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2024-07-16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精选12篇)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篇1

预习, 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能够主动学习,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预习指导, 给他们一个思路, 让学生根据预习作业的要求来看书思考, 在有指导的状态下完成对新课的预习学习。

一、预习作业的可操作性

预习作业, 其实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指导, 那么要想学生能够较好的去完成这个作业, 首要的一点必须是可操作的, 作业简洁清楚, 学生容易做到。比如, 设计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预习作业:

认真阅读课本第16、17页。 (1) 回忆线段的特征:线段是 (%%) 的, 有 (%%) 个端点。画一条线段:%% (2) 怎样得到一条射线?试着画一条射线:%% (3) 怎样得到一条直线?试着画一条直线:%% (4) 线段、射线和直线相比, 有什么不同?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5) 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

二、预习作业的指导性

对于预习, 在最初接触的时候, 学生还是懵懵懂懂的, 不会自主学习。就只是简单的看书, 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 光看了个皮毛,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方向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能够寻叶觅根。比如, 设计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的预习作业:

你能行:开动脑筋, 你一定能表示出下面的分数。

1.请你用一张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是圆形的纸片, 折一折, 涂一涂, 表示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说一说, 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四分之一的?

2.这个预习作业的设计, 充分体现了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过程, 而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性则是非常重要的。在做的过程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中的要求逐步操作, 从而有效地理解几分之一的进一步延伸。由之前认识的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 寻找到本质的内涵。

三、预习作业的层次性

因为是预习, 还没有直接去学习新知, 那么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 应当呈现出一定的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此基础上, 有层次的设计相应的习题, 再对照阅读课本, 结合预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 设计四年级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预习作业: (1) 认真阅读书上第56页的内容。 (2) 认真观察28+17=17+28, 在下面再写出三道这样的等式。 (3) 观察上面几道等式, 你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4) 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5) 认真阅读书上第57页的内容。 (6) 算一算, 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28+17) +23○28+ (17+23) (45+25) +13○45+ (25+13) (7) 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 再比较这三组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8) 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9) 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填在后面的括号里。82+0=0+82 (%%) (47+30) +8=47+ (30+8) (%%) (84+68) +32=84+ (68+32) (%%) (75+48) +25= (75+25) +48 (%%)

这样的预习作业, 则是让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 逐步接触到新知的内容, 从自己尝试去表示出交换律, 到运用交换律,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学习呈现出较分明的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 不断自我挑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肯定, 兴趣高涨, 效率很高, 学得轻松而快乐。

四、预习作业的延伸性

预习作业也有要延伸的吗?我以为是有的。不是要延伸下节新课的内容, 而是延伸至将要进入的课堂。

比如, 设计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预习作业:

预习指导: (1) 估一估:420÷30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 算一算:先用竖式计算420÷30, 再验算。 (3) 看一看:阅读课本第3页的例题。

五、预习中, 你遇到哪些困难?还有哪些疑惑, 记下来

在预习时,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解决预习作业中的所有问题,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预习而透彻掌握新课的知识。预习时, 应是允许学生存在错误, 记录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或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以及自己的困惑。这些错误、难题以及困惑将延伸至新课的学习中, 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时呈现出来, 全班共同解决。在辨析纠错、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其他学生的能力也得以锻炼展示, 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也得以更好的体现,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摘要:预习, 是一种较好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背后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思考与努力。如何设计预习作业?怎样才能发挥出它最好的效应?怎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学习?这些思考将促使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预习,可操作,指导性,层次性,延伸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篇2

一、课前做一做。

有些知识光靠“看”,学生还是不易弄懂,必须亲手做一做,动一动手,才能了解知识的内涵。如预习“圆柱的表面积”一课,让学生除“看”外,再动手做一个圆柱体,以更好的理解概念定理。

二、课前看一看。

看,是预习的一种基本形式,首先要看内容,包括学习的课题、主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都要弄清楚;其次要归纳这部分知识的规律,弄清楚这些规律的推导过程。

三、课前画一画。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预习时还应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通过画,才能了解知识网络,辨别知识发展走向,加深理解又巩固新知识。

四、课前练一练。

通晓教材以后,学生可以在课前练一练课后的习题。通过练习,检查自己看懂多少知识,弄不清的地方应作上记号,以备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或请教同学。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的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指导;必要性;措施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前预习,它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地对新知识进行摸索,并且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找学习新知识的技能与方法,增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增强自己的自律能力,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促使其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预习效果的措施

1.做好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

小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社会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之知识储备有限、思维逻辑能力发展还不健全等原因,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课前预习,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并且,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学生很可能会因缺乏兴趣,或者感觉困难,而没有对此付之行动。所以,教师在为小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1)教师要对教材以及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究,同时结合班级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加强课前预习。(2)教师要对预习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设定。比如,小学生预习的方法与步骤,怎样进行预习等,都需要让小学生明确,从而方便小学生回家自觉进行预习。例如,教师在讲一年级上册的“比一比”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寻找工具,对一些指定的物品,如桌子、电视等进行测量。对于一些不会进行预习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定方法与步骤,经过长期的训练,从而教会其自觉完成预习工作。

2.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工作

很多小学生虽然有意识要去完成教师的预习作业,但却找不到预习的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会预习。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小学生预习的指导:(1)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提炼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对要讲的内容进行阅读,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将其记录。(2)学生在自己预习完以后,让其自己将导学部分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检验。例如,教师在讲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的内容,然后让其自己寻找认为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再让学生将自己对导读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查看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情况,从而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3.做好课前预习的检查工作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促进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都是使用抽查、提问等方式进行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为其设定不同的预习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前预习对于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引,从而增强小学生预习的效果,从而提升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篇4

一、预习的意义

1.预习是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研读和了解, 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是教师权力下放的一种表现, 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一个环节。

2.预习时学生可以发现很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对这些地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记录下来等到教师授课时重点听讲, 可以加深对这些难点的印象, 学习效果会比较明显。而且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课时就会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 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 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3.其实, 在课堂的40分钟, 一般都是充斥着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讨论, 还有提问、练习等环节, 学生很少有自己研读课本的机会。因此, 我们引导学生预习, 可以让学生更多的研读课本, 对课本进行细嚼慢咽, 反复思考, 他们能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一来, 其自学能力也会随着研读课本、反复思考而得以提升。

4.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 如果没有预习这个环节, 我们上来就讲课, 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理解能力, 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预习,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质疑, 带着自己的质疑和问题走进课堂, 可以更有针对性,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质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1.有针对地安排预习作业

虽然我们要求学生预习, 但是仍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预习, 不知道从哪下手。因此教师就要多做具体要求,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 要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比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布置的预习作业可以是这样的: (1) 我们本节课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 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新知识? (3) 通过预习, 你发现了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4) 对于课本中这些知识点或者例题, 你是否有不同的想法?同时, 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 我们要安排不同的预习作业, 比如“数与代数”的概念类的教材应重点布置一些阅读理解的预习作业, 而像“数的运算”这一计算类的教材应重点布置一些练习题的预习作业, “探索规律”则应布置一些实验操作动手的预习作业,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 预习作业的内容也不相同。

2.利用导学稿指导学生预习

导学稿是教师教学、学生预习的辅助工具, 用好导学稿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预习。如在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相关内容时, 我在导学稿上下足了功夫, 导学稿是这样设计的: (见附表) 。

这样一来, 学生如何预习, 教师如何教, 都一目了然, 预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3.家长监督预习

很多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只是简单应付教师, 并没有用心做, 甚至没有真正的去预习。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这方面家长就应起到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在学生预习完以后, 家长应签名, 签署孩子的预习内容、预习的日期和家长姓名。有了家长把第一道关, 我们检查所花费的时间就相对少多了, 而且效果也更好。要做到这一点, 与家长的沟通很重要。其实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管孩子, 而是不知怎样管。因为不知道如何去监督, 造成学生“钻空子”:家长签了名, 教师就以为学生的预习任务都完成了, 其实这些预习任务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于是, 我们要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校讯通等形式不断与家长沟通, 告诉家长如何监督学生预习, 并在每次预习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告诉家长老师的预习要求、预习步骤、检查方法等, 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时, 就会很自然、有序、高效。

三、结语

预习是课堂的延伸, 提高的是40分钟的课堂效率。预习更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以便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的,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 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摘要:学习新知识之前, 如果经过系统的、科学有效的预习, 则会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知识, 更容易提高新课的授课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 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参考文献

[1]尹爱梅.预习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 2010 (04) .

[2]谢根菊.小学数学预习提纲设计的几点思考[J].考试:教研, 2010 (08) .

[3]李海燕.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 2010 (19) .

[4]施玉婷.小学数学预习指导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4) .

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体会 篇5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预”就是预习了。叶圣陶先生对预习是这样论述的:“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申度之类,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导。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动天君。”既然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呢?在此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预习要及时

及时预习是前提。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所以,预习不及时的话,那就失去了意义。

预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例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可以运用老师平时教给的方法或者运用工具书等去理解。扫清阅读障碍后再根据老师教给的分段方法理请文章脉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要求要明确

明确预习要求是基础。如果教师不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预习,很多学生也只是草率地把课文游览一遍,就算是预习了。这样的预习收效甚微。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能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设计明确的预习提纲,使预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在设计预习提纲时,有以下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首先,预习提纲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安排由易到难地预习,循序渐进地突破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

其次,预习提纲要尊重差异,分层设计。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生字不会查,不知文章在讲什么。根据这个现象,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教师把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的。人人都有思考和练习的机会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随着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的提高,就能循序渐进地缩短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距离。

最后,预习提纲要抓住重点,适当归类。教师编写预习提纲要注意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预习的“清一色”和简单地流于形式。在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前,教师本身要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抓住教学重难点,从而使预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学的方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安排都会有它们的共性,因此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归类总结,把厚厚的课本读薄。

(三)阅读要强化

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阅读也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通课文。“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阶段——边思边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指导学带着问题读书。例如,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整体感知,提示学生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从而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阶段——精读妙处。课文中心往往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会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反复阅读精妙的重点词句,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

(四)知识要积累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单靠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前预习突破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的束缚,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丰富多彩。在预习中学生能根据课文中给出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知识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这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落实具体的预习方法指导是重点

1.让学生掌握一般性预习——“五步预习法”。面对一篇篇课文,从哪里着手预习?有哪些步骤?就单篇课文学习的一般过程而言,可以让学生掌握“五步预习法”。第一步:“看导读”,明确要求,抓住重点。第二步:“读一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三步:“查一查”,查工具书,理解字词。第四步:“想一想”,瞻前顾后,思考质疑。第五步:重点朗读,反复吟诵,可收到顿悟的效果。以上五步,不一定截然分开,在预习中可灵活掌握。完成这些步骤,对预习课文必有好处。

2.特殊性预习六法。特殊性预习法是指读不同类型文章所采取的独特的方法,是相对“常规性预习法”而言的。“常规学法”是基础,“特殊学法”是发展。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能根据课文的某一特点进行预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四素”“六句”法。对于初学记叙文的学生,让他们在预习课文中找出

记叙文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进一步要求从事情经过的记叙中,抓住主要的句子,分别从表述动作、听觉、视觉、感觉、心理和言语行为等方面加以理解,从而了解记叙脉络。

(2)实验演示法。教材中有些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学生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填表法。有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分门别类,条理很清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训练重点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预习填写。表填好了,课文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

(4)情境法。教学童话、寓言、故事以及状物写景之类课文,可以通过游戏、演唱、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预先感触有关的情和景,激发兴趣,丰富感知,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意向活动。由于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内容又与课文印证相关,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学法的启迪。

(5)图示法。提示学生找寻或查看有关图片资料。如预习《长城》、《颐和园》、《南京长江大桥》等课文,可让学生找有关介绍它们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初步感知宏伟建筑的壮丽。

(6)审题法。有人把文章的题目比作“窗口”或“眼睛”。我们预习课文抓住题目来理解,就可以“破窗而入”,“看到灵魂了”。学会审题是读懂课文的基本功。预习中审清题意,自读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就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抓“题”预习,可以通过质疑、分析、抓题眼、联系比较等方法入手。

三、有一定的指导策略是关键

1.预习进度应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程序。

2.预习内容要精心设计,符合“四性”原则,即:①针对性原则;②趣味性原则;③操作性原则;④可接受性原则。

四、及时反馈评价是保障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有布置,就要有督促检查。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明确在老师点拨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可在预习中进行,亦可在讲读中有机穿插进行;检查后要对预习情况进行讲评,讲评中以鼓励为主,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下次的预习。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评价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综合上述,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因此,预习这个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大力强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实效化

G623.5

一、小学数学课堂预习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课前的预习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以质疑、期待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注力。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讲授也能够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有效检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前的预习中来,使课堂气氛融洽,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未知的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无形之中

就能加快对知识的吸收速度和程度,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特别是一些基础知

识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提前预习可以让其面对新知时不至于产生害怕、恐慌等心理,有利于其学习新知及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前预习

(一)有梯度地布置预习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课前预习,自然是不行的。在数学课前预习的布置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悄悄在心里划分,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预习的要求做到分层次,在预习的提纲中呈现出必须预习和选择预习的内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有事可做。再次是将预习结果分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习比较吃力的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体会到预习的好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前预习不能忽略个体的因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我会把预习分成必选题、选预题和探究题。必选题是对每位同学的要求。这类题型与旧知识紧密联系,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认真读两遍书都能做上。选预题带有一定的诱发性,又具有难度,这类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预习要求;探究题是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钻研探究的预习题,这种题一般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这样的预习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通过课前预习都能在上新课时有话说、让每一个孩子在预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也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二)提高預习的针对性

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学生很有可能要通过汲取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更好地完

成教师设定的预习要求和目标。如果学生和教师对课外内容的控制出现问题,

就会使得课前预习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活

动时,要明确课前预习活动与课外内容之间的关系,要多选择可以活跃学生思

维的课外内容,尽最大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前,可以要求学生这样预习:1.首先找到课本对应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划下来,多看几遍,看看是否能够理解,然后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周边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然后记下来。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会了就标上对号,不会就标上问号。4.书本上的“想想做做”你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重点学习的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这样坚持下去,到了后期,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预习了。可见,只有控制好课外内容的范围,多选择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的课外内容,才能最大化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并且,教师要注意控制课外内容,如果课外内容设定过宽,就有可能出现“模糊焦点”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消化知识

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

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例如对“约数和倍数”的理解,课本上只有一句话:“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就把a叫做b的倍数,就把b叫做a的约数.”学生就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6能被2整除,6就是2的倍数,2就是6的约数;15能被5整除,10就是5的倍数,5就是10的约数等。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

2. 动手实践、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1.老师考查。在课上用二、三分钟检测一下学生的预习效果,或是将学生的预习作业收上来改,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给予激励与评价,也可以评出较为优秀的预习作业。

2.学生交流。课前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遇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共同探讨出正确的方法,学生互相帮助,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是他们中最进步的孩子,有时发现他们的讲解并不逊色于老师,通过他们的互相督促更有助于他们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永发.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与引导[J].教育:教学科研,2014(4):27-27.

中学数学课前预习指导浅析 篇7

一、确立预习意识, 将课前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传统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往往是课堂45分钟, 所以我们常说, 向45分钟要效率.其实, 学生的学习并不完全局限于课堂之中, 要使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们应将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向前延伸, 即指导学生开展课前的预习;向后拓展, 即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使整体教学活动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三个基本环节, 三个基本环节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样课前预习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教学规程.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数学学习的预习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 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预习, 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细化可分为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 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各导, 对学生的智力提出严峻的挑战.通过课前预习, 充分做好接受新知的已有经验准备与心理准备, 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使整体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 确保听课思维状态与课堂教学进程同步.尽管在预习中会存在一些知识点不能掌握的情况, 但由于都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有了初步印象, 再经过课中老师的讲解、分析, 必然使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确保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通过预习, 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因此,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针对预习是一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的特点, 我们应将预习作为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课前预习, 养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中听讲, 检验预习成效, 通过教学对话与互动, 实现思维的交锋与视角融合.坚持课前预习, 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是通过预习, 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人们常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前预习中, 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 学习必然存在一些困惑, 这时, 让学生在问题提出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 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预习方法, 将课前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进行有效课前预设的关键,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关注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精心设计预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应事先设计好引导学生预习的提纲, 我们一般称之为预学案.在进行预学案的设计时, 我们要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出发, 遵循数学思维规律, 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 内容具体, 要求得当.

二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围绕预习案要求, 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对于概念的预习, 要求达到能叙述、会判断, 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如预习“映射”这一概念时, 通过叙述首先认识到映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 要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一个映射, 必对概念“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按对应法则f,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做更深层次的了解, 明确概念的外延;“一对一、多对一”这两种特殊的对应, 至此就能举出一些映射和不是映射的例子, 完成认识这一概念的全过程.对定理、公式的预习, 要达到能分清条件结论, 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 了解推证过程和应用.如预习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时, 首先分清“在三角形中”这个前提, 明确结论“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 转化为数学语言, 其推证过程是以直角三角形为特例、平面向量为工具得到结论.对例题、习题的预习仍要明确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得到此结论必备的理论论据, 然后看题设与这一理论依据有何相同与不同, 不同时又如何对题设条件进行转化, 同时还要明确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书写格式, 以利于课堂上质疑问难.

三是做好预习自我小结.学生预习后, 要指导学生小结预习结果.比如, 可以让学生写出教材上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列出全书章节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对于例题, 在书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 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 体现编者选例意图;对例题条件、结论变化, 由特殊向一般转化, 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 纵向发展.

三、关注预习评价, 将课前预习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起点

将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基础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关注对学生预习情况的评价, 课前预习的结果应作为课堂的教学起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习评价工作:

一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对照教师下发的预学案要求, 逐条进行分析, 让学生自问教学中的基本概念能否清楚地复述出来, 定理、法则是否较好地理解, 在预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本课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能否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等.

二是教师讲课之前, 要将学生的预学案全批全阅, 课前还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联系, 明确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课前提问、预习展示等方式, 教师要弄清楚学生预习的情况, 对一些学生预习中就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作进一步的讲解.在弄清楚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后, 再进行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 突出学习重点, 突破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学有所思, 思有所疑, 疑有所得.

浅谈初中数学预习的方法指导 篇8

一、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要求.不能一味地说“把课本××节预习一下”, 这对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说, 由于没有一定的预习经验, 又对预习的内容比较陌生, 因此不能有质量地完成预习内容, 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预习目标.

我觉得初中数学知识的预习, 应在通览整节课的内容后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出并画下当节知识点, 做到熟记基本概念、法则;二是根据课本中的“操作”、“探索”“思考”、“讨论”的提示, 认真进行实践, 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三是着重研读例题, 结合新授知识能仿例题做练习, 从例题中寻找当节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四是标注疑点, 提出问题.在预习自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都有不解之处, 而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去一味地钻研, 疑难之处恰是需要教师解惑之处, 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让全体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学生有了问题, 课堂学习才会有目标、有效率;学生质疑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预习案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保障

对于学生的预习, 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案.预习案的设计应体现当节知识点或习题的练习提示, 并且要使出示的提示环环相扣, 问题呈递进式逐步推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当节课的内容, 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理解方式等方面对问题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课本, 系统把握当节课的知识体系;问题应简单明确, 紧扣课本中的“操作”“讨论”“思考”, 以便学生在预习时能理解基本概念, 能深入思考、加深记忆.

教师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预习案, 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 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学;同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就有内容、有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参照学生课前学习指导, 有针对性地教学, 这样简化了课堂环节, 增大了学生的训练时间, 提高了整个课堂的节奏.

三、鼓励质疑问难, 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因已习惯了小学那种“跟老师走”的学习形式, 自我学习能力差.因此, 在课前学生围绕老师的预习案进行预习后, 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在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利用2~3分钟时间针对预习内容进行重复学习.自我检查发现问题之后,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围绕老师课前预习案进行交流、讨论, 在小组内形成统一认识, 以便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解决学生在自我预习时产生的分歧.我觉得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则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交流、讨论环节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归纳、整理、总结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又体现了预习的价值.

四、课前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把对学生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预习.具体做法是让科代表每天早自习之前检查, 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 按好中差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 (也就是按1分、3分、5分记入) .刚开始时科代表不怎么会检查, 我就指导检查两次, 让科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这样不仅减少了我的负担, 也督促了学生学习.两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每天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也能自觉完成.

五、学生带着预习问题听课

在经过学生自主预习后, 每个学生或小组就提出了当堂课的疑似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学生在当节课堂上需要重点倾听的内容, 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提供了信息, 让课堂真正为学生解惑.在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预习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来, 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或由教师讲解解决.整个过程让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自学预习、自我质疑、共同交流、教师解惑,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产生学习欲望, 从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六、学生自我检测与教师针对性检测并存

学生自我检测主要是基础知识点检测, 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 课堂前几分钟, 是学生的复预和小组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就是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的检测.教师针对性检测主要是习题形式检测, 学生在预习之后, 可让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演、纠错.这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篇9

对于预习, 我们不可能从“能”与“不能”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角度作出回答, 因为在实践中既没有始终如一的支持, 也没有全盘的否定.《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当教师在教学时, 如果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探究性的预习, 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预习调整自己的预设, 那么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是能够在课堂上和谐共存的.

国内的大量研究都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论述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的问题.而笔者认为, 传统的预习之所以制约了课堂的众多原因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缺乏指导, 导致没有正确的预习观与科学的预习方法, 使预习变成了一种预先熟悉而不是自主地预先学习, 而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认真考虑学生预习的程度与广度、可能遇到的问题, 课堂的设计也没有对学生学情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等.是否有教师指导下的预习效果应该是有显著差异的, 因此, 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本文从“教”与“指导”的角度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方法与策略.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习.

1.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误区在于, 他们认为数学只要多做多练就能学好, 这个不能只怪学生, 因为有很多教师本身就忽略了学生自行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教材作为浓缩大量前人知识与经验的精华的文本载体, 正是构成学生学会研究和探索的基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就是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的略读和精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必须了解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所谓略读, 就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对于一个新章节内容, 教师应指导学生先了解一章可分为几节, 每节又可分为几部分, 每一部分各自讲述的是什么问题, 每一个问题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 等等.

所谓精读, 就是对教材进行逐节、逐段、逐句地阅读, 就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 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 必要时要分析它的句子成分, 记下疑点、难点, 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 也就是说要小角度、有针对性地弄清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联系、内涵和外延.

2. 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的方法与养成习惯

眉批型预习笔记: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 即在阅读课本后, 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摘录型预习笔记: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 就是预习后, 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法则、公式、关键语句或注意的问题, 等等, 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理解、掌握.

反思型预习笔记:多想一想, 这个概念怎样理解?怎样证明这个结论?还可以怎样想?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做法、独特见解或疑问记录下来, 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混合型预习笔记:就是根据预习的实际情况, 自由做笔记可记录课前的调查结果, 可粘贴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 可整理一些相关的知识脉络, 也可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得失或发现.

特别要提出的是, 在预习过程中的学生思维中的闪光之处或者疑惑之处应该重点用笔记录下来, 并且在解决了问题之后, 也应该记录其解决的方法.

3. 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外的资料收集

对于新概念新命题的理解, 并不是学生看了概念的文字表述就可以真正理解, 而要真正理解概念命题的外延和内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 为了能建构更准确更完备的知识网络, 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做数学”的过程中, 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自学, 教师需要先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 而这些准备并不是仅靠教材可以提供的, 学生可以到教材以外的广阔空间去寻找.

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是网络、书店、图书馆、现实生活, 等等.收集的内容可以是:新概念的事物、新命题的推导过程或发生与发展过程、新概念新命题的表述方式, 等等.

4. 指导学生提出质疑以及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传统的教学里, 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提出质疑的重要性, 为了应试而根本没有给学生质疑的余地.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真实的眼光去阅读, 要指导学生及时抓住自己思维中的认知的漏洞与缺陷, 对教材中粗略提及或者没有提及的命题的推导、知识的发展都应该提出质疑, 对自己有模棱两可的、似是而非的、貌合神离的感觉的知识点或结论提出质疑, 等等.

学生只懂得质疑是不够的, 他们真正的学习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进行听课;与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协助、合作;通过查阅收集各种有效的资料;通过已有的知识, 自行尝试推导;主动找老师请教;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思考其余的方法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5.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反思

大诗人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预习数学不能像看小说那样, 不能老是往下看, 需要有停顿, 停下来思考.教材的重难点, 练习效果、思路、策略, 新旧知识联系, 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等等都具有值得反思的意义.

6. 尝试推导与练习

学生经过对教材的预习, 对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进行思考以后, 对于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教材中已经给出推导过程或思路的命题学生可以尝试用异于教材的方法进行推导, 而教材没有明确给出推导的命题学生尝试自行推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找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甚至是对教材的推导提出质疑.对于课后的练习, 学生经过预习以后也可以尝试去做, 然后再通过听课巩固.当然学生在尝试推导和练习时有可能出错, 对于推导中的问题教师要单独给予辅导, 对于练习中的问题,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得到体会, 这样还可以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三、关于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

1. 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观的转变

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要是必须先让学生拥有正确科学的预习观, 在内因推动的作用下, 学生才能真正重视预习, 不敷衍应付预习作业, 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避免一般的“预前熟悉”带来的负面作用.预习观的转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训, 教育学生树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的预习态度, 了解多种预习的途径方法及作用.

2. 教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预习习惯

首先,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 由教师指定必要的预习任务, 采用教师的建议方法, 依据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刚开始学习预习时, 适当降低要求, 从学习学习的兴趣出发, 呈现给学生可操作性强的预习提纲并作必要的解释, 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使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然后, 再逐渐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容自主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自主确定预习的要求, 这是一个反复训练、从扶到放的过程.

3. 教师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预习的影响, 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学习由于受智力因素影响, 预习中必然出现程度上、结果上的差异, 有一部分学困生会停留在一般粗读教材的基础上不求甚解, 甚至不读.特别是刚开始时, 学生有应付思想.此时教师应该静心、耐心, 正确对待这种现象, 不放过每一个不预习就听课的学生, 真正使学生认识到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自觉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良好习惯.

4. 教师坚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发现好的及时表扬, 而对学困生应耐心辅导, 指导预习的要领, 树立其预习的信心.通过检查, 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诱发预习兴趣, 以推动下一次的预习.在教师的督促、指导和鼓励下, 学生进行预习才能保持热度与动力, 不断强化预习的意义、方法和效果, 推动预习向高层次延伸, 学习效果才会日趋明显.

5. 教师合理安排学生预习时间

初中数学的作业量相对其他学科较难也较多, 但预习效果好可以令学习变得轻松, 从而完成作业也会相应轻松.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 又能达到预习的真正效果, 笔者认为, 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能完成预习作业是比较合适的.

6. 注意学生的差异调整侧重点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调整培养预习习惯的侧重点.初三学生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与自学能力, 有目标能坚持, 所以初三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自主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初一、初二学生的上进心还不足, 普遍欠缺自觉性, 自学能力也还较差, 所以老师应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坚持预习的习惯与训练学生常规预习方法.

7. 合理布置预习作业

刚开始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 作业要求忌空宜实, 要有可操作性;预习问题忌大宜小, 要有点拨性;预习作业忌单一宜多样, 要有差异性;预习作业忌单向宜双向, 要有反馈性;预习作业需要全局考虑, 要有系统性;针对不同内容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 要有差异性.

特别指出, 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一般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种.这三种课型预习的方法需要各有特色:在预习新授课时, 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整体性结构的了解, 概念、命题、公式等具体内容的理解、推导与应用上;专题习题课则重点应放在习题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和解题的思路方法上;复习课则重点应放在知识的归纳总结与习题的综合应用上.

四、关于课堂设计的变化

1. 了解学情, 提高课堂效率

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 教师必须吃透学生与教材经过预习, 对教材而言, 学生已经不再陌生, 教材的思路不再新鲜.教师过多关注自己的预设就会使教学产生羁绊.教学前, 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学情, 随时对教学作出调整, 灵活地进行课堂操作.对于相对简单的概念或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考试大纲与重难点向纵深发展;对于学生在预习时普遍产生的困惑, 教师可将它视为课堂探索的主线;对于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独特体会, 教师要给予评价与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新的收获, 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引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2. 让学生预习结果有交流与体验的机会

学生在预习中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 不同的学习态度, 不同的思维水平, 产生不同的预习体验, 这些实际上是课堂上最好的教学资源, 关键是教师要适当地利用、引导, 因此需要让学生的预习结果有交流与体验的机会, 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与个人预习成果, 共享预习后的成果资源, 使预习学习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完成.

五、结束语

例说低年级数学课的预习指导 篇10

一、授之预习之法,在方法指导中激发兴趣

1. 阅读教材中的图文文本。

学生早晨到校都有读书的习惯,可以展开对教材的阅读,特别是小学教材中的图文文本的阅读。课前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让学生边朗读图文边分析、思考。老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前或课前抽出2~3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图文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预习意识和习惯、提高预习能力的目的。

2.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低年级统计时,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先要知道哪两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统计的方法,而且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3. 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剪贴、拼接、折叠、测量、观察、比较等活动,达到体验、感悟新知识的目的。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动手操作一遍,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知其所以然,也能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给出预习提纲,有目的地进行预习

要求学生预习,必须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内容和要求,为了指导学生预习,可以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以教学《认方向》为例,课前预习提纲一:怎样分辨生活中或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课前预习提纲二:1.早晨太阳升起的方位是什么方向?如果你是面向太阳的,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2.如果你在野外,你能辨别东、南、西、北吗?请尽可能多地找出一些好的办法。3.指南针有什么功能?显然,预习提纲二能从学生感兴趣生活场景入手,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预习布置从任务、方法上都优于前者。

三、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比如可以通过课前三分钟提问、做模拟习题、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这样做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同时教师通过检查、评价,也可以掌握学生是否真“会”了、“会”了多少、还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即他们通过预习所掌握的新知识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是“真知”还是“假知”。

四、把握教学起点,在提高中加深理性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不能再充当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的“纯讲授”者角色。通过预习,学生对新知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中必须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认知的基础,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可以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变式、比较教学,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质疑问难、在操作实验中获得新知、在情感体验中求得发展。

例如,教学《几和第几》,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上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含义,但有些学生对“第几”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排成一队。教师提问:这一排有几个人?小明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从前面(后面)数一数,小明分别排在第几?这样,直观的“几”和“第几”的概念就出来了,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科学指导预习 发展数学素养 篇11

开放式预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39-01

学生如何适应学习,适应未来的挑战?个人以为,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淀必要的学习素养,方可处事不惊,善学解困。在小学阶段,学会预习才能不断增强自学的意识,提升自学能力,为将来的创新探索提供厚养。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学习的历程,在这过程中学会排查、学会追问、学会思考。因此,预习是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情怀的掠影,也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关键之举。

一、指导质疑式预习

“中国孩子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这是现实中国教育的缩影。因为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奥林匹克试卷上的高分,但很难看到实践创新的高分,“钱学森之问”无疑是我们长时间的一个伤痛。

因此,引领学生学会在预习中质疑,指导学生善于提出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观点,能够明确反映出自己的思和形。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预习时,设计:请用学具演示书中的实践活动,看看自己的结论是否与书本相一致?尽管是简单的预习安排,但将实践、思考融合到了一起,促使学生在预习中不断思考,并在预习中发现很多问题。“圆柱的体积是转化来的,怎么圆锥却要实验呢?”“我们小组的实验为什么得不到其他组的结论呢,问题出在哪儿?”“是不是任意拿来一个圆锥和圆柱进行实验,都能得到书本中的答案呢?”……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不只是学习的困惑,更是对文本的理性解读。有了预习的铺垫,有了问题的引领,学生在新知探索的过程中会更加主动,更加大胆地想、积极地说、勇敢地辨,从而使新授课堂中“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基础更厚实,课堂的研讨氛围更浓厚,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增强了学生对新知探索的力度,促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最终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素养。

二、指导归类式预习

学会预习,特别是学会归类式预习则有可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美好境界。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动口、动手、动脑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亲历了学习的过程,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归类式预习是指对同一类知识的预习,并在复习的基础上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能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以点带面地铺陈开来。因此,指导学生归类预习,灵活地沟通知识点,极好地串联学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预习时,笔者就设计了设问的程序:猜猜看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它的由来会不会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某个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过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类呢?当学生自觉地读书、实验、搜索后,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再感觉到困惑,也不会感到孤单,会很自觉地联系起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将它们归为一类—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图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经过归类预习,使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以类呈现,有助于学生的领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形成认知体系。归类预习,设疑解答,既提高了数学课堂探索的学习效率,也提增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三、指导开放式预习

开放式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将预习的维度扩展,不只局限于某一知识点的预习,而是将预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自觉地去搜索、实践、调查。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到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探求、解惑、释疑。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己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自学能力。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预习时,让学生走进社区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人均收入、集镇建设巨大变化等,让学生在调查中体会到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也感受到党的政策的英明,进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又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预习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一些历史资料,通过网络搜寻,学生会获得祖冲之的研究,也搜寻到西方数学家的研究,让学生在丰富自己的阅历的同时,充分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史,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学习的热情,也增添爱国之情。

合理、科学的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也会使学生在不断的历练中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掌握灵活的数学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品质,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预习 篇12

但如今, 提起语文预习, 有的学生认为太简单了:不就是读读课文吗?是呀, 预习离不开读课文, 但是, 单纯的读一两遍课文是达不到预习目的的。大部分学生把预习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 却不动脑分析。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 对学生的有效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呢?

一、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习惯的形成, 首先要有内驱力, 在心理学上, 这种内驱力称之为动机。我们知道,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笔者常采取以下方法刺激学生形成自觉预习的内驱力。

1. 利用好胜心理。

在初始阶段,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借助这些问题, 学生基本上能搞清课文内容, 但是对主观性较强的题目, 他们很难有把握。在听课的时候, 他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的解答到底做对了没有, 急于和别人一比高下。在课堂上, 优秀的教师会进一步挑起学生的这种急切心理和好胜心理。例如, 刘谦式的:见证正误的时刻即将来临;又如, 张三李四, 谁又技高一筹, 答案能使多数同学满意呢?利用心理手段, 不仅刺激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而且能促使他们课堂上更加集中精神。

2. 巧妙设置悬念。

关注谜底是人性的共同弱点, 否则刘谦也不会红遍大江南北, 因为大家都知道魔术是假的。“投入水中的东西会漂走, 风中的东西会被吹走, 埋在地下的东西怎么也会走呢?”在教学《科里亚的木匣》之前, 我这样对同学们说。带着这种悬念, 学生的预习效果明显提高。

二、传授预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 自主学习能力差, 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 教师要先传授学生预习方法步骤, 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 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 进行阶段性的辅导。

1. 降低预习要求, 领学生“入门”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没有预习的经验, 要求不必太高。我认为, 首先要教会他们学会学语文书。读书时必须做到:字音读正确, 语句读顺畅, 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于是我指导学生预习课文第一步是要先读生字, 把字音读准确, 这个环节为阅读课文扫除了第一个障碍。比如, 一年级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 由于学生在家预习了生字, 第二天上课再经教师点拨和强化, 他们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生字认识了, 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 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最后就是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因为要求低, 学生容易完成, 对预习作业乐意接受。

2.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学习语文, 首先就是要学生学会读书。经过多次的训练, 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培养他们从小读书的意识和习惯。所以, 到了后来, 我便提高了预习要求, 增加了预习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把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并画出自然段; (2) 再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所在的词, 口头读三遍, 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 继续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流利, 并尝试有感情朗读; (4) 读完课文, 想一想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

三、让学生懂得怎样预习

就是要让学生弄清预习要掌握些什么内容。就小学语文阅读课的预习来说, 大致以诵读、摘记、思考、收集等手段进行预习。笔者归纳了一下, 应该掌握的有以下内容:

1. 自学生字。

如文中出现生字“蔼”, 要懂得音节Ai的读音, 识记“蔼”字字形结构、写法、字义等, 会组词“和蔼”。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 对于结构复杂或较为生僻的字词, 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记并经常与同学交流。

2. 掌握新词。

例如“枯竭”一词, 在《只有一个地球》中, 两个字均为熟字, 却是一个生词。应该理解其意思为“断绝或体力、资财等用尽”, 会运用于造句。再如,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中“破碎”一词, 要理解其原意指物体解体, 这里的意思是, 地球容易遭受致命的破坏。

3. 理解句子。

预习时, 可以找出重要的句子和不懂的句子, 通过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方法进行学习。例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是个双关句子, 鲁迅先生在旧社会都碰了哪些“壁”, 小作者因为年纪太小, 直到长大了才明白, 我们却不可以留下这种疑问。解决的办法有:查阅鲁迅的生平资料, 向家长、师长讨教等。

4. 把握篇章结构。

预习同样要以读为主, 遵循读准——读通——读懂的过程, 直至了解文章内容、熟悉文章脉络、体会中心思想、尝试写作方法等。遇有好词佳句、精彩描写, 还要反复诵读、欣赏体会。例如, 《桂林山水》中, “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不经反复诵读、品赏, 就难以体会句式的节奏美、韵律美, 更难以跟作者欢愉激动、赞赏的心情产生共鸣。

5. 生成、解决问题。

这里的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不单单指就课文内容所产生的质疑、释疑。就如在预习《只有一个地球》中, 有位同学产生了调查我们身边小河所受污染情况的想法。他联合几名同学收集了河中的污水、人们丢弃其中的废塑料袋等样品, 研究了污染源, 有力地向人们敲响警钟, 漂亮地完成了本次预习。

上一篇:精讲下一篇: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