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方式

2024-12-02

转变教育方式(精选12篇)

转变教育方式 篇1

近些年, 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教育研究的质量也显著提高了, 可是, “总体的教学质量还是偏低, 教育研究的方法落后, 得到实证的研究比较少, 思想辩论性的研究方法依旧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证实, 远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等一系列未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教育研究方式转变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在当今社会发展和对人才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环, 对教育的质量要求也渐渐提高了。但是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完全的跟上国家经济变化的步伐, 在我们的大部分地区教育的观念比较落后, 所教授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比较陈旧。而且中小学的学生课业比较繁重。教学的体制不够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部分的贫困山区的教学停滞不前。

虽然经过了现代化的教育改革, 使它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总体的水平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些从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就能看出来。这些问题的产生, 与当前的教育研究方式的理性化程度严重不足有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在教育研究领域上没有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 而且没有足够的材料, 也没有足够的力度去支持。另一个方面, 教育界的决策者和教育的实践者对教育研究不够重视, 也没有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形成一种意识。

如果要促进教育研究的理性发展和科学发展, 仅仅靠规模的扩张, 资金和硬件的投入来改变现状, 是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目标的, 我们应该要找到合理的教育方式, 来促进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研究方式与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来制定教育的方式, 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当下教育方式所显露的问题

1. 缺乏正规的管理和规划

在我国的各地方都建立了基本的教育科学规划机构, 虽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规划管理课程, 但还是无法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如果不能优化教育研究机构, 就会导致教育机构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在中国大部分的教育研究的成果都是集中在科学知识领域, 很多都是对国外的理论直接进行翻译, 然而我国实际的教育创新的成果不多, 如哪些有着自己国家特色的教育理论成果, 能够造成很大影响实际上就更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科学研究整体的规划已经成了当下的教育研究方式的问题漏洞所在。

2. 教育研究得成果质量粗糙, 内容单一

现阶段, 我们国家的教育研究人员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高校的教育研究专员、教育的行政管理人员、各地中小学的校长及所有的任课老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从研究成果上就可以看出鲜明的队伍层次性。

不同的人, 不同的思想, 当然就有着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 这些教育研究人员都是以理论为主, 并没有与实际接轨, 也无法与国际接轨, 这就削弱了学术的影响力。当行政人员提供给教育机构资源的时候, 往往会干预他们的教育研究方向。而我们的中小学的校长及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缺少理论性的理念, 否则一定会对教育研究产生影响。总的来说, 这是三个个体, 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式, 但是综合的素养不高, 导致无法突破。

3. 评价机制制约了教育研究的发展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中有写道, “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进一步强化;科学的、合理的、公正公平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注重数量上的递增, 轻视了质量上的把关, 越来越注重形式, 从而忽视了内容, 这种情况有待扭转;讲究的是人情世故, 注重的是关系的亲疏, 有着门户之见等等, 这些不良的现象不能有效的阻止”。这些是对当前教育研究得弊端进行了深度的解剖。

有的规定只有在某些期刊上发表才算是文章有效, 往往这些期刊主要以纯理论为主, 对实践领域的问题没有指导意义, 或是研究很少。这就导致了当前教育研究成果对实践教育影响的局限性。

三、改变当前教育方法的有效办法

1. 途径1:完善教育机构

如何完善教育机构呢?我认为, 首先, 需要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大批技能型的人才, 其次, 调整教育的分部布局, 用来解决区域间教育分部不平均的问题,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扩大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 开设中西部地区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和新兴的学科和专业缩小区域间的知识差距。

2. 途径2:改变教学模式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是为了向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资源, 也为教育模式的改革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打下的基础, 是实现了“人才强教”和“科研兴教”的关键, 是提高教学的质量, 是促进教学的发展的支柱。改变教学的模式, 必须从整体上改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增加教育人员的内部交流。可以整理出一套的教育研究的系统, 慢慢的改造现在的教学模式, 让教育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教师乐教, 会教, 让学生也乐学, 好学。

3. 途径3:改变管理方式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师和学校, 不同层级政府这三方面上都负有不同的任务, 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公平的评价制度, 这个制度包含了对教师教育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责任态度。在教学中, 不能单纯的以成绩分数或升学率来衡量, 要本着全面衡量教育结果的原则, 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囊括到成绩单中。

四、结论

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新的社会要求, 来转变我们的教育方式, 用科学明智的办法来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不断的在教育研究这条路上前进, 不断的更新教育模式, 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影响下, 原有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改革后的教学需求了。所以必须改变教育研究方式, 来全面提升教育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显得很有必要。这篇文章是以当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为背景展开讨论, 并最后提了些改变的办法。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式,转变,思考,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孙金鑫, 王晓玲.关于教育研究方式转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 2012, 03:15-18.

[2]孙金鑫.教育研究改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保障[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05:16-21.

转变教育方式 篇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可能,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职能必须作相应的转化,即由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管理职能转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职能。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是靠行政管理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的。这种管理方式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人们思想觉悟整齐划一为假设前提,采用国家计划、政府直接管理形式进行。毫无疑问,这种管理方式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计划经济的成功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即国家包得过多、干预过硬、统得过细、管得过死,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和灵活性,学校也相应地缺乏办学主动性。因此,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其目标应从无所不包的全面管理向有选择的管理转化,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从过程管理为主转向目标管理,从行政方法为主转向法律、行政并行,从短期管理为主转向中、长期管理,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

一、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是政府通过有关部门制定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和教育政策进行管理,目的是使教育工作在方针、制度、经费、人员、设施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有法可依,获得国家法律的有力保障,以促进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其具体措施就是通过不断改变法律的约束力的程度和范围来调节各种管理对象。由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等特点,因而能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规范性。正如有人所说的,它是人类社会管理活动进步的标志,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方法。从我国来看,长期以来重人治、轻法治。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法规很不完善。目前,应着手系统教育法规的制定,使教育发展置于法治之下,以保证教育事业稳定地有条不紊地发展。象我国目前出现的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工资拖欠等,是政府行为不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严重失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依靠法治。只能走以法治教的轨道,才能真正使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到位,保证教育的`正常运转。我国当前应强调教育立法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的精神,抓紧完善教育法制,并使其正常运转。这是使教育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一环。

二、保障经费

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公共事业,要举办公共教育事业必须有经费保障。在发达国家,取得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两种方法:一是独立征收教育税,教育财政和一般财政分开,即教育财政独立制;另一种是从一般财政中分配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没有独立征收教育税的权力,教育经费从属于一般财政。由此可见,各发达国家都把义务教育当作公共事业办理。义务教育不能指望急功近利的市场机制去养育自己,政府必须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让中小学校走入市场,兼营企业活动以求自救,是与近代文明赖以建立的分工相违背的,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努力保证教育经费到位,并逐渐有所增加。

三、制定规划

教育计划是指教育行政部门为选择理想工作目标和改善资源分配所采用的一种决策措施,是对教育实现其社会功能和自身发展所作出的规划和决策。当代世界许多有远见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以及国家领导人对教育规划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逐渐认识到,要在更大程度上建立起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必须从宏观着手,依靠国家行政手段和政策的干预,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因此,从六十年代开始,被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才适用的、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计划”方式,开始被引入资本主义教育发展的规划中,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进行了教育计划和规划的制定工作。教育在当代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与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发展越来越密切,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根据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计划,来制定教育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发展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差距甚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使我国教育较快地发展起来,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不仅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而且有助于各级行政干部的知识更新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是实现我国教育管理从落后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振兴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四、督导评估

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我国,实行垂直领导,信息传递慢,而且一般只有自上而下的却很少有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上下级之间难以沟通,大量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更需要督导来承担。我国当前开展督导工作,重在督政,使政府行为到位。因此,应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建立单独设置的、能行使督导职能的教育督导机构,要挑选一批懂教育、有经验、能力强的人员组成督导队伍。盛市(地)、县(市、区)都应建立政府督导室,担负起督政、督学任务。应由当地政府聘请上级和本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教育督导(或称特聘督学),使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活动与教育督导结合起来,以增强教育督导的力量,提高督导机构的权威。督学方面应加强评估,建立包括教育质量评估在内的教育评估体系,形成办学水平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做到规范化。

五、咨询服务

所谓咨询服务,即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和情报,运用专业知识与智慧对其进行充分分析,在收集、加工、传递、贮存、评价等基础上进行预测,制订出各种用作决策的方案,或对各种政策性报告进行会审。这一方法强调智慧的运用,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个性特长,减少决策与管理层次,便于横向沟通。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校应实行开放办学,而不是过去的封闭办学。学校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教育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有在掌握大量、及时、准确、丰富的资源基础上才能作出决策。而这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单靠个别学校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为学校提供资料与信息服务。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各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需要及时加以反馈,这也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把这些信息及时输送到学校,供学校做进一步改革的参考。

六、舆论导向

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里,科技和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爆炸”。“爆炸”的知识涌向教育,使教育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也就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具有远见的专家反复提醒人们,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最激烈的竞争将由物质生产部门和技术领域转向造就人才的教育领域。因此,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每一个想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所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转变教育方式 篇3

关键词:转变方式;政治教学;绿色发展

在当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规划”,标志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绿色发展的实质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最早提出绿色教育理论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的。他在一次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他指出“以‘绿育人,而非其他。”杨叔子说:“人是有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与个性的,或者说是有‘灵魂的。‘育人主要是开发人脑,化育‘灵魂,而绝不能加以污染与破坏。”

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因材施教。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学生成绩是绿色的吗?学生成绩的“单位能耗”是多少?我们的教育发展是否也存在“三高两低”的现象?如果存在,那我们教育“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又是什么?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年的政治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转变政治教学方式,推进教育绿色发展。那么怎样转变政治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育绿色发展呢?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转变学习方式,促成绿色发展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首先必须得转变学习方式,从死记硬背到灵活运用,从“逼着我学”到“我要自主学”,比如,在讲必修一《经济生活》时候,可以让学生去参观本地的中小企业,讲必修二《政治生活》时可以让学生组建社会团,比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访问身边的人大代表,观看视频“明星参政议政”等等诸如此类活动,在高一、高二都可以展开,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学习方式的转变既是丰富了学习内容,更是转变了学习方式,促进了人才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促成了教育的绿色发展。

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绿色发展

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活动的单位时间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必须对教材加工处理即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重新整合,然后确定各种课型,节约讲授成本;其次导入新课既要新颖又要简明扼要,最好是三分钟左右要进入正题。第三,课堂讲授不要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教师只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学生能自学完成的部分坚决让学生自学完成。第四,合作探究,知识拓展一定要精心设置,知识的拓展要有针对性和时政性,而且要有思维度。第五,课堂内(外)的练习都要精心准备,精挑细选,做完之后,必须先让学生呈现答案,再由学生进行互评,尽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长期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活而不乱,实而不死,新而务实,严而有爱”。

三、提升学科素养,推进绿色发展

政治学科的素养既有时政素材的积累,更有新闻评析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长期的政治学习中形成的既严谨又开放,既规范又变通的处世能力。政治教学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时事政治的积累,可分两步走:一是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稍作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二是利用课前五分钟,根据时政材料,进行展示和评析,引导学生从政治的角度进行思考。利用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養,比如举行辩论赛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利用课间五分钟来提升学生的新闻评析能力等。

四、创新评价机制,实现绿色发展

利用政治课既具有时政性,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设置多元化政治教学评价机制,比如对政治老师一堂课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教法,只要这堂课三维目标明确,方式可以多元化,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上进,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可以多元化,比如,有的学生思辨能力强可以给他A;有的学生新闻评析能力强,也可以给他A,有的学生知识框架构建得好,同样给他A。这样的话,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致会很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痛苦学”到“善学乐学”,这样政治素养无形提升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元评价机制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正是教育绿色发展的要求。

转变教育方式 篇4

一、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他主学习是他人主导学习,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强调的是他人;自主学习是在他人科学引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主动地学习, 强调的是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应使学生从依赖到独立, 从被动到主动, 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分析、解决, 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 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英语课堂上, 多让学生来说、做、演、练。比如, 在教身体类单词, 教授完单词后, 我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 仅进行组织。我将带领学生读单词转变为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单词;巩固单词玩游戏时, 我将老师发口令学生做动作转变为学生之间互发口令, 互相做动作;总结时, 我让学生自己说出今天教授的主要内容。在编chant时, 我让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想一想。如, 挂衣橱里衣服多, 春秋天, jacket, 女式衬衫blouse, 男式衬衫是shirt;炎热的夏天穿什么?女孩dress, skirt, 男孩要穿T-shirt;冬天到, 寒风吹, 出门别忘带coat。学颜色时, 学生是这样编的:red, red红彤彤;green, green绿油油;blue, blue蓝湛湛;yellow, yellow黄澄澄;black, black黑乎乎;white, white白茫茫。课后我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余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翻阅资料, 到网上寻找文化背景, 节日的由来,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风俗习惯等, 从而使学生会学习。

二、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知识为主, 以增加个体知识储备、扩展知识视野为目的;探究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以形成和发展科学素养为目的, 既重视结果, 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比如, 在教Where’s my cake?这一单元时, 我先出示妈妈在厨房里的场景, 让学生互相对话, 你可以编成哪些对话内容。如:Who’s she?She’s Su Yang’s mother.What colour is her dress?一直到Where’s my mother?同法出示爸爸在书房的图片, 学生说出Where’s Dad?最后出示照相机的图片, 但没有说明在何地, 学生可以进行猜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我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可能,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引发他们的联想思维, 整个过程一直是学生凭着自己对对话的理解, 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灵活运用, 由单一固定的对话过渡到综合内容, 既复习了旧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学生之间的对话、交往和反思性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抓住了探究学习的精髓。

三、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个体学习形式单一, 浪费集体学习中宝贵的人力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某一目标。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合作学习既可以缩短时间, 又能集思广益、互动信息、交流情感、促进学习, 在合作中加强实践, 取长补短,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如, 在学完颜色单词后, 我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 为每组发一张作画纸, 听录音, 根据录音内容合作画一幅相关的画, 再涂上颜色。涂涂画画这种合作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一些生性胆小的学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使每个学生感觉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肯定, 有集体荣誉感。在学完衣服类单词后, 我分工让学生完成一次时装秀, 这一过程繁琐而又费心, 但通过合作, 学生精心准备, 各尽所能。在展示会上, 各组形式多样, 介绍时语言流利, 在热闹的气氛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一合作活动加大了对学生语言输入量, 激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使学生在语言和生活中建立了自信, 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转变教育方式 篇5

2月份以来,我镇开展了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让每位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让社会认可发生的积极变化,使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总结如下:

1、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讨论情况:3月中旬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集体学习讨论,了解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什么”“如何转”明确了方向,并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1小时集体办公时间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讨论,与会教师写好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左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向崔效杰、李善海同志学习情况:学校利用基体学习时间开展学习崔效杰、李善海通知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奋勇争先的先进事迹,教师学习笔记1500字,每位教师写出学习体会并进行张贴存档;每位教师书写一篇“我为教育添光彩”征文,学校进行初选,并将优秀征文上交教办。

3、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学校建立了师德考评制度,并进行集体学习讨论,将老师们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纳入考核制度,实师德考评制度能真正加以实施,并对考评结果进行公布,做到公平公正。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

4、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学校建立了师德考核制度、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人民满意教育公开承诺制度、问题排查台账建立及

销号制度等七项制度,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过,并努力把各项制度措施到实处。

5、开展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打算

(1)每月进行一次分类排查,对突出问题建立台账,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作出承诺。

(2)修订完善师德考评标准,开展考评,选出师德优秀教师并进行公示。(3)根据任课教师满意度调查制度,完成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转变教育方式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发展方式;教育观念;战略地位;教育资源;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11-03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时期。在这五年期间,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是值得认真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求基础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由精英教育向普惠教育转变,由基础教育的数量满足型向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满足型转变,由部分学校优先发展向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方向转变,由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向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转变,从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向追求教育的公正与公平转变。

一、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基础教育成效显著。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省两级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更加重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适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实现了由重点抓学前一年教育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转变、由举办学前班向举办规范幼儿园转变。二是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了利用闲置农村小学校舍和超编小学教师两大资源,建设农村规范幼儿园战略。三是组织实施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创建规划,探索出了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四是省、市主城区和县城城关镇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城区和县城民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渴求,从而使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65.35%,位居全国前列。

(二)更加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省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二是创出并推广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经验。如,承德农村学区改革、石家庄“一托二”联合校、邯郸市区通过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四种模式”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09年11月教育部在我省邯郸市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其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为促进初中生源均衡,我省还全面推行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大部分公助生招生指标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四是为促进师资均衡,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等等。

(三)更加着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是注重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以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素质为目标,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二是开展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和示范作用的学校。三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及时启动实施了高中课程改革。四是我省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有615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251所。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在校总规模达到256.6万人。

(四)更加注意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06年到2010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由355亿元增加到717.69亿元,年均增长9%。二是初步建立了教师招聘、培训机制,重视教师在职培训,2006年以来省级共培训中小学教师28200人。使全省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由65.8%提高到82.3%,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由38.8%提高到65.7%,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2%提高到94.4%。三是创新实施了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工程。四是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普遍提高了教师工资水平。

(五)更加尽力创造实现教育公平的条件

一是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二是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将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年补助750元,初中生1000元,保障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要。三是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率达94%。

(六)“十一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仍然没有处理好教育为社会服务和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关系、应试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精英教育和普惠教育的关系、数量扩张和提高质量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全面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布局欠合理,教育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尚未达到均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

二、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建议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必须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发展方式。面对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一是确立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确立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职能观。二是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主要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三是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

nlc202309022115

中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确保基础教育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是确保基础教育重点、优先发展。我省不仅要把重点、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主要内容,还要各级政府、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合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二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切实予以政策、财政和制度的保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三是基础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做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人才转变。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必须由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发展向提高质量型的内涵发展转化,使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使每一个接受该阶段教育的学生,享受到好环境、高水平、平等、公平的国民教育。这就要求:一是学校布局合理化。尽量处理好生源减,少和学校集中、扩大规模的关系。:做到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按着市、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年生源减少的情况,布局校区、适度集中和扩大规模,尽量控制班额。二是学校建设标准化,结合实施“校安工程”,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全部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等方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三是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均衡师资配置,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区的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使校长、教师交流和师资培训常态化。四是以教育信息化为平台,加快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城乡基础教育在区域内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一定要做好基础教育发展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我们认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机触:改革的路径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落实好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建设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真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分明、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二要根据我省实际隋况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绍费投入长效机制。三是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基础教育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及时审慎出台《校园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校、园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公益性原则,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改变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育教学方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使基础教育在充分发掘广大青少年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

转变教育方式 篇7

一、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和阻碍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提出要实行素质教育, 更是在几十年间推行了8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依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式。在我国, 人们对于应试教育的热衷和执著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原因。

自我国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开始, 以科举为目标、为科举而读书的观念就深入人心。在推行八股取士的时代, 应试思想就开始桎梏莘莘学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育取向。虽然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有百余年的时间, 但历时1300 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的阴影依然存在于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

目前, 学校教育中依然大量存在着以分数论成败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观念。我国虽已取消小升初考试制度, 采取依照学生户口所在地实行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 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很多优质中学依然存在着通过竞赛、试卷考试等形式招收资优学生的现象。而初中更是以重点高中升学率来标榜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此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笔者在福建省某市的调研中发现, 取消小升初政策后, 小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升学压力, 从而将更多的师资和精力转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特别是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随着学生升入初中, 开始直面3 年后的中考时, 原来的种种培养活动基本宣告停止, 学校的一切行动都以取得最佳中考成绩为第一目标。就像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一样, 中考也成为初中教育的指挥棒。

应试教育将培养会记忆、会做题、知道标准答案的“考生”视为教育成功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受这种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非常单一, 学生负担过重。在调研中有教师提到, “中考有9个科目, 假如每个科目每天留20 分钟的作业, 9科加在一起也要180 分钟。更何况很多科目的作业远不是20 分钟就能做完的”。为了考出好成绩, 学生不得不疲于应付各种作业、课外练习、考试和种类繁多的补习班、提高班。很多小学生为了能够依靠特长或出色的综合成绩上一所重点中学, 不但每个周末要上2 ~ 4 个提高班, 连正常教学日的晚上都被家长安排了各种艺术班、课外班, 导致很多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白天上课无精打采甚至出现拖欠作业的情况, 连学校常规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在过度学习之下, 学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和探究, 逐渐丧失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令人担忧的是, 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采用题海战术, 更有资深教师总结出获得高分的秘诀——“文科是千锤百炼, 理科是死去活来”。他们认为, 通过反复的练习、机械的记忆一定能够提高成绩。在调研中有高中教师提到, “最怕那些初中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考进来的学生。中考是考好了, 但学生的潜能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思维僵化”。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造就了众多高分低能的“优秀考生”。

马斯洛曾经批判传统的学习方式, 他认为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是外在学习。“学生学到的, 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的一切, 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或“赚取学位”就是这种外在教育也就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目标和弊端。

社会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 能考试、考好试也是一种能力, 而且是即使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也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特殊能力, 是人才的标志。对于这一观点我们该如何反驳呢?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你有一个独生女儿, 女儿长到20 岁要找男朋友, 要和他成家, 要和他生活一辈子, 那么找什么样的小伙子呢?女儿让你出主意, 你会说什么?你肯定对女儿讲, “你找的小伙子身体一定要健康, 情感态度价值观起码要正常, 要有能力, 这样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这个人要有生活情趣”。你绝对不会跟女儿讲就找会考试的。[2]可见, 应试教育不但消磨了学生的创造力, 无法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甚至培养出的“考霸”都不是一般家庭乐于接纳的家人。

多年来,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英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英才儿童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是指那些与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同龄人相比, 能够表现出高成就或有着更高成就的潜能儿童, 他们在智能、创新能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或特定的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能力。[3]1988 年美国出台《贾维茨英才儿童教育法案》, 将英才教育的重要性与国家安全战略直接联系起来, 更提出“英才学生是国家资源, 这种资源对于国家的前途至关重要, 对于国家的安全与福祉至关重要”[4]。加强英才儿童的培养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一环。多年来, 我国曾以举办重点学校实验班、超常教育实验班、特长班等方式对于极少数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英才儿童实施加强教育 (因为我国学生总量基数大, 但获得举办此类班级资格的学校极少, 所以能够进入类似班级进行特别培养的学生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总量比例极低) , 但由于英才培养的出口和检验标准依然无法逃脱应试教育的范畴, 很难确定这些儿童的特殊才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挖掘。“加紧开发高级专门人才, 鼓励输入高级专门人才、限制输出高级专门人才”[5]是当代国际公认的国家人才大战的三大战略框架。所以, 如何挖掘和深度培养英才儿童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启示

我们往往认为, 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都是天赋极高的神童, 认为先天的智力因素在他们后来的成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相较于智力因素, 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在创新人才的成长中起着更加重要和持久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 (D.Wechsler) 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其结果发现, 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高智商, 而是具有中等或中上等智商。那么, 他们何以攻破各种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难题, 他们的创造力是何以形成和爆发的呢?

目前, 世界各国教育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普遍受西方心理学影响较大。研究表明, 创新人才的特质由3 个维度组成, 即人格维度 (进取和奉献的抱负、包容和合作的品格、反思和坚毅的情操等) , 心理维度 (争辩和探究的个性、动手和实践的习惯、求新和超越的心态等) , 能力维度 (发现和质疑的思维、厚实和宽广的学识、演绎和概括的能力等)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创新能力是科学素养和人格培养的有机融合。

吉尔福特 (J.P.Guilford) 是最早提出创造型人格概念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8 条创造性人格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事物的运动机制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 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 喜好抽象思维, 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富有幽默感, 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 能排除外界干扰, 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斯滕伯格 (J.Sternberg) 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 第3 个维度是人格特质, 它包含7 个因素:对含糊的容忍;愿意克服障碍;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有适度的冒险精神;期望被人认可;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

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 具有高创造力的人才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质。创造性思维属于智力的范畴, 具有一定的先天性, 它包含5 个基本特征。一是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 且有意义。二是思维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部分。三是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 常常称为灵感。这里需要指出, 中小学生还没有灵感, 更多是灵感的萌芽。灵感属于“顿悟”, 在一定意义上说, 它是有意注意的产物。四是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 创造性是分析思维和知觉思维的统一。五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 它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

而创造性人格则属于影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我国有学者通过本土化研究将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称创造性人格概括为5 个方面:一是具有健康的情感, 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二是具有坚强的意志, 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三是具有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 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四是具有刚毅的性格, 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如勤奋) 以及动力特征;五是具有良好的习惯。[6]

英国教育部提出, 人才特别是英才的形成是个人潜能、外界支持和个人动机的总和, 即英才= 潜能+ 支持+ 个人动机。因此,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英才的上位概念, 而英才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重点在于为具备英才潜质的儿童提供机会和支持。[7]有学者对2409 名英才学生进行了长达25 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英才在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预示着中年时期的创造力水平。[8]根据美国研究中心对英才儿童的调查,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才学生在学期开始前已经掌握了40% ~ 50% 的知识。[9]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开放的教育环境, 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因此很多英才儿童的发展远远低于其潜力允许的水平。

如果说人的先赋条件是我们无法改变和必须接受的现实, 那么在基础教育中为所有学生特别是英才学生提供开放性教学和更加合理的培养方式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所以, 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则是发展学生优秀创造性人格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如前文所说, 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那么,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 变革传统教学方式, 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对创造性行为的重视和鼓励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研究显示, 如果教师对于课堂创造力持有负面或不积极的看法, 可能会使教师错失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机会, 甚至会长期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表达。[10]同时, 教师营造出的轻松、充满安全感的课堂氛围同样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当学生对自己的发言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后, 他们会感受到教师是在鼓励他们创新。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不用担心自己异想天开的答案会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嘲笑, 他们会变得更加接纳自己, 更愿意承担不同于常规答案 (即创新) 带来的风险。

创造力是对全新且适宜、有衍生力或影响力的行为的彰显。适宜是指该创意解决了某个问题;有衍生力是指这种创造行为诱发了其他新事物的产生;影响力是指它拓展了某一领域内容或范畴。青少年儿童就像其他新手一样, 都具有适宜水平的创造力。而衍生力和影响力的产生则需要更高强的专业能力。课堂中的创造力通常具有新颖性和适宜性两个特点。新颖性取决于变化性, 适宜性则依托于专业知识。[11]

教师应成为学生探究真理的导师和教练, 而不是“真理”的宣讲者。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倡导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学习。课堂更应该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和向往的地方,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让学生为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自豪。

(二) 改革单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完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人们曾经认为,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和责任, 而基础教育的目的则是把那些已经确立的真理悉数教授给学生。随着国际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研究逐渐深入, 我们愈来愈认识到高创造力人才不是通过4 年大学教育就能够培养和造就的。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基奠期和发展高峰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的任务。依据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时长来看, 基础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会更大。

但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体系, 就像是给教师和学生上了一道紧箍咒。要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就必须变革当下的学生评价体制, 给学生和教师在精神上松绑。“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这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式论断成为无数教师的心头刺, 标准化测试的结果成为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好坏的试金石。为了获得理想的成绩, 很多教师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层, “消灭尾巴”成为许多教师周而复始的工作方向, 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特殊培养。

在学生和学校教育评价中我们常常忽视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 即教育具有延时性特征。在多地的调研中均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反映:我们也想通过各种活动和变革教学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但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们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升学率。更有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表示:“我必须死抓升学率, 学校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我常在学校大会上对教师讲, 一旦学校今年的升学率下滑, 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招生质量立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咱们学校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 何时能够发芽, 是否能够长成参天大树都是无法预测的。由于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和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 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以“如何能在考试中见效快”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标准, 成绩更成为学生评价的单一标准。学生等着听表扬、家长着急看成绩、校长只抓升学率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丰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学校可以适当地给在某些学科和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额外的培养, 同时可以准许在所有学科发展均具有明显优势且比较均衡的学生跳级学习。虽然我国正在推行素质评价体系, 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素质评价体系中, 除了学科教育是通过标准化测验方式进行的之外, 其他方面如德育、创造力、社会责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无法量化、评价操作性不强的情况。有些地方和学校为了凸显评价体系是科学的、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 就强制规定各种等级的名额和比例。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挫伤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阻碍和困难。

(三)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

让中小学生尽早地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进而自主地向着科研努力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地参与到相对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在高中阶段推行了“翱翔计划”, 为对科研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创造了条件。经过7 年的努力, 最早几批学员中的许多人已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继续深造。在对他们的走访中, 很多学生谈到自己曾经对科研存在偏见, 一方面觉得科学研究高深莫测, 另一方面认为搞科研的人都是一些木讷、不苟言笑的书呆子。但通过“翱翔计划”搭建的平台, 他们走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 近距离地接触到了那些曾经神秘的实验器材, 并且居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型科学研究。他们的科学热情和探究精神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深造后都选择了自己曾经的研究领域。虽然我们无法预言他们中一定会出现为后世所瞩目的科学巨匠, 但我们可以肯定在他们心中一定已经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在人才培养中, 我们要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小学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义务参与到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来, 使学生乐于走入课堂, 充分享受课堂, 更要使他们的教育可以走出课堂。

(四) 建立健全英才教育政策和法规

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般认为, 世界上可以开发并利用的资源有四类:物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 唯独人力资源是可以连续、深层次和无止境开发的战略资源。[12]而制约我国杰出人才人力资源——即英才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健全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对于英才儿童的发展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这导致英才儿童在走入社会后极少作出他们个人潜能可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和贡献。

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级学校对于英才的培养没有专门的资金设置和课程设置;同时, 师范类及其他综合院校中也没有针对英才教育而设置的特殊师资培养, 导致英才教育师资不足。

考察各国英才教育实践后发现, 国际上一般把同龄人的前10% 左右确定为英才儿童, 并给予区分性教育。根据我国2010 年的官方统计数据, 我国有中小学生共计2.02 亿,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0% 来估计英才儿童的规模, 那么我国有英才儿童约2000 万。面对这一庞大的潜在优质人力资源, 我们既欣喜又担忧。他们在目前的教育培养方式下能够接受到适当的培养吗?他们的潜能可以得到深入的挖掘吗?他们未来能成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吗?这一切追问都提醒着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英才教育的法律法规, 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 (2010-07-29) [2015-10-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 2015 (3) :25-27.

[3]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J].教育研究, 2012 (11) :28-35.

[4]SPIELHAGEN R F, BROWN F E.Excellence versus equity:political forces in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G]//COOPER S B, CIBULKA G J, FUSARELLI DL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tics and policy.New York:Routledge, 2008:377.

[5]王通讯.世界人才战[G]//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1.

[6]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5-8.

[7]李孝诚, 綦春霞, 王中磊.英国数学英才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英国三所中学数学英才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学报, 2012 (1) :54-61.

[8]PARK G, LUBINSKI D, BENBOW C P.Contrasting intellectualpatterns predict creativity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tracking intellectually precocious youth over 25 Years[J].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18) :948-995.

[9]DENNIS M Sr CHILDERS.The academic community’s perceptions of gifted education[D].Phoenix:University of Phoenix, 2009.

[10]BEGHETTOAR.In search of the unexpected:finding creativity in the micromoments of the classroom[J].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009 (3) :2-5.

[11]BEGHETTO A R, KAUFMAN C J.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陈菲, 周晔晗, 李娴,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83.

转变教育方式 篇8

一、教师转变教育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

教师的个人素质、内在修养与教育行为的转变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师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前提。

一是将创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作为教师行为转变的基础。我们的校园文化包括辩证的课程观——中国化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观——自主、自律与自我教育,现代的儿童观——爱、幸福与快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开放教育、尊重信任的人文素养,构筑起愉悦祥和的环境,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推动教师行为的转变。

二是将促进理念迁移作为教师行为转变的关键。我们充分依据园本培训,组织教师开展了环境创设、适宜行为培养、瑞吉欧理论学习、多元智能培训、师德标兵评选、巾帼示范岗建立、教师形象设计等活动,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三是将引导教师角色定位作为教师行为转变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而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序的、生机勃勃的、愉快的环境,使幼儿主动投入环境,无拘无束地开展活动,自由轻松地学习,从平面的、相对单调的课堂走向立体的、广阔的多元环境。

开放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彻底走出了死板的灌输式教学,使幼儿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和游戏的主体,教师真正成了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二、幼儿转变学习方式,主动操作,探索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放手让幼儿探索,引导幼儿通过经验式、实践式、探索式、体验式、自主式、合作式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思考。

一是要大胆放手,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一百种语言、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一百种语言是“瑞吉欧教育”的口号,它告诉我们不要低估孩子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的能力。教师要让幼儿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建构能力等。

二是要大胆探究,使幼儿在体验中得到发展。只有当幼儿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如,教师组织“超市”游戏,请幼儿想办法使“商品”摆放有序时,幼儿会很快进入角色。他们自己想出办法自己实践,兴趣很浓,从而获得了直接的生活经验,也扩大了知识面。

三是提供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索学习。探索性学习是幼儿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索提供有力支持,就必须积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如在“有趣的影子”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差异,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手电筒、蜡烛等,鼓励其进行最基本的探索;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画笔、尺子、记录纸,让其分别在早上、中午给院子里大树投影在地上的特征画上记号。通过一次次的分层活动,真正实现让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的目标。

总之,开放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努力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育行为,鼓励幼儿去发现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满足幼儿内在兴趣、需求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地探究,达到自我建构、自我完善的目的,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转变教育方式 篇9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里, 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基本上都是深层次的发展问题, 呈现出深刻性、广泛性、长远性和多难性等特征。

在这样一个阶段中解决一些深层次发展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创造新的服务机制和行事方式, 即——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一、政府职责

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政府主要责任都集中在四个方面, 即: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政府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的责任, 重点在于后两个方面——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1. 公共服务

对于公共服务的概念, 专家、学者的定义不尽相同, 诸如“通过融资、提供或管理有利于健康和教育结果的公共服务。” (世界银行, 《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 “公共服务通常指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一国全体公民不论其种族、收入和地位差异如何, 都应公平、普遍享有的服务。” (陈昌盛, 蔡跃洲, 《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 “公共服务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 (李军鹏, 《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等等。

显然, 公共服务实质为对公共需求的供给, 是公共资源投入与配置的产出, 享有的对象是所有老百姓。所以, 公共服务即指通过政府的公共支出使得所有老百姓都公平享有的服务。政府在社会事业中的公共服务, 最重要的领域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养老等。

公共服务的重要特征:一是非竞争性, 不通过竞争手段而获得;二是平等性, 覆盖所有老百姓, 不论民族、种族、性别和贫富。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公共资源与公共需求不断发展, 公共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充实。比如, 原来义务教育是政府法定的公共服务, 而幼儿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 政府服务可以是有限的法律责任。但现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政府有财政供给能力并且老百姓对学前教育需求旺盛的地区, 政府提供幼儿教育成本的可能性迅速提高, 已经开始逐步提高其中政府服务的比例, 所以幼儿教育发展到某种程度后也成为一种准公共服务或者进步到完全的公共服务。

高中教育同样如此。以往政策设计中个人负担高中教育成本比例呈现上升态势, 现在一些普及程度高、质量相对稳定地区, 政府也在逐步提高财政负担的比例, 出现了高中实际上成本在提高, 而学费却没有同比例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职业教育领域内,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 上海进一步加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预计每年市区县两级财政将投入3.2亿, 使100%就读全日制中职校 (含民办中职学校) 的学生 (含非上海户籍) 得到补助, 且帮困助学对象从城乡低保家庭扩大至所有来自农村和海岛的学生。实际上, 这也是公共服务。

当然, 目前阶段学前教育、高中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 更需要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来争取政府的公共服务, 其办学机会则按照一定规则的竞争来得到, 因为公共服务并不完全排斥竞争, 公共服务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法则。

2. 社会管理

20世纪以来, 世界范围内的非政府组织逐渐发展与培育, 许多公共事务逐渐由社会承担。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完善的过程中, 吸取了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经验, 日益重视非政府的管理。

在政府公共管理中, 对市场需要监管, 对社会则要引导, 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都要发挥, 其中必然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上的合力, 才能使社会健康发展。

现代政府的公共管理, 很多情况下是运用经济调节来加大对社会的间接管理, 如通过国民经济第二次分配中政府获得的财政从而转变为公共服务, 但这种服务是把财政间接转化为效益, 转化的过程必须有专业管理, 这种专业管理需要一些非政府非营利的第三方介入, 并且承担许多社会专业管理的职责。

社会管理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会自治, 即许多老百姓自己的事情, 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自行解决。比如:报刊曾经报道, 有人在一个住宅小区绿地湖泊边唱歌, 居民觉得太吵, 从而发生吵架的事。物业公司则让每家每户代表讨论, 投票决定是否允许, 结果57%的居民同意唱歌, 43%则不同意唱歌, 后者服从前者。物业公司协调时提出, 允许唱歌, 但是不要超过晚上九点, 伴奏的音乐要轻一点。此事通过民主程序, 加上专业的管理得到了圆满解决。

社会管理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承担的事务。大量的管理经验已经告诉政府, 政府在繁荣的市场体系中不可能包办一切, 包办一切的过程是是低效的, 结果往往是无效的。因此政府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管理中购买服务, 主要职责在于监管评估, 而管理的实施则由非政府的、专业的机构承担, 更多地采用“契约”方式进行。

二、从管理到治理:政府履行职责方式的转向

教育是政府公共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块, 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 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的稳定所在;教育的改革又极为复杂, 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人发展不平衡与教育公平原则以及教育和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关系之间的复杂性, 都决定了政府所负有的教育管理责任和履行的职责方式必须转向。

政府要更好履行职责, 成为服务型政府, 必须从大包大揽的单向度管理转向政府、社会与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从管理走向治理, 政府要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角色, 对教育发展要有敏锐的判断。

因此, 当前积极培育教育专业中介机构,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协商机制, 对于管理转向治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1. 让专业性社会机构提供专业性事务

政府职责是不可推卸的, 但是履行职责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直接提供, 也可以间接提供, 运用公共支出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专业性的服务, 就是一种间接提供。

专业性的事务由专业机构来承担, 其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教育服务的质量上, 也体现在教育服务的效益上。委托给专业机构比政府自己去做要专业得多, 但并不是说教育专家就能成为行政管理人员。政府层面的教育管理者专业是教育公共服务, 是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背景下履行好教育服务职责。学校管理不是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 熟悉学校管理的人员未必是个很好的教育行政人员, 两者各有管理不同的侧重点。

上海实施的“以委托管理推进郊区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项目, 其重要出发点就是为了通过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机构的服务潜能, 促进郊区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 并从中培育出服务质量高的专业性社会中介机构。这一项目, 不仅以新的方式去提高学校的发展, 同时在探索政府走向教育治理的路上迈出积极的一步。

2. 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 是考评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标准。什么是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根据以往的认识和经验判断, 市中心城区应该比郊区高, 城市比农村高。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一些区县, 农村教育水平明显没有城市高, 但农村居民对教育满意率比城市高近20个百分点, 原因在于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期望值不同, 原来农村教育基础比较差, 一段时间里通过推进城乡一体的标准化改造办学条件, 以及农村教师加工资等倾斜政策, 农村教育虽然质量变化不大, 但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老百姓对教育的期望。二是参与度不同, 这个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父母辛苦操劳家务, 子女还是不满意, 因为他们没有参与。所以要办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 否则永远不满意。

教育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之间要建立协商关系、利益诉求机制和利益协商机制, 要有根据家长意见改进学校工作的决策机制, 只有这样, 许多矛盾才容易解决。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不过, 建立家长委员会并发挥好作用并非易事。报上曾经有文章说家长委员会有时候与学校不一致:校长不准补课、家长委员会决定可以补课;校长不准收费, 家长委员会决定可以收费。其实产生不同意见都是正常的, 如果事事都一致反而不正常。有不同意见就需要协商, 建立家校协商机制, 首先要承认家长是利益主体之一, 家长不是学校的代言人。学校也是利益主体, 两者之间要有利益诉求, 多元社会要有利益协调, 然后经过协商, 如果意见达不成一致, 要有决策的民主程序。然后, 由一定程序决定的事情, 大家要有民主的素养, 要自觉接受。这种经过民主协商以及走过大家都认同的程序所形成的决定, 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对于推动学校发展是有利的。

三、从管理转向治理:在深层次上思考体制机制改革

经验表明, 许多教育问题不是教育界本身就能够解决的。教育从管理转向治理, 要求政府深入洞察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寻找政策以及政策的切入口。但是现在教育界还有很多同志不太关注社会的变化, 因循守旧, 或者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比较弱, 缺少审时度势的把握。比如总认为只要政府给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其实并非如此, 体制和机制是决定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不从体制机制上考虑, 难以在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1.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

政府高度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 由于外来农民工子女占用了本地的教育资源, 所以流出地应该把学生的经费转移到流入地来, 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公共服务成本应该是公共财政提供的, 而公共财政依靠税收所得。今天农民工进城务工, 所产生的企业税收都形成了当地的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应该向所有创造和提供纳税的人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中,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按照公共财政概念来落实老百姓的权利, 与原来政府按照户籍服务的方式相比更先进。

另外一种看法是, 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基石的前提下, 目前所有农民工子女应该得到同本地老百姓子女完全同等的教育, 这是我们追求目标但与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实是:中国存在着经济发展上的两元结构, 两元结构中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 要逐步解决城乡差别必须从保障制度着手。在现有保障体制中, 农民最大的保障由土地来实现, 即使农民工进入城市, 土地的保障依然还在, 只是土地的价格有高低而已。城市居民虽然生活水平高于农民, 而且发达地区与困难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但城市居民没有土地的根本保障, 需要有其他的保障。所以政府在制定各种政策若不从这些深层次问题上以及社会发展未来趋势去思考, 就难以把握全局了。

显然,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 归根结底还在于现有教育制度是架构在户籍制度上的原因。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 就户籍制度而言已经作了许多修补, 但居住证制度还不可能立刻取代户籍制度。教育与人口关系中比较合理的设计是把教育制度架构到税收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上, 但当前这个制度还不健全。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的教育制度还会有矛盾, 会产生新的问题。

上海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一是确定目标, 继续挖掘现有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提高到60%, 实现农民工子女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二是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学校”问题, 纳入民办学校管理范围, 成为独立法人。同时定出一定的办学标准, 当然标准可以放低一点, 如此政府对其财务、教师资格、教师加四金等问题都可以监管起来, 从而提供必要的支持, 推动学校的有序发展。

2. 民办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考

同样,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也需要从制度层面上思考。当前, 民办学校发展遇到许多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钱多少, 而在于设计合理可行的制度。在体制和机制的高度上, 反思民办教育发展的经验, 寻找民办教育发展的路径, 这是民办教育发展到关键时期最应该做的事。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讲, 政府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 改善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 提高公办学校的教师待遇, 这是政府履行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不可否认,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来民办学校在硬件和师资上的优势。但同样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看, 政府履行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不一定直接办教育, 而可以拿出钱来让社会来办教育, 然后政府购买社会的服务。按照这样的思路, 民办学校的发展就有很大的空间。

当前, 民办教育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非盈利财务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起非盈利财务制度, 民办学校才具有长远发展的保障, 政府才能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和监管公共资金的使用。否则, 如果政府向民办学校提供了公共资金, 却缺少公共资金足够的监管, 一旦资金使用产生严重问题, 就会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策执行效果。政策一旦不稳定, 左右摇摆, 前后不连贯, 肯定不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所以, 我们不能只关注民办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影响力, 而忽视制度的资源价值。

转变教育方式 篇10

1 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任务, 确立创业教育的理念

我们都知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民富之路。要想实施创业教育就要坚持以富民为主题, 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办学方向, 有毅力地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的人才为目标, 让所有学校的学生能成人、成才、成功。成人应是成为合格的公民以及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成才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专业特长甚至有一门精湛的手艺, 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创业教育的内涵, 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这个的基础上, 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应着重抓好这几个方面的环节:

1. 1 应树立创业理念。鼓励创业, 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就业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学校应该把创业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胆识和创业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起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自我理想, 在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自我就业能力同时, 让他们具备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的意识与能力。

1. 2 应开发创业课程。开发创业课程, 充分地发挥课程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构建了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创业教育课程应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立足专业, 突出创业。在课程目标中, 以全新的创业型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为导向, 同时, 加强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 努力培养既能够就业又能创业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

1. 3 应孵化创业项目。学校应结合专业教育资源积极地开发成本少、操作容易、风险小、立足实际生活的创业项目, 每个项目应该提供创业策划方案, 其中包括市场状况、前景分析、开店技巧、店面设计、运作方式、经营管理、进货渠道等等, 并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与现实相结合, 应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与创业成果孵化基地, 设立创业项目, 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行业、职业背景以及实习实训基地, 搭建创业平台。

1. 4 应建设创业载体。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 各校需要结合专业建设创办小工厂、小园艺场、小农场、小养殖场等创业基地, 把基地办成教师教学示范的地方、学生动手实践阵地和创造经济效益实体。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办企业和产业实体吸收学生参与生产、销售、管理与经营, 让学生在创业服务体系的支持条件下边学习边创业。

1. 5 应开展创业实践。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培养着重在于实践。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 得到创业技能的训练。所以, 学校要需要组织学生去调查一些小企业, 参与 “做人”与 “做事”、“会学习”与 “会做事”高度的统一, 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努力地实现积极地面对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做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的提升。

2 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敏锐性。

创业人才在思维特点上表现出不被陈规旧俗束缚, 能够随机应变, 充分发挥创造性, 能适应变化着的外部条件, 能够摆脱惯性, 改变定势; 还能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与基础知识不同的东西。努力地追寻可能的世界, 探索未知是创业人应具有的品质。

3 应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

浙江温州人则把事业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了 “四千精神”: 走遍千山万水, 历尽千辛万苦,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这些则告诉我们,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得, 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有一首歌曾唱过, 不经历风雨, 怎么间彩虹,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但只要坚持, 不怕失败。即使失败一百次, 也要一百零一次站起, 相信自己, 总有一天, 会春暖花开。

4 应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我国正逐步走向法制社会, 法律体系也日趋完。然而作为创业者, 从事经济活动则需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我们平常所学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讲授了宪法、民法、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经济合同法等内容, 也可以再具体化一点, 通过自己查资料, 浏览网站来补充一些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

成功的创业教育, 可有效转变职校生的就业观念, 增强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地开展创业教育, 努力地摆脱底层教育、脱贫教育和弱势教育的传统模式, 努力地培养学生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 把被动就业变为主动创业, 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并填补社会服务的空白领域, 从而加快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守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J].教育研究, 2012 (07) .

[2]刘福军, 成文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科学出版社, 2007.

转变教育方式 篇11

【关键词】困境 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初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学习、团结、创新、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全体教职工“追求学习,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谋求发展”,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党校事业和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党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党校向心力与凝聚力,凝聚创新精神,付诸创新行动,力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使新乡市委党校的培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使其真正成为新乡市“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

一、党校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党校发展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和挑战。

(一)外部形势严峻

(1)干部培训市场化。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是干部培训格局发展的必然,众多社会培训机构涌入市场,用名师、名家、名嘴来吸引委托单位,干部培训市场由原来党校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家争鸣”,社会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校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党校传统优势课程也存在着被新兴学科边缘化的危险。

(2)高校比较优势显著。各大高校凭借其显著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了高校干部培训市场,这对党校的地位威胁最大。高校有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研究更专业、更深入,而党校教学内容要跟着大政方针走,难免疏于专业研究,在个别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与高校教师相比有一定差距。

(3)干部素质普遍提高。当前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的突出特点,他们学历高有一定知识储备,调研机会多,实践经验丰富,又掌握更多获取信息的手段,无论是从知识结构、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都较以前的干部要高很多,面对干部素质的普遍提高,这就对党校教育、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部现状堪忧

(1)难以适应培训模式的变化。近年来,为了适应干部培训市场化,党校系统内部也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引入自主选学、菜单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等新型培训模式,学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自主选择教学模块、教师和课程,不受地域、人员限制,对于这种新型培训模式,许多党校教师尚未适应。

(2)教学水平整体不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党校教育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对教师的政治信念、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要求更高,尤其在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党校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但是“教学力量不足、教师进修学习少,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不够”是各地级市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适应大规模、高规格干部培训的需要。

(3)教学、科研、调研成果不能有机统一。我校的调研工作在地市级党校中名列前茅,开展主体班调研、专题调研、课题调研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校领导亲自带队下村下县,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还常常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但是将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科研成果的却十分有限,教学仍然是就理论说理论,科研往往立足于写几篇理论研讨文章,研讨成果难以走进课堂、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教学、科研、调研成果难以有机统一,这是目前阻碍党校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党校工作走出困境

党校发展方式就是党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一定的体制机制下实现新突破的方法、途径和模式,如何走出党校所面临的困境,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把握主攻方向,发挥“主渠道”作用

实践证明,把握好了主攻方向,不仅能激活党校快速发展的这盘棋,而且能发挥科研资政作用,为新乡市发展凝聚智慧,以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赢得有利于党校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1)强化干部培训。干部轮训培训是党校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是衡量党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志。党校必须把干部轮训培训任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党校办成培养新乡党政干部的高等学府,让党校成为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高参,充分发挥党校在轮训培训干部中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重点围绕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特别是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贯穿到各类主体班次的全过程,把党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促进发展、推动跨越、加快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上,高效推进全市重点工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实现新乡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应紧紧围绕中央干部培训要“重点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重提高党员干部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力推行自主选学、菜单式以及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社会调研、学员论坛、情景模拟、案例研讨、党性锻炼等为一体的模块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方法的作用,让学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结构不断延伸,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2)扩大社会培训。作为干部培训专业机构,党校有着多年开展理论教育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拥有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在函授学历教育逐渐萎缩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社会培训需求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培训是我们的职能任务之一。根据学校现有的科研领域,有针对性的与相关单位合作,承接社会培训任务,也可以根据社会培训市场的需求,适时地安排一部分老师进修学习,既完善了党校理论体系,又拓展了办学空间,满足了市场需求。

(3)办好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作为干部继续教育的有力补充,在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方针,严抓大专、本科的学习管理工作,确保学历教育质量。把党校建成一个办学模式多元、教学方法更新、学科建设更具特色、教研更贴近实际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1)把握研究方向,做好成果转换。科研是党校发展的前提,是教学的基础。在明确每个教研部研究方向和学科重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实地调研、专题开发和课题申报,用理论指导调研,以调研丰富专题和课题,不断完善教学专题与科研课题、教学成果与调研成果的转换机制,引导课题研究与立项优先服从重点专题开发需要,鼓励科研成果及时申报教学专题,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科研的时效性和自觉性。

(2)立足地区实际,做好理论高参。党校调研不是简单的调查研究,调研成果也不是文字的累加和数据的堆砌,必须坚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开展理论研讨,加强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周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和行动相统一,力争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校“思想库”的作用,为党委、政府及时、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当好参谋助手。

(三)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党校可持续发展

队伍建设是党校发展的关键,党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厚的师资队伍,为党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变教育方式 篇12

一、摆脱传统英语教学单向的“培养”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学变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代替了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步,实现教学相长。要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改革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教学方式,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协商式教学,以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明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根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的呈现方法应新颖、有趣、贴近生活且多样化,防止单调枯燥;要使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从而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搞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主要从下面三方面进行论述。

1. 使用电教媒体,优化英语教学。

现代化教学媒体,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北师大教材模块2的Unit 5“Rhythm”中,我先播一些classical, pop, folk, jazz, rock“n”roll music and disco, folk dance, ballet, pop dance等,还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并让学生欣赏赵宏博和申雪滑冰的优美舞姿,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因材施教,贴近学生心理。

高中英语教材选材比较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都是人类共同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我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图画、讲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作值日报告、办墙报等多种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竞赛之类的,我则采用讨论的形式,因为学生平时就参加体育活动,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对体育赛事比较了解,让他们讨论,他们有话可说,气氛很快就上来了。

3.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课外活动是中学英语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掌握英语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所以英语教师要充分重视英语课外活动,精心组织,认真指导。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进行阅读或翻译训练,可搞一些竞赛活动,如:朗诵、记单词、讲故事、成立英语角,以班或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这有助于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增加语言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所谓创新就是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善于求新、求异、求变,以达到创新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给学生一些开发性的训练,在操作时教师只需作一些适当的提示,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抓好课堂主渠道。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也是学生创造的地方,在课堂活动中如果教师创设一个轻松平等的气氛,学生的思维就会因此活跃起来,这样创新的灵感就会闪现,课堂教学活动也会随之精彩。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求异创新能力。

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知识、探索语言规律,是新一轮课改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只是在启发示范后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其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努力实践和展示自己。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活动,做到活动量大小、难易程度适中,让学生讨论时有话可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活动的安排也要张弛有度、活而不乱。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适时调整活动安排,以此来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活动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程度和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如果教师只关心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过于强调结论的正确性,就容易违背小组活动中学习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和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的原则。学习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也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并对此加以肯定和鼓励,或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在体验中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恢复学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活动小组,这样就使得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提高。

上一篇:迁移策略下一篇:电视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