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论述题

2024-10-12

观点论述题(共8篇)

观点论述题 篇1

观点论述作文

(1)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1.有一些人认为。。

2.另一些人认为。。

3.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about it.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Moreover, ④---------------(理由三).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Secondly

(besides),⑥------------------(理由二).Thirdly

(finally),⑦------------------(理由三).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2)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反对这一观点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①----------------(观点一).For example, they think ②-----------------(举例说明).And it will bring them ③-----------------(为他们带来的好处).In my opinion, I never think this reason can be the point.For one thing,④-------------(我不同意该看法的理由一).For another thing, ⑤-----------------(反对的理由之二).Form all what I have said, I agree to the thought that

⑥------------------(我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看法).

观点论述题 篇2

会计目标是随着会计理论结构或概念框架的构建而提出的。要建立会计理论框架就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的问题,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是会计界在会计理论结构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较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外主要以美国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以前属于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模糊时期,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时期,70年代至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会计目标的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专门就会计报表目标进行研究,并于1973年提出了报告《财务报表的目标》,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SFAC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自此以来美国在这一目标下构建并不断完善了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将建立一个连贯的、首尾一致的概念框架作为FASB的使命。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会计研究应从本质着手,事实上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经过近半个世纪对会计本质的研讨,最终确立了“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除此之外,关于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还有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和会计职能起点论等。我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接受并倡导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如会计运行机制、会计协调机制、会计信息反馈机制等,都围绕着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赵德武,1991)”。我国在构建符合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也是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经过长期的研讨和国际实践的检验会计目标得到了重视,同时很多国家也都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来构建本国的财务会计结构框架。虽然会计目标的重要性得到了统一的认识,但对于会计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却又产生了分歧,这一分歧可以概括为会计目标的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二、会计目标认识上的不同观点及其根源

(一)会计目标认识上的不同观点

自会计目标起点论确立以来,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两个鲜明的观点: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经管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经管责任观认为在公司制下受托经管责任关系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反映和报告受托经管责任。因此,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委托者将其资源托付给受托者并赋予其保管和运用这些资源的权限,同时也要求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将其活动和结果向委托者予以报告。经管责任观强调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即会计人员应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到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和报告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既不受委托者的影响,也不受受托者的影响,而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注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而不单纯强调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化和规范化,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而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供给又离不开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者为目标取向。在决策有用观的发展进程中,资本市场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能动反应以及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发展极大地强化了决策有用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会计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将信息使用者置于会计系统的中心,要求会计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尽可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强调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而不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用性。在会计目标研究中,SFACNO.1解决了财务会计和报告应当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什么样的有用信息,但是财务会计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必须经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最终将有用的信息传递到市场才能实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正是选择或评价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很显然,不同的会计目标所要求的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不同的,经管责任观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目前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强调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的决策有用观占了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决策有用观要取代经管责任观,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了阐述,每种观点都有其独特视角和适用条件。我们不打算对其优劣进行评价,而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种观点产生的根源,并对出现的会计目标融合理论作简要概述。

(二)会计目标不同观点的根源

会计目标之所以存在不同的观点,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1)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条假说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说。即在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在进行决策时能够找出所有可行方案,能对每一行动方案可行结果预先估计,并且有一套价值体系能对每一行动方案结果优劣给予连贯而一致的排序,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那些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其偏好的行为。简言之,经济行为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理性人假说前提下,经济行为者拥有完备的信息和很强的计算能力。对于企业披露的信息,现有和潜在投资者根据其所掌握的信息和计算能力能够很敏锐地觉察到披露信息的变动,并有能力透过表面变动了解到其变动的原因。除此之外,还能了解到企业管理当局一系列政策选择的后果。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能对披露的信息做出必要的调整,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资源提供者关注披露的信息但他们更关注管理当局资源运用情况,他们同样具有完备的信息和很强的计算能力,除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外,他们还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到企业内部情况,即受托资源保管、运用情况。此假设下关于企业会计目标的分歧便不存在了,不论是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资源提供者抑或是其他信息使用者都能透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了解到企业的真实运作状态从而做出理性决策,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目标似乎也不应是现在所谓的为潜在投资者和现有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做出决策的有用信息,而可能是按照相关准则、法规规定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更合适,因为信息使用者能够从浩瀚的会计信息中提取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也能够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不幸的是,现实中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知识的不完备性使人们不能找出所有可行的行动方案;未来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预见能力的有限性,人们不能对所有方案的未来可能结果给予预先准确的估计;各种方案的预期结果的不可比性使得决策者不能作一套统一的价值体系进行衡量和比较。因此,人们的行为动机是“愿意理性,但只能有限地做到”。即有限的理性,这种有限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就是人只能在客观条件约束下去寻找能使自己感到满意的行动方案。企业资产委托者(即资源提供者)和现有、潜在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集是不等的。对委托者而言,他们在选择适当的资产受托者之前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专业胜任能力、工作经验、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考核和评价。在委托者将资源托付给受托者保管经营时还制定了很多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措施对其行为加以约束,可以说,委托者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对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对委托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财产的保值增值,是企业的成长性和长远发展能力。因此,他们要求会计信息能反映客观事实,以反映受托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相应地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力以独立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注重报表的编制过程和政策选择,以洞察受托者的选择动机。对现有和潜在投资者来说则又是一番景象。他们所拥有的信息集比资产委托者要小。投资者往往会拥有一个投资组合,不可能对组合中每一个企业都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甚至实地走访,做决策依赖的绝大多数信息来自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投资者进行投资往往并不打算对一个企业进行控制或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投资组合是在经常变动中的。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虽然根据过去的信息对现在和未来经营状况有一定的预见能力,但过去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的经营状况之间相关性如何并不明确,而且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外部投资者对未来预测是有差别的。所以对投资者而言,拥有对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是至关重要的。理所当然地就会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以他们为中心,根据环境政策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为其提供更有用信息,注重报表的结果,只有结果才与他们的投资决策最相关。由上述分析可见,在理性人假说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和很强的计算能力,不管是现有、潜在的投资者还是资源的所有者他们都能够透过企业提供的公开信息了解到其实际运行情况,此时并不存在会计目标上的分歧,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似乎更合理。正是由于对理性人假说的怀疑和挑战,现实中理想状态不存在,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委托者相对拥有较多信息而投资者则较少。因此资产委托者更关注客观的会计信息以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现有、潜在投资者则关注相关的会计信息以帮助其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由于委托者和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显然,笼统地说信息不对称并不能解释会计目标认识分歧的原因。以下将从委托者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差异分析他们对会计目标的不同认识。

(2)信息不对称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信息是完整的,决策者都拥有做出决策所需要的完整信息。微观经济学领域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效用理论等都假设信息是完整的;财务会计领域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MM理论以及股利政策无关论等无一不假设信息是完整、全面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对称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教授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在《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证明了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怎样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分别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契约及如何对当事人行为进行规范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交易中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即交易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其理论主要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信息优势一方可以如何通过向信息劣势一方传递对自己有利信息获益以及信息劣势一方如何通过机制设计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行为选择的问题。企业外部投资者、资产委托者与企业管理当局的信息掌握程度是典型的不对称信息分布。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应用是委托—代理模型,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源于委托—受托的代理关系。由于委托者利益和受托者利益不完全一致可能出现受托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委托者利益次优化,甚至损害到委托者的利益。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委托代理成本增加。为减少委托代理的信息不对称通常的做法是加强对受托者的监督和设计出更好的激励方案,但这些措施同样会增加代理成本。当论及到企业会计信息时委托者自然希望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受托资源保值增值情况,透过企业会计信息减少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地减少代理成本,确保双方利益的一致。现有、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后者委托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即通过加强监督和激励机制减少与受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主观和客观上的可能。对于前者而言往往不存在客观上的可能,尤其是潜在投资者。因此,减少现有、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信息不对称只能依靠外部机制的设计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希望企业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就成为必然选择,认为披露的信息多多益善,唯恐有什么信息被遗漏,更加注重报告的结果信息。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外部委托者、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会计信息的需求,而委托者和投资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异则产生对会计应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的分歧,这种分歧是难以消除的,但随着社会机制健全和外部环境改善可以减少这种分歧,即依赖于有效的资本市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与公司生产、利润、管理水平及发展前景等有关的全部信息,包括公开披露的信息和企业内幕信息。因此,在有效的市场里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公布了某公司的重要信息,其股价会立即发生变化,以全面反映新信息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可据此推测企业的真实业绩和管理水平,做出相对理性决策。

(3)有效市场假说。1970年法玛(Eugene Fama)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这一理论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者如果根据获得的一组信息而无法获得额外盈利,那么,就可以认为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换言之,也就是认为证券市场上的股票现行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同步反映和消化了该股票的全部信息。法玛根据股价反映信息程度的不同,将有效市场理论分为三种形态: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和强势有效市场。在强势有效市场下股票价格能反映出全部公开信息和企业内幕信息,能反映出完整、真实的企业生产运作状态,只要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利益相关者便可据此做出相关理性决策,会计只需要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此种情况下并无相关信息和不相关信息的区别,企业的全部信息都反映在股价变化中了。在弱势有效和半强势有效的市场上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总是保留部分内幕信息,这部分内幕信息是可以用来赚取超额报酬的,股票市场上往往是零和博弈,管理当局的超额报酬往往要以委托者或投资者的损失为代价。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非强势有效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往往根据企业传递的信号来作出相关决策(股利发放、新股发行、增资扩股等)。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当外部投资者意识到他们比内部管理当局知道的信息要少的时候,他们会充分考虑管理当局利用私下信息来获取个人利益的因素。目前资本市场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和资本的趋利避害性流动,社会资源逐渐分散化。结果在大多数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较分散,这样一个个小股东可能基于个人成本效率的约束并不愿意去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他们更多的是利用企业披露的公开信息进行决策,但由于管理当局与投资者间关于企业真实运行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共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信息非常敏感,稍有偏差即会认为管理当局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炒作,结果很可能是终止对企业的投资,导致企业股价下跌或融资失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资者和管理当局之间博弈的最终结局是管理当局提供相对真实的对投资者做出合理投资、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合理的。虽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股权的分散化,决策有用观开始出现并渐趋流行,但受托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在公司治理中仍然得到重视,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公司治理领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管理当局与日俱增的高薪引发的不满,敌意并购涌现,股东诉讼案件激增,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以及内部人控制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根源都在于公司治理中管理当局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更确切地讲,管理当局掌握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管理当局带来超额报酬,这种报酬的获得可能会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资源提供者迫切需要了解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尽量避免内部人控制给其带来的损失。此外,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股权分散情况下股东缺乏动力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的弊端。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有能力也更需要了解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从这方面来看,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反映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客观信息是所有者的必然选择。这一事实则支持了经管责任观。

三、会计目标的理性选择

(一)代理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会计目标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分歧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根源,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各种观点都有其独特视角,由于造成会计目标分歧的因素将会长期存在,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只会是某种观点占主导,而不可能完全替代另一种观点。经济学视角下对会计目标的解释可由(图1)表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种多样的,除资源提供者之外,还有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他们不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但他们同样对会计信息存在需求,要依赖会计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因此,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除了有关经管责任方面的内容外还有其他内容。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愿意理性但只能有限做到,所以他们对会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有各自的偏好。资源提供者自然希望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判断是否达到了资源的保值增值。而其他使用者对企业的关注则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视界,他们更希望能从会计信息中得到与其决策相关性更高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之所以是有限理性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是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要求进行更多的披露,而资源提供者与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获取途径的差异导致了信息披露的侧重点的不同。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极为有限,主要依赖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因此,为了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需要企业披露更多有用的信息;而资源提供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则更多,对企业实际运行状态更加了解,因此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且由于种种顾虑并不总是愿意企业过多地披露信息,即便要求披露也与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不完全一致。证券市场的有效程度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是直接相关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证券市场无法达到强势有效,即管理当局仍保留有部分内幕信息,为消除因这部分内幕信息可能给市场参与者造成的损失,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又有分歧。证券市场上的参与者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是推动市场向理性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有能力也更需要了解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市场上频繁的交易活动则多是由个体投资者促成的,他们进行市场交易更多地带有投机的因素,因而非常关注会计信息对其决策的有用性,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上的劣势导致了市场上噪音的存在,为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促进市场的理性发展又不得不考虑个体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受托责任观

会计目标的不同观点使会计目标的定位呈现两难的选择。将其定位为受托责任观的前提是存在明确的、可辨认的委托代理关系。目前情况下将会计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和资本趋利性流动,社会资源逐渐分散化。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已经十分分散。这样,中小股东可能基于成本效益的约束,并不愿意去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对管理当局的经营进行监督,而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公司管理当局做出的种种决策。这样,原本明确、对应的委托代理关系开始逐渐模糊化,原本在狭义受托责任下既定的委托代理决策逐渐演化为个人的决策机构———在股票市场上“以脚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此时,投资者就迫切需要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借以降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除资源的委托者之外还有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因此,将受托经管责任扩展到经营者与业主、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的广义的责任关系是不恰当的。管理当局与资源所有者之外的其他信息作用者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仅仅是一种经济往来关系或义务关系。同时,严格意义上的受托责任产生于两权分离,在两权分离之前会计目标是难以用反映受托经管责任来表达的。即使是目前也仍有大量的企业不存在委托—受托关系,有效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同样无法作为其会计目标。

(三)决策有用观

将会计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观的前提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健全的信息质量监督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成熟而理性的投资者。目前情况下将会计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有效性的制约。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市场的非强势有效,同时信息不对称现象又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这就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供了条件。其次,信息质量监督机制和披露机制亟待完善。新世纪初,安然、施乐、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表明目前信息质量和披露机制仍然令人担忧,同时这些财务舞弊案件也是对决策有用观的沉重打击———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没有帮助决策者做出有用的决策反而误导了决策者。为了打击“数字游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原主席阿瑟?利维特(Arthur Levitt)多次谈到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并在其演讲中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为目标提出诚信、透明、公允、可比和充分披露等信息质量要求,利维特要求的质量标准侧重于信息的表述与披露。这些表明,即使在美国信息质量监督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并不让人满意。再次,一般理性的投资者多指机构投资者,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能力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庄股现象、大股东掏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等现象的始作俑者多是机构投资者,因此,机构投资者的理性目前是值得怀疑的。另外,即便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在资本市场中其所占比重很小,市场上频繁交易的是中小投资者,他们由于能力和可获得资源的限制难以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做出理性判断,从而导致了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噪音。最后,资本市场的运行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体制决定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分配方式;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无论人们采用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国民经济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强或弱的波动,并呈现出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再到繁荣的周期性特征;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经济政策都会对资本市场上交易活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减弱了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的关联性。会计目标的两难选择表明对于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强调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那么可行的选择就是同时考虑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非是矛盾的或排斥的,相反两者之间具体某些交集。受托责任观下,根据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就此解聘本身就是一项决策;而决策有用观下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受托责任决策,是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的体现。因此,我们认为会计目标的理性选择应是融合观。赵德武(1997)从融合的角度提出:会计目标在于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表现在有助于经济决策和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两个方面,无论是反映受托经管责任还是有助于经济决策,都是通过会计提供信息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会计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和有助于经济决策可以看成是会计的两个相互补充的具体目标。葛家澍、杜兴强(2005),魏明海、龚凯颂(2006)也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根本上并不互相排斥,可以互相融合。准则制定机构如英国ASB、IASB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阐述会计目标时也采用了融合表达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珉:《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沈艺峰、沈洪涛:《公司财务理论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吴水澎:《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吴联生:《会计研究起点理论述评》,《会计研究》1998年第10期。

[9]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论述文观点在哪里 篇3

全文分三个部分, 其中1、2段和11~13段重在写人类,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此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以蚂蚁为主的许多小生物的一些行为现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蚂蚁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故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小生物,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仅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文章最后,作者提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就呼应了文章所持的“个体”微不足道、“群体”智慧无比的观点。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作者的针对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尤其是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作者的思想是深邃的,他挑战传统、正视人类自身缺陷的独到见解,更令人敬佩!

我们在阅读论述文时,如何分析论述文中的观点呢?

标题一般有总领全文材料或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作用,或表明议论的话题或中心,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答题时往往只注重正文部分,而忽视了其它部分,包括标题。这是个不好的习惯。阅读论述文,首先要明确,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在什么领域,有什么发现,文本介绍了一种什么理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标题往往就是切入点。以本文为例,作为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标题为“作为生物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论述说明的对象是生物,而“社会”本来是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显然,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个标题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互为比照,让读者想到人类和生物有极多的共性,意在提醒人们不可忽视这些群居的生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它们有我们人类共同的特征。这样就能轻易把握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关注文中材料

——解读观点的依据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如本文第一段是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个材料中,作者把人类比作是蚂蚁,采用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的的活动“生物化”,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继而又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热情赞美了群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等,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注意,作者在此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比照,水到渠成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肯定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等生物也有社会行为,赞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作者始终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而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又都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那么,这些材料的运用除了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外,更是为了彰显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这样,从所运用的材料入手,就能理解材料的含意,弄清作者引用的意图,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关注重要句子

——解读观点的关键

什么是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对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内涵比较丰富,或结构比较复杂,或表达比较独特,不一而足。

本文中“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这句话内涵就比较丰富。首先要辨析区分这是谁的观点,即区分是“我论”还是“他论”。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句话生物学界认同吗?人类社会认同吗?作者认同吗?联系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生物学界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原来是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从而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而作者却认同“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是“我论”。

又如文中“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句就是表达比较独特的句子,它取譬设喻,表达形象。这句话出现在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而我们人类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

nlc202309051603

关注设题规律

——解读观点的助手

在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上,以下这两点常常成为命题者的命题角度:(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是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而干扰项又常常从以下几方面设置:(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4)因果颠倒。

在用以上方法对文章有了宏观把握后,在熟知设置选项的基础上,再审读选项,微察病理,比照原文,定位提取,认真甄别,辨析筛选,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练习

[练习]

阅读以下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然而,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两片水域,科学家所看到的美和艺术家所看到的美是两回事。科学家的灵性是理性领域的飞跃,而艺术家的灵性则是感觉上的升腾。当然,科学家离不开感觉,然而他们的武器是实验与逻辑推理,于是他们追逐的更接近自在的本体,更接近那浑蒙中的大造之美,他们的公式是对宇宙大秩序的描述。艺术家所追求的美,无论是诉诸声音、色彩,还是形体、动作,不过是对这种大秩序的皮相之判,“深刻”云者,不过是透过皮相,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的消息,这当然也是一种诗意判断。在科学的领域,美的存在是一种发现,譬如狄拉克的公式,它具有证误性,实验证明不合此公式者即错误。而在艺术的领域,美的表现则是一种对天地大美的临摹,有的属于天才的临摹,有的则是拙劣的临摹。他们有文野之别,但不具证误性。艺术的作品有时会从“理”中游离出去,严羽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这种游离,不能距事物的“理”太远,艺术也许不契同于“理”,但决不可与“理”为仇寇。只有当艺术遵循着大造的根本道理——秩序时,她的游离才不会杂乱无章,不会是怪乱脏丑的。陈省身先生的“简洁、漂亮”的四字科学箴言,对至极的、美奂的艺术同样是适用的。

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心理学是比较接近艺术的一门科学了,但是弗洛伊德并不希求艺术家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他的思想,如达利希图做到而被弗洛伊德所拒绝的。同样科学家所论证的“弦”,也和李可染先生平生所画的唯一的一幅荒诞无稽的画“弦”——一根漫缠胡绕的线,毫无共通之处。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

下列对“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证明的观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用画表现科学的“弦”是不严肃的。

B.科学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不相融的。

C.艺术没有办法表现科学的东西。

D.科学家的论证观点和艺术家的表现不同。

[参考答案]

A (材料的第一段写科学和艺术的区别,从科学家和艺术家看到的美的不同,解说二者在对美的理解和发现方式的不同,并引入一个概念“理”,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艺术家看到的美是“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所以二者有区别,但表现的却都是自然。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考查的也是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能力。要理解的语句是对恩师用画表现科学中的“弦”这个事例的总结,本段开头说道:“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这是文章的分论点。那么,以下材料就是用来支撑这个论点的。或者说要要证明的观点“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思路,往上推可以看出,作者列举这个事例的目的是解说由论点生发的几个分论点,即选项B、C、D三项体现的思想,而A项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了“滑稽”这个词语)

观点论述题 篇4

36.公有制经济是指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错误)

37.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误)

40.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正确)

41.讲效率优先就不可能兼顾公平。(错误)

先富不会带来共同富裕。(错误)

42.43.效率与公平应当并重。(错误)应正确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44.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错误)

45.股份制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没有社会制度的归属性。正确。(1分)

33、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本命题错误。(1分)

34、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错误。(2分)

45.国企改革就是实行私有化。(错误)

46.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抓大放小”。(正确)

115.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同步进行。(错误)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50.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正确)

5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错误)

52.民主是目的,不是手段。(错误)

5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

54、人权高于主权。本命题的错误的。(1分)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理想建设。(错误)

5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正确)

57.在我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正确)

5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错误)

59.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要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错误)

1.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沿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错误)。

60、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正确)。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0、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错误)。

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是一致的。(正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错误)。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60、香港和澳门被外国势力侵占后实行殖民统治,沦为外国的殖民地。(错误)。

60.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错误)

6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错误)

62.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确)

63.“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正确)

147.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正确)

2.台湾问题绝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正确)。

材料题

2.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摘自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

请回答:(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

(3)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切实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和谐社会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气氛,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有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具有重大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

①是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经济。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要靠发展,关键是经济发展。

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具体利益的矛盾。处理这些矛盾,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是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更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的稳定有序、安定和谐,既要靠法治,又要靠德治。要把社会的他律和公民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

⑤是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

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2、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现实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10分左右)

2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制度保障。(10分左右)

五、材料分析题

1.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材料分析题

电信营销论述题 篇5

1.1.现在手机的价格以及通话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但仍然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请分析。

答案要点:这些消费者大多出于求实动机,他们看重的是手机的迅速、准确以及便捷等实用性能。

2.2.运营商各种优惠活动都能促进消费者使用电信业务,请分析这些消费者的购买目的。

答案要点:这些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从购买动机来看求廉心理比较明显。

3.3.现在一些茶室或休闲吧开始引入宽带业务,请分析经营者这样做的原因。答案要点:经营者这样做是为了购买通信产品后,增加其经营效果,是典型的求利消费动机。

4.4.分析集团客户在通信产品购买的时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要点:环境因素、组织机构因素以及个人因素。

5.5.请简述产品寿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并以电信的一种产品为例,简述此产品属于哪一种阶段,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答案要点:产品寿命周期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它是以销售额和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的变化来衡量的。在我们电信公司目前的小灵通业务属于投入期阶段。因为小灵通刚投放市场,可能存在很多缺陷,信道不多可能接通率不是很高,小灵通手机生产批量小,生产成本高,用户对小灵通不熟悉,不了解。

毛概论述题 篇6

1、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可续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

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和根本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基本点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内在要求,就是把我们的一切工作与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充分相信本国人民的力量,主要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

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闭,更不是保护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代表着时代和世界的潮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增强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又可以实行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

4、如何理解和评价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

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意外,还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分配方式具有客观必然性: 1,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决定的。

3,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意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5、.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观点论述题 篇7

筅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巩湘红

近年来, 许多有关阅读理解的研究都表明, 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在头脑中构建一种思维模式的过程。这是一个以理解为目的,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 不断进行推理的过程。本文作者对中国学生论述文阅读中的推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析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中国二语读者的在线跨题推理的影响, 以及跨题推理与再现思维表征之间的关系。

一、图式理论与篇章处理模式

根据Horiba的观点, “图式”是指人类头脑中存在的整体知识以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将这一图式观点运用到二语阅读中就是指已被读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怎样让这些新信息加工到读者的知识库中去的过程。事实上, 理解篇章很大程度上是读者基于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推理或利用已有的信息对读到的东西进行信息加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做出推理形成篇章的整体连贯, 而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会影响到推理的过程。Schnotz指出, 篇章处理过程中的许多推理都是“图式驱动的”。另外, 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从最小的文字单位开始 (如音素、词素等) , 通过解码而确立文字的意义, 然后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现实的推理、预测加以修正, 得出正确解释;与此相反, 自上而下信息处理则从高层次信息出发, 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对将要输入的信息进行推理、预测或提出假设, 然后层层向下推进, 对推理、预测或假设加以肯定或否定。

二、在线关联推理中的跨题推理

一些研究者指出, 向后推理起到了建立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作用, 维持了思维表征的局部与整体连贯性, 因而对理解篇章至关重要;向前推理虽对阅读理解有积极意义, 但因它们不能帮助读者建立起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显得可有可无。Narvaez&van den Broek's总结认为决定推理是否在线产出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是它们能否构建读者思维表征的整体连贯, 而应结合推理产出的基本模式作全面性判断。

由于研究者们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 对在线推理的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作者采纳邹启明教授的分类法, 根据在线推理的性质和特点将它们分为向后推理、向前推理和拓展推理三大类。向后推理可分为连接推理、跨题推理、延伸推理、指代推理和语义推理。向后推理中的跨题推理指的是读者对不同篇章主题下的命题做出的逻辑连接, 目的在于构建读者思维表征的整体连贯。因为跨题推理帮助读者建立起篇章的情景模式和宏观结构, 它们对篇章的理解和回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者认为, 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推测、连接先前主题下的命题比推测、连接同一主题下的命题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 因此, 跨题推理的产出比其他在线关联推理的产出要困难得多。

基于以上理论背景, 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目的, 作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第一, 二语读者做出的跨题推理是否对他们的论述文阅读理解与记忆有积极影响。

第二, 在读内容熟悉度不同的文章时, 二语读者做出的跨题推理是否不同。

第三, 不同语言水平的二语读者做出的跨题推理是否不同。

三、实验与实验结果分析

28名学生参加了实验, 其中14名是来自青岛某中学的三年级学生 (高水平组) 。另外14名是来自同一学校一年级学生 (中水平组) 。所有学生按英语水平和阅读材料分为A, B, C, D四个组, A, C组阅读内容熟悉的材料, B, D组阅读内容不熟悉的材料。实验材料由两篇短文组成。一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另一篇介绍流行于北美和加拿大的土拨鼠节。

实验运用有声思维和书面回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 作者明确要求受试者报告他们对每一个句子的理解和处理情况。经过短暂的有声思维训练后, 受试者一句句读实验材料, 每读一句便用母语或英语说出他们对句子理解和处理的方式或过程。有声思维结束后, 受试者立即根据自己的记忆用中文或英文写出书面回述。28名受试者的有声思维过程均被录音, 数据被原封不动地转换成文字。

作者对收集到的有声思维和书面回述的数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得出以下结果:

书面回述材料反映了读者头脑中再现的思维表征。作者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了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书面回述的影响。结果再次肯定了二语阅读过程中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阅读理解和记忆均有影响。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跨题推理与书面回述分数显著相关, 也就是说, 在阅读过程中倾向于做出更多跨题推理以构建思维的整体连贯的受试者在阅读理解和记忆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受试者。因为跨题推理能促进读者建立起篇章的情景模式和宏观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便能依靠跨题推理进行深一步的理解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准确的思维表征的连贯。

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语言水平对跨题推理也有显著的影响, 即受试者的英语水平越高就越倾向于做出更多的跨题推理。这种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在阅读过程中, 由于中级水平的读者不得不将大部分认知资源投入到一些低层次的信息处理中, 比如单词解码等, 他们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进行高层次的信息处理, 比如产出跨题推理。

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发现在读内容熟悉的文章时受试者做出的跨题推理更加复杂和全面:它们不仅连接了相邻的两个不同主题, 更多的是在不相邻的主题之间进行连接;相比较而言, 在读内容不熟悉的文章时, 受试者多倾向于在两个相邻的主题之间寻找逻辑关系。这是因为图式是结构化的, 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而清晰, 这种结构化的关系知识能促进更为复杂的思维表征的构建。

另外, 高水平组受试者倾向于从篇章内容或修辞结构中构建思维的整体连贯, 而中水平组受试者却更多地从关注词的转换, 如关键词的变化等来发现不同主题下的逻辑连接。这种普遍的倾向似乎是正常的。中水平受试者的大部分精力被消耗在低层次的辨认、解码过程中, 由于他们对目的语的掌握有限, 少量的有限的认知资源不足以促使他们关注高层次的信息, 比如篇章结构等;而高水平受试者的英语水平明显高于中水平受试者, 将篇章信息连接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任务变得相对轻松、容易。

题目熟悉度影响到中国二语读者论述文阅读过程中的在线关联推理和阅读理解。在读内容熟悉的文章时, 中国二语读者倾向于产出更多的跨题推理。语言水平也是影响跨题推理和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读者注重建立篇章命题之间的联系, 能够将自己的背景知识与篇章内容相结合, 建立起篇章的情景模式和宏观结构。中水平读者过分偏重词、句等语言形式上的理解, 忽视了篇章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而无法成功地建立起篇章的整体结构, 导致记忆的错误或理解的偏差。

跨题推理对阅读理解和记忆有显著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读者既能根据他们的图式建立篇章的情景模式, 利用背景知识处理篇章内容, 又能发掘篇章命题之间隐含的逻辑或相关关系, 他们就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 体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篇章处理特点, 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Horiba, Y.Comprehension processes in L2 reading:language competence, textual coherence, and inferences.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8, 1996.433-473.

[2]Narvaez, D.&P.van den Broek.The influence ofreading purpose on inference generation andcomprehension in read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 913, 1999.488-496.

[3]Schnotz, W.Selectivity in drawing inferences.In Rickheit, G.&H.Strohner, eds.Inferences in TextProcessing.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B.V., 1985.287-326.

[4]Shiro, M.Inferences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In Coulthard, M., ed.Advances in Written TextAnalysis.Rouledge, 1996.167-178.

[5]van den Broek, P.The causal inference maker:towards a process model of inference generation intext comprehension.In Balota, D.A., G.B.Flores d'Arcais&K.Rayner, eds.Comprehension Processes in Reading.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0.423-445.

阅读考试中观点分析题的题型分析 篇8

一、延伸型

例①阅读议论文《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2008年山西省中考题)

题目:读完全文后,给你的人生启示是——。

以上这道题,要求考生运用作者的观点,谈自己的生活感受。这道题的特点,首先考生必须与作者的观点一致,考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开放度。但考生应从考题中的“人生”一词拓展开来,从“有些话”中,选择角度切入,这里应该有很大的开放度。考生可以从“一些恭维好听的话”这个角度去回答,示例:人生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因而要选择欢乐与通气、潇洒与轻松、恭谨与谦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也可以从“一些批评难听的话”这个角度去回答。示例:对于一些冷漠无情。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不知轻重、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话语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

二、参考型

例②阅读《青春的门槛》(刘心武)(2008年大连中考卷)

题目:作者说要“义无反顾”、“欢欣鼓舞”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

考生可以根据作者文章中的观点作为参考,可以依照作者的观点。进行阐述,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考生有选择其他观点的权利,这道题比上道题,观点和阐述的角度都比较开放。考生可以从责任和义务、人生理想、学习知识和如何成才,自我价值的实现、珍惜时光等任选一个角度来谈都可以。只要从正面说,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即可。

三、选择型

例③阅读《不画别人的风景》(谭延桐)(2008年江苏宿迁市中考题1

题目:文章第⑥节说“不去‘画别人的风景”,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

这道题要求考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选择,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结论。考生可以赞成作者的观点,示例1:我同意作者观点。我曾经完全照搬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我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我发现,他的方法并不适合我,因为我和他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去画别人的风景。也可以否定作者的观点,示例2:我不同意作者观点。我初学打乒乓球时,模仿教练的一招一式,水平提高很快。所以,我认为,画别人的风景还是有必要的。

有时考生还可自立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比较型

例④阅读《破茧成蝶》(2008年黄石市中考题)

题目:明朝诗人于谦《石灰吟》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曾在深山,像蚕一样“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它在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的“痛苦”考验之后,才赢得了“清白”昭世的美誉。这首诗与《破茧成蝶》一文同样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所言之“志”是否完全一样?你认为《石灰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这道题从作者观点的得来的方法人手,将《破茧成蝶》与《石灰吟》联系起来,让考生比较这两篇诗文所言之志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题型。首先要判断,一样还是不一样。然后再结合两篇诗文的具体内容回答原因。示例:不完全一样。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

五、探究型

例⑤阅读摘自《世纪水荒》短文(有删改),(2008年浙江嘉兴市中考题)

相关链接

材料1:我国工业废水、第三产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在1997-2004期间增长18%;到2000年,我国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80%以上,但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几乎任意的排放,污染了大多数河流湖泊而导致出现水质性缺水。(摘自邹蓝《中国水危机》)

材料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嘉兴地区二、三类水体(达标引用水)占50%;到2000年,境内嘉兴已无合格地表,引用水源。水体污染——水质性缺水——大量开挖深井,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另一种可怕的灾害——地面沉降,我市因此蒙受85亿元的损失。(摘自《嘉兴日报》)

材料3:根据嘉兴市政府规划。太湖引水工程一期(至2010年)计划投资302亿,嘉善、平湖将从太湖太浦河取水;海宁、海盐、桐乡、南湖区和秀州区将从太湖吴娄港引水。(摘自浙江在线)

题目:请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的材料,就嘉兴水危机问题进行比较探究,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不超过60字)

上一篇:暑期“三下乡”总结下一篇:中药饮片相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