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模式(通用12篇)
转变模式 篇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尚不平衡,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4468公里。在201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万公里,超过美国的9.2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依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今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而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到2030年,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将到达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缓解了公路运输通道紧张的状况,也大大缩短了区域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距离,加快了区域间物流、人流、商流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而且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公路的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我国公路建设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路网在逐步完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公路体系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偏远地区的路网却有所欠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公路建设尤其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建设基本饱和,目前在建的大部分是完善工程,而偏远地区的公路由于建设成本较高、资金回笼难有预期却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赵坚同时指出,伴随我国公路建设尤其是收费公路建设的大步迈进,“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建设模式,以盈利为目的公路企业法人与公路基础设施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对收费公路清理整顿的力度,同时形成规范的收费支出体制机制,并完善法律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修路还将继续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下文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为34308亿元。全国收费高速公路中,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债务余额17559亿元,经营性高速公路债务余额13727亿元,分别占收费高速公路债务余额的56.1%和43.9%。
面对全国收费公路越滚越大的债务余额,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分析,新增的债务余额主要是新建高速公路带来的。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还处于加速成网的关键建设阶段,2010年到2013年,全国共新增高速公路2.68万公里,即超过四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是三年间新增的。这部分高速公路的投资总额为18876亿元,其中12730亿元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债务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工程造价、建设成本的提高,也导致了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王伟同时指出,1707亿元高额利息是收费公路亏损的最重要原因。以2013年为例,还本付息支出占了通行费收入的86.2%,其中支付的利息占到5 4 % ,偿还的本金只有46%,这表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成本十分巨大。
显然,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继续发展,高额债务问题仍会持续。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起步晚,短时间内里程增加快,因此债务问题凸显。业界同时分析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但从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需求来看,我国的公路建设依然处于需要继续加快发展的阶段,特别是高速公路总量不足、覆盖范围需继续扩大,否则难以发挥规模效益。此外,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尚不平衡,进而导致其规模效益发挥不平衡。因此,我国高速公路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模式需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采用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决定了必须通过收费来偿还建设和维护费用,包括收费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保等费用。然而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不平衡,导致少数高速公路公司在攫取高利润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存在很多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困难。
“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转变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方式的角度来思考收费公路问题。”赵坚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只适用于人口密度高、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因为这类地区的车流密度高,通过收过路费可以还贷。相反,偏远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由于这些区域收入水平低、人口密度低的地区,车流密度较低,根本无力还贷。“所以在这些地区政府应修建普通国道,并提升这些公路的通车能力与服务水平。”赵坚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也指出,应该给高速公路收费一个明确的预期。陈宪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可能攒够了钱再来建设高速公路,所以在政府提供一部分资本金的基础上,通过贷款或发债筹集其余大部分资金,成为当下高速公路的主要建设模式。而我国高速公路的复杂性,则源于它分为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两种类型,现在存在的问题也大部分源于此。经营性公路不同于政府还贷公路,它的建设或经营主体是营利性机构,经营性公路的制度安排有“过度市场化”之嫌。因此对于未来我国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应可以通过贷款和发债筹集足够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
而就在公众对收费公路亏损质疑不断时,近日有消息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有望今年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还贷公路,可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还款。这明确了我国公路建设的“统贷统还”模式还将持续。
对此,赵坚表示,“政府还贷公路,可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还款”的规定,应修改为只适用于已建成项目和在建项目。新建收费公路项目要能够独立还款,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继续扩大,防止重大金融风险;同时将还款责任交给企业也有利于社会资本进行收费公路建设。此外,交通运输部要从转变高速公路发展方式,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期间曾公开征求过社会各方意见,这是一个宏观管理的进步,只要坚持开放、民主决策,《条例》会越来越科学。同时在征求意见中多方观点互相碰撞,也是一个促进互相理解,平衡各方利益的过程。尽管这样的过程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所有矛盾,但是这样的过程很有价值。”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我期待相关管理会更加规范、透明,制度会更符合民意和规律。”戴定一说。
转变模式 篇2
一、实证主义的说明及其原则
(一)实证主义的基本说明
石里克在《证实与实在论》是如此论述的:“一个关于世界的命题,如果它的真或假与实际无关,那么它就对世界根本一无所说,它对于实际一无传达,它是空洞无意义的”众所周知,石里克这段论述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烙印,但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来看,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并没有明确提出科学及科学发展的“哲学模式”,但他们仍然运用逻辑模式对科学及其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逻辑经验主义没有统一的理念和章程,在这一阵营中所驻留的哲学家亦非众志成城,即使在维也纳学派的内部,也存在诸多见解分歧。但是,他们之所以被划分为一个阵营,原因在于,他们在对于科学的理解取向是趋于相同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他们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原则、反对“形而上学”、寻求真理、强调将寻求到的科学理论和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我们可以在约翰?洛西著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中,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观点介绍来对实证主义做一个了解。首先是奈格尔,奈格尔将科学的进步描绘为“归化”,他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归化,“第一种类型是同质归化,在这种归化中,一条定律后来被归并到利用出现在该定律中的‘实质上相同’的概念的一个理论中去,第二种类型是一条定律通过演绎包容在一个缺乏表达该定律所用的一些概念的理论内”气然后是惠威尔,惠威尔把科学比作一个庞大的江河体系,是一个支流不断涌向主河道的过程,“惠威尔声称,科学史揭示了 ‘归纳逻辑’的线索,这个线索是支流到江河的类比,他得出结论说,因为科学进步是定律相继合并为理论,在一门特定科学内一组可接受的囊括应当显示出一定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份具有支流-江河形式的‘归纳表’”。
二、可证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和后期修正
(一)实证主义者们早期提出的可证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点:
1、证实原则这一“命题”本身不能够被证实。“有意义的陈述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经验上可证实的”。如前所述,分析的和可以在经验中确证的命题才有意义,那么,用这个原则判断“原则自身”,自身都不能够成立。
2、科学陈述的意义堪忧。实证原则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科学及其哲学,科学及其哲学最终要返回到科学实践,而科学实践往往要遵循一般规律。一旦谈到规律,我们就离不开事先“预测”。这与证实的两条原则不相符合,原因在于,我们对未来的猜测既不能被分析也不能在经验中找到对应。
3、构成科学的基础是什么?如若是经验,经验的基础又是什么?实证主义者们坚持经验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证实原则的重要一点是要在经验中找到相同的参照。问题在于,这个“经验”从何而来,这又牵扯到极富历史渊源的哲学问题。因为一旦确定经验的基础地位,不能避免的要对其做出解释,以避免唯我论的倾向。
(二)可证实性原则的后期修正
在这些问题和质疑面前,实证主义者们采取了缓和观点的办法,试图修补和改善初期提出的观点,实证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后期补充修正的阶段。其中,提出代表性观点的思想者有石里克。
石里克在对可证实性原则进行了说明和补充,他主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首先、科学意义的标准不仅仅是“完全的可证实性”,它还包括了 “证实的可能”,我们并不强求在此时此刻证实一个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只要有在将来证实的可能性,它也是有意义的。
第二章两种模式的比较和转变解析
第一节两种模式的“基础”比较
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都是在探索建立合理的科学理论途径中形成的,是在人类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三种思维方法在历史上承前启后,并在哲学思想史上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对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做一个统一的梳理和对比,对研宄这一科学哲学伟大时期的思想发展能起到很大作用。
从大的层面看,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都与实证主义针锋相对。同时,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又烙印着很强的逻辑思维方法,它们二者同属于“逻辑模式”,和库恩的“历史模式”有很大差别。在这里,先来分别看看这三种思维方式自己特殊的“基础”。
一、实证主义基础——“实在”和语言
从总的方面来说,实证主义坚持归纳方法的明确性,他们深信在归纳方法中的是“自然统一规律”,他们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因果律存在并受因果律支配。由于因果关系我们才能够从已知推到未知,从特殊推到一般。在哲学历史上,从培根的“三表法”到穆勒的“因果五”再到卡尔纳普的`“概率归纳逻辑”,无不体现出这一不言而喻的背景。
但归纳逻辑的问题却早己暴露,自然同一规律是否存在,因果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深深的考问着归纳逻辑本身的合理性。
1、形而上学的“实在”信念。
实在的根源有且仅有感觉经验,这是实证主义者们一贯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很好的反映在他们证明一门科学是否有意义的过程里。他们认为一门科学及其涵盖的理论和发现,只有接受感觉经验的验证,或者将科学的各个细节拆解并且可以被感觉经验验证时,该门科学才有“真”的意义。
二、证伪主义基础——否定和行动
实证主义只相信经过证明的假说,证伪主义与其不同的是:知识虽然是假说,可假说必须能够证伪,否则便不能称为科学理论。证伪主义者们依靠的基础可以归结为“批判精神”,他们认为科学精神重在批判,科学的任务是为了寻求真理,但证伪主义则认为科学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由于人的理性存在局限,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也就不可能有绝对的真理。在逻辑实证主义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波普尔向主流思想的两个要害进行了攻击:
1、波普尔提出:己经形成的科学及其理论不是永恒的“真”。这对于他那个年代的思想界来说,是难以为人所接受的,并在那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实证主义者们认为通过归纳而形成的科学体系必然是真理,然而,波普尔的表述进一步指出,科学的真理存在于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没有绝对的科学真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包含着谬误,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科学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不断否定前科学,在不断抛弃和否定中,推动科学无限逼近真理。
人们需转变心智模式 篇3
20世纪初期,杰出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特别指出,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潮流将导致企业组织发生变化。由于家庭手工业被大企业取而代之,领导者要变得不那么传统和感性,要变得更规范、更理性。
他还预测,工作需要分解成细小、具体的任务,要受到等级、权力和责任这一体系的治理和约束。这就需要一种更正规的组织模式或一种官僚体系,在这种体系下,角色和职责有明确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德比尔特、卡内基和福特之类的名人被职业经理人取代,工作性质变得不太像血汗工厂,更像是“穿着灰色法兰绒西服的人”从事的体面活。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完全同样重大的转变,从层次体系、战略和战术向网络、平台和运动转变。
战略不再是对弈
我们不妨以约翰·安蒂奥科(John Antioco)为例。作为百视达音像(Blockbuster Video)的首席执行官,他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面对后起之秀网飞(Netflix)构成的威胁。他取消了滞纳金,组建了一支高效的数字化团队,并打造了一个出色的在线平台。随后,他结合数字资产和实体资产,开发出了全方位租片(Total Access),这项服务让客户可以通过邮件租片,并一次次光顾店铺。
不久,百视达从网飞手里抢过了地盘,但安蒂奥科被他自己的内部网络给击败了。面对变革的成本:约4亿美元,投资者犹豫不决,而加盟店担心核心业务受到威胁,摆出了一副激烈抵抗的架势。安蒂奥科于2005年被解雇,新任首席执行官放弃了这一战略,没过多久公司就破产了。
大概就在同一时间,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将军(Stanley McChrystal)在伊拉克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虽然他率领世界上最精锐的几支部队——它们没有吃过一次败仗,但是他输掉了这场战争。遭遇的敌人由散兵游勇组成,却一直能够打败麦克里斯特尔将军领导的部队。不过,他没有对自己的战略或战术做出重大变化。他发现:“需要一个网络击败另一个网络”。为此他改造了部队,办法是改变部队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试图提高每个队伍的作战效率。到2006年,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被炸死,恐怖分子四处逃散。
硅谷如何成为科技圣地?
一旦你开始从网络、而不是从层次体系方面来思考,很显然,我们必须改变行事方式,不仅仅在企业组织里面,还要改变我们对于竞争市场的认识。事实证明,力求加强行业网络的公司相比力求保留层次体系的公司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明白我的意思,不妨看看波士顿郊外的Route 128走廊地带。上世纪80年代,由于云集了像DEC和阿波罗电脑这些知名公司,以及像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这些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个地带似乎必然会主导科技行业。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接力棒显然传给了硅谷。
安娜李·萨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在《区域优势》一书中解释了个中原委。这边厢,DEC和阿波罗电脑是垂直整合的公司,利用非竞争合同制约员工;那边厢,像惠普和Sun微系统这些硅谷的竞争对手积极采用开放技术,建立联盟,允许员工跳槽。
从层次体系的角度来看,Route 128公司奉行的战略有其道理。它们在保护专有技术,打造一支稳定、技术娴熟的劳动力队伍。然而,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它们实际上废除了宝贵的联系,限制了让创新成为可能的信息流动。
萨克瑟尼安在硅谷发现的真相不是技术行业所特有的,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诸多研究发现了德国汽车行业、货币交易员甚至百老汇戏剧当中的类似模式。一小群密集的人通过更遥远的纽带松散连接起来,却能显著加快信息流动、改善创新。
为什么一些行动失败,而另一些却成功?
能够带来浩大运动的同样是小团队,它们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松散连接和团结起来。不妨以Otpor为例,这是由塞尔维亚学生积极分子组成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战术似乎更像是街头恶作剧,而不是其他正规手段,比如路人只要出1第纳尔,就可以对着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Slobodan )的画像发泄一通。
然而,这些不仅仅是纯粹的恶作剧,而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他们知道,自己采用的战术显得滑稽可笑,但是也很有趣,让政权显得滑稽可笑。很快,其他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这导致警察局外面出现了更多的恶作剧、逮捕和街头派对。连警察自己也抑制不住笑出来。
政权镇压时,Otpor博得了同情;很快,被这场行动吸引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更老到的叔叔阿姨,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很快爆发了。两年内,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了。后来,一度至高无上的独裁者死于牢房。
然而,并非所有行动都成功。以“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行动为例。虽然打出的口号“99% VS1%”颇有声势,因而得到了关注,但是它没有宏大计划。此外,它们也不是很有趣或讨巧,有的只是愤怒和挑衅。不像Otpor,没过几个月就偃旗息鼓了,华尔街仍然过得很滋润。
如何行动取决于你看到的?
逐一分析上述案例,你会看到战略和战术方面的差异。安蒂奥科改变了经营战略,麦克里斯特尔却改变了文化。Route 128公司寻求专有的竞争优势,硅谷公司却打造开放的行业生态系统。“占领华尔街”选择了愤怒的说辞,Otpor却选择了街头恶作剧。
然而通盘考虑的话,一幅不同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安蒂奥科、Route 128公司和“占领华尔街”运动看到的是层次体系,从战略和战术方面来界定各自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麦克里斯特尔、硅谷公司和Otpor看到了可以整合起来的网络,这至关重要。你看到的决定了你会如何行动。
麦克里斯特尔看到“要打败一个网络,你得成为一个网络。”硅谷看到了需要壮大起来的生态系统。Otpor力求找出权力根基——不是把它们拔起来,而是把它们融进来。所以对它们来说,每次逮捕就是有机会在警察局赢得拥趸,到头来,事实证明那些拥趸才是决定性力量。
莫伊塞斯·纳伊姆(Moisés Naím)在《权力的终结》一书指出:“权力比较容易得到,却比较难以使用和保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又觉得它没有抓住要害。一个更大的事实是,在由数字技术连接的这个世界,权力不再处于层次体系的顶层,而是处于网络的中心。
(本文译自digitaltonto.com)
转变模式 篇4
一、社会交换:提高教师组织认同的新视角
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 追求和谐, 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再片面强调个人对组织的绝对服从, 取而代之的是交换、酬报与互惠基础上的认同。这一社会取向的理论渊源即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 其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显性或隐性交换活动, 其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有研究表明, 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中, 都存在社会交换过程[2]。
在教职员工与学校的各种关系中, 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居于主要地位。当前, 教师依附、服从组织或组织通过权力命令而形成的教师与学校的传统关系模式正面临瓦解。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即二者是以共同志愿为前提, 以平等互利为原则, 双方关系必须以履行和享有相应义务和权利为基本前提;另一方面, 学校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使许多教师对学校不再那么忠诚和信任。而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所倚重的学科带头人等“核心”教师, 又在与学校的关系中获得极大心理优势, 这使教师与学校的传统关系更添一重危机。上述两方面的合力正推动教师与学校的关系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在此情形下, 考虑到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研究者认为可通过提高教师对学校的组织认同来增强其组织公民行为, 从而化解教师与学校组织间的关系危机。社会交换理论无疑为提升教师组织认同水平和组织公民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教师组织认同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校的需要、价值观念相一致并自愿接受其规范的心理活动过程。按照社会交换思想, 学校管理只有通过整合教师与学校的需求、目标和效益, 化解矛盾冲突, 契“师校”关系, 才能寻求教师最大限度的组织认同, 当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与学校达成一致性时, 就会产生对学校工作尽心尽力的行为, 从而创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强大力量。
二、交换的原则和内容:互惠公平基础上的投入与回报
学校管理引入社会交换是基于拟人化思想, 将教师和学校看成是不同层次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双方, 整合并超越了原有管理模式。其中的交换包括物质交换和非物质的心理和服务交换。
1.互惠公平是教师与学校交换的原则
基于社会交换的教师 - 学校交换是一种主动的相互关系行为, 它源出于交换双方的自愿行动。它寄期于回报, 又受限于回报时间和内容的不确定性, 所以需要交换双方的互信。还必须使交换的每一方都能预期到交换的对等性和互惠性。这样, 社会交换实际上就被置于以下两种社会规范之下:一种是互惠规范, 一种是公平规范。前者意指社会交换发生后, 受惠方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后者规定了交换报酬与代价的比例。
它直接制约人们报酬期待的程度。在整个交换过程中, 一旦违背互惠规范或公平规范, 就会导致交换过程中止其或产生的冲突。学校管理只有坚持“互惠公平”原则, 才能在与教师的相互付出与回报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但有研究认为, 在“单位社会”条件下多数员工所形成的组织认同是一种被动依赖性的。要提高教师的组织认同, 社会交换的另一方 - 学校必须利用处于强势地位的组织资源让教师觉得组织是支持他的, 为之付出是值得的, 进而获得社会交换的增量, 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学校还应注意投入的方式方法, 让教师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和关心, 进而产生归属感。
2.投入与回报是教师与学校交换的内容
一般来讲, 教师和学校交换的内容可根据各自拥有的资源, 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6]投入与回报。
(1) 教师的投入与回报
教师的显性投入容易被他人看得见, 是指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体力消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隐性投入是难以看见的投入, 包括激活高水平动机、智慧和承诺, 为组织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对学校忠诚, 维护学校声誉, 关心学生, 爱护学校财物与环境;对工作满腔热情, 具有团队、合作、互助精神;放弃享受, 忍受精神压力等。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隐性投入给学校带来的人力资源增量较之显性投入更大, 尤其值得关注。
教师的显性回报是指可量化的外在薪酬, 可货币化的收益, 主要包括外在薪酬, 即为教师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主要指基本工资、奖金等劳动激励薪酬,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货币性福利, 以及学校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隐性回报是不可货币化的收益, 主要指内在薪酬, 即那些给教师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一是组织财富, 主要包括学校提供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适当的休息、培训与发展晋升的机会、支持教师实现发展的愿望、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参与决策等。二是心理财富, 主要包括价值认同、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工作安全和归属感等。三是社会财富, 主要指获得身份、地位、声誉等。教师的显性回报与隐性回报之间、各内部诸方面之间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 学校的投入与回报
学校的显性投入主要指物质性投入, 涵括学校给予教师的薪酬、经济性福利和工作保障等。隐性投入指发展性投入, 涵括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激励制度, 帮助获得晋升, 帮助提高业务水平, 培训和个人发展;公正、关怀、协商、信任、友善、理解和安全;关心个人生活, 改善工作条件和提供公共服务等。
学校的显性回报主要指教师绩效, 包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隐性回报主要指教师的组织承诺以及相关声誉等, 体现在对学校组织的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学校组织声誉积累、组织人际关系的增进等。
三、心理与行为的自觉转变:建立新型教师管理模式
依据提高教师组织认同的社会交换新思路, 作为组织代理人的校长应在明确社会交换原则和内容的前提下, 进行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自觉转变, 建立新型教师管理模式。
1.建立新的“领导-成员关系”, 提高教师组织认同
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状况会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输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 在与领导的关系中, 当员工认为自己是“圈内人”时, 就会愿意付出额外的工作努力;如果被视为组织代理人的上级对下属非常冷漠, 且不关心下属的权益, 那么势必会影响下属的自我定义过程, 从而不能产生对组织的归属与认同[8]。同时, 个体喜欢和组织中拥有较高地位的人 (如上级领导) 建立关系, 主要是因为这种关系会将领导的权威光环传递到他头上, 从而帮助其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支持 (这能满足其自尊等社会情感的需要) 。因此, 校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领导-成员关系”, 是促进教师组织认同的重要方面。
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和功利性本质, 决定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可被看作是一种社会交换。研究者认为校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与教师的新型关系:一是以实际行动服人。根据组织拟人化的思想, 员工常把人类特征投射到组织中, 与实际上具有人类特点的组织发生联系。员工也常常把组织代理人的行动理解为组织的意图, 而非仅仅归因于代理人个人的动机[9]。因此校长要身体力行, 知人善用, 做行动的巨人。二是用个人魅力感人。尽管校长的地位一般都是由相应的制度安排所赋予的, 但在任何社会结构单位中, 领导人的魅力却不完全是组织中的地位设置所能赋予的, 而是领导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等素质的综合效应[3]。因此校长应在组织管理中主动与教师进行情感沟通, 透过积极的自我展示感染教师。新的“领导-成员关系”必然在促进教师组织认同的同时对实现社会交换和管理整合起到润滑作用。
2.发挥管理的整合职能, 实现学校组织目标
学校在功能上必优于任一教师个体, 主要就在于它通过管理整合作用把教师个人的能力“聚变”为组织的整体能力并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作为管理核心的校长就是要代理学校发挥这种管理整合职能。
从社会交换视角讲, 可以把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看作是校长从整合的角度依靠学校资源与教师个体进行资源交换的过程。研究者认为校长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管理整合:一是组织资源层面。在交换过程中, 校长可以凭借比单一的教师个体资源强大得多的学校资源优势, 利用相应的物质利益和组织声望吸引教师并与教师个体进行资源交换, 达成教师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二是制度结构层面。以制度化方式安排和调整教师个体在学校中的角色地位, 满足教师在学校组织中自我发展的需求, 把教师个体整合到组织结构之中。三是学校文化层面。运用学校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规范, 引导与规定教师个体的价值目标追求和行为表现, 实现学校组织目标。这样, 如果教师感知到自己从学校组织中得到较多支持, 就会形成对学校的义务感, 促使其关心学校利益, 帮助学校达成目标。
3.树立个体化观念, 夯实管理整合基础
学校管理整合的基础是以个体形式表现的各种教师需求, 因此, 只有基于个体特点的整合才是最有效的。研究者认为校长在管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个体化管理思想:一是克服以往把“个体教师”看作是“完全群体”教师的思维定势。在管理实践中如果把教师笼统地当作一个整体, 教师与学校实际上就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了。而“以人为本”理念也要求在学校组织中更多以个体形式满足教师的各种诉求。二是考虑教师在人格、利益与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校长在管理中不仅要清楚学校需要什么, 更要清楚每一个教师需要什么, 尤其要考虑需要的差异性, 相应的社会交换才更有效。三是进行心理位置互换。校长要准确把握教师个体的需求, 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 进行心理位置互换。要经常参考教师的学科背景、家庭条件、人格和资源等信息, 思考假如我是某位教师最希望学校提供什么?这样一种含有视角、内容和方法的个体化思路无疑是实现管理整合的基础。
总之, 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应从权力模式转向交换模式, 化群体为个体, 发挥管理的整合职能, 营造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和信任教师的“人本”氛围, 最终达到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摘要: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新的管理视角, “理性人”是其人性假设, “以人为本”是其内核。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引入该理论, 遵循互惠性原则, 根据教师和学校双方各自的投入与回报确定交换内容, 在心理与行为方式上实现自觉转变, 与教师建立新的“领导-成员关系”, 发挥管理的整合职能, 树立个体化观念, 使教师管理由权力模式向交换模式转变。
关键词:社会交换,校长,教师,组织认同
参考文献
[1]曹科岩, 龙君伟.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1) .
[2]Lynn M.Shore, Jacqueline A-M&Coyle-Shapiro.New developments in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 (24) .
[3]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丁玉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述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2) .
[5]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天府新论, 2005 (2) .
[6]周建武.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7 (上旬刊) .
[7]Liden R C, Maslyn J M.Multidimensionality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An Emp irical Assessment through Scal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 (1) .
[8]沈伊默.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看组织认同的来源及效益.心理学报, 2007 (5) .
旅游地产思维模式的转变 篇5
绿维创景,作为规划设计机构在服务开发方的过程中同时见证了旅游与地产的发展与变化。近日,我院林峰院长接受“建筑畅言网”采访,探讨了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方向、开
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方向:产城一体化的综合开发 畅言网:如何判断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这对旅游地产的产业环境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林峰:关于房地产市场,我主要谈四个观点。第一,围绕地产开发,形成了一条财富价值链。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年增长非常快,构成了一条由土地开发、房产开发、城市建设构成的财富价值链,政府(土地收益)、开发商(房产收益)、投资人(资产保值升值)、农民(拆迁款)四方均从中受益。这是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也是土地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第二,房地产价格即将在3年内到达顶部区域,尤其是在一次性刚需消费下降的带动下。第三,房地产市场已经迎来了分化阶段。这种分化并不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趋势上的转变,而是细分结构上的转换,具体体现就是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区域的差异化、与产业结合
价值、与产业结合的产业性地产运营价值的区域,是未来地产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另外,由于房地产要结合城市聚集发展,因此,新型产业聚集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区域。
第四,在这样的分化结构下,地产行业发展结构的基本趋势简单来说是以综合开发为核心,产业与地产相结合的产城一体化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与国家层面上的城市开发、区域发展相关,其中,由于地产商能有效整合土地、房产、金融、产业四个方面,所以房地产商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导者。
费结构的支持,发展比较快。目前已经从楼盘项目开发步入以旅游为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新阶段;市场投资机会也已经从过去十余年高速增长的趋势性机会,变成了与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等经济发展大方向同步的结构性机会。畅言网:对于地产商来说,在这个分化期应如何调整发展思路?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林峰:旅游地产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各大地产企业纷纷将投资目标转向旅游地产,但在诸多旅游地产项目中,真正成功的项目仍在少数,大部分项目仍然难逃种种开发和运营问题的困扰,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很多地产投资并没有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真正的推动,很多房子卖出去后都空在了那里,成了鬼城,空城。
就今年的具体情况来看,楼市的分化态势也将体现在地产商身上。一些有实力,有正确发展思路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如果仍然坚持销售地产的套路,很容易导致旅游地产泡沫的产生。综合来说,我认为“产城一体化”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未来地产商发展的主要方向。什么是“产城一体化”,就是用产业去带动土地开发和城市开发,用产业去带动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同时,销售型地产和经营型地产相结合,和多种业态整合相结合,这样就不仅仅是开发住宅房产,而是在进行区域综合开发甚至是进行城市开发。
对于旅游地产来说,我认为未来发展应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是“开发综合化”,旅游地产投资商不再仅仅充当房产供应商的角色,不仅仅是做楼盘和卖房子,而是要注重与城市的结合,成为区域综合开发商、城市运营商和产业运营商,进行以泛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
化创意产业区等等。
比如,以大型城市来说,可以开发游憩商业区(RBD),特别是城市中央游憩区和城市商业休闲区的结合,已经成为大型城市的必需功能结构;对中型城市来说,可以以旅游为核心进行旅游城市建设,比如打造像青岛和大连这样的旅游城市;还可以开发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将旅游区域开发与城市经营全面结合起来,在大理、丽江、昆明等地,这样的旅游休闲小镇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践。第二,注重综合服务,比如万达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城市综合服务商,它有中国排名第一的万达电影院线,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城市中心,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现实体验化,没有休闲和娱乐多种服务功能,地产商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最后,还要利用好“共享产权”和“分时度假”这样的创新理念和新型模式,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激活旅游地产的活力。
旅游地产与新型城镇化
畅言网:您曾提出新型城镇化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那么如何看待旅游地产在新型城镇化下的发展机会,如何看待旅游发展与就地城镇化的互动?
了巨大空间和条件。
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人口更多呈现出了向大型、超大型城市聚集的趋势。而在未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是“以大型城市群为核心的聚集模式”与“以中型城市及小城镇为特色的结合城乡统筹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两者并存同进。
尤其是向大型城市的聚集,不能再走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而是需要通过城市群、卫星城的升级与特色化,来实现中国城镇化高效率持续成长。
同时,城市人口面向旅游度假区及田园乡村的流动聚集,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度假人口聚集,为乡村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创造了极大的机会。特别是在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雾霾与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度假养生型养老在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 畅言网:对于“共享产权”“分时度假”等新型旅游地产发展模式,国内有哪些代表性的成功典型?和传统旅游地产的不同之处又在哪里?
林峰:未来的旅游地产,应该是以消费体验为核心的多种旅游消费业态聚集、多业态支撑下的商业经营型地产。
以“共享产权”来说,这样一种旅游地产的创新理念,就是要倡导消费者之间按照使用需求“联合买房”,实现“一地置业畅游天下”的旅游度假和消费的资源节约型模式。
再比如张宝全的红树林产权酒店模式,就是从传统“房东”概念过渡到红树林“股东”和“合伙人”的概念,将酒店的每一个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而作为投资人拥有酒店每年一定时间段的免费居住权,并可利用度假权在全国所有的红树林实现自主换住,形成“一房在手,全国度假、年年分红”的置业投资模式,投资人可以“冬住三亚、夏住青岛”。
整体来持,产权式酒店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旅游地产发展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分时度假理念也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的方向,比如携程参与的途家网,一方面与开发商联手为业主提供不动产经营服务,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度假公寓住宿方式,这样就突破了传统房地产行业和旅游行业固有的模式。
贵阳朱昌镇 中国“达沃斯” 畅言网:绿维创景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主要针对哪些领域? 游地产开发)服务为方向,提供从项目前期咨询策划到施工图设计及后期顾问的“全程服务”的专业规划设计院。目前,绿维创景已有二十余种不同专业的人才近300人,完成策划、规划、设计及咨询项目千余个,业务类型涉及30多个门类。
在我们最近几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我们一方面依托于旅游产品设计,结合地产产品
泛旅游产业整合下的区域综合开发。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旅游与旅游地产细分的互动结构,也就是把聚集人气的吸引力项目与地产结合,如把温泉泡浴与温泉地产、海滨度假与度假地产、森林旅游与养生地产、都市休闲与商业休闲地产、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地产等,在这些
结构中,首先打造和发展的必须是旅游项目,以旅游项目迅速提升区域内的人气,之后再进行地产开发。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
畅言网:在综合性旅游地产开发方面,绿维创景有哪些具体的特色案例?
林峰:比如贵阳?朱昌“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就是由于升格为国际性论坛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使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朱昌镇高调呈现在世界面前,一跃成为一个中国达沃斯小镇的典范。
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教研模式 篇6
一、核心教师引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基于这样的课改理念,我市自新课程改革推行初始,便将“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为教研的核心目标,以期通过深入课堂,在努力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来“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继而确保“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为此,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教研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研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每年我市都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名师遴选及培训工作。骨干教师的遴选标准是: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专业素养;具有较强教改意识;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而遴选骨干教师的工作则分配至市、区教研中心进行分级负责。各区教研中心负责区级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训,而后再推荐市级骨干教师,由市教科院负责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小学品德学科教师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培训;小学品德教师专业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定位及方法培训等等。培训的主要形式则提倡多样化:①讲座式培训,我们从省内外高校或省示范性学校聘请知名的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举行讲座,又或者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方面的重点、热点话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骨干教师解疑释惑;②听课评课式培训,我们聘请省、市著名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为骨干教师现场上课,并在课后进行交流和点评;③写作式培训,为巩固骨干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写作能力,我们常会要求他们针对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撰写心得体会,并纳入其考核成绩中;④辅导式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个别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遭遇的特殊问题,我们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协商并寻找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在上述丰富的培训活动中,我们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工作的负责人,逐渐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也不断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从而为全市教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模式带动
要想落实“转变教学方式”这一教研目标,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选择了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提出并建构了“品德自主高效新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系统性设计和程式化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快速转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展示汇报→评价反馈。
自主预习环节,要求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先学先练,明确目标,带着问题进课堂。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我们强调品德的预习任务分课前和课中(5-10分钟)完成。小组探究环节,通过“生教生、生帮生、师助生”等途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为展示互动做好充分准备。展示汇报环节,要求学生通过竞争、质疑、补充、辩论、评价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倾听——梳理——点拨——讲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引领。评价反馈环节,则是检验问题解决程度与成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再反思。
接下来,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鼓励各区教研员、名师、校长以及骨干教师等核心组成员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带头上示范课,而后各区、校教师则纷纷围绕这一模式开展研究。在研讨中大家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了适合本地区且操作性更强的模式。
到目前为止,以“品德自主高效新课堂”为基本模式,我市又形成了“激趣导入——自学课文——讨论问题——分配任务——小组展示——互动评价”的教学新模式,和以“探究目标——研读文本——收集拓展——感悟旁注——理解备课——合作交流”为基本环节的学习模式。这些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研讨反馈深化
围绕着新的教学模式,各区各校的教师们开始组织上研讨课。而每次听完研讨课后,教研工作者当天就会组织学校召开教研交流会,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研讨反馈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检验已有的教研成效,更主要的是希望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而发展新的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因能力所限而導致汇报的观点不够深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张教师既要尊重和相信学生,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的能力局限性,进行积极引导、适度点拨和大胆提升;针对学生汇报零散而课堂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的问题,我们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抓住主线,相机板书,最后总结,化零为整,回归整体;针对因学生汇报内容样样兼顾而导致课堂节奏慢、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汇报目标,大胆取舍。就这样,在具体的研讨反馈中,我们针对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发展新的教学策略,从而丰富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评价激励推动
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深圳市小学品德课堂已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如今,当你走进任何一节品德课堂,这样的情景必是常见的:学生大方、从容、自信地表达着;同学相互之间团结合作且配合默契;课堂成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
成效是显著的,但教研改革的行动却远未终止。因此,在整个教研改革期间,我们始终坚持以科研课题引领,通过表彰来鼓励和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在课题引领下,近5年来,我市品德学科开展专项继续教育培训24次,参与品德教案设计和说课比赛、论文竞赛的教师达600余人。通过竞赛和相应的表彰奖励,教师们获得了肯定,这进一步加强了其开展研究、深化改革的内驱力。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基本目标的教研工作,将会使更多智慧灵动的课堂在深圳这片沃土上诞生!
(作者单位:深圳市教研室
广东深圳 518021)
快递业发展模式需转变 篇7
近日,包括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百世汇通与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民营快递企业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 涨幅在10%~33%不等。记者在一家通达系快递公司关于下发派送费调整方案的通知中看到,该公司要求所有派件网点派送费最低标准2元/ 票,现行派送费标准低于2元/票的派件网点,统一上调至2元/票,高于2元/票的网点,派费标准暂时不变。对于提高派送费标准的原因, 该通知指出:为保障基层派件业务员基本收益,提高“最后一米”服务质量,促进公司和行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另一家快递公司的通知中,派送费提高的原因则是为了确保旺季正常运营,提升旺季期间网络服务质量,同时进一步促进网络再平衡发展。对于提高派送费通知的真实性,某快递公司的一位地区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予以确认。
对于圆通、中通、申通、韵达、 百世汇通与天天快递等六家快递公司不约而同的要求网点将派送费提高到2元/票,业界普遍认为六家快递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但相关快递公司负责人对此予以否认,表示这是企业自身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派送费用的提高仅是在快递公司内部实施,却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这是因为,根据以往经验,派送费的上涨将导致快递价格的上涨,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派送费用的提高,从目前来看,至少还是由快递公司内部消化。”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派送费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美誉度,最后的受益者还会是消费者。
快递业进入微利时代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4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 6亿件,同比增长51.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5.4亿元,同比增长41.9%。 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65.9亿元,同比增长59.8%;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30.6亿元,同比增长36.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15.9亿元,同比增长16.7%。 我国快递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而今年1 - 8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则显示,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7.9亿件,同比增长44.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38.7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5.9亿元,同比增长52.1%;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9亿元,同比增长32.2%;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2.5亿元,同比增长17.4%。数据表明我国快递业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伴随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也随之快速成长, 快递业务量已连续数年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然而值得关注的是, 与快递业务量每年大幅增长相反的是,我国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逐年下降,在行业长期低价竞争的现状下,快递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快递业件均收入为27.7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 2014年则是14.65元/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在近几年激烈的价格战下, 快递业已经进入“五毛”时代,即每票快件利润不超过0.5元。
“现在大部分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自电商,由于两者之间完全处于一种不对等的态势,电商卖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快递企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议价能力很低。”徐勇指出,在这种现状下,快递企业只能以低价、跑量的方式赚取微利,电商卖家很明显的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挤压、抢夺快递企业的利润空间。“现在不少电商卖家利用自己的货源优势,打压快递价格, 从中间赚取快递费,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电商是平进平出,从中赚取快递费差价,这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徐勇同时表示,快递业务量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则是当前快递行业的另一现状。徐勇指出,站在快递企业的角度,业务量不断增加、赢利能力却每况愈下,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实际上,面对当前行业的微利现状,快递企业也试图跳出目前的价格战。早在2011年年底,快递企业就在旺季宣布由免费派送调整为有偿派送,即每票快件增加0.5-1元的派送费。2013年5月,快递公司曾开始对面单收费。当时在消费者看来,这只是一种变相涨价行为。去年8月,中通、圆通、申通、汇通、韵达和天天等6家快递企业的重庆分公司取消了此前对重庆电商卖家的“协议价”, 统一执行新的价格:四川、重庆首重5元每公斤,续重2元每公斤,除偏远城市和港澳台首重6元,续重3元。
然而快递企业的这些举措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过度竞争的现状。部分原因在于涨价的差额被逐年上涨的成本所抵消,而最根本的还是行业过度的同质化竞争。
行业亟需转型
尽管目前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整个行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距离快递强国还有较长距离。国家邮政局在发布的2014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就明确指出, 快递行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行业大而不强。业界对此分析指出,我国整个快递业的发展滞后于全球化进程,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而且业务模式比较单一,网络化、一体化服务能力不强。并且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互信度和协调性较差,行业整体水平还处于相对低端的状态。相比DHL、Fed Ex、UPS等外资企业, 国内快递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本土优势,同时人力成本相比欧美也要低廉很多,但这种优势在近年来国内各种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已经开始逐步被抵消。
“得益于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快递行业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总体来说,我国虽然成为全球第一的快递大国, 但距离快递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整个行业呈现出的是大而不强的态势,高速增长的量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徐勇在评价当前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时指出,快递行业目前还处于以价换量的增长阶段,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带来的是行业非理性增长,收入增长和量的增长存在明显的差距,微利化甚至无利化的增长导致服务质量无法提升、竞争无序,这些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见得是好事。
教育模式转变应从点滴做起 篇8
一、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创设情境,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 要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 不再是为了考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面对低年级的学生, 怎样才能尽快使他们养成与民主、开放的课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学习习惯,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这个主导者营造创新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 从高高的三尺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 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 改变以往“填鸭式”的做法。要与学生平等沟通,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为学生提供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的机会, 使课堂上形成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 切实地做到生生互动。
(二) 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需要创设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有情趣的情境教学互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就成了每个学生自己喜爱的运动。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 教学《找春天》一课时, 先让学生认识生字, 自己给生字组词, 朗读课文, 在文中寻找春天的足迹。刚开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但半节课后则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等特征。这时就需要转入一种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脱离书本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春天, 从校园里寻找春天的样子, 从学过的歌谣里感受春天的美妙。全班学生可以合唱《嘀哩嘀哩》, 让学生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春天, 加深对春天的认知, 对课文的理解。相信这样的一堂课肯定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心情愉悦。
(三) 创设情境, 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同时, 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交往交流,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表达。要关心所有的学生, 尽量多给机会, 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让学生置身于跃跃欲试的情境中, 学会欣赏、倾听, 置身于欣赏评价, 乐于学习他人的活动氛围中。如教《揠苗助长》时, 出示表情郁闷的老农画面, 把小结寓意的环节变为“小博士”劝说这位老农。这样既创设了情境, 让孩子有说的欲望和有话可说, 明理后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说、用自己的理解感悟去说, 又在劝的角色下很好地表达, 在自觉地听别人不同的劝说中交流。
二、学生转变作业模式: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
教学如果围绕着“应试”, 作业的布置难免也要围绕着“应试”。这就使得布置作业的目的单一, 内容单调。低年级语文作业总离不开写生字、组词、背诵课文、完成练习册等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掌握教材的识字、认字等要求。对于这样的作业模式, 学生们没有新鲜感, 只是呆板机械地抄抄写写以应付教师的检查。
如何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如何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复习巩固功能, 发挥其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实践体会、发展思维的功能、让学生能对课后作业充满兴趣呢?
(一)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书、漫画书入手, 慢慢地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自觉性差, 自主学习能力弱, 课后作业的完成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农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父母长年在外务工, 家里只有爷爷奶奶, 加上自有课外书的缺少, 使得课后作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一情况, 可以在班里创设“图书一角”, 由学校提供课外书, 每天安排半个小时给学生看课外书。要求学生边看边摘抄好词好句, 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求学生看后简单谈谈读后感, 并能与其他学生交流。这样既会加深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印象, 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 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自己查找学习资料的好习惯
比如教《植物妈妈有办法》后, 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资料, 再记录下来, 在课堂上介绍“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在农村校, 有关的知识资料比较缺乏, 这时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 到菜园、到野外亲自观察。或者向菜农、向长辈询问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讲究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与训练性, 注重它的全面性, 提倡它的探索性与开放性, 那么, 学生就会逐渐地从呆板机械的抄写中转变到乐趣无穷的探索中。
以改革促外资准入模式转变 篇9
7月初的第五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一项成果是, 中美达成共识, 中国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制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为基础, 与美方展开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这意味着历经九轮的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表明中国外资准入模式与管理体制将面临重大改变。
准入前国民待遇已成国际投资规则
所谓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对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划分, 准入前国民待遇分为两类:有限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全面的准入前国民待遇。
有限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以“选择准入”和“正面清单”为主要特征, 东道国对于投资自由化的程度、步伐及准入条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这种模式适合以渐进方式推进投资自由化的国家。
全面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则以“选择不准入”和“负面清单”为主要特征, 即原则上对所有的外国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 在准入阶段通过“负面清单”方式列明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 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这种模式缩小了东道国的自由裁量权, 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东道国控制外资准入的传统权利。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全球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此种模式。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行了全面的准入前国民待遇, 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印度拒绝与美国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承诺“负面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模式, 但同时在与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做出了“负面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承诺。
探索“中国版”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目前我国对外资准入仍采取有限的准入前国民待遇, 即以“选择准入”和“正面清单”为主, 行业准入主要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 》版, 其中包括鼓励类行业354条、限制类行业80条、禁止类行业39条。
而目前多数国家实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模式遵循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中的投资条款, 采取“负面清单”+“不符措施”模式, 美国最新修订的双边投资协定范本 (U.S.Mode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2012) 进一步对“不符措施”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说明, 成为各国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时参考的对象。
按照国际惯例, 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一旦制订, 东道国对于清单内容的延续和修改应保持透明, 并履行相关的通知和磋商义务。同时, 在采用“负面清单”给予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模式下, 东道国也允许采取一定的保留措施。这些保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般例外、临时保障措施和以否定列表形式保留的不符措施, 其中不符措施尤为通用。
不符措施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现有不符措施的保留清单;二是未来可以实行新的限制性措施的部门和活动领域。
通常, 不符措施应分别对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企业高管国籍和业绩要求等原则和规定提出保留, 并包括履行必要行政程序的要求。同时, 东道国还应遵循透明度原则, 披露采取不符措施的部门或事项;与采用不符措施相关的国内或国际产业分类标准;维持不符措施的政府部门级别;不符措施的法律依据等。在未来不符措施的制订上, 也应分别对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企业高管国籍和业绩要求等原则和规定提出保留。
如日本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保留禁止外国人参与国有资产处置的权力;保留采取与补贴有关的措施的权力;垄断行业开放后, 仍保留采取与维护、指定和取消公共垄断 (包括私营化) 有关的措施的权力;在互惠基础上处理外国投资者与土地所有权、租赁权有关的事项等等。
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产业竞争力水平较弱, 政府监管和调控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采纳以“负面清单”为主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模式时, 制订一套全面并透明的“负面清单”与不符措施列表显得尤为重要。
以印度尼西亚的外资“负面清单”为例, 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包括了农渔业:大麻种植、某些鱼类品种的捕捞、珊瑚环礁的清除等;制造业:酒精饮料的生产、有毒或放射性矿产的开采、化学武器及爆炸物等的生产等;交通业:地面终端站和秤重站的设立与运行、机动车车型检测及定期测试、通信与导航系统、交通信息提供系统、空中交通引航系统等;信息与传播业:包括广播频道和卫星传输的运营与管理等;文化与旅游产业:包括公共博物馆、历史遗产、传统民居及周边环境、赌博业等。
而设定条件进入的行业则包括了农业、林业、海洋和渔业、能源与矿产业、制造业、国防军工业、公共事业部门、商业、文化与旅游业、交通业、通讯与信息业、银行业、其他金融业、人力资源与移民部门、教育业、医疗服务业、安全部门等在内的17个行业中的274个分行业。其数量远远多于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 》中的限制类与禁止类行业。
此外, 印度尼西亚“负面清单”不符措施也包括了有条件许可、股权限制、地域限定、特别许可、企业高管国籍、业绩要求、中小企业准入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因此, 未来中国若实行以“负面清单”模式给予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 首先应全面系统地评估现有产业与政策, 并结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特点, 力求制订一份全面详尽的“负面清单”, 同时还应注意与国内现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相互衔接。
在初始的负面清单行业选取时, 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修订版, 对20个行业、95个分行业进行全面梳理, 在“负面清单”分行业的选取上, 至少应包括目前《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 》中禁止类的产业, 而限制类的产业应根据目前准入条件制订详细的不符措施的保留清单, 同时制订出未来可能的新的不符措施清单。
“开放与监管并重”促外资管理体制改革
给予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意味着对投资自由化进一步承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丧失对外资的监管权。已签订准入前国民待遇条款的国家, 仍对外资准入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监管。
如美国尽管对外国直接投资没有专门的审批程序, 但存在大量与投资相关的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法律, 其中包括反垄断、并购、劳工待遇和社会保障、出口控制、环保和健康安全方面的内容。
在对外资进入的监管方面, 美国制订了Exon-Florio修正案, 并建立了外资监督审查工作委员会, 对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公司进行审查, 以此限制外资并购。
而欧洲国家以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法为基础, 以证券法、公司法和竞争政策作为操作依据, 同时结合社会保障法、劳动法, 对外资展开监管。在监管机构方面, 英国建立了公平交易局和垄断与并购委员会, 法国设立了公平交易、消费者事务与欺诈控制局和竞争委员会, 德国设立了联邦卡特尔办公室, 承担着对外资的监督和审查职责。
作为发展中国家, 印度尽管于1991年就对外国投资者实行了“自动许可程序” (Automatic Route) , 2000年制订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但同时对某些行业还保留着“前期许可”审批制度, 印度政府对外资进入需经批准的行业要进行4-6周的审查。在印刷、媒体、品牌店零售、通讯等服务业领域, 印度政府除对外资进行股权限制外, 还存在着严格的监管程序。
但同时, 中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 政府监管和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现阶段全面取消外商投资审批制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因此, 目前应遵循“开放与监管并重”的原则, 选取部分地区作为外商投资备案制试点区域, 逐步放开外资审批权, 并建立跟踪与评估制度, 不断积累对外资准入、设立和经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经验。
当前, 可在刚获审批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先行开展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制订外商投资审批的“保留清单”, 对清单以内的行业仍沿用外资审批制度, 而“保留清单”以外的行业可取消审批, 实行外国投资者投资备案制度。同时, 列明“保留清单”以外行业的不符措施, 作为审批例外。
另一方面, 在逐步建立外商投资备案制的基础上, 应继续深化开展商事登记改革。如建立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审批与监管相统一的登记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建立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监管制度;构建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等。
WTO
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篇10
农村高中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差, 学习地理的热情不高,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教, 学生被动的学习, 课堂上很少有活力。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在提供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的同时, 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目的,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注重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而在现实教学中往往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许多所谓的实践活动因为种种原因却极少得到落实。作为教师, 我不断的深思, 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真的是因为基础太差吗?地理真的那么抽象难学吗?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该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呢?为此, 我不断的专研教材, 努力寻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创新的教学呈现方式。通过以“福尔摩斯”角色扮演为主的教学模式, 能有效的运用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
二、课堂教学片断
故事情境导入:
最近家位于生态马站的“的哥”老是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家被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灰尘哥”。说起这位“灰尘哥”, “的哥”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它来的这几天把“的哥”的家搞的是乌烟瘴气, 到处都是灰尘, 以前半个月才洗一次澡的“的哥”, 现在不得不每天洗, 并且多年不带的口罩也带了起来, 就这样每天嘴巴里面还是有很多的灰尘。更让“的哥”苦恼的是, 他根本就不认识他, 故向我们发来求助信, 帮它调查一下这位神秘的“灰尘哥”。
师:大家想知道这位神秘的“灰尘哥”是谁吗?想知道他为什么死皮赖脸的赖在别人家里吗?那就当一回福尔摩斯吧! (看到因福尔摩斯的照片让在场的所有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 教师故意停顿了一下) 但是福尔摩斯也不白当的哦, 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做个项目调查, 从中看看哪个同学最有当福尔摩斯的潜质。
(通过以竟当“福尔摩斯”为由展开课堂学习, 学生情绪高涨)
调查项目一:“灰尘哥”本名是?是何方人士?
【实地取证】展示“的哥”受骚扰的证据图片。
【新闻调查】播放“阿六头说新闻”视频
(通过实地取证和新闻调查两个活动之后, 刚才还面对着什么是“的哥”和“灰尘哥”一脸迷惑的同学, 竟然能够异口同声的完成了第一个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二:“灰尘哥”的家乡出现了什么情况?
师:灰尘哥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来到马站?他的家乡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走访调查】课件展示西北地区荒漠化图片4幅。
师:大家知道以上4幅图, 反应了什么现象?
生A:荒漠化, 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耕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师:荒漠化分布很广, 对人类威胁大, 但是大家知道它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吗?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教师趁热打铁, 课件展示“专家”照片进行释疑)
【专家释疑】广义荒漠化不仅包括沙质荒漠化, 还包括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盐漠化等。我国西北地区是以沙质荒漠化为主, 而在我国的南方土地退化以后, 出现的荒漠, 我们称为“红色荒漠”。
(当学生看到课件中以专家自称并带着博士帽的老师照片时, 爆发出狂笑, 课堂氛围极为活跃)
调查项目三“灰尘哥”的家乡为什么会出现荒漠化呢?
【深入调查】结合西北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图片, 探究灰尘哥的家乡出现荒漠化的原因
(可能因为“福尔摩斯”吧, 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得很激烈也很认真, 不同组间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
【资料整理】根据学生收集过来的资料, 整理并填写下表。
师:除此之外, 你认为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B:人类活动
【板书】“背后黑手”——人类
(当老师在板书时, 林峰竟然激动着喊道:“我是福尔摩斯, 看我的侦探!”, 全班哗然……老师索性接过话茬)
师:这位未来的福尔摩斯先生, 根据你的侦探, 人类干了哪些事情引起了土地荒漠化呢?
林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渡农垦、过渡放牧、过渡砍伐、工矿交通中不注意环保……
师:我们这位未来的福尔摩斯先生的侦探正确吗?人类的这些活动真的会影响到“灰尘哥”的形成吗?
(当其他学生听到老师称林峰为未来的“福尔摩斯先生”, 其他同学情绪极为激动都焦急地去翻课本……当然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呵呵。)
调查项目四:西北荒漠化除了行形成了“灰尘哥”以外, 有没干别的坏事呢?
【调查取证】播放荒漠化的危害视频
师:结合视频显示, 看看哪位“福尔摩斯”能够找出荒漠化的危害?
【罪状罗列】:
生B: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村庄、农田、铁路、公路受到风沙的威胁。
生C:植被丧失造成表土裸露, 生物的生产能力下降, 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生D:空气质量下降, 到处都是尘埃。
…… (看到全班那么难得的兴奋, 别提心里多高兴)
调查项目五:怎么样才能让“的哥”快乐起来, 让他不再受“灰尘哥”的影响呢?
【合作探究】让“的哥”避免“灰尘哥”骚扰而快乐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各抒己见, 提出方案……)
师:根据刚才的调查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以下调查报告。
三、案例反思
经过这节课, 反思自己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 确实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在地理课堂教学总是太过注重教科书的既定模式和文本解读, 学生的感触与思维绝大多数只能停留于地理教材既有的模式。这种教材模式是根据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确定的, 而非针对我们农村高中的量身打造, 课程的编排和教学情境更是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进入高中学习阶段,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大为加强, 农村学生往往感觉地理太过于抽象, 学习力不从心, 无从下手。
二是许多时候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只是尽可能的将教材中的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许多探究活动的开展也纯粹是课堂走过程, 名存实亡。新课标要求“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更是纯属“扯淡”。
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模式 篇11
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在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在我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在各个小学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体育教育产生影响。
一、“体育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体育新课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思想发生转变
在我国,小学在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传统的教学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思想普遍重视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被动性,同时没有从小学生健康的角度看待体育教学活动。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开展,作为一项基础性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小学体育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并且在体育新课标中得以规范,进一步形成指导小学体育教育的新思想,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思想相比,这种新思想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侧重健康教育,同时将传统的被动式体育教育转变为主动式体育教育。另外,在体育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创新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在我国,小学在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先讲解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基础知识, 然后进行示范,最后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运动方式进行模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各种单项动作。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体育动作,确保学生的每一个动作最大限度地标准化。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体育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法,忽视了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在体育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帮助学生培养体育能力,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进一步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训练的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丰富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采用模仿式练习,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练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小学生培养体育精神。另外,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对课外活动进行充分利用,帮助小学生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通过组织进社区活动,让小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排练体育节目,然后在社区活动中进行展示,借助这种方式帮助小学生增强学习体育的信心,激发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利用“体育新课标”提升小学体育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不断丰富“体育新课标”内容,创新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1)在实施“体育新课标”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2)按照“体育新课标”組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将主体地位真正归还给学生。体育教师通过设置体育游戏,将教学内容融入体育游戏中,在游戏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进一步帮助小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另外,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按照“体育新课标”要求,需要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对此,要求小学体育教师领会体育新课标精神,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指导,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利用引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论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使其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实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与“体育新课标”要求的“健康第一”相一致。对此,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充分认识“体育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通过丰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小学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转变领导方式须优化心智模式 篇12
转变领导方式既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 体现在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上, 更是一个理念上的命题, 体现在转变理念、优化领导干部心智模式上。心智模式决定行为方式, 可以说, 转变领导方式关键在于优化领导干部的心智模式, 只有在心智模式上实现突破与革新, 才能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心智模式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思维惯性。其表现为个人在与之相关的外部事物变化时, 做出的第一反应, 或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变化的思维定式, 以及由这种思维定式决定的思想、心理、行为的转换方式。领导者心智模式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或在指挥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经验等, 它具有显著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领导者的心智模式决定着其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有什么样的领导方式, 也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
当前, 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一系列心智模式的定式问题, 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譬如部分领导干部有“好看”情结, 缺乏正确的“政绩观”, 淡化“执政为民”的基本信念, 喜欢“形式”, 忽视为民众办“实事”。一说发展, 习惯于用“包装”塑造形象, 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总想用“最新”的, 忽视“适用”的、“实用”的。部分领导干部有“好利”情结, 缺乏正确的“经济观”, 缺乏科学完善的“目标体系”。为了突出政绩, 有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忽视民生问题, 忽视社会经济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有些干部存在“专权”情结, 缺乏正确的“权力观”, 淡化了“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为谋”的公仆意识。领导干部凭着感觉抓工作, 决策时往往自以为是, 把自己的假设合理化, 凭感觉和个人兴趣决策。如此等等。
上述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心智模式问题其共同特点就是在心智中没有科学发展的理念, 即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所以在政策制定、决策以及实施过程中往往潜意识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因此, 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 要通过优化领导心智模式促进领导方式转变,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广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是在实践中反思。反思是改善心智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有些领导干部自我反思能力不足, 出现问题时不能首先自检, 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 把精力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及结果上, 不能通过问题学到一些东西。这种心智模式常隐藏在内心深处, 不易被察觉, 也很难受到检视。因此, 实施反思心智模式, 必须建立组织的工作检讨机制, 并制度化。只有在实践中反思, 才能在反思中提升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