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24-05-2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小学英语课程在我县已经实施几个年头了,随着小学英语不断发展和壮大,迫切需要一些理论性的指导,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突出特色。课题项目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更加科学的有力保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是英语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应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但就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看,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照搬中学英语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照搬其他学科陈旧的评价体系;评价形式重书面轻口语交际,评价内容重知识轻情感态度;只重视教师的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这些评价方式都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违背了尊重教育的原则,尊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和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本课题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能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把握课程标准,探索新型的专业发展道路,逐步掌握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施技能。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通过评价试验研究促进教学,归纳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并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英语教育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中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为内容核心,探索形成多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进行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学习情感策略的评价、课堂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综合评价观察与记录、访谈与座谈、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等。

三、研究目的

1、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2、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3、将评价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促进其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英语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为将来在社会实践中担当“主体角色”、发挥“主体作用”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科学性和多样性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活动的情况。课堂评价应采取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小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评价形式除了教师评价学生以外,还应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家长的评价。

3、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正确的评价,给予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充分依据,也为教师的教学及时提供反馈意见。

4、可行性原则

在操作中要考虑简便易行,应该采取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评价方式。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和查阅、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参与性观察、实验研究等方法。

1、资料法: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参阅《小学英语教育学》、《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等相关书籍,探索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并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对课题进行螺旋式深入的研究。

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将依据研究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反思、案例、论文和总结。

六、研究措施

1、加强课堂评价。研究制定课堂评价表,课堂评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组长评、组内学生互评、组间互评、教师抽评,教师的语言或奖品的鼓励性评价等。

3、评价项目为:课前准备、听音、对话、表演、语音、活动(唱歌、Let’s do.Let’s chant.学习习惯)、合作(语言运用和合作态度)。

4、评价记录:为了不影响课堂,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避免分散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把评价记录放在每堂课后,让学生盖上good 字样的苹果红印,如果表现非常出色、遥遥领先的就盖上excellent 字样的苹果红印。

5、重视过程性评价。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后努力对自己不满意的评价进行复评,直到满意为止,把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

6、结合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7.所有的评价材料最终均存放于学生的档案袋里,档案袋由学生自己保管。

七、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实施步骤:

第一步:建立组织,理论先行,选点起步,初步探索。第二步:巩固试点,初步总结,完善制度,统筹规划。第三步:内外结合,双向进行,构建理论框架。第四步:实验论证,总结提高,形成研究成果。

(一)(准备阶段:2012.3—2012.6)理论学习: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的作进一步的文献查阅与研究,把握最新的研究趋势。组织科研参与者、实验学校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评价理念。

(二)实验阶段:2012.6—2013.2

1、调查研究:各学校确定实验班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了解现存的问题,寻找可行的策略途径。问卷分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调查问卷。

2、参与性观察:分别在实验学校中对英语课堂进行参与、观察,从中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问题。

3、个案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个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确定和推广多种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促进教师进行教学行动创新的方法。

4、阶段性总结:采用多渠道的分析、反馈方法,深入了解实验学校师生的意见,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对课题的反思、交流、完善理论及实践的总结,规范实践,提交阶段性实验成果,并推广教学试验经验,进一步巩固试验成果。

(三)结题阶段:2013.2.—2013.3 进行课题全面性的总结,形成具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1、英语口语教学及其评价现状调查报告。

2、英语教学论文。

3、英语口语教学个案分析。

4、英语口语测试试题集。

5、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6、英语口语测试平台。

收集整理各种文字资料含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题论文、教学经验总结、公开课案例、课堂教学设计、图片、音像资料、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等形式

九、保证措施(一)支持与保障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精神。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开展教学评价改革的试验研究,按部就班,分工合作,定期交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使课题研究得到顺利进行。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均从事多年的外语教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成绩好,均具备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力争能按阶段时间安排完成各项研究任务。我们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重视课题研究的数据和资料的积累,争取按时按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二)试验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策略: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试验教师。

2、老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改进英语教学评价方式,以新的理念引领和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课题开展后,参研教师进行读书活动,每月读一本关于英语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价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3、讨论研究进程情况,组织试验教师开展交流。

4、注意平时进行活动时有关资料的积累和保存。

5、按期进行阶段评估和成果的展示。科研的氛围。

十、对课题研究的几点要求

1、课题组成员要检查教育科研的科研道德,以实事求是、严谨求真的工作,认真做好本陨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对比、以实话,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行为,来不得半点虚假、浮澡之风。

2、课题组成员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理论、评价理论、科研理论知识,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去进行课题研究。

3、课题组成员要虚心接受专家及总课题组的指导,虚心向专家及其他课题组学习,既要学习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力,又要学习他们崇高的科研道德。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2

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 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协同育人[1]。”

教育部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又具体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语文单科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和研究, 是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和探究, 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学, 指导教师真正地“因材施教”。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 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兼顾个性特征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更好的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保障。

2 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引领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力求达到“三个走向”:即“从教材走向教学;从说教走向技能示范;从考试走向考核”。

2.1 从教材走向教学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紧紧的抓住教材不放, 认为只要把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对教材研究得多, 对学生关注得少;教师以自我陶醉的方式欣赏着教材, 激励着自己, 却与学生无关, 只与教材有关。通过语文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指导教师从教“教材”走向教“学生”的实质, 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 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2.2 从说教走向技能示范

在我们的教学中, 往往抱怨学生听不懂、做不好, 一遍一遍苦口婆心的讲, 学生还不愿意听, 早已把课堂当成休养生息的地方, 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其实, 榜样教育通常比单纯说教效果更佳, 身教重于言传, 给学生进行技能示范, 和学生一起做, 在做中让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精神,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从考试走向考核

考试, 是“对人的知识才能进行考查测验”。重在考“知识”;考核, 是“考查核实”。重在考查“实际应用”。从考试走向考核就是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突出能力本位, 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彻底改变存在的“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高分低能”和“有分无能”的现象。

3 拟定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方案

拟定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方案主要有五个模块构成:识字与写字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口语交际技能、综合性学习评价和互补评价。单项技能附加分就是充分发挥其优势, 凸显其个性特征, 这样既可让优势更炉火纯青, 也使不足之处有提高的信心。

4 语文单科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细则

4.1 识字与写字技能 (总分值为15分)

(1) 识字:占10%的分值。学生累计认识常用的汉字3500个左右, 掌握2500个字的写法。要求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能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检字词。

(2) 写字:占5%的分值。临摹硬笔书法, 每学期交八篇临摹作品。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美观大方、行款整齐的硬笔楷书作品;能够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2 阅读技能 (总分值为20分)

(1) 经典诵读:占5%的分值。考核内容为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经典诗文;能够准确把握语音、语调、语气。

(2) 阅读与读书笔记:占10%的分值。考核内容为教材中的文章, 图书馆馆藏文章中自己喜爱的作品;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一般现代文;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说出自己的体验。可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每学期阅读书籍不得少于4本;并至少写出4篇读书笔记。

(3) 借阅记录:占5%的分值。学生每学期借阅次数不得少于5次, 并至少填写5篇阅读记录卡。学会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广泛阅读各类读物。每月促使学生到图书馆去借书, 至少1本, 可以将学生的借阅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让学生更加自觉走进图书馆, 从而养成阅读习惯。

4.3 写作技能 (总分值为20分)

(1) 应用文写作:占10%的分值。考核内容为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包括条据、通报、通知、计划、总结、求职信、合同、招投标文件等) ;每学期至少写5篇应用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写出内容明确、中心突出、语言准确、格式规范的应用文。

(2) 普通写作:占10%的分值。学生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掌握通过观察、阅读等途径搜集资料的方法;每学期至少写2篇作文。能够写出语句通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基本正确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4.4 口语交际技能 (总分值为10分)

(1) 纠正方言:占5%的分值。能够纠正方言口语中经常出错的发音, 读准音调;能够自信地表达。

(2) 朗读课文:占5%的分值。能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语速适中、声音洪亮的朗读文章。

4.5 综合性学习评价 (总分值为35分)

(1) 课后作业:占5%的分值。这考察的是学生上课听讲的效果、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的结果, 了解学生听的情况、知识掌握的状况, 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 更好地分析教材, 把握备课重点、难点等,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2) 考勤:占15%的分值。这一分值所占比例要大些, 这是最能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一项, 只有学生坐到教室里来, 他才又可能接受老师的教育, 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因为任何一种学习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要求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若旷课达每学期语文总课时的25%将取消考核成绩。

(3) 自我评价:占5%的分值。通过这一评价, 使学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从而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学生上台发言或写自我鉴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让学生认识了自我, 又训练了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力, 可谓一石三鸟。

(4) 小组评价:占5%的分值。这种“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 营造了组间竞争和组内竞争的双重竞争环境,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活动:占5%的分值, 能够积极、认真的参加课堂内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搜集整理资料, 完成课堂外的阅读;能够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活动。

4.6互补评价 (单项技能附加分)

“互补评价”分值为5分, 在学生综合考核不合格, 但其某一项技能又比较突出时实施的加分项。通过单项技能的加分如能达到合格标准 (即:60分;超过60分的按60分记) 则可视为该生语文考核成绩为合格;如通过单项技能的加分后仍未达到合格标准, 则参加补考。

根据以上方案, 将原来的成绩册做了一些调整。 (见附表)

参考文献

[1]田金莲.中职公共基础教学评价改革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 2012 (06) .

[2]傅彩虹.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读与写, 2011 (07)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3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艺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我们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及如何进行新知建模的过程,而轻视了课堂练习的优化设计、有效训练及有效评价。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拿来主义,要不就是将现成的习题应付了事,最多也就是只针对部分内容进行设计。精力投入可谓微乎其微,收效自然可想而知。实际上,课堂练习起着巩固、提升、强化、发展、反馈等对提高课堂效益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巧练、善练可以出质量,提效益,盲目多练则可能加重学生负担,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恶果。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随便翻翻我校订阅的几本教育教学期刊,几乎每本期刊都有对有效课堂练习的相关论述,再上网一查本课题的相关资料,更发现类似的研究很多,有的还很深入。这说明了国内外的同行们是越来越关注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问题,不过也几乎浇灭了我们再研究它的热情,可仔细一想:哪个好课题会没人研究?越多人研究不更证明它有研究价值吗?只要我们结合实际,重视研究的过程,相信本课题还是有很高的现实研究意义的。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有以下共性:

1、关注转变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观念。新课标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2、提倡对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新课程强调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时间,必然会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从而减少课堂训练的数量与份量,有意识地设计针对性、梯度性的练习,对能否实施有效堂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重视练习设计,确立效益意识。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承认学生的生活实践及个性确实存在差异,所以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是儿童的需要和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产生主动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儿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2、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理论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学生复制知识,并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具有主动发现、思考、探究、质疑的需要与可能。3、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性概括为“三有理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理论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并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合理的决策。

三、研究的目标:

1、深入挖掘新课程下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增强教师的预设意识,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练习意图的领悟能力和整合、优化课本资源,并设计出有效练习内容的能力,为实施有效课堂训练提供可靠的保障。2、积极探索新课程下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练习形式和合理优化的课堂练习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堂练过程中确有所获,发展思维、培养习惯,提升数学素养,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3、着力完善实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评价手段,打造一批讲究课堂操控艺术的骨干教师。

四、研究内容:

1、新课程下小学教学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的形式与内容。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训练环节的结构与实施过程。4、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的评价系统。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制定好研究的目标与实施方案。2、调查法:调查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获取相关信息,制定策略。3、案例分析法:边实践、边探索;边归纳、边完善,总结提取有效课堂训练的方式、方法。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论文。

六、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筹集足够的经费,专款专用。2、时间保障:学校定期安排实验教师进行研究活动,每周通报一次研究情况,每月一次小结,每学期一次总结。撰写相关论文,并对研究人员进行考核、奖励。3、措施保障:学校鼓励实验教师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并为研究者提供材料、设备。

八、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论证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

1、阅读文献,情况调查,确立课题。2、确立研究方案。3、开题论证。4、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问卷。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

1、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2、适时反馈,调整研究策略。3、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论证,设计有效课堂练习内容与实施、评价的组织形式。4、实施的调查报告,撰写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实践阶段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1、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模式展示。2、经验总结。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结题。(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整理課题资料,写好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4

实施小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一一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提出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这一论断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化。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使人才竞争、科技竞争日渐进入白热化状态,人才的背后是教育,科技的影子是教育,经济的操作平台是教育,物质丰富的宽阔基础是教育,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质量,尤其是教育效益的竞争,科技、经济花开花落,其根基在教育,只有教育竞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根本竞争。因此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便极其客观地摆在我们的教育者面前,那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国际竞争性人才方面是否真的高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于是教育教学的效率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倍受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说,在教学中植入高效教学的理念、方式、策略,是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在课堂教学高效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解决相应学科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我校未来几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高效化发展的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去粗取粮、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

二二二二、、、、研究目标研究目标研究目标研究目标、、、、现实意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利用多元评价优势

实施小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落实苏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

1.本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2.本课题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联系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校实验教师提供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

3.本课题实验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发挥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对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定会给教师以启迪,更好地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给所有学生能获得必需的学科知识,给不同的学生在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三三三三、、、、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利用多元评价优势

实施小学课堂高效教学”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这些研究特点是: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县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四、概念界定

1.有效教学: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策略: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学科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发展学生一切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五五五五、、、、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的基本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6.实践性原则: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动口,深刻体会生活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和认知结构。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的信心。

六六六六、、、、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2.发展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3.发现教学理论。发现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4.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往的知识结构对于现有的学习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走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差异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能力。

5.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七七七七、、、、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分工内容及分工内容及分工内容及分工

杨德海:文献研究、教师培训

周国芳:课题方案、结题报告撰写

孙辉:(4-6)语文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张俊芳:课件设计、软件开发

陆霞:英语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王彩霞:美术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王惠粉:文献研究、积累资料

季小香:(1-3)语文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是研究的重点;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八八八八、、、、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及学校的相关档案,了解关于教学策略研究已做的工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聘请市内外的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指导顾问,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的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4.案例研究法:选取所有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班级,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九九九九、、、、研究周期研究周期研究周期研究周期((((***9年年年年11112222月月月月————————***1年年年年11112222月月月月))))及任务及任务及任务及任务

1.起步阶段(2009.12~2010.2)

(1)组建课题组

(2)撰写课题论证报告、申报立项

(3)组织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

(4)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5)组织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0.3~2010.8)

(1)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每周一次)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

(3)组织有效课堂优课评比活动

(4)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

(5)邀请新课程专家讲学,上研讨课

(6)撰写有关计划、总结、论文等。

3.深入阶段(2010.9~2011.10)

(1)课题专项研讨

(2)收集信息、整理资料(3)收集教师成果

4.总结阶段(2011.11~2011.12)

(1)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编写课题研究论文集

(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4)编写《有效课堂教学案例》

(5)组织鉴定结题 课题组人员分工:

杨德海:文献研究、教师培训 周国芳:课题方案、结题报告撰写

孙辉:(4-6)语文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张俊芳:课件设计、软件开发 陆霞:英语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王彩霞:美术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王惠粉:文献研究、积累资料 季小香:(1-3)语文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十一、研究成果的形式

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课堂教学、课件。十二十二十二十二、、、、保证措施保证措施保证措施保证措施

1、我校“十五”省级课题《各学科目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研究》已于05年12月结题;通过研究,造就了一支精良的具有较高教科研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积累了厚实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研究财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2、本课题负责人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在学校“十五”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中,担任资料撰写的角色,在学校课题《案例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担任副组长,在实验学校课题《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练习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中担任担任资料撰写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经验;在课题研究的历程中,自己受益匪浅,本人获金坛市数学评优课二、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今年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

3、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各项教学研究,在省、市各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市、区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学科骨干教师,有着一定的研究水平,多位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为课题研究快速促进教改奠定了基础。

4、本课题研究能得到金坛市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全校教师的支持,以确保研究的实施能够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

5、辅助以下保障措施:(1)组织保证;(2)制度保证;(3)软硬件保障;

(4)经费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叶澜教授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

(2)《中小学教学》

(3)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5

邗江红桥中心小学口语交际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日趋融合,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质。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开始经过辨声练音期(0-7个月)、声语过渡期(8-12个月)、形成发展期(1-3岁)及成熟完善期(4-6岁)四个阶段才能基本掌握母语。至六岁时,儿童已有了相当稳定的语言,能基本正确地运用语法进行交谈,能随语境与交际对象的不同调节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基本满足日常言语交际的需要,但儿童言语与成人言语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语体方面。因此从儿童基本掌握母语到形成运用母语的熟练技能,大约还需要10年的时间,小学阶段无疑成为了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确立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省教院杨九俊院长提出当前语文课改的难点和关键是:课堂教学、评价。而“口语交际课”的评价,更是未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蜻蜓点水,评价标准飘忽,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手段局限。

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管理就会落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它有利于发挥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的功能,改变以往评价的陈规陋习。

“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活动满足预期重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我们提出的发展性教学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更加注重学习主体的自我发展,并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其中,尤其注重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强调评价的教育性,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实践并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口语交际教学和研究中利用系统的、全面的、多样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促进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培养科研骨干老师的目标,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并不理想。问题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

1、自信不足,表现欲不强。这类学生通常把口语训练的机会让给别人,即使回答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也表现得神情紧张,轻声细语,支支吾吾,甚至辞不达意。

2、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观愿望不强。

①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骄傲自满,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或者认为与成绩不好的学生交流太贬低自己,从而形成了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现象。

②后进生经常否定自我,常充满自卑感,更无意去与他人交流。

3、未能学会倾听。没有了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内容的基础,尊重理解他人的情感态度,这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阻碍能力发展。

4、口头语言未符合规范。学生口语表达时,用词的准确性不高,语病多,表达的意思不完整。

5、未能运用恰当的交际语体。反映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说话不够得体,没有注重礼貌,引起别人的误解,产生言语冲突,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协调。

调查的结果表明,提高我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必要的和迫切的。从口语交际能力对人终身发展的影响,公民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对社会发 展的促进,教育者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佳时机的把握,训练载体的选择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开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性评价是必要的。

二、实验对象:

红桥中心小学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实验目标:

1、探索出一套与国家新课程标准相适应、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有定量测试又有定性分析的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标准(工具)。

2、通过对“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标准”的实施,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具体目标是:①口语交际要自然大方、文明有礼,抵制不文明的语言。②认真听别人讲话,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地转述。③坚持说普通话,能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④参加讨论能说清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⑤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发言。

3、能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主动、客观地对自己和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双向互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一评听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二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评价方法:定量测试、情境观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4、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全面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科研骨干教师。

四、研究内容

1、基本内容:

①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分析调查

②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的评价。③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探索。④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评价研究。

2、子课题:

⑴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评价 ⑵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评价 ⑶口语交际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⑷学校、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研究。

⑸小学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克服。

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五、实验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要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各种交际活动的兴趣,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全面性原则

口语交际的要素就能力而言包括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就情意而言包括兴趣、情感、态度、习惯。又由于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因此口语交际评价不仅要关注其甄别、选拔和激励等方面功能,更要关注其导向和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口语交际的各要素不断完善,并促进语文整体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3、过程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评价目标的规定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有意识地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由于评价是与交际过程并行的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口语交际评价应贯穿于交际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过程性评价。

4、合作性原则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学生是口语交际评价的主体,他们既是开发自身潜能的主体,又是将外部教育影响内化为自我素质的主体。因此,口语交际评价要更重视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评价的有效性应建立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最大程度接受评价结果的基础之上。

5、多样性原则

由于口语交际评价目标、要素的多样化,必然要求评价方法、手段多样化。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去达到不同的评价目的。为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整合。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哲学方法、系统方法、实验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等。

⑴文献信息法: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通过图书馆、报刊检索、网络检索等方面的途径,搜集整理关于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先导性。

⑵教育调查法: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测量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差异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分析。

⑶教育实验法:实验法是该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制定一个通盘的、周密的、安排合理的、科学性强的实验设计方案,根据课题的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或变换条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⑷个案研究法:从因材施教,从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高度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的“解剖麻雀”。

⑸实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并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对课题的实验措施,产生实验现实和实验成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七、实验因子与变量调控

1、实验的组织管理

(1)以本校教师为基础,聘请校外有关工作者作为顾问组成师资队伍成立实验研究课题组。

成员如下:

顾问:陈萍 朱建国 组长:陈志国

组员:周继发 徐立俊 王怀云 蒋晓波 邱佩玲 王声华 栾红梅 毛莉莎 张锦华 夏春萌

(2)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做好详细实验计划并分步实施,定期进行学习、研讨、总结。

2、改变观念,统一思想。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动员语文科组全员参与,让全校语文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并明确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的做法,组织进行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研究活动。

3、课例观摩及日常性的成果分享交流。

4、提供优良的实验设备,学校的环境布置与活动场地、器材要保证实验开展的需要。完善原有的多媒体教学演示平台室,投入充足的实验经费。

5、设立实验班,以课题组成员为骨干,带动全校的研究。

八、实验步骤

1、(2005.11——2005.12)调查研究,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

2、(2006.1——2006.6)现状调查,分析原因,确立子课题,课堂研讨。

3、(2006.7——2006.8)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研究形成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标准。

4、(2006.9——2007.2)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等进入实质性研究,注重对学生的随机评价、学生的互评、学生的自评、家庭评价和跟踪评价。

5、(2007.3——2007.8)进行中期总结,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法,部署下一步研究工作。

6、(2007.9——2008.2)针对改进方法继续进行实验活动,写论文,展示教学案例,写出实验报告。

7、(20083——200810)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上升为理论,精选典型课例进行评价,开发口语交际校本课程,形成共性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九、实验成果

1、建立定量测试评价的题库;

2、学生作品;

3、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6

作者:中四路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建设好一个班级关键在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核心力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一流的业务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加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科学地评价班主任。现行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制度和考核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评价的基础,影响了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此,目前迫切需要突破这个难题,研究出一个既科学又可行,能正确体现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有实际意义与应用指导价值的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

我校从2002年10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关于建立有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督导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的一级子课题《重庆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研究》的地方子课题《深化教师个体考核评估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对班主任的工作如何评价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经过一年半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班主任的评价应分为班主任的素质、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班级工作成果三个维度,其中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这一维度最能体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水平。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编制出班主任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评价方案,用以指导、规范、检查、激励、筛选、择优、诊断、改进班主任工作。

第一,正确的导向。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引导,可以为班主任指明努力方向,为班主任与班级指明组织与管理的奋斗目标。通过被评者本人对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的判断,能有效地促进被评对象,不断接近预定的目标。从而体现其正确的导向功能。

第二,有效的规范。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规范,为班主任迅速人格指明切人口,以便使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根据评价指标标准,使之成为班主任管理组织班级的规范,成为优化班主任队伍的指挥棒。

第三,公正的检查。学校行政领导要对班级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德育处要对班级进行督促与帮助,班主任自身要对日常组织与管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都需要一个具有检查督促功能并且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利用指标的这一功能去掌握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良好的激励。通过评价来强化评价对象间的竞争情绪,通过明确、客观、科学、严谨的项目内容和目标,使竞争有序化。从而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第五,筛选择优更科学。根据评价指标去筛选择优可减少人为因素,降低矛盾发生率,更有效地调动积极性。

第六,诊断改进更有力。通过对组织与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一要素的分析、研究,判断出薄弱环节或存在问题,为有效地指导和改进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工作的措施。鉴于此,我校提出《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的研究》,以期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班主任创造性的现代班主任个体考核评估督导机制,促时学校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研究目标

构建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优化的,操作性强的班主任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以便更好地发挥评价制度对班主任成长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检查作用、鉴定作用、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自身特点,我们选用调查法、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工作。这些方法使班主任在研究过程中能随时注视情况的变化,及时反馈信息,便于适时调整行动计划;同时,研究者着眼于实际问题,研究范围较小,容易出成果;班主任亲身参与研究更能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也可直接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推动科研进程。

(二)研究过程 1.构建指标体系的依据(1)政策依据: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二章:班主任的职责是:①按照《小学德育纲要》,联系本班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②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功课,并掌握学生课业负担量。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④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做好学生的个别工作。⑤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⑥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⑦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 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注意争取社会力量教育学生;(2)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个体的内在品质总是通过个体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班主任是班级一切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与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班主任作为班级一切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合格的衡量尺度。

2.构建指标体系

(1)确定评价对象和整体目标:我们将班主任确定为评价对象;将班主任的素质、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班级工作成果作为一个整体目标。

(2)分解整体目标:把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具体子目标,并尽可能地罗列出来。

(3)归类筛选指标,就得到了班主任职级制评价的各类指标及权重。班主任的素质(师德修养、个人获奖、经验交流、出勤)15 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规范管理、活动组织、学习指导、教育协调、学习能力培养、班级档案、组织建设)70 班级工作成果(班级获奖、学生获奖)15(4)划分指标层次:

将筛选归类处理后的指标,进行层次划分,建立指标系统。为保证子课题“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的研究”对班主任评价的整体性。(5)确定指标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我们首先将指标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然后确定各等级在质与量上达到什么要求为优等,达到什么要求为良好,达到什么要求为中等,未达到什么要求为差等。例如评价班主任对学生所作的“评语”:“客观公正、能写出个性,有激励引导作用为优等;比较客观、基本写出个性,有一定的激励意义为良好;基本写出个性,激励意义不大为中等;空话、套话较多为差等”。

四、评价的操作与数据处理技术

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评价的施测,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团体测量法,其操作步骤为: 主试向全体被试作简短动员,消除参评者的心理顾虑,使参评者掌握正确的作答方法。下发评价问卷,指导答题方法,减少不利因素。将问卷按他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科任教师评价、学校领导评价)、自评分别收集。将学生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科任教师评价、学校领导评价按权重统一起来,形成即定性又定量的综合评价。

五、对本评价研究的自我评价

班主任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通过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评价,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每项指标的达成度,也就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水平,从而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本研究的重点是评价方案,《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的研究》在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着眼于科学、可行。实践证明《班主任职级制评价方案的研究》设计恰当、简便易行(见附表)。

使用评价结果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服务,是本课题研究的又一特点。本研究的信度、效度表明其必要性、可能性,效果较好。

完善班主任管理工作制度,对于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对本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一,测试的面较小,大面积的实施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第二,学校类型不同、办学水平不一样,加之教师劳动的特点,学生评价、科任教师评价、学校领导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的权重如何分配,以及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还有待完善。第三,本研究的运用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附件1

中四路小学“班主任星级制”评价表

班级(200 — 200)姓名

A级指标 B级指标 分值 自评得分 备

A1思想品德

10%

B1重政治思想

B2职业道德

A2履行职责

15%B3工作态度

B4出勤率(师)

B5工作认真

A3班级管理

40%

B6德育计划目标落实及班级文化建设

B7流动红旗周评

B8严格考勤(生)

B9做好<班册>记载及操评

B10“三结合”教育好

A4教龄10% B11班主任工作年限

A5获奖情况

B12班级获奖

B13学生获奖

B14学生调查

5%

A6各项调查20%

B15家长调查

B16教师调查

B17行政调查

A7降等 或缓评

B18发生安全事故

B19体罚或变相体罚

B20学生参加校级训练队

A8加分10分5

B21教师获奖

备注:特级班主任 A6得分(18分以上)+110分 二级班主任 A6得分(12分以上)+80分 高级班主任 A6得分(16分以上)+100分 合格班主任 A6得分(11分以上)+70分

一级班主任 A6得分(14分以上)+90分 见习班主任 A6得分(10分以上)+70分以下

附件2

中四路小学“班主任职级制”评分细则

B1、政治思想:5分

A等(5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完全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无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种会议,不迟到,不早退,开会专心,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写心得。

B等(4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无违法犯罪行为。能参加政治学习和各种会议,作好记录,能参与讨论,但有时迟到、早退。

c等(3分)基本上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偶尔有违规行为。参加会议经常迟到,早退或在会上私自讲话,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D等(2分及以下)经常有违规行为,不参加会议,出席会议次数不到应参加数的一半。

B2、职业道德:5分

A等:(5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度责任感,不求名利,不讲价钱,为人师表,全心全意搞好学校工作。尊重学校领导、同事,能善意、公开提出意见,不背后搬弄是非,乐于接受正确的批评意见,对学校科任组工作积极配合,对有困难的个人,集体热心帮助,关心爱护学生,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歧视差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B等:(4分)安心教育工作,能正确对待名利,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尊重学校领导、同事,有事提出意见,不背后搬弄是非,接受正确的批评意见,对学校科任组工作常能配合,对有困难的个人,集体有帮助,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

C等:(3分)基本安心教育工作,·对待名利比较计较,不愿多做工作,一般能尊重学校领导、同事,但提意见不分场合,有时发牢骚,勉强接受正确的批评意见,对学校科任组工作有时配合,对有困难的个人,集体有时帮助,一般能关心学生。D等:(2分及以下)不安心教育工作,争名夺利,出工不出力,不尊重学校领导、同事,常发牢骚,有背后搬弄是非行为,我行我素,对学校科任组工作不配合,对有困难的个人、集体态度冷漠。关心学生做得不够,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有学生、老师反映,家长投诉。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为D等。

B3、工作态度:5分

A等:(5分)事业心强,服从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乐于接受任务,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B等:(4分)服从工作安排。接受任务,不推辞,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基本无违规行为。c等:(3分)勉强服从工作安排,基本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偶尔有违纪行为。D等;(2分及以下)不乐意接受任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违规、违纪行为。

B4、出勤率;5分

全勤;遵守坐班制度,认真参加班辅培训,计满分。

缺勤:一学期病假计一个月者,其病假累计5天以上按每5天减0.5分,事假每天减o.5分计算。旷工一次扣5分。病假一个月以上只能参与合格班主任的定级。

B5、工作认真;5分

A等:(5分)班主任要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或支持校训练组的活动,耐心细致地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按时认真填写总结、表格;积极组织学生、配合学校参加区级或区级以上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教育活动丰富,有特色,教育阵地化建设好。B等:(4分)班主任能组织或较支持校训练组的活动,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无学生家长不良反映。班主任能按时填写总结、表格;组织学生、配合学校参加区级或区级以上的教育教学活动;后进生转化工作较好,班级教育活动较丰富,教育阵地化建设较好。

c等:(3分及以下)班主任基本能按时填写各项表格、总结,有迟交、缺交现象,能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教育活动;后进生转化工作一般,班级教育活动一般,教育阵地化建设一般。

B6、德育计划目标落实:5分

A等:(5分)有学年德育计划、总结。计划有针对性,计划落实,总结(或专题论文)有较好的理论依据,有重点,能体现实效性;有目的、有计划定期培训小干部,(学生有培训记录)小干部作用发挥好。B等:(4分)有学年德育计划、总结。计划较有针对性,部分计划落实,总结(或专题论文)有一定理论依据,有事例;有目的、有计划、定期培训小于部,但学生无记录,小干部作用发挥较好。

c等:(3分及以下)有学年德育计划、总结。计划欠针对性,少部分计划落实,总结(或专题论文)缺乏理论依据,内容“流水帐”;小干部培训随意性大,无学生记录,小于部作用发挥一般。

B7、流动红旗周评:15分 周评流动红旗,每得一次流动红旗记0.2分,15分为满分。

B8,严格考勤:1分

A等:(1分)班级有学生考勤记载,与学校行政、教师值日考勤相符。

B等:(0.5分)班级有部分学生考勤记载,与学校行政、教师值日考勤大部分相符。无学生考勤记载为0分。

B9、做好《班册》记载及操评:10分

班册 每评一次优0.5分 良 0.3分 中 0.1分

操评 每评一次优0.5分 良 0.3分 中 0.1分

B10、“三结合”教育好:9分

A等;(9分)家长积极支持学校工作,老师与家长联系好,有记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记载,效果好,受到家长、社会好评;

B等:(7分)家长较支持学校工作,老师与家长联系较好,有记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记载,效果较好,家长、社会评价较好。

C等:(5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支持较少,老师与家长联系记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记载,家长、社会评价一般。

B11、班主任工作年限:10分 每年记 0.5分 不超过10分

班主任工作20年以上为满分

B12、班级获奖:3分

1、区优秀班集体 1分

2、校优秀班集体 0.8分

3、运动会团体总分

第一名 0.8分 第二名0.6分 第三名0.5分 第四名0.4分 第五名0.3分

4、运动会未获团体总分奖,但集体项目获年级第一名 0.5分

B13,学生获奖:2分

校级 一等0.3分 二等0.2分 三等0.1分

区级 一等0.6分 二等0.4分 三等0.2分

市级 一等0.8分 二等0.6分 三等0.4分

国家级 一等 1分 二等0.8分 三等0.6分 B20、学生参加校级训练队:加5分

一人加0.1分 属集体参加的加1分

(例如:校足球队、长绳比赛队、合唱队、舞蹈队等)B21、教师获奖:5分

1、教师荣誉奖

校级 一等0.5分 二等0.4分 三等0.3分

区级 一等 1分 二等0.8分 三等0.6分

市级 一等 2分 二等1.4分 三等1分

国家级 一等 4分 二等 3分 三等 2分

2、撰写德育论文(同上)

3、经验交流

区级 1分(一次)校级 0.5分(一次)单位

姓名

A级 B级 C级 权重 评测要点及计分标准 实绩摘要 积分 德 10分 师德 修养 工作责任及职业道德、10分 一等10-

9、二等8-

6、三等5-

4、四等3-

2、五等1,民主测评40%,领导小组测评60% 能 23分 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的能 力 指导教师 7 分 中级(7);小一(5);小二(3)见习期(2)〔高一级指导低一级,同级指导降等记分〕 撰写专著论文、公开课及发表作品 2.5分 参照教育科研项60%计分:发表论文及有推广价值经验文章按其100%计;(仅获奖者按其编写指导性辅读资料按其60%计;发表作品奖按30%的3:2:1 观摩教学1.5分 全国 市 区 校

全日活动 1.5 1.2 1.1 1 半日活动 0.9 0.7 0.6 0.5 观 摩 课 0.4 0.3 0.2 0.1 〔

二、三等奖依次降0.1分〕 个人竞赛 1分 按教育科研的20%计分

40%分等计算);12 工作能力 6 分 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2分 民主测评40%,领导小组测评60% 教学人员计100%,非教学人员计200% 教改科研能力 5分 全国 市 区

政府(5、4、3);教委、科委(4、3、2);教科、学术(3、2、1.5)

非主研计20%;结题未论证80%;实验中按标准的80%分计算;子课题降级计算;校级计1分。勤 20分 A4教龄10% B11班主任工作年限

出勤 5分 全勤计5分:〔2001.9.1-2002.8.31〕

缺勤:病假累计每10天减0.5分,事假每天减0.5分计算。

绩 47分 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遵守学校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情况 12分 一等12-

10、二等9-

6、三等5-0 民主测评40%,领导小组测评60% 工作效果 15分 一等15-

11、二等10-

7、三等6-0 民主测评40%,领导小组测评60% 教改科研效果 8分 全国一等8分二等7分三等6分

市一等5分二等4分三等3分

区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教委科委、教科学术依次降低1分;非主研计20%;子课题降级计算〕

获奖 及 奖励 政府奖励 2分 全国 市 区

综合奖励(2、1.8、1.2)、单项奖励(1.8、1.5、1)(集体获奖主办人、分管领导此项计分50%)部门奖励2分 综合奖励按上述50%计;单项奖励按上述30%计(集体获奖主办人、分管领导此项计分50%)无偿献血或支教 3分 一次3分 其它突出贡献 5分 领导小组认定

加分12分 测评加分 12分 民主测评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计0.2分/人; 领导小组测评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计2分/人。学历进修2分 合计应得分 112分 合计实得分 评审小组签字 评审时间 备注 班级 将班主任的素质B1政治思想

中四路小学“班主任职级制”评价表200 — 200)姓名

A级指标

B级指标 分值 自评得分 备 注

A1思想品德10%

(B2职业道德

学识水平

A4教龄10% B11班主任工作年限

B21教师获奖

班级日常组织与管理A2履行职责 15%

B3工作态度

B4出勤率(师)

B5工作认真

B6德育计划目标落实及班级文化建设

B7流动红旗周评

B8严格考勤(生)

A3班级管理

40%

B9做好<班册>记载及操评

B10“三结合”教育好

B20学生参加校级训练队

B14学生调查

B15家长调查

A6各项调查

20%

B16教师调查

B17行政调查

B18发生安全事故

B19体罚或变相体罚

工作成果

A5获奖情

5%

B12班级获奖

B13学生获奖

A7降等 或缓评

语文教学有效评价方式研究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是学生正式接触语文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学评价也就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建立良好的课堂评价体系。但是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评价体系并不尽如人意,学校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对不足的地方做出改进。

一、语文课堂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

(一)在课堂评价数量上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往往比重过多,导致过多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思考。如果老师对学生表现评价过多的话,学生会以教师评价为主进行学习,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评价,在以老师评价为主的学习中慢慢丧失自己的想法与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在课堂评价内容上

从课堂评价内容上来讲,教师的课堂评价内容具有单一性,因为个人的意识形态具有本身所决定的局限性,看问题的时候难免过于片面,以至于教师的课堂评价内容存在不足。而且多数语文教师在发表教学评价时,没有注意到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在评价内容上过于随意,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而且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中,进行评价否定的行为过多,并没有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教学的负面影响,学生变得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到后来变得懒于思考,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的下降。

二、语文课堂评价的改革方式

(一)课堂评价态度上

教师和学生作为进行课堂评价的两大主体,在原则上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得随意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表示否定,应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学生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限制自己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教学评价,留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尽量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多多鼓励学生发言,对学生想法给予充分尊重,建立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和谐交流的课堂评价体系。

(二)课堂评价方式上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把握者和领导者,应该多注意提高自身的评价理论素养,学会把握课堂教学评价,深入贯彻各种评价方式方法,能够通过合理的课堂评价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在学生进行课堂表达时,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包容各种不同的想法内容,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前提下,对各种想法进行合理指点与引导,综合各点,对学生进行多元性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延时评价的手段,对学生的表述不作出评价或者延迟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不留下偏见性的思维暗示,使学生的想法可以天马行空般任意发散,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三)课堂评价形式上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形式,使评价适时适当,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发挥评价的意义。同时为了学生对评价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应该多注意增加评价的幽默性,灵活地进行评价用语,如果评价生硬且呆板,只会使效果适得其反。教师也可适当地将评价用语情感化,善于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给学生情感上的关怀,营造温暖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与理智上都融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增强评价的有效性。

三、有效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便于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身不足,及时地改进自己、提高自己;而且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使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同时,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对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评价机制能够形成周围对个人的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总之,要想发挥评价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但现如今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学校与老师要增强对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视,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上做出改革,以教学评价为手段,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虞燕琼.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2]胡华琴.语文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6(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篇8

关键词:小学 数学学习评价 多元化 评价方式

一、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是指对数学教育所评价的内容,通过教育测量、统计等方法与手段,收集数据资料(包括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处理,找到集中趋势的量化指标和离散度,给出综合性定量描述与判断。

小学数学中的量化评价方法主要是测验(包括日常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它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形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测定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测验作为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主要特点是对评价信息的处理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工具,评价结果是以一组数据的形式呈现,它可以通过纸笔、操作、口头、电脑等多种方式进行,而其测试项目往往都可以赋予一定的分数。测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功能的局限性,主要是用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

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测验依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强调评价方式多元化,并不否认测验,而应该深刻反思测验存在的弊端,在“考什么”“怎么考”和“考试结果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教学效益。以前的测验以纯粹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核却很少。在小学教辅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题目:“水池有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水,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几小时可以把空水池注满?”这种缺乏生活真实的数学题,对学生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下面的习题设计则是另外一种形式:

1.游乐园一张门票2元钱,三年级一班有同学48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2.六一儿童节,三年级一班48名同学准备和班主任老师到游乐园去欢度节日,游乐园一张门票2元钱,他们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3.六一儿童节,三年级一班48名同学准备和班主任老师到游乐园去欢度节日,买票时他们看到游乐园对团体购票有优惠,原来每人每张票2元钱,现在购一张15元的团体票就可以让10人进去,他们最少需要花多少钱?

4.六一儿童节,三年级一班48名同学准备和班主任老师到游乐园去欢度节日,买票时他们看到游乐园对团体购票有优惠,原来每人每张票2元钱,现在购一张15元的团体票就可以让10人进去,如果请你去买票,你准备怎么买?说说你买票的方法,并请你计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从以上四道题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对试题的考虑应用生活的情节,并降低了要求。如果问“他们最少需要花多少钱?”这个要求的就是最佳答案,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看到题目就望而生畏。而用第四种问法:“如果请你去买票,你准备怎么买?说说你买票的方法,并请你计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就能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

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避免了单纯数学知识测验给学生带来的抵触情绪。

二、质性评价

在教育评价的各种方法中,都要用到质性评价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还是终结性的,只有用质性评价,才能体现对评价的确切描述。所谓质性评价(也称为定性评价),就是对数学教育所评价的内容,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的数学教育的信息,筛选出集中趋势的判断,舍弃非本质的离散的现象,对事物本质进行决策性断定。

1.课堂观察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课堂观察可采取随时记录一些重要信息的方式,也可以运用课堂观察检核表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地观察。

2.调查与实验

为了密切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应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从事数学科学实验,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调查与实验是一种表现性评价形式,对于调查活动的评价涉及诸多方面,如获取的知识,参与活动的状况,与学生交流、协作的状况,能力的发展等。

假如,一个家庭有两个成人和1个13岁的孩子,请为他们设计营养均衡的一周食谱。使用食品广告,估算你所提供的一周营养食谱的费用。这样的调查和试验任务,为考查学生提出假设、分析和综合数据,以及推断能力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些任务还有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在一个长期任务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也为我们评价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3.成长记录袋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些学生在正规的测验中由于焦虑而不能正常发挥他们的数学水平;有些学生的思维方式是趋向于深思型的那种,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比冲动型的学生慢,但对问题的解答可能更全面,而正规测验规定的时间限制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发挥;还有些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上更擅长,正规测验中的纸笔形式并不能全面正确的评估他们的能力。成长记录的形式,不仅有助于收集学生这方面的信息,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成长记录的内容可以包含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材料要珍视并定期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成长记录的材料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与教师共同确定。事实上,让学生参与建立成长记录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所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

小学数学学习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是随着数学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它的构建注意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紧密结合,采用了多种评价工具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有助于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309-310

2.魏超群,罗才忠.数学教育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1-52

上一篇:幼儿园国庆大型活动方案下一篇:独眼的鹿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