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2024-09-14

专家观点(精选12篇)

专家观点 篇1

6月2 9日上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彭森:城镇化还要考虑城乡统筹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彭森指出, 报告比较全面地概括、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分析得实事求是, 比较客观, 没有回避重大的问题。下一步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方向比较明确, 所概括的原则也比较科学, 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发展实际。

彭森委员说, 城镇化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总的势头很好, 但是当前也存在一些盲目性, 而且这些盲目性不能忽视, 比如从城镇化的出发点来看, 城镇化就是一个历史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 城镇的人口必然会增加。但是, 现在对城镇化寄托了更多的期望, 希望在城镇化过程中能够拉动内需, 成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新的引擎, 给城镇化增加了过多的历史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顾客观规律, 用行政性手段人为推进城镇化的情况。国家关于城镇化的指标, 实际上在“十二五”是一个预期的指标, 但地方已开始把城镇化的指标层层下达、层层加码。有的省认为本省的城镇化率比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低, 所以全国年均增加1%, 我们就要增加1.6%, 落实到地市有的还要搞到1.8%, 这里就有盲目性。在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方面, 有的地方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新增城市人口方面, 认为城市的规模扩大了, 开发强度增加了, 大广场搞起来了, 道路搞宽了就是城镇化。同时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上, 有的地方过多地考虑要政策、争投资、上项目方面, 而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很好地进行认真分析。城镇化问题确实很复杂, 任务也很艰巨, 但是当前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

彭森委员指出, 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到城市以后没有享受到城市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 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半市民”或者“准市民”, 造成城市二元结构等新问题, 这应该在下一步城镇化过程中优先给予解决。同时, 城镇化不仅仅要着眼于城市的现代化, 还要考虑城乡的统筹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一些工作的目标要考虑如何做好城镇的发展规划、城市的定位、城镇结构的调整, 还要考虑城乡的统筹发展。重点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换,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这也是我们工作中需要突出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 体制、法律、法规问题要重点解决。

彭森委员认为, 下一步在城镇化过程中,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要坚持实事求是, 明确我们的城镇化目标是人的城镇化。重点先解决现存的农业转移人口。二是要考虑城乡统筹发展, 对农村的发展规划, 以及农村户籍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都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三是对现有的一些法律, 包括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 只要是阻碍了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都要及时地修改完善。

辜胜阻:要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表示, 城镇化要统筹人、业、钱、地、房“五要素”。统筹五要素过程中, 要趋利避害, 防范五大误区: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 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 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 防地方政府消灭村庄, 大量农民“被上楼”, 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

辜胜阻认为, 城镇化涉及到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 让进城人口有稳定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 农民工的市民化最重要的是要有稳定就业;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高成本的改革, 需要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 如何推进土地在确权的基础上合理流转, 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集约使用土地, 改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农民工完全的市民化不仅要有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 还要住有所居, 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第一,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让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报告提出“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强调“坚持公平共享,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人的城镇化, 首先要解决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市民化关键是要有稳定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全国应实行统一居住证制度, 使基本公共服务按居住证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为人口合理流动创造条件。要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和教育体制改革,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着力破解异地高考困局, 要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逐步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 重视社区卫生组织保障农民工医疗服务的作用。要针对农民工不同类型及具体情况, 构建、完善与农民工构成和特点相匹配的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制度。户籍制度改革要采取“分类指导, 因城而异, 因群而异”的原则, 优先将拥有稳定劳动关系并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沉淀型”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 关键在于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聚集功能。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城市群, 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 以大带小, 把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另一方面, 要依托县城发展中小城市, 提升其人口聚集功能, 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 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候鸟型”和“钟摆式”人口流动带来的巨大社会代价。

第二, 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前提, 也是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报告提出“坚持产城融合, 繁荣城镇经济”、“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良性互动”。为此, 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促进产城融合, 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要明确城市的产业定位, 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真正培育起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产业主体培育方面, 要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基础上, 政府应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 提高进城人口的就业质量, 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 同时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归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 钱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解决城镇化“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报告提出,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 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 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成本分担办法。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持力度, 并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特殊性支出;设计和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规范土地财政为税收财政, 确保地方财政有稳定可靠的税源。另一方面, 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企业要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基本福利。要建立体系多层次、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当前要高度重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第四, 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使农民利益最大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要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 改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 推动转移人口土地在确权基础上的有序流转。过去30年, 城市面积扩大了9.2倍, 城镇化率仅增加了2.58倍, 户籍城镇化率只增加了1.78倍。报告提出,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土地制度改革还应坚持农民受益最大化的原则, 完善土地“确权、流转、征用”等一系列环节, 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赋能工作, 完善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机制, 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第五, 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是城镇化的关键所在。构建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 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报告指出,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 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深化住房及保障房制度改革, 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给体系, 使进城人口实现定居梦想。住房保障要由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存逐步转为以货币补贴为主, 降低住房支出占农民工生活成本支出的比例, 保障农民工能够“住得起”。推进城镇化配套改革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镇化是市场的自然结果, 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客观规律, 但并不意味政府对城镇化应无所作为。城镇化如果仅靠市场“无形之手”可能会造成人口拥挤、环境污染、土地粗放利用、地区差距扩大等“市场失灵”问题, 并且具有外部性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会达不到社会总体需要的水平。这就需要政府主动解决“市场失灵”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温孚江:小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孚江审议时强调:小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这与建楼房还是建平房没有必然和内在的联系。但是现在往往把城镇化建设, 片面理解为楼的建设, 政府对此非常有积极性, 因为这可以倒出一些土地指标, 这个动向应该予以制止。应该认识到, 土地财政是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重大障碍。

温孚江委员指出, 做到人的城镇化关键有三点:一是要逐渐放开落户的限制, 使农民市民化。二是解决户口二元制,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对小城镇的商业业态和产业定位做好科学的规划, 这是解决就业当地化的问题。把这三点做好, 人的城镇化就有了保障, 这将为我国小城镇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源:人民网)

专家观点 篇2

众所周知,解决“异地高考”难题,主要在于高考利益的调整。其中,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具体利益冲突,区域间的高考录取指标不均衡、教育质量不均衡又是主要原因。

――学者熊丙奇在博客中论述“异地高考”:假如一直在这些问题上纠缠,“异地高考”的方案很难出笼。道理很简单,改革不是“零和游戏”,并非一方得利,一方必然受损,但作为一项改革政策,不可能完全既让本地人满意,又让外地人满意,如果所有人都十分满意,政策早就出笼了。

愿意一个人在家里待着的`孩子多数都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沟通的。但其实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己不想交朋友,而是因为害羞、怕被拒绝,所以从不主动跟人交往。

――学者王金战在博客中论述如何让孩子告别“宅男宅女”:如果家长能够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交友,并给孩子适当的指导,相信孩子会很快走出“宅男宅女”的生活,去迎接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中国大学网

专家观点 篇3

如果说解读一个普通葡萄酒产区如同欣赏一棵树;解读一个知名葡萄酒产区如同面对一片森林;而想读懂勃艮第则如同要走进一片原始森林。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事实的确如此。整体而言,如果普通消费者只是因为听到“酒王康帝”在勃艮第、或是因为看到某青年才俊在勃艮第成功购地的消息,就开始关注勃艮第,个人觉得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种关注必然是带着幻想成分的较高期待。这种期待在初尝勃艮第葡萄酒的时候往往会遭受比较严重的打击,毕竟对于在长期“波尔多口感”影响下的大多消费者来说,勃艮第酒,尤其是勃艮第入门级酒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的日益积累,加上口感喜好的变化,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勃艮第葡萄酒,这是可以肯定的,但需要一个过程。进入“原始森林”不难,难的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在林中漫步,去体味自然赋予的无穷变化。这时就需要一个向导来指明正确的方向,或是一群伙伴,在探索与分享中共同前行,当然还要有一个不差的荷包……

对勃艮第酒的关注度在大陆正逐渐升温,会有更多的勃艮第酒出现在普通消费者周围,自然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喜欢研究勃艮第的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深入产区去潇洒走一圈的。

晋阳:朴实无华自成高贵

放眼望去,勃艮第给我们更多的是自然乡村的风光、倾斜的山丘、建立在梯田上的层层葡萄园、陡峭的山坡、较高的海拔、鸟语花香,扑面而来的是质朴单纯的乡野情调。在勃艮第没有非常宽大的街道,更没有宏伟的城堡,就连世界闻名的罗曼尼•康帝庄园也只是由几间农舍构成,极其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味道,使人流连忘返。

勃艮第的葡萄酒总是给人一种向往、仰视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微小的产量,那些知名的葡萄园往往每年只酿造极低的几百瓶的葡萄酒,除了酒庄自己保留享受一部分外,剩余的美酒早已经被嗅觉灵敏而具有门路的酒商抢购一空。勃艮第的酒农真正是靠天吃饭,因为他们单一品种酿造的方式无法回避恶劣的年份,不能像波尔多那样去调配。如果天公不作美,波尔多人常常会调配更多比例的较易成熟的美乐葡萄品种到难以成熟的赤霞珠里面,这样每年都会得到质量均衡的葡萄酒。这也就造成了质价均低的勃艮第葡萄酒难以与波尔多葡萄酒抗衡的局面。

因为黑比诺这个品种简直太难伺候了,只有在最出色的地块才会有出色的表现,当然前提还要有一个出色的酿酒师。一般的基础勃艮第葡萄酒在年份平平的情况下,往往是尖刻、麻木、枯燥无味的,使众多的葡萄酒爱好者扼腕叹息。但说到顶级葡萄酒,就连高傲的波尔多人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全世界最昂贵的葡萄酒就产自勃艮第,单从价格上也是波尔多葡萄酒望尘莫及的。这也就导致了300元以下的葡萄酒首选波尔多,300元以上的酒要喝勃艮第的说法。

齐绍仁:神秘的勃艮第

走进勃艮第犹如进入迷宫

勃艮第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鲜明的产区特色。黑比诺、霞多丽本身的品种魅力,加上不同地块不同土壤的风格,酿造出了独特细腻的葡萄酒。与波尔多的多品种混酿不同,我们在品尝勃艮第葡萄酒时,可以感受到同一品种之下,不同风土带来的奇妙味觉享受。

与波尔多比较市场化,拥有很健全的商业体系,从初级到顶级一应俱全的葡萄酒品类不同,勃艮第产量少,价格高,并不适合对于价格敏感的普通消费者消费,它是属于玩家的葡萄酒。由于大众对勃艮第知之甚少,再加上舆论的导向作用,勃艮第在不知不觉中被神化,在口耳相传中,成为非常神秘的一个产区。和其他葡萄酒产区不同,勃艮第你很容易接触它,但你要真正了解它却十分不易。勃艮第红、白葡萄酒拥有不同的体系,数量多达上百个的AOC名号,繁杂多样的葡萄酒风格,让人感觉走进勃艮第犹如进入到迷宫。

酒不在多,只求好喝

在我看来,罗曼尼•康帝在葡萄酒市场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品牌,给人的感觉犹如爱马仕和LV等奢侈品一样。对于勃艮第,有罗曼尼•康帝这样一个神化了的品牌十分重要,就像美国的膜拜酒一样。普通消费者可以认知到它的存在,却很难喝到它,只是一种精神朝拜。相比波尔多的葡萄酒,勃艮第葡萄酒高昂的价格,让喝它的人也局限在一个小的群体之内。据我了解,在全球经常喝勃艮第葡萄酒的人只是少数。特别的是在日本与台湾、韩国市场,有许多买家偏爱勃艮第,消费能力可以排在全球前十名(日本为第三),而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家才会比较关注。

勃艮第葡萄酒价格很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在勃艮第,酒庄庄主都是比较分散独立的个体,酒庄之间相互团结合作的局面非常少见,这也注定勃艮第的商业气氛不是很浓,再加上这些酒庄都是世袭而来,酒庄主都全心全意经营自己的酒庄。他们对酿造葡萄酒抱有虔诚和执着的精神,非常注重葡萄酒的品质而不是市场运作。所以,勃艮第酒庄主更希望饮用自己葡萄酒的人是真正懂得欣赏葡萄酒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暴发户豪饮炫耀。

白葡萄酒走“红”,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虽然以霞多丽为代表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越来越懂酒的中国人会热烈追捧它。因为在整个葡萄酒的市场中,中国人消费红葡萄酒的比例高达99.5%,勃艮第的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流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于受到“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等饮食文化的影响,现今在中国消费白葡萄酒的地方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区域。在正餐中,人们主要还是饮用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早在200年前,在波尔多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一度占到了八成,可是随着市场的转向,美食潮流的变化,如今的波尔多也是红葡萄酒的天下。在中国,有关红葡萄酒有益身体健康的种种报道也加大了其作为主流的优势。如今,红葡萄酒已由当初的农产品向消费品乃至奢侈品转变。酿造红葡萄酒的工艺在不断改进,人们的饮食文化结构和葡萄酒的消费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白葡萄酒的发展。

专家观点 篇4

日前, 在北京举办的2013年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谈到中国面临的城镇化现状与挑战时表示, 寻找一个适合中国城市化路径的低成本的发展途径, 要建立长期的城市发展行为, 遏制短期行为。城镇化的问题核心是改革, 而不是投资。

李铁表示, 中国所面临的城镇化和世界所有国家经历的过程都不一样。首先是大规模人口转入的速度很快, 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 每年会有两千万人进入城市。其次是总量大, 中国面临城镇化的人口达到了7.1亿人。“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如此多人口的城镇化, 中国因此在完成城镇化的过程所积累和面临的矛盾也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在李铁看来,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包括数量性增长和质量性增长之间的矛盾, 所谓数量性的增长指的是7.1亿面临城镇化的人口, 质量性的增长则是两亿多的外来农民工和一些流动人口在城市里不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除此之外, 土地粗放型扩张和节约型利用之间的矛盾;就业低成本和城市发展的高成本间的矛盾;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等等, 都是制约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瓶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铁认为, 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 从粗放扩张型发展向资源集约型发展转变, 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强调从“锦上添花”的政绩发展观向“雪中送炭”的民生发展观转变, 更重要的是解决中低收入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

目前, 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围绕怎么样进行城镇的基础设施改革, 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等等问题进行有益的尝试。社会各界应该认识到, 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配置资源的制度, 达到这样的目标, 改革是最重要的动力。 (来源:新华社)

城镇化不要忽略强镇主题

城市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是包括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要素的人群聚集地。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集聚—高度集聚—困境—分散”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但作为一种独立行政建制的市制却是一种舶来品。法律形式上的市制到晚清才出现。市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在法律上具有地方自治性质, 同西方国家的市建制类同。新中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地改市”浪潮, 设立了一大批建制市, 包括省管市和管县的市以及县级市, 总数达350个以上。

城市化初期, 大量人口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聚集, 当达到饱和的程度时, 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 如交通拥堵、生活成本提高、城市功能高度集中、地价房价飞升等, 从而导致城市的分散化趋向, 城市的空间结构由高度集中逐步走向分散化结构。大城市尤其要注意空间布局, 卫星城的出现, 就体现了现代化城市开放格局, 以保证整体上的和谐。

城市规划, 要把城市和人、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必须注意人与环境的和谐。合理的城市分区布局应体现层次性和节奏性, 使城市运行井然有序, 人的活动方便、有序。城市规划的作用就是要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向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前进。

以人居为中心, 降低建筑密度, 与环境协调, 追求更具文化品位的适宜人居住的场所, 已成为城市中心空间结构发展的一个趋势。

城市是现代人类生活的中心。城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县镇做强的过程。可以统筹考虑把县镇做强、做实, 建设创新型城镇。干事、管事, 县、镇层级非常重要。

着眼于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有必要在省、市、自治区内进行一定的区划调整。省会城市可以适当兼并周边一些市县, 如安徽省合肥市已把巢湖市纳入管辖范围。

不要都想在发展特大城市上做文章。可以考虑增加省辖市的设置。经济规模、人口、地域达到一定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市, 可以适当地合并相邻的县组成新的市。如江西原新余县、分宜县合并组成新余市, 成为赣中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考虑经济实力、地理状况、文化区域条件, 加大二三线城市规模, 增强城市的聚集功能和集群效应。

专家观点 篇5

Betsy是美国一位有45年小学教学经验的老师、育儿专家,曾在自己的书中给家长提了16个与老师、与孩子打交道的建议。有位家长按照上面的建议试了试,很有启发,于是便结合16条建议,写下几件育儿小事与大家分享。

怎么与老师打交道?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都比不上见面谈上一小会儿。

孩子放学以后,很多家长喜欢马上让孩子做作业,这位老师却建议,休息,休息一小会,一个没有停机时间的孩子,很难学会娱乐自己!

这些小建议,看似很小,但却都有大用途!不信,你也试试看!

1.和老师分享孩子的日常

其实老师很愿意听你分享孩子的重要事件,比如旅行,手术,搬家,参加球队比赛,亲人来访之类,因为越多了解你家孩子的课外生活,老师就越能有效地帮助孩子的在校生活,这样做还能让老师体会家长对他们的信任,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次,孩子问我有没有空去当志愿者,殷切的眼神,让我把本来脱口而出的“妈妈很忙,还要上班”变成了“行吧”,从此,每周一的上午,我都出现在孩子的班上,帮老师改考卷,准备作业或手工材料,顺便看看老师怎么立规矩、用什么学习材料……课间听老师聊聊学校班上的趣事,慢慢的,我和老师多了些温暖的联系。

孩子就更高兴了,本来周一上学很痛苦的,现在特别期盼,我们之间也多了不少话题。

2.孩子对老师、同学、学校的评价,只信一半

资深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告诉老师的关于家里的事,大约只可信一半,这和诚实无关,孩子的`表达,理解,分析力还很有限。所以家长也要知道,孩子告诉你的关于老师,同学和学校的事,也大约只可信一半。如果你认为重要的事,一定要主动多问,多了解后,才做出判断和解决方案。

小朋友有一阵子每天晚餐吃起来像个饿狼,看上去明显是午餐没吃饱,可是每次问她午餐吃的怎样,她都说吃得很好。于是我抽空去看了下,发现原来小朋友在午餐时间忙着玩,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吃完,她的确吃得很好-把爱吃的吃了(比如酸奶),其他来不及吃就倒了。我估计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初期的小朋友,除了表达有限还可能健忘,所以在重要事情上,当我们发现异常,或者听到小朋友的抱怨,不要着急下判断和行动,先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3.见面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老师真的很忙,请不要用邮件、短信的方式和他们分享较复杂或难办的事情,约个时间面谈是最佳方式。

4.尊重

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方式或其他有异议,请先和老师本人沟通,无法解决再去寻求校长助理或校长的帮助,请尊重先后次序。另外,请尊重老师个人的课外时间。

5.慎言

孩子总在听你们说――尤其在你认为他们没有在听的时候,关于学校和老师的评价或敏感话题,请避开孩子。

关于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学校和老师的事,我想说说小朋友的学前班老师被辞退的那件事。我得知这位老师被辞的原因是部分家长抱怨老师不够热情,和老师直接沟通无果后,家长们集体签名投诉到校长处,从投诉,和校长沟通,辞退老师,找代课老师到新老师上任,有大半年的时间。

让我佩服的是家长和老师的保密工作都做得相当好,小朋友从头至尾没听到过任何关于老师的闲话。老师离开的那天,小朋友们还给老师准备了礼物,开了派对,小朋友回家告诉我,“老师要去其他学校教课了,我希望她可以继续和我们在一起。”后来和一位投诉的家长聊起此事,她的回答很简单:“是我们不满意老师,不是小朋友,所以他们没必要知道,更无需为此承担责任。”

6.不要把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他们最终都会学会的。快并不总是代表更好,更多也不见得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孩子们要重点学习探索自己――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不是要学会什么、应该做什么、必须做得多好……在孩子班上,孩子很少说“我的数学比谁好”、“我的语文全班第一”、“那道题只有我会”这类话,而爱说,“我很擅长数学”、“我知道很多关于银河系的事”、“我不喜欢跳舞”……

7.孩子的功课是孩子的,让他们自己完成

有些作业或项目,可以问一下老师需要家长参与多少。如果作业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让他们自己修正和体验这个过程。

家长过多参与会让孩子觉得,“反正自己也写不好,不如就等妈妈写吧。”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每晚只需提醒她自己找找错别字之类,当然如果她要求,我也会给些建议,但适可而止。

8.允许孩子犯错,甚至失败

允许他们忘记做功课,忘记带午餐,忘记带足球鞋,让他们自己了解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下一次他们就记住了。如果孩子很健忘,做个每日备忘录挂在门后。

9.不要总为他们迅速解决问题

你这样做是告诉孩子,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你可以问他:‘这件事你准备怎样处理?’然后让他按自己说的去做,而不是你认为他应该的方式去做。

当孩子抱怨时不要马上介入。给他们一两天时间,然后再问他们想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还存在的话(通常问题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消失)。自信来源于孩子的成功经验,即便是解决一件小事,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行。

这条建议给我的启发最大。一次,学校布置了一个话题了一个多小时,最“请告诉我一件关于你负责任的事。”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和小朋友就这个话题居然聊了一个多小时,从什么事情我们该自己负责开始,到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海洋和森林。最后,我们还一起把她权限(责任)范围内的各种琐碎都写了下来,什么自己做作业,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自己洗脸刷牙上床等。

看着满满一堆全部归她,小朋友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成就感。当然,问题很快就出现了,由于这孩子比较健忘,于是,忘了带作业夹,忘了带课外班的书,忘了带琴,忘了换比赛球衣,忘了还书……每次她都很伤心。

一开始她会提要求:“妈妈你明天早上提醒我可以吗?妈妈我把球放在你那里好吗?”我回答她:“你说了你自己的事自己管啊,再说忘记了也没关系,下次记住就好。”看着她失望的样子,我想起Betsy的建议,“你要不要做个每日备忘录?那样你就不怕忘记了。”于是,我们一起做了个漂亮的备忘录,她真的每天看,很管用。

10.放学后第一件事,休息

有时候,孩子什么也不想学,什么也不想做,好好让他们经历这样的时刻,一个没有停机时间的孩子,很难学会娱乐自己。很多孩子每天放学后,需要重新充电才能学习,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松一下,吃些点心之类。

11.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用来写功课或者玩手机的

睡眠和健康的关系有据可查。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在固定时间关闭电脑和iPad。

12.帮助孩子设立成功的目标

如果孩子很健忘,做个备忘录挂在门后。

13.给孩子探索自己真正兴趣的时间

孩子还小就进入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或许对音乐和体育项目很重要,但这同时也削弱了孩子继续探索的意愿。

14.凡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孩子需要了解一个事实,他们不可能做每件想做的事,让他们学习如何做选择。

15.家庭晚餐太重要了

不一定要很长,也不一定要在家里。一家人一起吃饭提醒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家是他们的安全港湾。

16.定期和孩子单独相处

给他全部的注意力,不一定要出门,也不需要安排特别的活动。让孩子知道你很想和他单独在一起,这会给到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在爸爸/妈妈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

由于家长和孩子身在美国,这些育儿小事难免有美国教育的独特影子,或许无法完全套用,但不少育儿理念都是相通的,其中大部分建议也是可行的。或许一段小小的故事只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小小的变化,但就是这一点变化,可能让孩子成为更好一点儿的人。

★ 家长必读:肺炎球菌

★ 家长必读:子女教育心得

★ 家长必读佳句摘选

★ 家长必读幼儿心理健康

★ 孩子考前家长必读

★ 高考必读:专家指导备战高考如何控制时间

★ 关于教育类名人名言

★ 教育类自我鉴定

★ 治校箴言

专家观点:成功授权三原则 篇6

因此,一位老板如果真的决定授权的话,那他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循序渐进

在决定被授权者的时候,一位老板可能面临诸多困难,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对被授权者的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有可能产生用人不当的后果。

解决这个问题,针对不同的被授权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是公司内部自己培养的年轻人才,可以把他放到老板助理的位置上。通过日常的密切接触,一方面老板对被授权者的才干、人品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使其更快进步和成长。在适当的情景下,可以适当放权给他,比如在正常的审批流程中增加这位被授权者的审批流程,或者让其作短期的代理老板。这样做既能锻炼人才,又可以控制风险,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全面授权。

采取这种做法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让被培养的人承担一个独立的工作,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一个独立的模块,或者整个工作流程中一个独立的阶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人充分的斗志,你给他的责任越大,他发挥出的潜能也就越大。也只有这时候,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而对于那些空降来的高管,如果对其能力和为人还没有足够把握的话,可以采取逐步放权的做法,慢慢建立起授权者和被授权者的信任。

原则二:事前控制

我们都知道,盖房子最重要的是打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盖出来的房子再漂亮、再坚固,也会成为“比萨斜塔”,更严重的变成一堆瓦砾,成了“雷峰塔”。

对于授权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授权之前,授权者和被授权者确立的诸多原则,就成为授权这座“房子”的地基,地基打得牢固不牢固,决定了整件事情的成败。

这个地基的一部分是双方认同的、并用书面形式加以明确的责权利关系。这是双方合作的契约,明确了双方要承担的责任、掌握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为双方规定了各自活动的界限。这样一份契约首先要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老板给了被授权者多大的责任,也就要相应给他多大的权力和利益,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契约中也要规定相应的对被授权者的考核和监督机制,老板应当对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库存等关键性的指标做到心中有数,对授权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有充分的预测,并设置叫停的底线。

地基的另一部分,要规定好授权者和被授权者的信息传递机制。古人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实际上这一点一般人很难做到,而做到的那些人,却有很多因为盲目的信任而吃了苦头。

而“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尽最大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怀疑和戒备。惯例性质的工作报告、述职报告,不定期的通畅的私下沟通,都是使双方获得必要信息,牢固合作关系的保证。

原则三:责任主体在老板

有很多授权失败的老板把责任一股脑推到被授权者身上,但真正的责任其实正是老板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两个:选人不当和监控不当。既然授权,老板就应当做好承担结果的准备,比如有的老板为了以防万一,会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以备情况不妙时重新亲自上阵。但采取这种“留一手”的做法,会使被授权者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影响双方的合作。因此完全放手还是“留一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专家观点 篇7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体现公平, 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这都是以人为本思路的体现。

易鹏认为, 本次会议有如下五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定义为顺势而为、因地制宜。这是说城镇化有一个自然历史阶段, 既不能拔苗助长, 同时也不要人为压低;既不能刻意把城镇化率是作为考核指标, 也不能无视当前有很多农民进入城市里面变为农民工, 或者在城市里没有城市户籍这样一个现实, 刻意压低也不对。自然城镇化率是和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推进的, 它有自然内生的规律, 所以我们要顺其自然。中国的国土面积非常辽阔, 各地的差别也比较大, 比如东北城镇化路径就不能和西北完全搞同质化。西南地区, 比如像云南、贵州山地城镇化路径, 就不太适合在平原地区推进。再比如说, 在沿海地区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和我们在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任务比较艰巨的地区, 城镇化的路径不能搞一样, 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因地制宜地予以推进。

第二个亮点, 强调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前我们的城镇化更多是以物为本, 更多体现高楼、大厦、大马路、大广场, 但是人, 尤其人的公平性方面,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就做的不太好。比如户籍这个栅栏拦住人的自由流动, 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次会议更多的要求体现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化,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想实现以人为本, 就要改革创新, 因为这牵涉到很多方面的改革, 比如户籍、财税、行政、公共服务、土地等等方面的改革, 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来推动。

第三个亮点, 强调了以市场作为主导, 政府作为引导。以前之所以出现很多鬼城、空城、死城, 因为政府主导太多, 政府主导往往不遵循投资规律, 也不强调投资回报率, 而是过于追求GDP和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但如果说我们更多用市场作为主导而言, 那么市场出于投资负责的责任和投资回报率的考量, 一定会慎重很多。所以, 这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市场作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突破在新型城镇化中间予以落实。

第四个亮点, 城乡一体, 产城互动。这次中央城镇化过程中明确提出来, 在城市里面要望得了山、看得见水、记得起乡愁, 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的边界, 更多地凸现绿地、湿地、林地, 让城市生活在林中, 生活在绿中, 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城市和乡村要更多地融合, 城市和绿色要更多地融合。产城互动, 追求的是城镇化是以产业作为支撑, 所以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形成四化互动的格局, 从而使得城镇化有可持续性。

第五个亮点, 科学布局, 持续发展。科学布局就是我们这次城镇化明确提出了以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在三大城市以外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培养较大的城市群,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龙头, 也成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抓手, 也符合城市中规模经济的聚集效应的特点。持续发展, 一方面提出来要集约发展, 要节约土地, 要使人口城镇化率追上或超过土地城镇化率的发展。第二方面, 就是要追求低碳、绿色、节能、智慧城市发展路径, 使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而不是更糟糕。第三方面, 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供给。也就是说, 更多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即使要投入一些市场不能进入的资金, 也要考虑到政府财力的可承受力, 债务、风险一定要严格得以控制, 保持中国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可持续性。

城镇化中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日前表示, 城镇化政府既不能越位, 也不能缺位, 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这两手密切配合。

辜胜阻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新型城镇化:整体规划与突破重点高级研讨会”上, 做主题演讲时发表上述观点的。

改革开放35年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 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 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 在过去34年中, 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在这一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

辜胜阻介绍了当前城镇化问题上存在的六方面争议:第一, 城镇化主导力量是政府还是市场;第二, 扩大内需是靠公共投资拉动还是扩大消费;第三, 城镇化的方向是物的城镇化还是人的城镇化;第四, 农民市民化是盲目激进的户籍改革、土地改革还是稳定就业和公共服务;第五, 在城市体系上是大城市偏向还是均衡发展;第六, 有没有新型城镇化, 当前的城镇化模式要不要转型。

辜胜阻指出,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 推进城镇化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城镇化无所作为。“仅靠市场‘无形之手’会造成市场失灵, 即具有外部性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会达不到社会总体需求的水平”。新型城镇化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两手配合, 同时要防止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过度干预, 把好经念歪。政府应在规划制定、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六个方面有所作为。

辜胜阻认为, 中国城镇化要防止五大误区:一是拉美化陷阱, 二是速度至上陷阱, 三是卖地财政陷阱, 四是掠夺式发展陷阱, 五是大城市病。

对于中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上, 辜胜阻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靠依托大城市发展城市群, 另一方面依托中小城市的改革试点。他特别看好中国的“五线城市”, 即吸纳人口多、经济强的镇, 例如广东的虎门、浙江的龙港、北京周边的燕郊等, 但它们最大的问题都是公共服务没有跟上。

“整合不动产登记”:一剂颇有疗效的防腐“良方”

据新华社近期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关于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 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

虽然, “整合不动产登记”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公开假冒和侵权行政处罚案件的信息、促进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增强消费者信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创业等, 确实是一剂实实在在的“良方”, 但是, “整合不动产登记”在反腐效应上, 尤其是在防腐效应上, 可谓更称得上是一剂实实在在的颇有疗效的“良方”。

众所周知, 由于这些年我国不动产的复杂分类,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即多年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分散混乱的状态。例如, 包括房屋、普通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不动产的登记, 就依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规定而分布在大约十多个部门当中。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房屋进行登记;《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农村承包土地进行颁证;《森林法》规定林业部门负责林地登记, 《草原法》规定农业部门负责草原登记等。

故此, 在部门利益的格局下, 这种各自为政的不动产登记状态很难在其内部的登记程序、登记规则及数据表现形式等方面趋于统一。而且, 即使其在单项不动产方面, 亦难于达到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状态。而这样的难于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状态, 不仅造成了科学、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的缺失, 而且亦给民商事担保等相关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这样的“缺失”和“不便”, 即形成了我国在相关方面反腐机制建设上的较大漏洞。

由于整合不动产登记有利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明晰查处贪腐官员集中在房地产等不动产上的资产, 使其在房地产市场的贪腐资产无所遁形, 故其不失为一剂有较好疗效的反腐良方。

众所周知, 早在2013年3月10日,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受国务院委托在向十二届一次全国人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时即提出, 要在建立公民登记制度, 更好落实物权法规定, 有效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的同时, 亦从制度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并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夯实基础。

应该说, 马凯这里讲的统一登记制度, 与以前的统一登记确实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意义。因其阐释的统一登记制度, 应该是在一个系统里的全国联网的登记制度。这项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把全国住房的底细摸清楚, 为国家全面制定住房产业政策, 部署住房建设规模和建房节奏提供依据, 而且更在于能充分掌握官员们的住房情况, 有效遏制官员在住房方面的腐败行为。因此, “整合不动产登记”的综合意义, 确实与遏制那些非自住房需求入市和逼出暗藏在背后的隐形闲置房, 最终实现有效改善楼市供求关系乃至楼市综合调控有关。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国土资源部一个部门承担, 并由其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此举意味着我国将在加速整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倒逼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倒逼其如实申报房产信息、倒逼其把自己的房产情况完全置于社会和广大公众的监督之中。

建立专家智库打造观点广播 篇8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进行信息梳理、明确树立观念、增强评论实力, 力求打造有影响力的专业化新闻综合广播, 以新闻立台, 靠观点强台。

广播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对新近的或正在变动的新闻事实作评论分析, 属于论说文的范畴。为了强化新闻评论的占比和力度,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在2014年推出由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高劼担纲的原创新闻评论类节目《高劼开讲》。开播两年来, 高劼诙谐幽默、话语犀利的风格获得了一批听众的认可, 但这种集中式、长篇幅、训斥口吻的评论, 也受到了很多听众的质疑和抵触。常州广播新闻评论应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升, 以全天滚动式、碎片化、高密度、广覆盖、跨区域、递进感的新闻快评节目, 充分彰显广播短、快、准的特点。

设立广播新闻快评节目, 需要考虑谁来评, 评什么, 每天多少量, 能不能可持续支撑?另外, 快速评论更适宜现场即时评论, 但很多信息瞬息万变, 评论有失偏颇怎么办?

一、建立新闻评论专家智库

在舆论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如何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是对主流媒体的重要考验。

作为一个有着67年历史的广播电台, FM103.4常州新闻综合广播拥有广泛的人才资源, 组建了一支由200位新闻评论员组成的广播特约评论员队伍, 称之为“专家智库”。常州新闻综合广播特约评论员队伍主要包括:1.优秀的有专业素养的通讯员;2.教授、律师、行业专家;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在职官员;4.有实力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撰稿人;5.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媒体同行;6.社会知名人士。新闻事件一旦发生,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立马针对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 邀请不同领域的评论员, 发出权威声音。

FM89杭州之声从2011年起, 在全天12个整点播出的品牌评论节目——《连线快评》, 2014年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新闻名专栏) 。其成功原因归于评论员的集体智慧。新闻评论的节目形式很容易被复制, 但具有独具城市气质的评论员智库, 是难以拷贝的核心竞争力。

二、碎片化、递进式、高密度

强大的人才支撑, 才能保证每天10-12次高密度的新闻评论所需要的内容需求。每天一次的评论编排模式, 之前常州新闻综合广播在《846早新闻》《整点资讯》等栏目中有过探索和实践, 例如每逢整点的“线人播报”, 动员全市各行业通讯员、社区积极分子进行播报尝试, 但由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新闻播报平淡乏味。

新闻快评是适应快生活的新需求, 现在流行碎片化的编排趋势, 将新闻快评打散在每天的节目当中, 以滚动式的模式、递进式的节奏, 高密度、高覆盖地推进, 效果较好。

另外, 新闻的发生发展处于递进过程中, 新闻评论也应跟着新闻的发展不断地深入。有时候, 同一天, 会有不同的评论员, 就同一个新闻事件, 发表不同的评论;或者同一个评论员, 就同一个事件的不同阶段, 发表递进式的新闻评论。

三、电话连线、快评快语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 12个整点都有新闻评论。安排在整点的目的, 是有别于其他台整点都是“资讯时间”, 从而从海量资讯中脱颖而出。新闻立台、观点强台, 就是用独到有力的观点来引领舆论, 新闻评论将成为常州新闻综合广播一个标志性的名片。每逢半点的资讯短小精悍, 也比其他台提前半小时播出, 配合整点的新闻快评, 相互呼应。新闻快评大约3分钟, 去掉片头片尾以及广告之后, 基本上“干货”控制在90秒。如果太长, 不符合碎片化的需求。90秒时长的评论内容, 可以让评论员在比较短的时间中把观点说清楚。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的新闻快评采用的是“电波连线直播”的模式, 但用的是录播方式:一是电话连线, 不是通过文字稿, 不是通过网络, 这是属于广播“原住民”的传统也不落伍的方式, 也是广播最好最快的方法;二是快评, 评论员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 连线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是录播, 保证内容精良, 也牢牢控制了主动权, 避免出现意外。

四、全媒体互动、品牌输出

今年7月18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总体目标, 力争两年内, 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局部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形成几种基本模式。

基于此, 广播新闻评论更为理想的状态是, 可以和报纸、电视台、网站、APP融合, 推出同名栏目, 报纸、电视台、网站的编辑、记者到广播来做评论员;广播新闻快评同时供报纸、电视台、网站使用。

常州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目前已经形成全天12次整点评论、1次“新闻快评直播室”视频同步直播的“12+1”的模式, 积极拓展可视化广播的外延。其中, “快评直播室”这档直播板块节目, 安排一位评论员和一位主持人搭档, 就白天发生的新闻, 在晚高峰的时候进行盘点, 节目时长1个小时。同时, 通过新麦APP、无线常州等互联网平台与受众直接沟通, 弹幕显示, 及时评论。

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 武进、金坛都已归属常州城区, 但还保留着自己的广播电台。常州新闻综合广播的快评节目可以向品牌输出的方向发展运作。这种合作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带贴片, 一种是支付制作费。这样, 既解决了县区台评论力量薄弱的难题, 也提高了市级电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金波.观点强台:城市新闻台发展的新引擎--以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为例.新闻实践, 2011 (5) .

专家观点 篇9

一、提升危机处理意识与能力, 第一落点报道突发事件

自改版第一天始, 《有一说一》紧紧围绕“事件为王”的栏目定位, 力争对省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 快而准地掌握优先话语权。

1. 全中心联动, 获得第一手线索, 第一时间发布

新版《有一说一》如何打通最快捷的线索源渠道?新闻中心整合各栏目资源, 实施联动, 问题迎刃而解。《江苏新时空》条口记者在中心的部署下, 把获得的重大新闻线索提供给《有一说一》。6月13日傍晚18:45, 采访部记者刚刚从江苏省卫生厅获得江苏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消息, 《有一说一》当晚19:00就在头条位置首发;南通杨口港油罐坠落事故、太仓爆炸事故、剪刀男袭击南京邮政大厅等突发事件, 《有一说一》快速反应的背后, 有赖于新闻中心对各栏目新闻线索源搭建的调度平台所发挥的作用。

2. 直播常态化, 增加新闻质感

6月22日傍晚, 南京太平门突发歹徒劫持中学生并与警方对峙事件。《有一说一》当即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了报道, 三个板块的每一部分都将直播有机插入, 将这起恶性事件进程不断告知观众, 在全国电视媒体中是首发, 甚至快于网络媒体。

直播使得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为了打造这条新闻生命线, 新闻中心从各栏目调用了有直播经验的记者组成了直播小组, 并制定出详细的直播预案, 呈现在《有一说一》屏幕上的是直播节目水平和频次的提升:南京滨江油库发生泄漏、南京打通运瓜车通道、男子欲跳江救援、禁酒风暴交警严查醉酒驾驶等。将现场同步传递给观众的直播, 造就了栏目当天的收视高点。

另外, 《有一说一》将直播拓展到全国, 一方面利用“中国电视直播联盟”成员的资源对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直播,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电话等进行直播连线。重庆山体垮塌、成都公交车纵火案、贵州煤矿透水事故、松原高考舞弊案、安徽凤阳爆炸事故、上海楼房倒塌事故等国内重大突发事件, 栏目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连线报道, 拓展了受众的新闻视野, 让新闻从平面报道转向立体质感。

二、拓展民生新闻外延, 凸显媒体责任

《有一说一》获得的新闻题材中, 有大量的暴力、车祸、跳楼秀、凶杀、火灾等突发新闻, 栏目强调引导的重要性, 尽量选择对百姓有教育警示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同时采用编后点评、专家观点、追踪分析等方式, 彰显新闻的权威性和服务性。

1. 编后评点, 建议式引导

《有一说一》运作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报道“负面”新闻时, 要求记者、制片人进行正面引导, 在编后加以短评, 将公众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如:对南京江宁一家养鹿场提供生鹿茸血的调查报道, 在点评中希望市民不要赶时髦生喝鹿茸血, 特别提醒老人、孕妇不宜, 并建议卫生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报道夫子庙特型秀, 指出这种行为在公众场合的不当等。引导的作用能够帮助受众正确认知新闻的价值取向, 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猎奇的心理。

2. 专家连线, 观点式引导

为了体现节目的力度和权威, 《有一说一》尝试全新的评论员模式, 在新闻后面链接专家观点。“滤黄软件”报道链接的专家观点是“治标不治本”;“太平门劫持人质事件”链接的专家观点是“网恋要学会拒绝”;“6·30醉酒驾车交通事故”链接的专家观点是“酒后驾车就是置他人生命于不顾”。

适合的题材, 邀请合适的专家, 加以旗帜鲜明的简短点评, 不仅能寻求公众利益与百姓情感的平衡点, 而且能担当起新闻认知和教化的功能。

3. 追踪报道, 分析式引导

《有一说一》改版后强化了追踪报道, 解剖事件背景, 分析产生类似问题的原因, 将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都公交车纵火案的第二天, 栏目连续安排了“南京公交车安全锤”和“南京闷罐车开罐”调查, 将安全乘坐公交的意识传递给受众;江苏发现甲流感病例, 栏目连续报道患者就医和治愈的情况, 缓解受众的恐慌心理;油价上涨, 栏目策划的新闻分析“油价缘何涨得这么快”, 帮助受众全面了解油价的调整。

用观点跟进报道, 让观众获得新闻背后更多的背景, 真正起到服务受众的作用。

三、信息量加电视化, 多元的表现强化节目的可视性

1. 以现场为核心要素, 采用事实说话的电视语态

《有一说一》强调以现场为核心, 要求记者改变新闻写作语态, 引领观众进入新闻现场。

自采节目方面, 栏目组改变运行机制, 由经验丰富的制片人担任首席记者, 在现场出镜调查, 突出感受和评论, 还承担在新闻现场帮助记者驾驭选题和报道进程的任务, 这使得节目质量有保证, 能迅速提升记者队伍的整体水准。编辑类节目方面, 强化对记者新闻写作文风的转变。编辑在“吃透”现场后, 围绕事实说话, 通过特效字幕和其他电视手段的配合, 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视性有机结合, 呈现出较好的传播效果。

2. 长短结合, 控制节奏增加有效信息

《有一说一》改版后信息量大大加强, 30多分钟的净节目时长, 平均每天能播发30条信息。其中含有3—5分钟的调查, 直播的时长一般也在3分钟以上。栏目制片组严格执行重点突出、长短结合的动态组版模式, 使得这预想成为可能。对一些20—30秒的短稿, 栏目组采用直播中主持人现场配音走画面或图片的方式作处理, 有效扩大了信息出口, 强化了整档节目的节奏感。

3. 固化特色, 增加电视化信息量

电视新闻的信息量不单单讲求条数的累积, 让有效信息电视化才能增强可视性。新版《有一说一》把双窗作为固化特色, 在同期声采访中开出双窗, 在一个窗口中表现被采访人叙述内容的相关画面。虽然这一要求给记者制作新闻稿件的速度带来了挑战, 但从屏幕呈现效果和观众反响来看, 还是值得的。

专家观点 篇10

“G7” 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印刷工艺过程控制技术, 主要针对应用数码印刷流程及电脑直接制版的印刷流程,可以更简单及有效实现ISO 12647-2的印刷标准,更精确地再现灰平衡,更有效地保证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品质的稳定性, 并极大提升印品质量。这项技术一经推出,便迅速在欧美及日本等印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G7的‘G’是指以灰平衡为基础的校正技巧,‘7’是指七个ISO印刷主要颜色的要求。

而“G7专家”就是打样和印刷设备的色彩管理、 流程及质量控制领域的专家。获得该认证,意味着可对色彩和印刷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并将系统和流程控制行之有效的整合为一套可重复、 可预测结果的方法、标准或规范。目前,“G7”认证已经成为印刷行业最具权威的专业认证之一, 中国印刷企业对该认证的需求已越来越多。

理光色彩专家获得“G7专家”认证资格,体现了理光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的专业性和行业权威性, 将帮助更多中国印刷企业通过“G7”工艺技术实现专业彩色印刷水平,与国际接轨,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该国际专业认证实现了标准化的实施,帮助理光的用户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由此提高了最终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理光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通过创新技术、解决方案等不断为用户作出新贡献,创造更大的价值。 自1936年创业以来,理光始终坚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商品、服务),积极开拓新市场,致力于技术革新的推进,进而扩大国内外市场。 以新思想,新技术为研发的主要源泉, 其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业内所广泛认可。 理光的色彩专家们始终关注全球印刷最新研究成果,在“G7”工艺推出伊始就跟踪、学习和实践 “G7”工艺规范中所提出的控制方法。 理光在技术上已完全具备帮助印刷企业实现“G7”工艺的能力。 随时随地为客户生产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创造做贡献。

专家观点 篇11

晨起先喝一杯水,有益?有害?

近半个月来,市民蔡女士感到有点“懵”,这是因为她坚持了多年的一个健康习惯,突然被人指为“不健康”。

蔡女士说,以前曾听专家介绍,早起空腹喝一杯水能够排除身体内的毒素,且对肠胃、美容、减肥等都有好处。多年以来,每天早晨起床后,她都坚持先空腹喝一大杯水。然而,不久前她在网上看到一则广为流传的信息,竟称早晨空腹饮水是有害健康的坏习惯。

网上这则名为《注意!早上空腹一杯水,伤肾伤身,请立即停止!》的网帖,其主要内容是说,人体需要讲究阴阳调和,早晨是最需要阳气的时候,而水属阴,晨起阳气是小火苗,突然饮水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对肾的损伤比较大,因此要“戒掉早上空腹喝水的坏习惯”。“发帖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听起来确实很专业很有道理。”蔡女士说,她和周围一些朋友在看了上述帖子后,都对“晨起一杯水”的做法是否健康感到茫然,不知道是否还应坚持。

养生专家频“打架”,信你?信他?

事实上,不只是“晨起一杯水”遇到有人跳出来“唱反调”。小编近日收集整理发现,养生、保健专家观点“打架”的情况已经屡屡发生——

比如,有专家说早晨空气最好,要养成晨练的好习惯,而有专家又说早晨是空气污染高峰,并不宜早锻炼。

比如,有专家说早餐对一天的精力很重要,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吃丰富,但也有专家宣称“早餐有害”,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痢疾、呕吐等,因此最好不要吃早餐。

还比如,有专家称吃饭应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消化,但也有专家主张要吃得快,说吃饭越快表明内脏功能越正常,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此外,大蒜、水果、红薯、茄子等食物,有的专家将其捧为“健康冠军”,有的专家又将之贬为“健康杀手”,每个人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不少专家都顶着各类头衔,让非专业的普通百姓实在不知道,到底是该听这个的,还是信那个的。

说法多多大相径庭,真耶?伪耶?

那么,同样标榜专家,为何说法大相径庭,甚至互相“打架”呢?这其中有“正常”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因素。

所谓“正常”因素,是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养生、保健方法确需因人而异。比如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所采用的办法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

所谓“不正常”因素,是指一些伪专家或非医学类专家为追求名利,制造噱头,不惜欺骗广大市民。据了解,一些伪专家为了吸引眼球,提出了一些奇思怪论,有的断章取义,有的观点过于绝对,有的则完全是谬论,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要科学,只要眼球”。

“实际上,爱‘打架’的所谓专家更多是后者,故意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以引起关注。”一位业内人士称,不少人渴望健康,但又难以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遂希望寻找一劳永逸的、速成的养生办法,于是很容易被伪专家蒙骗。

市民养生该信谁?求医!问诊!

那么,面对五花八门的养生学问,面对泛滥成灾的所谓专家,普通市民该如何甄别、如何选择呢?

“正规、权威的渠道是最重要的。”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协和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蔡红琳说,养生保健知识一定要向正规医院正规专家获取,不要道听途说。以“晨起一杯水”为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有必要的,因为人体夜间睡眠时会丢失水分,所以许多人早起会感到口渴,此时饮水可补充水份、稀释血液粘稠度。而且,早上7点左右正是肠胃蠕动高峰,饮水可以促进蠕动,促进排泄避免便秘。

蔡红琳提醒说,养生、保健并不是某一种方法能够达到的,必须饮食、心态、运动、睡眠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如果某某所谓专家的观点只片面强调某一点而忽略其它方面,肯定是不科学的,不可盲从。

中南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莹雯教授也持同样观点。她说,中医养生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强调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市民应向正规中医咨询,不可盲目全盘照搬一些“专家”的方法。

专家观点 篇12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以交通工程学新兴学科联系实际,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学术团体。学会的重要职能之一, 就是团结、组织广大交通科技工作者, 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热点、难点问题, 献计献策,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并直接投身于城市与交通建设,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011年, 学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 前三次主题分别为“汽车节能减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和健康发展”、“新城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 专家们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学会将专家的真知灼见整理成科技建言, 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本次恳谈会的主题在建设低碳交通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尤其关系到大多数市民的日常出行。到会的专家在收到预通知后都认真地作了准备, 希望通过今天的恳谈会将你们对慢行交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智慧让大家分享。

陆键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 :

我们都熟悉经典理论、传统方法, 但人类社会是循环发展的。社会开发带来需求扩大, 外来力量介入更多;要满足需求, 就要再开发, 社会更加庞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上海城市交通就是这样演变着。现在需要我们思考, 上海到底如何发展?是不断地刺激经济发展, 还是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嘈杂、碳排放、污染、交通拥堵, 若不改变交通结构, 那么城市交通恶化速度是很快的。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出行方式, 短途80%以上步行。现在骑车环境较过去恶劣, 碰到断头路、机动车专用道都要绕行。解决慢行交通涉及到教育、交通执法、道路设计和交通控制等多个领域, 但首先是规划层面。要从战略规划出发, 有利于慢行交通;然后制订短期对策, 分年组织实施。制订好慢行交通战略最重要的是政府重视。上海科学文明程度较高, 与国外相比, 慢行交通缺少科学领域的支持。要在所有涉及慢行交通的领域进行产项研究, 使慢行交通发展获得基础和数据的支撑。在新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旧区改造中, 要努力建造花园式城市, 为慢行交通营造友好的环境。

张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

慢行交通与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1840年出现的城市规划是把城市设计成田园城市, 工业化初期的城市交通核心结构是慢行交通。慢行交通包括人的步行和完善的非机动车系统, 体现休闲、浪漫和田园气息。上海建造内环高架时, 世界银行贷款十分强调非机动车系统。当时将凤阳路、江西路、四川路、瞿溪路、汉口路、九江路和凯旋路等都规划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逆向的单向交通, 形成了上海非机动车道路系统。现在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扩展, 营造更加宜人出行而不是宜车 (机动车) 出行的环境。 (具体建议详见本期刊登的文章)

蔡逸峰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工) :

上海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目标包含两方面:一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 构建便捷、顺畅的步行路径与网络, 形成以人为本的步行系统。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 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 管理有序和安全、便捷、低成本的非机动车系统。

上海慢行交通发展趋势:一是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 已从1995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28%, 但仍长期在居民出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二是非机动车出行将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和郊区。据预测, 2020年仅有10%的非机动车出行发生在中心城区。但中心城因禁非道路多, 机非干扰严重, 停车设施不足, 使中心城非机动车出行矛盾仍将突出。三是现有政策和措施维持不变, 自行车在近5年内已有40%转向电 (助) 动车的基础上将继续发生转移。

慢行交通的发展定位:步行交通是重要的短途交通方式, 是其他交通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环节, 是绿色交通的首要构成因素, 体现了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协调, 是城市文明的构成元素之一。同时, 步行交通要充分关注弱势群体, 适应老龄化社会趋势与需求。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填补了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经济性上的不足;是公共交通的辅助和补充, 弥补了远郊公共交通线网稀疏带来的出行不便;公共租赁自行车是公共交通的功能延伸,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 (关于慢行交通的发展策略详见本刊下期署名文章)

倪凌斐 (上海市交警总队处级调研员) :

截至2011年10月底, 上海非机动车总量1 388万辆, 机动车249万余辆, 非机动车数量为机动车的5.5倍有余。但慢行交通存在问题不少。一是管理缺少法规支撑。上海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至今未出台。二是城市交通问题一定程度上被片面理解为机动车运行通畅问题, 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许多资源和技术手段服务于“有车族”, 不断压缩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 想方设法拓宽机动车道。三是电动助动车超标、超速、超重现象比比皆是, 给管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上海交通事故90%、死亡事故20%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有关, 甚至还有燃油助动车用了8年仍在用。按规定燃油助动车不允许加油, 不少车主采取先用机动车加油, 再加注到助动车上的办法继续行驶。四是公共租赁自行车有些区已形成相当规模, 但管理模式不一, 存在缺陷。改善慢行交通, 一是建议抓紧立法, 制定非机动车通行规则。二是健全非机动车道路系统, 出版非机动车道路专用地图。三是加强对电动助动车的监管。生产厂家要确保符合国标、技术上又难以更改的产品投入市场;销售环节要杜绝超标助动车流入市场, 可像福州一样“带牌销售”, 即电动助动车各款型号经公安、质检等部门验证, 合格的上牌再销售。还要设定强制报废的年限, 将更环保、更安全的助动车替代旧车型。

徐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教授级高工) :

非机动车出行一是路网稀, 通达性不够, 通行宽度不足, 有时沿主干路反而走得通;二是路权不能保证, 占路严重, 通行困难;三是受机动车尾气污染。但慢行交通很重要。市民慢行交通出行比重在30%~50%, 需要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以往我们规划理念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组团内搞慢行交通环路, 支路不能接主干道等。现在交通控制有绿波信号, 线控、面控, 其实能将支路对干道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 须在非机动车与公交、轨交的换乘点规划、设计非机动车停放点, 在大型公共服务和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好非机动车停放设施, 既解决好“行”也要解决好“停”的问题。电动助动车行驶往往悄然无声, 车速超标, 最大问题是不安全, 而将其转移到小汽车不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总成本下降, 是能吸引一部分助动车转移的, 不妨在公共交通价廉质高上下些功夫。

晏克非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为了确保上海慢行交通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推进, 要将改善和保障慢行交通与优先发展公交一样, 纳入到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去, 以此作为落实“为大众出行方便”、“服务民生、惠及民生”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理念。另外, 为落实我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目标, 在减持私人小汽车、优化交通结构方面, 上海应该制定“中长距离 (6公里以上) 乘公交、地铁, 短距离 (1~6公里) 出行采用自行车和步行的绿色交通方式”的政策。

针对慢行交通通行条件差、管理难以保障的现状, 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重视, 要像当年抓“申字型”高架干道、越江工程、高速公路建设那样, 来抓好上海次干道、支路网的建设, 重点是解决好慢行交通网络的建设问题;二是改变已有规范的束缚, 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 将“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两个规范将“速度”、“宽度”作为支路设计的控制标准 (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40公里/小时, 宽度15~30米) , 机、非混行, 以机动车为标准考虑慢行交通的线形、平面、纵断面与交叉口的设计, 是欠缺的且不科学的。从道路网密度上看, 大城市支路网密度普遍不足, “微循环”建设不起来。支路网的功能在于连通性、服务性与舒适性, 要建立符合上海市情的地方性规定指导设计。

关于自行车租赁要扶持扩大, 学习杭州市经验, 发挥自行车在公交 (地铁) 车站“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对于助动车, 建议与摩托车一样纳入机动车 (共板) 设计与管理渠道, 自行车与行人共板是可取的。

【专家观点】推荐阅读: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

观点评论06-08

观点分类06-18

高观点06-24

思想观点08-23

转变观点08-26

个人观点08-28

企业观点09-02

上一篇:道德底线教育下一篇:巴西政府的世界杯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