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2024-07-29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精选12篇)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1

形成性评价又称“学习中评价”, 是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估活动。这种活动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可起到积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出发, 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以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为依据, 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一、课堂观察 (classroom observation)

课堂观察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 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 以及小组活动实录等得到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效果, 及时了解学生交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使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进一步掌握学生情况, 改善教学方法, 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加快学生的自身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下表对学生进行评价。

(1=非常好 2=好 3=良好 4=一般 5=较差)

二、课堂学习效果自评 (study effects)

学生完成了课堂上的基本知识 (如词汇、语法等) 的学习后, 进行学习效果自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 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提高以后的课堂效率。

三、建立英语学习成果档案袋 (portfolio)

以英语学习成果档案袋为基准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英语整个过程的综合评价, 这一方式也是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集合体。因此, 档案袋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 为我们提供有关学生语言发展的详细且全面的记录, 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和取得的进步以及父母的期望, 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 特殊的作业装于档案袋中, 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实录。

档案袋里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如下的材料。

A.期中和期末的测试试卷。

B.每个星期写的周记。

C.每个单元学完后, 针对Project小组制定的海报或写下的信件等。

D.几周轮换一次的daily report的演讲稿, 课后整理好后也收集进去。

E.在学校里或主管部门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或准考证。 (准考证体现出学生积极参加

英语活动的态度, 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的依据。)

F.每月自编的一份英语手抄报。

G.每月要读的英文短篇文章。

H.个人所喜爱的偶像的英文报道或报纸文摘等。

通过让学生全程参与, 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思考与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 它为教师最大程度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意识, 合作精神, 知识理解和认知水平, 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闪光点。

四、课堂活动评价 (classroom activity)

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的课堂活动评价的形式有很多种。

A. 互动游戏法:让学生在充满知识的英语游戏中进行评价。如Tongue twister、Guessing word等。

B. 运动教学法:将学生的肢体运动与英语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评价。如Do and say、Follow me等。

C.情景设置法: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其投入地表演、练习。如用In the hall、In the classroom、In the library等来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D.竞赛评价法: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如默写生词、短语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来确定课堂活动评价的形式。

案例:模块六单元2的单词检查, 这部分的单词比较适合用游戏法来对学生进行检查。因此, 教师组织学生踊跃地参加到单词游戏的活动中来。首先, 让课代表在课前买一些糖果作为奖品, 其他同学背诵好单词, 并准备好检查其他同学的英语句子。其次, 在课堂上, 由主动举手的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英语句子, 其他同学踊跃竞猜, 谁先猜对, 由课代表发糖果一颗。大家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 现场的气氛可谓是热烈。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同学们既把单词互相检测完了, 糖果也分完了, 每位同学心里都美滋滋的。

五、问卷调查 (questionnaire)

问卷调查评价法可以在两种时间来执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和课堂教学结束之时。实施问卷评价前, 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事先要认真思考和准备, 这样, 评价的有效度就会提高。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作文修改的看法和需求。

通过问卷,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协商对作文的评价标准, 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 更能激发学习者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更多的重视和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功效, 其含义不言而喻。但我们也要注意, 这不等于拒斥终结性评价, 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积极作用的情况下,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使用,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突出功能, 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2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

一、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学生不自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创新,影响了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创设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正常开展。那么,如何较好地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本人认为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不仅应该充满激励和关怀,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例如:班里有个小女生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可是在学习上有些吃力,总对自己没有自信。刚入学的时候,几乎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决心要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根据情景编一道应用题,有几个孩子前面示范过了,他在下面手举起来又缩回去,于是我鼓励他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当他清楚大声的说完之后,我便对她竖起大拇指:“你真棒!看,只要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你也一样能行!”并带着全班用掌声鼓励她。她笑了。其实着并不是一道很难的题,我在这里用了“你真棒”“你能行”等拔高评价语,把兴奋点转移到了优点方面,使她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为指导。晚上的时候她的家长打电话感谢我。从那以后,她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二、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评价的方法 篇3

关键词:课堂评价 方法

一、前言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教师通过“活动单”导学模式,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升等环节,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营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勤于思考并发展自我内省智能,逐步成长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理解和欣赏他人。家长参与英语学习评价更大地发挥了评价的作用。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一方面家长可以更好的督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家长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2.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特点,评价的方式与之相适应,必然要多样化。如:作业评价、卷宗评价、考试的方式交替进行。还可以采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式,如:面对面交流、调查问卷、网络聊天、角色表演,项目活动、档案袋记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以各自合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实力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信心。

3.评估内容的多元化。除去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评价,从学生发展出发,还增添了对听做、视听、说唱、玩演、听写等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跨文化意识综合能力的评价。

4.评价标准多元化。打破传统评价的“一刀切,齐步走”,多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要兼顾以实现课程目标和学生纵向发展双重标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正是多元智能评价观的核心。比如:对于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促使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树立学习的信心,采用多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估,这体现了尊重学生個体之间的智能组合差异,开发适当的评价方法,多维度、多角度评价学生,达到评价结果最优化。

三、情景化评价——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1.建立全过程评价制度。全过程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时进行评价,评价真正成为学习一部分而不是师生的负担。评价应该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年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强制外加的内容,评价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

2.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过程评价就是把评价贯穿学学习过程始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监控、反思、调节出现的问题。换言之,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以新目标鲁教版初二上册Unit6 HowWa Syour weekend?Section B3a为例。评价学生对于这篇短文学习效果。学生要记忆基础词汇,叙述课文。这个过程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记忆、深化、加工实践的过程,离不开同伴、教师的合作交流。期间,教师、同伴、甚至家长关注学生成长,对学习结果随时随地的进行等级和描述评价。把这些评价记录下来,提供了学生成长的足迹,更重要的是评价者可以向学生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课后活动评价

1.作业评价。学生在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并以各种不同的心态期待教师的评价。作业评价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手段。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扬中应有期望与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善于鼓励,如:“IIf you put your heart in it,nothing is impossible in the word.”还可以来点创新的作业评价,如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盖上不同的印章、贴上不同的图案以资鼓励。

2.试卷评价。阅卷时,不仅要仔细检查对错,还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的激励机制,为学生铺上通往成功的阶梯。

五、阶段检测,综合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定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通过便利贴的形式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实现学习效果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一个小组编制英语班报的活动中,通过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组织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形式多样的英语班报,由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编制的英语班报进行评审,评出了‘Best Name Award—Best Columnaward’等奖项,同时还给教师设置了‘Best Coach Award’的奖项。整个活动过程存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相互激励中顺利完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取得双赢。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挖掘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才能让初中英语课堂在激励性评价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

六、结语

教学评价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既要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智能组合不同。既要注重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方式,最优化和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霞.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师生互动途径初探[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7):56-57.

[2]甘敏.对多元化评价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探讨[J].商情,2009(13):69-69.

[3]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4

一、评价语言, 充满激励性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刚从幼儿园阶段进入小学知识的学习, 需要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学习内容, 常常会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 这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 能够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对于孩子们表现好的地方,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 加以表扬, 要相信好孩子往往都是夸奖出来的。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当学生坐不住要动来动去的时候, 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大家看, 今天某某同学的坐姿最好看了!”往往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刚才动来动去的那位同学便会立马安静下来, 并且会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较好的坐姿, 与此同时, 班级里的其他一些同学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在全面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竞相比赛的现象, 形成一种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对维护班级课堂纪律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二、评价方法, 力求多样性

我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查, 以“成绩”来定学生的发展水平, 以“成绩”来考查整个教学工作的成败, 而忽略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考查。以一张试卷定终生的考查方法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在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查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 也不应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 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注重考查学生在不同评价方法下的差异性以及不同评价之间所取得的进步, 以口试、面试、笔试等综合考查方法代替以往单一的笔试考查方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应鼓励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让学生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进步, 鼓励学生发现他人所取得的进步, 学习借鉴他人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评价指标, 注重全面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指标的评价, 也应更注重其科学性、全面性, 同时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以及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要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在原有更高水平上的更好发展。在此, 需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在经历一段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后, 考查学生对某一部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考查时可采取“推迟判断”的方法, 突出学生的纵向发展能力, 对于那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 让其在进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激发、提升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教师也应更加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是否主动与他人进行积极交流以及是否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等角度客观评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了解掌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信心以及兴趣, 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上课以及课后复习进行客观评价, 以此培养学生更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使其能够有所收获。

四、评价结果, 强化应用性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广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开展课堂学习评价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 无论是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还是目标, 我们更应强调其应用性。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识数为例, 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们在数自己手指的时候能比较容易地数出1到10, 当将自己的手指换成花朵、石头的时候, 不少学生就会比较困惑, 没能及时将手指与花朵、石头等物件对应起来, 如果再将静态的石头、花朵换成动态的小鸡、兔子, 学生更会觉得学习的难度非常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在评价学生“数数”学习成果的时候, 也不应简单地看学生能否做对一道题或是两道题, 更应鼓励学生做到动态迁移, 举一反三, 对于那些应用数学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 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并在所有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氛围。

摘要: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能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客观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非常必要, 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展开积极探讨, 旨在抛砖引玉, 相互交流, 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提要[J].教学研究, 2012 (10) :47.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5

通过本次学习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的话,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为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蕴含着老师的爱与期望。当然错的终究是错的,要看你怎么评价,不是说放弃批评。我们总是看到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魔力”,那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善于利用课堂评价语言。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注重准确性。

2、评价语言的亲切性。

3、评价语言充满激励性。比如:“还需努力”、“今天你又有进步了”、“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再细心一点”等,用激励性的语言,善待我们的每个学生,树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

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历程,改进老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即时评价,老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存在挫伤学生自尊心与错过思维训练的好时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采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间的讨论和评价,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6

一、对传统英语教学评价的反思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课程、教学评价之间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发展过程,先是制订课程计划,然后组织教学,最后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进行检测并作出评价。这种方式追求的是练习或者试题的信度与效度,只能够片面地反映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更不能够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种评价只重视教师的评价,无法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形成性评价是指针对一定的对象和目标,通过观察、测验、座谈、开展活动或者咨询的形式对评价对象的进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具有开放性、友好性、宽松性以及非正式性的特点。初中英语形成性教学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学习策略、合作意识、参与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有效的量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矫正和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形成性评价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订合适的计划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首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发展等级,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计划,并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现实和未来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确定评价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尤其是班级的情况,确定英语教学的具体评价标准和细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学生学科性评价表,把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并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a,b,c,d,e,并告诉学生每一个等级所代表的层次和依据,让学生对评价标准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按这个等级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为学生增添发展后劲和学习动力。

(三)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

1.搞好学习阶段的形成性评价

有了一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就应据此制定不同的学习评价表。依照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原则,由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分别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阶段性评价。学生从中选出符合自己情况的评价标准等级。评价表可分为教师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评价表。

教师评价表主要通过平时的记录和观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所展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学习英语时所用的方法及表现出来的能力等作一个客观而又全面的评价,对这几个方面分别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量化评级。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表,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基础、学习潜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相互评价表,主要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学习特点、学习状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部分别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家长评价表主要由家长针对学生在家里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评价。家长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能够为学生作一个比较的全面评价和督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最后是综合评价,根据学生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由老师制定出一个综合评价表,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2.做好英语课外学习过程评价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作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外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此,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予以关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对学生参加英语板报赛、英语手抄报赛、英语话剧表演等各种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及时予以评价和激励。对每一次的课外活动,教师都应该及时进行小结和评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树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英语课外活动是他们施展个人才华的最好方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3.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时间的,是持续的,因此,为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成长档案能够很好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看待自己存在的学习过程,看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能够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树立起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也为家长、教师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帮扶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7

一、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创设,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创新者, 把学生真正推向主体地位, 凸显数学课堂的独特魅力。

1.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主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 学有所得。另外, 学生在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自卑感和紧张感逐渐消除, 这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学习不仅在课堂, 课堂学习结束, 大部分学生能走到现实生活当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易程度。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体验。可见, 教师“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 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 自己去动手。”实践证明, 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 使学生在“做”中独立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种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一旦作为一种固有的特质在学生那里根深蒂固, 将受益终身。

3.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自主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发现数学“规律”、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可能会超越课本、超越老师, 在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怀疑, 大胆猜测、大胆尝试, 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们在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同时, 切实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为了尽情地展示自己个性, 证明自己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锲而不舍、勇攀高峰、乐观开朗的的性格, 使身心素质都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有限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1.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 不是当负担。”可见, 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迸发出主动参与的热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教学情境的创设, 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学生不管是因为好奇而关注, 或是因爱好而入境, 都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欲望。例如, 学习《圆》的内容时, 解释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问题,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动物趣味运动会”的情景, 画面是小鸡、大象和河马分别骑着圆形车轮、方形车轮和三角形车轮的赛车进行比赛, 并配上运动会的背景音乐, 这个情景一出现在课堂上, 问题就自然引出来,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这样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有利于增强学科兴趣、培养学科热情。

2.优化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优化课堂结构, 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自主探索的契机, 严格控制教师分析讲解时间, 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尽力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提供可能。如在讲解《圆》的内容时, 我安排两个同学为一组, 准备一枚图钉、一根细线、一张白纸和一只铅笔。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圆。并不断改变细线的长度, 观察细线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最后全班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为满足个别喜欢艺术孩子的需求, 我出了一期板报, 孩子用心中圆 (弧) 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生在参与体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圆的概念、性质,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成长记录袋, 将自主学习融入学生生活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回眸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印象最深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易错易混的问题等整理到记录袋里, 教师要帮助学生定期合理的分析, 认识某一阶段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三、结束语

总之, 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可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相信, 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摒弃过去醉心于自己“艺术表演”的习惯, 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千方百计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的思想困扰, 就能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放飞、树立自信的过程;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累经验, 走向成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薛巍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初探.小学时代·教师, 2011, (11) .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8

经过深入调研, 我们发现品德课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 没有厘清学科的边界, 混淆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概念, 有的老师将品德课上成学科课、活动课、班会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理解有些偏差, 目标的确立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假、大、空;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上, 存在跟时髦、凑热闹, 不讲实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收集和分析, 甚至有的课堂重点还是落在“教”上, 完全忽视学习指导。 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将问题研究的重心放在“立足教学过程, 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 教育家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后, 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为依据, 形成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依据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发展性”等理念, 提出发展性目标和发展性评价技术、 方法, 以激励性、鼓励性评价为主要手段, 关注过程、及时反馈, 对教与学做出科学诊断与价值判断, 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课堂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应用这一方法论思想,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问题, 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 在评价的体系上采取以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为评价的对象, 既重视教学的过程又关注教学的结果, 较好地揭示课堂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 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组织教学活动。

(一) 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理念, 科学实施教学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有爱心、 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从课标的阐释可以得出, 品德学科目标在于“立德”, 在于“会生活”, 在于“个性发展”, 品德课程综合德育课程。

1.教学理念上树立 “ 大德育” 的思想, 在教育内容上整合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 在教学活动上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 学校办学目标和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班集体的事件、其他学科的德育内容等都可以为学科教学所用。

2.教学目标上区别于智育课程, 教学重点应围绕学生的品德和行为的内化,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作为行为养成、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品德学科教学应积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寓道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事件引入学习中。 突出教育的针对性, 将学生思想上错误倾向、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和生活中困惑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用生活链接、生活回望、生活模拟等多种教育方法, 提高道德教育和社会化进步的水平。

4. 教学策略上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 做中学” 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即在学习目标与途径明确的前提下, 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和探讨, 而不是照本宣科, 知识的传递与复制;学生主要通过实际地多感官参与、思考与实践, 以“调查”、“观察”、“研讨”、“制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发现、 感受和体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 立足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 优化教学评价各项指标。

课堂教学按照教学环节划分, 笼统分为教学导入、学导过程、教学总结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中都包含了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 立足教学全过程, 科学准确地分析教、学、评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对于做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教的方面看, 一是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教学设计的理念, 是否在“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课程改革教育的指导下, 体现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观、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观; 二是看教师能够设计出体系化的教学目标, 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和一个年级的目标, 目标间整体协调, 前后左右相互衔接;三是看课堂教学活动是否灵活多样, 体验探究式、合作交流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性的程度、组织调控及反馈评价能力的情况, 每个学生是否有学习任务;四是看是否注重学科教学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 按照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 以家人、亲人、朋友、邻里、民族之间的爱和团结, 热爱生命、祖国, 行为养成的品社课, 可以采用故事明理法、情境感染法、讨论辨析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而社会知识较多的一些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法、交流汇报法、媒体快餐法等教学方法;五是看教师联系生活实际, 在引导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 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解释和表达知识, 能否用知识解释同类问题, 能否及时挖掘德育因素;六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辅助学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是否大胆表达, 学生错误是否得到允许, 学生的优长是否得到赞扬; 七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 老师能否及时反馈评价, 是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 师生、生生多向良性互动, 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2.从学的方面看, 一是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况, 参与的情感投入、兴趣状态、时间、空间、合作的状态, 通常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2以上, 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2/3以上;二是看是否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释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能否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 反思自己学到了那些, 有什么困惑, 还能在那些方面可以突破等;三是看是否会运用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 勤于动手动脑, 会制作调查方案、收集资料、记录学习要点、实践体验等;四是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 表达得是否意思明确、逻辑清楚、内容丰富, 观点准确让人信服;五是看课堂中主体关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否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保持和谐、平等、关注的课堂关系, 大家是否相互倾听、交流、协作、分享, 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六是看学生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 学习活动是否紧扣小学品德学科核心素养,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德、立德、促行。

3.从评的方面看, 一是课堂评价应立足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的差异。 教师应该肯定、赏识尊重孩子, 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 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二是看评价方法是否科学, 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习活动, 发现优点的同时指出学习态度、方法、策略方面的不足, 指出改进的方向;三是看是否坚持目标参照与目标游离导向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是否在关注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达成的同时, 有没有关注教学互动中的生成目标, 对生成性资源是否进行评价引导, 形成新的发展;四是看是否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内化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五是看教、 学与评是否成为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 互相促进, 评的基点是不是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学业水平的提升。

(三) 强化教学效果评价, 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学生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 乐于交流分享成绩;是否学习到了一定的社会常识知识和品德规范, 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逐渐养成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会记录展示学习的成果;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后, 能否从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和反思。

二、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 随堂听课法。

随堂听课是观察教师常态课, 发现教师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课堂教学情况, 这种课不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 没有花哨的表演, 听课人和授课人都要带着平常的心态完成工作任务, 听课的结果不作为评优晋级的标准, 而是侧重于优化和改进教学行为, 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为此要做好准备:

1.听课准备。 课前了解授课教师所教课程的年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本次听课的重点等, 事前要和授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以免加重授课教师的心理焦虑。 准备好听课的记录工具。

2.课程实施中要认真观察记录。 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 评价者要全方面观察课堂教学过程, 注意课堂细节, 对教育的细节及时记录和分析, 往往这些细节的记录能够清晰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机智, 通过细节的评价, 能对教师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课后简单口头调查。 评价者可以快速简洁地向学生询问一些问题, 例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 ”“老师今天讲的内容你听懂了吗? ”“你喜欢这节课吗? ”“你对今天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等小问题, 观察课堂主体的学习效果, 以便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4.课堂评价结果的反馈。 一般来说,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评价反馈的主要方法是谈话, 在评价过程中要消除授课教师的顾虑, 让教师阐述自己课程的总体安排、预设与实施等, 让教师先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者再根据听课记录提出这节课的优势和不足。 在评价过程中, 要充分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 对教师的优点给予肯定, 用适当的方式点播教师的不足, 在遇到分歧的时候, 双方可以展开讨论, 达成共识, 最后提出对以后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 专业记录评价法。

建立“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 也是一种评价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这一内容载体, 丰富记录文本表格, 收集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学问题与困惑、教学成功经验等。 这种评价方式能表现出教师的专业风采, 以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明确自己的任务与方向, 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教师成长记录袋中应有教师个人资料、成果、作品等, 具体包括:档案清单、基本情况、教育理论思想、行动研究、工作感悟感想、成果等。 其内容应真实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过程, 涵盖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 “教师成长记录袋”可以与“教师成长博客”互补使用, 共同发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9

一、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背景

尽管现在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上, 但以下几个矛盾还比较突出:

1. 对于学困生缺少动态评价。

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中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中“重优等生而轻落后生”、“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等现象仍十分严重, 偏离了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学困生仅看考试绝对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成绩相对变化的规律。

2. 忽视了主体的评价。

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 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应该是二维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服务。对于教师教学效果, 学生很有发言权。然而在现实过程中很少考虑学生主体的意见。

二、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构建的基本思路

1. 学校 (教研组) 、外校同行与学生参评相结合原则。

现在中小学都实行绩效工资, 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价趋向于好的方面。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开和公平性, 学校可以纳入外校同行的听课评价, 同时, 学校应该纳入学生的评价, 这样才能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

2. 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对科学老师的考核应该尽量的明确详细的内容和方法, 考核评价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密切结合, 在制订相关的考核指标的时候, 应该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 以方便相关的工作指导人员和考核者根据情况评定分数, 使考核标准更加直接, 并有一定的操作性。

3. 系统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既要有学生参评, 也要有主管部门考核, 还要有外校同行专家评价, 才能体现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的评价方法。

三、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学困生的评价;二是对于科学教师的评价。

1. 学困生评价———进步分评价法。

在学生科学成绩评价上, 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学困生比成绩较高的学生更容易进步。为了克服评价考试成绩进步程度的困难, 1972年Hale (美) 提出了一种指数科学模型, 将其考试成绩转换成相应的评价分数, 使之初始高水平学生成绩的小幅提高, 与初始低水平学生成绩的大幅提高可以进行比较。此方法被称为“进步分评价法”。这种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学生成绩转化成T分值, 接着根据“T分值等价进步分转换表”分别将对应的T分值转换成进步分, 实际进步分等于本次成绩进步分减去上一次进步分。为防止教师为了提高进步分而故意拉低初始成绩的情况发生, 在进行学困生成绩评价时, 可以考虑成绩= (本次T分+上一次T分) /2+实际进步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T分的转换

第一步:标准分数Z的计算

标准分是由原始分数换算得来的, 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标准分保留了原始分的大小顺序关系及正态分布特征, 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加性及稳定性。因此,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把近两次成绩都转化为标准分数, 然后再进行比较或相加。转化公式为:

公式中Z代表标准分数, X代表考试分数, X軍代表学生全班成绩的平均值, S代表标准差。

Z能具体反映出考试分数与平均数之差异的方向及程度。如果Z>0, 则说明学生成绩高于平均分数;反之则说明成绩低于平均分数;如果Z=0, 则说明成绩等于平均分数。所以从标准分数中, 既可知道学生考试成绩, 又可知道每个学困生在全班学生中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Z分转化为T分

Z标准分数带有多位小数和负值的缺陷, 不大符合人们表示分数的习惯, 通常是把Z标准分数转换成T分值。T分值通常以50分为平均分, T分值高于50分为超平均, 低于50分为不到平均分, 它没有名次的概念, 只是一个相对指标。T分值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平均分:

第二步计算标准差:

第三步计算Z标准分:Z= (X-X) /S

第四步计算T标准分:Ti=T+KZi, T一般取值为50, K一般取值为10, 即Ti=50+10Z, 因正态分布中Z的取值范围是-3≤Z≤+3, 所以T的取值范围是:20≤T≤80。

2. 科学教师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法。

设被测评教师的集合为Y={y1, y2, …, y R}, 在以下几项的得分及最高分, 最低分分别为: (1) 学生评教 (权重为ρ1) , 其中学生无差别评分 (权重为ρ11) :{d11, d12, ……, dR}最高分为M1, 最低分为m1;学生平台评价评分 (权重为ρ12) :aij{i=1, 2, 3, ……, R;j=1, 2, 3, ……, N}。 (2) 外校同行专家评分 (权重为ρ2) :{d31, d32, ……, d2R}, 最高分M2, 最低分M2。 (3) 学校职能部门评价 (权重为ρ3) :

第 (1) , (2) 项的得分的标准化公式:

标准分区间为[60, 95]

为给出学生平台评分的百分制分数, 设测评学生的集合为X={x1, x2, ……, xN}, 具体记分如下表: (aij的具体算法为:若yi被xj第K名, 则取aij=R-k+1)

记所有教师的最高分数为M, 最低分数为了m, 即:M=max{a1, a2, ……, aR}, m=min{a1, a2, ……, aR}, 则yi在该项的标准分为:di=60+ (ai-m) 。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根本的方法是要将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纳入评价的组成部分。这样,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 正确的评价思想方法、原则, 有效的评价管理机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 构成了中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象是科学教师和考试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两个部分。通过现状和问题分析构建了基于学生评教、外校同行专家评分、学校职能部门评价的多元教师评价方法和基于进步分评价的成绩相对落后学生评价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师,学困生,评价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6.

[2]赵学勤.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应从何处着手[J].中小学管理.2002, (3) .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法 篇10

一、针对学习状态,及时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与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压抑的课堂氛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当运用鼓励式语言,及时评价,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伊始,我便发现学生有些拘谨,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发言。这时,在朗读词语的练习中,有个男孩子发音准确,声音洪亮。于是,我对他的表现这样评价:“了不起!你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自信的力量,老师相信,咱们班还有像你一样优秀的同学!你推荐谁来朗读?”很快,又有一名男生出色地完成了词语朗读。我再次评价:“听声音,就知道这位同学的读书习惯很好,咱们班一定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吧?来,让老师听一听。一起读词语。”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的情绪变得高昂,接下来的读书、讨论也变得轻松多了。有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期望中的交流、升华,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学习方法,赞赏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渗透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独到的学习方法,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堂上,有位学生在朗读时很有感情,我很想借这位学生的朗读对其他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提示,于是对她说:“你读得真美!请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能读得这样好?”本以为她会说诸如“想象着读”等方法,谁知她抿嘴羞涩一笑说“不知道”。我稍一愣,马上笑着说:“知道吗?听了你的朗读,我似乎真的走进绿色的草原,看到了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色的小丘、游动的羊群,感谢你用自己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这美妙的草原。其实边听边想象,边想象边读,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想象再读这段话,相信大家在刚才朗读的基础上会看到更美的草原风景。”这样,有效的学习方法渗透在充满赞赏的评价之中,学生很乐于接受,其他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草原那浓浓的绿意在朗读中慢慢浸润开来。

三、针对思维方式,拓展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但很多时候学生的感悟肤浅,缺少个性化表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共性的感悟点,因势利导,以拓展性评价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与情感,实现对文章内容的个性理解。

在课前,我想象着学生会对草原的美有不同体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到了课上,众多学生的回答只有一个“美”字。为了引导学生能在朗读中对“美”有更深的体验,我抓住“美”字做文章:“一个‘美’字,让我们想到很多。广阔的美,色彩的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再静静地读你找到的句子,想一想,你觉得草原美在哪里。”经过这样的提示,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他们再次围绕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把“美”字还原成一幅幅形象的图画,仿佛徜徉其间,得到了美的体验。

用客观多元的方法评价体育课堂 篇11

关键词:评价方法;课程目标;成绩考核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对课堂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已逐渐引起大家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观念的更新,还要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堂上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一、关注学生、以人为本

美国教育学家斯蒂芬认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课堂评价也应灵活机动。还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公正、客观、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失时机地进行点评,让孩子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促使学生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一堂好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和学生的自我认知。

二、关注差异、纵横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达

成,评价的标注更注重“唯一化”“格式化”“标准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难在比较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亮点,长此以往,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渐渐地有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标准的制订上首先应是整体的纵向分层,就是不同能力学生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异;其次是横向的比较,也就是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其中还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发展功能。通过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内在动机,调整心态和行为,向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迈进,获得更优的发展。要依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课程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关注过程、立体多元

传统的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运动成绩。就算是有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但健康素质、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却原地踏步;而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着眼于个体,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使评价成为一种动态的、可随时反馈给学生这一被评价者积极的教育行为,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合理的、具备促进与发展功能的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体育成绩考核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养成,既要考核体能锻炼的结果,又须重视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有所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单纯为达标而达标的考核模式。

总之,体育课堂评价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改善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喜悦,在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愉悦。

多种方法展现课堂评价的魅力 篇12

一、评价独特新颖, 调动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就像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又像是种子, 在学生心中播种希望。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 引导课堂进入良性的循环,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独特、新颖的评价语言, 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 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这是杂草被喷洒过药物后说的话, 学生在朗读时, 声音非常响亮, 这是不合适的。这时, 教师就可以笑着说:“喷洒的除草剂是伪劣产品吧?怎么对这棵小草不起作用呢?要不就是这棵小草已经产生抗药性了, 不怕农药了吧?”说完,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朗读的学生也明白了, 改用微弱的声音又读了一遍。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 这种新颖独特的评价,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能不能很好地运用评价性语言, 关系着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 精益求精,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价时,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用语新颖独特,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评价巧妙机智, 启发深入思考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 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认可, 而是应该指出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 哪里出现了不合适的词语, 回答的内容哪里恰当、精彩, 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评价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 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当教师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 应该巧妙地运用评价性语言纠正。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时, 其中有一句话涉及“窃窃私语”这个成语, 教师要求学生试着朗读这句话, 一个学生激情昂扬地读了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对其进行引导, 可以这样评价:“你这么读, 小动物的悄悄话大家就都知道了, 想一想窃窃私语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 你能再读一遍吗?”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下, 学生通过思考, 正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这样的评价, 既客观又机智巧妙, 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 再次朗读时, 不仅到位而且精彩。

其实, 在很多时候学生会有因为紧张或者一时考虑不到位而出现偏差的情况, 这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 而是应该做到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诸如“别着急,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好”“你朗读时感情非常到位, 如果再放开声音, 就更棒了”等等, 这样简单的语言, 在课堂上巧妙地使用, 不仅可以使学生找到自信, 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找到正确的答案,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幽默诙谐, 增进师生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 如果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努力做到思维敏捷, 性格开朗, 并且注重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丰富语文知识, 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一课时, 从外面突然飞来一只小鸟, 这时候, 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大家议论纷纷, 课堂上一时陷入了混乱。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 教师可以这样说:“大家看见了吧, 小鸟也知道我们今天要放飞蜻蜓, 所以它也来帮忙了, 让我们一起来放飞小蜻蜓吧!”听了教师的话后, 大家会心地一笑, 注意力又回到了课文中, 并且更加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使用幽默诙谐的评价性语言, 及时解决课堂上的突发情况, 这样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对于趣味性语言的掌握, 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使用幽默诙谐的评价性语言, 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幽默评价, 应该在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四、评价饱含深情, 鼓励自我展示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应该以情感为连接的纽带。教师对学生充满殷切期望, 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时, 也是这样, 教师使用饱含深情的评价性语言, 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语气和眼神甚至一个微笑, 感受教师对自己的鼓励, 就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从而大胆地展示自己。

例如,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课文中一段苏格拉底的话, 一个男同学在朗读时全情投入, 读得掷地有声。教师竖起大拇指这样评价:“这位同学, 刚才的朗读非常投入, 声音响亮, 也许大家没注意到他的神情有多么投入, 我们再听一次, 欣赏一下他专心投入的神情。”教师用鼓励欣赏的眼光注视着他, 他又一次朗读, 进步更大。教师评价:“你读得认真, 而且哲理性很强, 真棒!好像我面前就站着这位严谨的苏格拉底。”接着教师又评价一名女生的朗读:“你的朗读如春风化雨, 滋润人的心灵, 让我感觉到苏格拉底平易近人的一面。”

这几次评价,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却又环环相扣, 逐步递进, 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实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朗读。这样的效果, 不仅得益于教师巧妙的环节设计, 更重要的一点, 就是在进行评价时, 教师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竖起的大拇指、鼓励的话语、充满期待的眼神, 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深情, 从而为学生的成功注入不竭的动力。

上一篇:教学教学情境创设下一篇:农业生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