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补语

2024-07-26

汉语补语(共6篇)

汉语补语 篇1

一、引言

在汉语中,结果补语是充分体现汉语独特性的一个句式。结果补语就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结果”,同时表达动作和动作的结果两个意义,侧重点在动作的结果上,其形式是:动词+动词∕形容词。

我们要通过对结果补语的意义、形式以及提问方式和其否定形式,对其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方便第二语言教学。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相对清晰的认识理解结果补语以及与其他补语的差别。本文先据前人的研究对结果补语从进行了界定,然后再从提问方式,否定形式,使用情况的角度对结果补语进行逐步研究。

二、结果补语的界定

对于结果补语的界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举例,从实例中分析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意义之后,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结果补语的形式,最后对结果补语给出界定。

例如:打碎,表示“打”这个动作,而“碎”是“打”这个动作所造成的结果;

吃胖,表示的就是“吃”的行为产生了“胖”的结果;

找到,表示的就是“找”的动作,而“到”是指“找”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所以,我们可以由上面的例子看出:结果补语就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结果”。

而一般来说,动词及其补语有两层含义,例如:

因此,很容易看出结果补语同时表达动作和动作的结果两个意义,侧重点在动作的结果上。而且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比如,听懂、看见、喝足、玩腻、记住……从而总结出结果补语的形式是:动词+动词∕形容词。而且结果补语的构成成分一般以单音节的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如“听懂”、“打碎”等,也可以是双音节形容词,如“看明白”、“想清楚”等。

三、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也可以由例子来引导,有三种疑问方式:

1、是非问

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例如:

画完----你画完画了吗?

湿透----衣服湿透了吗?

踢破----球踢破了吗?

然后让学生们造句,给定词语如“写完”、“听懂”、“学会”、“看到”等,引导学生用疑问语调兼语气词来造句。多加练习,着重掌握这种提问方式。

2、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提问。当询问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时可用“动词+得+怎么样+了”提问,常用结果补语短语回答。例如:

衣服洗得怎么样了?----已经洗好了。

面煮的怎么样了?----快煮熟了。

作业写得怎么样了?----马上就写完。

3、正反问

用“中心语+没+中心语+结果补语”或“有没有+结果补语短语”,“结果补语短语+了+没有”来提问。以“吃饱”为例:

你吃没吃饱?/你有没有吃饱?/你吃饱了没有?

四、否定形式

在教授否定形式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造句,表示否定的结果补语。有些学生会出现例如下面的造句:

*这道题他不算对。

*我好久不见到他了。

*汤姆不去过长城。

对于这样的情况,给出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一般用“没(有)”来否定整个结果补语短语,表示客观上没有实现这个结果,即“没(有)+结果补语短语”,例如,“听见”的否定形式是“没听见”。

还有可能会给出例如:“老师讲的内容我听不懂。”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是正确的,可是要是作为结果补语的否定那就是错误的。对于“听懂”而出现的“听不懂”和“没听懂”可以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中作为对比再进行讲解。

五、结果补语与其他补语的比较

1、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的比较

1)意义不同

可能补语表示的是“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侧重在结果的能否实现,强调的是可能与不可能,是在事情没发生或没结束是作出的判断;而结果补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状态变化的结果,侧重在结果实现没实现,在动作结束后才能得到结论。例如:

“看完了”是结果补语。“看”这个动作结束后有了“完”这个结果;“看得完”是可能补语。“看”这个动作结束前,判断出能够实现“完”这个结果。

“没唱好”是结果补语。“唱”这个动作结束了,但没实现“好”这个结果;“唱不好”是可能补语。“唱”没发生或没结束前,判断出“好”的结果不能实现。

2)否定形式不同

结果补语不能直接被否定,他的否定形式是整个动结结构的否定,即“没(有)+结果补语短语”;

可能补语可以直接被否定,即“中心语+不+可能补语”,表示没有实现某个结果的可能性,没有实现的可能。例如,“找得到”的否定形式就是“找不到”,“找得着”的否定形式就是“找不着”。

3)疑问方式不同

可能补语的疑问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可能补语短语+吗?”例如:

你写得好吗?

另一种用“表肯定的可能补语短语+表否定的可能补语”来提问。例如:

作业写得完写不完?

黑板上的字看得清看不清?

2、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的比较

1)意义不同

状态补语表示的是“评价、判断、描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动作或事件”;而结果补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它的作用是叙述一件事,说明结果的意味。例如:

他气哭了。

他气得哭了。

上句中的结果是“哭了”,所以是结果补语;而下句只是描写当时的样子,样子是“哭了”,所以是状态补语。

2)否定形式不同

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是结果补语短语外的否定,状态补语是状态补语短语内加以否定,即“中心语+得+不+状态补语”。例如:

这幅画画得不生动。

雨下得不大。

3)疑问方式不同

状态补语的疑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状态补语短语+吗?”例如:

小狗今天吃得多吗?

另一种是“状态补语短语+不+状态补语”例如:

雨下得大不大?

“起描述作用的状态补语因为只描述一种状态,没有否定形式,所以也就没有第二种疑问方式。例如:

*他高兴得笑不笑?

六、结果补语使用中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结果补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经常出现以下的几种问题:

1、句型上用错

*这道题他不算对。

根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用“没(有)”来否定整个结果补语短语,所以该句应该改为,“这道题他没算对。”同样的问题比如:

*我好久不见到他了。(我好久没见到他了。)

*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不听懂。”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没听懂。)

2、漏掉结果补语

*我听他在唱歌。

*孩子们看西瓜就想吃。

忘记在动词后加上结果补语,应该是,“我听见他在唱歌。”同样,第二句应该是,“孩子们看见西瓜就想吃。”

3、漏掉结果补语后的其它必要成分

*我看清

*他做完。

结果补语肯定式表示动作的完成,动词后应加上动态助词“了”。应该改为,“我听懂了。”“我做完了。”

这种问题还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妈妈听儿子的话,心里很高兴。”

在这个例句中,漏掉了结果补语。应该在动词后跟“了”,表示“听”这个行为动作的完成,然后产生相应的“心里很高兴”的影响。应该是:“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心里很高兴。”

在结果补语中,动词后可以跟“了”或者“过”做结果补语,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发生,但不能跟“着”。“着”表情状,主要用于描写一种情景,与结果补语表示结果的意义不相符合。如以下例子是正确的:

理完了发,我就去洗澡了。

汤姆去过长城。

我们两天学完了一课课文。

4、当形容词做结果补语时,应紧跟在谓语动词后,其他任何成分都不能插于其间

会有学生造出这样的句子:“听介绍完,我们开始参观。”

而正确的句子应是:“听完介绍,我们开始参观。”

例如下面的句子也是不成立的,例句中的宾语应在动词和结果补语之后:

我们一定要学中文好。(我们一定要学好中文。)

我现在能听汉语懂了。(我现在能听懂汉语了。)

吃饭完以后,我们去打乒乓球。(吃完饭以后,我们去打乒乓球。)

七、补充内容

1、常见结果补语

1)动词+着

我的钱包丢了,还没找着呢。

不读zhe而读zháo,表示“到”的意思

类似的还有:你去哪里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着你?

2)动词+上

窗户关上吧。

表示两个事物附着在一起

玛丽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

表示成功完成的意思

3)动词+到

安东好不容易买到了这本书。

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

尼古拉能睡到中午12点。

表示动作持续到某一时间或程度

2、结果补语的扩展

从上面我们知道结果补语的基本结构是“谓语动词+动词/形容词”,例如,“看见”,“洗完”等,而且我们常在动词后跟“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动词前加上主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我看见了。”和“作业写完了。”这样的句子。

还可以在结果补语之后加宾语,例如:

写完作业了。

洗干净衣服了。

还可扩展到“把”字句,例如:

我把作业洗完了。

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

八、结语

结果补语作为留学生较早接触的汉语基本语法,也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结果补语虽是单句形式,单实质上却同时表达动作行为和其结果两方面的意思,语义上重点是动作的结果,即句式的中心是补语。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结果补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只言片语能够帮助到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留学生,方便同学们接触和理解结果补语。

附注:

文章的语料一部分是引自已有的文献,另一部分来自在北京大学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3]卢福波.对外汉语实用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4]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6]赵金铭.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7]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汉语补语 篇2

1.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1.1语料来源

本文所依据的语料主要来自笔者于2003年至2005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中级和高级班的泰国留学生和2004年至2005年在泰国东方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学习的学生的翻译题和作文,共213篇,近12万字。我们从这些语料中收集、整理了关于趋向补语使用的偏误849例。

1.2研究方法、手段

本文主要借鉴了中介语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运用汉泰对比和偏误分析法考察了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情况,具体的工作手段有量化统计、列表和横向分析法。

1.3研究目的

通过对偏误的类型分析及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的归纳和量化统计,揭示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时的难点分布规律,找到其偏误产生的主要症结。

2.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2.1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类型分析

根据我们对语料考察的结果,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存在两大类偏误:一是对结构形式的掌握;二是对语法意义的理解。结构形式上的偏误是指谓语动词、趋向动词和宾语在句子中的线性排列顺序不正确;语义上的偏误是指由于对趋向补语的意义理解不够而产生的使用偏误。

2.1.1结构形式上的偏误(285例)

2.1.1.1宾语错位(246例)

(1)“‘来/去’+宾语”结构中宾语错位(6例)

*1.他的要求给我们带困难来了。(带来了困难)

*2.中国老师给我们带知识和友谊来了。(带来了知识和友谊)

在包含简单趋向补语的句子中,如果動词所带的宾语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它只能位于“来/去”之后。

(2)“‘上类词’+宾语结构”中宾语错位(19例)

“上”类趋向动词在趋向补语结构中跟动词结合得比较紧密,必须紧跟在谓语动词之后,该类宾语的位置也相应比较单一,只能用“动趋宾式”。泰语宾语的位置则只能在趋向动词之前,并与主要动词结合较紧,泰国学生常常因受母语影响出现病句,如:

*1.同学们都举手起 。(举起手)。

*2.他拿床头的灯下。(拿下床头的灯)

(3)“复合趋向补语+一般宾语”结构中宾语错位(80例)

*1.中国留学生说话起来像唱歌儿。(说起话来)

*2.我写汉字起来就像画画儿。(写起汉字来)

(4)“复合趋向补语+处所宾语”结构中的宾语错位(141例)

“复合趋向动语+处所宾语”结构中的处所宾语位置规则相对严格,只存在“中宾式”这一种形式,即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之间。泰语则不同:凡是处所词都要放在趋向动词后边作宾语,并且还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运动的起点则必须加介词后作宾语,如果是运动终点可以直接作宾语。所以,受母语的影响,泰国学生的出错率很高。

*1.我们爬山上去。(爬上山去)

*2.老师送我回去家。(送我回家去)

2.1.1.2特殊句型、词组中的错序(39例)

(1)“把”字句中的偏误(20例)

汉语中凡是用“把”字句的,在泰语中却是用受事宾语句式,泰国学生受母语的影响,遇到带复合趋向补语的动词必带宾语的情况,往往不习惯用“把”字句,于是造成了例*1——例*2的偏误。

*1.弟弟一枪打鸟下来。(把鸟打下来)

*2.我们一起送她进医院里去。(把她送进医院里去)

(2)与离合词搭配时的偏误(14例)

*1.一听完诗琳通公主讲话,大家就一起鼓掌起来。(鼓起掌来)

*2.老师一看到我们说话,就生气起来。(生起气来)

“鼓掌”、“唱歌”、“生气”等离合词与复合趋向补语组合的时候,其宾语部分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这些词的动宾结构在泰语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个动词,当这类动宾格的动词与复合趋向补语组合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宾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位置,于是造成偏误。

2.1.2语义上的偏误(564例)

2.1.2.1语义不完全等值造成的偏误(166例)

2.1.2.2语义混淆造成的偏误(51例)

*1.我想起来(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2.他们拿出来(出)钱包,准备付钱。

从意义上看,“想起来”和“想起”“拿出来”和“拿出”之间的意义差别不是很大,如果动词后面不带宾语,一般使用复合趋向补语,如“想起来”一般是单独用,不涉及到“想”的对象,表示的是回忆性的思维活动得到一个结果。如果需要指明“想”的对象时,才用“想起”。但如果趋向词“来/去”后带有宾语,这个宾语只能是无定的,不能是特指的(刘月华,1996)。例1、例2中的“小时候的事情”“钱包”都是特指的,故应使用简单趋向补语“想起”和“拿出”。

2.1.2.3趋向补语的漏用(69例)

趋向补语的漏用是指动趋结构中缺失了趋向补语,动词单独承担整个动趋结构的语义功能。

*1.“砰”的一声,大门关了。

*2.这是陈老师给我们留的最深的印象。

例*1中缺少了一个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上”,趋向补语“上”有“接触、附着、固定”的意思。在泰语中,“”表示“关上”的意思。

例*2中的偏误情况和例1中是一样的,缺少了一个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下”,趋向补语“下”有“使固定下来”的引申义,而在泰语中“”是“留下”的意思。

2.1.2.4趋向补语的赘余(34例)

趋向补语的赘余是指不该使用趋向补语的时候使用了趋向补语。如:

*1.同学们渐渐地对她了解下去了,开始和她玩了。

趋向动词“下去”表示继续进行某种动作或保持某种状态的时候,一般只用于未然,“同学们渐渐地对她了解下去,开始和她玩了。”表达的是已然的情况,所以用错了。

*2.我开始明白过来妈妈的心。

“明白过来”后不能带宾语,此处“过来”是多余的。

2.1.2.5立足点的模糊(23例)

趋向动词“来”和“去”既可以单独做简单趋向补语,又可以跟其它单音节趋向动词组合,构成复合趋向补语。这两种情况下,用“来”和“去”都有个立足点的问题。泰国学生立足点的偏误主要是“不该有立足点”;有的句子中,其他成分已经表明一种动作的方向性了,不必再加趋向补语来表示,有的泰国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出现了错误。如:

*1.我们走过马路去。

*2.我们很晚了才回家去。

2.1.2.6空间、方位变化的(趋向意义)的偏误(25例)

趋向补语的一个基本意义是趋向意义,语法学家对趋向意义的定义是:“方向意义,表示人或事物通过运动在空间的移动方向” (吴丽君,2002)。从定义上看,趋向意义涉及到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两个概念。

*1.穿出去一个山洞,就到了海边。(穿过)

*2.我们跳过去朋友的游艇。(跳上)

在汉语中,“过”的语义表示经过某参照点的运动,侧重于过程本身;泰语中的“”则侧重于某参照点。在泰国学生的空间思维中,如果表示“穿过山洞”,是“从里到外”的运动,应该用“(出去)”,所以造成了例*1中的偏误。

例*2本意是要表达“我们跳上游艇。”,但泰国学生用了“跳过去”,这是因为在泰语空间思维中,要乘坐游艇必须跨越“(过)”水。

2.1.2.7引申意义的偏误(196例)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有两个特点:(一)丰富性,谓语动词的小类不同,引申义就有可能不同。(二)不对称性,“上”类词虽然是语义上的反义词(“开”“起”除外),但引申义并不对称。由于这两个特点,使得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在教与学中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学生的偏误也比较多。如:

*1.她又想起来新的主意。[想出(来)]

*2.她又想上来新的主意。[想出(来)]

说话人的本意是“她想出了新的办法”,这里的“想出(来)”表示所想的事原来不存在或不知道,表明的事“从无到有”的变化。汉语中的“出来”对应着泰语中等语义,并且“上來”可以引申为表示一种新情况或新事物的出现,“起来”也可以引申为表示动作变化的开始。泰国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混淆。

2.2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统计分析

我们在前边已对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的偏误类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下面,我们就把考察和分析中得到的量化统计结果用列表的方法展示出来。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时难点的分布规律如下:

(1)在结构形式方面,不带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习得难度最小,依次是不带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带一般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带处所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带一般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带处所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的习得难度最大。

(2)语义方面,基本义的习得难度较小,简单趋向补语的习得难度较小,复合趋向补语的习得难度较大。引申义的习得难度较大。

(3)趋向补语引申义的习得、语义“空缺”项目的习得和“带处所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的习得是主要难点,三者的偏误占总数的6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6C8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昌来.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4,(1).

[2]高顺全.对外汉语教学探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贾钰. “来/去”作趋向补语时动词宾语的位置[J].世界汉语教学,1998,(1).

[4]李德津.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88.

[5]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6]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陈晨,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系;李秋杨,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汉语补语 篇3

一、述语和程度补语搭配不当

(1) 我房间的墙雪白极了。正 :我房间的墙白极了。

(2) 知道了HSK没通过, 我哭得要命。正:知道了HSK没通过, 我伤心得要命。

程度补语的语义指向为述语, 因此述语的语义特征应与程度补语保持一致, 即述语本身应该含有潜在的可衡量的程度义, 这样程度补语才可能把这种隐性的模糊程度义转化为具体的显性义。符合该条件的实词只有性质形容词和心理感受类动词。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形容词的两大类。它们用来“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性状各异, 有色度、深度、长度、亮度、硬度、速度……但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性质形容词的这种程度性是潜在的、可塑的, 可以通过具体的度量手段而显现出来, 而程度补语是度量的手段之一, 因此, 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补语修饰, 如“白”。与性质形容词相比, 状态形容词本身具有已定的、不可塑的程度义, 这是由其构词形式决定的 :状态形容词的构成是在性质形容词的基础上附加含有程度意义的成分, 分为前加修饰成分、后加词缀、重叠三种, 突显了状态侧面, 从而带来了与性质形容词一系列的语法差异。差别之一就是由于其构词形式赋予形容词本身确定的程度义, 因此状态形容词不能再接受程度补语的度量, 如“雪白”。和心理感受类动词相对应的一般是动作行为动词。它们的深层语义都含有“量”的成分, 但表现方式和衡量手段都各有不同。心理感受类动词表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 是主观的, 具有程度的差异性, 很难用客观实指性的标准来衡量, 只能通过程度度量手段来衡量。而动作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 是客观的, 没有程度的差异, 可以通过具体的动作行为的力度、范围、幅度、次数等度量手段来衡量。因此, 心理感受类动词可以受程度补语修饰, 而动作行为动词则不能。误例 (2) 中, “哭”是动作动词, 可改为相关的心理感受类动词“伤心”。

二、“一点儿”类数量短语的误用

(3) 我收拾房间, 房间一点儿干净了。正:我收拾房间, 房间干净一点儿了。

(4) 走路的时候一定有点儿慢。正 :走路的时候一定慢一点儿。

误例 (3) 是“一点儿”的语序偏误。当“一点儿”修饰形容词或心理感受类动词表示很低的程度时, 应该放在述语后做补语。这是因为汉语的“一点儿”不是程度副词, 是数量词, 数量词不能做状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肯定形式。误例 (4) 反映了留学生对“一点儿”和“有点儿”语义差别认识模糊。“一点儿”可以进入祈使句, 而“有点儿”不行, 这是由二者的语义特征决定的:“一点儿”做补语修饰中心语时, 表达的是说话人所希望的一种变化, 加“了”表示所希望的变化实现了 ;不加“了”表示这种希望还没实现, 具有未然性。而祈使句表达的也是一种希望或命令, 具有未然性, 因此, “一点儿”可以用在祈使句中。而“有点儿”修饰中心语, 通常表示已然的状态, 不符合祈使句未然性的特点。另外, “有点儿”的语义中含有不如意的消极意义, 而祈使句通常蕴含一种期待的、积极的意义, 它们的语义有冲突, 所以, “有点儿”不能进入祈使句。

三、动词带宾语时宾语和程度补语位置的偏误

(5) 我想家乡得厉害。正 :我想家乡想得厉害 / 家乡我想得厉害。

(6) 他喜欢汉语得不得了。正 :他喜欢汉语喜欢得不得了 / 汉语他喜欢得不得了。

在交际的内容为新信息的条件下, 为了使交际成功, 说话人必须向听话人提供足够的信息, 通常动词、施事主语、受事宾语和补语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出现的方式和次序与句子的信息安排有关。杨玉玲 (1999) 指出汉语句子的信息安排遵循焦点在尾、动词后只安排一个重要信息单位的准则 :如果多个信息单位同时要求出现于动词后, 汉语句子的内部机制就自动根据它们所负载信息的重要程度把重要信息安排在动词后, 而把次要信息安排在其他位置上。若受事宾语和补语共现时 , 补语由于承载信息的焦点而获得紧跟动词之后的资格, 而受事宾语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进入句子。受事宾语前置、重复动词引进受事宾语、用介词“把”引进受事宾语则是分化动词后多个信息单位, 实现“焦点在尾”原则的三个手段 :宾语前置形成主谓谓语句, 重复动词引进受事宾语形成重动句, 用介词“把”引进受事宾语形成“把”字句。任何句法结构都有其特定的语用价值和使用条件, “把”字句强调对宾语处置的结果, 而程度补语句中动词多是心理感受类动词, 不表示处置义, 因此, 要解决动词宾语和程度补语共现的问题时, 一般使用主谓谓语句或重动句。主谓谓语句即把宾语提前, 形成“O+S+V+C”格式 ;而重动句是一种富于汉语特色的句法结构, 它的格式为 : (V1+O) + (V2+C) , 其中, V1、V2在形式上是同一个动词。误例 (5) (6) 采用以上两种句式, 就能避免偏误。

四、程度补语标记“得”的误用

(7) 我口渴要死, 但是没有钱。正 :我口渴得要死, 但是没有钱。

(8) 她的心情坏得透了。正 :她的心情坏透了。

程度补语根据有无程度标记“得”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 :组合式和粘合式。组合式占程度补语的大部分, 是指述语和补语中间有标记词“得”, 如“很、慌、要命、要死、不得了、不行、厉害”。粘合式指的是述语和补语中间没有任何成分标记, 如“极、透、坏、死”, 使用这些补语时一般在句末加“了”。还有一些词语横跨组合式和粘合式, 即标记“得”可有可无, 如“多、远”。在实际运用时, 留学生对“得”出现的条件认识模糊, 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得”, 什么时候不用“得”, 因此常常出现“得”字误用的偏误。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论词语的重叠》, 《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2]杨玉玲《重动句和“把”字句的使用考察》, 《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2期

[3]朱德熙《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2002

[4]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

汉语补语 篇4

(一) 趋向补语的定义

趋向补语的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因此关于趋向补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 用趋向动词充当。[1]

朱德熙《语法讲义》:由趋向动词“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等充任的补语叫趋向补语。[2]

(二) 趋向补语的范围

趋向补语一般是由趋向动词充当, 而趋向动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 它包括

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两类。因而, 趋向补语也可分为简单趋向补语以及复合趋向补语两类。为了避免观点不一, 本文主要采用朱德熙先生的分类观点。

首先是简单趋向动词:

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3]

本文讨论的是以“来”“去”为主构成的趋向补语, 即简单趋向补语。

关于复合趋向动词, 朱德熙先生认为以下均为复合趋向动词: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4]

以上复合趋向动词又可以放在别的动词后头充任趋向补语, 这类补语叫复合趋向补语。

(三) 对象选择

选择《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5]缘由是作为中级汉语辅导教材, 有一定的指向性, 有关趋向补语的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课文中的趋向补语涉及较多, 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

另外, 复合趋向补语相对于简单的趋向补语来说在用法上更具有难度性,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普遍对使用这一类补语容易出错, 尤其是宾语的位置次序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以“来”、“去”为主出现的趋向补语, 及宾语出现的次序。有一定的针对性。

(四) 宾语位置分类

1.“来”、“去”作简单的趋向补语, 宾语的位置有3种:

(1) “来”、“去”之后;

(2) “来”、“去”之前;

(3) 动词前、“把”之后。

这三种我们可以归纳为简单趋向补语的后宾式, 前宾式, “把”字式。

2.“来”、“去”作复合趋向补语时, 宾语的位置有4种:

(1) 复合趋向补语之后;

(2) 复合趋向补语之中;

(3) 动词与复合趋向补语之间;

(4) 动词前“把”之后。

这四种我们可以归纳为复合趋向补语的后宾式, 中宾式, 前宾式, “把”字式。[6]

(五) 初步统计

本文主要语料来自《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 对其中含有“来”“去”的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做了统计整理, 按照宾语位置的不同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情况如下:

根据以上两个表格, 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来”“去”做简单趋向补语时, 宾语出现有三个位置, 分别为前宾式, 后宾式及“把”字式。

(2) “来”“去”做复合趋向补语时, 宾语出现有四个位置, 分别为前宾式, 后宾式, 中宾式及“把”字式。

(3) 在简单趋向补语中, “把”字式结构远少于前宾式和后宾式, 而在复合趋向补语中, “把”字式结构远多于前宾式, 后宾式及中宾式。“把”字式运用较多。

二、简单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

(一) “来”、“去”做简单趋向补语

1. 前宾式

基本结构:动词+宾语+“来”“去”

(1) 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句表示的动作有未然之意在里面, 表示动作还未发生, 如:

a.双休日、节假日他还准备领孩子去学弹钢琴

b.她还说开学那天她会送儿子来报名

可以看到上述的两句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句中都含有带有明显时间性的副词或动词, 如“准备”“先”“开学那天”等等, 与前宾式一起表示动作还没有发生的意义。

(2) 另外, 表示否定时, 一般用前宾式表达, 如:

a.可爸爸从未带我去看过一次电影

b.更没有用煽情的广告来推销自己

(3) 当句意有递进, 加深语气时, 多用前宾式, 如:

a.乙父忙于生意, 不仅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反而常叫孩子来帮守店铺

b.没想到她说出一句让我更吃惊的话来

(4) 当宾语为处所宾语时, 多用前宾式, 如:

a.每年夏天还有1亿游客到这里来。

b.家里人省吃俭用送他去私塾念书。

(5) 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中宾语的结构多有修饰成分, 如

a.没想到她说出一句让我更吃惊的话来

b.他就委派了一位傣族朋友来景真

c.更没有用煽情的广告来推销自己

2. 后宾式

基本结构:动词+“来”“去”+宾语

(1) 与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相比较, 后宾式表示的动作表示已然之意, 动作已经发生, 如:

a.通过热水管道输送来的水。

b.不懂的, 便找来书籍。

c.就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惊喜。

(2) 后宾式也有表示动作未然之意, 这时两种格式可以换用。

a.学习总有一天会给我带来比几百卢比更大的好处

b.这一句中“比几百卢比更大的好处”是在“学习”之后才能获得的, 不是先有好处才去学习的, 句子很明显得表达的是未然之意。

3.“把”字式

(1) “把”字式的基本语义特征是强调对所指事物作出处置, 符合这一语义特征的趋向补语句用“把”, 反之则不用, 如:

a.学生们把当今世界流行的电视游戏节目“生存”中的“孤岛”搬来

b.国家将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生态的项目中去。

(2) 前宾式和后宾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把”字式。

a.他就委派了一位傣族朋友来景真

b.更没有用煽情的广告来推销自己

上述两句可以改写成“把”字式, “他就把以为傣族朋友委派来景真”, “更没有把煽情的广告用来推销自己”。表达的意思也是原句需要体现的含义。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来”“去”做简单趋向补语时, 宾语位置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还未发生, 用前宾式, 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一般用后宾式;

2.表示否定, 句意有递进, 语气加深, 一般用前宾式表达;

3.当宾语为处所宾语时, 多用前宾式;

5. 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中宾语的结构多有修饰成分;

6. 强调对特指事物作出处置时, 用“把”字式, 前宾式和后宾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把”字式。

三、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次序问题

我们用“V”表示动词, “O”表示宾语, “C1C2”表示复合趋向补语, 用公式表示出来:

A式:V+O+CIC2:前宾式

B式:V+C1+O+C2:中宾式

C式:V+C1C2+O:后宾式

D式:V+把+O+C1C2:“把”字式[7]

1.前宾式:V+O+CIC2

a.在加拿大时, 我就让7岁的儿子冬天出去挨家挨户送报纸。

这句话看似是前宾式复合趋向补语句, 符合动词加宾语再加复合趋向补语的类型, 但是比较“我送小红的妈妈回去”这一句, 同样也是符合前宾式复合趋向补语的句型特点, 但是这里的“回去”也可以理解成:“小红的妈妈”作主语, “回去”作谓语的“兼语句”,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合趋向补语, 在《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教材中前宾式的语料也几乎没有。但是还是存在不少前宾式复合趋向补语句, 如“从老家带了一盒月饼过来”。

2.中宾式:V+C1+O+C2

a.一个中年妇女居然找上门来。

b.宣科先生说起话来自然朴实。

c.我知道有些人会举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我的梦想只能是虚幻的东西。

中宾式的宾语也受宾语类型影响, 根据特指与否, 可分为特指和不特指两类, a句和b句的宾语分别为“门”和“话”都是不特指的, 而c句的宾语“足够的理由”则是特指后文的“证明我的梦想”的理由。

3.后宾式:V+C1C2+O

因为语料的限制, 在《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教材中并没有找到后宾式的语料。一般的句式如“买回来一点面条”, “拉回来一车钢材”, 可见这里的宾语不需要特指。

4.“把”字式:V+把+O+C1C2

(1) 强调处置的意义, 对象性明确。

a.甲父数次好不容易才把孩子找回来。

b.她们把花车上的花束拿下来。

(2) 趋向补语前出现“都”这类的有包含总括意义的副词, 一般用“把”字式

a.假如能把这么广大的面积都充分利用起来。

(3) 宾语一般来说表示特指意义

a.我把已收拾好的枣泥月饼拿出来。

b.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准备好饲料。

c.他把越王勾践时代遗留下来的堤全部连了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来”“去”做复合趋向补语时, 宾语位置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宾式的宾语也受宾语类型影响, 可分为特指和不特指两类,

2.前宾式和后宾式复合趋向补语句使用较少, 会将“兼语句”句式进行混淆。

3.“把”字式运用较多, 使用较广, 使用时宾语强调处置的意义, 对象性明确。

四、结语

(一) 本文的研究结论:

1.“来”“去”做简单趋向补语时宾语位置的影响:

1.表示动作还未发生, 用前宾式, 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一般用后宾式;

2. 表示否定, 句意有递进, 语气加深, 一般用前宾式表达;

3. 当宾语为处所宾语时, 多用前宾式;

5. 前宾式简单趋向补语中宾语的结构多有修饰成分;

6. 强调对特指事物作出处置时, 用“把”字式, 前宾式和后宾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把”字式。

2.“来”“去”做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位置的影响:

1.中宾式的宾语也受宾语类型影响, 可分为特指和不特指两类,

2.前宾式和后宾式复合趋向补语句使用较少, 会将“兼语句”句式进行混淆。

3.“把”字式运用较多, 使用较广, 使用时宾语强调处置的意义, 对象性明确。

(二) 汉语教学建议

因为本次研究的语料是来自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 教授对象是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可以根据趋向补语使用情况的多少来教授, 如“把”字式在简单和复合趋向补语中出现较多, 且运用较广, 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其次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几种类型的趋向补语进行句型转换学习法, 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及应用能力。

(三)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因为本文搜集的语料仅局限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 语料的量太少, 用于分析的总量不足, 所以通过本教材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2. 语言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所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 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影响宾语位置的因素也会随之而改变, 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现与研究。

摘要:趋向补语是汉语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补语类型, 学界对趋向补语研究也较多, 本文以“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为研究对象, 以收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 (下) 》中趋向补语语料为基础, 来探讨研究“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分别讨论了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情况, 并且将宾语类型以前宾式, 后宾式, 中宾式, “把”字式进行分类讨论并得出初步结论。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的结论给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趋向补语,前宾式,后宾式,中宾式,“把”字式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2011.

[3]朱德熙.语法答问[M].商务印书馆, 2011.

[4]张庆旭.发展汉语, 中级汉语阅读 (下)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

[5]陆剑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 2002 (1) :5.

[6]王丽彩.“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4) :155.

[7]贾钰.“来”、“去”作趋向补语时动词宾语的位置[J].世界汉语教学, 1998 (1) :40.

[8]刘晶晶, 关英明.论复合趋向补语和非处所宾语的次序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91.

汉语补语 篇5

关键词: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偏误原因,教学策略

一、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偏误分析

1、趋向补语的遗漏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时, 会经常缺失趋向补语, 直接用句子的动词来承担整个趋向语义。例如:

a、*他拔刀子威胁别人。

b、*他把盐和其他调料放锅里, 然后翻炒。

c、*卷裤子走进河里。

上面的句子, a句应该改成“拔出刀子”。“拔”只表示动作, 但并不表示刀子本身会随着动作由刀鞘里拔出, 要想表示刀子本身有隐藏到显露, 必须要在动词“拔”的后面加一个表示结果意义的“出”或者“出来”补语。b句应该改成“放进锅里”。理由同上, “放”只表示动作, 只有在动词“放”后加上补语“进”, 才能实现动作由锅外到锅内位置的改变, 整个趋向语义才会完整, 句子意义也才准确。c句, 应该改为“卷起裤子”。通过趋向动词“起”实现卷裤子的动作由下而上位移的改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我觉得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主要是受动词的影响和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他们可能对汉语动词本身的词义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他们并不太了解汉语的动词本身大多数是不能表示趋向语义的, 要想表示趋向义只能在动词后加上趋向补语才行。而英语里有部分动词本身如“come、go、climb”等是即可以表示动作也乐意表示其他意义的。

2、带宾语的趋向补语宾语的位置的错用

汉语里简单的趋向补语和复合的趋向补语都可以带宾语,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这种带宾语的趋向补语时, 往往会搞不清楚宾语的位置, 所以会出现各种偏误。例如:

a、*这个暑假我会回去美国, 呆十几天再回来中国。

b、*快十点了, 他才进来教室上课。

c、*老师走进来我们的宿舍说了几句话。

d、*小鸟突然飞上去天了。

前面两个句子属于简单趋向补语处所宾语位置的偏误。应该是“回美国去、回中国来、进教室来”。后两个属于复合趋向补语宾语位置的偏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 是因为英语国家的学生把汉语里处所宾语的位置和他们母语里处所宾语的位置混淆了产生的误用。汉语里除了“来”、“去”, 多数趋向词做补语时后面都可以带处所宾语。但是英语里的处所宾语是要放在介词后面的, 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他们会把汉语的处所宾语也都放在趋向补语后面。另外他们通常把“回来、进来、上去”等符合趋向补语看成一个整体, 不可分割, 所以在具体的趋向补语尤其是涉及到中间或末尾带有宾语时, 他们会把宾语放于最后。例如面对“爸爸带了一件礼物回来/爸爸带回一件礼物来/爸爸带回来一件礼物”这样的三个宾语位置完全不同摆放的句子时他们会不知所措。

在汉语里, 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时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带的处所宾语, 要将处所宾语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 “走进宿舍来”;当宾语表示一般的任何事物时也有三种情况 (中间“搬出一把椅子来”, 后面“搬出来一把椅子”, 前面“搬了一把椅子出来”) 。无论是放在什么位置上语义上是相同的, 但是表示的已然和未然并不相同。一般将宾语放于复合趋向补语后面时表示已然动作, 动作已经完成。但是放在中间时就比较灵活了, 既可以是已然也可以是未然, 具体的宾语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处所词。

3、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下去”“下来”的偏误及其泛化

汉语里“V+起来”“V+下去”“V+下来”这种趋向语义的表达对留学生来说也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要么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趋向补语的直接缺失, 要么是由于搭配不当 (副词和趋向动词) 产生的一些偏误, 要么就是习得补语的泛化情况, 在不需要用复合补语的情况下却用了等等。例如:

a、一下课, 大家就高兴地跳了 (起来) 。

b、看到老师生气, 同学们安静 (下来) 了。

c、照这样发展 (下去) , 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d、说着说着, 他开始笑起来了。

e、听到这个消息, 我的心情很高兴起来。

f、我们去了他家, 他父母对我们非常热情起来。 (d、e、f句都属于程度副词和趋向动词的搭配不当)

g、我一直思考下去午这个问题, 后来终于想通了。

h、通过长时间的努力, 我开始明白起来了。 (g和h句式因为趋向补语的泛化造成的偏误)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误, 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V+趋向补语”的具体的表达的语义不清楚造成的, 比如说“V+起来”这个结构,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他表示了三种意义:结果、方向和状态。而且最后一层意思“状态义”已经开始虚化, 只相当于汉语里的一个动态助词。留学生往往分不清楚这几层含义或者搞不明白语义的虚化, 所以会产生诸如以上的偏误。

二、偏误原因分析

1、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属于语际间的干扰和影响。就本文而言就是受英语的影响习得补语时产生的一些偏误。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 表现在语言上就会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所以这种关于两个语言之间共性和差异尤其是差异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整个第二语言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初学某一目的语时, 总是想从母语中获取某种相似或相同, 或者以来母语来解释和学习目的语, 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非常容易受母语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错误的影响造成汉语习得的一些障碍。要想克服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跨语言交际的意识, 不能按照类推的规则把母语中的语法规则生搬硬套到目的语中, 这会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趋向补语时就经常会出现这类偏误, 例如英语里德“take”, 意思是带来, 那学生在习得汉语趋向补语“带来”时就容易把二者形成对等。就会出现“把这个东西带/把这个东西拿这儿”这样的偏误。

2、已有的有限的目的语的干扰和泛化

这是属于语内的干扰。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中高级学生中。学生已经习得部分汉语, 但是掌握的并不是很成熟。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他们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已学过的语法规则来类推, 用于另外的语法表达上。例如学生在习得和运用复合趋向补语“V+起来”时就会产生类似泛化。他们已经学过“起来”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向和延续的状态。在写一些句子的时候就会理所当然的用这个结构。如“*在中国学汉语比在美国的时候忙起来了”, 又如“我们去老师家里做客, 师母对我们非常热情起来”。这样的句子在留学生造的句子里比比皆是。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比较句, 比较的是动词“忙”, 在动词后面就不用再添加不与成分来加以阐述了。第二个句子是属于程度副词与趋向补语的混用造成的偏误, 再前面加了程度副词或其他副词的前提下, 就直接加一个位于谓语成分即可, 补语就不再需要了。

3、学习环境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学习环境主要是包括教材编写的不足。教师讲练的不协调、讲练的不严密, 还包括一些不确定或者不正确的引导示范方式等等。另外, 学习者个体差异性对于汉语习得也有很大影响。无论是年龄, 性别, 个性还是学习态度等都会对他的学习有影响。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态度消极, 采用了容易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或是交际不顺利等因素, 必将妨碍学习者的正确习得。

三、汉语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其及策略

上面大概谈了一下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习得汉语趋向补语时的偏误以及原因。那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 怎么样去尽量避免这些偏误或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使偏误最小化, 这是值得思考的。

涉及到趋向补语后接宾语的时候, 我们可以采取语法点或语言点分级讲解的办法。在初级阶段之讲解整体句型, 比如“动词+宾语+来/去”, 不跟同学们讲宾语既可以放后面也可以放中间或其他位置的情况, 这样在初级阶段就不会出现类似“回去美国/回来中国”这样的错误。到了中高级阶段结合已经学过的语法点慢慢讲解其他该语法点的其他用法, 而且在讲解复合趋向补语中的宾语位置时要首先让学生建立一种:“回来/回……来”这样的复合趋向补语本来就可以合用和拆开来用两种。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建立一种机制, 学起来就更容易上手。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易渐难, 由简及繁逐步深化的过程, 语法教学同时如此。在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该语法点的熟练掌握程度对其进行简单的顺序变化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点的不同, 尽量减少英语的干扰影响, 让学生在轻松地对比学习中领悟并掌握。对于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 老师应结合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的教学, 例如“V+起来”这种结构, “起来”究竟是表示结果还是方向还是状态, 老师首先一定要区分清楚, 对于第三种表示延续状态的虚化意义引申意义一定要单独讲解。而且课堂的讲解尽量简单, 多举具有代表性的容易理解的句子, 并用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趋向补语的语感。

针对偏误类型出现频率较多的情况, 老师应该尽量的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中一典型代表句的方式反复让学生练习。增强学生对语言点输入和输出的刺激。而且不要总是纠结于错误地表达和呈现, 要给与学生足够多的正面的积极的刺激,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更加熟练。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 篇6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补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句法成分。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多角度对补语进行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汉语句法结构,还能够帮助一些学习汉语的初学者更快的掌握和理解汉语的补语语义及使用情况等。但是,对汉语补语和英语补语的对比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英语中并没有所谓的补语;另一方面,英语中的所谓的补语和汉语中的补语在很多情况下不一致。然而,分析汉英补语的特点,了解汉英补语的异同,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的。

1. 汉语中的补语

在现代汉语中,“补语是放在述语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一般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其中述语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谓词性词语也一般为动词和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按照补语表示意义的不同,可把汉语补语分为以下几类: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来充当。例如:

形容词充当:(她)睁大了眼睛,(她)走快了

动词充当:(她)学会了,(她)教会了三个学生

从以上改写过的句子来看,同是一样的结构,结果补语的语义可指向不同的句子成分。“大”指向宾语;“快”指向动词本身;“学会”中的“会”指向主语,而“教会”中的“会”指向宾语。由此说明,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指向句子的主语、宾语、动作等不同成分。

(2)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一般由趋向动词来充当。趋向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方向的一种动词。可分为单纯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两种。所谓单纯趋向动词就是指由一个动词表示的,复合趋向动词是指由两个趋向动词构成的。例如:

单纯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去,来

复合趋向动词:上来,下去,出来,进去

趋向补语也存在语义指向的问题。如:(1)小熊爬上了树。(2)他请来一个医生。例句(1)中,“上”是指“小熊上了树”,补语语义指向主语;例句(2)中的补语“来”是指“一个医生来”,语义指向后面的宾语。

(3)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性质的量。程度补语表示的程度有深有浅,因此,补语中有表示程度相对较低的词语,如“好得很”中的“很”;也有表示程度极高的词语,如“好极了”中的“极”。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极高的程度补语主要是指一部分性质形容词和表示心理、生理活动的状态动词后边出现的“极”、“死”、“坏”和“透”等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4)情态补语:主要是指述语后用于表示程度、描写、评价等的补语。这类补语一般都要用“得”连接,如:“飞得很高”,“洗得满头大汗”,“吃得越来越胖”等。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或变化的数量,一般用表示数量的词来充当。数量补语又可以细分成动量补语、时量补语和比较量补语。分别用举一个例句:“这部电影我看过一次”,“他等了一会儿”,“他比妻子大三岁”。

2. 英语中的补语

如果说补语是指对其它成分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仅从它的作用上来定义的话,即补语就是能使被补充的成分在意义上更加清晰,在成分上更加明确,那么应该说英语中也有补语。但是,英语中的补语和汉语的补语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有些汉语中的补语不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成分,而是隐含在其它成分之中。

根据被补语补充说明成分的类型的不同,英语补语主要分为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两大类。英语补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意义,表明主宾语的形状、特征和状态等。

(1)主语补语

一些学者把英语中的系动词后的表语看成是主语补语,比如:“H e i s a teacher.”中的“teacher”是对主语“he”的补充说明。更多的情况是,主语补语即是被动语态中的在主动句中为宾语补足语的成分。例如:

“The girl was found in tears.”“She was told to wait under the tree.”

(2)宾语补语

根据动词的类型, 一些学者把宾语补语分为使成性宾语补语、感知性宾语补语和希望要求命令性的宾语补语。所谓的使成性宾语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使役动词, 来表示主观意志或客观因素影响致使宾语所处的状态、结果、属性、去所或动作等”。例如:

“He made me angry.”

“I have my hair cut every month.”

“感知性补语是指使用表示视觉、听觉等意义的感官动词以及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来表示宾语所处的状态、动作的全过程后延续。”感知性补语往往以分词或不定式的形式出现。例如:“I s a w h e r reading a book in the room.”

“She heard you talking to the m a n.”

“希望要求命令性宾语补语是指使用表示‘促使、命令、愿望、请求’等含义的动词来表示主语主观意志使宾语所处的动作或主语客观所导致宾语所产生的结果等”。用于这类补语的动词主要有:want, li k e, as k, w is h, c au se, o r d e r等。例如:

“I want you to come that day.”

“She asked her to hand in the p ap er o n time.”

3. 汉英补语的对应关系

在上文中,我们总结了汉语补语的特点,以及英语中起补语作用的成分的分类。从功能上看,汉语补语和英语补语都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在句法结构中,它们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句“He came back safe”中,“safe”是主语的补语;但是,把这个句子译成汉语“他平安地回来了”时,在原句中充当补语的语义成分变成了句子的状语“平安地”。

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语中必要的补语成分,在英语中并没有独立的语素与之对应,而是包含在其它语素之中。例如,“昨天我在超市碰见了我的大学老师”这句话可以译成“I met my college teach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我们只用一个动词“met”来表达原句中的谓语动词和补语两个句法成分,这是因为“met”这个词的意义里面包含了行为的结果。

对于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在英语中往往是由动词与介词的固定搭配来表示的。例如:

站起来-stand up, 坐下-sit down,

进来-come in,起来-get up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表示动作趋向的用法和汉语中的趋向补语还是很相似的。只是和动词搭配的介词在句法上充当状语的角色。

与汉语中的程度补语相对应的句法成分,在英语中往往是由形容词、副词或形容词副词短语来充当的。这些成分在句法上是状语。例如:

“棒极了!”-“I t’s g r e a t!”

“雨下得很大。”-“It is raining hard.”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数量补语的对应关系。我们先看几个例句:

“这部电影我看过一次”-“Iwatched this film once.”

“他比妻子大三岁”-“He is three years older than his wife.”

在英语中,也是由表示数量的词或短语来表达谓词的数量性质的。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这些数量词或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而不是补语。除了这一点,在功能上它们是和汉语中的数量补语一致的。

4. 小结

通过对汉语补语和英语补语各自的特点、分类以及两者的对应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中的补语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总的来说,汉语中的补语相对较多。汉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述语,作为对述语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补偿手段,补语与述语结合紧密,在句法上并不都是不可或缺。英语中的补语主要是补充说明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作为对主语和宾语的描写手段和结构手段,它们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从它们的作用上来说,它们是很相似的,都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汉英中补语的位置和它们的用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关于语义指向分析.中国语言学论丛.1997, 第1期

[2]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204-22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竟成.现代汉语知识教程:P146-15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郉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P424-441.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乘客需求下一篇:心理健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