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2024-05-21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通用7篇)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1

桡骨头骨折在成人肘部损伤中较常见,约占20%[1]。桡骨头是肘部第二个重要的稳定结构。在肘部最重要的稳定结构被损毁的前提下,行桡骨头切除是不恰当的[2],可能会导致桡骨向近侧移位,外翻不稳定[3]。我们于2000年至2006年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21 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 例,男性19 例,女性2 例;年龄28~40 岁,平均34 岁。右侧15 例,左侧6 例。MasonⅠ型7 例,MasonⅡ型12 例,MasonⅢ型2 例。致伤原因:坠落伤18 例,交通伤3 例。骨折时间至手术时间6 h~7 d。

1.2 手术方法

臂部驱血,止血带控制下操作。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近端2~3 cm并弧向背侧平行于桡骨跨越肱桡关节,长度为3~4 cm。注意保护皮神经。在后侧的肘肌与前侧的尺侧腕伸肌间切开深筋膜,小心分开两块肌肉,近侧分离关节囊,至少显露出肱骨外髁。前臂旋前到最大以保护骨间背侧神经。在肱骨外髁外侧切开关节囊并向远侧延伸。在近侧,将关节囊从肱骨外髁前方剥离,避免向后剥离损伤外侧副韧带。如要更多显露桡骨颈,环状韧带需要切开。找到骨间背侧神经加以保护。清除骨折块间血肿,必须彻底清除关节面骨折块间的嵌压骨块,并用细克氏针进行准确的复位及固定,骨折粉碎时可能需要植骨。如是单纯桡骨头骨折可选用1.5~2.0 mm螺钉拧入桡骨头安全地带(前臂中立位旋转,以桡骨头为中心,旋前65°,旋后45°的110°的弧形范围)[4]。如合并有桡骨颈骨折,用1.5 mm或2.0 mm的T/L形钢板予以固定[5]。无法重建的桡骨头骨折,应行桡骨头假体置换[6]。活动肘关节,检查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放置情况。检查肘关节外翻的稳定性,如不稳定,则修复内侧副韧带。冲洗闭合切口,置引流,前臂中立位肘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

2 结 果

本组21 例患者术后随访6~7个月(平均6.5个月)。19 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术后隔月复查X线片直至判定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好,无活动痛。2 例骨折未愈合,1 例行单纯桡骨头切除术,1 例行假体置换术。典型病例为一男性,33 岁,因坠落伤致右桡骨头骨折6 h入院,为Mason Ⅱ型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满意,见图1~4。

3 讨 论

3.1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桡骨头脱位超过2 mm,或桡骨颈骨折成角移位;关节内骨折,骨折线通过关节唇或骨折块超过关节面的1/2;下尺桡关节韧带及桡侧副韧带或尺骨冠状突联合损伤。禁忌证:无法内固定的严重粉碎性骨折;伴有下尺桡关节骨间韧带及桡侧副韧带或尺骨冠状突损伤者,则考虑切除桡骨头或假体置换。

3.2 内固定物的选择

通常应用1.5~2.0 mm的螺钉对边缘型骨折块或楔形骨折块进行拉力固定。压缩骨折可用相同型号螺钉。对于粉碎压缩的桡骨头骨折或合并有桡骨颈骨折,应使用微型T板或L板做支持固定。

3.3 手术技巧与体会

楔形骨折:骨折易复位可用2.0 mm拉力螺钉固定。将嵌插于关节间隙的软骨碎片予以清除。螺钉帽应进行埋头处理。压缩骨折:用小骨钩或小骨膜起子撬拨复位,必要时在肱骨外髁取松质骨植骨。应用小型螺钉作为位置螺钉固定或应用微型T板或L板做支持固定。粉碎骨折:复位后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应用微型T板或L板做支持固定。复位时注意保护骨折块间相连的骨膜。接骨板应进行预弯以适应局部骨骼形态,从而避免在上尺桡关节部位发生撞击。同时,固定骨折后修复环状韧带,被动活动肘关节以检查其稳定性。合并肘关节脱位的病例应修复外侧副韧带。

3.4 对于失败病例的评估

在本病例组中2 例患者失败。2 例均为高能量粉碎骨折MasonⅢ型,复位困难,内固定后欠稳定,发生骨不愈合。对于桡骨头粉碎骨折,如术中桡骨头难以重塑或内固定不稳定,应行假体置换术。人工假体置换术可作为治疗粉碎严重桡骨头骨折的一种选择。

综上所述,随着小型植入物设计和应用技术的提高,使桡骨头骨折的内固定变得更可靠[7]。其成功依赖于准确选择手术指征,正确评估骨折与软组织损伤以及熟练的手术技术。

参考文献

[1]Rommens PM,Verbruggen J,Broos PL.Retrogradelocked nailing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s[J].J BoneJoint Surg(Br),1995,77(1):84-89.

[2]McKee MD,Seiler JG,Jupiter JB.The application ofthe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in theupper extremity:an analysis of 114 consecative cases[J].Injury,1995,26(10):661-666.

[3]Kyle RF,Schaffhausen JM,Bechtold JE.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locking femoralnail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femoral fractures[J].Clin Orthop,1991,(267):169-173.

[4]斯特恩.骨科关键技术[M].温建民,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8-49.

[5]吴庆.微型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27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5):471-472.

[6]Thomas P.Ruedi,William M.Murphy.骨折治疗的AO原则[M].王满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34.

[7]Browner,BD.创伤骨科学[M].王学谦,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1 377-1 378.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2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桡骨头置换术,桡骨头切除术

桡骨头骨折一般因跌倒时手部撑地引起的纵向应力所致[1], 是肘部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 造成肘关节脱位则是另外一个因素。选取临床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8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 男50例, 女30例, 年龄18~72岁, 平均36岁。致伤原因其中 高处坠落10例, 交通伤6例, 摔伤64例。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外侧局限性肿胀和压痛, 尤其是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最明显, 在轻微骨折时压痛可以不明显, 但在作桡骨头旋转运动时常有压痛。

1.2 方法

对伴下尺桡关节或肘内侧副韧带损伤, 尤其需较大运动量的患者, 应首先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酌情克氏针固定, 克氏针固定强度不够, 需制动3~4周, 疗效理想。采用Herbert钉作内固定;此钉原用于腕舟骨骨折, 由导具精确定位, 可缓和加压, 可完全埋入关节面;能固定很小的松质骨片, 固定坚强, 允许早期活动, 无需手术取出, 尤适合l型骨折。其近期疗效既优于加压螺钉, 又优于保守治疗或桡骨头切除术。桡骨头粉碎骨折不能恢复解剖形态者;并有肱骨小头关节面严重损伤者;陈旧性骨折并影响功能较多的患者, 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桡骨小头切除通常切除桡骨头1~1.5 cm左右, 不可低于桡骨粗隆水平, 以免影响肱二头肌腱着部。桡骨头切除术最好在24~48 h内进行, 至多7~10 d。延迟切除会增加骨化性肌炎的发生率, 影响疗效。合并肘内侧副韧带和下尺桡关节损伤、肘关节脱位的患者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

2结果

桡骨小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 早期磨糙关节尤为重要。预后良好, 大多数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即使切除桡骨小头的患者, 肘关节功能也没影响, 只是后期有下尺桡关节分离。此外, 肘外翻畸形较常见。随访80例患者中, 优44例, 良28例, 可7例, 差1例, 其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的时间为6~11周, 平均8周。

3讨论

桡骨头颈骨折是肘部多见的骨折, 通常疼痛症状较轻, 临床上易漏诊。若未获及时治疗, 往往造成前臂旋前、旋后功能障碍, 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直接外伤虽可造成桡骨头骨折, 但日常生活是桡骨头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 如伸肘位跌倒, 手撑地, 力由下传至桡骨, 导致桡骨头猛烈冲击肱骨小头, 造成桡骨头颈骨折[2]。

对Ⅱ型损伤, 可在关节腔内注入麻醉药物, 然后进行检查, 若发现其同时存在合并损伤且影响到肘关节稳定性, 骨折块对肘部和前臂的活动形成了机械性阻挡, 则应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物可选择克氏针、关节螺丝钉或Hebert螺丝钉等, 手术入路, 后外侧切口, 从肘肌及尺侧腕伸肌间隙进入, 在外侧副韧带前方切开环状韧带和关节囊, 显露桡骨小头, 了解骨折情况, 清除积血和血块, 直视下试行复位。注意保护颈部关节囊, 以维持桡骨头血供, 用巾钳维持复位。前臂中立位时, 从外侧穿孔, 用螺钉固定。检查旋转情况是否满意。

对Ⅲ型骨折, 若不合并肘关节不稳定、冠状突骨折、腕部疼痛或损伤, 则可选择桡骨头切除, 进行肘关节早期功能锻锻炼。若同时合并上述损伤, 近年来的文献建议采取金属桡骨头假体置换。人工桡骨小头置换适应于需切除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伴韧带损伤。硅胶桡骨头假体常常容易导致假体材料失效和颗粒性滑膜炎, 已逐步被临床所摈弃。若桡骨头骨折同时合并软组织损伤的证据, 包括前臂骨间膜撕裂或下尺桡韧带损伤, 则进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显得尤为重要。入路同内固定, 切开环状韧带向前、后翻开, 显露桡骨头, 如需要可以从肱骨外上髁处切断外侧副韧带和关节囊, 从前方翻下, 显露桡骨头、颈。安装颈切断导向器, 此仪器放于肱骨小头上, 其轴线指向尺骨茎突, 按导向器指定位置截骨, 取出桡骨小头, 用起始钻以旋转方式进入髓腔, 随着前臂中度旋转, 弯曲的锥形头进入髓腔, 用大小合适的试验柄旋转插入髓腔, 其尖端朝向桡骨粗隆对侧, 然后使用合适的头。

参考文献

[1]张力丹, 蒋协远, 王满宜, 等.桡骨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 4 (3) :227-231.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3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头切除,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 桡骨头表面凹陷, 为盘状, 上面覆有软骨, 与肱骨小头形成关节, 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相关节, 构成前臂旋转的重要结构[1]。桡骨头的血液主要来自髓内血供、桡动脉返支、骨膜动脉网, 桡骨头骨折骨折移位时会导致桡骨头坏死。由于桡骨头特殊的解剖和血液供应特点, 桡骨头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讨论非常广泛, 现对我院救治的3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2~80岁, 平均年龄42.1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15例Ⅲ型骨折12例, Ⅳ型骨折3例, 桡骨头切除组Ⅲ型骨折11例, Ⅳ型骨折4例。两组患者的非处理因素受伤时间、年龄等比较有可比性, 没有统计学差异。

1.2 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15例患者, Ⅲ型骨折12例, Ⅳ型骨折3例, 所有患者从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为11d (1~15d) 。进行常规的术前消毒铺单, 做外侧切口, 术中避免损伤桡神经, 复位骨折块, 用固定钳固定。1.6mm的拉力螺丝钉和微型接骨板固定, 修补外侧韧带和环状韧带。根据患者的病情, 处理尺骨上段或鹰嘴骨折, 缝合伤口。将肘关节屈曲90°, 用石膏托固定, 术后2d开始活动前臂, 术后2周开始用吊带将肘关节固定在90°, 并进行肘关节伸屈活动。桡骨头切除组:15例患者, Ⅲ型骨折11例, Ⅳ型骨折4例。进行常规的术前消毒铺单, 做外侧切口, 术中保护神经, 在环状韧带水平切除桡骨头, 修补外侧韧带, 若骨质丢失过多, 进行植骨。处理尺骨上段骨折和鹰嘴骨折。最后进行关节囊修复。术后将肘关节固定于90°, 2周后开始进行前臂旋转和屈伸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37 (12~66) 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X线:骨折愈合为骨痂连续并且通过骨折线。Broberg评分[2]:肘关节正常为0级, 形成骨赘或者关节间隙轻微变窄为1级, 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为2级, 关节破坏或关节严重的退行性变为3级。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肘关节评价表[3]。

1.4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30例患者均治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与桡骨头切除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桡骨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在跌倒时由于人的习惯, 上肢外展, 纵向传导的暴力引起桡骨头骨折。骨折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肘关节X线片, 对X线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折但是高度怀疑者进行CT检查。桡骨头骨折分为4型, 桡骨颈或头骨折, 没有或者有轻微的移位 (<2cm) 为I型;桡骨颈或头骨折, 移位>2cm为Ⅱ型;桡骨颈或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骨折严重不可修复为Ⅲ型;Ⅲ型骨折伴有前臂骨间膜损伤或肘关节脱位为Ⅳ型[4]。Ⅰ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 Ⅱ型根据损伤程度决定是否手术, Ⅲ型、Ⅳ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桡骨头切除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根据本次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骨折, 由于使用螺丝钉或微型接骨板, 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及功能恢复比较满意。保留桡骨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可以更好的接近自然生理活动。

参考文献

[1]潘矗, 柴益民.成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22 (15) :1713-1714.

[2]王巨, 谢伟平, 徐忠世, 等.切除术与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12 (23) :1830-1831.

[3]李恒超, 杨明, 付中国, 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桡骨头切除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 2011, 10 (27) :905-907.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男17例, 女9例, 年龄19~57岁, 平均34.1岁, 均为闭合性骨折, 依Mason分型, 其中Ⅱ型19例, Ⅲ型7例 (其中3例伴有骨缺损) 。骨折原因;车祸伤16例, 高处坠落伤2例, 意外摔伤8例, 发病距手术时间2h~3d, 平均16h。

1.2 治疗方法

1.2.1 适应证

依据Mason分型中的Ⅱ型及部分Ⅲ型患者, 拒绝桡骨头置换, 尤其是手法复位失败或固定期间再移位的骨折, 对于开放创面污染严重组织挫灭软组织条件差者及合并严重心肺疾患身体条件差者为禁忌。

1.2.2 手术方法

采取臂丛麻醉或全麻, 常规上气囊止血带, 消毒, 铺巾, 取患肢肘关节外侧弧形切口, 采用kocher入路, 术中前臂旋前位, 保护附近的桡神经深支, 适当切开环状韧带, 暴露桡骨头颈部, 清除骨折端血肿, 若骨折粉碎, 可先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 骨折复位, 依据骨折类型及部位选择不同钢板如“L”型或“T”型钢板, 并适当塑形, 使之贴附, 骨缺损者就进取肱骨外上髁骨质植骨, 用直径1mm专用钻头钻孔后用丝锥攻丝单侧皮质骨面, 桡骨头可不用攻丝, 将钢板用内六角小螺钉固定。环状韧带可依缺损情况酌情予修复。被动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以检验固定牢固程度及有无旋转阻挡, 观察上尺桡关节是否适应。逐层关闭伤口。常规放置引流条。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

1.2.3 功能锻炼

术后1周内行肌肉舒缩功能锻炼, 固定后较为稳定者术后1周后开始行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运动, 骨折呈粉碎者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于屈肘位3周后功能锻炼。

2 结果

术后24h拔出引流条, 切口均一期愈合, X线检查示骨折均解剖复位, 术后随访6~17个月, 平均1个月, X光片示骨折均愈合, 无一例发生骨不连及感染。参照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1]等方法行功能评测, 结果优22例, 良3例, 差1例, 优良率96.2%。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或肘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伸指无力等症状, 考虑为桡神经深支牵拉所致, 经口服甲钴胺片等保守治疗, 术后3个月复查恢复正常。1例功能恢复差的与患者不配合术后功能锻炼有关。除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强烈要求, 于术后13个月取出内固定外, 其余均未取出内固定。

3 讨论

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构成的关节对前臂的轴向和外翻载荷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2], 不论肘关节处于何种位置, 手至肱骨的负荷均经桡骨头传导, 前臂处于旋前伸肘位时, 肱桡关节将维持最大接触面积并传导最大负荷, 此时桡骨头关节面所受应力最大。因此, 肱桡关节的骨性结构对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维持桡骨颈的高度, 保持肱桡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非常重要。桡骨头骨折是肘部最常见的骨折[3], 最常用的桡骨头骨折分型是Mason分型[4], 共分三型, Ⅰ型为无移位的裂缝或边缘部位的骨折, Ⅱ型为有移位的边缘部位的骨折, Ⅲ型为整个桡骨头的粉碎性骨折, 新鲜桡骨头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5]。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最佳适应症是MasonⅡ型及部分Ⅲ型骨折, 包括桡骨头关节面骨折低于30%及移位超过3mm的典型“切片骨折” (slice fracture) 。对于严重粉碎的或陈旧性桡骨头骨折无法获得稳定的内固定时, 单纯桡骨头切除会导致肘关节的不稳定, 桡骨向近端移位。可以考虑采用桡骨头置换提供所需的稳定性, 短期疗效获得肯定, 长期疗效尚需观察, 手术适应证尚待明确[6]。

注意事项;成人桡骨头直径1.4~2.2cm, 其骨折块均较碎小, 单纯X光片有时因遮挡不易识别小的骨折块, 影响判断, 因此, 术前CT及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判断预后。在检查患肢肘关节有无合并侧副韧带损伤时, 患者往往因疼痛拒检, 可在麻醉后两侧肢体对比检查以免遗漏。手术入路应仔细解剖, 避免粗暴操作, 前臂应至于旋前位有利于避开桡神经深支, 术中为维持骨块位置, 可先以细克氏针暂时固定, 确认其稳定可靠后再依次钻孔攻丝, 钻孔方向尽量与钢板垂直, 若确实需调整角度, 我们的经验是在以垂直经钢板螺孔中心的轴线5°范围内钻孔, 否则螺钉拧入后钉尾凸起明显而影响旋转, 选用螺钉的长度以不超过对侧骨皮质为宜。桡骨头处骨质多为松质骨, 可不予攻丝, 位于桡骨头侧壁的碎骨屑不影响关节面, 可予清除, 以免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但软骨下压缩骨折复位后形成的骨缺损则必须植骨, 可就近取材如肱骨外上髁骨质作为供骨区。

曾有报道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7], 我们认为可吸收螺钉固然有可降解, 避免2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但本身强度有限, 较细的螺钉直径难以满足坚强内固定的要求, 术后需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 不能早期功能锻炼, 影响肘关节的功能恢复。目前应用的微型钢板均为钛质,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不必2次手术取出, 且钢板较薄, 易于塑形, 容易与固定处骨表面贴附, 可以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用“T”或“L”型钢板, 或结合单个螺钉内固定, 钢板本身具有承托作用, 可有效避免单纯的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后桡骨头骨折块塌陷移位的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固定牢固可靠, 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 提高治疗效果。我们所治疗的26例桡骨头骨折患者, 仅9例采用术后支具或石膏外固定, 患者每日行前臂主被动功能锻炼, 骨折均一期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 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分型, 结合术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 对于桡骨头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 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 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Broberg MA, Morrey BF.Results of treatment of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elbow[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7 (216) :109~119.

[2]James A, Jonson Daphne M, Bevingnessner Karen D, et al.桡骨头骨折以及植入物重建后的运动学与稳定性[J].中华骨科杂志, 2008, 12:1058.

[3]Morrey BF.The elbow and its disorders[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 2000.

[4]Mason ML.Some observations on fractures of the head of the radius with a riview of on hundred cases[J].Br J Surg, 1954, 42:123~132.

[5]Ring D, Jupiter JB.Fracture-dislocation of the elbow[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98, 80:566~580.

[6]蒋协远, 李庭, 张力丹, 等.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 (8) :469~470.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员女性、50岁、因外伤致右肘疼痛, 活动受限6个月, 受伤后病员未做固定及治疗。目前病员诉内侧髁疼痛尤以屈肘时明显;右腕握拳及伸腕乏力。查体:右肘肿胀以内侧髁明显, 内侧髁及桡骨头压痛, 肘后三角正常, 肘关节伸屈活动伸0°角、屈135°角, 内外旋60°角, 肘关节被动内翻-10°角外翻35°角。入院诊断:右桡骨头陈旧性骨折伴肘关节不稳。CT检查:右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断端密度增高;右肘关节广泛骨质增生硬化, 关节退变, 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按mason分型III型。

1.2 使用材料

LINK人工桡骨头, 高度9 mm, 直径20 mm, 自带设计桡偏角。

1.3 治疗方法

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常规消毒铺巾, 使用充气止血带。切口自肱骨外上髁开始沿尺侧伸腕肌和肘后肌间隙通过肘关节向远端延伸[3], 长约6 cm。沿这两块肌肉间隙分离, 显露关节囊。在桡骨头水平纵行分离环状韧带和桡侧副韧带, 桡神经运动支 (骨间后侧神经) 在桡骨头远端约1~1.5 cm绕行桡骨颈在显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前臂旋前位并避免切开旋后肌, 以保护此神经, 如果显露不充分, 可以沿骨膜下剥离旋后肌并连同桡神经深支一同向桡侧牵开。取出骨折碎片, 见骨折断端圆钝, 骨髓腔硬化封闭, 周围瘢痕结缔组织增生明显, 桡骨头关节面缺失, 远端与肱骨小头间距2 cm, 肱骨小头关节面不平, 关节软骨无光泽。骨锉锉平断端, 扩髓器逐渐扩大髓腔致能轻松放入假体, 放入假体试模纠正外翻畸形, 外旋、中立、内旋位伸屈肘无假体撞击, 同时检查肱骨小头与假体间接触良好且覆盖桡骨近端, 维持肱骨小头软骨面与假体之间有2 mm的距离。旋前及旋后位检查假体的旋转轴应与桡骨一致, 以防止在假体柄的基底部产生剪切应力而影响前臂旋转和肘关节屈伸。记下插入假体的刻度, 试模满意后调骨水泥植入假体, 假体外翻角与拇指方向水平, 轻轻击入假体使之充分插入至先前记下的刻度, 桡骨颈缺损部分用骨水泥填充, 保持至骨水泥凝固。再次被动伸屈肘关节和旋转前臂的活动范围, 检查有无撞击, 修复环状韧带, 术中检查肘关节被动内外翻稳定因此未探查内侧副韧带。冲洗、止血, 置血浆引流管。术后7 d开始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1.4 评价标准

按照评分HSS肘关节标准系统评分。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状况、矢状面活动度、肌肉力量、屈曲挛缩、伸直挛缩、旋前及旋后等项目。优:90~100分;良:80~89分;可:65~79分;差:65分以下。

2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 无假体松动, 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这例病例术前评分46分, 术后评分79分, 术后内髁疼痛消失, 腕关节伸腕握拳乏力消失。术后7 d开始戴肘关节护具功能锻炼, 锻炼后病员感觉肘关节疼痛及内髁疼痛, 予以停止功能训练, 口服塞来昔布0.2 bid及连续制动3周后疼痛消失, 继续开始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后评分90分。

3 讨论

桡骨头骨折所致的肘关节不稳定常由于桡骨头粉碎短缩引起, 桡骨头对稳定肘关节起重要作用, 60%负荷在肘关节伸直位承受轴向力时通过肱桡关节[2]。桡骨头在抗外翻应力时起力臂支点作用, 可使肘内侧结构的张力性应力减少[2]。尤其是有桡骨头骨折和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复合损伤, 而金属桡骨头假体所产生的外侧支撑力与完整的桡骨头相似[4]。因此金属人工桡骨头是修复的良好材料, 因此我们认为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是增加肘关节稳定性的可行方法。

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术, 是否行内侧副韧带修复, 仍然有不同看法。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粉碎性骨折常常有内侧副韧带复合体 (包括前后和横向三部分韧带纤维) 的损伤, 完好的桡骨头和内侧副韧带对于防止肘关节后外脱位至关重要[2]。赵友明等[3]研究后认为临床治疗中应对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合并损伤重视, 术前应认真分析和仔细检查肘关节, 了解肘内侧副韧带和 (或) 前臂骨间膜有无合并损伤;肘关节侧副韧带合并损伤者, 可在对韧带有效修补的同时行单纯桡骨头切除, 必要时行假体置换。因此, 修复内侧副韧带是必要的, 术后肘关节制动3周也是必要的。这例病例术后康复后出现肘内髁疼痛也与此有关。

此外在该病例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后断端与肱骨头关节面长期摩擦导致肱骨小头关节面损害, 术后发生类似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表现。蒋协远等[5]认为合并损伤和陈旧性骨折是影响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术前选择病例时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伤对于判断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是非常有必要的。

归纳这例病例的治疗过程, 我们可以总结出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是增加肘关节稳定性的可行方法之一, 但在病例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病员是否伴有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及肱骨小头关节面的损害。因此术前我们应该系统的检查与评价肘关节的损伤程度, 术中探查并修复内侧副韧带。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肘关节不稳的桡骨头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桡骨头陈旧性骨折致肘关节不稳定病例1例, 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间。术后无感染, 无假体松动, 术后发生肘关节及内髁疼痛。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因桡骨头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肘关节不稳定的方法之一, 术前系统检查及评估肱骨小头关节面有无损害及术中探查修复侧副韧带及术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人工桡骨头置换,桡骨头骨折,肘关节不稳

参考文献

[1]宋景仑, 王鹏成, 武玉江, 等.肘关节稳定性生物力学[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29 (1) :71.

[2]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等.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555-556.

[3]赵友明, 池永龙, 徐华梓, 等.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1) :51-52.

[4]美S.Terry Canale.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Copyright2005by,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All rights reserved, 2005:48.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 男14例, 女6例, 皆为单侧损伤, 年龄23~50岁, 平均33.8岁。致伤原因:摔倒时手部撑地16例, 肘部着地3例, 机器绞伤1例。单纯桡骨头骨折14例, 孟氏骨折4例,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单纯桡骨头骨折手术入路采用标准的肱桡关节外侧纵行切口, 辨认在肘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的间隔, 纵向切开筋膜, 清除骨折处血肿, 暴露桡骨小头及桡骨颈, ORIF组患者直接复位桡骨头骨折, 行克氏针或Herbert钉固定;行人工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组的患者, 则需切开环状韧带, 将粉碎的骨块全部取出, 小摆锯切断桡骨颈, 扩髓, 安装试模后复位桡骨头, 确定合适的假体型号后插入假体, 术中行C臂机透视证实假体大小合适, 位置良好, 冲洗切口, 修补环状韧带及关节囊, 缝合切口。对于合并肱骨或尺骨骨折的患者则取相应的手术切口行骨折内固定。

1.2.2 术后根据骨折及内固定类型指导患者正规功能训练。单纯桡骨头骨折ORIF患者术后3日开始被动功能锻炼, 1周后逐渐行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训练。行人工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的患者术后在患者疼痛能够耐受情况下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孟氏骨折和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则术后石膏托制动4周后开始功能训练。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随访, 随访时间6-18个月, 平均12.5个月。按Broberg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Mason II型桡骨头骨折组:优8例, 良4例, 差1例, 优良率92.3%;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组:其中行人工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术的5例中优3例, 良2例;桡骨小头切除术的2例中良1例, 差1例。

3 讨论

目前, 对于单纯Mason II型骨折采取ORIF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但是对于Mason III型骨折的治疗意见多不统一, 早期多采用桡骨头切除术,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部分患者特别是青壮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 远期出现的桡骨向近端移位, 肘关节不稳, 腕部疼痛等症状, 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对于那些合并有前臂骨间韧带损伤的患者, 单独行桡骨头切除术, 多会发生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其原因可能是桡骨近端部分缺损后导致力量的缺失, 外翻不稳定, 远期再发肘部不稳定, 桡骨向近端移位而致腕部疼痛, 本组病例中行桡骨头切除术的Mason III型骨折患者正是前臂骨间韧带损伤, 早期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 或缺乏相关的软组织破坏的体检发现提示的病例中, 桡骨头单独切除是较简单的方法, 并且在大多数病例中实施后没有相关联的长期后遗症。假体置换的优点是可提供较正常的关节关系、减轻疼痛、内在稳定性和消除桡骨干向近侧移位。目前的标准做法是用金属植入物, 其机械性能更稳定, 更耐磨, 而且不会在肘关节产生炎性反应。我们认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后, 采取ORIF治疗Mason II型桡骨头骨折、采取桡骨头切除术和人工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Mason Ⅱ型,Mason Ⅲ型,ORIF,人工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术,桡骨头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布朗 (Browner BD) 等主编;王学谦等主译.创伤骨科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2007:1372.

[2]田伟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08.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 患者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 (39.8±3.7) 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2例, 高处坠落致伤患者8例, 砸伤患者6例, 摔伤患者4例。左侧骨折患者16例, 右侧骨折患者14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 患者年龄19~77岁, 平均年龄 (38.2±3.5) 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4例, 高处坠落致伤患者7例, 砸伤患者6例, 摔伤患者3例。左侧骨折患者15例, 右侧骨折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桡骨头切除术, 给予患者臂丛麻醉, 采取气囊止血, 同时在肘后外侧做切口, 将肱桡关节囊及部分旋后肌充分暴露出来,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尽可能绕开桡神经深支, 切除桡骨头后修整切骨端, 采用残端鼓膜覆盖骨残端粗糙面, 修复关节囊。观察组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麻醉和切口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在桡骨头骨折端暴露后清理血渣和骨片, 保持关节面的平整, 在细小指针辅助固定后进行微型钢板的螺钉固定, 在复位后旋转检查复位效果, 在确定复位理想后缝合切口, 在清洁伤口后逐层关创, 最后进行常规引流处理。所有患者术后进行抗感染、利水消肿治疗, 对照组前臂悬吊固定2~3周, 观察组前臂中立位屈肘石膏固定3~4周, 之后采取肘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采用Morrey公式评估两组患者的屈曲力损失情况、伸展力损失情况、前臂旋前力损失情况以及旋后力损失情况。

1.4 疗效评价

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总分为100分, 优:95~100分, 良:80~94分;可:60~74分;差:0~59分[2,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力损失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 屈曲力损失、伸展力损失、前臂旋前力损失以及旋后力损失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桡骨头骨折是一种肘部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桡骨头是保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部分, 其能够有效避免肱尺关节的退行病变和不稳定性的出现[4]。桡骨头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肘关节桡侧有肿胀压痛感等, 患者肘关节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 前臂丧失旋转功能。青壮年是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主要人群, 主要的致病原因为间接或直接的外力导致患者肘部弯曲[5,6]。在上世纪中期Mason根据平片将桡骨头骨折分为三种类型, 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为MasonⅢ型骨折。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才能够避免肘部关节功能的丧失[7]。

桡骨头切除术在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时会出现腕部疼痛、肘部关节受到限制、肌力削弱等一系列并发症, 造成患者肱桡关节破坏、力传导障碍及桡骨头承重作用丧失, 这些会对患者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8,9]。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的保持肱桡关节的完整性, 减少患者肢力损失, 且治疗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其治疗优良率达到93.33% (28/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7% (17/3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 屈曲力损失、伸展力损失、前臂旋前力损失以及旋后力损失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微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中的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 对于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肢力损伤情况,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永焕, 林大木, 丁健, 等.3D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 2 (30) :113-114.

[2]汪阳, 张卫国, 蒋林.微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6 (16) :544-546.

[3]李秋锋.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分析[J].医药与保健, 2014, 2 (22) :50.

[4]程勇.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 2014, 1 (9) :114-116.

[5]焦洪新, 陆文青, 李晓苏, 等.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4, 2:71-72.

[6]王金超, 邱菊.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9 (33) :23.

[7]游新茂, 张智达, 任应清.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分型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 (26) :166-167.

[8]从飞, 张开放, 许玉本, 等.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 2 (29) :95-97.

上一篇:电气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下一篇:方式转变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