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田吉平
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几个瓶?再让学生读题,分析解题思路。当学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千克里有几个0.4千克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几个瓶,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算出结果为6.25,我问学生:“按‘四舍无入’法我们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学生回答说“不可以。” 我又问:“为什么?”学生都知道需要再准备一个瓶子装剩下的0.1千克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最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并告诉: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了“去尾法”。由于这些例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这样也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
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抓住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因此,应加强从反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当讲完某一数学知识后,我故意设陷阱给学生,创设下列情境:一是使学生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二是诱使学生“上当”“中计”。经过分析批判后才恍然大悟。这种对事物的认识正确程度是正面培养所不能达到的。
四、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2.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3.设计一题多变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运用“一题多变”,可以防止学生的认识局限在所学的例题里,还可以避免解题的思路来束缚原有的路子,从而增强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通过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427110湖南省桑植县陈家河贺龙希望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2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 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 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 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 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 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 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 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课标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是表明以它为主, 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 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 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 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 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 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 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 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 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 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辩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 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 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 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 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 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 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 (或被除数) 变化, 积 (或商) 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 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 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 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 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 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 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 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 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 教学新知识, 组织学生练习, 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 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 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 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学会类推, 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 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 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 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 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 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三) 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 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 (如测量、画图等) 时, 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 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揭示其本质特征, 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 教学长方形概念时, 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 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 然后抽象出图形, 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 教学加法结合律, 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 就作出结论。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 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 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 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98-01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产生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根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三、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1、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懂得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如果起题意不懂,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教师的方法下,通过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这一点要求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3、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题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
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l63.5×2-163.5÷3=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
从以上所谈的这些看来,二者有一个共同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祛训练,学生一定能声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合就是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即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这样说,决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燃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叙述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各年级都分别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如开始让学生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会涉及到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使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5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必须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 视和加强多样化问题方式的设计与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操作活动,就能把学生的单向思维活动 转变为全方位的思维活动,并与学生的口的活动、手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整体 活动,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一、多样化问题方式的设计与训练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必须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全脑的`功能。而加强多样化的问 题方式的设计与训练,有利于把学生的单向思维活动转变为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活动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1.设计发散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灵活与否与发散思维的 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地设计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就可以培养和发 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如教:“女生相当于男生的7/8”这种具有发散性的应用题时,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引 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①男生人数是女生的8/7;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7;③女生人数比 男生人数少1/8;④男生人数是男女生总数的8/15; ⑤女生人数是男女生总人数的3/15; ⑥男生人数比女 生人数多总人数的1/15……等等。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这类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 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借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2.设计陷井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比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以后, 教师可以设计这 样的问题:“因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 把这个三角分成两个小三角形,那么,每个小三角形 的内角和就是180°÷2=90°,正确吗?”有的学生就可能回答:是正确的,而忘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 形的大小无关这一道理。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错例进行分析就可以加深他们对三角形内角和及其面积公式的正 确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3.设计互逆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与学生的反向思维 能力相关联。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个问 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 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会扩大10倍、100倍、1000倍……”,那么, 反过来又会怎样呢?学生会很快 地回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会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在类此的思维训练中, 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在顺向和反向的积极调度的过程之中,得到良好的逆向思维的训练。
4.设计变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变式问题,指的是同一个道理,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去提问题。如引导学生分析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①完成一件工作,甲要1/2 小时,乙要1/3小时,如果甲乙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小时完成;②一列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6小时,一列慢车从 乙地到甲地要8小时,现在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③学校用笔经费添置课桌椅, 可购40张单人课桌或60把课椅,现在要课桌椅配套添置,这笔钱可购置多少套?这几道题从表面上看,它们分 别是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和单价、总价、数量问题,学生在对它们进行仔细地分析和比较后,就可以概括抽象 出它们之间的共同道理及其相互关系,并能以此解答和推及其它与之相关的其它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6
顺义区光明小学 李 莉
【摘 要】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时机追问,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生成巧设问,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围绕目标妙设问,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思维能力
“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迸放出灿烂的火花;人脑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欲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有效设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抓住时机追问,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追问”,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穷追不舍。设计一些追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次参加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数学组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有幸听了北京一师附小高向辉老师的一节《长方体的认识》,高老师课堂上的合理追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点、线、面是立体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高老师要求学生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研究一下有什么特点,并和同学说一说。在自主学习讨论后进行的全班交流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
师: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吗?其他同学可要认真观察有没有问题哦!生到讲台前指。师:对吗?(对)为了便于我们记忆,谁能按方位给这六个面起个名字? 生: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师:以哪一面为前? 生:对着我们的面。
师:长方体还有什么特点? 生:12个边
师:你说的是哪?还是指一指吧。(生台前指)哦!他所说的在长方体中叫棱,那长方体有多少条棱?(12条)这些棱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两个面碰在一起就形成一条棱。
师: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学生低头看自己的长方体)说的很正确。还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体还有尖。
师:这是长方体的顶点。它有几个顶点呢?谁来指一指?(生上台边指边数)谁来评价一下她指的怎么样? 生:准确、有序。
师:评价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做什么事都有序。
师:谁能把刚才我们得出的长方体特征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相机板书所研究的长方体内容及特征。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追问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问的内容决定的,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这一环节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有深度的提问,都是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追问,可就在这简单中,我们看到了高老师利用合理追问把问题适当的向外延伸,由点到面,步步深入,拓宽问题的面,将学生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学生在借助实物初步了解长方体特征的同时,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利用生成巧设问,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师生双边活动,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并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做到“因材施问”,使课堂提问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还是高向辉老师的这节课,在学生依据立体实物对长方体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她又安排了动手操作环节。分组完成,每组都有学具,有的是塑料小棒和连接插头,有的是大小不同的塑料长、正方形。
要求:思考并讨论后小组合作(1)你们计划选择的材料数量?(2)材料的大小长短有什么考虑?(3)所选材料拼插时摆放在什么位置? 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合作,到时间后因学生个体差异、组际间差异有的组完成了,有的组没有完成,此时,高老师拿着两个半成品走到了讲台前。
师:(举着一个用面拼接的半成品,缺少前面和上面)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个半成品,需要补充哪些材料就成为一个长方体了?
生:再加一个前面和一个上面。师:什么样的前面? 生:和后面一样的面。
师:你来选一个。生走到老师处审视后拿出一个。你怎么就知道它和后面一样? 生:和后面比一下。师:怎么比?你来试试。(生上台演示重合比较)他的比较方法怎么样? 生:好。可以。能证明完全一样 „„
教师又选择了一个拼插的半成品框架(缺少一条棱),以同样的方法带学生进行了分析。
师: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的半成品,也有的组做成功了,哪个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成功的经验? 生:我们先来规划一下需用哪些材料,各需用多少,然后分工进行,最后把大家的拼装在一起。师:没成功的组,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做事之前要先规划。
师:相信你们今后做事一定会成功的。
此环节中,高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展示学生成功作品,再说一说面、棱、顶点数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利用半成品,让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再一次经历长方体拼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发现、印证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围绕目标妙设问,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妙问”。
一位教师讲三角形内角和,在认识完内角、内角和后几个孩子们很快就抢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是180度”。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我上奥数班学的;家长告诉我的;同学说的„„
当我听到这时心里很是紧张,真替这位老师捏了一把汗,孩子们这么熟练的就说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说不定他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了,老师还讲什么呢?这节课还要怎么继续呢?正在我替这位老师犯愁时,没想到这位老师很机智的将下面的问题。
师:那现在出问题了,你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了,那我还讲什么呢? 生:(沉思了一会)您可以讲一讲它为什么是180度。是谁发现的?
师:既然你们都是听说的,没动手实验过,现在这节课就给你们时间动手求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
课进行到这时,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这位老师真是高明,在我们都认为这节课无法进行的时候,老师一下子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顺势也就说出了自己的需要,老师能够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巧妙设问,因学定教,学生既然想知道怎样求证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那么老师就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想办法去求证。
这一节课的活跃局面,就在这一高效问题的统领下展开了。学生经过与同伴合作探究,用测量、撕拼、分割长正方形、画下来、折等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有条理的思考,还向学生渗透了数学中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推理,学生的转化思想、合情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这节课来看,新课标中提出的“四基、四能”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与落实,这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课堂设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7
一、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培养发散性思维, 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工程队要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 前6天修了全长的40%,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 修完全长需要多少天?”带百分数的工程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很快运用基本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1200÷ (1200×40%÷6)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分析、思考, 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
师:用倍数关系方法怎样理解?
生1:6×[1200÷ (1200×40%) ]
生2:6× (1÷40%)
师:把全长看作单位“1”, 修完全长需要多少天?
生3:1÷ (40%÷6)
生4:6÷40%
师:40%等于2/5, 把1200米看作5个单位可怎样理解?
生5:6÷2×5
生6:6× (5÷2)
师:用列方程或比例的方法能解吗?
生7:解:设修完全长需要X天。1200÷X=1200×40%÷6
生8:2/6=5/X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学生便能较好地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 若能长期这样训练, 学生便能在各种数量关系中往返自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一题多变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学时可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 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 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如基本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00棵, 其中桃树占40%, 桃树有多少棵?
(1) 改变已知条件: (1) 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00棵, 桃树和梨树棵数比为3∶2, 桃树有多少棵? (2) 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00棵, 其中梨树占60%, 桃树有多少棵? (3) 果园里有梨树180棵, 桃树是梨树的3/2, 桃树有多少棵? (4) 果园里有梨树180棵, 梨树是桃树的2/3, 桃树有多少棵?
(2) 改变所求问题: (1) 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00棵, 其中桃树占40%, 梨树有多少棵?梨树和桃树的棵数比是多少?桃树和梨树的棵数比是多少?梨树比桃树少多少棵?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 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00棵, 其中桃树占40%, 梨树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桃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梨树是桃树的百分之几?桃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梨树比桃树多百分之几?
(3) 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互换: (1) 果园里有桃树180棵, 梨树占总棵数的60%, 总棵数有多少棵? (2)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 桃树和梨树棵数比为3∶2, 桃树有多少棵?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 (3)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 梨树比桃树少1/3, 梨树比桃树少多少棵?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
以上设计, 对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各种扩充或缩减、互换, 把知识点进行引申、拓展, 或把多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对每一道变式既感熟悉, 又觉新鲜, 同时还能变中求“新”, 变中求“异”,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题多问是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 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它需要运用不同的数量关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一题多问可以使知识串联、纵横联系,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分析问题、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 教学北师版六年级的“百分数的应用”后, 可以进行以下一题多问的训练。
基本题:“六年级有学生300人, 其中男生占55%, 女生有多少人?”
一题多问:六年级有学生300人, 其中男生占55%, (1) 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2) 女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3)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多少? (4) 女生和男生的比是多少? (5) 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6) 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7) 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8) 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这样的训练, 提出了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能引导学生根据各知识间的联系进行类比、联想, 学生不仅能较牢固地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百分之几?”和“两个数之间比的关系”等知识, 而且把各种知识有机联系、纵横沟通、综合运用, 使学生的思维往纵深方向发展, 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问的运用, 只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 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思维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摘要: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 以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 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 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以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审视分析, 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8
知识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学习知识必须进行思维想象,通过思维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要同步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住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三、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
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五、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正确判断、推理出准确结论,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
优化比较,教给正确的思维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矗”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在教学中,倘若能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似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从表面的“同”中悟出实质的“异”来,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会了辩证思维的方法――比较法。
创设机会,提高思维的能力。根据“创设情景引疑,积极感知尝试,诱导形成认识”的原则,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中国学习联盟胆质疑,主动地探索知识,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延迟评价,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在学生一头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颈;更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0.6)X=2.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考方法,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10
2.1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一些方法训练学生,培养他们具备综合的数学思维能力,像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劲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力很差,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为了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增加锻炼的时间,就要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存在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热情。试想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总是一脸严肃,态度过于严苛,对学生的一点小错揪住不放,动辄就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教育,不懂得尊重学生,这种学生又怎么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课堂气氛弄得活跃起来。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一些手段设置一些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收获一定的学习成果时,就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和喜悦,这样就会对小学数学产生好感,能够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2.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重视思维品质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好引导者和朋友的身份,在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要以开放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发展思维,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过于单一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思维机械化,不能灵活的运用,形成可怕的思维定势,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数学定义、公式的时候,可能很多教师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告诉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套用公式就可以找出答案。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它也阻挡了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形成,不能灵活用脑,只是在机械化地背书,而不是学习知识,到最后学生们只是练就了好用的记忆力,而没有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在求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其实是有多种解答方法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看谁的方法多,拓展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加深他们的理解力。
2.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清楚地讲授给学生,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比较法,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学习体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首先使用适合他们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轻松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比较法很简单,就是找两个题目,分别让学生求出答案,并将两个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悟出道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使得学生将数学问题在推理中消化解决。与其它学科不同,小学数学可以利用图形演示法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图形探索,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找出数学中存在的关系定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法,促使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整合自己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相互讨论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并让他们对各自的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在这样的合作讨论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意义,促进小学生形成综合的数学能力是新世纪义务教育的基础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教学技巧,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教授课本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数学知识,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05):59~61.
[2]安振玺.趣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31):22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11
一、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营造这样的氛围要注意“形式、主题、节奏”这几个要素。即从学生的思维情趣出发,形式一定要新颖;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的主题一定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思维最好是要短平快节奏。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开展类似“头脑风暴”的思维活动,并把它称为“大脑保健操”。做这样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功能会被全部调动。首先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然后思考他的答案是否准确,再想自己的答案是否与他相同,如果相同,就要再想一个准确答案。特别是,教师也在游戏之中,他们会很高兴,如果教师也出错,教室里一片欣喜若狂,并且抢着要把教师从“惩罚”中救出来。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激情是最高涨的时候。
二、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例如,计算8+98+998+9998+99998=?若采用逐项累加法,结果非常繁琐。若引导学生猜想将8分解成2+2+2+2,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原式=2+2+2+2+98+998+9998+99998=(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00,很快就得出了式题的计算结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通过充分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例如,李军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李军3分钟走255米,照这样计算,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探解。
解法1: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就是求余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从3分钟行255米”,可求出李军速度为(255÷3),而余下的路程是(1020-255),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出:(1020-255)÷(255÷3)=9(分)。
解法2: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也可先求李军走完全程的时间,然后减去已行路程的时间,即得到余下路程的时间1020÷(255÷3)-3=9(分)。
解法3:用倍比法解,将已行的路程255米看作“1”倍数,全程1020米是已行的255米的4倍,行255米用3分鐘,那么行完全程1020米就得用12分钟,然后减去已行的时间,即得出:3×(1020÷255)-3=9(分)。
通过上述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
3.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好动、好想、好奇”是学生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自觉地沟通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挖掘隐含条件;巧妙地构造某个数学对象,迂回转化;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方式,找出解题的各种途径。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善于把从书本里学得的概念、性质、定理等“活化”在生活中,“活化”在运用中,打通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例举了生活中的“角”,随即话头一转,要求学生用手势或体态把“直角”“钝角”“平角”演示出来。这下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了,现场演示精彩纷呈。一同学站直了平举左臂:“我的左臂、左脚、左手形成直角,左肩是顶点,左臂左脚是角的两条边。”又一同学歪着脑袋说:“看!我的脑袋朝着右边歪去,右肩和脑袋形成锐角;左肩和脑袋形成钝角。顶点是肩膀和脖子的连接点,也是两个角的两条边。”这样的“演示”必定能营造出“连锁反映”的氛围,学生会很自然地模仿这些动作,同时又会联想出很多有意思的演示动作来,伸展、跑步、踢腿、跳木马,简直是应有尽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形象思维一定是能爆发起来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12
一、要丰富儿童感性经验
思维是在进行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认识活动。思维的内容来自于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所以, 要想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各种实物教具以及幻灯片和投影片, 增强学生的感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把课堂放到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感知的地方, 甚至可以放开讲解内容, 进行参观访问和游览。
二、要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一) 要使学生形成基本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使学生形成基本概念的方法是变式和比较。变式就是将正例加以变化, 达到排除无关属性、突出有关属性的目的。比较就是让学生在两个正例与正例和反例之间进行对比, 发现要比较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下面就以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 说明变式和比较的具体应用。有些教师在讲述“方程”这个概念时, 举了“x+5=13”, “2x+4=28”这两个例子。而在判断“80=4x+16”是否是方程时, 有些学生就判断不出来了。这种例子,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 显然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应用变式教学, 缺乏比较。结果, 使一些学生把某些非本质属性当成了本质属性。正确的做法是, 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要点是判断方程的依据, 而不是看未知数在等号的左边, 还是在等号右边这个非本质属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出示形如“x+5=13”和“80=4x+16”的两种例子, 强调方程的本质属性, 有助于使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针对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的特点, 要教给学生利用直观材料进行思维的方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 讲分数含义时, 可利用实物和图形的演示引出分数的概念。教师要先使学生明确具体的操作过程, 然后, 组织学生进行画图和动手操作, 最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正确思维方法进行解题的能力。在学生借助直观图帮助思维的同时, 注意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 而不是停留或乱猜硬套, 或“依样画葫芦”,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 教师要适当开展思维形式的训练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 适当、合理地组织思维形式的训练。例如, 按三段论的不同格式进行演绎推理的训练, 从不同的材料、内容中进行归纳推理的训练。
(四)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练习题。例如:求2+8+14+20+26+32+38+44+50的和。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 这些数两端二数之和总是52, 一共有4个, 中间还存在一个26, 从而可得出52×4+26=234的答案, 这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题。由此, 可发现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酝酿、阐明和证实四个阶段。及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练习, 可以进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生操作活动训练与指导
(一)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发现新知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特点, 设计好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使学生按程序和方法操作, 可了解到知识的产生历程, 进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讲到“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画一个锐角、钝角、直角的三角形, 然后动手量出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具体度数, 标注在对应的角上。然后可以开展一个游戏活动:教师不看学生所画图形及标注的度数, 学生报两个角的度数, 教师报第三个角的度数。这个游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让学生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 试着拼合一下, 看看最终的结果。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 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操作, 如将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 再来算算各自的内角和。通过系列操作活动,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二) 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内化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关键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进而将知识真正内化为一种素养, 一种能力。比如讲“梯形面积”这个部分的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各自准备大小相同的两个梯形。课堂上可以引导他们先根据已学过的矩形、三角形等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具体可这样操作: (1) 观察手中的梯形图, 试着将其剪成已学过的图形, 学生很快会剪出矩形、三角形等; (2) 分别计算剪出来的图形的面积, 然后求和; (3) 分析剪出来的各个图形的长宽高与原梯形长宽高的关系。经过操作, 学生慢慢就会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个操作过程,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而且所学的知识还会很牢固。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13
创造性思维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展示学生自我潜在能力时的创造力,对学生自己来说就好似初次全新活动实践。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同样,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随着创造教育的开展,最终要集中探索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志、创造思维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渗透创造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构建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对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期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利用数学教学优势实施创造教育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唤起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意志 教学情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1、创设兴趣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唤起他们强烈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红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只过了9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生日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2、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
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矛盾及时设疑,学生会感到疑惑,并且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如在教学毫米时,我创设矛盾环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跳绳长2(),一根铅笔长15(),一个硬币大约厚1()。前两题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厘米、米来填,而一个硬币用他们都不合适,这时我给了一个答案厘米。这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错了,硬币比1厘米还要小”。那到底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时出示正确答案“毫米”,由此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创设争论情境,激发批评性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
10、()20、()、30、()。让一位学生回答了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到底这样行得通吗?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好奇、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卡罗琳·原伯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也最愿意参与的一种学习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新课开始,利用游戏能激发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中穿插游戏,能延长学生注意的时间。如:在教学“9+几”时,进行抢答游戏,出示活动教具:转盘。用9加外面的数,指针一停,就站起来说出得数。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都集中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抢先说出得数。这样,课堂“活”起来了,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了无意注意,延长了有意注意的时间。
3、在课末尾进行游戏,能悟理益智。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到课的末尾设计了一个小商店游戏,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商品的交易,他们的兴趣很高,通过游戏,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交往能力。
(三)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的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的一道练习题:“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张桌子拼成的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很多学生都做成了32×2,在这样的情况我不急于批评他们和说出正确答案。我先让他们再小组里讨论,我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他们都喜欢我跟他们一起讨论,热情的让我到他们组听他们的想法,在倾听时我也会适当提示他们。在这样的良好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①5+5+5+5+5=
②7+7+7+7+7=
③8+8+8+8+4=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①、②,而完成③就有些困惑了。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列出7×4+4,教师给予肯定后,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简捷巧妙的解法,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发现得最早。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4×9,把4个8看成了8个4,在加上后面的4,就得9个4。有的同学列出了8×5-4,学生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8。还有的学生把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到每一个8中,列出了算式9×4。我不由得为学生鼓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教师的信任就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支撑,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相互讨论的时空,培养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创新,即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行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运用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等形式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活动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留时间、留空间给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一)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得到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40分钟都是老师再讲,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想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讨交流少;教师的活动占时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甚至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教师的每一句问话学生应该怎样回答,都要和教师预先设定的一模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其实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多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比如可以在练习课前,让学生自己出好题目,到课上就由小组解决。充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学生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1、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在《小火车》的教学中,我重视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判断正误”的思维过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学生很注意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涉及的信息较多,这说明学生的开放思维发展比较好,这也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基础。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如“一只大杯能倒满几只小杯”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可以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矛盾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创新火花常常闪现。
2、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待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出充分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同桌互提问题,你问我答,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显得非常活跃,智慧的火花随时迸发,可以说,交流是创造思维有力的催化剂。在学习连加混合运算时,提出了运用以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想想“118+104+92”可以怎样算的问题?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强调“已学过的知识”是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给他们思考、讨论的动力的同时,也提示学生要从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经验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在讨论的过程中,这种放松的状态使学生思维最活跃,这是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结果人人参与,主动建构知识,有的用笔算进行计算,有的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118+92+104=210+104=314,有的还会把三个数都看成100来算:100+100+100+18+4-8=300+18+4-8=322-8=314,这样学生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增强了渴望参与学习的动力。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三、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它一般都处于后半节课,也是学生精神最容易分散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练习有意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组织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并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在马琳老师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练习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
“小华体重30千克,小丽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教师让学生自己补充条件,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很大,让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学生思维非常积极,从不同角度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小丽的体重是小华的5/6”“小丽比小华轻1/6”“小丽的体重比小华的多1/5”“小华的体重是小丽的5/6”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训练,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敏捷性,长期下去,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二)设计数学开放题,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法 数学开放题,既没有现成的算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这样的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设计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创新
创新必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能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思维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充分让学生动脑思考
由于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作为教师的应该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
(二)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此可知,亲自参与、亲自操作实践是多么的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之后,学生掌握了如何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多少个?教师在这之后在提出新问题:你可以把这12个方块按照每4个一份,看看又能分成几份?这样学生对于同一个除法算式也有两种不同你意义:①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②把12每3个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创新了方法,学到了知识。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11-0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9-25
小学数学论文:创设思维环境 培养思维能力07-28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07-25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07-17
小学数学变通性思维能力之培养05-26
小学数学学生思维培养0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