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转变(精选7篇)
认知转变 篇1
关键词:学困生,认知失调,《家校联系卡》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 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 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它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来。笔者就是采用改变行为的方法使学生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来解决认知失调问题的。
有位学生字写得不好, 还经常不交作业, 上课也不主动回答问题, 而且性格孤僻, 没有笑脸, 不愿与人交往,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我们和家长联系, 想了许多办法, 但“有效期”只有几天, 时间一长效果就不明显了。教师和家长只能叹息, 十分无奈。
我多次找该生谈心, 希望他能转变思想, 努力学习, 争当一名好学生。一次, 我摸着他的头微笑着对他说:“教师、同学、父母都觉得你不一般, 你最近表现比以前好了许多, 再稍加努力, 一定是个好学生, 你认为是不是这样?”“不是。”“你想成为好学生吗?”他小声说:“不想。”又有一次我问他:“你以前经历过的哪件事使你最高兴?”“没有。”他说。“你最爱干什么?”他似乎茫然了, 没有说话。“我和你做个朋友你愿意吗?”我伸出了手, 想同他握手。他不做声, 也不握手。他对我的关心似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从他的神色中我看到了怀疑、失望和无奈等心理状态。
后来, 我进一步了解到, 该生兄弟较多, 家庭生活困难, 常挨父母的打骂;同学们也不愿和他玩耍, 还经常讥笑他;完不成作业, 教师也经常批评他。
他虽然拥有金色童年, 但心中一片灰暗, 没有尝到儿童特有的快乐。
一个很天真的孩子, 无法选择人生的来去, 既然来到人世间, 就应该在童年时代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生活。他没有犯什么大错误, 但他为什么经常得不到人间的快乐呢?为什么经常两眼呆滞、脸色阴沉, 生活在痛苦之中呢?
快乐是儿童的专利, 玩耍是儿童的天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连快乐都没有体验到, 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吗?我意识到, 学习对这个孩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应该得到理解、尊重、同情、友善、快乐……这才是最关键的。
做人要紧!我立刻改变了学习第一的思想。同时, 我也不允许同学们再说他的坏话, 要主动同他玩耍, 先不谈他的学习, 看谁发现他的优点多。
我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 指出了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建议让他改正, 并经过商讨我和该家长做了个“密秘约定”:教师和家长每天互相配合, 双方都填写《家校联系卡》, 把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记录下来, 密切配合, 教育孩子, 而且都必须写出对孩子正面的、鼓励性的话, 不写反面的、否定性的话。然后把它装在信封里, 但不封口, 每天回家和到校都让孩子把教师或父母写上对他评价的《家校联系卡》交给对方。
孩子担心教师和家长批评他, 哪能不“偷看”信中的内容呢?我们就是利用这种故意不让孩子去看《家校联系卡》, 但他却急于看卡而产生的认知失调, 致使他看卡, 来改变他的行为, 从而改变他的态度。而卡上写的几乎全是表扬、鼓励他的好话, 他看了能不高兴吗?对他的思想能不产生影响吗?
我在卡中写道:“他不是个干坏事的孩子, 打扫卫生很认真, 同学们在我跟前表扬他。”
孩子在回家的路途中, “偷”看了卡上的内容, 心中踏实了。回到家里, 孩子主动帮父母干家务活。
第二天早上, 家长在《家校联系卡》上写道:“孩子今天很勤快, 帮我们干了许多家务活, 晚饭后去做家庭作业, 我和孩子母亲很高兴。”
孩子早上回学校, 又在路途中看了卡上的内容, 心中高兴了。在课堂上, 他认真听讲。显然, 他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 心中产生了希望的火花。
晚上回家我又写道:“今天我看见孩子学习很认真, 上课非常专心, 下课还和同学们一起玩, 广播体操做得最认真。”
就这样, 我们用《家校联系卡》每天写孩子的良好表现, 并制造出漏洞, 故意让孩子看到夸奖和表扬他的话。一学期结束, 该生学习成绩上升, 上课回答问题相当积极, 常常站起来抢着举手, 并且关心班集体, 团结同学。
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让他的人格得到尊重, 他就会有笑容, 并能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这是教育真正的成功。
认知转变 篇2
通过聆听毛亚庆教授关于校长自我认知的转变与专业发展的讲座,让我感到校长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要专业发展很重要,使自己收获很大,下面就从我的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学校管理的要素有三个方面;人、财、物,管人是管理的主体核心,是各要素中居于首位的因素。财是办学的基本支持力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钱一定要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物是办学实施基础,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校长要管理好学校首要稳定人心,规范办学行为,管理上要讲求艺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解决过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重知识轻创新,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重教法轻学法,在课堂上要有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把课上成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认知转变 篇3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类学生及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美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使学生完成对美术教师角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亲身实践的飞跃。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面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和各种突发问题,实习生的应变能力和绘画技能有待提高;其次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与实习学校的同事、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成为教师角色的另一重要问题;其次教师角色行为规范与职责方面的认知也得了新的认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为了能让师范学生及时的将校园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具备更高、更有效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安排一年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走进小学实习两周,切实体验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绘画技能、小学生授课技巧等,充分完成教师角色的全面认知,从教师的理想状态回到社会化状态。实习结束后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回到大学校园,从新认知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从新认识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从新进入到一种为小学生服务的心态……这对一年级新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及早的对教室角色认知有一个实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减小“从书本到生活、从学生到老师”的巨大改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实习过程中15级美术教育70名学生被分配到承德市八所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知道教师、不同的班级等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教师角色的认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学生的主要认知改变进行梳理和归纳:
美术技能的认知改变
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的专业考试大部分为素描和水粉,几乎不擅长其它艺术形式,例如简笔画、手工制作、陶艺等艺术形式。然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都在教材中存在。例如以冀教版美术教材为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教材中都出现了剪纸、手工制作、课外活动、染纸、泥塑、贴布画、京剧脸谱、风筝、刮花等等。从教材的设置来看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态度、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参与、感悟和发展状态。教材和教学大纲所反映的全面要求显然是这些大学生做欠缺的。
工作任务的认知改变
没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对教师印象就是讲台上的滔滔不绝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状态,羡慕教师工作的轻松和任性。然而真正进入小学校园和一线教师亲密接触之后他们的美丽泡沫破碎了。在实习期间实习生的任务只是偶尔授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批改各科作业、看管自习课、课间维持秩序和安全、整理图书资料、代课等等。有些不耐烦的学生就问我“這些和美术教学有什么关系”,我非常认真的告诉他这就是美术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面对很多低年级的孩子,上厕所、系鞋带等事情都要管。我的一个学生在实习期间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现在终于知道老师是多么不容易了”。我相信他们知道老师的辛苦就完成了教师角色认知的任务。回到学校之后也能更加珍惜大学时光、更加尊敬老师。
服务对象的改变
大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和儿童绘画是不一样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绘画技巧能力、思想状态等等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用成人的教育方法和绘画技巧去指导孩子创作示不行的。儿童画天真、大胆、夸张、浪漫,没有束缚和阻碍,形成了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意味。这些是成人绘画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是大部分美术教师抹杀最为严重的。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能从儿童的认识和思想的去启迪、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衡量美术作品的美与丑。充分发挥美术的趣味性和孩子的创造性,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今后更广阔的艺术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美术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研究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
环境的改变
认知转变 篇4
1. 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
在以往的“精英教育”中,广大教师施教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少数“尖子生”的身上,而在新课标下,学生在学习中会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需要依靠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而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甚至“依靠”全体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等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只有“言听计从”,师生间沟通交往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必须沿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被动接受灌输.在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进行师生间平等的交往与沟通.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合作;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的,而是一种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从权威者变成合作者.
二、能力系统的认知转变
1. 反思能力的严肃性
教师要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严肃的反思,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成功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推广.这就是教育科研能力.已有研究者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无疑是一种可以直接转化的教育生产力,理当内化为教师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规范的内在需求,这也是本质上区别于传统教育,顺应新世纪全球教育发展宏观走势的一种现代教育文明”.
2. 信息能力的现代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到来.未来学校教育必然要向建立信息化教育工程发展,把计算机、网络、电子高速公路作为新的教育手段,逐步推行“网际学校系统”,实施网上教学,可使学生自由地在网上获得知识.在新课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某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总是要积极地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教师在坚持终身学习的同时,也打造出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学生.
三、方法系统的认知转变
1. 教法改进的适应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教师要做好“提问”示范: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在课堂任一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后提出质疑,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2. 学法指导的一贯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并使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内化.可以让学生记“错题集”,让学生写学习方法总结,可以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四、评价系统的认知转变
1模式要多元
评价应该与教学过程整合.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到教学过程当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2. 注重自我评价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评价以教育为主,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对受教育者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较为忽视,导致教育者的期望和目的得不到实现,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得到落实,通过真诚地指导和帮助被评价者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唤醒了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翟菊红.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中学中职数学教学参考,2006(6).
认知转变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俄罗斯态度;共同繁荣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72-02
“一带一路”后,俄罗斯国内各方都表现得相当冷淡,甚至持质疑的态度。主要疑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疑虑
第一,西伯利亚铁路问题[1]。具体而言,俄罗斯直接的担忧来自“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影响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升级计划,进而给俄罗斯发展远东西伯利亚计划带来不利影响。早在2013年7月,俄罗斯政府为满足俄罗斯东部领土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当地工业基础,促进矿产开发,巩固俄罗斯跨欧亚大陆运输系统的重要地位,特别制订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现代化改造方案,计划耗巨资进行铁路的大改造。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9公里。贝阿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全长4234公里。俄政府意在通过这一庞大的改造工程,提升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运力,实现俄罗斯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大目标。然而,“一带一路”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却可能会分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量。中国会选择由新疆经由哈萨克斯坦到欧洲的运输路线,因为这条线将会更加快速便捷。可以预期,如此一来,货运量将会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分流出去,届时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将无利可图,迟滞或阻碍俄开发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大目标。
第二,俄罗斯要成为主导者,而非仅是参与者[2]。俄罗斯提出建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谋求在前苏联地区建立经贸联盟,发展和壮大经贸往来,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摆脱长期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的发展经济的困局。同时,雄心勃勃的俄罗斯,甚至希望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统一货币计划,既可与欧元区相抗衡,又可作为重建新的欧亚帝国的首步。但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中有一些相近重迭之处,并且加之遭受欧美制裁,经济陷入困境的俄罗斯,忧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会影响甚至拖延其重新构建“欧亚帝国”的计划,但如减少对“一带一路”的参与,又可能累及俄罗斯经济,这令俄罗斯左右为难。
第三,担心俄罗斯境内华人越来越多[3]。早在1896年,中国特使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大典,3月底从上海出发,途经南海、印度洋、黑海后再换乘火车,5月才到达莫斯科。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如果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成,中国民众驾车数日便可直达莫斯科,这对中国游客、商人而言是大大便利了。然而,对俄罗斯民众而言,在感到便利的同时,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内心深处也存有一些不安全感。特别是在地广人稀少的远东地区,只有约七百万人口,而中国东北三省的人口则超过1.2亿,且与俄罗斯接壤边界长达超过3200公里,大量中国民众跨进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工作和居住,据俄方统计,目前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口或超过100万人。不少俄罗斯舆论担心随着中俄高速运输走廊建设,会有更多的中国民众在俄罗斯居住,再加上俄罗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所导致的人口危机,在俄华人将会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少数族裔。因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这种增进两国经贸合作、增加人员往来以及互联互通的政策,态度比较复杂。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贾宁·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曾在乌克兰危机爆发时直言[5],莫斯科此刻需要的并不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来重塑欧亚秩序,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支持。他认为该构想试图重新划分太平洋到欧洲的经济格局,这反映了部分俄罗斯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心态。
二、认知转变
但是伴随着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直面西方制裁、卢布贬值等重重压力,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尤其是俄罗斯主导产业以来的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俄两国经济实力近年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以及中国倡导成立的包括金砖银行、亚投行的成立,这些都给俄罗斯带来了合作机会。内忧外困中,俄外交“望东”,寻求突围。与此同时,中方积极地与俄方进行沟通,与俄外交部门、智库等政府、学界和民间各机构就“一带一路”具体布局展开深入对话[6],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在此背景下,俄国内对“一带一路”质疑的声音日渐式微。显然,俄罗斯的态度已经渐渐从消极质疑转变为积极参与。
就中国而言,实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是彻底打消俄罗斯疑虑,确保中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然后,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一个虚体的倡议与一个实体的机构怎样合作,在国际上尚无先例,需要有很多创新思维。继2014年5月普京访华,明确表示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随后今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和参加万隆会议之后;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出访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三国。伴随着中俄领导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懈努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同时,由中俄两国分别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7],也必将成为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三、“一帶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政策选择。
当然,后续的具体实施需要双方在互谅互让、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对接政策选择。
首先,以自贸区、产业园为依托。[8]中国应通过即将启动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终与后者建立自贸区。进而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多式联运等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实施基础设施共同开发项目,以扩大并优化区域生产网络等。当中俄以联合声明的形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定调时,双方下一步合作将诠释两大战略的对接。今年陪同习近平主席访俄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莫斯科会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斯列普涅夫会面时,中俄双方签署了启动经贸合作伙伴的联合声明。因而,打造以自贸区为代表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与产业园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主要平台。
其次,将中国产能对接欧亚市场[9]。在中国能源需求量巨大的背景下,对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而言,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是与中国合作的主要项目。近年来,双方在能源领域也实现了一些新的合作。继5月初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方案得到普京批准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石油此次又确认了西线供气的原则条件。此外,双方还存在广大的市场潜力。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由1.7亿人口组成的巨大消费市场,到2030年经济一体化将给3国国内生产总值额外带来9000亿美元的增量。伴随着中国产能急需海外市场的背景,欧亚经济联盟将成为中国产能走出去的有一个新市场。在俄罗斯,中俄在高铁、航天、造纸、水泥制造等领域均已达成合作共识,双边贸易额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伴随着产能走出去,因而带动着中国的金融服务在逐步跟进。此举不仅能拓宽中国的外汇储备利用渠道,同时还能破除商业融资障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产能走出去的当前,与欧亚经济联盟单个国家打交道的情形或将被这些国家“抱团取暖”的形式所替代。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以其高度包容性,展现出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国家发展战略的良好契合性与兼容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变缓,但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特别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秀蛟《俄罗斯智库专家对“一带一路”的评析“》,《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6月,第三期,第42卷。
[2]Alexander Gabuev.“Russia-China Talks: Silk Road Leads to Eurasia.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 2015/05/15。
[3]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中国人来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5年3月30日。
[4]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亚洲崛起与欧亚大陆:新的转折已经开始》,《透视俄罗斯》,2015年5月21日。
[5]Alexander Gabuev.“Eurasian Silk Road Union: Towards a Russia-China Consensus?”Diplomat, 2015/06/05。
[6]Yevgeny Shestakov.“China and Russia plan greater Eurasian integration – Expert.”Rossiyskaya Gazeta, 2015/06/05。
[7]一财网 潘寅茹《一带一路”如何对接俄“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5月10日。
[8]阿尔弗雷多·多利费·拉默.中俄天然气管道将改变欧亚地缘政治[N](墨)每月报,2006年3月26日。
[9]冯玉军《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前景》,《外交评论》,2006年10月,第91期。
认知转变 篇6
一、让学生徜徉在充满情感的殿堂中
(一)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
在语文课中, 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 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或直观演示, 或猜谜语, 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甜”, 由躁而乐。
(三)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更无内容可谈。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缓和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让学生无后顾之忧, 畅所欲言, 如此才能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 更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请、清、情、晴”这组形近字时, 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 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 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学生说:“太阳出来天就晴, 应在青的左边放日, 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 心里有事惦记着是情”, 学生通过自我感知、探究出来的内容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想要达到的目的, 学生自我讨论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有别于常规, 是值得我们提倡并持续传承下去的好方式。
(二) 注重实践, 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基于这个思维倾向,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登鹳雀楼》后, 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望庐山瀑布》《春晓》等多首古诗, 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诗, 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 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 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
总之, 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同时取其精, 弃其糟粕。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 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思维的活跃期。
(三) 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 我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中学会理解生活,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其实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 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践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中、广告牌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教育,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秋天的图画》描写的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秋天, 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 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 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 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 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 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认知转变 篇7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效果,微公益,认知转变,发展趋势
1 问题的提出
公益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其意思是指“公共利益”。西方国家一般把公益和慈善对等,社会的正常运转建立在这种人人践行的共识之上;我们国家对于公益,虽然有日行一善的传统美德,但是个人参与公益事业还是比较少,公益事业主要由国家主导,比如中国红十字会。随着互联网Web2.0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得到了最好的生长土壤,加之后来“天价”系列和“郭美美事件”等丑闻的影响,国家主导的慈善公益组织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之后民众对于国家慈善公益捐赠的热情急剧下降,公益事业在这时适时转向了自媒体,投入了微传播领域。
微公益的诞生不是偶然,微传播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公益慈善的新认识,也不断地丰富了人们参与公益慈善的途径和种类。有学者通过研究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公益理念与实践的沿革,加之十余个国内外案例展示,阐述了民间NGO及其他公益主体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成功点燃了公众关注,以星星之火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改善并造福社会。
那么微公益是如何转变人们的认知的呢?微公益有何特别的传播机制?又面临什么样的传播困境及未来的发展之路?笔者试图从媒介环境和认知传播的角度去探析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试图预测未来公益的发展路径。
2 公益传播的媒介环境探析
公益传播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认为公益传播指的是“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同样有学者认为公益传播就是“指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信息传播行为”。公益传播也有着它自身的社会背景,有学者就提到“公益传播的社会背景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语境,其传播主体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并共同构成多维的价值体系”,所以公益传播是社会随时代发展而来的产物。
基于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学者提出了“公益传播的四维框架”,认为公益传播是发生在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四大主体之间的功能整合之中的产物,并没有把公益本身作为一个主题去对待。针对这一点,有学者专门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公益传播“是建立在三元分析框架理论基础之上、以公众群体为核心形成的、以公益组织为主导的、针对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进行的、有目的的传播行为。”而媒介在这时充当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系统平台,支持了公益组织针对公共群体、政府领域以及市场领域的传播,同时,也支持了政府领域、市场领域以及公众群体本系统的构成单元所进行的针对公益组织和其他系统的传播关系,并与上述主客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益传播生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笔者认为是两者所处的媒介环境有着本质的差别。媒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精英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个人媒体,每个阶段都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媒介环境。2008年是我国公益元年,虽然早在1967年美国学者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就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New media),但在新媒体真正兴起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来的,在2008年大众媒体作为主流的媒介控制着整个媒介环境,主导公益事业的传播扩散,把握着人们的公益认知。随着互联网急剧发展,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不断涌现,而自媒体的核心正是普通公众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
由起初的公益机构由政府组织,媒体配合宣传,企业和个人参与,政府与媒体主导公益的发展,企业和民众参与公益的活动,到企业和民众,特别是民众能自主的了解、认识和参与公益的组织和传播,这可以说是质的改变,也重新建立了公益传播的模式和主体。新的媒介环境促使更多的民众有了新的认知基础,开始重新审视公益活动的真假与意义。公益传播已经进入了新的媒介环境,微公益正是自媒体环境下公益发展的新兴形式,而“新媒体与微公益共生,则为慈善回归民间、保障公民自由选择参与公益活动并行使监督的权利创造了可能性”。
在这个阶段,公益组织替换了媒体,变成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民众、政府、企业构成新的四大传播维度,媒体则“回归”本职工作,营造一个适应当下社会运转的媒介环境。微公益的诞生绝非偶然,新的媒介环境把各种微小的公益事件通过民众的自媒体平台,将整个社会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公益力量。
3 社会公益认知的转变
2008年被广大公益组织认为是我国的公益元年,从其发展到现在,我国的公益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几年前,公益机构还被冠名为“宗教行为和资本主义的伪善”,现如今,慈善机构正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发展除政府和市场外的第三种力量。《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在“第三届中国公益论坛”上说:“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实质性变革,而构建理性健康的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和再分配、激发社会公民的建设和善行能量,都离不开公益慈善的作用”。
人们对于公益的认知也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生着转变。刚开始,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在我国活力四射,各类政府公益组织在民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诸如红十字会、体彩、福彩等在我国都是具有相当权威的公益机构,大众媒体也充当了他们最后的发声器,在社会上不断地巩固他们公益主角的地位。社会公益的正面形象也造就了早起良好的公益起步。以2011年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等一系列公益丑闻的不断爆发,促使人们开始对公益事业不信任,甚至抵制。诸如慈善机构庞大消耗捐款、公开透明化低、公益捐赈门槛高等传统公益事业的弊端不断地涌现,加速了传统公益的衰落。
“人之初,性本善”,对传统的公益事业失去信心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公益之路,国家也不在反思慈善法规的出路。微公益适时而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从2011年年初“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到“免费午餐”,从汉川、玉树地震到“723甬温线特大事故”,微博在公益事业中的作用越来重要。微公益所呈现的聚合力也愈发令人惊讶。2012年2月“新浪微公益”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它最大特点就是流程简单没有复杂的手续,这就直接降低了普通人参与公益事业的门槛。无论是求助者、救助者还是公益机构都可以通过“微公益”平台进行快捷的沟通与交流。短短的2个月后,新浪微博平台“名人堂一机构一公益”一栏下己认证的公益组织微博账号达642个,其中基金会账号149个、公益机构账号274个、公益项目账号106个、民间组织账号134个。该平台将一些碎片化的求助信息加以整合,求助者的信息在平台上得到最大化的关注,这些求助内容涵盖了医疗、环保、支教助学等多领域救助信息,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意向对平台上罗列的各种求助奉献自己的爱心。自此,人们开始在新浪微公益、腾讯月捐等微公益平台开展自己的公益生活,公益正式转变为人民为真正主体的全民事业。
4 微公益及其传播机制
微公益具有多重意思,一是微平台的传播方式,二是小善的公益模式。微公益作为新公益时代人人参与的公益,它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传播公益事件,通过网络汇集各时各地微小的爱心,像“微尘”一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终实现公益之路。
微公益的传播受益于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一是群级之间的传播,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这对于微公益来说,建立了最为重要的信任基础,使公益事件坐实,然后唤起人们的善心善举;二是个体话语权的实现,使人们更具主人翁意识。人们在社会事务上,特别是公益事件这样重要的社会事务上,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判断,实现了自身的传播力,这不仅刺激了人们参与的热情,还有助于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三是个性化的传播上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公益信息的需求,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公益事件并参与、传播,不用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更接地气地加入公益事件的传播与扩散。
微公益在自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传播主体变成了受传一体的民众,民众可以自主的选择和接受公益信息,也可以自愿地去传播和扩散公益事件,这符合了传播学里的选择性接受理论,当然这得益于认知失协论的研究;传播的手段也不再是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官方媒体,民众可以自主注册新媒体平台来建立自己的传播工具。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年代,人们可以摆脱沉默的螺旋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独树一帜,更甚者则变为新的意见领袖;传播途径变得快而广,公益信息爆炸式的扩散,使得公益事件很快传达到各个角落,并得到最快速的回应,这也是微公益的一大特点。微公益的传播效果就像新媒体新闻一样,朝发朝至,大量的信息传播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反馈,再微小的个体也会在每个接收到的公益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以说,微公益的传播已经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就是自媒体传播语境。
5 微公益的困境
微公益传播较之传统公益传播具有诸多的优势,当然,它也有自身的劣势,比如说真假难辨、关注度虚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梳理微公益的一些现实困境。
(1)传播速度快,信息把关不到位,内容易失真,公信力下降。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是难以置信的,信息只要通过粗略的敏感词汇审查,无论真假,都能在网络上畅通无阻,并快速传达到受众。内容的把关不到位,是现在微公益传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有心”网友为了博取网民的关注或者骗取好心人的善款,经常会炮制一些虚假的但又令人心生同情的公益事件,在网络上发布,对于微公益来说,其传播的公信力正在慢慢被瓦解,所以对于公益信息的核实把关,是微公益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公益门槛过低,信息同质化严重,关注度虚高。
微公益本身是具有低门槛的特性,只要你需要帮助或你有相关的公益事件,你就可以发布到网上,并展开一系列的公益募捐活动。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种植户,因为天灾或市场的不景气,大量的农副产品滞销,需要广大网友来帮忙,看是一个很平常的小公益事件,大家也愿意转发评论,可真正购买救助的人很少,因为基本每天都会有类似的公益事件在网络上传播,更多的人持观望态度。
(3)传播主体混杂,传播效果不平衡。
微公益的传播主体是单个的人,根据个人影响力的不同,取到的传播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网络大V作为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发布或转载的微公益事件往往能够很快地得到网友的大力支持,而通过不知名的网友发布的公益信息,虽然可以到达网络,但传播的范围和效果都是相当有限的。
(4)从业人员待遇低下,地位尴尬。
作为从事微公益事业的人来说,首先没有高额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的成本,再则国家对于公益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职业认可,志愿者也许是所有公益从业者的统称,而且人们更多的是把做公益的人看做是富豪或者活雷锋。著名微公益“免费午餐”的创始人邓飞曾说:“‘免费午餐’项目共有13名专职工作者,但是他们的从业身份一直得不到认可,只能成为‘专职志愿者’,依靠微薄的‘补贴’生活。他们的平均月薪只有3000多元,社保、医保无法解决,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这点收入甚至难以支付房租。”
(5)组织建立审批程序过多,导致公众公益热情下降。
光靠社会无序的传播毕竟不能很好地规范地解决微公益事件,然而在中国一个微公益组织的建立特别麻烦,繁杂的审批程序会把很多公益热血分子吓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微公益的发展,也削减了社会民众公益的热情。
(6)公益组织的运营和公益资金的来源困难。
本来公益组织并不存在运营的问题,拿到广大群众的善款,直接投入到慈善公益救助,但是公益组织毕竟是一个组织,它需要严谨的组织架构来实现它的组织功能,加上收集公益救助信息,核实救助对象,这些都需要成本。微公益组织的善款讲究的是微力量,即涓涓细流会江河,微公益组织要很好的把握涓涓细流才能保证救助资金的稳定和及时到位,这点是当下较大的困难。
(7)国家公益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公益组织身份尴尬。
我国在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扶持政策上,仍十分不健全,微公益大多是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而国家并不认同微公益的身份,同时缺乏很好的政策去扶持微公益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的资金和媒体的平台来自生自灭。如何让使微公益事业真正参与到国家政策的议论之上,还需社会更大的关注和参与。
6 未来发展趋势
微公益改变了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重新让人们拾起为人为善的传统美德,也让人们能够更便捷的实现助人为乐。微公益组织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到后来的井井有条,微公益组织也越来越规范和庞大,有序又有规模的微公益组织是否还能叫“微”值得考量,但微公益必将深入发展。
通过对我国微公益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微公益将会有以下几点发展趋势:首先是微公益品牌化,微公益品牌将是未来微公益发展的归宿,也是走向正规化的开始,诸如“壹基金”、“免费午餐”等;其次是微公益制度化,随着微公益参与的民众越来越多,国家也会慢慢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建立适应微公益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其能够良性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再次,是微公益的教育化,微公益应该进入学生的日常教育,只有大家了解微公益,参与微公益,它才能源源不断,永续流传;最后是微公益的习惯化。当社会民众把微公益当成一种习惯,深入内心,就像每天记得刷牙一样,日行一善,那么对于维持社会的平衡、和谐、稳定都是莫大的帮助,也正是回归于公益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微行大益: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益变革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第23页.
[3]王炎龙李京丽刘晶: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与阐释[J]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8-20页.
[4]王炎龙李京丽刘晶: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与阐释[J]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8—20页.
[5]曹伟:从“公益传播四维框架”到以公益组织为传播主体的公益传播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13页.
[6]曾庆香:微公益传播研充主体.模式.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