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创新

2024-09-05

观点创新(共10篇)

观点创新 篇1

清茶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这个深度融合我觉得不应该只体现在课堂内, 更应该体现在课堂外。在课堂内, 信息技术只能作为工具和资源从而辅助教学, 而这种辅助功能是极其有限的, 它甚至改变不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在课外, 信息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 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 同时促进了终身教育发展。

贵媛

“+三五”教育信息化强调了融合创新, 我认为融合创新的关键点是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融合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 以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引, 通过不断调整, 持续、立体、全方位地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的创造性思想, 从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禧禧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创新的关键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 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 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如现在比较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MOOC教学模式等。另一方面, 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

连山

目前阻碍融合创新发展非常严峻的问题是:“技术是技术, 内容是内容”, 两者融合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微课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老师就只是停留在开发和比赛的层面上, 而实际应用于教学非常少, 恨多老师并不是着手于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只是把它当作是公开课的做秀形式。

备注:以上仅代表网友观点, 不代表本杂志立场

观点创新 篇2

为了给这个卡拉OK计分器“平反”,平时不怎么唱歌的我,“自信”地走到了演唱台,“深情”地演唱了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感觉到掌声更多地像是在为我捧场,可后来的惊讶声、掌声感觉是情不自禁了,因为显示屏上出现了他们没有见过的高分93分……他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卡拉OK计分器的发明者就是我。难怪我唱歌的分数让他们望尘莫及。

那是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出于对卡拉OK的好奇,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借助我对技术、音乐等一些基础理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计分器并申请了专利。这个卡拉OK计分器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与其说是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更多的是对市场的理解,是用来满足市场的一种新的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种“男女速配机”风靡日本全国。那也是我当年在美国的一个“创新”产品。那是我把个人电脑刚刚出现的多媒体功能“摄像”加“录音”功能作为工具,做出的适合日本人传统习惯的“相亲”模式的“男女速配机”。如果说“摄像”、“录音”是电脑的创新,我的“速配机”就是应用的创新,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创新,因为大家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国力,真正的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当人们谈到创新的时候,都是在谈论技术的创新,似乎只有技术的突破才叫创新。其实创新有多种意义上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

在当今高度成熟的科技社会中,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更多的技术性的创新是技术的积累最后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短期的突破性的技术性创新了。如果我们中国的企业没有做好长期的技术投入,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性创新是很困难的。我们需要创新,我们其实更需要理解市场,了解需求的创新,即应用的创新,

微软的成功刚开始就是商业模式的成功。盖茨先生没有像我那样把它的Msdos操作系统整个产品卖给IBM公司,而是把这个产品的使用权卖给了IBM。这样可以长期从对方获得收益。这就是微软公司成功的商业模式。

当时我在微软总部做软件工程师的时候,看到微软公司在操作系统国际化版本开发中存在着开发效率低,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我就开始从技术和管理上研究如何改变当时的开发模式,最后提出了一套操作系统国际化版本开发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改变了微软一贯的国际化版本的开发模式,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特别是缩短了整个开发周期,真正实现了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全球同时发布。就这么一个开发模式的创新,除了微软公司每年可以节省上亿美元的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微软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是因为这么一个“小”的创新,我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提升为高级部门经理。

从我的三个简单的创新例子可以看到,三个创新有技术成分,但都不是技术起的主导地位。真正的创新是对市场的了解,是对周围的观察,开发的产品是去适应市场,提出的模式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这里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什么叫创新?之前没有的,可以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市场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都叫创新。

什么样的人更具有创新的机遇?是那些在不断地了解市场,了解周围,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什么样的人有创新成功的可能?是那些具有知识、懂专业、了解市场、善于应用、不断进取的人,就是那些真正了解社会、商业、市场、专业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没有过什么重大的创新,但是我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无论早期的“卡拉OK计分器”、“男女速配机”,还是在微软做程序员时对软件开发模式的创新,包括在很多中国式的管理理念“军乐团计划”,市场模式“春耕计划”,以及销售模式的“护航计划”的创新。创新就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习惯。

我们鼓励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创新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填补我们技术、产品的空白,来完善我们的机制。运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应用……我们不要一味追求一个大的创新来改变整个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小”的创新让周围变得更加和谐、合理,让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让管理理念的创新来提升管理效率……也许中国需要在创新理念本身上来一个创新了。

法律的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比较 篇3

内在观点(the internal point of view)和外在观点(the external point of view),又称内在视角(the internal perspective)和外在视角(the external perspective),是哈特在《法的概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哈特是这样描述的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的区分的:

当一个社会群体有某种行为规则时,这一事实就为许多密切相关但却不同类型的主张提供了机会。因为就规则来说,有关的可能是:或者仅仅作为一个本人并不接受这些规则的观察者,或者作为接受这些规则并以此作为指导的一个群体成员。我们可将这些主张分别称为“外在观点”和“内在观点”。[1]

在这里,哈特区分了两种观察者。第一种观察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法律实践的参与者,他所说的实践规则是参与者在实践当中所理解的那些规则,这些参与者将实践规则视作行动的理由,赞扬和谴责的基础等。这种观察者,换句话来说,即使他们不参与实践,也认真对待那些参与者的观点。

第二种观察者,仅仅是一种观察者,满足于仅仅记录与规则一致的可观察行为的规律性和与背离规则相联系的不良反应、谴责或惩罚中的进一步规律性。这种观察者,与其说是将实践规则描述为行动的根据,毋宁说是对实践作一个因果关系的描述,指出某种行为(比如,将垃圾丢在街上)会规则地导致另一种行为(丢垃圾者也许会被警告,或者开出罚单并被罚款)。

由此可见,内在观点是处于法律体制内部的诚信参与者的观点。在这种观点里,体制的参与者要求将法律看作是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权威的系列规则。与此相反,外在观点主要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观点,他们将法律和法律行为视为一种现象,一种为体制内部的参与者所忽略的深层力量的反映。内在观点是法律体制的当事人和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点则是第三人或法律旁观者的观点。

二、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法律观

(一)法律是否是一个理性的整体

内在观点坚持一种整体性的法律观,德沃金的整体法理论就是代表。德沃金的法律整体性包括立法的整体性和审判的整体性。立法的整体性是我们对政治实践的任何阐释都不能忽视的组成部分。立法的整体性原则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在时间上,法律规定前后应一致。“当我们认为即使公民对正义与公平的正确原则见解不一,我们也坚持国家应按照一套前后一致的原则办事时,整体性就成为一种政治理想。”[2]德沃金举例说, 尽管英国人对妇女堕胎有道德上的分歧,但我们不能规定在偶数年堕胎的妇女无罪,而在奇数年堕胎的妇女有罪,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法律整体性的理想,使法律出现前后不一。第二,立法整体性还必须有公平正义上的一致性。德沃金举例说,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违背整体性的立法,美国的宪法产生时就出现过一些特别使人厌恶的事例,在确定各州在国会的代表和限制原来各州输入奴隶的权利过程中,奴隶制问题通过计算每州有五分之三奴隶人数的方法来妥协。在这里,整体性遭到了嘲弄。尽管在这些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但这几乎不能为反对奴隶制提供任何法律的支持。所以立法的整体性是十分必要的。

审判的整体性原则是德沃金论述的重点。他认为这一原则对法官依法判决疑难案件的方式做出了最佳建设性阐释。这一原则要求法官把公共标准的现有体系视为表达和尊重一套合乎逻辑的原则来对待。整体性对法官来说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对法官视法律是什么具有决定作用。一个承认整体性的法官将认为整体性所阐明的法律规定当事人所具有的真正权利。他有权根据其行事时的法律标准所要求或准许的是什么去评判所受理的案件。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能使审判具备整体性。那么这里的整体性是什么呢?只是冠以夸耀的名称的一致性吗?“如果一种政治制度只有在其最近或准确地重述过去的决定才算一致,那么整体性就不是一致性,两者多少有些区别。整体性要求尽可能把社会的公共标准判定和理解看作是以正确的叙述去表达一个正义和公平首尾一致的体系。”[3]

法律整体性的核心是一致性。在法律内容上,法律是由前后一致的,与正义和公平有关原则的正当程序所构成;在法律适用上,作为整体的法律要求法官对政治结构的巨大网络的任何部分以及社会的判决所做出的阐释加以检验,阐明它们是否能够成为证明整个系统为正确的前后一致的理论中的一部分。[4]这一审判原则要求法官只要能做到,就要使法律在整体上保持一致。即使在疑难案件中当惯例和规范用尽时,法官也必须按正确的立法标准自由修订法律,以保持法律的一致性。

与内在观点相对立的是,外在观点认为整体性一致性的法律只不过虚伪的神话。比如批判法学理论就认为:(1)法律是极端不确定的,任何案子都包含了一对平等而对立的论辩,因此(2)决不可能有一个法律的基础可以以某种方式决定一个案件,因此,司法判决必须按照别的某种东西加以解释而不是法官提供的所谓法律依据。批判法学家认为,无论案件的结果是否固定,无论法官是否将法律体验为施加约束,法律都只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法官的经验只是令人误解的幻觉。巴尔金的论辩是发人深省的,在《法律思想的结晶结构》和其他论著中,巴尔金认为法律被教义难题(doctrinal conundrum)所困扰。这是因为“在一个层面上某种规则选择被证明为正当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由于教义的复杂性或教义的其他方面,这种规则选择又会遭到反对”[5]。因此,对巴尔金而言,法律是一种“结晶结构”(crystalline structure),对于任何一个法律命题,从一个层面上可作某种分析,但从另一个层面,又有一个平等而对立的分析。比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t)或社群主义(communalist),对巴尔金而言,“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教义选择的任何一个层面上都存在。”[6]既然法律是这样一个结晶结构,法律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对巴尔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法官认为法律是确定的首尾一致的体系,这实在是一种错觉:

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理论忽视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法官认为他们自己以诚信的方式被法律所约束,但实际上他们却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观点加诸法律之上。法官之所以有如此错觉,是因为他们分享一样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意识形态的错觉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法律本身就包含了对各种各样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的正当化支持。[7]

如果巴尔金是对的话,法官令人费解地没有注意到“法律本身包含了对各种各样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的正当化支持”。一个没有注意到法律的结晶结构的法官很可能会发现他是自由的,因此,很明显,与法官的经验相左,法律并不包含约束,认为法律包含约束的经验只不过是法官意识形态倾向的结果。在法律包含约束的幻想下实践的法官是无意识的不诚信,而他执意如此的话,他就只能工作在有意识的不诚信之下。巴尔金的理论把司法实践变成了一个“荒唐的笑话”[8]。

(二)法律是否是确定的

从内在观点来看,法律是相对确定的[9]。法律的确定性主要包括法律内容的确定性和法律推理的确定性,而两者的结合则达到判决的确定。法律内容的确定通过西方的法典化运动得以实现,而法律推理的确定,则是通过法律职业阶层对程序正义的追求来实现的。 

从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来看,法律也是确定的。首先,在法律内容上,法律由规则、原则、政策和文化传统等构成[10],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是相对确定的;其次,在司法过程中,整体性法律要求法官考虑所有一切合成的美德,以期使判决尽可能地反映出政治、实际正义和诉讼的正当程序的前后一致。只要满足了所有这些美德,每一个案件都将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11]。

然而,法律确定性的观念遭到了批判法学的反驳。首先,批判法学认为在法律内容上,法律永远是不确定的,造成法律不确定的原因有二:第一,法律规则是具有矛盾性的思想结构的产物,它是许多互不协调的思想的集合体,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整齐划一,没有矛盾。更何况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偏见;第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与别人合作、融合,又惧怕别人的侵犯和伤害。这种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矛盾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并永恒存在。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既使我们能与他人合作,又要保证他人不致侵害我们的人格、自由及生命。然而,法律制度对这种矛盾的调整既不成功又不稳定。随着矛盾的发展,先前的法律结构逐渐趋于松散,终为新的法律结构取代。可见,不论从眼前还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法律都是不确定的。[12]

其次,在司法过程中,判决结果也绝不是确定的,而是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的表现。昂格尔以审判理论为例对此加以说明。他发现,在完全相同的社会结构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审判理论,即规则理论和目的理论[13]。前者主张根据法律规则定罪量刑,后者主张根据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正义)等等定罪量刑。而这两种理论所根据的根本原则即规则与目的是完全对立的。伊丽莎白·孟施运用合同法的例子说明法律内部确实存在矛盾。孟施认为,合同法的核心在于协调安全与自由这两种彼此冲突的要求。它既要保障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又要维护合同的效力。合同法为此规定了契约自由和契约效力原则,但是却并不能解决这两种要求之间的冲突关系,而是让法庭在处理纠纷时自己选择,法庭判决因此时而倾向于维护契约自由,时而倾向于维护契约安全[14]。

(三)法律是否是自治的

从内在观点来看,法律有自己独立的体系,运作这一体系的独立的法律职业,这个职业的人员接受特殊的教育和训练,并且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正是这一切支持着法律在社会中的权威。法律是自治的,法律独立并区别于其他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职业就是不重要的,而是说,其他职业若要有法律意义,就必须以法律上可理解的术语来表达。有时一个经济论辩会变成一个法律论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莫拉莱斯诉T.W.A.Inc[15]一案中的意见就是例证。在这个案子中,法院明确地将它的意见建立在经济原因之上,这些经济原因因此具有法律效力。而本案的异议意见则坚持法律标准。可见,实践的边界常常并不是固定的。

法律自治不应当被理解为是一种封闭的自洽状态,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地获致和重新获致直至成其为法律并且获得……历史和机遇所造就的实体。学科上的一致性并不是通过反对差异来得到确认和维持,而是通过同化和融合来完成。

从法律参与者的内在观点来看,论辩必须以法律术语来表达以获得法律效力,某种“超越法律”(extra-legal)而又必须加以考虑的东西,必须以“内在于法律”(intra-legal)的术语来表达,必须成为法律的一部分。道德、政治、社会学以及经济信息与法律论辩密切联系,但只有当它们能够被适当的法律术语加以表达的意义上,它们才会被融入内在观点。

如果一个反征用案件中的财产所有人应当获得100万美金的赔偿仅仅是因为这一结果符合市场经济的话,法官不应当采纳这一理据,哪怕在经济上这确实是一个可欲的结果,法官还是必须宣称这一决定并不会有法律效力。但是法官却可能接受一个“公平赔偿”的论辩,所谓“公平”,乃是一种公平的市场价值,在这个案件中公平的市场价值就是100万美金,因此,这个财产所有人就应当得到100万美金。

然而,批判法学和后现代法学认为,法律并不能做到自治。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法律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了。19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法律与社会运动就表现了把法律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努力。在思考法律问题的时候使用“法律和社会”、“法律和政治”、“法律和经济”这样的句式在强调法律绝对自治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法律与社会运动之后,孤立地谈论法律问题被认为是迂腐的表现。布兰代斯指出:“一个没学过经济的法律家……很可能成为公众的敌人。”[16]罗波特·戈登教授对法律自治性被动摇的社会背景做过这样的描述:“在一个黑人和白人、鹰派和鸽派、男人和女人、嬉皮士和老古板、父母和子女之间每天都在分裂的社会里,寻求一个深层的社会共识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17]为了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法学家和法官都不得不在法律和政治之间,法律和其他社会领域之间寻求平衡。波斯纳这样描写当时的社会背景,“法律自治信念的支持因素被踢开了。首先,与意识形态终结相联系,政治共识不复存在。本世纪60年代,伴随政治共识的衰亡的是一大批新的理论的产生,如经济学和哲学中的博弈论,统计学,公共选择理论,文学理论,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法律”,不仅如此,由于60年代以后的很多法律改革是失败的,所以社会“对法律家们自己矫正法律制度的问题的能力,也已经失去信心”[18]。

法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作为一定社会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是工具性。即意识形态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工具,其作用在于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例如,戈登认为,意识形态“偏爱现行秩序”[19]。克拉尔认为,人们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体制建设是为一定的政治目标服务的[20]。其二是虚假性。即意识形态的内容根本不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戈登认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往往是“诡计”。肯尼迪则公开宣称,意识形态的内容就是“错误和胡说八道”[21]。

三、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的优缺点

(一)内在观点的优点和缺点

内在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它遵循了法律职业内部的游戏规则,因此它的法律分析能够为司法决定的过程所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多数争议都能在法庭里得到解决,而法庭体现了法官的立场。通过内在观点,我们就直接置身于诸如堕胎、燃烧国旗、同性恋等法律争议的前沿阵地,通过介入法律实践,内在观点也获得了法律从业者的经验。

然而,内在观点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1)它默认了现行法律制度的合法性而避免对它作出激烈的批评;(2)它未能充分重视影响法律决定的外部社会事实;以及(3)它排斥法律内部的范式转换。

内在观点认为第一个难题不成为问题,它的存在前提就是一套法律体制的存在,所以它当然不会质疑这套法律体制的根基。但这样做往往将法律导向形式主义和保守方向。比如,当德沃金解释里格斯诉帕尔默案时,他详细说明了这一案件应该如何处理,但他对于以此种暴力手段取得的财产的合法性问题却保持沉默。德沃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先例上面,他认为先例是一个决定性力量,但他没有说明使得先例成为决定力量的深层原因。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的话,德沃金的存在殊无必要,因为实践当中的法官和律师能够作出更精细的内在分析。

内在观点的第二个难题是它未能充分重视影响法律决定的外部社会事实,比如法官的判决实际上与他的政治倾向和性别有关等。这样的观点因为外在于司法过程而常常被内在理论者所忽视。由于法官在判决过程中并不需要解释他自身的阶级和性别偏见,所以内在理论者也就不考虑这些外部因素。但是事实上是否法官判决不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呢?

可怕的是,对内在观点的坚持将会使我们丧失对法律的批评与反思,如果每个人都处于法律体制的“内部”,那么我们将会“当局者迷”,内在观点没有对法律制度保持可以反思的距离。

内在观点的第三个难题是它排斥法律内部的范式转换。内在观点总是维护现行的法律体制,而不考虑其他替代性体制。因此,内在理论者总是陷入自我维护、自我保存的循环,而且本人还浑然不觉。法官确实应该持有内在观点并且忠于现行法律体制,但是没有理由要求法律学者做同样的事,特别是当他想保持对法律的反思和改善现行法律的时候。

(二)外在观点的优点和缺点

外在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批判态度,它能把发生在我们背后的事情放到眼前来审查。理想的看,外在观点的批评可以被整合进内在观点以改进法律制度。比如说,如果说如果法官能够注意到他具有某种阶级、种族和性别偏见的话,他就可能在以后的案件中保持中立。外在观点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法律实践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外在观点是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它可以将现行法律制度与其他替代制度加以比较,以改进这种法律制度。

尽管有这些优点,但是外在观点也有两个很大的瑕疵:(1)它的批判往往过于激烈,以至于它将毁损掉整个法律制度的根基,而不是要点滴渐进的改进这种法律制度;和(2)由于它把内在观点的组织结构还原成机械反应,它本身退化为一种行为主义。

当我们考察各种外在观点的学说时,我们发现外在观点总是试图消解整个法律体制的正当性,至少是质疑某一法律领域。比如尼采认为民主和平等权利是一种“奴隶的道德”,福柯认为自由和自治不过是虚假的承诺。他们都认为整个法律传统是不道德的,建立在虚假的和欺骗的基础之上,缺少革命精神的内在观点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工作只不过是把泰坦尼克号上面的座椅重新安排一番而已。

外在观点常常遭受彻头彻尾的失败,因为它置整个法律实践于不顾。外在观点常常离开它所要评论的事物而对其横加指责,这一点正如沃尔泽(Michael Walzer)所说:“当评判的距离拉得无限远时,评判本身也瓦解了。”[22]

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一下这种学说。比如当尼采认为平等权利不过是“奴隶道德”的象征,个体被当作羊群那样放牧的时候,这些观点无助于法律体制的参与者,我们能根据这一说法来判决案件和实施法律吗?尼采的观点并不是用法言法语来表述的,即使他的观点有助于促使立法者思考是否要制定和实施福利法,他也必须采取一种委婉的说法,比如说他可以提醒我们推进平等必须注意它的深层基础,从而使立法者对法律体制保持反思。外在观点对于正义、财产、惩罚、抗辩制等法律概念可能有一定启发意义,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被转换成内在观点。

所以,虽然对法律体制的宏大批判可能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任何政治或法律理论都难以直接归附于它,因为它对我们的实践和传统持一种怀疑态度。普特南(Hilary Putnam) 对此有很好地总结:

许多思想家都像尼采一样告诉我们有一种更好的道德,但是他们的成果都是一种顾此失彼的畸形,因为他们都不可能有个全盘的考虑,他们总是不顾其他价值而随意歪曲某个价值。只有当我们置身于传统内部时,我们才可能发展出更理性概念或更高的道德来……[23]

当我们必须质疑我们的传统时,我们没有必要脱离她,那样我们就会无家可归。按照普特南的说法,我们可以在现行的法律体制内部演绎出更好的制度,只要不盲目迷信即可。这一点可以通过女权主义理论的得失成败看出。凯瑟林·麦金农曾经声称“我们的社会是男权社会”[24],这一批评如此彻底,似乎我们不彻底打翻现行体制我们就不会改变这一事实,但是麦金农通过自己在“男权社会”体制内部的努力而掩饰了自己如此激烈的立场。在走进法律领域的同时,女权主义也获得了成功,比如女权主义认为法律对“强奸”的定义包含着对女性的偏见,因为它要求女性必须有身体的反抗,通过中和与转换,外在观点也可以得到内在观点的支持。

外在观点的第二个难题是它过于机械化而忽视了法律实践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在极端外在观点眼里,内在观点被认为是虚假的、荒谬的,法官不过是统治的工具。法律的内在方面被认为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就像行为主义把人类情感的内在经历归结为刺激和反应一样。外在观点因此未能把握住法律实践的现实性,在法律实践里,法官确实在政策和原则之间权衡以达到正义的目标,法官偶尔也会质问法律的合理性和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2]德沃金,注6揭,第150页。

[3]德沃金,注6揭,第196页。

[4]德沃金,注6揭,第219页。

[5]See, J.M. Balkin, Taking Ideology Seriously: Ronald Dworkin and the CLS Critique, 414, 55 U.M.K.C. L. Rev. 392 (1987).

[6]Ibid

[7]Id., at 430.

[8]这是德沃金批评法律的语义学理论的,同样可用于巴尔金,参见德沃金,注6揭,第40页。

[9]法律的确定性只能是相对的,比如说哈特认为构成规则的语言既有“核心意义”,又有开放组织。德沃金则通过原则将法的不确定性限制在一定的可捉摸的范围之内,但法律并没有因此绝对确定,甚至更加难以捉摸。参见洪川:《德沃金关于法的不确定性和自主性的看法》,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第86页。

[10]参见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8页。

[11]参见德沃金,注6揭,前言第2页和正文第365-366页。

[12]参见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0页。

[13]R.M.Unger, Knowledge and Politics,89,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5.转引自吴玉章:《法治的层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14]See Elizabeth Mensch, Contract as Ideology, In: A.C.Hutchinson, ed, Critical Legal Studies, 150, London, B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84. 转引自吴玉章,注24揭,第213页。

[15]504U.S. 374, 384 (1992). 

[16]Louis. D. Brandeises, The Living Law, 10 U. ILL. L. Rew,461.转引自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62页。

[17]R. W. Gordon, New Development in Legal Theory in the Politics of Law, 414- 415,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2. 转引自信春鹰,注27揭,第62页。

[18]R. 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424-425. 转引自信春鹰,注27揭,第62页。另参见苏力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3-535页。

[19]R. W. Gordon, Critical Legal Histories, Standford Law Review, 1984(1):114. 转引自吴玉章,注24揭,第207页。

[20]K.Klare, Judicial Deradicalization of the Wagner Act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C.Hutchinson, ed, Critical Legal Studies, 235, London, B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84. 转引自吴玉章,注24揭,第207页。

[21]C.Kennedy, Legal Education as Training of Hierarchy. In: D.Kairys, ed. The Politics of Law,40, N.Y.Patheon, 1982. 转引自吴玉章,注24揭,第207页。

[22]Michael Walzer, The Company of Critics 207 (1988).

[23]Hilary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216 (1981) (parentheses omitted).

[24]Catharine MacKinnon, Feminism, Marxism, Method, and the State: Toward Feminist Jurisprudence, in Critical Legal Studies 61 (Allan C. Hutchinson ed., 1989).

观点创新 篇4

一、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核心

“和谐校园”是目前新课程理念之下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并且它也是和谐社会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对于学校有关文化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教师, 其肩负着授业、传道、解惑的重任,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的成败, 时代更迭, 知识也在不断的沉淀, 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相关理念, 并且还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更新观念, 时刻关注着先进文化实际的发展方向, 切实做到边教边学, 与学生们共同进步。身为教师一定要妥善地做好教书育人以及为人师表, 并且还要具有团结协作与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 切实做到乐教、安教、善教。教师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核心, 若想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就一定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二、农村小学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观点

校园文化是所有学生在长期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当中逐渐凝聚形成的一种校园氛围、校园理念以及校园精神, 其能够体现校园之中所有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

1. 设计班级口号鼓舞学生的干劲

口号能够提高团结精神, 能够鼓舞士气, 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共同的心声, 是所有学生的精神激荡。让学校所有的班级都拟定一个口号以此标榜自己, 并由教师将这些班级口号贴在各班级的教室内, 这样做能够催人奋进, 振奋人心, 不但展现了各班级所具有的特色, 同时又体现了各班级之内所有学生的集体智慧与集体力量, 对于强化班级凝聚力以及集体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

2. 利用教室布置的优化来美化学生的心灵

教室不但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地方, 同时更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空间, 对教室内具体的布置摆设进行优化, 从而让其变成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的心灵。例如设立相关的班务栏, 将休息时间表、课程表、班干部名单以及班规制度等有关内容张贴到上面, 从而体现出整个班集体井然有序、规范严谨;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 并且鼓励学生为集体捐献自己收藏的图书, 和大家一起进行阅读, 分享读书的乐趣。

3. 组织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特长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于某些事物感兴趣, 那么就会爆发出极大的探索以及认知的潜力。教师将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让他们互相进行兴趣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进步速度, 乃至使他们形成一定特长,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开展美术小组、书法小组、体育小组、田径队、篮球队以及舞蹈队等, 只要做到持之以恒, 必然能够培养出许多具有优秀特长的学生, 为了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在校内、外开展活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某些学校由于安全方面的顾虑, 总是将学生“困”在教室之内学习, 不敢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 害怕出现安全事故, 不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 在小学的阶段, 学生们几乎成为了“井底之蛙”。对于学生们来说, 尽管接触的世界还很小, 但他们稚嫩的心灵依然会对世界充满好奇, 尤其是农村那广阔的田野就是一个大型课堂, 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许多城市孩子没有亲身体会到的环保以及自然等相关知识。例如, 结合季节或者是节日组织学生们野炊、春游、朗诵比赛、文艺汇演、植树节活动以及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展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 活跃身心, 促进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当然, 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是种树木、喊口号、贴标语这么简单。对于校园文化来说, 其体现的是整个学校长期的价值取向, 其中凝结着建校以来所有师生共同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内涵, 是支撑学校生存以及发展的根本向心力, 这需要所有的教师与学生不断努力, 细心呵护、精心策划, 切实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彰显学校的特色, 进而使校园文化得到继承、延续, 并且经久不衰。

摘要:如今, 农村教育相较于城市教育更加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对于农村校园方面的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更是薄弱当中的薄弱环节。所以, 必须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广大师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聪明才智, 建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 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强化对于班级文化方面的建设, 积极开展有关校园文化方面的活动。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傅建明, 俞晓婷.小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与教师行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 :48—51

观点创新 篇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要义,就把握住了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住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联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表达,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要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能搞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行得通、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才能得到更好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规定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又规定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能打胜仗是核心,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作风优良是保证,必须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愿与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14条。这14条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体现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一重大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用这一重大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观点创新 篇6

1.1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意识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院校的量产化倾向也在不断加剧, 独立学院在本质上属于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独立学院的迅速成长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富有多元化的特征, 对于事物的可接纳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这是一个需要有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和教育的群体, 同样, 按照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的观点, 学生群体的需求也是具有一定的梯度性的, 所以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 对于他们意识思想的培育先要从辅导员的管理上寻找突破口, 只有辅导员的角色进行人本主义的转变学生的内在归属感和情感的高尚性才能被释放。

1.2 人本主义思想在辅导员管理中的重要性。辅导员是在高校的职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辅导员是直接和学生有接触的人, 他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掌握到学生的动态, 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馈, 可以和学生发生最为有效的双向互动关系的机会和概率是最大的, 其在整个独立学院的培育机构体系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重要程度也显而易见。

2. 基于人本主义下辅导员管理的创新

2.1 基于人本主义下辅导员角色的冲突与管理。角色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是辅导员群体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非常难缠的困境, 现实的学生教育体制中已经验证, 辅导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成为学生生活上的辅导老师, 还有一部分需要直接进行教学工作, 二者之间的角色差距让辅导员的管理在心理上的预期和学生们有一定的差距, 按照最新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显示, 在辅导员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价的一个双向调研中, 辅导员的自我认识集中在自身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而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倾听和理解力的辅导员, 由此可见角色的冲突就明显的被分析出来。如何梳理角色冲突时实现最佳管理的重要途径, 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将对人的一种尊重和信任提到了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位置, 也就是所谓的教育的首位。这其实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是一种良好关系的建立, 在一定程度上建设这种理性的良性的关系需要有着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 这无疑需要我们将“以人为中心”作为整个管理过程的最高指导法则。

2.2 辅导员管理的时代性与以人为主。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监护者,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 辅导员和学生在人格上具有不可争议的平等性, 这种平等性是发自内心的平等, 这是一种时代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 当我们用获取信息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候, 其实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等级界限是非常模糊的, 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 必须要加大对于学生高级需求的满足, 在独立学院中, 往往处于新区, 教学的设施尚可, 在此基础之上就要开始关注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心理上要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辅导员的角色不单单是管理, 而是一种偏向于沟通交流额管理, 需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 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除此之外, 辅导员的管理要偏向于情感上的教育, 不能以太多行政式的命令, 以学生作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 一切管理活动的开展要做到最为根本上的透明, 可以说一种协商管理的模式, 辅导员在掌握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的最终发号者不仅仅是单向的管理, 而应该是和学生一起进行双向的管理, 基于人本主义的观点, 对于学生的意见要充分的采纳, 建立一种服务导向的管理模式, 在保证充分威慑性的同时又不失民主,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2.3 人本主义管理下的启示。学生作为成长中思想极为活跃的个体, 往往因为自身经验的不足和知识的匮乏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对于新事物的价值判断能力非常有限,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 在当下也存在着大量的学生抱着“无政府主义”思想, 对于周边的管理感觉厌烦, 迷失在现当代迷离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上, 辅导员管理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将“合理性”加到“多元化”之上, 形成校园思想形态的“多元的合理性”。尽可能站在学生的叫堵上考虑问题的同时需要适可而止, 不能将学生的所有需求都合理化, 马斯洛指出:我们知道满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的满足也可能会带来某种病症, 我们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似乎从来就没有再很长的时间里感受到满足, 这一点, 对于新时代的辅导员管理来说需要注意, 坚决杜绝这一想象的发生, 对于学生的合理需求, 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强化新型的管理角色意识, 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双向的合作化管理, 对于学生的不合理需求, 要求使用毒品进行学习压力的释放等需要禁止, 做到所谓“适可而止的人本关怀”, 二者相互统一, 最终达到对于学生管理的良性结果。

摘要: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的观点, 针对时代多样化和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基础之上,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和“适可而止的人本关怀”的辅导员管理创新。

关键词:人本主义,独立学院,辅导员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韩云金, 张日新, 杨志群, 马骏, 蔡传钦.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153-156.

[2]郭彦雯.以人为本, 激励学生自我实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75-77.

观点创新 篇7

另外,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 在全国出版的1938种报纸中地市级报纸达到882种, 占45.51% (2) , 数量占据中国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另有资料表明, 我国现有地市党报社338家, 共办有报纸553种, 其中地市级党报376种。地市报的广告总收入和发行总收入分别突破了60亿元和30亿元。 (3) 2009年4月13日, “评论权”三字载入中国政府第一份人权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2010年) 》, 意味着评论权作为一种纯粹的表达自由被正式提升到人权高度, 这对于优化评论氛围、促进评论繁荣无疑将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这应当成为地市级党报繁荣评论论坛的一个契机。

因此, 目前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发展的突破口是:如何发挥地缘和主流优势, 有效开发自身潜质, 满足受众需求, 通过更加及时、权威、深入、可信的分析解读, 以及广泛的交流沟通, 激活本地“观点市场”, 以新闻评论的有效传播来打造媒体影响力。

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

毋庸讳言, 当前区域内的信息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趋势, 地市报受区域特点、体制局限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处于在区域、体制与市场竞争的夹缝中生存的困境, 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受众范围减少、发行难度加大、报纸的角逐力受到极大挑战等。但是, 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地市级党报的公信力。地市级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至关重要, 其权威性、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增多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 受众对有效信息的取舍难度也随之增加。舆论控制需要地市级党报, 舆论的正确导向也需要地市级党报, 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 地市级党报的快速反应、理性分析, 对于消除受众疑虑, 引导受众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地市级党报的影响力。地市级党报的受众群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者等, 这类受众往往掌握着较多社会资源, 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 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着高度、决定着地市级党报可以很好地利用受众资源,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办报会更加有的放矢。

三是地市级党报的吸引力。媒体的吸引力来源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内容是媒体的主要竞争力, 而在观点信息内容的占有上, 地市级党报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发布权, 有专业化的采写、编辑、评论及制作队伍, 同时, 在接近主流资讯、主流观点及价值观方面, 地市级党报的优势更加明显。

抓住受众是关键

对于地市级党报, 本地受众是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主体。信息被受众接受历来被认为是完整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终端, 是实现其价值的最终环节。受众是积极的大众传播参与者, 离开了受众, 传播就失去了意义, 传者只有传播那些符合受众实际需要的信息才会被受众接受, 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4)

我国的党报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风雨征程, 在发挥主功能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 地市级党报所面对的受众, 无论其构成还是阅读的取向, 较之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知识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受众接触并且获知新事物的能力和途径也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地市级党报必须抓住现今受众的特点, 保持敏锐的评论思维, 在实现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是互为依存的, 有效服务是有效舆论导向的基础, 有效舆论导向又反过来保证和促进有效服务的实现。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 党报始终处于重导向轻服务的状态, 在舆论导向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多年来, 我们在宣传中反复强调新闻评论的正确舆论导向, 然而却往往只考虑要重导向, 并不去研究如何使受众接受你的导向, 即注意导向的有效性。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考虑传播的有效覆盖以及受众的实际接受程度。有效舆论导向, 是要通过对受众需求的有效满足, 增强新闻评论的亲和力, 充分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 进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党和政府需要让受众知道的东西, 变成受众自然而然的理解, 完成新闻评论在舆论宣传中应当完成的感召力和鼓动力。

构建“观点市场”的操作策略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所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5) 即信息被受众选择的可能性与它提供的报偿程度成正比, 与人们获得它的费力程度成反比。新闻评论的传播也受这个规律支配。媒体要以方便受众接收实用、有效的信息为出发点, 为受众理解并参与新闻评论的传播创造最方便的条件, 做到“传务求通”。对此, 地市级党报可以有以下几条思路:

评论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报纸的特色, 是指一张报纸所特有的、不同于别家报纸的色彩和风格, 是报纸个性和特点的集中体现。报纸特色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地方特色。

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版要办出特色, 首先要有鲜明的地方性, 即地方的特点、地方的特殊性, 像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风土人情, 等等。评论版面和栏目的名称、稿件选择、语言风格及编辑技巧和版式安排等方面可以做到既突出评论的特色, 又体现本土文化风格, 同时还反映受众的需求, 版面特色明显, 灵活多样, 吸引本地受众的注意力。

从内容方面看, 直接的体现就是评论选题的本地化。选题本地化, 就是要从本地受众的需求出发, 选择他们关注度比较高的论题。这在地理、心理接近两个层面上能让受众有浓厚的兴趣, 因为本地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与本地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受众对此类评论“阅读期待”也是比较迫切的, 而且这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因此, 地市级党报要更多地选择与本地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问题来评论, 即使是外地新闻, 地市级党报也应该更多地采用“本地化”视角的解读方法, 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特别是评论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异地监督的层面, 更要敢于反映和回答本地现实生活中受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敢于发表新鲜而中肯的见解, 在本地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从一定意义上讲, 评论选题本地化的功效与独家新闻的功效是一样的, 既能做到避免与其他报纸雷同的评论, 又凸显了报纸特色。

评论形式多样化, 开阔受众视野。运用评论手段传播观点信息, 地市级党报应当秉承“严肃、理智、细心的探究态度, 有组织地因而也是有效率地进行问题探讨” (6) , 采取认真调查、核实、研究的态度, 客观并理性地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 恰当地发挥正确舆论的影响。

首先要提供“本报独家观点”, 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争取受众的竞争中, 地市级党报必然要在认识新闻事件本质的基础上, 运用代表本报立场的各种评论形式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 , 通过理性的分析, 发出权威的声音, 甄别事实, 引导舆论, 为受众提供认识、理解或思考问题的路径或方法。对于评论者来说, 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激励受众理性地思考问题, 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应当是地市级党报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最有力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次要舍得拿出一定的版面, 刊发“他家”言论精华, 做观点信息的“集纳商”, 在汇集之中显示“本报特色”。这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奈而又高明的做法。无奈在于, 现今的新闻媒体数量庞大, 受众对于某一个媒体的专一度与忠诚度减弱, 迫使媒体必须成为内容的“集纳商”, 来最大化地巩固已有的受众群, 吸引潜在受众的注意力;其高明之处在于, “汇天下精华”并非只是被动的“二次传播”, 一样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或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落俗套、极富魅力, 以此来“扬独家之优势”。

“发言空间”多层次, 拓展受众参与面。新闻评论作为意见传播、观点交流的工具, 对媒体来说, 是体现媒体立场的旗帜和号角;对受众来说, 是表达利益诉求, 进行利益博弈的渠道和工具。同时, 新闻评论还有启迪民智、澄清公理、明辨是非的思想文化价值。正因为如此, 使得“具备独到认识、能超越一般受众认知水平”成为多数报纸 (特别是主流报纸) 言论版的选稿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高“门槛”。例如, 目前活跃在一些发行量与口碑俱佳的报纸评论版的作者基本上是具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 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媒体人。他们既具表达能力, 又有表达智慧。虽然社会精英的身份和其文章所体现的慎重严密使观点信息平添了一种权威性, 但是这种对评论作者的选择倾向, 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带来对普通受众所写的评论文章的弱势处理。这一现象在地市级报纸评论版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此, 《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家兴曾撰文提醒:“如果我们要提高门槛, 要求时评文章有专家的深刻、有精英的独特、有文章家的文笔, 则大批的时评作者也就是公众势必就被挡在了门外。如此一来, 可能使时评失去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 公众的话语权可能就失去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 (7)

试想, 如果所有的新闻评论版面上充斥着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阶层的言论, 是否有利于观点信息传播的生态平衡?这显然与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本质属性相违背。“如果一种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工具仅仅供少数人使用, 且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服务, 那么此时, 利用那种工具的少数人的自由就处在危险之中了。” (8)

诚然, 由于受版面的限制, 报纸不可能给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提供发言的机会。但是在观点的“精英化”与“草根化”之间, 还是需要实现某种平衡的。

在具体操作中, 地市级党报有条件实行评论栏目“分层”设置, 即:在评论版面上既要有为专家学者开辟的“学者观点”、“学者论坛”, 也要有张扬普通受众个体话语的“一家之言”、“各抒己见”和“自以为是”, 还要有机动灵活的“编读往来”、“他山之石”;同时, 还可以仿效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 如:设置“论坛”, 不定期地推出各种有益话题, 供本地受众参与讨论;实施“报网互动”, 设置“网友之声”, 将本报网络版的言论内容延伸至纸媒, 使观点信息传播立体化、多样化;另外, 评论版面还应开辟“三言两语”评论栏目, 有感即发, 有疑即质, 有错即批, 一语中的地表明对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或某一提法的意见和态度……

特别应该注重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合理诉求, 更多地设置适合他们发言的评论栏目, 满足其参与评说的需求, 使得社会当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见解的受众的“声音”都得到平等的表达机会, 借用《中国青年报》总编辑李学谦的话说, 就是要“大嘴小嘴都说话” (9) 。

参考文献

①按照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报告中对“主流媒体”提出的6条判断标准, 地市级党报毫无疑问是区域性的主流媒体。见《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三: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者》, 2004 (1) 。

②朱学文:《地市报现状与发展对策》, 《新闻战线》, 2009 (4) 。

③王贵海:《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地市报人》, 2008 (12) 。

④笔者曾就此问题撰文探讨, 参见谢明辉《新闻评论的受众观念》, 《新闻大学》, 2000年冬季号, 第45~47页。

⑤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年版, 第114页。

⑥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2页。

⑦陈家兴:《时评, 让公众思考着》, 《新闻记者》, 2003 (11) 。

⑧新闻自由委员会[美] (The CommissionFreedom of the Press) 、展江、王征、王涛 (译)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观点创新 篇8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高等教育,辅导员管理,创新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与高等教育

1. 高等教育的学生思想意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量产化倾向也在不断加剧,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开始平民化,学校不断进行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各级各类的高校如雨后春笋搬成长起来。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支撑,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为有力的保障,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富有多元化的特征,对于事物的可接纳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选择,搞下学生和高中阶段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对于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参与要素有一个非常敏感的感知,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也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在对于这样群体进行教育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但是独立性也是相对而言的,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在价值观上陷入被动的境地,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这是一个需要有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和教育的群体,特别需要一些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之路的更加美好。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按照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和人本主义之父罗杰斯的观点,学生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这个群体的需求也是具有一定的梯度性的,所以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意识思想的培育先要从辅导员的管理上寻找突破口,只有辅导员的角色进行人本主义的转变学生的内在归属感和情感的高尚性才能被释放。

2. 人本主义思想在辅导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在高校的职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类比到高中阶段,辅导员的角色就相当于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和专门的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等等,可以说辅导员的角色是多种角色集合在一起而建构出的新的角色,辅导员的角色设是在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立的一个管理性质的人员,说是管理,其实更多的是服务职能,充分服务于学生,并能及时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于辅导员的角色还不是充分重视,这都是由于固守传统的辅导员设置和管理思想,认为这个角色是可有可无的,在辅导员的选择上锁设置的条件也是非常宽松,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

那么究竟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和校园管理中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显然,众所周知,辅导员是直接和学生有接触的人,他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掌握到学生的动态,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馈,可以和学生发生最为有效的双向互动关系的机会和概率是最大的,其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培育机构体系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重要程度也显而易见。正是由于和学生有进行长时间交流的机会,所以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而言,辅导员有机会全程参与到其中,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去,直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而要将这些工作做好,那么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力度将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让学生在知识和思想上都可以得到自由的提升和发挥,这也是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辅导员管理的研究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所在。

二、基于罗杰斯人本主义观点下辅导员管理的创新

关于创新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见解。一般来说,“创新”是指新的思维或者创造发明出新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改革创新。创新的涵义同文化一样也十分广泛,起源于拉丁文innovare,现在英语中的innovation也是从这转化而来。拉丁文中创新的原意主要为替换旧东西,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改造。在本文中的创新就是基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并针对于高校学生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希望可以在辅导员工作开展和学生满意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

那么究竟什么事创新,如何基于罗杰斯的观点进行创新,在详细讲述这一内容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创新的真正含义。在中国创新一词也出现很早,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弊创新”等等。创即始,第一个。新和旧相对,指新事物新状态等。创新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总而言之创新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得出不同的解释。

但毫无疑问的是创新即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科技迅猛发展,而创新成为其源动力。创新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国际社会竞争压力巨大的现今说到底还是科技的竞争,其对一企业一国家一民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的核心就是思维。因此创新是指在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能够提出与常规或者常人思路不同的见解,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和方法并加以发展。

创新的核心即思维,思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和关键,而创新能力又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创新能力无疑是衡量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又称创新力。是指人类在顺利完成在原有的知识和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后表现出来的内在心理品质。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以及经济竞争的核心,在重视创新的过程之中深刻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创新能力首先是创新主体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产生新想法和新观点,这种个人的能力是由创新思维、创新观念意识、创新知识技术所构成的。其中创新思维是关键和核心,创新思维是指独到的、别致的见解,打破常规的去思考问题。创新意识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之中对新事物产生的动机、意向和设想,其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而创新知识技术则是必备的基础,只有在已具备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及掌握的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从上面对于创新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基本上得到结论,在接下来的论述过程中,笔者将主要结合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并参照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试图重新构建辅导员的角色结构从而更好的找到辅导员工作的办法。

1. 基于人本主义下辅导员角色的冲突与管理

角色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是辅导员群体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非常难缠的困境,现实的学生教育体制中已经验证,辅导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成为学生生活上的辅导老师,还有一部分需要直接进行教学工作,二者之间的角色差距让辅导员的管理在心理上的预期和学生们有一定的差距,按照最新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显示,在辅导员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价的一个双向调研中,辅导员的自我认识集中在自身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倾听和理解力的辅导员,由此可见角色的冲突就明显的被分析出来。

如何梳理角色冲突时实现最佳管理的重要途径,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将对人的一种尊重和信任提到了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位置,其实不光光是对于教育而言,其实对于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关键,自然,在罗杰斯看来,尊重和信任就是所谓的教育的首位。这其实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态度,是让教师和学生倾向于建立一种更加良好关系的建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建设这种理性的良性的关系需要有着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处理问题的过程,间接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开展,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无疑需要我们将“以人为中心”作为整个管理过程的最高指导法则。

2. 辅导员管理的时代性与以人为主

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监护者,这一点我们需要做到最为基本的认识,因为这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辅导员和学生在人格上具有不可争议的平等性,这种人格上的平等性是我们处理所有学生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强调只有将心态摆正,将人的需求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种平等性是发自内心的平等,这是一种时代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当我们用获取信息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候,其实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等级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必须要加大对于学生高级需求的满足,在高等教育中,往往处于新区,教学的设施尚可,在此基础之上就要开始关注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心理上要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辅导员的角色不单单是管理,而是一种偏向于沟通交流的管理,需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除此之外,辅导员的管理要偏向于情感上的教育,不能以太多行政式的命令,以学生作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一切管理活动的开展要做到最为根本上的透明,可以说一种协商管理的模式,辅导员在掌握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的最终发号者不仅仅是单向的管理,而应该是和学生一起进行双向的管理,基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对于学生的意见要充分的采纳,建立一种服务导向的管理模式,在保证充分威慑性的同时又不失民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当然,辅导员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进一步克服传统的教师角色带来的辅导员角色固化,这种固化是非常可怕的,辅导员自身需要进行系列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光光要学习如何在新时期更好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要进一步的加强。打破角色固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自身做起,用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自己工作的中心并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角色不光光是教育者,更多的是服务者。

3. 人本主义管理下的启示

学生作为成长中思想极为活跃的个体,往往因为自身经验的不足和知识的匮乏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对于新事物的价值判断能力非常有限,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在当下也存在着大量的学生抱着“无政府主义”思想,对于周边的管理感觉厌烦,迷失在现当代迷离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上,辅导员管理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将“合理性”加到“多元化”之上,形成校园思想形态的“多元的合理性”。尽可能站在学生的叫堵上考虑问题的同时需要适可而止,不能将学生的所有需求都合理化,马斯洛指出:我们知道满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满足也可能会带来某种病症,我们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似乎从来就没有再很长的时间里感受到满足,这一点,对于新时代的辅导员管理来说需要注意,坚决杜绝这一想象的发生,对于学生的合理需求,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强化新型的管理角色意识,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双向的合作化管理,对于学生的不合理需求,要求使用毒品进行学习压力的释放等需要禁止,做到所谓“适可而止的人本关怀”,二者相互统一,最终达到对于学生管理的良性结果。

参考文献

[1]韩云金,张日新,杨志群,马骏,蔡传钦.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3-156.

[2]郭彦雯.以人为本,激励学生自我实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75-77.

[3]郝颖;高校辅导员角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张宏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

[5]胥海军.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规范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6).

[6]龚剑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的逻辑分析[J].东岳论丛,2011(05).

[7]骆郁廷,储著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8]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观点创新 篇9

本文从分析基于学校自身资源改革项目实践教学的局限性入手,提出了项目实践教学开放式设计的改革思路,给出了项目实践教学开放式设计的核心要点,并以一个具体案例说明了开放式项目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及应用效果,揭示了进一步改善实施效果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基于学校自身资源改革项目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文献[5]从项目选题、过程管理和成果评价等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项目实践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对策。应该说,这些对策对改善传统项目实践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对策只是基于学校自身内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未体现当今互联网时代知识迅速迭代并充分开放共享的巨大优势,因此局限性明显。具体说明如下:

(1)项目选题方面,文献[5]指出单靠教师个人很难满足项目选题应具备的综合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现实性,进而提出建立项目实践主题论坛,希望通过建立项目实践主题论坛,让教师、学生、甚至社会上相关单位都可以参与到主题选择、项目讨论中来,改善指导教师一个人闭门命题的问题,让项目主题能够更丰富、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兴趣。

本文认为,依靠自建主题论坛,参与者除了与该具体项目实践教学直接相关的本校学生和教师之外,很难吸引外部人士的关注;所谓社会相关单位参与其中,还只能是依靠本校教师个人的科研号召力;既然不能突破相对封闭的校内圈子,选题对教师个人的过度依赖这一问题的源头也就依然存在,所以,建设论坛可以治标、很难治本。

(2)过程管理及成果评价方面,文献[5]指出以往的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实践者的个体化问题突出,即学生只为自己在项目中的任务分工负责,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积极性都不高,特别是在教师指导多个项目的情况下,教师往往没有精力主动跟踪每个项目的运行,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确定项目和最后成果汇报交流时才会和教师进行有限的沟通;而成果评价方面,由于大都采取成果汇报模式,这种做法容易诱导师生功利化的浮躁心理,使学生倾向于选择简单易做的题目,而教师也只对精英学生予以关注,对其他学生则敷衍塞责,同时也容易忽视项目进程中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失去了对项目进程中的引导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文献[5]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多阶段项目汇报研讨机制,即组织项目开题汇报、中期检查汇报和项目成果汇报,并在三次项目汇报中,每隔一周要组织相近主题项目组之间的研讨会,希望通过这种多阶段的汇报,把对项目实践的评价分布到各个时间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项目实践,更完整地评价项目实践中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制度化的研讨会还能够把各个项目组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从而改善项目过程管理中学习者个体化的问题。

本文认为,引入多阶段项目研讨汇报机制,固然在项目过程中创造了更多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机会,也使成果评价更为科学;但是,所有这些项目交流活动仍然仅仅局限于参与某个具体项目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这一相对封闭的群体内,教师精力不足这一根本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甚至会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工作负担;至于功利性问题,如果师生仍然只是被动地将项目实践教学作为一项必须完成、却对个人知识积累、技能提高无关痛痒的教学任务,即便在多阶段汇报机制下,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仍然会功利性地选择相对简单的题目;而教师也同样会由于精力不足,应付了事,最终,研讨会流于形式,交流效果蜻蜓点水。

二、项目实践教学的开放式设计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项目实践教学开放式设计的改革思路,其核心要点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其一,选题开放。项目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实践环节,其作用不单是巩固课内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真实、复杂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专业的应用价值,以及课内所学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面向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对现实问题的系统思考能力,因此,项目选题务必面向现实世界开放,坚决杜绝闭门造车。

应该说,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制定选题,不失一种为学生营造现实问题情景的有效途径,但鉴于目前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地从网络极客空间、网络专业竞技平台等丰富的开放资源中吸取营养,围绕专业热点制定选题,保持选题对新兴技术应用有足够的敏感性,如果条件合适,更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公共网络平台组织的竞赛活动,从而提升选题的现实性及应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其二,过程开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上各类共享资源极大丰富,如以MOOC为代表的公开课程及学习资源,以各类专业论坛、交流社区为代表的网络极客空间,以各类威客网站为代表的专业网络竞技平台等等,这些开放资源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支持条件,使项目实践教学的开放式过程管理成为可能。

在建立项目实践教学内部的多阶段项目研讨汇报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相关外部资源鼓励并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根据教学主题,在项目开始之初即推荐若干MOOC课程等开放式学习资源,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巩固充实理论基础;指定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专业论坛、交流社区等,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在互动交流中完成答疑解惑;不仅如此,还应在成果评价中,将学生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论坛、社区中发贴、回贴的数量和质量也纳入考核指标,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指导教师的个人工作量,也能引导学生更早地接触业界的专业水平,受到专业氛围的熏陶。

其三,成果开放。即设计项目时,应杜绝唯一答案、标准答案,项目成果评价标准不再是能否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是在项目小组之间引入竞赛机制,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尝试、持续改进,通过多种可行方案的比较,精益求精地寻求最优解。这样做,不仅更能激发同学的参与意识和进取心,也能有效避免项目实践教学中师生的功利性倾向。

将成果开放与建立项目实践教学内部多阶段项目研讨汇报机制相结合,应特别注重项目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确保成果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在项目实践教学启动之初,应及时将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公之于众;借助于清晰明了的评价指标,使学生在多阶段的项目研讨汇报过程中,可以自主评判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成果优劣,了解自己的成绩分布;在竞争关系的驱使下,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更愿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弱化其功利性的倾向,大大改善项目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开放式项目实践教学的应用案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重庆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积极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尝试基于Kaggle平台推进数据分析项目实践教学的开放式设计。

Kaggle创办于2010年,是全球性的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竞赛平台。许多拥有大量数据积累却苦于不能有效解读的企业或单位,纷纷将他们的数据、问题的描述、以及期望的指标整理后发布到Kaggle上,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让全世界的数据分析人员参与解决,形成了典型的众包模式。据Kaggle官方的数据统计[11],平台参赛人员来自全球各个国家,人数目前已经将近20万。由于对于复杂的现实数据而言,并不存在固定的分析程式或唯一正确的解题方案,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借助多种分析工具,反复尝试多种分析思路;不仅如此,就数据分析的效果而言,复杂的工具或解决方案往往并不一定会比简单的分析方法更优秀,因此Kaggle平台不仅对数据分析专家有吸引力,同时也为入门级的选手提供了舞台。而信管专业的本科生经过一到三年级较为系统的专业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从数据收集整理、到数据挖掘及智能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鼓励信管专业学生在四年级上期参与Kaggle平台的竞赛活动,一来可以使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数据情景,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悟性与才华,反复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并在与高手过招中激发自主学习欲望,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应该说,借助Kaggle平台开展项目实践教学,较好地满足了题目开放、过程开放、成果开放等开放式设计理念。其一,题目开放。先由教师在Kaggle平台上的众多当期活动项目中筛选若干项目推荐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一参与竞赛,从而保证题目的现实性;其二,过程开放。要求同学积极参与Kaggle平台的论坛讨论,将学生的发帖、回贴数量及质量计入成绩评定,激励学生突破校内较为封闭的小圈子,在与高手交流过程中学知识,长见识;其三,成果开放。在整个参赛期间,学生可以进行多次成果提交,允许学生反复试验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持续改进解题方案,综合学生参赛题目的难度及竞赛中的排名完成最后的成绩评定。

初步实践表明,虽然学生在Kaggle平台所有参赛队伍中的排名并非出类拔萃,但在与高手过招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收获非常大,不仅系统复习了课内所学,也充分接触了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针对初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开放式项目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拉长项目实践教学的实施周期,如四年级上期的实践教学,应该在三年级下期就布置下去,使学生有较为充裕的准备和参赛时间;另外,教师进行题目筛选时,应注意项目在多个难度等级的阶梯分布,如不仅关注Kaggle平台上由企业提供的竞赛项目,也要充分利用Kaggle平台专门为初学者提供的竞赛项目,允许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差异化选择,避免学生因为畏难情绪消极怠工;其二,在鼓励学生参与网络论坛交流的同时,也要重视由教师主持的项目实践教学内部的多阶段项目研讨汇报机制,特别是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地埋头乱试模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据、问题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强调模型的应用原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必要时,可以指定MOOC等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其三,在成果评价方面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如各个项目的难度系数、项目互动参与程度的评判标准等等,应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公之于众,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激励。

参考文献

[1]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40):17-21.

[2]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28-30.

[3]章雪梅.基于项目的学习:VCT设计模板与案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101-108.

[4]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5]王志军,王吉.大学生项目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3):116-120.

[6]邬彤.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9):95-98.

[7]郑晓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系统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5(9):25-28.

[8]祝智庭,黎加厚.走向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的英特尔未来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4):8-11.

[9]张玲,和汇,安旺国,等.让未来的教师成为教育上的“魔术师”[J].电化教育研究,2003(9):69-73.

[10]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观点创新 篇10

5月25日, 广州市番禺区政府会议中心, “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正在这里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 并作了题为《提高认识, 抢抓机遇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发展我国数字家庭产业》的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云贤和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骥出席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主持会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 广东、浙江、福建、山东、辽宁、上海、厦门、深圳、大连、杭州、济南等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内部分数字家庭骨干企业代表、部分部属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加了会议。

杨学山副部长在会上指出, 数字家庭对于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加速推进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国家级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对加快推动数字家庭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报告充分肯定了广东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在协同推进资源整合、发挥地方积极性、推动融合发展以及创新应用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指出广东基地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基地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

杨学山强调, 目前我国数字家庭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还存在体制机制、运营模式、产业集聚、标准体系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放在促进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协同性、加强政策引导以及探索合作模式等方面。

最后, 杨学山呼吁社会各界和企业积极参与, 围绕市场需求和特征来探索商业模式, 研究制定相应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 建立产业联盟,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培育出世界一流的大企业, 发展出大产业, 使信息惠民落到实处。

此次会议由主题论坛和“数字家庭基地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座谈会”、“数字家庭骨干企业座谈会”两个分论坛构成。会议总结交流了广东基地发展三周年的成果及经验, 探讨了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发展思路, 会议代表围绕如何更好地发展数字家庭产业以及建设示范产业基地, 畅所欲言, 在标准体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产业聚合等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多项共识和成果, 对于我国数字家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推进我国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部省共建, 示范推广

近年来, 广东省和广州市创造出的“岭南模式”为其他省区地方的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广东省人民政府陈云贤副省长在致辞时表示, 自2009年获得工信部“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授牌以来, 广东省把数字家庭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坚持走“部省市校共建、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 推动机制创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 不断引进高端项目和吸引高层次人才, 逐步形成了从芯片、软件、整机到内容服务的数字家庭完整产业链。如今, 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作为部省联动的成功应用范例,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州市番禺区楼旭逵区长作了题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三周年发展总结》的报告, 将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经验作了进一步阐述。基地建设有两个特点:部省市校共建, 打造数字家庭产业;产学研用结合,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在基地建设发展思路上, 坚持发展“以数字电视为中心, 以互动服务为导向, 四网融合在家庭”的岭南模式, 逐步明确了“高清互动、数字电视”, “四网整合、网络家庭”, “普适应用、智慧家庭”三个发展阶段, 确定了“四网整合, 建设综合业务家庭网;多屏互动, 发展信息文化云服务”的技术路线。下一步将围绕标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加快基地的建设。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邓国强副主任与与会人员分享了浙江省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与设想。浙江在数字家庭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中, 将采取部省共建方式,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 逐步构建完善数字家庭融合的应用体系, 创建数字家庭融合业务运营模式, 并最终建成产品创新开发、产业链条完善、运营模式成熟、应用特色鲜明、持续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领先的数字家庭产业与应用示范区。在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工作中提到, 浙江将逐步形成以杭州为核心, 宁波、嘉兴、绍兴、金华等地为重点, 集聚企业配套协同发展、构建涵盖产品制造、网络运营、应用提供、内容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廉凯副主任也交流了山东数字家庭产业发展设想, 山东将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源向数字家庭产业倾斜, 努力打造包括数字家庭产品制造、网络、数字内容、服务等在内的数字家庭产业体系, 建成国内重要的数字家庭产业基地, 努力提升信息技术惠民水平。工作思路有:加强协会联盟建设, 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加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实施数字家庭产品产业化专项,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三网融合,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融合, 模式创新

家庭是“三网融合”业务的最终入口, 是多种技术的汇聚焦点与服务终端, 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与新概念都在与数字家庭进行着有机结合, 目前以互动娱乐、智能家居、信息服务、电子支付为代表的融合技术与融合业务不断推陈出新。

“数字家庭是用数字技术装备人类的基本活动空间。”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四所首席专家、广州广联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玉院士为“数字家庭”给出的一个诠释。孙院士介绍了基地电视机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研发进展, 特别提到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 (DCAS) 的标准可能为电视机形式带来两种有前途的路线, 即机顶盒功能纳入一体机使得电视机智能化与机顶盒功能纳入家庭网关使得电视机简单化。在电信网络平台研发进展方面, 基地研制成功了标准型家庭网络, 目前正在研制三网融合的小区和家庭网络, 包括基于EPON实现小区接入链路“三链融合”, 基于PLC实现家庭网络“三网融合”, 基于无线传输实现房间无线微型物联网接入, 基于互联网、小区网络、家庭网络和房间物联网, 实现“三网融合”的广域物联网等。在物联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面向数字城市的应用系统以及面向智能电网的应用系统等方面, 基地同样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孙院士就南方电网在其研制规划中提到的智能抄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指出数字家庭网络均可提供支持。

企业是数字家庭技术创新的主体, 会上不少骨干企业的代表发表了自己对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方面的看法与意见, 而数字家庭商业模式则成为众多企业代表的讨论重点。

海信集团郭庆存副总裁认为, 数字家庭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 也不仅仅是一个体验馆, 数字家庭已经完全可以成为走入千家万户的产品, 而其产品形态则是千差万别。就数字家庭的商业模式, 他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1) 商业模式不清晰, 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做。商业模式不清晰对于企业来说反而有机会, 商业模式是在数字家庭产品不断推出不断实践中逐渐清晰的。2) 商业模式多种多样, 不可能唯一。这些模式或以数字多媒体信息服务为主, 或以智能控制为主, 或以增值服务为主, 各有不同, 决定于各自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条件。3) 商业模式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商业模式的开始可能就是不赚钱的, 但“不赚钱也要做”并不见得不是一个正确方案, 甚至可能会转化为优势。

浪潮集团崔卫副总裁介绍了浪潮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家庭服务与应用。据他分析, 浪潮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数字家庭融合多业务系统使得大量数字家庭业务应用整合在云中, 依托云平台服务和丰富的终端业务, 可以降低终端技术的依赖性, 降低单户用户成本, 其云-管-端模式可实现平台业务安全可控。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赵志峰博士作为运营商代表也谈了对数字家庭的看法。他认为, 网络运营商当前面临着三大危机:一是管道化危机, 以苹果为首的智能终端商, 打破了运营商对用户的垄断;二是OTT危机, 以YouTube为首的视频网站, 打破了运营商对电视业务的垄断;三是微信等社交网络带来生存危机。因此, 运营商要有更开放的思维去应对。他还分析了终端制造商、本地第三方服务商、互联网第三方服务商在数字家庭运营上的优势与劣势, 并表示, 华数集团通过其云家庭开放平台, 可以实现数字家庭服务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阳丹副总工认为, 数字家庭要呈现简单、便捷生活, 更多强调其智能化和学习性, 通过学习能呈现基于人的个人云方式:1) 商业模式上的“柔性”, 以云为中心来构建或以某家庭智能产品为中心来构建数字家庭的模式, 相信都会呈现出来;2) 产品形态上的“柔性”, 体现在模块化和功能化的设计;3) 在体验上, 重点在于复杂技术的简单呈现。

上海国茂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仲登祥副总经理认为, 一定要找到数字家庭杀手锏一样的应用, 然后才能带动整个数字家庭业务市场的发展。在音视频应用方面, 上海国茂在AVS核心编解码标准上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并且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凭借上海国茂的技术优势, 在数字家庭方面也做好了自己的准备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朝歌数码蒋文总裁认为, 数字家庭是三网融合的一个落脚点, 数字家庭可以为产业带来更多持续发展的机遇。当前市场在变化, 客户在变化, 合作伙伴也在变化, 作为技术企业, 企业要凭借自己的速度去跟上变化。关于客户体验很多企业已经形成共识, 真正的客户体验, 来自人性中最基本的一些需求, 如对速度、品质、自由、分享、简单的追求。朝歌数码在人机交互体验上, 从键盘鼠标, 到体感、声音、表情等,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朝歌数码会以“用户体验至上”来主导产品创新, 在自己的技术产品领域中会继续保持专注, 并愿意与业内同仁取长补短, 共同打造一个更好的产业生态链。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葛志群副总工表示认同工信部在数字家庭上的组织方式与工作方法, 并认为:做数字家庭要以人为本、分析需求;数字家庭的定义不能封闭在企业自己的产品里, 要有一个广义的可多方接入的平台概念;而且数字家庭要做到安全、稳定、可靠。

应用深化, 标准发力

在商业模式多样、产品应用深化、各种技术于数字家庭领域大显身手同时, 也带来了产品标准不统一、用户认知受困扰等问题。

楼旭逵区长认为, 数字家庭是重组社会形态的过程, 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组织合作。现阶段仍存在标准体系不统一的瓶颈, 标准建设脉络复杂, 底层互联互通差。希望国标委能够牵头, 联合相关的部门, 建设全国数字家庭标准化领导小组, 设立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 在此基础上做好标准的规划、分工、合作与评审工作。下一步将按照“部门联手、部省互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工作思路, 筹建全国数字家庭标准化领导小组和数字家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实现对标准化工作的系统管理、整体提升、重点突破, 支持我国数字家庭产业技术快速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戴红主任在其报告中指出, 今后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1) 加强统筹规划, 完善标准体系, 探索综合标准化,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突出其先进性、前导性和战略性, 要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宏观规划,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引领作用, 促进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数字家庭是信息通信技术、音视频编解码与设备制作、数字电视等众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优化整合, 加强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围绕广东省提出的数字家庭标准化需求, 国标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完善体系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推动数字家庭领域各项自主技术标准的快速出台, 解决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应用迟缓、各类新业态无序发展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综合标准化的思路, 在数字家庭这一领域探索综合标准化的新模式, 发挥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以及成套成体系的支撑作用, 以达到满足数字家庭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需要。2) 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标准化大局, 继续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 深入研究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划, 利用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在承担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应尽义务的同时, 维护我国利益, 为我国民族产业发展赢得空间。在数字家庭领域, 我国已经具备良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如来自广东省的DRA标准经工信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其应用接口已经成为IEC的国际标准, 这对于我国自主主导技术纳入国际标准、确保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通信领域, 如4G、数字电视上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都是数字家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良好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要以此为契机, 将我国国际标准突破转化为我国自主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鼓励企业走出去,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推动相应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3) 推进政策和机制的创新, 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建议广东在取得良好产业化示范效应同时, 进一步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进一步推进数字家庭与相关标准化工作, 形成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正向反馈, 既能促进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又能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研究探索数字家庭标准化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既可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又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满足家庭生活的便捷和文化娱乐的各方需求。

海信集团郭庆存副总裁也就标准问题谈了个人看法, 他认为, 数字家庭不同于蜂窝通信, 家电厂商把数字家庭作为家庭消费产品的集成创新的形态去推广, 应该允许千差万别。他把数字家庭标准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要统一, 不统一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用户使用, 例如基础连接标准、互联互通协议应该有标准, 要公开, 要尽快趋于统一;二是应用层面的标准, 应用层面的标准应该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各家各有长项, 各显其能;三是数字家庭中的中间件等过渡性标准, 这类标准可以在发展过程中由公众、市场去选择, 最后形成事实标准。他认为过早确定全部标准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李莉总经理介绍了海尔数字家庭相关的产品与推广经验, 也谈到海尔在数字家庭相关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制定上的贡献。海尔主导提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已经成为IEC国际标准, 这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数字家庭标准制定方面具有足够的水平和能力。

绿色智能, 惠民利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曹小奇所长作了《打造融合发展平台, 探讨数字家庭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的报告, 他指出, 要“跳出自身看发展”, 即跳出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 看数字家庭建设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曹小奇所长从文化认同、绿色发展、社会融合几个方面提出了对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建议。据曹所长介绍,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路径, 也是变压力为动力的重大机遇;数字家庭建设在城市绿色发展、转变居住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方面有着巨大发展潜力;数字家庭建设要与低碳经济发展、“低碳交易试点”结合起来, 使之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 调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数字家庭的建设要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接轨。据他介绍, 当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40%, 由此可见, 节能建筑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与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相结合, 是数字家庭的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建设中, 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参与。中山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笑南老师曾介绍过中山大学推出的番禺数字家庭体验屋项目。此次会上, 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文翰商务总监进一步阐述了数字家庭体验屋的示范推广价值, 其中也提到该项目的节能效果, 在他给出的对比实例中, 每天可节约电能15%~30%。他还重点介绍了番禺数字家庭体验屋的惠民服务, 说明了数字家庭在居家养老、数字医疗、数字教育、安防监控、便民服务、结算支付等方面提供的惠民利民服务。

新加坡新电子系统集团的李林教授认为国内数字家庭终端产品对于“智能化”只是点到为止, 远没有达到“智能终端”的实时要求;国外的智能产品在国内水土不服, 国内住宅是住宅小区为主, 可以不做家庭网关, 而做“云网关” (或“软网关”) ,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降低用户门槛;另外, 可以运用物联网来建立数字家庭中的网络连接。

注:本报道部分内容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部分内容根据录音编辑整理。

【观点创新】推荐阅读: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

观点评论06-08

观点分类06-18

高观点06-24

思想观点08-23

转变观点08-26

个人观点08-28

企业观点09-02

上一篇:高效课堂展示的重要性论文下一篇: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