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认知

2024-08-10

汉语认知(共12篇)

汉语认知 篇1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工具。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 其本质就是根据一种事物或经验来说明或解释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实体隐喻、空间隐喻, 与人体其他器官的组合隐喻及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隐喻等进行分类, 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类隐喻成因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出汉语中关于心得隐喻的认知内涵。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心”的隐喻,体验哲学

1. 引言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以前,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某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 通过人类在某一领域中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这一理论涉及“来源域”, 即人们用以解释说明的经验领域;“目的域”, 即被解释与说明的经验领域;以及两个域之间的映射, 即两种不同领域的相似性的对比。该理论指出, 在人们构建隐喻的过程中, 除了作为修饰语言以外, 也会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解释说明, 即通过具体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或经验来描述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或经验。例如:心如刀割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伤心欲绝的感受, 这种感受在表面上很难观察到, 于是“刀割”就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那种痛苦的滋味。

“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古称心、肝、脾、肺、肾为人体五脏, 心则为五脏之首。心脏处于人体的中心位置, 是人体生命系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部分。中国古人曾把心看做是人的思维器官, 认为它能控制人的思绪、情感、意志、情性和灵魂, 因此赋予了它丰富的含义, 使其涵盖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但由于对“心”的认知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接触来获取, 于是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大量而丰富。

本文对日常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进行分类总结, 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逐类分析, 旨在揭示汉语隐喻的认知内涵。

2.“心”的实体隐喻

Lakoff&Johnson曾将隐喻划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这其中的实体隐喻是指我们通过外在的具象的事物来理解和认识内在的抽象的事物。如铁石心肠, 就是用铁和石者类坚硬的物体来形容人的心肠很硬。通常来讲, 实体物质大体可分为三类:固态、液态、气态, 那么也就有相应的三类关于心的实体隐喻。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分析总结。作为固态的实物会具有动静状态、软硬程度、存在状态、好坏属性、重量、温度、颜色、数量等特质。因此, 关于“心”的实体隐喻就会有:动心、心碎、无心、好心、掉以轻心、热心、丹心、三心二意等表达方式。此外, “心”也会被比喻为液体, 如:心潮涌动、心血来潮等。另外, 在汉语中, 气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有大气、元气、气色、运气等说法。因此, “心”也会被喻为气, 如:心气很高。

3.“心”的空间隐喻

顾名思义, 所谓空间隐喻就是将抽象的物质比喻为我们所熟知的空间。一般来讲, 实际意义上的空间可分为三种维度: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因此, 关于“心”的空间隐喻也可以相应地分为这三种情况。先来看最常见的三维空间隐喻: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着长、宽、高的概念, 在这类隐喻中, 容器是最普遍存在的喻体。容器都有内外之分, 同时容器还可以用于填充, 因此就产生了心房、内心、心中等说法。再来看二维空间的隐喻, 所谓二维空间是指一个平面, 所以相关的“心”的隐喻就有如:心胸宽广、心田、一片丹心等说法。最后是一维空间的相关隐喻, 如:横下一条心、心细如发等。

此外, 在空间隐喻中还有一类关于心的方位隐喻, 所谓方位隐喻, 就是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来做喻体, 如心是高低图示:心比天高, 把心态放低;心是上下图示:放心, 上心;心是方向:改变心意等。

4.“心”与人体器官的组合隐喻

中国古人认为心与人体的所有器官紧密联系, 人通过五感所体验到的感受都会汇集到心中, 因此产生了一批隐喻是将心与其他人体器官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隐喻来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例如“心”与眼及视觉组合的隐喻:心明眼亮、一颗红心、黑心;“心”与听觉组合的隐喻:心声、心曲;“心”与嗅觉组合所形成的隐喻:芳心;“心”与味觉组合形成的隐喻:苦心经营、心酸、甜心等;“心”与触觉组合形成的隐喻:心痒难耐、心痛如绞、心如刀割等。另外, 心还可以与其他人体内脏组合, 形成隐喻, 如:心肝、心肠、呕心沥血、心惊胆战、心腹、心胸等。这类隐喻通过使用两个来源域来进一步丰富语言的内涵。

5. 与社会经验相关的“心”的隐喻

根据体验哲学的理论, 隐喻形成的原因在于人类试图通过已知的、具体的经验来说明和解释那些未知的或是抽象的经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 最直接的经验来自于社会生活。因此, 有很多关于心的隐喻源自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例如与生产劳动经验相关的隐喻:心田、心地、用心耕耘、操心、担心、揪心、挂心等;与天气变化相关的隐喻:春心、心月、寒心等;与植物相关的隐喻:心花怒放、心苗、花心等;与动物相关隐喻:心猿意马、狼心狗肺等;与水相关的隐喻:心如止水、心海等;与火相关的隐喻:心急火燎、心急如焚等;与日常生活用品相关的隐喻:心秤、心镜、心囊等;与住所相关的隐喻:心门、心坎等;与道路相关的隐喻:心路历程、心回意转等;与礼教律法相关的隐喻:心宗、心法、忠心、私心、良心、祸心等;与军事战争相关的隐喻:杀心、攻心、夺心、守心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隐喻:费心、省心、亏心、收买人心等;与宗教信仰相关的隐喻:心佛、戒心等;

6.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Lakoff&Johnson等认知语言学家从身体经验的角度解释隐喻意义的产生与发展, 为研究语言开辟了一个划时代的方向, 促使传统语言学向认知方向发展, 证实了人类认识世界是依靠概念系统, 因而概念隐喻反映着人类的认知基础, 从而证实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普遍性。而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经验, 因此隐喻的产生也是源自于人类的身体社会文化生活经验。

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其来源域与构成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 从中可以看出, 在汉语中, “心”这一概念会被隐喻为实体物质 (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空间概念 (包括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 还包括方位概念) , 同时, 由于心在中国古人眼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又会与人体的其它器官组合形成含义更加复杂的隐喻表达, 另外很多关于“心”的隐喻是源自于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由此概念隐喻理论与体验哲学理论在汉语领域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这一研究能够极大地启发我们的思维, 同时也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该继续从具体语境出发, 根据语言所提供的各种线索, 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分析, 从而理解和阐释隐喻的认知意义构建。

汉语认知 篇2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一

丰富的量词是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之一。据陈保存等[1][p.1-148]、何杰[2][p.1]和郭先珍[3][p.4]等统计,汉语量词有600多个。除少量的度量衡类专用量词外,大多数量词都编码着事物的形象,即具有示形功能,如“张、面、片”表示平面形状,“条、根、支、丝”表示细长柱状形象,“块、坨”表示立体形状,等等。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不妨将这类量词称为示形量词。

汉语的“数词+量词+名词”句法结构反映了“数目+形状+事物”的语义结构,体现了汉民族在认知客观事物时凸显形状的特点。即使是一些无形可象的抽象概念,汉语也会通过意象转换、隐喻等途径(深层),通过量词的选择(表层)来赋予他们以某种形象。例如,“一条纪律”、“一条性命”中的“纪律”“性命”都是无形的抽象概念,为什么要用表“细长”的量词“条”来称量而不用别的量词呢?再如,“一条鱼”“一条绳子”“一条辫子”“一条线”“一条裤子”“一条胳膊”“一条扁担”“一条路”中的“鱼”“绳子”等都是细长状的,可是“裤头”不是细长的,却可以用“条”称量,如“刚买了一条裤头”就是正常的说法。这是习惯呢还是有理可据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族人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留学生更是困惑不解,工具书、教科书又往往语焉不详。因此,量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传统的语义分析帮不上什么忙,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也没什么用武之地。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还是人类重要的知识编码体系。不同的语言编码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上述问题都与汉民族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认识有关。认知语言学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经验出发,探讨语言结构的成因和用法的理据,因而常能在其他理论无所作为之处独显魅力。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量词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几年教学的一些体会陆续整理成文,本文即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一)张 面 片

这三个量词都具有“平面”的意象,用于称量平面状物体或具有平面状部分的物体,但用法具有不对称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1]a.一张报纸

b.一面报纸

c.一片报纸

几张床

?几面床

?几片床

张张笑脸

?面面笑脸

?片片笑脸

?三张镜子

三面镜子

三片镜子

?几张旗

几面旗

?几片旗

?一张白云

?一面白云

一片白云

?一张笑声

?一面笑声

一片笑声

?一张春光

?一面春光

一片春光

象这样错综复杂的分布情况,如果能找出其底层的某种规律性,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自然是十分有用的,下面我们逐个分析这三个量词的认知基础。

先看“张”。“张”的本义为“施弓也”(《说文》),意思是将弓弦绷在弓背上,后引申为“开弓”。这两个义项都是动词义。人与弓互动的方式是人用手拉动弓弦,靠弓背的弹力突然收缩弓弦,将搭在弓弦上的箭弹出去打击目标。人们观察射箭时,最佳的角度是从射手的侧面观察。从这个角度看去,弓的形状随射手拉弓放箭动作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由弓背和弓弦组成的“面”时而变大(拉弓时),时而变小(放箭时)。这个不断变化的“面”因其动态特征而具有视觉显著性,从而在意象中得以凸显,使“张”由动词义发展出量词义来,成为称量“弓”的量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词义的引申、词的用法的发展所遵循原则之一是家族相似性,“张”所称量的对象的扩展也是如此。还是以这个“面”为基础,量词“张”又发展出称量具有可张开和缩小的平面状物体的用法,例如:

[2]一张小嘴

一张渔网

由此再进一步发展出称量可以卷起或展开或可变化的平面状物体:

[3]一张地图

一张笑脸

一张年画

一张羊皮

一张凉席

一张烙饼

最后发展出称量不可变化的平面物或具有此类平面物的物体:

[4]一张床

一张椅子

一张案板

一张古琴

一张桌子

一张粉皮

象“床”、“椅子”、“古琴”之类物体,其构型并非只有平面物,之所以用称量“平面”的量词“张”来称量它们,是因为这类物品在与人类的互动过程中,其构型中的“平面”具有功能的重要性:“桌子”、“床”、“椅子”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是其“面”,而它们的“腿儿”则是间接的,“古琴”能够用手弹拨的部分也位于“面”上。当然,“椅子”构型中的靠背因为具有视觉显著性也可得以凸显,这时,就可以用量词“把”来称量(“一把椅子”),因为靠背可以用手“把”住。现在来看量词“面”。《说文》:“面,颜前也”,即人的脸部,是名词。人的面部是一层皮肤,由此引申出“平面”、“表面”的意思,如“路面”、“桌面”、“床面”、“鼓面”,仍是名词义。再由“平面”、“表面”义引申出量词义,用于称量扁平面状物体或具有扁平面状部分的物体。由于“面”的词义原型是人的脸面,人们所见到的脸多数是意识清醒时的,即处于直立状态时的人的脸面。这时的脸是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立面,因此,当“面”发展出量词义时,这个原型意象使得它只用于称量与人互动时处于“立面”状态的事物,如:

[5]三面红旗

几面镜子

三面铜锣

几面盘鼓

四面高墙

两面船帆

一面大网

需要说明的是,“网”可以用“张”称量(前文已述),也可以用“面”称量。用“张”时凸显其可以展开收拢的动态特征,用“面”时定格于其被撒开时立面意象。还有,“鼓”可平置敲击,也可立置敲击。前者如现在的“威风锣鼓”中的大鼓,后者如腰鼓。古代军队中作为发布命令的工具的鼓以及县衙门前的鼓多为立式放置,“鼓”用称量立面的量词“面”称量,想必与此有关。

再看量词“片”。“片”的本义是动词义。《说文》:“片,判木也,从半木。”就是将木头破成两半的意思。由破木的动作转指破开的木片,进而引申为“平而薄”的物体,如“布片”、“纸片”、“肉片”、“面片”、“药片”、“卡片”、“明信片”等。再由这个名词义发展出称量“平而薄”的物体的量词义来。石毓智[4][p.126-129]认为“片”是三维形状量词,即它所称量的物体是立体的,如“一片面包”、“三片香肠”、“一片药”、“几片火腿”所指称的事物都是有一定厚度的。但是,据我们的观察,有些并非三维的事物也可以用“片”称量,例如:

[6]一片血迹

一片绿色

一片汗渍

其中“血迹”、“汗渍”是液体蒸发后留下的痕迹,“绿色”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它们都是二维的面。或许有人认为这些痕迹所附着的物体都是三维的,量词“片”反映的是被附着物的形状。问题是这种说法与人们的语感不符,比如,当我们听到“墙上有几片血迹”时,难道脑子里出现的不是面状的血迹而是三维的墙体吗?可见,“片”也可称量二维的面。

既然“张”、“面”、“片”都可以称量平面状物体或有平面状物体的事物,那该怎么解释[1]中的不对称现象呢?“张”和“面”都是个体量词,“片”比较复杂,可作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整体量词,分别记作片g、片j 和片z。

先看“片g ”和“张”、“面”用法的差异。“片 g”的原型意象中破开的木片具有“属于整体的部分、形状不规则、边缘表面粗糙”的特点,这些特点制约着“片g”用法,能够用“片 g”称量的事物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

[7]一片白云

几片木片

片片血迹

三片花瓣

五片羽毛

几片姜片

两片嘴唇

几片饼干

上无片瓦

“张”的原型意象是由弓背和弓弦围成的“面”,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以变化;②可以是中空的;③是一个整体;④边缘光滑。这些特点制约着“张”的搭配习惯。请看[8]:

[8] a.一张扑克

b.几张邮票

三张照片

一张凉席

一张双人床

一张拖网

几张球案

三张虎皮

两张铁锨

一张巧嘴

一张古筝

数张油饼

[8]a中称量的事物都具有特点③和④,[8]b中的事物都具有特点①③④,其中“拖网”、“巧嘴”还具有特点②。

正是“片”和“张”原型意象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分布上的不对称。“桌子”、“扑克”、“笑脸”、“巧嘴”这类事物都是具有形状规则的整体平面的,因此能用“张”称量,而不能用“片g”称量;“花瓣”、“树叶”、“瓦”、“白云”只能用“片”称量不能用“张”,是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它们都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总是作为群体的部分存在的,同时其表面也不一定光滑。当某个事物既可用“片g”又可用“张”称量时,意义有所不同:用“张”称量是整体,形状规则的平面;用“片g”称量是部分、形状不规则的平面。如“一张羊皮”、“一张粉皮”、“一张报纸”,都是形状规则的整体;“一片羊皮”、“一片粉皮”、“一片报纸”则是形状不规则的部分。

当个体事物连缀起来时,在空间上就会形成一个“面”,这个“面”的边缘和表面往往具有粗糙的特征,形状也多是不规则的。这样的“面”与“片”的原型意象相似,于是,通过隐喻发展出“片j”。同时,这样的“面”不同于“张”所称量的“面”,因而不能用“张”称量。“片j”用于称量连成较大面积的事物,由于许多事物都可以连缀成片,所以,“片j”分布相当广泛,如:

[9]大片棉田

一片平房

一片丘陵

一片枣林

大片楼群

大片自行车

大片积水

大片湿地

一片人头

几片草坪

一片沙滩

一片墓地 “片z”所称量的事物情况复杂,先看下面的例子:

[10] a.一片大好春光

b.一片欢声笑语

一片湖光山色

一片丰收景象

一片皎洁的月光

一片深情厚谊

一片光明

一片肺腑之言

一片空白

一片爱心

一片漆黑

一片痴情

一片硝烟

一片真心

[10]a中的事物多为较具体的视觉映像,[10]b中的事物多是听觉音响(欢声笑语,肺腑之言),心理情感(爱心、痴情、深情厚意)或复杂的情景(丰收景象、新气象)。这些事物显然不是“平而薄”的,为什么用“片2”来称量,只能从认知上去分析。[10]a中的视觉形象记录(描画)下来时,就常常被转化为一个平面。考虑到绘画与中华文明悠久的密切关系,有理由认为,[10]a的各表达式是这种意象转换的结果。由于[10]a中的事物在现实中边缘模糊不清,形状模糊不定,转换成平面时也被赋予了这个特征。[10]b中的事物更为抽象、已无形可象,具有“范围模糊,难以把握’的特点。认知语言学得隐喻理论揭示了人类的认识抽象事物的一般规律,即把抽象的、难以把握的事物隐喻成具象的、容易把握的事物。将[10]b中的事物隐喻成“边缘粗糙、界限模糊、形状不规则”的平面,这就是[10]b各表达式的认知理据。无论[10]a还是[10]b,其“面”的意象都与“张”、“面”所称量的“平面”特征不同,因而不能用它们来称量。

(二)本

这四个量词既可称量书籍簿册,也可称量其他事物。这里只分析它们称量书籍时的异同。“本”和“部”的分布较广,先讨论这两个量词的情况。

“本”和“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11]a.一本书

一本诗集

b.?一本二十四史

两本小说

几本字贴

这本杂志

多本讲稿

那本词典

十本佛经

几本专著

一本画册

三本日记

五本教材

[12]a.一部书

几部专著

b.?一部杂志

那部词典

两部小说

?几部日记

一部诗集

十部佛经

?一部字贴

一部讲稿

一部二十四史

?几部画册

通过比较[11]和[12]中各表达式,尤其是[11]b和[12]b,可以看出,“本”的分布比“部”要广一些,有“较薄”的意味;“部”则有“较厚”、“庄重”的意味。要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得从它们各自的语义原型说起。

“本”的本义是树木之根,《说文》:“木下曰本”,名词义。对于植物来说,根部是汲取营养,维持生命的基础。由此引申指“事物的根源”,如“根本”、“根源”、“根基”、“本源”中的“本”就是这个意思。书籍是记录知识,使之传于久远,播于异地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根源,于是进一步引申指“装订成册的著作”,“书本”、“账本”、“脚本”、“剧本”、“笔记本”、“本子”中的“本”都是这个意思。量词“本”应该是由“本子”的“本”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造纸术出现以前,文字写在竹简或锦帛上,只能一卷一卷的卷起来,不会“装订成册”。造纸术出现的初期,纸张的质量也不会太好,装订的工艺也有很大局限,因此可以想象当时的书不宜装订成厚本。印刷术出现以前,著述全靠手写,字比较大,书的篇幅自然也大。又薄又大的书必然较“软”。所以,“本”作“书”讲时给人以“薄”、“轻”、“软”的意象,发展出量词义后仍带有这样的意象。今天,当用“本”称量词典等又厚又硬的书籍时,也不象用“部”称量时那样凸显其厚重感,而具有了薄轻感。

曹先擢、苏培成[5][p.39]指出“部”本义为“分开”,动词义。由分开的动词义引申指“事物的部分”,再进一步引申指“部落”、“部伍”。量词的“部”是由“部落”、“部伍”发展而来的(刘世儒,1965)。“部落”、“部伍”的内部是有组织和结构的,量词“部”延续了这个特点,请看:

[13]一部电影

一部电视剧

一部手风琴

一部交响乐

一部大胡子

一部电梯

一部电台

一部汽车

一部辞源

[13]中的“部”所称量的事物都具有内部结构,外形也都是有一定厚度的立方体(电影的胶片盒和电视剧的磁带盒是有厚度的)。书的内容有繁简丰约之分,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书内部结构自然比较复杂,外形较厚,还可分册装订。这与[13]各式的意象是一致的。由于视觉意象比内部结构更直观,因此,“部”所称量的书籍的“厚”、“重”、“硬”的视觉意象得以凸显。即使是“胡子”这样厚而不重的事物,用“部”称量时也会带上厚重的意味,请比较:

[14]一部络腮胡子

一脸络腮胡子

这是造成量词“本”和“部”称量书籍时表现出的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

“卷”和“册”作量词分布范围较小。“卷”的本义是指膝关节的后部,《说文》:“卷,厀(膝)曲也。”就是这个意思。膝关节是可弯曲的,于是引申出“弯曲”的动词义,写作“蜷”,读作quán,后又引申为弯曲成卷(juǎn)的意义。古时的竹简或锦帛可以卷(juǎn)起来收藏,一部书常可分若干卷(juǎn)。由此进一步发展出量词义,读作“卷”(juàn)。可以看出量词“卷”的语义原型有两个特征:①可以卷成卷儿,②称量对象常为一部书的分册。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书籍不再卷起来收藏了(但仍可卷起来持握),但现代汉语中量词“卷”依然具有这样的意象特征,例如:

[1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这部书共有五卷

校图书馆藏善本书三百卷

“册”的本义为“简册”,上古文字写于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绳子编串成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竹谓之简,木谓之牒,亦谓之牍,亦谓之札,联之谓编,编之谓册。”后人一般将简、牒统称为“竹简”。将有文字的竹简按次序编串起来,就成为“册”。甲骨文中“册”字是象形字,竖画象竹简之形,横画象绳子之形。“册”的量词义是从“简册”的名词义发展而来的。由于字形和语义原型的影响,“册”给我们以这样的意象:当书籍摆放在书架上时,书脊相连(立着放置),形如“册”字;或者平摞放置时,本本相叠,也与“册”形似。另外,在现代汉语中“册”具有正式语体色彩,请比较[16][17]各例:

[16]图书馆藏书逾五十万册

向希望小学赠送一千册课本

附赠一册精美画册

初中语文第三册

[17]?我刚买了一册小说

?听说你又出版了一册书

?你找什么?我的一册唐诗丢了。

再者,“册”通常也不用于称量“非书”的印刷物,如:

[18]?手里拿着一册杂志

?当兵三年,他写了六册日记

?刘老师写了三册厚厚的教案

其原因似乎与这类印刷物的存放方式与书籍不同有关。

参考文献:

[1]陈保存等.汉语量词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2]何杰.现代汉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5]曹先擢 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缑瑞隆,男,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文学院

阅读: 2585

日期: 2007年8月17日

【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 【 字体:大 中 小 】

上一篇:

下一篇:

郑州大学2007级普通本科班分班信息

汉语仿拟成语广告的认知分析 篇3

突显原则

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这是形成突显原则的认知基础。Ungerer&Schmid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由三种方法表征,即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突显原则主要包括图形-背景理论和语音隐喻。

图形-背景分离(figure/ground segregation)的观点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用“脸/花瓶幻觉图”(face/vase illusion)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区分,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可互换性,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并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关系借助于完形心理学,是Talmy首先将其引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他(2000:315)同时还指出,图形与背景在语言中具有的本质特征分别是“具有未知的、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以及“作为参照实体,具有可以标明图形之未知性的已知特征”。

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的,但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实际上是关于语音(包括发音方式)与其所指对象或所表意义之间相似性关系的问题。李弘(2005)主张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定义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李弘认为语音隐喻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实际上,语音隐喻是通过语音相似性而进行的跨域映射,即跨域映射发生在两个意义上往往互不相关但在发音上却相同、或较为相似的域之间。

构式压制理论

构式语法主张将一切语言单位视为“构式”,且聚焦于它在讲话人心智中的表征规律,强调将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结合起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构式压制理论包括构式压制、构式传承和参照点。

构式语法认为,当动词的参与者角色结构不能与构造的题元角色结构完全对应匹配时,构式就可能“赋予”或“强加于”动词以额外的角色,这就叫构式压制,或压制规则。Goldberg(1995)主要是从“构式”可对“动词”产生压制作用的角度提出该规则的,她指出:“构式可强制词汇项产生出系统性相关的意义。”Michaelis(2005)将这一机制称为“压抑原则”(Override Principle),并将其定义为:“如果一个词汇项在语义上与其句法环境不兼容,词汇项的意义就当遵守其所嵌入运用的结构的意义。”Taylor(2002)认为,压制既可以发生在语义层面,也可以在语音层面。

Goldberg将构式与构式之间的关系定位于“传承性关系”,并以此来描述构式的结构性网络。她指出:“构式形成一个网络,它们由传承关系连接起来,传承关系为许多特定构造的属性提供了理据”,“当且仅当构式B从构式A传承其特征,那么A就为B提供了理据。”很显然,她主张用传承性关系来解释构式之间的关系,或用其来为构式之间的理据性关系作一个统一的解释。

Langacker于1991年提出了认知参照点模型(reference-point model),并于1993发展为参照点构造。该构造包括概念者C(conceptualizer)或者称为认知者、认知域D(dominion)、讲话者的出发点R(refererence)、参照点RP(refererence point)、认知者说话的目标点T(target)以及心智路径(mental path)。

“有‘杯’无患”的PC认知分析

仿拟成语“有‘杯’无患”(本体成语:有备无患)曾被哈磁杯制造商作为广告,现根据上文提出的PC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按照构造语法的常规思路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语音四个层面对仿拟成语广告“有‘杯’无患”的认知机制作出全面解释。

句法特征一:句法突显

根据PC中的突显原则,首先,人们很自然地将“有‘杯’无患”视为图形F,本体成语“有备无患”则当作背景G。其次,在图形F中,其变异部分“杯”字又成为最突显的成分,即图形F’,而在本体成语中的“备”字则是F’的背景G’(参看图1)。因此,人们认识图形F’通常经历两次认知的过程。

仿拟成语“有‘杯’无患”中最突显的成分是“杯”(图形F’),词性为名词,在仿拟成语中的第二个位置,“杯”字在广告中用引号加以凸显,轻易达到一种“突显”效果,为广告注意价值的实现从本质上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句法特征二:句法压制

如图1所示,首先本体成语构式“有备无患”(G)向其下位构式仿拟成语“有‘杯’无患”(F)进行压制,使其在字数、句法上与本体成语协调;其次,“备”(G’)压制“杯”(F’),使其在词性上与G’协调。压制的结果:G与F的字数相等,句法一致,均是主谓式结构;G’与F’的词性一致,都是名词。因此,“有‘杯’无患”取得了良好的压制效果,即传承了本体成语的结构和词性,获得较高的认可度,为语义上从其本体成语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语义特征一:語义突显

nlc202309040056

原来四个字的整体成语,换用一个“杯”字且置于引号之中,正是这种突显手段达到了广告效应,引起人们关注“杯”字所指代的语义。当人们借助语境获悉“杯”指代“哈磁杯”时,“杯”字语义得到进一步突显,“哈磁杯”品牌也自然得到突显,人们进而关注整个仿拟成语所传达的意义。

语义特征二:语义压制

语义压制是指F’受到G’的压制,使其在句法和语义上与本体成语相互协调的过程。由于“备”与“杯”在词性上都是名词,前者意为“准备”,可泛指“准备任何东西”,后者指“哈磁杯”,故两者在语义上协调。因此,F’的语义与本体成语“有备无患”的构式义取得一致,仿拟成语“有‘杯’无患”取得良好的压制效果。其良好的压制效果既保证了仿拟成语F能从本体成语G承继最大限度的信息,也提高了F的接受程度。

语用特征一:语用突显

仿拟成语广告通常利用图形传达商品的显著信息,例如,商品的品牌、种类、特征或功能。原来四个字的整体成语“有备无患”,换用一个“杯”字且置于引号之中,即“有‘杯’无患”,正是这种突显手段达到了广告效应,“杯”字突显了哈慈杯的品牌和种类。

语用特征二:语用压制

F和G,F’与G’,它们既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同时也是目标点(T)与参照点(RP)的关系。因此,F和F’的建构和解构皆受其相应的参照点G与G’所压制。“哈慈杯”广告商为了让其产品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选择了成语这种家喻户晓、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作为宣传其产品的文字媒介,但不是所有的成语都适合。因此,根据产品的品牌、类型等特点,选择恰当的成语便成了重中之重。因为本体成语的意义制约着广告所要传达的意义,因此两者的关系显然就是参照点(RP)与目标點(T)的关系。同理,本体成语中的“备”与仿拟成语中的“杯”的关系也如此。

在构式压制、传承过程中,本体成语的相关信息或得以成功传承,或受到修改,仿拟成语的不同寻常的语用意义也因此而产生。其简练归诸于仿拟成语能从本体成语中成功继承本体成语的相关信息;仿拟成语的F’受到本体成语构式压制而产出了特别含意,导致仿拟成语与本体成语的意思同中有异,其不同寻常的幽默意义则因此产生。

语音特征分析一:语音突显

“有‘杯’无患”属于谐音类仿拟成语,由于“杯”与“备”语音相谐,人们易于通过“杯”字联想到本体成语“有备无患”中的“备”字,究其原因,乃是语音隐喻机制在起作用。语音隐喻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即仿拟成语中的“杯”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即本体成语中的“备”。因此,“杯”字的突显得以进一步加强,让人过目难忘,进而吸引人关注整个仿拟成语所传达的特别意义。

语音特征分析二:语音压制

鉴于语音相谐是谐音式仿拟成语的基本要求,因此,F’的选择必须以G’的读音为参照点,即F’的选用受到G’在语音上的压制。压制的结果是“杯”与“备”声母和韵母一致,只是音调上不同,语音压制效果良好。

运用PC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分析“有‘杯’无患”,我们可以发现,在仿拟成语中,图形和背景的视觉感知体现为F与G,F’与G’,而参照点和目标点的心智接触则体现为G与F,G’与F’。因此,视觉和心智感知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仿拟成语构式。该独特构式的认知机制是突显和压制,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上体现出来。“有‘杯’无患”个案研究具有普遍性,其他成语的仿拟遵循同样的认知机制,PC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Goldberg,A. E. 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Michaelis,L. A. Entity and event coercion in a symbolic theory of syntax[M]. In J. ?魻stman & M. Fried (Eds.),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5: 51-56.

[3]Talmy,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e systems.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0.

[4]李弘.语音隐喻初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4.

|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编校:武 琼

英汉语味觉词语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篇4

情感, 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通过对情感隐喻的观察和参考相关的隐喻理论, 我们发现英汉语都遵循着同样的概念隐喻。本文从英汉味觉词语“酸甜苦辣”这些具体的味觉词语入手, 分别映射到对应的抽象情感域, 即对表示“愤怒”、“喜悦”、“伤心”和“痛苦”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

二、英汉基本味觉形容词

基本的味觉形容词包括甜 (sweet) 、酸 (sour) 、苦 (bitter) 辣 (peppery) 。本文着重就英汉语的四种基本味觉形容词的隐喻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英汉语基本味觉形容词隐喻的异同。

三、英汉语基本味觉形容词的对比

(一 ) Sweet和 甜

1.甜味 — ——感觉域 。

(1) Her sweet voice chimed in beautifully with the echo of the music.

(2) sweet dream/sweet smile.

2.甜 味 — ——心 理感受 (好的方面 ) 。

(3) It was sweet of you to do so.

(4) Life is not always sweet.

(5) 甜蜜的回忆。

3.Sweet映射令人愉悦的性格特征 。

(6) “If I have a girl, I hope that she will be as sweet as you”, her aunt whispered.

(7) A sweet-tempered girl.

4.Sweet— ——天 真的 、不切实际的想法 。

(8) Young men with sweet illusions will meet with setbacks.

5.汉语甜味———安稳、舒适的生理感觉 。

(9) 这孩子睡得可真甜。

6.甜味———利 益、好处。

(10) 他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

从上面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发现, 英汉语味觉形容词的甜都有到心理域、视觉域、听觉域、嗅觉域的映射。但sweet可以映射到性格域和思想域, 汉语“甜”没有对应的隐喻义。汉语“甜隐喻好处利益;睡得舒适, 英语中找不到相似的隐喻义, 而是用benefits;a sound sleep等分别表达该意义。

(二 ) 酸 和sour

由于汉英语言所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 即使有相同或相似的酸味觉感知条件, “酸”味觉概念各自的隐喻意义除表现出共性外, 还会呈现出个性的差别。

1.“酸 ”味觉隐喻投射的共性分析 。

酸———嫉妒心理。

“酸”本意是指当人们尝到或闻到像醋的味道或者气味时的器官感受, 当人类有嫉妒心理时, 会产生类似的感觉, 正因为这一相似性, 汉英中都有以“酸”来喻指嫉妒心理的表达。

(1) Do you have sour grapes because black women have a tougher time of it?

(2) You look as sour as a vinegar jug.

Sour grapes (酸葡萄 ) 源出《伊索寓言》, 喻指由于得不到而加以贬低的东西。汉英中都以酸味觉喻嫉妒之心, 这并非纯粹出于偶然, 正因为人类对酸味觉的感知和人类心理产生嫉妒之意时的感知有着相似性, 才在汉英中具备这一共性。值得注意的是, 酸味觉在英语中常用“sour grapes” (酸葡萄) 表嫉妒之意, 而相对来说, 汉语中的“吃醋”、“醋意”、“醋坛子”等均表示嫉妒心理。

2.“酸 ”味觉隐喻的个性分析 。

上述分析表明:“酸”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相同的隐喻投射, 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共同的身体体验, 而把这一共同概念特征投射到了相同或相似的概念域。不同民族由于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形成的社会文化不同, 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性, 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隐喻投射。

1汉语中“酸”特有的情感隐喻投射。

酸———伤心、悲苦、难过。

由于汉语构词的特点, 酸常与其他词搭配一起使用, 如用“辛酸”、“心酸”、“酸楚”、“酸苦”等表达伤心、悲苦的心理, 英语中sour不能对应此意, 只能用“bitter”, “poignant”等表达此意。

(3) 在这块到处充满艺术气息的“绿草地”上 , 等待我的竟是那么多的辛酸、屈辱和无奈。

(4) “大家都不容易”, 其实是挺幽默的一句话 , 可我听了不知怎么鼻子一酸。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 汉语中以“酸”喻人内心酸楚伤痛的表达不胜枚举, 这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中产生的个性映射。

2英语中“酸”味觉特有的隐喻投射。

A.酸———天气阴冷 , 人的心情阴郁。

(5) After the demise of King Hussein, relationship between Jordan and Israel has turned sour day after day.

(6) Some analysts say that the sour mood could pass, particularly as Mr Hu plans to visit the US this summer.

英语中用“sour”表示天气阴冷, 常见的表达有“sour weather”, “a sour day”等 , 这些表达是英语中独有的 , 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除夏季之外, 其他季节都时常下雨, 天气阴冷, 因此英国人对阴冷的天气感触颇深, 逐渐在英语中形成了用酸味觉比喻天气阴冷。

B.酸———令人不愉快的事物。

(7) She made a sour face in his direction.她冲他阴沉着脸。

(8) A case of sour grapes from a laggard?这是落后者的酸葡萄心理吗?

英语中, “酸”味觉大多是不愉快的 (unpleasant) 联想, 且拓展到了包括形容词、动词、名词在内的各个词类。值得一提的是, “酸”味觉在英汉语言投射中, 即使投射到了相同的域, 其隐喻意义也并不一定相同, 如sour words并不能对应汉语中“酸溜溜的话”, 而是指“令人不愉快的话”, 这在汉英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需要注意。

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 酸味在口腔中所产生的味觉感受往往是令人不愉快的, 两者的隐喻映射都是消极的。从总体上看, 汉英两种语言中“酸”味觉的隐喻意义都具有“让人不愉快”之意。

(三 ) Bitter和 苦

英语bitter和汉语“苦”的味觉感受均映射到消极的表情域、苦难域、情感域。

1.Bitter———激烈的 ;猛烈的 ;充满敌意的 。

(1) Bitter legal disputes can ensue if pets are involved.

(2) a bitterly fought football match.激烈的足球赛。

2.令人难以忍受的环境 、苦难 。

(3) He is 41 and divorced, with several bitter relationships behind him.

(4) He would often romance about her bitter experiences.

苦味给予人痛苦、悲伤的联想, 人们常用苦来表达不幸挫折等消极意义, 因此苦在英汉语中的隐喻映射都是消极的中国人处在逆境中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 如有苦尽甘来;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等表达。

(四 ) Peppery和 辣

(1) A sharp-eyed, peppery Englishman. 一个有洞察力、脾气暴躁的英国男人。

(2) 作者描绘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资产者 , 他们无一不是心狠手辣、唯利是图, 靠着对劳动者残酷剥削而发迹的。

(3) 如《皇帝的新装》, 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基于辣味刺激产生的火热之感, 辣味可投射到热情的态度域, 英语中却没有相似的映射。如:My boss is a bit peppery我的老板有点容易动怒。英语peppery映射到情绪域, 形容心情烦躁不安。

四、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 本文揭示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味觉词语的情感隐喻投射既存在共性, 又存在个性, 还说明了“以身喻心”具有跨语言性质的特点。自然界诸多相同的物理特征和人类共同的生理特性与情感体验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表达情感这一抽象概念时产生不容忽视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隐喻的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

摘要: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中, 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为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本文以味觉形容词的隐喻表达为研究对象, 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有关味觉形容词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味觉词,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参考文献

[1]Lako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汉语认知 篇5

一、引 言

隐性否定(concealed negation) 是指有否定的意义但是没有否定的明显外形,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的一种语用或修辞手段[1]

1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个句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由深层结构通过一些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过程。因此,我们把那些含有明显否定标志的否定形式看作是表层结构否定,也称为显性否定(explicit negation) ,把那些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的形式称为隐性否定(implied/concealed negation) 。例如:

(1) 福州,依然在祥和平静之中,丝毫没有洪兽围城的感受。

(2) I can see nothing in the dark。

(3) Je ne sais pas。

(4) 避免摔倒。

(5) 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例(1) 至例(3) 句是显性否定,因为它们分别通过显性否定词如“没有”、“nothing”及“ne爌as”表达否定含义。例(4) 、例(5) 两句是典型的隐性否定,即它们在句法层面上没有显性的否定词,但在语义上却有否定之意。例(4) 中的“避免摔倒”意指“不要摔倒”,例(5) 中的“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意指“大家不认可他的能力”。

否定现象是国内外研究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国内对否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和句法层面[2]

2国外现代语言学对否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词汇句法层面,研究否定的结构和意义,特别是否定的句法结构和否定的辖域等问题; 二是在语用层面,研究否定的预设和含意以及元语言否定现象等。而对于否定,尤其是隐性否定在话语中的理解过程的研究还不很充分。鉴于此,本研究以汉语隐性否定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为对象,以框架语义理论为视角,以“多维取向并举”为方法,力图探究受话者理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的心理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Langacker 在 年提出了 Current DiscourseSpace(CDS) 的语篇分析方法。他认为实际语篇中的一个分句对应于心智中的一个视窗,每个心智视窗代表着被观察到的场景和听说双方语篇的发展阶段,这样一个实际语篇就是由这种与分句对应的视窗连续构成的,并且随着实际语篇按线性顺序向下发展,心智视窗就不断得到更新[3],如图1 所示。

Langacker 强调语篇的连贯性,一个完整的语篇理解过程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并且连续性体现在不断更新和深入的层次拓展关系中。王寅也认为,语篇理解体现在语篇可以让心智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式。这种观点,究其原因,来源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连贯性和完整性。这种认知的完整性的形成基于三个条件: 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 命题发展上的因索性; 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4]。

因此,实际语言交际中,语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做出思考,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 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框架”概念最早由 Fillmore 为研究词的分布特征而提出,Fillmore 认为,框架(frame) 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5]。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概念系统的组织方式,并因主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而产生,Fillmore 认为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范畴组成,即槽或空位(slot) 。框架可以将词汇和语篇联系起来,能够启动框架的词语被称为关键词(key elements) 。当认知主体接受到语言信息的刺激后,必然会激活与之对应的概念结构,即激活区[6]。同时根据胡曙中教授的研究,人们使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动态的[7],所以,框架构建(frame construction) 必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激活区是会发生变化的,每一个认知框架都是由一系列关键元素组成,话语开始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构建一个框架,但是,如果槽(slot) 中出现的词与已构建的框架中的概念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 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调整认知角度,构建起一个与意义相关的新框架[8]。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on—line discourse processing) 和新的意义构建。

隐性否定是一种隐藏在词语内部的否定,它没有明显的外在形式,它的外延对应着否定的意义,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找到心智中对应的一个视窗。然而,在话语理解中,受话者在寻找心智中对应的视窗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隐性否定词语的外延,受话者原有框架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等。那么,受话者已有的框架是如何转换的?哪些因素诱发了框架的转换? 下面,将依据上述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 研究方法

“多维取向并举法”指本研究中既有“基于语料库法”,又有“质化研究法”; 既有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应用,又有语用学相关观点的使用。采用这种“多维取向并举法”,以期全面揭示汉语隐性否定动词框架的转换和诱发机制。

(三)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 框架转换及诱发机制研究

1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分类

关于隐性否定动词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如沈家煊、Jespersen、Givon 等人都有涉猎。沈家煊将汉语“含有否定意义却不是明确的否定词”的动词划分为“避免”类、“防止”类、“差欠”类、“否认”类、“小心”类、“后悔”类、“责怪”类和“怀疑”类等[9]。Jespersen 将英文此类动词分为“deny,forbid,hin—der,doubt”等。Givon 从历时角度提出了更多的隐性否定动词类,包括“refuse,avoid,fail,lack”等。

依据他们的分类,本研究筛选出英汉语中对应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进行研究。

2“避免”类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汉语“避免”类常用动词有“避免、以免、免得、难免、避讳、免费、免试”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都含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2]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 1。

从表 1 基本释义来看,此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使某事不发生”。如“不避免”的意思就是“任由某事发生”,“不免费”的意思是要“收取费用”。当语篇中出现的词与概念中预期的成分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 即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作出调整以完成信息交换[10]。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探讨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

(6) 所谓讲究卫生,就是指努力避免食物中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的摄入。

(7) 病情一般或慢性病者,最好不要呼叫救护车,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

例(6) 中,“避免”本身含有对宾语的否定义,这是“避免”的词语语义效果,但是“努力”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而两个词产生了前后矛盾的情感效果,即出现在前面“努力”的槽(slot) 中期待的积极意义和后面“避免”所含有的对宾语的否定义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现象。于是,“努力”所产生的.框架,因与其后面否定事件的槽中期待的消极意义没有达到平衡与合作的关系而发生了转变。这里,槽或空位是指构成框架的相关性的范畴,而框架(frame) 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

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通过分析“避免”后的宾语,我们发现,宾语的内容含有主观的否定意,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从而取消了之前发生的矛盾效果,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使认知框架转化为支持的“避免”框架。这一过程用图 2 表示如下。

对于例(7) 来说,“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形成了“以免”+ 两组动宾结构的句子,分别是“以免增加经济负担”和“以免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此时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以免”的结构符合例(6) 分析的模式,“增加”带有的某种程度上的积极语义被“以免”抵消,从而凸显出“以免”的否定辖域内的“经济负担”这一宾语。

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激活合适的认知框架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第二个“以免”+“影响机会”中,“影响”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没有任何语言色彩,只有协同后面的宾语和语境时,才会使中性语义发生偏离,此时,语篇的整体性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综合分析整个句子,我们发现,此时在“以免”的否定义的推动下,“以免”+影响机会 =“以免”+ 减少机会,宾语行为即被否定,而“影响”转化为“减少”就是在“以免”这一隐性否定动词和语篇的博弈效果共同作用下的框架转换产物,如图3 所示。

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语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会借助话语信息建构一个能表征句子意义的框架,语言的解码过程同时触发听话者在长时记忆中搜寻一个可以表征当前话语信息的框架,并且激活的框架必须符合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心理期待。此时框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1]: 在合适的框架内,语用者更加容易理解框架内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 框架有助于语用者推导出话语中缺损的信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和语篇内的博弈效果都可以作为隐性否定动词框架转换的诱发机制(即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 ,从而造成框架转换现象的发生。

3“拒绝(refuse) ”和“否认(deny) ”类内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拒绝”类常用动词有“拒绝、违抗、抵制、抵御”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 2。

从上述基本释义来看,“拒绝”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不 + 接受”的形式。此类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对这些动词所含断言语义的真值意义的改变,“不 + 拒绝 = 接受”。本文将“拒绝”类动词和“否认”类动词合并一处,是因为“拒绝”= 不接受,是对“要求”类谓词的否定,“否认”= 不承认,是对“指控”类动词的否定,都是一种抵触性反应和推论过程,在语义溢出方面有很强的相似性。

简而言之,这些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推论否定的具现形式[12]。

那么,这类动词在带宾语的情况下,框架转换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8) 对私自转让或拒绝退出军队住房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协助部队收回。

(9) 社委会一再催他,叫他本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及早公布预分方案,抵制土地分红这股歪风。

从例(8) 和例(9) 中可以看出,此类动词管辖的宾语通常指对方要求自己做某事或满足某种条件,从“不做”的含义上来看,宾语事件一定是主观否定事件,即此类动词含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当需要让主观“拒绝”的意志显露的时候,此类动词就起到强调主观感情的作用。因此,在汉语这一表意语言中,听话人和说话人要根据语言色彩来实现博弈效果的平衡,实现交际目的,在博弈的过程中,隐性否定动词的认知框架就可能在一定诱发机制的刺激下通过透视域的改变而发生转化。

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 是心理空间的构建和空间内成分的连接过程。意义总是来自于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即没有意义。如果明示的语境缺席,说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典型情景知识和话语的缺损值(default value) 创造一个与当前话语适宜的语境[13]。在例(8) 中,“退出”一词即表示离开,在“拒绝”的作用下,转变为“不离开”,这种在隐性否定动词的作用下凸显否定含义的现象,就是在框架发生转换的情下况发生的,是框架转化的语言表象,目的是为了构建合理的意义,使信息交换顺利进行,如图 4 所示。

4“怀疑(doubt) ”类内隐性否定动词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怀疑”类常用动词有“怀疑、质疑、猜测、疑心”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也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汉语“怀疑”动词的否定溢出现象比较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怀疑”的基本释义: 疑惑; 猜测。“疑惑”即不很相信某一事件; “猜测”表示有点相信某一事件。通过这样直观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疑惑”的语义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 否定大于肯定; 肯定大于否定。虽然这两种表达在汉语的使用中通常被忽视,但是当分析语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语义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怀疑”所突显(profile) 的语义不同。

“否定大于肯定”和“肯定大于否定”的参与角色分别是认可和否定,两种语义角色的本体相同,但它们的框架是不一样的。一个明显差别是参与角色突显的情感不一样: “否定大于肯定”突显的是否定,后者则突显的是肯定。此时,要确切理解传达信息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借助新激活的框架来取消歧义,这属于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引发的框架转换现象,而且这两种语义的内隐性否定的效果又是不同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怀疑”+ 宾语事件这一结构有时会引起歧义,如例(10) 和例(11) 。

(10)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

(11)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低。

在例(10) 中,“怀疑”+ 智商,具有高或低两种内涵语义,脱离文本语境分析,读者通常无法得到正确的讯息,这种歧义是由于中性词语的语义含糊所造成的。但是,即使将例(10) 改为明确的表述,即例(11)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高/低”,歧义依然存在。

但是歧义发生了变化,上文中的歧义是由于“智商”一词的中性语义造成的,而例(11) 中的歧义是由于隐性否定动词“怀疑”本身的双重语义造成的,语义在“有些信”与“有些疑”之间发生歧义。

(12) 我轻车熟路就找到了目的地,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

(13) 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我被这里的景色震惊了。

在例(12) 和例(13) 中,“怀疑”都具有两种语义含义,读者从该词所在的语段中无法获知“我”是否去过那里,但是根据前后语言环境,两种语义含义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取舍的结果。在例(12)中,“轻车熟路”突显了“怀疑”信大于疑的意义,而例(13) 中,“震惊”突显了“怀疑”疑大于信的含义。而这种歧义的消除,借助了新激活的框架,在适当的语境中,内在语义矛盾的隐性否定动词的透视域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了成功交际的目的,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歧义或障碍达到最小化,该类型隐性否定动词的框架转换模式如图 5 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core frame elements) 即“怀疑”类隐性否定动词的交际实现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该类动词的语义内在多义性。因此,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动词的框架转换现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结 语

本文选取了中文中代表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类、“拒绝”类、“否认”类以及“怀疑”类,对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在关键词激活环境下的框架转换现象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在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框架的转变,即从一个由隐性否定词激活的框架向另一个由隐性否定词和其搭配项共同激活的框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 4 个刺激条件(诱发机制) 引起的透视域的转变而引起的: 语篇博弈效果; 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 事件表述的复杂性; 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

隐性否定是一些特殊的否定结构,往往被忽视或误解,借助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隐性否定进行探讨有以下启示: 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第二,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使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作出思考,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期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也就是说,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 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和新的意义构建。

参考文献:

汉语修饰语语序类型的认知解释 篇6

关键词:修饰语语序 类型 认知

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界主要采用了李方桂对汉藏语系的类属划分,认为汉语属汉藏语系。采用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是单向的,在研究汉语以及壮侗语、苗瑶语之间的关系时,将焦点放在汉语对于这些语言的影响上面,忽略了这些语言对汉语的影响。Paul K.Benedict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东南亚文化流”这个观念。他认为,史前时代长江以南广大区域(包括现在的海南岛、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台湾、中南半岛)长久以来居住着众多的民族群体(包括使用孟高棉语的族群、使用南岛语的族群、使用汉藏/藏缅语的族群),他们在文化上是平等的,不同的民族之间必然有着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互接触,因此文化的流向不可能是单向的。以此类推,语言的影响也不可能是单向的。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汉语修饰语语序的类型异质,但要搞清汉语的修饰语语序类型异质的原因还需从认知视角来考察。

一、语序类型学视角分析

从语言事实上来看,一般来说,汉语的修饰语(定语、状语)都在中心语的前面。比如:

(1)关于历史的 无聊的书。

(2)从昆明来的 很漂亮的朋友。

(3)他常常跑步。

Greenberg对语言类型归类时,使用了基本语序类型这样的用语,他指出“绝大多数语言有几种语序变体,但总有一种是占优势的语序。从逻辑上来看,有六种可能出现的语序:SVO,SOV,VSO,VOS,OSV和OVS。然而,在这六种之中,只有三种通常作为优势语序而出现。其它三种则根本不发生或极为少见,它们是VOS,OSV和OVS。其共同点是宾语处于主语之前。”[1]按照他所提出的语言共性第一条“带有名词性主语和宾语的陈述句中,优势语序几乎总是主语处于宾语之前。”[2]汉语采用S-V-O的语序,是采用了优势语序。Greenberg做的语言调查中不包括汉语,未对汉语属于哪种类型的语言做出明确的论述。但根据汉语S、V、O的位置,我们可以判断出汉语应属于SVO型语言。

Greenberg提出了划分语序类型的三种标准:第一是使用前置词还是后置词,分别标作Pr和Po。第二是带有名词性主语和宾语的陈述句中主语、动词和宾语的相对顺序。第三是表示性质的形容词与名词的相对位置,形容词位于名词之前的优势语序标作A,名词位于形容词之前的标作N。

I II III

Po-A 0 1 6

Po-N 0 2 5

Pr-A 0 4 0

Pr-N 6 6 0

Greenberg认为,此表正确地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这几种类别的相对频度,SVO型频度最高,SOV型也常见,VSO型则少得多。汉语属于SVO型,是前置词语言,根据第一和第二条标准,我们知道,汉语是SVO型语言中的Pr-A。

在对修饰语语序进行分析时,Greenberg指出,SOV型语言属于“修饰语-被修饰语”的语序,动词宾语置于动词以前,从属的所有格置于名词之前,副词置于它所修饰的形容词之前。根据语言事实,汉语修饰语语序符合SOV型语言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的特点。汉语修饰语位置与SOV型语言一致,但是汉语大量使用前置词和宾语在动词之后的特点又与SVO型语言一致。可以说汉语既有SVO型语言的特点,又有SOV型语言的特点。还可以说,汉语是不稳定的SVO型语言,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定语和状语的前置。

根据刘丹青(2002)的论述,作为修饰语成份的状语、定语(包括领属语、指示词、数词、形容词等)是语序类型学中的重要参项。[3]有的对划分语言类型有重要作用,如领属语、指称词、数词等,有的虽然对划分语言类型没有大的帮助,但能帮助认识语言的某些重要特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汉语具有独特性,汉语是人类语言中少有的所有的定语前置的语言。语言学家主张,对定语不能一概而论,领属语、形容词、指称词、关系从句作定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领属语定语是重要的语序参项,通过领属语的位置能够确定语序类型,指称词也有类似的作用,而形容词定语是重要的语法成份,但语序表现不稳定,常常会有变化,它会常常不跟随领属语定语处在同样的位置,而是跑到相反的位置。比如OV型语言的欧亚大陆之外的一些语言和藏缅语中,它常常不跟领属语定语同在中心名词前,而跑到名词后;VO型语言的俄语、德语、英语、苗瑶语、汉语中,它又常常不随领属语定语后置,而跑到名词的前边,其中不少语言领属语定语后置。

二、汉语修饰语语序的认知解释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语序表达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临摹。人类不同的认知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语序表达方式,以张敏和戴浩一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汉语的语序表达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临摹。张敏(1998)指出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移动自我”(moving-ego)“移动客体”(moving-object)两种认知策略,“移动自我”是移动认知主体的身体逐渐接近某个客体,因此首先接触到的是整体的东西,逐步靠近所认知的客体本身。“移动客体”则是我们所认知的客体自己逐步从包容它的一个个大的客体中移动出来,因此,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所认知的客体本身,逐步看到整体。他对比了汉语和英语的时空表达,认为汉语中时间和空间从大到小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汉语采用的是“移动自我”的认知策略,先看到大的客体而后看到小客体,而英语时空表达从小到大的方式正是由于英语采用的是“移动客体”的认知策略,先看到小的客体,逐步看到一级一级增大的客体。戴浩一从认知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上,提出了三个认知原则,两个功能原则来解释汉语语序。时间顺序原则(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他们所表示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次序像似动因”(Iconicmotivation of order)。空间认知原则,从大到小空间关系的描述,采用了“移动自我”和“移动客体”的认知策略。时间范围原则(principle of temporal scope):“如果句法单位X表示的概念状态在句法单位Y所表示的概念状态的时间范围之中,那么语序是YX。”这是空间认知原则的隐喻引申。两个功能原则:信息中心原则,句子的前提部分在前,断言部分在后。(话题先于说明);焦点原则,焦点成份趋于处在句子的开头。焦点原则和信息中心原则核心是把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放在句尾,使得听话人更容易克服人类有限的记忆空间。语序上要区分自然语序和焦点语序,自然语序以说话人感知为基础,使说话人容易记忆表达,焦点语序以听话者为基础,便于听话人接收记忆。

刘宁生(1995)提出了汉语偏正结构修饰语前置的认知基础是“参照物”和“目的物”的对应关系在起作用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从“目的物”到“参照物”和从“参照物”到“目的物”两种,汉语的语法形式表现两种都有,但是“参照物”到“目的物”的表达在汉语中占优势。他指出“究其原因,我们的看法是,首先,汉语倾向于由大到小的表达顺序;其次,汉语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表达顺序。前者侧重于篇章结构而后者偏重于句子结构。其本质是相同的。”汉语“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认知原则导致了汉语偏正结构的先偏后正的语序。实际上刘宁生所说的从“参照物”到“目标物”原则正是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家“移动自我”的策略,由于认知客观世界时认知主体移动自身,首先看到的是“参照物”,逐渐接近“目标物”,从而会有从“参照物”到“目标物”的原则,偏正结构从修饰语到中心语的顺序。而泰语采用的是“移动客体”的认知策略,认知主体首先看到的是“目的物”本身,然后逐渐移动看到“参照物”,偏正结构从中心语到修饰语。

三、结语

通过类型学分析和认知视角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修饰语语序有其语序优势和不同认知策略等各方面的原因,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对语序类型和认知策略的分析,充分认识汉语修饰语语序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语言的类型特点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去准确把握汉语,最大可能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可以采用归纳法,也可以采用演绎法。归纳法的具体操作可以是对学生的各种修饰语偏误进行汇总,在课堂上分析,点出汉语修饰语语序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避免错误,使用正确的用法,最终形成习惯,从而促使学生日后学习中偏误的减少。演绎法的具体操作则是先给学生一个理论概念,让学生首先知道汉语修饰语语序的主要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避免语序习得的偏误,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注释:

[1][2]参见Greenberg:《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2期,第45-60页。

[3]参见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第1-10页。

参考文献:

[1]刀洁.语序的“和谐”与“不和谐”-金平傣语偏正结构的语序类型学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6):151-156.

[2]柯伟智.语序类型学视野下的汉泰修饰成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70-76.

[3]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J].民族语文,2002,(5):1-10.

[4]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中国语文,1995,(2):81-89.

[5]Greenberg.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2):45-60.

[6]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7):1-15.

[7]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中国语文,1998,(5):353-367.

[8]孙宏开,江荻.汉藏语言系属分类之争及其源流[J].当代语言学,1999,(2):17-32.

[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汉语公文写作句法的认知研究 篇7

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事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 汉语从产生之日起就发生着变化, 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如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这些国家也鼓励民众学习英语。我国, 不仅中小学阶段、大学开设了英语必修课程, 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要求小孩学习英语, 使得英语的受众面越来越广。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由社会语境施加影响, 而引起语言内部结构的变异 (金启军, 2000) 。正因为英语的逐渐普及, 作为母语的汉语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二、英语对汉语的逆迁移

Odlin (1989) 给语言迁移下的定义是,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根据他的定义, 迁移不仅仅是传统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一语的影响, 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习得的影响。一语对二语的影响被称为“前向迁移” (forward transfer) , 二语对一语的影响被称为“反向迁移” (reverse transfer) 或者“后向迁移” (backward transfer) (Vivian Cook, 2009) 。大量二语习得的研究者都关注语言学习者一语对二语的迁移, 相比较而言, 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界关注二语对一语的迁移的学者只是很少一部分, 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语用、翻译等方面。何烨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后, 新词汇出现, 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已经波及汉语的句法层面。国外已经有以Vivian Cook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重点研究语言学习者二语对一语的迁移。国外的研究者, 如Scott Jarvis, Aneta Pavlenko等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词汇搭配、语法、语用策略等方面。Jarvis (2003) 研究了英语对芬兰语的逆向迁移, 他的研究主体是一个在美国居住了十年、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芬兰妇女。研究结果表明, 高级成人二语学习者对一语也非常精通, 当他们在使用一语时, 会出现词汇错误, 而这种错误正来源于二语语义的影响。由此发现, 在语料选择上, 除了文学作品外, 部分研究者也关注了新闻出版物的标题和正文, 鲜少有人选择公文写作中的迁移进行研究。笔者在工作过程中阅读了一些公文, 发现其中产生了不便于理解的语言表达现象。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撰写者的英语水平有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公文中的迁移问题展开研究, 以便两种语言各取所长, 进而推动国内外语言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公文写作研究

“公文”一词最早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赵俨传》, 从该词出现起, 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作用便已形成。而若追寻其起源, 可追溯至出现最早文字——甲骨文的殷周时期 (赵萌, 1999。) 时至今日, 从20世纪70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始, 公文写作才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出现 (李昌远, 200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英语的推广, 在公文书写过程中也会参杂英语, 或者融入英语文化, 使用英语思维。目前, 对于公文书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语言特点、文体特点、翻译原则技巧等领域 (覃江华, 2012;高飞雁, 2012;郑立新, 2010) , 很少有研究者专注于公文句法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英语学习者的增多及公文撰写者英语水平的提高, 针对英语学习者二语对于一语 (即汉语) 公文写作句法的研究远远不够, 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而推进语言的发展。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将使用语料法和对比分析法, 以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下发的文件为例, 从中找出偏离传统公文句法的语料, 将其与传统公文进行对比, 从句型结构、词类转换、连接词等方面分析产生偏离的具体情况。

五、分类研究

1.句长。在英语中, 句子的组成可以有多种形式, 比如两个及多个状语修饰一个动词, 两个及多个主语共同享有一个谓语动词, 一个状语共同修饰两个或者多个动词等, 这样的句子成分使得英语中的句子很长。相比较而言, 汉语的句子组成更简单, 句子长度更短。20世纪40年代, 王力先生曾在《中国现代语法》一书中研究了汉语的欧化现象。他 (1943:375) 说:最近二三十年, 中国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太深了, 于是语法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他在书中也将红楼梦的句长与当时的报刊文章句长做了对比, 结果显示前者的长句较少, 后者的长句较多。 (徐志平, 2008) 。本文的语料主要选自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十个年份 (2005—2014年) 的《学生工作要点》, 对句子的划分均按照“一个句号标志一个句子”来界定。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看出, 近十年的趋势是, 句子的长度越来越长了。

2.定语和定语容量。在英语文章中,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长定语的表达。在过去的汉语中, 一般都不太使用长定语, 如果定语很长, 则选择将其后置, 以不至于显得十分累赘。而现代汉语中, 受到英语的影响, 长定语前置变得非常普遍。目前的白话文, 不知何故, 几乎一律前饰, 似乎不懂后饰之道。 (余光中, 2002:165) 。本文对南京理工大学近十年的公文进行了语料分析, 发现在公文中, 大部分语言还是使用主谓宾的简单传统表达形式, 但也出现了长定语。根据连淑能 (1993) 的界定:等于或大于两个修饰成分的定语为长定语。通常修饰成分为形容词、名词短语。在搜寻这类长定语时, 笔者使用搜索功能词“的”将这些长定语标识出来。经过比较发现, 包含长定语的句子在2005年的《学生工作要点》中出现了3例, 2011年则出现了6例, 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表格中的两条拟合曲线可以看出, 不管是1个“的”字的定语还是2个“的”字的定语, 其出现次数都呈上升趋势, 由此可以表明, 长定语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例如, “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 爱校荣校做奉献’的主题,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明显的教育活动”一句中使用了三个并列的形容词做定语修饰, 对“教育活动”进行了明确要求。

3.“从句+中心名词”。在英语中, 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 起到定语的作用叫定语从句。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 定语从句可以变得很复杂。而这类在传统中文被视为生硬、累赘的表达 (余光中, 2002:165) 则慢慢更多地出现在现代汉语写作, 甚至公文写作中。“坚持‘学校有主题, 学院出品牌, 年级抓常规’的工作模式”, 在这句语料中, 下划线的定语由简单形容词或名词做定语扩展到由句子做定语, 而且不仅仅是一个句子, 而是三个句型结构相同的句子, 使得句中的定语更加复杂。“2013年学生工作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严管厚爱、求实争先’的工作理念”中对工作理念所下的定语, 虽然看似只有16个字, 但前八个字却已经是两个句子的定语。而传统汉语句法往往表述为:2013年,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 育德为先, 严管厚爱, 求实争先”, 并将其作为学生工作理念。

六、成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间的经贸、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交流碰撞也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受英语的影响, 汉语在词汇、句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改变, 一方面是由于直接套用英语的翻译格式, 一方面也是语言迁徙的表现 (郭鸿杰, 周国强, 2003;何烨:2004)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 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 高等教育也在走向国际化。为了做到能够用国际的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很多高校对机关的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基本甚至熟练的英语使用能力是必备条件。除了外派专职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外, 有的高校甚至派行政人员到国外培训交流, 提升英语水平。本文的语料选自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的公文, 其撰写人在撰写公文时均已获得硕士研究生的学位, 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水平。另据调查, 机关每年都会派工作人员赴英语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 有的工作人员也会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 此举又进一步提高了撰写者的英语水平。总体说来, 机关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处于较高层次并呈上升趋势。

本文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 作为公文的直接撰写人, 高校机关工作人员英语水平的提高无疑影响着汉语公文写作。虽然公文写作作为一种十分规范的写作方式, 但强势语言英语对写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交融, 致使迁移现象成为语言学界广泛关注的领域。然而, 多数学者侧重于正迁移的研究, 即一语对二语的迁移, 而对于二语对一语的逆迁移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结合自身工作, 研究公文写作中的逆迁移现象。本文将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历年的文件收集整理成语料库, 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汉语写作相比, 英语学习者进行公文写作时受到逆迁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句子长度变长;定语复杂化;句子充当定语。笔者认为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撰写者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汉语公文受到英语结构或翻译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公文写作,句法研究,逆迁移

参考文献

[1]Cook, Vivian.The Changing L1 in the L2 User’s Mind[M].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 2009:1-18.

[2]高飞雁.商务公文的文体风格及其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72-73.

[3]郭鸿杰, 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J].外语教学, 2003, (9) :18-22.

汉语认知 篇8

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利用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表示抽象概念的过程,使语言的表达力非常丰富,这也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而对于隐喻和转喻,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

Lackoff和Johnson(1999)提出“体验哲学”,并且说到隐喻是建立在人的身体经验上的,是通过身体经验来认识和建构抽象的概念。

在探索出人类认知过程,规律和机制的同时,对人体部位的隐喻、转喻研究为将来人们进一步进行认知活动的情况提供理据和推测。而将其进行中英语的对比,也为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两种文化的交流提供条件。

一、“毛”、“发”的英汉对比分析

1.1“发”、“毛”、“hair”、“feather”在认知中的相同点分析

1.1.1转喻

1、以突出特征喻指年迈,老年人

因“发”在头这个最突显的部位,因此当一个人年老后,最突出醒目的特征是头发稀少斑白,因此在汉语中常常会以“发短,黄发,鹤发”等的形式与其他词搭配,代指“年迈,年老,老年人”义。如“发短心长”(形容年老智谋高);“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在古代是长寿的标志,往往代指老年人); “白发丹心”(年纪虽老,仍然一片赤诚的心)等等。

有些词单用不一定表示年老之义,只有与其他表示年老义的词搭配,才表示年老义。例如“蓬头垢面”指人不整洁,无年老义。而“蓬头厉齿”中的“蓬头”与“厉齿”搭配,构成固定熟语,才表示年老义。这里的“头”所指代的是“头发”,因此,我们认为,将类似的语句归入“发”的转喻较为合适。

而英语中往往以“grey hair”来代指年老,与汉语中的“白发”是异曲同工的,例如 :Care brings grey hair.

2、以“发”代指身体

“发”、“hair”是身体一部分,常用来转喻成身体。“结发妻子”是指第一任妻子,古代在第一次结婚时,新人要将头发结在一起,表示两人以后便夫妻共为一体,同享福,共患难。这里的“发”便代指身体。《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削发代刑”体现出古代“发”可代替身体。

3、以特殊情况代指普遍情况

在英汉语中,还存在以特殊情况代指普遍情况,有时带有夸张意味。汉语中的“鸡毛蒜皮”,“鸡毛”极细小的个别事物,与“蒜皮”连用代替普遍细小、不重要的事情。而英语中,最典型的就是“not have a hair out of place”(非常整洁),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有,但是却代指所有的垃圾。我们发现,这些语句常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力求达到特殊交际效果。

4、代指身体健康

通过观察动物的毛色,即可知动物的身体状况。因此,可代指身体健康。“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喻指经历大变故,身体会受到严重损害)”,“in good/high/fine feather( 身强体壮,精神焕发 )”等,当然,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常经过转喻、隐喻交替作用,最后得到实意。

5、以外在行为表现来代指内在情绪

许多语例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来代指内在情绪。汉语中如“发指眦裂”,“怒发冲冠”表示愤怒到极点。英语中也有“tear(out)one's hair(愤怒到极点)”,“make someone’s hair stand on end(使某人害怕,恐惧 ;毛骨悚然)”等,常表示愤怒、激动、恐惧或放松、平静的情绪。

6、代指外表

“毛”、“发”是人或动物的外部特征,都会以其作为装扮自己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欧洲国家,女子都是以头戴羽毛为美和高贵的,因此“feather”可指外表,且常表示美好的外表。汉语中有“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赞扬勤劳的美德)”,“鸟贵在羽,人贵在智(形容才智的重要性)”。英语中“Fine feather make fine birds.(人靠衣装马靠鞍)”,“in full feather(盛装,穿戴整齐)”。这里也存在先转喻后隐喻的情况。

1.1.2隐喻

1、喻指形状、空间细小,轻薄

在英汉语中, “毛”、“发”喻指事物、空间细小,承受力小,重量轻薄的情况是最普遍的。这与“毛”、“发”细微、轻薄的特征有关。如汉语中有“千钧一发(千斤重的东西用极细小的头发悬起,形容事情的紧急关头)”,“鸡毛支炕席,顶不住劲(形容无力承担)”,“间不容发(形容间距微小,情势危机紧迫)”, “一根头发破八瓣,细得厉害(非常细小,形容太过仔细或吝啬)”。英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甚至相同的表达,“hang by one’shair( 千钧一发 )”,“a hair’s breadth( 间不容发 )”, “to a hair/to a hair’s breadth( 丝毫不差地,精确地 )”等。

2、喻指人的缺点,错误或弱点

“毛”和“发”也常用来指缺点,错误,弱点和把柄,且前常加“小”或“短”。例如“(抓)揪小辫子(抓住别人的错误作为威胁的把柄)”, “头发上贴膏药,毛病(喻指人的缺点,事物的故障和工作失误)”。英语中则有“hair splitting(吹毛求疵)”,“(have)get a person by the short hair( 任意摆布,控制某人 )”等。

3、喻指价值

“毛”,“发”常表示价值小。例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虽不贵重,但是传递了深厚情谊)”,“轻于鸿毛(指毫无价值,不重要)”, “be not worth a hair(一文不值)”等。

4、喻指名誉

“毛”,“发”还多表示名誉的含义。例如“爱惜羽毛(爱惜自己的名声)”,“虚造声誉,妄生羽毛(过分夸扬和粉饰品德和学问)”,“singe one’s feathers( 败坏自己的名誉 )”等。我们发现,“羽毛”首先隐喻成外表,再进一步隐喻成虚化的名誉。

5、喻指某些行为、事物(件)和事情发生的条件

首先,“毛”,“发”可以表示某种行为,如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儿的(指不甚严肃郑重的行为)”,“a feather in your cap( 引以为自豪的行为 )”,“feather your(own) nest( 中饱私囊 )”。

其次,可以表示不太好的事物或者事件。如 :“年三十晚剃头,三刀两刮(喻指仓促做的事情,非常粗糙)”,“温水烫鸡毛,难扯(喻指事情难于扯清和解决)”,“make the feather fly( 引起骚动 )”,“hair of the dog that bit one( 以毒攻毒 )”。

6、喻指事物特性或人的脾性

这种情况较特殊,语例不多,如 :“鸡毛脾气,见风就起,粘火就着(喻指人脾气不好)”,“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一丘之貉 )”等。

1.2“发”、“毛”、“hair”、“feather”在认知中的不同点分析

1.2.1汉语中独有的情况

1、喻指夫妻之情

在中国古代,常有士兵出征前,爱人送一缕“青丝”,一方面表示以身相许,另一方面表达其相思之情,“青丝”谐音“情思”。

2、指代人

“毛”和“发”在汉语中还能特指女人,“巾帼不让须眉(代指英雄女人)”,“群公缟带遗吴锦,幕府青丝唱《渭城》。”中的“青丝”代指妙龄女子等。除此以外,“垂髫”指代的是孩童 ;“鸡毛打鸡蛋,各自打散”喻指的是不能配合的人,“属鸡毛的,凑掸(胆)子(喻指胆小的人)”等等。

3、喻指势力,利益

在喻指势力的情况下常与凤凰有关,凤凰在古时象征掌权者,其羽毛常被人们隐喻成了“势力,权势”,如 :“拔了毛 / 落了帔的凤凰不如鸡(喻指富贵之人失势还不如普通人)”等。而“鸡毛”常用来指利益,如 :“狐狸看不见鸡毛,怎能往陷坑里跳(喻指诱以小利才能使坏人上钩)”等。

4、喻指数量和形状大

在汉语中,“毛”和“发”可表示数量和形状大两种含义,如 :“毫发不差(指一点儿都不差)”,“茧丝牛毛(形容细密,多)”,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学的人多,成功的人少)”等等。在表示“少”的含义时,常与较大物体连用形成鲜明对比,如“一根牛毛”。

5、喻指一个人的能力、经验、优点

“掌心上出毛,一把老手(喻指经验丰富,计谋多)”,“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喻指只看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优点)”,“羽毛未丰(喻指还未成熟,力量和能力还不够)”等。

6、喻指某种目的、结果、状态

“被发缨冠(喻指急于救人)”,“被发左衽(喻指沦陷为他族统治)”,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喻指十分杂乱,没有条理)”等。

7、谐音代指法律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这个熟语里的“发”以语音为媒介,达到了转喻的效果。

1.2.2英语中独有的情况

英语中,“发”,“毛”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它们可以表示“私人空间”,“小而长久的努力”和“理智”等意义,如“get in someone’s hair( 骚扰某人,闯进某人的私人空间 )”,“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水滴石穿)”,“keep one's hair on(克制,冷静不发火)”等。

二、“毛”、“发”在英汉中认知过程异同的原因探析

“毛”,“发”在英汉语中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在于,人体的机体是基本一致,人们认知的客观事物相同,而在人脑认知过程也会死大同小异的。因此,有些语例会非常相似,说明人类的认知是有理据性的。

汉语认知 篇9

关键词:“X+起来”,意象图式,隐喻,转喻

1. 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趋向补语“起来”的引申用法对于初级强化班的留学生来说是个重难点。在平时教学中, 常常会有留学生向我抱怨“起来”、“出来”等词语越往后学越混乱的感觉。“卷起来”、“看起来”、“熟悉起来”到底为什么这么说?它们和之前学习的表示基本义的“起来”有什么关联?一个词语从古到今的发展和演变, 与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符合, 与外因诸如社会、坏境等相配合。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 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 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起来”除了基本的趋向义外, 还有表示评价、结果、状态等。本文以“X+起来”为研究对象, X表示动词或者形容词,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研究语料, 用认知模式和手段来具体解释“X+起来”的语义发展理据。

2.“X+起来”的语义分类

“起来”从用法上看, 可以作为一个动词单独成句或出现在句子中。比如“起来!现在也才三点”, “你起来给老大爷让个座儿”。这里的“起来”表示起床或者站立, 意思明确。“起来”还可以出现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 功能上充当补语的成分。

《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Ⅲ中对“起来”做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的解释如下:

1) 表示动作完成, 兼有聚拢的意思。

例句:客人马上就到了, 快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吧。

看完以后, 他又把礼物仔细地包了起来。

2) 用在某些动词后面, 可以表示从某个方面进行估计、评价。

例句:这个菜看起来很不错, 吃起来很一般。

电子词典带起来很方便。

3) 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 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用在动词后面时, 表示动作开始进行;用在形容词后面时, 表示新的状态开始。

例句:听了他的话, 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不是不喜欢打球吗?今天怎么打起球来了?

4) 趋向补语“起来”表动作的完成。可以表示动作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或结果, 也可以表示聚拢的意思。

例句:我想起来了, 我们在一起开过会。

这两年, 城里建起来很多新房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起来”做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的解释如下:

1) 用在动词后, 表示向上:中国人民站~了。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继续:一句话把屋子里的人都引得笑~|唱起歌来|天气渐渐暖和~。

3) 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目的:我们组是前年组织~的|想~了, 这是鲁迅的话。

4) 用在动词后, 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看~, 他不会来了。

搜集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出现“X+起来”的句子共126句, 对此进行归纳整理。同时, 对比以上两部材料中对“起来”趋向意义的引申用法的解释, 初步把“X+起来”的语义分类为四部分:方向义、完成义、开始义、评估义。方向义, 表示人或物体自下往上的趋向;完成义, 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开始义, 表示进入新的状态或动作开始并持续着;评估义, 表示评价、估计。统计语料库中检索出来的126句例句, 进行人工分类标注, 表方向义的小学课本例句有23句, 完成义的18句, 开始义的76句, 评估义的9句。“X+起来”在小学课本中以表开始意义出现居多, 占60%。

3.“X+起来”的认知模式

3.1 意象图式模式

生理和物质是莱考夫意象图式形成的基础。莱考夫意象图式从人类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身体出发, 认为基本的认知结构是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认为“由于人体的特点和地球的引力, 人与外部世界首先形成一种空间关系 (spatial relations) ”。[1]它并非具体的形象, 只是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的关系结构, 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可以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 完善人认识事物的结构。

根据莱考夫 (1987) 的论述, 作为认知模式之一的意象图式模式是这样表述的:“所有意象图式都涉及空间结构, 所以凡是涉及到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知识是以此模式储存的。”比如“X+起来”的基本意象图式便是表示从下往上的移动。

3.2 隐喻、转喻模式

隐喻思维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抽象事物或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对新语义的产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人类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在其自身的经验中构成了上—下的意象图式。然后通过一个源域构造另一个目标域, 这种过程便是“投射”。当然, 源域是指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 而目标域则是抽象概念。所以, 通过基本的上—下图式, 我们可以投射出诸如社会权利、地位等的隐喻概念, 社会地位高为上, 社会权利大为上, 反之为下。因此可以说, 一个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就形成隐喻模式。

与隐喻有所区别的转喻所指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不论是事物还是概念, 它们各自都有一些属性, 其中最易被人注意到的往往是最易被理解和记忆的属性, 这类属性就是“突显”属性。比如“炒”将其【+使热】的属性突显, 便产生了“炒作”。所以, 在某种或多种模式基础上, 使其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 从而使某个成分能够代表另一个成分, 这便形成了转喻模式。

3.3“X+起来”的语义分析

人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 比如当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 他们不希望也不需要学习每一个词语的每一种意义。比较好的一种引导方法是, 让留学生在学习了词语的基本意义后可以顺着认知的思维规律推导出具体语境中这个词的意义, 进而掌握它。一个词语从基本意义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意义是存在某种联系的。如上所述, 由于人体的特点与地球引力的存在, 人类首先形成了空间概念, 空间经验成为最初的经验, 空间图式则成为最基本的意象图式。这些又通过隐喻成为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本模式。在用空间图式理解抽象经验的基础上, 人们逐渐拥有了形成抽象概念、复杂结构等能力。

3.3.1“X+起来”的方向意义

上文提到, “X+起来”的基本意象图式是表示从下往上的一种移动, 来源于动词“起来”的本义, 都表示从某一表面的某种状态到离开某一表面的过程, 过程中产生一段位移。

例句 (来源苏教版小学课本, 下同) :

(1) 它叽叽地叫着, 慢慢站了起来。

(2) 你能看得远, 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3)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如图1所示, A表示出发点, B表示目标, 箭头表示方向, 直线表示路径。这四个要素在“起来”表方向义的时候, 都是必要的。

统计语料库中的例句, 当“起来”与“托、站、抬、飞、跳、坐、竖、升、爬、端、挑”等动词搭配时, 出发点必低于目标, 目标在高处, 方向朝上, 发生位移。可以认为, 该方向义是本文所讨论对象的原型。但“X+起来”表示的是方向义还是开始义或完成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结构中动词或形容词的影响的, 受到具体语境影响的。

3.3.2“X+起来”的开始义

仅根据苏教版小学课文的例句统计, 我们可以看出“X+起来”表示开始意义的例句远远多于其他三种意义的数量, 占总数的60%。“起来”表示由下往上的位移时, 因为有位移, 所以有“起始”的意义。语境中, 往往会有时间词或某个事件来标记动作的起点。

(4) 突然, 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5)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6) “太像了!太像了!”聪聪高兴得嚷起来。

上述例句中“突然”、“一……就……”作为表示时间的标记, 表示着“叫起来”、“捶起来”这个动作的开始, 从无到有。“起来”的意象图式在该类语境中, 被从空间范畴投射到了时间范畴。在该时间范畴中, “起来”的出发点被“突显”, 目标淡化, 而移动过程还是存在, 只是时间的方向并非从下往上而是从过去到未来或从某一起点A开始并持续着, 具体到哪一时刻B被忽略。

“X+起来”在被从空间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后, 如果X是动词, 则如上所述, 表示了该动作的“起始”、“持续”;如果X是形容词, 则该结构又被从时间概念引申到了心理空间的概念中, 表示开始一种新的状态。

(7) 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8)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9)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 车声, 马蹄声, 响成一片。

(10) 孔子先是侧耳倾听, 过了一会儿, 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莱考夫的十条方向性隐喻中有一条是“happy is up, sad is down (高兴在上, 悲伤在下) ”。上述语境中, “X+起来”均表示了一种从弱到强, 从悲伤到高兴的概念。当人高兴时, 呈挺直状态——高, 当人悲伤时, 身体呈萎靡状态——低。这与“起来”基本意象图式中的方向是一致的, 从下往上。

3.3.3“X+起来”的完成义

当“X+起来”表示完成义的时候, 意象图式突显的是目标, 出发点被淡化, 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即路径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方向虚化。

(11) 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12) 刘老师个子不高, 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13)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 等我有了儿子, 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比如例句 (12) , 凭个人身体经验, “眯起来”是为了达到看清楚物体的目的, 因此表示了完成义。“围起来”、“珍藏起来”都有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在语境中。

3.3.4“X+起来”的评估义

评估义是对语境中某事件或人物等的评价, 是说话人的一种看法一种总结。

(14)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 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15) 如果不是盲童, 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 象牙色的皮肤, 精致的眉毛, 笑起来像个天使。

(16) 我抬头看去, 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 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隐喻模式在“X+起来”表评估义时发挥作用。评估义从某一方面评价、估计某事或看待某人某物, 它表示说话人从某一个角度出发, 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 带有一定的总结性, 是一个新的话题的开始。这里隐喻的实现并非从空间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 而是从空间范畴投射到言语行为范畴, 在空间范畴表示开始的意象图式被投射到言语行为范畴后, 表示一个新话题的开始, 因此出现了评估义。

4. 小结

在小学阶段, “X+起来”表开始意义明显多于其他三种意义并非是没有理由的。在已知的世界语言中, 时间的表达大都是借助空间的语言表达形式, 例如英语的空间介词at、on、in, 也是最常用的时间介词。语言的这种普遍现象说明了一种重要的认知普遍现象:时间是空间的隐喻。

通过认知模式对四种“X+起来”语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X+起来”的习得顺序, 方向义必定是留学生最容易习得的意义, 它与动词“起来”的原型基本一致, 并且是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开始义紧接其后, 它被投射到时间范畴, 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状态的开始, 并且这个状态多为由坏到好。“他的身体慢慢好起来”, 我们一般不说“他的身体慢慢坏起来”, 更多的表达是“他的身体慢慢坏下去”。这与意象图式自下往上的方向还是密切相关的。而评估义应该是留学生最难习得的意义, 它虚化了“起来”的原型, 投射到言语行为范畴表示新话题的概念后, 也显得更加抽象。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3]文旭, 徐安泉.认知语言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王晓凌.补语“起来”的隐喻认知过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5]吕晓军.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多义性认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6]房玉清.“起来”的分布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 1992 (1) .

[7]肖溪强, 朱敏等.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汉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认知分析 篇10

(1) A:他上来了吗?

B:还没有呢。

(2) A:麦克从山上下来了吗?

B:他还没下来呢

(3) A:外边太冷, 快进屋来吧。

B:我不进去了, 家里还有事。

(4) A:林老师进教室去了吗?

B:刚进去。

(5) 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

B:回来了

这些题考察的是留学生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空间方位是人类最直接的体验方式。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思维方式, 对空间方位认知模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 这必然会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汉语空间方位词是指汉语中专门用来表示物体空间方位和位置的一类词语。在自然语言中, 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词语本身的语法符号来作为唯一的确定因素, 空间方位词的语义是依赖于语境的。要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图形图像系统输出, 则必须正确理解语句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

方位词是虚词, 和实词相比, 它的意义比较空泛, 但和其他虚词相比, 它的意义又相对较实。吕叔湘先生 (1965) 曾提出“定向性”与“泛向性”两个概念, 照我们的理解“定向性”是指方位词的所指是它们各自的实际方位, 而后者则不能从实际方位去理解, “泛向性”实际上也就是方位词词义的进一步虚化, 为了对“上/下”的方位实指义进行分析。我们首先看这二者的词典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 对“上”的释义是“位置在高处的”;对“下”的释义是“位置在低处的”根据释义, 不难看出“上/下”显示着“位置高”和“位置低”的对立。以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一义基本语义基础上的。先看下面几个例句:

(6) 干脆不出门, 闷了就独自上山散步。 (张其均, 1995)

(7) 这时, 甘在华下车追赶并再次鸣枪警告。 (“六个恶魔等待过堂”《重庆晚报》2003年10月16日第九版。)

(8) 他病了几个月, 现在才能下地。 (《现代汉语词典》,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6)

“山 (坡) ”是讫点, 主人公住处是起点。起点低, 讫点高, 是由低处到高处的运动。“车 (上) ”是起点, 地面是讫点, 起点高, 讫点低, 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地 (面) ”是讫点, “床 (面) ”是起点, 起点高, 讫点低, 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在这里“上/下”分别表示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而这正是他们作为运动义动词最基本的用法.

我们来看原型意义上的“上/下”。原型范畴 (prototype) 这个术语一般可以用来指某种范畴的中心成员或中心成员群 (the 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 , 它是人们对世界类化 (或称范畴化) 的认知参照点。换句话说, 人类以原型为参照点认识世界并从认知上使其范畴化。在现代汉语里, “上/下”这种标记空间关系的方位词在言语中常以“X上/下”的结构出现, 如“桌子上/下”“操场上/*下”“床上/下”“ (字写在) 纸上/*下”“边境线上/下”。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解释, 空间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最初的认知成果之一。而建立空间范畴又是从认识人类自身开始的。王祥荣 (2000) 曾做实验来探讨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文中指出, 儿童在进行方位辨别时首先选择自身作为参照基准, 在成人的言语、动作双重示范和不断强化下, 儿童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 逐步建立起方位“上”和抬头这一动作的有机联系。作为生物个体, 人可以把自身的躯体进行不同维度的切分——从垂直维度上分出“上/下”, 从内包 (封闭) 维度上分出“/外”, 从面与背的朝向分出“前/后”, 从四肢的相对位置分出“左/右” (周统权2003) 。显然, 我们的躯体就是一种原型 (客体原型) , 是我们赖以建立空间范畴的认知参照点。

再回到刚开始的留学生练习题。动词“来”和“去”用在一些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趋向。表示动作向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来”;表示动作背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去”。例如, 上来吧 (说话人在上边) ;上课了, 快进来吧 (说话人在里面) ;他回家去了 (说话人在家外面) 。但如果宾语是处所词时, 要放在动词之后, “来/去”之前。例如:我到小赵家去了/我正好要下楼去/我们进教室去吧。宾语是表示事物的词语时, 可放在“来/去”之前, 也可以放在“来/去”之后。例如, 他带了一个相机来/他带来了一个相机。练习题中的第五题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B:回来了。这个情况较复杂。我们可以设想妈妈在加班, 爸爸已经回家了, 然后妈妈给家里打电话, 儿子接到电话后的对话。所以A不在家, B和爸爸在家。

语言处理者可以通过参照点达成对目标的接触, 一个参照点所可能建立起来的目标的总和构成领地。领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空间。我们可以用参照点对上述现象的使用作出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然后再到其他也就是说, 以自身为参照点转移到目标。通过对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对比分析,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空间方位词, 并有助于推进文化因素在语言理解和学习中的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2]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崔希亮.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汉语学习, 2002, (1) :1-8.

汉语认知 篇11

关键词:认知取向;对外汉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客观物质的属性丰富多彩,而人们对其的认识不同,态度不同,观点不同。人们会因为不同的场景,不同角度,事物的不同方面来认识事物。而另一方面,人的认识来源于主观能动意识,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客观事物,通过联想,探索,追究,最终选定思维的对象和目标。而这些思维内容的转换过程就是认知取向的过程。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认知目标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和取向,就是认知取向。认知取向不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也就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知成果。[1]

据国家汉办相关报道显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而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们,怎样培养他们是件大事。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多。有许多研究证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个体差异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之一。[2]我们往往归咎于学习者们自身能力的欠缺,而很少考虑到这是他们学习中的认知取向造成的。这些学习对外汉语的学习者们虽然自身存在一定的能力缺失,但主要还是和外部环境,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师通常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并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灵活有效地迁移到真正的生活情境中,成为自主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效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认知取向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汉语知识及文化知识,没有知识组织能力。

很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们都依赖于他们原来的知识结构,正是这些结构是他们建立某种表征或心理模式指导着学生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新的认知取向的建立是在这些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过分依赖而导致对汉语知识数量的缺失,和组织知识能力的下降,是学生们不能建立正确的新的认知取向,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用各种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对汉语的思维能力下降。从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以及交际水平。

2.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作用,人们以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实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跟住老师的思维,降低了自己思维的能力。心理学家罗杰斯对传统的教育大加贬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3]他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潜能。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塑造自己行为并得到满足的人。

3.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吕必松先生倡导的“总体设计理论”即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目的是“培养必需的语言交际能力。”[4]重视课堂教育,教授了语言知识,但并未培养技能,也是徒劳无功的。

转变对外汉语学生学习认知取向的相应策略:

1.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引导选择正确的认知取向,换位思考,开发创造力。

具有某一特殊技能的专家有比新手以更抽象原理为基础的领域表征和原理之问相互联系的表征.具体领域内的知识以不同方式来帮助问题解决的熟练水平。[5]对于增加对外汉语学生的知识数量,既能提高言语水平,又能提高思维能力,都会增加其认知取向的能力,以掌握最终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举例、变换场景等方式,教会学生换位思考的方式,选择正确的认知取向,随机应变,思如潮涌,独立见解,开拓创新。而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以免误入认知理论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2.让学生学会了解,控制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时时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乐意去学,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反思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大胆探索,敢于求异,勇于创新。

为学生提供交际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交际能力。

语言交际要求学习者既要有内在的知识能力又要有能力的外化。这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言语技能,二是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说、听、写、读的技能。语言知识是向言语技能转化的基础。语言知识可以传授,但言语技能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可获得。因此,留学生之所以会说错用错,很多时候都是没把语言能力转化为言语技能。其次,言语交际技能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说话应注重在不同的语境中讲的得体。言语交际技能主要涉及的就是语用规则,它是语言的外部规则。由此可见,语言交际能力是不能脱离语言能力的。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不同语境中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交际水平,达到对外汉语的最终目的。

现如今,对外汉语的前景十分喜人,对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认知取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认知取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宁永正.试论两种认知取向[D].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

[2]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8.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218.

[4]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9.

汉语认知 篇12

(一) 以认知客体为参照物

人们在认识空间方位时, 需要以自身或身边的物体为参照。例如:

(1) 他甚至怀疑面前这个大义凛然、高声呼喊的女人是不是他相随多年的那个文静憨厚的嫂子。 (《金光大道》)

(2) 娃娃们也喊, 狗也叫, 呐喊山寂静的小路上下来两个人, 前面一个黑的, 后面一个红的。 (《插队的故事》)

(3) 鏡の前から離れると、梶は言った。 (『あした来る人』)

(4)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 身子显得很长。 (《家》)

(5) 幸い物理学校の前を通り掛ったら生徒募集の広告が出ていたから、何も縁だと思って規則書をもらってすぐ入学の手続をしてしまった。 (『坊ちゃん』)

通过观察以上例句, 可以发现句中“前”的位置都是根据认知客体来确定的, 不受说话人 (认知主体) 所在的位置影响。 (1) 句中以客体人为参照点, 将其面部所对的方向定为“前”, 即人的眼睛能看到的范围为“前”的位置。例句 (2) (3) (4) 中的大楼、镜子、学校, 通过人们的生活经验, 也能轻易地分辨出正面和背面:一般情况下, 大楼、学校以有大门的一面为“前”;床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床本身有明显的床头、床尾之分时, 以床头至床尾朝向认为“前”;床本身无明显头尾之分时, 以经常上下床那侧的朝向定为“前”。

(二) 以认知主体为参照物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 有些物体本身无法确定“前后”, 此时需要参照主体来确定其前后位置。

(6) 她跑到庄东头大柳树前, 一头栽倒在树底下, 抱着树号啕大哭起来。 (《小鲍庄》)

(7) 私は月の前をおびただしい雲が飛ぶのを見た。 (『金閣寺』)

实际上, 就 (6) (7) 句中的“树”、“月”本身来说是无前后之分的。在这种情况下, 不管是“树前”还是“月前”, 都是以观察者主体为参照点来确定空间方位的。也就是说, 以观察者为基准对客体进行位置判断, 此时较为靠近观察者的一面为“前”。

二、<前>在表示动态关系时的空间语义

(一) 表示人的移动

一般来说, 人们在判断静止状态下的前后关系时都较为容易。与此相对, 在表示移动的状态时, 人们又是根据什么来区分前后呢?

(8) 他低着头, 心里急而脚步不敢放快的往前走。 (《骆驼祥子》)

(走りだそうとする足をおさえ、いらいらしながら、歩きつづけた。)

(9) 李铠挺起胸脯, 牵着小竹朝鼓楼前走去。 (《钟鼓楼》)

(彼は胸を張り、息子の手を引いて歩きだした。)

(10) 余占鳌平静地对着吃饼的人走, 他前进一步, 吃饼者就缩一点。 (《红高粱》)

(余占鰲はならず者の方へ平然と近づいていった。かれが一歩進むと、ならず者はわずかずつ後ずさる。)

通过以上的例子, 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的“往前走”、“朝前走”、“前进”在翻译成日语时一般被译为「行く、進む」等单纯动词, 指示方向的词“前”通常会被省略。这主要是因为, 按照日本人的生活经验, 一般认为人在行走的时候都面向前方, 当朝着某一目标移动时, 动作的方向必然是“前方”。所以, 在「行く、進む」这一类表示移动样态的动词前边往往不需要加上「前」来指示移动的方向。

(二) 表示物体的移动

(11) 火车喷着浓浓的黑烟, 向前行驶。/真っ黒なけむりを吐いて汽車が走っています。

运动中的物体, 通常认为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前面”。例句 (11) 中“火车”, 虽然可以根据火车头的方向来确定“前”的位置, 但是由于火车头具有双向性 (即可接在车厢任意两侧) , 我们可以以它运动的方向为“前”。

综上所述, 汉日语<前>在空间语义认知上虽然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 但并不能完全地对应。如:

(12) 猫一会儿在后, 一会儿在前, 总跟着宫地先生。

(猫は宮地さんの後になり先になりしてついて来た。)

(13) 车站在沿着这条路向前走200米的地方。

(駅はこの道に沿って200メートルほど先に行った所にあります。)

在 (12) (13) 句中, 汉语“前”与日语「前」不能对应, 只能将其译为日语的「先」。「先」和「前」在表示空间意义时使用条件大不相同:「先」的本义具有移动性, 并不能用于指示空间;「先」表示「細くて長いもの (長くとがったもの) の端の部分」, 也就是说, 「先」的本义是表示“细长物体的‘尖’”。“细长的尖的东西”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据人们的经验隐喻为“直线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也就是“前方”、“前面”的意思。

(14) スーパの前に郵便ポストがあります。

(15) スーパの先に郵便ポストがあります。

(14) 句表示邮筒的位置在超市的正前方, 而 (15) 句中把主体说话者、超市、邮筒这三者视为在一条直线上, 邮筒则位于越过超市的地方。 (12) (13) 句中之所以也只能用「先」, 是由于观察客体位于“直线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基于人类物理特征和生活经验的相似, 使得人们对于汉日语中<前>的空间语义认知方式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民族文化及社会结构的差异, 汉语“前”和日语「前」的空间语义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本人通过上述对比发现, 汉语“前”的空间认知语义较日语「前」要广, 可用于更多的空间关系表示场景之中。

摘要:方位词作为语言中的基本词汇, 是人类在认知世界时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汉语和日语中, 方位词<前>都有着多种意义和用法。不仅有着表示空间方位这个最基本的语义, 还具有多种引申含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通过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分析, 以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前”为研究对象, 从空间认知语义进行对比研究。为更好理解<前>的汉日空间隐喻意义及其他方面的意义做准备。

上一篇:改性沥青玛碲脂混合料下一篇: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