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语

2024-05-24

汉语亲属称谓语(精选10篇)

汉语亲属称谓语 篇1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 称谓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功能, 而且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成为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不同。称谓语是一种处于相对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 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

一、亲属称谓语的概述

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具有的现象, 在语义上具有共性, 它是语言中具有特殊用途的词语。这类词语中, 许多基本词汇的范畴义有很大的稳定性, 如祖父、祖母、父、母、弟、妹、甥、侄、伯 (父) 、叔等, 从诞生直到今天, 历经了数千年而内涵未变, 这便是亲属称谓语稳定性的最好证明, 也说明了亲属称谓语具有继承性。

亲属称谓是人们用以指称亲属成员, 表示其相互关系的专门词。它是人类亲属世界的描写和分类, 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言语交际符号。亲属称谓历来是人们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亲属称谓研究成果十分丰厚。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亲属称谓的开放性特点还认识不足。美国著名的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人类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 他认为:“称谓系统一经建立, 就不会变化。”我们认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虽然比较稳定且变化较少, 但是表示这种关系的称谓语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演变的, 它并不是一个数目确定的封闭性系统, 而是一个数目不定的开放性系统。这很好地体现在方言亲属称谓中。

二、亲属称谓语的开放性

语言尤其是它的词汇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程推进自己的历史。亲属称谓作为词汇的一部分, 尽管大部分属于基本词汇, 但绝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变革与前进, 除了新的称谓不断产生、旧的称谓不断消亡之外,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习俗、语言演变等外部原因, 以及称谓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 不少亲属称谓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造成不同方言间同一亲属称谓指称的对象不尽相同或大不相同。有的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发展变化比其他基本词汇迅速得多, 很容易接受一些新的形式, 究其原因, 和该地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汉族人口的主要历史来源, 以及多民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具有很大关系。当然还有系统的内部因素。一个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本来是基本自足的, 但是当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受到强大的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得不接纳外来成分时, 原来基本平衡的内部结构就被破坏了, 于是就会引起新的分化组合, 产生一系列变化, 以上所列便是所谓的亲属称谓的开放性。

1. 开放性的具体表现

(1) 因为人口来源不同, 同一社区亲属称谓语差异很大。如“姆妈”, 它就是随着人口的流动而造成的。同一地区不同民族或者祖籍不同的人之间, 亲属称谓也可能不同, 如:同样是对外婆的称呼, 回族称“外奶奶”, 祖籍南方的汉人称“外婆”, 祖籍北方的汉人称“姥姥”。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思想都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受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很大的改变, 于是出现“崽”一词由原来的单指儿子变成既可以指儿子又可以指女儿的情况。

(3) 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亲属称谓语的演变。在调查区域, 对父母的称谓传统的叫法是“爹”和“娘”。现在村里上年纪的村民还是这样称呼自己的父母, 而儿童基本上都叫“爸爸”、“妈妈”。有趣的是, 一家三代人对父母的称呼居然有三种方式, 第一代叫“爹、娘”, 第二代叫“爸爸、娘”, 第三代叫“爸爸、妈妈”。这是因为第一代人大多数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他们与城市接触较少, 而且思想比较守旧, 往往保留着传统的习俗, 因此亲属称谓语也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叫法。第二代人是45岁以下的人, 他们对父亲称“爸爸”, 对母亲仍称“娘”, 这是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 农村中向来是“男主外, 女主内”, 男性外交多于女性, 他们先于女性接受外界的新事物。所以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被子女称呼为“爸爸”, 而女性依旧被喊作“娘”。20岁以下青少年儿童通过升学、打工、做生意等途径与城市接触较多, 文化素质也普遍高于老人, 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所以年轻的村民渐渐放弃了传统的对父母的称谓词, 很自然地使用了城市人用的“现代”的称谓, 他们这一代人几乎全部称母亲为“妈妈”, 称父亲“爸爸”。一直在农村承传的传统的亲属称谓语渐渐被城市人所用的“时髦的、现代的”称谓语所代替。在调查亲属称谓词时90岁的发音合作人杨胜泉老人经常说:“人家现在都不这样说了……”

2. 开放性存在的原因

结合实际情况, 我们对农村中的亲属称谓发生变化的原因作了以下几点归纳。

(1) 城乡间的接触和强势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 社会剧变, 交通也越来越便利, 城乡接触越来越频繁。城市文化相对农村来说是强势的, 它通过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方式, 以及直接接触城市生活的打工仔的传播, 浸透并冲击着农村的传统文化, 自然也包括在称谓系统中占重要地位的亲属称谓。大塘村301户人家100%都有电视机, 电视剧里的人物的亲属称谓都是规范的城市人用的称谓, 毋庸置疑, 这种传播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农民进城做生意或者去大城市打工, 在农民中已经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2) 教育起了主要作用。东湖塘镇历来就有送孩子读书的传统, 在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 农村经济逐渐好转, 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教育也更加得到普及。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很容易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大塘村16岁至40岁的村民中就有85%为初中毕业生, 47%为高中毕业生;全村受高等教育的有25人, 5名本科生, 17名大专生, 2名硕士, 1名博士。

(3)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身份的自卑感。城市人体面的外表、文明的行为、舒适的生活方式、丰富的娱乐形式等方面, 吸引并影响着农民。我的一千在深圳打工的同学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女朋友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 当时在一个商场里, 人很多, 她接通后叫了声“妈妈, 你等会, 我换个地方接。”然后她走到一个角落里, 声音低低地说:“娘, 我很好, 你不要挂念我。”我那同学觉得很奇怪, 就问她为什么人多时叫“妈妈”, 没有人时叫“娘”, 她没有直接回答他, 只是反问了一句:“你听见过哪个城里人叫‘娘’啊?”通过这件事情, 我们可以知道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的称谓语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外打工的人, 他们渴望城里人的生活, 并对自己的农民身份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4) 村里非农业户口家庭的影响。农村中总有一些非农业户口的家庭, 有的全家都是非农业户口, 有的是部分家庭成员。大塘村全家都是非农业户口的有5家。他们因为已经退休或工作单位离村很近等原因而依旧在村里居住。这样的家庭, 经济富裕, 社会地位高, 思想开放, 容易接受新事物, 紧紧追随着城镇步伐。他们对亲属的称谓与城市人一致, 必然影响着身边的农民。比如“叔叔”这一称谓以前只有这样的家庭的小孩子叫, 一起玩耍的其他儿童慢慢受到影响, 现在也模仿起来了。

三、结语

亲属称谓语是称谓语系统中最复杂, 使用最频繁的。它从出现到现在, 历经了几千年, 虽然内涵没有变化, 但是外在形式却与时俱进, 不但受国内的影响, 而且受到国外思想的冲击。像“妈咪、爹地”这些称谓语广泛的存在, 特别是在小朋友中更是频频出现。本文只分析了农村中亲属称谓语开放性的表现及变化的原因, 它在城市及整个社会中的表现及变化更为复杂, 我们没有触及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亲属称谓语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摘要:称谓语是文化和时代的方向标, 考察称谓语的变化具有语文和历史的双重意义。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它是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既具有稳定性又有开放性。本文重点分析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所具有的开放性, 介绍了其具体表现, 分析了它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稳定性,开放性

汉语亲属称谓语 篇2

从亲属称谓语及其外化看中西文化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人际称谓系统(分为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特征.文章对中西方亲属称谓系统及其外化特征进行比较,并探究其文化渊源.

作 者:王丽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3(4)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   亲属称谓   外化   比较  

汉语亲属称谓语 篇3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  平行语料库  汉英对比  翻译

一、引言

亲属称谓语是用于具有亲属关系的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与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各民族语言都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但由于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由于亲属称谓语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其语义、语用和翻译都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借助平行语料库对汉英亲属称谓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章目前还较少。王克非(2012)指出,平行语料库不仅可以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还可以借助它进行翻译与教学研究。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基本亲属称谓语的词汇语义特征,基于平行语料库考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特征,概括亲属称谓的翻译策略。

二、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词汇语义对比

汉英亲属称谓语中,语义完全对应的只有“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两组血缘最近的亲属关系;其它亲属关系都呈现汉英多对一格局,如表1。

表1: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词汇语义对比

汉语称谓 英语称谓

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 Uncle

伯母/婶母/姑姑/舅母/姨母 Aunt

哥哥/弟弟 Brother

姐姐/妹妹 Sister

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 Cousin

侄子/外甥 Nephew

侄女/外甥女 Niece

表1列举了基本的亲属称谓语,可以看出汉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比英语多,语义也更具体清晰。具体而言,汉语亲属称谓不仅体现出辈分、性别、年龄,而且“内外有别”,区分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如“舅父/舅母”是母系亲属,但“舅父”属于血亲,“舅母”只是姻亲。英语的亲属称谓语仅表示出了辈分和性别,有的甚至连性别都没有表明,例如“Cousin”既可以是“表哥”“表弟”,也可以是“表姐”“表妹”,“Sibling”则统指“兄弟姐妹”,“Parent”可指“父亲”,也可指“母亲”。除了辈分、性别外,英语亲属称谓语不表示年龄,“叔父”和“伯父”,“伯母”和“婶母”都是一种叫法。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不分父系还是母系,血亲还是姻亲。父辈的所有男性亲属都称“Uncle”,母辈所有的女性亲属都称“Aunt”。

除了以上亲属称谓语外,汉语中还会用到其他的称谓语。传统中国家庭中子女比较多,汉语中也就出现了如“大哥”“二哥”“三叔”等表示排行的亲属称谓语。而在英语中,只是在“Brother”“Sister”前加“Elder”“Younger”等词表示,并没有像汉语中出现表示排行的称谓语。

总之,汉语中,亲属称谓语体系严密,分类精细,语义明确;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体系简单,分类粗泛。汉英称谓语不仅在语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语用上也有很大不同,下面借助平行语料库做进一步研究。

三、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平行语料库对比

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是指两种语言以译文形式,采用句对齐方式建设的双语或多语语料库(bilingual/multilingual corpus)。为提供研究的客观性和信度,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根据语用功能,本文将亲属称谓语分为家庭成员亲属称谓语和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两种类型,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进行对比分析,理解更透彻。其次,我们在语料的选择上还尽量照顾了文体的多样性和历时与共时的多样性,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还收录了叙事文学作品等现代语料。

(一)家庭成员称谓对比

汉语文化重视血缘关系,宗法等级,强调年龄辈分、等级差别,因此亲属称谓语使用要求严格。晚辈称呼长辈,必须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语来进行称呼。同一辈分中,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可用亲属称谓语,也可直称其名或连名带姓的称呼,但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多使用亲属称谓语。英语在亲属称谓上,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常使用亲属称谓语外,对其他所有的人,如自己的哥哥姐姐、公公婆婆等,都可以直呼其名。我们对《红楼梦》和它的两个译本——霍克斯译本(霍译)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杨译)进行对比研究,很好地证明了汉英亲属称谓使用中的显著差异。由于《红楼梦》以生活在大观园中的女性为主要人物,因此我们统计了一百二十回中对“姐姐”和“妹妹”的翻译(见表2)。

表2:《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汉英对比

原文 词频 霍克斯译本 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姐姐 593 sister(392)/dearest Feng/ darling Feng/ she/ miss/you/Cousin Chai/girls/cousin/ dear/ Bao-chai/ coz/ elder sister/Dear Faithful/Ying/ dears/maids/you sister(783)/cousin/elder cousin/ you/elder sister/own sister/ladies/cousins

妹妹 397 Miss Lin/sister/you/Cousin Dai/girls/my cousin/ coz/you girls/cousin/she/Bao-chai/sister/dear/ my dear you sisters and others/female cousin/ Miss/sister/cousin/younger cousin/ Cousin Lin/ you/younger sister/own sister/she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英语中“姐姐”和“妹妹”都直译为“sister”,所以本文将其合在一起做了统计。通过表2可以看出,霍译和杨译都注意到“姐姐”和“妹妹”在英语翻译时不能直接对译为“sister”,而是需要加以转换,如直呼其名或者称“dear”,但霍译明显比杨译的表达手段更为丰富,其直译为“sister”的数量仅为杨译一半。

(二)亲属称谓的泛化对比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姻亲关系的人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很常见。为拉近关系,用于亲属之间的称谓语常被用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我们称呼邻居“张大伯”“李大妈”,称呼陌生人“警察叔叔”“售票员阿姨”,向人问路或是寻求帮助时会称呼对方“大哥”“大姐”“大爷”。使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陌生人或非亲属人员,以拉近与他们的关系,使双方感到亲切,达到更好的沟通交流,实现好的交际效果。相反,若是不使用亲属称谓语,对他们以“喂……”“那个人……”为称呼,会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觉得说话者没有礼貌。

英语亲属称谓语也有泛化的现象。如一个长者称呼年轻的男性为“Son”,以示亲切,但这种使用很少。泛化的亲属称谓常变为头衔,带有宗教色彩,如“Brother(修士)”“Sister(修女)”“Father(神父)”。在英语国家,人们彼此称呼对方时,会在姓的前面加“Mr.”“Mrs.”“Miss”等称呼。孩子对父母的朋友,只有关系特别好的才称“Uncle”“Aunt”等。当需要求助陌生人时会说“Excuse me”,而不用亲属称谓语。例如:

(1)a.不知王妈到底可靠不可靠。(《子夜》)

b.She was not at all sure whether Wang,the maid,was reliable.

(2)a.不错,高妈的确有办法……(《骆驼祥子》)

b.Gao Ma really knew how to handle her money…

例(1)和例(2)中的“王妈”和“高妈”都是佣人身份,但对她们都使用了亲属称谓语,汉语类似用法还有“X姨、X伯、X叔”等。以亲属作头衔在英语中非常少见,所以翻译时要进行转换。例(1)中“王妈”译为“Wang, the maid”,使用姓加身份的称谓语,例(2)则直接音译为“Gao Ma”。

四、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种类多,使用频率较高,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种类较少,所以汉英亲属称谓语语义能够一一对应的便很少。下面基于平行语料库,我们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概括。

(一)模糊法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区分了父系和母系,有些还表明了排行,而英语常无需区分是父系还是母系。因此,英译时常可以模糊处理,虽然造成语义缺失,但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如例(3)中“伯父伯母”“叔婶”指明了是父系的亲属称谓语,且表明了长幼关系,翻译成“aunts”“uncles”符合英语称谓语的表达习惯。同样,例(4)“姑姨叔舅”在原文中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所有的亲戚,翻译成英语时不需要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翻译成“relatives”准确地传递了其泛指意义。

(3)a.觉字辈和淑字辈的年轻人便分散开,个别的向自己的父母扣头,或者向伯父伯母和叔婶们请安。(《家》)

b.Grand children kowtowed to their parents,then bent the knee to their aunts and uncles.

(4)a.天津爷们儿怪罪下来,大不了我一个人拉着家小逃之夭夭,可天津卫还有我的老宅院,还有我的姑姨叔舅,让人家受我连累,我对不起人。(《天津闲人》)

b.Should the locals take umbrage,I can just disappear together with my family.                But I have an old house and some relatives in Tianjin.It wouldnt be fair to implicate my relatives.I certainly dont want to get them into trouble.

(二)转换法

汉语中有表示排行的亲属称谓语而英语中没有,因此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一般将具体的亲属称谓语转换成指称意义相同的其他称谓。例(5)将“觉慧”自己的称谓语“五婶”转换为相对客观的“your mother ”。与之类似,例(6)中的“二强嫂”在翻译时转换为以讲述对象为中心的“his mother”。

(5)a.觉慧笑着追问道:“五婶骗你,你就相信了。真没有用。”(《家》)

b.“Your mother was only teasing you,and you fell for it. What a simpleton!”Chueh-hui laughed.

(6)a.二强嫂说了句什么,他奔了她去,一脚踹在小肚子上,她躺在地上半天没出声。(《骆驼祥子》)

b.When his wife said something,he charges her and kickes her in the stomach.For a long time she lay on the ground quite speechless.

(三)省略法

在中国,和人说话之前要求称呼对方,以明示是在和对方说话,这也被视作一种礼貌。翻译主要是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在不影响意思的传达、读者的理解时,汉语中的一些称谓可以略去不译。下面三个例子都将原文中的称谓语省略没有翻译,省略后,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而且读者依然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受话者。

(7)a.忽然袁成气咻咻地跑进来说:“太太,三老爷,姑太太来了。”(《家》)

b.A servant rushed in,out of breath,and announced tensely,“Madam Chang has come.”

(8)a.“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荷花淀》)

b.“Lets set up a unit when we go back,or well never be able to leave the village again.”

(9)a.“四阿嫂!你们今年也看(养)洋种么?”(《春蚕》)

b.“Are you raising foreign silkworms this year too?”

五、结语

汉语亲属称谓语名目繁多,语义丰富,使用频率较高,而英语亲属称谓语词汇较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话语语境,采用模糊、转换、省略等方法,传递原文的语用意义,使译文与原文基本上实现语义等值、语用对等。虽然在变译过程中难免会丢失一些信息成分,但译文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汉语亲属称谓语在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有待更加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Mcenery,T & A.Hardie.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Theory

and Practi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2]李增根.汉英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及其互译[J].遵义师范学院学

报,2007,(5).

[3]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4]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

(3).

[5]朱汉昌.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J].语文学刊,2008,(16).

汉语亲属称谓语 篇4

一、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兴趣, 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正确的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以往的教师通常照本宣科, 只传授言语要素, 不去培养学生实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掌握知识不扎实、不牢固, 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汉语亲属称谓语的运用规则。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教师可以运用课件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汉语亲属称谓语庞杂和纷繁, 教师单纯的口述不利于学生把握各亲属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个称谓语的意义, 教师可以将汉语亲属称谓语有关的知识点放入课件教学中, 比如可以将复杂的人物关系作一个图, 让学生一目了然。以父系为例, 在课件中将父系亲属称谓语用树状图罗列出来, 再在各个亲属称谓语的旁边用维吾尔语翻译出对应的词, 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该课件中清楚地看到, 在母语中两个身份不同, 词义相同的亲属称谓语原来在汉语中有更准确, 更细致的划分, 这种直观的教授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 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在直观、形象、易懂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汉语亲属称谓语了。

“语言是交际工具,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1]将课堂内容放在情景教学中, 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设计情景、参与表演的时候掌握相关知识点, 例如, 教师可以将各亲属间的关系告诉学生, 然后再将其中的几个亲属称谓语作为必用语, 让学生自己设计场景、台词, 进行情景表演, 表演完之后让其余的同学纠错、改错, 每个同学参与其中。经过这样反复训练, 可以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变为实用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亲属称谓词是对一种语言进行文化考察的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汉语的亲属称谓词蕴含这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 一整套内外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脉系分明的不同称谓, 清楚的现实了汉民族传统宗族、血缘、婚姻、家庭乃至社会的内部结构和特点。”[2]

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必然要与汉文化联系起来, 文化教学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末。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介绍一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等, 让学生融入到汉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去, 处在汉文化的气氛中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 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 在讲解“堂”“表”关系时, 就要讲汉民族男女有别, 宗族以父系为中心的特点, 将同辈亲属中分出“堂兄”、“堂姐”和“表兄”、“表姐”, 讲明叔伯的子女仍保持与“我”同姓, 所以用“堂”字区分外姓的表亲, 姑母虽然属父系, 与叔伯同姓, 但由于是女性, 她的子女将不再沿袭她的姓氏, 因此, 姑母与姨母, 舅父的子女都称为“表亲”。

在讲解带有“外”字的亲属称谓语时, 比如“外祖父”、“外祖母”这样的称谓语时, 就要讲解汉民族内外有别的特点, 给学生们讲清汉语亲属称谓语中父系母系具有严格的界限和划分, 而维吾尔族亲属称谓语中父系、母系的界限没有分的这么清楚。一般来讲维吾尔族亲属称谓语大多在祖孙三代直系亲属之间才有, 三代以上或以下及旁系亲属中虽然也有专门的称谓语, 但一般情况下使用不多, 或者根本不使用。例如, 他们把同辈亲属间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为“aka” (哥哥) 、女性称为“acha/hede” (姐姐) , 称比自己年幼的有亲属关系的男性为“uka/ini” (弟弟) 、女性为“singil” (妹妹)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维汉亲属称谓语有这么多不同呢?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汉民族文化知识的渗透, 使学生了解到区别的实质, 更好的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

其实维吾尔族与汉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已经很久了, 多多少少能够了解一些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不像外国留学生那么容易产生较大的文化冲突, “文化合流”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教师能够合理的引导, 注重汉民族文化的渗透, 笔者相信维吾尔族学生能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尽快掌握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知识。

三、营造课外汉语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汉语知识的关键所在, 但是课堂教学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 不能够极大程度的满足学生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所以课堂外营造学习汉语的氛围, 对维吾尔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时也是一样, 课外环境的影响往往比课堂教学还重要, 学生们可以利用课堂以外的条件, 积极营造课外汉语环境,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班与班之间可以组织竞赛, 如“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讲故事比赛”、“看谁填的又快又准” (以父系为例或者以母系为例, 画出一棵树状图, 老师先在图中填几个亲属称谓语, 然后空出一部分让学生填写) 等等。班级内部也可以组织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汉语竞赛活动, 竞赛可以设计成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 竞赛内容包括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正确使用。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的学习和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学校也可以不定期的举办与汉语亲属称谓语有关的讲座, 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课外汉语环境, 就是给学生创造大家在一起互相听、互相说、互相纠错的环境。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听得原始教学方法上, 应该让学生们在良好的课内, 课外环境中都得到锻炼, 巩固知识, 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该知识点。

摘要: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最大的困难在于交际使用较少, 而且学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 论文从实际教学出发, 认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维吾尔族学生正确地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要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营造课外汉语学习环境。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亲属称谓,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125.

试析汉语中的迂回式称谓语 篇5

关键词:称谓语 迂回式

一、引言

语用学的最高原则是得体,这个原则要求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下审时度势,说话得体。在开启话轮时,说话得体主要是要求称谓得体。

称谓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集中体现了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会话时对对方最简单、最直接的称呼是不用任何称呼语,其次是“你”,这都很经济,但是相应地在尊敬程度上不够。在称呼语的使用上,过于简单往往意味着粗暴。如:

(1)“——滚开!你们要敢拦我,我就先崩了你们!”他说着,就拿枪对准了士兵。(刘流《烈火金钢》)

(2)“——滚,你滚!”她用手使劲推我。(王朔《过把瘾就死》)

例(1)、(2)中划线处都没有使用称谓语,这合乎说话人对听话人不满的心理特点,达到了交际目的。

要想表现出对听话人的尊敬和亲切,说话人就要使用比较迂回、复杂的称呼方式。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因为称呼语的复杂程度和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敬和亲切程度是正相关的。接下来讨论这种“迂回式”称谓语。

二、“逆向”称谓语“你+称谓N+我”

“逆向”称谓语的特殊之处在于此类称谓语本来是别人称呼自己的,但是有时候自己也拿来称呼自己。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向”称谓语。

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爷爷都培养你四十多年了。”这是小品中爷爷对自己的孙女说的话。这句话中的“你爷爷”的实际指称功能相当于第一人称“我”,也可以说“你爷爷我都培养你四十多年了”。所以,“你爷爷”既有第三人称的用法,相当于“他”,也有第一人称的用法,相当于“我”。小品中的“你爷爷”也可以说成“爷爷我”“你爷爷我”“爷爷”。“爷爷”本是孙子(女)称呼爷爷的,但是在生活中爷爷本人也可以用“爷爷”自称,从这个角度来说,“爷爷”作自称用语时是逆向的。

“逆向”称谓语的完整形式应该是“你+称谓N+我”,其中“你”和“称谓N”是一个层次,同“我”构成同位关系。“你”和“我”都可以简省掉,当“你”和“我”同时简省掉时,就只剩下形式上表示第三人称的“称谓N”了。从完整形式到简省形式的用例分别是例(3)~(6)。

(3)“那没啥问题,一句闲话,有啥事体,找你舅舅我好了!”朱延年伸出右手的大拇指一晃,眉飞色舞,显得把握很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4)徐承宗用牙咬开瓶盖儿,在唱片前的桌上地下酹酒祭奠,口中念念有词,又哭又笑:“翠花呀,我苦命的妹子啊……哥哥我总算给你报了仇啦!”(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5)马林生哼地一笑,“我教了你千条万条,就忘了教你少干涉别人的私生活。”“这可不是您的私生活,这里还连着我呢。人家说你的时候,看我的眼神儿都不正。”“怎么,嫌你爸给你丢脸了?”(王朔《我是你爸爸》)

(6)我去问爷爷,爷爷笑开了,“你看,爷爷的头特别大吗?”(倪立青《爷爷的脑子》)

“你+称谓N+我”的完整形式没有歧义,指稱功能明确,只用于自称,但是简省形式“你+称谓N”以及“称谓N”单独用都是有歧义的,既可以用作他称,也可以用作自称。

“你+称谓N+我”的完整形式可以拆开,“我”的位置不限于在“你+称谓N”之后,也可以前置,前置时须在“你+称谓N”之前有一个停顿。例如:

(7)“别打岔回头我又忘了我想说什么了。”马林生不耐烦地说,“你听我说了没有?我理解你,我,你爸爸——理解你!”(王朔《我是你爸爸》)

能进入“你+称谓N+我”格式中的N一般是近亲属称谓词语,比如“爸爸”“哥”“姐”“兄弟”“爷爷”等,男性使用较多。关系较远的亲属称谓一般没有这样的用法,像“表哥”“表姐”等称谓就不会用作自称。有些时候,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关系并不十分亲密,没有亲缘关系,但为了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达到一定的语境效果,说话人就会使用“你+称谓N+我”格式。比如:某人可以在自己的表弟面前用“你哥我”“哥哥我”“哥哥”自称,而不使用“你表哥我”。又如:

(8)他握紧江涛的手说:“你有困难,傻哥哥我助你一臂之力!”(梁斌《红旗谱》)

“他”(冯大狗)和江涛并不是有亲属关系的兄弟,但用“傻哥哥我”来称呼自己,一下子加深了两个人的感情。

除了表亲属关系的词语,表师生关系的词语也可以进入“你+称谓N+我”格式。老师可以对学生用“老师”称呼自己,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用“学生”称呼自己。比如,如果老师错怪了他的学生,老师可以说:“老师错怪你了。”这种情况下的“老师”的指称功能相当于第一人称“我”,但更亲切,比“我”更为得体。而且因为师生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属于权力距离比较大的关系,在交际时只会使用逆称谓语的简省形式,而不会使用“你+老师/学生+我”的完整格式。表示社会职位的称呼一般不能进入“你+称谓N+我”格式。比如,校长一般不会用“(你)校长我”“校长我”“校长”自称,否则会显得不谦虚、不得体。

“你+称谓N+我”格式之所以可以在交际中拉近心理距离,是因为这一格式本来是他人称呼自己用的,被称呼者用来称呼自己起到了一种“移情”的作用,视角得以转换。这和“咱们”在交际中的用法异曲同工。“咱们”是汉语中第一人称的包括式,所指范围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有时候,为了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局外人”就可以借助于“咱们”变成“局内人”。设想这样一幕场景,一名求职者要应聘一个公司的岗位,给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打电话。这名求职者可以这样说:“听说咱们公司正在招聘……”。

三、其他“迂回式”称谓语

除了“你+称谓N+我”格式,迂回式称谓还有“孩子+他+亲属称谓”和“我+的+亲属称谓”两种。前者如“孩子他爹”,后者如“我的儿”。

“孩子他爹”可以用于称呼谈话的对方,即用作第二人称,但是只限于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如:

(9)花子终于走到姜永泉跟前,声音颤抖着,但很坚定地说:“孩子他爹,你、你快跟我走啊!”(冯德英《苦菜花》)

例(9)中的“孩子他爹”的功能相当于“你”。也可以用作第三人称,称呼不在场的一方。如:

(10)孩子他爹已经叫鬼子打死了,俺也不想当亡国奴活着。(雪克《战斗的青春》)

例(10)中的“孩子他爹”是第三人称用法,功能相当于“他”。这两种用法的相同特点是都表明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是通过点明被指称者与孩子之间的亲属关系来表现的。同理,“孩儿他娘”“孩子他妈”也有这种类似于“孩子他爹”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的亲属称谓放在“孩子他+亲属称谓”的格式里,不能同时具有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用法。像“孩子他哥”“孩子他舅”“孩子他姨”都只能作为第三人称来指称不在场的一方。也就是说,这种兼有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的结构是很少的,使用场合也受到限制,一般是夫妻之间的用语。孩子是父母之间的纽带,用“孩子他爹”“孩子他娘”(其中的“孩子”也可以用孩子的姓名来替换,这姓名一般是乳名)作夫妻之间的称呼语,也体现了中国家庭中父亲、母亲对孩子的重视。这种用法在其他语言里是鲜见的,英语里就不存在与此对应的说法。

“孩子他爹”作为第二人称使用的时候是较为特殊的,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迂回的说法,不像“你”或者连称呼语都省略掉来得简单,从经济省力原则来讲是有标记的。但是采用这种迂回的称呼语也是有动因的,可以缩小说话双方之间的距离。所以很多情况下夫妻双方如果使用这种称呼语,就显得亲切温馨。如:

(11)常有理退到院里,知道自己挡不住了,便喊糊涂涂说:“他爹你快来!有翼疯了!”(赵树理《三里湾》)

(12)素娥听着,从心里委屈地咦了一声说:“牛他爹,看你说的,人家也学习也进步啊。要不是有小牛这个累赘,弄的我身子骨儿这么弱,我也早出来工作啦。”(雪克《战斗的青春》)

例(12)中,“牛他爹”指的是素娥的丈夫朱大江,指称功能相当于“你”。

与“孩子他爹”“孩子他娘”这种情况类似,“我儿”“我的儿”也兼有第二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用作第二人称称谓语的例子有:

(13)朱老忠走过来,扑在张嘉庆身上,说:“我儿!听说你无缘无故被人打了,心里好着急,你的伤可是怎么样!”(梁斌《红旗谱》)

(14)“啊!是德强,你呀!我的儿,快到炕上坐,快呀!”把兒子安顿坐好,她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只顾上下端详着他身上的每个部分。(冯德英《苦菜花》)

需要指出,“我儿”可以作父亲称呼儿子的用语,但是“我爸”一般不能作儿子直接称呼父亲的用语,只能有第三人称的用法。同“孩子他爹”一样,“我儿”也点明说话者和被称呼者的亲属关系,并且不能用其他亲属称谓替换。为什么同样是点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我爸”却不能用作儿子对其父的称呼语呢?这大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古代所谓“父为子纲”,虽然是封建思想,不尽合理,但是言语交际中父亲的地位显然比儿子高。而“我儿”这种领属结构中的领语“我”是领有者,相较之下,说父亲“领有”儿子更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规约。

四、结语

索绪尔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并且主张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言语”层面的东西不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这种划分极有见地。我们一方面要清楚这种区分,同时也要意识到“语言”和“言语”之间不是简单的割裂、对立关系,其间还有互动关系。功能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很多语言现象(包括句法结构方面),都受到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语用学的研究就是从语言外部入手,揭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规律。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并且和各自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复杂的,像我们讨论的迂回式称谓语,其称谓功能的实现和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及语言背后的文化都是有关系的。汉语的称谓语系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像“孩子他爹/娘”这样的迂回式称谓语在当代青年夫妻间的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变低了。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李瑞华.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J].外国语,1994,(3).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韩亲属称谓语差异初探 篇6

按照莫德克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两分法的基础上把人类成千种语言中所反映的全部亲属称谓制度分成的:爱斯基摩制 (Eskimo kin terminology) 、夏威夷制 (Hawaiiankin terminology) 、易洛魁制 (Iroquois kin terminology) 、奥马哈制 (Omaha kin terminology) 、克劳制 (Grow kin terminology) 和苏丹制 (Sudanese kin terminology) 6种类型。英语的亲属称谓属于爱斯基摩制, 韩语的亲属称谓属于苏丹制, 这两种语言制度存在明显差异。

爱斯基摩制强调核心家庭, 特别区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姐妹, 而把其他的所有亲属都归入一些宽泛的范畴下。不区分父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兄弟, 统称为如uncle;不区分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姐妹, 统称为如aunt;uncle和aunt的儿子和女儿统称为cousin。

苏丹制或描述制 (Sudanese or Descriptive system) , 在非洲苏丹南部的民族中发现而得名。在中国农村逐步取代易洛魁制, 但仍少见。母亲的兄弟与父亲的兄弟的称谓是有区别的, 而父亲的兄弟与父亲的称谓也不同;母亲的姐妹与父亲的姐妹的称谓是有区别的, 而母亲的兄弟与母亲的称谓也不同;每一个堂表兄弟姐妹的称谓都彼此区分, 并且他们和兄弟姐妹也是有区别的。

2. 美韩亲属称谓语差异表现的文化背景

2.1 家庭类型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 人们多喜欢独立, 注重私人空间, 则小家庭即核心家庭制度盛行。子女一般到18岁左右就单独生活, 因此大部分是核心家庭或丁克家庭。家族间的联系通常在节假日, 因而他们不需要时时面临如此庞大的亲属关系。

韩国人长期生活在封建宗法社会, 以家族为中心, 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人们多以大家庭即外延家庭相居。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几十甚至上百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人居住在一起。因此传统的宗法观念对亲属称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2 血缘关系

美国人甚至西方人的血统亲缘观念淡薄, 这也就与他们简单的家庭结构不无关系。多数家庭是由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 儿女成人后也会离开父母组成新的家庭, 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区别“直系”、“旁系”、“父系”和“母系”等诸多亲属关系了。

与此截然相反, 韩国的国情虽与中国有不同, 但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社会结构如同中国一样都以家族为中心, 家族观念根深蒂固。而且这种家族不同于西方只讲究近亲的核心家庭并且强调宗族血缘关系, 而是拥有着几代同堂、几室共处的庞大规模, 这种情况下等级长幼的区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婚姻而结成的裙带关系使人与人在亲缘关系上更为复杂, 由此而形成家族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 男女有分, 长幼有别。并且韩国如同中国一样强调重父轻母、重男轻女等级观念。这些都造成了韩语亲属称谓名目繁多, 辈份清晰, 更严格地区分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 显示出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

2.3 宗法观念

基督教从3世纪就开始扎根于西方文化, 《圣经》成为他们的文化基础。西方称谓不可避免地被基督教所影响。亲属称谓可用来称呼非亲属关系的宗教团体内部成员之间, 如brother, sister等。

在韩国文化中, 讲究辈分、讲究长幼有序。所以对长辈或兄长不得直呼其名, 否则将其视为不懂礼貌, 没有教养。因此就有相应严格的称呼。韩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有别、宗族有别、血缘有别。在称谓系统中, 源于儒家思想的“尊老”的观念, 可以解释为什么韩国人常把后缀“”用于称谓年长位高者, 以示尊重这一现象。

2.4 价值取向

两个国家在价值文化取向方面由于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族社会因素的影响, 韩国社会的亲属称谓系统远比西方复杂。韩国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谓类型, 而西方则偏向于对等式;韩国的非对等式称谓是一种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韩国文化心理强调人际关系和谐, 强调人的社会性, 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而西方社会多以自我为中心, 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 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这也就可以看出两者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一面。正因为如此, 韩国人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热, 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说话者, 这种现象在西方则比较少见。

2.5 礼貌原则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 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 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 (如:Tom, Michael, Linda等) , 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 (如:Mr.Summer, Mrs Howard, Missjoes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 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 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是这样称呼的, 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祖母也不例外。

韩国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 不能随意直呼其名。根据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韩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 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 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 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 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 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 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

参考文献

[1]Gumperz, J.J, (Ed.) .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Hymes, D. (Zd.)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Harper&Row, 1964.

[3]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Lon-don:Longman Group Ltd., 1978.

四川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语研究 篇7

一、广安方言亲属称谓系统

作为一个长幼有序的民族, 亲属称谓系统自然有条有理、辈分分明、次序严谨, 那么广安方言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呢?下文将从构成亲属称谓系统的辈分这个层次来具体进行阐述。

1、祖、父辈

广安方言中祖辈一般采用“公、婆”式称谓。称曾祖父母可以统称为“祖祖”。称呼祖父母为“公、婆”, “公”在古代既可以称呼父亲、丈夫的父亲, 也可称呼祖父。“婆”在古代既可以称呼母亲、丈夫的母亲以及祖母。广安方言中, 称呼祖父为“公”, 祖母为“婆”。祖父的兄弟按照排行称为大公、二公, 最小的称为幺公。依次可推祖母的妯娌大婆, 二婆, 幺婆等。广安方言中一般称最小的为“幺”或“小”。称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婆”。在广安方言中, “家”在亲属称谓中保留了中古见母假摄开口二等麻韵的读音。《广韵》:古牙切, 见母字, 平声麻韵。

父辈采用“爸/爷/爹”、“妈/娘/孃”式称谓。在《玉篇》:“爸, 父也。”《玉篇》:“妈, 母也。”“爸、妈”在表达父母义现今运用十分广泛。“爷”是由“爺”简化而成。《广雅·释亲》:“爹, 父也。”广安方言中多采用“爷”称呼父辈的叔伯父, 在对“爹”的称呼中把“姨父”称为“姨爹”。“爷”的声调大多时候都是阳平, 但表“姑爷”义时后字变为阴平。“老汉儿”是一种特别、也较随便的对父亲的称呼, 称时带有亲昵、玩笑的色彩。“娘”多指“伯母、叔母”义, 即母亲的妯娌, 按排行称为大娘、幺娘等。而表示姑姑、姨妈时用“孃”称谓。“孃”原用于称呼“母亲”《玉篇》:“孃, 母也。”在广安方言中, 已经转为称呼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姐妹。表母亲的姐妹时在“孃”前加“姨”, 和“姑姑”相区分。

2、同辈

广安方言同辈亲属称谓系统中, 夫妻对称自己的配偶, 在面称时一般说对方的名字, 或者“喂、哎”一语带过, 或者从儿称, 夫妻对称相对较为缺乏。相反, 夫妻的背称却很丰富。跟自己家族的人讲话, 对配偶的叙称用“娃儿他老汉儿”和“娃儿他妈”, 此外, “妻子”还可称为“屋里、屋头人、堂客、婆孃”等。这些称谓语表现出女子在家庭中的附属地位以及她在家中包做家务、服侍丈夫的作用。在表兄弟姐妹关系时, “表、堂”等在面称时大多不出现, 尤其在称呼女性时, 一般统称为“姐姐/妹妹”。对同辈的称呼, 在面称和背称的区分不大。一般面称是什么, 背称也这么称呼。

3、子、孙辈

广安方言中子、孙辈一般以“儿、女、孙、娃”形式构成。长辈对晚辈的亲属称谓词, 面称时不需要使用, 代之以一般称谓词, 如姓名、小名以及根据家中排行而得到的称谓等, 各级长辈统一使用。在广安方言中, 对儿子和女儿都可统称为“细娃儿”, 多用于背称。“幺”指称同辈中排行最小者, 最小的孩子一般都能得到更多的娇宠, 故“幺儿”一词在四川方言中引申为父母长辈对儿女的爱称, 不限于称呼小儿子。如果不是长辈而是其他人这样称呼对方, 那就属于骂人的话。“外甥”与“外孙”在口语中无法区分, 要依靠语境来判断。“孙”在普通话中为合口韵母, 在广安方言中, 读为开口sen。从上表可以看出, 对晚辈的称呼, 在面称和背称的区分很大。一般面称称名字, 背称称亲属关系词。

二、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1、广安方言亲属称谓的构词手段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属描写型, 即父系、母系、直系、旁系、辈分及同辈的长幼排列非常明确。其构词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添加词根词尾。添加表排行的“大”、“幺”或“小”等词根, 如大爷、幺爸。广安方言中广泛运用词尾“子”, 普通话中带词尾“子”的亲属称谓“小叔子、大姑子”, 四川方言中同样使用词尾“子”, 如“哥子、孙娃子”等等。

二、儿化。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词儿化较多, 包括“老汉儿, 弟娃儿”等。

三、叠加。

广安方言中,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素叠加表示亲属关系的细微差异, 如“姨姐”和“姨妹”:“姨”表妻子的姐妹关系, “姐”和“妹”区分长幼, “婆婆娘”:“婆婆”指丈夫的父母, “娘”用于称呼亲生父母, 这样明确了关系又拉近关系。

2、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语言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 分别指称不同事物。广安方言亲属称谓也有一个称谓称呼几类亲属的情况, 即同形异指现象。同时还有用几个称谓称呼一类亲属的异形同指现象。同形异指现象, 如:“爷”既可以指伯父, 又可以指叔父;“老汉儿”既可指父亲、公公, 又可指岳父;“妈”既可以指母亲、婆婆, 又可指岳母。异形同指现象如“老汉儿、老头儿, 爸”都表父亲, “婆孃、媳妇、娃儿他妈”都表妻子, “家婆、家家、老家”都表外婆。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总之, 方言中的同形异指现象给称谓使用上的冗赘、混乱, 而异形同指现象中的每一种异形在表意、语气、感情上的色彩都有所不同。

三、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地域文化内涵

语言自身内部发展调整的同时, 也会受到强大的外来因素影响, 方言亲属称谓语不得不吸收外来成分, 从而产生称谓语的一些变化。比较重大的移民浪潮使得四川方言深受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等省的影响。如广安方言中称“干爹、干娘”为保爷、保娘, 保保指干爹、干妈, 这些主要是受了闽语的影响。“表哥、表弟”称为“老表”主要是受了江西移民的影响。

四川广安方言亲属称谓在反映一定的亲疏伦理关系的同时, 也体现着一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在广安方言中, “挑担”是姐妹丈夫之间的互称, 这种称谓是由于四川特殊的地形地貌所决定的。古代农忙时女婿就到老丈人家里帮忙农活, 而他们主要的运输工具为箩筐、担子等, 即所谓的“挑”和“担”。“挑担”原本指的是挑着东西, 后来延伸指挑着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进而再引申为一种两婿关系。

四、结论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的外化符号,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语言学意义。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语与汉民族共同语亲属称谓语之间语音和词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只是抽取了一个点进行考察, 对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语还未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需要进一步完善。

摘要:汉语亲属称谓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成分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 平辈, 晚辈三个方面与普通话分析对比, 归纳了四川广安方言的亲属称谓语, 分析说明了其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地域文化内涵。

关键词:广安方言,亲属称谓,辈分,特点,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玉书, 陈廷敬.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 2004:286.

[2]徐中舒.汉语大字典·3卷[M].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7:2040.

韩·满语的亲属称谓语相似点分析 篇8

本文将对韩·满语中常用的亲属称谓语进行整理, 同时进行相似特点分析。

一、韩·满语亲属称谓词语

韩语与满语的亲属称谓语可大致分为三大体系: 父系、母系和夫妇系。其中, 两种语言祖孙三代内常用的40个亲属称谓语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 我们列举了韩语和满语常用的40个亲属称谓语, 虽然这40个称谓语并不能完全代表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 但基本上能够体现韩语与满语亲属称谓语的部分相似特点。

二、韩·满语的亲属称谓语相似点分析

根据上表我们能够简单地将韩·满语亲属称谓语相似点归纳如下:

1. 韩语和满语的亲属称谓语都是由世代、年龄、性别等要素来决定的。

三、结论

亲属称谓语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反映了各个民族早期的社会生活, 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亲属称谓语也有着新的变化, 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出, 韩语和满语在亲属称谓语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些相似点可以体现着两种文化在某些层面上的交汇和重合。

参考文献

[1]赵志忠.试析满族亲属称谓.满语研究, 2005, (1) .

汉英非亲属社会称谓语的对比浅析 篇9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 社会称谓形形色色。汉语和英语在在社会称谓语方面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总的来说, 异远远大于同。

在交际称谓中, 汉语常见的称谓词有:先生、太太、女士、小姐、师傅、同志。“师傅”和“同志”在汉语中可以算得上是头号称谓语, 过去是“同志”, 现在是“师傅”。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以及受英语的影响, “姓氏+先生或女士”这两种称谓语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交际称谓语中的主要称谓语, 尤其在一些正式社交场合, 或者作为一种书面语出现在公文和信函中。而在英语中, Sir和Mr. (Mrs, Miss) 在全社会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无论英语和汉语, 对于非亲属的亲密同辈都可以以姓名相称, 或是使用昵称以示亲近。

在关系称谓中。汉语常见的称谓词有:老师、同学、老板、老乡、医生等, 使用的时候常常在称谓词之前加上姓氏, 如:张老师, 王同学, 刘医生, 郑老板等, 这些称谓词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清楚的表现谈话人之间的关系但有的时候也不可以真实反映说话者的关系, 比如去乡村旅行时遇到的农民都可称为“老乡”, 其实说话者之间仅仅就是陌生人。

相比较于汉语, 英语中的关系称谓词较少, 常见的有:Boss, Father, Doctor等, 雇员和雇主之间会用到“Boss”, 教徒与神父之间可用“Father”, 医生和患者之间常用“Doctor”。在英语中, 表示关系的称谓词不如汉语的多, 使用也并不频繁。

在头衔称谓中, 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头衔有总理、部长、处长、科长、少校、上尉等, 英语中有President、Ambassador、Major、Captain等。其实这些头衔称谓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型再细分为官衔或者军衔等小类, 由于篇幅关系不作深入细分。汉语中把头衔作为称谓词的情况很多, 很多情况都可以直接使用头衔作为称呼, 例如:厂长, 处长, 科长, 主任等等。而英语中并没有这种用法。在汉语中, 还可以在头衔前加上姓氏来称呼, 例如:王处长, 李主任等。而在英语中, 通常多用Mr.、Mrs.、Miss+surname的方法来称呼, 无论是下级对上级, 学生对老师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或者用Mr.+头衔的称呼方法, 例如:Mr.President;Mr.Senator;Mr.Major等。像汉语中那样头衔+姓氏的称呼方式在英语中基本不存在。

在汉语中表示职衔的称谓词是非常多的, 例如:刘大夫, 陈教授, 张工 (工程师) 。而在英语中, 职衔的局限性是很强的, 一般不作称谓词使用, 只有少数职务和职业可用作称呼, 如:Doctor。

在恭敬称谓中, 汉语的称谓词通常是用和“老”字结合的方式, 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老作前缀, 老+姓氏或者同志、师傅:老李, 老王, 老师傅等。 (2) 老作后缀, 姓氏+老:陈老, 刘老等。而在英语中, 一般用Sir和Lady作为主要称谓词来称呼年长或者地位较高之人, 一般都单独使用。汉语中, 老作前缀或后缀表示恭敬的这种方法, 在英语中并没有。

二、汉语和英语称谓词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

首先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等级制度的国家。自古代开始就把长幼尊卑的观念看的非常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数千年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 伦理道德观念极其浓厚。这一点在称谓词中的头衔称谓中就有深刻的体现。在英语中, 很少能见到像Principal Morris (莫里斯校长) 或者Teacher Green (格林老师) 等直接以职位作称呼的, 而在汉语中医生, 律师, 老师, 教授, 专家这种职衔称谓词在日常社会交际中是十分常见的, 而且都是对于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 像服务生, 门卫这样比较普通的职业很少有人将其职衔作为称呼。

其次, 中国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文化都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尤其是血缘亲属关系, 所以拟亲属称谓在汉语中才会被如此广泛的使用。在中国人眼里最大的尊重无非就是将对方看做是自己的亲属长辈, 所以“哥, 姐”等才会在汉语中有那么强的生命力, 用亲属称谓词称呼对方寓意将对方纳入自己的亲属圈, 那是一种亲密的体现, 朋友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 更能消除疏离感, 使谈话双方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 对传统家庭观念本来就比较弱, 西方人更注重人的是独立, 他们时时刻刻都是将自己和他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去看待的。所以在英语的称谓词中, 直呼姓名的称呼方式在占了如此大的比重, 无论是晚辈对长辈, 下级对上级都是可以直呼其名的。在汉语中, 对长辈, 对上级, 对邻里, 甚至对陌生人都不可能称呼对方的姓名, 这会被看做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三、结语

汉语和英语的称谓词差异并不是停留在语言表面的差异, 背后一定是有着天差地别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中的称谓词还是保持着自己传统文化的特点, 注重社会的等级关系, 称呼长辈和上级时称谓词是十分讲究尊卑的;而由于西方社会一直追求自由平等, 在称谓词上更不会去抬高他人, 贬损自己。

总的来说, 称谓词在社会交际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对于跨文化交际, 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称谓词是很容易闹出笑话甚至使交流失败的, 所以我们进行中西社会称谓词的对比研究也是架起跨文化交流这座桥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2]、罗长培, 语言与文化[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9

[3]、丁树生,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Z],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尚婷, 中英社交称谓语对比研究[J], 邵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2.

汉语亲属称谓语 篇10

关键词:伦理观,同辈亲属,重男轻女,称谓

Abstrat: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untries are enormous,and ethics is one of the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peer kin term syste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untries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t ethics.Because of China's long-term thought of man is superior to woman,there are mor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male"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The various named words refers to the same object would lead to different distances in mind.Th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 the“male”keep closer in mind 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However,people hold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English spoken countries,so th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male"are no differences 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Nor do two or more words refers to the same object exist and there are no distances in mind for no various words refering to the same object in English

称谓语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对人类之间的交往起着重要的社交礼仪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里“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得名称,如师傅、父亲、厂长等。称谓语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谓系统,错综复杂的称谓语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函。(包惠南2001)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语言学(Brown&Gilman 1960)、语法(Lyons 1968,Filmore 1971,Ingram1978)及语用(Zwicky 1974,Leviso1983)的角度来研究称谓语。我国学者对称谓语的研究历史更久。从现有的文献的看,最早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尔雅·释亲》。清代著名学者梁章矩还专门著述了一部《称谓录》,内容涉及亲属、官职、师友、邻里、同僚等各种关系以及各种行业的称谓词语。(转引自尹富林2003)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有赵元任(1985)《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吕叔湘、江蓝生(1985)的《近代汉语指代词》。近几年学者对称谓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差异和语用功能研究上。(毛明勇2007)

从上可以看出学者对称谓语的体系及社交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专门从伦理观的角度来研究称谓语,尤其是中西同辈亲属称谓语的文章还没有。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从伦理观的视角来研究汉英语同辈亲属称谓语。

1 汉英同辈亲属称谓语词

在汉语中,同辈亲属称谓语以不同的亲属作参照物产生不同的称呼。如以父亲、母亲作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妈、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姨夫;以“我及我的妻子”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哥哥、嫂嫂、弟弟、弟媳、姐姐、姐夫、妹妹、妹夫。以“我的小孩”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以此相对应的是,在英语中,如果以父亲、母亲作参照物可以产生的亲属词是:uncle,aunt;以“我及我的妻子”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词是:brother,sister,the wife of brother,the husband of sister;以“我的小孩”为参照物,产生的亲属词是“cousin”.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在汉语语境中,同辈称谓语词比在英语语境中同辈称谓语词丰富多了。汉语中“伯父、叔叔、姑父、舅舅、姨夫”等的称谓语在英语中只用“uncle”就可以了,“伯母、婶婶、姑妈、舅妈、姨妈”等的称谓语在英语中只用“aunt”就可以了,至于“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等称谓语词在英文中只有一个单词“cousin”。这种现象当然是有种种原因的,但本文认为,导致汉英词的这种巨大差异是因为两个民族的伦理观不同而产生的。

2 注重伦理观与否导致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丰富性与否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产生与这个民族的风俗、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华民族因为注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所以在我们的语言中就存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文字,而西方国家因为没有这些风俗,所以他们的文字里当然没有这些文字。同样的道理,西方国家很重视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但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以前没有这些风俗,所以我们的文字里当然没有“圣诞节”、“复活节”这些文字。现在这些文字的产生纯属是因为现在国际交流的结果。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其民族语言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北方因为常年下雪,结冰,所以在我国的北方方言里,“雪”“冰”是个很常用的词,但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因为极少下雪,或者说从不下雪,温度也很难达到结冰的气温,这样的话,雪和冰在我国广东几乎是没有的,那常年生活在广东的人当然就没有“雪”、“冰”这样的词产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学者在探讨语言产生的原因时,“风俗习惯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这都不是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所有的语言文字中,基于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语言,在人类所有的语言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人类的很多语言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充分重视而产生的。在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很多事物一直以来就“客观存在”,但如果人类不去重视它,那人们就不会去探讨该种事物。没有探讨,当然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当然没有相应的词去配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反之,人类如果重视该“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人类就会去探讨它,研究它,就会用相应的语言的讨论它。而要讨论它,人类就必须创造相应的词来配对该种事物,以让人们知道共同探讨的对象的所指。这样,语言就产生了。在人类社会中,亲属关系在中西方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基于“父亲、母亲”而产生的亲属关系一直就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在中国,基于“父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叔叔、伯父、婶婶、伯母”及基于“母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舅舅、舅妈、姨妈、姨夫”在西方社会也存在。但中西民族却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亲属对象有不同数量的词汇来表达,这里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中西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不是中西民族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的,还是因为中西民族对认识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的。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来自中西民族的伦理观不同所导致。

3 不同的伦理观导致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阶差性

词语的阶差性是指人们在创造词语时所体现出来的词语数量上的不均等性和人们心理上的距离性。前文论述到人们如果对某种东西重视程度更深的话,无论是实体上的东西还是心理上的东西,那人们就可能创造出更多更精确的词语来交流。比如说“雪”,在爱斯基摩人看来一直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这个民族也一直生活在雪地里,所以“雪”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他们对“雪”这个客观上的实体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就划分的更细。这样的话,爱斯基摩人对“雪”所创造的词语基于其认识的重要性而创造出了更多的词语。这就是指词语创造数量上的不均等性。心理上的距离性是指指向同一事物上的词语在人们心理上的地位不均等,产生的距离不一致。首先我们知道由于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人们对同一事物完全可能创造出完全不相同的词语来指陈。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能见到的桌子,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创造的词语是“桌子”,而英语国家的人创造出来的词语是“desk”。这两个词语无论是从发音还是在形式上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可这两个词语背后所指向的实体却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和其所指可以没有关联。既然由于所指同一的东西可能会创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命名,那这两个不同的词汇在人们心理中的距离可能是一样,也可能会不一样,也就是这两个指陈同一的词语在人们的心理上可能平等也可能不平等,有上下位之差。比如前面所提及到的“桌子”和“desk”,它们在人们当中的心理距离应当是平等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基于“父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叔叔、伯父、婶婶、伯母”及基于“母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舅舅、舅妈、姨妈、姨夫”,他们都是基于同一阶位上的亲属关系,但“叔叔”和“舅舅”在人们心中的距离就是不一样。在传统中国,我们一般都认为“叔叔”比“舅舅”要在心理上更近些。心理过程的证明很简单,比如我们平时去“叔叔”家,我们心理根本就不会想到是去叔叔家做客,我们用不着化妆打扮一下,再穿身得体的衣服去叔叔家,可能我们就穿个便衣就跑到叔叔家去了,甚至进门都不用打招呼。但我们去舅舅家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很有必要要化妆,穿身漂亮的衣服,可能还要带个礼物去舅舅家,那叫什么,叫“做客”。“做客”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去舅舅家当客人,这表明你是你舅舅家的“客人”,而我们为什么去叔叔家不要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去叔叔家不说我们去叔叔家做客呢?是因为我们觉得去叔叔家叫“串门”,心理上没有认为我们是叔叔家的“客人”。所以我们不用化妆,不用穿漂亮的衣服,甚至也不用打招呼,因为叔叔家在我们的心理上接近于等同自己的家。而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阶差性在中国是由不同的伦理观导致的。

1)在传统中国社会,谁也不能否认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国是一个讲究宗法、礼教的国家,强调“父统子、兄统弟、嫡统庶、大宗统小宗”。(申小龙,2000)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重男思想,所以在词语数量的创造上显然要比轻女思想作用下词语数量上的创造上要多。如前文所示,人们越重视某个事物,那对该事物的命名或创造的词语越多。比如“父亲”的兄弟我们有两个词语,即“叔叔”、“伯父”。而“母亲”的兄弟我们却只有一个词,即“舅舅”。由于轻女思想,所以人们不太重视对女子的命名,故在实际生活中,“父亲”的姐妹统一叫“姑”,“母亲”的姐妹统一叫“姨”,在这方面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但这种一致却是基于轻女思想的作用。而在西方国家,普遍奉行人人平等的观念(贾玉新,1997),所以在同辈亲属命名方面,男女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因为男子重要而多几个词汇,也没有因为女子不重要而少几个词汇,男女是平等的。体现在语言中我们知道,英语中,“父亲”或“母亲”的兄弟,即“叔叔”、“伯父”、“舅舅”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单词,即“uncle”;“父亲”或“母亲”的姐妹,即“姑”、“姨”在英语中也只有一个单词,即“aunt”。

2)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用,同一指陈对象上的两个及两个以上词汇带来的便是不同词汇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性。相反,如果同一指陈对象只有一个词汇,那它在人们心理中的距离就不存在远近性。如英语当中的“uncle”,“aunt”在人们的心理中就没有距离的远近性。反观中文下的同辈亲属名词,它们在人们当中的心理距离肯定远近不一样。前文所说的“叔叔”、“舅舅”就是一例。我们平时说话是经常是说“爸爸妈妈”,而不说“妈妈爸爸”;我们经常说“哥哥姐姐”,而不说“姐姐哥哥”。这说明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但影响人们对其词汇的创造,还体现在词汇的排列上。重要的事物往前面排,其次则是次要的。人们口头上说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无不体现我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们平常的称呼中,我们都能发现,凡是同辈亲属间关系并排称呼时,我们都是把男性放在女性的前面,如“弟弟妹妹”,“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堂哥堂姐”、“表兄表妹”。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先生们女士们”。但这个词汇更能体现中国和英语国家对同辈称谓的区别。“女士们先生们”是我们对“ladies and gentalmen”的中文翻译,只是我们翻译多了,用多了,就逐渐成为我们的口语习惯,但反观这个词汇,说明在英语国家不但信奉男女平等的观念,而且似乎还有重女轻男的思想。这就是巨大的差别。

4 结束语

中国和英语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伦理观只是巨大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因为伦理观的不同,导致了中英同辈亲属称谓词汇的不同。由于中国长期信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在中文条件下,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显然要大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也正因为同一指陈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词汇,所以在人们的心理距离的远近是不同的。在中国,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在人们的心理距离中要近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而在英语国家,由于长期信奉的男女平等观念,故在同辈亲属词汇的创造上不存在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大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当然也不存在同一指陈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词汇及在人们的心理距离有远近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尹富林.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J].外语学刊,2003(5):26.

[3]毛明勇.文化差异与汉英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68-70.

[4]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不平衡负荷补偿下一篇:减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