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课堂

2024-08-19

汉语课堂(精选12篇)

汉语课堂 篇1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和工具课,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培养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才, 提高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同时, 学习古代汉语也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 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由于古代汉语距今时代久远, 其内容与现代生活差距甚大, 言语陌生, 晦涩难懂。因此, 很多学生都认为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开设的课程中最枯燥乏味、最难学的一门课程, 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面对这种局面, 古代汉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努力营造愉悦的古代汉语课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预期的古代汉语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古代汉语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笔者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营造愉悦古代汉语课堂的方式、方法。当否, 祈请方家指正。

置古代汉语教学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 增强古代汉语课程的趣味性和愉悦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总是它相对应的时代的产物。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产物, 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 要研究古代汉语, 必须先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罗常培先生说:“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含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的文化背景, 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 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 那就不单可以发现有趣的语义演变……”从20世纪初美国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 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大环境中去研究, 正是基于语言的这种属性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流派。我们把古代汉语教学置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也正是这种研究思想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 还能有效地愉悦古代汉语课堂, 活跃教学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 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 故惊而恶之。”这种注释显然与情理不合。寤寐已生, 何惊之有?清代学者黄生说:“予谓‘寤’当与‘啎’通, 啎, 逆也。”黄生从通假的角度解决了“寤生”的问题。各种古代汉语教材编写者也都采用了这种观点, 但是还是不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逆生的婴儿竟会使母亲惊吓到厌恶的程度, 甚至要想方设法废长立幼, 从而还引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战争。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 联系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背景去解决。古代婴儿逆生就是我们今天通俗所说的难产, 在古代医疗技术条件下, 难产是危及母亲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妇女因此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是妇女极端畏惧的。从民俗学和文字学角度也可以为之提供证明。在旧中国, 人们相信逆生子会给父母带来灾难, 为了消除灾难, 有把孩子寄养到他人之家或者丢弃的现象。汉字“弃”就是先民丢弃新生婴儿的铁证。现代诗人艾青就因逆生而被寄养, 这种习俗正是先民意识的遗留。黄生说:“凡生子首出为顺, 足出为逆, 至于手及臂先出者, 此等皆不利于父母, 或其子不详, 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 是逆生也, 逆生则产必难, 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明白了这一背景, 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这个“惊”的使动意义和整个句子的意义以及引发这场战争的根源。又如《史记·鸿门宴》有这样两个句子:“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我 (刘邦) 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一般古代汉语教师讲解这些句子, 只是解释玉玦、白璧、玉斗为古代的三种玉器。如果从中国古代玉文化背景角度去阐释, 就会为古代汉语课堂增色不少。中国古人有佩带玉和赠送玉的习俗, 不同的玉寓意不同。其中玉玦暗示决绝, 范增多次举之示意项羽同刘邦决绝, 当机立断, 铲除后顾之忧。白璧是古人朝聘、祭祀的重要玉器, 白璧无瑕, 因其洁白象征纯洁光明而备受古人珍视。刘邦以白璧献给项王, 是为了表白自己心地坦荡, 没有叛逆之心。玉斗是酒器, 是有容量的玉器, 刘邦准备送给范增, 目的在于劝谕范增心胸放宽, 要有容人之心, 宽容自己。再如《左传·鞌之战》:“逢丑父与公易位。”古代车战, 国君 (主帅) 乘车站在中间, 御者居左, 车右居右。同时国君与车右服饰完全相同, “逢丑父与公易位”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个前提条件来迷惑对方以避免齐侯被俘。对这一个句子的讲授, 如果不置于中国古代车战中乘车的尊卑座次和服饰礼仪文化背景中进行, 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逢丑父与公易位”的真正目的, 甚至认为这个句子与文义无关。可见, 置古代汉语教学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 不仅能把枯燥的古代汉语知识讲通、讲透, 还能增强古代汉语课堂的趣味性和愉悦性, 提高教学效果。

凸显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

古代汉语本来就是一门工具课, 它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学、哲学、史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工具性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考查古代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因此, 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中, 就应该随时凸显其工具性, 以实例证明学习古代汉语确实可以为解决其他学科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 使学生切实感觉到学习古代汉语有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 教师随时都可以利用实例证明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如“捐弃”中的“捐”,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舍弃、抛弃”的意思。《说文·手部》:“捐, 弃也。”明白了“捐”字的意义, 也就容易理解“捐弃”是同义并列结构了。“捐”在古代还有“献出”之义, 懂得了这一点, 自然容易理解“捐献、捐助、捐赠”等词了。又如在现代汉语中, “口”和“嘴”的词义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把“嘴”解释为“口的通称”。但是在“壶嘴、奶嘴”等词中, 却不能用“口”来代替“嘴”, 而在“港口、门口、关口”等词中, 也不能用“嘴”来替换“口”。这是因为“嘴”在古代指“鸟兽的嘴”, 所以“壶嘴、奶嘴”用“嘴”, 是因为它们与鸟兽的嘴有相似之处;同样, “港口、门口、关口”等词中的“口”, 又取其与人“口”相类似的特征, 所以“港口、门口、关口”等词用“口”而不用“嘴”。只有懂得了古代汉语的这些知识, 才能理解其中的原由。可见, 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 可以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学习古代汉语是学习、研究古代医学的基础。教师在讲授文字“豆”时可以联系这样一个实例: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医学帛书, 已经整理出了《五十二病方》的抄写本, 但是对其抄写年代不能确定:有的学者认为是秦代以前的, 有的学者认为是在秦代以后。如果利用古代汉语知识就不难解决, 因为病方中出现了“豆”字, 是指称五谷的“豆”, 而“豆”的五谷义是汉代才产生的, 秦代以前毫无例外地指“食肉器”, 所以可以据此确定《五十二病方》抄写在汉初, 而不是秦代。

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学习、研究古代史学。如《汉书·萧何传》:“汉王怒, 欲谋攻项羽,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 不犹愈于死乎?’”这句话是说刘邦打算谋攻项羽, 周勃、灌婴、樊哙都鼓励他这样做, 只有萧何持不同意见。有的历史学者不理解“劝”的古义为“鼓励”, 而解释为“劝阻”, 这样, 周勃、灌婴、樊哙、萧何等人的意见就一样了, 这就与历史事实不符。又如:恭亲王奕等人的奏折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不少研究近代史的学者都引用这条史料, 作为奕等人出卖民族利益、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铁证。这一误解史料的原因就是由于不明白“中外”一词导致的。从六朝唐宋以来, “中外”均指“朝廷内外”或“中央和地方”。这些都是研究历史的人不懂古代汉语所导致的错误。可见, 只有懂得古代汉语, 才能正确地分析史料。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凸显古代汉语的工具作用, 学生也就不会产生古代汉语无用论思想, 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 把枯燥乏味的古代汉语转变成学生想学、爱学的一门课。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营造轻松愉悦的古代汉语课堂,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采用对比分析教学法

对比分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也是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对比分析教学法的目的是揭示语言现象之间的联系性, 凸显语言现象之间的差异性, 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认识语言问题, 达到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教学法包括共时分析比较和历时分析比较, 也就是古代语言内部的横向分析比较和古今语言之间的纵向分析比较。如教师讲授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时, 就应该把学生容易混淆的意动用法、被动等语言现象纳入一个框架进行横向分析比较, 揭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还可以把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进行联系、对比, 寻找它们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原因。使用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举一反三, 左右逢源的效果,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习的快感。

2.采用归纳总结教学法

归纳总结教学法是引导学生从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总结语言的规律,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 使学生抓住语言现象的本质, 掌握语言规律。如教师讲授古代汉语词义引申时, 可以列举大量的词义引申现象, 引导学生对词义引申的源义和引申义的词义特点进行分析, 从而归纳出词义引申的规律。这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促使学生对复杂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分析, 培养学生归的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避免传统教学中条条框框地罗列知识, 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枯燥讲授,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增强古代汉语教学的直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为古代汉语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的同时, 也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可以获取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以充实、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手段, 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尤其是在文字教学部分, 利用动画、图片处理, 可以直观地再现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 还可以灵活采用设疑法、讨论法、辩论法、模拟教学法等,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时常有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古代汉语时代久远, 语言陌生, 艰深晦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做到循序渐进, 既不能重复中学学过的内容, 也不能一次性把难度拔得太高, 要使学生不断感觉到收获的喜悦。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果难度太低, 知识重复, 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高, 超过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会挫伤学生的热情和自信心。同时, 教师讲授要做到深入浅出, 挖掘出语言的魅力, 力求把陌生的古代汉语知识、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经常产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 充分挖掘古代汉语的魅力, 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古代汉语中的神妙表达方式, 使学生爱古代汉语、爱学古代汉语。

愉悦的课堂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又高效。古代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教师应该设法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营造愉悦的古代汉语课堂,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高效的学习环境, 把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 使学生想学习古代汉语、爱学习古代汉语、愉快地学习古代汉语。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大家小书系列) [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4]郭芹纳.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6]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8.

[7]胡安顺, 郭芹纳.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汉语课堂 篇2

一、教学材料:课文《为什么把“福”字倒贴在门上》

二、教学时间:八个课时,每课时50分钟

三、教学目的:能够复述本课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上掌握把字句(1)S+把+O+V+在/到/给/成 的用法。

四、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句式来介绍一个通过动作使确定事物发生某些变化或产生某些结果的场景。并且能够正确运用“最好”、“可不是”答应、告诉、打扫”等词语以及 “把字句”句式。

五、教学道具:“圣诞——新年快乐”的彩色大字、彩带、彩灯、图片“音响、圣诞树、倒“福”字、对联、图片“水仙花”、“冰箱”、“洗衣机”、“空调”

六、组织教学:

1、引入并且讲解生词

简单引入今天要学的话题“如何过新年”,然后学习生词。由于生词太多,所以我决定把生词按课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先讲前20个。每个学生按顺序读一个生词(检查预习情况了解难点个别纠音,突出难点),讲解生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老师:“新年快到了,在我们教室要开一个party,开完会前我们应该都做些什么呢”?

(1)动作演示法:

打扫

步骤1,老师:“我们教室有点乱,我们该怎么办呢?做出打扫的动作,问“我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打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步骤2,“可以打扫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打扫 教室”,步骤3,老师问:“谁平时打扫我们的教室”,指班里的任何一个同学,叫另外一个学生来回答,XX打扫教室

步骤4,老师问:“打扫得干净吗?”找人来回答:“打扫得很干净” 步骤5,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中间:xx打扫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依次展示其他动词:

步骤如上,在黑板中间写上:xx擦黑板擦得很干净(2)实物或图片展示名词:

黑板

步骤1,“圣诞——新年快乐”的彩色大字,让学生们读上面的字,步骤2,问“这个贴在哪”老师做动作,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回答“黑板”,把这个字写在右上角名词,按此类展示。带领大家读三遍。再重复刚才问题,让学生说出“圣诞——新年快乐被贴在黑板上”,老师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的中间。

彩带,步骤1,问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然后把它写在黑板上,名词一列,领读三遍

彩带

步骤2,用这个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装饰教室”,步骤3,教室用彩灯装饰漂亮吗?引导学生说出“教室被彩灯彩带装饰的很漂亮”,并把它写在“圣诞——新年快乐被贴在黑板上”的下面。

音响

同上引导学生说出,“音响被XX搬到教室里来了”,写在黑板上。桌子 圆圈 引导学生说出,“ 桌子被摆成一个大圆圈” 布置 会场

步骤1,老师:“谁能用一个词说一下,我们现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布置”一词,若说不出,老师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领读三遍。

步骤2,“布置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布置会场”

步骤3“布置得漂亮吗?引导学生回答“教室被同学们布置得非常漂亮”,像一个会场吗?,引导学生说出,教室被同学们布置成一个会场。

品尝 特色

亲手

步骤1,老师:“晚会上,我们都做可以做些什么呢?有没有人表演节目?”引导学生回答“唱(中文)歌,(用汉语)讲故事,表演节目”

步骤2.老师:“有没有人愿意请大家吃你们国家的菜”,指班里的任何一个同学,叫另外一个学生来回答:“xx愿意”,步骤3.“你是怎么做的,请表演给大家看?”表演结束,菜做好了,让大家吃,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品尝”,跟老师一起说“请同学们品尝”。步骤4.老师:“这个菜是他自己做的吗?”

最后,每展示完一个生词都按照词类别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看书按照书上的顺序一起读,老师领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然后再让同学们看黑板右上角的词,找同学认读并且纠音。

2、讲解课文

(一)(1)总共十三句话,找学生每个人读一句。如果没有读到的同学要重复读。先让未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读音纠错讨论,再由教师进行纠音。熟悉记忆上面提到的生词。

(2)提问有关课文的问题,找学生回答。比如:圣诞节和新年快到了,同学们准备怎么过?

开一个晚会的话,我们要怎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会场呢?

同学们都要可以表演哪些节目?

(3)学习语法“把”字句,请大家集中看写在黑板中间的句子:

①“圣诞—新年快乐”被同学们贴在黑板上——同学们把“圣诞快乐”贴在黑板上

②桌子被摆成一个大圆圈———————

同学们把桌子摆成了一个大圆圈 ③教室被同学们布置成一个会场——————同学们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会场 ④xx打扫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xx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⑤xx擦黑板擦得很干净————————————xx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 让同学们试着把总结一些这些句子有什么差异?给出肯定句与否定句“把字句”公式

肯定句

S+把+O+V+在/到/给/成

否定句

S+(没/ 不)把+O+V+在/到/给/成 给学生们讲清楚用把字句的条件,并举例给同学们说明,例如

①把字句后的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是有定的,不可以说“我把一个黑板擦得很干净”,应该说“我把这个黑板擦得很干净”。

②动词不能单独存在,要加成一定成分,今天所学的是,动作产生的结果。比如,*我把教室打扫

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把圣诞—新年快乐贴

我把圣诞—新年快乐贴在墙上。先把错误和正确的都写在黑板上做对比,对比之后,把错误的擦掉。

③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通过某动作使确定的某事物发生变化或产生某种结果,这时要用把字句。

比如:*她摆花儿在卧室里了

她把花儿摆在卧室里了。(4)操练把字句,步骤

1、老师做示范,比如,老师做出把书装进书包里的动作,让学生看着公式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把书放进书包里。

步骤

2、让同学们做一个事物位移的动作,找另一个学生用把字句回答。依次进行,每个同学都要操练一遍。(5)做课后练习部分的第一部分语音(2)朗读

找一个学生朗读,另一个做动作。然后跟老师齐读。

3、布置作业,复习课文

(一),记住重点词,下次课听写。预习课文

(二),找出课文中的把字句 课文

(二)讲解1、2同课文

(一)一样

3、介绍相关的对联的文化知识。

4、操练:做课后题第二题,操练替换部分。同桌两个任选其中一组互相对话,表演给大家看。课文

(三)讲解1、2同课文

(一)一样

3、介绍相关的倒“福”的文化知识。

4、操练课上做练习9题。一个人提问,找其他同学来回答,并且表演。

5、布置作业,把剩下的练习题做完。

再次上课时,把剩下的练习捡重点很难点给学生讲解。汉字教学(最后留一个课时)

首先,老师在黑板上按照笔顺,展示给学生们,让他们跟着写。

其次,部件拆分,让学生认读,读知道的汉字,并且让找出形声字,归类,并组词。例:

形声字:理=王+里

管理

管=竹+管

管理 置=四+直

布置

擦=扌(手)+察 擦黑板 圆=口+员

圆圈 旺=日+王

兴旺

祥=礻+羊

吉祥 板=木+反

木板 诉=言+斥

告诉 幸=土+羊

幸福

并且联想还学过与之类似的字,或者老师给出,让学生猜,增加课堂有趣味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说,鲤,让学生猜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会意字:联=耳+关

关联

结合字源和发挥自己的联想帮助学生记忆,比如:“耳”和人最关键的“头”联在一起,所以读“联”

象形字:窗=穴+囱

窗户

象形字给学生画简易图,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窗,是洞穴里的一个小洞,其实是就是现在的窗户。最后:布置作业

小学汉语课堂教学探索 篇3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在学生眼中也是枯燥无味的,哪里还能谈得上有效呢?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等,而且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要符合学生心理。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这样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要想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单靠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的内部动力,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的兴趣越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在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有必要的如表演、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美好的语言情景中学习热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也自然提高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汉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满堂灌,既费时,又受空间的限制,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有限,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将其用于汉语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教师在汉语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除了使用最原始的图画卡片向学生展示颜色的种类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印象:听音填色——根据听到的生词填上相应的颜色;看卡通回答问题——仔细观察影片中主人翁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或影片中出现的物体颜色等。这些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小练习,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媒体教学跟传统的汉语教学相比,听觉、视觉效果都要好,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忽略了课本教学内容,而应针对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使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功能与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把学生作为汉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用汉语开展交流活动方面的实践性比较强。汉语作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进行实践,也就是说,在小学汉语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地来指导学生进行汉语交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模式,要把学生作为汉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设计各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一步步完教学活动中,掌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所以说,一个有效成功的教学设计是一堂汉语课成功的基础条件,汉语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要优化自己的汉语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几个生词、短语和句子,而是要对整节课进行深入细致的深加工,把本课内容和以往的旧知识相联系,把汉语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创设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把汉语课本中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实际的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在真实有效的交流活动中获得汉语知识,并提高汉语运用能力。

四、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课堂用语 篇4

现在我们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以及结合大量的语言资料和诸多教师的工作表明, 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中的课堂用语有必要区别于我们对于国内学生的课堂用语, 其语言的特点比较鲜明, 具有下列特点: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用语的功能不但可以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主要的辅助手段。

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为学生构建有效地语言环境, 让其有着一定的语言交流环境。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语言交流环境内对于课堂用语的使用需要把握好尺度。因为这个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掌握好汉语言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换一句话来说, 课堂的用语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课堂用语, 我们是依靠课堂用语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实现教学目标的, 但我们的课堂用语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样板。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好汉语言并可以以此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 而我们的而课堂用语不也正是汉语言吗?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会造成语言使用目的的不同。对国内学生的教学, 课堂用语就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而已, 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桥梁。

(2)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课堂用语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一成不变。

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教学时间的增加, 我们的课堂用语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所教授的学习内容。这也就是说, 课堂用语是需要随时做出一定的调整的。学生的学习成果伴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增加, 其汉语言的交流能力也会日趋提高。所以, 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住这个趋势, 使用的课堂用语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当前学习需要则会让学生丧失一个有效学习的机会。我们的课堂用语的调整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掌握的汉语言能力相配套, 太快或太慢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耽误。

(3) 我们所使用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区别对待。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留学生, 他们的母语并不是汉语, 为了能够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实质性的交流与沟通, 并能够正确的理解课堂用语的意思, 能够正确的行使自己的语言交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对于刚开始接触汉语言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的初期。课堂用语的选择要谨慎许多, 因为学生没有相应的汉语言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课堂用语要在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来选择, 不要将学生没有掌握的词语在课堂中说出来, 这样会使得学生难以适应, 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规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地方语言来进行教学, 而应该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 而且必须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范本, 他们会以此为例子来进行学习。因此, 我们自己的普通话就一定需要准确, 要将完整、清晰的汉语传授给学生。

2.1 语音规范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言, 并能够以此作为交流的工具。所以, 我们的发音需要准确、声音需要洪亮, 能够让学生作为范本来理解。这样就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不会被影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汉语言所特有的语言美。相对于我们队国内学生的教学, 尤其是面对成年的学生, 即便教师的口齿有些不畅也并不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在教授留学生的时候口齿不清的话, 就会给留学生的学习造成错误判断, 是不合格的教学。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今后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语气、说话的速度这些都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许多地方要注重出逻辑重音。如果学生需要记笔记的话, 我们就需要等待学生将笔记做完后再讲解。

2.2 课堂用语需要精确

我们在讲解课文的时候, 用词要准确, 要能恰到好处的反映出课本的重点, 千万不要贪大求全, 要有侧重点, 但同样也要防止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出现。我们不要想在一节课内将所有的问题都解释清楚、说明白。因为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有限, 往往会出现我们说得越多, 学生却难以接受的现象。什么时候说什么, 应该怎样说, 该如何来表述这是需要很深厚的教学经验来感受的。对于不少教学的重点、难点的讲解, 我们是需要建立在学生能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尽可能少用专业名词, 要用他们所能理解的词语来平铺直叙。

2.3 表达得体

我们这里所说的得体, 是指教师的课堂用语深浅适度、处置得体, 易为学生所接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候, 正确的话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

对外汉语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用语虽然产生于即兴, 但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 那种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绝非一日之功。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7.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言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篇5

一、简要介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核心理论教学以系统讲授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主,包括: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各部分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1)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名称含义(2)了解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3)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

2、语音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2)掌握语音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音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3、词汇教学部分:

(1)了解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2)掌握词汇教学的控制及其途径(3)掌握词汇教学的重难点(4)掌握词汇教学的原则(5)掌握词汇教学的环节和技巧

4、语法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2)掌握语法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法教学的方法(4)掌握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5、汉字教学部分:

(1)了解汉字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3)掌握汉字教学的原则

(4)掌握汉字的课堂教学技巧

6、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特点(2)了解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

(3)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4)掌握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与技巧

二)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

1.多用启发式,忌用灌输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讲、练结合。“讲”要少而精,着重讲清重点和难点。“练”要实而活,课程后期分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点评。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3.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课堂观摩与点评,增强教学效果。

4.制作课件,使课程能适应多媒体教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法

(一)绪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

1、学科定位:何为对外汉语教学?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学科名称

(1)对外汉语教学

局限:着眼中国国内的教学对象,在国外比较难用。如在美国,教美国人当地人学汉语,很难说是对外国人的教学。(2)汉语教学 局限:容易和国内的母语教学混淆,需要在前边加上“世界”、“国际”加以限制。(3)华文教学

局限:难以将非华裔的汉语教学包含进去。(4)汉语国际教育

优点:这个名称多了“国际”可以把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排除在外。

3、学科含义

(1)教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3)事业——发展趋势: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C大力推进教材的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D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E 改革和创新汉语考试

(二)教学法流派

1、教学法的定义:

(1)讨论: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谁?

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领域。

2、语言教学法的分类:

(1)传统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阅读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

(2)人本主义教学法——静默法、启示法、咨询法

(3)交际型教学法——功能法、任务式教学法、内容教学法、3P教学法

(4)创新型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

3、教学法发展的趋势(1)与相关学科的互动(2)折衷主义(3)综合化倾向

(四)课堂教学技能

1.讲述与倾听技能 2.提问与讨论技能 3.表扬与批评技能 4.课堂组织与管理 5.板书与多媒体(1)讲述技能:

语音——标准清晰普通话;

语速——稍慢(零起点、初级阶段)稍快(语言能力提高后或适应教师风格后)语调——抑扬顿挫,忌平铺直叙 讲诉内容——精讲

教师用最少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白并掌握教学内容

如:口头表达用词不能超纲,当答案不确定AB时,教师说这道题的答案“模棱两可”,学生更糊涂了。(2)倾听技能

细心聆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激发表现欲;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练、多讨论、多表述;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多提示与引导,不能随意打断,点头、微笑鼓励。(3)提问技能

提问过程:发问、等待、叫答、回答、教师反馈 注意事项:1)要有针对性、区分度

举例:垂直结构理论(周小兵——互动模式)

从前面语句借用的成分越多,学生越容易回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垂直结构,让学生通过借用成分或句型来组句回答:化难为易、分解难点 2)多角度、多方式提问

3)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例:正反问句、是非问句)4)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5)叫答方式灵活多样(指定叫答、随机叫答、自由叫答)

6)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成功或失败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4)讨论技能:学生互动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 脚手架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导演与主角)(5)非言语表达技能

1)手势表达系统(例: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2)面部表达系统(<让人舒服>微笑是最受欢迎的表情)3)眼神表达系统(避免:低头上课、高昂着头,目光游离)4)体态表达系统(教态:仪表整洁大方、举止自然亲切、风度品格热情公正)信息的总效果=7% 文字表达+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表扬技能

“大拇指”教育理念,表扬要有个“度”、掌握火候和分寸:

随意轻率、表扬失实 ;忌笼统的、千篇一律的一个字“对、好”。可以:你今天的听写全都对了,好极了!(留学生)你把生词全都找出来了,真是火眼金睛!(小学生)(7)批评技能:注意批评的方式

微笑批评、建议式批评(要是...该多好/要是...相信你可以..)暗示式批评(眼神暗示,沉默打断)、先表扬,后批评、严厉式批评(8)课堂组织

讲明课堂规则(无手机课堂)、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融洽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人入胜的导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遇乱不惊,化被动为主动(例:非洲学生语音不准的问题)(9)课堂管理

1)课堂纪律管理(以来华留学生班、在泰教学班<中小学>为例)常见课堂纪律问题:迟到、玩手机、吃零食....眼神、靠近、提高声调或提问:开小差、交头接耳、打瞌睡 加大情感投入:孤僻、不与人交往的学生 2)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

冷处理、行为替换、灵活运用奖惩手段(例不带书上课的学生)(10)板书与多媒体 板书的重要性:把听说技能与读写技能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认读汉字和练习汉字的机会。板书的原则:简单扼要、框架清楚、突出重点,内容较多时借助多媒体或小黑板。板书的量:综合课较多、口语听力课较少(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笔记,但不能刻意而造成冷场)

二、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足量的操练实践,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2)循序渐进,从易入手,由易到难(3)温故而知新

(4)突出难点,有的放矢(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6)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三、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声母表——21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2)韵母表——35个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3)声调符号——4个声调(轻声不标调)

标调原则:有a须标在a上,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4)隔音符号、专名首字母要大写

四、声韵调教学的重点与教学技巧 1.声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1)送气与不送气 易错群体:日本、东南亚、拉美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学生

常见错误有两种:不能听辨,相互混淆;能听辨,但送气不到位。

两者区别: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前长后短。

教学技巧

(1)对比描述法(先说明后示范,发音动作放慢,有意识将送气音拖长一些)(2)薄纸片法——气息感应法(3)拼合法:pa= b+ ha 听辨练习:(1)分辨(老师念,学生分辨)

(2)填空(在空白处填声母)

(3)判断正误(判断发出的音与给出的音是否一致)

(4)模仿(学生不看材料、靠耳朵听辨模仿声音)

难点(2)声母r、l 很多国家的学生都很难听辨这两个音

常见错误:日韩印二者混淆(我很热——我很乐)

欧美“l”舌头过于松弛,“r”发音部位太靠后

两者区别:发音部位:前者舌尖后音;后者舌尖前音; 教学技巧:(1)对比强调法;

(2)过渡法(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引出另一个相关难发的音)如:sh--r

(3)夸张法(拉长时间再发韵母l-la)难点(3):声母p/f;f/h

前者韩国学生比较突出;后者日本学生突出 教学技巧:(1)夸张演示法;

(2)循序渐进法;

(3)对比演示法(顺口溜)

难点(4):声母

z/zh/j、c/ch/q、s/sh/x

这些音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难点

常见问题:日\欧美学生分不清zhchsh、jqx,“多少”-“多小”

韩国学生分不清zhchsh、zcs,“十”“四”

东南亚分不清jqx、zcs,“洗澡”-“洗脚” 教学技巧:(1)手势法;(2)对比法 2.韵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1)单韵母u/v

常见偏误(1)圆唇的程度不够 如:女的-你的;绿色-栗色

(2)双唇向前努的不够。如:玉-肉 教学技巧:(1)演示法(针对偏误一)

(2)过渡法\仰头法(针对偏误二)难点(2)复韵母中介音iuv(介音轻而短)常见错误(1)换介音,“解决-姐姐”;

(2)丢介音“坏人-害人”;

(3)加介音“中国人-中国润” 教学技巧(1)音节图表法;

(2)温故而知新;

(3)对比指点法

难点(3)鼻韵母-n/-ng

(8个前鼻音\8个后鼻音)常见偏误:(1)前后鼻音混淆

(2)前鼻音靠后(欧美)

(3)两者都中间靠拢(东南亚)教学技巧:(1)增音法:in和ing(ieng)

(2)带音法: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然后再发an

(3)夸张法

(4)引衬法(用后面的音节配合帮衬,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奋斗\生活)

3.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1.五度标记法

2.教学技巧:手势法\头势法\对比法\带音法(第一声+第三声)

三、词汇的控制

讨论:词汇的控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词汇的控制就是解决教什么词和教多少词的问题。根据大纲规定的词汇数量和范围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对生词进行控制,使得词汇学习更加合理、科学、顺利地进行。

我们从4个方面谈词汇的控制:词汇量的控制、词汇等级的控制、词汇重现率的控制、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1.词汇量的控制

(1)每门课的词汇量(中级阶段为例:精读课50-60%、阅读课20-30%、听力和口语 10-15%)(2)每堂课的词汇量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共识,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常数而主观硬性的地固定下来 2.词汇等级的控制:超纲词的掌握和处理 3.词汇重现率的控制

重现率就是词语在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词语的重现对词汇的巩固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新词至少需要6-8次重现,才能初步掌握(刘珣,2000)” 词汇重现途径:一般都强调在课文中重现。4.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讨论:词汇的控制如何进行?如何实现?

(1)通过教材来实现。

(2)教师在教学是注意对词汇的控制。

四、词汇教学的重点

提问:哪些词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1.虚词

—推荐参考书目李晓琪的《对外汉语虚词讲义》

2.近义词、多义词、多音词

——推荐参考书目《近义词、同词义辨析》

3.用法特殊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

4.成语、习语和其他固定词组

中级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成语、习语和固定词组,应当重点讲解

五、词汇教学的原则

1.浅显讲解:用学生学过的词语来解释生词和用法,讲解不要复杂化。2.精讲多练

3.及时总结:一课一次小结,一单元一次总结,将生词分门别类进行清理和总结 4.反复练习,反复操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六、词汇教学的环节与技巧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们从四个方面讨论词汇教学的技巧。1.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2.词汇练习的方法

3.怎么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问题 4.关于词义辨析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文生词的处理:

(1)归类 —— 意义归类

—— 语法归类

—— 音节归类

(2)扩展—— 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扩展

—— 由词向短语扩展

—— 词语向句子扩展

——句子向语段扩展(3)文中标注

(1)归类 —— 意义归类

如:请、大号、T恤衫、比、顶、棒球帽、就、镜子、裤子、肥、时髦、短、瘦、减肥

从意义的角度,它们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表示服装鞋帽:T恤衫、棒球帽、裤子

——表示尺寸和数量:大号、顶

——描写衣服大小:肥、瘦、短

——跟健美有关的词语:时髦、减肥 ——其他词语:请、比、就、镜子

(2)扩展—— 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扩展

如:车——汽车、火车、车门、车窗...(2)扩展—— 由词向短语扩展

例如

第一问:借什么?

第一答:借笔、借书、借钱......第二问:在哪儿借?

第二答:在教室借、在图书馆借、在商店借

第三问:向谁借?

第三答:向同学借、向管理员借、向朋友借

注:仅从词扩展到短语还不够,要引导学生进入句子和语段(2)扩展—— 词语向句子扩展

例如 在上面第一问的基础上,师生可以进一步回答:

教师:谁借书?

学生:我借书。

教师:你向谁借书?

学生:我向同学借书。

教师:你在哪儿向同学借书?

学生:我在教室向同学借书。

目的:多次扩展练习,使学生熟悉汉语语序。(语序问题)(2)扩展——句子向语段扩展

汉语是一种形态不太发达,句法结构相对简单松散的语言,词汇往往其较大的作用,有时会牵连上下文,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生词的理解。

例如

在上面句子扩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为什么向同学借铅笔?”学生可能回答“我没有铅笔”。教师可以再问“你为什么没有铅笔?”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整个经过叙述一遍:

今天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现在我要填答题卡,所以我在教室向同学借铅笔。同学借给我一支蓝色的铅笔。这支铅很漂亮......(可适当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做成段口头表达)(3)文中标注

步骤:先引导学生对照生词表在课文里找到相应的生词,然后把生词的序号一一标注在课文里相应生词的旁边。(初级阶段拼音一起标上)

在标注完成后,老师针对生词所在的上下文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的理解。

例如

今天是星期天,小王很早就起床了,他来到附近的河边钓鱼。可是,等了一个上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④。

教师就所标注的生词部分提问:

小王起床以后干什么了?

这条河离小王的家很远吗?为什么?

小王来到附近的河边干什么?

小王钓鱼钓了多长时间?

小王钓了几条鱼?

2、词语的讲解(1)翻译

母语和目的语里都有某个词指同一种事物或动作。(名词、简单动作)

注意:很多情况下有意义不对等的词,需要使用语境加以解释

(例如桌子——tabledesk 借——to borrow借入/to lend借出

(2)以旧释新

如:家庭成员

爷爷——爸爸的爸爸(3)实物展示(4)图片展示(5)利用上下文(6)举例

例如:“满头大汗”—— 现在室外30度,如果你去外面跑15分钟会怎么样?

(7)利用语境

具有语法性质的词语利用语境效果会好很多。

例如:“下来”“起来” “光线暗了下来”“天亮了起来”(教师可以直接关闭教室里的电灯,拉上窗帘,然后再拉开窗帘,打开电灯)

(二)学习词汇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

1.卡片展示法:向学习者展示写在卡片上的词语,引导他们说出来。2.朗读法:单词朗读、课文朗读 3.搭配法

4.组合游戏法

互相听写、比赛说词、翻牌猜词......5.表演法

猜词

(三)如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1.利用反义词

形容词(大-小

成功-失败

安全-危险)

名词(南-北

白天-晚上 优点-缺点)

动词(买-卖 开始-结束 扩大-缩小)

2.利用“义类”

词汇意义的百科分类(水果、蔬菜、饮食、服装...)

3.利用“同语素”词语接龙(车—火车、汽车、车站...海—大海、海水、海鱼)4.利用前缀后缀

老——老虎、老鼠、老师、老板

子——杯子、房子、鞋子

然——突然、忽然、猛然、固然、必然

(四)常用词语辨析(难点)

1.辨析同义词 2.辨析近义词

3.分辨多义词 4.分辨同形词

2.辨析近义词

课堂练习:请你辨析这对近义词“ 忽然——突然”

从意思上看,“突然”有让人吃惊的意思,“忽然”没有那么强烈,一般地表示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1)一只狗突然窜到马路上。

(2)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忽然就下起雨来了。从句法特点讲:“突然”可以加程度副词来修饰

例如:地震发生得很突然。

“忽然”不可以。“忽然”一般不用在主语前面,“突然”既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在主语后

辨析近义词的几种方法

(1)搭配

“美丽的姑娘”“漂亮的小伙子”(2)把词义或者语素的语义离析成几个部分

“优良”“优秀”——“良”主要指品种、质量、作风、成绩等好;“秀”主要指品德、学问、成绩等好。

“成绩”中的“优秀”比“优良”高一等。(3)寻找近义词的反义词

落后——先进、进步;退步——进步

※注意:什么时候学生明白了,辨析的任务就完成了,不可一味深究,增加学生负担,学生的烦躁情绪也会上升,适得其反。

3.分辨多义词

例如

开——开门

开路、开矿、在墙上开了个窗口

花开了、衣服扣子开了

开飞机、开汽车

我爸开了一家公司

电影马上开演了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 4.分辨同形词

例如

空(一声)

空(四声)

长(zhang)-长(chang)

语言要素教学之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的特点 P272-279 一 词序和语序重要

二 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 固定 三 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 四 狭义形态少 五 特殊的动词结构

六 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语法教学的原则 P279-286

一、语法教学的目的 1.用汉语交际 2.教汉语

《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基本能力(七点)P280 3.研究汉语

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语法项目的选择 1.语法教学的内容(7类)P281

1、词的构成(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规则

2、词类划分

3、词和词构成词组的规则

4、词和词、词和词组、词组和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5、单句构成复句、句子构成语篇的规则

6、语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关系和规则

7、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关系和规则 2.语法项目的选择

1、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项目

2、学习难点

三.语法点的排列次序 P282-286

1.由易到难;

2.从交际出发;

3.参照使用频率

4.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

5.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

四、语法教学的方法

1、情景化教学

利用人的情景

利用事物

利用动作

2、生成式教学

扩展式生成紧缩式生成

3、对比教学

1)汉外对比

不同点对比

相同点对比

表层结构不同、深层语义结构相同的对比

2)汉语内部对比

有和无的对比

同一位置不同近义词的对比

同一个词不同位置的对比

不同词语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对比

六、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1、语法点的展示

1)结合实际情景对话 2)图片和多种教具的使用 3)行为动作演示

2、语法点的讲解

1)讲解的内容

2)解释语法点的方法

列出公式

借助图片和其他教具

利用、创造情景

表演

内部对比

3)语法点的联系

(一)机械练习

(1)重复练习:领读,重复句子,重复对话

(2)替换练习:单项替换,多项替换,分句替换

(3)扩展练习:词语扩展,句子扩展,扩展问答

(二)有意义的练习

(1)变换练习:句型变换,合并句子

(2)复述练习:完全复述,简缩复述,扩展复述,角色复述

(3)翻译练习:句子翻译,词语替换翻译

(三)交际练习

(1)定向问答练习

(2)描述

(3)叙述

(四)语法点归纳

•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

(一)语法教学的原则

• 1.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老师尽量用较少的时间,抓住最重要的语法规则进行讲解,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对所学的语法规则进行操练。• 2.深入浅出

教师想办法对所教语法内容用最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其他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易于学生掌握。不能把语法书中的语法规则以及对那些规则的解释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课堂上。• 3.分散难点

对比较复杂的语法内容和语法难点应该分散开来,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及使用频率的高低、学生习得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4.注重用法

初级阶段侧重在语法形式上——各种句法结构、句型、词序

中级阶段侧重在语法意义上——语法成分的语义关系和语义搭配

高级阶段侧重在语法形式的语用功能——词语句式的语用选择和应用

(二)语法教学常用的方法

1.归纳法——先举出例句,然后从中归纳出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2.演绎法——先说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3.情境法——1)利用课堂上的景物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说明语法点

2)动作演示。老师通过做动作或让学生做动作,来引出语法点或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点

3)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情景,展示或解释语法点 • 4.对比法

• 1)汉外对比。通过汉语与外语(学生的母语)对比,显示两种语言相关语法点的差异

• 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语法点的对比。通过对比揭示相近语法点的同中之异。(例如:刚/刚才、常常/往往)

——相反语法点的对比。通过对比凸显相反语法点具体的不同之处(例如:就/才、把和被)

——有和无的对比。有某个语法点和无某个语法点的句子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显示该语法点的意义和作用。(例如:有无”了”的句子对比)

3)正误对比。目的语和中介语的对比。将汉语中正确的句子与学生的典型误句进行对比,从中揭示汉语语法的规则,使学生注意避免同类偏误。• 5.发现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类,自己发现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

• 6.图示法——用图片和黑板上的简笔画具体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和规则。

• 7.公式法——用公式将语法点的形式列出,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例如:把、被、比字句)

• 8.翻译法——把某语法点或有该语法点的汉语句子翻译成学生的母语,从而借助学生的母语帮助其理解该语法点。(例如:“主+动+宾”句与把字句的转换)

• 9.以旧带新法——用学生已学过的语法格式引出新的语法格式,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新格式的构成、意义和其中的语义关系(例如:由把字句引出被字句,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引出可能补语)

• 10.综合法——在教某个语法点时,对其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解释或操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该语法点(下列教学示例中介绍的各个语法点教学实际上都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

汉字教学

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1.“对外”的特点:(1)音、形、义同步,缺一不可。2.对成人的教学特点:• • • • • • • 针对成年学习者归纳推理能力的优势,应该重视理性教学,可以进行系统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例如汉字结构分析,以偏旁为线索的形声字讲解分析,同音异形字、一形多义字的归纳整理等。

问卷调查显示:系统的汉字知识与识字相结合教学,不仅有效促进了零起点学习者对汉字的认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度。(李蕊,2004)

值得注意:理论的讲解以学习汉字为最终目的,不要求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能把对外汉字教学课上成汉字理论课,那样只会吓跑学生。

三、汉字教学的原则: 1.不能“一刀切”:汉字教学的目的在对“读”和“写”的要求上应当有所区分,认读多,书写少,对于外国学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2.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汉字繁多,不可能在课堂上逐一教授,所以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自学汉字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根据表义的字形推测一些汉字的大致意思,并能熟练运用字典检索汉字。

汉字教学教学学习者的是能力,即用汉字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自学汉字的能力。

三、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顺序关系 1.先认读后书写,多认读少书写。

2.书写书写教学中先教基本笔画名称,再教书写规则。3.常用字在先,先独体后合体。

四、汉字教学的具体实施

1.从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归纳进行学习。2.强化部件的位置。

3.抓住作为声旁和形旁的部件,强化形声字意识。4.归纳复习同音字。

5.及时复习学过的部件,强化巩固,防止遗忘。6.引导学会使用工具书。

五、汉字课堂教学技巧

1、展示汉字的技巧

板书展示、图片展示、卡片展示

2、教授汉字的技巧

教写汉字的字形:笔画、结构

3、讲解字义的技巧:借助事物;图片释义;利用形旁释字;借助古文字形体释字(汉字六书之象形字和会意字等)

俗字源和联想释字(好:有儿有女就是好,安:女人在房子里让人感到安全)

六、练习汉字的技巧

1、认读练习

2、字形练习:笔画、结构、部件(分析汉字部件、给出部件写出含有它的汉字、给出拼音和部件写汉字、给汉字增加或减少部件写成另外的汉字、给出语境和部件填汉字。)

3、字音练习:给形似汉字注音、同声旁汉字、多音字注音

高中汉语教学的课堂艺术解读 篇6

关键词:高中 汉语教学 课堂艺术

汉语课堂艺术是指通过组织集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表演性、灵活性于一体的汉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取汉语知识与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形态。在汉语课堂艺术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汉语教材内容为基础,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因素,灵活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营造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掌握课堂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语言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尺,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当重视课堂语言的锤炼,将语言的情感美、启迪美、机智美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独特的课堂艺术风格。首先,课堂语言要准确简明。对于一名优秀的高中汉语教师而言,其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保语言精简扼要,所说的每一句话除了要有逻辑性之外,还要能够经得起推敲。干净利落的课堂语言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听觉享受,学生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而且还能从中找出学习的重点,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其次,课堂语言要生动优美。厚黑学指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汉语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语言的艺术魅力,就必须保证所讲的语言生动幽默、形象风趣、自然亲切,让人无论怎么听都不觉厌烦。同时,教师还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再次,课堂语言要亲切平和。谈话式语言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普遍,教师若是想要以这种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摆正自己的身份,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平和亲切的课堂语言,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教与学的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课堂提问艺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提问既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也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高中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提问环节,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首先,课堂提问要具备导向性。这里的导向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特定的方向发展。若是提问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但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当确保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起到过渡作用,使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其次,课堂提问要具备启发性。这是汉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灵魂之所在。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有助于其悟性的提高。再次,课堂提问要具备灵活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经常变换提问的方式及类型,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回答问题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和喜悦,由此会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最后,课堂提问要具备趣味性。千篇一律的问题不但会打消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掌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构建课堂组织艺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课堂组织是根据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当前,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高中汉语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课堂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其一,小组讨论。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主题,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其他成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各组组长宣布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最终点评。其二,主题辩论。教师可以在教材当中选取某一篇文章,然后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并从中选取出四名代表,围绕课文阐述的论点展开辩论。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三,多种课内外活动。教师可以在课上或是课下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观看教学影片后写观后感、优秀作品赏鉴、作文竞赛、朗读和演讲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读写水平,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互动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汉语教材中所选入的文学作品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当运用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情感体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可以挑选班级中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让他们分别朗读该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台词,如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等。为了使整个朗读过程更富情感,学生需要先对课文中的感情基调加以熟悉,并体会自己朗读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感情,通过对声音的控制体现出人物的特色。采用这种分角色朗读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营造出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彰显出汉语教学的艺术性。

总而言之,高中汉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课堂艺术,使汉语课堂教学活动具备鲜明的形象性、动人的情感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审美性以及无限的创造性,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锦绣.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模式初探[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13(10).

[2]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3]张颖.拓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维度 体现立体化语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4).

[4]赵琚.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J].新课程:中旬,201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篇7

1、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在易于沟通的交际情境中运用大量具体的素材、视觉提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手段把语言要素嵌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交际任务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课堂活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课堂游戏,如“击鼓传花、拍苍蝇”;二是各种任务式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制作生日贺卡等。

2、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理论又称“交际语言教学”,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教学法。该理论突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需要居于重要位置,创设交际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否定结构主义机械化、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自我协调及主动找寻是其特色。[2]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依据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剌激学生的认知欲望,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使其从中得到提高。

二、课堂活动的价值

1、丰富教学手段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在各种语言要素的教学中插入课堂活动,以提高新课和复习旧课的趣味性。尤其对于汉语零基础的学习者,如进行语音教学时可设计“语音过河”、“举声调卡片”等活动。词汇教学时,可创设语境,引入、讲解新词语,设计“拍苍蝇”、“传音筒”等活动。语法教学时,应注意词块教学,避免后期出现词语搭配偏误,可设计小组互练,再请其他学生对此进行报告。

2、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汉语交际的机会,使学习者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大学汉语塔吉克文版》第11课《去超市怎么走》关于“问路”的内容,教师可布置桌椅的位置,让学生闭上眼睛,其他学习者用新知识为其指路,寻路的学生则需认真听辨,以到达目的地。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幅地图,据此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使用目的语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感受到学习汉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其交际能力的发展。

3、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中一般会遇到学生开口率低、教师提问冷场等问题,课堂活动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活动中更自由,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和同学们操练新知识。同时,在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团队友谊。

三、设计要素

1、教材

1)教学目标

课堂活动要结合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师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任意设计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活动为无效的课堂活动。

2)课程体系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汉语课时量、教学进度等因素均影响课堂活动的内容和频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组织课堂活动,如果教学任务量重,则不宜过多的开展。

2、学生

1)年龄

设计课堂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可设计简单易行的活动,方便解释、操作。对大学生或成年人则要提高活动难度,避免活动过于简单无趣而失去其意义。

2)汉语水平

不同汉语水平的课堂,其活动也应有所区别。零基础的汉语学习者掌握的词汇量较少,教师不宜组织复杂的课堂活动,因其活动规则较多,涉及的词汇量也就较多,可能导致原本应该突出教学内容因为过多的解释规则而受到干扰,从而无法开展活动。

3)参与人数

要根据活动所需的学生人数或小组数决定活动形式。两人组、多人组或全班组,在不同的课堂活动中有不同的需要。两人组,可以保证每个学习者均有开口机会,但是比较费时。全班组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却由于人数较多,而不宜控制活动进展,容易发生秩序混乱的情况。

3、教师

同样的课堂活动,不同性格或教学风格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对其改造,将其与自身教学风格相融合,为己所用,以便控制课堂活动。

四、组织与实施

1、活动前

1)活动目的

活动都有其目的。机械性训练还是交际性训练、语言游戏活动还是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活动要明确其目的。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对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予以更正。

2)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的选择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开展活动;同时,同一活动目标又可以结合不同的训练形式来实现。总之,形式应有助于内容的深化。

2、活动中

1)组织阶段。教师要提前讲授知识点,使学生具备活动所需的汉语知识。同时,要讲解具体活动规则。零基础汉语班级中,教师可安排若干汉语较好的学生来配合演示活动的具体步骤。

2)实施阶段。首先要以有效的方式分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游戏式分组,如“找成语”游戏,将每个汉字写在卡片上,每人均需找到剩余的3个字,以此结成小组。座位分组,根据座位方位情况分组,可以左右分组,也可以前后分组。教师分组,如果活动有难度,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汉语水平、性别等因素。自愿分组,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成员。

3、活动后

活动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也可采取“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完成从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为后续的课堂活动提供经验教训。

五、小结

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汉语知识,而且也使其学会了如何使用汉语进行交际。这种语言和行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贯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零基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巍等.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技巧教学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优化途径 篇8

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一)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符合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汉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 又要注重言语知识的传授, 同时注意文化在言语学习中的贯穿。崔永华先生曾把课堂教学目的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其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是使留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并能进行交际。“把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 这是现代语言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求留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汉语的知识, 而是要求他们掌握汉语这个工具, 满足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需求, 同时具备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明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并以此为教学指南来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二)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选定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对外汉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坚守教材约定的范围, 忽略了留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讲授知识的外在环境。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发展远远落后于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 而研究教材开发的人员却少之又少。所以如果课堂教学仍死死坚守教材约定的范围, 学生一成不变的接受陈旧的知识, 不仅跟不上教学的发展, 也落后于时代的步伐。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在教材无法及时更新的条件下, 应强化教师教案准备环节, 各科授课教师可以集中备课, 共同制定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优化于教材的教学计划。这样的教学计划要能够切实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所有的精力完全集中在老师讲授的课堂内容上, 能够最大限度的完善学生“学”的环节。同时教学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元素, 使教学实现知识文化于一体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以讲解为主, 重知识轻能力。许多教师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忽略了学生的能力训练。另外近年来HSK考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能否通过HSK的级别考试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标准。教授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考察知识成了衡量教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渐渐只会应对书本, 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而这恰恰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对外汉语教学要始终本着便于交流交际的需求, 并使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练习巩固。比如学习了买东西的日常用语, 就要给学生布置任务, 要求他们尝试用汉语去买东西, 做到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实践课堂所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问题在于,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往往把教学内容分为听力, 阅读, 写作, 语法等课程, 将这些知识分离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这样的分离使知识之间孤立了, 由于各科教学进度的不同, 各个科目之间的协调变得困难,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感到学习任务太重, 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考虑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 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 课堂主角的确立

课堂的主角毫无疑问应该是留学生, 确立了这个主角就要求教师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并处理好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在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教学的同时, 还要控制课堂的秩序, 课堂的气氛, 节奏。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任务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也有利于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成年人, 成年人的教学与幼儿教学的不同在于, 成年人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语言知识, 学习语言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

(二)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课件的使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课件是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它分很多种类和用途, 有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背景引入情景, 有的是为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面而制作的课件, 但更多的是教学者或教学辅助者利用网络资源以及自己课前精心准备的资料对教学内容的再现。”作为一个融画面、声音、录像与一体的课件, 它将教师所要表达的要点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的这种直观的效果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也可以改善课堂气氛, 还可以将某些复杂的难以言传的东西直观的表现出来,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初级教学阶段, 对许多实义名词解释起来比较吃力, 可以直接以图片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节省了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 这一点教学课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汉语教学中涉及的中国文化, 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 比如过年, 结婚等, 但是如果运用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 就不必费力的讲解了。同时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分清重点, 不能让精美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忘记了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当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 课堂上的一切内容都应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三) 课堂时间的分配

课堂的时间有限的, 一节课的时间是恒定的。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 重点与非重点进行区分。比较难的知识点应该放慢讲解速度, 多多练习, 反复训练, 简单的知识点则应快讲略过。教师在备课时确定了重点与非重点, 对于非重点内容应一带而过, 而将主体时间用来讲授重点, 讲授新知识, 如果课堂时间有剩余, 也应用于重点内容的练习巩固上面, 切不可浪费。此外, 对于学生易懂的内容可快速讲解, 而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放慢讲解速度。另外, 每节课中复习旧课, 导语, 讲解新知识点, 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等各应占多大比重教师应该心中有数, 不可本末倒置。另外注意在每一堂课中都要贯穿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每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在做练习的时候, 练习题不但要涉及到本课中的知识点, 还要辐射到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 这样学生能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并做到融会贯通。

(四) 课堂形式的选择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 它面对的是与中国学生教育观念、思维模式不同的外国留学生, 其目的是使留学生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汉语,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口说汉语, 让他们敢说, 爱说。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畅所欲言。实行小班教学,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犯的错误要给予理解,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信仰, 了解学生的生活习俗, 文化习惯。在教学中, 应避免谈及敏感的政治话题, 不讨论文化的优劣, 不影响改变学生的价值观。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阶段, 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 所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人员应共同努力把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工作做好, 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更好的为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服务, 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贡献。

摘要:对外汉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思索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对外汉语改革的成功实践将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走向成熟。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两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改革,课堂

参考文献

[1]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 《汉语教学》, 1990, (3) 。

[2]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 (4)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9

一般来说,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可广义地理解为教学口语表达和教态语言表达,也包括书写语言。在教学中,有声语言、书写语言和体态语言都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功能,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外国留学生对我国文化、语言和人民的认同呢?

一、关于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口语表达。教学口语是由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它是教师最基本、最广泛的表达工具,具备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功能。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音不但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样,语调和节奏、词汇和语法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语音发音清晰、准确、到位;教师语音发音准确将直接影响留学生对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汉语语音的习得。(2)音量和音响应控制在教室安静的情况下最后一排也能听清楚的分贝范围。课堂上教师声音的高、低、强、弱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3)表达的语速要和留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相适应,因为无论什么课型,教学口语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学生只有真正输入了,才能够准确地输出。(4)语调和节奏应该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变换,增强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性,提高信息的接受率。(5)用词规范和准确、恰当。教师课堂上所选择的词汇不但要规范准确,而且要恰当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组织教学、讲授内容还是发出的各种指令,都是学生目的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尤其对于初级班的学生来说,语言受限且接触目的语受限,课堂是其获得目的语输入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用语的选择。

二、关于书写语言

书写语言通常是指教师的课堂板书。它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辅助手段。课堂板书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板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展示教学内容的提纲和注解,具有标准示范、吸引注意、促进理解、加深记忆的作用。(杨惠元,2006)板书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强化,其是否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启发性、趣味性、示范性等特点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传统的书面语言主要是在教学用具黑板上完成,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必不可少,因为汉字的书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初级教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词汇有限,在讲解、板书词汇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简笔画。如果你的简笔画功底比较好,则既展示了你的才华,又达到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词语的目的。即使你的简笔画马马虎虎也没事,在学生善意的笑声中,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条件和依据。教师可以在理解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排列的基础上,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技术,将自己的板书设计通过PPT合理有序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能节省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还能将教学内容丰富化、系统化、趣味化。如我在讲解“信”和“寄信”这两个词和短语时,就在“信”的旁边附上了一张“信封”图,以动画效果展现出来,接着箭头指向“寄信”这个短语,再以动画效果展现一个小女孩在寄信的卡通图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对“寄信”这个短语不太明白,这样通过PPT,结合图片加以展示,其意不言而喻,效果非常好。还有如讲授家庭成员的称谓名词时,通过一个组织结构关系图,就可以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辈分、长幼关系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将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一扫而清。因此,如何利用书写语言艺术增强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形式外,多媒体课件将是不二的选择。

三、关于教态语言

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埃克曼认为,表情是用来表达情绪的,而身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等是用来传递信息,加深理解和印象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际沟通的效果,7%来自语言文字,38%来自声调,55%来自身体语言。(胡逢游,2010)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用这种体态语作为辅助教学语言,尤其是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体态语作为辅助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初级阶段的学生词汇量很少,甚至无法用纯语言进行交流,教师上课时,若能充分运用身体语言的信号功能,就可以以情达意,以情动情,增加学生的信息接收量、掌控课堂纪律。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以下这几种体态语又显得尤为重要。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比较特别。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各异的学生,但是在课堂上,眼神却是无国界的。因此,讲课中,教师巧妙运用眼神,可以起到传情达意与导向,以及组织教学的作用。通过环视或扫视、注视或凝视这两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根据环视到的情况及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等。教师的眼神里要表现出自己对讲授内容的情绪体验,以辅助语言感染学生。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除了文化习俗不同外,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困难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李丽丽,2010)比如说东南亚的华裔学生汉字学得又快又好,但是课堂上表现得较为安静,不够活跃;中亚的学生课堂上口语表达很积极,很活跃,但是汉字书写是让他们头疼的一个大问题;非洲的学生声调很好,但是理解能力比较差,接受能力总比别的学生慢一拍。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生问题上体现出差别化,多用和蔼亲切、鼓励赞扬的眼神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

(二)微笑。

微笑既是一种美好的师德语言,又是一种无声的师德语言。(赵海霞,2011)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热爱汉语的留学生,微笑和眼神一样,没有国界。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在留学生面前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微笑不但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更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友好。微笑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无需任何成本,但可以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可以使得到它的人们富裕,但不使献出它的人变穷。(赵海霞,2011)我们给留学生以会心的微笑,他们就会回报给我们真挚的感情。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老有少,性格各异,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羞于开口,或窘于表演,或难于书写,但是只要老师的微笑还在,就可以缓解紧张,舒缓固执的情绪,化解僵局的矛盾,处理抗衡的事态。所以,看似无声胜有声。(赵海霞,2011)用微笑营造和谐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鼓舞学生奋力向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手势。

手势是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教学口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活学生的情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赞扬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还是讲解词汇,手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势既可以表情达意,又可以模型状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庞迪,2012)尤其是在讲解动词、形容词的时候,手势教学对学生理解词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有一次我在初级班讲解生词的时候,PPT文字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一位外国学生马上指出了我的错误,当时我并不觉得尴尬,而是马上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棒!知道老师写错了!”初级班的学生听不懂:“你真棒”,但是明白老师竖起大拇指是表示赞扬。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被表扬的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有声语言、书写语言和教态语言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要想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气氛,让留学生爱上自己的课,教师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艺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和积累、分析和总结,就一定可以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功。

摘要:语言, 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对于利用课堂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对外汉语课堂语言的运用, 关系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准确传授, 学生正确理解、接受汉语知识的速度及汉语在国际社会上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 有声语言、书写语言和教态语言都共同作用于教师教学, 因此, 掌握课堂语言艺术, 是教师良好素养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庞迪.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语言的运用[J].大庆社会科学, 2012, (02) , 总170期 (1) :142、144.

[2]李丽丽.对外汉语教师如何增强语言的亲和力[J].文教资料, 2010, 9.

[3]赵海霞.微笑是无声的师德语言[J].学周刊, 2011, (7) .

[4]胡逢游.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杂志, 2010, 5, VOL7, (5) .

[5]吴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综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

对外汉语结果补语的课堂教学初探 篇10

在汉语中,结果补语是充分体现汉语独特性的一个句式。结果补语就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结果”,同时表达动作和动作的结果两个意义,侧重点在动作的结果上,其形式是:动词+动词∕形容词。

我们要通过对结果补语的意义、形式以及提问方式和其否定形式,对其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方便第二语言教学。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相对清晰的认识理解结果补语以及与其他补语的差别。本文先据前人的研究对结果补语从进行了界定,然后再从提问方式,否定形式,使用情况的角度对结果补语进行逐步研究。

二、结果补语的界定

对于结果补语的界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举例,从实例中分析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意义之后,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结果补语的形式,最后对结果补语给出界定。

例如:打碎,表示“打”这个动作,而“碎”是“打”这个动作所造成的结果;

吃胖,表示的就是“吃”的行为产生了“胖”的结果;

找到,表示的就是“找”的动作,而“到”是指“找”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所以,我们可以由上面的例子看出:结果补语就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结果”。

而一般来说,动词及其补语有两层含义,例如:

因此,很容易看出结果补语同时表达动作和动作的结果两个意义,侧重点在动作的结果上。而且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比如,听懂、看见、喝足、玩腻、记住……从而总结出结果补语的形式是:动词+动词∕形容词。而且结果补语的构成成分一般以单音节的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如“听懂”、“打碎”等,也可以是双音节形容词,如“看明白”、“想清楚”等。

三、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也可以由例子来引导,有三种疑问方式:

1、是非问

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例如:

画完----你画完画了吗?

湿透----衣服湿透了吗?

踢破----球踢破了吗?

然后让学生们造句,给定词语如“写完”、“听懂”、“学会”、“看到”等,引导学生用疑问语调兼语气词来造句。多加练习,着重掌握这种提问方式。

2、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提问。当询问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时可用“动词+得+怎么样+了”提问,常用结果补语短语回答。例如:

衣服洗得怎么样了?----已经洗好了。

面煮的怎么样了?----快煮熟了。

作业写得怎么样了?----马上就写完。

3、正反问

用“中心语+没+中心语+结果补语”或“有没有+结果补语短语”,“结果补语短语+了+没有”来提问。以“吃饱”为例:

你吃没吃饱?/你有没有吃饱?/你吃饱了没有?

四、否定形式

在教授否定形式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造句,表示否定的结果补语。有些学生会出现例如下面的造句:

*这道题他不算对。

*我好久不见到他了。

*汤姆不去过长城。

对于这样的情况,给出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一般用“没(有)”来否定整个结果补语短语,表示客观上没有实现这个结果,即“没(有)+结果补语短语”,例如,“听见”的否定形式是“没听见”。

还有可能会给出例如:“老师讲的内容我听不懂。”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是正确的,可是要是作为结果补语的否定那就是错误的。对于“听懂”而出现的“听不懂”和“没听懂”可以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中作为对比再进行讲解。

五、结果补语与其他补语的比较

1、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的比较

1)意义不同

可能补语表示的是“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侧重在结果的能否实现,强调的是可能与不可能,是在事情没发生或没结束是作出的判断;而结果补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状态变化的结果,侧重在结果实现没实现,在动作结束后才能得到结论。例如:

“看完了”是结果补语。“看”这个动作结束后有了“完”这个结果;“看得完”是可能补语。“看”这个动作结束前,判断出能够实现“完”这个结果。

“没唱好”是结果补语。“唱”这个动作结束了,但没实现“好”这个结果;“唱不好”是可能补语。“唱”没发生或没结束前,判断出“好”的结果不能实现。

2)否定形式不同

结果补语不能直接被否定,他的否定形式是整个动结结构的否定,即“没(有)+结果补语短语”;

可能补语可以直接被否定,即“中心语+不+可能补语”,表示没有实现某个结果的可能性,没有实现的可能。例如,“找得到”的否定形式就是“找不到”,“找得着”的否定形式就是“找不着”。

3)疑问方式不同

可能补语的疑问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可能补语短语+吗?”例如:

你写得好吗?

另一种用“表肯定的可能补语短语+表否定的可能补语”来提问。例如:

作业写得完写不完?

黑板上的字看得清看不清?

2、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的比较

1)意义不同

状态补语表示的是“评价、判断、描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动作或事件”;而结果补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它的作用是叙述一件事,说明结果的意味。例如:

他气哭了。

他气得哭了。

上句中的结果是“哭了”,所以是结果补语;而下句只是描写当时的样子,样子是“哭了”,所以是状态补语。

2)否定形式不同

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是结果补语短语外的否定,状态补语是状态补语短语内加以否定,即“中心语+得+不+状态补语”。例如:

这幅画画得不生动。

雨下得不大。

3)疑问方式不同

状态补语的疑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状态补语短语+吗?”例如:

小狗今天吃得多吗?

另一种是“状态补语短语+不+状态补语”例如:

雨下得大不大?

“起描述作用的状态补语因为只描述一种状态,没有否定形式,所以也就没有第二种疑问方式。例如:

*他高兴得笑不笑?

六、结果补语使用中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结果补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经常出现以下的几种问题:

1、句型上用错

*这道题他不算对。

根结果补语的否定形式,用“没(有)”来否定整个结果补语短语,所以该句应该改为,“这道题他没算对。”同样的问题比如:

*我好久不见到他了。(我好久没见到他了。)

*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不听懂。”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没听懂。)

2、漏掉结果补语

*我听他在唱歌。

*孩子们看西瓜就想吃。

忘记在动词后加上结果补语,应该是,“我听见他在唱歌。”同样,第二句应该是,“孩子们看见西瓜就想吃。”

3、漏掉结果补语后的其它必要成分

*我看清

*他做完。

结果补语肯定式表示动作的完成,动词后应加上动态助词“了”。应该改为,“我听懂了。”“我做完了。”

这种问题还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妈妈听儿子的话,心里很高兴。”

在这个例句中,漏掉了结果补语。应该在动词后跟“了”,表示“听”这个行为动作的完成,然后产生相应的“心里很高兴”的影响。应该是:“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心里很高兴。”

在结果补语中,动词后可以跟“了”或者“过”做结果补语,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发生,但不能跟“着”。“着”表情状,主要用于描写一种情景,与结果补语表示结果的意义不相符合。如以下例子是正确的:

理完了发,我就去洗澡了。

汤姆去过长城。

我们两天学完了一课课文。

4、当形容词做结果补语时,应紧跟在谓语动词后,其他任何成分都不能插于其间

会有学生造出这样的句子:“听介绍完,我们开始参观。”

而正确的句子应是:“听完介绍,我们开始参观。”

例如下面的句子也是不成立的,例句中的宾语应在动词和结果补语之后:

我们一定要学中文好。(我们一定要学好中文。)

我现在能听汉语懂了。(我现在能听懂汉语了。)

吃饭完以后,我们去打乒乓球。(吃完饭以后,我们去打乒乓球。)

七、补充内容

1、常见结果补语

1)动词+着

我的钱包丢了,还没找着呢。

不读zhe而读zháo,表示“到”的意思

类似的还有:你去哪里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着你?

2)动词+上

窗户关上吧。

表示两个事物附着在一起

玛丽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

表示成功完成的意思

3)动词+到

安东好不容易买到了这本书。

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

尼古拉能睡到中午12点。

表示动作持续到某一时间或程度

2、结果补语的扩展

从上面我们知道结果补语的基本结构是“谓语动词+动词/形容词”,例如,“看见”,“洗完”等,而且我们常在动词后跟“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动词前加上主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我看见了。”和“作业写完了。”这样的句子。

还可以在结果补语之后加宾语,例如:

写完作业了。

洗干净衣服了。

还可扩展到“把”字句,例如:

我把作业洗完了。

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

八、结语

结果补语作为留学生较早接触的汉语基本语法,也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结果补语虽是单句形式,单实质上却同时表达动作行为和其结果两方面的意思,语义上重点是动作的结果,即句式的中心是补语。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结果补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只言片语能够帮助到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留学生,方便同学们接触和理解结果补语。

附注:

文章的语料一部分是引自已有的文献,另一部分来自在北京大学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3]卢福波.对外汉语实用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4]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6]赵金铭.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高中汉语教学的课堂艺术浅析 篇11

关键词:高中汉语:有效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00-02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对促进当地各方面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本文就现阶段新疆地区高中语文汉语教学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营造互动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高中汉语教材中所选入的文学作品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就应该开展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探究新知识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例如,在分析《茶馆》这课时,就可以选取一些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组织他们分别朗读该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台词,比如“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的台词。为了让整个朗读过程更富情感,学生需要先对熟悉课文内容中的感情基调,然后再揣摩体会自己朗读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感情变化,通过声音的控制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等。采用这种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一方面既能营造出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都能自由发挥;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还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彰显汉语教学的艺术性奠定基调。

二、采取展因材施教的方法开展教学

在高中汉文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环节就需要统筹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也要设置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问题,同时还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兼顾到中下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顾及到全体学生,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开展分组探究时,要注重优秀、中等、一般等学生的合理搭配,在提问时,可以将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留给优等生,然后再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功能。对于优秀生,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让他们去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时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对那些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不断夯实语文基础,将课本知识理解和语言文字基本运用相结合,对中等以上学生主要强调的是灵活运用,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这样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合理调整知识的结构

有效总结、提炼高中阶段要掌握的汉语知识点,比如说字词、修辞、标点、句式、各种文体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文学常识等,其中,要把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地传授给全体学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助于整合教材,精选课文,剔除教材中那些非重点且可读性不强的文章。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还需要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和了解基本的汉语知识后,并且在日常口语交际或者是书面表达中都能正确使用。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巧设问题,强调答题的技巧。通过有选择性的教学,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指导学生用于大量补充课外阅读上面,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的教学也能极大地节约了教学资源,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很好地避免了做无用之功。

四、突出汉语的工具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写作能力是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严格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生为本,灵活开展。首先,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从简单的常用应用文体开始训练,要让少数民族的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汉语应用文的写作技能,比如说请假条、留言条等日常生活中较常使用的文体。然后再练习一些较为简单的记叙文、片段式的景物描写、情景补充式作文等,之后再过渡到夹叙夹议的复杂记叙文、说明文等较难把握的文体当中。另外,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需要学生秉承着“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切忌应付了事,写出来的内容既空洞无物,又胡编乱造,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也要提倡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方说,可以以日记、周记等多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练习,使学生的习作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既能突出汉语的工具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总体上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汉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强化自己的综合技能,在充分理解高中汉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创设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案。此外,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化树,任丽平.论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情感投入[J].中国教育学刊,2004,(5).

[2]于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12).

[3]朱俊.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

[4]乃比江·阿不力孜.新课改背景下汉语教师基本素养及学生汉语能力培养举措[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03):113-114.

对外汉语中汉字形体的课堂教学 篇12

为了克服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困难, 消除他们对汉字的枯燥感和神秘感, 笔者特意针对初级班设计了这样一堂汉字形体的识记课, 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形体, 学习书写汉字。

为让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上课前, 笔者将以下部件或汉字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到黑板上, 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a:二、三、八、儿、川

b:人、刀、工、几、上

c:十、七、力、九、也

2.a:朴、札、机、杆、村

b:抡、伦、论、轮、沦

c:肝、脸、肚、肿、肋

3.a:早、音、时、旬、禺

b:只、占、咽、问、噩

c:会、从、仄、囚、巫

上课铃响后,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 告诉他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所写的字, 每一组里面都包含汉字形体方面的小规律, 看他们谁能第一个发现奥秘,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 在学生观察的同时, 笔者开始板书这堂课的主题:汉字形体的书写规律。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 就会积极动脑思考, 紧接着讲述汉字的形体规律就不那么难。以上三组例子分别代表汉字形体的笔画、部件和结构三方面的规律, 基于初级班的同学已经上过几堂汉语课, 对笔画概念有了一定了解, 接下来, 师生一起分析。

第一组:

学生在仔细观察分析第一组里的a组时, 可能没有看出规律或因羞愧心理而不敢说出来。笔者此时根据情况进行指点, 提示同学们:看看“二”上面和下面的两个笔画之间是否有连接, 是不是离得比较远? 部分同学回答“是”, 再让同学们看看同一组的其他例子。当大家点头一致同意时, 老师适时告诉他们, 这便是笔画组合的一种规律, 叫做“相离”。

通过老师对a组的引导, 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悟, 初看b组时, 大家踊跃地说b组的例字们笔画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像“人”字的撇和捺一样有连接的交点。老师及时地告诉学生:b组的例子们是汉字笔画组合的又一种方式, 叫做“相接”。采用同样的观察方式, 学生说c组的“十”、“力”等字的笔画既不相离又不相接, 但是不知道用哪个确切的词形容。这时, 老师充分发挥作用, 把这种笔画组合方式的专业术语告诉大家———相交。最后, 老师告诉大家, 这一组字都能够单独成字, 又称“独体字”。

经过对第一组例字的学习, 学生感觉收获颇多, 对汉字不再有畏惧感, 课堂气氛活跃。在大家互相交流收获、心得的同时, 老师告诉大家, 汉字的学习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其中都是有小规律可循的。了解了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后, 老师再和同学们一起探寻汉字字素的小规律, 以此引入下一组例字的学习。

第二组:

同学们在经过一番观察后, 大胆地说, 这一组字的笔画比较多, 和第一组的规律不太一样, 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一组的字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a组字的左边都是“木”字, b组是右边都是“仑”字, c组左边是“月”字。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后, 老师满意地微笑点头, 夸同学们表现得不错, 观察得也挺仔细。接下来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加以补充。

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说的此组汉字笔画相对复杂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上组字讲到的只是三种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方式, 而实际上汉字笔画组合的规律要更复杂一点, 通常会在笔画组合基本方式的基础上再组合, 形成合体字。如“朴”字中的“木”和“卜”之间就是彼此分开的, 这就是第一组里讲到的笔画之间的相离, 而“木”既包含相接, 又包含相交, 像“抡”、“肝”等字也有这样的规律。多数汉字是综合运用2种或3种笔画的组合方式构成的, 像“伦”、“沦”、“论”和“脸”运用的便是相离和相接两种方式, 而“机”、“村”和“肚”等字运用了相离、相接和相交三种组合方式。

接下来老师继续点评同学们的回答, 简单的笔画组合后, 就会形成刚刚大家提到的“木”、“车”等, 它们可以称之为字素, 也可以叫做部件, 具有一定的组配汉字的功能。虽然汉字数量庞大, 形体复杂, 但是很多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字素构成的, 像a组的这五个例字从形体上看, 左半部分都是相同的。以后同学们在遇到比较复杂的汉字时, 可以拆分, “把一个整体的汉字分为若干字素, 再以字素为单位进行笔画、笔顺和笔序的练习, 然后把字素组合起来”, 这样学习书写汉字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第二组例字讲完后, 老师嘱咐同学们, 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汉字学习本。在平时的学习中, 每当学到一个新的汉字时, 要及时记录整理下来, 并且把以前自己学到的汉字适当地归类, 按照字素的不同将它们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包括以后即将学到的也不要忘记整理。这样同学们就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汉字形体系统, 从而更好地学习书写汉字。

第三组:

“是不是汉字形体方面的规律只有笔画的组合方式和字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呢? ”老师发问, 同学们若有所思, 感觉到还有第三组要讲, 大部分同学说不是, 应该还有其他的。在再次引起大家兴趣与思考的同时, 老师带领大家进入最后一组例字的学习。

经过短暂观察, 同学们说a、b、c三组中每一组里的字貌似都有相同的部分, 但表现在每个字中又不完全相同, 并且位置也是有变化的。这些相同的部分有的在字的上边, 有的在下边, 有的在左边, 还有的在方框里面。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很满意, 紧接着分别用相对专业的汉字知识术语对同学们的发现进行总结。

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说的第一点, 每一组里确实都有相同的字素, 像a组里的“早”、“音”等字, 其中都包含了“日”这个字素, 即便最后的“禺”字也是包含的, 把字素拆开来看, “禺”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扁扁的“日”, 只不过后来的笔画中又穿过了一条竖。同样的道理, b组和c组里的“口”和“人”也有此种特点。值得注意的是, 相同的字素因为在汉字中的具体位置不同, 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很感兴趣。老师顺势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以此进行汉字基本结构的讲解。

一个汉字中各个字素的相对位置叫结构, 很多人写出来的汉字不好看, 原因在于结构不匀称, 各字素占据的空间不合理。相同的字素会在不同的汉字中变得有大有小, 有宽有窄, 都是字素在不同部位产生的不同变体, 是为了让汉字整体结构美观、匀称, 有的字素为了适应结构需要甚至改变末笔,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汉字方块字的形体特点。因此, 老师在此处告诫同学们: 在学习书写每一个汉字前都要仔细分析它的结构, 做到大小、宽窄适宜。

紧接着, 老师提示大家, 构成汉字的字素有500多个, 因为数量较为庞大, 汉字字素的排列组合就必须有一个顺序, 字素书写要按照顺序进行, 像例字中的“早”、“只”、“会”等字都是由上下两个字素构成的, 这种汉字就叫做上下结构。以此类推, “时”、“咽”这两个字呢? 同学们能回答出是左右结构。在涉及“旬”、“问”、“仄”、“囚”这四个字时, 同学们不知道怎样回答, 老师及时告诉大家, 这是字素之间组合的另一种方式, 叫“包围组合”, “囚”和其他字的区别只不过是“全包围”和“半包围”之分。由于这三个术语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 不再一一赘述。最后的“禺”、“噩”、“巫”三个字, 老师直接讲解给同学们听, 它们是合体字字素之间组合的最后一种方式, 叫做“框架组合”, 也可称为“穿插结构”, 这种组合的汉字数量极少, 暂时只要求大家了解, 不要求掌握。因为它们不像上下、左右结构的汉字那样构字部件一目了然, 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等大家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基础后, 再书写学习这些字便会易如反掌。

经过老师的讲解介绍, 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汉字形体方面的书写规律, 对未来汉字的书写学习道路充满了期待, 同时饱含信心和希望。

三组例字讲解分析完后, 老师对所讲的内容及时进行总结, 让学生加深理解, 并且设计课后习题, 列出一些汉字, 让学生对汉字笔画组合方式相同、字素相同和汉字结构相同的字进行分类,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复习提问。

本次课堂教学严格遵循学生习得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大环节, 按照课前引导、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解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的步骤一一进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环环相扣, 趣味性和逻辑性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收获, 再加上大量练习, 学生牢牢掌握了汉字的形体特点及如何书写汉字。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大部分留学生都认为汉字的书写是一大难点。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形体特点, 作者依照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使用归纳总结的课堂教学方法, 较为系统地按照笔画组合方式、独体字、合体字由易到难的顺序, 对汉字形体的书写规律进行了讲解, 以期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会留学生如何书写汉字。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形体,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施光亨.对外汉字教学要从形体入手[J].世界汉语教学, 1987 (2) .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8.

[3]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12.

[4]厉芹.对外汉字教学的分析和方法[J].广西大学报, 2008 (2) .

[5]杜丽荣.“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7) .

[6]朱宇清.抓住汉语汉字的特点进行对外汉语教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3 (2) .

[7]吕必松.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3.

上一篇:平衡关系下一篇:债务重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