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点

2024-08-26

转变观点(精选3篇)

转变观点 篇1

党的“十八大”对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个提高,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显而易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

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下面,我们主要以张志刚提出的研究侧重点和基本观点为主线,分七个问题进行述评。

一、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定位

流通业是服务行业,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战略任务,不可离开这个宏观全局“自拉自唱”。其次,需要认真审视并转变本行业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做法,明确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具体方向和工作内容,这又需要“自找问题”、“自我革命”。

二、流通业的质量和效益效率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整个经济讲的,也切中流通业的时弊。多年以来,与生产部门一样,流通业一直也实行的是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发展模式。其表现是,以销售额的增长为最大关切,很少关注销售额背后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最关心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企业最关心的是营业额和毛利率。

近年来,国内专门研究流通质量或流通效益的文献不少,这方面撰文研究较深入的是宋则。另外,今年黄国雄题为“流通效益是社会效益,流通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文章,也具有代表性。

质量和效益是流通业的“生命”,客观地看,在这方面我们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期待仍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流通业必须转变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轻视服务和效益的偏向,使销售额的增长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合理的利润率保持同步。

关于流通效率的研究,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还有荆林波(2013)“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一文,该文利用我国流通业2004-2011年的年度数据,利用行业人均年销售总额、行业人均年毛利、总资产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标对中国流通业效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流通业在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方向。高铁生(2013)“完善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一文,该文提出“机制设计”比那些尊重市场和政府干预的政策建议更加具有缓解供求不一致矛盾的意义,这是国内第一篇用(匹配)机制设计理论分析流通问题的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对我国农产品、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文章,代表性的学者有欧阳小迅(2011)、张磊(2011)、柳思维(2012)。

三、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中央已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目前,流通业在参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和自身进取不够的情况。例如,为什么海尔、联想要自建物流体系?为什么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却无法有效进入城市市场?说明流通业确实存在能力和进取心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流通业的总体规模已经很大,但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角度看,流通产业内部的结构并不合理,重商品销售、轻服务供给的倾向比较明显。商品销售在全部消费中比重高达80%,购销业即批发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地区存在总量过剩、竞争过度现象;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总消费中比重畸轻,发展水平偏低,不仅主体“小散弱”,一些行业经营不规范,而且有许多居民需要的生活服务项目未能有效提供。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中咨询、设计、创意等商务服务发展不充分,物流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供给不够、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供应链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中认真分析研究,妥善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研究方向:一是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总体研究,如高煜等(2011)“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王晓东等(2011)“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田伟(2012)“我国流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对策初探”。二是从一个角度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研究,代表性文献如马龙龙(2011)“中国商品流通虚实结构演进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探析”;其他文献有丁润健等(2012)“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流通广业结构均衡性研究”、龚晓菊(2011)“贸易强国视角下的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王晓东等(2010)“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李明义等(2010)“以流通产业结构创新促京城老字号腾飞”等。

四、流通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十八大”强调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提出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指出,虽然在扩大消费中流通业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仍有着不小的“用武”空间,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称心、更便利、更实惠、更诚信、更多选择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欲望和交易预期,从而满足现实需求,释放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与扩大内需关系(消费需求)的研究,比较以往有了较大增加。其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晴等(2013)“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一文,该文在现有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异质性企业选择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内部需求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贸易成本是影响企业国内外市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依绍华(2013)“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毛中根等(2012)“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还有对流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某个具体主体的研究,如李骏阳等(2011)“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汪旭晖(2010)“农村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梁雪松(2009)“扩大内需中旅游业独特贡献的探究”等。

五、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微观细胞。“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显然,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也适用于流通企业。客观地看,虽然我国流通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有一些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与跨国连锁零售巨头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中国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充其量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零售公司。但这并不是最令人忧虑的,毕竟中资大中型零售企业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与外资商业良性互促的竞争局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中资连锁商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从外商那里学来的,完全是模仿追赶型的发展方式,缺乏通过创新形成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纪宝成(2010)“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文,该文认为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二是吴小丁(2010)“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一文,该文指出,用现有理论即低利润率和激烈竞争手段这两个判断标准,来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既无法体现零售服务价格的复杂性,也无法衡量零售业集团化和多元化背景下的问题,甚至无法解释在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较低且地域竞争明显的领域也会出现过度竞争。其他这类题目的研究文献还有霍淑娟(2012)、卢美丽(2009)、谷晓等(2009)、薛峰(2009)等学者的文章。

六、商业活动中绿色低碳流通问题

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是党的“十八大”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又一项要求。流通业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落实这项要求,促进生产和消费节能降耗;同时流通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资源节约和低碳化,也是自身转变运行方式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流通业在节电、节水、简化包装、限制塑料袋使用、产品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零售企业还出现了一批节能店,总的来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部分中资企业这方面工作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措施不系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开展节能降耗,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从而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在节能店的发展上,我们看到,一些外资零售企业起点高、步伐大、进展快、措施也是系统化的,而中资企业往往投入少、起点低、措施也多是局部性的改造,由此形成与外资商业在节能效果上的明显差距。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低碳流通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2012)发表在《经贸参考》上的文章“绿色商业与消费发展研究”,文章从绿色商业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商业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二是杨浩哲(2012)发表在《财贸经济》上的“低碳流通:基于脱钩理论的实证研究”一文,该文使用IPCC2006的测算方法对中国流通产业1996-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脱钩理论对流通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低碳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文献有研究总体的,如欧阳泉(2011)、张国玲等(2011),有研究具体方面的,如李爱华(2012)、徐旭(2011)、周培红(2011)、洪涛(2011)等。

按照中央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中资流通企业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快补上一些工作缺项。例如,开展绿色采购,引导生产部门制造低材耗、低排放、易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物流运输的节能减排和降低空驶率,商业建筑的节能等,也都有待深入研究,加快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七、流通业的创新驱动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这一要求的实质,是要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而做到这一点,从经济理论上说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来说,粗放型的生产流通主要靠增加资本和劳动,而这两方面的要素虽然可以增加产出,但却无法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之外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增进,这就为我们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化发展指明了三个方面的切入点。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业的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丁俊发(2013)“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一文,该文提出了进行理论、制度、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结构调整、生活与商务服务、就业、消费、市场、商业文化等十大创新驱动的思考。二是荆林波等(2012)“中外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创新扩散的比较研究——基于沃尔玛与苏果的案例分析”一文,研究发现,成功的零售企业都充分重视城镇在城乡中心地流通体系中的链接作用,在引入和成长阶段采取传染扩散模式,并充分利用规模、范围和密度经济实现公司的低成本扩张。三是从流通创新的某个方面作用来分析的论文,如丁宁(2013)“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徐从才(2011)“坚持流通创新,构建生产者服务体系”、周长富(2011)“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此外,这个题目的文献还有刘刚(2013)、盛朝迅(2012)、郝爱民(2012)、朱丽萍(2011)、张宏等(2010)等撰写的论文。

与传统流通企业不同,现代化的流通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密集化、人才高端化和创新常态化三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最先实行信息化并在应用上达到各行业领先水平的,正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现代零售商。近三十年来,全球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的管理创新,无论是就其频繁程度还是丰富性比较,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近年来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购物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实体流通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种情势下,实体流通企业确有一个如何转变固有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网络购物电商挑战的问题;而网络电商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烧钱”血拼价格的非理性发展模式,回归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的问题。

除张志刚关于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专文外,国内有不少学者也对同一命题撰写专文加以论述。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黄国雄(2010)“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应从七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二是刘海飞(2010)“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思考”一文,该文提出了发展理念、评价标准、流通功能、技术路线、制度供给、环境建设、节能减排、行政职能等八个转变。三是俞晓松(2011)“‘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通过六方面进行,即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培养流通业人才和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其他文献有,上创利等(2013)“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郭馨梅等(2011)“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等。

总之,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是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大变革,即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型,也关系到流通业未来的行业发展前景。中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已进入进行时。

转变观点 篇2

1 注重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

新闻报道最根本的要求是要保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一直以来,我国新闻行业都坚持这一准则,新闻摄影所拍摄的图片信息也必须遵守,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摒除人格的个人主观化倾向,真实地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广大观众,如若不然,新闻事件便会失去真实性的依托。在这种理念的长期灌输下,新闻事件的摄影记者只单纯的负责传达新闻事件的现场,在拍摄过程中,只是做一个现场复制的工作,认为这样便无懈可击。但事实上,很多新闻事件单单依靠客观的传达和记录是无法触及到事件本质的,如果只单纯的陈述现场画面,就很有可能造成对受众的思想误导,挖掘不到事件真实的深层次内涵,违背事件报道的最终目的。因此,摄影记者不仅要对新闻现场的事件做出真实的客观描述,还要结合作者的主观努力,对新闻事件深层次的真相做出合理把握,帮助受众在新闻事件中找到准确的是非观点,以避免单纯报道给受众带来的视觉误导。

2 数字化时代更关注事件的多层次内涵

相机的诞生早于摄像机,并率先普遍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它可以真实地记录新闻现场最为精华的一瞬间,对摄影师而言,这一瞬间便代表着这个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在新闻摄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师需要运用有限的画面与静止的状态来表现一个深刻的内涵,这也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摄影领域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在当前的新闻摄影领域中,“决定性瞬间”更注重抓拍时的自身主观选择与抓拍瞬间的多层次内涵。其原因是新闻媒体的飞速发展,使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通常一个新闻事件会由多个不同的媒体进行报道,其所体现出来的新闻内涵也都有所不同,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有原来的“一对多”逐渐转化成为“多对多”的形式,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终端的普及,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新闻摄影者就需要对抓拍画面有一个多层次的理解与展现,才能获取更多受众的认同。

3 数字化时代更注重影像的开放性与视觉意义

数字化技术深入到新闻摄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数字化时代影像的传播方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单轨道传输,新闻事件的受众并不单单作为新闻事件的接受者,复制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有针对性的新闻画面进行理解。因此,新闻画面也不再是新闻工作者对受众的传输工具,而是作为媒体与受众两者之间的双向沟通桥梁,双方可以通过新闻画面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交流和探讨。正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单一模式早已不适应现阶段受众的情感需求,新闻影像则担负着引导人们多角度思考、多形式解读的重要使命,而新闻图像本身也应该更注重视觉开放性,进而激发受众对新闻画面多层次内涵的理解,在引导受众视觉情感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事件更富有灵活性与多样性,更能从多角度体现出新闻事件的根本性内涵。

4 结语

新闻摄影观点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如果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必将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通过对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观点的更新与转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终发现,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新闻摄影观点应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关注事件的多层次内涵并注重影像的开放性与视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摄影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新闻摄影行业的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太保.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学改革对中国高等摄影教育的启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28):169-170.

[2]李雪梅.不可逾越的“生死线”——谈谈数码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J].军事记者,2013(25):154-155.

转变观点 篇3

和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倡导者们一样, 片冈德雄教授也很关注学校内部、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的研究。不同的是, 片冈德雄教授提倡的班级社会学理论更强调对教育实践的直接贡献, 强调解决实际的问题。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主要以实验、问卷调查为主, 深受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推崇和欢迎。

《班级社会学》共分为十三章, 前九章涉及班级社会学、教学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班级的概念, 班级的指导, 班级的组织和管理, 班级的纪律和风气, 学习内容的社会学, 教学社会学, 课外活动和学生辅导, 后进学生的指导, 学校和教师。论者夹叙夹议, 提出了很多很独到的见解,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第十章是介绍班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是为此书特别编著的一章。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三个实验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的介绍, 给我们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比较直接的借鉴。

片冈德雄教授在第一章班级的概念中将班级作为一种学习集体, 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所属集体和参照集体, 指出一个真正的集体应该是一个参照集体, 即不是单纯表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属于某个集体, 而是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与集体有相同的观点、想法、思想和感受, 是自己向往的集体。所以一个班级如果不能从学生的所属集体发展成参照集体的话, 学生缺少主体性, 班级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集体。片冈德雄教授还在本章中指出了从所属集体向参照集体转变的条件———学生应从其所属集体中得到六个方面的满足。这种学习集体观点的提出, 非常符合中国的实际, 为我们建设良性的班级集体大有裨益。

在班级的组织和管理章节中, 片冈德雄教授提出构成班级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和人际关系。其中人际关系这一要素是我们在班级教学中经常忽略的, 但它却是在集体风气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的因素。片冈德雄教授很强调将人际关系和班级集体文化、规范联系起来研究, 并特别指出:要把一个班级提高为一个有机的学习集体, 必须注意集体风气的建设。

在班级教学方面, 片冈德雄教授把班级教学的动态过程既看成是学习主体把握学习内容的主观心理过程, 又看成是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展开的客观过程。并提出了一个班级教学过程的模式。在该模式中, 他将教学活动分为三种:达成集体目标的活动, 维持集体的活动, 个人的消极活动。他详细说明了这三种活动的具体内涵, 并通过这三种活动让学习成员 (包括教师和学生) 找到自己在班级集体中的相应位置。将求知的要求, 对社会或集体的归属要求以及感情方面的要求参加到班级的学习活动中来。成员的“活动”和“心情”在教学的集体过程中交互作用, 最终输出班级的成果。

本书的第八章为后进学生的指导, 对班级“伤病员”这类贴上不良标签的群体提出了“辅导建议”和“预言与期待”的方法, 发现后进学生本身的特殊优势, 把后进生真正当成班级的一块宝, 使他们在班级中“负的伤”得以痊愈, 得到成长。

本书的最后三章列举了作者针对竞争性学习和协同性学习, 集体主义教育和权威主义人格, 集体风气和创造性等三大论题进行的实验过程和研究结论。介绍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分析等, 对基层教师做好教科研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三、对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借鉴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厉以贤教授在为《班级社会学》写序的时候这样提到:片冈德雄的班级社会学大大提高了班级社会学在教育社会学中的地位, 增强了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社会学的了解和期待。在很多方面, 能给我国班级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读书其实就是树立一种理论自觉, 读《班级社会学》就是树立一种班级管理自觉。相对“自为”而言, 自觉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长远性。班级管理从“自为”到“自觉”的转变是我们公允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转变, 我们首先得借鉴其间的精华。具体讲来, 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汲取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积极采取措施, 促成班级成员班级归属感 (we-feeling) 的建立。

片冈德雄认为对班级成员而言没有归属感的班级充其量只能算做是所属集体。班级成员有了归属感的体验, 此类的班级才能称之为是“参照集体”。顾名思义, 班级成员将此班级设为“参照”之物, 他们和班级之间的关系才会“紧密”, 他们的成长才会更有依托。通常我们在分析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之时, 班集体的影响总是不可或缺。参照集体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成员, 更易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积极人格。在所属集体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成员, 则易形成相互猜忌, 孤军作战、畏首畏尾的消极人格。那么, 如何促成“归属感”的建立呢?按照片冈德雄德的说法, 达至此目标需要“某种满足”。我们循着其思路结合教育实践不难推出:其一, 归属感的建立必须基于活动。班级要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活动, 在具体活动中, 班级成员可以互相了解, 互相扶持, 而且会经常体味到班集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喜悦。其二, 归属感的强化必须依赖于“胜利”。人在比较中生存和发展, 班级也不例外。在活动中, 班级要与其他班级形成“PK”, 获胜的班级就获得了“荣誉感”, 这个可以视作是“归属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试想, 除非有特别强的教师领导力和班级粘合力, 倘若一个班级在活动中经常“失败”, 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肯定有如“一盘散沙”。“胜利”对于“参照群体”的构建来说其实是一个政治任务。

(二) “氛围就是效率”——重视构建班级和谐人际关系, 以集体的向心力来带动班级成员的成长。

片冈德雄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于班级教学效率的重大影响。他认为支持性风气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因为此风气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生之间充满了自信和信赖; (2) 作为组织, 充满了宽容和相互帮助的气氛; (3) 在达成目标方面, 多有自觉性和多样性的特色。与之相对应, 存在不信任感、强调控制和服从以及充斥耍阴谋的做法就是防卫性风气的特点。两种风气对于学习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片冈德雄总结了两种风气中学生的特色:

不言而喻, 支持性风气是我们班级建设追求的氛围。片冈德雄认为形成一个班级的风气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首先需要班级成员具备几种态度, 千万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教师用语也要特别讲究, 要对支撑和破坏支持性风气的学生赏罚分明, 切忌无原则地表扬。支持性风气占主流的班级, 必然是向心力较强的班级, 只此, 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长远保证。

四、如何解读该书

【转变观点】推荐阅读: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

观点评论06-08

观点分类06-18

高观点06-24

思想观点08-23

个人观点08-28

企业观点09-02

观点创新09-05

上一篇:CAD/CAM应用下一篇:班主任队伍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