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点论文(精选7篇)
历史观点论文 篇1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基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 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进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下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好形式, 在历史教学中应创设讨论情境, 引导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争论, 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 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 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 评价以往历史事件, 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这是评阶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是非的重要标准, 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教师要及时点拨, 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 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 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讨论中, 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看问题, 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习惯, 注意总结历史规律,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收集事实材料, 形成用材料说话、依据材料澄清问题、说明问题的思维品质。教材从全新的角度, 以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 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综合所学知识, 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比较、类推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好的工具, 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 以典型习题为范例, 仔细讲解, 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历史教学中的练习, 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技巧解题的能力, 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设计好练习题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 课本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 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可以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 适当地增加、补充,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 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对旧知识加工梳理, 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 找出规律, 清理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 采用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 唯有热爱历史, 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提高能力。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故事情节导入新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下练习: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 90年前它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根据题干中的“嘉兴”“90年前”, 即1921年, 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以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工人领导阶级;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以无产阶级为领导,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动力;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首先, 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 包含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在教学中提问时, 应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寻求自信,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 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 阅读时不仅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 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 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当然, 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如提问、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及主动学习的习惯,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预习、认真听课、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及时复习, 调动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例如五次侵华战争归纳如下: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 京条约》,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2.第二次鸦 片战争 :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 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①1931—1937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②1937—1945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经过这样挖掘和整理, 历史就清晰地显现出来, 整个教材内容也就有机地融为一体, 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 还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尽量选择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体,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历史观点论文 篇2
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1、提炼观点题
(1)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话,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2)解题技巧: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例1
(2009年海南单科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依据题干材料提炼观点,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协定”,协定的双方——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是一致的。
2、论证题
(1)题型特点: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对历史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和影响,或对历史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特征上阐述自己的认识,作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例2
(1999年全国卷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比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例3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请你论证这一观点。
(从经济、思想、政治几方面论证,答案略)
3、观点评述题 评述: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1)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①题型特点: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
②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第一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揭示事物本质;第三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根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例4
(1992高考)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世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答案】①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1分)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1分)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1分)②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2分)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的头上是不对的。(1分)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影响。
例5
(2009江苏)(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例6
(2007全国文综二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
-----(《全球社会学》)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
第5问,材料二的时限是“冷战”结束后,关键是答出材料中观点的背景和错误之处。首先是二战后,民族问题的变化;其次“冷战”结束以后,有人所提出“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继续存在,所以“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结论是不符合现实的。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
例7
(1996年全国卷4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耕地面积(万亩)谷物产量(万担)皮棉产量(万斤)1941 39.0
1210.5
147
1944 128.8
1467.5
175
300(1)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2)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三
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回答:(3)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它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简述理由。
(3)【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第一层: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3分)
第二层: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5分)第三层: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6分)
(2)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①题型特点: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07山东文综27题第四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解题技巧:
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
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
例8.(1999全国文综)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利又不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分析:你对上述三种观点哪一种最熟悉?选择一个种观点说明。同时还要结合维新变法的前的社会条件来说明。(任选一种观点,但须言之有理)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有利说)① 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经济基础。② 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晚期登上历史舞台,为变法奠定阶级基础。③ 思想条件:洋务运动促进西学传播,促进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同意第二种观点:(不利说)① 经济上:洋务运动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企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② 政治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坚持“中体西式用”,反对维新变法。③ 思想上:洋务派反对维新思想,与维新派展开思想论点,反对维新变法。观点三(既有利又不利)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全面地回答。
例9(04年上海35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束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答案](1)焦点: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说”要点
“世界说”要点
工业革命后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
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 二次工革后
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 二战后
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
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 两极格局结束后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改革与区
域经济合作
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第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各民族渐进交流、融合的过程,而不是把某一种价值观强加到其他民族头上。
例10
(2009年山东文综27题)(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 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例9
(14分)(07广东卷2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题引用学术观点,引领考生答题,是创新命题,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比前几题更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民主革命。第一问,摆出两种不同观点,要求考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历史观点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然后回答,题目本身不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角度作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一是列强侵华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反抗的抗争史,两条线索两个角度的大事件考生并不陌生,关键在于“评价较高”,对众多大事件(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的取舍问题,估计考生不好把握。第二问难度较低,要求考生再认再现辛亥革命的作用影响。第三问难度较大,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估计不少考生习惯地把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一一列出,这就与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对不上了,必定会丢分。其实,这一问是近年新的命题方向“对新的研究视角的运用”的一次考查,考查考生 “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考试说明中的高考能力要求)。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死记硬背课本或老师的笔记;要关注学术研究,不照本宣科。
(3)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答。
本题创新之处:两种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分别运用观点解答以及综合运用观点分析具体历史问题,对观点角度本身不作评介。第三问难度较大,习惯思维影响较大,对新的研究视角的运用是新的命题方向。对应的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
例6
(2007全国文综二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
(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
(4)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
4.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
5.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一般来说要做到“三性”,即时代性、阶级性、客观性(辩证性或双重性)。
历史观点论文 篇3
“通盘考虑,看破识破,去伪存真,慎重表态”。首先将题目审一至两遍,初步得出“该题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有几种明确的观点?观点之间有无联系?然后针对一种或几种观点,联系相关课本知识,进行纵深分析,“去伪存真”,在合理、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慎重表态(或先行表态后展开论证)。尤其是第一种类型,尤其要慎重,表态出错,“满盘皆输”。下面试举一例,对上述方法加以说明。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试根据周室衰微和秦朝早亡的历史,评论柳宗元的观点。
首先通过审题,初步得出“此题围绕西周、秦朝灭亡的政治原因展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周失之于制,秦失之于政不在制;提问单一,只需分别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然后分别联系相关基础知识纵深分析,逐步进行论证:该题的“制”专指制度,不涉及政策或国策;前一个“制”指分封制,后一个“制”指郡县制;“失之于制”在于分封制的双重影响。即一度拱卫了王室,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但随着诸侯强大,征战不休,王室更加衰微,至战国最终为秦之所灭;秦亡与暴政与郡县制没有必然联系且郡县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细致、切准的分析,准确得出柳宗元的观点是正确的。不难看出,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制”的含义,要“看破识破”明确其专指制度,二是分封制的双重影响(通盘考虑),三是“去伪存真”明确指出郡县制与秦亡无必然联系。
“专业灵活,审清题意,抓住重点,连环分析”。上述例题解答过程中,对解题思维的专业性有一定要求,如对“分封制”双重影响的通盘考虑,对郡县制与秦亡无必然联系的分析都要有历史学科解题的专业思维,否则就会“盲人骑瞎马”,找不准解题的核心要点。不同的题目需要有不同的解题思维,不能僵化,尤其像评论型主观题,出题灵活,难易不一,
解题之时,要“以灵活对灵活”,“以万变对万变”。通过上述例题来看,审清题意是具体解题的基础,是解题思维的入手和起点,可以说,审题的程度决定解题的高度。此种类型题目的审题有两大要求,一要审准,二要审细,要尽力扑捉题目所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抓重点即抓核心观点或看法,抓核心观点或看法的关键词,如“秦失之与政不在制”,“政”“制”都是重点要分析的地方。有些看法或观点或呈对比出现,或几个观点前后拈连,分析之时,要纵深突破,前后连贯,丝丝入扣如行云流水。如分析周制是分封制,那么秦制也要顺势明了是郡县制,然后再具体纵深分析。其实,评论型主观题重在分析,其难也难在需拔高分析才能得出要点准确判断。
“夯实基础,全真演练,总结积累,逐步提高”。解答上述例题时可以看出,不管“马甲”多么巧妙,不论要点如何难踩,最终都会依托相关的基础知识合理诠释、论证相关看法或观点。“万变不离其踪”基础知识是解答所有历史学科的前提,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对基础知识加以梳理,理解掌握以及重复记忆,这样在解题之时才能有效灵活迁移运用。“学而知之”,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长期解题训练,为提高解题的效能,全真演练,必不可少,也是一大方法。全真演练即以认真务实的态度,严谨、细致和准确的分析,合理、准确的判断,规范性的组织、表述答案。全真演练贵在坚持,贵在严谨和规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题能力的提高,需一个时间加汗水的过程。在全真演练之时,要加强总结积累,要有所启发,领悟。尤其对一些需要花很大功夫才能解出的题目,总结之时要注意如何入手,如何理清条理,纵深分析,基础知识如何有效迁移等。通过总结,加以领悟将其逐步转化为相应的解题能力,以达到逐步提高。
评论型主观题虽然是主观题类型中“棘手”的瓶颈,但通过例题分析可以看出,其有难度,但决非“高不可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此种题目之时,只要能够快速找准“钥匙”就可迎刃而解,希望上述方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历史观点论文 篇4
《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美育主要是通过课内的学习、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过程来实现的, 以学习内容为中介, 实现学习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统一。基于以上特点, 笔者提出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树立和培养如下美的观点。
一、自然美的观点
自然之美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 还包括人类自诞生以来利用和改造自然所形成的特有的人文与自然合一的美。
1. 对于自然界中固有的美的景物的欣赏。
人类发展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特定的活动地域, 人类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现象也就在不同的时期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奔跑急速的猎物、采摘食用的草木、容纳栖身的山石洞库、不能征服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我的祖国》一课中“壮美河山”一节, 随处都蕴含着自然美的素材:奔腾的黄河长江、巍峨的泰山、秀绝天下的黄山成了学生欣赏的对象。学生们在课下通过查阅互联网络、图书资料认真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不仅找到了名山大川的图片介绍, 而且关注到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关注到了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钱币、邮票, 等等。可以说学生们在学习后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 而且受到了一次特殊的德育教育。
2. 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成就了遍布各地的旅游风景。
在上《各地民居》一课时, 学生们通过交流探讨了解到先民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自然, 于是出现了各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民居, 通透开敞、造型轻巧的傣家竹楼, 依河而居、以河为家的江南水乡, 黄土高坡上纵横交错峭壁间开凿的窑洞, 充满了人情味的北京四合院等, 都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
面对现在新式楼房的层出不穷, 效仿西方的欧式楼房逐渐代替了本地各具特色的民居, 为此学生们在课下作了传统民居的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填写表格、汇总统计等几个步骤之后, 大家一起讨论了保留传统的民居风格的必要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认识到了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美的元素, 不论学生们讨论的结果能否左右时代的发展, 至少学生们对于美的感受是真切而深刻的。
二、社会美的观点
社会美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能动的个体, 对于社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和自然美、艺术美相比, 在一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所代替的过程中, 先进的力量在不断地努力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美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对人们的教育作用更大。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俯首皆是,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掘和积累, 随时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美的教育。
1. 时代变革中涌现出的美。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我国远古先民们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发展到小康之世的家天下,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而进入了阶级社会, 产生了国家, 这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农业各方面都比前一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 乃至于后来的商周文化所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就是时代进步体现出来的美。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征战, 完成了对六国的吞并, 最终统一了中国, 政治上统一后, 秦始皇又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这些“统一”措施对我国后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 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有些制度便一直沿用下来。也正是因为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才给后来建立的汉朝提供了基础, 开创了大汉雄风的良好局面。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先进代替落后, 正义战胜邪恶的美。
当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有识之士在探索和努力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时, 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悲壮之美:从十九世纪末法国的巴黎公社到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正义的斗争都因为反动势力的强大而遭到不可逆转的挫折和灾难, 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又成为最好的美学教材, 它能让学生们在痛惜美好事物的消逝过程中, 体会历史发展的真实, 进而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这些时代交替的过程通过各种手段呈现给学生时, 也把这些审美的体验融合其中了。
2. 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美。
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是人类的特征”, 而这自由自觉的活动便是适应、改造自然而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美表现在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生产工具等各方面:远古人类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造型独特, 工艺精湛, 圆润流利, 生气勃勃。从唐朝的唐三彩到宋朝精美的瓷器都体现着劳动人民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为我所用的大智慧, 给后人以美的熏陶。
三、艺术美的观点
1. 美术作品的美。
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 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美术作品呈现。从古人类的岩画、石刻到中世纪欧洲古典的美术大师们的作品, 从马王堆汉墓帛画到当代美术家的杰作, 美术作品中总是蕴含着更多的美的因素。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的永驻》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 虽然是选学课, 但是学生们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热情, 积极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堂分组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学生们讲到了我国绘画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分解和代表人物, 详尽地讲解了敦煌的艺术特点, 介绍了唐朝著名的浮雕昭陵六郡, 以及明清以来文人画的流派和典型作品, 这样不仅他们很有收获, 我也受益匪浅。
其实学生在《历史与社会》中学习到的美术知识是肤浅的, 但学科中呈现出的美术作品更多地注重它的历史内涵, 学生往往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
2. 耐人寻味的书法美。
我国古代先民为了更好地交流, 创造了汉字, 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演变, 文人雅士的参与为汉字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历史观点论文 篇5
康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他第一篇历史哲学论文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基于自然目的论原理,在理性精神的审察下,他把人类的.目光引向那普遍法治--永久和平--的未来.这是康德深思熟虑的结果,论文也因而成为其继续探讨历史-政治哲学问题的纲领性表达.
作 者:袁盛勇 张卿均 作者单位:袁盛勇(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33)
张卿均(赣州市委党校,江西,赣州,341000)
历史观点论文 篇6
1.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的讨论、写作,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进一步理解“求异求新,见解独到”的内涵和意义。
2.交流写作成果,体验“求异”“求新”所带来的认知方面的丰富、新颖。
3.树立多角度、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科学态度。
【活动设想】
1.限于实际情况,教师选用并印发与相关历史事件如“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2.共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选定“历史事件”,准备写作
(一)从“求异求新”角度探讨“子贡赎奴”事件
1.导入话题。用PPT展示:
鲁国有一个规定,国人如发现鲁人在他国为奴者,可以赎回,并回国兑领赎金及领赏。子贡某日在他国见一鲁奴,赎之,归国未兑赏。
2.学生思考,再分小组讨论这件事。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案例展示]
教师提醒学生努力“求异”“求新”,根据学生讨论,课后整理如下:
(1)从动机看,子贡品德高尚,做好事不求回报,犹如我们当代提倡的“做好事不留名”。
(2)从对其他人的影响看,子贡的做法导致其他人羞于领赏,从而不赎鲁奴。(对“子不然也。曰:子贡虽得私德,但必令他人羞于领赏而见鲁奴而迂走也。必令鲁人不再赎鲁奴”,学生有异议:其他鲁人因此不再赎鲁奴,是他们心理有问题,而且即使会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子贡品德高尚。)
(3)从鲁国国君看,子贡的行为可能在全国的富人中形成示范作用,从而节约国库开支。鲁国国君可能会因此赞赏子贡。(教师点评:这个角度比较新颖,也是有根据的,但鲁国国君依据一般人“趋利避害”的习性,也会推想到孔子预测的负面效果。)
(4)从现代改革的角度看,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讲述这个故事,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改革的取向废立,必须考虑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故事,最大受益者是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鲁国人,而非领赏的鲁国人。子贡不领赏,反而令鲁奴受损。因此,找到了最大受益者,就不会因其他人获益而令改革停止。道德也是有缺陷的,改革要有理性的选择,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发展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表面上看,富了一家一姓,但从长远来看,是国家获益。因为只有这些企业发展了,才能充分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
(二)讨论并选定“历史事件”
1.教师确定四个历史事件,学生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历史事件(1):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影响”。
历史事件(2):唐强盛原因。
历史事件(3):秦长城的价值。
历史事件(4):唐高祖李渊确立科举取士的影响。
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兴趣小组,每组推选1人,将成员的意见收集并写在黑板上。
[案例展示]
学生讨论“历史事件(3):秦长城的价值”的结果:
观点1:抵御外敌匈奴。
观点2: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观点3:旅游观光。
观点4:文化遗产,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观点5:有利于追溯历史,有考古价值。
观点6:多民族文化融合。
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
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
观点9:中国精神的象征和传承。
观点10:体现了秦的强盛,宣扬国威。
观点11: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观点12:为现代一批人提供了工作饭碗。
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
观点14:秦长城以防御外敌而建造,塑造了民族性格;在帝国末期,容易养成久居安逸、不思进取的性格,没有了开疆拓土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点的合理性。
[案例展示]
教师点评上述观点,课后整理如下:
(1)有一部分观点角度相同,比如观点3“旅游观光”,可以进一步引申:游客游览长城,看什么?实际上旅游观光的价值本质上是从建筑和文化的角度考虑的。这与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角度相近。
(2)有一部分观点的合理性值得商榷,比如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其他地区有没有修长城呢?如果有,是否真的有表率作用?这些都需要查找资料予以佐证。
(3)有些观点非常新颖,值得探究,比如“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这是站在劳工的角度考虑。———杂文家狄马在《荒谬的苦难哲学》中说:“在游览长城、兵马俑、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陈陈相因的话:‘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解说员甚至是学者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不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些‘结晶’又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血、汗、水还是葡萄糖析出来的?在我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创造者的生命终结之日,那么,这门艺术之所以留存下来,就是因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耻辱。长城也许雄伟壮丽,兵马俑也许奇巧无比,故宫和颐和园也许幽深似海,但作为人类罪恶的象征,我们应该首先记住,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着脓血和眼泪的所谓‘艺术’只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拉开了距离而‘审美’。充其量是坏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赞美。”
学生经讨论后总结出这样几个角度:军事、建筑、文化、商业等。
(三)课外写作
教师让学生根据如下要求写作:
第一步:选择角度,力求内容上的“求异求新”;斟酌词句,写出“独到观点”。
第二步:根据观点,列出写作提纲,并分条写出可能需要的材料。(教师可以提供部分相关资料。)
第三步:根据观点,查找资料,写成文章。
第二课时:学生从“观点独到”角度互评习作并展示
(一)教师提出学生互评习作要求
教师用PPT展示:
评价角度:观点是否独到。
评价内容:(1)作出文章“观点独到”与否的判断并阐明原因;(2)对文章质疑,比如观点合理性、论据确切性、论证严密性等。
操作要求:(1)用铅笔书写,便于修改;(2)每篇文章至少有两个点评;(3)评论语言要客观,不能用消极性词汇;(4)采用100分制打分,以70分为基准分。
(二)学生相互阅读并点评写作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换互看,互评。
(三)小组代表展示“观点独到”
各小组代表对自己组内的一篇优秀文章作点评。
[案例展示]
教师课后对“唐代兴盛的原因”主题的展示情况进行梳理,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四)上交点评后的习作
教师课后阅读习作,选择典型作文作为下节课的点评内容。
教师在下节课之前把典型作文印发给学生。
第三课时:教师点评典型习作,总结达成“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方法
(一)教师点评“典型习作”
1.教师课前把“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
2.学生默读。
(二)教师结合学生习作点评
1.点评没有“求新求异”而沦为内容雷同、思想平庸的习作。
2.点评有“独到观点”也有瑕疵的习作。
3.点评“见解独到”且论述较好的习作。
(三)总体点评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
1.教师总结此次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1)观点平庸,缺乏新意。表现为堆砌资料,套用历史教科书的观点;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
(2)论证缺乏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比如某篇文章分析“盛唐强盛的原因”时,引述了唐朝引进大量胡乐、胡食的材料,却没有阐明胡乐、胡食是盛唐强盛的原因还是结果。
(3)材料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表现为引用材料有悖于我们的一般认识,但又不注明出处。比如某文章里说“汉武帝在位期间,除儒学外其他学术不仅照旧存在和发展着,而且比先秦发展得还快”,这个说法需要说明出处,否则让人怀疑。
(4)写作的方向偏离。比如写作主题是“盛唐强盛的原因”,有几位同学写成“唐朝衰败的原因”“盛唐强盛的表现”。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有同学写成儒学发展的历程。
(5)文体语言的偏差。论述文的语言应当是严谨的,不宜用文艺味很浓的语言。如“褪下了黄金甲的人民,手中的金戈又换回了原先的耕锄。国家在幽深的墙垣中茁壮,制度在权力的变更中构架,安定和谐普照九州”,此段文字表面上辞藻华丽,实际缺乏内在逻辑。
2.教师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历史事件”的专业视野上必然有局限。
但作为当代人,拥有的优势是站在漫长历史的末端,可以从纵向比较的角度去观察历史事件。蔡谦的《盛唐强盛的原因:包容》、洪佳怡的《整合中创新》就是从历史对比的角度去观察盛唐各项制度成功的原因;周如祺的《盛唐时期》、李欣宁的《不负盛唐》,从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需求的角度去分析盛唐;陈思悦的《从唐太宗身世、性格论盛唐强盛的原因》,考察了制度与其背后的推动者之间的关联。
这5篇受同学好评的文章,虽然运用的材料与其他13篇文章基本相同,但他们能转换角度,特别是从纵向历史对比中获得了“独到观点”。
(三)布置作业
参考同学的意见,根据老师课上“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再上交老师批改。
【教学感评】
一、历史小论文写作的难点
(一)与历史课的区别
语文课上要求写历史小论文,似乎超出了语文课的边界。但其实语文课与历史课是有区别的。历史课,更强调客观性;语文课,为了某个主观需要,观点可以偏激一些,如苏洵以“赂秦”论六国灭亡,观点值得商榷,但为了现实的需要而写,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强调文章的逻辑性。
(二)怎样“求异求新”
历史事件多数已经有定论,学生怎能“求异求新”?只能是在学生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或者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求异”是想出“不同的内容”,或古人没想到的角度,比如有人认为泰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锅盔”(秦地食物),苏洵的“赂秦”也是“后人”的“以今律古”,是“求异”。
(三)学生写作的动力
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费很多时间,并且与语文学习似乎关联不大。但实际上,高考作文就是青睐“求异求新”的文章,青睐“见解独到”的文章,在几十万考生的文章中,如果观点没有新意,很难出彩。
二、历史事件的选择
如果完全开放,让学生自选历史事件,一方面会增加写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可能每个学生选题都不一样,导致无法横向比较,也形成不了讨论的焦点。因而设计为由教师规定4个话题。考虑到学生在资料上的匮乏,教师提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盛唐强盛”两个话题的相关背景资料(复印了16页资料),而对“秦长城”和“科举制”则只提供书目。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喜欢讨论“秦长城”,但在实际写作中,选用“盛唐强盛的原因”的比较多,可见资料多寡对写作有很大影响。
三、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重在挖掘原文的亮点。如果原文只有一两百字显示出亮点,教师要根据这一两百字引导学生生发下去,改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原文观点框架很好,而行文的逻辑性有缺陷,教师则要根据原有的框架指导学生修改。———这本身就是“旧中出新”的思维。
历史观点论文 篇7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显而易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
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下面,我们主要以张志刚提出的研究侧重点和基本观点为主线,分七个问题进行述评。
一、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定位
流通业是服务行业,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战略任务,不可离开这个宏观全局“自拉自唱”。其次,需要认真审视并转变本行业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做法,明确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具体方向和工作内容,这又需要“自找问题”、“自我革命”。
二、流通业的质量和效益效率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整个经济讲的,也切中流通业的时弊。多年以来,与生产部门一样,流通业一直也实行的是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发展模式。其表现是,以销售额的增长为最大关切,很少关注销售额背后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最关心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企业最关心的是营业额和毛利率。
近年来,国内专门研究流通质量或流通效益的文献不少,这方面撰文研究较深入的是宋则。另外,今年黄国雄题为“流通效益是社会效益,流通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文章,也具有代表性。
质量和效益是流通业的“生命”,客观地看,在这方面我们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期待仍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流通业必须转变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轻视服务和效益的偏向,使销售额的增长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合理的利润率保持同步。
关于流通效率的研究,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还有荆林波(2013)“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一文,该文利用我国流通业2004-2011年的年度数据,利用行业人均年销售总额、行业人均年毛利、总资产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标对中国流通业效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流通业在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方向。高铁生(2013)“完善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一文,该文提出“机制设计”比那些尊重市场和政府干预的政策建议更加具有缓解供求不一致矛盾的意义,这是国内第一篇用(匹配)机制设计理论分析流通问题的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对我国农产品、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文章,代表性的学者有欧阳小迅(2011)、张磊(2011)、柳思维(2012)。
三、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中央已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目前,流通业在参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和自身进取不够的情况。例如,为什么海尔、联想要自建物流体系?为什么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却无法有效进入城市市场?说明流通业确实存在能力和进取心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流通业的总体规模已经很大,但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角度看,流通产业内部的结构并不合理,重商品销售、轻服务供给的倾向比较明显。商品销售在全部消费中比重高达80%,购销业即批发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地区存在总量过剩、竞争过度现象;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总消费中比重畸轻,发展水平偏低,不仅主体“小散弱”,一些行业经营不规范,而且有许多居民需要的生活服务项目未能有效提供。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中咨询、设计、创意等商务服务发展不充分,物流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供给不够、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供应链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中认真分析研究,妥善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研究方向:一是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总体研究,如高煜等(2011)“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王晓东等(2011)“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田伟(2012)“我国流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对策初探”。二是从一个角度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研究,代表性文献如马龙龙(2011)“中国商品流通虚实结构演进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探析”;其他文献有丁润健等(2012)“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流通广业结构均衡性研究”、龚晓菊(2011)“贸易强国视角下的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王晓东等(2010)“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李明义等(2010)“以流通产业结构创新促京城老字号腾飞”等。
四、流通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十八大”强调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提出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指出,虽然在扩大消费中流通业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仍有着不小的“用武”空间,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称心、更便利、更实惠、更诚信、更多选择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欲望和交易预期,从而满足现实需求,释放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与扩大内需关系(消费需求)的研究,比较以往有了较大增加。其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晴等(2013)“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一文,该文在现有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异质性企业选择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内部需求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贸易成本是影响企业国内外市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依绍华(2013)“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毛中根等(2012)“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还有对流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某个具体主体的研究,如李骏阳等(2011)“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汪旭晖(2010)“农村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梁雪松(2009)“扩大内需中旅游业独特贡献的探究”等。
五、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微观细胞。“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显然,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也适用于流通企业。客观地看,虽然我国流通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有一些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与跨国连锁零售巨头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中国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充其量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零售公司。但这并不是最令人忧虑的,毕竟中资大中型零售企业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与外资商业良性互促的竞争局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中资连锁商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从外商那里学来的,完全是模仿追赶型的发展方式,缺乏通过创新形成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纪宝成(2010)“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文,该文认为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二是吴小丁(2010)“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一文,该文指出,用现有理论即低利润率和激烈竞争手段这两个判断标准,来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既无法体现零售服务价格的复杂性,也无法衡量零售业集团化和多元化背景下的问题,甚至无法解释在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较低且地域竞争明显的领域也会出现过度竞争。其他这类题目的研究文献还有霍淑娟(2012)、卢美丽(2009)、谷晓等(2009)、薛峰(2009)等学者的文章。
六、商业活动中绿色低碳流通问题
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是党的“十八大”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又一项要求。流通业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落实这项要求,促进生产和消费节能降耗;同时流通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资源节约和低碳化,也是自身转变运行方式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流通业在节电、节水、简化包装、限制塑料袋使用、产品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零售企业还出现了一批节能店,总的来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部分中资企业这方面工作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措施不系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开展节能降耗,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从而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在节能店的发展上,我们看到,一些外资零售企业起点高、步伐大、进展快、措施也是系统化的,而中资企业往往投入少、起点低、措施也多是局部性的改造,由此形成与外资商业在节能效果上的明显差距。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低碳流通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2012)发表在《经贸参考》上的文章“绿色商业与消费发展研究”,文章从绿色商业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商业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二是杨浩哲(2012)发表在《财贸经济》上的“低碳流通:基于脱钩理论的实证研究”一文,该文使用IPCC2006的测算方法对中国流通产业1996-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脱钩理论对流通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低碳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文献有研究总体的,如欧阳泉(2011)、张国玲等(2011),有研究具体方面的,如李爱华(2012)、徐旭(2011)、周培红(2011)、洪涛(2011)等。
按照中央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中资流通企业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快补上一些工作缺项。例如,开展绿色采购,引导生产部门制造低材耗、低排放、易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物流运输的节能减排和降低空驶率,商业建筑的节能等,也都有待深入研究,加快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七、流通业的创新驱动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这一要求的实质,是要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而做到这一点,从经济理论上说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来说,粗放型的生产流通主要靠增加资本和劳动,而这两方面的要素虽然可以增加产出,但却无法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之外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增进,这就为我们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化发展指明了三个方面的切入点。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业的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丁俊发(2013)“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一文,该文提出了进行理论、制度、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结构调整、生活与商务服务、就业、消费、市场、商业文化等十大创新驱动的思考。二是荆林波等(2012)“中外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创新扩散的比较研究——基于沃尔玛与苏果的案例分析”一文,研究发现,成功的零售企业都充分重视城镇在城乡中心地流通体系中的链接作用,在引入和成长阶段采取传染扩散模式,并充分利用规模、范围和密度经济实现公司的低成本扩张。三是从流通创新的某个方面作用来分析的论文,如丁宁(2013)“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徐从才(2011)“坚持流通创新,构建生产者服务体系”、周长富(2011)“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此外,这个题目的文献还有刘刚(2013)、盛朝迅(2012)、郝爱民(2012)、朱丽萍(2011)、张宏等(2010)等撰写的论文。
与传统流通企业不同,现代化的流通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密集化、人才高端化和创新常态化三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最先实行信息化并在应用上达到各行业领先水平的,正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现代零售商。近三十年来,全球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的管理创新,无论是就其频繁程度还是丰富性比较,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近年来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购物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实体流通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种情势下,实体流通企业确有一个如何转变固有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网络购物电商挑战的问题;而网络电商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烧钱”血拼价格的非理性发展模式,回归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的问题。
除张志刚关于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专文外,国内有不少学者也对同一命题撰写专文加以论述。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黄国雄(2010)“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应从七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二是刘海飞(2010)“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思考”一文,该文提出了发展理念、评价标准、流通功能、技术路线、制度供给、环境建设、节能减排、行政职能等八个转变。三是俞晓松(2011)“‘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通过六方面进行,即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培养流通业人才和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其他文献有,上创利等(2013)“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郭馨梅等(2011)“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等。
【历史观点论文】推荐阅读:
人本主义观点论文06-15
思想政治观点论文12-27
议论文观点句07-27
观点议论文范文11-19
英语观点式议论文范文08-19
财务管理假设观点研究论文12-27
雅思议论文写作主题观点思考的几点见解12-27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