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重要任务之一。俗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其从小形成创新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
[案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圆的面积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要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来的。这里面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这些知识的掌握为学习圆的面积打下基础。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就要引导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贯彻启发式教学。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得出要把圆的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2、动手操作,把圆等分成16份或24份。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3、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高、底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把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于的半径。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而得出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半径×半径=∏r2
从中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加上教师的有机讲解、辅垫,学生轻松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2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 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 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 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 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 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 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 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课标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是表明以它为主, 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 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 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 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 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 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 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 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 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 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辩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 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 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 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 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 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 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 (或被除数) 变化, 积 (或商) 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 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 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 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 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 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 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 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 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 教学新知识, 组织学生练习, 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 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 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 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学会类推, 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 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 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 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 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 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三) 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 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 (如测量、画图等) 时, 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 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揭示其本质特征, 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 教学长方形概念时, 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 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 然后抽象出图形, 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 教学加法结合律, 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 就作出结论。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 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 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 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3
师: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生: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左边大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右边直角梯形的面积,然后减去两个空白的三角形面积就可以求出阴影部方厘米分的面积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5×5=25 (平方厘米),右边直角梯形的面积是(5+4)×4÷2=18(平方厘米),两个空白部分的面积分别是5×5÷2=12.5(平方厘米)(5+4) ×4÷2=18(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18-12.5-18=12.5(平方厘米)
(从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入手,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生的自信。学生思维的培养需要勇气与信心)
2)延伸
师:在这道题目中如果去掉小正方形的边长这个条件,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生:这时候面面相觑.
师引导:上面一道题,已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便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而现在右边正方形的边长没有告诉你那么现在就请小组的同学分别假定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的数据,试着再来求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然后再思考一下你所假设的数据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间有没有一种什么关系?小组汇报:[小组1]我们小组假定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然后用左边正方形的面积5×5=25(平方厘米)加上右边梯形的面积(5+3) ×3÷2=12(平方厘米)减去两个空白的三角形的面积,结果等于12.5平方厘米.[小组2]我们小组假定右边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求出了面积仍然是12.5平方厘米[小组3]……
师:尽管我们各个小组对右边正方形所取的数值都不确定,但你们都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吗?
生1:我们都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右边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生2:我们小组发现的规律也是这样。
生3:……
师:那这一个规律是不是一定正确呢?我们知道像右面这样的正方形边长
数值不确定,同学们假定一个数值, 然后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而像这样假定的数值很多很多,是不是所有的数值都符合这一个规律呢?(生一下子被问的沉默了)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代替这个所有数呢?
生1:可以用字母来代替所有的数。
师:很好,我们不妨就用一个字母x来代替一下右面正方形的边长,看看它的面积又是多少?
{一段時间后}
生:左边正方形的面积5×5=25(平方厘米),右边梯形的面积(5+x)×x÷2=0.5x2+2.5(平方厘米),然后用它们的面积和分别减去两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5×5÷2=12.5(平方厘米)
(5+x) ×x÷2=0.5x2+2.5(平方厘米),结果仍等于12.5平方厘米.(数学课堂知识的安排应适当延伸,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这里的延伸就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具体数字过渡到字母,使学生认识的知识的层次上进行了一个质的飞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完整性)
师:为什么右边正方形的边长的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而阴影部分的面积却保持不变呢?小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生1]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左边正方形的面积与右边直角梯形的面积之和减去两个空白的三角形的面积,而右下角的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正好等于直角梯形的面积,另一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又等于左边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不论右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阴影部分的面积始终等于右边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这位学生刚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正当老师认为这道题的解答可以结束之时,突然一位学生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更简捷的方法”
[生]连结右面正方形的对角线CF,这时BD与CF正好平行,这样三角形BCF的面积就与三角形DCF的面积相等,而三角形MCF正好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公共部分,所以三角形BMF的面积就等与三角形MDC的面积相等,从而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三角形BCD的面积,也就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学生的话语结束,老师带头在前面鼓起了掌声,紧接着教室里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3)延伸
师:如果将大小两个正方形的位置对调过来,左边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你还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学生这时很快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仍然等于左边正方形面积的一半,用3×3÷2=4.5(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4
青少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如果不去开发,那永远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只有适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潜在能力向现实能力转化。要使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发展的天地,就要使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与发展。为此,我们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建构
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很重要。教师须根据学生当时的情况或知识内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导语。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我有一个苹果,把这个苹果分给郎鹤亭和张晓龙两位同学,张晓龙接过苹果却说我分得不公平。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说我分得不公平,那么怎样才最公平呢?”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导入语,既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而且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分数意义中平均分的概念。又如:讲“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小丽的妈妈给小丽买回一块巧克力,并对小丽说:“每天只能吃这块巧克力的1/10。”小丽听后很不高兴,求妈妈再让她多吃一点儿。妈妈听了说:“那每天你就吃这块巧克力的2/20吧!”小丽听后接着求妈妈,妈妈最后说:“好,每天最多你可以吃这块巧克力的6/60!”小丽听了很高兴,这时,妈妈也露出了微笑。老师问问大家:“妈妈为什么会也露出了微笑?”问题刚一提出,学生的兴趣就非常浓厚,并且积极投入到思考中。实践证明:带有故事、悬念性或学生感兴趣的导语,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快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
2.精心设计学习“小障碍”、培养敢于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与能力
平坦无奇固然可使学生的学习比较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昧。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开发其创造潜能,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学习上的“小障碍”。只有这些“障碍”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发展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2000/(25-20)*4要求学生用文字的形式给大家表述出来,学生听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2000除以25与20差的商,再乘以4,积是多少?有25与4的`差除2000的商,再乘以4,积是多少?有4乘25减20差除2000的商,积是多少……充分体现了从多角度切人的思维品质的灵活与变通。我充分肯定了儿童思维成果后,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障碍”。这道题最后要求商,怎么办?学生想了许多办法,都不太满意,最后进行讨论,结果是应该有一个括号就好办了。就这样自然引出了中括号。又例如:一次数学课上,我故意出了这样一道题:从甲地到乙地,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先行3小时、乙车再行。问乙车能否追上甲车?经过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有的组说追得上,有的组说追不上,还有的组说这道题给的条件不充分。如果两城距离很远,乙车追得上,如果两城距离很近,乙车就迫不上。同学们听后都满意地点点头。
3.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学习数学的需要。兴趣和动机是学好数学内在动力源。而问题则可以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如果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验证设想,发现规律,则学生会更多地获得成功和自信。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复习一课,我让学生们计算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学生看题后,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让学生们动手尝试,剪一剪,拼一拼,凑一凑。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想办法计算其面积,于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剪拼把等腰梯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并计算出了它的面积。又如:梯形的认识及面积的计算一课,我同样请学生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计算梯形的面积。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三道与之有关的问题,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去尝试。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都通过剪、拼、摆、把梯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实践说明,通过动手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培养了创造性。
4.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我不断加强现代化教育意识,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在课堂中的作用。例如;学习相遇应用题时,相遇时间、速度和等概念就成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仅凭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那是不容易讲明白的。为此,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我的做法是:请两位同学进行演示,并提出问题:两位同学同时走,到相遇时停,速度快与速度慢的两位同学谁用的时间长。学生听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时,我用计时表为同学掐了表,在实物投影下显示了计时的结果。学生们看后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如:学习“梯形的认识及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防洪大堤和水渠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于是,我利用电脑为大家显示出来,增强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一部分学生对梯形如何转化成三角形不一分清楚,于是,我自制课件,为学生显示梯形剪拼成三角形的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顺利地推导出了面积的计算公式。
★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
★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 小学二年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技巧及办法
★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网友来稿)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5
一、创设情境,促进积极思维发展
新教材设计精美,图文并茂。为了让儿童读懂故事,理解课文,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并通过训练鼓励儿童积极思维,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或运用儿歌、谜语、游戏、课本剧等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诱发儿童在阅读中思维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第一册中《秋天到了》这篇看图学文时,用录像放映美丽的秋景图。用幻灯打映课文中的插图,从图入手,教给儿童进行有序观察的方法:先看天空,后看地上;先看近处,再看远处。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理解“秋天到了”的特征,用录音示范教读课文。课中做“秋天到了”的游戏,巩固练习时让儿童想象哪些现象说明秋天到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
二、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比如:在教《乌鸦喝水》一文中,我问学生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有些同学提出可以使瓶子倾斜,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个洞,有的同学甚至提出找一根麦管来吸,我就把学生提出的方案一条一条列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并选择出最合理和可行的办法,用实验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
三、引用提问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就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他该怎么做呢?几分钟后,教室如同开了锅,有的说:他只好再给孩子找肉。有的说:他很后悔,回到窝里生气,有的说她会再想办法对付狐狸„„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训练。《我要的是葫芦》从“到了第二年春天”想象种葫芦的人会怎样做。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6
二、放大案例解析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深刻性
教学实践证明,案例解答的过程,也就是思考分析、推理探索、概括判断的实践进程.案例解答的过程,为学习对象的数学技能素养锻炼和培养提供了充足时间和“平台”.同时,经过“躬身”实践获取的学习经验,更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迹”。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抛弃以往“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放大和延伸案例讲解的过程,围绕解题思路、解答过程、解析方法等重点,组织学习对象深入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思考、探索寻找、归纳判断,使学生能够对解析推导思路有效认知,解答方法策略深刻掌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思维活动的深刻性。
三、呈现案例发散特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
数学案例其表现形式、解题方法、解析形式等具有多样、灵活特性,这是数学案例所具有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案例的发散特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灵活性提供了条件,搭建了“载体”.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进程中,应抓住数学案例的发散特点,设置形式多样、解法灵活、变化多端的开放性案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同知识探析问题、不同手段解答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灵活性。
四、强化解析活动评价,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剖析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上更加需要善于思考、知识渊博的新型人才。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人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认真地思考,需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数学和思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较好的培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不但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实际教学经验证明,使用双眼看其思维效率很低,使用手写则思维效率稍高,而使用口讲思维效率可达到更高,现实中很多的思维飞跃及问题的突破就是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的。通过口述,能够将各种知识点完整地联系起来,并且能够使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更进一步发展。通过使用口头表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使其更加集中和缜密,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信息接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比如,在进行“认识球、圆柱”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球和圆柱的特点,并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有的学生认为鸡蛋就是球体,因为鸡蛋可以滚动;有的学生认为茶杯就是圆柱体,因为茶杯的两面是圆形的,等等。通过对学生举出的例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此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进行正确知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
二、科学的使用教学道具
受小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影响,他们会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那些抽象的事物则比较反感,然而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改变,教师经常会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直观教学法。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围绕某一教学思想进行授课,通过使用教学道具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比如,在学习数字的分解与组合时,教师可以使用5块小木方来进行数字的分解与组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使用以前的学习经历进行引导,因此,科学的使用教学道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合理的设计教学问题
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师一定要科学地设置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较好的激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问题,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启发。在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激发,加之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地指引,进而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梯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借助三角形的计算方法来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知识的学习。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自身的丰富经验,从而使数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使用数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进行处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一个养羊场将分三次来卖羊,第一次卖出的羊数比总数目的1/4多50只,第二次卖出的羊数比总数目的1/3少60只,第三次卖出了200只,问:此次共计卖出羊多少只?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使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看似比较复杂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独立的发现、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08)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8
一、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自学要求和思考问题:(1)自学课本第100页例1(从顺数第三行到倒数第五行),边看边思考;(2)例1中的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互相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辅以议论、质疑、操作,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在探讨中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在学习新知阶段,教师重视加强操作感和知识迁移的指导,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和操作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52页例2“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在结合计算(一学生板演、其余座练)这道题复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后,教师把板演竖式中的积擦去,在乘数上添上百位数2,使学生呈现新问题。接着,教师提出自学探讨问题:①现在乘数增加了一个百位数,应该怎样继续乘下去?②乘数的百位上的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它是怎样去乘的?③它和用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④为什么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百位对齐?在教师的明确指导下,学生的自学思考过程就进入到一个有意义的、有序的信息系统中,然后在展开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议论、动手尝试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發展。
三、从说理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两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四、从训练中培养灵活思维能力
这里所说的训练是指课堂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巧设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过一个新知识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从这几个方面精心设计练习:①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②针对易混易错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③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④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评讲中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学了例题后,教师都要给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练习完后还要组织评讲,让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基本原理对每种问题先做出肯定或否定,然后再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有根有据地说明理由,这与引导学生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一样,都是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
六、从小结中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对所教学的新知识,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配合小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通过归纳、综合和概括来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学的一般原理。例如,数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49页的“口算乘法”,先引导学生口算并写上每道题的得数(题目如下),接着教师启发提问:请观察例1、2左右两边的算式,用整百数乘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例1: 100×4=4004×100=400
100×12=120012×100=1200
例2 :7×200=140012×300=3600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综合、归纳和概括,得出了其规律: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被乘数或乘数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9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2、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4、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10
顺义区光明小学 李 莉
【摘 要】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时机追问,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生成巧设问,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围绕目标妙设问,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思维能力
“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迸放出灿烂的火花;人脑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欲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有效设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抓住时机追问,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追问”,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穷追不舍。设计一些追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次参加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数学组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有幸听了北京一师附小高向辉老师的一节《长方体的认识》,高老师课堂上的合理追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点、线、面是立体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高老师要求学生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研究一下有什么特点,并和同学说一说。在自主学习讨论后进行的全班交流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
师: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吗?其他同学可要认真观察有没有问题哦!生到讲台前指。师:对吗?(对)为了便于我们记忆,谁能按方位给这六个面起个名字? 生: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师:以哪一面为前? 生:对着我们的面。
师:长方体还有什么特点? 生:12个边
师:你说的是哪?还是指一指吧。(生台前指)哦!他所说的在长方体中叫棱,那长方体有多少条棱?(12条)这些棱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两个面碰在一起就形成一条棱。
师: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学生低头看自己的长方体)说的很正确。还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体还有尖。
师:这是长方体的顶点。它有几个顶点呢?谁来指一指?(生上台边指边数)谁来评价一下她指的怎么样? 生:准确、有序。
师:评价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做什么事都有序。
师:谁能把刚才我们得出的长方体特征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相机板书所研究的长方体内容及特征。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追问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问的内容决定的,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这一环节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有深度的提问,都是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追问,可就在这简单中,我们看到了高老师利用合理追问把问题适当的向外延伸,由点到面,步步深入,拓宽问题的面,将学生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学生在借助实物初步了解长方体特征的同时,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利用生成巧设问,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师生双边活动,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并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做到“因材施问”,使课堂提问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还是高向辉老师的这节课,在学生依据立体实物对长方体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她又安排了动手操作环节。分组完成,每组都有学具,有的是塑料小棒和连接插头,有的是大小不同的塑料长、正方形。
要求:思考并讨论后小组合作(1)你们计划选择的材料数量?(2)材料的大小长短有什么考虑?(3)所选材料拼插时摆放在什么位置? 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合作,到时间后因学生个体差异、组际间差异有的组完成了,有的组没有完成,此时,高老师拿着两个半成品走到了讲台前。
师:(举着一个用面拼接的半成品,缺少前面和上面)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个半成品,需要补充哪些材料就成为一个长方体了?
生:再加一个前面和一个上面。师:什么样的前面? 生:和后面一样的面。
师:你来选一个。生走到老师处审视后拿出一个。你怎么就知道它和后面一样? 生:和后面比一下。师:怎么比?你来试试。(生上台演示重合比较)他的比较方法怎么样? 生:好。可以。能证明完全一样 „„
教师又选择了一个拼插的半成品框架(缺少一条棱),以同样的方法带学生进行了分析。
师: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的半成品,也有的组做成功了,哪个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成功的经验? 生:我们先来规划一下需用哪些材料,各需用多少,然后分工进行,最后把大家的拼装在一起。师:没成功的组,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做事之前要先规划。
师:相信你们今后做事一定会成功的。
此环节中,高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展示学生成功作品,再说一说面、棱、顶点数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利用半成品,让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再一次经历长方体拼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发现、印证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围绕目标妙设问,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妙问”。
一位教师讲三角形内角和,在认识完内角、内角和后几个孩子们很快就抢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是180度”。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我上奥数班学的;家长告诉我的;同学说的„„
当我听到这时心里很是紧张,真替这位老师捏了一把汗,孩子们这么熟练的就说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说不定他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了,老师还讲什么呢?这节课还要怎么继续呢?正在我替这位老师犯愁时,没想到这位老师很机智的将下面的问题。
师:那现在出问题了,你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了,那我还讲什么呢? 生:(沉思了一会)您可以讲一讲它为什么是180度。是谁发现的?
师:既然你们都是听说的,没动手实验过,现在这节课就给你们时间动手求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
课进行到这时,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这位老师真是高明,在我们都认为这节课无法进行的时候,老师一下子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顺势也就说出了自己的需要,老师能够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巧妙设问,因学定教,学生既然想知道怎样求证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那么老师就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想办法去求证。
这一节课的活跃局面,就在这一高效问题的统领下展开了。学生经过与同伴合作探究,用测量、撕拼、分割长正方形、画下来、折等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有条理的思考,还向学生渗透了数学中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推理,学生的转化思想、合情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这节课来看,新课标中提出的“四基、四能”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与落实,这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课堂设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77-02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数学本身逻辑性较强这一特点,把数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题材,寓思维训练于教学之中,关键在于在加强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思维全过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组织,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内容的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和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地实处。
一、加强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1.分析与综合要结合运用
分析与综合是系统的思维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素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又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2. 分析與综合相互依存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的,一般不会彼此孤立存在,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建立在具体合理的分析上。为此,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学生有了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起来势必容易些。综合能力提高了,分析能力就会强。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计算”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数的分解和组成;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们把它细分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等几个简单问题,并在逐一分析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合成知识体系,找出异同点,概括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用题教学,我们也经常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广泛应用题的结构,有条理、有依据、渐进式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注重分类与比较能力的训练
分类与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师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比较、整合,可使学生的认知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构成一个整体,获得结构性认知,从而达到思维的系列化。
如教学“百分数”时,教师指导学生把百分数的意义、性质、运算和应用分别进行归类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这样,把百分数的知识纳入分数系统中,使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由“泛化”走向“集中”,学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又如,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偶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正比例与反比例、侧面积与表面积等概念,唯有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确定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思维由“混乱”走向“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目的。
三、强化抽象与概括能力的提升
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水平,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实物。如通过数“5根小棒”、“5张桌子”、“5个人”等抽象出数字5;实物演示“火车过桥”的过程,抽象出文字表述的意思,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火车过桥所行路程就是桥长加车身的长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逐步抽象。如教学低年级“7加几”的加法中,教师先让学生在实物操作凑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到算式,抽象概括出先想7加几等于10,再将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去计算。 再引导学生寻求其它的算法。
3.形式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用字母公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等代数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就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思维训练的好途径。
4.增强表象。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地数、横着数、竖着数,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进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促进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发展
判断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过程离不开判断,思维的结果通常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知识判断的正误直接影响着思维的正确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尤为重要。
1.培养和提高学生判断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好训练材料,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完全判断概念、性质、公式等,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命题,多让学生进行举例验证或反驳,判断其是否正确。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判断的方法,如直观验证、利用计算、举出反例等。对于一些形式上相似却有着本质区别的知识,如a×(b+c)与a÷(b+c)、“求比值”与“化简比”等等,它们形式相似,极易混淆。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判断时应先与相关基础知识对照,找出其本质上的差别,以防误判。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推理,具备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如0乘任何数都得0、积的变化规律、分数基本性质、平均分、运算律等概念法则的学习,大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用归纳推理概括出各种运算律去进行简便运算,就属于演绎推理了。再如,通过“长方形面积=长×宽”,类比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12
一、要丰富儿童感性经验
思维是在进行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认识活动。思维的内容来自于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所以, 要想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各种实物教具以及幻灯片和投影片, 增强学生的感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把课堂放到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感知的地方, 甚至可以放开讲解内容, 进行参观访问和游览。
二、要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一) 要使学生形成基本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使学生形成基本概念的方法是变式和比较。变式就是将正例加以变化, 达到排除无关属性、突出有关属性的目的。比较就是让学生在两个正例与正例和反例之间进行对比, 发现要比较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下面就以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 说明变式和比较的具体应用。有些教师在讲述“方程”这个概念时, 举了“x+5=13”, “2x+4=28”这两个例子。而在判断“80=4x+16”是否是方程时, 有些学生就判断不出来了。这种例子,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 显然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应用变式教学, 缺乏比较。结果, 使一些学生把某些非本质属性当成了本质属性。正确的做法是, 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要点是判断方程的依据, 而不是看未知数在等号的左边, 还是在等号右边这个非本质属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出示形如“x+5=13”和“80=4x+16”的两种例子, 强调方程的本质属性, 有助于使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针对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的特点, 要教给学生利用直观材料进行思维的方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 讲分数含义时, 可利用实物和图形的演示引出分数的概念。教师要先使学生明确具体的操作过程, 然后, 组织学生进行画图和动手操作, 最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正确思维方法进行解题的能力。在学生借助直观图帮助思维的同时, 注意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 而不是停留或乱猜硬套, 或“依样画葫芦”,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 教师要适当开展思维形式的训练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 适当、合理地组织思维形式的训练。例如, 按三段论的不同格式进行演绎推理的训练, 从不同的材料、内容中进行归纳推理的训练。
(四)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练习题。例如:求2+8+14+20+26+32+38+44+50的和。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 这些数两端二数之和总是52, 一共有4个, 中间还存在一个26, 从而可得出52×4+26=234的答案, 这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题。由此, 可发现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酝酿、阐明和证实四个阶段。及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练习, 可以进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生操作活动训练与指导
(一)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发现新知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特点, 设计好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使学生按程序和方法操作, 可了解到知识的产生历程, 进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讲到“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画一个锐角、钝角、直角的三角形, 然后动手量出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具体度数, 标注在对应的角上。然后可以开展一个游戏活动:教师不看学生所画图形及标注的度数, 学生报两个角的度数, 教师报第三个角的度数。这个游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让学生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 试着拼合一下, 看看最终的结果。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 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操作, 如将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 再来算算各自的内角和。通过系列操作活动,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二) 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内化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关键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进而将知识真正内化为一种素养, 一种能力。比如讲“梯形面积”这个部分的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各自准备大小相同的两个梯形。课堂上可以引导他们先根据已学过的矩形、三角形等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具体可这样操作: (1) 观察手中的梯形图, 试着将其剪成已学过的图形, 学生很快会剪出矩形、三角形等; (2) 分别计算剪出来的图形的面积, 然后求和; (3) 分析剪出来的各个图形的长宽高与原梯形长宽高的关系。经过操作, 学生慢慢就会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个操作过程,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而且所学的知识还会很牢固。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 篇13
创造性思维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展示学生自我潜在能力时的创造力,对学生自己来说就好似初次全新活动实践。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同样,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随着创造教育的开展,最终要集中探索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志、创造思维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渗透创造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构建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对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期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利用数学教学优势实施创造教育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唤起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意志 教学情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1、创设兴趣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唤起他们强烈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红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只过了9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生日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2、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
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矛盾及时设疑,学生会感到疑惑,并且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如在教学毫米时,我创设矛盾环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跳绳长2(),一根铅笔长15(),一个硬币大约厚1()。前两题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厘米、米来填,而一个硬币用他们都不合适,这时我给了一个答案厘米。这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错了,硬币比1厘米还要小”。那到底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时出示正确答案“毫米”,由此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创设争论情境,激发批评性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
10、()20、()、30、()。让一位学生回答了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到底这样行得通吗?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好奇、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卡罗琳·原伯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也最愿意参与的一种学习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新课开始,利用游戏能激发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中穿插游戏,能延长学生注意的时间。如:在教学“9+几”时,进行抢答游戏,出示活动教具:转盘。用9加外面的数,指针一停,就站起来说出得数。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都集中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抢先说出得数。这样,课堂“活”起来了,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了无意注意,延长了有意注意的时间。
3、在课末尾进行游戏,能悟理益智。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到课的末尾设计了一个小商店游戏,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商品的交易,他们的兴趣很高,通过游戏,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交往能力。
(三)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的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的一道练习题:“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张桌子拼成的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很多学生都做成了32×2,在这样的情况我不急于批评他们和说出正确答案。我先让他们再小组里讨论,我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他们都喜欢我跟他们一起讨论,热情的让我到他们组听他们的想法,在倾听时我也会适当提示他们。在这样的良好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①5+5+5+5+5=
②7+7+7+7+7=
③8+8+8+8+4=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①、②,而完成③就有些困惑了。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列出7×4+4,教师给予肯定后,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简捷巧妙的解法,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发现得最早。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4×9,把4个8看成了8个4,在加上后面的4,就得9个4。有的同学列出了8×5-4,学生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8。还有的学生把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到每一个8中,列出了算式9×4。我不由得为学生鼓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教师的信任就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支撑,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相互讨论的时空,培养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创新,即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行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运用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等形式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活动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留时间、留空间给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一)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得到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40分钟都是老师再讲,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想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讨交流少;教师的活动占时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甚至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教师的每一句问话学生应该怎样回答,都要和教师预先设定的一模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其实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多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比如可以在练习课前,让学生自己出好题目,到课上就由小组解决。充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学生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1、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在《小火车》的教学中,我重视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判断正误”的思维过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学生很注意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涉及的信息较多,这说明学生的开放思维发展比较好,这也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基础。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如“一只大杯能倒满几只小杯”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可以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矛盾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创新火花常常闪现。
2、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待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出充分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同桌互提问题,你问我答,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显得非常活跃,智慧的火花随时迸发,可以说,交流是创造思维有力的催化剂。在学习连加混合运算时,提出了运用以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想想“118+104+92”可以怎样算的问题?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强调“已学过的知识”是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给他们思考、讨论的动力的同时,也提示学生要从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经验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在讨论的过程中,这种放松的状态使学生思维最活跃,这是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结果人人参与,主动建构知识,有的用笔算进行计算,有的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118+92+104=210+104=314,有的还会把三个数都看成100来算:100+100+100+18+4-8=300+18+4-8=322-8=314,这样学生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增强了渴望参与学习的动力。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三、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它一般都处于后半节课,也是学生精神最容易分散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练习有意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组织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并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在马琳老师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练习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
“小华体重30千克,小丽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教师让学生自己补充条件,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很大,让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学生思维非常积极,从不同角度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小丽的体重是小华的5/6”“小丽比小华轻1/6”“小丽的体重比小华的多1/5”“小华的体重是小丽的5/6”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训练,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敏捷性,长期下去,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二)设计数学开放题,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法 数学开放题,既没有现成的算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这样的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设计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创新
创新必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能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思维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充分让学生动脑思考
由于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作为教师的应该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
(二)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此可知,亲自参与、亲自操作实践是多么的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之后,学生掌握了如何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多少个?教师在这之后在提出新问题:你可以把这12个方块按照每4个一份,看看又能分成几份?这样学生对于同一个除法算式也有两种不同你意义:①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②把12每3个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创新了方法,学到了知识。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9-25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8-16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07-25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阶段性小结07-27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