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2024-09-23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通用9篇)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篇1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一、选题意义

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组织,它是教学各环节之间的润滑剂,也是贯穿课堂始终的纽带。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认为不管什么样的评价,都应具有激励的作用,都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在学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评价应是一种期待、一种唤醒。但要真正把评价处理得恰到好处,如化雨春风浸润学生心田,开启学生智慧,则是一门只有在长期实践中才能形成的艺术!具体到现实而言,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实际意义是:

1、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它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我县从2002年秋开始了新课程的实施。经过十来年的探索,我们深感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课改课堂教学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既评教又评学的新的课堂评价体系。为此,我们选择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此通过与广大课改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现代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终身化学习正成为必然趋势。尽管全球多媒体网络为人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但离开了人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便无从谈起。面对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衡量现代人的能力已不仅仅在于他有多少知识,更在于他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我们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并试图以此为契携,用评价促教学观念的转变,用评价促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方面,我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这就对学校、教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抓手,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要走一条规模型、科研型的教改之路,促进我校在这次“课改”实施中进一步提升内涵发展。为此,我们选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作为课题,以期产生新的教学发展增长点

二、研究基础

(一)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本人多次参加了县、市、省的新课程的培训,并在2010年参加了“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的培训(南京师范大学)和2013年“国培计划”小学思品学科的培训(河南大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从教以来,本人所撰写的教研论文多次在县、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同时,本人长期担任本校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我自信有能力带领教研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我们各学校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每位小学语文课教师都具有小学高级职称,都是各县市的骨干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长期从事小学语文课教学一线工作,拥有资深的专业知识基础,在教学中积极深入教改第一线,因此具备研究的师资条件,研究时间也能得到保证。同时各个成员组学校都对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给予有力支持,这也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还有我县教研室的剧老师、魏老师的亲自指导,还有我县各位教育界前辈毫无保留的经验的传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二)研究方法

⒈ 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教学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再通过问卷、座谈和活动展示等手段,掌握研究实施情况。

3、个案研究法 研究学生个体在实验过程中的发展轨迹。对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4、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

5、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或教育论。

6、实践体验法:在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计划与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更趋完善。

7、观察对照法:通过纵向对比,观察分析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

8、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项目分工

课题组组长: 组织学习研究及资料汇编,并负责写材料总结。成员:

1.调查所在学校及周边学校教师对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及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

2.调查所在学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在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探索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多元指标,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评价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口头回答或书面测验、考试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探索和建立运用成长记录袋、成长手册等多种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评价重心的转移。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构建和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语文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接受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践。

3、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其在评价中的效能

探索并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地倾向功利,倾心知识、分数。具体表现为:

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2、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现行的教育评价把教育评价定位在甄别功能上,与之相应教育评价内容主要是智育,注重知识和技能,其标准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标准,不仅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等尤其缺乏重视。

3、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观念的方法和手段。

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多源、多向的价值等等,现行的学校评价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试图改变应试教育理念下产生的上述弊端,探索并构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2)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3)培训教师:切实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撰写教研报告;(2)搜集各参与人员的论文,参加有关组织的论文评比;(3)进行课题结题的申报,推广研究成果。

四、创新之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创新之处:本课题力求找到适合推动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的新方法、新思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引导教师重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真正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

2、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引发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转变,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探索并构建新课程标准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从而让参与评价成为学生的一种优化的学习手段。

4、本课题的研究,能较好地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学习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符合国际课程改革趋势。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学生方面: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方面:

(1)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有助于深化我校课程改革,符合教学现代化发展趋势。

(2)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有助于我校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理论、业务和科研水平,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发展的优质的教学科研队伍。

3、办学方面:

(1)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可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评价资源,规范学校的课堂教学手段。

(2)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可提高我校教学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4、社会方面:

(1)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是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评价教学策略的新方法、新思路。

4、社会方面:

(1)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是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篇2

一、评价方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现状的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指标的规范和评价方法的选取, 无不镂刻着特定历史阶段及其发展水平的烙印。

课程改革实施以前,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或较多地依赖于学生考试的成绩, 或者考试成绩在评定学生学习评价中占有过高的比例, 曾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评价方式, 而且这种方式又在各类学科教育中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这种现象在部分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在评价比例中有了一定的位置。近三年来, 笔者曾对部分就读于英语专业的几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过跟踪调查。汇总的情况表明, 在某个学校或某一英语学科, 评价方式得到了改进。然而, 以一两次或者若干次考试来评价学生英语学习作为主要方式的现象, 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 以终结性评价判定学生的评价方式仍有相当的市场。

(二) 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

从以上对于评价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 又迫在眉睫。其主要原因在于:

1.这种主要以学习成绩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 忽视了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忽略了平时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的养成、提高和发展。这种偏重于终结性的评价方法, 没有客观地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英语能力掌握的真实水平。偏重于终结性评价带来的弊端还在于, 一部分学生放松平时学习, 忽视能力的锻炼, 到考试的时候为获取较高的分数而采取各种方法来应对考试。

2.教师的教学也受到这种方法的影响, 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同时也容易引起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随意性现象 (学生曾反映, 有教师暗示, 如果某次考试及格了, 那么以往的不及格就改为及格) 。过度依据终结性评价的方法, 不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 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 也不利于对教师教学真实有效的监控, 也就完全谈不上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了。

二、评价方式改革创新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并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对于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课程改革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 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诸多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这类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样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之一, 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课程改革必然引起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化, 同样对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 必然地和理所当然地成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和课程目标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其作用不仅是对学生英语知识习得和语言能力获得的判定, 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认可与肯定, 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调整学习策略,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还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和调整,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最终落脚在这样一个目标上:改善教学工作, 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以便最优化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

有关专家对于评价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们认为, 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 这种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五年制高职专业的特色……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评价……”这种评价“应是全程性的评价,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

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一般设置为旅游英语、商务/经贸英语两类, 与英语相关的课程占有比例较大, 开设的主要课程通常有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说 (可能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课程) 、专业英语 (例如旅游英语或商务/经贸英语) 、英语语法、英语翻译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因学习年限、课时安排、目标侧重、能力达成要求的不同,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 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实不可取。从上文调查结果得知, 我们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能力掌握的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 不论基础性还是实践性的英语课程, 不论教学时数的长短, 均要求按照3:7 (3:3:4) (平时30%、期中30%、期末40%, 实际平时30%、考试70%) , 甚至2:8 (2:3:5) (平时20%、期中30%、期末50%, 实际平时20%、考试80%) 这样的比例计算。此外, 以一次考查作为学生的终结评价也不乏其人。我们可以看出, 如此的评价体系显示过程性评价比例过低, 难以包含较丰富的内容, 客观、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这样的评价会导致怎样的教与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否做到合理、真实、有效、公平、科学, 结果可想而知。

(一) 评价方式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建议的实施原则

我们建议实施的原则可以概括为:着眼整体、重视发展、强调实践、注重能力、承认差异。

1. 科学性原则

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 是一种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评价方法的集合, 所以, 必须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做出正确的评价、看到被评价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 如先天的与后天的, 生理的与心理的, 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2. 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要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为指导, 适宜的教育, 根据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对象, 进行适当和针对性的指导与诊断性的评价, 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差距, 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热情。

3. 全面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体现在英语学习的评价, 既重视结果, 更要重视过程。要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查, 包括知识基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策略形成以及学习成果等方面, 综合全面的信息, 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分析, 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观的、真实的和综合的判定。

4. 统一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现客观和真实, 同时又是有层次性的。英语专业各相关英语学科的要求、学生学习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标准。但在标准确定后, 必须坚持统一性, 在同一层次的评价对象群中, 在遵循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坚持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评价对象的水平, 而不随意降低和改变标准。

5. 激励性原则

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主要内涵就是要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积极引导、鼓励性语言的使用, 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二) 英语类课程学习评价创新的参考性实施建议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 层面多级的系统, 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实现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改革创新, 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 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逐步做到更加科学与合理, 构建适合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具体的思路是: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 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及其标准, 促进学生个人的不断发展, 促进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的建设, 促进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 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不断优化。以下为参考性实施建议 (供参考,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基础性英语课程:按照4:6 (4:3:3或者4:2:4) (平时40%、期中30%或20%、期末30%或40%, 即实际平时40%、考试60%) 。这类课程可以包括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英语阅读。

实践性英语课程:按照7:3 (平时70%、终结性考试30%) 计算。这类课程可以是英语听说、英语翻译等, 如果需要, 也可以根据实际把专业英语列入实践性课程。

平时的考查, 即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应该体现多元化, 内容应该尽可能涵盖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形成性测试、听说能力表达、课上的发言、英语比赛参与或英语节目表演、课堂学习笔记、学习作业、工学交替或实训实习时语言应用能力等。

(三) 克服一种现象, 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既然是创新与探索, 就会遇到疑问和困难, 要允许失败,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 同时要取得教务部门和其他有关各方面的支持与协助。这里需要克服一种现象, 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1. 要克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

例如取消终结性考核, 或颠覆所有英语学科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的关系。改革评价方式, 不是对过去的评价完全否定, 而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 这种改进应是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更多地掌握语言能力。例如, 英语听说的教与学, 理应是工夫花在平时, 花在实践上, 多听多说为主, 创设语言情境、形成语言氛围, 使学生通过经常的考核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 要避免改革创新评价方式就是降低终结性考核或评价要求的认识误区。

不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还是终结性检查, 都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实施。或许比例有了相应的变化, 平时教学和适当时候应该进行的考核, 仍然应该坚持相应的标准。当我们坚持平时教学的严谨,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和学习效果的检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于终结性检测的效果来说, 更应该是利大于弊。

3. 要避免通过加大过程性或形成性评价比例就是多给学生平时成绩的认识误区。

加大平时评价的比例, 是对教师平时的教学增加了工作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 平时的检测内容丰富, 应该根据课程实际各有侧重, 所占比例合理;第二, 平时的检测要形成制度或常规, 有布置有检查, 有评价有记载, 师生互相监督;第三, 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第四, 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提高。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十分愿意在平时展示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长, 如口头交际、解题等, 学生勇于自我展示英语特长的良好愿望。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 难道不正是应该获得积极鼓励和提倡的吗?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马能和.五年制高职院校发展及实证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篇3

数学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由于评价内容和目标是多元综合的,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性评价为辅,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掌握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力求对知、情、意、行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评价氛围,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信息空间。如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一张数学评价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适度自评、小组同学互评,最后全班总评,评出“数学之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过程清晰,不仅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且能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实践操作评价法。

实践操作法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评价时也应增加实践操作法。如六年级期末考试出了这样的操作题:(1)画出小明从A点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2)在对面马路边有一棵柏树,已知柏树与A点的连线正好与马路边成60度夹角。请用一个“×”号标出柏树的大概位置。(留下作图痕迹)(3)求出马路的实际宽度。此操作题综合了垂线的画法、指定角的画法、比例尺的实际应用等多种知识,把操作题作为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作业评价法。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采用评语加等级的评价形式。如:激励性评语“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再仔细一点将会更好”;奖励性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近你的作业进步了,奖你一颗★”;期待性评语“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常常做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如果书写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商榷性评语:“认真想一想,看能不能发现错在哪里”……这样一句赞美的话、一段中肯的寄语、一次奖励的评语或几个奖励的符号,学生阅读后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动力,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试卷测验评价法。

试卷测验法是通过一张试卷来检测学生知识、技能应用水平的方法。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思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考试命题,设计出兴趣卷和发展卷。兴趣卷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加强对“双基”的考查;发展卷是在兴趣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题目数量,提高试题难度,适当引入开放性、探索性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试卷。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应采用延时评价的方法,即在每次检测试卷的卷尾部分都增加“如有不会的题可在考试后进一步思考,做出来后按老师的规定,交到学校仍可取得好成绩”的提示,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两次答题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改错转变为主动纠错、查漏补缺。这样,考试便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5.成长记录评价法。

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做出的有关材料,学生的测试成绩、反思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和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满意的作业、印象深刻的体验、学习反思、教师和学生的评语等集中起来,定期地交流、学习、评比,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提高的能力。

6.学期报告评价法。

学期和学年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它是教师、家长、学生一起来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现状、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由于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反映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成长的过程,所以不能把过程评价的情况简单化为一个分数,我们可设计一份期末学生数学学习综合情况的评价表。

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评价方式初探 篇4

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 赵卫华

小学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侧重点,学生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全面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元素。如何正确地评价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期末一次性的测试,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不能全面地检测出学生口语能力的实际水平。在使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后,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方式做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一)分组记分评价

分组记分评价主要适用于课上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意识。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并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单词给自己所在组命名。学生们非常乐意给自己的团队起个响亮的名字。记分评价贯空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新授阶段,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大组或组内成员给记1分,表现特别突出的可得到2分,以激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巩固阶段,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四人小组内进行练习,而后进行展示。对于掌握熟练,发音标准的给所在组继续加分。扩展延伸阶段,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所学的单词或者是情景对话,形式可包括自编歌谣或歌曲进行演唱,或者根据课本上的对话进行情景表演比赛。同样,凡积极参与的均给予加分,优秀的可加2 分。下课之前,对本节课每组所得分数进行汇总,分数最高的组可获得红旗一面,红旗可累计。通过记分,使更多的学生克服了羞怯感,为了小组这个集体的荣誉,而勇敢地去参与,去表演。

(二)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对自身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B Let’s talk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并能仿照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在上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内,安排部分学生进行三人为一组的表演,表演后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是A、B或C。为了小组能取得更好的等级,每个成员都很认真准备,同时也能促使小组学生间的互相督促和帮助。这种方法便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并积极主动地去努力达到目标。运用自我评价时,教师要作适当的引导,以免出现偏误。

(三)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法包括同伴评价及家长评价。同伴评价是指课堂中学生对某活动者或活动小组的评价。这就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实事求是,不讲私情,才能给予正确的判断,使之公平、合理。家长可根据学生在家的听读英语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给予评价或写出评语,这也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有力评价。

(四)综合评价

学期末把每个学生一学期口语能力的评价等级予以综合成为一学期口语能力的评价等级。积累形成性评价比较客观,避免了评价的偶然性,能反映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篇5

本方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辅助的评价关系,各项中充分展示了各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查。采取课内外结合,主动与合作结合,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结合“四结合”的方式,对每位学生分别进行课堂随机评价、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特制订以下有效措施:

学习能力评价方法

随机评价(日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向上,好奇心里极强的小学生,他们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表扬的话,喜欢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随堂奖励,就是说在课堂上随时发现学生的进步、特长及闪光点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奖励,每次评价奖励可以是一面小红旗或者一张笑脸,让他体验受到奖励喜悦。

课下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和家长评。

1、语文前七项(数学为前五项)评价内容由师生及家长共同评价。方法为自评、小组评,结合每周表现评价一次,教师评和家长评为综合评价,为每月评价一次。评价是在相应的空格内填写,非常满意填写(A),满意填写(B),一般满意填写(C),不满意填(D),每得5个A可在学习评价卡上贴一颗星,10个A贴2颗,以此类推。月末综合各学科成绩:等式:5个A=1颗星,5颗星〓1面红旗,十面红旗(或50颗星)〓1张小奖状.2、在自评和小组评两项评价过程中,可一周由老师协助组长汇总每项反馈到评比中。根据月评价总结中任课老师在单科评比中每得十颗星可以发一张小奖状,作为单科成绩奖励。班主任根据综合评价对超出十面红旗并表现突出的的可评为月“学习小标兵”“劳动小模范”等称号,颁发一张大奖状。

3、月能力考评是针对每月综合能力测评一项来定的,在考察完后,根据试卷及平时情况评出A、B、C、D四个等级。同时和其他项合计计算贴星(注意: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及格,D为不合格)。

4、教师评语:要针对该学生的优缺点来把握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引线,鼓励性评语穿插其中的写法,语言要平易近人,含有艺术性和启发性。

二、数学、英语评价: 方法同语文相同

三、美术、体育、音乐、信息评价方法: 音、美评价:平时评价+自评+组评+师评 评价水平描述

1、分别用 ★ 来表示,在相应的评价栏目内,满意画一颗星,不满意不画星。

2、综合评价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来评价,优=2颗星,良=1颗星,及格=1颗星,不及格不得星。

3、评价表上所得的星合计计算每5颗在评价卡上粘1颗星。体育、信息评价方法:

1、自评+师评

2、自评时在相应的目标后给笑脸涂上颜色,每得5个笑脸=1颗星,每月总评一次,反馈到相应的评价表上。

四、评价要求:

1、每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课堂下还是课外都要严格要求所教学生合理的安排时间,认真对待本评价。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篇6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指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实践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有着其独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将在学科教学中起到较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合作学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和途径。尤其可以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克服学习困难。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所体现的先进性,得以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之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突出了它的优势。但是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中还存在盲目性、形式主义的现象,甚至将语文阅读教学课变成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展示台。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促进作用。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和产生的相应效果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毕竟只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让课堂锦上添花,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方法,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产生相应的效果。

(一)启其所感,导其所难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帮助教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

1.筛选具体形象信息资源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皮亚杰(J.iaget)的构建之一:理论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能够表现思维的复杂性,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起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对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解释,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案例1】人教(实验)版小学第四册中《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在于词语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灯光夜景写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为了表达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运用了很多四字成语。如:夜幕降临、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和发散性思维还很弱。对于抽象的事物,还无法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字、词的理解能力还很薄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具体形象的直观作用不容质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字、词的意识,为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只有将抽象的事物转换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术它不仅能将大量的知识信息快速地反映给学生,而且还能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画面变得通俗易懂。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真正能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

例如:理解“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和“光彩夺目”这三个词,学生对于三个词语理解还是模糊的,甚至将三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为同一个意思。

1.1首先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源

1.2 接着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解释】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解释】光彩夺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其中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

【解释】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还如【解释】华灯: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根据需要选择了几张简单的图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解决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体会到词语的运用方式,为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在许多类似的课文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2. 合理运用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保尔?朗格朗说过:所有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那就是兴趣……

语文文本教材中提供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字词理解等学习困难,但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比较差,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不大。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再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调动情感,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

【案例2】“当北京夜幕降临时,北京城就成了灯得世界,光的海洋。”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学中利用flah视频,展示太阳渐渐西沉,幕布缓缓拉下,太阳放射出的余晖被遮挡了,天色逐渐暗下来,北京城陆续点亮各色灯光的场景。具体形象的视频效果,吸引了学生的视觉,集中了学生的听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如《趵突泉》这一课,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环境下,只有借助书本的文字、图片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显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单靠静止的图无法更深刻体会趵突泉的特点。如:“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怎样冒?晶莹、活泼、不知疲倦是怎样的?图片远远不能体现它的意思,只有凭借信息技术视频效果,展现趵突泉永不停息往上冒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动态效果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感受到趵突泉的独特。

又如“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本段文本,描写了趵突泉冒水时的形态,体现了它的美。如果单通过对文本分析、讲解,学生无法感受到趵突泉“你追我赶”的特点,更体会不到“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的深刻含义。就算教师的讲授生动、形象,学生的感受也是颇浅。如果根据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收集或制作一个“灿烂阳光下的趵突泉五颜六色的泡泡,在阳光下一个接一个连接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的动画视频。可以更大程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调动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视频中由衷的发出赞叹之声,体会到趵突泉的美。可见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解决教学难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发挥运用信息技术作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环境。

二期课改中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已经列入小学学习阶段,每间学校都配备了一间电脑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到电脑室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案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了解祖国的文化生活

过程:先明确目标,接着成立活动小组,然后上机收集资料,最后小组根据目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和推荐汇报代表。

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目标的获得到目标的实现都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成的。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如果教师直接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效果是有限的,学生的阅读和思维的发展是事倍功半的。而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学校的局域网阅读提供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到网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甚至可以根据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上别的网络寻找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学生的心逐渐走进文本,走进海底世界,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就那样真切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因此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汇报的丰富程度是始料未及,对海底世界美德感受和海底物产丰富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丰富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的图片、视频,在以语文文字为基础的语文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殿堂,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主要在于教师合理的运用,让其发挥更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李国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15期)

4.陆雪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教研》第3期

5.孟令全《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6.欧阳芬 徐小平 郭联发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与提升》 (新华出版社)

7.沈龙明、丁莉、郁琼蕊、顾利平等《小学语文使用课堂教学艺术》

8.韦朝英《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9.王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当代教学论坛》20第5期供。)

习作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探索 篇7

习作评价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的文章作出较为正确审视的一个过程。因此, 习作评价应以激励为评价宗旨, 采用师评师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等多种开放的评价方式, 创设和谐开放的评价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评价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强化互评互改

1. 出示修改范例

学生初步评改作文, 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阅读完全班学生的习作, 明确修改目标后, 可以把学生的习作抄在幻灯片上, 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删、添、改、调换, 进行修改示范, 摆优点, 评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对学生评改得不准确、不恰当的地方, 教师进行补充、点拨、引导。这样, 使学生在今后自己修改和相互批改中有法可依、有本可循, 培养了学生自改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 相互换读, 协商修改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 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 学生都能迅速地听辨出来, 并能提出修改意见。我在这里受到了启发,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写完作文后, 我都要安排时间, 让他们先邀人互相换读, 协商修改。可两人一组, 也可几人一组, 由一人读, 其余人听, 发现问题互相研究, 意见一致后动笔修改;一时不能统一的问题可向教师请教或去查资料。这样做, 既能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 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思维活跃, 讨论热烈, 在七嘴八舌的争论中, 作文水平、修改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勾画出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或片段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 或让小作者自己上台在班上朗读, 并说说构思的过程, 旨在同学间互相发现、赏析和学习他人的长处, 进一步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以实现“课标”中的习作目标———“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 面批, 鼓励二次作文

教师当面辅导学生修改作文, 听取他的修改意见, 容易对症下药, 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作文的重视。然后, 鼓励学生在第一次作文的基础上, 学习别人的优点, 取长补短, 进行二次作文。二次作文使学生学到了技巧、方法, 有助于养成向别人请教的好习惯。当然, 这样的形式每次只限几个学生, 依次轮换, 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学生都有一次与教师面对面交谈、商讨、评改的机会。

二、引导自评自改

学生在完成作文后, 教师应提倡学生自读修改。可以安排早读课的时间, 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朗读。这主要是利用学生已形成的语感, 针对在写作过程中的“过失性语病”, 如漏字、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或前后矛盾等问题进行修改。

1. 把握火候, 及时点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每次作文要隔两周才讲评一次, 这样的间隔显然太长, 学生渴望了解习作成果的热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冷淡。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师要把握点评的火候。习作课上, 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 教师要及时点评, 激发其写作兴趣;对学生的困惑之处, 教师要及时解答, 评写交替, 做学生习作的引路者、帮助者。习作一般可提前三天布置, 让学生先写好草稿, 收上来后粗阅概览, 了解习作的基本情况。到习作课的时候, 发下去评讲, 让学生趁热打铁, 修改誊写, 以便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 捕捉闪光点

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 教师都应找出来, 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 写作时的成功, 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 也对他们未来的写作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 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对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 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 都要给予鼓励, 培养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才能开发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 利用成果激励

开放的习作评价注重学生习作过程, 指导学生珍惜习作成果,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开辟习作园地, 学生想写就写, 想贴就贴, 想评就评,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流露真情。同时,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向校内外的各种报刊投稿, 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和评价, 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创作”满足。

4. 注重情感交流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 只有当学生热爱教师, 热爱写作了, 他才会努力写出优秀的习作来。在开放性习作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挖掘每位学生习作中的个性因素。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爱心评价”, 让学生从评价中读出教师对他们的爱。在评价中, 倡导用“情”去评, 去改, 去交流。对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以一种商量的预期提出建议和要求, 指导学生从更高的标准、更广的角度去审视, 去修改,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激发其写作热情。

信息学科评价方式之探索 篇8

一、信息技术学科考评方式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首先,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构成与其他学科不同。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体系内部知识点是线性连接,教学从基础开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而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内部的知识点是网状连接,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从任一知识点切入。其次,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各种技术指标体系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稳定下来,致使无法形成其他学科那种稳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系统。再次,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它可以整合多门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看到信息技术课程有其特殊性。所以,对于其他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传统考评方式本学科是不适用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本着这个原则,小学信息技术的考评方式要转变观念,寻求一种科学、适用、能发挥出评价体系积极导向作用的考评方式。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评内容

信息技术考评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根据教程,理论部分的内容可涉及计算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等。

实践部分以上机考评和完成作品为主,检验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软件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对实践部分的考评设置最好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我设置的一次考评任务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制作电子作品。通过考查我发现,这样的考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信息整理和归纳处理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考察学生在文字处理、图片处理、表格处理和网上搜索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技能,还综合运用了计算机、语文、历史多科知识。当然,作品也可让学生自选题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题目和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以兴趣、特长和目标驱动的考评方法,学生比较喜欢,考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考评形式我认为可分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特别复杂的考评任务,我更倾向于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也就是采取协作学习模式。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同学之间没有固定的孰强孰弱,帮助是互相的。分组考评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家庭情况和之前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造成的学生计算机水平起步差异大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从考评结果来评,也要从学生的发展去评价学生。首先谈谈考评标准,也就是如何评作品。評分标准按等级制打分,因为作品是很难用一两分去区分的,我将作品分为五个等级: A-优秀,按要求将作品完成得很好并有创新意识。如在一个多媒体项目中,仅仅要求把文字、图像链接起来,而学生还把视频、动画链接进去。B-良好,按要求完成作品。C-中等,基本完成作品,但有些地方没有完成或不合理。D-及格,作品不完整,不完成要求。E-不及格,不交作品或不认真完成作品。

评价一个作品的方法,可依据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有创新意识等方面来评。如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的:美观程度、布局合理、颜色协调、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说服力强、全面运用WORD处理技巧、排版精巧、灵活运用其他软件能力。若是合作的作品,还让学生附上自我评价卡。然后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平时对学生上机的观察给每个学生评分。

当然,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一份作品,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动态的、全面的。特别是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起点不同,评价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更不能只凭考评作品,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衡量。弄清楚学生的原始状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这个学生和自己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另外,除了和学生个人情况比较外,还要和整体情况相比,包括该学生是否能跟上班级学习进度,与起点相同的学生比,谁有较大进步等。

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是在期末,平时就应该多予以评价。我认为应多给予学生欣赏性、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适度的宽容和及时的指导,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作品。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增强信心,体验成功,这将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编辑郑云东)

小学英语评价方式探索 篇9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评 价 改 革 的 探 索 与 尝 试

老颜集乡仲楼小学刘鹏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老颜集乡仲楼小学刘鹏

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侧重纵向比较,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关键词:评价比较多样化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标还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形式。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实践,我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略谈一二: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和鼓励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应将数学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的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其重点是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它的突出特点是及时性和有针对性。但我们很难在一道题目里测量到所有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很难在一天里观察到所有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但我们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单独地进行测量和观察。为此我尝试使用了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表。它可以在上课时根据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教学的各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各种奖项。如:“最佳纪律星”、“积极参与星”、“优秀合作星”等。这些奖项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如“最佳纪律星”、“积极参与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如在学习《长方体体积计算》一课时,学生根据学习过程评价表中的五项内容,积极主动的交流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在合作探索的教学环节里,同学们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操作结论,有的滔滔不绝的发表见解。他们个个聚精会神,配合默契。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同学们时而仔细聆听,时而切切交流,时而相互辩论,时而低头沉思。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堂学习评价表的使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具有及时性和有针对性,达到了激励和调控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强的导向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侧重纵向比较,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激励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听到有些教师经常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老师太喜欢你了”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本人认为,这种评价用词过分,用得多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因为这种评价缺少具体指向,并且是浅层次评价。国外有的专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表明用“你真努力”比“你真聪明”表扬学生效果会更好。那么,怎么做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呢?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然后以好的为榜样,要求后两类向他们学习。受到表扬的总是好的一类,受到批评的总是差的一类。考试好的还是好的,差的还是差的,差生进步了还是比好生差。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动力。所有这些都是同学间横向的学习评价造成的。可以说这对整体而言是公平的,但对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关注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特点、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发生的变化。而纵向评价是指自我前后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是与横向评价相对的,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呵护,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征的关注,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让学生获得真实成就感的关键。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作业认真了”、“这几天你的计算正确率很高”、“你的字写得更漂亮了”等等。虽然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评价,学生可能会有点不好意思,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除了课堂上侧重纵向评价外,还利用数学周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如有个同学在数学周记中写到:我这一周听课非常认真,课堂上的内容我都能听懂,可回答问题时,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为此我很苦恼。为什么我总比不过别人?针对该同学的问题,我在批语中写到:你的努力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老师也看到了,其实这一周你的收获很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还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到:这一周我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我最怕的应用题,现在做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可不知为什么,第五单元的考试中,我还是出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影响了成绩。我该怎么办?为此我在批语中写到:你进步了,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确实该引起重视。但好成绩是急不来的,它需要勤奋加细心的积累。只要你“厚积”了就一定会“薄发”的。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听到表扬。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更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肯定。只要教师在评价时,侧重纵向化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生与自己比,淡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就能切实的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真实的成就感,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强化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表现时,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有助于避免单一评价带来的误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主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了学生自评表和小组评价表。学生自评表主要是填写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表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别人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学生自评表(填满意、一般、不满意)自评项目 自评结果

1、积极举手发言

2、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努力解决课堂上每一个问题

4、遵守纪律,专心听讲

5、作业认真完成

6、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评价表 姓名: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1、(他或她)上课认真听讲吗?

2、(他或她)能正确响亮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吗?

3、(他或她)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吗?

4、(他或她)作业认真吗?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得以提高。以前由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失败的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很难产生兴趣,加上教师、家长的不当评价,不少学生惧怕数学。实施新的评价方式后,学生逐渐找回了自信。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以前我从未想过如何把数学学好,我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监督和催促下进行的,感觉自己好像是接受训练的动物,被反复地要求这样做那样做,累极了,厌恶极了。现在好多了,老师总在说你比以前进步了,再努力一下一定会更好的。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母亲呵护下咿呀学语的孩子,总在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数学课堂氛围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争先恐后的讨论和交流无不体现了这种改变。第二、数学学习成绩明显改善。由于以前对待学生学习上的失误,都是采取加大训练量的方法解决的,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这些机械重复的训练针对性较差,因而不能起到很好的转差效果。新的评价方法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习过程,由于评价的及时性、科学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善,有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因而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三、师生关系得以改善。由于以往的学习评价过于重视考试分数,学生感受到巨大压力,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从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新的评价方式更侧重纵向化评价,总是把学生与自己以前比,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退步,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新的评价方式的着力点是激励与调控,所以它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体验等发生的变化,评价更具针对性,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尊重。因而激烈的批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抓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点滴闪光点的及时表扬,使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成就感,师生关系更加平等,课堂教学气氛围更加和谐。

四、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例如:三年级“元 角 分与小数”学生学后,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在商店买东西,认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化,亲身经历买东西的过程,体验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了什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让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数学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我们提倡学生通过活动,写“数学日记”。有许多学生都谈到学会了买东西,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怎样精打细算。总之,在日记中记载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如有一生这样写到: “以前,妈妈从不让我买东西,我也不会买,可是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我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现在妈妈也信任我了,也让我帮她买东西了,我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买东西又合算,又不算错帐,妈妈夸我能干,我多么高兴。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学数学了。”在实践活动中尝到甜头,并对自己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情况都能正确评价。将日记及评价结果放入个人成长袋。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并及时评价;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要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上一篇:一个有趣的星期六作文下一篇: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