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转变研究(共12篇)
方式转变研究 篇1
文章标号:1004-4914 (2013) 07-029-02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和缘由
(一) 经济发展方式含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定的经济体制下,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方式、途径和模式。经济发展总体来说, 范围涉及面更较广, 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含义, 经济发展在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的同时, 必须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许多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现, 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实践证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常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 使得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含义
2007年6月,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作了重要讲话, 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接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指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坚持怎样的方针, 发展方式如何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前瞻性地回答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缘由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来说是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 这就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系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主要着力点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既要注重数量的扩张, 又要注重质量提高;既要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更要注重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得到加强, 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源的大量投入, 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在这里列举一下河南商丘的例子, 商丘是传统的农区, 是资源型工业城市,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 高耗能企业比重大, 基本上都是源头产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商丘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问题, 陷入恶性循环, 也无法在新的发展周期中谋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从而影响到商丘的可持续发展。商丘的经济增长只有达到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新世纪以来, 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 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既要加速建设, 又要满足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没有出路, 必然会出现资源承受不起、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接受不了、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加快转变, 自觉做到在“加快”上下功夫, 在“转变”上动真格, 在“发展”上见实效。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要的仍然是发展。从商丘情况分析, 商丘本身经济总量就比较小,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如果不加快发展, 扩张总量, 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推动存量调整和优化的基础, 因此要加快转变, 必须加快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转变、调整、提升和增效, 以加快发展来推动加快转变, 用加快转变的成效来实现商丘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不放松, 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符合商丘发展实际的, 有待于商丘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 都可以去落实、去实施。
2.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动力。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创新添动力, 创新出活力, 创新增效益, 做任何工作, 想发展, 必须创新。总结多年来的实践, 体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坚持了思想理念的创新;二是坚持了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坚持了科技创新。
3.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此, 我们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政策, 坚持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奠定基础。
4.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的。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 在实践中, 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出行难等热点问题,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 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5.始终客观面对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才总量较少等问题, 当然,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 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但是, 我们之所以有所发展了, 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 在问题中不断完善, 同时又出现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解决, 更好地促进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及途径
(一) 要加快转变思想认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思想认识的转变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涌现,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面分析、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求, 切实其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 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 在思想认识上加快转变要做到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发展、突出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社会就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4283美元, 河南人均GDP约为3200美元, 由此表明,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攻坚阶段, 体制障碍、利益冲突、认识差异等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社会矛盾纠结, 改革难度增大, 群众期盼升高, 多元化趋势明显。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深刻变化, 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既要做大“蛋糕”, 更要分好“蛋糕”,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 要加快转变在工作重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重心, 逐步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逐步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坚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推动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激活发展方式转变动力;五是坚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激发发展方式转变活力;六是坚持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平台;七是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彰显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八是坚持致力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发展方式转变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必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突出问题, 搞好社会建设, 集中力量办好就业、就医、社保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通过改善民生, 发展社会事业, 扩大内需, 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内生动力。
(三) 在领导方式上加快转变
要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 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 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 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一是加快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逐步转变领导方式的核心要求所在,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切实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转变, 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提升、切实增效, 真正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跨越。二是服从工作大局。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 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突出重点、优化环境。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活力和源泉, 也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关键所在。坚持改革创新, 必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主要做到机制体制改革。要逐步提升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 切实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要在创新政策、创新服务体系方面下工夫。四是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力量,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为民的关系, 对人民负责、对群众关注, 扎扎实事为民做好工作,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实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 2010.2
[2].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2
[3].何平.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1
[4].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6
方式转变研究 篇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湖北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为此,建议我省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打造湖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涵和作用必须深刻把握。“三大发展”提倡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即循环和谐发展、绿色低碳消费;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即注重科技生态化,科技以及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基础上;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即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融合。因此,“三大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必须抢抓善用。(1)千载难逢的时势。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如,新工业革命、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所带来的机遇。(2)蓄势待发的优势。湖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业、工业、科教、生态文化、交通区位)、核心优势(扩大内需的前沿、国内市场的枢纽)和潜在优势(创新发展、生态建设)。(3)抢占先机的气势。目前,湖北正在努力把国家政策、产业转移的“及时雨”,变成湖北发展的“好收成”。如,制定了湖北低碳发展和产业、交通、绿色建筑与森林碳汇发展的“一总四专”低碳发展规划体系。
3、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难题迫切需要破解。(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济增长对工业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配套协调能力不强,传统优势产业大而不强,受资源、能源、节能减排的约束增加,发展空间受限;(2)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湖泊数量锐减,地下水质量堪忧,空气质量不断恶化。(3)自主创新进展缓慢。一是创新投入规模不够大。2012年湖北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在全国排列10名之外。二是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不强。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湖北排名靠后。三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湖北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少于上海、深圳。(4)改善生存环境与加速城镇化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十二五”期间湖北将有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生活,这必然消耗更多资源,经济建设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绘制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做好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要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定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产业带分布框架,突出区域特色、产业特色、试点示范特色。
1、制定好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
应确立以低碳技术为重点,抢占中部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先机;以绿色经济为重点,抢占中部经济战略高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分层次实施。一是微观层次。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努力构建全新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二是中观层次。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三是宏观层次。以城镇为重点,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建立起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机制。
(2)分阶段的实施。一是推动促进阶段。主要是以宣传、培训、试点、示范及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主,逐步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二是推广发展阶段。主要是以生态设计原理规划城市建设、以绿色产品生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节水节能技术,大力实施各类低碳、循环、绿色经济项目。三是全面发展阶段。重点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资源使用效益极大提高。
2、规划好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
(1)产业布局“差异化”。先导与提升并重,促进武汉城市圈向“两型”社会的全面转型;崛起与治理并重,推动江汉平原的绿色崛起;开发与保护并重,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绿色开发;改造与升级并重,实现湖北汽车、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工业基地的绿色振兴。一是围绕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的主题差异布局。打造以“两型社会”为主题的武汉城市圈、“武汉—襄阳—十堰”汽车低碳发展产业带、“武汉—鄂州—黄石”低碳钢铁产业带、长江沿线低碳化工产业带、“武汉-鄂州-黄石-荆门”低碳建材产业带。二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差异布局。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现实基础及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建设时序,分重点区域突破。如武汉重点布局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襄阳、十堰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2)功能定位“明确化”。以荆州、仙桃、潜江、天门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功能定位为湖北的“粮仓”和中国的“厨房”,重点发展低碳循环绿色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长江经济带,功能定位为湖北的“脊梁”和中国的“钢肩”,重点布局低碳循环绿色型工业;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中心的老少边穷地区,功能定位为湖北的“绿肺”和中国的“桃花源”,应重点布局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低碳循环绿色型服务业。
3、找准突破口和重点领域
(1)做好“碳”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平台,把湖北打造成全国的碳交易市场。首先要加快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其次应尽快完善碳交易的市场主体,建立环境中介组织或咨询公司。再次要研究形成一套简单高效的项目操作程序,提高项目公示、审批及注册的速度。最后要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的主动性。
(2)打好创新“牌”。依托湖北优势科教资源以及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加快湖北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率先突破。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走好转型“路”。围绕武汉“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青阳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湖北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走在中部乃至全国前列。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重点打造一批低碳转型试点企业,并将相关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4)用好生态“名片”。围绕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推进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把湖北打造成全国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由政府牵头组织,选择若干城市作为试点,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具有生态特色的城乡建设模式,开展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市等建设。
三、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推进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更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
1、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1)确立关键技术研发方向。绿色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催化剂技术、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回收及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涉及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制造、资源化、产业共生与链接四个方面。低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
(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包括:设立专项技术攻关基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立清洁生产专项基金,对应用示范项目和推广示范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3)加强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推进高新区跨越式发展。重点支持东湖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襄阳、宜昌、孝感等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湖北武汉、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华中农高区、“中国农谷”、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服务链条。
(4)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技术应积极安排示范工程,逐步实现产业化,加强技术市场和创新驿站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应用。建立科技成果管理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库、健全科技成果推介和技术交易拍卖长效机制、建设创新资源交易交流平台。
(5)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工程、“千人计划”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和基层服务,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建立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生态文明政绩考核、责任追究与生态补偿机制
(1)加快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能够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考核指标,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2)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确定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红线,当开发接近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二是做好市、县领导离任责任审计。一部分是生态审计。就是考察生态环境在市、县领导任职期间是否遭受污染和破坏,各项经济决策和本人政绩是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部分是经济审计。主要是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审计,防止为了出政绩搞一屁股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三是制定违背科学发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要记录在案、予以追究。
(3)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明确补偿主体。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明确这个“谁”。二是落实受益主体。首要任务就是划定湖北的生态补偿范围,以及各个补偿区域的生态等级。三是补偿标准体系化。补偿标准不能简单的“估堆”和按“人头”分配,应按社会、经济、生态分类,细化为一个指标体系,将主要标准“指数化”,控制上限下限,控制变量因素。四是补偿模式要多样化。应坚持多样化模式,同时避免模式选择的随意性、补偿额的随意性。
3、完善促进生态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是完善财政补助措施,加大支持节能科技创新。扩大财政创业风险投资,对风险高、具有重大意义的节能新技术,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二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制环保功能。一方面是清理产能过剩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对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的试制和研制等给予税收优惠。三是适时开征新税,健全绿色税收体系。可以先从排污费入手,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
以及垃圾税,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四是研究设立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基金。要明确资源型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环境恢复和生态补偿,将环境保护成本纳入企业成本。
4、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一是要大力支持和倡导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保项目融资,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和企业直接融资。二是积极争取建立气候交易平台,为企业利用国外资金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创造条件。在湖北碳交易试点和武汉碳交易所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建立碳市场管理和研究机构、建立碳市场中介机构以及开展低碳金融创新,逐步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气候交易市场。三是要促进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发挥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逐步建立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
5、抓紧做好绿色发展促经济转型五项工作
建议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重点抓好“五个一”:
(1)成立一个工作机构。建议成立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2)编制一套发展规划。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联合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等部门,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策划和实施一批项目。
(3)争取一批政策“红帽”。争取中央和有关部委支持,在湖北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省直有关部门要从财政、金融、交通、旅游、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积极做工作,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4)建立一套制度体系。要结合湖北实际,构建起科学完备、运转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从源头治理来看,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健全用途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从过程严管来说,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从考核评价来看,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从后果严惩来看,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
(5)鼓励公众一起参与。一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对于公众,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促使社会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官员,应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绿色财富观,强化“绿色新政”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引导绿色消费,防止过度消费,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如,设立绿色发展体验馆,试点实行“二氧化碳储蓄卡”制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低碳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村创建工作,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
绩效审计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篇3
审计的模式、内容等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审计提出不同的要求,审计的发展水平与自身所在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审计机关的任务繁重,审计对象不仅包括庞大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还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绩效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审计技术水平的作用上。良好的经济条件不仅可以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更可以为绩效审计主体创造更为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运作效率和速度。
绩效审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配置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宏观分析,及时揭示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各项政策制度提供参考;二是对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执行情况及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揭示有关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三是推动深化改革,严肃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间接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绩效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目标、作用和功能定位
(一)目标定位。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过程中,应从战略角度分清目标的主次,将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协调和统一起来。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上,要选择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有利于促使政府职能部门更加关注产出效果,提高政府部门的业绩管理水平。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进程中,拓展创新后的绩效审计目标应当包括:提高资金和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全面考察受托经管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绩效,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作用和功能定位。绩效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民主法治推進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的最终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是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绩效审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有利于广大人民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二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的需要。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腐败现象,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三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确保国家职能正常发挥的需要。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在“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绩效审计应当适应政府审计功能定位发展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要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要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来实现,主要内容包括:在“预防”方面,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感受风险,发挥预警作用;在“揭露”方面,查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污染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破坏民主法治等行为,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在“抵御”方面,注重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经济社会系统,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等,增强“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审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绩效审计结果应用规范,打造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规范,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打造法制政府。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做法,针对绩效审计结果运用中的问题,研究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的框架性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审计结果运用的运行机制,杜绝审计结果有用的就用,无利的就不用,以及想用的就用、不想用的就不用的现象发生,保证绩效审计结果落到实处。
(二)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度,打造责任型政府。绩效审计归根到底是对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我国政府正在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责任政府,保障国家权力行使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绩效审计只是发现问题的途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审计之后的问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行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使得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将“审计风暴”转化为推动责任政府建设的动力。
(三)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建设清廉政府。审计整改有助于促进廉价政府的建设。打造一个“廉价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首先,廉价政府不仅是廉洁的政府,同时也是运行成本低廉的政府,绩效审计无疑是这一工程中重要的监督环节。其次,廉价政府是指政府干预对整个社会运行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能够发挥审计工作进一步促进廉政政府建设的独特作用。
(四)全面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依法以专门出版物等方式就审计事项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及处理决定、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贯彻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属于政府政务公开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既可以看成审计结果通报的外延与发展,也可以看成审计结果公布的一种形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坚持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审计事业发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际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提高,推动有关制度规定的出台,彻底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
(五)实施制度合理性审计。绩效审计不能仅着眼于评价具体经济事项的绩效,更应该通过对具体经济事项的监督与评价,站在宏观高度,从制度设计与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揭露制度和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应定期开展制度合理性审计,找出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促进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研究 篇4
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已成为一个举国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国家强盛的生力军。因此,如何扭转大学生体质继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每周一次体育课,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健身需要。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锻炼方式,培养体育兴趣,保证课外锻炼时间,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较为稳定的锻炼习惯,保证他们拥有过硬的身体质量,为步入社会,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高校体育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羁绊,探讨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教育之路。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测试和调查对象为某综合大学的800名大学生,分别在各年级随机抽取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779份,有效率97%,其中大一至大四的男生人数分别为:98、97、99、95人,女生分别为:99、98、97、96人。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从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立定跳远、握力(女生坐位体前屈)、1000米(女生800米)等五项指标进行测试。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被测大学生的运动态度、对现代体育课的需求倾向、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
运动态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从行为习惯、目标态度到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八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相应的有关态度的问答题:喜爱参与运动锻炼、参与锻炼有明确的目标、对运动锻炼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有较好的锻炼习惯、有较强的锻炼意向、运动锻炼可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锻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参与锻炼能产生最大正向价值效应。答案从“十分不同意—十分同意”分别得1-5分。该测量表经过克隆巴赫系数检验,总体α系数为0.839,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体育课需求倾向: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和文化空前进步,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依据体育课的发展经历,从旧时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基本需求到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发展的需求,各设计出四项:旧时需求包括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能、健美和考试及格或修到学分;现代发展的需求分别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发展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能力、创新能力等)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仍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答案从“十分不同意—十分同意”,分别得1-5分。经过克隆巴赫系数检验,总体α系数为0.789,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课外锻炼:依据《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被测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的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价。所设计的大学生锻炼行为的调查题目为:(1)您课外每周参与体育俱乐部(或自主锻炼)的次数。答案分别为0至3次及3次以上。(2)您课外每次参与体育俱乐部(或自主锻炼)的时间。答案依次是15分钟以内、15至30分钟、30至45分钟、45至60分钟、1小时以上。(3)您每次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或自主锻炼)的强度。可供选择的答案是无感觉、稍有发热、全身微微出汗、中等出汗、出大汗。经检验,两个测试量表的总体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85、0.820,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6.0软件,采用可靠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对比分析
身高体重指标是一项容易被忽视然而却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为了考察大学生的体质现状,首先对他们的身体形态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存在较大差异。男生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大二、大三学生正常体重的比例明显高于大一、大四,仅有四成学生体重正常(见表1、2)。说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佳,处于亚健康状态,男生和大一、大四的学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大学生要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规律饮食,按时作息,保持正常体重。
3.2 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比较分析
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1]。我国目前大学生体质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包括三大类: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运动素质指标[2]。本研究主要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机能指标和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发现:除耐力项目外,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其它项目上的得分以及测试总分上的差异具高度显著性,女生成绩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除肺活量体重得分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得分差异均具高度显著性:大三学生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得分最高,大二学生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以及测试总分成绩最好(见表3、4)。将形态与机能、运动素质指标加以对比,相似的是女生的测试结果均好于男生,大二、大三学生的得分明显较高。肥胖或超重大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握力指数、立定跳远得分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的学生,而且身高体重得分较低的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也偏低[3]。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对于其机能和运动素质影响较大。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导肥胖、超重或体重偏低的学生加强身体素质锻炼,规律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3 大学生运动态度的比较分析
为了从运动态度上探究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原因,本研究从参与运动锻炼的喜爱度、目标、认知、习惯、意向、情感体验、控制能力、正向效应等八个方面,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态度进行了测查和分析。结果发现:男生在运动喜爱度、习惯、情感体验、控制能力、正向效应方面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在运动习惯上的差异具高度显著性;女生在运动认知方面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具显著性;在运动喜爱度、目标、习惯、情感体验、控制能力、正向效应方面,大二、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一、大四,且差异具高度显著性(见表5、表6)。说明在运动锻炼的态度上,男生明显好于女生;在不同年级中,大二学生的运动态度更为积极。女生较为消极的运动态度决定了其较少参与运动,虽然体质测试多项指标成绩高于男生,但并非锻炼的结果,而是男生较为肥胖的身体形态所致。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从培养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入手,积极改善大学生的运动态度,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3.4 大学生对现代体育课需求倾向的调查分析
高校体育课只有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才能为其所爱。本研究就大学生对现代体育课的需求倾向进行了测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健美、考试及格或修学分、强健身体、娱乐身心、发展综合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需求的得分均高出平均分3分;对身体练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最低;其中考试及格或修学分是应付考试的消极需求,女生得分较男生高,差异具显著性;八项需求中,得分最高的选项是娱乐身心,其次是强健身体(见表7)。反映了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新期待,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体育工作者应以构筑学生强健体魄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以娱乐身心为前提,将体育课打造成满足学生最基本需求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为此,作为创编舞者,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健身热情,使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
注:只有差异具显著性的数据在表中显示。
3.5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比较分析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大学生课外参与运动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阵地[4]。为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俱乐部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健身活动,从每周参加次数、每次参加时间和每次锻炼强度三个方面进行了测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被测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的运动行为总体得分偏低,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显著性;从年级看,大二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四得分最低(见表8、表9)。说明目前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参与度很低,女生尤为明显。因此,将女生以及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提高其认识,积极动员他们课外主动进行体育俱乐部健身,并出台相应的鼓励办法,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同时,体育俱乐部也应以“拓展运动兴趣、保证锻炼时间”为宗旨,积极探索自身的转变之路。
注:只有差异具显著性的数据在表中显示。
3.6 大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锻炼的比较分析
课外自主锻炼是大学生参与锻炼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大学生形成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经之路[5]。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参与自主锻炼的行为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外参与自主锻炼行为的三个方面差异均具高度显著性:男生明显好于女生;大三学生每周参与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显著高于大四和大一学生;大二学生每次的锻炼强度明显高于大四、大三;大四学生最差(见表10-表12)。进一步分析发现,能保证参与自主锻炼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且中等出汗的大学生人数较少,说明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锻炼习惯。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锻炼,最终形成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又一个棘手的实际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测查、对比和分析,发现男生肥胖、超重的比例大于女生;肥胖、超重或较低体重大学生的机能指标和运动素质各项指标得分较低;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在及格或修学分选项上得分高于男生,而且其运动态度明显较男生消极,每周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的次数明显少于男生;从年级来看,大四和大一学生的各项测查得分大都较大二和大三的低。
面对上述问题,虽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或奖励学分等方式来使大学生课外参与锻炼,但是这种被动的施为是难以持久的,不利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可持续发展。要发展就要改变,在变中求发展。转变大学生的锻炼方式势在必行。从大学体育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是高校体育实施转变的关键。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设计了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结构图(见图)。以大学体育教育内容为视角,将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分为三大类:课内锻炼、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和课外自主锻炼。建议参照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结构开展高校体育教育。课内以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主,进行“快乐体育”教学;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与发展,课外体育俱乐部助力于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大学生自觉地经常地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形式多样的课外锻炼。这样,大学生初步形成健身习惯,实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就曙光初现了。
摘要:目前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举国关注。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实施办法》、《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李克特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并对测查结果加以客观的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少大学生肥胖、超重或体重较低,尤其男生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比例偏高;女生的运动态度较男生消极;大学生对体育课需求倾向得分最高的选项是“愉悦身心”,反映其健身目标较为单一、片面、缺乏长远追求;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在每周参与次数、每次参与时间和锻炼强度上的差异均具显著性。上述种种,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成因。因此,大学生转变锻炼方式,培养健全体育意识和良好健身习惯,势在必行。建议:参照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结构图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最终回归“健康第一”。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于涛,魏丕勇.“健康”语境中的“体质”概念辨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34-136.
[2]华厚杰.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探索,2008,(1):76-77.
[3]蔡忠建,袁建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权系数及关联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2):74-78.
[4]潘秀刚,陈善平等.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1-74.
方式转变研究 篇5
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
韩朝平余荣军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随着后课标时代的到来,2011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对照纲要和课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不免让我们思考:教育改革经过了这一长时间的阵痛以后,真的蜕变成蝶了吗?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是不是真的把这些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了呢?2011年,我们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课堂跟踪活动,发现课程理念和行为相脱节的现象很严重,部分老师是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等的新理念,但课堂上出现的却是大量的假合作、假探索、假交流、为了动手做而动手做,学生充当的完全是个操作工,实际上课堂教学还是 “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走上了一条形式化的道路。只是发生了形变,并没有产生质变。
基于以上种种,我们课题组觉得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让老师们通过专家的引领、自身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最终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达到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这一终极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这一课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有多方面的研究,网络、报刊、书籍有很多理论性的阐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既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国内课程改革的重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许多国家便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而在国内一些学校和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的尝试,可称为“数学泰斗”的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中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策略。
还有很多成功的课题研究,比如像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等等。不难发现这些大都是中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
再看看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只限于某个人、某个案例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很多,但却很少能实现在整个小学全面推广的成功经验,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此课题各校虽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比较系统的理论和具体的做法和深层次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纵观国内外有关“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状况,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既顺应了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与必需。因此,面对这一现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都在积极的研究中,希望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并得到领导、家长、学生认可的路。
三、课题研究内容
1、认真分析研究教师队伍的现状,实现教师观念的真正转变。
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本次课题实验的首要任务。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采取有利措施,扎实开展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促使教师由“维持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型。
2、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题实验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师生在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适时指导,优化评价,注重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方法,学会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针对不同的年级与课型,建构合适的教学模式。
查阅资料发现:在教学研究领域介绍教学模式的理论较多,结合教学实践探寻合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却较少;而以年级与课型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也正是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视角。通过初步的研究我们发现以年级与课型建构教学模式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的研究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践,以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标,更具有效性;另一方面,它针对不同的年级与课型为前提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具操作性。
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实际就是我们研究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的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汲取建构主义精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2、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现代教学论理论。现代教学论理论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结论仅仅是一个终结点,而探究的过程则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面、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的价值总和很可能超出结论自身价值的若干倍。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班级教学的动态环境中、实践中具体研究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2)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文献进行学习和探讨,以促进课题在我校的深入发展;
(3)案例研究法:对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而取得成功和失败的相关案例予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立富有实效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
本课题研究按四个阶段逐步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5月
(1)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相关理论,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找准新的起点。
(2)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及不同课型,调整并确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提出本课题实验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整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准备开题。
(3)根据课题组的总体部署,结合教学内容、课型,各年级课题小组采取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改进的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研究引进课堂,开展相应的研讨,为第二阶段全面展开研究作好准备。第二阶段:初步阶段
2011年6月~2012年6月(1)这一阶段,各年级课题小组将把尝试发现方式、引导探索方式、合作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方式、问题解决方式等教学方式全面引进课堂,并进行务实性的研究,构建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2)这一阶段,我们将全面推进反映不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课。
(3)课题小组的老师结合自己的侧重方向,做好研究课教案的设计和修改以及其他研究素材的整理与归类,每人写出一篇相关的论文,为课题的研究积累文本资料。
第三阶段:深入开展阶段
2012年7月~2013年6月
(1)这一阶段,我们将在总结前面各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课题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在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课外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拓宽研究性学习方式及合作学习方式研究的范围。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课型特点,形成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特色鲜明的较为成功的课例,将相关的课件及课堂教学实录拟制成光盘。
(3)按年级继续做好相应教案的修改和收集工作。每人至少写出一篇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论文(包括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学习方式的指导研究、习题教学与整合研究等),争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努力使我们的研究得到同行及专家的认可。(4)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邀请市、县有关专家和老师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13年7月~2014年1月
这一阶段,在继续做好推进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工作的同时,做好课题结题以及接受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课题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
姓名 职 称 工作单位及职务 学术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韩朝平课题指导 负责课题指导 余荣军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
数学教学 负责课题中高 森达实验学校校长 教育管理 课题负责人
负责申报、研究及结题报告的撰写 王吉明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
教导主任 数学教学 负责各阶段的计划与总结 曹兆文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总务主任 数学教学 负责课题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夏玉良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教导副主任 数学教学 负责课题的调研、整理资料 徐友萍 记录 李文娟 理与存档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教师 数学教学 负责资料的收集、整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长
数学教学 课题会议陈步珍 成 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教师 数学教学 负责研究报告的形
八、研究基础
1、本课题的所有参与人员均是市县级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在进行此项课题研究之前,课题负责人及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曾参与过省级课题《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和谐教育因素的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研究,对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扎实、研究经验丰富的队伍,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定成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校拥有一支强而有力的数学教师队伍,全体数学教师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完整的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业务,健全的生理、心理素质,教科研意识强烈,有敬业精神。另外,还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观念新颖,在市、县各类评优课中屡获好评的优秀骨干教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员保证:除了课题组成员外,发动全校所有数学老师参与探索和实践。
2、学校保证:我校韩校长对教科研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是我校的重要治校理念;我校各学科都有课题在研究之中,全校教科研气氛浓烈。
3、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我校不仅有图书室、阅览室,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每学期还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证:我们课题组研已经建立了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组织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入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
方式转变研究 篇6
关键词:学习方式;口头交流;源于课本
一、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教师的授课情况
农村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许多农村高中都在编重点班、普通班,每周小考,每月必有大考,而且按分数进行排名是司空见惯的,从而造成许多学困生压力重重.福建省自2006年秋季实行高中新课程以来,多数农村教师畏难情绪严重,心态消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仅在公开课或听课时有所表现,数学学习等同于数学解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新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三、合作学习
1.口头交流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让学生说说学习的经验与感受,怎样收集数学材料,选择解题方法,认识问题的本质.这种不管是提前预习还是课堂上课学习的归纳、总结与反思,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中,可这样口头交流,对于角“■±α”(k∈Z)的三角函数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思是说■±α,k∈Z的三角函数值等于“当k为奇数时,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当k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然后α的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当α为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2.书面交流
书面交流能够很好地在师生之间搭起互相沟通的桥梁,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如口头上的鼓励表扬,或是作业批改中的鼓励性评语,特别是好的解题思路,推荐给全班同学,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3.情感交流
数学交流离不开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一个多向交互过程.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适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小组的互动式合作学习.当然,问题的导引要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因而能进一步挑战学生的兴趣;难度要适当,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惧心理;有一定梯度,可以一题多解;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4.少教多学
我在安溪八中选择高二5、6平衡班做实验.5班按传统的方式讲40分钟,6班只讲15分钟,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学、交流.最后完成相同的测试题.结果表明,讲得少的比讲得多的分数高.这给了我了极大的鼓励.如学生在学习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第一课时,学生预习后,课堂上我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来的问题重新写在黑板上.普遍的问题有:(1)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2)运用余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3)在△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哪些边和角呢?(4)我们已经学习的测量方法有哪些?(5)怎样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课堂上先由分成的小组讨论,然后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当同学们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并能和同学自主的讨论与交流时,就学的有力而且效果最好.
5.探究性学习
数学探究是非常特殊的,是学生自主性得到发挥的数学学习活动.如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例题5:已知A(1,2),B(2,3),C(-2,5),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教学时,先让同学思考有哪些思路.学生可能有两个回答:先求向量坐标,再验证数量积就行;计算三个向量的模,然后用勾股定理.教师巡视课堂,特别注意不同的解法,再提问学生.
学生甲:计算■,■的坐标,验证■·■=0
老师:有分类讨论思想不错!
学生乙:我有计算三个向量的坐标,没有分类讨论,从数值看,只有■·■=0
老师:同学们能够注意数值特征,漂亮!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丙:画图观察,猜想∠A=90°,再验证.
教师:很好!太有才了!数形结合,有了图,我们就能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当然,为了思辨论证,还要进行度量计算.紧接着进行两个探究:(1)若A(1,2),B(2,3)在直线x=-2上是否存在点C,使其 是直角三角形?(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思考有哪些方法解决?同学前后左右可以互相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参与讨论)
6.源于课本,注重数学的发展过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2009福建省质检理10)(1+x)n的展开式中,xk的系数可以表示从n个不同物体中选出k个的方法总数.下列各式的展开式中x8的系数恰能表示从重量分别为1,2,3,…,10克的砝码(每种砝码各一个)中选出若干个,使其总重量恰为8克的方法总数的选项是( )
A.(1+x)(1+x2)(1+x3)…(1+x10)
B.(1+x)(1+2x)(1+3x)…(1+10x)
C.(1+x)(1+2x2)(1+3x3)…(1+10x10)
D.(1+x)(1+x+x2)(1+x+x2+x3)…(1+x+x2+x3+…+x10)
在高中课本选修2-3 1.3.1 二项式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好题材.事实上,对于这10个砝码而言,只有选与不选的区别,对于重量为n的砝码,选择了它,则它对x8中的指数8的贡献为n,在代数式中即为x8;如果没有选择该砝码,则它对x8中的指数8的贡献为0,在代数式中即为x0=1,(1+x)(1+x2)(1+x3)…(1+x10) 可以看成(x0+x)(x0+x2)(x0+x3)…(x0+x10).在上述的代数式子相乘的过程中即为从每个独立的代数式x0+xn中的2个项任意选择一个相乘(选择一个就是代表每个砝码的选择与否),最后将这些相乘的结果相加合并同类项.在每个独立的代数式x0+xn中的2个项任意选择一个相乘的过程中如果得到x8,则这就是一种总重量恰为8克的方法,所以本题选A.
参考文献:
刘卫平.少教,才能多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篇7
第一, 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 又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的质量、发展的效益、收入分配的合理和资源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永州经济迅速发展, GDP平均增长速度为8.8%。尤其是“八五”以来, 经济更是持续、快速增长, 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然而, 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永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思想, 注重经济、社会、环保三重效益的平衡发展,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永州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又包括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诸多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具体实惠;缩小永州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和利益差别, 实现共建共享;处理好永州各县市和地区间发展的速度, 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度3者间的关系;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永州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第三, 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目标多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经济结构 (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 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
第四, 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 永州的经济已取得重大发展, 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2006年, 永州全部工业增加值96.58亿元, 增长17.9%, 而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667.8亿元, 增长16.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7亿元, 增长20.4%,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3.2亿元, 增长20.1%;全市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六大支柱产业 (汽车、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冶炼) 增加值34.3亿元, 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个百分点,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5.3%, 全省优势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9%。由此可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永州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弱市向经济强市转型的战略选择。
第五, 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这主要包括: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 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六, 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第七, 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
第八, 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二、当前永州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永州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人的增加, 仍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很多产业仍以粗放式经营为主, 制约了永州经济的有效增长。据统计, 2008年永州单位GDP能耗为1.23, 下降6.09%,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7, 下降12.20%;而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225, 下降6.72%,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8, 下降11.84%。可见, 永州单位GDP能耗指标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但各能耗指标的下降率都低于全省水平, 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特征。
第二, 永州科学技术水平偏低, 科技进步改善缓慢, 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2008年永州市在全省14个市州科技进步监测结果中排名下降到第12位。2004年, 永州从第8位下降到第12位, 由于长丰集团有部分搬迁到长沙, 使得永州与科技产出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大幅下降, 排名大幅后移;高新技术产值从上年的57.66亿元减少到36.71亿元, 名次从第5位下降至第9位, 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3%下降至10.2%, 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1位, 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的38.6%下降至-19%, 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4位。2005年排名上升到第10位, 2006、2007年排名不变, 保持第10位。可见, 永州科技进步改善缓慢。
第三, 永州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当前, 永州是全省仅有的2个农业比重超过工业的地区。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 2007年永州市“三一二”的结构模式虽比原始的“一二三”结构模式递进一步, 但相对于全国、全省“二三一”模式低了两个阶段, 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三二一”的模式差距更大。2006年, 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292.7亿元, 增长11.8%;零冷两区生产总值122.9亿元, 增长12.1%, 县域落后城区发展速度0.3个百分点。北五县 (区) GDP总量为255亿元, 增长12.1%;南六县GDP总量160.6亿元, 增长11.5%;南北增幅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目前, 永州还没有1个县域单位跨进全省十强县行列。
第四, 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不强。2008年永州GDP达327.85亿元, 比1978年增长16.2倍, 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平GDP为10091元, 比1978年增长4.2倍, 平均每年增长6.6%, 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75。按弹性的定义区间划分, 属于弹性不足的范围, 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
第五, 永州的货物及服务进出口近年来增速较快, 但绝对额不大。净出口率大多数时期为负数, 说明永州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 尚未形成出口集群效应, 现有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及土畜产品方面, 且多属初级产品加工, 并未形成精深产品加工, 因而出口附加值低, 创汇率也不高。永州虽有不少针织、毛衣加工企业等产品出口, 但大多属“三来一补”类型, 只赚取加工费, 出口创汇并非永州所有。外需对永州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转变永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 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观念
第一, 质量观。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中央提出的“保增长”, 并不是保落后的、粗放式的增长, 而是要保持结构优化基础上有质量的增长。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世界产业变动的大趋势和永州经济发展的实际, 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在保增长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质量的有机统一。
第二, 资源观。如永州江华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县, 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品资源, 尤其是稀土资源储量丰富, 居全国第二;铁、铜等矿产也较为丰富;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和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都是发展本地经济的基础。目前, 已有“江华条子” (杉木) 、“涛白金叶” (烤烟) 、“江华苦茶”、“珍珠辣椒”、“瑶牌”水果、瑶山“六月香雪梨”、“江华豆腐”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打响并畅销省内外市场。
第三, 机遇观。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要赶上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进一步解放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三大历史机遇, 特别是要搞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篇文章。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地区争夺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大角逐, 要破除“守株待兔”的思想,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抢抓机遇, 主动出击。永州市选择了“工业园区化, 园区产业化, 产业集群化”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全市已有的7个工业园围绕长丰汽车等骨干产业承接配套项目, 围绕湘江纸业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承接延伸项目, 围绕生物能源、现代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先导项目, 围绕加工贸易产业承接集群项目。全市着力打造南北“两大承接板块”:南面以蓝山县为重点, 建设“蓝 (山) 宁 (远) 道 (县) 加工贸易走廊”, 使这3个县成为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并辐射带动周边新田、江永、江华等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北边以中心城区为重点, 建设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辐射带动零陵、祁阳、东安、双牌等县区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定位上, 实行南北错位发展。南边重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通讯电子、玩具制品、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北边重点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二) 优化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索洛理论和内生经济发展理论告诉我们,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产业结构逐步合理优化的过程, 不大起大落, 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永州经济发展起点低、总量小,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核心是要尽快弥补好工业化这一课, 大力培育和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群;这样对产业发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并不断提升二产业所占比重, 进而增强总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 发展第二产业不能以牺牲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代价, 而必须三管齐下, 协调发展。产业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是“重点打造以工业为中坚的第二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稳步推进第一产业”。十六大报告提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结合永州实际, 就是要把做大工业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 实施核心企业做强、支柱产业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的联动战略, 迅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 以资本整合资源, 实现新的发展
要树立现代资本意识。要用资本观念解放思想, 树立现代资本意识。克服小生产观, 树立大资本观。小生产观最突出的是“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 大资本观最具代表性的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用最直白的语言讲, 即钱在你手里只是钱, 投出去才是资本, 资本运作起来才能不断增值。可以预见,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资金问题仍是制约永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针对永州实际就是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环境, 提高开放水平。一是要坚决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 凡是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 都要向内外资开放。二是要着力持久营造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诚信、社会诚信的良好氛围, 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办事效率,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不断优化引资结构, 一方面要引“大”, 想方设法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大项目, 吸引战略投资者进驻永州, 另一方面要引“优”, 要把引进资金和技术, 引进管理和人才, 引进高科技与现代服务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对方开放质量。四要狠抓引资项目的落实, 要以项目落地生根论绩效, 不但要看项目投产的当前效益, 更要看项目投产的长远效益。
(四)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一是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各级政府和劳动就业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 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建立企业用工档案, 做好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帮助企业及时发布招工信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努力拓宽企业与就业者双方的选择空间。二是开通“永州就业网”, 免费为劳资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流平台。三是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五) 完善经济体制
长期以来, 永州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 既有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的差距, 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差距;旧体制、机制不仅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更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通过改革, 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把加强技术创新与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政策创新与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摘要:文章在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永州经济发展实际, 探讨永州经济发展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永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实有效途径, 以促进永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白津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瞭望, 2007 (31) .
[2]、毛伟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J].群众, 2007 (10) .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路径研究 篇8
一、全面提高土地供应门槛,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制定现代化指标体系, 综合衡量项目的产业类型、科技含量、投入强度、产出水平、环境影响、税收贡献, 充分发挥地价、税收的调节作用, 科学设定用地标准, 提高土地供应门槛。一是提高工业项目供地标准, 根据地方发展实际确定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总投资额、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 降低单位GDP耗用建设用地量。二是提高工业用地特别是标准厂房的建筑容积率, 严禁“花园式”工业、办公用地, 提升建设用地的节约化水平。三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全面提高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严禁以任何形式返还土地出让金。四是转变招商引资方式, 杜绝以地招商、恶性竞争、地价返还等行为, 切实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市场竞争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大力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
二、以差别化供地政策推动产业转型, 从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
推进土地管理方式从“以需定供”向“供需双向调节”转变, 坚持“有保有压”的供地原则, 科学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一是鼓励科技、新兴产业发展, 重点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用地, 提高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现代服务业用地比例, 加快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优先保证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和人才公寓用地需要。二是限制传统产业发展, 传统产业项目原则上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入驻标准厂房等方式解决, 不予单独供地。三是淘汰落后产业, 禁止向“三高两低”项目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供地。四是充分运用经济杠杆, 通过地价政策调节用地需求, 鼓励类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用地可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出让地价可适当下浮;限制类产业用地出让地价适当上浮;其他产业用地鼓励充分竞争。通过实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 引导产业结构调轻调高,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五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适时提高现行土地使用税标准, 并根据项目综合评价验收情况和亩均税收贡献实行奖励。
三、深入挖掘城市用地潜力, 从争取增量向挖掘存量转变
综合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一是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加快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 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潜力。二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科技研发项目, 不断挖掘存量土地潜力, 建立闲置土地定期公示制度和部门联动处置机制, 促进土地及时开发。三是建立工业用地退出机制, 鼓励工业企业退回或转让空余土地, 加快推进城镇工业用地“退二进三”、开发园区“腾笼换鸟”工作。四是撤并整合各类工业集中区, 结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统筹布局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 明确地区主导功能定位、主导产业类型, 突出产业集聚效应和错位发展, 避免同质竞争、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实现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五是调整园区内部用地结构, 开发园区要合理规划布局, 统一建设生产服务、仓储物流、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 实行园区公共设施共享共用。六是加大土地储备力度, 完善土地市场建设, 提升土地运作水平, 支撑土地供给和使用, 全力提高储备土地收益率, 保障城市发展后备资源和建设资金。七是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加快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大型绿地等功能型项目, 要结合规划和实际需求, 开发建设地下商业、娱乐、人防、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共活动空间。
四、以土地整治优化用地布局, 从零星分散向集中集聚转变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 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指标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集约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一是严格控制综合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允许土地综合整治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流转, 优化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二是集中连片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及废弃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 促进建设用地流转, 释放农村建设用地调整盘活空间。四是节约调整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促进农村土地要素合理流动, 以资源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化, 实现“耕地有增加、农民权益受保障、农业生产条件有提升、农村环境有改善、农民收入有增加”的综合目标。五是不断完善土地综合整治收益分配制度, 以尊重和保护农民权益、及时足额到位补偿资金为前提, 对土地综合整治形成的新增农地, 实行承包经营权流转, 促进规模经营, 确保新增农地和建设用地指标流转收益在专项用于农民搬迁补偿安置、农民社会保障、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之后, 余额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土地综合整治。
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加快从项目管理向制度设计转变
为适应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必须创新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一是要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调整制度, 有效衔接城乡建设发展实际需求。二是要创新中心城区用地审批方式, 实行中心城区用地由国务院在年初一次性审批用地规模, 不再落实到具体地块, 增强地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灵活度。三是完善土地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在明晰集体土地产权的基础上, 探索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四是建立耕地保护基金, 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筹集”的原则, 建立耕地保护基金, 对承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直接补偿。通过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的积极性。五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 全部纳入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综合社会保障体系, 与城镇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确保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长远生计有保障”。
六、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从部门管理向共同管理转变
要转变土地“一家管、大家用”的管理模式,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一是各相关部门从招商引资、产业布局、项目立项、规划控制、环境保护、土地供应、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财税调节、工商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管。二是围绕项目用地管理, 共同构建项目前期综合论证制度、项目合同监督履行制度、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制度、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制度, 使其相互密切配合, 形成管理合力。三是发挥政绩考核的导向作用, 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体系, 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并把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四是科学设定考核标准, 区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主导类型, 设置不同分值体系, 实行分类考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中央适时提出节约优先战略, 要求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第十八次全国党代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寻求节地提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王静, 邵晓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3) .
[2].《昆山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5 (8) .
[3].孙文盛.谁给我们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一百例 (新编) [M].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5.
方式转变研究 篇9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何为有效的教学, 亦即有效的教学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衡量, 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所围绕的中心。就我们所熟知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而言, 至少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方面, 有效的教学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内涵, 对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从整体上考虑, 不将它们作为孤立的目标对待, 所以, 新课程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 关注学生的进步。
进步是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 体现在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等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所进步, 较之课堂教学以前有更为积极的变化。这里的进步还有对学生层次方面的要求, 即我们对学生发展进步的关注不仅仅是眼睛盯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更要从关注全体学生的角度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通俗地讲就是课堂教学要关注“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2. 关注教学效益。
这是对学生进步发展变化的更高的要求, 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展程度问题。同样的一节课, 由不同的教师讲授给学生带来的发展变化是不一样的, 这就涉及到教学效益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注重效益与时间观念, 通过合理的策略手段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学生发展变化是可测量的。
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我们注重的多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较少关注, 这一方面是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对于知识掌握而言,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测量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测量, 体现出可测性, 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量化。
二、新课程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特点
在学习方式上的创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潜能, 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学习方式而言, 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学习方式, 单纯地依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主动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学生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情况下随之转变学习方式。就学习方式而言, 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自主学习。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只有自己有学习的意愿, 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 自然获得情感的良好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这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 要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情况下进行,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导学案等方式设置好问题导航,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无疑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就课堂教学的实践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 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和合作方式, 在互助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3.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的多元性, 就一个问题而言, 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 这也是与培养未来社会的人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相对应的。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策略
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表明合适的目标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依据这些理论, 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 教师应当确立了“分层教学, 使优生更优, 差生不差”的课堂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的有效成长。
1. 在集体备课中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充分地分层设计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充分的备课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设计针对学生学习差异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了解教学的有关要求。
(1) 合理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 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科学诊断和指导,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合适的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关键, 为了能够准确地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置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要考虑课程目标、考试说明和考点分析, 结合章节和知识重点确立课时教学的目标和不同层次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梳理出合适的不同层面学生的教学目标, 进而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
(2) 充分调研确立合适的学生分层。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让每一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 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既是问题解决设计的基础, 也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所以在备课过程中, 在明晰教学目标后进行学生的分层研究, 对学生分层的研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的综合性考试、单元测试和学生的作业情况等进行分层的研究。教师在逻辑分层后, 结合学生当堂预习案的学习情况, 辅以课前观察、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分层调整, 进行小组人员的动态组合学习。
(3) 学习问题的分层设计。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 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发展的针对性, 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 是否能引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目标分层和学生分层完成后, 确立不同层次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从知识巩固、思维训练、不良习惯的纠正和能力的拓展等方面进行分类, 然后针对课时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进行归类, 并设计出课时教学的主要问题。在设计主要问题的时候, 力求体现出针对不同学生发展的层次性, 只有问题体现出层次性, 才能真正切合不同学生的发展实际。问题设计完成后, 以课堂导学案的形式提供给不同层面的学生,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个体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 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充分发展
(1) 通过作业批改, 更好地诊断学情,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然途径, 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后, 学生在课下完成, 然后由学科作业委员收齐后送到教师办公室, 由教师统一批改, 这种做法在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的同时, 对学生的自我诊断和反思等能力的培养也有所欠缺, 针对这一常规做法的缺陷, 可以尝试在课前进行作业批改。课前教师公布作业的标准答案, 学生进行小组互批和合作消化, 期间教师通过观察、个别交流和小组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助、教师的点拨和讲解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
(2) 通过问题引领实施面向全体教学。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根据设置好的导入新课材料, 将创设的问题情境投放出来, 可以从生活情境和教学目标入手, 利用实验、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旧知识, 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规律, 以及例题 (习题) 、新闻、科学史、现代教育技术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尔后下发导学案, 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重点关注基本知识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巡视观察个别同学完成问题的情况, 结合与个别学生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对比较集中的问题积极准备好突破的方法和针对性的训练题, 在下一环节的互助合作中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3) 通过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依托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的互助活动能够解决不同学生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这也是我们探索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关于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小组长的选择和确立, 关于任务的分工和合作的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加强巡视, 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 做到心中有数。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 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 采取多元化评价, 促进学生递进式发展
方式转变研究 篇10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创造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究的过程。
1.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处在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空间, 学生才会大胆地“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 教师一个温柔的眼神, 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 都是营造民主和谐气氛的催化剂, 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从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到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2. 激励赏识,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人的这种渴望被赏识的需求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放大学生的学习亮点,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 调动学生的满腔热情并投入学习中去, 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念。传统教学中答案的唯一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已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意愿了。我们要重新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评价中建立表扬赏识的机制, 让表扬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引导自主探究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方法
“学成于思, 思源于疑。”有问题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才是主动学习, 疑问是自主探究的动力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做到在关键处设疑、引疑, 以疑导学,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并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抓住文眼设疑
《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字, 可谓一字千金, 围绕一个“游”字, 课文重点写了聋哑青年画鱼画得很逼真, 达到了“游到了纸上”的境界。初见课题, 便使人浮想联翩。一篇写人的文章, 却用“鱼”做题目, 到底是写人还是写鱼呢?几经猜想后, 学生的目光自然停留在了“游”字上。按常理, 鱼只能画在纸上, 怎么会游到了纸上了?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这个看似有悖常理的“游”字, 再一次点燃学生的思维, 逼着学生迫不及待想探个究竟。此时, 教师只要扣住题眼“游”字引导学生做各种猜想, 便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抓中心句,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 我紧扣全文的中心句:“为人类造福, 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 但决不会承认错误, 更不会归还火种!”引导学生抓住“造福”和“痛苦”两个关键词,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阅读体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煽情引读等手段, 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 细细揣摩, 慢慢品味, 从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一颗善良、正义、坚强、无私的美好心灵;一片不畏强暴、热爱人类的浓浓真情;一个为民造福、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 共通共融, 和谐发展, 真正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3. 在困惑矛盾处设疑
如《西门豹》一文, 西门豹明知巫婆官绅是造成邺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不直接派兵把官绅抓起来, 而是对老百姓说:“看来河伯还真灵啊, 到河伯娶媳妇那天, 请告诉我一声, 我也去送送新娘。”这是文本最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 恰恰是这样一个令人感到困惑和矛盾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教师根据问题的生成情况, 逐步推进学习进程, 这个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是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的过程。可见, 准确抓住困惑矛盾处设计探究性学习是转变学习方式, 推动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步骤。
4. 在意犹未尽处设疑
新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 现在的教学不能就课本教课本, 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 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如《唯一的听众》一文, “我”从妹妹的叫声中得知老妇人是音乐学院富有声望的教授, 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的时候, 会有怎样的表情呢?“我”心里会怎么想呢?以后每天早晨“我”还会如约到小树林里去拉琴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省略号未表达的意思。在意犹未尽, 欲罢不能的关键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兴趣最为浓厚。
三、加强语文实践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手段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这种能力离不开语文实践, 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1. 动手演示, 在实践中习得语言, 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学科以感性为基础, 那些抽象性的文字, 只有通过学生亲自操作, 获得直接的经验, 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学《爬山虎的脚》时,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学生通过读文还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准确的画面, 这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 再现爬山虎的真实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脚生长的位置, 然后再对照课文描述, 这样图文结合, 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文中“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是教学难点, 解决这个难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演示中加深理解, 并领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虚拟情境, 在体验中深化感受, 获得情感熏陶
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模拟真实功能, 创设真实的或仿真性的情境, 深化体验。《海底世界》一课中, 利用多媒体虚拟出潜水员深入海洋探索深海的情境, 学生同样也能走入虚拟的“真实”:500米处的深海画面色彩运用有层次的渐变色, 由浅蓝、深蓝, 再过渡到黑;接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洋深处闪现着点点星光, 耳旁不时传来海底动物的各种怪异的声响, 学生惊讶不已。通过虚拟情境的生动再现, 学生在观察、想象、感受中加深了体验, 激起了探索海洋奥秘的强烈愿望。
3. 立足实践, 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我经常会结合当下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的光盘行动调查、街边饮食卫生调查、街头用字规范调查、中国式过马路调查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对这类调查兴趣浓厚。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探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合作等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收集、阅读, 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方式转变研究 篇11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枢纽,生态建设是保障,这五个方面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如何在这个总体布局中打好经济建设这个基础呢?当前来看,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提出的。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要的观点的形成和完善,在我们党的认识上经过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提出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7年9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的演讲中,胡锦涛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确立为国家战略”。
2007年12月,胡锦涛说:“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的重要判断。
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共识,首次明确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升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并列。
2.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形成
2.1三大需求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强
2009-2012年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四年我国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么高的投资率世界上是很少有的。
2.2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产业间的比例不协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行业比重应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应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的比重应为46.1%。根据我国的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应该在6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的三次产业应是“三、二、一”。二是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强大,但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名榜上无名。”即是说我们有价值的品牌少,我们的行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三是农业不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内部传统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新兴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不足。
2.3可持续发展上资源环境约束还在强化
(1)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数资源的人居占有量低于实际水平,我们的水少,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土地百分之四十不到,石油、天然气分别是8.3%,4.3%,主要金属铜是25.5%;铝是9.7%,重要能源和资源依赖大量进口。2011年原油的外贸依存度56.5%;铁矿石的外贸依存度56.4%;天然气外贸依存度接近24%。
(2)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环境污染情况今年在《新京报》文章这样描述: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田受重金属污染……渐成灾难的立体污染中,谁能独善其身?
3.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3.1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
首先,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如合理确定发展速度,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生产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把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等。
其次,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要被“世界老二”的成绩冲昏了头脑。要看到我们人均GDP仍居世界百名之后,同时要看到,我们经济发展的食量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环境、人的生命为代价,这种状况必须近期我们高度重视。
3.2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来看重点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快推动和鼓励信息技术创新;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要在新兴产业中实现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一体化。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要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工业产业和劳动力的相对聚集,由此带动物流、商贸、住宿、餐饮、文化等服务业发展。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环境、人的生命为代价,这种状况必须近期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既要规模和速度也要质量和环境,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也可以使我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3.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调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
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要将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结构调整为“三、二、一”这样的比例结构,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升第二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在过敏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再次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客服盲目和重复建设,形成全国各地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研究 篇12
1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 1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我国,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会比2000年翻两番,而且将会实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可利用的资源急剧减少,这样一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而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1.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产业,第二产业的地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服务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进而通过消费的提升带动经济的增长。另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也将更加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1.3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重视。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将速度与质量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通过加大科研的力度有效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益并行。
1.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要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扩大内需之后,各类社会消费品会大量增加,这样一来,与之相关的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进行消费时,选择将会变得多样化,由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之后,第三产业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外,农业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消费需求也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科学技术会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技消费,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必要性
2. 1 评价的目的
第一,综合评价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与状态。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具备一定的进程及状态,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方法,因此,这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状态进行把握。第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国在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确定了具体的要求及阶段性目标,然而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比较无序的。但是通过科学的评价之后,就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一来,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就可以良好地进行决策。第三,推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之后,就可以进行量化研究,进而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良好地发展。
2.2 评价的作用机制
通过完善的评价作用机制,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评价,进而发现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进而实现健康的、快速的转变。在评价作用机制中,具备完善的作用机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保证转变过程始终处于正轨之上。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 1 设计原则
第一,指标适量原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评价指标,不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无法囊括全部的影响因素,需要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坚持指标适量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在设计指标时,要带有目的性,将能达到评价目的的主要内容全部覆盖。第二,客观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保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状态及本质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以及全面性。第三,动态性原则。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调整,使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对象之间更为符合。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将无法再进行相关的研究,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一定的统计数据基础上,或者保证指标的数据来源既可靠又广泛。第五,有效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至少要能在某一方面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特性或功能,评价信息产生之后,还要能够纳入相关的评价过程,并保证具备客观性。实际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要避免发生重叠和关联,进而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择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广,几乎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全部都包含在内,这样一来,在选取指标时,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很难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具有选取价值的指标中,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比较少,再加上研究的有限,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及参考权威数据资源之后,可以设计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评价的可操纵性,在选择指标时,均是可量化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指标,同时也是核心内容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同时,主体框架中,还包含城乡结构、民生因素以及经济增长因素等。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中,总共包含七大部分: 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创新、城乡结构、人本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在每个大的部分下再分设更为详细的评价指标,进而有效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
4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恰当的方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具体的权重指标,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主观赋权法,得到相关的统计数据之后,人为地对数据进行判断,并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模型或方法,来将各个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 第二,客观赋权法,以原始客观的真实数据为主,通过搜集整理,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第三,组合赋权法,这种方式是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三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各具优势,不过组合赋权法的实用性更强。其次,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完成之后,就需要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等。
5 结 论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能够准确掌握评价的过程及情况,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楚掌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进而有效地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萌,周杨,王丽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79-80.
[2]邓平,邓娥.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8-121.
【方式转变研究】推荐阅读:
转变研究性学习方式05-23
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习方式转变09-0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读后感10-02
领导方式转变05-17
管理方式转变06-19
转变发展方式08-01
评价方式转变08-30
转变教育方式12-02
教学方式转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