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论”观点论

2024-09-15

“先天论”观点论(通用11篇)

“先天论”观点论 篇1

解缙 (1369—1415) , 字大绅, 一字缙绅, 号春雨。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 (1388) 进士, 授中书庶吉士, 太祖称其才, 改御史。因直言敢谏, 得罪权臣, 罢官家居八年。其间杜门纂述, 改修《元史》、《宋史》, 删定《礼经》。建文帝时再度出仕。永乐初年, 进侍读学士, 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 参预机要。永乐二年 (1404) , 擢任翰林学士, 兼右春坊大学士, 奉命总裁《太祖实录》, 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古今列女传》等书。早在洪武中, 朱元璋因其善书而十分宠爱, 据《列朝诗集》载:“缙为庶吉士, 高皇帝 (朱元璋谥号) 极爱之, 每侍书至亲为持砚。”永乐五年 (1407) 解缙因“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而被谪广西出为布政司参议, 改谪交趾 (今越南) 。永乐八年 (1410) 入京奏事, 使成祖离京北征, 解缙谒太子还, 旋以“私觐太子”、“无人臣礼”之罪, 于永乐九年被捕入狱, 永乐十三年被锦衣卫以酒醉后, 埋积雪中而死。时年47岁。著有《解文毅集》16卷。

解缙自幼聪明过人, 才气放逸, 出口成章, 在当时有才子之名。清代汪盬《评释巧联》记载了解缙应景撰联的故事, 如该书卷六213条载:解缙七岁时, 随父同出, 见有妓者吹箫, 父亲命他作对, 解缙答曰:“仙女吹箫, 枯竹节边生玉笋;佳人撑伞, 新荷叶底露金莲。”“箫是枯竹节, 玉笋比仙女手, 而‘玉笋’与‘枯竹’相合。出句已巧。伞如新荷叶, 金莲比佳人足, 而‘金莲’与‘新荷’相贯, 对句亦精。”[1] (第一册第135页) “现代心理学认为, 童年那些最深刻的记忆往往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渗入, 构成一个人基本的思维类型, 不仅在情感上始终缠绕着他, 而且会成为他艺术思维定势中的某种定向路标”。[2]解缙儿时在父亲熏陶下, 养成了爱好吟诗作对的习惯和信手拈来的创作速度, 这成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之一。范盭《古今滑稽联话》122条载:“解大绅滑稽善对, 尝与某君坐。某君曰:‘有一书句, 甚难其对。’解问之, 曰:‘色难。’解曰:‘容易。’某君不悟, 促之曰:‘既云易矣, 何久不对?’解曰:‘适已对矣。’某君始悟‘色’对‘容’、‘难’对‘易’, 为之一笑。”[1] (第六册第4334页。)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 解缙才思敏捷, 性格诙谐洒脱。解缙擅长诗文书法, 据明代曾盰《巢睫集》所记, 在洪武时:“公为中书庶吉士, 尝应制《春雨诗》、《养鹤赋》, 操笔而成, 造语奇崛。时中书舍人詹孟举以书明世, 亟称公书有法, 而用笔精妙, 出人意表”。又《列卿记》记其在成祖时事, 云:“文皇正位, 雅闻缙名, 召置左右, 进侍读学士。其文雅劲奇古, 逼司马子长、韩退之;诗豪宕丰赡, 似李、杜;书小楷精绝, 行草皆佳。”[3] (203页) 本文拟对解缙的书法观点和书法创作作些探讨。

一、解缙《春雨杂述》中的书法观点

解缙论书之语主要见于《春雨杂述》, “工夫精熟”是他反复强调的观点。

明初书家大多沿袭元人之风, 取法魏晋以来帖学, 注重功力。解缙论书同样表现了这种主张, 他在《春雨杂述·学书法》一条中说:“学书之法, 非口传心授, 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 布置间架, 捏破管, 书破纸, 方有工夫。张芝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 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盽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 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皇帝简板马上字, 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大字须藏间架, 古人以帚濡水, 学书于砌, 几石皆陷。”[4] (495页) 可见他提倡勤学苦练, 以为书法之工来源于传授和临摹, 只有通过千百遍的练习, 方能掌握其中规律, 因而他称赞古人勤于习书的精神。围绕着工夫, 解缙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师承和方法。

就师承而言, 解缙强调书法的传授, 他《评书》一条中说:“学书之法, 非口传心授, 不得其门。自羲、献而下, 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 书学中兴, 至唐而盛。宋家三百年, 惟苏、米庶几。元惟赵子昂一人。皆师资, 所以绝出流辈。吾中间亦稍闻笔法于詹希原, 惜乎工夫未及, 草草度时, 诚切自愧赧耳。”[4] (496页) 可见他极重视口传心授的作用, 强调作书宜学有所本, 师资深厚, 智永之所以能开启隋唐一代之书, 缘于其得二王真传;苏、米、子昂皆胎息前人, 故能独步当时;解缙自己也说得笔法于詹希原。詹氏为元明之际的著名书家, 尤善大字, 丰坊《书诀》中论题署书曰:“本朝惟孟举 (詹希原字) 可配古人, 自后未见其比也。”可见其书功之深厚。《春雨杂述》中专门立“书学传授”一条, 历叙从蔡邕直至明初的书学传授谱系, 以为书法之秘代代相传, 要想臻其要妙, 非得其正传不可。稍后的丰坊《书诀》中也以为执笔、运笔之法历代相传, 以为前人之书“虽所就不一, 要之皆有师法, 非孟浪者。”[5]以项穆之《书法雅言》则首标“书统”, 可见解缙之说的影响。

就方法而言, 解缙对于执笔、用笔、结构章法等都很注重。其《书学详说》一条中就对上述各方面都详加论述, 认为“书之美自钟、王, 其功在执笔用笔”。如他论执笔法说:“执之法, 虚圆正紧, 又曰浅而坚, 谓拨镫, 令其和畅, 勿使拘挛。真书去毫端二寸, 行三寸, 草四寸。掣三分, 而一分着纸, 势则有余;掣一分, 而三分着纸, 势则不足。此其要也。而盿捺、钩揭、抵拒、导送, 指法亦备。其曰盿者, 大指当微侧, 以甲肉际当管傍则善。而又曰力以中驻, 中笔之法, 中指主钩, 用力全在于是。又有扳罾法, 食指拄上, 甚正而奇健。撮管法, 撮聚管端, 草书便;提笔法, 提掣其笔, 署书宜, 此执笔之功也。”[4] (497页) 他认为执笔的原则是“虚圆正紧”, “令其和畅, 勿使拘挛”;执笔的高低要根据真、行、草等不同的书体而定。执笔的方法有“盿捺、钩揭、抵拒、导送”法即五指执笔法, 此外还有“扳罾法”、“撮管法”等。

又如他论用笔说:“若夫用笔, 毫厘锋颖之间, 顿挫之, 郁屈之, 周而折之, 抑而扬之, 藏而出之, 垂而缩之, 往而复之, 逆而顺之, 下而上之, 袭而掩之, 盘旋之, 踊跃之, 沥之使之入, 眀之使之凝, 染之如穿, 按之如扫, 注之眂之, 擢之指之, 挥之掉之, 提之拂之, 空中坠之, 架虚抢之, 穷深掣之, 收而纵之, 蛰而伸之, 淋之浸淫之使之茂, 卷之蹙之, 雕而琢之使之密, 覆之削之使之莹, 鼓之舞之使之奇。喜而舒之, 如见佳丽, 如远行客过故乡, 发其怡;怒而夺激之, 如抚剑戟, 操戈矛, 介万骑而驰之也, 发其壮。哀而思也, 低回戚促, 登高吊古, 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 而梦华胥之游, 听钧天之乐, 与其箪瓢陋巷之乐之意也。”[4] (497页)

这里详述了用笔的顿挫、盘屈、回环与转折、按下与上举、潜藏与显露、下垂与上缩、前行与回复、逆行与顺行等多种变化, 强调了笔势盘旋、踊跃、重按、倾注、弹跳、挥舞、提走、空中运转等动感力度, 也涉及到了字体的收放、疏密、奇正等问题, 而且联系到作者的主观情感, 指出了喜怒哀乐的感情可表现于笔墨之间的特点。

关于结体、章法, 解缙也阐述得非常具体, 他说:“是其一字之中, 皆其心推之, 有眃矩之道也, 而其一篇之中, 可无眃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 左行之于右行, 横斜疏密, 各有攸当。上下连延, 左右顾瞩, 八面四方, 有如布阵:纷纷纭纭, 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 形圆而不可破。”[4] (498页) 他以为一篇之中, 上下左右都应互相照应, 如军中布阵, 八方完备。他举出王羲之《兰亭叙》的例子, 以为其布阵照应完美无缺, “增一分太长, 亏一分太短”;“纵横曲折, 无不如意, 毫发之间, 直无遗憾”。他于近人中最推重赵孟眅和詹希原, 认为他们在书法之篇章结构上深得右军之旨, “今欲增减其一分, 易置其一笔、一点、一画, 一毫发高下之间, 阔隘偶殊, 妍丑迥异。”最后他总结说:“是以统而论之, 一字之中, 虽欲皆善, 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 如美石之韫良玉, 使人玩绎, 不可明言;一篇之中, 虽欲皆善, 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 如鱼、鸟之有鳞、凤以为之主, 使人玩绎, 不可明言。此钟、王之法所以为尽善尽美也。”[4] (498页) 他以为一字之中必有一笔振起, 一篇之中, 必有一二字极妙。正如陆机《文赋》中论作文云:“立片言而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词之有条, 必待兹而效绩。”这样的论述都是颇合符艺术辩证法的。

解缙论书强调工夫, 所谓工夫, 表现在学有师承和尽其格法两个方面, 并以为由工夫精熟而后可臻自然超妙的境界。他指出:钟王“遗迹偶然之作, 枯燥重湿, 秾澹相间, 盖不经意肆笔为之, 适符天巧, 奇妙出焉。此不可以强为, 亦不可以强学, 惟日日临名书, 无吝纸笔, 工夫精熟, 久乃自然。”[4] (498页) 可见他以为自然奇妙是出于日日临写的功夫, 故他强调学书必须从模仿古人入手, “先仪骨体, 后尽精神。有肤有血, 有力有筋。其血其肤, 侧锋内外之际;其力其筋, 毫发生成之妙。丝来线去, 脉络分明。描眊为先, 傍摹次之;双钩映拟, 功不可阙”。他首先求与古人似, 要求“对之仿之, 如灯取影;填之补之, 如鉴照形;合之符之, 如瑞之于瑁也;比而似之, 如睨伐柯;察而象之, 详视而默记之, 如七十子之学孔子也。愈近而愈未近, 愈至而愈未至, 切磋之, 琢磨之, 治之已精, 益求其精。”[4] (499页) 他以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学古求似的重要性, 要求反复切磋, 琢磨, 精益求精。在此基础上一旦豁然贯通, 便能“忘情笔墨之间, 和调心手之用, 不知物我之有间, 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 而后为能学书之至乐。”这样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在《草书评》一条中说:“学书以沉着顿挫为体, 以变化牵掣为用, 二者不可缺一。若专事一偏, 便非至论。如鲁公之沉著, 何尝不嘉?怀素之飞动, 多有意趣。”[4] (496页) 说明他以沉着顿挫的楷法为本, 以变化牵掣的草书为用的, 这种主张也贯穿于他的书法创作之中。

二、解缙的小楷和草书创作

永乐初年他与胡广、王琏等都是成祖身边有影响的书家, 明吴宽《家藏集》卷五十五《题解学士墨迹》云:“永乐时人多能书, 当以学士解缙公为首, 下笔圆滑纯熟”。[3] (203页) 解缙曾在其《春雨杂述》中详叙《书学传授》, 十分强调“学书之法, 非口传心授, 不得其门”。并记录了自己学书的经历, 说:“吾中间亦稍闻笔法于詹希原, 惜乎工夫未及, 草草度时, 诚切自愧赧耳。”[4] (496页) 。明何乔远《名山藏》记载:“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 神气自倍。”[3] (203页) 可见解缙书法受到危素、周伯琦、詹希原等人的影响, 与元代康里盽盽的书法一脉相承。解缙曾官“侍书”, 相当于中书舍人, 以后他的官职虽要比中书舍人一职高出许多, 但仍称得上是明初重要的宫廷书家, 他最擅长的书体是小楷和行草。关于解缙书法的基本风貌, 王世贞在《题解大绅书黄庭经》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解春雨才名噪一时, 而书法亦称之, 能使赵吴兴失价, 百年后寥寥乃尔。然世多见者狂草, 其所以寥寥者, 亦作狂草故。今此纸小楷《黄庭》, 全摹临右军笔, 婉丽端雅, 虽骨格少逊, 却不输詹孟举、陈文东也”。[3] (204页)

解缙的狂草最见才情, “名噪一时”, “能使赵吴兴失价”;其小楷“婉丽端雅”、“骨格少逊”。在解缙身上, 似乎典型地显示了当时书家的极端的两面性。一面是应制, 写工细的台阁体小楷, 另一面则是大幅的狂草书。这种大幅立轴的狂草, 在元代几乎没有, 即便有立轴作品, 尺幅也很有限。因此这种大幅草书立轴的样式, 很有可能亦是此时为适应宫廷悬挂布置需要而风行起来的, 明初的宋県以及解缙、沈粲等均有此类大幅草书作品传世, 很能说明问题。两种书体相较, 草书当然更能体现作者的性情, 所以在解缙传世的大草作品中, 存有狂放不羁的连绵草也就不足为怪了。解缙传世楷书作品有《金刚经册》, 草书作品有《草书唐宋诗文》 (现藏故宫博物院) 、《草书文语立轴》等, 全篇用笔如走马奔阵, 狂放连绵, 满纸缠绕画圈, 文字几不可识, 用笔“圆滑纯熟”, 重形式而轻实质, 完全为了视觉上的刺激, 因此他的草书有着一种极端的倾向。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三》在评价解缙草书时带有讽刺意味地说:解大绅“狂草名一时, 然纵荡无法, 又多恶笔, 杨用修 (慎) 目为镇宅符”。[3] (204页) 解缙当然并非是不通法度之辈, 他的行草作品《跋李邕古诗四帖》、《自书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等, 因非悬之庭堂的大幅, 写得颇具风姿, 如陆深所云:“解公才名盖世, 其翰墨奔放, 而意向特谨严。” (陆深《陆俨山集》卷八十九《跋解学士书卷》) 因此解缙的书法, 实不应以一时一作而定, 他的多面性, 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不无关系, 是值得认真分析的。

虽然历来评价解缙对书法史的影响, 往往以草书论之, 而其实质则仍在宫廷书风的笼罩下。明永乐时代宫廷书家的书法, 实际上主要由小楷与草书这一工一草的两极构成。台阁体小楷因是诏诰、宫廷用书的必须, 加上誊写《永乐大典》的巨大工程与科举八股的效仿, 当然影响要大得多, 可视为台阁体的主流;但从艺术角度论, 另一极的草书, 尽管我们认为它是与宫廷布置悬挂需要相合拍的, 但因此而促进了草书的发展, 所以其意义不可同论。就此而言, 沈粲、解缙及善草的其它宫廷书家的草书, 仍有一定的时代价值。解缙卒后, 其侄解祯期于仁宗时 (1424—1425) 因善书选为天下第一, 召为中书舍人, 王世贞《盄州山人续稿》卷一百六十三《续名贤遗墨卷》以为“不失春雨 (解缙) 门风”。[3] (204页)

参考文献

[1]龚联寿.联话丛编[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陈颖.论钱钟书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J].南昌大学学报, 2011, (1) .

[3]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M].历代书法论文选, 1979.

[5]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黄山书社, 1990.

“先天论”观点论 篇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是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又都是世界整体这个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和网结。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是否认事物本身。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确立事物本身整体性的观念,进行事物内部的改革,又要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确立对其它事物的开放性观念。事物的内外联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这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从动态中来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理解并运用联系观点,可以给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

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我们将来既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又要准备面临就业,婚姻,人际等的个人问题,大学的发展之于步入社会尤为重要。使用联系观点来看我们大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是事物的客观本性,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孤立的去机械接受,而是要学会融会贯通,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之中举一反三,遇到单一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根据它的性质特征,联系其他知识加以运用。这样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联系网,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我个人而言,我就读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电子编程方面也有涉猎,遇到复杂的积分或者线性代数问题,我可以使用编程方法求解。同时电子技术也能为工程建设中的自动化问题提供服务。在学习中运用联系性可以使知识发挥更大的效能。

国家、民族乃至个人要取得很好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因此在大学生活中要把握好个人的发展和集体的发展。单纯的固步自封,不与他人交往,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容易偏向极端,使得发展不均衡,同时也失去对外联系,得不到支持。无论个人如何努力终会被时代与潮流抛弃。反之如果过于开放而忽视自身发展,则能力在本质上难以得到提高,往往流于外表与形式,发展难以维持长久。因此大学生活中要做到内外兼顾,既不闭关自守、保守自大,也不过于开放而依赖于外界。在学习生活中,我与同学老师积极交往的同时,留出自己思考反省的时间,平衡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这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从动态中来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从高中迈向大学,再从大学步入社会,这三个阶段我们目标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价值观,处事的态度也是有所变化的,这要求我们从时间的长度上来看待联系性。例如高中阶段我就读的地区教育压力大,所有的学习生活均以成绩为中心,就限制了个人发展的方向。而今大学生活较为松散,生活的目标性较之弱化,除了学习之外,精力还要放在交际生活,对未来的计划等。从动态角度看事物的联系性,个人的发展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现在我会享受生活,更要为将来做好打算。静心学习为考研而作准备,发展交际圈为以后的社交作积累,联系总结过去的事情作为经验储备都体现这一点。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在高中尚未完善,也需要从不断的发展,经历中摸索建立。同时我也要时刻关注周边的大事以及行业的动向,做到与时俱进,不拘泥于个人的空间。

论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一些观点 篇3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绘画阶段;涂鸦

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上,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提出“发现了儿童绘画”,把过去重技术训练的功力立场,转到重视儿童艺术的创造性和表现性上。“涂鸦”是孩子的天性, 美术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从根本上说,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随心智的成长而自然萌发的过程,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图式化。

一、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

(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术的感受与体验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提供大量视觉感性材料,激活学前儿童的经验,来达到儿童和人类最宝贵的变化的沟通,以人类审美所达到的高度,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即“涂鸦”过程,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涂鸦”是儿童有意识地模仿活动,应多鼓励与启发,让儿童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划分

(1)涂鸦期(1岁~2岁):点、线以及无意识的画着不同方向的曲线或直线、圆圈,不具备实际意义。纯粹是儿童一种本能的、无意识地活动。“涂鸦”的过程中,儿童会感觉到这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象征期(2岁~3岁):心理学家皮亚杰任务幼儿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智慧发展”。这个时期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我需要而行动,按照直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直觉的象征性图式。

(3)定型期(3岁~7岁):随着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理解,知识层面的递增,丰富了内心的世界与社会的认知,这个时期的儿童画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平面到立体,并有时间、空间观念。是儿童形象思维发展最敏感时期,也是最直观、充满情绪性的。

(4)写实期(7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仍属于“知的写实期”。能以绘画基本反映客观现实,儿童所表现的形象特征比较具体完整。

三、采用积极的引导策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1)在美术教学中,因为幼儿思维方式还处于具象思维能力阶段。例如在“我的小花伞”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可利用多媒体幻灯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小花伞。画面的直观优美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动态的观察了小伞各个角度的形态特征,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思考是创作的源泉,课堂的互动性,会让幼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提高,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幼儿绘画课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互动的配合的过程,例如让幼儿体会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如果单纯让幼儿做表情,幼儿肯定对情绪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设置一些环节来提问题:在什么时候会高兴呢?比如你在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你个新玩具,高兴吗?高兴就是喜的情趣,那么你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呢?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象,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3)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例如“美丽的地方”这节课程,有的孩子用火柴盒和卡纸拼组的一个奇妙的城堡,有的孩子选择塑料碗和螺丝拼组成一个神奇的飞碟,在完成的创作中,有的孩子在作品的旁边画了交通工具停靠在城堡旁边,有的孩子画了心中认为最漂亮的公主放到城堡里面,自由创作总是会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聚集起来,在这的孩子都顾不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4)适当的正面评价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但现在的幼儿园“口头表扬”教育到处都是,儿童只要做对一些小事,老师就会进行表扬。时间长了,幼儿不仅会觉得老师没有新意,而且会对老师的鼓励变的很漠然,即使表扬了也没有觉得开心、高兴,所以,作为老师要实际一些,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说正面积极的话语,不一定说:“你真棒”才是夸孩子,也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来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他很棒”的信息。

(5)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现在的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学生作品的完成度经常涂改学生绘画作品,这样很多时候是在抹杀孩子“涂鸦”的兴趣。幼儿的画虽然是“主观”的、幼稚的,切表现了他看时间的独特眼光与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幼儿对具体生命运动模式的感受更具直觉性,这是成人所不及的。正是这种生动的、感性的特点,才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充满活力与魅力。

四、总结

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有助于儿童大脑潜力的开发,充分挖掘学前儿童的艺术和审美潜能,提供儿童自由宽松的环境,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儿童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美】艾斯纳著,张丹等译.《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湖南美术出版社.

[2]屠美如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论决策过程中必须体现群众观点 篇4

1 决策过程中必须体现群众观点

1.1 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是社会主义民主内在要求和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包括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 直接民主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样。而发展直接民主的条件是人民群众对国家、社会、单位或组织的事务有充分知情权。知情是议政、参政的前提。只有保证人民群众了解各项决策活动的目的、内容、过程、结果及其利弊得失, 人民才能对有关事务作出正确的判断, 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群众通过广泛参与讨论基层单位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在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了解和参与国家管理,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民主意识, 形成科学的民主观念, 培养当家做主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1.2 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实践群众路线, 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观点和行动准则, 是我们党的全部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 就是要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 把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谨慎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使决策合乎民心。

在正确选人用人问题上, 在选拔干部问题上,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避免考核单一化, 方法机械化, 内容片面化, 过程神秘化现象。要用识才的慧眼, 用才的气魄, 爱才的感情, 聚才的方法, 广纳群贤, 真正使那些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人才脱颖而出, 得以重用, 赢得民心。

在实际工作中要走群众路线, 体察民情, 倾听群众呼声, 改进工作方法。不能动不动就“来硬的、讲狠的、耍蛮的”, 要讲求工作的艺术, 用说明的方法, 示范的方法, 服务的方法来推动和开展工作, 这样才能顺于民心。

要正确使用权力, 保持清正廉洁, 不搞以权谋私, 不与民争利, 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做到以德感人, 用情慰人, 以德服众, 以德率众, 我们的决策才能凝聚民心。

1.3 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要失败。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 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群众最可敬, 群众最可爱, 群众最可怜, 群众最可畏。说群众最可敬, 是说他们是历史的主人, 历史上的一切大的进步、变革无不是人民群众的功劳;说群众最可爱, 是说他们干的事多, 要求并不高;说群众最可怜, 指的是群众是最艰苦的, 我们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 最终还是群众吃苦头;说群众最可畏, 是说真正把他们得罪发怒了, 不管什么人都得垮台。改革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实践的主体, 一切工作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支持、参与和行动。

1.4 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是防止腐败的有效举措

权力作为一种调节利益关系的手段, 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又可以用来获取私利, 当权力失去监督被随意使用时, 就容易产生腐败。办事越不公开, 随意决策权越大, 越容易诱发权钱交易。要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 就必须提高领导决策的透明度。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管理的复杂化, 只靠专门监督机构少数人去实施监督, 难以防止腐败。要实行“阳光作业”, 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 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出发, 对腐败现象特别关注, 特别痛恨, 是反腐斗争的依靠力量。实行“阳光作业”, 有利于依靠群众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

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是决策不失败、少失败的重要前提。无论我们制订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不能脱离群众。“让群众满意”是决策的最高行为准则, 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制订决策、实施决策的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制约之下, 才能使我们决策得以成功。

2 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人民群众是权力的主体, 又是权力的客体, 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权力的归宿。随着决策的民主化, 权力的行使就失去了随意性。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透明前提下的集中, 才能保证决策制定实施过程公道、公平、公正。实践证明, 只有最大限度地制约权力的负面效应, 才能充分发挥权力的积极性;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使用的随着性, 才能提高权力运作的规范性;只有完全切断权力与掌权者个人不正当利益的联系, 才能确保当“官”用权为人民。

在决策过程中, 要防止形式上的民主, 实际上却“个人说了算”。就要把决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 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 必须实行公开, 增加透明度。只有公开透明, 群众才能把握决策内涵, 分清决策界限, 自觉地贯彻执行;只有公开透明, 决策才能不被架空, 才能落到实处。

在决策过程中, 要增加群众参与权。群众不仅要有实施决策的知情权, 而且要有制定决策的参与权。如果我们在制定决策的前前后后, 能更多地举行一些政策听证, 更多地进行一些民意测查, 让群众了解决策、参与决策, 那么我们的决策就一定会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 不断提高群众对决策的认知程度。

2.2 坚持调查研究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每一项决策, 从它的提出、形成、实施, 都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充分的准备;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要着眼于事物发展趋势, 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决策的提出要充分了解群众需要和愿望, 在实施阶段, 要及时收集各种反映, 认真分析, 对于在政策中的不足方面, 及时进行调整。决策只有建立在群众的认可基础上, 群众的信任程才能提高。

调查研究要切忌“先入为主”。“先入为主”往往致使矛盾越积越多, 越积越深。通过“先入为主”或“后发制人”来“一锤定音”的决策方式必须坚决摈弃。作为决策者, 领导者, 在制定和实施决策过程中, 要敢于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如何面对群众的意见, 是检验领导者, 决策者能否直面群众, 走群众路线的机会, 也是一种考验。必须充分珍惜, 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最盼的事、最急的事。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效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把群众的满意程度当做决策的第一标准。

2.3 增强程序观念

推进决策的民主化, 要着重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密完整的制度。制度就是规范, 是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

目前, 党内有规不依、执法不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规范比较原则、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由于重实体, 轻程序, 影响了党的制度建设要求的落实。因此, 我们在重视和加强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实体规范建设的同时, 重视并加强程序规范建设显得特别重要。增强程序观念, 加强程序规范的建设, 更长远的意义。因为有了这样的程序, 执行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参照和遵循, 有利于上级机关进行督促和检查, 也有利于班子内部成员和党员内部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程序的观念, 必须注意克服一些不正确的程序观。

有些人只看到民主集中制实体规范的作用, 没有看到一时一事对程序的忽视, 可能会付出损害制度权威性的沉重代价, 为违纪者开了绿灯。实际上, 任何一种制度, 其权威性首先是靠一定的程序规定的权威性来保证的。还有些人担心过分强调按程序办事, 会影响办事效率, 影响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贯彻。实际上, 程序与效率是不矛盾的, 科学的程序是为了保证工作效率而制定的, 忽视程序制度, 无序地行事, 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率的。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平民意识和“忧民”意识, 认识到共产党员的每一名干部都来自于民, 将来还要复归于民的道理, 在决策过程中, 要多一些换位思考, 真正视百姓为母, 视人民为亲人, 视群众利益为最根本利益, 做到民忧不解食之不味, 民不富足寝食难安, 民怨不除心神不宁, 时时刻刻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 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处处为民着想, 处处为民说话。要真心诚意地相信群众, 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 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 做到心与群众贴在一起, 情与群众融在一起, 劲与群众合在一起, 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党群干群关系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到这一点, 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摘要: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 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 是防止腐败的有效举措。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群众观点, 必须注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 坚持调查研究, 增强程序观念, 本文对以上观点进行了论述。

“先天论”观点论 篇5

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党存在与展的每一时刻,党取得的每一成就,都离不开群众路线。它包括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一方面要求在一切工作或斗争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领导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渐完善。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实行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前提,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又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保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是对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根本变革。正是基于这种唯物史观的认识,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和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李引菊,浅议群众观点和执政基础,《前沿》,2006年第1期

由此可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于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第二,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先天论”观点论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整体;系统;协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论点,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最大特点是:全面考虑,协调安排,统筹兼顾,体现的是大系统观。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思想。

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思想

系统这个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系统的“系”,就是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的“统”,即各要素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若干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概念也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大量使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当代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总结,可以把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成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这些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并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1.1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揭示了系统整体与其组成要素的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等于各组成要素性能的简单相加,但整体性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孤立要素性能的总和不能反映系统的整体的性能。处于某个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能受到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

1.2 系统的结构性

系统的结构性,揭示的是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其构成要素的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决定功能的变化,合理的结构促进功能的优化。

1.3 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凡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系统和子系统的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1.4 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辨证系统思想

2.1 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思维

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思维是系统观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系统思维方式的其他内容和原则。胡锦涛在2004年7月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

科学发展观以系统观念为基础,将全面的观点引入到了发展观中,摒弃了以往发展的狭隘性、单一性和片面性,不仅把社会看作是有机的整体,是物质世界中的一个高度复杂系统,而且把社会系统与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当作更大的“社会——自然”系统。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特征,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思想,蕴含深刻系统哲学思想。

2.2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思维

协调是系统整体与要素、层次与层次、结构与功能、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任何系统在协调中才能发展。协调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发展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作为系统其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强调了发展的协调性。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局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要求“社会—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着眼点,唯一的追求目标。追求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发展就成了一切工作的中心。以此为出发点,科学技术的成就,自然首先就运用于开发,为低水平的脱贫致富努力服务。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各种生产实践,乃至整个社会,势必显现为一种畸形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超前性,是一种低水平、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式生产。

2.3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人类要爱护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要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的索取。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子孙后代,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效益递减,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2.4 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蕴涵着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思想

第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的协调性。人的发展的协调性是从人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关系的状态方面强调人的发展,即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

第三,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在提高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和引导适度消费观念,促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生态化转变。

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善待和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友好伙伴关系,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片面的、局部的价值观,它强调的主体性实质上是完全忽略了自然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缺乏将人与自然置于共同发展的生态圈中的主体性观点。只关注当前人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忽略人类整体的发展,造成人类为一己的暂时的局部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整体的利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偏重经济的增长,忽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而忽略社会的、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和生态的指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的代价。

可持续发展,是伴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人类为了追求良性的健康的长远的发展而提出的发展理念。“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是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和发展前景。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一总体性概念,更是一整体性活动。在空间维度上体现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现在与未来的统一。

3 结语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极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各个要素、各个问题相互缠绕、彼此牵扯,对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真正解决的理想追求都会因受制于系统中其他问题的干扰而困难重重,使社会发展步履维艰。

因此,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兼顾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与自然两个系统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用之务。当然,科学发展观不仅仅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不同区域之间关系的发展、国内外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在社会领域不同层面的展开。各个层面、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也不都是平行的关系。母系统下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下也有自己的分系统。只有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才能维护好社会平衡发展的局面。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面对世界全球化大趋势,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式,为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其中每个观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能够加深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理解。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可以协调社会的各项改革,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锋.自然辩证法教程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2]乌杰.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3):1-9.

[3]李锐锋.邓小平理论中的系统思想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庞元正.当代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5.

[6]徐建华.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系统科学思想与观点[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1):26-28.

“先天论”观点论 篇7

关键词:诗品,河岳英灵集,审美理论

一、皆重五言诗体

《诗品》论诗在诗体方面范围明确, 即之论五言诗, 只选五言诗作者。《诗品·序》说:“夫四言文约意广, 取效风骚, 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 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合于流俗, 岂不以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焉邪!”钟嵘认为今人多写五言而少写四言, 是因为五言在写景状物、表情达意上比四言有优越性。东汉以后, 五言流行, 人们很少再写四言, 但因为诗歌的源头之一《诗经》主要是四言诗, 所以不少文论家仍以四言为正宗, 轻视五言, 如挚虞《文章流别论》说“ (五言) 于俳谐倡乐多用之……然则雅音之韵, 四言为正;其余虽备曲折之体, 而非音之正也。”与钟嵘同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若夫四言正体, 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 则清丽居宗。”钟嵘敢于明指四言诗体的不足, 而肯定五言诗“居文辞之要”, 除了他以独到的眼光看清了诗歌随时代的发展外, 更是从诗歌抒情的本质出发的。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没有明确谈论诗体, 但是从选诗数量来看, 二百三十四首诗有一百七十首是五言诗, 比例近四分之三。二十四位诗人中有九人全部选五言诗, 王昌龄以“七绝圣手”之名冠全唐, 《河岳英灵集》录其诗十六首, 有十三首是五言, 七言仅三首。足可见殷璠是以五言为正体的。盛唐之时, 五、七言诗都已发展成熟。殷璠除以五言为宗, 除溯源于前代外, 跟当时的科举考试以五言诗为体不无关系。《诗品》与《河岳英灵集》既然都以五言为主, 则两者之间的诗歌审美观点的比较就有了共同的基础。

二、“气”“物感”“吟咏性情”与“神来”“气来”“情来”

在诗歌的发生及表现方面, 钟嵘非常看重“情”的作用, 《诗品·序》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诗歌的发生是经过了气——物——情——咏四个阶段, 其中“气”是发端, 也是核心。这里的“气”与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的“气”不同, 指的是天地之元气, 自然之节气。“物感”之说, 来自《礼记·乐记》里的“感于物而动”, 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也都注意到诗歌的发生来自自然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至于情感的作用, 从《尚书·尧典》“诗言志”起, 历代皆有论说。《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钟嵘在诗歌发生上重视“摇荡性情”, 而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也是“吟咏性情”, “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只论“情”而不谈“志”, 正是将诗歌从政治教化和道德伦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获得本质的独立自由。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 标举“神来、气来、情来”, 既可以归于创作感发的范畴, 也可以归于美学表达原则的范畴。从前者来讲, 钟嵘是“气——物——情”一脉相承, 殷璠是“神、气、情”三者并举, 三者既可以独立来看, 也可合一而论。独立来说, “神”偏重于妙会感知;“气”既包括钟嵘所说的含义, 又可以指作者的才性气质;“情”便是情感的触发, “神”“气”“情”的其中一者未必不包含其它两者的内涵, 但由于偏重不同, 于是表达效果也迥异, 在审美表达上, “神”为自然飘逸, “气”为慷慨激昂, “情”为含蓄蕴藉, 而真正的佳作, 是三者并举的, 可见, 殷璠相对于钟嵘, 侧重于诗歌发生于创作的多元视角。

三、“滋味”与“兴象”

钟嵘说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但是这种滋味究竟是是什么, 钟嵘没有明说。纵观《诗品》的诗歌理论体系, “滋味”既体现了“吟咏性情”的特点, 也考验作者对词采的运用, 字句的安排, 如刘勰所说:“吟咏滋味, 流于字句”, 从而达到“使人味之, 亹亹不倦”的审美感受。

《河岳英灵集》中提出的“兴象”, 是殷璠的一个重要选录标准和艺术观点。评孟浩然诗“众山遥对酒, 孤屿共题诗”是“无论兴象, 兼复故实”, 总结起来, 兴象是一种诗人将自我的审美体验、情思同自热景物融合, 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其形象是空灵而涵咏不尽的, 情景互因, 形成一种氛围, 难以言传。钟嵘的“滋味”, 是对诗歌审美体验的初步论说, 而殷璠标举“兴象”, 便树立起一个完整的审美艺术标准, 并对后世的“韵味”“妙悟”“神韵”“境界”诸说有直接影响。

四、“风力”与“风骨”

钟嵘对诗歌的“风力”颇为推崇。除盛赞代表“风力”的建安时代外, 亦多以风力用于诗人的评价, 如评曹植“骨气奇高”, 刘桢“真骨凌霜, 高风跨俗”。骨气、风力、风骨实为同义, 都是指诗歌由形式、词采、情感等形成的内在张力, 以及这种张力对读者的巨大感染和激发作用, 这与钟嵘所标举的“感荡心灵”“吟咏性情”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钟嵘认为“诗之至”, 是“宏斯三义, 酌而用之, 干之以风力, 润之以丹彩, 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

建安时代, 现实的动机和人世的离乱使得诗人们普遍具有一种悲凉之情, 所以发“愀怆之词”, 诗中包含着以悲凉为基调的深沉厚重的感情。齐梁时代的钟嵘提倡风骨, 是不满当时的文坛创作现状, “庸音杂体, 人格为客”, 以及薄古厚今“笑曹刘为古拙, 为鲍照羲皇上人, 谢朓今古独步”的错误思想。“风骨”在唐初有陈子昂倡导, 到盛唐时期已然成为诗人们自觉遵守的创作规范, 殷璠也不例外, 在选诗和诗歌理论的阐述上, 都明确标举“风骨”的旨趣。《河岳英灵集·序》曰:“开元十五年后, 声律风骨始备矣。”《集论》“言气骨则建安为传”, 评高适:“多胸臆语, 兼有气骨”, 评陶翰“既多兴象, 复备风骨”, 但殷璠所尚“风骨”的内涵又与前代不同, 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繁荣昌盛的大统一时代, 时代的成功带给诗人们的是开阔的精神、远大的理想和昂扬的情感, 反映到创作中, 使诗歌具有高原的格调和磅礴的气势, 即便是反映离别、战争、壮志难酬等沉重的话题, 也大多以宽广的胸怀, 在感慨中迸发理想的激情。这便是殷璠所称道的“气骨”, 特别是集中选录的边塞诗歌《营州歌》《少年行》等, 将这种风格表现得尤为充分。

五、悲剧美倾向

钟嵘是一个具有明显悲剧美倾向的理论家, 他注意到作家的悲剧人生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比如《诗品》上品中的李陵, 李陵的身世是“生命不谐, 声颓身丧”, 其诗“文多凄怆, 怨者之流”, 钟嵘由是发出感叹:“使陵不遭幸苦, 其文亦何能至此!”至于曹植“情兼雅怨”, 王粲“发愀怆之词”, 左思“文典以怨”, 无不是将人生的不幸灌注笔力而渗透到诗歌的字里行间。悲剧情感的巨大感染力是对“吟咏性情”和“风骨”的深入凝练, 以曹植为典型的“情兼雅怨”的艺术风格代表了钟嵘以悲为美诗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殷璠所以选的作家中, 也不乏身世不幸者, 如殷璠评论常建常建“刘桢死于文学, 左思终于记室, 鲍照卒于参军, 今常建亦沦于一尉, 悲夫!”评王季友“然而白首短褐, 良可悲乎!”评李颀“惜其伟才, 只到黄绶。”评孟浩然“才名日高, 天下籍壹, 竟沦落明代, 终于布衣, 悲夫!”殷璠所感叹的是诗人的身世不幸与诗歌创作相联系, 大概盛唐之时, 总以开朗昂扬的格调为主流, 反映悲剧的诗不够深刻。殷璠“删略群才, 赞圣朝之美”, 自然也不好将诗人的不幸归于时代原因, 何况这种不幸比之乱世的遭逢离乱、命运无常的痛苦悲凉来, 不免渺小了。因此在“悲剧美”的讨论上, 殷璠虽然也注意到了作家的身世与作品悲剧情感的共通性, 但总是不及钟嵘深刻的。

六、文与质

最能体现钟嵘诗歌美学理想的诗人是曹植, 钟嵘评价为“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与曹植同时代且并列上品的刘桢是“气过其文”, 王粲则是“文秀而质羸”。可见, 钟嵘认为一首好诗是文与质并举且调和的。自从孔子提出“文质彬彬”以来, 文与质便成为历代论诗的重要标准。殷璠在《集论》中说:“既闲新声, 复晓古体, 文质半取, 风骚两挟”, 显然也是提倡文质并举一说。钟嵘所在的时代, 四声八病方兴, 钟嵘尚自然而反声律。殷璠在格律成熟的盛唐时代, 能够摆脱格律的束缚, 提出“但令词与调合, 首末相称, 中间不败, 便是知音。”而并不将会格律视为“能文”的绝对标准, 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既是他个人的正确眼光, 也体现了盛唐时代的包容性。

七、总结

《诗品》的诗歌审美理论对《河岳英灵集》的文艺观点有重要的影响, 后世对前者有继承, 也有新的发展变化, 两者所处时代不同, 故此提出的美学观点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是, “吟咏性情”“风骨”“文质”等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从《诗品》到《河岳英灵集》, 体现出诗歌审美批评理论随着时代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产生的沿革变化, 也反映出诗歌本身某些特质所具有的普遍而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南朝梁]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王可让.河岳英灵集注[M].成都:巴蜀书社, 2006.

[3]吕玉华.神来、气来、情来的兴象——河岳英灵集之范畴论[J].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3 (1) .

[4]周振甫.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5]李天道.“吟咏性情”与“请来”说——《诗品》《河岳英灵集》沿革比较之一[J].固原师专学报, 1992 (4) .

[6]王利器.文心雕龙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先天论”观点论 篇8

从官员大腕, 到时评专家, 甚至老妪孩童, 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我们可以不赞同某些“专家”的观点, 但是要捍卫人家说话的权利, 就像讥讽、嘲笑他们是你的权利一样。人在江湖, 各有角色, 房地产也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 缺少任何一个角色, 都不多彩。再说, 大家都要混口饭吃, 只不过角色和活法不同而已。

2. 对房价一味唱涨, 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不仅引致市场的非正常反应, 而且在官方越来越注重网络舆情的今天, 可能会使官方出台一些令人费解的政策措施, 进而不利于房市的政策稳定。在多种因素复杂互动对冲的情况下, 任何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的观点都应有所节制。当然, 任何人都有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

3. 房价的复杂性

第一, 房子是特殊商品;第二, 我国房市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织, 商品房与保障房同道混行的市场;第三, 作为开发主体的房企是左拥市长、右抱市场, 一会儿苦叉下地狱, 一会儿牛叉要冲天的“叉型”分裂者;第四, 置业者更是一会儿东方伦理大放光芒, 一会儿AA制还要公证, 买房前盼着房价大跌、签约后盼着房价大涨的一支具有典型多元化诉求的复合型人群;第五, 政府既想让房市平稳运行, 又想攫取最大利益, 只能两手小心翼翼维护着泡沫。所有这些交织、混行、对冲、复合、矛盾, 使得房价的预测成为“显学”, 而准确预测则是难上加难。如果谁能说清楚中国的房价, 能预测出房市泡沫破裂的时间节点, 他肯定是个事实上的诺贝尔奖得主。遗憾的是,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超能者。

4. 关于统计数据

一个怪现象是, 对官方统计数据质疑最多的人, 也往往是引用官方数据最多的人。至于引用什么数据, 全看他想表达什么观点或想得出什么结论。所以很多观点或结论, 要看“屁股”位置和论证逻辑, 要看说的是国际标准还是中国特色, 信不信取决于你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5. 再说数据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平均数没什么意义。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中位数也没多少意义, 装一装专业还行, 对拿地、买房都没什么参考价值。无论是平均数, 还是中位数, 其基础数据从何而来、是否准确, 才是真正要质疑的。比如北京的房价, 楼盘一圈圈向外延伸, 而房价还是包括二三四五六环和延庆、怀柔的均价。加权平均下来, 表面涨幅不会太高。遗憾的是, 大多数基础数据本身都不准确, 所以讨论房价收入比这类概念也没什么意义。现在人们买房, 更多考虑的是多年和多个家庭的积蓄够不够首付, 即“首付储蓄比”;考虑的是预期收入够不够月供, 即“收入月供比”。除了专家, 都忙着自己赚钱, 谁还谈房价收入比?

6. 房价泡沫破裂虽然是小概率事件, 但谁也不能保证不会破

一旦破了, 房子没有变成负资产, 个人和企业没有破产, 是底线。做一做压力测试还是必要的。

7. 不要断言“空调”

如果不调控, 房价不知涨多高了, 或者泡沫早破了, 不要低估官方的集体智慧。任何低估别人智商的人, 都可能是被现实抛弃的自我至上主义者。

8. 开发商也不要认为房价越高越好

“先天论”观点论 篇9

一、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实现英语教学的科学化

教育理论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原则, 我们的一切教与学行为都要遵循科学的规律, 这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意义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教师要首先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从教育活动的源头上去寻找高效课堂的出路, 坚决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维果斯基在《教育心理学》专著中指出, 教学应当走在个体发展的前面。一般情况下, 学生潜在发展的能力要高于当前的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先构画, 教学活动就是要引领学生实现从现有能力向可能水平的飞跃。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就是要首先分析学生“在哪里”,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把握基础性的知识点, 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其次, 我们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拟定学生预期发展的目标, 即将“去哪里”。目标过高或过低都是不科学的, 最为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要求, 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另外, 我们还可以将教学目标分割为几个发展的步骤, 层层推进, 让学生拾级而上。教学牛津英语8B Unit 6 A charity walk时,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兴趣所向, 要求学生围绕组织慈善竞走活动而展开交流的话题, 鼓励学生制作简单的英文网页来介绍此次活动, 用上自己已经掌握的英文词汇与句型。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 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自我专业知识的补充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对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的追求, 势必造成教师基础性能力的缺乏和教学效果的低下, 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处理, 实现英语教学的合理化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意识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方面, 要防止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过分亲英亲美的现象, 有一些学生, 学习了英语后, 盲目崇拜其他民族, 这是不对的。另一方面, 也有学生消极抵制异域文化,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不接纳异域的文化和思想, 固步自封。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遵守国际语言规范的同时, 有选择地吸收, 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加工, 在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 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提高英文学习的自信力。

例如, 我在教学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6 Food and lifestyle中与食物相关的内容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交流自己喜欢的食物,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它的外形特征以及口感味道等。同时, 我也适当补充了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美食, 如“饺子”即为“jiaozi”, “包子”即为“baozi”, 学生感到很新鲜, 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食品也已经走出国门了。在特定的教学情境氛围中, 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美食的价值, 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民族自豪感荡漾在他们的脸庞。

三、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 实现英语教学的现代化

一切教学活动中的技术、行为都是教学手段, 又叫做教学活动中的媒体或者媒介。在教学论的范畴里, 教学手段是极其重要的课堂要素之一。特别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 教学手段的运用艺术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 基本教学手段是我们最为直接的教学方式, 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而言, 包括教师的领读、示范发音、模拟动作教学等, 辅助教学手段是在基本教学手段之上产生的, 她和基本教学手段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了教学的资源, 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演示操作、媒体运用、情境创设等都是辅助性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 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例如, 我在教学牛津英语7B Unit 1 Dream homes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活跃课堂气氛,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各个国家的景点, 让学生一边欣赏, 一边交流自己的想法。当媒体画面出现富士山、埃菲尔铁塔、故宫天坛等世界级名胜景区时, 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充满了向往。我抓住教学时机, 引导学生用Would you like to do…I’d like to…的句型进行口语交际, 并且相机学习单词Japan、capital等, 整节课浑然一体, 师生情感融洽。

“先天论”观点论 篇10

1 注重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

新闻报道最根本的要求是要保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一直以来,我国新闻行业都坚持这一准则,新闻摄影所拍摄的图片信息也必须遵守,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摒除人格的个人主观化倾向,真实地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广大观众,如若不然,新闻事件便会失去真实性的依托。在这种理念的长期灌输下,新闻事件的摄影记者只单纯的负责传达新闻事件的现场,在拍摄过程中,只是做一个现场复制的工作,认为这样便无懈可击。但事实上,很多新闻事件单单依靠客观的传达和记录是无法触及到事件本质的,如果只单纯的陈述现场画面,就很有可能造成对受众的思想误导,挖掘不到事件真实的深层次内涵,违背事件报道的最终目的。因此,摄影记者不仅要对新闻现场的事件做出真实的客观描述,还要结合作者的主观努力,对新闻事件深层次的真相做出合理把握,帮助受众在新闻事件中找到准确的是非观点,以避免单纯报道给受众带来的视觉误导。

2 数字化时代更关注事件的多层次内涵

相机的诞生早于摄像机,并率先普遍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它可以真实地记录新闻现场最为精华的一瞬间,对摄影师而言,这一瞬间便代表着这个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在新闻摄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师需要运用有限的画面与静止的状态来表现一个深刻的内涵,这也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摄影领域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在当前的新闻摄影领域中,“决定性瞬间”更注重抓拍时的自身主观选择与抓拍瞬间的多层次内涵。其原因是新闻媒体的飞速发展,使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通常一个新闻事件会由多个不同的媒体进行报道,其所体现出来的新闻内涵也都有所不同,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有原来的“一对多”逐渐转化成为“多对多”的形式,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终端的普及,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新闻摄影者就需要对抓拍画面有一个多层次的理解与展现,才能获取更多受众的认同。

3 数字化时代更注重影像的开放性与视觉意义

数字化技术深入到新闻摄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数字化时代影像的传播方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单轨道传输,新闻事件的受众并不单单作为新闻事件的接受者,复制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有针对性的新闻画面进行理解。因此,新闻画面也不再是新闻工作者对受众的传输工具,而是作为媒体与受众两者之间的双向沟通桥梁,双方可以通过新闻画面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交流和探讨。正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单一模式早已不适应现阶段受众的情感需求,新闻影像则担负着引导人们多角度思考、多形式解读的重要使命,而新闻图像本身也应该更注重视觉开放性,进而激发受众对新闻画面多层次内涵的理解,在引导受众视觉情感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事件更富有灵活性与多样性,更能从多角度体现出新闻事件的根本性内涵。

4 结语

新闻摄影观点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如果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必将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通过对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观点的更新与转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终发现,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新闻摄影观点应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关注事件的多层次内涵并注重影像的开放性与视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摄影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新闻摄影行业的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太保.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学改革对中国高等摄影教育的启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28):169-170.

[2]李雪梅.不可逾越的“生死线”——谈谈数码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J].军事记者,2013(25):154-155.

“先天论”观点论 篇11

历史教材中经常会涉及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简单介绍背景知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的经过结果以及影响来完成对史实的讲解,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讲授历史事件太简单。高中生通过看书就可以知道这些信息,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不出来,而且运用这样的模式对学生学习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的理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例如教师讲解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时,其所涉及的背景、时间、人物以及事件过程等在历史教材中都有清楚的交代,此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中让学生思考:“武昌起义为什么发生于1911年?”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作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指导,同时适当补充历史材料,如说说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党人如何在新军当中开展宣传,列举革命党为起义所做的准备等,最后可以通过分析革命领导者逃跑之后,以熊秉坤为首的新军革命者当时的处境。通过这些基本史实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事件发生过程中充满了变数、偶然性,评价历史事件时会出现不同观点。例如武昌起义之所以在1911年爆发,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这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体会其中的道理。同时这对学生回答此类问题也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巴黎公社中的成与败、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

二、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分析同一事件

当前高考历史试题经常会碰到对同一事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是简述自己的看法,这种题型显得比较灵活。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入不同的史学观点,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学习与掌握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介绍的一些史学观点有革命史观、文明史观以及全球史观,可结合具体的历史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分析历史问题的不同视角。

比如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认识。例如持革命史观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以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启侵略之路的开端,因为新航路开辟给这些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而持近代化史观的人却认为,新航路开辟在客观上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转变,具有进步性。如果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之间的碰撞,它有利于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从全球史观视角分析,新航路开辟使人类历史第一次具有全球化的意义,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促进世界一体化发展。这样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件能够得到不同的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认知历史的视角,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对历史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识历史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同的史学观点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要避免出现误用或者是滥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符合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摘要:在看待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用不同的史学观点看待同一历史问题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历史问题。

关键词:历史问题,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参考文献

[1]袁亚丽.地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4(16).

[2]洪认清.20世纪50年代苏联历史教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J].史学史研究,2015,9(15).

上一篇:软件工程课程群整合下一篇:TDCS网络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