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2024-09-27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共16篇)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1

0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孩子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其形象理解概念。

0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孩子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

0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孩子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孩子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可以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0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2

1 教给方法,学会预习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不懂得预习,看例题、读公式、提前做练习题成为预习的固定模式。不仅缺乏预习数学的方法,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学生会从练习出发,看看自己是否都会做。会了就不再看书,不会再看例题。对教材中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自然是能不想就不想。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

( 1) 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 2) 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 3) 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4) 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疑难和困惑。

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已不再视预习为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能够在预习时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定的、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钻研教材,调整教学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教材中例题的程序。如果教师还按照教材中的先例题再“试一试”“练一练”,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有“我已经会了”的想法,注意力自然不再集中。对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不再注意,完成练习时就会出现方法原始,不知道作业格式的现象,出现课前预习不但没有提高听课效率,反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影响了听课效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适当调整,甚至较大改动。比如笔者在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关于“年月日”这一课时,考虑到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而且本课教学内容多而杂,很适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因此笔者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从学生的预习阅读作业中笔者了解到,通过预习,大部分学生能认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表,对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有哪几个月,小月有哪几个月,二月份天数等这些基本常识有了正确了解,他们的疑问大都集中在: 为什么不同年份二月份的天数不同? 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就更少? 学习年月日有什么用? 一年为什么就是12个月而不是13或11个月?这几个问题。针对这样的预习情况,笔者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了适当调整,把观察年历表,教学大月小月的这一教学过程变为直接由学生汇报。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学这一过程的时间,然后把腾出的时间更多地花在解决学生预习时提出的疑难问题上,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真正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 选择内容,开放课堂

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教材内容也有难易,对概念、公式推导等难点内容尽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未知、模糊”状态。这时,教师就应该精心准备有选择性地进行预习。例如,在六年级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通过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说知道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问到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 学生面面相觑,谁也没做声。于是教师应选择引导学生预习追溯公式的来源,由于每个学生的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在课堂推导、验证公式时,大家发言踊跃,充满生机活力,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外,还有转化成三角形、梯形等。教师设置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台阶”,直观演示,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等途径,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预习和“再创造”交流的活动,抽象的圆的面积公式无须死记硬背,已经具体地根植在学生的经验之中,而且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纵观课前预习的实验,利弊都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4 把握原则,培养兴趣

( 1) 少而精: 布置预习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尽量不成为学生的负担; 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预习作业形式,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

( 2) 把握住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预习内容不能过多或者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 3) 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有了问题的开放,才有可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有些内容如果不提出具有预习目标和导向的问题给学生,他们在预习时根本就无从下手,漫无目的,当然也收效甚微。

( 4) 预习的形式要多样

1直接让学生自学课本,用在书上作批注,作记号,提问题的方式,在书本上完成。

2预习阅读本上完成。

3搜集资料,准备学具,动手操作实践的预习形式。

4在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用知识树的形式先进行整理。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8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出自《礼记·中庸》的名言。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也一再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学习更是如此,学习中的计划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就是预习。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它不是什么精英教育、成名教育,而是必须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具备作为合格公民应有的数学素质,是要促进全体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则要在学习方法上下大功夫。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学习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法国都德说:掌握一种语言是学习一个国家文化的一把钥匙。那么,我要说,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是学好这门功课的有力武器。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有很多,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特点和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来选择。下面是我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几种预习方法,和大家做一探讨。

一、家长陪同预习法(低年级)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对于很多数学题目的书面意思,学生无法读通,不懂题目的要求,这就需要家长当好翻译,做好帮手,起到字典或工具书的作用,帮学生把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能够听懂的生活语言,让数学语言口语化。但由于许多家长没有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不懂孩子的成长心理,所以不能很好地做好这个角色,常常在几岁的孩子面前盛气凌人、越俎代庖,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发挥好家长指导作用,多对家长做工作,要求家长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生活化的科学,它源于生活,所以家长对于刚刚几岁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用尽可能通俗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为明天的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用耐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的脑海里是空荡荡的,所以对每一件小事他都非常感兴趣,当然会在你陪伴他预习时问到许多你认为无聊和可笑的问题,这时,你可能会斥责。但这正反映了每一孩子的求知欲,只是随着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时间越长,反而把学生的求知欲扼杀了,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到小学中、高年级会出现厌学情绪这一现象。所以才要提醒大人(家长和教师)要有耐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这样才会让小学数学预习起到良好的辅助学习的效果。

二、生活体验预习法(中年级)

数学学习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能在生活实践、日常生活行为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室内与室外、课堂与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活动,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概念的学习,让学习数学成为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进行的事。

(一)动手操作预习法

儿童好动性强,所以在数学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特点,并让这一特点的作用实现最大化。数学预习中要尽量让学生动动手、动动嘴、动动脑,让他们去做一做、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画一画,在这些多样的动手操作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原有的经验,同时他们也对所学内容有了体会和感悟,为第二天的新课有一个触摸式的了解。有了这种经历,他们对数学学习才会有更多过程性的体验。

(二)合作探究预习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单一、机械式的接受方式,而新课改、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式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我在上《圆锥的体积》教学之前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我把自己制作好的微课课件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以小组进行预习。预习的步骤是:看教师给的课件,先猜想(小组之间要互相监督不能作弊),然后通过微课课件的演示进行观察,最后再来验证。不论预习的效果如何,在猜想阶段和验证阶段,小组内通过合作,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了碰撞,数学思路在合作与探究中慢慢明晰起来。

三、抽象思维预习法(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了,所以在数学预习阶段要给他们抽象思维锻炼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典型应用题的预习法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文字呈现已知与未知、定量与变量的关系,所以让学生在反复读题的过程中,要建立起文字与思维的关系,希望抽象思维在“书读百遍”中形成。小学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应用题,例如:鸡兔同笼问题、追击问题、盈亏问题、商品利润问题等。在教学这类题型之前,教师要把预习做为任务型作业,让他们先来触摸,激活他们思考的细胞。

(二)空间与图形题预习法

学生的抽象思维不仅要靠课堂上教师的启发,课后练习中学生自我的提升,同时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一与几何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也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

“空间与图形”部分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靠预习时的观察、思考、感悟来培养。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达到知识理解的目的,还能达到思维开发这一目标。

总之,小数数学是生活化的学科,其源于生活,被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中的问题,这正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万庆录.小学数学预习的作用[J].中小学数学教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32).

[2] 许海霞.浅议数学学习的策略[J].小学数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47).

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4

第一,预习新课的单词

课堂上,受时间所限,老师对于单词讲授时间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课前不进行预习,我们就会发现,连单词的基本发音都没有掌握,还不知道单词对应的汉语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老师就已经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而几乎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单词要求掌握,特别是英语阅读部分,生词量非常多,如果课前没有预习新单词,就会影响到同学们对句子或者是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前单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怎样预习新单词呢?

我们预习单词,主要掌握单词的发音并且要知道单词的汉语意思。

1、大家可以先根据音标去拼读单词,遇到音节比较复杂的单词,发音掌握不准确的,我们可以做好标记,在课堂上认真的去听老师对这些单词的发音。当然现在网络比较方便,同学们可以利用app软件来预习单词。

2、同学们要尽量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能够做到英汉互译,对于个别单词,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它的相关词形变化。这样一来,老师在课堂上讲单词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巩固加强就可以了。

第二,找重难点,做好预习笔记

同学们在预习完单词之后,就要预习相应的课文。对于课文的预习,很多同学不知道该预习什么,这里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三点:

1、回顾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做到温故而知新;

2、在课文中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是新的知识点。经常坚持这样做,有助于培养我们判断重难点的能力,以便为我们今后的自学打下基础;

3、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标记,上课时我们就可以带着这些疑问去听课,这样的听课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收获。

4、英语学科本身比较灵活,知识点比较多,不容易掌握。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整理归纳。比如哪些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哪些词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的形式?

还有哪些名词变复数要加s,哪些要加es等,类似的问题很多,如乱麻一团,毫无头绪,但是如果同学们能进行分类整理,就会一目了然。整理的过程是加强记忆的一种好方法,更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预习方法 篇5

阅读课本,观察上面给出的图片,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阅读,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核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与书上提出的问题是否相符,比对一下,书上的的问题与自己的问题有什么不同?是自己的好还是书上的好?

接下来有四步小方法:

(1)想:书上的题目如何解答,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出来

(2)说:自己说一说解题思路

(3)看:书上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4)填:把书上空白填补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6

随着他们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您可能会开始觉得您孩子的数学作业超出了您的舒适程度。在课前继续与他一起复习数学材料并监督他们的作业,无论你对自己的技能有信心。不要解释新的概念,让他向你解释。这将有助于他处理和保留信息。

帮助您的孩子学习如何学习

帮助您的孩子学习如何有效地学习数学测试。这意味着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阅读它们或浏览评论表。在小学,对一些学生来说,了解力学可能就足够了。在中学,许多问题现在有多个步骤,最好通过重复学习。您的孩子练习的问题越多,他们就会越多地将各种组件内化。这样可以提高速度和理解力度,这样您的孩子就可以更好地准备好在需要时调整步骤。

购买便宜货

鼓励您的孩子通过帮助购买讨价还价来练习数学。一加仑牛奶比半加仑更好吗?怎么样16盎司。罐装花生酱相比12盎司。尺寸?让他将散装物品的成本除以单个物品的数量,以找到每件物品的成本。

在课前复习材料

六年级是一个过渡到中学的时期,当一个教师和教室的舒适被各种班级和教师所取代。六年级的数学通常由一名学科教师而不是普通教育教师教授,就像在小学一样。通过帮助他理解内容和学习过程,您可以帮助提升孩子在六年级数学中的成功。在课前与他一起复习材料,并继续积极监督他们的家庭作业。

打破复杂问题

让您的孩子讨论一个对他来说容易的问题和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请他向您解释这个难题的关键特征。你的孩子发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中有哪些重要信息?请他记下你孩子仍然有疑问的问题的任何部分,并要求他在第二天与老师或同学分享。

鼓励坚持不懈

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这将有助于您的孩子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数学。

突出体育数学

体育提供了一种探索大量数学概念的引人入胜的方式,从基本的添加开始。任何一位铁杆棒球迷都知道,如果不了解一些基本的统计数据,比如球员的击球率和击球次数,就无法真正体会到这场比赛。如果你的孩子对一项运动充满热情,鼓励他通过数学来探索它。 。

玩游戏

玩有助于培养数学技能的家庭游戏。其中包括像Go Fish这样的纸牌游戏,它需要对卡片进行计数和分类,或者像大富翁这样的棋盘游戏。

开发家庭作业例程

浅谈初中数学预习的方法指导 篇7

一、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要求.不能一味地说“把课本××节预习一下”, 这对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说, 由于没有一定的预习经验, 又对预习的内容比较陌生, 因此不能有质量地完成预习内容, 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预习目标.

我觉得初中数学知识的预习, 应在通览整节课的内容后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出并画下当节知识点, 做到熟记基本概念、法则;二是根据课本中的“操作”、“探索”“思考”、“讨论”的提示, 认真进行实践, 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三是着重研读例题, 结合新授知识能仿例题做练习, 从例题中寻找当节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四是标注疑点, 提出问题.在预习自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都有不解之处, 而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去一味地钻研, 疑难之处恰是需要教师解惑之处, 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让全体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学生有了问题, 课堂学习才会有目标、有效率;学生质疑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预习案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保障

对于学生的预习, 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案.预习案的设计应体现当节知识点或习题的练习提示, 并且要使出示的提示环环相扣, 问题呈递进式逐步推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当节课的内容, 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理解方式等方面对问题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课本, 系统把握当节课的知识体系;问题应简单明确, 紧扣课本中的“操作”“讨论”“思考”, 以便学生在预习时能理解基本概念, 能深入思考、加深记忆.

教师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预习案, 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 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学;同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就有内容、有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参照学生课前学习指导, 有针对性地教学, 这样简化了课堂环节, 增大了学生的训练时间, 提高了整个课堂的节奏.

三、鼓励质疑问难, 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因已习惯了小学那种“跟老师走”的学习形式, 自我学习能力差.因此, 在课前学生围绕老师的预习案进行预习后, 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在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利用2~3分钟时间针对预习内容进行重复学习.自我检查发现问题之后,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围绕老师课前预习案进行交流、讨论, 在小组内形成统一认识, 以便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解决学生在自我预习时产生的分歧.我觉得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则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交流、讨论环节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归纳、整理、总结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又体现了预习的价值.

四、课前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把对学生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预习.具体做法是让科代表每天早自习之前检查, 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 按好中差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 (也就是按1分、3分、5分记入) .刚开始时科代表不怎么会检查, 我就指导检查两次, 让科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这样不仅减少了我的负担, 也督促了学生学习.两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每天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也能自觉完成.

五、学生带着预习问题听课

在经过学生自主预习后, 每个学生或小组就提出了当堂课的疑似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学生在当节课堂上需要重点倾听的内容, 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提供了信息, 让课堂真正为学生解惑.在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预习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来, 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或由教师讲解解决.整个过程让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自学预习、自我质疑、共同交流、教师解惑,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产生学习欲望, 从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六、学生自我检测与教师针对性检测并存

学生自我检测主要是基础知识点检测, 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 课堂前几分钟, 是学生的复预和小组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就是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的检测.教师针对性检测主要是习题形式检测, 学生在预习之后, 可让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演、纠错.这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小学中年级数学预习方法指导探讨 篇8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数学预习方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2-01

小学阶段的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不仅要根据数学教材的教学重点整理相关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提出更加鲜明的数学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的预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自主进行数学解题。本文就小学中年级数学预习方法指导进行探讨。

1.小学中年级数学预习方法指导的措施

1.1树立正确的数学预习目标,开展数学预习竞赛

为了能够指导小学中年级数学预习方法,老师应该要事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预习目标,设计好相关的数学预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的预习任务能够更加适应练习课程、新授课程、复习课程等所有的数学教学课程,使实际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能够产生良好的数学预习效果。同时,老师要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好强、竞争、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开展数学预习竞赛等小游戏和活动,可以是九九乘法表的背诵等,根据课程上老师设计的预习目标和数学预习竞赛,使学生能够完成预习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九九乘法表的相关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进行万以内的乘法运算,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演示相关乘法(如3乘以36)计算的过程,比赛哪个小组运算的又快又对,并能将其中的运算方式解释清楚,这样学生就能够基本掌握数学预习的方法,体会到数学预习的作用,并能够在明确数学预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竞赛方式,使学生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2复习旧知识点,预习新知识点

在数学预习方法指导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旧的知识点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练习已学过的知识点,这样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掌握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比如说在进行数学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其中的疑难问题标注出来,同时进行旧的知识点复习和巩固,在此基础上,寻找掌握新知识点的桥梁,进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比如说在进行小数除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数学预习作业:问题一,如何推导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问题二,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问题三,回忆商不变的性质。问题四,已知62.5÷25=2.5,请你直接写出下面题目的结果,6.25÷2.5=?6.25÷0.25=?0.625÷0.025=?问题五,试着推导计算12.5÷2.5=?

通过这样的数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解题思路,即思想转化以及商不变性质,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的过程中会更加顺利,并能够使學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新知识,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在题目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数学预习

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预习方法指导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的设置,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采用练习的预习方法主要是在数学的应用题以及计算题的预习过程中使用,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尝试性的数学练习,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以及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使学生明白自身未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重点进行这些尚未掌握的知识点练习,进而在上课期间以及平日的练习中进行知识点学习和检验,这样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预习的效果。比如说,在进行按照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练习中,老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五年级1、2、3班分别有38人、35人、37人,将400个苹果按照班级的人数比例进行分配,请问,每个班级各自得到多少个苹果?设置好题目,使学生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任务的完成,可想而知,学生若想解决这道题目,需要进行问题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够在老师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听讲,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4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和能力

为了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和能力,通过老师的亲身示范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预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同时要加强平日的预习检查和落实,使学生能够自觉形成数学预习习惯,通过小组检查、自己检查、老师检查、家长检查或者是同学之间的互相检查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长期的数学预习任务和目标完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确保整个数学预习教学有效地开展开来。

2.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预习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平.浅谈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J].教学学习与研究,2010.

[2]杨娟.运用“学案”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9

研究方案

延安实验小学六年级课题小组

为了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打造学科教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我校实际和教科处的要求,依据小课题“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抓住一个实在的问题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制定《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方法与技巧的多样化探析》。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评价的方法不灵活;评价的手段匮乏等原因,导致数学课堂表现出死板、学生兴趣不高、参与率低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种种现象。

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有哪些内涵与外延;评价有哪些积极的作用;教室应如何利用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关注的话题。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内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这里所指的课堂评价,均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的评价技术和方法,通过观察、测量获得充分的信息与数据,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并对促进师生发展的增值途径进行探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状态和进程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使教师、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其核心是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作用:课堂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方法与技巧:新课程的课堂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熊熊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课堂评价要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有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三、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对学生评价的内涵在目前教学理论界已有为数不少的论文。但结合实际的理论分析和教学案例有限,特别是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文献为数不多。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评价理论,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

2.实践价值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素质培养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主阵地在课堂。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的深入探析将诱导教师讲究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再由2∽3个案例引导教师创新运用课堂评价方法与技巧,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实现高校课堂。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深入阐释数学课堂评价的内涵及其对提高课堂效率的积极作用,启发引导教师讲究数学课堂效率的积极作用,启发引导教师讲究数学课堂评价方法与技巧。

(2)通过2∽3个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呈现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诱导教师深入思考,创新运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研究内容

(1)深入阐释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内涵。

(2)分析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引发教室对数学课堂评价的思考与重视。

(3)提供2∽3个体现教学评价的运用方法与技巧的案例。

3.研究重点

(1)分析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引发教室对数学课堂评价的思考与重视。

(2)提供2∽3个体现数学课堂评价运用方法与技巧的案例。

五、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

1.研究方法

(1)探讨法: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不断创新理解和运用课堂评价,提升小组成员的理论和实际素养。

(2)调查法:采用访问、问卷法等多种式开展调查工作,不断总结小学数学课堂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形成结论。

(3)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或教学片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

(4)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变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预计完成时间是2014年6月30日。计划分三个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3月)

①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应该取得的研究成果。

②成立课题小组。明确研究分工、及成员任务。

(2)实验探索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① 调查研究

按照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分类编制问卷调查表,了解我校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及教学效果的真实情况,并撰写调查简报。

② 实践探索

在了解、掌握我校数学课堂评价方法及技巧运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缺陷不足,按照小课题研究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探讨交流活动,形成共识,创新性归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

(3)总结、升华阶段(2014年7月)

①总结成果

a.撰写调查、分析报告一篇。

b.撰写论文两篇、教学案例2∽3篇。

②展示交流,改进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

a.展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b.分享交流提升数学课堂评价方法与技巧的运用能力。

六、研究假设及创新之处

1.研究假设

课堂的组织是实现高效课堂重要因素,而良好的课堂组织离不开教师合理的多样化的评价,通过合理、及时的评价可以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实现高效学习。

2.创新之处

以理论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本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及其课堂效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并附案例阐释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引导教师创新运用评价技巧与方

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七、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负责人:惠王震

2.案例负责人:朱芳、王芳、李荣

3.论文负责人:惠王震

八、课题组机构成员

组 长:惠王震

成 员:朱芳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10

课前预习也是一种提前学习的方法,一般中学生都会忽略课前预习,其实课前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能够有侧重点的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呢,下面4221学习方法将为您提供五大预习技巧:

1、安排好课前预习的时间

预习周期不要提前太长时间,有的同学可能要学第一课,但是都预习到了第十课,这样的预习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时间一长,此前预习的知识很容易忘记,预习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拿着课本浏览一下就结束了,如果这样预习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预习一般安排在每天完成作业以后,开始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程,这样既能与之前学的内容有很好的衔接,又能帮助记忆,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理、准备。

2、预习要讲究顺序

就某一学科来说,预习不是拿过课本不管是哪里就开始学习,预习也要按照课本的次序进行预习,这样不仅更有条理性,而且容易形成记忆链条,即知道了一个知识点就很自然的想到另一个知识点。

就学科之间来说,首先要学习的是自己的薄弱学科,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有很多同学喜欢先预习优势科目,把自己的弱项留在最后,这样就会更加的疲劳,而且时间长了会形成恶性循环,越难的越不想学,最终导致严重偏科。

3、课前预习要有重点

课前预习要知道什么是重点要学的,什么可以一带而过,切记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关键,一定要有舍有得。预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一下学过的知识,有助于串联新知识,对于掌握的可以一带而过,要重点预习没学的或者是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此外,预习不是老师讲课,没必要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要掌握,如果预习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那课堂上就会很无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预习只要找到学习的重点即可,带着疑问去听讲,效果会更好。

4、预习要做笔记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自己预习的成果有条理的纪录下来,哪些疑问需要老师解答,哪些知识需要重点掌握,都用笔写下来,在课堂上拿着预习的笔记,就会有重点的去听讲,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一举多得。

5、预习也要形成习惯

预习的效果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不是说我预习了一节课,下次就能考高分,预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的学习效率要比别人的高,而且你的时间也非常的合理、轻松,这就是形成预习习惯的好处。

课前预习五大技巧就为您介绍到这里,预习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学习会更加的主动、积极,效果也会特别的好。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2、划分层次、结构

很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因为,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容易失去答题信心,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时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5、围绕核心思想作答

在做主观题时通常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目的就是要围绕核心思想来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影响总体得分,但是,如果撇开核心思想,就会离题万里,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高分。

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

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作用;预习方法

G623.5

数学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其中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重視。因此当前小学教师一定要考虑做好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指导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课堂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调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其思维得到发展,一定程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所以应该努力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探索,思考课堂上要学习的课程,通过自主学习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长期坚持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能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的进行听课,会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还能检验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情况,使学生更愿意以课前预习来对自我学习的能力进行检验,还能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活跃整个教学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课前预习也能一定程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对课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其在课堂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质量得以提升。对于那些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差的学生来说,课前预习能适时弥补学生课上学习时的不足,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策略

教师布置作业时经常会说“别忘了把明天要上的课预习一下”,但是小学生受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往往不知道如何预习,很多学生把预习理解为看书,所以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1.因人而异设计预习的结构

课堂上不存在万能的预习结构和预习方法,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对于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准备了一种检查预习情况的卡片,分为很多项内容,这些内容除了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能完成之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应付。应该根据课程和学生能力的不同把数学额预习结构分为几个层次:(1)初读课本一到两遍;(2)掌握重要的公式和数量关系;(3)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4)找一些同类型的练习题进行练习。

2.根据实际制定预习的程度

有的教师认为,初入学的学生主要是打好基础,启蒙很重要,预习是高年级学生的事情。其实,预习和“打基础”“启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级不同,对预习的要求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年级越高,要求预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就越高,同样安排预习的时间相对要多。如果不按照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可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进行课内预习,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预习。

3.要精心设计预习的内容

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不是让学生单纯的看书,教师应该精心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具体的如下:(1)设定简单易懂的题目。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教材十二册中“比例”的课时,可以布置这种预习题目:①阅读课本第32—35页;②找出什么叫解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并把答案在作业本上写出来;③根据你自学的掌握情况,写出两个比值是2的比,并组成比例;说一说8:4与7:10,3:0.5与21:3.5能否组成比例,根据是什么?等。为了使学生看书时间得以保障,还不增加学习的负担,预习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的让学生做《数学练习册》中的部分习题;(2)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对于预习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题目,预习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一两个知识点就可以了,给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如教材十一册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预习,教师在课前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①阅读课本第55-56页;②能完成准备题的请完成准备题;③下边的要求,任选一个解答。某县约有50万人,其中五分之四参加人身保险,没有参加人身保险有多少人?画线段图,仿照例子第二种解除法,写出分析过程?列式解答?

三、预习后的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就不能再按照传统的办法上课,否则会使学生厌烦,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做好预习后的教学很重要。

1.发挥预习的功能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的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的内容,设计出层次不同的教学问题。如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之后,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按照此方法解决“食堂买3桶油花了90元,那么,买12桶油多少钱? 720元可买多少桶油?”如果学生没有预习,一般需要教师示范。但是预习过之后能直接检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可以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演示,比较谁做的又快又好。这样既给了预习理解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还给没有理解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做完后,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列出不同的比例,让学生讨论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多方面获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学生提前预习之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快更深。所以,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从多方面去印证问题的答案,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教材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答。

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预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正确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使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可以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小学语文预习教学之我见[J]. 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3(12):89-96.

小学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 篇12

一、预习能让学习效率更高

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初步了解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就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的深层探讨和拓展上。学生在预习后, 明白自己已经对新知懂得了什么, 在课堂上要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什么疑问, 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当课堂上讨论到自己的疑问时, 由于好奇, 想急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会凝神倾听同学和老师的观点, 更加集中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预习能让学生更加自信

通过预习, 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于新的知识都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在课堂上,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希望比别人懂得更多。学生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赞赏, 会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 从而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会更加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那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呢?我认为:

第一, 教师要作好帮与扶的工作。培养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 教师一定不能心急, 要安排预习时间, 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针对“后进生”, 教师要进行帮助, 使他们在预习中不掉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收获预习的成功。比如开预习新知发布会、提问大赛、评选预习小能手等活动, 对于刚刚学习预习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吸引, 更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的一次预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或有了成绩, 那对于以后的预习是一种激发。

第二, 教师要做好带与奖的工作。“带”是培养预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教师要安排具体的预习提纲, 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比如预习中重点看“例题”和“试一试”, 看完之后自己操练, 并检验自己是否理解;在重点内容做上记号, 请教老师, 家长或其他人等。做为小学生, 他们的学习动机很简单, 一是父母老师的压力, 二便是一些小小的“诱惑”, 无论是精神上的“虚荣心”, 还是物质上的“小恩惠”都是一种动力, 所以此时教师要注重“奖”。一句表扬的话、一颗平凡的小红心、一枝值不了多少钱的笔都是一种激励和肯定, 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都是预习的“催化剂”。

高中数学预习方法 篇13

1.整体预习。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把握,一般在开学前或者开学初,比如暑假或者寒假,集中一定的时间,通阅新教材,进行系统的自学,了解数学的知识体系,有个概括性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就居高临下,有条不紊,并且能够缓解对数学学习的精神压力。由于数学学科是大家普遍觉得困难的学科,所以整体预习就更显得必要。

2.阶段预习。就是对有关知识块或者知识点的内容进行预习,一般以一个章节或者单元为整体,初步建立这部分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的重点,了解学习的难点,发现一些重要的方法,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系统的角度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和方法。这种预习方法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常常是蜻蜓点水,没有形成知识框架,应该加以纠正。

3.及时预习。就是在教师上课前,把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再次明确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握重要的思想方法。这样的预习时间短,印象深,见效快,上课时有的放矢,得心应手,高质高效。这种方法更为常用,但是由于每天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不一定都能如愿,所以要统筹安排,把三个预习的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全面兼顾。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14

一、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

数学问题情境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和引发思考的作用.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使教学内容、数学结论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自然生成, 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 而不是强加于人, 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建立平等合作与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从而可发展学生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学生的“旧知”与将学的“新知”相互沟通, 铺平“道路”, 架起“桥梁”, 从“温故”出发, 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 以旧引新, 以旧探新, 在“新旧”的衔接点与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 探究规律.

例如, 在讲菱形时, 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说出它的性质, 然后在其一个较长的边上截取一段与其较短的边相等, 从而引出菱形的定义, 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又让菱形与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 也使所学知识逐渐地系统化、结构化.

三、做数学游戏, 导入新课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赫尔巴特语) , 好奇是探究的起点, 新课导入若能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游戏,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譬如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 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来进行导入.具体导入如下: (上课前教师预先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猜数的小游戏) 多媒体演示游戏, 游戏规则:给定1~100这100个自然数, 计算机随机给出其中一个数字, 通过操作键盘, 让学生去猜这个数.对于学生每次猜测的结果, 计算机的提示是“对了”“大了”或“小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一声声“大了”或“小了”, 再加上多媒体画面, 学生很兴奋, 立即进入状态, 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教师根据情况再适时抛出问题:“请问你们在10次内一定能猜出这个数吗?”立即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 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经过试验、探究和分析得出只要利用“对半猜”的二分法思想就能猜出, 进而引出了新课.

四、开展竞赛, 导入新课

竞赛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 竞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前几分钟, 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 此时开展竞赛活动, 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 增强其参与意识.开展竞赛可采用多种形式, 如小组赛、男女赛、个人抢答赛、笔头赛、累积积分等.这样, 在紧张激烈的竞赛气氛中进行新课, 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譬如在讲完了“椭圆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后再来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 本人就采用了小组竞赛形式引入新课, 以相邻的两小组为一大组, 比一比哪个组归纳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既多又准, 哪个组能分析证明相应的性质.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 积极投入, 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从学生的思维量、知识量、题量均取得突破, 但学生不觉得累, 不知不觉地轻轻松松度过了45分钟!

五、迁移知识, 导入新课

类比, 是选择两个对象或事物 (同类或异类) , 对它们某些相同或相似性进行考察、比较进行类比推理, 即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 推论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譬如本人在讲完了“等差数列”后再来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 就采用知识的迁移, 用类比导入新课, 依次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找到了学生学习的“固着点”和“最近发展区”, 这样的导入显得自然、亲切, 而不是强加于人, 学生也显得易学、乐学, 其数学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六、贴进生活, 导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课堂导入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充分开发与挖掘,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学生在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了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 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威力, 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情感, 初步建立起学好数学是将来更好地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个人需要.

当然,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种,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 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 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 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无论在操作层面上, 还是在思维层面上, 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才能带动学生, 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2 (1-2) .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 2001 (4) .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篇15

关键词:预习;熟悉教材;阅读;查阅文献

一、预习的含义

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预习是指在教师讲授之前进行一定的阅读,从而做到大体上熟悉教材以及要学习的内容。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小学生预习,学生一开始会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预习。这时老师一般会告诉学生诸如将自然段标出序号、画出一些优美的句子、找出过渡段等。老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预习的入手方向,但学生却在很大程度上误认为预习就是进行以上的几个步骤,甚至文章都不会去读,这恰恰本末倒置。

实际上,预习是要大体上弄明白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它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式。如果坚持养成语文预习的好习惯,那么就可以快速弄明白文章的内容,将会使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预习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的,应该作为一项主动的学习行为,而非被迫去做,从而草草糊弄了事。明白了预习的含义,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思考预习都有哪些积极意义?

二、预习的作用

1.熟悉教材,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听

在老师讲一篇文章之前,学生通读一遍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课前问题、课后习题等,可以基本做到了解课文的大致脉络与文章要表达的含义。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讲授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听讲,对于自己已经明确的问题则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对于不是很明确的地方则要重点听,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2.通过预习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便于日后复习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一定的预习,那么一定会留下一些印象,对于不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尤其是对于古诗、文言文的预习,预习过后,在课堂上则可以流利地读出来或背诵下来。而对于不预习,只是上课才翻开教材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听过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我们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我们经过初步地学习,再次看到的时候则会充分调动之前的记忆来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服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

3.通过预习课文,会产生一定的自我理解或思维的顿悟

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一方面验证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让老师来做评判。实际上,如果学生的看法是正确的,学生则会产生极大的自信,从而在日后更加倾向于主动预习;如果学生的看法是错误的,老师也不会直接指正,而是鼓励学生思考,在日后的继续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所以说,预习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的培养。

三、预习的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要重复阅读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即使不用刻意去理解,也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古诗、古文等,则更需要反复读、反复揣摩词句的意思,也要进行一定量的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默写是熟读与背诵最好的办法,一开始可以抄写,在熟悉之后则可以尝试默写,如果达到了可以默写的程度,那么自然可以流利地朗诵。

2.要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想一想几个问题,比如说在预习鲁迅的《故乡》时,就要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该文章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等等。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提不出问题来,那么阅读也只是泛泛而已,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提出的这些问题,并且在字里行间、作者的用词中去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等,一个作家在写文章时一定会通过用词或表达手法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学生只有读出这样的内容,才能达到理解作者内心活动的高度。

3.学生还要多方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更多关于文章的信息

如今互联网异常发达,在各种搜索引擎上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不会的字词或理解不了的地方,便可以上网查找,自行学习,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获取资料的手段,比如说其他文献资料、教辅材料等,以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

总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过程中,预习发挥的作用异常关键。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要明白预习的真正含义,要正确发挥预习的作用,而不是浪费时间以应付老师检查。此外,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即通过预习可以熟悉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以便于日后的学习以及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顿悟等。在理解了预习的含义以及明白了预习的真正意义之后,也要掌握预习的方法,提前阅读,反复阅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途径获得更多资料,从而更加完整地理解课文等,以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三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方法 篇16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3例1

【预习提纲】

1.太阳在什么方向升起?面向东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如果面向北,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

2.面向操场的升旗台,请说出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尝试完成P3的“做一做”。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4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中国地图,地图通常是按照什么方式绘制的?

2.以学校的操场为中心,请你写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并标出这些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课题】位置与方向(三)

【自学内容】教科书P5例3

【预习提纲】

1.怎么辨认例3中的这幅图的方向?请你说说各建筑物的位置

2.小明要去少年宫该怎么走?去体育场呢?去医院呢?

3.少年宫在电影院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试着说说两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自学内容】教科书P6例4

【预习提纲】

1.坐在教室里,正对面是什么方向?你根据什么来判断?请你指出东西南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

2.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礼堂、边门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课题】 位置与方向(五)

【自学内容】教科书P9例5

【预习提纲】

1.例5中,请你根据给定的北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说说各场馆所在的位置?

2.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怎么走?海底世界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怎么走?猴山呢?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课题】口算除法(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13及14例1

【预习提纲】

1.观察13页的情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60÷3=( )600÷3=( ) 这两题你是怎么计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240÷3=( )你又是怎么计算的?还可以怎么计算?

【课题】口算除法(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16例2

【预习提纲】

1.请估算124÷3的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怎么估算?

2.估算的方法不同,结果一样吗?哪个结果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自学内容】教科书P19例1

【预习提纲】

1.请说说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竖式计算42÷2,要从哪一位上算起?商2要写在哪个数位上?商1要写在哪个数位上?为什么?

3.42÷2竖式的简便写法你会吗?动笔试一试。

【课题】笔算除法(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20例2

【预习提纲】

1.请口算52÷2,你有几种算法?

2.竖式计算52÷2,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3.比一比,想一想:52÷2和42÷2有什么不同?

4.尝试完成P20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三)

【自学内容】教科书P22例3

【预习提纲】

1.估算23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竖式计算238÷6要用6去除几?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怎么办?23个十除以6,商应写在哪位上?动笔试试看!

3.如果一本像册有24页,每页可插6张,1本像册能放下238张照片吗?2本呢?你有几种算法?请写出来,比比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自学内容】教科书P25例4

【预习提纲】

1.怎样验算100÷5=20 100÷7=14??2 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2.请说说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3.尝试完成P25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五)

【自学内容】教科书P28例5

【预习提纲】

1.你能说说情景图中的故事吗?请根据图意列出式子。

2.思考:0可以当除数吗?为什么?

3.0÷3等于多少?0÷5呢?0÷100呢?请你说说: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多少?

4.尝试完成P28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六)

【自学内容】教科书P29例6

【预习提纲】

1.竖式计算309÷3,商十位上的数是多少?为什么?商的这个0有什么作用?

2.竖式计算420÷3,你能用简便写法吗?试试看。商末尾的数是多少? 为什么?这个0有什么作用?请你也用简便写法摆竖式计算。

3.书写竖式时,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

4.尝试完成P29的“做一做”。

【自学内容】教科书P31例7

【预习提纲】

1.计算832÷4时,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不够商1时,怎么办?会简便写法吗?试试看!

2.竖式计算562÷4,请用简便写法。

3.尝试完成P31的“做一做”。

第三单元 统计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

【自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2

【预习提纲】

1.书38页的例1的统计图,和我们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请把它补充完整。

2.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要少进些?说说理由。

【课题】求平均数

【自学内容】教科书P42、43例1、例2

【预习提纲】

1.怎么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2.说说平时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

上一篇:人力资源主管简历范文下一篇:关于公司组织架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