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2024-08-09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共12篇)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篇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篇2

一、恰当运用变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系统构建

在教学领域,“变式”教学方法是学生确切掌握数学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背景下呈现数学对象的本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后,以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对于“垂直”这一数学概念,笔者呈现了如下一组图形,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对垂直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上述一组图形中,既有垂直的标准图形,也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改变,通过适当地变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在对正、反两方面的辨析中体会垂直概念的本质属性,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

二、深化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应变能力

入选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经过专家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在反复推敲中筛选出的最具典型性、科学性和功能性的习题。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使用好数学课本,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多元功能,避免就题论题。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例题的功能,用好每一道例题,才能对课本知识做进一步的深化,帮助学生在少而精的练习中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3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第7题:

(1)4.8÷0.1=____ 4.8×10=____

(2)5.4×0.1=____ 5.4÷10=____

(3)2.6×0.5=____ 2.6÷2= ___

(4)3.6÷0.5=____ 3.6×2=____

(5)1.5÷0.25=____1.5×4= ___

(6)8×0.25=____ 8÷4=____

这一组习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在运算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为了以后的简便计算和为六年级学习倒数知识做好铺垫,笔者对这一组习题进行了二次开发,即:

(1)对比下面每组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8×0.25=____8÷4=____

5.4×0.1=____ 5.4÷10=____

1.5÷0.25=____ 1.5×4=____

(2)运用你发现的规律,试着填写下列各题:

3.6÷0.5=3.6 □____= ____

2.6×0.5=2.6 □____= ____

(3)请你以更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0.255.7+0.25+4.3×4

通过习题的二次开发,使学生能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这样的练习设计更能注重实效,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合理迁移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产生思维定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消极的、错误的思维定式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旧定式做到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避免知识的生搬硬套,只有懂得变通,才能消除学生的消极定式。

例如:一个数是18,比另一个数多3。请问另一个数是多少?有学生认为是:18+3=21.

一个数是18,比另一个数少3,请问另一个数 是多少 ? 有学生认 为是 :18-3=15.

上述现象,是学生在学过比较简单的整数相加、相减的基础上产生的消极定式,简单的定式为“多就加、少就减”,也就导致了上述的解题错误。可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数学的本质理解不透,仅凭一时的主观臆断,往往就会受原有知识经验的限制,造成判断失误或解错题。只有突破老框框,开拓解题思路,才能摆脱定式思维的约束有所创造。

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08-01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开发智力、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实践操作等一般能力外,还要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一、口算能力及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其他计算的基础,口算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有效减少笔算的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每天布置10道左右的口算题。口算题以乘除法运算为主,并适度地添加一些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题目,以听算、心算和试算的方式进行,题目的难度做到难易结合。

在每天教学开始前,花几分钟时间出一些口算题考一下学生们的口算能力。例如:25×4=;5÷8=;125×8=;90÷5=……等等,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按座位顺序依次出题回答,对于反应快的给予表扬。这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其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过程中,若能合理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掌握一些运算技巧,经常会让计算变得更加简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例如:十几乘十几(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13×11=?,简便解法,1×1=1,3+1=4,3×1=3,结果为13×11=143;25×9×8=?利用交换率将其转换为(25×8)×9=200×9=180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果。还有很多这样的运算法则及技巧,若能很好的运用,这将对于提高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估算意识及估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里不靠估算,我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无需说出,甚至不可能算出它的准确数,而只要说出或算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表明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小学就应该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而且对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教师应加强估算教学的认识,体会到估算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估算教学,对估算的教学内容安排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估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目标,即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是精确计算。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在教学中要创设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可行性,如:在购物前必须要顾及一下带钱的多少或考虑带的钱够不够。让学生从心灵上感受到估算的价值和魅力,逐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

三、发现问题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②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③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产生问题。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数:33、36、3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接着出示另一组数:23、26、2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就是个位上的数是3、6、9?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肯定会引发想探究的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和什么有关系?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四、参与意识及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让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哪种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与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会茹.加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1,

[2] 朱汝芳.浅谈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谈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篇4

本周四我在学校组织一场口算比赛,第一轮标准时间为10分钟(50到口算题),提前完成的在得分的基础上加上赢得的时间差,超过10分钟的在得分基础上减去超出的时间。第二轮计时口算,时间为五分钟,50道适合本年级的简单的口算题。比赛开始了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竟然手在发抖不能写字;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口算的意义何在,一直在进行着笔算;有一部分同学在题目上奋笔疾书;可想而知结果肯定相差甚多了。在第一轮的比赛中有的同学只用了6分钟完成了全部题目,而有的却用了近13分钟的时间;在第二轮的比赛中,同样题量和难度有的同学只用了2分25秒完成了题目二有的同学5分钟后还有至少7道题未完。

从全校整体成绩看,一二年级领先,五六年级居中,三四年级稍差。从学生答卷来看我发现有几个原因:

(1)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很差,导致不能正常发挥。

(2)在口算中出现了能简算学生不能灵活解答。

(3)学生从低年级的口算能力就很差,到了中高年级不能适应口算,必须动笔。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论文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机能力

计算能力属于小学数学必要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小学数学成绩高低,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是,到底要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计算训练以及学习活动中,进而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1]。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兴趣的教学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小学生因其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且还喜欢动手,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加减法竞赛活动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操作实践能力。(2)除了上一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进而就能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小明有9个苹果,他想分给妹妹和弟弟一份,你们觉得一人几个苹果才公平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加强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口算能力训练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听算、卡片计算、课件计算等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除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采用听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回顾,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除此之外,笔算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规律相关知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将其更好地应用计算过程中,从而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2]。在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笔算的方式与技巧。最后,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估算以及简算能力,这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这些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推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

三、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失误、粗心等现象所造成的计算错误,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一样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并且正确的计算习惯,具体措施如下:(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等计算习惯,长期以往下去,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回出现字迹模糊、粗心失误等问题,从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次进行审题,以此来让学生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长久下去学生计算习惯也会更加良好,进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3)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习惯[3]。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学生对自我结果的检查,通过验算检查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计算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数学成绩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小作家选刊,(24).

[2]乌图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研究[J].俪人:教师,(1):56-56.

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创新平台。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面做出积极调整。首先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那课堂就应该是一个质疑、讨论、交流、争辩的地方,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自由度较高的、宽松的、公平的,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参与实践活动。课下辅导和作业处置,也要有良好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特别是好问,学生不愿意主动请教老师,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有拆除师生之间的防火墙,创新意识建立才会成为可能。

2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2.1问题设置的巧妙性

数学教学不是“告诉”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产生疑问,在对疑惑的探究过程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数学问题的优化设置。要用巧妙的设置串联课堂环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会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2.2问题设置的原则性

问题巧妙设置不是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的,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是对教材的解读要对路。教师对教材要吃透,提出的问题才有针对性,要将问题的实现思路设计清楚,找准切入点。其次是要对学生实际有切实了解。学生层次不一样,基础有差异,课堂行为习惯也有不同,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再设计问题,就会多一些针对性。最后是问题要有梯度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问题的梯度性。问题不是孤立的,要形成系列,让学生建立问题概念,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就要体现一个梯度层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占领问题制高点,形成创新能力。

2.3问题设置的改革性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以往教学最常见的教学现象,好像教师的任务就是制造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成天经地义,这其实是古板的教条的做法。教学问题来源于教材,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对教材对教师教学行为也有自己的理解,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要想办法体现其主体的地位。在学习问题设置时,就要考虑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制造者之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3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学生创新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采用,学习效果相当不错。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对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3.1科学安排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鼓励学生要在小组这个集体中,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参与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实践活动中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这本来就是非常老旧的学习模式,之所以还要提倡这种方式,是因为现实教学对小组学习产生更多的依赖,现在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2小组角色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关键角色的关键作用。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一个总体控制者,不仅要设置任务,监督实施过程,还要注意及时调整,甚至参与小组讨论学习之中,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其次是小组负责人的角色定位。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创新效果,与这个小组负责人不无关系。要选定有组织能力、敢于创新、有指挥特长的学生担任这个重要职责。

3.3体现全员参与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注意去形式化,小组学习不是做样子给人看的,要想搞得扎实有成效,就要在组织操作过程中,落实具体任务完成具体指标,特别是要注意体现每一个人的角色作用。

4强化双基训练力度,延伸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所以,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时,还是要打好数学基础,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做铺垫,创新什么都会是空中楼阁,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加强双基训练力度,就是要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系统掌握水平。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和搞好双基训练应该是同步的,教师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就要渗透创新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系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对数学知识技能学习又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双基训练是延伸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5继续素质教育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展开,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归纳、类比、猜想、判断等学习手段,都渗透着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切实的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更多启迪。数学学习的最终归宿并不是应试,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不仅仅是单纯解决数学题目,而是要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实践活动获得超越数学应试的能力,如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建立才是真正的素质培育。因此,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其实是对人的整体塑造,是为适应未来社会适应世界发展做奠基。

6结语

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每个学生总是会把自己的一些见解、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 并且通过这些生活经验和先前的学习来建构新的知识。先前的见解、经验其实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 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模型、提出不同的见解之后就是学生学习的契机。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抓住学习的契机, 才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 使学生学会反思。因此, 在学习新知识前,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的经验, 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 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学习。

如教学《梯形面积》时, 我让学生先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展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全部过程, 让学生清晰地再现探究的过程。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归纳总结出推导这两个公式的共同特点是运用拼凑、剪拼等方法把要学习的新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找到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自己设想并动手操作, 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或者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分别计算出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再合并求出梯形的面积。甚至有的学生会通过从梯形的中位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小梯形, 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就是这样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 不仅回顾了旧知, 更使学生认识到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巧妙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 我不仅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还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创设起疑情境, 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创设起疑的情境就是要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 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从而产生内驱力, 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 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如教学应用题:有一条公路长800米, 要在公路的两旁种树 (公路的两端都要种树) , 要求每间隔16米种一棵树, 请你算一算, 需要准备多少棵树?很多同学很快地解答出来:800÷16×2=100 (棵) 。我要求学生说理, 学生们充满自信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 我要求学生再次审题, 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并示意学生画图帮助, 学生通过再审题、画图、讨论后, 终于发现了此题隐藏的另一个问题:当公路两旁都种上一棵树时, 需要准备的树就是102棵。这时, 我引导学生反思:“你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克服?”有的同学回答:“我审题不清、不够全面, 今后要认真地审题。”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更简单、形象。”……学生身边真实的情景, 看似非常简单却暗藏“杀机”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尝到了一丝苦涩, 正是在这种教师创造的“逆境”中, 推动了学生反思的动力, 获得了正确的解题策略, 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三、在辨析错误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 只满足于结论, 而对于过程缺乏深入的思考, 往往只是一知半解, 对于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或者是审题时、解决问题时粗心大意, 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能回避, 更不能武断制止, 而要把它当成一种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调整、自我解决。因此, 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 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 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 理解基本概念, 自觉地检验结果,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19-01

一、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方法,当然针对小学生,问题应该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

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学校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个动画,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拼合法”,有的说用“割补法”,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收到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的态度,对于知识的体会、领悟,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从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上,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与探究,未能较好地将知识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方法暴露出来,即使有应用,也只是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对问题的一题一解、一招一式的个别解决。反映到教学思想上,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解题、轻思路,重知识、轻思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具体到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展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有三个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材,与此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三种思维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科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将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从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方法,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束缚,能从事物的反面、联系、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首先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若按传统的思维方法,一步一步的推导,将费时费力。但若采用列表的方式逆推,就可以很容易的求出各桶原有的油。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思维方法,经常进行此种思维方法的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纵横联系法。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启发或提示。这种思维方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三是多维发散法。它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对单一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去寻求与探索和发展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和结论的开放式思维。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提出解题思路,这为学生大胆推广旧知、引申旧知,进而发现新规律,得出新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发散训练,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康宝琴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吉林教育》 2008 第16期

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教师恰当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思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图表、教具、幻灯、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能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情境。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有一大部分学生不爱提问题,甚至不愿意回答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感觉作业负担重,忙着完成作业,不善于发现问题;有些学生思想保守,怕老师和学生笑他,不愿提问题;有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不敢提问题;有些教师实行“满堂灌”,学生没有时间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学生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情境和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有机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我能力、思想、理念的一种正确估计、积极肯定和激励的内驱动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生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自我欣赏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给班里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要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我班里一名女生,数学学得不好,在上小学时数学就经常不及格,到了初中后,仍然如此,课下我和她交流了几次,发现她其实基础并不差,只是因为缺乏自信,失去了进取心。当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在课堂上,我就经常提问她,回答对了就及时表扬她,如果回答错了,我就表扬她能大胆地回答问题就是好样的,然后逐步往正确的思路上引导,这样,该生慢慢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数学成绩不断提高,并且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无法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探索、提问、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出创新的潜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相当抽象的,是用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用我们的双手摸不到的东西,我们教师仅仅靠口头的描述是无法让学生完全理解的,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时,我们就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创设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由抽象变形象,由枯燥变乐趣,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难度适中,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强烈的兴趣,学生因兴趣而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几何图形,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图形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篇10

目: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究

作者姓名:刘雨明

单 位: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两河乡白水小学

电 话:***

邮 编:541516 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究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两河乡白水小学

刘雨明

【内容摘要】目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联系实际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满堂灌”,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这个方面的做了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三个实际做法和体会介绍给业内同仁,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价值 教学效果 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能对所学的知识便于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并能形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 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1: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电脑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

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教师又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 这时,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这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

这样,学生们都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状态中。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释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还应在教学中把学生引 入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来,即要善于启发学生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要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例2:在学完“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站成一横排准备原地不动做投沙包投中有奖的游戏。

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 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

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应该大家围着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站成一个纵队。当前面的一个同学投完后,后边的人再过来投,这样每个同学投沙包的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的公平性。”

这个这个教学例子说明,设计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在实际中的恰到好处地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自然地联系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对所学过的新知识无形中就起到了复习、巩固和应用的效果。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会得更深刻也更牢固。可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这对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很有帮助的。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中处处都有,“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数学教育资源,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给人们的生活和切身利益造成很大影响的实质上是有关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这需要老师的视野开阔,跳出书本之外去寻找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和线索。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对学生重新去认识数学的重大作用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很有好处。因为老师把书本里要学到的知识生活中拿到的现实问题中来证实数学的重要作用,学生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吧数学的的学习当做是既是有趣的活动也是很神圣的事情了。我在数学中的平均数的教学中就引进了一个很现实的股票买卖中利用平均数方法给股票合理定价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例3: 为了在下周很好地开展平均数的教学,我在一个周五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社会调查任务,以作为平均数教学中的引入话题和课程内容的教学铺垫。

我提出的调查任务是:

“调查中国股民炒能股挣钱的有百分之多少?赔钱的有百分之多少?”

学生们经过双休日的调查活动或上网了解,都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调查结果,课堂上学生都做了踊跃地回答。有的说中国股民炒股赔钱的人占70%以上,有的还说他调查的结果有90%以上,还有的同学说,他问过的炒股的一些人个个都是赔钱的。

趁热打铁,我引入了平均数的课题。我说,炒股为什么赔钱呢,这实际就是没学好平均数或者学了也不会用的原因。这堂课我们就利 用平均数来给股票的买卖价格合理定价。我敢保证,谁学了平均数并且能在炒股票中应用,炒股就不会是赔钱的。于是,我把搜集来的较早时期的股票价格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求出这阶段的每日平均涨幅和平均降幅,又让学生用计算出的平均涨幅和平均降幅定价去买卖以后一段时期的股票,结果得到了证实,股票是挣钱的,这反映了平均数是能够代表数量变化的一般规律的道理。学生们在这个事实面前都非常信服。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做股票赔钱就是数学没学好或学好了也不会怎样用的缘故,我们应该遇到实际问题要学会应用数学知识。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确实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作用和大有用武之地,以后更加地重视起数学的学习了。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给他们打下一个扎实的数学功底,更重要的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养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素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研意识。陶行知说得好:“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安排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加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思维能力;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24-01

搞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計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

二、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设计多种练习形式。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3、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4、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四、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篇12

一、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自学过程中,如果只给学生布置自学的内容,而忽视教师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在初始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过程中, 学生学会动手圈画知识要点,多问“为什么”,反复强化形成意识. 同时教师出示启发性提示,学生从课堂自学迁移到课前自学,从而形成经验,为探求新知作辅垫.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1)怎样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3)还有其他方法吗? 让学生将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对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

其次是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 展现出数学丰富的美感,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 辩论美等.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手段.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积极地主动地探求新知,以提高自学能力.

最后是让学生自主探究. 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相信学生, 给他们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又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时 ,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 “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离不开阅读数学文本,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数学阅读的作用不可忽视.

1. 重视数学阅读的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拥有数学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有些教师在课上讲得很精彩,重难点突破方法恰当,却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阅读文本、分析题意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很重要.

2. 明确数学阅读的内容. 第一 ,概念 、定义 、公式的阅读 . 数学语言比较抽象,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经过教师的 “ 加工处理 ”, 学生容易理解 , 但真正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融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将概念、定义、公式反复咀嚼,准确理解,排疑解难,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最后形成能力. 第二,“读一读”“你知道吗! ”“综合运用” 等的阅读. 不同的教学内容, 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 针对新教材中有“读一读”“你知道吗! ”“综合运用”等课后阅读材料,首先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读. 其次从拓宽知识的角度去读, 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读图,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弄清算理,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我的做法有以下三点.

(1)注重观察. 通过观察 ,让学生感知事物数量特征 ;

(2)注重语言描述. 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 ,反复练习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3)注重方法指导 :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先引导学生读图,再读文字,了解图中信息,分析已知的 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说出图意,理清图文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3. 安排好数学阅读的时间. 阅读需要时间 , 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包括两个部分(课内、课外),当前课内用于阅读的时间少,课外又被大量的习题、试卷包围. 因此,教师可刻意安排每天二十分钟用于数学阅读,形成阅读大环境,养成良好的学风.

三、注重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等新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就是活动课,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的活动.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 是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 要让每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首先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与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爱因斯坦指出:“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教学情境的创设, 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好奇心.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围绕既定的知识点,具有科学性、探索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次是开展活动. 教学课应是活动课,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 教学课应尽量创设让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探索.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合作的快乐. 我的做法就是采用“组内合作交流”和“组与组之间竞争交流”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质疑.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上一篇:昌乐二中自主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下一篇:技术服务合同签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