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点

2024-10-05

艺术观点(共5篇)

艺术观点 篇1

作为传统媒介的绘画,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似乎有点“过时”。但笔者从不这么认为, 作为艺术媒介的绘画从不曾退出, 也永远不会退出艺术的舞台。绘画之所以被说成“过时”, 可能在这个被各种媒材不断“刷屏”的年代, 画画的艺术家越来越少;或者说是那些不懂得“自我反思”的画家, 江郎才尽, 不知道自己该画什么了, 却对绘画反咬一口“过时”。如果说艺术史学是一个插满旗杆的版图的话, 那绘画的领域可能是被沦陷最严重的版图;这样是不是反而那些画画的艺术家可以放下为艺术史“创新”的包袱或报复, 从而开辟一个以“自我”为参照的绘画领空。然而, 他们也无法要求绘画的任何历史上的某种特权或特殊地位, 必须回到与其他艺术门类等同的位置, 先成为一件“有意思”的艺术作品, 而不仅仅是一张“好画”。

翻阅美术史, 新媒介取代旧媒介的事情层出不穷。关于对绘画这种媒介最深刻的探讨莫过于摄影的发明。摄影对现实的机械复制性是众所周知的, 摄影的出现使得那些靠画写实的画家从此失业, 从而强迫人们对绘画进行再次的认识, 这次革命也使绘画摆脱了“现实抄袭者”的面孔。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媒介回归到艺术的领域。所以一张“有意思”的画, 其媒介的必要性肯定是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

说到“有意思”, 这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定义。这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毕竟不存在任何标准。然而, 对于我来说, 认为绘画的全部就是画的那层表皮的时代已经过去, 真正的意思是将一张画“重新”看作一件艺术作品, 将今天的绘画艺术也必须要和装置艺术或录像艺术 (video art) 一样被放置在等同等语境下被讨论。

对于笔者来说, 一张好画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命题”, “独立命题”这个词的重点, 其实不在“命题”, 而是“独立”两个字。独立其实指向更多是艺术精神, 那种无拘无束的艺术精神。翻阅美术史, 能够成为艺术大师的无不具有这样的独立的意识与精神。法国艺术大师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 就是这些艺术大师中间最具代表性的。

杜尚最大的意义在于重新界定了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 他用“现成品艺术 (ready-made art) ”将绘画和雕塑从原本的社会和艺术史语境中拯救出来。1917年, 在纽约的一群艺术家组织起来, 模仿巴黎的“独立沙龙展”, 成立了一个新的名为“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 任何艺术家只要付六美金, 便可以参加展览。因为一些个人情绪, 杜尚对这个展览有些不满, 因此他觉得用一件作品来嘲弄那些挂画的艺术家。他便用化名, 送了一个男用小便器参加展览, 他将小便器平放在展厅里, 并在上签了R.MUTT的名字。但没想到这一举动, 却使杜尚名声大造。《泉》这件作品最大的意义, 在于一件日常物件被挑选出来, 摆脱了它原有的功用性, 一个新的名称和“展厅”这样语境下被观看, 重新定义了这个物件和展示空间两者的意义。这件作品也成为20世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作。杜尚的独立精神在于他敢于在对现有的事物提出质疑与发出挑衅, 正如他在晚年的访谈录中谈到这些作品从来就不是依据什么审美原则, 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去违背现存审美原则和标准。

然后是艺术创作命题的问题。换个说法命题其实就是“画什么, 为什么画?”如何去回答这三个问题呢?笔者想起了在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宣读获自己的奖感言时所说的一句话, 他说:“文学诞生于作者自我满足的需要……”在笔者看来, 这句话似乎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三个关于绘画的问题。“自我”二字回答了“画什么”, 探寻必须绘画命题主要方向;其实这种“满足”也等同于一个画家在描绘自己作品的时候所获得的。从而, 所谓的“艺术的命题”也成了一种伪命题, 因为这种命题可能更多的不是寻找来的, 更是一种赋予, 或者说是作者某种“不得不说的话”。这种用来自我满足的艺术命题, 可能不是精神层面的指引, 而是某种生理需求。

然而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命题是不能永远地停留在“生理需求”的阶段。它必须在生理的前提下再次升华, 从而成为艺术家的某种探索, 类似于科学的某些研究。这样具有探索研究精神的画家或艺术家比比皆是, 如荷兰艺术大师伦勃朗, 《自画像》就是他一生最深刻的命题。不同年龄的他从画里面凝视着画外的我们, 眼神不断在诉说着他每个人生阶段。

我们再说到意大利油画大师乔治·莫兰迪 (G i o r g i o Morandi, 1890-1964) , 他的一生都是在画着几只瓶子和他的家乡郊外的风景。其实对于莫兰迪来说, 那种可见的世界是无法用言语或词汇来描述的。事实上, 在用绘画的觉知方式来感受的这些日常之物与在日常生活使用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因此现实是抽象的, 没有任何一样事物东西比我们眼前的事物更不可捉摸。莫兰迪呈现的一种冷静的视角, 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日常生活沉思者。

再看近代的艺术里的大师, 德国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 (august sander, 1876—1964) 就是一位具有独立艺术精神和命题的艺术家。他试图用传统的大型相机, “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同胞, 并为他们留下照片, 做他们存在的最客观的见证。桑德在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物当中, 抓住他们的血源特质在不同的面孔、眼神、着装、姿势中, 去寻找日耳曼民族的自豪、倔强、严肃的人格品性。这些照片使桑德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像摄影师, 并被誉为“德国人性的见证者”。在《二十世纪的人, man of the 20th century》作为最有野心的艺术主题。

纵观艺术的各个领域, 我们总会有说不完的命题, 然而“创新”却是所有艺术共同的命题。但笔者始终认为, 不论我们使用任何一种媒介从事艺术创作, 首先必须比较彻底的了解这种媒介的必须性, 这种了解必须依据自己的作品主题的客观要求, 根据媒介特性, 从而在创作上开辟新的自由表达空间。

摘要:一张好画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命题”, “独立命题”这个词的重点, 其实不在“命题”, 而是“独立”两个字。独立其实指向更多是艺术精神, 那种无拘无束的艺术精神。翻阅美术史, 能够成为艺术大师的无不具有这样的独立的意识与精神。

关键词:媒介,命题,重新界定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卡巴纳 (Pierre Cabanne) .《杜尚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恩斯特·格哈德·居.《乔治·莫兰迪》.出版社:吉林美术, 第1版.

[3]《奥古斯特·桑德》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第1版.

艺术观点 篇2

原因: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客观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意思有两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活力是实践,目的和归宿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原理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指导的实践活动,使人能更自觉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是实践范畴,从实践观点看,物质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诸理论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和核心。

以往我们只承认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为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在实践中人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在世界”的“属人世界”(“ 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二重化。“属人世界 ”是“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就是说实践使世界发生分化。“属人世界 ”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恩全集》第42卷,第24页)实践还使“属人世界 ”不断发展。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对辩证法的意义。实践和辩证法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为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根据既不存在于旧唯物主义所执着的“纯粹感性”,也不存在于唯心主义所执着的 “纯粹理理”,而在 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和物质、一般和特殊以及否定性本性是辩证法现 实基础和原型。

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社会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劳动中发展的。劳动作为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之,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来说都是它们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你可以了解一下一种不同的说法,2008年9月发布的: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我国哲学界大家都是赞同的。如果说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看法就很不一样了,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样赞成者有之,那样赞成者亦有之。反映在哲学体系上,其面貌就很不相同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哲学家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以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以及斯大林所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代表,其体系大体上都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又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部分组成。实践的观点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线索仅仅被当作认识论的中心线索而贯穿于全部认识论。因此,在讲唯物论、辩证法的时候,都是同实践的观点不相干的。这样讲唯物论就很难与旧唯物论划清界限,这样讲辩证法也就排除了实践活动的辩证法。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而且由于缺乏一条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索,也就不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斯大林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种“推广”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实际历史进程,不了解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决定性意义,从而也就不能准确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对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体系,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学者曾经表示异议。1967年民主德国以A·科辛为首的七名哲学家共同编写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这是冲破苏联教科书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它的基本思想是主张以实践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在革命实践中如何变革自己的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把人类和人类活动,即社会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和中心点的”,“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撇开这个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惜的是,这一探索后来由于外来的政治干预而被否定和禁止了。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长期因袭苏联哲学教材体系。1961年出版的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曾经是我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的一本哲学教材。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力求比较充分地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就体系而言,它与苏联哲学教材仍然大同小异,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依次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仍然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的趋势是有愈来愈多的同志更加强调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一些同志明确提出,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反映在教材建设上,1994年出版的由肖前任主编、黄楠森和陈宴清任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鲜明地表明了这一主张。该书前言说:“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之后 100多年里的生气勃勃的新发展。因此,这部教科书是力图把实践的观点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全书的。”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这种努力难能可贵,它给我们编写新的哲学教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的思路。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指导思想在他们所编写的教材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其逻辑结构还是先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等等,到了第七章才讲“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也就是说,在第七章之前的唯物论、辩证法等篇章都还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触及实践问题,这就很难说体现了以实践为中心线索而贯穿全书的指导思想了。看来作者们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该书的前言中坦诚地说:“究竟如何做到真正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整个体系,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表述上都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经过哲学界同志们进一步的共同探讨,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因此,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两种值得商榷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不赞成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讲“基本”观点可以,不能讲“首要”的基本观点,讲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了。他们主张唯物的观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看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当然是正确的。但论据和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商榷,因而结论也就值得商榷。从论据说,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确切吗?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并没有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以对这一问题的物质本体论的回答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就是说,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从论证的方法说,先预定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问题,然后说对这一最高问题的唯物主义回答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不是循环论证吗?所以,这种看法还难以服人。

还有一种看法,主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他们否定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主张实践本体论或唯实践主义。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实践和科学证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实践活动,怎么能说实践是世界的本体呢?否定自然界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主张唯实践主义的人说,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旧有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只是哲学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对立派别,它们并不代表哲学论争的永恒本质”,“在现代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消失了”。他们主张“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唯物主义的“后缀”应当去掉。这种观点如果能够成立的话,哲学的党性原则就被一笔勾销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成了毫无意义之举,党的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要求就失去了理论根据。不管持这种主张的人出于何种动机,问题的实质只能如此。这种主张其实也不是什么理论创新,西方的一些学者早就宣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的解释,在革命实践面前,二者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不能离开唯物主义前提去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

那么,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呢?我以为,在两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它不仅是人们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的最一般的客观规律,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最终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它在实践中产生,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发展。离开实践的哲学是繁琐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是毫无意义的。讲唯物论也好,讲辩证法也好,讲认识论也好,讲历史唯物论也好,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一切哲学观点的阐述归根到底都应围绕实践去加以阐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实践线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始终的主要线索。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上看。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第一个文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之“旧”,在于它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它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从而也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起点,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阐述也就应当以科学实践观的阐述为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论断,能否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而不应当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呢?我认为不能这样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给自己的哲学思想正式命名。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过“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等这些概念,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以往的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等等。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等正式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既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又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且强调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应当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系统地阐明了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反杜林论》关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论述,《费尔巴哈论》关于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论述,《自然辩证法》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述,等等。从他们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实质内容看,他们始终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始终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把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不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

观点观点观点观点 篇3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段”不

同,每年春节过后娱乐圈总要添些新段子,上

班后的第一周我们在同事的讨论中、媒体的评

论中看着这些“段子”变成事件。

雍正很忙

有人戏称《新闻联播》前十分钟,就是

说国家领导人很忙,特别是春节期间,走访基

层、探访老兵、新春团拜……到处能见他们

的身影。今年春节各台电视剧也描述一个现

象——“雍正”很忙。打开电视,四爷在和若

曦深情对望;换台,四爷单恋着晴川;再换

台,雍正在与怜儿谈情说爱;再换台,雍正又

娶了甄嬛……这个春节“雍正”忙着谈恋爱,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那些年雍正追的女孩”。

本山大叔退了

今年春晚本山大叔没给我们带来流行语,

倒是引发了一系列猜想与评论。身体原因也

好,与制作团队不合也罢,总之龙年除夕,熟

悉的本山大叔没跟我们一起倒数,说不上失

望,也说不上惋惜,大叔退了,春晚依然继

续,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

天后跑调了

两年前,天后王菲以一曲《传奇》唱响春

晚,也开始了她的复出之旅。今年春晚过后,

观众讨论最多的是天后走音了,另外还有王力

宏、萨顶顶、刘欢等都出现了演唱瑕疵,这些

人用自身证明了春晚“真唱”的真实性,也引

发了春晚舞台音响有问题的猜测。联想到湖南

卫视跨年晚会王菲也出现跑调的情况,我们只

能说天后也走下了神坛。

老郭弟子又打人了

春节前有网友在微博爆料:“郭德纲又

打人了,风行工作室记者在机场被郭德纲徒弟

打。” 这是继2010年后,郭德纲徒弟第二次

打人。我们不清楚老郭跟媒体有多大仇恨,纵

容弟子一次又一次地对记者拳打脚踢,我们只

是觉得老郭收弟子还是有统一标准的,除了嘴

上功夫厉害,拳脚功夫也不在话下。

韩方掐架了

韩寒与方舟子一个是文学天才、意见领

袖,一个是自称“对真理有洁癖”的打假斗

士,两位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位碰到一

起掐一架,那就是社会热点了。韩寒与方舟子

这一场交锋论战已经超越了无聊还是有聊的范

畴。除了两位当事人不断隔空喊话,日前“躺

着中枪”的韩父韩仁均也公开站出来、首次与

儿子一起共同面对媒体回应此事。

修心之旅 姚珺文

站在丽江火车站准备离开时,突然觉得

之前那么期待的地方并没有那么美了。到丽江

的几天,古城的石板路,一路听到的清新悦耳

的《滴答》,每间淘碟屋里传来的轻轻的击鼓

声,远处的玉龙雪山和水洗的天空都没能让人

真正安静,客栈大部分都空了,有一种热闹后

特有的冷寂,好在每个客栈小院里的花草、摇

椅、茶桌、木窗都没变,老板叮嘱客人晚归找

不到路时可以打电话去接。想起之前去西双版

纳的几天,橄榄坝的傣族园喧闹无比的白天过

后,晚上瞬间回归宁静,没有路灯的寨子里,

看着久违了的北斗七星,澜沧江边一大片豆角

园里忙着农作的傣族妇女,看到你拍她还冲你

招手示意。与我们同行的几人,都是修佛之

人,一人沉静美好且淡薄、一人善良乖巧自

然、一人尊师重道单纯无机心、一人乐天独享

内心之简单。我一直标榜内心单纯,可常常口

是心非,总是说自己不屑流俗可仍然过于计较

得失,安静时自己到底能面对自己内心的百分

之多少?面前的几人,恬淡、简单的对话,吃

多少睡多少没有抱怨,忙碌后大家心照不宣地

坐在一起喝喝当地泡着糯米香叶的自烤酒,或

者普洱生茶,一个早起晚归本应辛苦心苦的旅

行,变得无比随意和惬意。想到每年除夕过

后,都会不自觉地自我鼓励和检讨,生活被习

惯成以工作为主,作为娱乐记者,也总是会在

矛盾中,比如,面对一个采访对象,我会有两

种心态,一种是你完全本着挖料,挖不到料,

就期待他们能说出点不一样的东西的心态,一

种是你被安排去采访,就会抱着按照提纲做完

一个采访而已的心态,毫无进取心,更别谈猛

料,有很浓的宣传意味,我们大部分属于后

者。杂志一期期做,稿子一篇篇写,纠结其实

是不健康、很不负责任的小九九心态,因为只

要偶尔幸运地写了自己大爱的一部电视剧作

品,就足以填补很多内心的遗憾,或者你面对

了一个很尊重你或者像李雪健老师那样真诚得

让人心疼的采访对象,你会增加很多信心,来

面对未来的工作。在这个陌生的车站,幡然醒

悟,旅行能映照出内心。有人跟我说,如果你

想知道这个人跟你适不适合,只要一次十天的

艰苦旅行就知道。因为你过往犯过的错误如今

常常遗憾,因为你感叹命运心常戚戚然,因为

你害怕未来的路越来越难行而无法畅怀,因为

你虽甘愿付出却常怀疑是否值得,从丽江搭火车到昆明的一夜,想着佛书中的“人活着大部

分是痛苦,所以需要修行”这句话,眼前倒突

然明亮了。

“大辫子”还要续多长 YOMI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出现在百姓荧屏上

的古装剧,每5部中就有4部的历史背景取自于清

朝年间,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笔者近两年所观

赏过的古装题材电视剧基本都是取自清朝年间,

同一个历史人物,出现多种各不相同的命运;同

一个历史典故,出现了各种新颖的大胆重塑;同

一个人物形象,出现了高矮胖瘦的各种舞台扮

相。一时间,笔者对于曾经饱读诗书所了解的历

史知识产生了朦胧错觉,究竟那个盛产“大辫

子”的清朝还有多少是我们所不曾了解的“内

幕”?

春节期间,对于忙碌一年的笔者来说是难

得的休整和与家人团聚。闲来无事,按动手中电

视遥控器,几个小时过去了,放松的神经却再次

绷得更紧了,同样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三部不

同电视剧中竟然在对待爱情、事业、家庭上的观

念有这么大的差距。同样是乾隆年间,这边是风

调雨顺,皇亲国戚除了对于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已

经再也没有任何的奢求,那边是人心险恶,后宫

中除了尔虞我诈再也没有一丝善良可言。虽然说

戏剧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改编实属正常,同一

个故事一年改一个版本,观众会觉得新鲜,如果

同一播出时段有三到四种性格各异的雍正皇帝给

大家讲述各不相同的“爱子”乾隆,那真是彻底

的闹心。

所谓有利可图就是当一种产物炙手可热的

时候,它就会充斥整个市场,先不考虑购买力是

否庞大,咱先得保证货源充足。如果没有良性的

市场宏观调控,这种经营策略的最终结果就是供

大于求,大量囤积的产品最终被新产品所替代。

近两年的电视剧市场,可谓是古装、谍战轮流坐

庄,而且愈发呈现古装压过谍战的趋势,2011年

的清朝穿越余温还未完全退去,2012年的清朝宫

斗又再袭来。从《宫》到《步步惊心》,从《宫

2》到《后宫甄嬛传》,观众一轮接一轮地等待

着“大辫子”的“洗礼”,这还不包括那个新潮

词语漫天飞,年代、事件大乱入的《新还珠格

格》。

讲究创新是每个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从传统的历史正剧衍生出诸如“清穿”、“宫

斗”等题材,这相当于给影视剧市场注入了鲜活

的血液。但是“输血”也要讲究“量”,超过承

受范围就是得不偿失了,天天吃鱼翅,也就跟吃

粉条一样了。

变迁记 苏阳

第一次听小虎队的歌用的是索尼的Walkman。

对于索尼,我相信没有人会感到陌生,可对于

“Walkman”来说说,我相信绝大多数的90后和00

nlc202309031027

后都会感到茫然,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虽然说每

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对音乐都有着狂热的消费,但消

费音乐的载体却大相径庭。

就中国人的记忆而言,最早的要数留声机了,

四四方方的底座上开放着一朵黄铜质地的硕大无比

的喇叭,对,就跟你在“金嗓子”药盒上看到的一

样。解放后就是录音机了,摘掉了喇叭,取而代之

的是兵分左右的一对扩音器,越看越像猫头鹰。接

着就是索尼推出的Walkman,这简直就是一个里

程碑式的发明,因为它小巧的体积携带起来极其方

便,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把两团黑色的耳机塞到耳

朵眼里,外面的世界至少从听觉上已经与你隔绝开

了,如果放的又是你喜欢的歌曲,就好像给你插

上了一对翅膀,带着你飞越整个世俗的世界。在上

个世纪的80、90年代的街头,如果你腰里别着一

只Walkman,简直比现在的iPhone5还要先锋、前

卫、时尚,简直就是一个音乐达人的终极梦想,不

过话不能说得太满,就在Walkman远远还没有普及

成为街机的当口,日本人又发明了便携式CD机。

和磁带相比,音质真的是更上一层楼了,可惜的是

它有些出师不利,就像《东邪西毒》的那个苦练多

年准备出山的钟镇涛却被飞来一只鞋子击中脑门一

命呜呼,多少带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怆感——在

便携式CD机推出没几年, 就是划时代的MP3、

4、5……体积更小,音质也更清晰了,更重要的

是,它的存储量大了——这几乎是在作证另外一

个事实——音乐市场更加繁荣了!MP3时代相对

Walkman的时代而言——失少是歌手和歌曲的数量

比以前翻了几番。而与此同时,实体唱片也逐渐消

失了。不管是10块钱一盒的磁带还是上百块的整版

CD都消失不见了,小巷子里偶尔还能见到的贼眉

鼠眼的音像店卖的大多是盗版DVD。伟大的列宁

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所以不敢随便背叛

历史,所以我们还能在淘宝网上寻觅到Walkman,

也能在潘家园的古董店里寻觅到更久远的黑胶唱

片。

在那阴暗的终年不见阳光的店铺里,周旋拔尖

了嗓子唱着《夜上海》,如果黑胶受潮音质就会曲

里拐弯;唱针偶尔扎到灰尘,会发出噗噗的声音。

早已习惯用在家用高保真在外用手机听音乐的我们

来说,这声音之所以美好,大抵只是因为怀旧。

回归质朴 小灰灰

前几天看了一个节目,赵本山领

着小沈阳等一众《乡村爱情小夜曲》的

演员宣传新剧,坐在最边上的一个姑娘

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不是最近我一直追

看的《怪侠欧阳德》里小沈阳的小师妹

吗?说实话,她的古装扮相真有点“柴

火妞”的感觉,我心想这要演“乡五”

还真是合适。赵本山也特意提到了首次

“触电”的毕畅,原来她这两个戏几乎

是同一个时间拍的,演了古装戏,习惯

了贴个大双眼皮,瞪个大眼睛,回到农

村戏不适应了,第一场戏就被赵本山给

说哭了,“王大拿”说她完全没有乡土

气息——不但不能瞪眼睛,而且说话也

要“回归乡土”。在赵半山看来,他的

戏是拍给老百姓的,带点口音,反而更

真实、贴近生活。这也许就是“乡村系

列”成功的原因吧,讲平常事,没有穿

越、宫斗、谍战,但依然抓得住人心。

就连我们这些平时只对美剧感冒的人,

也会被吸引。

赵本山要求徒弟们演戏要质朴,

生活上也是坚决将他们的“花花肠子”

扼杀于无形,想必这段故事大家都听

说过,特别是小沈阳和沈春阳的婚姻问

题,不仅媒体关注、观众好奇,赵本山

也常常打电话“关心”徒弟。说到这

里,又想起《怪侠欧阳德》里宋春阳扮

演的玛瑙格格,出场不算多,但总有亮

点,各种的花痴、装傻,完全不顾及形

象,也是剧中少有的几个让人感觉“不

装”的演员,可以说她是这部剧里最有

笑点的——甚至超过“老公欧阳德”。

玛瑙格格大大咧咧的性格逗得观众哈哈

大笑,也成为了网友议论的焦点,不少

人感叹其丰满的身材:“不愧是格格,

吃得就是好。”各种夸张表情也遭到了

网友的吐槽,有网友将她的“丑表情”

通过PS后发上微博表示:“这个格格一

点也不美,每个表情都很夸张,脸都皱

在一起了,沈春阳这样扮丑牺牲也太大

了。”更有网友在下面回应说:“她和

小沈阳不愧是夫妻,结婚那么久已经有

夫妻相了,表情都是差不多的。”

艺术观点 篇4

一卢梭的自然人假设

启蒙精神, 在于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性。于是, 在“认识你自己”方面, 卢梭做出了这样一种假设, 人的本性是自然给予的, 于是人的本能活动首先与动物一致, 受到自然的支配, 自然支配人的原理是 (1) “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 (2) “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 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1]67这是一种不会立刻付诸行动、漠不相关的同情心、怜悯心。除此之外, 自然还给人自由这种精神性活动以区别动物, “自然支配着一切动物, 人虽然也受到同样的支配, 却认为自己有服从和反抗的自由”, [1]83自由是人的完善化的能力。所以, 自然给予人生命与自由 (天赋人权) , 使其遵照自然的原理, 拥有追求生命保持与自我完善的权利, 甚至反抗自然支配的自由, 也是自然给予的、有规则可循的。用后人的话讲, 自由作为自我完善应有两层含义, 第一, 人有工具理性, 可使用科技追求幸福;第二, 人有道德理性, 可依照自由的原则而德行。

怜悯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 它与自由的原则一致:“正是这种情感不以‘你要人怎样待你, 你就怎样待人’这句富有理性正义的崇高格言, 而以另一句合乎善良天性的格言:‘你为自己谋利益, 要尽可能地少损害别人’来启示所有的人。”[1]102卢梭认为这两条关于自由的原则, 首先是通过怜悯心而自然地发挥着作用, 理性在不能反思出这种美德的原则之前, 它就支配着人类的生活, 是每个人的“良心”具有的, “虽然苏格拉底和具有这种素质的人能够通过理性来获得美德, 但如果人类的保存仅仅依赖于人的推理, 则人类也许久已不复存在。”[1]103

于是, 卢梭关于自然人及其原始状态的此种假设, “是现在已不复存在、过去也许从来没有存在过、将来也许永远不会存在的一种状态”, [1]因为“自然在当时并不是指事物的存在, 而是指真理的起源和基础”。[4]224用今天的话讲, 卢梭的自然人假设保留了道德理性的先天性, 并把这种原初的道德意识归结到同情心这种原始的情感上, 凸显道德理性在人类社会中的历史性生长与成熟。这里与霍布斯的区别在于:“霍布斯认为人类天生是大胆的, 只想进行攻击和战斗”[2]76, 即同情心、良心、善良或道德理性是派生的假象、伪善。

二卢梭对科学、艺术与道德的悖论的解答

卢梭提示的道德判断的原则, 被康德极为看重, 我们可以从康德的德性法则三定律中看出其一致性: (1) “只依从你同时认为可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3]84; (2) “每个理性存在物的意志的观念是普遍的立法意志”[3]94;即意志自律这种行为准则符合至上的实践法则的要求, 幸福原则纯属于德性法则; (3) “在行动中, 要把不管是你自身的还是其他任何人的人性都永远当作目的, 永远不只是当作手段”, [3]92如此就上升到了目的王国的理念。大体说, 康德认为人在追求幸福时, 总是把他人当做手段、工具来利用, 而道德理性要求人不能利用别人, 甚至要促进他人的幸福, 自私与利他是矛盾的。

因此, 如果依照德性法则来观察社会, 并由此思考人类从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 (尤其是私有制和自私的交换逻辑) , 那么知识的领域和自由意志的领域是分开的, 艺术与科学的进步无助于道德的改善, 文明的进步伴随着道德的沉沦。由艺术与科学进步构筑的精神文化与社交文化, 被卢梭视为最大的危险, “这种文化的内容、缺乏道德动力, 而只是建立在对权力、财产、野心和虚荣的追求的基础上的。”[4]251“天文学诞生于迷信, 辩论术诞生于野心、仇恨、献媚和撒谎, 几何学诞生于贪婪, 物理学诞生于虚荣和好奇;所有这一切, 甚至于道德本身, 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1]39“我们对于聪明才智就滥加犒赏, 而对德行则丝毫不加尊敬”。[1]53卢梭“一向被指控为想消灭科学和艺术, 想让人类重新沦入原始人的野蛮状态。但事实上恰恰相反, 他始终坚持要保留现存制度, 声明现存制度的消灭只会使罪恶继续存在下去, 而使我们丧失缓和和减轻罪恶的手段, 结果只能是肆无忌惮的权力取代腐化”。[4]253如何废除被公认的社会秩序, 并在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加坚固的社会大厦, 是卢梭撰写《社会契约论》的目的:国家及其权力的合法性来自对法律的严格执行, 而法律是公意的表达, 是符合道德而并非伪善的社会结合契约。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 艺术和科学才不再是精神的奢侈品, 道德的自由保证和知识的自由给人带来幸福。

依照自由的道德原则, 卢梭发现了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 每一个成员都受到政治组织和整体联合力量的保护, 每个人虽然和其他所有的人联合起来, 但他在这种联合中却只服从自己。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 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 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渡让给他的同样的权利, 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5]24这是利他的集体主义的抽象表达:个体为集体无私奉献, 个体在集体中必然获得幸福;取消自私的交换逻辑。它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是创造的逻辑, 人要构建如此这般的社会, 与作为真理的起源与基础的自然的自我实现相一致。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科学、艺术与道德关系的回应

卢梭的启蒙哲学提示, 艺术与科学的进步与道德的改善没有关系, 甚至当建立在道德原则上的社会形式还是理想、尚未实现时, 从事艺术与科学工作, 还败坏着道德, 增长着贪婪、虚荣和伪善。在现实社会, 似乎只有哲学能够挽救这个道德沉沦的社会, 而哲学以及能够通向哲学思考的科学与艺术, 是天才、伟大人物的事业, 并非人能够从事, 于是对于常人而言, 最好还是保留朴素的同情心、让良心说话, 如果定要他们从事艺术与科学工作, 目前只能让他们的道德败坏。而对于天才而言, 只有避免贪婪和虚荣、遵从道德理性的内心呼唤, 这种“为真理而真理”的艺术与科学工作, 才是值得保留的。但这种为全体奉献自己的工作, 当道德的理想社会尚未建立时, 不能保证天才获得自己所渡让的权利的等价物。

卢梭给后人留下的问题是: (1) 如果在当前社会, 艺术与科学的普遍实践与传播, 与道德的改善无关、甚至致使德性沉沦, 那么大胆使用自己的理性, 甚至抵不过文化不高的淳朴人的良心、并且让人丧失良心。那么这种启蒙还有何益处? (2) 而如果哲学又仅是天才的事业, 依照哲学建立道德的理想社会也仅是少数人的工作, 那么当理想社会尚未建立时, 艺术与科学的工作就应当禁止, 或者如何按照道德的要求来从事? (3) 卢梭的理想社会能否建立?如果它是自然的自我实现、展现, 它遵照着何种逻辑?如果这种理想社会不能建立, 说明自然是混沌, 那自然的自我展现所提示的逻各斯 (言说、争辩) 又是如何呢?

粗略地讲, 康德回应了前两个问题, 黑格尔希望呈现卢梭提示的理想社会自我实现与展现的逻辑。艺术与科学无助于道德的提升这一命题, 在康德那里就成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自然与自由如何能够统一的问题。这就是康德的著名命题“美是德性-善的象征”:至善概念是道德理念与幸福理念的统一体, 表述为依照德行而配有幸福。发现美是对自然合目的形式的赋形, 这种反思自然与生命的判断, 让人把自然假设为能生长出至善的世界, 范导人从事科学研究, 用美规定的艺术就具有“启真储善”的作用[6]29。虽然从事艺术与科学工作的动机可能是非道德的、自私的, 但艺术与科学本身是让人向善的, 它的实践与传播有利于道德的提升。而从事艺术与科学的天才, 就不断地受到道德理性的呼唤, 要求其知识创新必须是不计成败利钝, “为真理而真理”的。

康德对卢梭社会契约论所提示的理想的社会形式很谨慎:它被康德引申为目的王国, 是作为信仰、终极目标给予思考的。而对于当下社会秩序之契约关系, 康德更多仅从消极自由来探讨, 即为保证世界永久和平、消除战争, 为自己谋利益, 要尽可能地不损害别人, 而积极的自由, 即德行, 可以在时间上容许稍晚出现。

黑格尔更看重的是为什么原初的自然人向文明人的发展必然产生恶, 原初同一、无善恶之别的东西, 需要变化出相反的且造成善恶之别的幸福与道德, 而且对立与矛盾的它们还能实现扬弃, “既有抛弃, 又有保存。一方面, 它们不再是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 它们的真正意义已为法律所接受和保存”。[4]244这是历史辩证法, 是自然的自我实现与显现。而卢梭提示的道德对一切现存秩序的否定, 对法国大革命的预示,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时, 启蒙思想提示的创造的逻辑, 被静观的逻辑取代:黑格尔特别强调历史条件, 积极改革社会秩序需要尊重历史发展的节律, 如果不具备历史条件, 那么由此造成的灾难无法避免。至于如何尊重历史条件、如何积极改善社会秩序, 是语焉不详的, 或者说又是依照消极自由处理社会问题。

四结语

卢梭是重要的启蒙思想家, 他的自然人观点提示的科学、艺术与道德的悖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最终将落实出一个道德的社会, 都被德国古典哲学认真对待, 而启蒙精神的内在人文诉求也由此被一以贯之, 正是卢梭这股启蒙思想中的逆流, 启迪了康德和黑格尔如何将启蒙精神带入两次高峰。而进一步讲, 如果按照尼采、海德格尔的提示,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 必须超越善恶的视角, 那么, 是否卢梭与英美社会契约论 (效用是正义和平等的母亲) 的关系更应该被深刻反思呢?

参考文献

[1]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吕卓,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康德.康德文集[M].郑宝华, 译.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7.

[4]卡西尔.人论[M].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

艺术观点 篇5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显而易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

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下面,我们主要以张志刚提出的研究侧重点和基本观点为主线,分七个问题进行述评。

一、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定位

流通业是服务行业,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战略任务,不可离开这个宏观全局“自拉自唱”。其次,需要认真审视并转变本行业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做法,明确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具体方向和工作内容,这又需要“自找问题”、“自我革命”。

二、流通业的质量和效益效率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整个经济讲的,也切中流通业的时弊。多年以来,与生产部门一样,流通业一直也实行的是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发展模式。其表现是,以销售额的增长为最大关切,很少关注销售额背后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最关心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企业最关心的是营业额和毛利率。

近年来,国内专门研究流通质量或流通效益的文献不少,这方面撰文研究较深入的是宋则。另外,今年黄国雄题为“流通效益是社会效益,流通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文章,也具有代表性。

质量和效益是流通业的“生命”,客观地看,在这方面我们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期待仍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流通业必须转变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轻视服务和效益的偏向,使销售额的增长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合理的利润率保持同步。

关于流通效率的研究,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还有荆林波(2013)“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一文,该文利用我国流通业2004-2011年的年度数据,利用行业人均年销售总额、行业人均年毛利、总资产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标对中国流通业效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流通业在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方向。高铁生(2013)“完善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一文,该文提出“机制设计”比那些尊重市场和政府干预的政策建议更加具有缓解供求不一致矛盾的意义,这是国内第一篇用(匹配)机制设计理论分析流通问题的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对我国农产品、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文章,代表性的学者有欧阳小迅(2011)、张磊(2011)、柳思维(2012)。

三、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中央已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目前,流通业在参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和自身进取不够的情况。例如,为什么海尔、联想要自建物流体系?为什么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却无法有效进入城市市场?说明流通业确实存在能力和进取心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流通业的总体规模已经很大,但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角度看,流通产业内部的结构并不合理,重商品销售、轻服务供给的倾向比较明显。商品销售在全部消费中比重高达80%,购销业即批发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地区存在总量过剩、竞争过度现象;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总消费中比重畸轻,发展水平偏低,不仅主体“小散弱”,一些行业经营不规范,而且有许多居民需要的生活服务项目未能有效提供。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中咨询、设计、创意等商务服务发展不充分,物流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供给不够、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供应链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中认真分析研究,妥善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研究方向:一是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总体研究,如高煜等(2011)“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王晓东等(2011)“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田伟(2012)“我国流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对策初探”。二是从一个角度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研究,代表性文献如马龙龙(2011)“中国商品流通虚实结构演进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探析”;其他文献有丁润健等(2012)“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流通广业结构均衡性研究”、龚晓菊(2011)“贸易强国视角下的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王晓东等(2010)“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李明义等(2010)“以流通产业结构创新促京城老字号腾飞”等。

四、流通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十八大”强调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提出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指出,虽然在扩大消费中流通业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仍有着不小的“用武”空间,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称心、更便利、更实惠、更诚信、更多选择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欲望和交易预期,从而满足现实需求,释放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与扩大内需关系(消费需求)的研究,比较以往有了较大增加。其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晴等(2013)“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一文,该文在现有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异质性企业选择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内部需求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贸易成本是影响企业国内外市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依绍华(2013)“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毛中根等(2012)“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还有对流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某个具体主体的研究,如李骏阳等(2011)“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汪旭晖(2010)“农村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梁雪松(2009)“扩大内需中旅游业独特贡献的探究”等。

五、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微观细胞。“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显然,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也适用于流通企业。客观地看,虽然我国流通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有一些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与跨国连锁零售巨头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中国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充其量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零售公司。但这并不是最令人忧虑的,毕竟中资大中型零售企业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与外资商业良性互促的竞争局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中资连锁商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从外商那里学来的,完全是模仿追赶型的发展方式,缺乏通过创新形成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纪宝成(2010)“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文,该文认为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二是吴小丁(2010)“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一文,该文指出,用现有理论即低利润率和激烈竞争手段这两个判断标准,来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既无法体现零售服务价格的复杂性,也无法衡量零售业集团化和多元化背景下的问题,甚至无法解释在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较低且地域竞争明显的领域也会出现过度竞争。其他这类题目的研究文献还有霍淑娟(2012)、卢美丽(2009)、谷晓等(2009)、薛峰(2009)等学者的文章。

六、商业活动中绿色低碳流通问题

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是党的“十八大”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又一项要求。流通业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落实这项要求,促进生产和消费节能降耗;同时流通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资源节约和低碳化,也是自身转变运行方式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流通业在节电、节水、简化包装、限制塑料袋使用、产品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零售企业还出现了一批节能店,总的来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部分中资企业这方面工作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措施不系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开展节能降耗,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从而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在节能店的发展上,我们看到,一些外资零售企业起点高、步伐大、进展快、措施也是系统化的,而中资企业往往投入少、起点低、措施也多是局部性的改造,由此形成与外资商业在节能效果上的明显差距。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低碳流通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2012)发表在《经贸参考》上的文章“绿色商业与消费发展研究”,文章从绿色商业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商业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二是杨浩哲(2012)发表在《财贸经济》上的“低碳流通:基于脱钩理论的实证研究”一文,该文使用IPCC2006的测算方法对中国流通产业1996-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脱钩理论对流通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低碳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文献有研究总体的,如欧阳泉(2011)、张国玲等(2011),有研究具体方面的,如李爱华(2012)、徐旭(2011)、周培红(2011)、洪涛(2011)等。

按照中央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中资流通企业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快补上一些工作缺项。例如,开展绿色采购,引导生产部门制造低材耗、低排放、易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物流运输的节能减排和降低空驶率,商业建筑的节能等,也都有待深入研究,加快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七、流通业的创新驱动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这一要求的实质,是要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而做到这一点,从经济理论上说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来说,粗放型的生产流通主要靠增加资本和劳动,而这两方面的要素虽然可以增加产出,但却无法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之外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增进,这就为我们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化发展指明了三个方面的切入点。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业的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丁俊发(2013)“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一文,该文提出了进行理论、制度、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结构调整、生活与商务服务、就业、消费、市场、商业文化等十大创新驱动的思考。二是荆林波等(2012)“中外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创新扩散的比较研究——基于沃尔玛与苏果的案例分析”一文,研究发现,成功的零售企业都充分重视城镇在城乡中心地流通体系中的链接作用,在引入和成长阶段采取传染扩散模式,并充分利用规模、范围和密度经济实现公司的低成本扩张。三是从流通创新的某个方面作用来分析的论文,如丁宁(2013)“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徐从才(2011)“坚持流通创新,构建生产者服务体系”、周长富(2011)“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此外,这个题目的文献还有刘刚(2013)、盛朝迅(2012)、郝爱民(2012)、朱丽萍(2011)、张宏等(2010)等撰写的论文。

与传统流通企业不同,现代化的流通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密集化、人才高端化和创新常态化三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最先实行信息化并在应用上达到各行业领先水平的,正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现代零售商。近三十年来,全球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的管理创新,无论是就其频繁程度还是丰富性比较,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近年来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购物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实体流通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种情势下,实体流通企业确有一个如何转变固有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网络购物电商挑战的问题;而网络电商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烧钱”血拼价格的非理性发展模式,回归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的问题。

除张志刚关于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专文外,国内有不少学者也对同一命题撰写专文加以论述。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黄国雄(2010)“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应从七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二是刘海飞(2010)“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思考”一文,该文提出了发展理念、评价标准、流通功能、技术路线、制度供给、环境建设、节能减排、行政职能等八个转变。三是俞晓松(2011)“‘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通过六方面进行,即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培养流通业人才和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其他文献有,上创利等(2013)“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郭馨梅等(2011)“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等。

【艺术观点】推荐阅读: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

观点评论06-08

观点分类06-18

高观点06-24

思想观点08-23

转变观点08-26

个人观点08-28

企业观点09-02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下一篇:热迟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