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式转变

2024-08-30

评价方式转变(共12篇)

评价方式转变 篇1

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而且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转变,在节省资源及能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 1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我国,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会比2000年翻两番,而且将会实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可利用的资源急剧减少,这样一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而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1.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产业,第二产业的地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服务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进而通过消费的提升带动经济的增长。另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也将更加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1.3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重视。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将速度与质量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通过加大科研的力度有效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益并行。

1.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要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扩大内需之后,各类社会消费品会大量增加,这样一来,与之相关的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进行消费时,选择将会变得多样化,由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之后,第三产业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外,农业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消费需求也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科学技术会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技消费,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必要性

2. 1 评价的目的

第一,综合评价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与状态。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具备一定的进程及状态,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方法,因此,这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状态进行把握。第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国在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确定了具体的要求及阶段性目标,然而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比较无序的。但是通过科学的评价之后,就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一来,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就可以良好地进行决策。第三,推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之后,就可以进行量化研究,进而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良好地发展。

2.2 评价的作用机制

通过完善的评价作用机制,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评价,进而发现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进而实现健康的、快速的转变。在评价作用机制中,具备完善的作用机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保证转变过程始终处于正轨之上。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 1 设计原则

第一,指标适量原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评价指标,不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无法囊括全部的影响因素,需要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坚持指标适量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在设计指标时,要带有目的性,将能达到评价目的的主要内容全部覆盖。第二,客观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保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状态及本质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以及全面性。第三,动态性原则。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调整,使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对象之间更为符合。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将无法再进行相关的研究,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一定的统计数据基础上,或者保证指标的数据来源既可靠又广泛。第五,有效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至少要能在某一方面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特性或功能,评价信息产生之后,还要能够纳入相关的评价过程,并保证具备客观性。实际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要避免发生重叠和关联,进而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择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广,几乎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全部都包含在内,这样一来,在选取指标时,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很难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具有选取价值的指标中,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比较少,再加上研究的有限,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及参考权威数据资源之后,可以设计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评价的可操纵性,在选择指标时,均是可量化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指标,同时也是核心内容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同时,主体框架中,还包含城乡结构、民生因素以及经济增长因素等。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中,总共包含七大部分: 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创新、城乡结构、人本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在每个大的部分下再分设更为详细的评价指标,进而有效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

4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恰当的方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具体的权重指标,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主观赋权法,得到相关的统计数据之后,人为地对数据进行判断,并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模型或方法,来将各个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 第二,客观赋权法,以原始客观的真实数据为主,通过搜集整理,借助特定的数学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第三,组合赋权法,这种方式是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三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各具优势,不过组合赋权法的实用性更强。其次,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完成之后,就需要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等。

5 结 论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能够准确掌握评价的过程及情况,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楚掌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进而有效地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萌,周杨,王丽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79-80.

[2]邓平,邓娥.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8-121.

[3]石宏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与地区间差异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1(9):124-128.

评价方式转变 篇2

内容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注评价转变促进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将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尝试新评价。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使学生在参与数学的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检测、修正和完善的重要作用,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它是促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课程评价过分地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把评价作为一种甄别和选拔手段,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种评价不够客观、公正,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压力。分数和等级只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一种估量。目前,虽然“等级制”在形式上已经代替了“百分制”,但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它与新课程的评价观仍然不相适应。在实施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陷入了一种矛盾与困惑中,即明知传统的评价办法必然导致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而又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与目前学生实际相符的新方法,迫使我们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下面我就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评价动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具有感染力,宽松的和谐的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好土壤。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互爱的真挚情感以及相互的交流和感染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在一个平等、宽松、愉快的情境中毫无心理压力地进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制造悬念,诱发争辩,让学生去发现,提出扫除障碍的建议,而教师却“坚持错误”,学生据理力争,教师终于由“固执”到“认输”,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采用了这 1

样一个故事:星期天,猴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对她的两个孩子说;“一个大西瓜,我分给哥哥1/3个西瓜,分给弟弟2/6个西瓜„„”猴妈妈还未说完,猴哥哥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我趁机说:“我也觉得猴妈妈不公平。”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猴妈妈公平呢,它们两人一样多。”我又说:“怎么会公平呢?猴哥哥才分得一份,猴弟弟却分得两份。”“不是的,把西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和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2份是一样的。”„„这一过程正是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和感染学生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大胆地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才能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等活动的动机。

二、体验过程,发挥评价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评价的主体。任何知识都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评价也只有在学生完全参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评价的立足点必须由“教师单纯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评”相结合的轨道转变。有的教师认为,多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会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其实,评价依赖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只有把评价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才能用评价促思维、促发展。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独特的评价、见解要正面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想法也不能轻易否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判断“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诱导评价:“它们的计算结果都是16,我认为是对的,你们同意我的判断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甲说:“不同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一样”;乙说:”我也不同意。虽然计算结果相同,但两个16的单位不同”;小组互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单位也不一样,这道题只是一种巧合,得数相等,不能以此混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经过一番评价后,教师不是硬性把知识注入学生的大脑,而是让学生在你争我辩中,自己获取知识。

评价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自主评价。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保留开放状态,评价他人,评价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评价学习过程时,要借助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

三、关注差异,实施评价策略

评价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教师要因人施评,体现差异。学生是变化中的人,他的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情感都会因年龄、家庭环境、教师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去的评价方式不甚合理,使一些学生因“考试不及格”产生自卑感,失败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科学家曾通过跳蚤实验证明动物的进取意识。把跳蚤放在杯子里盖上盖,它跳几下碰着盖儿,当你打开盖后,它再也不跳了,而是爬上来的。还有将狗放一间屋里,闭门,四处通电,狗乱跑乱叫,找出路逃

生。但实验两次后,再把狗放进去,它趴在地上不跑不叫,只是哆嗦。这说明,经过努力后,仍然无效,再也不努力了。学生也一样,若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取精神磨灭了就无法振作起来.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要运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待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待中等学生应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待优等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测试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体面地在人群中站起来。

例如:测试等级要因人而定,而不是因成绩而定,千万不能以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判他在未来数学的发展。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成绩太差,老师在一起谈起他,语文老师叫他“四季豆”,数学老师叫他“无解”,化学老师叫他“堕性气体”,物理老师叫他“绝缘脑袋”。这个学生虽无读书的能力,可后来经商出人头地,成了大老板,学校校庆时邀请他出席,但他未接受母校的邀请。如果,学生与自己比较,进步了,让学生获得 “跳”一个等级的机会。即使是“待进生”,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把考试“不及格”改为“待及格”。“良”对于待进生是一种“成就”,教师对学生尽量少作或不作“不及格”的评定。对于“优”等学生,为了发掘创新潜能,可适当提高要求。因为,成就感能激励一个人不断进步,“优”对于多数学生更是一个“鞭策”,它可以激励学生勇敢直前。课堂评价中采用异步评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不同的感染力。“抓两头,促中间”,学生时刻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时刻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四、开放形式,探究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群体交流、互动的开放的评价环境,使评价成为师生双向思维活动暴露的过程。变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状态,使学生从单纯的“听、答、写”转变为“思、问、评价”的角色。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协调,学生可以评价教师的活动,敢于同教师进行争辩。教师便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我评价作为对自己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由低级到高级,螺旋上升,不断发展。有自评: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觉得自己的方法好?等等;自评与互评:甲:他的发言很精彩;乙:他说话的速度太快,有的地方让人听不清楚,丙:我不完全同意他的发言,我还有新的补充,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解法;师生共评:张三:我不同意小明的发言,我还有新的想法;李四:老师,你为什么总不叫我发言?这节课老师总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能不能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师:你回答得很好,还要别的发现吗?你的方法很独特;综合评价: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作业、平时表现出来的学习数学的水平,情感、态度和自信等。例如:“朱玉洁同学: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查找和收集与所

学知识的相关信息,你的自学能力较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表现很出色,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你的解题方法经常与众不同,你设计的“数学小天地”较有创意。可你有时做作业比较马虎,不太讲究作业书写,你有信心克服这些小毛病吗?本学期数学总评成绩:“优”。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学生的评价意识在自我反思中得到升华,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五、倡导激励,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就是给学生一种求得才能得驱力”。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正确而有效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评价要以激励评价为主,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有“等级”、“评语”或“等级加评语”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一份份优秀作业、优秀试卷、数学题的巧解、数学设计方案、数学日记、获奖证书、教师评语、家长寄语等,一一地进行积累,让它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成长岁月。在实际评价中,教师还要经常注意学生在操作、合作、交流与表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并给予及时鼓励,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诱导。如:“你回答得很好;你的解题方法与众不同;你的方法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等,尽量少用“对”、“不对”等笼统的评价语气。总之,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正的朋友,自己乐意与教师合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作出诊断,不断地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总之,评价旨在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是为学生服务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成为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和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保持自我发展的激情。有教学就要有评价,评价方式的变革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大胆实践与积极探索的问题。”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作用,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但终究要服务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999年7月第1版

3、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评价方式转变 篇3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 评价原则 评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81-02

现阶段,很多授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常常忽视作业及其评价工作。重结果、轻过程,无视学生的主体情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重视作业评价问题。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科学作业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授课老师摒除传统的重认知能力、轻其他能力的思想,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所以评价内容必须多元化。此外,授课老师必须剔除“标准答案”至上的评判意识,建立“言之有理即可”的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关注学生作业的优点,尽可能对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比如学习《地球的绕日运动》一课时,可以补充设计“学生自制地球绕日运动模型”作业,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绕日模型可能不够精细,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的信心。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他们作业的评价也必须是不同的,比如,将原来统一的课后作业进行转换,设置为课后实验、仪器模型制作、课后分析论文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对于作业评价可以分层方式进行。作业的评语形式要多样化,语言要委婉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主体多元化要求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转变学生评价中的被动地位,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更加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自评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小组互评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和感悟。教师复评有利于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分析,激发学生的动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科学作业评价措施

(一)分层作业,区别评价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快感,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作业,在进行作业评价的过程中也要求进行区别,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心理需要。

在完成一课之后,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一样的作业,对于作业要求不仅内容存在差异,时间要求也是不同的。第一种作业难度偏低,但是时间有一定的限制,甚至需要在课程上完成,重在基础知识,例如:

“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种作业难度稍稍提升,时间限制也相对较宽,但是通常也需要当天完成;例如:

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D.抛物线

第三种作业主要针对能力进行考查,时间较为宽松,允许第二天上交。例如: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不同的作业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批改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展开。比如,对于第三种作业,只要学生将基础题完成且正确,就给予学生满分,提高题也完成且正确,可以给予一倍的加分,对于个性题目完成优秀的同学给予两倍积分。关于第二种作业,个性题目完成而且正确,可以进行一倍的加分。还可以选择另一种评价方式,比如,做第二、三种作业的学生作业出错了,可以先不进行判分,而是要求学生先进行订正,待其彻底弄懂了,再进行分数的评判。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时候第三种作业,订正过后依然不理解,这时可以再次设计一些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加强练习,进而帮助其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由此,学生可以在不间断地评判中感受自己的进步,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二)画圆面批,建议中肯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的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不足,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使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由此,在进行作业批改时,摒弃原有的打对错符号的形式,采取类似读书笔记的方式给学生批改作业。例如:

许多人喜欢染发,经调查染发剂中常含有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它有致癌作用,建议不要轻易染发。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分析不正确的(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

C.属于有机物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发现学生做错了用各类下划线、波浪线、着重号、问号等等进行标记用以提醒,如上题中答案选D,学生往往看到化学式中C、H、N原子的个数比直接断定D是对的,这是基础概念不清晰导致,教师在批改的过程对“质量比”画圆,向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某一学生作业中存在较多疑问,可以在作业结束的地方补偿一段适当的学习建议,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及改进的建议。在进行扶优补差时,通常采取面批作业的形式,给予学生中肯、客观的建议。以上的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体会老师的关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自身也有一个极大的提升,“教学相长”,在相互尊重、信任中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提升。

(三)评语精细,给予希望

作业评语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评语的字里行间饱含对学生的深情,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情绪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解题思路非常奇特的作业,老师可以采用鼓励性言语。例如:“思路太奇特了,真厉害!”“哇!你的解答真精彩!老师给你点赞!”等借助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更加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内容准确、字体工整的作业,老师可以给出:“字体这漂亮,继续加油!”评语温馨和热切,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鼓励,收获学习的满足感,感受老师的关心,缩短了同学之间的距离。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进行适当的鼓励。

在科学作业评价中有效应用以上评语,转变评价方式,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开展有效的作业评价,能给学生以学习的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 篇4

一、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含义及数据来源

生产率:土地生产和劳动生产的效率高低体现了是否达到集约化农业生产的目标。土地生产率指标包括粮食单产和棉花单产。劳动生产率指标,即单位农林牧渔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影响到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另外,再选取物质投入、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经营方式、农业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二)指标赋权

实现度来自对多指标的综合加权,科学的赋权很重要(田瑾等,2001)。指标权重专家调查法(Delphi)、循环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确定。本文结合了新疆农业的实际情况,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给出的参考意见,对八项指标极其所属的十六项测度指标进行初步赋权。

二、满意度的函数及其界限的确定

满意度即该指标数值令人满意的程度。确切地说,它表示各指标数值相对于反映农业经济增长集约化目标值的接近程度。

(一)递增满意函数

由图1可以看出,当指标值小于 P1时,得出的满意度最差,为 0;当指标值介于 P1和 P2之间,得出的满意度为0 到 1 之间的小数;当指标值大于或等于 P2时,满意度最好,为 1,可用公式(1)反映。式中(i=1,…,8;j=1,2),Xij为各地16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以用递增满意函数计算的有生产率、物质投入、农民生活水平、现代化水平、经营方式、农业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指标。

(二)梯形满意函数

有些指标的数值在一定限值范围内的增长是有益的,低于某一数值或高于某一数值可能对农业经济增长不利,即满意度降低,可用梯形满意函数描述,其计算方法同递增满意函数,见图2。

(三)确定满意函数的界限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递增满意函数中的 P1和 P2,及梯形满意函数中的 P1、P2、P3和 P4。由此可以计算增长方式转变体现在各评价指标上的相对满意程度。

三、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新疆现有 14 个地、州、市,87 个县(市),其中 33 个为边境县(市)。新疆初步形成了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依托,以铁路和公路干线为骨架,以区域性和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为支点,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本研究选取的8个地州(巴州、昌吉州、和田地区、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塔城地区)在14个地、州、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实现度的计算方法

将八地州2005年的指标数据依次代入公式(1)和公式(2),得到Yij(2005),即相应四年8地州的满意度,其它一起代入下列公式(3)。

undefined

式中,Wi(i=1,…,7)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层 I 的权重;Wij(i=1,…,7;j=1,…,2)为指标层 II 中各项指标的权重;Yij(i=1,…,7;j=1,…,2)为由指标数据值通过满意度函数的计算公式(1)和公式(2)得到的各项指标对应的满意度;t=2005。该公式是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进行多指标要求的综合评价,从而量化地描述新疆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程度。

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度区域分析

(一)八地州2005年度各指标的满意度分析

以2001、2004、2005年八地州数据,可得到各地州指标满意度。从平均值来看,2005年普遍比2001年的平均满意度有所提高。平均满意度最高的是自来水受益率指标,化肥施用量和森林覆盖率指标的平均满意度次之,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退耕还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满意度达到中间值,说明近年来农民增收取得了实效。

从指标极差范围看,差异最大的指标有科研经费占基建投入、规模经营水平、有效灌溉率、人均年纯收入四个指标,可见科技进步、规模经营、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灌溉在地区间的差异。差异最小的仍为万亩农机总动力指标。从最小值来看,生活中非食物消费比例、科研经费占基建投资比重、规模经营水平等指标还有一些地区的满意度很小。这表明新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八地州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度

将Yij(2005)和表1中的Wi和Wij一起代入公式(3),可得到F(2005),见表1。

从表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5年实现度的最高值在昌吉州0.740,高于全疆实现度0.081。这一结果源于塔城地区的人均年纯收入、新增农田防护林覆盖率、生活中非食物消费比例和规模经营水平指标的满意度较全疆的高,水资源利用中的渠系利用率和自来水受益率也非常高。喀什、种田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森林覆盖率、科研经费占基建投资比重和人均年纯收入指标满意度都很低,最终的实现度值为0.499和0.407,在全疆最低。

如果以实现了集约化经营目标为界(见表1),昌吉州、巴州和阿克苏超过了 这个水平。昌吉州地处天山北坡区,该区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巴州和阿克苏地理位置相近,情况也大致相同,生产率、农业产业结构、水资源利用率等各指标的满意度基本一致。

五、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各地州市不同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基础和现状,提出提高转变实现度的目标和对策。

(一)实现度较低地区

例如南疆西南部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是实现度最低的地区,克州也属这一类;以及实现度较低的北疆西北部的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

南疆区位条件不理想、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劣,有的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南疆农村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的少数民族人口多数居住在南疆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域特征、人口结构特征的局限性制约着南疆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很难在短期内实现飞跃。

其中南疆西南地区,首先应有针对性地对在辽阔的宜林荒漠和绿洲前沿初步建成了防护林与农田防扩林相结合的大型防扩林体系,进一步扩大农田林网化面积,逐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绿洲体系。其次,应当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对水资源的调节能力;第三,作为全疆最大的产棉区,原棉经过长距离运输竞争优势不大,应该在区内建成高档纺织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可以稳定该区的棉花生产,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塔城地区的农业增长要依靠五大产业畜牧产业、红花产业、棉花产业、番茄产业和粮食产业。阿勒泰地区首先应稳定农业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开发生物资源;其次,保护大面积天然草场的同时,建设大面积的人工草场,为重点发展畜牧业打下基础。

(二)实现度较高地区

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昌吉、南疆北部的阿克苏地区、巴州。东疆的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也属这一类。

昌吉州在西起玛纳斯,东至阜康的100公里的区域内,重点抓了10万头高产奶牛、45万吨商品奶源基地的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家庭牧场、基地化养殖已经由点向面拓展。借助于区位优势,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都市农业。

巴州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组合状况较好。因此,要扩大和完善香梨基地建设,把焉耆盆地建成以番茄、辣椒和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阿克苏地区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组合状况较好。因此,以建成苹果、核桃和巴旦木等优势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基地,鼓励和吸引外界才能与发展特色园艺产业为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吐鲁番地区应当首先依托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建设好优质瓜果基地,发展食品加工业。哈密地区则和吐鲁番地区有着同样的农业资源优势,也要积极发展哈密瓜和哈密大枣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在此基础上发展瓜果保险、贮运、加工和果酒、饮料工业,增加技术含量,创建名牌。

摘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但如何评价这种转变,如何促进其转变,是现实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以新疆为例,选取生产率、物质投入、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用满意函数计算满意度,量化地描述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程度,进而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玉柯.经济增长模式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4-46.

[2]李林杰.关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指标体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1):87-92.

[3]谢自奋,洪民荣.技术进步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2).

评价方式转变 篇5

转变领导方式关键在于干,在于领导怎么认识、怎么思考、怎样去推动实施、怎样抓好落实。结合此次学习情况,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以转变促发展,要有持续的发展思路。正如卢书记所言,“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近年来,洛宁县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持续发展思路的重要性。

第二,以转变促发展,要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千差万别,找到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路子至关重要。领导思想解放程度、改革创新力度,决定着转变发展方式的速度和效果。要转变领导方式,必须要思想再解放、思路再创新、改革再加大。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只要创新思路,勇破难题,就一定能趟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的好路子。

评价方式转变 篇6

在实施科教兴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及日常生活,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得到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及深层次的表现。其内容不仅有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还包括情感、意识、行为、个性等多方面特征。当前的在校学生,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对社会、人生和自我开始有所认识,另一方面,其个性心理并不成熟,在诸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渴望得到有益导向,德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对学生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方向广等特点,它可以对学生进行纪律严明、文明礼貌、团结合作、艰苦奋斗、个性发展、爱国主义等思想品质的教育,同时发扬遵纪守法、团结拼搏等优良的品德,在增强体质的大前提下,完成德育的目标,进一步渗透德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前提下,只求成绩、不顾品德的教育理念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德育为先”变成了教育的主流,新课标的实施,使学校体育工作也有了重大的调整,在体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较之以前也有了许多转变,具体有:

一、德育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学生活动过程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注重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并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2)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发展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学习领域目标中提出:(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式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育“体”的一种手段,也是育“德”的一个过程,通过体育教学与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技能,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转变教条式的教与学,以“德”将师生、教学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既增进了健康,更学到了团结合作、坚强勇敢等重要的意志品质,学生也更为主动,体育与德育也更得心应手。

二、主体地位的转变

旧的体育教育材上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教材内容应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体育的爱好。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喜欢游戏,善于模仿,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这段话是对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旧理念的真实写照。大量事实证明,被动的学习只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标准》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课程评价中突出了这一点:《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圍,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同样如此。体育教学中,既要完成体育技能的传授,也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更要渗透德育,让学生的生理、心理得到发展,看似复杂的目标,其实是对体育教学内涵的总结,将课堂交给学生,精讲多练,让学生发挥自我创新、通力合作的精神,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体育课堂既生动,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德育内容的转变

近几年,国家级各省市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准则》做出了修改,与之前删除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条时引起的全国大讨论不同,现在的修改显得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教育专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做法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是正确的。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随着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改变,思想品德教育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比如说,以前在体育课上,比较强调队列练习,在队列练习中也渗透了德育,有教师也对此作了阐述:“队列和体操练习不仅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应变能力。”在其中,强调了队列练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这和《新课程标准》中淡化技术、技能以及队列练习的新理念有些不同,也和现今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左。纪律的教育只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仅仅以这个对学生进行训练显然是不够的,只能是作为全部课程的一个环节,毕竟体育课的根本目标仍是掌握技能,增加健康,所有的环节必须紧紧围绕在这个目标周围,德育也是一样,让德育与体育教学完美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体”与“德”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体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德育意义的转变

由于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心理健康领域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从而更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学习到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所具有的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勇于开拓、关心集体、友爱同志等良好品格,而且还拓展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爱护动植物以及更高层次的承受挫折、陶冶情操、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等方面得到熏陶,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仅生理上得到了锻炼,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教育。使得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不再是纸上谈兵,从技能的传授到练习,始终贯穿其中,让体育教学更加深入,从身体进入意识,让德育也更加实际,不是空口说出的某某精神,而是通过行动得到可验证结果的实践,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意义、德育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教学目标明显了,针对性加强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德育在体育课上的渗透也变得更轻松了。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依然是体育教学始终不变的主题,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与实践,体育的内涵将更丰富,德育的渗透将更全面,强壮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也将成为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评价方式的转变 篇7

此类问题新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从2001年开始, 我们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对高中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 形成一项较有效的方式来客观的评价学生。高中体育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考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 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评价的导向功能来提高教学效果呢?

1 高中体育评价标准

1.1 进步式评价

进步式评价是在一些定量测试的项目中, 将两次测量的成绩差作为评价的依据来进行评价的方法。如在耐久跑教学单元, 可以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并对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进行测试作为起始成绩, 在教学结束前, 统一安排时间再次进行测试, 将两次测量的进步幅度来进行评价。这样就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进步的可能性, 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更加积主动, 运动技术更加扎实, 体能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并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的比较达到最佳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不爱运动同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学分式评价

学分式评价以前是适用于大学的公共课程选择, 根据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随着新课标准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益”累计, 以取得必要的学分为结束单元教学的评价制度。如耐久跑教学中, 可以通过制定出几项上课的要求:出勤1分, 规定时间完成定时跑3次2分, 测试成绩达标2分等。最后累计学分来进行评价, 打破了其他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让更多的学生有信心完成体育学习, 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1.3 递进式评价

递进式评价是以设置递进式的考核标准为评价依据, 主要以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能、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 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意识。如在三步上篮教学中, 可以设置具体的考核办法:原地双手肩上投篮60分起评,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70分起评, 三步上篮90分起评。给学生提供一个有选择、有上进动力的评价机制, 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考核的具体内容。通过难度的递增, 可以对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提出挑战, 使学生的潜能和禀赋得到了开发和释放, 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评价的应变能力。这个评价方式在课程中实践的效果大大的提升。

1.4 团队式评价

团队式评价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的特长、能力等特点, 将学生按照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友伴型分组等形式进行团队重组, 通过营造新颖的体育学习“竞争”机制, 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调控、参与下, 变个人独立体育学习为团队合作式学习。如健美操教学中, 通过分组构建学习团队, 让各团队进行动作创编, 最终的评价是团队整体的定性评价, 来建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有效促使每一成员主动地获取知识。比如篮球运动就是体现出来。

1.5 班级式评价

班级式评价是以班集体的整体学习情况为评价, 主要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合作、考评等过程进行整体性评价。如广播操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班级与班级之间互相接触、交流、合作、对比,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和学习环境, 然后让各班编排进场、退场队形, 进行一场小型的广播操比赛, 用比赛所产生的荣誉感, 学生的责任心和创造性, 来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性, 进行整体性的评价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班级之间才能正真的体现竞技运动的竞争感。

2 体育教学“模块”教学应尽量解决全部学生的兴趣性、自主选择性和参与性

2.1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与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模块”教学的特点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系统练习, 这不仅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也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运动参与目标。目前,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选项教学只是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要求, 另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可以说选项教学没有完全达到其效果, 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志愿来调整教学班的分配, 力图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减少对选课的行政干预, 那么在“模块”教学才能够突现其作用。

2.2 更新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运动技能

不能只加强对学生“一专”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运动技能目标培养, 身体的全面技术技能不能够充分发展。不能单纯的把“模块”教学理解成为三年之中对学生只进行某一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 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教材中“三基”的作用。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的项目, 具有不固定性, 不同的学期, 不同的态度和观念可能导致选项教学的不稳定性, 所以要用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选择方式和内容;同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中发展基本技术技能的教材内容, 在发展基础的同时进行专项培养, 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全面发展。

2.3 形成较小的学习团体, 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更加细化, 为“模块”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首先是要在课时计划中体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表述。其次, 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具体的教材教法包括教师的语言来渗透这两大目标。在正常的教学中, “模块”教学为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提供了条件, 使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形成较小较集中的学习团体。重庆市大足区职业教育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协会, 使学生在社团活动时通过体育骨干或聘请老师指导来进行练习, 巩固和提高平时教学中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

通过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制度化, 促使学生依据个人运动基础和兴趣分项、分层, 在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 从而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素质。

2.4 教师应形成专项备课组, 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主导的研究性学习, 为学生课外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搭建平台。根据课的安排和教师的资源配制来看“模块”教学完全具备形成教师进行集体专项备课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教师也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 开发创新新课程, 在继承传统的项目基础上通过新课程和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提供更多的学习需要, 这要求体育教师要完全发挥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总之新课标下的“模块”教学给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第一战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也是机遇,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的经历和感悟都有所不同, 每一个人都应当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思考总结, 我们应当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才能把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下去, 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体育教育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的要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提升全面体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对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是当前各类中学的热点问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 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 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 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评价标准,模块教学,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 2011 (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 2003 (9) .

[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M], 2006 (6) .

评价方式转变 篇8

这是教师滥用评价信息的一个极端例子。新课程需要新的评价, 评价制度的创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 “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 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对评价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估, 准确了解学生发展的状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由此可见, 本次课程改革中的评价改革需要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在实践中进行探索。针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也应采用新的课程评价。

1 新旧高中地理课程评价的对比

传统地理课程的目标、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元测试、学期考试, 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的单一标准, 其弊端在于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 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体现在课堂上, 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 记笔记, 划重点, 而积极提问、努力思考往往不够;体现在学习态度上, 则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做练习题, 从书本上寻找试题的答案, 反映在应试准备上, 为了提高分数而在复习时猜题、压题, 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掌握。由于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思维培养, 因而泯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欲望和成功亮点, 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新课程标准把分数评判看作是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实现个体价值。新课程评价还改变纸笔测验作为考试的唯一手段, 要求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 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作法, 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 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 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由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主要职责在于给学生提供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通过评价使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评价目标还特别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评价新理念。

2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特点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的, 它明确指出:“既要关注学习结果, 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可见,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2.1 评价内容多元化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 老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上课表现给学生评分, 并以此记入学籍档案。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强调关注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 地理学习评价也要在知识和技能评价的基础上, 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评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 重应用, 重体验, 重全员参与。地理学习评价应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 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果的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提高地理学习水平。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 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2.2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 学习成绩大多用分数来衡量, 思想行为表现仅仅以教师评语来确定。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把学生的学习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不同的课程目标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在知识方面, 除了书面的测试以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评价。

(1) 上课可以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来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表现, 并对学生的发言、纪律和注意力等情况做一些简要纪录。

(2) 课后调动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参加天象观察、太阳高度角测量、地理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 鼓励他们自主开展课题研究, 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设计环保方案, 绘制学校或公园、住宅小区的平面图, 以此评价他们对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3) 通过开放性的情景测验, 例如让学生口头描述学校和住宅区周围的地理环境特点, 及时分析当地的天气变化和成因, 以此考察他们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检查课堂笔记和作业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同时还可以采取自我总结、家长评语、活动记录、作业、作品、小论文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 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鼓励性评价和反思性评价相结合。

(5) 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是否能够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 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评价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 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等, 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 倡导评价主体间的沟通, 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都应该参与地理新课程的评价过程, 这样使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增进理解, 形成积极、友好的评价关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3 地理新课程标准下评价理念的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评价理念的提出, 要求各级教育部门, 尤其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理教师, 要彻底改变以往不科学的评价观念, 在教学重点、学习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 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首先, 要体现在出题方式的根本变化上。在传统评价体系的指导下, 考试或课前复习提问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 偏重于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的识记情况, 这类题目往往都能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教师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为评价的惟一尺度, 只要一字不漏就能得满分。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 要求教师不仅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识记程度, 更要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设计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 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又不能一下子在书中找到现成答案, 必须经过自己的综合思考, 融会贯通才能抓住解题的要害, 以考察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如教学“人口”一章时, 传统的出题方式一般是“简述人口的基本国策”, 评价的目标在于单纯考查学生以人口国策为内容的识记;而课程改革倡导的问题设计应变为“如何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侧重于通过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如就业问题严重、环境压力增大等, 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深层次地理解人口基本国策, 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评价目标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识记, 更包含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可见, 同样的问题, 两种不同评价目标指导下的出题设计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求学态度、学习习惯方面产生两种迥然不同的引导效果。

其次, 要体现在学生对答题的总体要求上。新的评价体系, 要求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时, 既要用书本知识来指导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又要联系实际问题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第三, 要体现在对学习行为的正确评判上。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 要求教师不能用静态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 更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机械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对号入座”, 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 应认真寻找并精心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现实基础, 着眼于激发有利于其终生发展所必备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因人制宜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评定。使每个学生只要经过自身的努力, 与自身相比有了进步, 同样应得到教师的鼓励;只要经过自己的思索, 即使不是完美无缺的劳动成果, 也应受到珍视。这样, 由于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 学生就乐于欣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 从而有利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总之, 地理学科生动的教学实践, 是我们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只要用心去体会、大胆去尝试, 任何一节课、一次活动, 都可成为实践新课程标准下评价理念的良好载体, 最终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高和.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与实践.《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

评价方式转变 篇9

一、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是客观评价的基础, 因此选取评价方法极为重要。最初的政策评价主要是采用定性评价方法进行的, 但由于定性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 设计财税政策评价体系时将运筹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用到政策评价中来, 以提高政策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一) 成本-收益分析法。

通过测定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并进行对比, 政策成本包括制定成本、执行成本、新旧政策交替过程中造成的效益损失和社会浪费, 政策之间由于缺乏配合产生的摩擦费用等。成本-收益分析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但在于实际操作中对政策成本和收益的测定往往比较困难。

(二) 运筹学方法。

主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相对业绩的非参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决策单元, 再由众多决策单元构成被评价群体, 通过保持决策单元输入或输出不变, 借助数学规划将决策单元投影到DEA前沿面上, 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 以此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评价多输入、多输出的大系统, 缺点则是只能显示决策单元的相对发展指标, 无法显示其实际发展水平。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误差小, 不足之处在于无

(三) 系统工程方法。

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 此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系统化、层次化, 针对多层次结构系统, 用两两对比的方法确定出判断矩阵, 取其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 然后综合求出总权重并据此进行排序。

(四) 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 把多指标转化为几个主要指标, 再以这几个主要指标的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指标, 并据此做出评判。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的一种自然的延伸, 它在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 从而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可以将统计样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而给出综合评价结果。统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较多的指标, 并使这些较少的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 从根本上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 大大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结构;缺点则是计算过程繁琐, 并且对样本量的要求很大, 计算结果和样本量的规模有关系。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领域, 具体评价中应当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和条件综合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二、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内容

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应包括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评价标准的选择等统一的制度规范。

(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指标时, 应使每个考核指标的概念都科学、准确, 有精确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的计算范围, 指标体系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2、全面系统原则。

在设计指标时, 应根据不同的财税政策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 使评价指标与财税政策性质相符合。具体可按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分别设计指标。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由于财税政策实施起来涉及众多项目, 有些政策所产生的效益无法用指标量化, 可采用定性指标反映政策因果关系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 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准确反映财政支出绩效状况。

4、简洁适用原则。

指标设计力求简洁, 考核指标的数量应易于采集, 又要通俗易懂, 具有可操作性。

(二) 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标准。

任何政策评价, 都要参照一定的标准, 不同的政策类型, 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评价标准反映了评价者评价某项政策的角度, 并以此来反映政策的实施情况, 只有先确定了评价标准, 才能根据这些标准来选取评价指标, 从而根据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根据评价指标的设定情况,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评价包含两个标准, 效应标准和效率标准。效应标准反映了财税政策对目标变量的效应大小, 根据黑龙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的主要目标, 将效应标准分为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改善三类子标准。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评价的效率标准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子标准。经济效率可以通过政策的投入产出比来评价。同时, 由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有时需要行政手段干预, 除了经济效率, 还应当考虑政策的执行效率, 即考察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顺利实施, 执行的力度如何, 有没有和其他政策产生矛盾等。

三、建立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体系配套工作

(一) 建立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信息收集体系和数据库。

目前, 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几乎空白, 结合财税政策的实际运用, 适应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财税政策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方式, 来不断加强和完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数据库的建设。

1、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财税政策, 做好数据库信息的分类管理。

2、结合评价工作开展, 逐步拟定各类财税政策绩效评价的分类标准。

3、重点收集促进经济转型从决策到

实施等全过程实际发生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和数据资料, 确保评价数据信息采集的有效运转。

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信息的收集入库, 可以及时修订完善指标体系, 既是反馈评价结果, 可以为培养持续、有效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通过研究和制定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 对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 以此来硬化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 同时对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责任人实施有效制约和监督, 对财税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反映出的有关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等方面的问题, 要依法进行处理, 以增强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三)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公示制度。

有关部门要对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 完成结果编制年度绩效报告, 经部门审核后, 报经人大, 并向社会公布, 有利于改善社会公众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和理解,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提高政府威信。

四、结语

财税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 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 更依赖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健全, 评价体系的推开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目前, 应选择具体的一项政策进行试点, 通过试点逐步建立有关的工作制度和方法, 逐步建立完善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通过实践检验加以完善, 从而全面推开。

参考文献

[1]楼海鹏.区域经济政策研究[N].浙江大学, 2007.

[2]魏鹏.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财税政策分析[J].经济问题, 2011.3.

评价方式转变 篇10

1 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1) 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杭州有了更大的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平台,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其次, 国务院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 对杭州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 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建设杭州都市圈。”规划明确了杭州第三产业与科技、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方式, 为杭州提升软实力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政策空间和外部环境。再次, 浙江省是全国首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区”的试点省份, 各种配套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而作为浙江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浙江省的这一系列举措也为杭州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2) 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当前杭州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内部由于体制改革形成的各种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在进一步凸显, 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外需拉动作用显著减弱;而杭州经济连续20年的增长从实质上讲仍然摆脱不了粗放的增长状态, 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如今的要素资源, 如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资本成本显著上升, 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丧失, 要想保持高基数的经济总量上持续高增长难度很大;另外, 杭州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东快西慢”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任务艰巨;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在杭州工业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资源环境的改善受到约束;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2 构建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杭州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在遵循指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构建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主要领域;第二层次为一级指标, 对主要领域的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细分;第三层次为二级指标, 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指标。

(1) 主要领域。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结构、城乡区域、低碳生态、自主创新、社会建设等五个主要领域, 是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2) 一级指标。

在确定了五大领域的基础上, 结合各个领域自身的内容和特点, 确定了16个一级指标, 它们是对五大领域的细化, 为具体指标的确定提供了范围和方向。

(3) 二级指标。

以主要领域和一级指标为基础, 进一步确定了38个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3 评价指标体系的五大“着力点”剖析

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杭州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为主要内容, 试图将这些难点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通过各项指标值的反映, 可以观测、监督杭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从而适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方针和调控措施。

(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杭州现阶段的转型升级过程中, 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优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不够新、层次不够高,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 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大等。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分为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2)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杭州“东快西慢”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 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和布局还不够均衡。我们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深入推进五县 (市) 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动杭州城市发展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3) 加快建设生态型低碳城市。

迄今为止, 污染严重的造纸印染等传统产业在杭州的工业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都制约着杭州经济的发展。如果沿袭原有的发展方式, 杭州的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杭州“十二五”规划指出,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此, 我们应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经济, 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把杭州打造成绿色和谐、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的生态型低碳城市。

(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杭州的产业从总体上说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水平较低。在建设“国家创新型的试点城市”的背景下, 我们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争取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以产业创新为重点,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集群化;以文化创新为基础, 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加快“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的转变。

(5) 加强以民生保障为主的社会建设。

中央“十二五”规划指出,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杭州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民生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优质、高效、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建立。为此, 我们要继续把“破七难”作为杭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方向, “健全完善层次丰富、发展均衡、配置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布局合理、城乡共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用设施体系”, 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 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打造“幸福杭州”。

参考文献

[1]杭州市统计局·201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2-24].http://www·hzstats·gov·cn/web/ShowNews·aspx?id=DwGeRFDvlVg=·

[2]夏海泉·经验·挑战·路径———杭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 2010 (6) :54-55·

[3]杨晶晶·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转变方式 逆风飞扬 篇11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是在收获了经济总量的累累硕果中再一次实现了自我突破、自我跨越、自我提升,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和成功迈进。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探索与努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位列全球第三。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由于客观存在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再加上受经济发展阶段各种因素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取得优越性的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科学分析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尤其当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和冲击,理智地认识到必须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更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上来,提出了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这一伟大任务。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增长”与“发展”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发展有了更加成熟的认知和更加科学的追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强调的是国民财富总量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则是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国民财富为物质手段,推动实现更为广阔全面的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更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程度的概念,是一个有利于举国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以人为本的科学概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好”。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我们的企业不要仅仅沉醉于已经取得的物质成果的量,更要思考物质成果建设的质,在追求量的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快”。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看到就要早转变,早转变才能早主动;快转变才能快成熟,快成熟才能快受益。近年来,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纷纷打响节能减排攻坚战;各地产业结构调整也紧锣密鼓,高耗低效行业加速退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得到优先发展。从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东山再起,到环渤海经济圈的闪亮登场,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的规模化突进,到成渝城乡统筹的快速成长,他们的发展无疑不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支持经济增长的格局,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败在“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势必促进全球经济重组加快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非“创新驱动型”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我们的企业应该积极适应国际经济发展需要,主动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从根本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转变、质量上提升、规模上膨胀。

评价方式转变 篇12

关键词: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制约因素

引言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经过的一个历史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展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生产各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工业化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力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是当下以及未来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

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意义出发,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四层含义:

1. 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建设从低水平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工业增长长期以来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重产品数量增长、轻产品质量提高,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2003年以来,能源、土地、水等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供应突然全面告急,许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这种现象表明,目前这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所隐含的深层次矛盾终于开始表面化,预示着这种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只会是越走越窄、难以持续。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方式正面临着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解决工业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 工业化从片面外生型发展到外生与内生相结合型发展。

所谓外生型发展是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市场、外资、外部技术资源等。而内生型发展是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内资、国内技术资源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不断在增加,对外依存度由1978年的9.74%上升到2009年的44.24%,其中2006年达到了66.52%。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不仅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也大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另外,中国利用外资和外部资源的规模呈不断扩大和快速上升趋势,中国大量利用国外的技术资源,形成了对国外技术资源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局面。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受到国外的巨大威胁,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利用国外市场与经济资源,使工业化发展方式切实转到外生型发展与内生型

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比上年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工业化从片面追求工业增长到追求工业增长与改善民生、协调三大产业比例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实现了9%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片面追求工业增长的倾向。这样,中国的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严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很少分享到,出现了典型的“国富民穷”现象,民生问题成为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民生问题摆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这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努力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必须改善民生,协调三大产业的比例,促进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4. 工业化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已有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经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能耗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那么从今天看,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注重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

二、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滞后受工业化阶段、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同时,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的问题与转型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大了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困难及复杂性。本文认为,制约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如下所述。

1. 技术因素。

工业技术落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技术含量低,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工业发展尚未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另外,中国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工业化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依赖国外市场,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并且吸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

2. 资源环境因素。

资源环境制约。中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的86%、38%和70%,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大。中国已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阶段,工业化高速成长必然对资源供给造成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异常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遭到了巨大的挑战与困难。资源环境的约束力越来越制约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3. 体制因素。

体制机制性障碍。部分地区过分注重工业经济的数量增长,忽视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扭曲严重,资源过度投入、浪费严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工业行业体制机制僵硬,企业市场灵敏度比较低,经营理念与市场脱节。

4. 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部分工业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一些重要行业中落后产能仍占很大比重,许多新兴产业也存在无序建设的倾向。在GDP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过高而服务业的比重偏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更低。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所服务的,因此,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工业内部,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供给紧张,多数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从工业产业结构看,工业产业升级任务艰巨。尽管过去几年来上游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仍落后于需求的增长,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品多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还有待提高;二是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各地间的工业发展有待加强协调;三是产业集群化水平比较低,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升级。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针对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以下的思路与途径来破解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困难这一难题。

1. 提升中国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工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工业经济大国,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现在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能否具有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业行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关键,也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因此,培育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成为中国新时期的技术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必须始终以科技发展为先,用科技来提升中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工业化的可持续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知道,中国工业化走的是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道路,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着工业化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因此,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大力节约资源,增强工业化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合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破解工业企业发展的机制障碍。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体制机制性问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依然任务艰巨。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革僵硬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导向,做出特色,做出品质。在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既要注重工业数量的增长,又要重视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坚持质量立业。另外,必须促进工业生产要素自由与合理流动,完善工业企业的进入、退出机制和政策。

4.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提高工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在一些重要工业行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必须推进部分产能过剩工业行业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协调性,为工业结构的调整创造空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任保平.新中国六十年工业化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卓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EB/OL].光明日报,2007-12-11.

上一篇:版权困境下一篇:辅助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