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2024-05-13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通用12篇)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还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既要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重视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手段

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避免重复雷同的表扬充斥课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表扬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重复的雷同的表扬充斥课堂, 占据了大量师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你最棒!你聪明!说得好!真好!非常好!太好了!”这样的评价语让人耳朵听了也出老茧。不可否认学生第一次听到会激动半天, 但我们不敢想象当学生听到第十次、第二十次甚至于更多时, 学生会作何反应。再说, 当学生发现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这么说, 不知又会作何反应。所以只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你真行!”“这个想法很独特!”“你的作业全对了, 如果写得再工整些就更好了!”……

2.适时适度地进行激励, 避免过度做作的表扬充斥课堂

我们在数学课堂上, 要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 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 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 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所谓适时, 还要注意教师引导和评价的语言介入要适时。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太早或太晚, 都不利于学生的正常表现。

3.实事求是地进行激励, 避免陷入只能夸奖不能批评的误区

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最重要的原因, 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 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例如:在上个学期,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实录, 有个这样的片断:一个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 引起了哄堂大笑, 怎么办?魏书生老师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 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 上课时, 这同学没听课, 这是他的错, 但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 想到恒字的读音, 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 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 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魏书生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同武林高手“踏雪无痕”一样, 于平静舒缓中显示他的强大威力。这种“无痕的批评”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理解和平等, 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批评无痕, 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 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 学生的灵魂净化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学生不是只能夸奖不能批评的, 关键是方法要运用恰当, 语气要得当, 避免陷入只能夸奖不能批评的误区。

此外, 学生对于老师的唠叨, 不分场合的批评会产生反感, 这就需要在批评的过程中改变策略——采用“幽默式批评”。“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 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 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 启发批评者思考, 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 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幽默式批评”在于启发、调动批评对象积极思考。它幽默的方式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 含而不露, 令人回味无穷。因此, 教师上课时应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注意语言技艺, 体现出幽默, 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但是, 使用“幽默式批评”不要牵强附会, 生拉硬扯, 否则, 将适得其反, 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

同时,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牢记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问题, 至少有一百种解决方法。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遵循教育评价的原则, 不断探索总结, 寻找更好的教学评价手段, 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 从而主动地改正缺点错误, 形成良好个性, 促进全面发展。

二、优化作业的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 如何让作业考查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 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结合我的教学实际, 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勇于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鼓励学生提问, 而且要把提问延伸到课外作业上。可以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 让学生给家长提几个数学问题, 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到“问”的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2.多说少写。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 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 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低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小, 手指发育还不健全, 写字慢, 如果强迫孩子多写, 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 可以让学生以说代写。例如:可以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多布置一些以“说”为主的家庭作业, 即把当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堂上发生的趣事说给爸爸和妈妈听。这样, 不仅使小朋友们巩固了新知,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3.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使数学能真正为我们生活服务, 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培养学习“用”的能力,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 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切切实实走进生活, 走进商场, 认识和使用人民币, 这样, 不仅让学生对人民币的大小有了一种认知, 对他们平时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起到一个积极指导作用, 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玩中喜学。好玩是小朋友的天性。传统观念常常把学与玩分开, 学是学, 玩是玩。正因为这样, 才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学习的乐趣, 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进行。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 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回形针、硬币、橡皮等等, 量量各自的数学书的长度。通过实践,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数学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2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呢?下面,我就来谈谈对低段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体会。

一考试仍是数学评价的方法之一

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是以考试为核心的,且多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这样的评价方式单

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对之进行改进。

(一)改革考试的内容

在考试时,不应只是测试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而也应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考题的答案不应只是唯一的,而应是多样的。总之,教师应出一些能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体现学生个性的题目。在出试题时,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删除过多的机械计算题,增加动手操作题;删除需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开放题、综合应用题;删除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以后,可在试题里出这样的内容:请你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通过学生对这道题的解答,可以清楚地反馈出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及不同的解题策略。有的学生能凌乱地写出一些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有的学生能把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都写出来;有的学生能有序地思考并写出全部学过的得数5的算式……对于

第一、二种学生,教师可以先鼓励,再引导学生向前迈一步,试着进行有序思考;对第三种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他们的思考,再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这样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与提高。

(二)教师要提供”二次评价”的机会

“二次评价”指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够好时,教师允许学生以改正以后的第二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为什么要进行“二次评价”

低年级学生测试成绩不够好,很多是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进行“二次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等于告诉学生:学习有快慢是允许存在的,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位学生就被贴上坏的标签了。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这么做,对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怎样进行“二次评价”

对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里的徐豪小朋友,第一次测验成绩只有六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让他订正。我发现他主要是由于考试速度不快,来不及听老师读题而导致成绩不好的。我与他订正好试卷、分析了原因后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100分。在公布成绩时我以100分作为他的成绩,所以大家(包括他自己)都没有把他当不好的学生看。在以后的考试中,由于徐豪心理上没有压力,考试速度加快,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建立成长记录袋能有效地记录正规考试所测验不出的内容。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低年级数学如何使用成长记录袋呢?

(一)成长记录袋里放什么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成长记录袋里可以放以下东

西:放红花

红花是低年级儿童非常喜爱的奖品。红花主要用于奖励:(1)学习自信(大胆提问、大胆表达);(2)善于合作与倾听;(3)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这样就可以部分实现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放入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

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精彩的学习片段(包括学生精彩的回答、提问以及体现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记录并放入成长袋,可以记录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使教师从细微处及平时的点滴中了解学生,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

(1)学生的提问

a10为什么与1、2、3、4、5、6、7、8、9这些数字不同,由两个数字组成?(这是班里一位学生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向我提出的问题)

b9这个数字为什么在6+3=9里写在等号的后面,而在9-3=6里却写在减号的前面?(这是在上加减法关系这节课的开始,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

对于如上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提问,我都帮助学生进行记录,并加上点评,然后放入他们的成长袋中。

(2)有创意的回答与解答方法

比较三支铅笔的长短,大部分学生的比较方法是观察与数格子:第一支有9格,第二支有8格,第三支有10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但有一位学生却用数空格子的办法比较的:第一支空2格,第二支空3格,第三支空1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对于这位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我也及时进行了记录与存放。

(3)自由创意

一次,一位学生交给我一些漂亮的图画。一幅图上画着一根青菜

与二个西红柿,下面写着:1+2=32+1=33-1=23-2=12-1=1

另一幅图上画着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两个人的中间,他画了一个大于号。他对我说:“青菜和西

红柿是妈妈买的菜;大人是爸爸,小孩是我自己。”面对这些充满童趣又不乏数学思考的作品,我热情地鼓励了这位学生,并让他把这些作品放入成长袋。

实践表明,对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进行记录与保存,对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创新精神都是很有好处的。放入记录学生数学活动过程的照片

对于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进行拍照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

(二)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效果

在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后,班里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发言与提问的学生都变了样。例如李明强小朋友原来在数学课上很少发言,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一次数学课做看图列式计算的练习时,其他小朋友都只看到图上有4辆车停在车站,5辆车开走了,列出4+5=99-4=55+4=99-5=4这样的算式,而李明强列出的算式是1+8=9。理由是:9辆车里面有一辆是黑色的,其它8辆都是白色的。他的这一与众不同的见解赢得了同学的称赞,并被放入了记录袋。从此以后,李明强小朋友学习数学充满了热情与自信,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了!

(三)使用成长记录袋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

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可以使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作品的回顾实际上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回忆与整合。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性还不够,在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帮助选择,但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主选择作品,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3

一、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例如:我班的刘宇同学是班里公认的待提高生。该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常做的零乱、潦草,而且时常出错,有时还不做作业。有一天,由于作业较简单,刘朝宇积极完成了作业,并且全部正确,只是作业的书写还是比较的糟糕,但当时我没有批评他书写不工整,而是给了他肯定的评价,等级也给的是A级,他很开心,看到他当时的表情,我又对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做的不错,全部都正确了,说明你今天上课时认真学习了,要是你再把你的字写的工整一点,你的作业就更好啦。同时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有了这次的经历,张宇上课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坏习惯也改掉了不少,作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零乱、潦草,笔误也少了很多。可见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既能鼓励学生上进,还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比如,对上课爱做小动作,因而影响学习的学生说:“最近你进步不大,你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从你平时的各项表现来看,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所以老师肯定你能把数学学好,老师愿意给你帮助,我们共同努力吧”。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说:“你的字进步可真快呀,比我小时候写的好看多了,老师还要向你学习呢!本次作业为优”。“你总是第一个交作业,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本次作业为优”。对于一些偏爱体育运动,却放松自己的同学说:“运动场的英姿让教师久久难忘,但老师同样希望看到你课堂上出色的表现和漂亮的作业”。

无论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倘若改用“上课不听讲,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等语言责备,学生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也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重问题解决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其中让学生做数学小课题,小研究就是很有效的途径。例如:我们把实践活动列入评估学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就有学生以“可怕的白色污染”为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并通过上网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该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写出活动报告,并从中谈了自己的体会。

另外,为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他们留下成长的足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袋里的资料可以有学生最满意的作业,最满意的考试试卷,还可以有每周的荣誉小奖章,以及学生的课堂实践作业等。成长记录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同时,也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提供了方便。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4

理思维;品质作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念一环文准强, 调了要改革传统教育观念中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新课程标下蒋/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绩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弊, 端以考, 提倡试成的毕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奎此,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优, 化因小展。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学一思维的兴、趣拓展习题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解完题就觉得万事大吉, , 完成任务有不少学生学罔了。, ”体现了学思结合的其实孔子曾经说过:教育理念“学而不思。解则评完题, 严格来说, 只算做完一半, 还有价学生挖掘知识内另一半是“思题”涵, 通, 从而使过“思”学生成为可以帮助方维习惯主动学。比如习者, 解这样一道题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思“把下面式列起来每一组:第一组是2的分数按从30小、1到70和大的45顺序。第排

二组是1112、718和56、第三组是

283、294和252。”解这道题的方法是先通分再比较大小的方式来排列顺序。这道题如果就这样浅尝辄止的到此为止,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 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增加以下思维训练:

1. 这道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题目为什么要通分?

2. 第三组题的解答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让学生经过比较, 分析解题过程知道:由于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必须相同, 可以只比较分数部分的大小。即只通分分数部分, 先化成假分数后再通分。最后归纳总结出带分数的通分方式, 挖掘出通分知识的内涵, 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久而久之, 可以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勤于思考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二、利用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时, 不能只满足于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习题,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能根据习题之间的联系, 边解题, 边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思维, 通过解题, 学习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这样一系列题目中, 第1题至第4题是已知圆的半径、直径求圆面积, 第五题是:“一种麦田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5米, 它能喷灌的射程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这道就需要先判断出是求圆面积, 半径是15米方可以解答。第6题是求数的平分。第7至第9题是已知圆周长求圆面积。第10、11题是分别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若在教学中, 让学生统一算一遍, 教师指出错题了事, 那么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能呈现出散乱、浅显状态, 学生不可能从中学到自主学习的方法, 因此, 在练习中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的讨论。

1.已知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面积?

2.求圆面积应注意什么?

3. 求圆的面积与周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通过以上问题促进学生自觉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答案分别是:问题一、必须已知圆的半径、直径、周长才可以求圆面积, 问题二、不同的条件应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要对应, 问题三、应用的公式不同, 单位的名称不同, 但所给的条件可以相同。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串成线, 结成网,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逻辑思维的概括和归纳过程, 从中悟出学习方法, 并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进行课外链接和拓展, 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的可亲可近和可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评讲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 是以纠正学生作业错误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而学生中存在的解题错误又是多方面而错综复杂的;有的是因为审题不严密, 数学关系颠倒, 有的是公式用错, 条件遗漏, 有的是知识不清, 技能训练未过关, 还有的是智力比较低, 思维跟不上。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能采取包办代替的方法, 而应让学生自己来纠正错误, 注意培养教育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评讲的时候, 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查漏补缺, 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解答问题方面的素质。所以在进行作业评价时, 应注意培养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注意创设让学生自己纠正的情境,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了学生的错误解题, 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向学生提出不知教师做得对否?请大家帮助老师批改。学生一听给老师批改, 自已也当老师, 高兴极了, 解题兴趣调动起来了, 此时, 教师应因势利导的展开讨论, 并采取优帮差订正, 表扬鼓励等措施。引导学生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归类, 分析, 并针对原因在评讲中提出正确的解答思路, 做出正确的答案, 这样, 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况。一旦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就能够以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主动愉快地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素质。

综上所述, 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 利用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评讲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等各种教学评价方法, 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摘要: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利用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评讲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等各种教学评价方法,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 篇5

学生评价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学生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对象,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学活动最终目标实现与否的体现者,在教学评价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好动,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是靠老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培养的。那么,采取兼顾学生发展目标,又不盲目追求形式化的激励评价,并能让小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方式,在整个教学中业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及手段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荣誉卡或是大红花等多少形式,从某种程度讲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要把形式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我认为,一般地运用以下评价方式:

1.赏识性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这些 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它是以教育为目的,希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能找到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老师一句平常的评价,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小学生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小学生们都喜欢听到老师赏识的话语,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比如,评价学生朗读情况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很有感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但如果能把字音调读准就更好了。”“你读的很流利,若速度放慢一些感情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来,你愿意再为我们读一遍吗?”等等,我相信小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进步以及独特的闪光之处,都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这不仅会使学生在赞美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厚爱,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期待式评价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相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它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在老师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积极奋进,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时地告诉你的学生“你能行”“你会成功”“老师相信你”,借助期待,帮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与时俱进。

3.互换角色式评价

很多时候,教师经常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颐指气使,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同学之间的平等。如果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若评价学生时肯定会是负面的。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如果教师不理解学生,就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错误的判断,就会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不理解,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同的失落感、无助感,进而造成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对于教师对自己的猜测感到反感,最终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影响师生情感的正常交流,这时不妨自己当一回学生,与犯错误的学生角色互换,事情往往会顺利解决。

4.朋友式评价

有的父母经常向老师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与父母有代沟,那是父母不懂得与孩子沟通。小学生依赖心理比较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严师,还需要“益友”,能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所担任的科目,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反感某位老师,才对他所教授的科目心存抵触,甚至厌学。教师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用真诚与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学生所信赖的挚友,使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无声”式评价

教师要善于利用体态语,传达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点燃学生们学习的火花,如“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关注而专心听讲。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 3 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某学生对一个问题犹豫不决而教师又无法用语言指导时,可以用眼神及其他形体动作鼓励其积极行为。积极的体态信号不仅会引起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激活和促进其智力发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评价方式 篇6

一、转变评价观念

数学新课标的评价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正教师的教学,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而现代评价更好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通过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对外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更多的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一个机会,在学中获得知识技能。所以,我们确立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考查、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教学情况作分析和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而不是传统地对学生进行鉴定和选择。

二、改革评价的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发展。

1.优化考查的内容。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往往以一份试卷、一个分数对学生定高低,过分依赖于笔试,夸大试卷在评价中的作用,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态度和情感;只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生学习历程的了解。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考试时,不应只是测试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而也应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出一些能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体现学生个性的题目。在平时的作业布置或练习出题时,我尝试进行如下的改变:

①寓教育于实践中,删除过多的机械计算题,增加动手操作题;

②寓教育于灵活中,删除需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开放题、综合应用题;

③寓教育于生活中,删除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手段。①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避免重复雷同的表扬充斥课堂。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表扬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方式之一,但重复的雷同的表扬充斥课堂,占据了大量的师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你最棒,你聪明,说得好,真好,非常好,太好了!”的评价语让人耳朵听了也出老茧。不可否认学生第一次听到会激动半天,但我们不敢想像当学生听到第十次、第二十次甚至于更多时,学生会作何反应?再说,当学生发现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这么说,不知又会作何反应?所以只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你真行!”、“这个想法很独特!”、“你的作业全做对了,如果写得再工整些就更好了。”……②适时适度地进行激励,避免过度做作的表扬充斥课堂。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如:对于优秀学生,可以用这些语言:“你的解题方法不错”,“你的思维真灵活”,“看你的字,是一种享受”,“老师为你感到骄傲”等。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用发展性语言评价。③实事求是地进行激励,避免陷入只能夸奖不能批评的误区。对于老师的唠叨,不分场合的批评会产生反感的情况,效果也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在批评的过程中改变策略——采用“幽默式批评”。它以幽默的方式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师上课时应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注意语言技艺,体现出幽默,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但是,使用“幽默式批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否则,将适得其反,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

3.优化作业评价方式。①勇于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鼓励学生提问,而且要把提问延伸到课外作业上。可以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让学生给家长提几个数学问题,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遇到不懂就问,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到“问”的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②多说少写。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低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小,手指发育还不健全,写字慢,如果强迫孩子多写,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可以让学生以说代写。③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能真正为我们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培养学习“用”的能力。④玩中喜学。好玩是小朋友的天性。传统观念常常把学与玩分开,学是学,玩就是玩,正因为这样,使学生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可让学习在“玩”中进行。

三、反思及努力方向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7

一、口试的实施要点

1.教师将学生学过的内容 (包括知识点、能力要求等) 加以整理, 并融入实际情境中, 编写成测试卡片.

2.为了使学生有充分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同时为了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有所收获, 对数学的兴趣有所提高,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师提前两天将全部试题印发给每名学生, 学生可以利用两天的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进行考前准备.

3.利用两天的时间, 分别对学生进行口试测试.口试时, 按学号顺序每名学生抽取一张卡片, 卡片上有难度不同的四道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两道题, 由个人审题准备10分钟后, 逐个到教室面对教师和同学讲解抽到的问题.学生答问时可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式回答, 可以有板书.

4.一名同学答题后, 班上其他学生可以现场提问、反驳或是补充, 而本人也可以自由提出补充意见.允许并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

5.评委由一名教师、三名学生和被试自己共同担当.为了使学生能集中精力, 场上场下参与互动, 为了使考试真正具有“学习”的功能, 对每名学生的评分由教师在考试全部结束以后, 根据每名学生现场讲解的情况和补充、追问、反驳的参与情况予以评定, 并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果给每名学生打出一个最后的总评分.

6.因为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 要求他们都在一次口试中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对部分学困生来说更是难以一次取得成功, 教师允许他们有再次考试的机会, 并在考试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提示, 最终成绩以两次考试的平均分为准.

二、口试题目类型

1.开放性试题

例1 已知四边形ABCD中, AB//CD, AC与BD相交于点O,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到几种方法?并说明你是怎样分析找到的.

本题说明 此题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应用的基础上, 重点指出“说明分析过程”, 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根据已有的条件和已有的结论, 分析促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条件,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评价时应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方法的展现, 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2.探索规律题

例2 观察下图, 你能知道第n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吗?你能找到几种方法?并说明你的发现过程.

本题说明 “探索规律”类题目可以通过笔试考查, 但只能考查最终的结果.而口试考查则将侧重点放在展现学生探求结论的思维活动情况, 展现学生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过程,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表现, 关注学生创造力、个性发展的情况.

3.设计决策题

例3 为了研究某个地区的生态状况, 生物工作者往往需要估计这一地区各种生物的数量.你能设计一个方案, 估计小山上雀鸟的数量吗?

本题说明 数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会解更多的数学题, 当他们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的时候, 是否能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 并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上述题型的设置展示学生面对生活中实际问题时, 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 并运用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 关注学生能否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及设计方案.

4.说理题

例4 一个比萨店出售两种厚度一样但大小不同的圆形比萨饼.小饼直径30 cm, 售价30元, 大饼直径40 cm, 售价40元.哪种饼更便宜?请说明你的理由.

本题说明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变化和增长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通过“说明理由”的过程, 展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评价时应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使用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5.创意题

例5 下面是一个画好的统计图, 请观察这个图, 回答以下的问题.

(1) 你认为这个图可能用来表示什么?

(2) 按你的想法给这个图起名.

(3) 说一说根据这个统计图你所想到的任何事情.

初中数学拓展课评价方式初探 篇8

我校通过市级课题“初中数学拓展课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在所有年级开设了以数学家的精神、数学的发展简史、数学思想为主线,贯穿引领各个年级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的一系列拓展内容的教学,形成了一套校本课程“初中数学拓展课”。为了配合该拓展课的实施,我们对拓展课的评价方式也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经验。

一、初中数学拓展课课型的特点

初中数学拓展课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地发展,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正是初中数学拓展课的课型特点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若只采用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笔试,只以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则无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后的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不能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拓展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二、初中数学拓展课多元评价方式的探索

我校对初中数学拓展课的教学设计已经进行了5年的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基础和实际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我们也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

1. 小组成果展示,学生评

拓展课教学中有很多课题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这时适合采用小组交流展示的方法进行评价。例如,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收集、整理、分类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课题学习的反馈要求每个小组完成资料整理工作后,派代表向全班讲解其中的一种证法,把证明方法用PPT演示或在黑板上演绎给大家看。每个小组现场决定展示的顺序,且方法不得与前面小组的方法重复,因而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多种方案,小组成员分头准备讲解各种证法。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对各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因而学生在观看别人的方案时特别认真,这样一来,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从自我点评、反思以及他人的成功方法与点评中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2. 讲数学故事,听者评

在初中拓展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循序渐进地引入了数学名人如华罗庚、高斯等的故事,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如九章算术、圆周率、无理数等的发现,以及数学文化、数学难题、数学格言等。在学习完这些内容后,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讲述这些故事,或者是对爸爸、妈妈讲故事,而后一起讨论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并让听者对叙述者进行相应的评价,并整理成文字填写在发给学生的表格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3. 创作数学作品,大家评

在拓展课课题中,有许多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课题,例如平面图案设计、密铺地砖、新型拼图板的设计等。其中轴对称图案设计是七年级数学第二次拓展课的专题。这一专题学生学得既活跃又有创意。我们将设计方案通过校园网展示,以集体评价的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评价,从中受到启发,领悟一些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习得或者理解的内容。

4. 开展数学游戏和竞赛

数学游戏是适合初中生拓展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游戏气氛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我校每学期有数学周,数学周的活动,是拓展课教学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数学周中会进行很多数学竞赛,例如在初一年级进行的七巧板拼图比赛、五子棋比赛,在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数学独年级对抗比赛,还有全校参与的保留项目一三阶魔方复原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获奖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大大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数学小报,学期汇报

拓展型课程有一项固定的评价,就是让每位学生每学期制作一份数学小报作为学期汇报。小报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定理的发现、有趣的数学现象、趣味数学知识、奥赛平台,一些题目的巧思妙解、对于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等,但必须包括学生自己的学期小结。

制作数学小报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班级展板上展示每位学生的数学小报,班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年级展板上,年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学校展板上。在展览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一目了然。

三、拓展课新型评价方式的优势

初中数学拓展课的评价将过程中的分项评价与学期末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且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否独立完成或与同伴交流合作,且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9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一、由线到面, 实现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的转变

对过去的评价制度不能一概指责, 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然而新课标指出要实现三维目标, 这就要我们改变仅靠一张试卷评价优劣的评价制度。既评价知识与能力, 又评价过程与方法, 还应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简言之, 将过去的纵向“线型”评价转向纵横交错的网状评价。

纵向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历史纵向评价。横向评价是指把学生放在群体中进行评价。它有别于以往的排名。而是通过隐形排名,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态度改变、价值观提升、非智力因素的促进等均作评价, 从中找出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积极的情感态度、科学的价值趋向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催化剂。因此, 我们要在革新和改良过去的评价时, 将三维目标进行量化, 并分解为学习态度、思维独创性、发言积极性、作业质量四个具体目标, 每项具体目标分为五个不同等级,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的网状评价, 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二、由静到动, 实现静态评价向动态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新课标在每一个学段中都强调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所谓动态评价是建立在学生动态性学习基础上的一种评价观。它具有动态性、过程性、激励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注重个体的进步性, 从多方面发展潜能, 强调多元主题共同参与, 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学生课堂表现是评价学生的主要阵地, 这里有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以往对数学知识的检测主要集中在评价学生是否能记住一个概念、能否做对一道计算题、能否正确解答一道应用题等, 事实上, 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能停留在这种表层上。对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认识, 计算过程的优化与快捷, 时间应用时的策略多样化等都可以进行量化评价。课堂上, 针对学生的不同, 因人而异, 教师可以用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予以正面激励、引导, 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课外, 可以推动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监督, 把评价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把学生当成主人, 让他们自主参与。学生活动的空间比较大, 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多, 能够互相了解, 教师要正确引导, 对他们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 树立榜样, 不足之处提出纠正和改进意见。

在小学数学评价改革中, 动态评价做到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能对准“三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科学评价的转变

长期以来, 惟分数论成了最简单易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它进一步加重了师生双向的负担。主要问题是评价内容单一, 缺少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方法单调, 缺少评价的科学性;评价作用扭曲, 缺少发展性。怎样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从学生角度评价:首先, 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确立, 是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 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否确立, 是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会学习。再次, 看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 是否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外, 看是否转变了学习态度, 养成了良好的细心审题、耐心计算等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10

然而,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却大相径庭:“数学课应为专业课服务”, “数学只要够用、实用”……于是呼, 数学就纯粹成为专业课铺路石, 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工具, 在许多人的眼中, 数学课成了“鸡肋”, 高职数学课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地。高职数学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1 现状分析

1.1 社会背景

随着全国职教会议的召开, 党和国家给予职业教育大力的支持和政策上的保障, 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 老的办学机制、陈旧的人才观、不合适宜的课程设置以及传统的教学观都严重地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教课改势在必行,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2 学生和教师

就目前来说, 高职院校的学生, 一般都是认知水平不高, 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存在较大的偏差, 学习兴趣不浓, 意志品质薄弱的群体。数学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再加上没有升学压力, 普遍存在能过则过的现象。另外, 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的功能认识不够, 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数学课堂毫无生机, 数学学习就为应付考试, 数学教学就等于数学知识的传授, 造成学生学得没劲, 老师教得辛苦, 这一“恶性循环”的局面。

1.3 数学课的现状

职教课改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正式出台, 再加上对职教的特点研究得不深入, 对数学课程的认识没有到位, 数学课的设置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学校为迎合“课改”, 只在形式上大量删减数学课;而有的学校由于师资、设备、实验室等诸多原因, 无法将专业课进行下去, 只好增加数学课等文化课, 正所谓“专业课不够, 文化课来凑”;有的学校则根据专业的特点, 简单地把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来加以区别, 文科专业少开一点, 理科专业多开一点;还有的学校只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设数学学习内容, 对专业课的学习没用的数学知识一律不学。如此种种, 着实让人无所适从。高职数学教育将何去何从?高职数学教育价值何在?

2 评价方式改革的重点

2.1“一元性评价”向“多元性评价”发展

2.1.1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发展

数学的产生是从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开始的。古人结绳计数为的是要知道生产与生活用品的数量。几何学在埃及萌芽之初是为了解决尼罗河流域的土地测量问题。因此, 数学的核心就是问题。数学因问题而生, 其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而数学问题的解决并非数学教学的全部目的, 数学教学不是要专门地, 孤立地解决数学问题, 而是在于, 以问题的解决为途径,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过程, 是培养学生探索、猜想、归纳、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过程。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训练。而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用人单位更多的是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 对于高职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评价, 卷面所反映的知识应该只是一个方面, 其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

2.1.2 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发展

数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个公式, 某个定律, 或者会做了某个题目, 评价学生并不再是由一张试卷的成绩决定, 尤其是对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去参加高考之类的考试,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要求评价形式也是多元的。

例如, 在概率的教学中, 可以让数学实验走进课堂。因为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概率知道了抛一枚硬币正面 (或反面) 的概率是1/2, 但却不清楚为什么, 怎么来的。所以在上概率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分组, 掏出硬币, 通过实验来个验证硬币的概率。整节课中, 学生认真地试验, 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最后根据数据揭示概率的本质, 而教师只是从旁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课堂虽然会有点乱, 但是相信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概率。那么, 数学小实验也不失为评价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1.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评价模式中, 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是由老师根据试卷成绩决定的, 随着评价内容, 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一个教师不可能对于班级每个学生, 每个时间段的学习情况都完全了解, 因而, 这就要求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 可以先由学生自我评价, 再相互交流, 然后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 这样, 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 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批评, 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另外, 家庭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 这段时间的学习, 可以借助家长的评价, 进而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2.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评价过于关注结果, 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 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 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评价, 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而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 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 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意科学探究的过程, 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过程性评价, 可以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但采用过程性评价, 并不等同于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 而是采用多样性、开放式的方法, 全方位的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 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情况, 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等。

例如我在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综合评价中, 细分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成绩, 其中课堂表现中, 又分为课堂纪律, 思维活跃程度, 学习态度等, 当然评价要能量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 我在平时教学尝试中, 让学生把它作成一张表格, 这张表可以将每个学生自己在课上的表现都以等第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里要说明的是, 每个学生填在表中的等第, 由学生下课后自己去填写, 对自己的学习作自我评价。每周我都进行汇总, 根据所得等第的情况加分或减分, 再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虽然工作量多了一些, 但显然比以一两张试卷就决定学生的成绩更科学合理, 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让学生更自觉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品质及诚实做人的品德。同时, 这种评价方式记录了学生的每一点成长, 淡化了分数, 又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 不断获得成就感, 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当然, 若单一地采用过程性评价, 则不能完成对于学生学完某阶段或某个级段的评定。因而, 在评价过程中, 我又把测验成绩分为期中测验, 期末测验, 数学实验, 学习日志, 调查报告等, 按比例再合算成测验成绩。

可见,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更多的关注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 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3 绝对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他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 而是一组能力, 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 身体运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 (后补充为八种) 。他认为, 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 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 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也就是说,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 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 只存在谁在哪个方面, 哪个领域更擅长的问题。

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 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例如学生参加的考证, 统考等。但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 提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提倡分层教学法, 而差异性评价提倡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同时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到客观标准, 即允许学生提前或落后一步达到同一客观标准。这样, 鼓励提前到达标准的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又激励落后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以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总之, 要实现高职数学的价值取向, 必须注重评价方式的转变和改革, 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把评价作为学生向前进步的动力, 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不仅在于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评价的体系和标准只有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摘要:笔者认为高职数学的价值取向应该为:在不降低培养文化素质功能作用的前提下, 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情况, 强调降低理论性、增强使用性、突出思想方法过程, 使数学真正具备应用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一方面数学为学生成“人”而准备必要的数学素养, 另一方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准备必须的数学知识。由于现行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没有正式出台, 再加上对职教的特点研究得不深入, 现有评价体制不完备, 对数学课程教育功能的认识没有到位, 因此要积极转变高职数学评价方式, 实现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学教育,评价方式改革,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修订版) (第2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王子兴.数学方法论 (修订版) (第2版)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郅庭瑾.为思维而教 (第2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6]曹一鸣.当代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 (3) .

直面数学错误改进评价方式 篇11

一、在课堂集体矫正评价中,促进学习氛围的和谐度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欲望、成功愿望都非常强烈,他们力求被群体认可,特别是老师当众的肯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学生心理的需求,也是有效调动学生的需要。

在集体矫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更不能用自己对书本、对生活的理解去替代和剥夺学生与知识、与生活的碰撞,而应尊重学生对知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尊重学生对各种知识的体验、感受,最终学会要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和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陷在解决知识难题中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在师生相互交流中,体验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获得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生动的、和谐的、教学才能走向有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二、在对学生的个别矫正评价中,促进个性化认知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基于他们校内、校外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经由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因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改师判断评价为导向性评价,促进个性化认知的建构

当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后,由于学生自身的和外界的种种原因,彼此间就拉开了距离,也就渐渐产生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分化。优等生成绩好,在学习中他们感召力强,但一般表现出骄傲、浮躁的特点,如果我们老师还不断的将表扬“奖”给他们,他们的自我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心理发展也会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而后进生常常成绩不理想,但往往有着做事认真塌实、责任心强、乐与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在评价时,我们要用好客观这把“尺”去量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也了解自己的不足,达到互相尊重、互树榜样,携手进步。当我们能把表扬与批评、激发与鼓励,合理、科学的搭配使用时,以最大程度的个别方式来进行教育时,我们的教育也将产生最大的功效,对学生的个别矫正评价也就成为了通向学生认知发展区的“捷径”。

三、在同学之间互相矫正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互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学生参与、实践和体验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互评时思考、判断对方的对错,就是一个知识循环反复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在评议时容易只看到优秀学生的“闪光点”,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学生在互评时尽力找出同学的“闪光点”,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希望和改进的办法。这样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矫正功能。互评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还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平等的心理环境,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促进发展。

四、在对学生每日作业矫正评价中,调整学习目标的适切度

学生的学习是个动态的过程,教与学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每日作业反馈过程中,认真搜集各种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使评价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作用于教学,真正实现有效课堂。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归因归类分析后,根据课程标准和不同学生的错题以及各知识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目标的适切度。(1)目标分层: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制定分层学习目标和分层练习题,使目标与练习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分层作业设计:要求作业设计有坡度,加强适应性和针对性。

五、在对启发学生自我矫正评价中,体现价值引导的科学性

小学生大多数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水平上,这种认识水平体现到评价能力上就表现为他评能力较强,而自评能力较弱,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把最能表现自己进步或不足的某一点找出来进行交流。

另外,还利用学生个人作业错题卡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学生通过建立错题卡,学会了把知识进行归类,并尝试变式训练,由做一道题到会做一套题,同时寻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发现问题的所在,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弥补不足,这样使自己的学业成绩不断进步,归因、归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错题矫正评价有利于当前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错题矫正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力量,有力地促进了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

小学数学评价方式 篇1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具有高中文化基础上,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数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学科, 是其他各门学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 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他学科学习效果, 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考试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 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盛的当今, 我们不但要“因材施教”, 还要探讨如何“因材施考”, 通过革新考试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现行数学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

1.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现行高等数学考试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 忽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检测, 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 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同时, 也导致学生学习上出现“上课死记笔记, 考试硬背笔记, 考后通通忘记”的现象.

2.考试方式单一, “重考试、轻考查”、“重闭卷, 轻综合”.目前高等数学考试仍偏重于通过在期末进行一次闭卷笔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试卷内容又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 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以体现“因材施教, 因材施考”的思想.

3.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 “重结果、轻过程”.不少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到期末考试前, 下些工夫突击几天, 结果考试照样过关.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过于简单, 缺乏过程性评价, 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

三、高职院校数学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1.全程考核, 科学评定

将考核贯彻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将学生成绩分为三块, 科学区分成绩评定比例:一是平时成绩 (20%) , 教师在评定过程中可综合考勤、小组讨论、撰写学习小结、课下作业、平时测验等几种评价方法, 采用加分制或减分制, 合理加权平均, 使平时成绩更具说服力.以学号为001的学生的成绩为例 (平时成绩满分100, 每项满分20) : (1) 考勤.考勤实行减分制.例如该生旷课一次, 扣除3分, 迟到一次扣除1分.该项得分16分.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以课程中的知识点或课程结合实际的某个问题为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题目展开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 上交讨论结果, 然后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团进行打分, 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 (3) 撰写学习小结.对各个章节进行学习自我总结, 以作业的形式上交, 由教师进行打分, 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 (4) 课下作业.从10分开始施行减分与加分相结合的形式, 对完成好的进行加分, 对抄袭或不交作业的进行减分, 最低0分, 最高20分.假设该生得分16分. (5) 平时测验.可采取开卷形式, 题目设计要在反映平时学习的同时,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

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 (30%) , 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由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 教师设计好若干题目并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 学生从中选择其一, 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 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假设该生得分90分.

三是试卷成绩 (50%) , 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 按传统闭卷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 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假设该生得分80分.

则该生总分为80×20%+90×30%+80×50%=83分.

2.建立试题库, 实行教考分离

试卷根据题型按比例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试题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并逐年进行充实.

三、改革的意义

将学生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项内容, 改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 把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溶入理论课程成绩中,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逐步建立卷面考试、心得体会、日常行为养成评定三结合的学生成绩全面考评制度, 做到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行统一.

实行教考分离是为了避免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脱节, 减少教师出题的随意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 避免考前突击性复习, 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教风.

实践证明, 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恐惧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窦霁虹.教学活动中数学建模题目的设计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2 (3) .

上一篇:自动送料机构下一篇:人工流产综合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