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途径

2024-06-23

转变途径(精选12篇)

转变途径 篇1

1 行政文化的内涵

行政文化指的是文化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从广义上讲行政文化既包括行政意识形态和,还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及其制度体系。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物质文化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使用到的一系列的工具,以及人们通过使用这些工具生产生产厂食物、衣服等物质形态的东西。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包括世界观—哲学思想、科学、艺术、道德、教育、风俗习惯等。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特征。[1]在公共行政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可称为行政文化。

2 多元与多变:中国行政文化的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民增强了权利、法治等意识。当前的中国任处于变革发展之中,人们的社会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行政文化也不例外的处于变迁过渡阶段,呈现出了多元、多样、多变并存且本来就相互矛盾的特征,具体的是通过行政理念、行政道德和行政方式来表现的。

2.1 多元并存行政理念

行政理念指的是社会公职人员及普通人民对于行政的本质的认知所产生的行政思想、行政观念、行政意识和行政价值等。[2]我国目前的行政理念多元性体现主要是,传统的行政理念根深蒂固,现代文明的行政理念也很明显;既有着鲜明中国的特色,又有着西方民主政治的成分。

多元并存行政理念,首先体现在对行政地位的认识上,是以官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理念并存。以官为本的行政理念,产生与封建社会,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产物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权力关系。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产生与新中国成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行政体现以民为本,但是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使得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官为本的社会观念。

2.2 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行政方式

行政方式指的就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而运用的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的行政方式也在由传统的向现代的过度。很多政府部门和地方单位的行政方式人保留着传统的风格。所谓的“内部文件”、“行政命令”等的随意性都很大,比如内部文件大于相关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大于国家法律法规。但是从整体来看这种行政方式在发生着很大改变。

3 我国行政文化的转变途径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活的灵魂,政府的改革不仅要有制度的创新,更要重新塑造新的行政文化。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廉洁型政府。这就对我国行政文化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学术界也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部分学者简单的将行政文化的发展划分为统治型行政文化、管理型行政文化和服务型行政文化。但绝大部分学者则对于行政文化转型从不同侧面予以分析。

文化既不是无根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行政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中国古代传统的行政文化、现代世界主流的行政文化以及西方优秀的行政文化这三种已经存在的资源。也就是说它的转变途径也有三种:

3.1 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吸取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悠悠数千载,必然有着很多的精华值得挖掘,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着民族都需要做的,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重要表现,也是其民族特性的体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这方面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如“与其忍辱生,不如报国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位卑不敢忘国忧”的忧国意识;“杀身成仁”的人生价值观;“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正气等。

3.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公共行政以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为人民服务”。行政文化现代化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和归宿,掌握行政文化的结构、功能、产生、发展及作用规律,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3 借鉴国外先进文化

在经济、知识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和科技领域呈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开放、自由、平等、透明、民主、法治等等都是西方优秀的行政文化。而且这些价值观念都已经通过了历史和实践的证明。对于这些优秀的行政文化我们应该大胆的借鉴,并且在其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变革,将其发展成为适合中国社会发展行政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凌旗.行政文化、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J].重庆社会科学,2014(1):26.

[2]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4):77.

[3]许耀桐.行政文化的研究分类[J].新视野,2014.1;37.

[4]周文彰.用行政文化创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70.

[5]颜佳华,吕兵.行政文化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10(157):147.

[6]陈建平.行政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3):93

转变途径 篇2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班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企业向现代管理团队转变的需要。在班组管理中,可充分运用凝聚力、辐射力和导向力等。同时,在班组管理中还需注重学习型班组创建,使班组成员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身成就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为企业做贡献。

1电力班组管理介绍

班组为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俗话说,为有源头活水来,班组即企业活力的源头。从企业角度看,班组的定义为:基本功能单位、最小组织单位,同时也是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属于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之一[1].而班组管理,是指根据企业与部门生产目标,结合班组生产实际,合理确定班组的目标、管理方案和工作进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属于班组一系列组织、激励和控制活动的总称。企业加强班组管理,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班组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顺利完成班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班组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工作落实的有效性,提升经济利润空间。

数学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篇3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改变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笔者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建构其对应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脑,敢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基础,推动整个教学改革。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会”时,享受到教学活动成功的喜悦,便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热爱数学,反之,则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远离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使他们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找“船”和“桥”,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足被动的接受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

二、变“应试数学”为“生活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瑞典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三、变“单一接受数学”为“共同探讨数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条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这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帅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由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总之,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探讨 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变方式,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逐渐转变, 对我国工业产业、经济产业、环境产业都有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我国的基本发展问题, 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下面就经济所产生的一定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 对于我国而言, 人口急剧上升,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逐渐下降的问题, 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 资源产品供给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 经济的大力发展一定程度上虽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 但资源的严重匮乏却阻碍了工业进出口程度的发展, 有待其进一步提高。

第二, 劳动力成本逐渐加大。总体来讲, 我国劳动力资源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长期劳动力水平就是偏低不变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使得我国人口总量进入了低增长期, 城市劳动力人口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 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也改变了劳动力的布局。

第三, 自2002年以来, 我国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生产能力的范围, 致使某些产品过剩, 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还出现闲置等情况。固定资本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 虽满足了经济的发展需要, 但是竞争力的急剧增强, 优胜劣汰形式的出现, 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资源不合理利用, 出现了浪费的现象。

第四, 银行利率的不断调整, 使企业资本不断加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企业的竞争。所以在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要依据客观条件做出适时地调整策略, 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的可能。

第五, 在经济不断转型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必须逐渐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某种角度来讲, 企业的发展活动并不是独立的, 它与社会关系、政治、经济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与外界环境相协调一致, 适应经济建设的变革, 在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人的意识, 要充分意识到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将资源环境放在重中之重, 从而推动其发展建设。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2.1正常处理好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作为最基本的发展问题, 在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两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速度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彼此在发展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只有将两者统一, 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经济的转变,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符合我国战略发展的目标, 也将满足人们的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 2007年我国的GDP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11.5%, 工业增长了18.1%, 城镇固定资产增长了25.9%等等, 一系列的增长数据表明, 经济有可能转向过热, 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所以, 对固定资产及信贷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来完成把控, 从这个角度分析, 经济增长的合理范围则是8%-9%左右, 工业增加比值应比GDP高出4-5个版分点, 固定资产控制在20%左右, 这样才能稳重求得持续增长。

2.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产业结构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结果及生产过程的重要起点,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而言, 突出矛盾则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相对比较集中, 且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相对比较落后, 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国家根据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进一步有效控制工业产业结构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影响。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 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 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 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 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 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 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 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 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 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2.3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不相符的现象。

在进行科技研发创新的过程中, 很多学者并不能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这样也就很难保障科技研发成果会转变为生产动力, 促进经济的建设发展。所以作为领导者必须依据市场需求, 经济发展需要引导技术创新, 明确科学创新的意义及目的, 做好社会分工、市场分工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 可以是总体设计问题, 材料问题, 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 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 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 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管理理念, 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 在政策的指引下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 从而满足发展需要。

2.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不合理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在加工组装型工业领域, 要推进专业化分工,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 龙头核心企业以研发, 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集成为主导, 众多专业化的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是从工业企业分离出来的专门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企业。生产外包是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新趋势。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外包是指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 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 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由于专业化的分工, 它有利减少企业不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进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J].科技向导, 2011 (12) :60.

[2]庞乔舒.浅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北方经济, 2011 (2) :26-27.

转变途径 篇5

宋有——黑龙江电大党委书记、教授

(2007年12月1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

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指导、调整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方针和战略正确,经济就顺利、健康发展,方针和战略错误,经济发展就遭受损失、停滞或走弯路。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必须符合基本国情,必须顺应民意,必须与时俱进。同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还必须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和简洁性。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历史来说,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所以,在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本质上蕴涵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理念。近代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日益凸显。这一时期,西方学术界和公众认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奴役。有工业主义精神之父之称的圣西门曾明确指出,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把人力作用于物”。由此,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判断社会的进步主要依据经济指标的量度,它意味着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机器转动次数的多少,烟囱冒烟有多长,产品的利润有多高。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悬殊、社会不稳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而平民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进步因素,则被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而牺牲掉了。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长远看来不利于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检讨和反思。

我国经济发展也如世界工业化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规律从自然遵循到自觉遵循的长期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国策、方针指导下,蕴藏在人民群众和产业结构中的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百废待兴,几乎走上崩溃边缘,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基础上,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必然强调快发展大发展,必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正是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伴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体现。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着问题的另一方面,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数量压力巨大,活动频繁,规模庞大;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紧张;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逐渐向农村蔓延。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些企业或单位片面追求GDP数量的增长,只注重经济效益,极力推行掠夺性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总体上看,以往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加之我国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产业结构层次都比较低,经济体制不合理,导致地区间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原因,造成经济增长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对环境污染加剧。据统计,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因此,这样的快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大,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能再仅仅靠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纳入到社会这一大系统中去统筹兼顾,要有更为全面、更为辩证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为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的世纪经济运行特点的认识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这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更多的产出,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

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城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都难以解决;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体现。但同时,另一方面,我们所要实现的增长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长速度,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有过硬的发展后劲的速度。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从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精神总体是一致的,都要求从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化。但是,具体来说二者还是有递进性、发展性的区别的。首先,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但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增长概念。发展是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它对社会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又可以产生负向作用。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较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确。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更高、范围更广,更注重经济质量意识,更注重经济发展的安全度与和谐度。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全面更直接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了发展的偶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我们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保持合理适度的人口增长;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这样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对各项具体工作方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针,所以是重要方针。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关乎我国经济大局长远和未来走向的,对各项经济方针政策起统领作用的总战略,所以称为重要战略。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又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中。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城市相

比,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坚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坚持不懈地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从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阶段,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增长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资金、资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实现增长。而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不仅需要调整要素投入比例,还需要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的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已经超过40%。而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环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节能减排不仅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的全局。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的理解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涵义。

转变途径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农业;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资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农业是与自然环境双向互动的产业,它最直接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通过源源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加剧着气候变化。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现代农业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显现,“低碳经济”的方兴未艾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1.气候变化使农业发展面临新危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根据中国科学家预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随着气候变化,干旱、洪涝、高温、冷冻等异常灾害发生的频率会增加,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到2030~2050年间,由于气候变化和气候极端事件会使粮食生产总量下降约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将发生重大调整,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和品种布局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化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品质产生影响。由于农药、化肥施用量、灌溉用水量以及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费用的增加,因而农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2.农业源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在讨论气候变化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时,通常会把农业当成是受害者。我们的惯性思维会将施加者和受害者独立起来,于是便很少考虑到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实际上农业既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阐述,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农业领域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14%。农业排放甲烷(沼气)占人类活动造成的甲烷排放总量的46%,氧化亚氦占58%。在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约17%,因此也是“排碳”大户。

据专家估算,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5亿t,如果将各种温室气体换算成CO2当量,会占我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其中包括: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等和动物粪便甲烷排放量为1414万t,相当于3亿t CO2;动物粪便氧化亚氮排放量为19万t,相当于0.6亿tC02;稻田甲烷排放589万t,相当于1.2亿tCO2;农田排放氧化亚氮78万t,相当于2.4亿tCO2:放牧、秸秆燃烧等排放COg当量2.3亿t。以上的计算过程还未考虑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农业生产作业时的农业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3.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然而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现代农业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显现。它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带来了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现代农业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

面对变幻无常的气候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粮食和石油市场的不稳定状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依靠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将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不依赖于农用化学制品而保持持续的供应能力的农业经济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农业部,2009)低碳农业与现代农业逆生态的生产过程完全相反,它是一种顺生态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基础之上的,通过土壤营养物质的调节,保持碳库平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保证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笔者认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改变施肥结构,降低化肥农药使用

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大碳库,它储存的有机碳量约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四分之三,储存的形式就是土壤有机质。也就是说,要让土壤多存碳,就要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护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具体方法有:

增施有机肥。老祖宗保持地力,地力常新壮一个重要秘诀之一就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最常见、来源最广是动物粪肥,其次是可直接作肥料用的饼肥、油料的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残渣以及土肥、泥肥、绿肥和骨灰、骨粉。这些传统的肥料占用场地少、简单便捷,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绿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美化农村环境,还能降低化肥用量。

推广秸秆还田。就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方式而言,焚烧秸秆不仅直接释放碳,还会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秸秆还田则可以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减少农m--氧化碳排放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是提高地面秸秆还田的比例。美国秸秆还田率近90%,我国仅约15%,其结果是,美国农业土壤中有机碳量逐年增加,而中国土壤有机碳量逐年减少。如果地面秸秆还田比率由当前的15%增加到89%,中国农田的碳平衡将会转亏为盈。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作物收获的过程中,利用农业机械将秸秆粉碎撒在地表上,然后翻耕将其埋入土中,秸秆腐烂分解后就成了滋养地力的有机肥。

全面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简单地说,就是先进行土壤测试,确定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然后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和作物的生长需要,制定一个氨、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施用量的配方,按照配方确定的各种肥料的合理配比施肥。西方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学等,都会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过对农田环境监测,以大量采样数据为基础,经专家系统探研出最优的配肥结构,减少单质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

种植可以用作肥料的植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肥,绿肥多为豆科植物,如绿豆、豌豆、蚕豆都很常用,此外苜蓿、田菁等也是很好的绿肥。施用也很简单,就是种植以后,直接将新鲜的植物茎秆叶等就地翻压埋入土中,或者沤肥、堆肥后移到其他地块施用。

推行缓控释肥。缓控释肥被称为2 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代表了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缓控释肥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这层膜可以控制和放缓养分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按照作物的生长规律,根据作物的需求同步供给养分。采用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和次数,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山东农业大学的实验证明,如果用缓控释肥料,在减少氮肥30%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减产。如果肥料质量更好的话,减少50%用量也是可能的。

3.2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要求,其精神实质就是集中力量在粮食主产区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粮食核心区,建设长期稳固的大粮仓,藏粮于田,这是当前和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中心”和“投入”的重点。

高标准规划设计。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以机耕路为骨架、以田间道路为网络,平整土地,建设排灌自如和农业机械操作便利的标准粮田。

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简单松翻等措施,减少耕地翻耕,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墒情。

建设生态循环型农业体系。生态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就是利用农业系统内部和农业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物质能量的转换和循环利用形成功能完善的网状经济系统,以“4R”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制化”为原则,通过现代技术耦合、循环生产工程、管理方式刨新和机械配套等,改造并完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方式,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单元,推行绿色有机投入和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形成各种各样物质、能量梯次和物质、资源、能量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的农业经济体系和产业化结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等各个产业环节的价值增值和市场顺畅流通,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清洁的一种生态循环型现代网状经营体系,是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和谐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3发掘新型资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农村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新能源增长点,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进行开发,对低碳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将太阳房、日光温室或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与农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与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推进沼气工程。要求各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都要配套沼气工程,有效地解决畜禽粪便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一个户用沼气在南方高温地区,每年最大可减少温室气体2.0~4.1t二氧化碳当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与设施农业建设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通过人工光、温、湿等调节,使农业生产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和限制,促进工厂化生产:利用太阳光热转换技术,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取暖器等渗透农村生活;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独立的电能,用于农业机械、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减少设施农业对石油的依赖。

转变途径 篇7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瓶颈,策略

一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以来, 学习方式转变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很多研究者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层面对学习方式转变做了大量研究。学习方式转变反映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 对素质教育实施具有现实意义。时隔十多年, 学习方式的转变依然没有淡出研究者的视线。

2. 一个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处在首要地位。根据教育部基础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 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 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领域, 学习方式转变真正成了问题, 实施状况不尽如人意:转变学习方式逐步呈现出形式主义倾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淡薄;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解不够透彻, 趋于表面化、形式化等。

二辨析:学习方式转变何以历久弥新

转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热点话题, 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已经遇到了瓶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据研究表明, 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热情“逐级递减”。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学习方式越趋于单一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制约学习方式转变的首要因素。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性, 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受当前高考模式影响, 为追求高分, 进一所称心如意的高校深造, 学生甘于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淡薄和相应的学习能力十分欠缺。

2.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就理论与实践关系而言, 从宏观角度来看, 理论先行于实践, 最终转向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 相互影响。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向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从而使得教学理论变得更加完善和饱满, 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两者处于良性循环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过程出现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不能简单地将此归结为某一环节的缺失。如果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来阐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陷入瓶颈的原因, 具体而言, 一方面, 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是引起教学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以来, 教师时常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挂在嘴边, 某种程度上, 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没有对这些学习方式形成一种整体而全面的理解。大多数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解比较肤浅, 浮于表面, 没有触及其本质, 理解其实质内涵, 即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也是一种简单粗糙的嫁接, 趋于形式化, 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其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教学理论属于“知”的范畴, 教学实践属于“行”的范畴, 知行应该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就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来看, 知与行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至今为止, 在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模式, 无法为教师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易于操作的模式, 这就是教育机制自身引起的, 属于客观原因的范畴。综合以上观点, 当前教育学界应该将精力集中在如何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实现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上。

3. 基础教育改革系统的“文化堕距”效应

所谓文化堕距效应, 就是指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也可称其为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 其各个子系统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以教学评价改革为例,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目前, 大多数学校现行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甄别性的评价为主。虽然我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 但当前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 教学评价侧重于从功利性角度出发, 将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 形成“考什么, 教什么”的局面, 忽视了教学评价的本质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提高学校升学率, 大多数教师表示以往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记住大量书本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消耗时间, 又未必能取得期待的效果。由此可见, 教学评价改革的滞后性制约着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对策:学习方式转变的瓶颈如何破解

1. 加强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 对学生力所能及的, 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 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 教师应为之。“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去学, 如何去做, 如何去思考。杜威强调知与行的统一, 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 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获取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实现以往学习方式与新学习方式的最优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是主体, 教学内容是客体。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自身受教育的经历及过程来看, 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其接受的也是传统教育, 其教育教学观念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们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偏见。任何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教师应在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业余进修活动和优秀公开课的观摩以及到国外进行学习, 借鉴国外优秀教学经验, 以此来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3. 教育管理部门应处理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部矛盾, 保持教育改革内部协调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 过分强调甄别功能的教学评价方式制约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淡化以往教学评价过分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倾向, 改变以往追求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 构建一种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相适应的教学评价, 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系统内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 2011 (10)

[2]王顺德.论学习方式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浅谈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教育的途径 篇8

(一) 生活环境的适应不良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 对新的角色转换适应不良、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现象在大学生新生中是相当普遍的。有些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要过集体生活, 住集体宿舍感到很不习惯;有些大学新生的普通话不好影响人际沟通和交流;有些新生初进大学后对相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有些新生初进大城市读书感到拘谨自卑, 办事放不开手脚;一些贫困大学新生在新环境中感到经济压力很大、心理负担沉重等。

(二) 学习上的适应不良

首先, 大学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定向性和一定的研究探索性, 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加强, 许多新生不了解这一特点, 学习上很被动。其次, 大学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的学习, 要求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第三, 大学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具有多样性, 与高中学习天壤之别, 许多新生难以适应。

(三) 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后, 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不少新生对新的人际关系一下子难以适应, 呈现出人际关系上种种适应不良的现象。大学新生大多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家人住校, 容易一些小事而闹矛盾起冲突, 出现人际摩擦, 这使他们在情感上过分怀旧恋旧, 陌生的人群环境再加上受青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的影响, 不少新生在新环境中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 不去积极主动地拓展新的人际关系, 难以交到新朋友, 内心倍感苦闷孤单。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渴望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由于交友经验不足或缺乏交往技巧也很难交上新朋友等。

二、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教育的途径

(一) 完善新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

学校应及时改变教育形式, 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体制, 必须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 因为独立自主是新生的必修课;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让学生减轻压力, 放松心情, 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让新生在一入校就有职业规划意识, 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目标, 凸显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充分利用辅导员制度和导生制度,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主要课程设置, 学分制, 学位授予及考试方面的规定, 了解各类学习奖励和为进一步深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 介绍大学教育特点和学习方法以及专业学习的特殊要求, 指导新生科学安排时间和利用校内各种学习资源, 培养专业兴趣, 激发学习自主性。科学合理及时的入学教育会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 对大学生正常健康的成长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新生入学之初, 是对其进行心理适应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 紧紧围绕以成才为中心, 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向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 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还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 及时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 引导他们转变观念, 调整心态,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 奋发图强, 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 提升新生自我教育的水平

为了营造新生积极追求心理健康的氛围, 要将心理健康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中, 以评估确定大学生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在该评估体系的身心健康项目中, 主要围绕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 设置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情绪健康、生活适应性等等测评项目, 引导新学生从这些可操作方面积极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境, 在身心健康”体系中设特别表现奖, 鼓励同学间积极沟通、情感交流与心理互助互动。在这种评估体系中, 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能得到鼓励, 为大学生在学校中培养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提供广阔空间。使学生能重新全面认识自我, 塑造自我,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能在特长、能力的表现中提高自信心与成功感,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不再为一时的成绩欠佳而全盘否定自我。从而减少消极心理暗示的阴影, 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良性循环和发展。

浅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篇9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 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 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 在推进经济发展时, 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 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 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 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 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要准确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 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 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 包括经济增

发展低碳经济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 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 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 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 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积极推广现有先进用能技术, 开发新的用能技术, 提高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水平。

1、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 而这一阶段对能源有巨大需求, 如钢材、水泥、电力等;其次是能源结构比例失调, 近年来,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较高, 消费比重达,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 “高碳”特征明显;第三是产业结构的挑战, 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 工业污染占据全国总污染的70%;第四是技术创新的挑战, 低碳技术取法有效地政策支持体系, 并且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 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 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

2、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1) 制定战略规划, 高度重视。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 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 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

(2)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 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积极推广先进能源技术, 提高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水平。

(3) 推动技术创新, 拥有核心竞争力。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 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等自主研发方式, 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 尤其是针对重化工业的新技术, 掌握先进的低碳技术, 拥有核心竞争力。

(4)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 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5) 开展低碳试点。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在各省开展探寻“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6) 完善政策法制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法规, 是实现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在关键技术和新技术研发上有创意、有实力的机构和人才, 在政策上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在知识产权上要给予有力的保护。

(二) 更新发展理念是必要前提

更新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 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 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 我国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务十分艰巨, 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环境事件, 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 节能减排不仅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 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的全局。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坚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全党全社会自觉行动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它转变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使其融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 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这样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更快更稳更全面的转变。

三、总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面向“十二五”实践科学发展观所选择的切合实际并把握住发展规律的经济发展路径, 它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提质升级、增强整体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和改善民生,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结果,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我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 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参考文献

[1]毕吉耀, 张一, 张哲人.‘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我国的应对策略Ⅱ.宏观经济管理, 2010 (2) :12—15.[1]毕吉耀, 张一, 张哲人.‘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我国的应对策略Ⅱ.宏观经济管理, 2010 (2) :12—15.

[2]楚跃.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R].改革开放论坛研究报告, 2009.[2]楚跃.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R].改革开放论坛研究报告, 2009.

转变途径 篇10

一、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抵御风险能力的要求, 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内部审计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始终围绕企业的内在需要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在促进完善企业治理、推动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二、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企业内部审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其动力都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提升。传统产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 企业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进内部审计与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是增加企业价值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在思想观念和审计方式上适应经济发展变化, 立足于企业经营的需要, 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重要控制机制, 已经成为企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资源, 为企业增加价值是内部审计自身存在的价值, 内部审计通过降低成本创造间接价值, 通过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水平创造直接价值。只有把内部审计纳入到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 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通过审计促进完善管理、增加效益, 实现审计行业价值。

三、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方向

内部审计发展思路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价值一致, 依据加快科学发展为核心的目标评价标准, 结合实际确定发展战略, 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及政策措施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发挥审计的功能。在审计过程中重点检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 实施效果、项目效益等情况, 以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和整体效益为中心, 采取有效形式和途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使内部审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和推动内部审计持续发展,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促进资产保值增效。内部审计围绕做强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核心目标, 协助企业确定发展思路、战略规划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结构调整方向, 找准影响和制约本企业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并实施有效对策措施, 评价资源整合、投资决策是合理,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工作是否落实, 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工作是否有效、风险管控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是否健全、项目建设和审批程序是否合规、项目执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等, 从而实现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1. 选择审计模式, 提升内部审计综合价值。

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思维与基本构想, 是组织和审计工作的整体框架, 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方向和方式的根本因素, 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审计理念上向检查与评价、纠错与治理并重转变, 在审计定位上向提升企业价值、服务战略实施拓展, 在审计职能上向监督与服务并重拓展, 在审计内容上向经营管理延伸, 在审计方式上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构建以财务和业务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 以检查和改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为审计核心, 以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为审计重点, 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审计工作模式。把企业治理审计作为审计的优先点, 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切入点, 把风险管理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核心, 把效益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落脚点, 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2.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审计行为。

建立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 规范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流程, 为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依据。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内部审计基本制度、审计项目制度、审计业务手册和审计管理制度体系。

3.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保障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监管保障职能履行情况的评价。把查处问题与强化管理结合起来, 揭露内部管理控制和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 从完善体制机制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4. 制定审计计划, 体现发展需求。

内部审计项目年度计划的审计规划应有战略考虑, 在审计范围、审计重点等方面对审计项目的安排进行结构性调整, 跟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审计计划和组织变化目标相结合, 配合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通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体现内部审计的战略发展。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 计划执行过程中严格审计项目进度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计划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估。

5.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发挥审计公信力和执行力。

审计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为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基础性和长效性机制保障。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 规避审计风险, 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审计质量考核, 推行主审负责制, 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 确定工作质量标准, 促进规范化审计。明确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任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工作程序及审计结果利用等内容, 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实现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6. 重视审计结果运用, 提高审计管理效率。

从审计中发现普遍性问题进行归纳, 提高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水平, 抓住问题本质, 从企业宏观角度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管理企业的理念来管理内部审计, 从完善机制、体制和制度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7. 强化权力制约, 履行审计监督。

明确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提高决策水平。企业管理层履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经济责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资产保值, 不但要把企业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 而且要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通过审计核实企业财务状况, 客观的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 揭示企业经营不善、管理不严造成的损失或潜在亏损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式

1. 审计理念上向注重过程、重点突出、重在治本转变。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监督, 因此内部审计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服务, 将增加价值和改进运作效率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者关心的问题, 以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和整体效益为中心, 坚持与改善经营相一致的原则, 与企业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与增加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提高审计工作效果。选择审计目标要有全局观念, 内部审计身处企业内部, 并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具有熟悉企业战略的优势, 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选择目标, 为企业的总体目标服务。关注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关注管理层关心的问题, 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为企业改善运营提供服务。

2. 审计职能要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从审计的角度直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服务。既能有效地监督管理层的经营活动, 又能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并向管理层提出建设性意见, 发挥内部审计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3. 审计的目标要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

企业面临的风险扩大, 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迫切。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走向融合, 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 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控制的过程, 对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就是进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价值是由帮助组织掌控风险的程度所决定的。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组织内部受托责任的产生, 导致内部控制产生, 而内部审计作为保证受托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 首先需要保证和评价的就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根据风险与内部控制框架标准进行差距分析, 确定企业运营管理的高风险领域。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是建立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 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企业制度, 支持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开展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 是加强监管和接受市场监督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组织内在需求为导向, 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的, 对企业经营进行多元风险评估, 把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等运用到风险评估之中, 使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可靠。

4. 审计内容要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保证审计监督机制的运作效率。

选择高风险领域的控制, 对企业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 综合评价企业经营风险, 加大对重点项目和经济活动的审计力度, 规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工作重点转向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对经营决策、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等重点管理环节的进行分析, 制定详细的审计流程。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运行协调一致。

5. 审计方式要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

发挥内部审计实时监督优势, 将事后的反馈延伸到事前以及事中, 为管理层正确决策提供更多依据。首先要对企业的目标、战略、计划和决策进行事前审计, 包括审查目标、战略、计划的可行性, 决策方法的科学性, 决策所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等。对企业的目标、战略、计划和决策的实施过程开展事中审计, 审查其执行进度、执行效果。对目标、战略、计划和决策的完成情况作综合的审查, 将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比较, 提出纠正和完善建议。事前审计要比事中、事后审计揭示、纠正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应将审计工作的重点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 参与到事前决策中去。尤其重点规范投资项目管理, 推进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转变途径 篇11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农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的优化,在调整农村经济发张方式的同时,加快了农业经济的转变,不再是一定生活范围内自产自销,而是通过粮食种植技术的提高,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以及营销网络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各个地区间农业产品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经济服务水平,并通过资金、技术和优化结构的提供,促进了农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

1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

现价段,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已经在农民间有了一定的渗透力度,并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对农用机械设备的购买和使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稳步提高。这种植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加强,不仅在农作物中有较大的体现,还在鱼肉蛋白和瓜果蔬菜中也有显著的表现,通过增加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的产能,实现了农民经济的提升[1]。

1.2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优化中,不仅是对不同农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优化,更应该根据地区间的土质与气候的差异性,进行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对于土壤中的养分需求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在交叉种植时,这些农作物不仅不会争夺养分,甚至会产生互利共生的现象,如大豆与玉米的配合种植。在玉米和黄豆交叉种植中,还可以通过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粮食的产能。在特色产物种植中,需要结合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的建立,实现特色产物的全国畅销。

1.3 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形式一种都是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人员的缺失。但近年来,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利用了本地主要的经济作物,通过对技术设备的引进,在专业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了农村工业结构的建设,能够独立进行奶制品、豆腐副产品和面食类等产品的加工。

2 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2.1 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目前,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加大农业经济建设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较大,科学种植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较多地区的农业种植条件仍旧比较落后,没有在一定的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实现农业的高效建设。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大型的种植机械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农业的经济建设效率在计划和显示中具有较大的差距。

2.2 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经济建设的提高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在农业的应用科学中,我国的技术人才比较欠缺,在科技推广中常由于推广效果不佳,造成了科技在农业经济建设中支撑能力不强的现象。在优质的土地种植中,没有优良的育种基础,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和机械化的普及中缺少科技支持,对于科技培训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更是欠缺。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

在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建设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和农民收入的双丰收。但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比较落后,没有特色产品和精产品的产业化升级,在市场环境紧缺的有力条件中,失去了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契机[2]。此外,在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经营场所中,由于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的缺失,加工后的成品和半成品长由于质量问题,没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销售优势。

2.4 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在限制农业经济建设的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态环境的制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应用,土壤中的营养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土地沙漠化严重的情况中,国家制定了退耕还林的政策,耕地面积也在减少,并在工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中,耕地的生态环境一直恶化。这些生态环境被破坏和资源紧缺的问题是成了制约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因。

3 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3.1 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传统的种植方式中,较多依靠天气的变化来被动性的获得丰收的,但在暴雨和干旱等较差的天气变化中,就会大面积地影响粮食产量,这就要求必须运用先进的农业基础设备。例如,在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中,通过水库、塘沽和水闸等形式,农田在较差的天气中通过灌溉和抗涝的方式,保证了粮食的稳定收入。

3.2 大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和桑蚕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集中农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进一步优化畜禽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猪禽牛羊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

3.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建设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农业建设中,应逐渐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人员在农村的技术培训与管理,促进地区农产品的产业化升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鼓励农民自主创新经济建设,通过对特色产品的种植与营销,将闭塞的农业经济向全国市场开放,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3.4 积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探索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4 结论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来看,农业经济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要逐渐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更多的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升级,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并提高新农村经济开发项目,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服务,促进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环境中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2(10).

[2]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3).

转变途径 篇12

一、学习方式的特点

(一)普遍性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途径和形式,是对学习的一种习惯性的倾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习目标,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有选择地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认知和理解,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所掌握好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实践。这对于每一位的学生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特点,具有相同性质和特点的活动形式。

(二)稳定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采用了一定的学习方式之后,就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习惯地采用相同的学习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生刚开始采取某种学习方式的时候,是有意识进行,或者说是刻意地尝试采用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反复采用相同的学习方式,并以此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稳定地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除非学习效果存在很大问题,否则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三)受限性

学习方式有各种各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一个人采用某种学习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另一个人采用时,却不一定能取得相同的效果,这就是学习方式的受限性。一方面,学习方式是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已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也不相同。另一方面,学习方式也会受到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环境不一样,所处文化环境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不尽相同。

二、我国旧时期学习方式的缺陷

所谓旧时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并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学习方式,主要特点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听为主,一般不能随便发言,除非得到老师的允许;老师以讲为主,很少倾听学生的发言。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往往不能轻易发表个人的意见,个性往往被压抑被扼杀。在这种旧有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个性特征容易受到限制和束缚,因而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一)非主动性学习

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述,忽视学习的灵动性,只是把学生看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机器”,没有思考,没有个性特点,只要听从命令认真学习就行,学生的学习也就变成了非主动性的学习,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也没有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智慧的挖掘。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会变得程式化和枯燥无味,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新意识。

(二)单向性

单向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单向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往往只能依靠老师在讲台上的讲授,没有其他的途径,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单向的接受老师的教学,没有其他可选择的学习手段。同时,由于学生要全神贯注地听课,忽略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失去了多向性的学习氛围,就难以营造集体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

(三)脱离现实性

在旧有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和动力,学生的思维被套牢在书本知识的“海洋”里,从而脱离现实,脱离生活,使原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知识丧失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远离了学生真实的世界。因此,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希望把自己固有的成人化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一成不变地生活在老师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中,这就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扼杀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当前形势下学校对学习方式的要求

在当前的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旧的学习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采取团队型的、自我分析型的、自主发现和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推崇团队型的合作学习方式

当前,团队合作意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推崇,也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有团队学习的机会,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自我学习,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学生之间的疏远、恶性竞争,甚至是对立。

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团队型的合作学习正好就是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到班集体或者团队中,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和分担学习的苦恼,每一位学生在团队中,都能够自由地表达看法,和其他学生一起共同享有学习资源,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理论的基础步骤,而实践则是验证理论的唯一途径,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旧的学习方式,往往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来理解,老师更多的是认同课堂上理论层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便会造成学生只追求分数,不考虑实际的能力。有些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开始讨厌学习,甚至用逃学来消极抵抗。

当然,我们不是否定学生学习理论的重要性,但仅仅学习理论是不够的。学生应该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东西,这就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来验证,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理解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学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

(三)倡导积极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既要学习理论,又要进行实践验证,并且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学习”。然而,旧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的学习只是学习前人的理论,至于学生的探索,则是以后的事情了,因此这里所讲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就是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方法和模式,在自己进行的浅层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从中领略科学知识的乐趣,感悟科学研究精神。

四、关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

基于当前形势下社会发展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我认为,要在新时期里搞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的人才,就必须坚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转变教育观念

旧的教育观念认为,老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认真完成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体。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观念,则要求教师除了完成“教什么”的过程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学习内容,提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因此,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转变资源享用方式

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基本是出自于老师的口中,事实上,老师的知识面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借助于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来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图书馆资源、名胜古迹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协助老师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财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转变单一学习型为复合研究型

所谓的研究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得出新的结论。这种学习方式,是在单一的学习型方式上发展而来的,它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学科实验、社会调查等方式来辅助完成。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学有所用,将实践中的总结出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且有利于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促进个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R].2000.

[2]石鸥等.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HACCP下一篇:语文教学的无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