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

2024-09-25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精选9篇)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 篇1

一引言

汉语日益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活跃的国际语言,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外影响力不断加大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世界大家庭对中国经济文化成就认可度提升的体现。在跨民族的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中,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语言文化产品的认可甚至认同,既可能是缘于情感上的亲近,也可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理性选择;也就是情感与理智在面对语言文化接触时发生相适的结果。就汉语国际传播而言,这两个因素不是独立于传播行为之外的不可控因素;事实正好相反。由于它们是接受者语言文化观的构成基础,而观念作为一种受外界事物及行为影响形成的意识,与主体的认知经验紧密关联,因此,它们是能与传播行为实现互动的。在双方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彼此顺应与合作,具有决定全局的作用,尤其应当受到传播方的重视。

顺应即适应,是以一方为主体,另一方做出积极适应;借助一定程度的同化作用,对双方接触效果进行调节,以增强彼此融合度。顺应的本质不是屈从于一方,而是促进双方的彼此认同。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来讲,传播就是双方的互动行为,二者的相互适应与融合效果决定了传播的实际效果。这一点对于传播方来说,更应成为一种指导思想。具备顺应意图、采用适应性的传播方式,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是传播活动必须考虑的一个行为基础。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1999)从交际意图出发,把人们对语言的顺应性选择定质为“语言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顺应的实际行为,一方面发生在语言结构和最终使用状况上(如语言普及范围与层次、使用者身份、对语言的需求及价值定位、语言用途等);另一方面则在推动语言流动的策略层面展开。因此,我们对汉语国际传播中顺应性需求和本质的理解,必须着眼于汉语在传播中和传播后形成的存在状态,以及汉语传播适应性的策略这两个核心。只有抓住这两个核心,科学定位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才能为提高汉语在特定语境中的适应力、取得良好传播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以上认识成立,我们在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国别化、地区性实践中,就务必以顺应目的语境,尤其是适应接受方的语言文化观作为行动指南,重点做到顺应传播地区和受众对待传播语言的态度与实际需求,从而实现汉语作为被传播语言的生存空间的拓展。本文以东南亚地区汉语传播实情为基础,对以上设想展开实证研究,以证实语言的传播同接受方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的认同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东南亚汉语传播总体格局

(一)地区文化局势同汉语传播环境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东南亚国家的语言政策曾出现过三种主要类型:(1)尊崇宗主国语言;(2)实行单一语言政策,强化本民族语言;(3)多元化语言政策。总体上看,本地区语言政策的大致轨迹是:最初突出语言地位的政治性,后来强调语言的文化交流意义,从单一重视英语教学,逐步开始重视汉语的实际地位。

上世纪中期数十年,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经受过西方帝国主义殖民的绝大多数地区相继独立,各地政府和民间都对宗主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抵制反应,民主意识、民族主义情绪一度高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比较多地作用于当地民众对宗主国、甚至异族语言文化的排斥上。例如,印尼政府曾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主张,规定以印尼马来语为官方语言,对华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尤其是华语,也就是本地汉语进行大规模限制。华文学校关停,华文课程取消,汉语在公共场所被禁止使用,华文传媒机构或被勒令停业,或因市场萎缩而被迫歇业倒闭,就连华族人的姓名也被倡议改与他族相近或相同。这在东南亚地区不是个别现象,印尼、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压制汉语最甚,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汉语教学几乎曾遭全面撤闭;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对汉语教育也进行了严格控制。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高压和文化禁锢,使汉语在当地的实际地位大幅下滑,国民对汉语及华人文化的认知力减弱、认可度降低,华族同胞对汉语的自我认同和华文化认同也跌至低谷,几代华人(多为两代)失去了接受正规母语教育的机会。表面上,官方态度和文化局势剥夺了汉语的社会地位以及与体制同化的权利保障,实际是深度压缩了汉语文化传播的空间,从意识形态上直接干预民众对汉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破坏汉语及其代表的中华文化应有的正面形象,造成了汉语本地化传播、发育的层层屏障和顽固穹顶。

随着各国民主改革的深入、民族政策的逐步开放以及同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各国政府在上世纪的后三十年里相继放开了对汉语教育的限制,也允许当地华人社区、社团根据自身需要,遵照政府规定和市场规律(周倩,2015),开办一些华语产业实体,如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华文杂志、华语电视、华语电台等。宽松的华语环境大大提振了汉语在当地的生存活力。汉语开始体面地走进学校、课堂,走近百姓。并且,在一些公开或非公开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开始学习汉语,甚至成为熟悉汉语文化、对华友好的精英榜样。

再从外部来说,中国这个近邻在改革开放以后,连续三十多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区域内的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中国同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战略协作等伙伴关系也逐步升级。

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更加立体的文化传播模式,为汉语的传播和地方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条件和持续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外部国际关系的友好氛围,促使汉语和中华文化获得了更多的进入当地社会的路径,更有利于改善民众的汉语认知热情和对华态度。

(二)以进入国民教育为标志的多模态主流化传播

本地区汉语文化传播得到改善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汉语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的程度大大增强。如果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文教体系比作汉语传播本地化发展的平台,依据联合国经合组织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提供的数据(2014),汉语依靠教育体制的有利环境,实现本地“着床”和“模因”(即文化基因)增长已经比较显著。

在东南亚地区,汉语传播在依托国民教育体制化改革的有利条件下,进入当地社会生活主流体系。不过,其融合路径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在顺应不同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合作态势之后,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可称之为“多模态”的主流化传播,其主要类型有:

(1)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以泰国为典型代表。泰国汉语教学自1992年取得合法地位以后,在短短一二十年中,就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学前教育全覆盖的立体化汉语教学体系。全国6700万人口,汉语学习者逾86万;近年来,汉语热潮有增无减,泰中留学合作项目大幅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视加大,更加推动了汉语的深度传播,其中主要得益于政府根据民间传播需求所做的顶层设计(吴应辉等,2012)。

(2)政府主导推进,以新加坡为典型代表。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华人公民比例最高的,新加坡政府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长期执行英语为导向的语言文化政策使绝大部分国民失去了民族、种族和文化归属感,于是着力制定措施调整双语政策。比如,提高汉语的社会地位,鼓励使用汉语作为工作语言,鼓励使用汉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鼓励各级院校开设汉语和中华文化课程,大力培养高层次汉语人才,加强组织或参与同汉语文化相关的国际文化生活。

(3)民间推动政府进行汉语政策改革,以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代表。作为东盟国家中连续6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的马来西亚,民间跨境商务非常活跃,政府受当地华人社团影响很大。在华人社团、商会和其他民间团体的呼吁与影响下,政府授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完整的汉语教学体系。相比之下,越南与汉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文字改革中与汉字有着深刻的“断脐”史,但民间汉语文化根基深厚。而且越中边界线长,边贸活动频繁,百姓生活离不开汉语这种交际工具,汉语体现出很高的实用价值,汉语人才需求量大。为此,越南政府越来越重视汉语人才培养,在40多所高校开设了中文专业,或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个别学校还设置了汉语语言文学或汉学研究的硕、博专业(梁茂华,2014)。

(三)多语共存现实下汉语的价值认同与接受动因

尽管汉语在多数东南亚国家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接纳,但从传播质量和实际地位来看,距离理想状态仍有很大差距。有学者(王宏忠,2010)曾对部分地区做过专门的汉语使用情况调查,形成了更多理性的看法(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汉语在部分非母语地区的普及程度整体上确实不高,影响有限;2)即使在同一语言区(如菲律宾语地区),汉语传播的效果也会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3)汉语标准普通话的传播是伴随着地方性语言变体和汉语方言传播发生的,有时后者甚至比标准汉语更具有地方优势,接受度更高,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加密切,影响力也更大。

综合各国语言实情的调查(国家汉办提供的汉语本地化教学数据)可以看出,东南亚各地的汉语传播基本都面临着类似复杂的多语环境。客观来讲,多语环境越复杂,接受者对语言的选择面越广,被传播语言实际和潜在的传播领域被分流的比例便可能越大,而面临的语言价值考验也越大,其流行程度也更容易被来自其他语言的压力抵消。语言间激烈的竞争成为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

在如此复杂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为了弄清汉语学习与使用人群对汉语功能的认知,我们通过另一项语言调查进行深入了解。该调查将102名受试按不同学龄段进行分组,考察他们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并了解他们对汉语现实功能和价值的看法。

研究发现,在以华裔为主的本地汉语学习群体中,中低龄阶段的人群学习汉语主要出于家族长辈的期望或要求,如传承祖籍的母语;或出于非实用性、主观好恶或精神上的选择,如语言时尚度的主观判断、缘于个人喜爱等;而高龄阶段,学习者的实用性目的增强,现实动机占据支配地位。这说明学习者对汉语的接纳和理性认知越来越偏向于汉语所带来的现实效益,并特别看重语言对个人的“知能”建设作用。这里的“知能”是一体化的人才素质,“知”指知识、阅历、见地、眼界等智力和心理的认识积累;“能”指生存的技能、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是人主动参与事物运动,进行改造或建设的行为能力。检验一个社会人“知能”变化的显著领域,就是生存职场和现实生活舞台。如果掌握一门语言能够转化为有利于个人的现实资源,促进自己“知能”上的长进,提高应对职业发展和生活境况的能力,学习主体便愿意主动去选择学习。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非实用性目的”,无论在低年龄层还是高年龄层人群中,都是位居前列的汉语学习动因。非实用性目的,包括学习者对诸如荣耀、时尚、兴趣、成就感等行为效果怀有的心理期待。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们有别于生存保障、职业保障等务实的自我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偏向情感与归属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对精神层面达到自我满足与突破的需求,是心理、情感和精神上主观选择的结果。因此,学习者所持的非实用性目的同样代表了他们的某种价值取向。它虽不一定是学习者选择学习对象的首要原因,但反映了他们内心更高层次的心理期待。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该调查项目来看,这部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所能实现的精神满足与价值追求是十分认同的。因此,汉语传播者应该因势利导,顺应学习者的心理动机和精神追求,找到语言发展同接受对象的自我实现之间形成交集、甚至发生重合的途径。

(四)基于市场调节功能的语言传播条件认识

通过多个侧面对东南亚汉语传播所做的调查,我们对区域化汉语传播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汉语在一个地区内的推广和受欢迎程度与该地区的宏观传播环境,包括国际关系、政治气候、民间交往、文明开放程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传播是有机的、运动的、多变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容易受国家级或区域性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意识形态特征影响,一时风动便会波澜四起)。正因如此,语言传播一定要顺应传播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应注意培育并呵护有利于语言本地化的友好型传播环境。不胁迫,不侵入,不强植,实现传播语言与地方语言文化的相互涵化,彼此尊重,和谐发展。

其次,汉语跨境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与两个因素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语言接触,即不同语言发生接触、碰撞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联系与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互借用、吸收、混合或排斥的现象。如果多语接触的结果是彼此接纳与支撑的,则语言各方受益,受传语言的生存空间便宽松;如果接触结果相反,则彼此掣肘或抵制,受传语言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压、收缩,甚至被清除出语言文化市场。因此,语言接触空间格局的打造对汉语传播效果至关重要。二是受传语言(汉语)及其负载的文化价值与接受者的价值观、理想追求、个人需求等能否同轨,或至少实现近距离同向,关系到该语言的价值能否成功转化。简单说,就是受传语言和接受者能否在语言价值观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认同。

再次,一种语言(汉语)在传播过程中获得(受众)价值认同的效果有三种:(1)零接纳。该语言(汉语)的价值不能得到受众接受,在传播中受到厌恶、排斥,得不到任何实际运用,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转化失败。(2)消极接纳。受传语言(汉语)及其文化虽被接纳,但受众反应不积极,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客体文化进行历史性、博物馆式的认知,肯定传播语言和文化的历史价值,却不重视加以时代性转化,将“他者”变作“我有”。这种情况下,受传语言只能是一种死的语言,其所携文化只能代表一种死亡的文化。(3)积极接纳。受传语言(汉语)及其文化获得积极肯定,被接受地区和受众视作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注入推行的动力与关注,并赋予本地化的价值,进而变为自己的某种需求实现手段。

三区域内汉语国际传播定位思考

一种语言在传播活动中被认知、接受与使用的过程,就是该语言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也是语言接受者依据语言生态环境,基于语言使用的语境条件或需求,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使用方式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东南亚地区汉语地方化传播的特征表明,我们很有必要从区域性特征入手,对汉语的传播形式、自身价值和行动目标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东南亚地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性质突出

西方学者对语言传播的认识普遍会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性出发,比如Cooper(1982)就是这样来定义语言传播的:“采用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实现特定交际功能的交际网络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张的过程。”国内学者多从人种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认识汉语传播的问题,如李宇明(2007)认为,语言的跨境传播实质为“A民族(包括部族)的语言被B民族(包括部族)学习使用,从而使A民族(语言领属者)的语言传播到B民族(语言接纳者)”。民族关系视域,或者说语言社团的交流关系,以及语言的文化认知与使用功能,应作为汉语国际传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一点上,东南亚地区的汉语传播具有鲜明的特色。

鉴于汉字文化圈的历史影响、东南亚复杂的民族文化生态和语言事实,加之华人华侨高密度的人口构成比例和社会影响力,汉语在本地区的语言性质既属于外语,也属于第二语言;当然,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语作为华族的民族语言性质更为突出。

(二)着眼于传播对象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培育良好的接受动机

根据Schumann(1978)的观点,第二语言习得是一种逐渐适应第二语言的文化———即文化合流的过程,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中的一个方面。一个人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的能力决定了他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存在的社会及心理距离决定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社会及心理距离越近,第二语言就越容易获得。如果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大,则只能接收少量的语言输入;心理距离大,则不可能将接收到的第二语言应用在自我表达之中。学习者对待语言的态度和心理动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二语习得的水平和效果。

特定语言的传播活动,通常实际转化为对该语言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学习和认知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因学习者主观世界的调整以及身处客观环境的状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态度和动机便成为学习、认知效果的第一要因。一般认为,语言学习态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分为两种类型:(1)实用型———由于学习目的语会带来实际利益或好处而学习;(2)整合型———对目的语文化或使用目的语的群体产生好感、兴趣,希望成为该群体的潜在成员而学习。实用型学习动机可以演化出各种工具性目的,而整合型动机具有更加深刻的心理构成,关系到更加深刻的价值观认同。加拿大著名社会心理学家Lambert(1967)指出,如果出现了整合的倾向,它就会使人明显地保持一种强烈的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机……那些具有整合动机的学生要比只具有工具动机的学生学习法语的成绩更好。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另一个共同体的语言并想学好它,他必须愿意而且能够采纳代表另一个语言文化集团的行为方式,包括语言方式。一个人成功掌握第二语言之日,也是他逐渐采纳具有第二语言文化特色的各种行为之时。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东南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做过实证调研(王爱平,2000;原一川等,2008;杨杰,2010;熊丽,2011;余雪娇,2014),在认同学习态度和动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态度、动机及最终的语言认知效果与语言水平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正向关联,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融合型动机对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有比工具型动机更大的能动效果。这些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学家Dornyei(1994)对融合型动机的理论观点:决定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融合性动机的因素,并非一般假设的情况———学习者渴望融入新的目标语社团,而更多地表现为对语言学习的总的意向和目的语传达的价值。

由此我们形成一种认识:汉语国际传播的最终效果将体现在语言接受者身上,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认知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力,而他们的心理态度及同汉语文化保持的距离或亲近程度,则是形成这些动机与接受方式的前提。教育者和传播者应重视接受者的心理因素,认真分析他们的学习态度,尤其要注意把握他们对汉语的价值判断,以满足实用性强的工具型动机作为基本保障,主动并细致地做好融合型语言接受动机的培育和引导,提升学习者对汉语的语言价值预期。以这种方式,帮助语言接受者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将汉语传播从满足单向的务实性期望,转化为综合性强、复合度高的一种个人需求的实现方式。

(三)维护、利用并创造良好的语言传播环境,做资源型的文化建设

以往的汉语传播也许过于强化传播方的主观意愿,希望“推广”和“扩大”汉语的语言存在性和国际影响力,或多或少忽视了接受方对传播效果的助力作用,对汉语在接受者的自我实现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够重视。有些国家和地区出于经贸交流、文化传统、社会保障或政治军事安全的需求,与中国官方和民间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为汉语的广泛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历史证明,这样的语言国情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定时期和社会因素下,语言环境甚至还表现得相当脆弱,对政治气候十分敏感。近年来突出的领土领海问题、民族问题、军事力量对比问题等,对此便有鲜明的体现。因此,维护好已有的良性环境、充分利用友好型的语言文化传播条件、积极创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双边和多边政治文化大小气候格外重要。不能只从传播方考虑语言传播所能带来的语言文化利益,还要考虑到接受方的个人需求和群体利益,让汉语及其带来的中华文化变成适应当地社会与个人发展的一种资源,参与财富积累、精神建设和文化发展,帮助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步增长,达到传播双方共同获益的理想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东南亚汉语文化传播情况的分析,我们深刻感受到,该地区汉语传播具有十分突出的动态特征,这与汉语及汉文化在当地经历的历史境遇、社会变革、华人华侨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依赖性和文化合作程度等因素紧密而微妙地形成关联。语言传播活动如果能以受众的语言观及其对受传语言的价值定位为导向,将有效提升语言的认知度,疏通传播渠道,从而获得更佳的传播效果。人们对事物的情感和认识虽是主观反应,但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与调整,形成自我认知后的某种条件反射。要激发受众的积极反应,外部因素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格外重要,这主要体现为顺应式的培养和引导。

作为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传播方,必须敏锐审察语言传播的语境特征,深入了解目标对象对语言传播活动意义的认识,了解其语言政策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对待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基本观念,顺应接受方对汉语国际化所待的主观期待,利用语言文化传播的资源建设优势,积极改造或创造条件帮助实现接受方的发展愿望。以前的汉语传播理念中,我们的定位也许是希望更多人来学习和使用汉语。然而,这种动机里多少带有“我方”和“他者”的区别性概念,强调更多的是我们怎样做的问题。以现有的研究成果观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顺应”与“合作”,将接受方作为一个服务对象,按照他们的需求来要求汉语传播实现精准化服务。这种传播的新型理念可概括为:将学习“你们的”中文,转化为学习“我们的”汉语,最后通过学习汉语来成就“我自己”。汉语走向世界,真正变成世界的语言,归根结底是要成为大家共同需要的语言。

摘要: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汉语国际传播的热点地区。在学习人数多、传播区域广、密度大、社会化程度高等语言文化传播的现实背后,传播的条件和动因至关重要。接受方的心理因素、语言接触态度与习得动机等,是保障语言传播的核心要件,对传播结果有显著的决定作用。通过认识这些保障因素的形成根源,可以更好地把握传播事实的发展轨迹,并以接受方对待传播语言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为导向,积极采用顺应对方、对象合作的策略,确保取得高质量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汉语传播,适应,合作,语境,语言价值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 篇2

汉语国际传播感言

“汉语国际推广”和“汉语国际传播”是近几年对外汉语教学界常常听到和看到的.两个词语.顾名思义,“推广”即推而广之,“汉语国际推广”就是要在世界上扩大汉语的使用范围;“传播”即传扬播撒,“汉语国际传播”就是将汉语散布至世界各地.相比之下,“推广”具有更多的积极主动和刻意人为的含义.而“传播”虽也有人为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客观趋势使然,因此拥有更多人随天意、顺其自然的内涵.

作 者:印京华 作者单位:美国佛蒙特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年,卷(期):20086(1)分类号:H195关键词: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提升 篇3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密切相关,消除“文化渗透论”对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产生的消极影响,将有助于建构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下抓住新机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国家形象;软实力;“文化渗透论”

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这种发展的态势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我们可以理解为,汉语国际传播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如果通过汉语国际推广传播出去的是充满正能量的中华文化,那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说它是挑战,是因为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诸多不确定的困难,甚至包括“中国文化渗透论”的威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疑虑,这其中伴随的负能量的传播将损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首次提出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并将语言文字提升为国家的“战略性文化资源”,重申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迫切要求。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出席了英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此前,虽然已有相关专家学者[2][3][4][5]讨论过相关的问题,但是2015年12月6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提出了汉语国际传播新时期的新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辩证地认识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一、汉语国际传播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开放政策、开放眼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特别是当前国际交往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语言的国际传播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作为传播的主体,我们要推广汉语,可是作为传播的客体,世界各国人民愿不愿意接受汉语和其接受汉语欲望的强烈程度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能够形成我们愿意“推”、世界各国人民愿意“拉”的局面,对汉语的国际传播将是极为有利的。近年来,全球流行的“汉语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若干年前,中国留给世界人民的印象只是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的提供者,而现在当他们再谈论中国时,会对纳米科技、中关村、铁路建设,甚至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等新的话题更感兴趣。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政府对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方面的塑造和提升日益重视,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都对展示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和良好的国家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出版物等纸媒的传播,也有现代流行的形象片、纪录片传播和网络传播,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以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在海外成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的方式进行的汉语国际传播。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汉办2003-2007年工作规划“汉语桥工程”,同年11月,国家汉办在韩国首尔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底,已在全球建立了475 所孔子学院,开设了851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26 个国家(地区)[6]。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教授汉语的非营利性机构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无论是从传播的速度,还是从传播的广度、深度上来说,都表明了我国在汉语国际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文化渗透论”与汉语国际传播

“在全球化环境下,文明多样性成为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7]。”但是,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加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一些国家明显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理解为来自中国的威胁,于是不和谐的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了。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文化入侵论”“中国文化渗透论”等,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诋毁了中国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安全、绝不称霸的国家形象。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国家形象的受损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

针对“文化渗透论”的舆论,中国国家汉办原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原总干事许琳解释说:“孔子学院无意输出中国价值观,因为那种做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不同。孔子学院只想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友谊。‘软实力只是政治家和媒体冠以的概念,实际是语言文化交流。中国希望世界人民能了解真正的中国,并非说中国十全十美,也不是要刻意宣传什么,或者输出价值观。渲染中国文化渗透,有的是担心,有的是故意,这是没有根据的。”[8]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學人文学院院长、孔子学院理事苏赞尼也对记者说:“孔子学院是加强中西交流的一种好方式。作为国外最庞大、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培训和中华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上作出了重要贡献。”[9]实际上,汉语国际传播是全球客观需求与中国主观动因的结果。[10]

“文化渗透论”可能跟我们目前过于强调文化传播的策略有关。汉语国际传播分为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两个部分,在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的初期是以汉语教育为主的,但目前文化传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既有不同,又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不可偏颇。一味地只进行汉语传播或文化传播,将二者割裂开来,不利于汉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开展。目前这种过度强调文化传播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金立鑫教授认为,推广汉语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应该是适合“做”而不适合“说”的[11]。过分的地域文化宣传和对某一语言的推广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接受国有意或无意抵制,更不用说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很多国家尚有差异。因此,笔者建议,目前以文化传播为重的策略应该逐渐调整为汉语传播与汉文化传播并重的策略,使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齐头并进。虽然“中国文化渗透论”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受损,并对当前进行的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通过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将会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会与冲突,逐渐消除“中国文化渗透论”的消极影响,为中国营造一个和谐、和平的国际人文环境。

三、通过汉语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目前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如果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下抓住新机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繁荣发展。

(一)“走出去”与“引进来”

汉语使用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20%[12],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于世界通用语英语而言,世界上其他国家掌握汉语的人还是少数,所以世界各国人民也缺乏对真实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联合国虽然将汉语列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但是在国外举行的各种会议上,真正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几乎没有。汉语在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国际交流领域的使用还十分有限[13]。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传播本国的语言和文化都在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有的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甚至将其纳入本国的国家战略发展框架,如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会等,这种文化传播策略使得上述各国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积极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实施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第1卷英文版发布,正式在柏林和纽约出版,向世界传递中国语言学、中国学术、中国政府的声音,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语言学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14]

中国在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在国内也要努力地进行汉语推广,进一步加强实施“引进来”的战略,通过国家汉办、各级政府、各高校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等,吸引大批的对中国、汉语、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世界各国、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优秀学生来中国留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少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眼中看到的真实的中国跟他们在本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中国大相径庭。来华留学生通过自己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体会,进一步感受真实的中华文化与民情,重新认识与理解中国,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播中华文化,消除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负面认识,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新媒体与新机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超媒体”的强大功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到今天,正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整合为“混成”媒体方阵,共同发挥社会传媒的作用[15]。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形式更加多样,这也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汉语桥”中文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为世界各国热爱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青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网络孔子学院采用远程汉语网络教学系统,为全球汉语学习者及全球孔子学院师生服务,在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此外,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我们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抓住新机遇,加快汉语国际传播,努力推动汉语进入外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外语。2013年11月,英国文化协会发布《面向未来的语言》报告,公布对英国具有战略意义的10种关键语言。其中,汉语位于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之后,位列第四,重要性超过德语、俄语和日语。不仅如此,英国还宣布从2014年起,将汉语列为英国小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而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的互动与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必将有效地深化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将吸引更多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从而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即将在沪召开[EB/OL].http://sh.people.com.cn/n/2015/1203/c134768-27241227.html,2015-12-03.

[2][11]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4):97-103.

[3]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5):68-72.

[4][10]包文英.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国际汉语敎育, 2013(4):64-70.

[5]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事业新常态特征及发展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 2015(4):27-34.

[6]孔子学院2014年度发展报告[EB/OL]. http://www.hanban.edu.cn/report/pdf/2014.pdf, 2015-01-19.

[7]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办发[2012]52号)[EB/OL].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3-02/28/content_486129.htm,2013-02-28.

[8]中国汉办驳文化渗透论:孔子学院不输出价值观[EB/OL].http://news.sohu.com/20090418/n263464287.shtml,2009-04-18.

[9]部分海外孔子学院负责人驳斥“中国文化渗透论” [EB/OL].http://www.jyb.cn/world/gjsx/200912/t20091210_329337.html,2009-02-10.

[12]联合国工作语言[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JdXbFZ-msUJGC1KsyFYHxj2mwlYFOTWAZXq_h79OJz40eKfM-baTYvjQ11QXsxAVw14s460leoYCZTYrcrzVK,2016-05-26.

[13]許琳.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N].光明日报,2009-10-15.

[14]教育部语言字信息管理司.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

[15]李宇明. 201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序[C]//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 篇4

1.1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系统

在中国,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象声词来描绘复杂和奇怪的声音, 各种客观世界有许多叠韵词在使用中, 传达出一定程度的放松, 友好, 愉快的感觉。国民性的声音使一些欧洲和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国家的艰苦, 枯燥数字, 但如果老师能将演讲知识, 放在所隐含文化背景下解释给学生, 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汉语的认识。

1.2 词汇是语言最为重要的基础

词汇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哲学思想和道德信念。汉语中的一些话同汉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反映了汉族文化的积累、渗透知识经验、情感色彩。例如, 在汉语的许多话中的含义是代表吉祥高贵。如“龙”、“凤凰”代表好运气, 独一无二的, 对词或短语的组成通常有这个意思。这与中华文化的“龙”、“凤凰”图腾有关。“牡丹”为代表的财富与贵族, 鸳鸯”表明一个美丽的爱情, 松树和柏树表明了不屈不挠。汉语词汇的许多引申是需要理解这些文化的寓意, 否则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字眼。另一方面, 汉语成语谚语具有高度的文化性。汉语中的成语有上千条, 使用的十分频繁。外国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 根本就不能掌握这些术语的正确使用。

2 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文化

2.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了解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他们学习中文, 有什么是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等, 出于学生正确理解的目的,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结合教科书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编写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初学汉语的留学生, 其中大多数对中华文化所知甚少。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问卷, 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具体情况, 看看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想法, 以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一般而言, 只要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表明他们首先在不同程度上对汉语言都有一定的兴趣,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较容易做好。不同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 许多学生喜欢中华文化, 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中华文化, 从而导致学习中文的兴趣。例如, 吃饭, 享受中餐, 观看中国电影。此外, 一些学生看到,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经济快速的发展。并考虑他们毕业后的诸如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他们已认识到学习汉语和掌握汉语对个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 指导他们学习中文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的学生谁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和共同利益, 可根据材料提供相应的材料。

2.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大相径庭的, 语言教学更加注重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教你学, 我讲你记, 我问你答”这种模式, 学生学习是在被动状态,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 充分引入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将枯燥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语音初学阶段应着重强调区别。在教学课程中提到的经典笑话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有助于理解和接受。

还有相近发音, 平卷舌的问题, 分配到小组进行培训。然后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实践效果, 您可以介绍一些绕口令, 并解释其含义, 在文化渗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涉猎中国相声, 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留学生的母语都是26个字母组成的, 而汉语是由汉字组成的,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时可以通过介绍书法知识来介绍不同字体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图片等, 以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我国的篆刻, 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 培养学生学写汉字, 甚至雕刻汉字, 让他们觉得, 不仅可以写汉字, 您还可以享受中华文化。在情景教学的操练中, 可以让学生学习说话, 走路和行动, 甚至方言也可以引进课堂, 寓教于乐, 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的歌曲, 与其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篇三百字的文章还不如学习唱一首歌曲, 毕竟少花了不少时间, 音乐无国界, 只要唱对了音律。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下来。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课堂气氛活跃。语言和文化为内容的手段, 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真正学习汉语是在巨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背景下进行的。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 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没有语言, 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因此, 当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语教学, 文化地位的更加深化也更为突出。为了使得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能够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 我们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 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50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C].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9.

汉语国际推广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篇5

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其致力于通过汉语推广中国文化, 介绍国家魅力, 以语言推广促进文化传播。把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和汉语国际推广结合起来, 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是完全有可能而且非常必要的。

河南武术融入汉语国际推广的可能及作用

汉语国际推广的教学实践表明,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多元化状态,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武术就是拥有较高兴趣度的文化项目。在外国人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看来, 汉语是非常难学的, 持续单纯的汉语学习常让他们觉得缺乏趣味、身心疲劳。把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融入汉语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紧张的汉语学习之余, 穿插中华武术的教学,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是汉语推广中吸引学生扩大生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种语言同时就意味着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以不同的文化为载体, 可以吸引相应文化的爱好者学习汉语。河南的少林、太极两大武术门类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国际上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有着广泛的国际群众基础, 把武术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主干课程之一, 不仅传授武术技能, 同时介绍武术内涵文化, 使语言学习更形象更有针对性。这样以对武术的了解和学习需求为抓手促进汉语的学习, 可以丰富汉语国际推广的途径, 扩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广泛性。

汉语国际推广对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普及武术技法, 从广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一般人学习武术通常都是从武术技法开始, 甚至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 学习武术就只意味着学习武术技法, 因此, 武术技法的传播与教学是武术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面对面的示范和模仿是常用方式, 但语言交流同样不可或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没有语言的参与, 交流的效率和效果都将大受影响。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步骤的组织、技法要领的讲解、学习训练的要求等, 都需通过语言来实现, 这在师生同是中国人的教学中是自然而然的, 而当学习者是外国人时, 这些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事实上, 在中华武术国际化的过程中, 一个无法跨越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 虽然翻译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但很多技法名称本身就带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如体现出四字格为主、简约为美、工整对称的文化特点, 这些也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对汉语的深入理解才能领会。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会使用汉语, 无疑为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潜在对象。那些原本在担心或徘徊的人, 会因为学习了汉语而增加学习武术的意愿和信心, 从而使中华武术的海外学习者越来越多, 拓宽武术国际化的广度。

传播武术文化, 从深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了解和学习一种武术, 只学练其外显的技法是不够的, 因为每一种武术技法的背后, 都承载着特定的武术精髓和内涵, 对这些方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入真正地了解武术本身。拿少林武术来说, 其有原生拳种30多种, 动物、植物、日常用具、自然四季等在其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每种拳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在里边。从整体来看, 少林武术涵盖了易学、兵学、伦理、美学、养生等很多方面, 其中有些方面如拳法、兵器等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展示手段来传播推介。少林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 儒、道、释三种文化思想在其中都有体现, 其与地理环境、社会氛围等都有互动影响, 这些思想意识、精神内涵等方面较为抽象的文化信息则无法单纯地直观展示, 必须通过语言这种载体来进行介绍和解释。另外, 某些武术招式的名称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 如太极扇中的白鹤亮翅、挥鞭策马、手挥琵琶、仙女奉茶等, 这些单靠翻译根本无法传达其中的美感和韵味, 只有真正理解了汉语意思才能体会。汉语国际推广致力于更多的人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汉语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接触和了解特定领域的文化信息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在学习武术的海外人群中推广汉语教学, 武术学习和汉语学习相互促进, 有了良好的汉语基础, 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的学习都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从而使武术国际推广不只是停留在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 使其国际化的层次和内涵都得到深化。

以语言为载体, 促进武术文化相关领域蓬勃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河南武术的发展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武术本身。以少林武术为例, 很多国家政要都表现出对少林武术的兴趣, 来中国访问也有意愿亲自参观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也是久负盛名的功夫文化体验旅游胜地;以少林武术为题材或手段的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 在政治、旅游、教育、影视等领域都可见少林武术的参与, 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及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推进,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了语言这个有效工具, 他们对于少林、太极等武术文化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河南的功夫旅游体验、功夫题材电视剧、武术体育赛事等领域会因为更多国际人士的关注与参与而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基础工作

应着力培养具备河南武术和汉语国际推广两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以汉语国际推广专业为依托, 融入武术技法及武术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比如在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开设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课程, 提高他们的武术文化技能和修养, 短期速成的途径是对即将赴任或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及教师进行武术强化培训, 由于时间限制, 一般只限于武术技法方面。二是以武术专业学习为依托, 增加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核心课程, 如汉语言基础知识、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技巧、外语教学课堂管理等。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即属于这一途径。此外, 短期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适当达到这一要求, 如通过选派合适的武术专业学生参加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的集中培训, 使其获得关于汉语教学的专门知识, 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短期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采取长期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设置和教学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应开发生产大量相关的资源。主要有:适用于武术展览与表演的服饰、兵器等的实物与图片, 嵩山及陈家沟有代表性的实景图片或视频, 武术影视剧视频资料, 武术技法及文化教学教材及配套视频、多媒体教学课程等。其中教材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实现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需要专门编写既符合武术教学规律又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并适应汉语教学需要的对外武术汉语教材, 在国内外跟汉语国际推广有关的各机构各院校特别是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进行大力推广。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途径

河南武术文化展览。以少林与太极武术文化为主题, 把有关发源地风景、功夫技法、兵器、服饰等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形式陈列展览。但这种方式对河南武术文化的展示传播是浅层次的, 在一般的汉语国际推广中起的是初步宣传河南武术文化的作用。

河南武术文化巡演。以少林拳法或太极拳为主要载体, 编排综合反映河南武术文化的专项节目, 有组织地在外国的中国文化年节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进行巡回演出。这样可把河南武术文化的魅力直观地展示出来, 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深他们对河南武术的了解甚至激发他们的热爱。

河南武术技法教学。选取比较简单易学的少林武术拳法如动物象形拳、自然拳或者比较基础的太极拳, 在学汉语的外国人中进行推广教学, 为他们提供强身健体、防身护人的技能, 使他们获得对河南武术技法的切身经验。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及国内外各个从事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的团体机构, 可以把少林拳或太极拳的教学作为选修课或文化体验课, 与常规的汉语教学相搭配。这种途径, 一般有一两个专门学过少林武术技法的老师就可实现。

河南武术影视剧鉴赏。中国电影中与少林寺和太极拳有关的有很多, 如《少林寺》《龙在少林》《少林豪侠传》《少林四小龙》《木棉袈裟》《智勇和尚》《旋风小子》《功夫小子》《推手》《太极宗师》等。在汉语国际推广教学机构开设原声少林武术电影鉴赏课, 以不定期的体验活动或定期的选修课等方式来呈现, 在观看功夫电影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武术文化, 并通过原声即普通话对白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

河南武术文化讲座。河南武术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通过观看展览或表演等形式很难深入领会, 必须经过专门的讲解点拨, 因此, 开设专门的河南武术文化讲座就很必要。讲座可结合现场演示、图片、视频等介绍河南武术的历史、门派、礼仪、规矩等。对低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可以配翻译以保证他们的正确理解。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通过直接听汉语既能了解相关武术文化, 又可检验并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开设武术汉语课程。主要分为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两大块, 分层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程适合在国内外有汉语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院系开设, 对象主要是对河南的少林和太极特别感兴趣的留学生, 通过周密系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 让学生在汉语水平上有很大提高, 同时又深入了解少林武术文化, 培养出的是既懂汉语又懂武术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又会成为河南武术国际推广的主要推动者。据悉,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已经在研究实施设立汉语言本科生的少林武术方向相关事宜, 相信未来会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一般的汉语培训机构, 因汉语教育系统性和深度的欠缺, 一般只适合开设简单的武术技法方面的汉语课程, 主要学习一些招数名称、动作要领等方面的汉语词句。

河南武术文化体验。通过一系列推出去的方式吸引他们走进来, 以夏令营等游学方式, 组织国内外对河南武术感兴趣的汉语学习者亲自到嵩山少林寺及焦作陈家沟参观访问, 通过观察和交流, 练习汉语交际能力, 同时也能获得对河南武术最直接最真实的认识, 更加激发他们对河南武术文化及汉语的热爱, 也为河南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和相应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传承河南武术文化的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武术是外国人兴趣浓厚的文化项目, 河南武术资源丰富, 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融入河南武术文化, 可以促进河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这需要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和相关资源开发等工作, 可采取的具体传播方式有展演、教学和体验等。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河南武术,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罗春霞、李雷、赵发田:《浅谈中国语言文化在武术中的体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2) 。

[2].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 郑州: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2年版。

[3].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 《体育文化导刊》, 2011 (2) 。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 篇6

一、孔子学院简介

孔子学院也称为孔子学堂, 同时也包括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从属性上来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机构, 其真正的身份地位更像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合作平台。其本身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 其宗旨体现在对外交流过程中, 更好地借助于国外的大学资源和研究平台来发挥孔子学院的机制和作用。其中, 对于孔子学院来说, 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规范职能, 通过孔子学院的规范来为全世界的汉语言学习者提供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 提供全方位的汉语标准, 同时能够为汉语言的爱好者输入最为正规的汉语言学习渠道。孔子学院的总部设立在北京, 在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 尤其是境外的孔子学院, 作为分支机构主要是由我国牵头主持, 吸引国外的合作者进入的模式, 这种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国外的资源和平台, 同时也让汉语推广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将学院称为孔子学院, 其目的就是像孔子般传道授业, 广收天下门生, 作为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孔子在国外也是广为人知, 通过孔子的精神力量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交流, 在国家层面上, 给予高端的战略认定和政策支持, 由国家汉语言领导小组来承担孔子学院的规划和设置工作, 统一进行分布管理和资源整合。秉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为旗帜, 加强与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沟通, 真正地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更贴近世界, 真正让中国文化广泛传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加拿大中文协会会长陈山木先生是本计划的最早倡议者。中国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 许多孔子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都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 2009年习近平任副主席时亲自参与挂牌仪式的就有3个, 未来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不是衣服鞋子彩电汽车等有形物, 而是中国文化及国学。

二、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模式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模式能够更为规范地输出文化精髓, 相对于以往的粗放式的对外传播交流, 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有限, 缺乏权威的专业的文化疏导, 这也让世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陌生的状态, 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实际情况, 需要从更深层次出发来研究和看待孔子学院的传播。从孔子学院规范的角度上谈模式, 有几点需要得到认可: 规范的教学内容、规范的入学机制、规范的招收对象和招生方式, 孔子学院从这几方面看真正地做到了规范到位。尤其是教学模式的规范, 教育资格的认定具有权威, 教师具有权威认证, 教学内容上也具有十分地道的设计。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充分说明了孔子学院的教学发展方向是多元的, 教学理念是开放式的, 教学基础观念是一种引导式的, 以提高学员的认识程度和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 让学院真正地做到从被动到主动。孔子学院的机制是建立在汉语言的特点上的, 孔子学院属于半官方的语言学院, 从官方的角度上成为合作的一个基础平台, 从民间的角度上, 增进了民间交流的途径。官方交流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汉语言专业的科研院所来说, 很多大学、中学、甚至是小学都设有汉语课程, 这样的课程设置本身就有力地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 通过语言的交流成就了汉语言的特点, 通过语言的平台作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 这样的特点同样也体现在民间的性质上, 体现在民间语言交流的作用上。孔子学院的功能问题是全方位的, 是多方面, 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孔子学院不仅仅包括语言上的交流合作, 包括汉语言的学习和汉语课程的设置, 同样的, 汉语言也包括整体上的语言功能设计, 包括语言的咨询、家教、语言夏令营等等。这些多方面的组织活动, 让孔子学院的功能更加完备和全面。

三、孔子学院对国际汉语教学的意义

孔子学院在世界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之前, 我国的汉语言教学和对外文化传播缺少主动性, 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汉语言教学缺少一致性。每个国家和地区了解汉语和学习汉语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够正规, 甚至在汉语教学中没有更深层次地挖掘, 让国外的爱好者仅仅只是了解到了汉语言最为粗浅的一面,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汉语言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确的体系, 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和专业的授课教师对于汉语言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 甚至是不正确的。面对这种情况, 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孔子学院这样的平台, 与其说是一个机构的建立, 不如说是一种机制的建立, 一种重要的传播模式和手段能够更为有效地、有质量地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加强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 从这个意义上讲, 孔子学院的建立就具有了十分重要而巨大的意义,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权威的存在, 能够让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最为实际的存在。比较之前, 能够发现孔子学院的地位和意义, 比较当下, 同样能够从孔子学院建立以来, 发现其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孔子学院真正地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至目前, 孔子学院的国际汉语教学统一了教材、统一了交流模式, 将真正纯粹的教学资源传播到全世界, 让文化的发展和内涵成为了全世界最为重要的教学基础, 也真正地使得国际汉语教学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孔子学院的模式, 让中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成为了一种模式, 成为了一个品牌, 成为了全世界最为广泛的一种资源。尤其是品牌效应的宣传作用非常明显, 作用也非常大, 孔子学院的发展让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变得更为突出, 更为有章法, 同时也更为鲜明的旗帜, 让世界了解孔子学院的目的, 了解汉语言学习的特点。一个国家的语言变为世界语言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历史机遇和历史发展阶段, 比如英语成为世界语言是因为英语世界的代表国家在世界范围具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表现出了语言的强势地位和国家的强势。我国是一个从闭关自守的发展阶段转变过来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 语言也是由封闭转向开放, 但是复杂的象形文字却直接影响着英语语系国家的学习, 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的、有公信力的汉语机构系统地对外宣传, 以及把握汉语言对外宣传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这就是正确的发展路径, 也正是孔子学院的最为重要的意义所在, 这促使我们全方位地投入到孔子学院的建设当中, 只有利用孔子学院这样的发展平台不断地加强对外汉语的传播, 才能够让孔子学院发挥出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四、国家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如果说孔子学院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教育平台, 那么国际汉语教学的机制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而最终形成的。国家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工作需要真正地发挥出对外宣传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语言发展的基础上, 能够更加方便地将浓厚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让世界了解汉语教学, 了解汉语基础, 了解这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内涵, 真正地让汉语教学促进文化传播的发展, 成为国家汉语教学的一个标准化模式, 让语言突破过境, 让语言成就文化, 成就最为重要的文化路径和平台, 让国家汉语教学中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能够支撑起文化的基础和发展内涵。能够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战略的高度, 能够在国家顶层设计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真正意义上让文化这种软实力越做越强, 文化功能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突出。要在教学的程序中扩展文化, 要在教学的平台上设计文化, 要在教学的质量上以文化为标杆标尺, 要在教学的整个基础环节中始终让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推动力量, 让文化能够更加科学地实现教学传播的基础, 让教学成为文化传播的推动力。

摘要:当今世界,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体现在综合实力上, 其中就包括语言的影响力, 具有对外输出汉语言的一个良好输出模式和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区别于英语这个国际语言, 汉语的推广在当今世界上属于后发展, 对其需求的动力是喜好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尤其是国际交流在汉语言的问题上更加突出地体现了其重要性。基于此, 从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与国家汉语教学的关系角度展开论述和研究, 试图从把语言教学建构在文化传播的角度上, 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 2008, (7) .

[2]徐丽华.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3]吴晓平.中国形象的提升:来自孔子学院教学的启示——基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问卷的实证分析[J].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 , 2011, (1) .

[4]易丽平.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5]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 2009, (7) .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 篇7

一 “A很多”句法结构及其句法功能

(一)“A很多”是一个述补结构,“很多”充当的是程度补语。

其表义功能是表示比较,大多数出现在表示比较的句子中。例如:

(1)在新德里,新鲜蔬菜、水果要比北京贵很多,特别是绿叶菜。 (《环球时报》2000.12.29)

(2)相对出境游购买意外险的积极性,国内游显然要弱不少。 (《国际金融报》2005.09.23)

“A很多”前面常常出现助动词“要”或者“会”。例如:

(3)记者本来想相对于其他项目,过浮桥要简单很多,但是上了浮桥就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江南时报》2002.09.07)

(4)不能肯定现在上网能联系到多少生意,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不上网,以后会少很多生意的机会。 (《华南新闻》2000.04.19)

(二)“A很多”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中心语。例如:

(5)大体上差不多,只不过家里要比这里大很多,而且比较自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9.14)

(6)这样,在异国的日子里,一定方便不少,也平添了许多乐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9.23)

有的多个“A很多”连用,充当连谓句中的谓语。例如:

(7)如留学生所做的工作会比日本学生多很多,琐碎很多,累很多等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2.27)

“A很多”也可以在带“比”字的偏正短语中充当中心语,然后整个偏正短语充当定语。

(8)当然,爱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是很惹人注目的,尤其是身为公众人物,事情就更复杂了。 (《环球时报》2001.3.20)

(9)可是在她接触的人中,有好多条件比她好很多的人也同样很苦闷,她越来越感到,身体健康的人也需要爱的滋润,需要精神救助和心灵抚慰。 (《人民日报》2006.01.24)

少数“A很多”也充当状态补语,构成“V得+A很多”结构。例如:

(10)可以说中国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应该踢得好很多。 (《市场报》2002.06.15)

少数的“A很多”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充当结果补语,构成“V+A很多”结构。例如:

(11)在南京林业大学一条约100米长的小溪内,上游多个排污口排出黑浊发臭的生活污水,途经几个竹炭坝后,色泽变淡很多。 (《华东新闻》2006.02.05)

有的“A很多”构成否定性比较句,即“比……没有+A很多”。例如:

(12)一般的公共汽车的票价差不多1欧元一张,因此租用电动汽车比乘公共汽车没有贵很多,但多了许多的自由和方便,这当然也是电动汽车出租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汽车报》2003.04.01)

有的是“A+(很多+N)”,如“大很多岁”“高很多倍”。例如:

(13)他是一个音乐家,比我大很多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4.27)

有的甚至出现了“A很多”与“很低”的并列结构。例如:

(14)一般口腔温度比腋下温度高1℃左右,如果测试的口腔温度比腋下温度高很多或很低,电子体温计可能存有问题,最好不要使用。 (《健康时报》2006.10.23)

二 “A很多”的历时考察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扩散

(一)“A很多”述补短语的历时考察

我们在北京大学历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检索到“低很多、好很多、差很多、贵很多、便宜很多、大很多、重很多、轻很多”等结构,这说明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结构。

(二)“A很多”述补短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扩散

我们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1995年全年的《人民日报》中考察“低很多、好很多、差很多、贵很多、便宜很多、大很多、重很多、轻很多”,《人民日报》中没有上述结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只出现了1例“大很多”,2例“好很多”。例如:

(15)金苟的块头比卢小波大很多。 (《方方小说选》)

我们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到11例“好很多”,1994年出现的这1例可以确定是较早的:“从事领袖肖像创作,光技巧好还不行,有不少人水墨技巧比我好很多,但创作领袖肖像却感困难。”(CCL文件名:当代报刊报刊精选19942.作者名不详)之后北京籍作家王小波90年代的作品也出现了这样的例句:“那情形不见得比该老乡好很多。”(《沉默的大多数》)

由于没有1996~1999年的报纸语料库,我们无法检索上述报纸中是否出现了“A很多”,但根据1995年《人民日报》没有出现高频的“A很多”结构、2000年出现了11种共计40次“A很多”的情况推测,估计“A很多”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向其他汉语方言中扩散,渐渐地渗透进了普通话。表1是我们对2000~2006年来15家人民日报报系报纸的考察数据。有的“很多”跟在形容词后面充当谓语,不属于述补短语的“A很多”。例如“潜在的危险很多”不属于述补短语,不计算在内。

2000年出现了11个形容词构成的“A很多”结构,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低很多”,共出现13次。从我们考察的2000~2006年15家报纸中的“A很多”种类和次数可以看出,“A很多”的出现频率明显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出现的“A很多”结构的种类是2006年的4.09倍,2000年出现的“A很多”次数是2006年的12.3倍。

HSK词汇表中最常用和次常用词表中前40页共有309个形容词,我们排除了部分不太可能构成“A很多”的形容词(如“一般、一定、一样”)和形容词兼名词的“矛盾”之类的词,用其中239个词来考察2000~2006年的15家报纸,在考察的239个形容词中有66个词构成了“A很多”结构,占239个形容词的27.6%,占309个形容词的21.4%。

续表1

三 “A很多”在共同语中存在的理论解释

(一)目前“A很多”所属的变异阶段

“A很多”是方言接触的结果。而这一少数方言中的结构进入到其他方言或共同语中应当属于一种变异结构。根据变异是否与其他因素有联系,可分为无序变异和有序变异。无序变异是随机的、与其他因素没有联系的变异。魏茵莱希、拉波夫等提出的“有序异质”理论认为,如果当某一变异成分在言语社团中被某一群人接受,并开始传播,那么语言无序变异就进入有序的阶段,语言演变就开始了。根据徐通锵(1987:1~7)、陈保亚(1999:457~458)的进一步研究,语言演变就是无序变异与有序变异在旧结构与新结构之间的一个自组织过程:

旧结构→无序变异→有序变异→无序变异→新结构

丁崇明(2000:117~121)从不同的角度把语言演变的类型分为:无序变异和有序变异,个人语言变异、部分人模仿变异、群体模仿变异和言语社团变异,恒常变异和偶尔变异,有意识变异和无意识变异,母语变异和非母语变异;并对语言演变的部分原因做出了一些解释。

丁崇明(2001)进一步总结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认为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指的是语言演变一般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大致模式。演变的过程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中的第一种是:

undefined

A→(无序变异)——→(准有序变异)————→(有序变异)———→(准无序变异)————→(无序变异)—KG-*2/3]—→B

“A”代表旧结构,“B”代表新结构。无序变异是与其他社会因素没有联系的变异。当变异进入到第二步“部分人有意识模仿变异”时,旧结构开始了演变,部分人开始有意识模仿变异成分,这时变异成分与社会等因素有一点联系,但不明显,因为人数太少,变异出现得也不多,所以只是准有序变异。而进入到第三步“群体有意识/无意识模仿变异”时,变异群体化了,变异成分与社会等因素有了明确的联系,属于有序变异。当变异进入到第四步“泛群体无意识自然变异”时,变异成分扩展到多个群体外,与社会等因素的联系规律性不太明确,但也还有一定规律,这种变异属于准无序变异。而变异进入第五步“全社团无意识自然变异”时,变异成分为全言语社团的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变异成分与社会等其他因素失去了有规律的联系,进入了无序变异阶段,这时演变完成,形成了新的结构B。应当指出,社会语言学所说的无序专指变异成分是否与社会因素有联系,如某一语言形式是否与阶层、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相关,这并不是说某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语言结构中是无序的。应当说任何一种变异的出现都与语言结构的自身规律有关,都有其潜在的结构基础,大多数都是受语言中一定的规则制约的。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在语言系统内部,第一阶段个体无意识变异是一种语言系统自稳控制下的变异,第五阶段的变异则是在系统的自组织控制下的变异。

从“A很多”的使用频度和构成它的形容词的数量来看,不少人已经在无意识地使用这种结构,甚至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播音员都偶尔在无意识中使用这一结构,这种结构已经悄悄地进入汉语共同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A不少”。“A不少”是北方方言中本来就有的结构,但据我们的统计,7年累计构成的“A不少”共33项,为“A很多”构成项目的一半。7年15家报纸上出现的“A很多”共计1551次,而出现的“A不少”共计281次,仅为“A很多”数量的18.1%。

我们认为,从语言变异的五个过程来看,“A很多”已经进入了变异的第四阶段——泛群体无意识自然变异,即准无序变异阶段。当然,现在因为还不是大多数人在使用它,它的地位还不稳固,有很多形容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用法,详见下面的分析。

(二)共同语中将出现的“A很多”预测

在我们考察的239个形容词中,有173个形容词在7年的15家报纸中没有构成“A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词在香港粤语中不能构成“A好多”。为了搞清楚这173个形容词在香港粤语中有多少能构成“A好多”,而它们目前还没有进入我们考察的这15家报纸,我们删去了19个不太可能构成“A好多”的词(如“真正,整个,相当,相反,相同,困,平均”等),设计了154个词构成“A好多”的问卷,请香港的25位母语为粤语的中小学教师回答此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份。154项“A好多”中“要紧好多、同好多”有22人均认为不能说,37项有1~5人认为可以说,如果排除说得较少的这37项,共有115项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香港粤语中。其中有60项11人(即50%的人)认为可以说。④详细结果见表3。我们认为,在香港粤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A好多”,有可能按其使用频度在今后依次逐渐进入共同语,形成新的“A很多”结构。

(三)“A很多”存在的语义基础

汉语共同语中原来没有“A很多”结构,而是用“A得多”“A多了”或“A不少”来表示类似的语义。湘方言中的邵阳话有“A很多”结构,香港粤语口语中用的是“A好多”,书面语中用“A很多”,香港粤语中没有“A得多”“A多了”或“A不少”。在香港粤语中“A很多”与共同语中的三种形式是对立互补的,在共同语中原来似乎也是对立的。但是90年代后期“A很多”这种来自南方方言的形式与共同语中原有的形式展开了竞争,并很快在数量上超过了“A不少”。

为什么“A很多”那么轻而易举地在共同语中扩散开来?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是“A很多”与其他三种形式并不表示完全一样的语义,它进入共同语与其他形式并存并且迅速发展有其理由。第一,“A很多”与“A得很”“A多了”在语义程度上有差异;第二,“A很多”表示的程度没有“A得多”或“A多了”高;第三,“A很多”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的描述,而“A得多”或“A多了”有一定的主观化,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分析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语感,我们在23名北师大研究生及部分外校非语言专业人士中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除1人认为三者没有语义上的等级差异外,其余22人认为有差异;13人认为程度最低的是“A很多”,5人认为程度最低的是“A多了”,4人认为是“A得多”;除2人不赞成我们第三条意见外,其余21人赞成我们的意见。⑤总之,我们总结的上述三条理由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很多”不能替代“A得多”或“A多了”,它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它丰富了共同语形容词程度表达的形式,是一种应该欢迎的句法结构。

[附 注]

①?北师大已毕业硕士徐棠是湖南邵阳人,她说邵阳话有“A很多”这样的结构,而且使用频率很高。

② 2007年8月我们曾向几位香港教师调查香港粤语中是否有“贵很多”这样的“A很多”的说法,他们的回答是香港粤语口语中说“A好多”,但书面语写为“A很多”,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向25位香港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22份问卷,其中13人回答香港粤语中的“A好多”在书面语中等于“A很多”,3位回答大部分等于“A很多”,3份回答不等于“A很多”,3位未回答。

③?考虑到《华南新闻》是广东的报纸,没有统计其中出现的“A很多”;《京华时报》出现的“A很多”数量比较多,但是它创办时间不长,只有2003年到目前的电子版,所以没有统计它的数据。

④?配合调查的香港教师有:蔡赐琴、黄吟秋、黄秋霞、黄丽瑶、黄浩辉、何秀芳、何香兰、何思恩、赖咏筠、李定香、林少英、林检霞、梁翠薇、饶沛琪、石嘉玲、苏咏思、吴婉婷、严淑儿、叶皓欣、张凤均、钟少颖、周美好。特此致谢!

⑤?参加调查的是:陈××、杜朝晖、邓林初、龚振国、李永娟、柳美英、刘梦彬、江丽莉、马红云、孙群、肖青、徐棠、王健、吴艳、吴碧红、张则顺、张美芳、张凤丽、赵颖、周辉云、邹铁方、邱亮。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徐通锵.语言变异的研究和语言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语文研究,1987,(4).

[2]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丁崇明.语言演变的部分原因及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6).

泰国汉语文化传播综述 篇8

1. 历史背景

汉语文化, 狭义来讲即为华夏文化。几千年来, 汉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睦邻各国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从东南亚邻国泰国我们就可以找到汉文化传播的踪影。

早在两千多年前, 中泰两国就有了经济文化的交往。在泰国, 汉语传播的早期模式可以追溯到华人为子女设立的私塾。该类私塾为当地华侨、华人子弟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后来发展成为华侨学校, 教授国语、常识、算数、美术、音乐、体育和泰语等课程。孙中山先生在泰国倡导成立的中华会所, 于1908年建立。

2. 近现代传播进程

建于1909年的华益学堂可以说是泰国近百年来最早建立的华文学校。二战结束后, 汉语在泰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1988年泰国华人纷纷发表言论, 要求政府放宽华文教育政策, 得到批准;1991年年底泰国民间最大慈善机构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博士提出创办华侨崇圣大学的申请, 很快获得政府批准, 并蒙泰皇御赐泰文校名。这也是迄今为止, 泰国唯一一所受泰皇御赐校名的私立大学。自此, 泰国的华文教育打开了新的历史局面。

20世纪90年代后, 汉语教育在泰国迅速发展。1999年泰国政府将中文列入大专联考外语的选考科目, 2000年泰国教育部又正式通过了高中的汉语课程, 许多学校包括一些专科学校、公立中学也陆续开设汉语课。在2008年以前泰国已基本实现所有中学都开设汉语课程。

在泰国高校里, 汉语教育也有了巨大发展。部分公立和私立大学相继设置了汉语专业, 开设了汉语课程。高等院校中, 国立和私立大学开设汉语学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共有21所。最先开设汉语专业的院校为朱拉隆功大学, 朱大也是泰国最古老的大学, 被尊为“泰国最有威望的大学”。在泰国, 承担汉语教学任务的学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政府开办的大学 (如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 ;第二类是教育部批准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如曼谷商业学校、曼谷易三仓商业学院、东方文化书院等) ;第三类是民办学校, 由泰国教育部开办, 其经费由华侨或华侨社团负担。

目前, 泰国民办华校近100余所, 分布在曼谷及其他各府, 其中曼谷地区华校占20%。在泰国的汉语培训机构也是遍布泰国。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之多, 达到数以万计的规模。为次, 泰国教育部特别制定出一份促进泰国汉语教学的五年战略规划。与此同时, 泰国国内每年都会举行各级各类的汉语水平考试, 以促进在校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汉语的热情。

在汉语教学发展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机下, 中泰两国高校和有关部门, 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泰国皇室、政府和中国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 积极合作。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是泰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 于2006年8月成立。截至目前, 泰国已经有12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 位居东盟各国之首。

二、泰国汉语文化传播综述

泰国是世界上华人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汉语在泰国的学习、传播历史颇为久远,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可谓风风雨雨, 一路艰辛崎岖。日前, 因为中国政治、经济力量的日益强大,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加大, 汉语的兴盛与其有着密切联系。在泰国, 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依然是令人欣喜、乐观的, 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广泛的内部与外部因素:

1. 内因

汉字是汉民族一个鲜明的标志, 民族精神的图腾, 汉文化的最好展示。汉语更多的承载了每一位海外华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向往, 一种叶落归根的夙愿。海外华人普遍对汉语有着一种文化的自觉性。

在落叶归根这样一种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情结指引下, “说汉语、写汉字”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的一种感情的寄托方式。当回归故里的心愿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实现时, 这样一种带着浓浓的故乡味道的方式就成为了他们抒发感情的突破口。他们的子孙也通过学习汉语来找寻自己的“根”!在这种强烈的寻根意识牵引下, 学好汉语成为一种使命。泰国特殊的国情———华人、华裔众多, 也势必使得汉语得以广泛地传播。旅居泰国的华人乐于将汉文化传播到泰国, 并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在泰国大量兴办华校, 努力传播中华文化。

2. 外部推动

从学习汉语的动机来讲, 汉语学习的发展最初是以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个别泰国学生为主。渐渐地, 中国的日益强大成为吸引一部分汉语学习者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在亚洲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以及中国市场潜在的巨大能量、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策略等, 这些因素都吸引了很多泰国汉语学习者, 促进了汉语在泰国的推广。

泰国社会各界已达成这样的共识:中文在泰国已经拥有和英文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 甚至一些有意于到中国从事工作的人认为中文的重要性超过了英文, 他们认为熟练掌握中文可以帮助自己在社会上赢得更具优势的竞争条件———中文不但是谋生的工具, 还能够用来与外界沟通、谈判, 提高业务竞争力, 并且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促进对中泰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 同时也有利于把优秀的泰国文化传播到中国。

因此, 学好汉语对泰国人来讲, 与各方面的现实利益紧密相关。汉语这种语言的掌握程度,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工作状况的优劣与在社会竞争力的强弱。所以学习汉语、学好汉语在泰国对于有志于参与社会竞争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1学校汉语课堂的文化输出

在泰国的汉语课堂里进行汉语教学的中国老师分为三类:

(1) 中国汉语办公室每年派出的汉语志愿者

他们都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 培训地点大多是在建立海外孔子学院的国内高校, 培训的老师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经验;

(2) 国际语言机构在中国地区的分支选拔的文化交流生

此部分学生大部分为国内大学的在校学生, 所学专业没有限制, 教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

(3) 国内的各个高校定期派出的汉语老师

这一师资群体的汉语教学经验最为丰富。他们大多在泰国的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推广工作, 是泰国的汉语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群体。

此外, 在泰国教授汉语的老师还有来自台湾地区的教师、泰国当地的华人华侨以及泰国本土的中文专业的学生。台湾地区的教师讲授汉语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他们的汉字教学采用繁体字, 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并不利于汉语普及教育的发展。泰国当地的华人华侨因为具有良好的中泰语言、文化背景, 但是相对于专业的汉语教师, 他们授课的专业性不强, 这也是此部分教师进行汉语教学的不足。而泰国的中文专业学生, 他们中大多数对汉语以及汉文化有强烈的兴趣, 是相当不错的汉语教师。

2.2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

据汉办的网站公布, 泰国是“汉语热”最集中的国家之一, 截至2012年, 泰国学习汉语人数已经从2003年的8万人增加到了80万, 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近3000家, 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开设汉语的学校从最初的100多所增加到目前的700多所。2003年中泰合作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启动, 2004年, 汉办开始向泰国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13年来泰任教的志愿者达到1676名, 比2012年增加了500余名, 志愿者派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但仍与泰国政府的需求相距甚远。

2.3文学作品的传播

汉语文学作品, 作为汉语言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 一向在泰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力。但在近代, 其传播受到全球政治大环境与地缘政治小气候改变的影响, 不能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相比, 受到了一些挫折。

2.3.1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播的历史

泰中友好交流近千年, 泰国在我国明代以来, 开始派遣官员、使节往来。这些官员来华之后, 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一些官员带中国官方赠送的汉语书籍回到泰国, 并把这些书介绍给亲朋好友, 至此中国文学作品开始进入泰国。此外, 贸易也是泰国引进中国书籍的另一途径。由于那时懂中文的泰国人很少, 所以中文书籍被忽视, 没有广泛传播。直到曼谷王朝时期, 泰皇重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事务, 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才逐渐流行起来。

演义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于1802年被译成泰文介绍到泰国。曼谷王朝一世王很看重这部中国演义小说, 这部作品在他眼中并不只是长篇历史巨著, 而是兵法经典, 是政治军事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作品中展现的军事指挥和政治谋略是泰国国王、贵族阶层在建国期间的重要参照。因此, 泰国国王委托大臣昭帕耶帕康和后宫亲王组织翻译了《三国演义》。该作品在泰国文坛出现后, 很受泰国读者的喜爱, 便形成了中国文学热。许多的中国历史小说也被翻译出来。当时移居泰国的华人, 文化知识浅薄, 中国历史小说译成泰文有些困难, 造成了译本与原著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 《三国演义》泰文版对泰国文坛来说, 影响比较深刻, 获得泰国评论家的好评, 泰国六世王时期被泰国作家学会选为泰国白话文学经典, 成为泰国语文教材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内容。一些研宄泰国文学史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泰译本是泰国散文的起点。

泰文《三国》问世后, 中国古代文学逐渐被泰国人认识和接受。其它泰译的古代文学作品有《水游传》、《西游记》、《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孙子兵法》等等。从一世王王朝至六世王王朝, 据统计共有三十五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被译成泰文。此外, 移居泰国的华人对故乡情感浓厚, 常和子孙讲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故事, 希望后代了解自己的根源, 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 也能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人生哲学、道德礼仪之内容教导晚辈。这都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泰国广泛传播。

2.3.2近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在泰传播状况

中国近现代文学在泰国的传播, 于1939-1944和1958-1961两个时期收到泰国政治风暴的打击。当时泰国政府实施反共政策, 泰国境内的中文报纸几乎都被封, 泰国政府严禁阅读用汉字写成的文学作品。20世纪50年代, 泰国政府下令严管汉语教育, 1960年泰国政府公布规定泰国民办华校必须在三年内减少中文教学时间。

一系列的规定、禁令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优秀文学作品向泰国的传播。因此, 我们在泰国文化市场上仅能够看到鲁迅、巴金等几位代表作家为数不多的作品。

尽管经历种种挫折, 汉语言文学作品在泰国各阶层仍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 当代泰国亲近汉文化的群体中, 以皇室诗琳通公主为最典型的代表:

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对汉语在泰国的传播推广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她本人写得一手好书法, 被聘为四川大学、成都大学的名誉教授。多年来她坚持学习汉语, 用中文写作, 并结集成书———先后出版了《踏访龙的国土》、描绘丝绸之路的《平沙万里行》、介绍东北大地的《雾里霜挂》以及《云南白云下》《清清长江水》, 关于香港回归的《归还中华领土》等。 (中国新闻社, 2000) 2007年3月26日, 诗琳通公主亲自为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并挥毫题词“任重道远”, 勉励泰国当地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担当起推动中泰文化交流发展的重任。诗琳通公主于2009年9月15日, 又亲自为东方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东方大学孔子学院首次在推广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华医学文化。?2012年3月26日诗琳通公主再次出席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庆典。

2.4文化艺术的传播

作为汉语言文字衍生物的汉语文化艺术, 如戏曲、歌舞等, 近年来在泰国也有了长足发展:

于2006年12月25日建立的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 在开展汉语教学和培训的同时, 引入中国的民族艺术教育, 挑选国内派遣的艺术专业的老师进行中国民乐、中国民族舞蹈、中文歌曲的教学和培训活动, 深受泰国黎逸府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2.5影视作品的传播

近年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泰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影视剧作品在泰国传播并不广泛, 主要原因是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从2013年到2014年泰国引进的中国电影仅有《泰囧》、《白蛇传》、《白发魔女》等几部作品。相反的, 最近在国内热映的《星际迷航》早在几周前就已在泰国上映。泰国民众崇尚娱乐、乐意接受新鲜事物, 对好莱坞大片的接受度更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大多数中国电影所描绘的情景有很强的地域性, 并非所有的海外观众都能有所了解, 这造成了观众在观影时的迷茫。

三、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前景展望

历史上, 泰国传统文化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当下, 泰国依然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已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泰国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可以预见到在泰国的汉语推广传播工作有着光明美好的前景。

当然良好的现状并不一定预示着一个一帆风顺的未来。当下,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能力不及历史高峰时期, 这主要缘于中国本土文化影响力的弱化;与此同时, 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 又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可以说, 中国文化在泰传播, 面临的既有挑战, 又有机遇。

广大汉语言文化工作者要正确、客观地面对现实———需要克服的实际困难还有很多, 如优质师资不足, 优秀教材匮乏。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让汉语在泰国的传播工作顺利开展,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泰国这片大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徐佩玲 (Pairin Srisinthon) [D].山东:山东大学, 2014.

[3]郭熙[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陈记运.泰国汉语教学现状[J].世界汉语教学, 2006, (3) :128-132.

[5]何丽英.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对外汉语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传播,意义

当前世界正在构建地球村, 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中国而言, 汉语是中国文化浓缩的结晶,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语不仅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意识与精神。由于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 对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现状也所知甚少, 因此通过对外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有利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

一当前对外汉语发展现状

目前汉语热是一股时尚潮流, 对于部分喜欢中国的外国青年来说, 能说上几句汉语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纵观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 部分大学特别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了汉语班, 外国留学生也十分喜欢汉语班的开设, 并且特别热衷于汉语的学习。不仅大学开设了汉语班, 如今一些教育机构也开设对外汉语学习班, 以供在中国工作的外国朋友学习汉语。此外, 一些电视频道与新闻媒体, 也在对外汉语上做足了功夫。如国内某卫视的一档节目“汉语桥”, 其主要内容就是外国朋友展示自己的汉语水平, 并互相交流汉语学习方法与学习心得。这一档节目,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外国人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目前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七十余个国家开设了汉语学习机构, 汉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反映出国外逐渐加深了对中国的关注以及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 世界部分顶尖大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虽然目前汉语不是世界的通用语言, 但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可以预见, 未来汉语必定可以成为英语之后又一种世界主流的语言。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1. 重塑中国形象

一方面, 通过对外汉语, 向外国民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发展, 逐渐根除国外民众的偏见。

另一方面, 中国是一个友好和热情的国家, 传统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还是中国当今的发展与状态, 都只有通过对外汉语向外国民众传达文化内容, 才能使其消除对中国存有的误解和偏见, 使其从本质根源上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与社会面貌, 以便重塑中国在外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对外汉语中的文化传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之路, 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 世界上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势必会互相交流和互相渗透。这不仅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国社会文化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更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因为只有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 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外国民众接受认可中国的发展, 进而使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3. 提升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竞争力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已经拉开序幕, 但目前中国文化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因此, 做好对外汉语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对外汉语的传播过程中, 要对中国文化进行一番甄选, 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 剔除不符合当代价值观与社会观的内容;选取符合外国民众道德标准和信仰的文化内容;选取符合世界主流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内容;选取能彰显中国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的内容。以此来进行文化传播, 才能使国外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对外汉语的热潮在逐渐加深并将继续热下去, 对外汉语的重点在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 使外国民众从根源本质上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中进行文化传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需要各方人士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旭峰.传播文化需要文化传播的自觉[J].对外传播, 2010 (8)

上一篇:码流特征下一篇:群体动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