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迟滞性

2024-10-05

热迟滞性(精选3篇)

热迟滞性 篇1

性自我防卫能力是指被害人对两性行为的社会意义、性质及其后果的理解能力和自卫、抗拒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在司法精神疾病鉴定实践中所占比例较大, 有报告占12%[1]。在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精神鉴定中,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最大[2]。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为进一步掌握性自我防卫能力在鉴定实践中合理评定等级, 保护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合法的性权益, 本文对四川惠诚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所49例性侵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2~2007年四川惠诚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所49例要求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性侵害案例为调查对象, 被性侵害者均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所有案例均由3位鉴定医师共同完成 (至少2名副主任医师) , 以性侵害时被鉴定人的年龄、婚否、接受教育程度、所患疾病种类、性自我防卫能力等级、犯罪嫌疑人与被鉴定人的关系等因素编制调查表, 将其结果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例 (%) ]

注:χ2=7.171, P=0.028<0.05

[例 (%) ]

注:χ2=2.348, P=0.125>0.05, 无统计学意义

[例 (%) ]

注:χ2=24.335, P<0.001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被鉴定人均为女性, 年龄11~40岁, 其中<18岁25例 (51.02%) , 18~20岁11例 (22.45%) ;农民45例 (91.84%) ;婚姻状况:已婚15例 (30.61%) , 未婚34例 (69.39%) ;文化程度:文盲42例 (85.71%) , 小学5例 (10.20%) , 初中2例 (4.08%) , 其中3例为在校学生 (6.12%) ;家庭情况:父母为近亲结婚3例 (6.12%) , 家人智力低下3例 (6.12%) , 有精神病家族史1例 (2.04%) ;患病情况:幼时脑膜炎病史4例 (8.16%) , 出生时缺氧3例 (6.12%) , 聋哑、小儿麻痹、中毒、用药不当各1例 (各2.04%) ;伴脑电图异常5例 (10.20%) 。多次被性侵害的18例 (36.74%) 。

2.2 犯罪学资料

犯罪嫌疑人与被鉴定人同村的32例 (65.31%) , 其中2例 (4.08%) 为被鉴定人的亲属;采取食物、钱财引诱手段11例 (22.45%) ;强奸未遂1例 (2.04%) , 猥亵1例 (2.04%) ;被拐卖2例 (4.08%) , 收取财物3例 (6.12%) , 案发后要求赔偿3例 (6.12%) ;均未主动报案。

2.3 司法精神鉴定结果

诊断为轻度MR13例 (26.53%) , 中度MR18例 (36.74%) , 中-重度MR4例 (8.16%) , 重度MR13例 (26.53%) , 极重度MR1例 (2.04%) 。无性自我防卫能力36例 (73.47%) , 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13例 (26.53%) 。

2.4 是否成年与MR分级、性自我防卫能力关系

未成年组轻度和中度MR (80%) , 中度MR为多;成年组中度以上MR为多。未成年组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所占比例 (36%) 高于成年组。 (表1, 2)

2.5 MR分级与性自我防卫能力关系

中度以上MR患者全部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 中度MR患者, 以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为多, 轻度MR患者以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为多。 (表3)

3 讨论

49例司法精神鉴定中, 被鉴定人年龄在11~40岁, 其中11~20岁的女性MR患者36例, 占73.47%, 其中未成年占25例, 占50.02%, 与丁万涛等的报道基本一致[3], 表明青少年女性MR患者特别是未成年患者容易成为性侵犯对象, 可能是这个年龄段女性正值青春期萌动期, 多数闲散在家而家长监护不当, 又缺乏基本的两性知识且自我保护能力因疾病不同程度削弱的缘故。

司法精神鉴定中, 鉴定医师主要靠被鉴定人智力水平和对性行为的辨别、控制能力来判定其性自卫能力[4]。被鉴定人的性自我防卫能力与MR的严重程度相关。有文献报道MR患者性防卫能力鉴定中以轻度、中度为多, 轻度MR者以无性防卫能力的比例最高[5]。本调查中, 轻度和重度MR患者均占26.53%, MR中度患者所占比例相对高, 为36.74%。中度以上MR患者全部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中度MR患者, 以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为多 (83.33%) ;轻度MR患者以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为多 (76.92%) 。未成年组以轻度和中度MR为主, 占80%, 较成年组病情轻, 且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者所占比例达36%, 此类未成年MR患者若经过良好的两性教育, 极有可能避免遭遇性侵害。

被鉴定人与犯罪嫌疑人认识或熟悉占65.31%,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 表明嫌疑人对被鉴定人比较了解, 知道有机可乘, 本调查多次被性侵害者占36.74%, 这就要求家属或监护人加强对女性MR患者的监护, 着手预防性侵害案件发生, 避免给女性MR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再次伤害。未成年人所占比例较大, 曾有人提出建立以“家庭为中心, 学校配合, 社区协助”等多方参与的预防机制, 其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 决定了其对未成年女性被害预防教育的中心地位和义不容辞的职责[7]。本次调查中, 有的犯罪嫌疑人为被鉴定人堂兄、甚至父亲, 诸如此类亲属性侵犯女性MR患者案件屡有发生, 且近年有增加趋势, 因此单纯以家庭为中心的预防机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社区或社会机构乃至国家机构的介入应及早, 以便更好地保护女性MR患者的人身权利以及性权利。与此同时受侵害后的援助工作进一步开展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瞻培, 胡珍玉, 马宁祥.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在司法精神鉴定中的限制[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7 (6) :375.

[2]张宝华, 张文兵, 张伟.158例性防卫能力司法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7, 22 (1) :53~54.

[3]丁万涛, 郭辉.精神发育迟滞397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资料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l7 (4) :203~205.

[4]李方敏.司法鉴定171例精神发育迟滞的资料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 2005, 18 (3) :176.

[5]王俊杰, 曹莉萍, 郭扬波, 等.广州地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鉴定特点分析[J].广州医药, 2008, 39 (1) :17~20.

[6]甄莉丽, 易峰, 刘晓伟.92例妇女性侵害司法鉴定调查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 5 (3) :218~219.

[7]管晓静.关于性侵害中未成年女性被害问题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 2005, 17 (4) :73~75.

热迟滞性 篇2

①遗传性异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括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着色干皮病、Sturge-Weber综合征、萎缩性肌强直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包括苯丙酮尿症、脂质沉积症、粘多糖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等,

②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21-三体)、18-三体、13-15-三体、染色体缺失、易位、构造畸形、脆性X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

③先天颅脑畸形:家族性小头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胼胝体缺如、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膜脑膨出等。

④母体在妊娠期受有害因素的影响: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先天性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药物、毒物或化学毒素、放射线的影响、母体健康情况(营养不良、内分泌异常、缺氧状况、妊娠中毒症、严重躯体疾病、年龄过大等)、胎盘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多胎妊娠,

围产期因素:早产、未成熟儿、产程过长、宫内或出生时窒息、产伤、新生儿颅内血肿等。

(2)出生后因素:

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

②核黄疸。

③颅脑外伤。

④脑缺氧。

⑤甲状腺功能低下。

⑥重金属或化学药品中毒。

⑦代谢性或中毒性脑病。

⑧颅内出血。

⑨幼年重度营养不良。

小儿热性惊厥95例临床报告 篇3

【关题词】惊厥;发热;复发;因素;保健。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数国家报道儿童发病率为2%~5%,我国儿童发病率为3.9%。笔者对95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其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FC诊断标准

FC分为单纯性(SFC)和复杂性(CFC)两种,SFC诊断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1]。CFC诊断标准至少具有下述一项表现者:起病年龄<6个月或>6岁;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局限性发作;体温<38.5℃时出现惊厥;一次热病过程中惊厥发作1次以上[2]。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FC患儿95例,其中男60例,女35例,男女比例为1.71:1;年龄2个月~3岁73例,>6岁22例;发作时体温<38.5℃者30例,≥38.5℃者65例。FC的诊断标准:初次发作在1个月至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38℃以上时突然出现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复发即为初次FC后,在另一次热性病程中再次出现符合以上标准的发作;FC患儿出现连续2次无热惊厥发作,判断为已转变为癫痫[3]。按FC分型标准:单纯型(SFC)53例,复杂型(CFC)52例;有FC阳性家族史者41例,无家族史者54例。所有的病例均行脑脊液及血糖、血钠、钙等检查,可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1.3脑电图资料

95例中有86例在热退后10~14天进行脑电图描记,正常30例(占34.88%),异常56例(占65.12%)。其中,轻度异常39例(占45.35%),中度异常17例(占19.77%)。

1.4发病季节及原发疾病

发病季节:1~3月26例(占27.37%),4~6月16例(占16.84%),7~9月36例(占37.89%),10~12月17例(占17.89%)。原发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占63.16%),急性支气管炎8例(占8.42%),肺炎11例(占11.58%),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占3.16%),细菌性痢疾3例(占3.16%),病毒性肠炎10例(占10.53%)。

2结果

复发情况分析:95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有49例为复发患儿,复发率为51.6%。FC复发的危险因素,初发年龄<1.5岁组的复发率较≥1.5岁组高(P<0.01);初发体温<38.5℃组的复发率较≥38.5℃组高(P<0.01);初发分型为复杂型组较单纯型组复发率高(P<0.01);有阳性家族史组较无家族史组的复发率高(P<0.01);男孩与女孩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证明,多数FC患儿远期预后良好,但易复发。在FC患儿中30%~70%可能有复发,本组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率为51.6%。有研究表明FC的复发与发病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据本文结果分析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1)初发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缺氧造成脑损伤的程度越重,复发率越高;但低于6月龄的新生儿和小婴儿未见有FC。有实验证明,新生动物脑的抑制性活动更占优势,因而对惊厥的敏感性不如幼年动物高,说明FC在脑发育极不成熟的新生儿和6个月龄幼婴很少发生[4];此外,这种年龄特征还可能与6个月后婴儿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预防FC很重要[6]。本组初发年龄6个月~1.5岁患儿的复发率为74.2%,高于初发年龄≥1.5岁组。(2)初发体温越低者越易复发。本组初发体温低于38.5℃者复发率为77.4%,高于体温≥38.5℃组的42.9%。(3)初发分型为复杂型者复发率高于单纯型者,本组初发分型为复杂型组的复发率为65.5%,高于初发分型为单纯型组的39.6%。(4)热性惊厥家族史阳性的复发率高于无家族史者,本组有家族史者复发率为68.9%,高于无家族史组的41.3%,考虑这一现象与遗传基因有关,应进一步研究随访。

以上分析结果与前述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李瑞林等[5]认为影响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发年龄小于12个月。(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FC。(3)有家族性癫痫史和FC病史。在本文中,复发与性别无关。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初发年龄<1.5岁、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且有FC阳性家族史的患儿为复发的高危患儿。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家长对FC有正确的认识,保护儿童、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幼儿;一旦发热即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学会简单的急救、止惊处理,必要时间隙短程应用抗惊厥药物,避免多次复发造成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4,22(2):101-102.

[2] 刘智胜,林庆.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的远期随访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4):210-211.

[3] 蔡方成,廖建湘,任榕娜,等.小儿癫痫的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9):527-528.

[4] 张丽娟.小儿热性惊厥60例临床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54.

【热迟滞性】推荐阅读:

迟滞模型05-19

迟滞特性09-20

上一篇:艺术观点下一篇:明代中西文化交流探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