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29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近日,一直在反复拜读,深思默想,内心颇为激动。文章提出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命题,思考了“领导干部应该怎么转、怎么做”的问题,强调了“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头脑清醒至关重要,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的要求。文章言语质朴,思想深远,对我个人未来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性,在这里,我谈一些内心的感想和体会:

一、要勤学善思,不断强化发展为民意识

卢书记文章中开篇就阐述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民”,这一个质朴的道理指出了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向,这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是否促进了发展,是否促进了为民发展?同时,指导我在今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要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为民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认识到作为从事基层党建的组工干部,虽不直接抓经济发展,但我们的工作和经济工作不是“两张皮”,绝不能游离于发 1

展之外,自觉地把工作放在服务发展的大局当中,放在服务群众的大局当中,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发展为服务群众出谋划策、积聚力量、营造氛围。

二、要常念忧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卢书记在文章中,深刻批判了当前“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问题,言语切中要害,针砭时弊。在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中,又阐述了要毫不动摇,持续发展的要求。读到这里,我对照自己,比照工作,深深感到自己欠缺了“生于忧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路途中也必然会有打滑的脚步。怎样避免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常念忧患,心存谨慎,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客观认识到自己面对的问题,冷静正确的判别自己应迈入的下一步。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多正视工作中的“短板”,从基层党建的薄弱领域主动出击,从党建工作的落后单位主动抓起,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加大工作力度,保持工作韧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要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句话说 2 的好:“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针对领导干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落实好党的政治路线,卢书记的文章进行了实际中肯的阐述,抓住了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这一关键环节。结合自身实际,这就要求我在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上,要真正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展工作,要在工作中精益求益,真抓实干,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多办具体事,多干实在活,不说、不做没作用、副作用的话和事,让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利于群众,对得起人民。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转变领导方式的重要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支配行动。要转变领导方式, 必须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当前我们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需要着力强化五种意识。

要强化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 不足以谋一时。”作为领导干部, 要眼中有形势, 胸中有全局, 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古今中外, 凡是成就大业的风云人物, 无一不是顺应大势、把握大局。领导干部只有站位全局, 才能大有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民力, 民生关系发展, 发展决定民生。有发展才有民生,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因此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始终坚持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把握、去谋划、去运作、去开拓, 自觉在大局下思考, 在大局下行动, 做好战略谋划、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对一个政党来讲, 负责任是我们党执政最重要的基础;对一个社会来讲, 负责任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对一个家庭来讲, 负责任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最重要的基础。同样, 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讲, 负责任也是体现价值、推进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河南崛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发现问题是水平, 解决问题是能力。作为领导干部, 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不能一讲工作就十全十美。要通过深入学习“何平九论”进一步清理责任意识方面的差距。有的单位领导责任心不强, 工作推诿扯皮, 绕着矛盾走, 不敢抓不敢管, 单位一盘散沙, 事业必定会走向衰落。凡是事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单位, 必然是有高度负责的一把手。只有落后的领导, 没有落后的群众。什么责任都不负, 何谈敢于担当?要敢于担当, 就必须强化责任。我们有许多困难要攻克, 有许多矛盾要破解, 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迎难而上, 真正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忠诚履责、尽心尽责。

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是转变的重要途径。谈转变, 不能不谈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以来, 我们的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 但仍有不少同志习惯于老方法、老思维、老程序, 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把创新意识植入脑子里。创新要有创新的意识, 要有创新的追求和动力, 要有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社会保障, 都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特别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已经起步, 如果仍处在创新意识不强、破解难题办法不多的状态, 就不能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因此, 领导干部通过学习, 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自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努力推进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 力争各项工作、各个层面都有新突破。

要强化为民意识。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从事民生工作, 更应强化为民意识。转变领导方式, 首先要明确发展目的, 就是以人为本、为民惠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各项工作都是民生工作, 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每位同志都是为民的窗口, 要从人民受益、群众满意的角度多想问题, 多做工作, 自觉把自己作为为民的窗口和旗帜。

要强化求实求效意识。转变领导方式, 关键要转到实干上。口头马列主义不是真马列。求实求效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同时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也不容忽视, 一定要在求实求效上下真功夫, 坚持“四个重在”, 求真、务实、重干。坚持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 把求实求效的作风彰显在工作的各个环节, 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真正使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转变工作思路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关键环节

所谓工作思路, 就是在对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工作运作的方向、途径和结果的整体把握和谋划。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 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所以说做任何工作, 都要首先准确把握情况, 理清工作思路。

要突出重点。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有工作重点, 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 就不会有创新, 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就是敲不到点子上。要理清工作思路, 就要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 正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 牢牢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重点工作来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要学会“弹钢琴”, 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基础上, 增强工作系统性和协调性, 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要破解难点。难点是推进工作、提升水平的最好突破点。有时难点与重点可能是重复的。去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解决热点, 实现了重大突破;以研究破解“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的重大课题为契机, 努力破解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带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些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要重视热点。民生问题的热点很敏感, 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当前的信息社会, 热点问题一触即发、一炒就大。这也是对我们领导水平、领导方式方法的严峻考验。要善于利用集体的智慧解疑释惑, 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积极化解、平息社会不稳定因素,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举起亮点。亮点是带动事业前进、提升部门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努力举起工作亮点, 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思路, 也是争先创优的具体体现。去年河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中就涌现出不少亮点, 比如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带动就业、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伤保险、老工伤人员纳入基金管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军转干部安置、新农保试点工作等, 都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继续努力, 争取创出更多在全国叫得响的亮点工作。星星点灯, 照亮天空。没有亮点的要努力培育亮点, 有亮点的要使亮点更亮。大家齐心协力, 努力推动事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部门形象得到更好提升。

三、转变工作方法是转变领导方式的根本途径

从宏观上讲,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领导主要是宏观问题,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说的是在具体工作上的转变方法问题。转变领导方式说到底还要落实到具体工作方法的转变上。方法科学, 事半功倍;方法不当, 事倍功半。当前, 要转变工作方法, 就要以“三具两基一抓手”为指导, 改革、改进工作方法, 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见到实效。

要注重找抓手。抓手有时指载体, 有时是指项目, 有时是指办法。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有效的抓手。其实抓手就像一个点, 找到了抓手, 可以以点带面, 带动全局。这个抓手首先要找准, 抓手找不准, 抓偏了或者抓空了, 就失去了其抓手的意义, 只有抓手找准了, 才能提升整体工作。重点、难点、热点、亮点、试点, 有全局性、关联性、突破性, 把握上述几点, 找准其中一点作为抓手, 就能把工作真正抓实、抓出成效。实践证明, 工作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难点和瓶颈问题, 往往是带动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困难和问题, 把问题找准, 把抓手抓牢。其次要抓紧, 抓手抓不紧, 工作不到位, 照样提不起整体工作。最后要抓实, 抓手一定要抓实, 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求得实效。去年我们紧紧抓住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这一抓手, 有力促进了就业、人才各项工作的开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后要以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体系为抓手, 深入研究破解构建两大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带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要注重打基础。基础管长远, 管持续。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坚实的基层基础工作是实现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 我们做了一些基础工作, 但还不够扎实, 抓基层、基础重点还不突出。关于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借鉴先进省市经验, 抓紧出台基层平台建设意见, 切实加强督促检查, 真正抓好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方兴未艾, 大量的工作都在基层, 各类就业服务活动的开展、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人力资源交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工作都要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如果基层基础工作做不好, 事业的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效能也不可能提高。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少做一些“短、平、快”的面子工作, 多做一些虽然见效慢、不起眼、但是管长远的基础工作, 在筑牢事业发展根基上多下功夫。凡是承担基础工作的单位, 都要理出一两项重点, 制定标准, 扑下身子抓好落实。

要注重抓具体。卢展工同志提出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思路, 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这是转变领导方式的根本途径。具体很重要, 基础很重要, 抓手很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实际上, 一具体就要气力、就要水平。目前我们的领导干部常常是听汇报多, 抓具体少;安排部署多, 督促检查少;宏观指导多, 微观管理少。一项工作布置下去, 下边是如何落实的, 具体操作得怎么样, 很少主动督促检查, 跟踪问效。上级宏观要求, 下级宏观汇报, 只管大方向, 不问具体事, 对具体工作情况一知半解, 这是十分可怕的。所以说,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善于抓具体。一项工作开展前, 要带头搞好充分的调查研究, 情况掌握得尽量具体一点, 政策措施的制定要尽量操作性强一点;推进过程中要多分析实际情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仅如此, 还要搞好督导检查, 建立监督机制, 对照进度安排, 跟踪检查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 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有序推进, 落到实处。■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一、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即让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新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下面以高级中学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向大家介绍。教学这节内容之前,我让学生阅读了本节教学内容,上课时又用了十几分钟时间进行了详细讲解,而后向学生提出:“该公式只有这一种推导方法吗?有没有其他方法?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这样学生之间展开了探讨。几分钟后(因课时时间而定),我给出新途径的推导要点:“我们已学过‘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那么过一已知点作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是否可求?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否可求?两点间的距离又是什么?”十几分钟后,大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通过此途径推导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而后再让学生补充、完善,使公式完整。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命题的推导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已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主动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调动和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既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又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学习并非一定是定理或命题,各种习题、练习题稍做加工完全可以利用,只不过是转换一下问法,或增加难度,或降低难度,或递次增加(降低)难度。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数学课堂活跃程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思考范围,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是落实和推广“素质教育”的好方法。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基本做法是将全体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诸多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实现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合作实现这个预期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和技能的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与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是不可分割的。体验性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再提高、再发展。

以高级中学课本《代数》下(必修)的“二项式定理”为例。我们都知道教材中是由几个特殊的公式和组合数公式推理得到的“二项式定理”,并没有给出明显易懂的证明过程,这样既不利于教师讲解(对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不利于接受),更不利于学生自学。我授课时,在讲清教材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最后由教师指点,用“数学归纳法和组合数性质定理2”给予了明确的证明。这样在前一段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清楚地理解了“二项式定理”确实是真命题。这样学生既弄懂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又开阔了知识视野,为今后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同时教材中的部分习题或练习题也可以改变题型或不同程度地降低(或增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小组合作讨论的目的要明确。课堂讨论的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讨论题目或讨论内容,因为“问题与内容”不明确,不利于学生讨论。2. 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问题的适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过易,过易学生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说完、说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间就没有争执、辩论的劲头和追击问题的迫切心理,不便于合作。过难则学生间没有人寻找到解题的思路与线索,致使问题将学生压住,达不到任何训练效果和培养的目的,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小组学习时,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时,问题要适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3. 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要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对各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评价,对有严重错误的要给予耐心的纠正和引导,使学生走上正确的思维轨道;对于讨论正确的结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激励,使学生有兴趣和激情加入到今后的合作讨论中,为今后工作中的合作科研打下良好基础。4.在小组合作讨论分组时要不拘一格。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小组合作在分组时根据情况可以人多,可以人少,可以同桌共同合作,还可以由学生自己组合形成不同的组别,这主要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维及使学生有合作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合作氛围。

四、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

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及个人能力进行个体化学习。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转变为主动地“要求去学”。那么,在数学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哪些知识重点听、仔细听,哪些知识非重点听。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有目标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们也应该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

如:在《直线与·平面平行》一节教学时,我根据课节内容和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网页,网页上包括:“1.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如何?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是什么?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是否平行?说明理由。4.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应用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知识的实例?5.练习题。6.思考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基础知识好的学得快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得慢一些。最后教师再由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结合课节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这样的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参与了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认识,学生更易感知,更易接受,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群体科研意识,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更应重视的是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教授;学习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的个体化、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趋向十分明显。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当前课堂教学来讲,无疑是具有变革意义,又是推广、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总之,无论是体验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网络环境的学习都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是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时代的学习方式。它们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有本质区别,既是学生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又是使学生具有个性的前提,同时又是推广素质教育的关键。

(作者单位:阿城师范学校数学教研室)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何平九论》 心得体会

近日,一直在反复拜读省委书记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何平九论》,深思默想,内心颇为激动。文章提出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命题,思考了“领导干部应该怎么转、怎么做”的问题,强调了“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头脑清醒至关重要,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的要求。文章言语质朴,思想深远,对我个人未来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性,在这里,我谈一些内心的感想和体会:

一、勤学善思,不断强化发展服务意识

卢书记文章中开篇就阐述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民”,这一个质朴的道理指出了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向,这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是否促进了发展,是否促进了服务发展?同时,指导我在今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要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结合自身,我作为一名副校长,分包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培养。工作中经常到附属小学,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商榷教育工作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生活中事事处处为广大 1 教师着想,努力为他们创设舒适的办公条件和优雅的工作环境。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团结广大教师,想他们所想,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帮助教师共同成长。通过努力,迎来了同志们的齐心协力,工作蒸蒸日上。

二、常念问题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卢书记在文章中,深刻批判了当前“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问题,言语切中要害,针砭时弊。在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中,又阐述了要毫不动摇,持续发展的要求。读到这里,我对照自己,比照工作,深深感到自己欠缺了“生于忧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路途中也必然会有打滑的脚步。怎样避免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常念忧患,心存谨慎,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客观认识到自己面对的问题,冷静正确的判别自己应迈入的下一步。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多正视工作中的问题,从教研教改的薄弱环节主动出击,从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后单位主动抓起,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加大工作力度,保持工作韧劲,不断思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真抓实干,努力提升各项工作的落实

有句话说的好:“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针对领导干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落实好党的政治路线,卢书记的文章进行了实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通过参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干部现代产业知识培训学习。

一、加强学习是广大干部更新观念,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动员大会上指出: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精神,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我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自觉学习,努力转变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本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智力保障。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学习能力日益成为生存力之根,创新力之源,竞争力之本。我们每个人只有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干部队伍培训成适应科学发展模式的干部队伍,真正实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摆在每一位干部面前的重大抉择,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放弃学习就放弃了明天。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广东“坚持不懈,先行一步,真正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要“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体现,二者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存的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增长、也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也体现规划纲要赋予广东的历历史使命。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给予的“洗牌”良机,也是广东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亦是先富起来的广东人享受发展成果、让经济发展为人服务的必然选择。

三、学习现代产业知识,不仅是一次知识更新,更是一次科学发展理念的再武装和科学发展能力的大提升。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各国与全球高端竞争、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元素比较显著,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有别于传统产业体系。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我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首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其次有利于增强广东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提升广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广东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由之路。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快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政治版图。如果我们不加紧学习,就可能沦为这场变革的落伍者,甚至被淘汰。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广东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也是最大的“工程”,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搞好干部队伍的学习。汪洋同志强调,加强学习,当前要把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作为重点。通过学习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找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通过学习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提高干部招人引技和招商引资的本领;通过学习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以求实之魂 树用人新风

祖岩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兴衰。

(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用人之要,重在导向。用好一个人,树起的是一面旗帜,能激励一大批;用错一个人,寒的是广大干部的心,会挫伤一大片。

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开之际,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讨论形成热潮之时,强力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树好导向用好人。

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也是一道不能回避的难题。

省委给出了答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做到“五重五不简单”——

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三)“用人从古难”,这是一千多年前欧阳修的感叹。用人难,难在识人、难在察人——

有的地方不能全面理解注重群众公认的要求,简单地重“票”、唯“票”,甚至把“票”当成绕开矛盾、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导致拉票、跑票等不正之风比较突出,造成民意失真、“公认”不公;

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四化”方针,把知识化等同于唯文凭、把年轻化目标绝对化,确定干部选任条件死抠年龄、文凭,使一些年龄稍大、文凭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失去机会;

有的地方把政绩简单地等同于“GDP”,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暴露出“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问题;

有的地方仅仅以考试定取舍,过分倚重“分数”,导致“考试专业户”和“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方不能辩证地处理干部资历和能力的关系,简单地以任职年限取人,使一些“庸”、“懒”的干部“按时”晋升,而一部分素质好、有能力的干部却要苦熬年头、等待机会……

(四)“五重五不简单”的提出为破解选人用人难题、匡正用人风气开出了一剂“良方”,鲜明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和党的用人标准、用人导向,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五重五不简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重”是需要把握的重点,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坚持的方向,体现的是用人的总体思路,体现的是持续,体现的是求实。“不简单”立足于统筹兼顾、公平公道,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的是避免片面、狭隘、机械和失衡。“不简单”是“重”的灵魂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求实思想的延伸,二者具有目的的合一性。

当把选人用人之“重”与“不简单”密切联系、有机结合起来时,碰撞的是思想的火花,彰显的是辩证的智慧,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反映的是求实求效的态度,弘扬的是高度负责的精神,明晰的是操作的方法,调动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票数”不能说不重要。正常情况下,它反映了群众公认度,这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干部表现行不行,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能用不能用,要看大多数群众赞成不赞成。一个干部,如果得不到群众的公认,不被大多数人推荐,无论说成多么“优秀”也不能提拔。但是,“票数”就等同于公认吗?唯票取人,“拉、跑、争、要”就难以避免,而放任不管,就可能使那些八面玲珑、不讲是非、敷衍塞责的“老好人”得高票,而平时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干部反倒有失落。

必须坚决改变以往唯票取人的无奈,坚持看票不唯票,把党管干部作为最根本的原则,推荐情况要综合分析,实情民意要准确把握,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干部,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真正让不争不跑的干部脱颖而出、展示作为,让投机钻营者途尽路短、没有市场。

(六)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干部应以德立身,选人当以德为先。有德无才就容易生“报废品”,有才无德就可能出“危险品”。因此,我们必须让德成为“硬杠杠”,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在抉择面前,敢为事业负责、敢为人民负责;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与风险面前,敢抓敢管、敢于担当。衡量一个干部的德,就要看他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能不能把住方向,敢不敢于负责,能不能够尽力。尤其要看重那些为工作没落实而寝食不安的干部,为矛盾没解决而深怀忧患的干部,急难险重之时无所畏惧、冲在前面的干部。

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要坚持用人所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以辩证的思维评价干部,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既要讲年龄而又不唯年龄,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与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统一起来;既要讲文凭而又不唯文凭,真正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使用起来。要正确看待个性气质特点突出的干部,对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多信任和鼓励,善于理解包容,敢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创造业绩。

(七)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当干部,就要干出政绩。但政绩不等于数字,更不能完全凭“GDP”来衡量。评价一个干部是否干出政绩,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开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局面,关键要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既重经济建设又重社会民生,既重发展速度又重发展质量,既重发展现状“显绩”又重发展后劲“潜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考核干部。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评价政绩优劣要让事实说话,要让群众评判。要把那些虽不显眼但却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作为选用时的“加分项目”。要把“重持续”作为评价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力戒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考察政绩,让真实的政绩成为称量干部的准确砝码。

(八)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公开选拔有利于打破论资排辈现象,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但是一纸答卷,写得下“古今政绩如悬鉴”的认知,却难以毕现“时为苍生咨惠鲜”的实干。

要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考试的科学合理导向。考试成绩是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看经历、看贡献、看平时表现,对干部综合分析评价。要畅通和拓宽干部选任的渠道,把干部的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廉洁自律作为“硬分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九)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一般来讲,经历多有利于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但过分强调资历,容易产生“熬官”、“等官”的现象。

在选人用人中,要把岗位和事业需要放在第一位,既要注重干部的工作经历、任职时间,又要注重干部在各个时期、各个岗位的履职情况和德才表现,把“资历”和“能力”结合起来考察,把“时间”和“实践”综合起来分析。重资历要重在关键处,对确实缺少经历的,要让他“蹾一蹾”,防止频繁调动的“浮躁”;重资历要摆脱唯资历的束缚,对特别优秀的,要不拘一格。

(十)“五重五不简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力求构建选用标准更加客观、选用方式更加科学、选用程序更加严密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革除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真正把导向树好,把风气搞正,把干部选准,把工作做实。

“五重五不简单”是我省干部工作经验的传承与提升。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升,创造了在科学发展实践中了解、识别、任用干部的一系列新鲜经验。“五重五不简单”科学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改革深化、创新提升,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

“五重五不简单”是破解识人难、察人难的积极探索。以防止选人用人中的片面化、简单化为着力点,把“重”的政策性、“不简单”的灵活性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结合起来,为组织部门选好人、用好人开辟了实践途径,提供了运作方法,更为匡正风气配备了“重型武器”。

“五重五不简单”把充分发扬干部工作民主与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部门职能作用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党的用人理念在河南的生动诠释。

(十一)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立足全局,切实增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发展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这是最要紧的。要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选贤任能作为当务之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把握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真正把能够忠诚履职对人民负责的干部、能够带领群众推动工作的干部、能够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持续改进方法、创新机制。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试点,探索完善干部任用提名、常委会集体酝酿干部、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等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注重求实求效。要拿出勇气、亮出胆识,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吏”,以高压态势严惩用人不正之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十二)落实“五重五不简单”,党委组织部门肩负重任。

选好干部用好人,这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站位全局、把握原则、勇于创新、严格要求、忠诚履职、严谨规范,始终坚持对党和人民、对干部高度负责,坚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切实承担起匡正用人风气的政治责任。

(十三)新理念、新方法带来新实践、新变化,必须持续发展、丰富完善。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及“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省委探索建立了集体酝酿干部制度,每次干部调整前都增加组织部集体酝酿和常委会集体酝酿环节,认真分析、甄别干部;改进了干部考核评价和任职考察工作,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省辖市拟提拔人选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注重完善干部交流任职,强调适时适度,注意保持地区和部门领导班子的动态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省委组织部在全省50个单位深入开展了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建立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正在显现。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五重五不简单”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赢得普遍好评,取到了积极成果。在2010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我省选人用人等四项主要指标满意度均居全国前列。许多基层干部评价今年县乡党委换届是“多年来风气最好的一次换届”。

正确的选人导向、公正的用人新风,正在激发着全省各级干部的创造热情。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正在展开,各地、各部门主动转变、合力攻坚的局面正在形成。这是河南的新气象、新希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在加快 篇7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思想观念的约束。

当前, 一些领导干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深刻认识, 始终把追求GDP的增速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是做点表面文章。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 投资往往集中在短期见效的项目上, 而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却投入不足。传统的发展观念根深蒂固, 难以打破思维定势, 仍习惯用老办法、老观念解决问题, 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惯性依赖, 始终没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行动, 存在着“不愿转”的现象。

2. 能力素质的匮乏。

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繁重任务, 一些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甚至存在本领恐慌, 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与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使命还有相当的差距。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 能力素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学历较高, 能力素质已不再需要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转变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素质提高不快;有的领导干部自身学习非常刻苦, 但不善于领导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学习, 所在地区和部门能力素质提高较慢, 存在着“不会转”的问题。

(二) 客观因素

1. 发展阶段的束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发展相对粗放的增长特征, 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一方面,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居民对住房、汽车等商品的需求增加, 必然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由此决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体制机制的影响。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经营、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都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密切相关, 在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权力过大, 干预过多;而在应当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作用缺位、作用发挥不足或不当的问题却十分严重。二是资源价格体系不合理。我国大多数资源和能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资源和要素价格却长期偏低。有些资源存在所有者缺位或虚位的现象;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 税种设置不完善, 税费标准低;各级政府凭借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权, 往往从地方经济增长考虑, 以低于市场供求的价格出让资源。三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有企业拥有很多制度上的优势, 往往占有大量的国有资源, 形成竞争优势, 获得超额利润, 而获得利润后又不向全民的代表者政府支付红利, 而是留在企业进行投资, 成为企业储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头作用, 但现行制度缺陷的存在, 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内在动力。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观念之变,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 不转变思想观念,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失去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为此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 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连,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思维方式上, 必须彻底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中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及三个考核办法已于2009年10月份公布。“意见”和“办法”突出了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 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政绩观的彻底转变。

(二) 提高能力素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领导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充分了解本领恐慌的现实, 增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 注重知识的更新,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领导干部应在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 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知识, 在拓宽学习领域上下功夫。学习做好领导职位所必须的一切知识, 努力拓宽知识面, 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 用新知识、新理念为科学发展注入新动力。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锻炼, 开展调查研究, 向群众学习, 向基层学习, 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三)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 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尽快形成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消除国有企业对国有资源的制度优势。要抑制对资源和要素的过度需求引发的外延扩张式增长,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定价机制, 建立健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 由市场来决定稀缺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 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体制和政策, 调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2.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就是要合理界定和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具体来说, 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

3.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1年的10%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有220多种产品全球产量第一。但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廉价生产要素,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很快,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实力的增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壁垒、反倾销等的制约。总体来看,我国这种粗放式的、出口导向型的、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很难持续下去了。

二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我国也是进出口贸易大国,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我国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2011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首次超过50%,但与美国、欧盟等相比,差距还很大。迫切需要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是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3.13:1,基尼系数达到0.55,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如何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报告以系统化思维、顶层式设计、统筹式推进,给出了明确而清晰的战略部署。一是全面深化經济体制改革,构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三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牢牢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四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五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篇9

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牢抓住经济振兴和市场规范的有利契机,深化改革、细致管理,创新服务,努力开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这是保险业急需做好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一五”这五年是保险业面临形势最复杂、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时期,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这期间,保险业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保险业总体陷入低迷、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保险业正确判断、有效应对,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4.2%。二是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险业坚持业务的稳健经营,既防止了业务大起大落,又实现了经营效益和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五年来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7201.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6%。三是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保险业全力以赴,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了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灾后重建。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抓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是积极推动发挥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保险行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推动完成《保险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完善保险经营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保险监管的主体框架,为保险业科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环境。推动实施交强险制度,开启了我国法定保险的先河,确立了运用保险手段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的保障机制。三是探索推广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财政、税收各项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面积覆盖面达到33%,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努力开拓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涌现出“湛江模式”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做法。五是多次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继放开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投资,投资范围基本接近成熟保险市场水平。六是以加快改革发展来积极化解历史包袱,利差损、车贷险等历史遗留风险逐步得到解决。七是不断加强改善监管,初步构建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开展的金融稳定评估中,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给予了积极评价。八是积极推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举办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发起建立亚洲保险监管合作机制,当选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执委和审计委员会成员,我国保险监管已经从对国际监管规则的简单模仿和被动接受,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实现了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行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就保险论保险”的传统思维定式被打破,“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行业发展的视野更宽,空间更大。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0年保费收入是2005年的2.7倍,总资产是3.2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已有保险公司146家,比2005年增加53家,形成了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业务数据大集中、大后援,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内部管控不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已经基本实现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一大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精算法律、保险监管的专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五年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达1.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5倍。目前,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医疗和养老积累准备金3.4万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保险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行业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

一、为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将采取大量变革举措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一是进一步增强战略管理紧迫感。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保险市场转变趋势,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组织能力;要加强战略目标的宣导,在宣导中进一步细化战略目标规划,用清晰的战略统领整个工作,增强全体员工在业务发展、经营管理、诚信服务等方面的战略意识,经营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要推进战略的分解落实,要将战略规划细化和分解为区域战略、产品线战略和职能战略,设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战略推进路径,明确战略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要切实按经济规律、保险规律和管理规律办事;要捕捉市场商机,充分利用盈利能力;要遵循大数法则,细化数据分析,找准业务发展的趋势,推动有效益发展;要深化改革,健全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细化权责匹配,着力解决内控力层层递减的问题;要加大人员和技术投入,整合系统内优势资源,切实提高产品线精耕细作的能力;要完善政策,树立科学的业绩导向,要继续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建立业绩档案,推进奖金银行制度,强化风险资本意识,着力推动整体业务平稳发展。

(二)加强销售能力建设,增强有效益发展的后劲。

要以渠道整体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大力构建“上级为下级、后台为前台、全员为销售”的大营销体系。一是整合销售管理。按要求将各级渠道管理部统一更名营销业务部。负责整合销售队伍、网点和渠道资源,加强整合销售体系标准化建设,强化销售策划,销售团队、网点渠道和销售业绩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销售管理制度,充分运用销售管理系统,理清渠道业务来源和成本结构,实施销售费用的差异化配臵,促进各业务渠道良性互动,稳步提高渠道整体竞争能力。三是推进专业化团队建设,根据险种、行业、客户和渠道特点,组建专业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化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团队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对渠道业务实行专管专营,坚决杜绝“资源内耗”和“团队业务私有化”现象。四是强化营销团队管理。完善团队展业,团队计酬的分配模式,建立系统、稳定的营销政策和考核激励机制,推广个人业绩积分制管理,明确客户经理层级和晋升通道,健全销售人员退出与转换机制、打造制度化、透明化的职业发展平台。五是对专业代理公司实施差异化管理,推动与诚信度高、业务质量好、渠道资源广泛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化对中介代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有效提高优质业务选择能力。

(三)牢牢把握市场机遇,提高有效益发展的针对性。

加强产品线专业化能力建设。明确产品线利润单元定位,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大限度的参与经营管理。一是强化产品开发职能。要以产品创新实验区为阵地,整合技术力量,组建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专业团队,力争开发出“社会反响好、盈利能力强”的保险产品。二是强化产品线定价管控职能。对风险分散性业务实行差异化定价,强化价格执行,不断提高保费充足率。三是强化产品线核保职能。继续推行选择性承保政策,按业务质量细分业务评级,刚性控制高风险业务,坚决改造、淘汰不良和高风险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四是强化产品线资源配臵职能。优化费用分配模式,推行手续费跟单核算,产品线直接参与资源分配,动态配臵销售费用,推动整体业务有效益发展。五是加大对产品线利润指标的考核力度。推行内部计价机制,对产品线经营成果进行规模核算,严格按照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兑现奖惩,激励产品线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六是加强产品线自身建设。细化产品线机构设臵,加强产品线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加快培养核保师队伍,加大对产品线的纵向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承保政策的执行力。

(四)加强成本费用监控,全面提升盈利能力。一是加强理赔管理,实施理赔管理“一把手”工程,清晰界定省、市、县三级公司的理赔权限,要根据各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理赔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差异化授权,确保小案赔的快、大案赔的准。二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深入开展打击“三假”和车险反欺诈活动,探索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大力遏制骗保、骗赔违规行为。三是实施赔款支付到被保险人制度。严格防范修理厂“三代”风险,加快拆检定损中心建设,对协作修理厂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定损管控。四是加强理赔队伍建设。细化核赔师技术序列分级,组建非车险理赔专业团队和人伤案件管理团队,实行赔案审批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理赔岗位准入和淘汰机制,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能领先、精干高效的理赔“铁军”。

(五)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业内服务“金字”招牌。

一是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服务标准实施细则;深入推进“理赔无忧”工程,树立业内的“金字”服务招牌。二是建立健全客户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客户回访力度,开通重大节假日短信慰问功能,保持和提高公司对客户的亲和度;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建立服务改进督导函机制,形成服务提供、测评、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三是推行作业流程标准化。将推行情况纳入各级公司一把手和相关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标准化体系执行情况纳入各业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日常业务检查范畴,确保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四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和服务真传,着力实现品牌宣传和业务营销的良性互动;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维护好公司“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形象。

(六)加强基层公司建设,夯实持续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基层公司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微观基础。一要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严格执行“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干部管理原则,培养一大批“发展好、管理好、盈利好、服务好、队伍建设好”的五好基层班子。二要优化基层员工结构。加大基层增员力度。三要强化“阳光管理”。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重大问题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广大员工监督。四要健全基层管理职能。要加强基层车险和非车险专业化团队建设,健全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基层销售能力;强化基层理赔力量,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保险业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一)保险服务扩大内需,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纲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并将“居民消费率上升”列入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在于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的不确定以及消费信贷的配套不足,保险机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

提升消费意愿。保险业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平滑跨期风险、提供经济补偿的功能,可以显著改善人们的收支预期,消除公众的后顾之忧;同时,消费领域的各种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使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提高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从而提升消费意愿,推动居民将更多的预防性储蓄投入到即期消费。

扩大信用消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险业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能够为缺乏担保的消费者提供信用增级服务,合理降低银行的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迈上了人均GDP4000美元的发展新台阶,正由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汽车、住房等成为消费扩张最快的领域。保险业通过提供车贷险、房贷险等信用保证保险保障,有助于鼓励未来收入预期较好的消费者通过信贷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未来保险业服务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体现为主动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发挥保险机制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壮大,也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应该看到,保险消费是现代经济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保险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比重的逐步扩大,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保险服务强农惠农,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进行财政补贴,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是各国的一个普遍做法,也是WTO允许的各国财政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我国从2007年便开始推行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业通过加强与气象、水利、防疫、畜牧等部门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2010年,全国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943亿元,支付赔款100.7亿元,共有约2060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农险及涉农保险赔款已经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了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各种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链保险,如云南的烤烟保险、广西的甘蔗保险、江西的脐橙保险等,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后5年,国家将继续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保险业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信用担保制度与保险制度相结合,能够转移分散农户因疾病、伤残、意外死亡导致的无法如期还贷的风险,提升农户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信贷投放和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中国人保财险近年来在促进农业信贷支持领域,开展了多种有益尝试,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欢迎。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服务转型升级,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纲要》就服务业大发展作了专篇阐述,足以说明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保险业本身就属于服务业,因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转变保险业自身的发展方式。加快从过去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保险业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助力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如研究开发服务发展新能源的风电保险产品、服务海洋经济的特种养殖保险产品等。以文化产业为例,保险业可以提供多环节、全流通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影视制作前期为生产企业购买制片提供履约保障保险、作品制作中期演员的人身保险及制作后期的相应保险,流通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再次,可以运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均增长超过20%,截至2010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5万亿元,保险投资余额达3.21万亿元。作为证券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可以通过购买企业债权、股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在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险业服务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可以体现为不同区域市场的各有侧重的发展策略,以及向当地重点发展产业倾斜的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以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保险业着力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电讯和水利等重大项目工程保险;环保、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保险;特色农作物保险和畜牧养殖业保险;以及与旅游相配套的责任信用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都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的西部发展规划。此外,保险业加快中西部网点铺设,本身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

(四)服务绿色发展,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和相关产业的诞生。保险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将更加凸显。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险业可以通过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行业提供一揽子的保险服务,有效分散和弥补自主创新当中的风险损失,进而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保险业可以通过将环保理念与社会责任融入到保险产品和服务之中,带动相关行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比如,对碳排放量超过环保标准的车型设定更高的保险费率,将有利于引导小排量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又如,在江苏、湖南等八个省区启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根据企业的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能力、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保险价格,促使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有效提升了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险业可以通过推行森林保险、巨灾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充分发挥在损失数据、灾害模型、防灾防损等方面的优势,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以森林保险为例,目前,我国森林保险试点已经扩展至六大省区,从试点情况看,保险机制的引入,提升了林业风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实现了对林业生产力的充分保护,健全了林业生态投入和保护机制,促进了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服务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纲要》的一个热点词汇。保险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具有辅助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臵效能和社会管理效率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有效金融工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老龄化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就决定了提高保障水平和丰富保障层次,离不开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寿命要比现在提升1岁,这将给保险业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险业积极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业务,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消除人们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引入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涌现出了“湛江模式”、“新乡模式”等典型做法。实践证明,依托保险服务体系来提供和管理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源的配臵效能,更好地实现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扩大惠及范围和保障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险业通过推广和发展安全生产、医疗、校园方、旅游、承运人等各类责任保险,以及向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群体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服务,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减少社会矛盾与摩擦,充分调动团结、稳定、和谐的积极因素。中国人保财险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这些经营实践为保险业更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在山东、辽宁等10余省份开展的治安保险,推进了治安防范工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了基层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指标的大幅下降,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和保监会的高度肯定;又如,率先在国内推出的为农民工专门定制的“务工宝”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目前在重庆、广东等七个地区试点开展,辐射中国的中、西、南部广大地区,覆盖了国内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累计为120万农民工提供了小额保险保障,满足了在外务工人员的保险需求,被誉为“民心工程”。

上一篇:一网打尽-一网打尽的故事-一网打尽的寓意-一网打尽的意思下一篇:西南大学简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