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精选12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

2024-09-2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精选12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 篇1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需求, 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转折时期, 也就是必须推动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 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 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 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 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 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 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 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 就会产生社会动荡, 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 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 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 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 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 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 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 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 可见,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 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 如果经济低增长, 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热衷于追求GDP, 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 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 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 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优化经济结构。

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 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 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 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2. 统筹协调发展。

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 注重社会公平, 共享发展成果。

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 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 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 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 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 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 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 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 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

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 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政治民主不断进步, 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2. 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目的, 把大力

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既做大又分好, 为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拥有尊严提供物质基础。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 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

3.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它并不仅指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等各项指标的满足, 而是认为人的需求是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在内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精神的需求, 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 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把握幸福的未来, 创造更高层次的幸福生活, 需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指导社会发展。幸福, 归根结底是人的需求的充分满足。实现更高层次的幸福,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并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 篇2

卫东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陈辉

这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及《河南日报》系列文章“何平九论”。文章言语质朴,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九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卢书记文章的内涵,思想深远,论述全面,对于各级干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月来,我认真研究学习了系列文章,我感到这一系列文章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重要的就是落实,重要的是将理论文章的思路、方法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来,下面结合我所从事的环保工作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领导站位。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解决。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也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因此,我们在环保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环保协调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优化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用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努力探索一条代价小、排放少、效益好、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2)要正确处理环境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环保服务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治理污染提供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履行污染治理义务,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将环保政策向企业解释透彻,增强环保政策的透明度。在日常环保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切实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做到严格审批、严厉查处、严肃追究。要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深化环境执法后督察。

二是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能力。

要按照赵顷霖书记提出的“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抓好工作落实。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局党组提出的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夯实环境基础。

(1)要有一种求实精神。作为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勇于应用“领导在一线垂范、决策在一线落实、队伍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威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一种求实精神。在工作中只有重心下移,管理前移,扑下身子抓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迈开双脚,亲临一线,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污染减排工作的紧迫问题、环保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等。

(2)要提高能力素质。我们要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坚持“中心工作跟得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的干部实绩衡量标准,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把学习作为终身建设的任务。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使全体人员履行职责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精业务、善管理、肯干事、会干事的环保队伍。

(3)要提高执行力水平。重点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上下功夫。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搞好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限时办结,确保重点项目扎实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环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通过污染减排、环境准入、清洁生产等工作,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强力推进污染减排。要在完成环境容量测算、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十二五”污染减排基数和总量控制目标,围绕完成“十二五”期间的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减排指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措施。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污染减排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实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一票否决”制。

(2)严格环境准入。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决杜绝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入驻我市,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 篇3

一、什么是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发展”的释义是:一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二是扩大。这是词典对“发展”一词的基本释义,对发展的概念作出了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变化,二是扩大。前些年,我们一直都将“发展”片面理解为“扩大”,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规模“扩大”,快速“发展”就是快速“扩大”,完全不顾及生态环境的承受水平、人民群众的承受水平和社会事业的适应水平。

发展的原意不仅仅如此,发展更应包含“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我们所说的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就是要转变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发展不仅仅是扩大,内涵更多应该是变化。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规模上的变化,更应该是质量上的变化、构成上的变化。

发展还应该是为民的。卢展工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看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不应该仅仅看到它的高楼大厦、财政收入、经济总量,而应该看到它的居民幸福指数、生活宜居程度、社会稳定大局,发展,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为民,就是要拿出更多的资金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投入更多的财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问题。

正确地认识发展内涵,可以指导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的时候分析潜在的发展机遇,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会,实现辖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二、如何促发展

一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明确方向、思路和定位;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要看到问题、看到困难、看到差距、看到不足,分析研究,积极应对;基层干部想做好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基层干部到了一个新地方,要能够发现问题,看到苦难,面对一个新局面,要能够找到办法,拿出对策,越是面对一片大好形势的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二是保持良好的政策持续。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省委经济会上讲了正在持续、难在持续、重在持续、为在持续四点意见。卢书记提出的四点意见,是站在全省发展的高度提出的,高屋建瓴,结合我们的基层工作,也很有指导意义。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政策没有做好持续,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恰恰是因为我们做好了持续。

三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又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只有人的精神状态改变了,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推动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只有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真正自觉地以共同的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正确调节各种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是找准自身定位。定位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定位决定努力方向,方向不对就是南辕北辙,找准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层干部自身的定位,这个定位在《何平九论》里有过精彩阐述,人民利益比天大。各级领导干部就要“把官帽子看得轻一点,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这番话,质朴实在,发人深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干部必须经常自省自问,自勤自励,自持自慎,真正做到“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名共产党的干部,立志服务桑梓、心系群众,而是将自己等同于贪官污吏,一心只顾个人升官发财、鱼肉乡里,那么怎么指望他带领群众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怎么指望他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另一个是找准本地区、本部门的定位,结合本地区的优势、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发展目标,做好政策的持续,不能看到别人搞高新科技发了财,就不顾自己地区的经济水平,不管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搞什么“新硅谷”,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做一些有益于当地群众和全局经济发展的事情。

三、如何转变工作方式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当前转变领导方式的重要性,提出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方式,切中时弊,寓意深远。结合我们的具体工作就是要做到:

一是注重职能调整。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当前基层工作正暴露出一些缺陷,有些问题还很严重,这是由于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调整滞后造成的,我们要以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努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调整节奏,将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根据群众的需要提供服务,做到干部目光注视到基层,行政力量下沉到基层,工作重心投入到基层。

二是注重深入一线。基层的情况纷繁复杂,社区、村里有很多事情,基层干部不到实地看看,不找当事人好好谈谈,就不会了解内情,就找不到切入口;人民群众的许多诉求,基层干部不经常深入群众,就不会明白群众心里想的是什么,不会知道群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前有些政策的推出,费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甚至招来骂声,就是因为不了解矛盾的症结所在,不了解群众的诉求所在,出台的政策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三是注重思路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基层干部要打破思维定式、改变思维习惯,敢于破除常规、勇于开拓进取,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创造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别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四是注重政策评价。政策评价通过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已经付诸实施的政策所产生的效果、执行情况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等进行的客观的、系统化的考察与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人员,促使政府适时作出政策反应,及时调整不适应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行为,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基层干部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具体实践中必然遇到新的情况和具体问题,基层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的工作,以协助上级领导和政府正确调整政策去向,及时合理地配置资源,形成科学化决策的机制。

五是注重效能考核。效能考核,考核的是能力和效率,基层干部的工作很难量化,但不能因为难以量化就不去量化,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对基层干部进行考核,形成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体系,激励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另外效能考核还可以多些不打招呼的工作检查法。转变方式需要使实招,求实效。检查工作,既为总结经验,也为查找问题。那些人马没到、电话先行的工作检查,会让弄虚作假的人应付过关,甚至让一些“平时工作不认真抓,迎接检查会生花”者得好处。而这样的检查,又常常前呼后拥、兴师动众,分散基层抓工作的精力,耽误下面扎实干工作的时间,浪费财力物力,且很难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而不打招呼的检查,领导轻车简从,下面接待节俭朴实,既利于领导真实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更利于培养下属实实在在抓工作的作风,以真抓实干之精神,将转方式、调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六是注重人才选拔。基层发展与人才引进的关系,是一个很难辨明的命题,一方面说,基层的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大量人才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人才又很难在基层出人头地,长期以来,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干事创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人用人的框框太多,或明或潜的“规矩”太多,以至于真正优秀的人才很难脱颖而出、担当重任。诸如惟职级、惟职称、惟资历、惟背景、惟关系、惟惯例、惟圈子、惟领导印象等等潜规则,令人望而生畏。基层干部队伍人员众多,没有一个有效的选任机制,就难以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如果引进了人才却将其埋没,不能实现选贤任能,那必将打击人才的积极性,而其原本可以实现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就无法统一,从而浪费人才资源。实现工作方式转变,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陈规陋矩,结合工作需要,大胆引进选拔人才,将真正的人才充实到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去。

七是增强抓具体工作能力。基层工作多是具体工作,一个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不强,就是看他抓具体工作的能力强不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大政方针的实现,离不开每一名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一个宽广的视野,站位全局考虑当下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要始终恪守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创新的思路和眼光从事开拓性的工作,敢于并善于做具体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内部,了解群众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基层干部才能做到以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数 篇4

一是严保耕地红线, 注重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耕地保护制度得到落实。第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第二, 主动转变用地管地观念, 严格管控用地需求, 优化经济结构,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注重做到精细规划精细管理。在发展目标上重经济速度同时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用地导向上实现以地生财以资源、矿产并重, 让资金跟着土地走, 发挥土地政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管控作用,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和产业过剩项目落地。第三, 通过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节约集约等措施, 破解用地紧张难题。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统筹兼顾各类建设用地。加大城市和企业土地挖潜力度, 着力整治“空心村”。严格控制工业和其他项目的用地标准, 分类制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和投资强度标准, 实现差别化供地,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二是强化规划引导, 注重土地供应调控体系的构建, 土地利用配置结构持续优化。第一,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导向机制。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前提,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生态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统筹协调各业用地, 科学安排各业用地布局, 合理调整用地空间。第二,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和用地指标分类管理。改进计划管理、提高指标配置效率, 调控经济健康运行。

三是明确政策导向, 注重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 土地投入产出效率逐步提高。第一, 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在控制增量引导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初次配置推进土地市场交易等方面做出相应约束与激励有效结合的制度安排。第二, 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第三, 加大房地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认真执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

四是发挥市场配置, 注重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指导意见》, 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实现城镇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互动双赢。

五是创新审批制度, 注重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完善, 土地行政审批速度全面提升。第一, 改革审批制度, 加快用地审批。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并则并”的原则, 建立市、县区、乡镇建设用地报批分级审查制度。第二, 解决规避规划调整、计划控制和行政审批, 以预审代审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未批先用或批少占多, 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不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不到位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三, 建立齐抓共管新机制, 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实行部门联动, 坚持联席会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 我们认为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 已经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 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突出, 调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有待增强, 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议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土地供应调控机制。按照“规划控制—计划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以土地的实际供给引导经济建设、结构转型对土地的需求, 全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调控体系, 努力实行“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供应新模式。首先, 及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新城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等加强衔接, 在规划中为国家、省重点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用地预留空间。其次, 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将指标分解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 推行以产业发展规划为目标的分类下达用地指标的方式。

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首先, 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别年期制。根据工业企业更替演变的周期规律, 总结完善我市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和工业用地出让缴纳保证金政策, 允许部分用地根据产业及具体项目的需求确定出让年限。通过工业用地出让期限的调整, 加快传统型工业企业淘汰更新频率,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次,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税收产出考核办法。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分级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制度试点, 研究建立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税收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考核, 降低占地受益提高保有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第三, 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对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 严格规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方式。

(二) 进一步完善政策,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正确导向

一是要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首先, 研究制订转型升级项目供地目录。结合项目建设, 优化制造业用地结构, 努力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的土地利用格局。其次, 优化调整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开展建设用地“双控”指标实施成效评价, 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在完善产业类别和定量指标基础上, 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 完善建设项目用地准入制度。第三, 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加大评价成果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解、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农粮主产区建设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力度。

二是要研究制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首先, 制订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激励措施。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其次, 研究建立存量土地市场退出机制。

(三) 进一步鼓励创新, 尽快形成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监管体系

一是要研究制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方法。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监督机制。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跟踪检查, 强化批后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信息通报, 推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施情况实地抽查, 建立房地产开发违规企业黑名单制, 对进入黑名单的单位限制其参加招拍挂拿地。

二是要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根据批后监管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的信息流, 理顺信息采集渠道, 有针对性地采集既与经济运行情况相关联, 又能反映土地供应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效果、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基础信息。

(四)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 切实维护农民拥有土地的合法权益

加大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实行谁管理谁登记, 造成农地产权分散登记, 不利于规范管理。农地管理法律法规相对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方式、程序、利益分配等都缺乏操作细则, 无法可依。宅基地管理等相关政策制度不尽完善, 难于具体操作。

(五) 积极尝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加速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推进我市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引进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二是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 促进土地集中整合。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六) 坚持“工业项目上山、设施农业靠边、整合分散庄点、盘活存量资源”的思路, 为打造驻马店粮食主产核心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一是向空心村、滩涂、岗岭开发农业用地,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农民居住用地存在严重超标, 通过“空心村”整治, 不仅可以使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还增加了耕地面积, 同时还为城镇发展和项目建设置换用地指标。二是向浅山、丘陵、坡地要工业用地, 让工业项目上山“落户”。驻马店市西部五个县区都有部分区域属浅山丘岭地带, 东部几个县也有一些岗岭和坡地, 易于开发整理, 也易于项目建设, 可以有选择地让一部分工业项目上山。三是加强旧城区、棚户区、低效利用区改造,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摘要:土地关系国计民生, 支撑各行各业。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来说,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宏观调控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么, 驻马店市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土资源部门, 应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意义;措施

经过国家部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的不断摸索,在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报告会议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策略。

转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 篇6

无论是像亚运会,大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事,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都是城市实力的体现。改革开放30年,广东获得辉煌成就。但是在自豪之余我们也应当看到挑战。广东省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其中很多又是制造业。如今在珠三角加薪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影响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单纯靠压低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这些中小型,一向依赖出口的企业已经到了转型的临界点。

我们认为,广东制造业产业升级关键之处有三点。

首先,应当注重自主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以往只关注成本的品控的做法,多花精力去研发新产品采取新的工业设计元素从而为建立自我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广东的企业应该从提升管理中获得效益,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大家都认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的一大利器,实际上广东不少企业都已经建立起ERP系统等基本的IT架构。现在的关键是怎么能用好信息化这个工具真正为企业服务。

最后,广东的企业应该整合上下游资源,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本质,把资源专注的投放在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把其他次要的业务以多元化方式交给其他合作企业处理。

在执行以上三点的时候相比于传统信息化模式,云计算模式具有突出的优势。云计算是一种使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它打破了物理资源和物理位置对信息使用造成的限制。它是通过建立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集中的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让个人和企业可以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信息资源。

云计算有三大优势:

大大降低用户的IT平台建设和管理使用成本。它不需要用户购买昂贵的软硬件,可以实现按使用付费的模式,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后台共享资源,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

快速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可以快速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服务需求,用户不需要经过大量技术培训就可以上手使用服务。

有利于节能减排。云计算通过集中式的、大规模资源管理和调度,云计算提供相同服务所需的能源消耗要比传统模式低80%甚至更多。

有了这种随处可得的信息服务,得到最大好处的,将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很便利的方式使用到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现在各企业已经广泛使用了网络邮箱、网上传真、网上即时通讯等服务,都是云计算服务的一种类型。但总体来说,目前各种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类型还比较少,范围也有限。这些服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协作与通讯这一领域,没有深入到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中去。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云计算产业还处于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具体应用,比如物联网应用和智慧城市应用。

广东发展云计算产业,不会缺乏需求,成功的关键在于供。如何构建适合本地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云计算服务,如何扶持相应的信息服务企业,就成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方面,IBM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IBM在内部建立了一个internal云计算平台,以一种开放的方式鼓励全球40万名员工基于此平台以创新的方式开发或者移植一些云计算服务,让内部所有员工使用。这种理念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应用商店。从这几年的运营结果来看,每年都会有数干个创新的应用被创建出来,让广大员工受益;另一方面,数百个应用效果非常好的服务则直接转化为了IBM的产品,推向市场,让客户也受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7

笔者了解到一家著名的中外合资企业,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 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经营, 为国家上缴了40多亿元的利税;在1994年后的十多年时间内, 安排农民工就业累计达三四万人次。然而, 就是这样的一个曾经被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外合资企业典范”的企业, 却在不久前轰然倒下了。表面看是这家企业的产品被新技术所替代, 其实质是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秉承企业的核心理念

过去常常把发展片面地等同于经济发展, 进而又把经济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主要看GDP这个指标。现在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 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 由物到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这是与国际发展潮流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从一个人、一个企业, 到一个国家, 其发展的潜力大小, 根本上取决于其思想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具有3 0 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 一直秉承着“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现在的同仁堂遍布全国, 还在海外开设了多家分店, 传统的中医药精髓与现代高科技结合, 正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笔者刚刚提到的那家合资企业, “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工业报国”的理念也曾支撑企业的发展, 但这种核心理念不应该仅在企业经济效益好时才存在, 还应该发挥在经营艰难的时候。

可见, 企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同心协力、不遗余力地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技术、产品、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尽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抓实企业的主营业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 但实践证明, 企业应该抓实主营业务, 才是企业长久生存之计。

近日,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严厉指出, “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 不要东张西望”, 因为“辛苦钱可靠”。如此直陈, 证明了当下企业热衷于非主业投资中潜伏很大的危机。以往央企集体炒股, 李荣融曾说“赢的是个位数, 输的是两位数”;现在针对78家非地产央企进入房地产, 国资委严令退出, 以避免重蹈覆辙。2007年, 国资委属下的央企利润总额突破1万亿, 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央企当年利润同比下滑近30%, 2009年也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谈起金融危机, 说到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就不得不谈奥巴马“岩上之屋”的观点。这个词源自《圣经》的比喻: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 建在岩石上的房屋巍然屹立。奥巴马引述此典故, 意在表明美国必须重建经济的基础。在过去10年, 40%的美国企业利润来自金融领域, 这种虚拟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而同期美国制造业减少了370万个就业岗位, 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2005年降到了12%。

从分析中看出, 踏踏实实做好企业, 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好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呼唤更多的主营实业的企业。

“中国酒店十大创业功勋人物”、“中国创业企业家10强”的季琦, 曾创办携程、如家酒店连锁, 在美国纳斯达克先后上市。后又创办汉庭连锁酒店, 实现了8500万美元的融资, 也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如果能够上市, 他将是拥有三个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第一人。但他在酒店管理上一直提倡的是, 根据自身特点, 在设计、产品、服务、文化等方面打造自己的特色。

笔者了解到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小型国企, 一直主营军工产品, 曾参与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改革开放以来, 他们多次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忍痛丢掉了没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成功地为神州飞船、歼10战斗机提供了优质的部件。这家企业在科研、技术创新中, 一直坚持自己的主营业务, 实现了效益的稳步提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无论企业大小, 都要抓实企业的主营业务, 向主营业务要效益, 企业就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做好创新准备

只有做好创新的准备, 才能保证企业在变革中发展。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而是生产经济活动中的全面创新, 是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

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需要“企业家精神”。熊彼特开创的创新理论对“企业家精神”有着极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 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 其动力来源无非是对利益的追逐和企业家精神, 后者被他描绘为“独特的理性精神”, 被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是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精明理智和敏捷、事业心。彼得·德鲁克说, “从理论上说, 企业家精神应该是风险最低的而不是最高的行为”。他还说, “企业家精神既不是一门科学也非一门艺术, 它是一种实践”。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需要企业的管理创新。李荣融说, 一个优秀的央企起码要有20年左右的技术或产品储备, 还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即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他说, 中国人做一双鞋可能做得很精美, 但能将成千上万的鞋做到一个标准就十分困难, 这就是管理水平带来的差距。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8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 一般是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 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曾说过:“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 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 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 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 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 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 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他们还指出:正如人类的身体一样, 强调增长着眼于身高与体重, 而强调发展则注重于机能——素质协调的改变。具体来看,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 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 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 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 也包括经济、产业、区域的结构以及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 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概括。它表明, 我们党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更符合客观规律, 对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结构矛盾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需要我们彻底放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实行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关键, 也就找到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不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都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我国原来的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 在工业化初期必然带有粗放特征, 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 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 以致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 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 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 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在新世纪,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我们对增长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调整需求结构等方面, 进行了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 由此完成了由“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理论转变。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体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 反映了客观规律, 顺应了时代要求, 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在追求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发展过程的协调与可持续以及发展成果的共享, 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在经济发展的理念、路径、目的等方面实现相应的转变。在发展理念上, 由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效益提高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在发展路径上, 由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来支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由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引进来”向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在发展目的上,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难循环”的痼疾依然存在, 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不断增大。2005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 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 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2005年, 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油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 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2005年, 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 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 成为最突出的瓶颈。能源资源消耗高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最大的进口国之一, 国际能源和矿石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成本和竞争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公众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 表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 采取有力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才能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自主创新不足, 转化水平不高,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来看, 2006年, 中国500强资产总额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 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 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中国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4.64%和9.44%, 而世界500强则分别是6.42%和14.67%。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 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尚不足20%。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加快“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步伐, 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真正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优化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逐步形成包括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激励、公平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在科研立项、经费支持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向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倾斜。积极实施扶持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 实施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 不断提高国家、城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人才, 要以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 以支柱产业、重大基地、重点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 以股权配给、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为手段, 重点培养一批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快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 促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 要立足现有产业和企业, 制定和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 挖掘潜力, 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减少污染排放。一是突出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 对这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要制定专项规划, 明确目标, 分解任务, 落实责任, 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二是抓住关键。就是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 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水平不高, 技术装备水平低, 环保设施少。因此, 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 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 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生产能力。三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能耗和污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 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 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 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因此, 推进节能减排, 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突出位置, 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 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三)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 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 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 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 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 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 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 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工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互动过程。现阶段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最根本的是要深化市场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从直接控制资源、直接投资和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中解脱出来, 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 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规范竞争秩序, 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完善定价和监督机制。推广资源有偿开采制度, 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的方式替代行政审批, 避免开采、占用权出让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 包括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税制改革, 加快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资源、环境方面的税收制度, 提高资源税率、开征环境税;开征物业税, 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等等。三是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放宽市场准入, 公开准入标准, 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 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激发其开展技术创新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四是要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 防止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发展的倾向。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问题, 既要将促进城乡就业增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等列入考核内容, 也要研究规范这些指标的统计监测方法和考核办法, 提高考核质量。同时,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实现对政府权力部门和决策机关的有效监督, 强化责任追究, 防止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1]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日报, 2007-10-30.

[2]马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J].党建研究, 2007 (11)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篇9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和缘由

(一) 经济发展方式含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定的经济体制下,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方式、途径和模式。经济发展总体来说, 范围涉及面更较广, 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含义, 经济发展在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的同时, 必须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许多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现, 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实践证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常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 使得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含义

2007年6月,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作了重要讲话, 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接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指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坚持怎样的方针, 发展方式如何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前瞻性地回答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缘由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来说是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 这就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系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主要着力点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既要注重数量的扩张, 又要注重质量提高;既要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更要注重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得到加强, 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源的大量投入, 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在这里列举一下河南商丘的例子, 商丘是传统的农区, 是资源型工业城市,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 高耗能企业比重大, 基本上都是源头产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商丘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问题, 陷入恶性循环, 也无法在新的发展周期中谋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从而影响到商丘的可持续发展。商丘的经济增长只有达到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新世纪以来, 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 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既要加速建设, 又要满足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没有出路, 必然会出现资源承受不起、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接受不了、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加快转变, 自觉做到在“加快”上下功夫, 在“转变”上动真格, 在“发展”上见实效。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要的仍然是发展。从商丘情况分析, 商丘本身经济总量就比较小,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如果不加快发展, 扩张总量, 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推动存量调整和优化的基础, 因此要加快转变, 必须加快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转变、调整、提升和增效, 以加快发展来推动加快转变, 用加快转变的成效来实现商丘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不放松, 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符合商丘发展实际的, 有待于商丘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 都可以去落实、去实施。

2.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动力。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创新添动力, 创新出活力, 创新增效益, 做任何工作, 想发展, 必须创新。总结多年来的实践, 体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坚持了思想理念的创新;二是坚持了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坚持了科技创新。

3.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此, 我们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政策, 坚持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奠定基础。

4.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的。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 在实践中, 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出行难等热点问题,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 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5.始终客观面对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才总量较少等问题, 当然,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 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但是, 我们之所以有所发展了, 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 在问题中不断完善, 同时又出现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解决, 更好地促进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及途径

(一) 要加快转变思想认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思想认识的转变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涌现,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面分析、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求, 切实其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 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 在思想认识上加快转变要做到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发展、突出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社会就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4283美元, 河南人均GDP约为3200美元, 由此表明,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攻坚阶段, 体制障碍、利益冲突、认识差异等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社会矛盾纠结, 改革难度增大, 群众期盼升高, 多元化趋势明显。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深刻变化, 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既要做大“蛋糕”, 更要分好“蛋糕”,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 要加快转变在工作重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重心, 逐步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逐步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坚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推动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激活发展方式转变动力;五是坚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激发发展方式转变活力;六是坚持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平台;七是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彰显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八是坚持致力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发展方式转变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必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突出问题, 搞好社会建设, 集中力量办好就业、就医、社保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通过改善民生, 发展社会事业, 扩大内需, 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内生动力。

(三) 在领导方式上加快转变

要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 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 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 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一是加快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逐步转变领导方式的核心要求所在,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切实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转变, 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提升、切实增效, 真正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跨越。二是服从工作大局。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 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突出重点、优化环境。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活力和源泉, 也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关键所在。坚持改革创新, 必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主要做到机制体制改革。要逐步提升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 切实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要在创新政策、创新服务体系方面下工夫。四是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力量,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为民的关系, 对人民负责、对群众关注, 扎扎实事为民做好工作,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实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 2010.2

[2].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2

[3].何平.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在加快 篇10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思想观念的约束。

当前, 一些领导干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深刻认识, 始终把追求GDP的增速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是做点表面文章。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 投资往往集中在短期见效的项目上, 而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却投入不足。传统的发展观念根深蒂固, 难以打破思维定势, 仍习惯用老办法、老观念解决问题, 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惯性依赖, 始终没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行动, 存在着“不愿转”的现象。

2. 能力素质的匮乏。

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繁重任务, 一些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甚至存在本领恐慌, 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与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使命还有相当的差距。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 能力素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学历较高, 能力素质已不再需要提高;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转变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素质提高不快;有的领导干部自身学习非常刻苦, 但不善于领导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学习, 所在地区和部门能力素质提高较慢, 存在着“不会转”的问题。

(二) 客观因素

1. 发展阶段的束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发展相对粗放的增长特征, 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一方面,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居民对住房、汽车等商品的需求增加, 必然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由此决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体制机制的影响。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经营、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都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密切相关, 在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权力过大, 干预过多;而在应当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作用缺位、作用发挥不足或不当的问题却十分严重。二是资源价格体系不合理。我国大多数资源和能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资源和要素价格却长期偏低。有些资源存在所有者缺位或虚位的现象;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 税种设置不完善, 税费标准低;各级政府凭借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权, 往往从地方经济增长考虑, 以低于市场供求的价格出让资源。三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有企业拥有很多制度上的优势, 往往占有大量的国有资源, 形成竞争优势, 获得超额利润, 而获得利润后又不向全民的代表者政府支付红利, 而是留在企业进行投资, 成为企业储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头作用, 但现行制度缺陷的存在, 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内在动力。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观念之变,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 不转变思想观念,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失去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为此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 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连,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思维方式上, 必须彻底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中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及三个考核办法已于2009年10月份公布。“意见”和“办法”突出了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 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政绩观的彻底转变。

(二) 提高能力素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领导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充分了解本领恐慌的现实, 增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 注重知识的更新,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领导干部应在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 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知识, 在拓宽学习领域上下功夫。学习做好领导职位所必须的一切知识, 努力拓宽知识面, 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 用新知识、新理念为科学发展注入新动力。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锻炼, 开展调查研究, 向群众学习, 向基层学习, 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三)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 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尽快形成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消除国有企业对国有资源的制度优势。要抑制对资源和要素的过度需求引发的外延扩张式增长,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定价机制, 建立健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 由市场来决定稀缺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 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体制和政策, 调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2.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就是要合理界定和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具体来说, 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

3.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道 篇11

转变的本质和内涵

经济发展既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就业、分配、生态等质的变化过程。既要重视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还要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要求通过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

——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和破坏环境转到经济发展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

——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从过去那种过度依赖技术引进转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上来。

——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要处理好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关系,从过去的“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从过于重视“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

——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要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改变由“政策倾斜”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

——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状况,让全社会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目标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要处理好经济指标、政治指标与人的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发展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普通的物的指标,而应是人的发展程度。要切实保证每个人都能幸福的,而有尊严的生活。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表现为要素驱动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主驱动力来自基本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特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则是投资驱动阶段,即资本经济阶段,经济发展主驱动力来自大规模的资本投资,特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主导产业;

第三为创新驱动阶段,即知识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特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四为价值驱动阶段,即服务经济阶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是经济发展全新动力,除物质产业外,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成为这一阶段主导产业。

现阶段主要问题

从现实国情来看,中国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联合作用阶段,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经济发展仍然是以资源和资本大量投入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相当低下。

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7%,但是綜合要素生产率却一直低于0.02%,大大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虽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劳动者素质低等因素,加之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还依然存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

第一,改善生存环境与加速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中国既要加速建设,又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加快购房、买车,客观上必然消耗更多资源,加大污染排放,导致经济建设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第二,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代价过高,已经难以为继。建国以来,中国GDP增长14倍,但资源消耗增长40倍。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和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投入大量资源,得到很少的GDP。

第三,经济结构不协调,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是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工业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工业附加值仅占工业总产值29%左右,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服务业发展落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只有41.8%,不仅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地区间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许多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缓慢,经济发展滞后。

第四,随着要素价格提高,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劳动力社会成本将趋于上升。随着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和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土地成本将趋于上升。随着对能源资源需求迅速增加与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使资源成本将明显上升。降低碳排放,必然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而加大环境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对价格进行调整,使其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保成本变化。

第五,老龄化超常发展,社会保障的压力加大。中国每年新增加1000万老龄化人口,中国在人均GDP水平较低时,就迈入了老龄化的门槛。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8年,而中国只用了27年,为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成为我们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第六,内外经济关系失衡,严重影响国际竞争力。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在不足20年时间里,外贸依存度已从20%升至70%多。但2009年外贸出口下降16%,外贸出口下降1个百分点,影响消费0.68个百分点,影响投资0.7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外贸整体素质不高,应变能力较弱。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就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转变的战略与对策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以优化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

1.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

要积极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2.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一、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

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与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部门,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对各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各类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

4.实施环境友好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入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5.实施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低价位、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消费、就业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小企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资本投入。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二)从强化制度入手,尽快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

中国目前出现的地区投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高速度低效益等现象,主要是体制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形成推進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1.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一是健全垄断行业定价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要领域,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价格不能放开的产品,要加强政府的成本监管。二是改革资源管理体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形成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激励机制。三是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一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要深化行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和问责制度。二要完善宏观管理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强化政府的信息服务职能,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三要理顺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改进政绩考核办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4.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与影响力。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集中,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三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作经济。四要破除体制障碍,改善投融资条件,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要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确保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二要在再分配过程中注重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弱势群体的“安全阀”。三要重视发挥慈善、捐助等“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四要重视教育、医疗和生态方面的政府投入,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

(三)要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篇12

第一, 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 又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的质量、发展的效益、收入分配的合理和资源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永州经济迅速发展, GDP平均增长速度为8.8%。尤其是“八五”以来, 经济更是持续、快速增长, 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然而, 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永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思想, 注重经济、社会、环保三重效益的平衡发展,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永州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又包括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诸多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具体实惠;缩小永州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和利益差别, 实现共建共享;处理好永州各县市和地区间发展的速度, 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度3者间的关系;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永州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第三, 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目标多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经济结构 (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 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

第四, 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 永州的经济已取得重大发展, 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2006年, 永州全部工业增加值96.58亿元, 增长17.9%, 而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667.8亿元, 增长16.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7亿元, 增长20.4%,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3.2亿元, 增长20.1%;全市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六大支柱产业 (汽车、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冶炼) 增加值34.3亿元, 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个百分点,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5.3%, 全省优势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9%。由此可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永州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弱市向经济强市转型的战略选择。

第五, 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这主要包括: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 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六, 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第七, 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

第八, 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二、当前永州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永州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人的增加, 仍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很多产业仍以粗放式经营为主, 制约了永州经济的有效增长。据统计, 2008年永州单位GDP能耗为1.23, 下降6.09%,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7, 下降12.20%;而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225, 下降6.72%,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8, 下降11.84%。可见, 永州单位GDP能耗指标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但各能耗指标的下降率都低于全省水平, 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特征。

第二, 永州科学技术水平偏低, 科技进步改善缓慢, 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2008年永州市在全省14个市州科技进步监测结果中排名下降到第12位。2004年, 永州从第8位下降到第12位, 由于长丰集团有部分搬迁到长沙, 使得永州与科技产出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大幅下降, 排名大幅后移;高新技术产值从上年的57.66亿元减少到36.71亿元, 名次从第5位下降至第9位, 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3%下降至10.2%, 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1位, 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的38.6%下降至-19%, 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4位。2005年排名上升到第10位, 2006、2007年排名不变, 保持第10位。可见, 永州科技进步改善缓慢。

第三, 永州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当前, 永州是全省仅有的2个农业比重超过工业的地区。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 2007年永州市“三一二”的结构模式虽比原始的“一二三”结构模式递进一步, 但相对于全国、全省“二三一”模式低了两个阶段, 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三二一”的模式差距更大。2006年, 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292.7亿元, 增长11.8%;零冷两区生产总值122.9亿元, 增长12.1%, 县域落后城区发展速度0.3个百分点。北五县 (区) GDP总量为255亿元, 增长12.1%;南六县GDP总量160.6亿元, 增长11.5%;南北增幅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目前, 永州还没有1个县域单位跨进全省十强县行列。

第四, 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不强。2008年永州GDP达327.85亿元, 比1978年增长16.2倍, 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平GDP为10091元, 比1978年增长4.2倍, 平均每年增长6.6%, 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75。按弹性的定义区间划分, 属于弹性不足的范围, 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

第五, 永州的货物及服务进出口近年来增速较快, 但绝对额不大。净出口率大多数时期为负数, 说明永州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 尚未形成出口集群效应, 现有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及土畜产品方面, 且多属初级产品加工, 并未形成精深产品加工, 因而出口附加值低, 创汇率也不高。永州虽有不少针织、毛衣加工企业等产品出口, 但大多属“三来一补”类型, 只赚取加工费, 出口创汇并非永州所有。外需对永州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转变永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 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观念

第一, 质量观。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中央提出的“保增长”, 并不是保落后的、粗放式的增长, 而是要保持结构优化基础上有质量的增长。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世界产业变动的大趋势和永州经济发展的实际, 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在保增长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质量的有机统一。

第二, 资源观。如永州江华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县, 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品资源, 尤其是稀土资源储量丰富, 居全国第二;铁、铜等矿产也较为丰富;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和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都是发展本地经济的基础。目前, 已有“江华条子” (杉木) 、“涛白金叶” (烤烟) 、“江华苦茶”、“珍珠辣椒”、“瑶牌”水果、瑶山“六月香雪梨”、“江华豆腐”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打响并畅销省内外市场。

第三, 机遇观。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要赶上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进一步解放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三大历史机遇, 特别是要搞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篇文章。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地区争夺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大角逐, 要破除“守株待兔”的思想,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抢抓机遇, 主动出击。永州市选择了“工业园区化, 园区产业化, 产业集群化”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全市已有的7个工业园围绕长丰汽车等骨干产业承接配套项目, 围绕湘江纸业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承接延伸项目, 围绕生物能源、现代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先导项目, 围绕加工贸易产业承接集群项目。全市着力打造南北“两大承接板块”:南面以蓝山县为重点, 建设“蓝 (山) 宁 (远) 道 (县) 加工贸易走廊”, 使这3个县成为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并辐射带动周边新田、江永、江华等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北边以中心城区为重点, 建设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辐射带动零陵、祁阳、东安、双牌等县区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定位上, 实行南北错位发展。南边重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通讯电子、玩具制品、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北边重点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二) 优化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索洛理论和内生经济发展理论告诉我们,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产业结构逐步合理优化的过程, 不大起大落, 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永州经济发展起点低、总量小,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核心是要尽快弥补好工业化这一课, 大力培育和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群;这样对产业发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并不断提升二产业所占比重, 进而增强总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 发展第二产业不能以牺牲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代价, 而必须三管齐下, 协调发展。产业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是“重点打造以工业为中坚的第二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稳步推进第一产业”。十六大报告提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结合永州实际, 就是要把做大工业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 实施核心企业做强、支柱产业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的联动战略, 迅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 以资本整合资源, 实现新的发展

要树立现代资本意识。要用资本观念解放思想, 树立现代资本意识。克服小生产观, 树立大资本观。小生产观最突出的是“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 大资本观最具代表性的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用最直白的语言讲, 即钱在你手里只是钱, 投出去才是资本, 资本运作起来才能不断增值。可以预见,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资金问题仍是制约永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针对永州实际就是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环境, 提高开放水平。一是要坚决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 凡是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 都要向内外资开放。二是要着力持久营造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诚信、社会诚信的良好氛围, 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办事效率,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不断优化引资结构, 一方面要引“大”, 想方设法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大项目, 吸引战略投资者进驻永州, 另一方面要引“优”, 要把引进资金和技术, 引进管理和人才, 引进高科技与现代服务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对方开放质量。四要狠抓引资项目的落实, 要以项目落地生根论绩效, 不但要看项目投产的当前效益, 更要看项目投产的长远效益。

(四)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一是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各级政府和劳动就业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 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建立企业用工档案, 做好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帮助企业及时发布招工信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努力拓宽企业与就业者双方的选择空间。二是开通“永州就业网”, 免费为劳资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流平台。三是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五) 完善经济体制

长期以来, 永州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 既有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的差距, 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差距;旧体制、机制不仅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更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通过改革, 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把加强技术创新与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政策创新与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摘要:文章在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永州经济发展实际, 探讨永州经济发展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永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实有效途径, 以促进永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白津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瞭望, 2007 (31) .

[2]、毛伟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J].群众, 2007 (10) .

上一篇:施工用电下一篇:城市道路雨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