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24-08-2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12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1

一、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

一是严保耕地红线, 注重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耕地保护制度得到落实。第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第二, 主动转变用地管地观念, 严格管控用地需求, 优化经济结构,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注重做到精细规划精细管理。在发展目标上重经济速度同时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用地导向上实现以地生财以资源、矿产并重, 让资金跟着土地走, 发挥土地政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管控作用,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和产业过剩项目落地。第三, 通过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节约集约等措施, 破解用地紧张难题。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统筹兼顾各类建设用地。加大城市和企业土地挖潜力度, 着力整治“空心村”。严格控制工业和其他项目的用地标准, 分类制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和投资强度标准, 实现差别化供地,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二是强化规划引导, 注重土地供应调控体系的构建, 土地利用配置结构持续优化。第一,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导向机制。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前提,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生态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统筹协调各业用地, 科学安排各业用地布局, 合理调整用地空间。第二,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和用地指标分类管理。改进计划管理、提高指标配置效率, 调控经济健康运行。

三是明确政策导向, 注重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 土地投入产出效率逐步提高。第一, 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在控制增量引导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初次配置推进土地市场交易等方面做出相应约束与激励有效结合的制度安排。第二, 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第三, 加大房地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认真执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

四是发挥市场配置, 注重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指导意见》, 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实现城镇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互动双赢。

五是创新审批制度, 注重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完善, 土地行政审批速度全面提升。第一, 改革审批制度, 加快用地审批。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并则并”的原则, 建立市、县区、乡镇建设用地报批分级审查制度。第二, 解决规避规划调整、计划控制和行政审批, 以预审代审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未批先用或批少占多, 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不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不到位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三, 建立齐抓共管新机制, 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实行部门联动, 坚持联席会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 我们认为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 已经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 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突出, 调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有待增强, 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议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土地供应调控机制。按照“规划控制—计划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以土地的实际供给引导经济建设、结构转型对土地的需求, 全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调控体系, 努力实行“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供应新模式。首先, 及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新城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等加强衔接, 在规划中为国家、省重点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用地预留空间。其次, 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将指标分解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 推行以产业发展规划为目标的分类下达用地指标的方式。

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首先, 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别年期制。根据工业企业更替演变的周期规律, 总结完善我市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和工业用地出让缴纳保证金政策, 允许部分用地根据产业及具体项目的需求确定出让年限。通过工业用地出让期限的调整, 加快传统型工业企业淘汰更新频率,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次,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税收产出考核办法。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分级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制度试点, 研究建立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税收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考核, 降低占地受益提高保有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第三, 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对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 严格规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方式。

(二) 进一步完善政策,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正确导向

一是要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首先, 研究制订转型升级项目供地目录。结合项目建设, 优化制造业用地结构, 努力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的土地利用格局。其次, 优化调整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开展建设用地“双控”指标实施成效评价, 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在完善产业类别和定量指标基础上, 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 完善建设项目用地准入制度。第三, 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加大评价成果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解、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农粮主产区建设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力度。

二是要研究制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首先, 制订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激励措施。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其次, 研究建立存量土地市场退出机制。

(三) 进一步鼓励创新,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监管体系

一是要研究制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方法。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监督机制。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跟踪检查, 强化批后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信息通报, 推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施情况实地抽查, 建立房地产开发违规企业黑名单制, 对进入黑名单的单位限制其参加招拍挂拿地。

二是要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根据批后监管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的信息流, 理顺信息采集渠道, 有针对性地采集既与经济运行情况相关联, 又能反映土地供应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效果、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基础信息。

(四)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 切实维护农民拥有土地的合法权益

加大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实行谁管理谁登记, 造成农地产权分散登记, 不利于规范管理。农地管理法律法规相对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方式、程序、利益分配等都缺乏操作细则, 无法可依。宅基地管理等相关政策制度不尽完善, 难于具体操作。

(五) 积极尝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加速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推进我市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引进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二是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 促进土地集中整合。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六) 坚持“工业项目上山、设施农业靠边、整合分散庄点、盘活存量资源”的思路, 为打造驻马店粮食主产核心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一是向空心村、滩涂、岗岭开发农业用地,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农民居住用地存在严重超标, 通过“空心村”整治, 不仅可以使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还增加了耕地面积, 同时还为城镇发展和项目建设置换用地指标。二是向浅山、丘陵、坡地要工业用地, 让工业项目上山“落户”。驻马店市西部五个县区都有部分区域属浅山丘岭地带, 东部几个县也有一些岗岭和坡地, 易于开发整理, 也易于项目建设, 可以有选择地让一部分工业项目上山。三是加强旧城区、棚户区、低效利用区改造,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摘要:土地关系国计民生, 支撑各行各业。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来说,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宏观调控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么, 驻马店市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土资源部门, 应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政策,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2

卫东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陈辉

这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及《河南日报》系列文章“何平九论”。文章言语质朴,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九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卢书记文章的内涵,思想深远,论述全面,对于各级干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月来,我认真研究学习了系列文章,我感到这一系列文章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重要的就是落实,重要的是将理论文章的思路、方法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来,下面结合我所从事的环保工作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领导站位。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解决。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也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因此,我们在环保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环保协调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优化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用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努力探索一条代价小、排放少、效益好、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2)要正确处理环境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环保服务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治理污染提供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履行污染治理义务,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将环保政策向企业解释透彻,增强环保政策的透明度。在日常环保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切实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做到严格审批、严厉查处、严肃追究。要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深化环境执法后督察。

二是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能力。

要按照赵顷霖书记提出的“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抓好工作落实。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局党组提出的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夯实环境基础。

(1)要有一种求实精神。作为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勇于应用“领导在一线垂范、决策在一线落实、队伍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威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一种求实精神。在工作中只有重心下移,管理前移,扑下身子抓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迈开双脚,亲临一线,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污染减排工作的紧迫问题、环保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等。

(2)要提高能力素质。我们要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坚持“中心工作跟得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的干部实绩衡量标准,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把学习作为终身建设的任务。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使全体人员履行职责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精业务、善管理、肯干事、会干事的环保队伍。

(3)要提高执行力水平。重点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上下功夫。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搞好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限时办结,确保重点项目扎实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环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通过污染减排、环境准入、清洁生产等工作,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强力推进污染减排。要在完成环境容量测算、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十二五”污染减排基数和总量控制目标,围绕完成“十二五”期间的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减排指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措施。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污染减排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实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一票否决”制。

(2)严格环境准入。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决杜绝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入驻我市,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3

一、什么是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发展”的释义是:一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二是扩大。这是词典对“发展”一词的基本释义,对发展的概念作出了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变化,二是扩大。前些年,我们一直都将“发展”片面理解为“扩大”,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规模“扩大”,快速“发展”就是快速“扩大”,完全不顾及生态环境的承受水平、人民群众的承受水平和社会事业的适应水平。

发展的原意不仅仅如此,发展更应包含“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我们所说的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就是要转变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发展不仅仅是扩大,内涵更多应该是变化。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规模上的变化,更应该是质量上的变化、构成上的变化。

发展还应该是为民的。卢展工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看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不应该仅仅看到它的高楼大厦、财政收入、经济总量,而应该看到它的居民幸福指数、生活宜居程度、社会稳定大局,发展,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为民,就是要拿出更多的资金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投入更多的财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问题。

正确地认识发展内涵,可以指导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的时候分析潜在的发展机遇,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会,实现辖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二、如何促发展

一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明确方向、思路和定位;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要看到问题、看到困难、看到差距、看到不足,分析研究,积极应对;基层干部想做好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基层干部到了一个新地方,要能够发现问题,看到苦难,面对一个新局面,要能够找到办法,拿出对策,越是面对一片大好形势的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二是保持良好的政策持续。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省委经济会上讲了正在持续、难在持续、重在持续、为在持续四点意见。卢书记提出的四点意见,是站在全省发展的高度提出的,高屋建瓴,结合我们的基层工作,也很有指导意义。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政策没有做好持续,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恰恰是因为我们做好了持续。

三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又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只有人的精神状态改变了,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推动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只有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真正自觉地以共同的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正确调节各种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是找准自身定位。定位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定位决定努力方向,方向不对就是南辕北辙,找准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层干部自身的定位,这个定位在《何平九论》里有过精彩阐述,人民利益比天大。各级领导干部就要“把官帽子看得轻一点,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这番话,质朴实在,发人深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干部必须经常自省自问,自勤自励,自持自慎,真正做到“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名共产党的干部,立志服务桑梓、心系群众,而是将自己等同于贪官污吏,一心只顾个人升官发财、鱼肉乡里,那么怎么指望他带领群众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怎么指望他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另一个是找准本地区、本部门的定位,结合本地区的优势、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发展目标,做好政策的持续,不能看到别人搞高新科技发了财,就不顾自己地区的经济水平,不管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搞什么“新硅谷”,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做一些有益于当地群众和全局经济发展的事情。

三、如何转变工作方式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当前转变领导方式的重要性,提出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方式,切中时弊,寓意深远。结合我们的具体工作就是要做到:

一是注重职能调整。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当前基层工作正暴露出一些缺陷,有些问题还很严重,这是由于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调整滞后造成的,我们要以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努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调整节奏,将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根据群众的需要提供服务,做到干部目光注视到基层,行政力量下沉到基层,工作重心投入到基层。

二是注重深入一线。基层的情况纷繁复杂,社区、村里有很多事情,基层干部不到实地看看,不找当事人好好谈谈,就不会了解内情,就找不到切入口;人民群众的许多诉求,基层干部不经常深入群众,就不会明白群众心里想的是什么,不会知道群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前有些政策的推出,费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甚至招来骂声,就是因为不了解矛盾的症结所在,不了解群众的诉求所在,出台的政策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三是注重思路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基层干部要打破思维定式、改变思维习惯,敢于破除常规、勇于开拓进取,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创造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别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四是注重政策评价。政策评价通过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已经付诸实施的政策所产生的效果、执行情况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等进行的客观的、系统化的考察与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人员,促使政府适时作出政策反应,及时调整不适应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行为,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基层干部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具体实践中必然遇到新的情况和具体问题,基层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的工作,以协助上级领导和政府正确调整政策去向,及时合理地配置资源,形成科学化决策的机制。

五是注重效能考核。效能考核,考核的是能力和效率,基层干部的工作很难量化,但不能因为难以量化就不去量化,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对基层干部进行考核,形成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体系,激励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另外效能考核还可以多些不打招呼的工作检查法。转变方式需要使实招,求实效。检查工作,既为总结经验,也为查找问题。那些人马没到、电话先行的工作检查,会让弄虚作假的人应付过关,甚至让一些“平时工作不认真抓,迎接检查会生花”者得好处。而这样的检查,又常常前呼后拥、兴师动众,分散基层抓工作的精力,耽误下面扎实干工作的时间,浪费财力物力,且很难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而不打招呼的检查,领导轻车简从,下面接待节俭朴实,既利于领导真实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更利于培养下属实实在在抓工作的作风,以真抓实干之精神,将转方式、调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六是注重人才选拔。基层发展与人才引进的关系,是一个很难辨明的命题,一方面说,基层的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大量人才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人才又很难在基层出人头地,长期以来,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干事创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人用人的框框太多,或明或潜的“规矩”太多,以至于真正优秀的人才很难脱颖而出、担当重任。诸如惟职级、惟职称、惟资历、惟背景、惟关系、惟惯例、惟圈子、惟领导印象等等潜规则,令人望而生畏。基层干部队伍人员众多,没有一个有效的选任机制,就难以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如果引进了人才却将其埋没,不能实现选贤任能,那必将打击人才的积极性,而其原本可以实现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就无法统一,从而浪费人才资源。实现工作方式转变,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陈规陋矩,结合工作需要,大胆引进选拔人才,将真正的人才充实到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去。

七是增强抓具体工作能力。基层工作多是具体工作,一个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不强,就是看他抓具体工作的能力强不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大政方针的实现,离不开每一名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一个宽广的视野,站位全局考虑当下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要始终恪守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创新的思路和眼光从事开拓性的工作,敢于并善于做具体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内部,了解群众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基层干部才能做到以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正面临资源及效率瓶颈, 转变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为增长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兼顾质量与效益, 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贸易导向战略是青岛市长期以来重要的经济战略,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方面, 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理应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提出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以及相应的机制及对策。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视角及述评

基于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需求视角。研究认为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总需求结构需要通过扩大以内需为支撑的内生发展战略和构建“劳动偏向型”收入分配制度来调整 (史晋川, 2011) , 通过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增长观念 (许进杰, 2011) 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 制度视角。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从“以政府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王宗道, 2010) , 以及充分发挥财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朱忠明, 2011) 。第三, 技术创新视角。认为科技进步和科技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贡献明显 (马强文, 2010) , 通过建立创新体系 (周莉雅, 2009) 、发挥大学在推动新制度领导力、组织结构和企业扩张方面的核心地位 (Jan Youtie、Philip Shapira, 200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 贸易发展视角。我国是贸易大国, 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目前研究认为,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外延性、粗放式”向“平衡型、包容性、精益化”的新方式转变 (唐海燕, 2010) , 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功能区、优化服务贸易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链条整合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李宇宏, 2012) 。

在分析青岛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方面, 一要考虑经济发展方式要与当前经济形势一致。对不断变换的国际国内环境, 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日益增多, 因而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二要注意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反思和借鉴并重。要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不足之处正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更要结合青岛市现状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

三、青岛市贸易发展演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家对外贸易逐渐开放, 青岛市对外贸易也进入起步发展时期, 从1988年到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受国家政策及国际形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992年在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引导下, 青岛市贸易进出口增长率达到历史的最高点, 之后逐渐趋于平稳发展。1995年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高污染高能耗等进出口限制导致贸易增长率有所下降,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增长率达到低谷。2001年我国加入WTO, 推动青岛市贸易发展在贸易规则、政策谈判和制定等方面发生根本性改变, 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使青岛市贸易总量在20多年持续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随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一系列经济政策引导下迅速复苏。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青岛市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青岛市在贸易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但产品附加值仍偏低。

自2000年以来, 随着青岛市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 二、三产业比例不断增加, 尤其在2007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18.8%, 8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15.7%)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到4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反映了贸易结构的变化。但是, 青岛市出口产品低附加值的特点仍不容忽视。从2011年出口数据分析, 服装纺织类、电气电子类、机械设备类和运输工具类占到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 这些产品大部分为工业制成品,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像飞机、软件、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端产品的出口相对较少。

第二, 贸易额持续增长与高依存度并存。

青岛市进出口额从1988年的280972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10万美元, 年均增长率15.09%。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依靠数量增长实现的, 外贸数量的增长反映在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上, 则表现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2011年青岛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7.9%, 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风险, 也可见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影响。

第三, 外商投资增加与经营主体失衡存在矛盾。

在对外开放之初, 青岛市贸易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贸易形式主要是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随着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及国内环境良好运转, 外国投资不断增加。青岛市直接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的4839万美增加到2011年的363350万美元, 增加了75倍,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各类企业的出口数据来看, 2011年商品出口总额为4005572万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额为1933109万美元, 占48.3%, 青岛市对外出口方面起主导作用和占主要地位的仍是外资企业, 民营外贸企业和国有企业仍需加大发展力度。

四、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青岛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贸易是青岛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 贸易转变效应会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 贸易增长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从贸易的视角探索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分析通过提高贸易质量和调整贸易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目标上, 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产品结构合理、进出口协调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发展方式。具体而言, 贸易出口既要保证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又要保证出口产品的高质量;在保证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又要考虑潜在成本因素, 不以高消耗、高投入换取账面利润;在产品的出口结构上, 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量, 保持工业制成品的稳定增长, 提高资本、技术型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量;在产品、服务流通方向上, 保证有出有进, 平衡增长。

五、基于贸易视角的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是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主要由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三部分构成。

1.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包括产品创新机制、产业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第一, 产品创新机制。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对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等进行严格把关;设计独特的产品外观和人性化的包装;打造国际知名商标;提供咨询、信贷、保证、维修等完善的服务等。第二, 产业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可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 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者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因而, 整合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牌, 在区域产业发展形式上的创新将会推动经济发展。第三, 技术创新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鼓励人人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将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还应推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立, 为企业提供有关的信息和技术咨询, 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2.市场机制

青岛市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第一,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最有效的调节方式, 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要建立原料供应监督机制, 以稳定原料来源和原料采购价格;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完善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等。第二, 供求是市场机制的主体, 企业既是产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原材料市场的需求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企业应认清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 寻找需求点, 根据行情调整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战略、产品等。第三,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应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上。在透明化的市场上, 通过平等的竞争方式, 淘汰落后产业和产品, 对青岛市的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3.组织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组织交易成本, 以及最快的组织整体反应度, 以抓住市场机会。从政府层面来看, 应该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特点制定战略规划, 引导贸易方式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政企协调体系, 较少企业办事程序, 简化企业出口退税、核销等方面的程序, 提高服务效率;在建立信息平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从企业自身来看, 减少组织管理层级, 节约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减少部门摩擦、节约时间成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构建畅通的信息管理系统, 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探索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服务组织部门来看, 银行、信贷保险等部门高效率的服务也是企业在对外进出口中不可少的环节。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 保障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仍能实现进出口。因而, 对于青岛市发展而言, 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 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青岛市贸易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通过创新机制、市场机制和组织机制的传导作用, 从贸易视角提出转变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四点对策。

第一, 鼓励自主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

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 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贸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 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企业能否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企业应将技术的引进和自身的创新相结合,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创立自主品牌, 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 还要搭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通道, 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 推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第二, 发展一般贸易,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在2011年, 青岛市一般贸易额为2006116万美元, 加工贸易额为1805399万美元, 其他贸易额为194057万美元,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促进青岛市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 而且发展空间大。但是, 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增值率最低的制造环节, 经济效益低下, 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乃至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青岛市的加工贸易亟需进行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推动加工贸易从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研发环节和营销服务环节转变;另一方面, 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

第三, 加快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外贸多元化构架。

在青岛市的外贸经营主体方面, 外资比例过高, 竞争激烈, 不利于本市国有企业和民营的长远发展。因而, 在经营主体发展对象方面, 一方面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外贸领域, 改变传统的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民营企业学习吸收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积极开拓市场, 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市政府应营造稳定、公平、完善的政策环境, 搭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积极扶持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 构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外贸构架。

第四, 完善贸易支持体系。

完善的贸易支持体系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贸易救济体系。针对出口企业对贸易摩擦消极应对的心态, 应在政府层面上加快制度调整和创新,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 进一步完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 加快与国际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 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学好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瞬时变化的今天, 应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 培养对国际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以防问题出现时出口企业束手无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 :33~48.

[2]许进杰.低碳消费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J].消费经济, 2011, (6) :55~59.

[3]王宗道.政府改革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12) :47~48.

[4]朱忠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及财税对策[J].财政研究, 2011, (5) :2~6.

[5]马强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 2010, (11) :59~65.

[6]唐海燕.金融危机后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0, (10) :4~8.

[7]周莉雅.建设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7) :63~73.

[8]Philip Shapira, Jan Youtie&J.David Roessner (1996)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US industrialmodernization programs[J].Research Policy 25:185~2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意义;措施

经过国家部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的不断摸索,在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报告会议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策略。

转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 篇6

无论是像亚运会,大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事,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都是城市实力的体现。改革开放30年,广东获得辉煌成就。但是在自豪之余我们也应当看到挑战。广东省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其中很多又是制造业。如今在珠三角加薪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影响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单纯靠压低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这些中小型,一向依赖出口的企业已经到了转型的临界点。

我们认为,广东制造业产业升级关键之处有三点。

首先,应当注重自主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以往只关注成本的品控的做法,多花精力去研发新产品采取新的工业设计元素从而为建立自我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广东的企业应该从提升管理中获得效益,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大家都认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的一大利器,实际上广东不少企业都已经建立起ERP系统等基本的IT架构。现在的关键是怎么能用好信息化这个工具真正为企业服务。

最后,广东的企业应该整合上下游资源,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本质,把资源专注的投放在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把其他次要的业务以多元化方式交给其他合作企业处理。

在执行以上三点的时候相比于传统信息化模式,云计算模式具有突出的优势。云计算是一种使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它打破了物理资源和物理位置对信息使用造成的限制。它是通过建立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集中的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让个人和企业可以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信息资源。

云计算有三大优势:

大大降低用户的IT平台建设和管理使用成本。它不需要用户购买昂贵的软硬件,可以实现按使用付费的模式,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后台共享资源,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

快速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可以快速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服务需求,用户不需要经过大量技术培训就可以上手使用服务。

有利于节能减排。云计算通过集中式的、大规模资源管理和调度,云计算提供相同服务所需的能源消耗要比传统模式低80%甚至更多。

有了这种随处可得的信息服务,得到最大好处的,将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很便利的方式使用到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现在各企业已经广泛使用了网络邮箱、网上传真、网上即时通讯等服务,都是云计算服务的一种类型。但总体来说,目前各种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类型还比较少,范围也有限。这些服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协作与通讯这一领域,没有深入到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中去。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云计算产业还处于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具体应用,比如物联网应用和智慧城市应用。

广东发展云计算产业,不会缺乏需求,成功的关键在于供。如何构建适合本地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云计算服务,如何扶持相应的信息服务企业,就成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方面,IBM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IBM在内部建立了一个internal云计算平台,以一种开放的方式鼓励全球40万名员工基于此平台以创新的方式开发或者移植一些云计算服务,让内部所有员工使用。这种理念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应用商店。从这几年的运营结果来看,每年都会有数干个创新的应用被创建出来,让广大员工受益;另一方面,数百个应用效果非常好的服务则直接转化为了IBM的产品,推向市场,让客户也受益。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 一般是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 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曾说过:“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 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 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 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 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 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 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他们还指出:正如人类的身体一样, 强调增长着眼于身高与体重, 而强调发展则注重于机能——素质协调的改变。具体来看,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 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 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 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 也包括经济、产业、区域的结构以及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 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概括。它表明, 我们党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更符合客观规律, 对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结构矛盾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需要我们彻底放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实行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关键, 也就找到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不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都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我国原来的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 在工业化初期必然带有粗放特征, 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 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 以致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 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 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 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在新世纪,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我们对增长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调整需求结构等方面, 进行了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 由此完成了由“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理论转变。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体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 反映了客观规律, 顺应了时代要求, 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在追求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发展过程的协调与可持续以及发展成果的共享, 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在经济发展的理念、路径、目的等方面实现相应的转变。在发展理念上, 由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效益提高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在发展路径上, 由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来支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由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引进来”向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在发展目的上,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难循环”的痼疾依然存在, 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不断增大。2005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 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 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2005年, 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油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 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2005年, 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 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 成为最突出的瓶颈。能源资源消耗高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最大的进口国之一, 国际能源和矿石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成本和竞争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公众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表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 采取有力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才能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自主创新不足, 转化水平不高,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来看, 2006年, 中国500强资产总额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 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 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中国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4.64%和9.44%, 而世界500强则分别是6.42%和14.67%。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 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尚不足20%。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加快“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步伐, 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真正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优化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逐步形成包括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激励、公平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在科研立项、经费支持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向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倾斜。积极实施扶持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 实施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 不断提高国家、城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人才, 要以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 以支柱产业、重大基地、重点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 以股权配给、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为手段, 重点培养一批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快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 促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 要立足现有产业和企业, 制定和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 挖掘潜力, 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减少污染排放。一是突出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 对这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要制定专项规划, 明确目标, 分解任务, 落实责任, 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二是抓住关键。就是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 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水平不高, 技术装备水平低, 环保设施少。因此, 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 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 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生产能力。三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能耗和污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 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 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 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因此, 推进节能减排, 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突出位置, 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 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三)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 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 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 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 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 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 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 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工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互动过程。现阶段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最根本的是要深化市场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从直接控制资源、直接投资和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中解脱出来, 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 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规范竞争秩序, 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完善定价和监督机制。推广资源有偿开采制度, 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的方式替代行政审批, 避免开采、占用权出让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 包括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税制改革, 加快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资源、环境方面的税收制度, 提高资源税率、开征环境税;开征物业税, 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等等。三是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放宽市场准入, 公开准入标准, 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 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激发其开展技术创新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四是要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 防止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发展的倾向。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问题, 既要将促进城乡就业增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等列入考核内容, 也要研究规范这些指标的统计监测方法和考核办法, 提高考核质量。同时,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实现对政府权力部门和决策机关的有效监督, 强化责任追究, 防止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1]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日报, 2007-10-30.

[2]马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J].党建研究, 2007 (11)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8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现实要求

当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 给我们国家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早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 中国从中找到了能够让国家向全球化方位进军的莫大机缘, 充足的运用了我国劳动力比其他国家低的因素, 采取对外开放的完美策略, 很快的使我国达到了国际水准上, 变成了不可小觑的制造大国, 经济效益也日渐增加, 收获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果。不过由于经济危机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所以使国际形势走向了多极化, 使世界经济活动超越了国界, 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与此同时, 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常之深刻长远的, 国际上的经济运营本就属于那种盘根错节的状态, 加上世界经济发展迟缓,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想真正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依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美国的策略改变与中国四面八方的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也让未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面对着许多的考验。目前, 对现在国家内部发展来说, 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稳步向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量也加大了, 国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积累, 酝酿了足够的发展潜力。但是, 发展建设中的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是存在着, 怎样才能在不出现通货膨胀的基础下让经济达到稳定转型, 怎样才能完成推进经济增强的能源的调动。

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产成本上升的现实要求

国家过去关键是靠一些成本不高的产品来竞争, 可是如今这种方式越来越不可行了。主要因素有在国际经济繁杂的情况下, 国外需求力降低, 会使我们国家承受着“双反双保护”等一些负担。还有就是国家内部中存在的改变, 工人工资、原材料、土地成本、管理成本等生产成本一直在提高, 导致了想靠低成本竞争的方式根本维持不了了。

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的现实要求

如今我国的资源情况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总量不足, 另一个是人均少。例如我们国家的矿产资源在世界排名上占第三位, 人均水平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淡水资源总量全球排列第六位, 人均水平降低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吃不上水, 专家估测到2030年淡水能够使用的总量就会达到饱和, 想喝上水都成了大难题了。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如今已高达百分之六十, 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状态中致使我们经济发展出现了比较多的资源过度耗损滥用的局面。如今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可以用八个字两句话来总结: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面对着那么多的障碍和挑战, 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泥石流、地震、沙尘暴、雾霾等频频上演。根据上面讲的内容来看, 改变经济发展的路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对以前的发展体系进行调动, 不要总走老的路线, 要有创新精神, 加速实行经济发展改革, 创造出崭新的经济前景, 使经济稳定且有效的健康发展。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措施

2.1 根据经济体系着手, 紧抓经济结构策略性为主要着手点, 结构不完善是长时间以来深深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 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大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变方针策是能够提高需求结构、整合产业结构、增进城镇有序发展等一系列不足达到标准的首要条件。下面是对改革探讨出的几个观点:第一, 要好好的掌控怎么扩大国内需求的基本策略, 加紧建设消费需求使其能够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经济危机致使那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败退, 国外对我们国家的需求量也就大不如从前了, 根本不能够起到推进我国经济提高的作用。第二, 个别的行业产量过多, 对经济发展根本没有什么潜在的影响, 在国外需求量低和国内投资者较少时, 把寄托放在国内需求上是明智之举。所以, 我们要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改变群众的消费估计、创新消费境况等等, 来达到扩张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第三, 要多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工业由弱变强, 实现现代化农业。大力宣扬现代服务业, 着力提升服务业比例。要实现产业内部升华, 一方面着力淘汰落后产能, 优者胜出, 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新兴产业。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 信息、新能源汽车, 以及航天航空, 海洋等产业作为主要攻占指标, 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第四, 调整城乡结构, 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既可以增加投资和消费, 又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2.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是要引导新文化、新思想、营造气氛和环境。应当要加大力度培创新科技文化, 拥护和重视创新, 渐渐的使之成为崇尚竞争、勇于尝试、不拍失败的优异氛围。二是要增强科技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要体系、市场来引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重点地区和领域设立一些水平较高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 努力使其具有竞争能力和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三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大胆、创造和革新才能的人, 通过聚集、培养、引导、市校矿协作、招致人才回归等很多办法提升创新型人才的从大众中显现出来。

2.3 坚持“四化”同步, 走协调发展之路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是属于一个整体的结构, 需要相互配合合作, 使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工业进程提速, 但规模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过51%, 但是按照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会80%左右, 我国城镇化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还有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城镇生活集体中去, 没有释放出相应的效果。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跟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较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 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效果根本没有发挥到最好。必须着力解决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 促进经营组织形式向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推动技术、资本流入, 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明显的增加。

2.4 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直接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益上的基础性效果,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理顺中央地方财权与事权关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 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经济能否稳定快速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条件之一, 所有的国家都是想要提高经济发展, 从而一直在对其进行讨论探究, 换言说, 经济发展的方针策略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道路的胜利与否, 是判断出这个国家的发展是否可行的标准。向我们这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向是目前首要的问题之一, 所以, 要提高改变后的经济发展的策略, 明确出合理的转变方向, 也在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文婷.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杨志.科技创新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J].江南大学, 20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在加快 篇9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思想观念的约束。

当前, 一些领导干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深刻认识, 始终把追求GDP的增速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是做点表面文章。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 投资往往集中在短期见效的项目上, 而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却投入不足。传统的发展观念根深蒂固, 难以打破思维定势, 仍习惯用老办法、老观念解决问题, 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惯性依赖, 始终没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行动, 存在着“不愿转”的现象。

2. 能力素质的匮乏。

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繁重任务, 一些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甚至存在本领恐慌, 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与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使命还有相当的差距。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 能力素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学历较高, 能力素质已不再需要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转变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素质提高不快;有的领导干部自身学习非常刻苦, 但不善于领导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学习, 所在地区和部门能力素质提高较慢, 存在着“不会转”的问题。

(二) 客观因素

1. 发展阶段的束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发展相对粗放的增长特征, 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一方面,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居民对住房、汽车等商品的需求增加, 必然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由此决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体制机制的影响。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经营、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都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密切相关, 在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权力过大, 干预过多;而在应当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作用缺位、作用发挥不足或不当的问题却十分严重。二是资源价格体系不合理。我国大多数资源和能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资源和要素价格却长期偏低。有些资源存在所有者缺位或虚位的现象;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 税种设置不完善, 税费标准低;各级政府凭借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权, 往往从地方经济增长考虑, 以低于市场供求的价格出让资源。三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有企业拥有很多制度上的优势, 往往占有大量的国有资源, 形成竞争优势, 获得超额利润, 而获得利润后又不向全民的代表者政府支付红利, 而是留在企业进行投资, 成为企业储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头作用, 但现行制度缺陷的存在, 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内在动力。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观念之变,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 不转变思想观念,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失去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为此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 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连,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思维方式上, 必须彻底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中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及三个考核办法已于2009年10月份公布。“意见”和“办法”突出了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 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政绩观的彻底转变。

(二) 提高能力素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领导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充分了解本领恐慌的现实, 增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 注重知识的更新,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领导干部应在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 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知识, 在拓宽学习领域上下功夫。学习做好领导职位所必须的一切知识, 努力拓宽知识面, 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 用新知识、新理念为科学发展注入新动力。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锻炼, 开展调查研究, 向群众学习, 向基层学习, 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三)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 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尽快形成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消除国有企业对国有资源的制度优势。要抑制对资源和要素的过度需求引发的外延扩张式增长,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定价机制, 建立健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 由市场来决定稀缺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 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体制和政策, 调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2.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就是要合理界定和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具体来说, 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

3.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10

一、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至少要从两个层次去把握。首先, 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由几十年来形成的、我们大家熟悉的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投资、轻消费;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造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GDP数量增长、轻民生福利改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重内需、重消费、重自主创新、重资源环境、重民生改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实现了质与量统一、好与快统一、物与人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崭新的科学发展方式。其次, 要弄清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七大之前, 我们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区别来看:

1. 概念不同

(1)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不同时期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 是偏重于数量的概念。它的核算常使用GDP总量、GDP增长率、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产质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 更顾及可持续性, 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 也即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等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蕴含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更含有结构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 、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要求数量的增长, 更强调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讲, 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凋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转变的目标不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一般是单一的经济增长数量目标。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除了经济增长数量目标外, 还有结构目标、成本目标、协调发展目标、民生目标等等。也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更全面。

3. 转变的过程不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涉及的是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的问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涉及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的问题外, 还涉及结构如何优化、生态环境如何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关系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如何均衡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分配等等。也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更复杂, 难度更大, 要求更高。

4. 转变的衡量指标不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一般就是经济指标。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 除了经济指标外, 还有非经济指标, 如政治、社会、民生、生态、分配等方面的指标。也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更系统。

从联系来看,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即发展包含了增长、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即发展是目的, 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目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手段;是结果与基础的关系, 即发展是结果, 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 经济增长是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结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基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即发展是整体, 增长是部分、经济发展是整体, 经济增长是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部分。

总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不是对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否定, 而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还要重点做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八项工作。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表明了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步步深化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蕴含着党和国家指导经济发展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调整, 体现了我党对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二、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必要性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传统发展方式下, 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偏弱, 走的是一条“风险之路”。科学发展方式下, 外贸依存度适当,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把消费放在第一位, 即经济发展立足扩大内需, 这才是一条“平安之路”。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发展方式下, 我们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支撑经济增长。我国的严峻现实是:资源———十分有限, 有的已近枯竭。如淡水资源:一方面,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250立方米,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 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每年因缺水所造成的损失在2000亿以上。另一方面, 单位产值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美国的8倍、日本的25倍。再如能源资源:一方面,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能源总量仅占世界的3.9%;另一方面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日本的6.6倍、德国的4.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

再来看看环境。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不堪重负。如水污染:目前, 我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3.6亿人饮水不安全。全国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河段达不到三类水质。36.6%河段水质属五类, 劣五类达27.9%。主要污染物系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的高锰酸盐、氨氮、石油、磷、汞、镉、铅、砷、农药、化肥、亚硝酸盐、氰化物、多氯联苯、芳香烃、多环芳烃等。再如生态退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北方地区、云黄高原、西北地区等生态恶化和退化都相当严重。资源和环境的严峻现实告诉我们: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2. 重要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我国之所以有今天, 取决于上个世纪的两次重大抉择:第一次是“社会制度”抉择。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社会制度转型,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这次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创造了新中国60多年国强民富的辉煌成就。第二次是“经济体制”抉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 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转轨,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这次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带来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我党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 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这次发展方式“抉择”, 将确立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

3. 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波澜未平, 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役”已悄然打响, 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技术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第三次技术革命。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断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将引发以新能源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世界现正处在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前夜。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的演变历程表明:伴随每次技术革命都有大国崛起:第一次技术革命,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以蒸汽机为标志, 英国崛起;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叶, 以发电机为标志, 美国崛起;第三次技术革命: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 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第四次技术革命, 以新能源为标志, 谁将崛起?谁能解决新能源的所有技术问题, 谁将主宰世界?所以现世界各国都在为抢占“新能源”这个制高点较劲。机不可失, 时不我待!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国落后了100多年;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国落后了至少50年;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二战之后, 中国真正迎头赶上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将来临, 这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我们中国不会也不应该落后了!我国新能源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 形势喜人: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占世界总保有量的50%以上, 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居世界第一;风力发电世界排名第二;光伏产业其中太阳能电池生产发展迅猛, 世界排名第三。

三、统一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1. 破解三大难题

(1) “不愿意转”。这个难题的性质属于思想认识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不愿意打破眼前的利益格局。破解这个难题的对策也是两条:第一条是全党全国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全局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条是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 .“不知道怎么转”。这个难题的性质属于工作水平和方法问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对策主要是三条:

第一, 政府调控、政策引导。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转型的成败取决于政府的战略主导, 因为企业是自发的、盲目的。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际上就是经济大转型、结构大调整。美国政府历史上三次成功主导经济大转型, 对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有借鉴意义。第一次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当时面临轻纺工业转型重工业。美国政府及时抓了资本市场, 鼓励发展资本市场, 引导资本高度集中, 结果出现了很多大垄断工业, 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第二次是二次大战之后, 美国当时面临军事工业转型民用工业。美国政府果断实施了“三位一体战略”:军事工业在科学技术上起先导作用;住宅、汽车、钢铁作为战略支撑;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市场空间;塑造一个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伟大社会。结果成就了长达几十年的美苏“两强争霸”。第三次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当时面临工业经济转型知识经济。美国政府通过里根制定了一个星球大战计划, 后来星球大战没有搞起来, 但搞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 促成了美国信息经济的大发展, 完成了美国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结果成就了美国的“一强独霸”。尽管美国当前面临金融危机,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肥, 到今天仍然没有谁能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政府历史上的这三次成功主导经济大转型, 对我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至少有三点启示:一是国家经济大转型, 政府要实施有效主导;二是关键取决于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配置;三是政府还要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供给和政策导向, 为经济转型提供条件。

第二, 找准路径、重点突破。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应做好的八项重点工作之首———经济结构调整, 具体包括优化三个结构 (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 和调整四个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 显然需求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需求结构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 显然要以国内需求为主。国内需求包括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居民需求, 显然要以启动居民需求为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迁一发动全身, 显然是调整四个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中的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目的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重点是着力提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如: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显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就改造传统产业来讲, 显然重点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第三, 自主创新, 形成优势。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中央文件关于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定位的措辞我们就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如2005年10月,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1月,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定位为,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从“国家发展战略”到国家的“重大战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深层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例如:纺织印染行业:停留于简单的来料加工、订单式加工、贴牌生产, 大量企业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未形成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小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太少;电脑行业:CPU和操作系统这两个关键的东西依赖进口;互联网:没有自己的国家网。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因此,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归纳起来, 有如下十个方面: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集成创新。即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 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即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国产化;三是依托重点工程, 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 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三峡模式”;四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 如“联想模式”;五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六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 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七是自主研发设计, 由国外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 即“华为模式”;八是扩大加工贸易高技术产品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研制配套的比例,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九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十是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急需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 (2) 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如:通过立法确保政府采购中对自主创新的促进; (3) 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提高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占政府全部科技支出的比重:目前我国为7%;美国为20%;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国1.34%;美国2.6%;韩国2.64%;日本3.12%。 (4) 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 (5) 增强税收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 (6) 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

(3) “如何确保持续转”。这个难题的性质属于长效机制问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对策也主要是三条: (1) 要尽快制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 (2) 要健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补偿机制; (3) 要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评机制。全新的政绩考评机制目前有两个方案:一是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设计的以福祉指数取代GDP。福祉指数包括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共四个方面。其中涵盖收入与消费、收入分配、健康状况、环境治理、环境满意度、安全感、政府治理 (政府廉洁、司法公正等) 、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44项指标。二是由国家统计局牵头设计的以GDPW取代GDP。GDPW———国内生产福利总值。是指一国 (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福利总值。GDPW=国内生产正福利价值-国内生产负福利价值=现行GDP+正内部性生产价值-负内部性生产价值-负外部性经济价值。究竟选择哪个方案?有待进一步考究。

2. 加强党的领导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 统筹兼顾、驾驭大局。

(3) 用好干部、组织保证。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二月七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一段讲话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要围绕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 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又有能力的干部选拔上来, 从干部和人才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又有能力的干部选拔上来”这句话就很有新意, 过去选拔干部强调德才兼备还要有实绩, 而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没有强调要有实绩是什么原因?过去讲有实绩是指显绩即GDP,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的是潜绩。习近平同志这里没有强调要有实绩, 一方面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精神,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不惜一切代价、毫不动摇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道 篇11

转变的本质和内涵

经济发展既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就业、分配、生态等质的变化过程。既要重视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还要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要求通过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

——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和破坏环境转到经济发展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

——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从过去那种过度依赖技术引进转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上来。

——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关系,从过去的“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从过于重视“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

——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要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改变由“政策倾斜”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

——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状况,让全社会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目标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要处理好经济指标、政治指标与人的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发展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普通的物的指标,而应是人的发展程度。要切实保证每个人都能幸福的,而有尊严的生活。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表现为要素驱动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主驱动力来自基本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特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则是投资驱动阶段,即资本经济阶段,经济发展主驱动力来自大规模的资本投资,特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主导产业;

第三为创新驱动阶段,即知识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特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四为价值驱动阶段,即服务经济阶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是经济发展全新动力,除物质产业外,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成为这一阶段主导产业。

现阶段主要问题

从现实国情来看,中国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联合作用阶段,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经济发展仍然是以资源和资本大量投入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相当低下。

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7%,但是綜合要素生产率却一直低于0.02%,大大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虽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劳动者素质低等因素,加之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还依然存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

第一,改善生存环境与加速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中国既要加速建设,又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加快购房、买车,客观上必然消耗更多资源,加大污染排放,导致经济建设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第二,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代价过高,已经难以为继。建国以来,中国GDP增长14倍,但资源消耗增长40倍。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和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投入大量资源,得到很少的GDP。

第三,经济结构不协调,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是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工业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工业附加值仅占工业总产值29%左右,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服务业发展落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只有41.8%,不仅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地区间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许多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缓慢,经济发展滞后。

第四,随着要素价格提高,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劳动力社会成本将趋于上升。随着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和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土地成本将趋于上升。随着对能源资源需求迅速增加与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使资源成本将明显上升。降低碳排放,必然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而加大环境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对价格进行调整,使其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保成本变化。

第五,老龄化超常发展,社会保障的压力加大。中国每年新增加1000万老龄化人口,中国在人均GDP水平较低时,就迈入了老龄化的门槛。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8年,而中国只用了27年,为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成为我们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第六,内外经济关系失衡,严重影响国际竞争力。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在不足20年时间里,外贸依存度已从20%升至70%多。但2009年外贸出口下降16%,外贸出口下降1个百分点,影响消费0.68个百分点,影响投资0.7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外贸整体素质不高,应变能力较弱。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就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转变的战略与对策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以优化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

1.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

要积极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2.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一、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

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与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部门,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对各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各类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

4.实施环境友好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入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5.实施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低价位、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消费、就业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小企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资本投入。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二)从强化制度入手,尽快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

中国目前出现的地区投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高速度低效益等现象,主要是体制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形成推進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1.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一是健全垄断行业定价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要领域,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价格不能放开的产品,要加强政府的成本监管。二是改革资源管理体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形成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激励机制。三是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一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要深化行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和问责制度。二要完善宏观管理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强化政府的信息服务职能,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三要理顺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改进政绩考核办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4.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与影响力。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集中,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三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作经济。四要破除体制障碍,改善投融资条件,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要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确保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二要在再分配过程中注重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弱势群体的“安全阀”。三要重视发挥慈善、捐助等“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四要重视教育、医疗和生态方面的政府投入,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

(三)要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研究 篇12

1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 1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我国,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会比2000年翻两番,而且将会实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可利用的资源急剧减少,这样一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而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1.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产业,第二产业的地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服务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进而通过消费的提升带动经济的增长。另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也将更加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1.3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重视。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将速度与质量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通过加大科研的力度有效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益并行。

1.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要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扩大内需之后,各类社会消费品会大量增加,这样一来,与之相关的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进行消费时,选择将会变得多样化,由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之后,第三产业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外,农业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消费需求也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科学技术会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技消费,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必要性

2. 1 评价的目的

第一,综合评价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与状态。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具备一定的进程及状态,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方法,因此,这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状态进行把握。第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国在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确定了具体的要求及阶段性目标,然而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比较无序的。但是通过科学的评价之后,就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一来,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就可以良好地进行决策。第三,推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之后,就可以进行量化研究,进而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良好地发展。

2.2 评价的作用机制

通过完善的评价作用机制,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评价,进而发现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进而实现健康的、快速的转变。在评价作用机制中,具备完善的作用机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保证转变过程始终处于正轨之上。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 1 设计原则

第一,指标适量原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评价指标,不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无法囊括全部的影响因素,需要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坚持指标适量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在设计指标时,要带有目的性,将能达到评价目的的主要内容全部覆盖。第二,客观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保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状态及本质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以及全面性。第三,动态性原则。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调整,使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对象之间更为符合。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将无法再进行相关的研究,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一定的统计数据基础上,或者保证指标的数据来源既可靠又广泛。第五,有效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至少要能在某一方面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特性或功能,评价信息产生之后,还要能够纳入相关的评价过程,并保证具备客观性。实际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要避免发生重叠和关联,进而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择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广,几乎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全部都包含在内,这样一来,在选取指标时,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很难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具有选取价值的指标中,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比较少,再加上研究的有限,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及参考权威数据资源之后,可以设计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评价的可操纵性,在选择指标时,均是可量化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指标,同时也是核心内容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同时,主体框架中,还包含城乡结构、民生因素以及经济增长因素等。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中,总共包含七大部分: 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创新、城乡结构、人本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在每个大的部分下再分设更为详细的评价指标,进而有效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

4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恰当的方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具体的权重指标,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主观赋权法,得到相关的统计数据之后,人为地对数据进行判断,并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模型或方法,来将各个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 第二,客观赋权法,以原始客观的真实数据为主,通过搜集整理,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第三,组合赋权法,这种方式是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三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各具优势,不过组合赋权法的实用性更强。其次,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完成之后,就需要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等。

5 结 论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能够准确掌握评价的过程及情况,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楚掌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进而有效地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萌,周杨,王丽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79-80.

[2]邓平,邓娥.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8-121.

上一篇:会计准则的实质下一篇:钢铁供应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