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2024-08-22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共9篇)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1

“后进生”, 指那些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价值目标、学习成绩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作为班主任, 我们对班级的“后进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运用教育教学理论,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 采取“尊重———期望———批评———表扬———发展”的做法,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 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抱以特定的期望, 以至最终实现这种期望的现象。它说明信念创造条件, 条件又使信念持续下去。陶行知先生曾经批评过那些对学生没有期望的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学生的期望, 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很多方面。对学生学习成绩提出期望, 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促使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得到提高。成绩期望值是这样制定的。

(一) 测验前

1.全班同学的成绩期望值为A

老师根据全班同学的学习实际情况及上次成绩, 制定下一次成绩期望值A。如上次全班平均成绩得分为100, 经过下一阶段的努力学习, 可能上升为105 (前提是测验的难度系数不变) , 因此我们暂定下次全班平均成绩为A=105, 以此为期望值。

2.某学生的成绩期望值为X

这个期望值, 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进取的同学, 期望值可以定得高一些, 反之则低一些。但是, 要求每位同学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进步。“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提出学习成绩期望值, 即期望教学大幅度地创造出“最近发展区”。

3.计算各自的期望值系数:X/A

此系数越大, 下次测验取得的成绩越高, 在班级的地位也将大幅度提高。

(二) 测验后

全班平均成绩为B。若B=103, 说明全班同学没有完成学习任务, 成绩下降 (前提是难度系数不变) 。但事实也许更为复杂, 可能还要考虑教师因素、他班成绩、时间安排等。B值允许适当的上下浮动。

某同学实测成绩为Y。若YB·X/A, 说明完成了学习任务。

制定期望值不要过高, 因为学生难以达到会丧失信心;也不能过低, 因为容易达到而不去努力。对于“后进生”, 应该先给他们较低而易于达到的的期望值,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后再适当提高, 让他们通过努力也能达到, 最终提高其各方面的成绩。同时, 应该树立“多一把尺子, 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观念, 从多方面给学生积极的期望, 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不平衡心理”去教育感化学生

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期望, 学生将满怀信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在学习生活中仍然难免犯错误。“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犯了本不该犯的错误, 甚至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内心将产生复杂的斗争:“我怎么做了这样的傻事?”“老师将会怎么处理我呢?同学又怎么看待我呢?”他甚至每根神经都紧张起来, 产生了“不平衡心理”, 等待着老师的批评。对此, 老师不必急于批评指责, 而应该耐心细致地做好“善后工作”, 以“冷处理”等待最佳教育时机, 这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不平衡心理”现象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捕捉并整合各种有用信息, 形成教育合力, 利用“不平衡心理”的规律去教育和感化学生, 最大限度地促进“后进生”转化, 实现教育的预期目的。

三、运用“反尊重”现象, 树立先进典型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免不了因犯错误而被批评, 也会因为做好事或成绩提高而得到表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中, 谈到这样一种微妙的心理现象:“我的确敬佩和爱慕那些体现了真、善、美、正义、完美的人, 以及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但他们又使我们感到不安、焦虑、慌张, 也许还感到嫉妒, 感到自惭形秽、笨手笨脚。他们经常使我们失去自信、沉着、自重。”他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反尊重”现象。

“反尊重”现象告诉我们对优等生不能过分表扬, 不能有偏爱心理。表扬先进不仅是为了使先进继续努力, 更是鞭策落后。所以若需表扬, 得表扬到实处, 做到有理有据, 使人信服;同时对“后进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 更需看到其长处。否则, 会使得他们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反尊重”现象更为严重, 更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在通常的学习生活管理中, 注意“反尊重”现象规律的应用, 可以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 使其得到师生认可,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那些思想暂时落后而成绩又偏差, 但具有组织能力和积极进取愿望的“后进生”, 可以吸收他们进入班委会, 使其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也符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引导学生将智能强项领域引向弱势领域, 使得各项智能都得到发展。让他们找回自信, 赢得尊重。从而, 初步实现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目标, 使得全班同学朝着和谐、友谊、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 逐步形成一个井然有序而又活泼向上的班级集体。

四、学生应该是“秩序人”和“自由人”的统一

一个井然有序而又活泼向上的班级集体的形成, 是与把学生培养成为“秩序人”和“自由人”分不开的。

人类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其《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一文中指出:“只有糟糕的社会秩序才是和自由相对立的。自由只有通过社会秩序或在社会秩序中才能存在而且只有社会秩序得到健康发展, 自由才可能健康增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在绝对有序和绝对无序的状态中运行, 而且必须维持着一定的秩序, 又要容纳一定的自由。凡事都要有个度, 否则物极必反。

班级也是一个秩序系统, 也应该既维持着一定的秩序, 又容纳一定的自由,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为此,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遵守一定的秩序, 又能生动活泼自由地去学习、工作的人, 也就是说, 他们是“秩序人”和“自由人”的统一。

如果我们把班级管理得过于松懈, 给学生过多的所谓“自由”, 那么正常的班级秩序就无法维持, 班级工作也无法开展, 良好的班风学风就难以形成, 整个班级将会一片混乱, 这样, “自由”就会践踏秩序, 整个班集体将走向解体。

如果我们把班级管理得太严, 看似良好的班级秩序已经形成, 其实已不复存在。因为良好班级秩序的制定包含我们的初衷, 那就是使全班学生的个性、能力、品质诸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过分严格束缚了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面, 他们不能生动活泼地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游。这样“秩序”又践踏着自由, 良好的班集体亦难形成。

要维持稳定健康发展的班级秩序, 我们必须在秩序中实现自由, 在自由中保持秩序。学生应该在秩序和自由中实现统一, 在统一中实现健康的发展。

总之, 如果我们遵循着“尊重———期望———批评———表扬———发展”的循序渐进的系列教育过程, 对待“后进生” (甚至全班同学) , 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和班级工作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2

【关键词】人文性;思维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语境体验;学习真正发生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34-03

【作者简介】黄侃,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市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

2016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苏州分区赛在苏州工业园金鸡湖学校举行,来自省内各地的10位英语教师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主题,通过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向听课者展示了他们各自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上的教学功力,体现出了各自对“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认识和理解。尽管参赛的都是青年教师,但从他们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们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扬弃。个性鲜明、教学流畅、张弛有度、环环紧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教学不仅给现场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很好地诠释了英语课堂应该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更加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往往从应试的角度出发,重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强调要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却忽视了英语在开阔眼界,发展英语思维,形成跨文化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参赛的教师普遍注重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把英语视为一种交流、阅读、写作的工具,也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增加英语文学欣赏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文化、认识世界、培养英语思维,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无锡市山明中学王颖宁老师在准备牛津初中英语7B第六单元《爱丽丝梦游仙境》时大胆地设计了“文学欣赏”这个环节。王老师认为,“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一语言环境下的文化”,因为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在没有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和英美文学作品“对话”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领学生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既增加了课堂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英语文学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喜欢英语、品味英语、运用英语。这既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也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的要求。

在学生主体意识和作用不断得到认同和强化的今天,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就必须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简单地说就是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参与体验、积累感悟、实践创新等能力。因为我们英语教师不仅仅是用英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学科教师,也是用英语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人生导师。

二、更加注重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并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利用粉笔、黑板、教具等授课工具,通过讲述、展示和板书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PPT(课件)为代表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走进教学课堂,并被广泛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能综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如电子白板系统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让学生体会真情实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教学的场景中,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教材的掌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说,现代教学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给传统的“黑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就必须科学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课堂教学提供简便、高效的教学工具和条件。因为,对教师而言,传统的黑板也是教师反思的平台,教师通过黑板,可以及时弥补电子课件的不足和疏漏,调整教学进度,让所学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建构与提升,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参赛的教师同样普遍使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很多教师都注重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并用。例如,有的教师充分发挥了黑板这一传统教学工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板书,呈现对所学内容的思维过程,展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的教师则通过学生的板书,发现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冲突”,产生“质疑”,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本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

“让学习真正发生”就是要着眼于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更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弥补现代教学手段的缺陷,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注重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并用。

三、更加注重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同步

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选取的教材——译林新版牛津初中英语是一套遵循课程标准、围绕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实现目标任务。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境真实,表达地道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语法讲解形式新颖活泼,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应用中发现语言规律。应该说,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参赛的教师普遍注重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同步,实现了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

例如,南通市北城中学李为老师在8B Unit 6 Sunshine for All的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中,不是用简单枯燥的方法为教单词而教单词,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用英语来解释单词,重视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交际水平,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则有所忽视。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提高也有所制约。因而,要“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英语思维的一致性,注重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而不能简单地重视学生英语学习的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交际水平,更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英语思维训练。

四、更加注重课堂训练和语境体验的结合

语言学习需要反复训练,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对听、说、读、写的要求,协调好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的关系,解决好分组、配对活动的具体问题。比如在学生形成一定语言能力后,集体操练就可逐渐转向个别训练,这样既能扩大训练面,又可使训练个性化,增加实用性,所以生词、短语、句型、对话、课文都可采用这种形式。另一方面,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和体验,“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平均学习保持率可以达到75%,远远高于被动的阅读、看听和示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模拟、表演、会话,让学生置身于虚拟语境中,实现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展评活动中,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李莉老师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孩子。她通过师生问答和学生互问互答形式让学生预测文本;通过设置who,when,where,what等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让学生找出by a river,near a river,in the hole,pass by,get away,fall,hit,notice,go through等重要词组理解文本;通过小组讨论,预测主人翁的未来;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内化文本,运用语言,体验语境,激发学生内驱力。李老师教案设计巧妙,课件精致,活动丰富,突出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大致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和交际身份意识,即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崔允漷教授认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真学习)的模式应该是:学习=学+习。也就是说“真学习”的发生需要经过两次信息转换,即发送信息——接受信息(人际转换)——加工信息(自我转换),以“预期学会什么”为方案设计的起点,经历一个有指导、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最后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为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自我转换。

英语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就是要抓住语言学习的特点,注重课堂训练和学生体验的结合,既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巩固和强化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体验语境,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自我转换,让学生在良好的语境体验中反复训练,巩固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崔允漷,王中界.情境学习理论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07).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3

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制约性因素

自高校扩招以来, 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高校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管理工作上台阶, 影响研究生教育上水平的突出问题。[2]

1. 教育管理缺乏权威性。

管理的权威性, 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前提, 但在实际工作中,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常被看作是事务性、服务性工作, 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各种相关决定都是由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授权。在研究生成绩评定、毕业去向等关键环节上基本没有发言权, 影响了对研究生管理的制约力度。

2. 管理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干部对自己定位不准、要求不高, 管理育人的意识不强, 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艺术性, 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同时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管理干部队伍不稳定。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量大、琐碎、头绪多, 基层待遇相对微薄, 管理干部前途、出路、使用较为困难。这些都影响了研究生管理干部的岗位忠诚度, 造成人员流动量大, 有些院校管理干部岗位长期缺编, 工作难以开展。

研究生管理干部要走出误区, 提升境界

质量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而高素质的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研究生管理干部, 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去确立自身地位、实现岗位价值。

1. 克服“妄自菲薄”的倾向, 强化奋发有为的使命意识。

学员教育培养始终是学校建设的中心工作, 尤其是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一线主战场的研究生管理岗位, 在学校建设中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理应树立自信心, 增强责任感。作为研究生管理干部要克服没有地位、没有前途、甚至没有面子的思想, 走出“干了白干”、“最后一站”等妄自菲薄的思想误区, 首先自己要有一身正气、一技之长和一腔热情, 不要被繁杂的社会现象扭曲了价值判断, 始终要以事业为重, 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 敬业奉献。本着对学校、学生负责的精神, 积极主动作为, 倾心倾力服务, 全程全面培育, 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克服“因循守旧”的倾向, 强化开拓创新的探索意识。

我国领导人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已受到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的共同关注。[3]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中极具活力的一个群体, 也要求研究生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过去有人认为, 研究生管理工作没有乐趣, 没有挑战, 也很难有建树。然而,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给研究生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亟需以新的眼光去认识、以新的思路去研究、以新的手段去改进。要建立具有指导性、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提高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与学员产生共鸣, 引起了互动, 实现双赢。[4]

3. 克服“自我满足”的倾向, 强化提升素质的进取意识。

只有提高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能力, 才能保证言传身教的标杆不倾斜, 始终为研究生立身做人当表率。目前研究生大幅扩招, 管理干部却普遍缺编, 管理育人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面对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 研究生管理干部必须在精干队伍、强化素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上有新的加强。因此, 每名干部都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本领恐慌, 要深刻认识到作为对高层次人才实施管理教育的干部本身也必须是人才, 要有能力的危机感, 要有成才的紧迫感。增强进取心, 苦练内功, 提升本领, 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学校建设需要的合格管理人才。不仅要熟悉掌握学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 不断给自己充电。从现在做起, 只争朝夕, 锲而不舍, 厚积薄发。把新知识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 科学的思维方式,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正确的人生追求和实际的工作措施。

开拓创新, 为研究生培养履职尽责

研究生管理人员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大胆创新, 探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规律, 努力提升生管理育人水平, 为研究生成长成才铺路搭桥。

1.在否定中谋创新, 为研究生管理教育多辟一条路。

谁抓住了青年, 谁就赢得了未来。研究生管理教育既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又是神圣而崇高的使命。如何管好研究生, 应该是全体研究生管理干部必须殚精竭虑思谋的问题。是成年累月, 一成不变地带队、点名, 还是打破定势, 创新模式, 实现研究生管理教育的发展和跨越, 这体现了一名干部对学校的忠诚度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一定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生的学习、成才这个中心任务上, 积极介入, 创新工作, 务求实效。审视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的确存在管理制度僵化、管理形式老化、管理操作技术化等问题。需要大胆突破不合时宜的旧有管理教育模式的束缚, 寻找到符合精英人才建设实际的新思路, 结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创新, 提高管理效能。

2.在具体中求深入, 为研究生成长多尽一份心。

研究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 既具学生的角色又是科研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无论任何时候, 对研究生的培养, 都要将服务育人作为主要内容。[5]研究生管理干部要树立学员利益无小事观念, 让研究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优越的条件, 营造良好的氛围。一要走到, 要深入教室、宿舍去了解学习生活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要问到, 要经常与学员谈心, 把握思想状况, 对学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时常关心;三要说到, 要常念紧箍咒, 落实经常性思想工作;四要查到, 要加强检查督促,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近年来, 研究生社会联系广泛, 引发思想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夫妻两地分居, 带来家庭困难和矛盾的因素增多;大龄未婚青年中, 产生感情纠葛的因素增多, 校园心理健康步入“学位越高, 心病越重”的境地。研究生管理干部除了做好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管理教育之外, 还要善于从学员喜怒哀乐中发现问题, 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把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帮助他们走出情感“沼泽地”。

3.在延伸中找突破, 为研究生成才多搭一座台。

研究生思想性格成熟化、学习研究多样化、生活情趣个性化等特点, 决定了在管理教育上, 一定要有别于本科生直线加方块、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 要把管理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八小时以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 由“在队学员”向“下科学员”延伸, 由“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延伸, 由“学校教育”向“社会实践培养”延伸, 不断拓展管理和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主动作为, 营造氛围, 为研究生成才搭建起飞平台。如开展英语长廊活动, 锻炼提高研究生的外语组织能力、听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举办学术报告会, 以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和讲座, 帮助学员启发研究思维、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鼓励研究创新, 举办“研究生成果报告会”、“优秀硕士”、“优秀博士”评选等活动, 积极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研究生走出校园, 深入厂矿社区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文化建设, 让研究生在充满科学、理性、温馨、和谐的大学人文环境里净化灵魂, 陶冶情操, 升华人格, 锻造为真正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杨, 王学江, 杨扬, 等.开拓创新, 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山西医科大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2) :220-222.

[2]袁芸, 杨小红.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7, 22 (1) :78-80.

[3]王健, 侯稳.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5) :2905-2906.

[4]阎威, 雷丽萍, 陈改清.创新管理, 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医学教育探索2007, 6 (9) :840-841.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4

2010年的世博会虽已过去,但其中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的评论却尤为深刻,他说:“网上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革命性创举”。这句话,说出了网上展馆的重要性及前瞻性。网上展馆是可以和线下展会企业通过对应的网站把线下实物参展商的产品及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以及网上交流工具集中展示在线上,实现永不落幕的博览会。最后达到为参展商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博览会品牌的一种有效形式。解决了意愿参展观众和参展商对现场展会时间短、信息量大、大量资源没有办法充分利用的问题,形成了实体展会在网上展馆进行举办的新形式。网上展馆与实体展馆的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下表:

网上展馆的现状大体分为三种形式,以三种技术的不同运用为主体,分为网页设计,叠层开发,图文并茂的形式;远程会议技术,视频前后期的拍摄,动态生成过程;虚拟现实集成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可以进行虚拟漫游的网站展览馆。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种的网页设计形成了实体展会的网上展示,在许多展会上都会由主办方利用网上展示来进行先期宣传及先期展示,对于展览中途及后期的网上展示却往往失去实际效果,且有效保存价值不高,可展示的数据范围有限。

而针对于此种情况,“展馆网”的模式值得借鉴,“展馆网”着力用网络远程系统,视频拍摄等方式,针对参展商、后期展会信息这些方面进行服务。“展馆网”华东负责人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利用网络会议室的网络在线平台,与多个会展办及组委会联合,拥有强大的视频摄制组,主要为展会进行招商,为参展商进行宣传推广。对于新技术的利用,他也表示,将会积极开发包括手机版块在内的更多技术。另外,他还告诉记者,现在的网络展馆多半缺少互动,只能是互联网展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另外,网上招商也很困难,主要集中在代理商层面,多半参展商及主办方对网上展馆的认识不到位,转变展馆展览方式还需时间。

对于一家以数字三维技术开发为主的公司来说,他们对于网上展馆的利用显得更加贴近受众的心理。完整的网络三维虚拟展馆展示系统,对系统运营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性定制网络三维内容,3D展馆虚拟漫游,多人在线,仿真互动,虚拟导游等;让更广泛的用户在网络平台上感受展馆及展品,用在线互动的方式体验“畅游寻觅,身临其境”的网上展馆。由于网际网路的普及,分散在世界各角落的使用者,皆可利用网路搜寻获得所需资讯、同时取用各展馆开放在网落上的资源。网络三维虚拟展馆成为一种新的展示手段。中视典的销售经理赵先生认为,网络三维虚拟展馆将会是一种趋势,它现在主要是针对科博馆、体验中心、大型展会,将其展馆、陈列品以及临时展会移植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宣传与教育的三维互动体验解决方案。超前的一些意识主流人群较为容易接受网络展馆。同时,网络展馆的作用更加明显,它比实体场馆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网上宣传更加形象具体,移动性更好,资源量更广些。他表示,缺点是硬件要求高,网速有限制,但整体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谈到网络展馆,对于综合性利用程度较高的央视网我们不得不提及,央视网主办的中国网络展馆,借助央视网的媒体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展示风格。从网页设计,图文并茂到视频效果展示,三维交互体验。中国网络展馆的综合性在网上展馆领域里竖起了大旗,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2011年7月,“中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果展”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启动。此次展览既是一次新媒体网络展览的创新展示,也是响应政府勤俭办展要求的积极实践。为响应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推进国家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中国网络电视台以高标准建设了“中国网络展览馆”。

对于网上展馆的运用就如同当年人们对于网上交流、网上购物的情况一样,需要转变内心观念,从传统展馆展示走出来,认真考量互联网影响时代的展馆展览新思路。多媒体技术展馆的发展使多媒体将形成更完善的协同工作环境,消除空间距离的障碍,也消除了时间距离的障碍,为人类提供更完善的展览展示信息而服务。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数量的增多,部分高校整体质量不断下降,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普遍出现漏洞,办事效率大大降低,致使大学生在学校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理想目标,很难投入到个人角色中来,不能够正确理解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部分学生对于高校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对大学的憧憬变为失望,对毕业后的理想逐渐失去信心,以致荒废了他们在校时期的美好时光。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多种,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高等学校能否在新体制、新形势下转变工作管理模式,以及如何改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树立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工作管理所必须要面对和形成的一种模式,可以通过解放思想和改善服务意识来指导和运行学生工作机制。

1 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1.1 新体制、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迫切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改善原有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从政策上将公费教育转化为自费教育,从分配就业转化为自主择业,从勤工助学转化为国家助学贷款等;其次是我国高校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式,随着民营和私立高校逐步兴起,各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国教育模式必须不断更新,逐步向世界接轨;另外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和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教书育人向服务育人的转变,导致高校管理模式本身出现了漏洞。以上表明:如果我国教育事业想要蓬勃发展,就必须解决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原有的行政管理机制,务必要打破传统观念教育,转变现有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1.2 随着各高校内在主体因素的变化,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必须加快转变步伐,推陈出新

首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已经不再是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追求的目标,而更加注重的是全面提升个人整体素质、加快融入社会氛围的步伐、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果不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优良环境的话,是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要求;其次,学生管理模式不再是从前的严看死守,不能再按照从前墨守成规的管理体制来要求学生,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体现高校服务型和人性化的一面;另外,我国高校扩招人数逐年上升,教育对象从少数人才转向全面培养,学生人数的增加、年龄结构的分散要求我们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加拥有灵活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人群要有机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结合服务型理念综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服务型学生工作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2.1 创新工作理念,确立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体制

2.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他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传统的教育对象仅仅被当作承传文化知识的载体,应试教育受到质疑,注重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精心构建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个性化、开放型、现代化的特色学生工作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体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体制。

2.1.2 树立民主的工作理念

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平台之上的,全力构建一个学校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和谐关系。通过摒弃神圣不可侵犯的师道尊严,杜绝居高临下的姿态,纠正声色俱厉的神态,建立平等互利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和需求,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式的进行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务必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和管理部门搭建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

2.1.3 树立法制的工作理念

强化法制观念是要通过法律教育,了解诸如权利本位、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一些法律内容,通过强化法律意识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由于近年来高校中的法律纠纷逐渐增多,强化法律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理高校法律纠纷事件当中普遍存在结果不平等的现象,处理过程中往往将学校利益和行政权力放在首位,从而忽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所以,提升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搞好高校法律教育模式,培养高校法治教育精神,将法律理念注入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成了当务之急。

2.2 搭建工作平台,建立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载体

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活动、教育等一系列服务平台,不断强化服务型学生工作体制的建设力度,努力为高校学生打造最优质的服务载体,创造最良好的成才条件。

2.2.1 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为载体,加快学生道德转变,构建学习型服务平台

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时面对新环境和新生活都会有期盼和惊喜的心情,但是有不占少数的学生会出现对这种集体生活的不适应。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正确引导和调整学生心态,使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加快个人角色转变进程。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多种服务性的理论实践教育,如利用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安全保护;通过校史教育了解母校的良好传统和文化氛围,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观念;通过入党启蒙教育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提高入党积极性;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化解学生心理危机,提高学生心理防御能力;通过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增强自身集体荣誉感,在实践中强化集体主义信念等。以服务学生为基础,通过建立详尽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分形式、分目标的落实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

2.2.2 以党、团支部为载体,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构建文化型服务平台

高校是学生懂得基本思想理论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学生管理部门有必要也有义务利用基层党、团组织为平台,指导其做好学生的理论学习工作,引导、熏陶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提升全体党、团员的基本政治素养。基层党、团组织不仅是理论学习之家,也是学生文化活动的根据地。根据学生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习惯扎实有效的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既满足了不同学生对高校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服务型平台

2.2.3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构建辅导型服务平台

近些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各高校频繁在校园安全方面出现问题,其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是事件发生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现阶段学生忽视了对意志品德的磨练,加上他们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使其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不能够冷静看待问题,出现惊慌失措甚至是走入极端,酿成严重后果。在学生思想、学习以及个人情感日趋成熟的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当做常态性工作抓好。通过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危机工作进行筛查,及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咨询,防微杜渐;与此同时,可以开展讲座、培训、社会活动、文艺演出、心理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化解学生的挫折和压力。

2.2.4 以就业指导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构

建知识型服务平台面对目前国内国际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工作部门要及时为学生实习、考研、就业、择业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活动,通过相应知识的普及,拓宽学生的视野。针对不同院校开展有特点的就业指导专业课,系统的教授就业、择业知识;通过参观、见习、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现阶段社会职业的需求状况;针对学生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基本技能,通过模拟招聘、专题讲座、素质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角色转换。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及时传达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做到为学生解决“升学难、就业难、择业难”等一系列问题。

2.3 加强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经验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摆在了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面前,并且迫切的需要我们用最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基于工作的变化性,势必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努力转变思想,开辟新的工作思路,提出新的工作意见,在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理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和服务学生的质量。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勇于传承、开拓创新。一方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利用完备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对于传统教育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特点改善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不断解放思想,建立完善的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工作理论内涵提供有力依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学校在新体制、新形势下工作管理模式的转变,探讨了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的方法,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能力,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工作理论内涵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学生工作管理,传统观念,服务型

参考文献

[1]钱甜.构建学院新型学生管理科学体系初探[J].价值工程,2012(25).

[2]姜晓宏.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

从幼儿的成长、受教育环境的角度上看, 幼儿的发展除了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之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很多家长在对促进幼儿学到知识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幼师在教育方面要注重的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多少, 还要注重技巧。很多家长在入学准备时期望过高, 急于将孩子从“游戏人”变为“学习人”。这说明一些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和教育态度等方面存在着矛盾。

对幼儿教师来说, 在对每一个家庭的了解程度和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程度方面, 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没有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而更重要的是, 有些教师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主动了解、认知家庭、孩子的积极性不高, 对家园共育的推动力度不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园的脱节, 以致没有形成合力。

因此,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观念, 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并努力在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下真诚合作, 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形成情感共鸣

一是提高水平。

要提高幼教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使他们热爱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体能和智能的幼儿, 以高质量的保育教育工作和优质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 使家长乐于遵从和接受教师的家教指导, 愿意与幼儿园协调一致,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信任第一。

信任家长, 充分尊重家长的教养方式, 用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和教育行为, 要尊重家长的人格, 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进行商讨, 和平解决问题。

三是处好关系。

教师、家长都要保持积极、友善、关爱的态度, 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吸引力, 力争将情感变为动力。

三、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 整体性原则。

把幼儿一生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把幼儿园与家庭看成是一个整体, 统一认识、统一方向、统一目标;把每天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看作一个整体, 使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渗透于日常生活、学习、游戏和各项活动中。

第二, 主体性原则。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 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帮助幼儿体验其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 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要有的放矢, 制定有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采取各种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使儿童乐于学习。对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要区别对待, 坚持共性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第四, 一致性原则。

一是指家长和教师的认识、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 二是指家庭成员的认识、态度和方法的一致性。

四、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做好家访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个微小的社会细胞也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访是分析幼儿家庭, 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 并给家长以具体指导的有效途径, 也容易得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能获得家长对教师的好感和信任。比如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乳名”, 能在组织孩子活动中容易增加教师和孩子的亲切感。

二是成立合作委员会。

每学期初, 要组织家长选举出有一定育儿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威望、能为班级献计献策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优秀家长成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即参与班级教育计划的制定, 参与班级重大活动的决策、组织和管理。

三是召开新生家长会。

及时召开新生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幼儿园工作制度和教育教学内容等, 共同做好新入园幼儿的教育工作, 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幼儿一天都干些什么, 对幼儿的行为有哪些要求等等。同时说明希望家长配合做些什么, 这些要求都是受什么因素制约的等等, 这些都要让家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使家长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做好新生入园的准备适应工作, 坚持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

四是制作家园共育栏。

制作“家园共育”橱窗, 努力挖掘它的潜力, 将它分成若干小版块:本月视点、最佳父母、童言稚语、亲子乐园、经验分享、请您关注等, 利用这些版块让家长关注我们的教育。

五是注重提高参与度。

注重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特别是对于课前的准备材料、每个主题的环境布置, 单凭教师一个人无法很好地完成教育活动, 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比如, 家长们可以为幼儿园制作一些教具、玩具, 如娃娃角的衣裙、理发店的玩具工具、沙包、卡片等等。同时在孩子的教育上, 也鼓励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此推动他们主动参与。我们还要注重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 动员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比如听听教师讲课;带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 另外还有邀请家长参与“三八”亲子游戏、“儿童节”文艺演出、“国庆”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 使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去, 实现家园合作, 发挥家园互动作用, 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蕾.幼儿关爱行为的现状、问题与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篇7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过去, 构成的就是这个民族、国家的传统, 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以史为鉴, 是必要的。也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目标, 被界定为“向大学生们展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创造出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成就”, 以期增进“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 使他们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 (陈廷湘《中国文化》前言) , 照理说, 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 如果从学生角度来看, 这就意味着学习传统文化, 只是为了回到历史, 回到过去, 而不是立足于自身的需要, 立足于当代的需要。因此, 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离自己太远, 空泛不实际, 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不高。这是学生的错吗?其实, 学生也是懂得“鉴古以知今”的, 学了知识, 对自己总有用, 他们这样想并不是过于功利。然而表述迂回, 目标不具体不明确, 到底还是会打击学习自觉性的。

最关键的是, 把传统文化课的学习定位为了解过去, 很容易让教师把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罗列、介绍。既然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 文化有那么丰富多样、灿烂辉煌, 那就像开店铺那样一一陈列展示, 加以说明;于是驳杂涣漫, 不分轻重, 结果是事半功倍, 费力不讨好。学生呢?虽然也惊叹于传统文化的丰饶精深, 但也就止于惊叹而已。他们会觉得, 那都是过去, 而我们现在却似乎在走下坡路, 走到了死胡同, 什么都不如人。炫耀过去有什么用?

那么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直接指明为“了解我们自己, 认识我们当代的社会”的话, 情况会好得多。我们知道, “人逃不出历史的掌心”, 人是历史的产物。要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这样?”之类的问题, 就必须回溯历史, 到传统中寻找答案。如此一来, 庞大驳杂的传统文化, 该讲哪些, 可以不讲哪些, 就比较明确了。这是就教师而言。就学生而言, 由于本就生活于这个文化中, 本就是中国人, 对我们自己, 对社会, 到底也还是有所了解有所认知的。追究自己何以是这个样子, 对于他们来说, 就很有意思, 很有必要。这样,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是的, 如克罗齐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文化, 必须立足于当代, 立足于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指导思想, 必须首先确立于这一点上。

二、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 必须以一条思想主线贯串传统文化

高校教师, 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 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事实上, 文化虽然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或加上制度层面) , 但动物未有文化而人独有之, 说明文化其实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任何文化产品都是负载着人的精神理念的, 在根本上, 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由于作为人的精神所在, 人的意识领域包括的内容, 按一般的划分, 就是知、情、意三部分 (也有论者把“意”归并到另二者中, 于是人的意识就只是“知”和“情”两大块) , 那么, 这样来划分, 一种文化, 要么是偏于认知, 要么是偏于情感, 或者是两者交杂。如果我们认为, 西方文化属于理性主义文化, 则中国文化则属于情感主义文化, 是以情感为本位的。情感本位, 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内核, 是贯串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纽带, 因此也是我们讲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逻辑主线。

把中国文化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本位, 对不对呢?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创始人孔子, “述而不作”, 努力要恢复三代的礼制 (老庄的道家说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 也是指向三代。当三代这种理想社会消失时, 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努力去恢复;道家则失望而消极对待现实。儒道其实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只是话语方式不一样而已) 。而三代其实就是以血缘为基础, 以家庭为单位构建的部落社会。在这样的部族社会中, 人因为有血缘关系, 有自然的人际伦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情感关系, 所以也就相亲相谐, 民风古朴, 社会安宁。“儒学”也称“仁学”。所谓“仁”, 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 就是“二人”。孔子又说, “仁者爱人”。这就是说, 孔子所肯定的社会, 以及社会中理想的人际的关系, 就是人与人都相亲相近, 就是要通过用情感来维系人际间, 建立起和谐幸福的世界。而当儒家思想一当建立, 特别是成为统治意识形态, 而且也使统治行之有效之后, 以情感为内核的文化, 于是也就牢固下来, 并不断延续下去。问题只是, 这种内核, 越来越隐蔽 (人口扩大、社会发展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多样更复杂了) , 以至人们都注意不到了。但文化的情感本位主义, 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体现着———通常我们说中国人喜欢讲关系, 讲人情, 甚至是江湖义气, 这不就是极好的注释吗?

以情感为本位, 在中国的传统礼俗, 中国传统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中也是如此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峰, 由于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以理抑情, 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它不属于情感本位而是理性主义的。但其实只要明白宋明理学诸人其实都是承孔子之衣钵, 是在解释和阐发儒家仁学, 这种误读就可消除) , 甚至在传统的教育制度、官宦制度上也沁润良深。因此, 把情感本位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将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的逻辑线索, 是可以成立的。对于学生而言,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后能够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 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达到了这一点, 也就实现了前面我们说的“了解自己, 认识我们的当下处境”这个目标。

三、学习传统文化, 是为了除旧布新, 建设新文化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 了解和学习传统, 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按旧的方式来生活。社会现实是向前发展的, 一切都不可能停滞, 更不可能回头;文化也是动态的, 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 不仅是要在认识和了解我们传统的基础上, 达到对我们自己, 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认识理解, 更要在此基础上, 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文化, 构建起适合于我们当代世界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文化。简单地说,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新文化的建设。

既然每一个“现在”都是“过去”的延伸, 既然我们都是历史的产物, 那么, 这就意味着传统不仅塑造了我们, 而且这传统有适合于我们生存的东西。而同时, 文化作为一定时代和环境的生活样式, 当环境和时代变化时, 它的适应性就会有问题。对传统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 说的无非就是保留对我们依然有价值的方面, 舍弃其中不再适用的观念、取向或行为方式。问题在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哪些是它的精华, 哪些又属于糟粕?我们要继承哪些东西, 又抛弃哪些东西呢?这就有需要辩明的地方。

以情感本位为本质的中国文化, 肇基于远古时代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因为有血缘关系, 所以情感相依, 亲近团结, 社会和谐。又因为血缘家族中存在年龄级差, 因而有上下尊卑的格序;这种尊卑秩序被延展放大到全社会, 于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同时, 个体的价值和权利也在这种尊卑格局中被淡化了。缺少个性, 缺少生动活泼的个体, 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基本生命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化, 于是做什么都讲关系论交情, 喜欢小圈子抱团, 把情凌驾于理之上, 所以传统中国人往往原则性不强, 也缺乏公平正义的信念。公共领域不健全, 公共事务无人管。这种种弊端, 直至今天的中国社会, 也还普遍存在。这些现象, 为我们所深恶痛绝, 也认识到是传统中固有的因素, 所以很多人主张彻底否定传统, 虽然显得极端, 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然而彻底抛弃传统之所以是片面的, 就在于:情感, 毕竟是人的必需,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不但在于理性, 也在于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然是多种多样的, 但情感关系却是极为突出极为重要的一种, 而且极其牢固。人的社会所以与动物的群居不同, 在于人们之间有情感为纽带, 人与人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 联系在一起, 团结在一起。我们很多人总以为西方社会才是合理的完美的, 其实作为理性主义文化主导下的西方, 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偏失和缺陷。所谓理性主义, 特别是发展到工业化现代化之后, 其实已经异变为完全的自我中心主义、物质主义。每个个体都强调自己的唯一独特性, 强调自己的权利范围, 是绝对自由的、孤立绝缘的。而由于人的存在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基础, 所以对物的占有成为个体自由、个体权利的标识。于是, 西方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也就简化为利益关系、金钱关系。人与人的交往, 也实质上归结为利益往来;经济活动, 事实上就是互相争夺, 弱肉强食。西方社会, 在经过文化的长期发展后, 反而重新回到了丛林法则的阶段, 尽管用自由、民主、法制等美丽的衣裳乔装打扮, 但本质上就是一个冷漠而残酷的丛林世界。这世界里的人, 就像散布在沙滩上的无数孤立的沙子。所以, 这样的社会如果也称为社会, 那也只是动物的社会, 而不是人的社会。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 篇8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

一、两个案例的启示

2010年4月上旬, 我去河南焦作参加了一次校长峰会, 期间聆听了10余位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和校长们的精彩报告, 他们鲜明的教育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使我感受颇深。这里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袁湛江与“玩刀女孩”。袁湛江,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倡导者。他认为, 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与天赋, 而每一种健康的个性与天赋都应受到尊重, 因此不存在绝对的优生和差生, 那些简单地以学科成绩来区分学生优劣的观念是不科学的。他举例说, 他曾在学校发现这样一位女生, 学习成绩不太好, 课堂内外不太爱说话, 总喜欢摆弄小刀, 刻刻画画。于是, 学校就通过版画创作来激发她的学习信心, 为她创造了学习版画的很多条件, 并安排老师专门辅导。后来, 这位女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进步很大, 版画创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高考时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

案例二:王金战与“大话数学”。王金战, 原中国人大附中副校长兼网校校长, 全国优秀数学教师。针对大多学生惧怕、不喜欢学习数学这一情况, 王老师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那么学好数学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王老师每接一届学生, 前半个月都不讲课本, 而是以“大话数学”为题来张扬数学的魅力, 挖掘数字的奥妙, 直到把学生讲得神情激昂, 再也没有对数学的恐惧和拒绝, 对学好数学充满了渴望、信心和激情。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 老师必须跳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 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因材施教,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有兴趣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概述

(1) 教育观念。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时代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表现为思想、观念、理论、观点等。例如: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②“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 ③“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

(2) 教育行为。

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 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 就没有教育行为的更新。但教育观念转变了教育行为并不一定改变。有时, 我们赞同某种观点, 但行为上却做不到。

三、错误的教育观念或教育行为

受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在仍有部分教师在教育行为上自以为对学生尽职尽责, 却没觉察到自己做得有失妥当, 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反, 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 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 严重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障碍。笔者这里列举些常见的、错误的教育观念或教育行为:①“唯分数论”, 成绩决定一切;②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主动”教, 学生“被动”学;③盲目地自作主张, 为孩子设计“人生规划”, 强加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④搞“题海战术”, 增加学生的负担;⑤“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 对学生一味过于严格,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⑥给学生分三、六、九等, 对某些学生偏爱, 对某些学生冷漠;⑦对学生缺少赞赏、鼓励、耐心和爱心, 一味指责、训斥, 甚至抛弃、放弃;⑧对素质教育片面理解, 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搞“第二课堂”, 是团委、学生科的事, 与课堂教育无关;⑨不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仅凭个人的性格、情绪和经验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可以从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看出中国教育之现状:中国学生成绩突出, 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与外国学生差距很大。统计表明, 我国中学生成绩与培养的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科技发明成反比。

原国家教委专职研究员周贝隆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国从19、20世纪之交开始, 引进现代教育制度已百年, 拥有约九亿受过教育的人口, 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美国, 科技人员规模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回顾近百年来风靡世界的技术发明, 大到电力系统、集成电路、卫星电视、基因工程、抗生素, 小到圆珠笔、易拉罐、阿斯匹林, 有哪一样是出于我们中国人之手!历史上我们有过四大发明的辉煌, 今天究竟怎么了?”这确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四、实践与尝试

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 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并且受到某些教育制度的制约, 也与现时老师和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 转变起来很难。在这种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 要改进我们的某些错误的教育行为,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愿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教育同仁们一起探索和尝试:

1.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喜欢了, 有兴趣了, 才会乐意去做, 并且想把它做好。学习何尝不是如此。王金战老师为什么要“大话数学”, 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老师可能认为, 半个月时间太长, 可以讲好多教学内容, 可事实上, 半个月对于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学习时间来说, 又确实很短, 并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学生的兴趣变化是学生自身和学校、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作为老师, 我们一定要懂得, 我们的教学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它是否培养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种学习兴趣是否转化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从学生个性、特长入手, 对学生因材施教

孔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告诉大家, 人和人相比, 是存在各方面的差异的, 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各种差异也就是个性、特长入手, 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 老师不能一味地教, 任凭学生一味地学, 我们应该主动地去认识学生, 了解学生, 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桃李满天下, 学生们才能各自良性发展, 取得不俗的成绩。

3.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欣赏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老师不能单单凭分数定好坏, 要注意挖掘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对他们进行鼓励, 从而刺激他们全方面均衡发展。人性中最强烈的需求即是渴望得到敬重和欣赏, “你真行!”“太棒了!”“很了不起!”……几句简单的、欣赏、肯定的话语就可以激发出学生身上无穷的动力。欣赏导致乐成, 诉苦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欣赏, 而是欣赏使他们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诉苦, 而是诉苦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4.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就学校来说, 班主任和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 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解决他们的心理矛盾。条件好的学校, 还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

5.废除分数教育, 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转变教育观念,搞好田径训练 篇9

要加强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由于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 不少学校仍然一味追求升学率, 再加上对体育事业不了解、理解程度不足, 以及存在的社会偏见, 造成家长不理解, 不支持, 认为体育吃苦受累, 影响学习, 从而给体育教学带来难度, 造成人才埋没, 所以, 我们教师应做好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思想工作, 统一认识, 力争得到社会支持, 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体育内涵。

要注重选材并制定有效的训练目标。选材是一门科学, 选材的成败是关系到运动成绩水平高低的关键, 中学业余训练区别于专业训练, 除了担负参加各级比赛为学校争光外, 还肩负着向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人才, 在中考和高考中为学校争荣誉。因此, 在选材上应全面考虑, 不但要考虑身心发育情况, 还要考虑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对选拔上来的队员要认真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研究。因为他们发育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大, 身体处在发展变化中, 我们要从队员身体形态、素质特点、技术基础、心理素质多方面入手抓住重点。顾及其他, 加以细心训练, 达到比赛、输送双丰收。

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宜, 因材施教。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计划,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切忌单式训练, 首先考虑好与学校的教学规律相适应, 又要突出不同队员个人训练的特点与重点;训练方法措施也要因人而宜。还要参考队员的意见与建议, 使他们在无意中参与计划制订, 把执行计划变成自觉的行动, 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要努力提高“敏感期”的训练能力。敏感期是指人体存在某种身体素质潜在的能力, 这一潜在能力在人体内有一定时间限制, 如果这种潜在能力能得到恰当刺激, 会得到迅速发展。这种敏感期, 不同项目, 不同素质, 出现时间不同, 如我们掌握不同队员的敏感期, 并进行恰当的训练,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合理安排素质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不可为追求名誉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过早进行专项性训练, 忽视素质训练, 就会挫杀队员的运动潜力。中学阶段须先搞好素质训练, 打好基础, 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 在专项训练中要有新突破, 创造条件, 保持延长运动寿命。专项技术训练, 也要以基本技术为主, 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和技术规格。

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运动量的安排上, 根据中学生生长发育特点,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运动员逐渐适应, 这样既可促进身心的发育, 又能提高身体训练水平。训练课中应加强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让运动员始终保持饱满情绪, 在兴趣中使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平时注意合理营养与恢复手段的正确运用, 也是提高训练质量的有力保证。

上一篇:活教育课程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