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对策

2024-06-23

转变对策(精选12篇)

转变对策 篇1

一、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

一是严保耕地红线, 注重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耕地保护制度得到落实。第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第二, 主动转变用地管地观念, 严格管控用地需求, 优化经济结构,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注重做到精细规划精细管理。在发展目标上重经济速度同时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用地导向上实现以地生财以资源、矿产并重, 让资金跟着土地走, 发挥土地政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管控作用,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和产业过剩项目落地。第三, 通过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节约集约等措施, 破解用地紧张难题。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统筹兼顾各类建设用地。加大城市和企业土地挖潜力度, 着力整治“空心村”。严格控制工业和其他项目的用地标准, 分类制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和投资强度标准, 实现差别化供地,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二是强化规划引导, 注重土地供应调控体系的构建, 土地利用配置结构持续优化。第一,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导向机制。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前提,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生态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统筹协调各业用地, 科学安排各业用地布局, 合理调整用地空间。第二,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和用地指标分类管理。改进计划管理、提高指标配置效率, 调控经济健康运行。

三是明确政策导向, 注重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 土地投入产出效率逐步提高。第一, 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在控制增量引导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初次配置推进土地市场交易等方面做出相应约束与激励有效结合的制度安排。第二, 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第三, 加大房地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认真执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

四是发挥市场配置, 注重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指导意见》, 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实现城镇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互动双赢。

五是创新审批制度, 注重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完善, 土地行政审批速度全面提升。第一, 改革审批制度, 加快用地审批。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并则并”的原则, 建立市、县区、乡镇建设用地报批分级审查制度。第二, 解决规避规划调整、计划控制和行政审批, 以预审代审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未批先用或批少占多, 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不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不到位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三, 建立齐抓共管新机制, 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实行部门联动, 坚持联席会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 我们认为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 已经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 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突出, 调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有待增强, 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议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土地供应调控机制。按照“规划控制—计划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以土地的实际供给引导经济建设、结构转型对土地的需求, 全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调控体系, 努力实行“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供应新模式。首先, 及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新城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等加强衔接, 在规划中为国家、省重点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用地预留空间。其次, 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将指标分解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 推行以产业发展规划为目标的分类下达用地指标的方式。

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首先, 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别年期制。根据工业企业更替演变的周期规律, 总结完善我市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和工业用地出让缴纳保证金政策, 允许部分用地根据产业及具体项目的需求确定出让年限。通过工业用地出让期限的调整, 加快传统型工业企业淘汰更新频率,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次,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税收产出考核办法。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分级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制度试点, 研究建立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税收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考核, 降低占地受益提高保有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第三, 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对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 严格规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方式。

(二) 进一步完善政策,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正确导向

一是要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首先, 研究制订转型升级项目供地目录。结合项目建设, 优化制造业用地结构, 努力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的土地利用格局。其次, 优化调整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开展建设用地“双控”指标实施成效评价, 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在完善产业类别和定量指标基础上, 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 完善建设项目用地准入制度。第三, 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加大评价成果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解、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农粮主产区建设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力度。

二是要研究制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首先, 制订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激励措施。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其次, 研究建立存量土地市场退出机制。

(三) 进一步鼓励创新,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监管体系

一是要研究制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方法。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监督机制。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跟踪检查, 强化批后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信息通报, 推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施情况实地抽查, 建立房地产开发违规企业黑名单制, 对进入黑名单的单位限制其参加招拍挂拿地。

二是要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根据批后监管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的信息流, 理顺信息采集渠道, 有针对性地采集既与经济运行情况相关联, 又能反映土地供应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效果、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基础信息。

(四)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 切实维护农民拥有土地的合法权益

加大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实行谁管理谁登记, 造成农地产权分散登记, 不利于规范管理。农地管理法律法规相对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方式、程序、利益分配等都缺乏操作细则, 无法可依。宅基地管理等相关政策制度不尽完善, 难于具体操作。

(五) 积极尝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加速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推进我市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引进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二是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 促进土地集中整合。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六) 坚持“工业项目上山、设施农业靠边、整合分散庄点、盘活存量资源”的思路, 为打造驻马店粮食主产核心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一是向空心村、滩涂、岗岭开发农业用地,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农民居住用地存在严重超标, 通过“空心村”整治, 不仅可以使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还增加了耕地面积, 同时还为城镇发展和项目建设置换用地指标。二是向浅山、丘陵、坡地要工业用地, 让工业项目上山“落户”。驻马店市西部五个县区都有部分区域属浅山丘岭地带, 东部几个县也有一些岗岭和坡地, 易于开发整理, 也易于项目建设, 可以有选择地让一部分工业项目上山。三是加强旧城区、棚户区、低效利用区改造,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摘要:土地关系国计民生, 支撑各行各业。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来说,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宏观调控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么, 驻马店市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土资源部门, 应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政策,经济发展

转变对策 篇2

周 萍

(和政县龙泉小学,和政,731200)

【摘要】当前新课改已深入发展,课改中成果累累,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正在形成。然而据中国教育学会第17届年会暨“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研讨会的报道,新课改在农村的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更是困难重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令人堪忧。

【关键词】农村;教学方式;原因;思考

一、当前新课改已深入发展,课改中成果累累,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正在形成。然而据中国教育学会第17届年会暨“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研讨会的报道,新课改在农村的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更是困难重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令人堪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教师观念转变慢。当前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现状是一些素质高的教师要么“孔雀东南飞”,要么跳槽其他行业,多半是老师范或民转公的教师,还有很多招聘教师,他们待遇低,无心钻研教学,这样的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信息闭塞,自身业务能力偏低不能给学生注入新鲜血液,更有甚者“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

(二)书本知识中心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困难重重。很多教师认为课本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唯恐教漏或少教,他们不联系生活实际,无法让学生解决书本以外的问题情境,也不能把新鲜的知识和信息引进课堂以开拓视野,教学只是书本的记忆和肢解。

(三)课堂中心化,实践活动形同虚设。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模

式的理解很为狭窄和落后,他们往往把教与学的活动局限在教室、课堂上,而且多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课本内容的呈现——教师点拨讲解——学生综合练习——学习效果检测评价”。既没有学生走出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请进来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手段方法单一,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现阶段是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应该是五彩缤纷的时候,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手段任然是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教学设备,但不少教师不愿用或不懂相关的教学设备,更不说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根据广大农村教师的现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是首要任务。要着重领悟以下新改革理念:一是“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二是“生成动态”的课程形成观。教材知识范例,是师生对话的“中介”,课程不再是教师独控的“文本课程”,而是师生共同构建的“体验课程”。三是真正建立起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四是建构性教学观,就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合作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五是树立“有效教学”思想。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三个百分百,即百分百的参与、百分百的关注、百分百的达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不知晓以上课程观念,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实践,那么,即使有再大的教学热情,最终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了。

(二)要加强进修与自我砺练,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争取每一次走出去学的机会,哪怕是学区内的研讨,竞赛,都要积极参与,不断总结经验,并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加强每节课的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优化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知识、情感、实践以整体素质发展的需求,结合各学科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学期、单元、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并且设置目标要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使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实行双向调控,即目标、效果、实施、及时反馈、适当调控。

2、要优化导入。最佳的导入是整课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设置悬念,恰到好处的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3、要优化课堂问题的设置与提出。教师在课堂问题的呈现中要注意趣味性、灵活性、促思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思维方式。

4、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师生对话交流的中介,课本只是“砖”,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抛出你的“玉”,科学理解教材的内涵,创造性选择并运用课堂教学内容。

5、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过去教师一般运用“五步教学法”,而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下,新的课堂结构形式应运而生,如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六步自学课堂结构形式,邱学华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结构形式”等。实践中,很多教师根据实际和自我特点采用了诸如平等参与式、合作探究式、辩论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结构形式,正是这些不同的课堂结构相识决定着教师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使教学目的更明确,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6、要优化练习。课中课后的练习设计要努力做到有目的性、针

对性、整体性、多样性、趣味性,紧紧与生活数学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7、要优化评价机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表达欲望、成功欲望,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要不断的发自内心的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让学生享受到被人认可欣赏的快乐。评价时要注意:倡导民主化的评价,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注意随机性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总之,农村教育现状与时代步伐存在很大的差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信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论文编号:

甘肃省省委宣传部、教育厅

教改论文征集﹒评选

论文名称: 农村教师教学方式的思考与转变对策

试点项目:06-128-23 4 作者姓名:周萍

工作单位:甘肃省和政县龙泉小学

通讯地址:甘肃省和政县龙泉小邮 编:7312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554721707qq.com

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

2011年10月

转变对策 篇3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目前,民营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比重已达半壁江山,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省市甚至已占80%以上。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前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民营经济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严重削弱,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越来越凸显。为此,民营经济只有加快调结构、促转型,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全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一、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经济除少数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注重技术进步、坚持不断开展自主研发外,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普遍忽视技术革新和进步,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企业整体缺失核心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匮乏。企业利润主要依赖于增加对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和使用,其结果往往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陷入低端设计、虚弱品牌、微薄利润的困境,企业缺乏内在的持久的发展优势。

2、产业层次低,利润空间狭小

现阶段,除少数民营企业从事高附加值的产业外,多数企业仍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初级加工和以工业原料供应为主的上游行业及轻工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层次较低,产品缺乏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商品大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制造工业,属于中低端加工装配环节的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增值率较低。同时,大量出口产品为贴牌生产,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不到20%,企业自身获得利润有限。

3、节能减排意识差,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民营经济组织中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占据较大比例,这些企业缺乏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热衷短期行为,追求短期利益,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水平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却相当可观。粗放的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增长对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导致企业运行中资源、环境、人工成本的制约日渐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日益强化和中外贸易磨擦的不断加剧,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面临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4、管理方式落后,企业生命力缺乏保障

我国民营经济组织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一是大部分民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决策与管理主观性强,随意性大,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相差甚远。二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不注意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忽视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及个人的发展。三是缺乏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保障的管理,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民营企业生产和提供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有毒有害的产品,如近年来出现的“污染饮用水”、“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塑化剂”、“毒胶囊”等,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推动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1、推动民营经济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技术开发与创新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等特点,然而,民营企业大都规模小、资金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因此,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扶持。一是各级政府应通过财政投入、补贴等形式,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并通过政府资金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民间资本、外资等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二是破解创新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各级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管理体制,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同时,通过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措施激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扩大税收支持企业研发政策的惠及面,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普遍的均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2、推动民营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引导民营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生产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支持其从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低附加值产业转向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二是通过政策手段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建筑和交通工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占据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特别是面向民生和生产的服务业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同时,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商务、会展、外包、旅游、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型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3、推动民营经济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面对国内外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应加快融入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一是推动民营经济加大对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特别是要通过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促使化工、冶金、建材、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积极开发、利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并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二是运用价格、税收等措施,引导民营经济特别是从事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的民营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重视资源回采和环境修复,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约束和限制企业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随意浪费行为。三是运用各种合理的政策手段引导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其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其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降耗、消煙、除尘、污水处理等循环经济设备。

4、推动民营经济改善和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吸引外资、企业问相互持股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从传统的家族式经营向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学习、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规范化管理制度。同时,强化“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切实保障员工在劳动时间、工资保障、平等的就业晋升机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注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并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保障水平,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和需求,杜绝欺诈和非法谋取暴利行为。

5、健全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社会化支撑体系

通过政府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提高民营经济对社会资源的共享水平,如:向民营企业开放重大科研设备、公共实验室等资源;民营企业家及员工公平享受社会培训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法律、会计、仲裁、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物业管理、仓储物流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机融合。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等方面独有的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创建招才引智的新模式,吸引大批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马军伟,王敏.“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J].经济纵横,2011,(4)

农村干部现状及转变对策探析 篇4

一、农村干部的现状。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农村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已从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迈进, 但农村发展同我国的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的, 农村的发展速度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而这一重大使命的落实就依靠农村干部的工作, 然而, 作为联系中央和农村之间桥梁的农村干部现在却处于一个断层的真空地带。

现阶段,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在我国是最低的, 掌握现代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农民更是少之又少。农村干部虽然大多数是这些低水平人群中的佼佼者, 但仍落后于农村发展的要求, 不懂农业科技和科学的农村管理。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之时, 由于思维观念上的保守性和地域的限制, 农村干部自身不能完成现代市场观念的理论转型。科学技术在中国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仍处于原始状态, 广大农村干部仍然仅仅用原始的思想观念和保守落后的耕作意识, 带领广大农民支撑着农村这块贫瘠而博大的蓝天。农村干部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浮夸风和强迫命令, 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不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人治管理观念在许多农村干部中还有极大的市场, 奉行“人大于法”的专制主义思想, 导致农村中民主进程严重滞后。

二、当前农村干部的现状分析。

农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阵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集中反映就是农村干部出现的问题, 出现的不适应。

首先, 文化素质不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要求。由于文化素质低, 农村干部难以真正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精神实质, 而仅仅作为政策的执行工具, 把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政策挂在嘴上、写在纸上, 机械地传达, 并未实现理性行为的转型和提升, 不能结合本村实际情况, 落实实践。而不是领导农民发展农村的领导者、谋划者和开拓者。

其次, 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村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许多农村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 工作放不开手脚, 迈不开步子, 跟不上发展。有的小农思想严重, 小富即安、温饱即足,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 怕冒风险, 怕担责任, 守业有余, 创业不足,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转变对策, 强化农村干部建设

根据农村发展中农村干部的不适应和问题, 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改进农村干部的工作现状, 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促进农村大的发展, 必须尽快完成农村干部各方面的社会转型和角色定位。

(一) 对农村干部实行强化培训, 重塑政治观念。

“群众富不富, 关键在干部。富得快与慢, 全靠领头雁”。因此, 要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 结合农村干部实际, 对农村干部开展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乡村管理知识的强化培训。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 使农村干部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使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干部在接受强化培训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使思想与市场经济接轨, 想问题办事情要有新思路, 要因村制宜, 科学谋划本村发展的新路子。从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出发, 重视扶持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 积极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 调整好农业经济结构。要吃透“内情”, 对本村的资源、人才、产业、区位等情况详细了解全面掌握, 同时又要了解市场“外情”, 找准本村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扬长避短,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发展本地农村, 从而完成市场经济时期理论观念和实践行为的全面转型。

(二) 调整和改革农村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的系列机制。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在选拔、任用和管理上也必须下工夫。一是拓宽视野选好人, “任人唯贤”。扩大选人、用人视野,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二是千方百计激励人。要建立和完善对农村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激励机制, 关心、支持、爱护农村干部, 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努力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他们的实际困难, 要热情关心和照顾;对打击报复农村干部的行为, 要依法处理。

(三)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重构价值体系。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新理念, 对加强农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重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要求农村干部做到勤政爱民, 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 带领群众致富。使农村干部在思想和理论转型的过程中, 获得思维与行为的合理归趋。从思想上和行动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亚里士多德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必须使全邦各部分 (各阶级) 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四) 坚持依法办事, 建设法治农村和法治农村干部

农村干部要实现其思想和市场经济融通合流, 完成时代使命, 必须克服传统单纯的政治——行政整合模式下的管理体制, 使法律意识内化为其自觉意识, 形成一种法治精神, 由“人治”向“法治”的时代转变, 依法治村, 依法办事, 知法懂法、带头守法, 加强对农村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系统法制教育, 做到拿来就用。真正实现建设法治农村和建设法治农村干部, 在基层中有效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570页

[2][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第88页

[3]刘洪潮《外国腐败之风与廉正之道》[M], 新华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4]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1月第1版

[5]梁约平《管理中的“善”“恶”二元论质疑》[J], 《管理世界》 (京) 1996.6.194—196

[6]王憨群《领导干部如何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J], 《人大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研究》杂志社

[7]赵禄祥《政务公开论》[M],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8]李健华、周萍《官德:身份伦理的视野》[J], 《湖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长沙) 1991.2.41—46

转变对策 篇5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

在经济发展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如何对现有的经济发展体制和机制进行较深层次的变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最优化,是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沈阳市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未来一段时期,如何保持现有发展态势,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进而实现全市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值得思索。

一、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05年以来,我市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业经济区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牢了基础。

(一)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截至2008年,全市共新建、改造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5.1万亩,是过去几年建设的总和,小区建设标准高、集中连片规模大,在省内首屈一指。二是积极开拓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已经确立了花卉、树莓、食用菌、寒富苹果和花生等五大主导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业已形成。截至2008年底,全市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45万亩,累计达到239万亩;新增一村一业专业村207个,总数达到607个。三是积极推进水产业发展。扩大了设施渔业的建设规模,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新技术,逐渐提升设施渔业生产经营水平。截至2008年,全市新建水产富民经济小区57个,新增设施面积0.5万平方米,设施渔业面积发展到6.24万平方米。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几年来,我市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300家,是2004年的1.53倍,其中,规模产业化龙头企业58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4家,省级25家、国家级6家),是2004年的1.81倍,规模产业化龙头企业增速高于农产品加工企业2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实现利税40.9亿元,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62家、10亿元以上8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户均产值由2004年的4861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008万元,增长了30.6%;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4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0%以上,有50%以上的种植面积和70%以上的养殖业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轨道。

(三)农业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农业经济区规划目标、建设标准、建设原则、保障机制和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通过以奖代拨等方式,支持农业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二是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区规模。按照“一乡一业、多乡一业”发展思路,农业经济区树莓、葡萄、果蔬、万寿菊、蛋鸡、肉鹅、肉牛等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08年,全市13个农业经济区、20个主导产业区新拓展树莓、葡萄、果蔬、万寿菊、寒富苹果等种植面积30万亩,蛋鸡、肉鹅、肉牛等800万只(头)。三是组织体制进一步完善。于洪九龙河和苏家屯永乐经济区分别任命了经济区管委会主任,着手组建管委会及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强化。在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检测、执法队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保障下,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511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50个、有机食品10个,“三品”认证累计达到402个。全市9家农贸市场和25家大型超市建立了蔬菜检测站和检测点,共抽检市场蔬菜样品5.5万个、超市蔬菜样品1800个,合格率均为99.3%,扣押并销毁农残超标蔬菜12.7吨。

(五)农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目前,全市已成功注册果蔬出口基地19.8万亩,带动农户7.6万户,成为省内第一个获得批准、东北地区最大的果蔬出口注册基地。同时,还与省内10城市联合举办了农博会,展位总数达500个,参展企业430家,涵盖了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4个省85个城市,是历年规模最大的一届,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搭建起城乡互动、对外交流的有效平台。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一是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主的农村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区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个、乡镇级23个。二是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收尾工作,除极个别村组需合同到期后进一步延包外,实现了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三是开展了以村为单位的清理耕地、承包地和机动地面积三个“清仓见底”工作,在全市40个乡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目前流转面积达到41万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足。当前,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龙头企业规模小,初加工农产品多、精加工少,附加值较低、产需结合不够问题长期存在。二是现代农业市场机制亟待确立。农企与基地、农户联系松散,产业链条衔接不紧,还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整体,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三是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多数以内销为主,出口创汇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建立。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科技服务等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各类服务组织改革急需深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全国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必然有着新的发展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看到,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还包含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

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未来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延伸说来,应实现以下几大转变。

——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出口虽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产品自身质量、技术标准,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影响,市场拓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产品的市场空间存在局限,仍以国内为主。因此,必须着力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当前,我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未来,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向现代农业服务水平提升转变。当前,涉及全市农业各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承载着服务能力拓展的基础设施、机构、人员等硬件配备以及体制机制尚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广泛需求。因此,要通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保障体系、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来不断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供有力保障。

——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目前,我市农村人地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的被动局面必须得到彻底转变。未来,要立足于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三、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未来一段时期,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突出科技兴农,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紧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未来五年,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万吨左右,各类农作物亩均效益达到千元以上,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达到万元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比例8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的生产小区、基地比重达到90%以上;创造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30个以上,农产品出口总量力争突破5亿美元,出口供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左右,出口总量进入全省乃至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有林地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

围绕以上思路及目标,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资金供给短缺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五年,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切实保证本级财政投入,吸引信贷投入、鼓励农户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促使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实现支农资金的集中和放大;逐步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拓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吸引民营资本、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此外,还要优化农村软硬件环境,形成良好的引资氛围,广泛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注入。

(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改进要通过进加快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向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构建我市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体来讲,一是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20万亩。同时,继续做大现有的树莓、花卉、花生、食用菌、寒富苹果及蔬菜等特色产业,每年选择5-8个乡村,5-6个新品种,培育、开发新的主导产业,扩大一村一业、一乡一业规模。二是要稳步发展规模化经营。通过经济区建设推动规模化经营。同时,继续加强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辅以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向经济区聚集,拉动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13个农业经济区主导产业达到200万亩,一村一业专业村达到1085个,高效特色和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00万亩。三是要继续做强畜牧业。要保持我市畜牧业规模在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的传统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以生猪、奶牛、肉牛、肉鸡和蛋鸡等为主的畜牧业,使畜牧业收入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积极扶持农民组织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高效农业,创建优质品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让广大农民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一是要大力开展“三A”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使其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间,全市建设A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在继续落实我市《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涵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在贷款用途、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步伐。三是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整农业产业化链条,支持龙头企业自建基地,全市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00户,初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的必要手段。因此,未来一段时期,要突出抓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在未来几年,重点围绕四大产业区、六大产业带,通过多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道路、桥涵、林网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使中低产田变为高效田,最终实现新增高效田100万亩的发展目标。二是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对重点灌区、排水站的更新改造,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要大力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以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全程、配套齐全、便捷高效的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力支撑。一是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二是通过完善农产品监测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强化标准化生产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突出抓好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乡村动物防疫、重大植物疫病预测预警等重点内容建设。四是通过40个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先行先试,进一步组建县、级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五是通过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六是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重点突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销对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改善创新。七是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多渠道融资、金融担保、农村资产抵押、信贷服务、农业保险五大平台建设。八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农村信息资源,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应用水平以及信息服务质量。

(六)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促进生产,扩大消费重要载体,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市场的双向互动将是未来我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市场需求进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着力支持鸡肉、牛肉、蔬菜这三类大宗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巩固加强日、韩、俄及蒙古市场,积极开发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加工专用农产品生产的比例,推进产销衔接,在稳固本地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转变对策 篇6

【关键词】英语 学习 后进生 问题 转变

一、英语学习后进生形成原因分析

1.性格内向,不愿意交流表现自己。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较闭塞的环境,很少接触外人和陌生人,加上父母与他们又缺乏交流,因而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得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而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这样也就造成英语成绩的落后。

2.对英语学习无兴趣,没有具体目的。长此以往,他们就成了所谓的“英语后进生”。后进生在学习英语上心理存在着障碍。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在小学阶段某些原因造成对英语的抵触心理,七年级也没当回事,而八年级课本中的课文或对话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深入,大大超过了这些学生生理负荷所容许的范围,使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心理,渐渐地形成了心理障碍。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这种状况,帮助这些学生,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英语。要帮助后进生、转变后进生,就必须对症下药,摸清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

3.仅限于课堂学习,英语学习环境单一。由于地处内地,英语课几乎成了学生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因此课堂学习环境与英语学习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是在课堂环境里完成的,课堂环境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然而课堂学习环境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二是教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三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四是教师对学习困难生鼓励和表扬少。五是学生课堂表达机会有局限性。

二、英语学习后进生转变策略分析

1.区分后进生类型,有的放矢进行教育转变。对于学习勤奋但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英语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英语实验,让这类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概念和英语规律,并掌握英语习题解题技巧.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意志力较差,不能积极有效的思考问题而造成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培养意志力,增强信心,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越来越多,造成学习的更大障碍。

3.对动力不足型的后进生 这类后进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后进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变动原因造成離婚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对整体性困难的后进生 这类后进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针对后进生主流问题,教师需转变教学方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作为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后进生进行特殊教育。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教好英语,还要关心、热爱后进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英语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特点,英语学科与世界高度融合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 篇7

1 当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制因素,即从农业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为0.29hm2,而加拿大为1090hm2、美国为670hm2。同时,从家庭平均耕地角度来看,中国为0.5hm2、美国为1900hm2,即我国仍然处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状态下,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体制的不健全,从而限制了农业规模的拓展;

第二,市场方面因素,即基于工业、城乡市场交换机制背景下,呈现出“偏益性”问题,即农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始终处在被动地位,且缺乏农业生产市场化制度,从而扩大了“偏益性”问题影响程度,限制了农业市场化发展步伐;

第三,基础设施方面,如,就云南政府部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云南机耕种面积为总体的12%,机播面积为总体的0.3%,机收面积为总体的1.2%,即处在较低的机械化耕种水平,为此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2.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探索,即建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同时推进家庭承包经营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共同发展,继而鼓励分散的农民积极参与到市场化农业经济活动中,以市场主体身份获取农业发展资金,且承担农业经济风险,最终从根本上规避重城轻乡问题,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从土地流转机制角度来看,在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应加强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的宣传,同时注重在土地承包权宣传过程中以“平衡各方利益”为导向,明晰制度创新评估标准,且积极探索配套机制,如,产业化经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土地经营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就此保障土地所有权的明确性,打造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扩大农业生产总体规模[1]。

2.2 引进新型农业科技

为了打造良好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格局,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扩大对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比重,即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推进农业产业由“资源依存型”转向“技术依存型”,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机械化、栽培技术等的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增大产出量,达到高效率农业经济增长状态。同时,在新型农业科技引进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应注重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建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与推广体系,且在体系健全过程中,将科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控制到总产值1%,并着重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早作农业增产技术、节肥技术等。

2.3 加强重点产业市场化发展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重点产业的发展亦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进,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依托地区资源优势。例如,汉中市在农业产业推广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农业产业竞争实力,即结合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的自然环境特点,加大了生物环境开发力度,即通过生物物种高达3500种,省级保护生物42种的地理优势,着重强调对自身自然资源的应用,增强特色化产业发展力度,例如,蔬菜、粮油、茶叶等[2];

第二,在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亦应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推动跨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就此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3]。例如,汉中市在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即利用西汉高铁、京昆高速、阳安复线等交通运输线路,将农产品输送至秦巴天险,就此增强自身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最佳的经济发展状态。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部分地区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而,为了打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注重从加强重点产业发展、引入产业化经营方式、加强劳动者素养训练、引进新型农业科技等层面入手,应对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中呈现出的相应问题,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且就此给予绿色农产品、养殖大户等一定的支撑,推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民经济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要求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同时结合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凸显出的体制、市场、基础设施等限制性问题,制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案,达到可持续经济增长状态。本文从经济增长基础概念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农业经济增长中呈现出的制约性问题,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温立燕.岱岳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2]金萍.青州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转变对策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逐年增长, 利用外资总额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对外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升至2004年的11547.9亿美元, 成为世界瞩目的贸易大国。

1. 国际贸易总额及增长率居世界前列。

2 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3.5%, 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达到21738亿美元。增幅连年领先世界其他国家。世贸组织在《2008全球年度贸易报告》中指出, 中国在2008年很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2. 国际贸易市场多样化。

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对传统市场出口占比下降, 对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印度的出口增幅较大, 占比上升。

3. 利用外资势头强劲。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位居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连续被评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东道国和研发首选地。截至2 0 0 7年1 1月底, 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471亿美元。

二、贸易大国同贸易强国的区别

1. 贸易强国的标志。

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以前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目标。一国成为贸易强国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体现, (1) 经济发达; (2) 货物贸易规模大, 服务贸易发达, 对世界贸易影响力强; (3) 掌握出口商品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和销售渠道, 拥有一批属于本国的跨国公司和一批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品牌; (4) 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参与国际合作能力, 较高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较强的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5) 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 占居明显的竞争优势; (6) 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惯例的制定和修改, 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 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区别。

贸易大国主要是就贸易规模而言, 而贸易强国体现的不只是规模, 还更看重经济福利水准。在对外貿易中如果耗费了很多资源, 出口商品卖价却很低, 福利水准就低;反之, 福利水准就得到提高。根据我们的对外贸易现状, 基本表现为中国出口商品档次普遍不高, 价格也较低, 得到的经济福利从宏观上讲不是最大化, 因此中国现在还远不是贸易强国。

三、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1. 人均生产总值过低。

200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33700亿美元, 首次超过德国, 位居世界第三, 但人均仅2461美元, 居世界161位, 而美、日、德人均GDP都超过4万美元。

2. 外贸依存度过高。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60%以上, 不仅高于等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一旦遭受反倾销, 出口受阻, 国内经济和就业将受到严重打击。

3. 服务与技术贸易进出口发展滞后。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美国尽管货物贸易逆差巨大, 但在服务贸易方面2007年顺差达1180亿美元。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却严重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仅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3.9%。

4. 货物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在最新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 中国内地滑落到第十七。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多数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缺乏自主品牌, 而且有不少的商品已经进入产品的成熟期, 市场供大于求, 竞争激烈, 往往只能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

四、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对策

1. 推进服务贸易全速发展。

要想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我们要大力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 更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政府应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提供政策支持, 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并通过完善管理规则, 提升市场交易的可靠性, 为服务业在竞争中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发展技术贸易。

应把技术引进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 消化吸收并开发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同时, 我们要用高新技术改造重点出口企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的出口。

3. 加速区域经济合作。

我国顺应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迅猛发展的潮流, 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承受能力, 制定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加快双边垂直自由贸易区谈判, 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发展。

4. 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贸易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 贸易, 科技实力, 主宰着国际贸易中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和修改, 使之更有效的为其国家利益服务, 同时又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设置了各种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我国要争取在贸易规则的改进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努力将中国标准上升到国际标准。

5. 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在今后很长时间内,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所以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将对我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鼓励配套产业发展,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促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 树立品牌优势, 扩大自身优势,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 但从人均GDP、贸易结构、商品竞争力等方面考虑, 我国和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发展服务贸易、增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迅速转变为贸易强国的对策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贸易强国,区域合作,竞争力,对策

参考文献

[1]郝志功:创建贸易强国的冷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 2006 (01) .

[2]闫燕妮: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0)

[3]段莹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贸易强国[J].北方经贸, 2007 (04)

[4]卢小金: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07)

转变对策 篇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正面临资源及效率瓶颈, 转变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为增长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兼顾质量与效益, 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贸易导向战略是青岛市长期以来重要的经济战略,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方面, 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理应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提出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以及相应的机制及对策。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视角及述评

基于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需求视角。研究认为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总需求结构需要通过扩大以内需为支撑的内生发展战略和构建“劳动偏向型”收入分配制度来调整 (史晋川, 2011) , 通过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增长观念 (许进杰, 2011) 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 制度视角。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从“以政府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王宗道, 2010) , 以及充分发挥财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朱忠明, 2011) 。第三, 技术创新视角。认为科技进步和科技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贡献明显 (马强文, 2010) , 通过建立创新体系 (周莉雅, 2009) 、发挥大学在推动新制度领导力、组织结构和企业扩张方面的核心地位 (Jan Youtie、Philip Shapira, 200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 贸易发展视角。我国是贸易大国, 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目前研究认为,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外延性、粗放式”向“平衡型、包容性、精益化”的新方式转变 (唐海燕, 2010) , 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功能区、优化服务贸易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链条整合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李宇宏, 2012) 。

在分析青岛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方面, 一要考虑经济发展方式要与当前经济形势一致。对不断变换的国际国内环境, 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日益增多, 因而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二要注意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反思和借鉴并重。要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不足之处正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更要结合青岛市现状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

三、青岛市贸易发展演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家对外贸易逐渐开放, 青岛市对外贸易也进入起步发展时期, 从1988年到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受国家政策及国际形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992年在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引导下, 青岛市贸易进出口增长率达到历史的最高点, 之后逐渐趋于平稳发展。1995年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高污染高能耗等进出口限制导致贸易增长率有所下降,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增长率达到低谷。2001年我国加入WTO, 推动青岛市贸易发展在贸易规则、政策谈判和制定等方面发生根本性改变, 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使青岛市贸易总量在20多年持续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随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一系列经济政策引导下迅速复苏。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青岛市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青岛市在贸易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但产品附加值仍偏低。

自2000年以来, 随着青岛市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 二、三产业比例不断增加, 尤其在2007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18.8%, 8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15.7%)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到4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反映了贸易结构的变化。但是, 青岛市出口产品低附加值的特点仍不容忽视。从2011年出口数据分析, 服装纺织类、电气电子类、机械设备类和运输工具类占到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 这些产品大部分为工业制成品,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像飞机、软件、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端产品的出口相对较少。

第二, 贸易额持续增长与高依存度并存。

青岛市进出口额从1988年的280972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10万美元, 年均增长率15.09%。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依靠数量增长实现的, 外贸数量的增长反映在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上, 则表现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2011年青岛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7.9%, 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风险, 也可见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影响。

第三, 外商投资增加与经营主体失衡存在矛盾。

在对外开放之初, 青岛市贸易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贸易形式主要是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随着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及国内环境良好运转, 外国投资不断增加。青岛市直接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的4839万美增加到2011年的363350万美元, 增加了75倍,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各类企业的出口数据来看, 2011年商品出口总额为4005572万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额为1933109万美元, 占48.3%, 青岛市对外出口方面起主导作用和占主要地位的仍是外资企业, 民营外贸企业和国有企业仍需加大发展力度。

四、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青岛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贸易是青岛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 贸易转变效应会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 贸易增长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从贸易的视角探索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分析通过提高贸易质量和调整贸易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目标上, 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产品结构合理、进出口协调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发展方式。具体而言, 贸易出口既要保证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又要保证出口产品的高质量;在保证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又要考虑潜在成本因素, 不以高消耗、高投入换取账面利润;在产品的出口结构上, 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量, 保持工业制成品的稳定增长, 提高资本、技术型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量;在产品、服务流通方向上, 保证有出有进, 平衡增长。

五、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是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主要由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三部分构成。

1.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包括产品创新机制、产业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第一, 产品创新机制。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对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等进行严格把关;设计独特的产品外观和人性化的包装;打造国际知名商标;提供咨询、信贷、保证、维修等完善的服务等。第二, 产业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可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 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者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因而, 整合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牌, 在区域产业发展形式上的创新将会推动经济发展。第三, 技术创新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鼓励人人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将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还应推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立, 为企业提供有关的信息和技术咨询, 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2.市场机制

青岛市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第一,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最有效的调节方式, 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要建立原料供应监督机制, 以稳定原料来源和原料采购价格;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完善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等。第二, 供求是市场机制的主体, 企业既是产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原材料市场的需求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企业应认清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 寻找需求点, 根据行情调整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战略、产品等。第三,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应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上。在透明化的市场上, 通过平等的竞争方式, 淘汰落后产业和产品, 对青岛市的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3.组织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组织交易成本, 以及最快的组织整体反应度, 以抓住市场机会。从政府层面来看, 应该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特点制定战略规划, 引导贸易方式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政企协调体系, 较少企业办事程序, 简化企业出口退税、核销等方面的程序, 提高服务效率;在建立信息平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从企业自身来看, 减少组织管理层级, 节约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减少部门摩擦、节约时间成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构建畅通的信息管理系统, 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探索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服务组织部门来看, 银行、信贷保险等部门高效率的服务也是企业在对外进出口中不可少的环节。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 保障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仍能实现进出口。因而, 对于青岛市发展而言, 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 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青岛市贸易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通过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的传导作用, 从贸易视角提出转变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四点对策。

第一, 鼓励自主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

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 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贸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 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企业能否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企业应将技术的引进和自身的创新相结合,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创立自主品牌, 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 还要搭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通道, 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 推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第二, 发展一般贸易,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在2011年, 青岛市一般贸易额为2006116万美元, 加工贸易额为1805399万美元, 其他贸易额为194057万美元,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促进青岛市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 而且发展空间大。但是, 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增值率最低的制造环节, 经济效益低下, 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乃至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青岛市的加工贸易亟需进行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推动加工贸易从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研发环节和营销服务环节转变;另一方面, 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

第三, 加快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外贸多元化构架。

在青岛市的外贸经营主体方面, 外资比例过高, 竞争激烈, 不利于本市国有企业和民营的长远发展。因而, 在经营主体发展对象方面, 一方面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外贸领域, 改变传统的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民营企业学习吸收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积极开拓市场, 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市政府应营造稳定、公平、完善的政策环境, 搭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积极扶持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 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外贸构架。

第四, 完善贸易支持体系。

完善的贸易支持体系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贸易救济体系。针对出口企业对贸易摩擦消极应对的心态, 应在政府层面上加快制度调整和创新,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 进一步完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 加快与国际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 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学好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瞬时变化的今天, 应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 培养对国际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以防问题出现时出口企业束手无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 :33~48.

[2]许进杰.低碳消费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J].消费经济, 2011, (6) :55~59.

[3]王宗道.政府改革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12) :47~48.

[4]朱忠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及财税对策[J].财政研究, 2011, (5) :2~6.

[5]马强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 2010, (11) :59~65.

[6]唐海燕.金融危机后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0, (10) :4~8.

[7]周莉雅.建设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7) :63~73.

[8]Philip Shapira, Jan Youtie&J.David Roessner (1996)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US industrialmodernization programs[J].Research Policy 25:185~214.

中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变对策 篇10

很多教师认为,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学生人群, 追根溯源是在于学生本身厌学、不学、弃学造成的。其实笔者认为这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个方面的。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对中学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进行阐述。在整个中学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进取心, 对数学的学习缺乏重视度, 不懂的问题不问、不追问, 采取一种放任自如的态度。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基础知识的薄弱, 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方法不得当。更重要的是忽略对数学的学习, 会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变差, 脑子僵化, 不懂得去想、去思考。学习上知难就退, 学习的意志力薄弱。

1.1 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所面对的一定是在智力、能力、性格、基础都有所差异的学生。教师应该按照教学规律, 进行因材施教。但是由于中学课堂的时间有限, 教师往往不会考虑到学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 教师把同样的内容灌输给了班级的所有学生, 在这之中自然就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出现, 这样会导致学不会学不懂的学生长期下来越发对数学失去兴趣, 从而变为所谓的后进生。

1.2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中求高求难。很多教师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 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把目光总是投递到一些成绩好、优秀的学生头上, 在课堂中会追啄一些难题、怪题, 从而忽略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在此过程当中基础差的学生想要跟住老师的步伐是相当具有难度的, 长期下来这些学生与基础好的学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后进生。

1.3 教学进度规划不合理

有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所谓的教学进度, 争取在期末的时候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内容, 在整体的教学进度安排中就会出现过快的现象。本来两节课讲的内容可能融为一节课了, 长此下去会导致中等生和下等生对于数学知识消化不良, 一知半解。数学的学习中, 基础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基础没有打好, 即使教师拿出充分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 也是事倍功半, 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所谓的后进生。

1.4 教学方法不得当

“满堂灌”“一言堂”都是教师的大忌。但是在中学教学当中, 很多教师都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味地讲, 学生也就成为了课堂上的“听客”。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 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并且失去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学好任何知识, 所以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也是是否会产生后进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中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变对策

2.1 教学要求方面

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该把目光投向所有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 应该考虑到整体的接受能力, 使得所有或者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争取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等。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热心、主动地接触他们, 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接受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后进学生人群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争取把后进生引导进入中等生的层次。

2.2 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应摒弃求高求难的做法。要从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出发, 从易到难、从低到高依次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 以便于日后稍难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另外, 教师应该针对于后进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是要对于学过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复习, 举一反三, 提高学过的基础知识的出现率, 让后进生能够在复习中多次接触到旧知识, 从而也能促使后进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更能够得心应手。

2.3 教学进度方面

教师在进度上要安排合理, 不宜过快。不能只把期末复习和考试作为一学期学习的最终目的。根据大纲的要求, 精确合理地制作教学进度, 安排好讲授时间。避免课堂的知识只有优等生掌握了, 而中等生和后进生不能完全掌握甚至是不能掌握。要充分考虑后进生的特点, 要让学生学了知识就要掌握知识, 不能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而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来缩短后进生与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差距。

2.4 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上,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讲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摒弃“一言堂”的做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每位学生都切身融入到课堂当中, 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充分的实际练习。课堂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问, 并且要给予积极地回答。在此过程中, 要重视让后进生加入到学习、提问、讨论钟来, 加大对后进生的重视力度, 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多练习, 让他们在积极有趣的课堂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3. 总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每位教师的体会也各不相同。以上对于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变对策是笔者在从教二十几年来的一点粗浅看法, 事实证明, 教师如果一切都能够从后进生的角度和实际出发, 不断深入对于后进生的分析研究, 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必定能够在各方面使得后进生向优等生靠拢, 使得后进生成为真正肯学习、会学习、爱学习的优秀群体。

参考文献

[1]杨光伟.数学课程标准[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5.

[2]王义秀, 臧传军等.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

[3]刘小明.浅谈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年12期.

[4]郭文明.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数学大世界 (教师适用) .2011年06期.

转变对策 篇11

【关键词】后物质主义;大学生;价值取向

引言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它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价值观的变化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取向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

后物质时代,大学生更注重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其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高校如何顺利过滤到后物质时代日显重要。我们应根据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及时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引导青年学生重构合理的价值观。

1.后物质主义

后物质主义[1]是20世纪80-90年代首先在欧美兴起的一种价值取向,其概念首先在罗纳德·英格乐哈特的《寂静的革命——西方公众变化中的价值观和政治方式》中被提出,他的另一著作《全球价值观变迁前景》又对此进行了解释。后物质主义[2]是相对物质主义而言的,物质主义认为物质对人类是最重要的,经济的发展决定人类的幸福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提高了对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后物质主义就出现了。据调查显示,我国“80后”和“90后”大学生已显现出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特征。

2.后物质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

为深入了解后物质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济南市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2.1 大学生在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上存在明显脱节

调查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证明他们在价值观念上认同国家利益至上的道德评判标准;但是又有68%的学生不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90%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不正确的,但76%的学生认为监考不严的情况下会尝试考试作弊。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理论认知和实践上的脱节,也反映出他们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标准上的困惑和复杂心情。

2.2 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心增强

对于“买名牌衣服主要为了什么”这一问题,48%的同学选择“为了面子”,此项原因排在众选项之首;21%的同学谈恋爱是因为“受环境影响,别人都谈,自己也要谈”,而不是完全因为感情;择业观调查中显示,68.9%的同学选择政府部门工作,他们认为在政府部门工作最有面子。由此可见,后物质时代大学生的虚荣心较强,把“面子”放到了相对较高的位置。

2.3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增强

很多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对集体活动毫无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未婚同居这一社会现象,42.8%的同学认为很正常,44.5%的同学认为“见多了,无所谓”,后现代的拒绝评论占了主流;在献血问题上,58.8%的同学不愿意无偿献血,28%的同学献血是为了防备自己以后生病需要输血,只有13.2%的同学是完全为了社会需要。另外,53.6%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只有10.2%的同学认为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4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

调查显示,72.7%的学生愿意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对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78.5%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应该学好英语和计算机为就业做准备,他们感觉就业压力很大。另外,在活动参与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82.3%的同学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活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分显示了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成才和自我成长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甚至衍生出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调查表明后物质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和消极悲观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比较重视自我、推崇竞争、勇于冒险,这种价值取向过分强调“自我”,并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任其发展,持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3.后物质时代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3.1 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人的价值观受思想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锤炼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教育是根本,高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大力宣传具有健康人格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学生代表,使学生在奋发向上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要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并努力改正以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努力成为有思想、有文化、全面发展的人。

3.2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目前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应试和升学,却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后物质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价值观相违背。因此,高校应该改变唯利化和唯智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3]是大学生应具有的最基础的素质,它会影响其它素质的培养。人文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人文教育在当今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然后通过采取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后物质时代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承受各种压力和挫折,失恋、家庭变故、就业不理想以及考研失败等问题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人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经常性原则,经常性的教育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作用。其次,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另外,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4 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两个假期和课外时间,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积极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增长他们的才干。其次,高校还要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是很好的德育实践机会。

3.5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中已基本普及,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便利,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次,高校要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活动中体会成功感,逐渐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再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通过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校园网BBS等加强通过网络和学生的交流,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总之,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以及互联网等各方面齐抓共管,使得大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但又不沉溺于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小结

我国“80后”和“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发展的缩影和折射,研究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可以预测我国未来价值观的转变,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些许借鉴;及时准确评估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重构合理的价值观,既尊重个体的选择,又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Paul Abramson and Ronald Inglehart.Value Change in Global Perspective[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5.

[2]姜祚.浅谈“80后”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取向[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

[3]刁娥凤.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8,8.

作者简介:张燕丽(1983—),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专职辅导员。

转变对策 篇12

1 图书馆正在发展中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文献载体的多样化, 图书馆正发生着全面的、根本性的变革, 具体表现在:

1.1 静态印刷型文献向动态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转变;

1.2 传统手工借还向自动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转变;

1.3 文献管理为主向文献信息开发转变;

1.4 自我保障向社会化整体联合保障转变。

图书馆已打破了自我封闭,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实现, 使图书馆的藏书已扩大到整个网络。通过全球信息网, 图书馆就能够提供读者所需要的全球信息, “馆藏”含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馆馆藏, 它已被扩展, 包含了实际拥有的馆藏和虚拟馆藏两大部分。由于图书馆藏书从有限扩大到无限, 打破了图书馆服务地域界限, 可以不分国家、地域、单位和时间限制, 调阅网上图书馆信息, 网上用户同时也成为了图书馆的读者, 读者面之广、数量之多, 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网络技术正将传统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

在网络化环境下, 图书馆将面向全社会, 成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节点, 单纯借还服务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服务工作不再需要保管员式的工作人员, 而是需要各种类型的信息专家。如:面对数量庞大的网络信息海洋时的信息导航专家;网络信息内容五花八门、良莠并存时的信息决策专家;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管理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升级的信息工程师以及对终端用户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的信息教育家等。

虽然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工作处在由手工管理的传统图书馆向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过渡的阶段, 但未来发展方向是自动化管理加虚拟网络的虚拟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文献资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它以空前规模, 将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联接起来, 支持一系列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 已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体系。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管理手段、需求方式、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在虚拟环境下, 图书馆的宏观管理、微观管理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 图书馆工作者的角色需要重新调整。传统图书馆工作者的角色只是馆内的服务工作, 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将不能再局限于馆内的服务, 而必须从事决策性的信息服务及教育性的信息利用指导。

2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2.1 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

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 使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实现。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国家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

调我国图书馆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专网及其网络有关系, 在国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3 强化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

源建设, 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 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促使更多的有中国特色数据库在网上服务。

2.4 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

化管理, 建立网络化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 确保网上信息安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5 图书馆利用自己“社会大学”, “没有围

墙的大学”的特殊环境, 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培养中国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

2.6 加强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

国际合作, 学习先进国家的信息技术, 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信息资源的特点。加强与世界各国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合作, 加快中国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向全世界展示中文信息。把世界上更多更好的信息介绍到中国, 更好地为我国的读者服务。

3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3.1 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 宏观协调, 分工合作

在网络环境下, 我国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由于原有格局分布, 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强调分工协调, 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 网上服务共享, 避免各自为政。例如:在书目数据库建设中, 已经存在重复建库, 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许多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要走老路, 国家有关部门要宏观干预, 分工合作。

3.2 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 提高服务质量,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图书馆要通过服务, 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 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 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 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 利用网络环境, 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 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 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 信息网络的分布, 熟悉网上信息机构, 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 为读者服务。

3.3 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 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 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惜等服务, 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 拓宽服务领域。例如:信息的惧就不仅仅是采访部门的事, 参考咨询人员要参与信息资源的收集, 原来意义的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 “网上信息冲浪员”, “网上信息标引员”, “网上信息导航员”, 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

3.4 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才

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 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 向智能化发展, 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问题。组织、设备、资金、机构的落实可以说是硬件, 在短时间可以达到, 但人才问题就是几年、十几年的问题。因此, 国家要在宏观计划中, 注意人才的培养。图书馆在人员的使用中, 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 培养一批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

上一篇:人口多下一篇:临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