大小不同。

二、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的语音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耍的交际工具。人与人在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就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含山方言有22个声母 (包括零声母) , 45个韵母 (包括鼻化的和人声韵) , 5个声调 (不包括轻声)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也有同样的声韵调特点。含山县方言亲属称谓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变读现象丰富。现对韵母和声调的变读进行分析:

2.1韵母的变读

含山方言中, 韵母的变读现象非常普遍。现在具体分析如下:

(1) 称谓语“娘”

含山方言的亲属称谓语中, “娘”字的变读最为丰富, 变读后增加的称谓语也最多。含山方言中“娘”字只表示母亲的姐妹, 而且只有一个读音, 最大的姨妈称为“大娘”。

(2) 称谓语“大伯”

含山方言中, 有的亲属称谓语变读韵母时需加“大”, 以表示是家中最长者。如面称父亲的哥哥“大伯”时需变读韵母, 有时也叫大伯伯。

2.2声调的变读

方言中常用声调的不同区别面称和背称, 含山县方言中体现为“老”字。“老”字在亲属称谓语中表示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辈分的关系。另一是表示对长辈或平辈的尊称。对平辈用“老”字多显示两人的关系亲近。有些称谓语前用“老”字并无实际意义, 只是作为词头。含山方言称谓长辈或平辈时, “老”字声调为535, 如:老奶奶 (曾祖母) 、姥爷 (外祖父) 、老哥 (大哥) 等。另外, 含山方言面称老婆时表示两种含义。一种表示“妻子”, “老”字声调变为24;另一表示“婆婆”, “老”字读本调, 它们主要是通过声调的差异区别称谓语的意义。

三、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词汇特征

亲属称谓词汇反映的是人们对血缘和姻缘关系的认识与界定, 它是各种语言里固有的、古老的、稳固的词语中的一部分,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3.1构词方式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有:

(1) 词根单用, 如爸、妈、娘、哥、姐、婆等;

(2) 重叠式

(1) 叠音词, 称呼父亲、母亲, 以及父亲家里的长辈的词语较多重叠式, 如“爹爹, 奶奶, 妈妈, 大伯伯”。重叠式是一种能表示亲昵的语音形式, 如达达、姥姥、舅舅、妹妹、等;

(2) 词根重叠构成重叠式复合词, 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3) 附加式。很多亲属称谓词都是用附加式构成的, 比如二层和三层亲属中的“伯伯, 妈 (伯伯的妻子) , 佬, 婶, 姑, 姑爷, 舅舅, 舅妈, 姨, 姨佬”前面都必须加上排行, 不能孤零零地只称呼“伯伯”。即便父亲只有一个哥哥, 也要称“大伯伯”;只有一个弟弟, 也要称“二达”。

(4) 内部屈折, 变读别义。在同一方言中, 同一个词形可能指称不同的亲属称谓。某方言中词形上相同而读音不同的词可以是同出一源, 但却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或者是从不同的方言进人本方言, 因而词形相同, 词的语音形式不同, 对本方言的人来说, 他们可能完全意识不到两个词之间的这种“同形”关系。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就是用同一汉字形式表示不同的亲属称谓意义, 称谓不同的对象。这种同形的亲属称谓其区别意义的方法主要是变音别义。其中包括变调、变韵母等, 也有同时采用变调和变韵母的手段。

3.2词形变化

(1) 用词根相同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来区别不同的亲属称谓, 重叠后意义发生变化, 如:含山方言中“婆”指外婆, “婆婆”即指普通话中的“婆婆”。又如:爹爹 (祖父, 外祖父, 与祖父同辈或年老的男子) ———爹 (旧时称父亲) ;爷爷———爷 (旧时称父亲, 现在用于熟语中, “儿大爷难做”“打爷骂娘”) ;伢伢 (面称婴儿) ———伢 (孩子) 。

(2) 亲属称谓词的简化

简化后的亲属称谓语, 表示亲属差别的构词成分都不存在了。对堂表兄弟姐妹的称呼一般不冠“堂”“表”, 如称呼表哥一般直呼“哥”或“序数词/名+哥”就行了;用“伯伯”或“叔叔”称呼与父母同辈的男性, 用“娘娘”或“姨娘”称呼与父母同辈的女性;对与祖父母同辈的老年人统称“爹爹”或“奶奶”。这是由于大部分家庭已摆脱了森严的宗族关系的束缚, 称呼也变得更简单随意。

(3) 亲属称谓词的消失

由于四世、五世同堂家庭的锐减, 有关亲属称谓消失得很快。例如“重外孙”、“重外孙姑娘”、“重孙子”、“重孙姑娘”、“孙子”及其下辈配偶的相应亲属称谓。

四、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4.1婚姻制度与亲属称谓

婚姻形式是人类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一定的婚姻形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 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 记录在亲属称谓词语里。汉语里的特殊称谓自然记录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含山县方言中也存在着此类现象。在中国古代就存在“男性异称”现象。例如“侄子”既指男又指女, 这与婚姻制度有关。《仪礼》:“谓吾姑者吾谓之侄。”显然“侄”在上古既可以称呼男性, 也可以称呼女性, 也专指女子对兄弟之子的称呼。在母系社会的族外群婚习俗中, 一群女子所生育的儿女都是一群男子的儿女, “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且他们在长大以后一定都要回到自己原先的族群中去, 即男性幼辈都要回到母系一方去。因此既无后世意义上的“伯父”、“叔父”之别, 又无后世意义上的亲子、侄子之分。父亲们和儿女们都分别用“伯、仲、叔、季”或“甲、乙、丙、丁”标号来区别长幼, 不分男女。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侄儿”、“侄女”一类的称谓词是很自然的。正因为儿女们都用“甲、乙、丙、丁”来称呼, 不分男女, 后来演变为用“姊妹”来称谓同辈, 也不分男女。

4.2宗法制度与亲属称谓

含山县方言中所体现的宗法制最突出的是“长幼有序”, 表现最突出的是对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称谓上, 都要突出被称呼人的年龄排行。如对父亲兄弟的称呼“大达、二达、三达”, 这主要是因为把他们都看作家庭的重要成员, 与自己父母亲对等的地位。这正是父权家长制深远影响下的产物。含山县方言用“舅舅”“达达”“叔叔”“婶婶”“姨娘”“姥姥”等许多称谓来表达复杂的人物亲属关系, 但英语中却直接用“uncle”、“aunt”两个称谓直接概括完。其实具有这么多种类的亲属称谓词恰好可以表达出中国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 哪怕是在亲属之间也是等级森严的。从这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儒家“仁孝”、“正名”的思想。

4.3人际关系与亲属称谓

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 方言亲属称谓经常出现从他亲属称谓, 包括“从夫”和“从妻”两种。比如, 岳父 (公公) 、岳母 (婆婆) 面称时随妻 (夫) 称为“爸”、“姆妈”。另外, 方言中有些亲属称谓语会向外扩张, 即彼此之间不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也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 因为使用者认为使用亲属称谓语能够起到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的作用, 显得彼此更亲近, 更容易消除障碍。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拟亲属称谓语”。

五、结语

语言反映社会生活,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亲属称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征, 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特点深受汉族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系统之一, 但在当前社会中,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 人们多为独生子女, 没有以前那种复杂的亲属关系, 家庭观念趋于减弱, 对亲属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薄弱。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 照此下去, 在不久的将来, 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将来越趋于简化。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 希望它能在现实中淡化的背景下, 能在文化上保存下来, 流传后代。

参考文献

[1]黄慧敏.巢湖方言与蚌埠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之比较[N].人文社科, 2003.

[2]孙琳.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N].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4.

[3]米瑞瑞.榆林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特征[J].文教资料, 2011年4月号中旬刊.

[4]高璇.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N].语言研究, 2011.

[5]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其文化特征[N].西安社会科学, 2010.

[6]喻黎.仙桃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形式特点[J].2011.

[7]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 2009.

[8]蒋宗霞.安徽含山方言的“毫”及相关结构的用法[J]宿州学院学报, 2007, 2.

[9]Summary of Trends in the Family Domain.[N]http://www.lw23.com.

拟亲属称谓 篇2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称谓中,最能凸显情感原则的恐怕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了.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用法与亲属称谓词的常态用法相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作 者:李树新 杨亭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刊 名:内蒙古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6(3)分类号:H0-05关键词:亲属称谓 泛化 文化心理

滨海方言亲属称谓词及其变化 篇3

关键词:滨海方言 亲属称谓 特殊称谓 新老派

亲属称谓词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词汇系统,中国封建宗法制度更强化了这个系统。有些亲属称谓词使用上千年没有更易,如《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父之弟妻为叔母”,“母之晜弟为舅”,“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夫之弟为叔”,“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1]等等。

但是现代汉语方言迥异,词汇系统经过上千年的演变,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每种方言内部亲属称谓自成系统,但横向比较各方言,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混乱。每一个亲属称谓词汇系统,都反映了某个方言区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甚至人口环境语言方面的变迁。

一、概况

滨海县地处江苏省盐城市东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语言文化研究也相对较少。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滨海人,上大学之前,未曾离开过滨海县。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在参考《江苏省志方言志》的同时,笔者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老中青幼四代人。

滨海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过实地调查,不难发现滨海方言有一部分亲属称谓和普通话是完全一致的。如“奶奶、姑奶奶、舅奶奶,丈人、舅舅、姨夫、婶子、哥哥、嫂子、妹妹、妹夫、儿子、女婿、侄儿、孙子、小叔子”,等等。

另外滨海方言中有一些亲属称谓和普通话略有不同。如:

“外公爹、外婆奶、亲家爹、亲家奶”这一组和普通话呈现一致对应。“外公”“外婆”本足以表示特定内涵,在词语后面又加上“爹”和“奶”,从而和“爹爹”“奶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亲家爹”“亲家奶”是从共同孙辈的角度来称呼,同婚姻繁衍密切联系。

“外甥子、侄女子、外甥女子、孙女子”这一组都带有“于”尾,与普通话稍有区别。此外,“侄女子”的使用范围比普通话稍窄,只用于父亲的兄弟姐妹对自己的称呼。

“外孙孙”按照“孙子”和“外孙女子”的结构,应该是“外孙子”,但是这样读音就和“外甥子”相同了。为了避免歧义,将词语改造了成“外孙孙”,反而变成了一个较有特色的称谓词。

二、滨海特殊亲属称谓词

经过调查发现,滨海方言有一部分特殊亲属称谓词,和普通话区别较大。如:

这一组皆是从父的称谓。这一组中“爹爹”“爹”和“大爷”“爷”是滨海方言中最具特色最富代表性的通过改变语音来表示不同亲属称谓的词汇。在现代普通话中“爹”指父辈,“爷”指祖辈,与滨海方言的情况截然不同。

《说文解字》中无“爹”字。《康熙字典》引了《南史·梁始兴王憺传》的相关内容“荆土方言谓父为爹”[2],还引了《广韵》“爹,北方人呼父,与南史不合,羌人呼父也”[3]。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爹”本指父亲,现在口语中也常说“爹娘”。同时在《新华字典》中还可以看到其他义项:“对老者、长者的尊称”,如在滨海方言中一般称呼老年男子为“老爹爹”;“祖父(方言)”。据此,滨海方言中呼父亲、爷爷为“爹”就不足为奇了。

“爷”在古代表示父亲,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爷”现在表示祖父或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大爷”。“爷”在滨海方言中表示父辈的称谓,称呼伯伯时,读大爷[ta44i?44],前面可加排行“大爷”“二大爷”;称呼叔叔时,读爷[?24],仍可加排行“大爷”“二爷”。

从这两组词可以看出口语中亲属称谓词的混乱。纵观江苏全境,苏州、无锡、常州、海门、高淳等吴语区,镇江、宝应等江淮官话区称父亲为“爹爹”,丹阳称伯父为“爹爹”,而南通、泰州、盐城、镇江、扬州、淮阴等地又称祖父为“爹爹”;盱眙、淮阴、连云港等江淮官话区,邳州、徐州等北方方言区称父亲为“大大”,如皋、泰州称呼伯父为“大大”;连云港、赣榆称呼祖父为“老爹”,泰州称呼曾祖父为“老爹”;东海称祖父为“老爹爹”,南通、如皋、镇江方言中“老爹爹”指曾祖父。

滨海方言中由于父亲、祖父称谓的特殊,引起相关称谓特殊化。如舅爷爷称为“舅爹爹”,“公公”称为“老爹”,有时也会跟着自己的孩子称呼公公为“爹爹”,只读[ti?42ti?21];继父就成了“晚爹爹”;姑父和姑爷爷都称为“姑爹”,通过音变相区别。

普通话中的“姑姑”最开始是用来称呼婆婆的,《说文解字》:“姑,夫母也。”[4]也可以表示姑姑,《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5]在滨海方言中,一般来说,姑姑面称为“乌(音)”读音为[?p42](前面必须加排行),背称为“”(不加排行),《说文解字》《尔雅》中无此字,《康熙字典》中收此字,并引了《集韵》:“滂模切,音铺。女字。”[6]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后起字,极有可能是流传不广的方言用字。称最小的姑姑为“小乌”,或者叠音[Pu21Pu42],后逐渐演化成[Pu21u42](限于部分年轻人使用)。

此表主要是从母的称谓。“姨奶”的范围较普通话大,包括外婆和奶奶的姐妹,普通话中奶奶的姐妹叫姨奶奶,外婆的姐妹叫姨姥姥、姨外婆。

“姨娘”在古代可以指庶母,如《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在滨海方言中,“姨娘”作为阿姨讲时要变调,面称时要加排行。除此之外,在滨海方言中,“姨娘”还可以指妻子的姐妹,就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姨子、小姨子。

滨海方言中没有“女儿”一词,用“闺娘”或“姑娘”。“闺娘”有两种读音,读[kuei42nin21]时,可以是面称也可是背称,读[kuei42nia21]时,是面称,带有母亲对女儿的亲昵语气;“姑娘”读为[k?p42niɑ?24],有两种意思,一种表示未婚女子,一种是父母对已出嫁的女儿的称呼,对应地称女婿为“姑爷”(部分老年人使用);表示未出嫁之意时,还可读为[k?p42nin21],此时不是特定称谓,而是描述未婚状态,滨海人话说:“那时候没出门(结婚),还在家做闺娘呢!”

“姨侄”“姨侄女子”在滨海方言中指女性对姐妹的孩子的称呼。普通话中不管父系母系统一称为“侄子”“侄女”。

很多论文中把滨阜一带方言中“我妈”写成“姆妈”,这可能是是参考了江南吴语的读音,笔者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在滨海方言中,人们习惯在亲属称谓前面加上“我”字,如面称:我爹(父亲),背称:我爹爹(祖父)、我奶奶、我哥、我姊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滨海方言中“我妈”本应读为[?21ma42],但前面音节受到中间m的影响,逐渐同化为m。

普通话中“后”的概念在滨海方言中用“晚”来表示,这体现了一种方言对某些同义词做出的选择。

“老奶”与“老爹”相对,指“婆婆”。

“兄兄、小兄”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江苏境内,只有极少数方言点称呼弟弟为“兄”,比如阜宁[?y?31?y?]、盱眙[?io?31]。

“姊妹”在滨海方言中适用范围较大,包括姐妹、姐弟、兄妹、兄弟姊妹。如滨海人说“我姊妹三个”,意思是说家里一共三个孩子;如果说“我弟兄三个”,是指家里一共三个男孩子,可能还有姐姐或妹妹。有些论文中写成“姐妹”,无可厚非。“姊”是止摄开口三等精母上声字,在滨海方言中读为[??],“姐”是假摄开口三等精母上声字,在滨海方言中也应读为[??]。

“媳妇”在滨海方言中只指儿媳妇。《康熙字典》“媳”字条收《字汇》解释:“俗谓子妇曰媳。通作息。”[7]有些中老年人也称自己的儿媳为“娘[niɑ?24]”,前面必须加排行。

妻子的兄弟被称为“舅老爷”,可以看出其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

三、亲属称谓词新老派变化

滨海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新老派变化主要体现在形式变化和语音变化两个方面。其中形式变化一定包含语音变化。

“外公”“外婆”替代了“外公爹”“外婆奶”,尤其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小孩子也称呼“外公”“外婆”为“爹爹”“奶奶”。

“爹(爹)”也被“爸爸”所取代,80年代末出生的人,几乎都使用“爸爸”;“姨娘”被使用更加广泛的“阿姨”替代;“后妈”取代了“晚妈妈”;人们也不再称呼弟弟为“兄兄/小兄”。

表示伯父的“大爷”声调发生了变化;表示叔叔的“爷”和“姐姐”韵母产生变化,向普通话靠拢。

四、小结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汉语称谓系统比印欧语言复杂得多,但相较于过去强调“礼”的宗法社会已经简单许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社会关系会更趋简单。尤其是计划生育的实行,人们过去经常提及的“八父八母”可能会逐渐消亡。且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亲属称谓在新派中已经消亡。如:“婶娘舅”是指婶母的兄弟;“重山姊妹”指的是一个妈妈多个爸爸的情况,指女性和不同男性生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此外,一些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在新派中也很少使用,新派难以区分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比如“里表”“外表”“姑表”“姨表”“嫡(亲)叔伯”“堂叔伯”“子舅”等。同时,很多具有方言特色的亲属称谓词已经被人们抛弃,被使用更广泛的普通话词汇取而代之。当然面临消亡危险的不仅仅是亲属称谓词,而是整个汉语方言词汇系统。

注释:

[1]郭璞,邢昺:《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215页。

[2][3]康熙字典扫描版http://www.cidianwang.com/kangxi/kangxizidian258.htm,2015-04-20。

[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9页。

[5]郭璞,邢昺:《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6]康熙字典扫描版http://www.cidianwang.com/kangxi/kangxizidian263.htm,2015-04-20。

[7]康熙字典扫描版http://www.cidianwang.com/kangxi/kangxizidian268.htm,2015-04-20。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方言志[EB/OL].http://www.jssdfz.com/book/fyz.pdf.

浅议中西亲属称谓比较 篇4

一、无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

无泛化的亲属称谓即家庭成员间 的亲属称 谓。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能把身份显示得清清楚楚,比如辈分关系(父辈:伯、叔、舅等;同辈:哥、妹、堂弟、表姐等),血亲关系———直系或旁系(孙、侄孙等),遗传谱系———父 系或母系(姑、姨等),姻亲关系(嫂子、姐夫等)以及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等)。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除了辈分清楚外,其余的则比较模糊、笼统,一词多义,覆盖面广。很多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姐妹同为一词sister,年龄大小不分;奶奶和外婆同为grandmother,父系母系不分;叔、伯、姑父、舅均称uncle,年龄、父系、母系不明;cousin一词更是神通广大,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 不分,囊括了堂 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非置之于具体语境中考察才能准确地翻译这个词。中国家庭成员之 间,兄弟姐妹 长幼有序,称呼诸如 大哥、三弟、四妹等明白无误。而对西方人来说,辈分的高 低不十分重要,他们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或兄弟姐妹。

二、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

由于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即使彼此之间没有亲属关系,人们还是使用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或自称,这种习俗历代传承、相沿已久。这种称呼 改变了原有的用法具有模拟的性质,即拟亲属称呼,也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在中国普遍使用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把亲属之间的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为表示尊重甚至用于称呼陌生人。例如,称呼祖父辈且年纪与祖父相当的男性时,一般用王爷爷、王大爷、大爷、老爷爷或说话人之子孙小明他爷爷来称呼。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特别强调等级的差异,高度重视血缘关系,所以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宗亲关系。故而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非常自然地用于非亲属之间,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被称呼者感觉受到了尊重,双方的心理距离缩小了,从而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而美国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社会,它的发展史是个人奋斗开拓的历史。在这个移民社会中,人们推崇个人的 独立性、平等性,更为重视法律上的平等。例如,有人的车 在一位外国老人 的车后,他嫌老人 开车太慢,于是就催 道“Moveit,grandma.”就是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女 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dma,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为避免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文化差异,形成以传统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

三、昵称比较

1.反语昵称

反语昵称是指运用与实际上要表达的情感相反 的方式来昵称对方,比如用“讨厌”表示“可爱”,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日常用语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汉语中常见的反语昵称有:死鬼、傻瓜、讨厌鬼、老 头子等。但在英语中几乎没有此类昵称。

2.乳名昵称

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在给孩子取名 时,除了取一 个正式的名字之外,还习惯于给孩子取一个乳名,该乳名往往用作昵称。比如汉语中常见的乳名有:圆圆、阿毛、小明等,英语中对一个人的昵称远远没有汉语中那么丰富,比如对一个叫“DavidLauson”的人昵称方式往往只有“David”或“Dave”。

3.叠字昵称和拟物昵称

在汉语文化中,人们还习 惯于根据 姓名中的 某个字,将其重叠,以构成叠字昵称,如萧萧、媛媛 等。还喜欢使用诸如“小猴子”、“小鸽子”、“小虎”、“老黄牛”之类的拟物法来做昵称,但在英语中,此类昵称很少见。

由于民族、语言、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亲属称谓也不尽相同。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了解称谓的语用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摘要:称谓(appellation)是对人之身份角色的称呼,体现了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对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应进行无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和昵称比较,其中昵称比较又包含反语昵称、乳名昵称、叠字昵称和拟物昵称几种类型。

当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缀化分析 篇5

关键词:词缀化 词义 词性 亲属称谓 文化心理

一、引言

当代汉语中,新词新语大量涌现,新词族也一组接一组地出现,这种情况让笔者注意到了亲属称谓词的一些变化。一些亲属称谓词作为后置语素在新词中新语中有了向类词缀演变的趋势。

笔者出于探索这一现象的目的曾对“×姐”“×哥”这两个词族进行了分析。“×姐”“×哥”中“姐”“哥”表现出了类词缀的特征:首先,构词位置固定在后,如“蛋糕姐”“炫校姐”“粉笔哥”“犀利哥”“咆哮哥”;其次,“×姐”“×哥”聚成词族且可以类推;再次,“×姐”“×哥”都是体词性词语,“×”的词性不影响整个结构的词性,“×”为名词的“烟卷哥”“蛋糕姐”,“×”为动词的“咆哮哥”“咆哮姐”,“×”为形容词“贤淑哥”“深邃哥”;最后,“×姐”“×哥”语义呈现出虚化趋势,仅指某话题人物或事物,甚至无关男女、长幼、血缘。

在这个背景下,笔者进一步探讨“嫂”“爷”“妹”等亲属称谓词的词缀化问题。这些亲属称谓词当作为后置语素构成新词时,往往以某种社会现象为起点,经过各种因素的推动而类推形成一个新词语词群。这些语素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这种情况促成了亲属称谓词的词缀化。

二、词缀化的亲属称谓词

首先让我们来看“×嫂”,近年来出现的此类词有“空嫂”“护嫂”“商嫂”“纺嫂”“巴嫂”“房嫂”“呼嫂”“月嫂”等。空嫂是指已婚的空中乘务员;护嫂已婚医务护理人员;商嫂,个体经商老板的妻子;纺嫂,从事纺织业的已婚女性;巴嫂指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上的女安全管理员;房嫂指年龄较大的女性房展售楼员或者指拥有多套房产的年龄较大的女性;呼嫂是指指在传呼台充当传呼员的已婚女性;月嫂是母婴护理师的俗称,主要是专业护理产妇与新生儿的高级家政人员。

其次让我们来看“×爷”,近年来出现的此类词有“房爷”“款爷”“倒爷”“股爷”“宰爷”“的爷”“佛爷”“侃爷”“息爷”“导爷”“捧爷”“冒爷”“托爷”“班爷”。房爷,拥有多套房产的年龄较大的男子;款爷,有钱而又讲气派爱花钱的男子;倒爷,进行倒买倒卖活动的男子;股爷,热衷于炒股票的男子;宰爷,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的男子;的爷,男出租车司机;佛爷,进行盗窃活动的男子;侃爷,喜欢闲聊神吹的男子;息爷,坐吃利息的男子;导爷,男性导游、导购;捧爷,善于拍马屁的男子;冒儿爷,傻头傻脑、没有见过大世面的男子,即“傻冒儿”;托爷,协助同伙诱人受骗的男托儿;班爷,以各种培训班为手段谋利的男子。

最后让我们来看“×妹”,近年来出现的此类词有,“划车妹”“打工妹”“外来妹”“大陆妹”“四眼妹”“房妹”。 划车妹,用划车向不道德停车“宣战”的年轻女业主;打工妹亦称外来妹,在外工作的年轻未婚女子;大陆妹是中国A菜的一种俗称,这种蔬菜因其清嫩可口而俗称大陆妹;四眼妹,戴眼镜的年轻女性;房妹,拥有多套房产的年轻女子。

参照亲属称谓词义素分析可以看出其意义在这些词语中的变化。

嫂[+人][+女性][+同辈][+姻亲]

爷[+人][+男性][+辈分高][+血缘关系]

妹[+人][+女性][+同辈][+年幼][+血缘关系]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亲属称谓词的变化,其意义己经明显虚化,意义成分中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义素脱落,也就是说词义内涵缩小,外延扩大,直接结果便是其适用对象的扩大,构词能力增强。“空嫂、纺嫂”等新词中的“嫂”,与称呼者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更多地表示了“年龄不大的从事某行业的已婚女性”这一理性意义,称呼者可以比被称呼者小,也可以比被称呼者大;“款爷、倒爷、股爷”等新词多属于方言词汇,后来有些被普通话吸收,表示的是各行各业各具特色的男性;“打工妹、外来妹”等词中的“妹”,不是指同辈的、比自己小的、有血缘关系的女性,而是表示“年轻女子”这一意义。另外“房嫂“房爷”“房妹”则是因为与房产有关的事件而受人关注被冠以的戏称,有讽刺嘲讽的意味,更有“房叔”“房姐”甚至“房祖宗”。尽管在不同的新词群里意义虚化程度不同,脱落义素不同,但意义的变化是确定的。凡是从事某职业或有受人关注的特征的人都可以叫做“×爷”“×嫂”“×妹”,不必受年龄限制,不必受辈份限制,不必有亲属关系,有新行业兴起,表示该行业的语素或词就能进入这些框式,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表示该阶层特征的词语也能进入这些框式,或者有大众关注的事件,表示该事件的关键词也可以进入这些框式因此,它作为能产的构词框架而类推产生了大量新词。

此外,亲属称谓词“爷”、“嫂”、“妹”词缀化的过程中,某些区别性特征的语义素脱落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附加意义,“爷” 的感情色彩已不再表示尊敬,更多地表达出诙谐椰榆、贬斥讽刺的意义,有戏谑的色彩。“妹”演生出了“年轻、貌美、未婚”等隐含意义。“嫂”突显已婚的同时,表达了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善解人意、成熟明达等含义,暗有尊敬的意味。这些新的附加意义并非本质的理性意义,而是社会语境赋与的语义内容,具有模糊性、主观性,蕴含了一定的感情倾向。亲属称谓词词缀化的还表现在类化功能上能够标明词性,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的语素和词缀化的亲属称谓词组合之后都成了名词,如“息爷”“导爷”“捧爷”“冒爷”“划车妹” “大陆妹”“外来妹”。

三、亲属称谓词缀化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亲属称谓词词缀化而产生的一系列新词,都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因此而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

“×嫂”“×爷”“×妹”是随某种社会现象出现的。近年来,有些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而陷入困境,致使部分职工下岗,还有企业裁员。在这些失业人员中,有不少是人近中年的“大嫂”,她们大都上有老下有小,一旦下岗,家庭生活将特别困难。于是,重新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些部门开始为下岗职工,特别是下岗“大嫂”再就业做种种努力,因此以往习惯上多为男子或年轻未婚女子从事的行业,也开始录用这些下岗的年纪较大的己婚女性。对于这些新的特殊群体,仿照“空姐”有了“空嫂”,类推成词群“乘嫂、险嫂、商嫂、邮嫂、月嫂、保安嫂、环卫嫂”等新词。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现象,社会上一切都向钱看,有钱就是爷,“款爷、倒爷、息爷”等称呼,反映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也暴露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隐含了对这一群体的讽刺。

另外,“房嫂“房爷”“房妹”等则是网友们的作品。随着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网络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许多受人关注的事件新闻都会在网上迅速传播。在“房奴”遍地的这个时代,“房爷”“房嫂”“房妹”等坐拥多套房产豪宅,自然引起了四面八方的羡慕嫉妒恨,因而有了这样的戏称。

四、结语

纵观以上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表达这些新事物、新观念的词语必然要在语言交际中频繁出现,亲属称谓词缀化构成的新词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新词与一定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其重要属性,与一般词汇相比,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烙印,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会成为历史不再使用,少数词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变为一般词汇。

参考文献:

[1]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沈孟璎.关于新词语词义表面化倾向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1995(4)

[4]夏历.网络语境下的“×哥”形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4(3)

[5]宗守云.新词的立体透视: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张开国.“X+类词缀”新词构成分析[J].语文学刊,2015(3)

[7]张开国.“×党”“×族”比较分析[J].语文学刊,2015(10)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X1508)]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 篇6

关键词:襄阳方言 女性 亲属称谓语

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西南官话,但有别于成都话。前人时贤已有关于襄阳亲属称谓词的调查,如黄赛勤[1]在《襄阳方言记略》中关于襄阳方言词汇的调查涉及到襄阳方言亲属称谓语的调查;王琢玺[2]简述了襄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演变特点。但是襄阳方言亲属称谓具体有哪些,这些亲属称谓有哪些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襄阳城区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进行了全面考察,整理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特点。

一、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记录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一、从词汇学角度调查收集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呼语使用的具体词汇,探寻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谓语的静态分布;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襄阳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二)调查方法

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涉及的女性亲属称谓为调查词表。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进行,对被调查者提问、调查对象回答和调查者记录的方式收集语料。

(三)本文的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在襄城、樊城、襄州区生活的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为调查对象,共计30人,不限制年龄。

(四)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总况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有关亲戚的称谓。”[3](袁庭栋,1994)。中国法律规定的“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本文的亲属称谓主要指血缘亲属称谓和婚姻亲属称谓两种类型。根据称呼语使用场合的不同,一般将称谓语分为对称和叙称两种,也叫面称和背称。我们调查了襄阳女性亲属称谓语面称和背称的两种情况。

表1: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总表

长辈面称背称平辈面称背称晚辈面称背称

曾祖母老太太太太嫂子嫂子/大嫂 儿媳名字儿媳妇儿

祖母奶奶 弟媳名字弟媳妇儿女儿姑娘

伯母嫲嫲 姐姐姐姐 孙媳妇名字孙媳妇

叔母婶\娘 妹妹妹妹 重孙女名字重孙女

姑妈孃儿

[niar34]姑孃儿堂姊妹名字堂姊妹伙儿的外孙女名字外孙女

小姑小孃儿 堂姐姐姐 外甥女名字外甥女

姑奶奶姑奶奶 堂妹妹妹/名字 侄女名字侄女

外祖母婆婆 表嫂嫂子 内侄女名字内侄女

母亲妈 表姊妹名字表姊妹伙儿的

舅母舅母 表姐姐姐

姨妈孃儿姨孃儿表妹妹妹/名字

小姨小孃儿 亲家母亲家亲家母

舅奶奶舅奶奶 大姑子姐姐/姐姑子姐

姨奶奶姨奶奶 小姑子妹妹/名字小姑子

婆婆妈老婆子妯娌嫂子/妹妹/名字妯娌伙儿的

继母妈后妈妻媳妇儿

岳母妈丈母娘大姨子姐姐/姐大姨姐

小姨子妹妹/名字小姨子

二、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的语音特点

襄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与普通话语音、成渝方言语音有明显差别,语音接近中原官话,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到女性亲属称谓语方面的语音特点为:

(一)在以后鼻音[]或舌位靠后的元音[u][o]结尾的词后加“儿化音”

襄阳方言中的儿化韵使用频繁,大部分名词后都可以添加儿化音使用,如“鞋子儿、桌子儿、本儿、后座儿”等。在我们收集的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中,加儿化音的只有“孃、妇、伙”几个字。“孃、妇、伙”用于亲属称谓的词后加“儿化音”是强制性的。词缀“子”后一般不加儿化音。但这并不固定,年长者及生活在城市郊区的人“子”后加“儿化音”的频率要高一些。

值得说明的是,襄阳方言并不仅限于[][u][o]三个音素后可以加儿化音,其他音素也可以加儿化音,例如:娃儿[uAr]、毛驴儿[lyr]、白菜叶儿[i]。但襄阳方言中哪些音素可以儿化,哪些不能,其发音规律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襄阳方言音整个调域狭窄,声调高低变化幅度不大

普通话声调的调域偏高,四种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三种声调的上域在5,一种在4,声调变化幅度较大,如阳平调是由“中”升至“高”,调值是35。普通话去声的变化幅度更大,是全降调,由最高降至最低。襄阳方言的四种声调分别为:“阴平”自“中”升至“半高”,调值为34;“阳平”自“高”降至“半低”,调值为52;“上声”是高平调,调值为55;“去声”自“半低”降至“低”再升至“中”,调值为213[5](赵元任等,1948)。从襄阳方言的实际调值中,我们发现其声调的变化幅度要小于普通话,并且整体调域也明显低于普通话。

普通话:婆婆[po35po] 襄阳话:婆婆[po53]

姐姐[] 姐姐[]

妹妹[mei51] 妹妹[mei313]

三、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词汇使用特点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系统整体上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系统差别不大,但在词汇系统构成上也有自身的特点。

(一)整个女性亲属称谓的词汇系统与普通话差别不大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汇系统与普通话差别不大,具有方言特色的称呼语不多,主要有“婆婆[po52po]、嫲嫲[mA53mA]、娘[nia]、孃[nir34]、老婆子、姑娘”等几个词,占女性亲属称谓词的24.4%。襄阳方言的整个词汇系统接近于普通话词汇系统。

襄阳方言称呼外祖母为“婆婆”,普通话为“姥姥”。“婆婆”在普通话及鄂东方言中都可以泛称年纪大的女性,襄阳方言中“婆婆”无此用法,泛指年龄大的女性面称时一般用“奶奶”,背称时用“老妈妈儿”。襄阳方言区分伯母和叔母,但伯母一般称作“嫲嫲”,叔母称作“婶儿”或“娘”,根据排行的不同分别称为“大嫲嫲,二嫲嫲”等。北方方言称呼女儿为“闺女”,襄阳方言则用“姑娘”,面称和背称相同。“姑娘”除了可以用来称呼女儿外,还可以泛化用于称呼年轻女子或与说话人子女年纪差不多的女性。

(二)面称时不区分与父母的姐妹,统一用“孃儿”及其变体称呼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区分父母的姐妹,“姑妈、姨妈、小姑、小姨”统称为“孃[nir34]或孃孃”,只是在背称时前面加上“姑,姨”等语素加以区别。

(三)血亲长辈亲属和平辈亲属面称和背称用法一致,姻亲亲属面称和背称用法不一致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大多数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其规律主要表现为:对血亲长辈亲属和平辈亲属面称和背称用法一致,但姻亲亲属却不一样。例如:称呼“婆婆、继母、岳母”面称时出于尊敬,一般都称呼为“妈”,但是背称时,一是为了能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区别,常常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如“老婆子、后妈、丈母娘”。平辈姻亲亲属“大姑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面称时为了表示亲近,一般也称为“姐姐、妹妹”,但背称时就根据与说话人配偶年龄的关系分别叫作“姑子姐、小姑子、姨姐子、姨妹子”。

(四)晚辈亲属或小于自己的同辈亲属面称时常常直呼其名或使用昵称

襄阳方言的亲属称谓也体现了中国的家庭等级制度和权威关系。一般情况下,称呼小于自己的同辈女性亲属,常常用“妹妹”,但更多的是直呼其名;而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同辈女性,用“姐姐”的频率高于用“名字”。而当面称呼晚辈亲属时一律使用名字或昵称,背称称呼与普通话一致,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词。

(五)表复数形式或表亲属称谓关系时一般在亲属词后加上“伙儿的”

襄阳方言在表示复数形式时,一般在复数亲属称谓后加“伙儿的”,读作[huorli],如“姊妹伙儿的、堂姊妹伙儿的、表姊妹伙儿的、妯娌伙儿的”等。上述词也可以用于向别人介绍表示上述关系的亲属或表示单数。这种称呼法将说话人与被介绍人视为一类人,以拉近与被介绍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如:

(1)A:陈姐,这个是哪个啊?

B:我们妯娌伙儿的。

(2)A:你们妯娌伙儿的到哪儿去啊?

B:我们去菜场买菜。

例(1)中“妯娌伙儿的”表示单数或妯娌关系,例(2)表复数。

四、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历时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襄阳方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近年来,襄阳方言亲属称谓语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将收集到的女性亲属称谓词与1992年黄赛勤收集的女性亲属称谓语对比发现了如下变化:

(一)平辈旁系血亲的称呼简化

由于受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襄阳市198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家庭亲属关系简化。所以在当面称呼堂姊妹、表姊妹时,也直呼“姐姐”或“妹妹”或在前加名字以示区别。背称时才会使用“堂”“表”等前缀加以区分。

(二)“伯母”“叔母”的称呼发生变化并趋向同一

黄赛勤(1992)收集的襄阳方言亲属称谓中,伯母和叔母的称谓是有区别的,分别称呼为“嫲嫲”“婶”“娘”。但这种区别主要存在于40岁以上的年长者及生活在城市郊区的年青人。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普通话推广的影响,方言称呼语的特色逐渐消失。“70后”,尤其是“80后”“90后”的下一代就不再区分伯母和叔母,统一称呼为“妈”,如“大妈”“二妈”“三妈”等等。

(三)部分人不区分“祖母”和“外祖母”,统一称为“奶奶”

受独生子女政策及中国古代父系亲属与后代关系更亲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有女儿的家庭往往让外孙称呼外祖母为“奶奶”,以表示外祖母与祖母的地位相当,从而拉近与后代的关系。一般在“奶奶”之前加上姓,以区别祖母和外祖母。这种现象有增多的倾向,但并不普遍。

(四)襄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越来越小

襄阳方言亲属称谓语与普通话的差别越来越小,主要体现在“孃儿”及其变体这一称谓所发生的变化,并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同“伯母”“叔母”的统一相反,“姑妈”“姨妈”的称谓发生了分化,不再统一称呼为“孃儿”,而是与普通话一样,分别称为“姑姑”“姨(妈)”,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存在于“80后”“90后”的子女当中。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学科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黄赛勤.襄阳方言记略[A].刘海章.荆楚方言研究[C].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99-212.

[2]王琢玺.论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的简化[J].今日湖北,2011,

(1):74.

[3]陈颖.四川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A].段渝.巴蜀文化研究集刊

(第六卷)[C].成都:巴蜀书社,2011.

[4]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二册)[R].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8.

上一篇:幼儿园绘本教育论文下一篇: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