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精选12篇)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文精神, 是华夏之魂, 民族之根。传统文化随作为载体的传统习俗的慢慢流失, 传承出现断层。对在校大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愿意过传统节日”;但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示以前没过传统节日的原因是对传统节日不熟悉, 而且不知道怎么过;八成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宣传推广上存在比较大的“欠缺”。因此, 高校如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和培养青年学子的珍爱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思路
(一) 立德为本, 传承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启迪心性, 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体现的“重人”、“重德”, 导人向善, 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文化素质的思想源泉。
(二) 创新载体, 拓展形式。
开展校园传统文化教育, 必须充分考虑当代年轻人的接受心理和多元文化选择。因此, 我们注重文化本身, 鼓励学生创新载体, 拓展形式, 借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传播媒介,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并进而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内涵和人文修养。
(三) 立足校园, 服务社会。
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校园, 同时也面向社会, 不仅要向社会挖掘、借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还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 辐射社会, 引导人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贡献力量。
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经验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把它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全院各机构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上有分管领导亲自抓, 下至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系统人才培养工程。
(一) 以老字号文化研究为起点, 依托专业, 延伸课堂教学。
2006年10月我院《杭州“老字号”管理调查及其提高途径》等学生课题申报立项。老字号课题小组通过与张小泉、都锦生、太极茶道等老字号企业的交流活动, 逐渐了解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历时5个月的调研访问之后, 更加关注老字号发展, 开始思量民族品牌未来。
(二) 以学生社团为抓手, 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007年3月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成立了省内第一个研究老字号的学生社团“老字号品牌研究学会”, 浙江省老字号保护协会丁惠敏秘书长任学会顾问指导。同年12月成立国内高校第一个研究传统节日文化的学生社团——“中国结”协会。学生社团灵活开展的各类调研、宣讲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调研也带动了学院的科研学术氛围。2007年5月该院管理系学生申报校级学生一般课题占东方学院同期立项总数的1/3。老字号品牌研究学会的研究成果《杭州“老字号”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更获得200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三等奖。
(三)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节庆活
动为载体, 集中展现了传统节日蕴寓的丰富文化内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爱国卫生、科普宣传等活动, 立足学生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 不断创造新鲜多样的节庆活动方式,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帮助同学了解传统节日, 了解节日文化, 冬至汤圆节, 立夏吃蛋戏蛋, 端午诵离骚佩香囊, 每一个节日都更加激发同学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四) 暑期实践, 延伸课堂。
“万里寻访老字号”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不仅丰富了在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而且还为校园文化各项活动选拔了优秀人才, 展现了当代高校青年学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 给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五) 借助媒体, 辐射社会。
东方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学院特色和学生特色的活动:“老字号”品牌研究学会、冬至汤圆节、群言堂一系列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也迎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报纸的争相报道。这使东方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知晓于社会, 扩大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在认真总结传统教育活动的特色、实施方法、实际成效的基础上, 加强对实施的统筹领导和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整个的规划设计要整合院内各种资源;工作运行上要加强统筹协调, 形成教学管理、实践管理、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学生工作等部门的工作合力。同时, 考虑将更多师生喜闻乐见的话剧、舞蹈、音乐演出的受众面扩大到杭城各高校及一些企业、社区, 加大信息发布和宣传力度, 使更多观众能走进传统文化里。
参考文献
[1]张忠华:《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高校教育管理》, 2008, (06) 。
[2]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西华大学学报》, 2006, 4。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2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一个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完整系统,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的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教育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是该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教师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接受影响程度;教育内容能否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内化为信念,取决于内容本身的生命力;学生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他们借助教育载体,经过认识、体验、内化等过程促成行为的形成,其中由亲历的、最内层接受的环境所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体育素养的形成作用最大。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高校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31-02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是极其特别的。就时间来说,约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内容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形态。
《教育法》明文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传统美德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状况,我们以一所985高校、一所211高校、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为对象展开了调查。该调查覆盖三个高校38个专业的568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63份。
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问卷采用无记名抽样问卷、选择性访谈、客观评测法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量不足,知识储备水平呈下降趋势
单说传统文化类书刊的阅读量,仅有4.9%的学生一学期阅读会超过10本,少部分(20.6%)学生能基本保证文化经典的阅读量在6-9本之间,绝大多数(65%)的学生一学期的传统文化专著阅读量在5本及以下,还有9.5%的学生几乎不关注此类书籍。
通过卷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客观题(30题)卷面答题的平均正确率总体不高,为63.3%。文史类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仅接近30%,也只是理工类学生的一倍。
二、学生选课态度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但女性功利性比率低于男性
统计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的主要原因,是因这种选修课程的期末“考查方式以‘论文’形式为主,学分高且易得”;有31.7%的受访者是出于“发展兴趣与提高素养”的需要;28.3%是抱着“拓展知识与消磨时间”二者兼得的心态; 选择“喜欢授课的教师或者学习的氛围”的学生,占总数的55%。需要注意的是,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31.4%)以“拼学分”为目的选课考虑比率远低于男性(68.6%)。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分程度数据统计(除去第一、三部分的主观选题),在问卷的第二部分即“文化信息”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热点,包括传统戏剧、伦理道德、名言典故等。从学科专业与答题错误率的关系来看,在30题的文史常识客观题中,文教类专业的学生平均错题数为9题,理工类学生与艺体类学生的错题数分别为18题与20题。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是非常欠缺的。
四、造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不纯
66.7%的学生是以“轻松获得高学分”的选课态度来参与学习的,选修课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一种工具。这种学习动机颇具功利色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主导体系欠完善
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普遍不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会安排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即使是其他文科专业,比如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也鲜有传统文化课程,至于理工科专业,基本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学生除去上个别公选课以外,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没有。
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古板。教师授课多以“快餐式”为主,只求课堂灌输,缺少生活引导与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缺少教师的引导与关注。
(三)校园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校学习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就业的工具,很少有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是科学的、前卫的,西方的教学方式是民主的、高效的。学生的这种想法既是对传统文化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也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全盘的肯定。
五、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
1.要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所谓的“文化自觉”,“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要想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首先就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倘若这群接班人连学习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与继承的意识都没有,拿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自己的文化,还要做到自我教育。
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是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于多元的文化之中。文化意识的自我反省,要求大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进行结果归因,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意识的自我创建是一种自信,一种感情,这种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感。
2.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制订学习计划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缜密地思考并做出长期乃至终身的发展计划。其次,学生应在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依據自身实践特点和学习方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能吸引自己兴趣的文化作为计划实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最后,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后,还应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
(二)学校方面
1.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
从学生选修课程可以看出,学生很大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内容,而是哪位教师上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风趣幽默、讲究教学艺术、学识渊博、工作尽责的教师。因此、此类教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巧妙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兴趣。
2.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选择性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既要突出主流文化,也要有适当的民间文化,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修身。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理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选择。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大,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时应按照学生基础知识、兴趣、性格、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班教学。例如,性别差异对学习文化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女生比较热衷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诗词曲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感性文化,男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兵法、历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三)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这一课程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还只是作为选修课供部分学生学习,尚未成为专业课。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也不同,这导致了“只学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设置针对普及所有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课,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云南大学思想战线,2004(2).
[2]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琪.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1):93.
[责任编辑:陈明]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育,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 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 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 倡导社会良好风尚,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 文化多元化为格局, 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 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防止思想被西化, 意识被默化, 提高辨别能力, 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 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 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 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 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 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 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 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 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 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 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 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 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 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 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 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 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 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 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 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 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 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 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 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 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 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 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 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 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 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 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 营造文化氛围, 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 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 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 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 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 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 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 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 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 等等, 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 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 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 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 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 参与实践体验, 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内化于心, 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 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 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 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 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 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 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 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 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 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 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参与其中, 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 2014, (9) :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7-20.
[3]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 2008, (3) :118-119.
[4]高琼, 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 2008, (5) :120-122.
大众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篇5
高校是一个易于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环境,高校学子处在特定的年龄和心智状态中,愿意接触新生事物,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之一,所以这一群体也深深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包括良性影响与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思政人员有必要考察和跟踪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努力发扬大众文化的优势,降低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探索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1.大众文化的内涵分析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商业规律运作,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都市文化产业与公众日常消费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一是流行性,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流行风;二是消遣性,满足了人们对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娱乐需求;三是盈利性,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四是渗透性,会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思想。
2.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首先是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校的课堂是教育的主流,有着绝对的权威性。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的日益勃发,这种主流位置渐渐变得边缘化。大众文化使高校学生不再崇拜传统的英雄,反而在恶搞和嘲讽中获得了恶作剧的快感。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十分世俗的,也能够符合大部分人对于娱乐和消费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内容内稀释了,大学生的关注点不再聚焦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而是对感官娱乐更加感兴趣。其次是减弱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大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在为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冲淡了思政教育的效果,甚至干扰了学生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大众文化只关心世俗生活,其时尚特征和流行引领功能均能够极大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说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是具有挑战性的。正是因为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其渗透性显然超过了目前的思政教育。在各类传播方式并存的状态下,小人物也拥有了话语权,对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冲击。第三是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大众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感官化属性,文化的承载物就是大部分人群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人们不必进行深入的思考便能够沉浸其中。大学生在海量的信息面前,逐渐放弃了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辨别。由于大众文化偏于感性,大学生沉浸在其中极易进行模仿,逐渐将一些不良观念内化在自身的认知。随着大众文化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失范和迷失。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
1.更新教育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在普遍都存在不同程度实效性差的问题,所以不能用老一套“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去应对新常态的到来。应该吸收和借鉴大众文化的“服务”思维,认清新常态,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应该恪守高等教育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知识的传授和做人的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德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须要素。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只有在这样的观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高校的教育理念,能够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理念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每个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为本,使学生能够辨别纷繁芜杂的信息,在学业有成的基础上拥有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德育”的力量使学生有能力辨别和抵制大众文化消极的一面,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应该秉承开放育人的方式。信息社会中的大部分事物都已经不是独有的,而是处于一种不断传播和改写的状态。思政教育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以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人才的成长,才能在多样化的环境之中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教书和育人。此外,思政教育也应跟随者社会现实不断发展和优化,而不应裹足不前。
2.继续重视思政理论课的作用
首先,应该积极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是,思政课程由于理论性过强而显得枯燥,一些高校学生对其毫无兴趣,甚至产生了反感之情。学生普遍的观点是,这门课程和现实生活没有交集,难以对其产生兴趣。所以,思政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适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真正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教师在授课材料的`选择上,一方面应该强调课程重点,另一方面也应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以及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调整教学方法,使课程能够保持新鲜感,体现时代的特征。应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当前国家政策的改变等对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和增删,使教材能够充分体现出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其次应该增强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思想觉悟是思政课程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充电学习,为学生作出表率,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价值观。思政课程的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意识形态教育责任,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在课堂上发表不适当的言论,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价值底线。教师也应增强对于隐性教育的意识,通过不断替身自身的人格修养,使学生不知不觉间模仿很和内化自己的人格魅力。
3.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
首先应该提升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这也是学生以客观的态度进行信息分析和辨别的基本技能。通过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提升对于一些消极信息的甄别与抵抗能力,进而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有益的信息完善自我。高校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原因,其所具备的媒介素养往往是自发的,对媒介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娱乐,未能对获取的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所以,高校应该针对这一现状开设必要的媒介素养讲座或者选修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媒介素养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正确利用媒介,客观看待媒介。其次,当前的思政教育模式也应变得灵活多样,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这就最大程度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人一天中获取的信息量相当于18世纪巴黎人拥有的信息量。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各种优势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让受教者在舒服的环境下、在愉快的心情中积极主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借鉴包括“财经郎眼”“新闻1+1”“鲁豫有约”等各种电视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评论节目、新闻节目、访谈节目,大学生都喜欢在宽松、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才能真正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其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授课内容中的观点和方法,让大学生从内心逐渐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形成的有效互动。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结束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联系,以科学的教育观来客观地看待大众文化为我们带来的挑战,探讨这种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模式,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王宇.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关系分析[J].时代教育
[3]王久梅.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6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一定的人格修养,对社会的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高校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析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4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从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到现在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我国高校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高校教育的内容也不断改变,高校教育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创出了历史高位。高校教育的目标也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教育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与国际教育展开合作,创新教育形式,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单就高校教育的内容而言,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学科教育内容不断加大,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严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和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部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解说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多种文化形态,其内容包含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诗词、中国建筑、中国戏剧、宗教哲学、民间工艺、民俗、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神魔妖怪、中国戏剧、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封建思想、等级观念、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等方面而保留的最重要部分。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我国的重要人文精神资源。从传统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养料,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的生活提供精神沃土,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当前,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也要共同抓起。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其塑造人生坚定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高校成为培育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我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一)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于2014年3月份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充分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
高校党委要把加强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力。
(三)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
高校要打造一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适应时代要求,使用现代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创新形式,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知;进一步对全体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对国学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增强高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的心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就像黄庭坚得道的故事“闻木樨香否”一样,从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营造浓郁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一种无形的资产和精神财富,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师生共建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是高校精神风貌的展示,是体现着高校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更能增加校园的历史感,提升高校的品味。校园物质历史文化的宣传,有形的建筑、雕塑、文字等;制度文化的宣传:校纪校规,奖惩制度的宣传;精神文化的宣传:校史校训,教风学风等。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屏幕等新兴媒体被广泛引用,校园文化宣传更应该注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制作适合多种新兴媒体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佳作,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五)强化课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拓展校外实践
校园、课堂永远是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这个主渠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是在课堂。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化;学生既要做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校外的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博物馆、红色革命地、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历史遗迹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貌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高校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外实践形式,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践行能力。
(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
高校中应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发挥文化的感召力,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吸引力,产生好感,并产生热爱之情。以多种形式开展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育,增强高校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总结。高校要充分担任起历史使命,发挥教书育人、引领时代的作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大学生的心田,蓄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怀,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
参考文献:
[1] 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于伟峰, 张秀军.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西藏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 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是“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承沿袭的价值观、社会行为模式和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发展性和承继性的特点, 它既是历史优秀文化的积淀, 又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新思想和新血液。同时, 它又是多元的, 包括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及佛教等宗教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历史的涤荡,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 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追求理想人格境界。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等修身方法, 对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引导和激励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或精神境界, 如“仁者爱人”、“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追求, 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净化心灵, 激发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中国历史上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取得丰富的自然科学成就, 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表征, 是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我们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等待我们去发掘、探索, 取其精华, 将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无孔不入, 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诚信缺失、自私自利、奢侈享乐、违法违纪等现象屡见不鲜, 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 道德观日益淡化, 信仰危机和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传统文化形成和构建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它存在和影响了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 并仍将对我国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 锻造艺术品位, 丰富精神生活, 扩展眼界认识, 使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有力地对抗西方腐朽堕落思想的侵蚀和渗透。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力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等内容, 课堂讲述、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多种教育形式, 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 承担着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方向,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调控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符合传统文化倡导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主旨, 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激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让他们自发地去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展。
二、西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西藏的传统文化是西藏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的总和, 历史悠久, 以其独特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神秘的意境、犷犷的风格著称于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根植于藏民族的历史土壤, 是藏民族历史上的精神生命。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合格人才, 西藏高校正是承担培养西藏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艰巨任务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人才的衡量标准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中, 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在人才的培养中既要注重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西藏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在基础薄弱、条件艰苦的高原地区发展经济, 建设现代化, 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和艰辛, 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 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西藏的历史理解和民族认同, 增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激发他们献身西藏、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斗志。
西藏高校学生位于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的前沿, 面临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 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境内外分裂势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 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混乱。同时, 各种封建残余思想和宗教消极思维也对大学生特别是藏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反对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学生,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又要在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上下功夫。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 自觉抛弃和抵制封建、落后思想和观念。学习西藏传统文化, 了解藏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也有助于加深进藏学生与藏族学生的理解和沟通, 促进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团结, 在团结的氛围中自觉抵制境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和渗透。
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并充分论证了可行性,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给我们将西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迟成勇和吴锦旗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 要立足现实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剔除糟粕, 利用大众传媒、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新媒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正确价值取向,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赵刚在《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一文中, 探讨了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要明辨“精华”与“糟粕”, 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让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位一体教学方式。
在西藏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问题上, 教育工作者也展开了研究和探讨。王亮在《论西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一文中, 探讨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并详细阐述了西藏传统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和途径, 提出开展调查研究, 发掘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形成一支熟谙西藏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 从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入手,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 培育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借鉴
西藏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体系, 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藏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民族情感, 塑造了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 西藏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 强调道德践履。西藏传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伦理道德型文化, 非常注重人的道德自觉, 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 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 实现理想人格。藏民族是一个非常讲道德的民族, 在佛教传入西藏社会之前, 藏族就提出一套符合农牧民族特色的较系统的道德规范。佛教文化本质就是一种道德学说。藏传佛教提出了十恶戒律和善行标准十六条, 劝诫人们遵守为善的伦理道德, 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修养作为头等大事。藏民族自觉以大量的世俗道德约束自己, 规范行为, 评价事物, 由此形成了友善、仁慈、公正、谦逊、诚实、自尊、知耻等道德品质, 除去其中宗教的因素, 这种伦理道德文化在普遍缺乏道德修养的现代社会非常重要, 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二) 西藏传统文化倡导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民族性格正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备的品格。西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 生产力极为低下, 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自强不息, 锲而不舍地与自然困难抗争。生活俭朴是《萨迦格言》和其他藏族文献中倍受推奉的高尚行为, 是藏民族又一大传统美德。在当前西藏经济社会仍然落后的情况下,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仍需要克服大量的艰难险阻, 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美德, 承袭乐观开朗的性格, 使人们面对困境和阻碍能够处之泰然, 积极应对, 不畏难, 不退缩, 对于西藏经济社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西藏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很多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思想, 对于保护西藏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重要。藏传佛教倡导众生平等, 尊重和珍惜生命, “不杀生”的宗教禁忌和“放生”的救度精神使人们敬畏自然生命, 素食和饮食禁忌保护了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 游牧文化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保护机制, 神山圣湖的禁忌观, 禁止进入神山圣水砍伐、打猎、采集和渔猎, 禁止破坏和污染湖泊和溪水周围的森林、土地和动植物。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对于我们保护脆弱、独特的高原自然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西藏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四) 藏民族的人生礼仪文化十分丰富, 形成众多的礼仪规范, 对于礼仪规范普遍缺失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强力的补充。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 提出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演化了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讲究礼仪礼貌, 待人和气、热情周到, 礼让谦恭、尊老爱幼、忠厚诚实、诚信无欺, 日常生活充满细致的礼仪规范, 涵盖饮食、待人接物、日常交往等方方面面。将这些人生礼仪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对于建设礼仪之邦,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培养优良的社会风尚十分重要。
西藏传统文化发端于农牧为主的自然经济土壤, 在藏族社会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完善和演进, 其中既存在精华, 也含有糟粕, 但它与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并不矛盾。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西藏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采取扬弃的原则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利用西藏传统文化, 使其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光发热。
摘要: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 是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 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有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西藏传统文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乔根锁.论藏民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建[J].西藏研究, 1999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8
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借鉴内容
1.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中国传统文化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心系天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岳飞刚烈无惧,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的林则徐大义凛然。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以中华民族兴衰荣辱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同志是生力军。因此,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2.理想教育。没有理想的人生如同黑夜里失去方向的航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远大理想的树立, 强调志向在人生发展路途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同时,在实现理想的路程中,总会有挫折相伴,王勃曾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青年最有青春活力,应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学生应该脚踏实地,认识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道德教育。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德是人之根本,品格修养伴随一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在于育人。人的健全品格修养包括许多方面,有“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的处事态度,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不屈品格,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学精神,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去伪存真立场。因此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文化精粹,是鲜活的道德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知识技能教育是人才的辅助教育,而道德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和旨归。
4.集体教育。集体教育是让人更好融入集体,奉献力量,是为个人发展夯实基础,为社会进步提供支持的教育。有“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提倡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将集体的损失降至最低;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提倡从集体利益出发, 顾全大局;有“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提倡集体内部团结协作,齐心合力完成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集体观念,重视学生的集体教育,鼓励大学生融入集体,感受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
二、思政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设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家孔子根据自己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用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不同的人才,这就是早期的单独教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材施教不仅体现在知识教育上,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的学生个性活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他们能够不断调节自己与外界环境的不合,主动接受教育;有的同学个性内敛,不擅交际,遇到问题更倾向于自我反省与个人解决。对于这类同学,要更加注意教育方式的合理性,避免适得其反。另外,男、女生间也存在着生理和心理差异,高校应看到他们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因势利导,帮助各类学生成长成才。
2.以人为本的原则。“天生我材必有用”,传统文化肯定每个人的价值与人格尊严,强调人应该关爱自己,尊重他人。教育是一项高尚的事业,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人本主义倡导的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学校应构建适合学生潜能主动发展的模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导学生自尊、自爱、自重,通过个人努力肯定自我价值,赢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还要教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肯定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
3.注重环境的原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作为群居生物,人受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往往直接影响人的情感。要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大环境抓起。集体的构成、集体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善于利用良好的大环境往往更易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4.自我教育的原则。传统文化强调自我教育,常有 “吾日三省吾身”等例子出现。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是个体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学习是大学生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大学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是最深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也是最有用的教育方式。外界环境督促没有内心敦促那么强烈, 若自我拒绝接受,那么外界教育便是徒劳无功。因此, 要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就得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外界的道德规范吸收成为自律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规范自己的行动,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为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要充分考虑当下的时代特点及学生的期望值,力求办出学生参与度高、教育意义深刻、影响力广泛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用品德和行动感染、教育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要注意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1.积极开展日常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工作。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当重视班团文化建设、年级文化氛围培养和院系之间交流。教育者应当抓住一切机会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宣传和推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比如在学院品牌活动、年级素质拓展和班级主题班会中,围绕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展相关知识竞赛、 公益活动等。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这种方式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最常见、最易控制的方式。
2.借助特殊节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教育者不必拘泥于固定形式的活动,可以多角度、多方面、深层次的进行侧面烘托,展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其中将活动与典型事件、节日结合便具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在信息便捷的时代,典型事件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特别是针对青年学生。时政热点有些是计划性的,而有些是很突然的。面对这种情况,也考验教育人员的灵活性及应变能动性。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与特殊的时间节点结合起来,如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等时间点,开展相关纪念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活动效果最大化。
3.联系典型夯实教育工作成果。典型案例往往具有较强、广泛的影响力,在社会舆论内容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者应当尽力去挖掘这些资源里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 同时,在借助典型人物方面可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例如挖掘知名校友及优秀学长学姐的故事。真实的经历往往最打动人心,并且他们的经历是相似的, 更能够引起共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诉求和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系点,以一种相对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典型教育常常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长久不断的源动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并通过日常活动影响他人,形成链式反应。
四、结语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片理想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文化也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进一步丰富和与时俱进,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颖.思想政治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3,(33).
[5]肖圣珍.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9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各大高校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改进程, 坚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是借助课堂来传授的, 但是单一的传授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无法得到学生的重视, 更不要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所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入新的力量, 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重现生机。
2.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专项研究。大多数高校虽然打着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名号, 表面上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际上却缺乏实际性的融合教程。高校在授课之前, 没有明确教学的核心内容, 也没有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授课时, 也没有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对于传统文化的指导和宣传的力度不够。一方面, 国家教育部门没有协助各大高校做好传统文化的落实工作。除了没有明确的方针之外, 也没有给予经济和资源上的支持, 自然下面的落实工作也无法做得很到位。另一方面, 学校的管理部门没有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期培训工作, 使得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造成了教学工作的延误。
(3) 师资力量的缺乏。虽然部分高校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获得较好的成果, 聘请了一批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资历教师, 但是这在聘请教师的总数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经济的发展趋势, 过分侧重构筑强大的金融师资队伍, 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4) 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 虽然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员逐渐增多, 但是研究仅仅局限于文献表面, 缺乏相应的理论实践, 也就使整个发展过程滞后;第二, 各大高校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配备较少, 除了人力资源之外, 相关理论实践方面的书籍也相当少, 撰写相关文献和进行理论实践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为了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 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书籍也需要时间。
3.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方式的探究
(1) 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制度。学院管理机构应该制订一套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 在学院的各个部门制订不同的政治教育宣传章程, 从管理层到教师再到学生, 确保全员思想素质的提高和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2) 改变原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理念只能引起学生的排斥,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同时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现在高校能够做的就是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日常的文化教学之中, 比如在讲述历史课程时, 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课外补充来呈现, 不但能改变枯燥的教学内容, 也能达到传输文化, 修身养性的目的。
(3) 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文化宣传。传统文化的传授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 丰富的课外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可以举办辩论赛, 就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来进行辩论。学生在前期对于资料的筹备工作即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积累, 中期的辩论即是对思维的一种拓展, 使思考更具广度和深度, 后期的梳理更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心性,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 高品德的优秀人才。
(4) 借助社会的力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成效, 还需要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好了, 那么国民的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也不会差。而新闻媒体是传播优良文化最主要的载体, 通过新闻媒体来宣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 来谋求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文化力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 慢慢地提升自身的涵养,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摘要:为了探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全发展, 一些高校试图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该项实践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融合模式
参考文献
[1]欧阳九根.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1 (09) .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关键词:武术思想,历史,武术教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时只重视武技的教学,使得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武术技能训练而忽略了武术的精髓———武德教育。中华民族精神在武术中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这是武术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1]许多学生能说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历史,却不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及文化的理解更是武术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武术教育的一种缺失,笔者认为:在武术教学中,只有将文化与武技相融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融入到教学中,将传统武术教学升华为一种“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才是完美的武术教育。
1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武术文化体系
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显突出,进入体育竞赛项目又使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强。然而,从广义上讲,武术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从它的功能来说,也不局限于体育。在认识武术时,绝对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还应该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程中,它不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礼仪、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等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内外兼修”言简意赅地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属性,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西方竞技体育。深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浸染,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武术亦把武德放在首要位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一种体现[2]。由图1可以看出,在武术的文化体系中,武术的技术体系属于表层,是武术运动的形态;而武术的文化内涵属于内层,是武术运动的文化形态。通过教育传承这个桥梁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武术。
2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武术教育
2.1 对武术教育的再认识
从不同时期对武术定义的理解,基本有这样几点提法:一是具有技击功能;二是健身强体功能,其运动形式为套路和格斗;三是注重内外兼修;四是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把武术仅仅当作一个运动项目,忽视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以及其精髓“武德”,忽视了武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上,忽视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武术本质特征[3]。综上分析,我们对武术重新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等为运动形式,讲究“武德”,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 武术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如何薪火相传,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这其中,学校武术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孕育过雏形的学校体育。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育的目标大多偏重于学生对武术的技术与技能的掌握,这导致武术教学多乏味,少情趣,而殊不知武术中还有许多体育以外的东西,有很多非西方体育价值系所能涵纳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武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其文化精蕴所在。因此,结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的原则。笔者认为,武术课程的目标可以重新定义为:使学生了解武术类运动文化特点,传承民族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体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其中,“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了解武术类文化特点,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人文”[4];“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体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需要“人文”与“科学”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技皆佳”的武术人才。
3 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武术教育内容重构的途径
武术课程作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理念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将单纯的“武术”上升为“武术教育”,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承,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理念,深层次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发挥武德在育人中的作用,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武术教育思想依据
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个体的人培养成能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的社会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传递、内化、选择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主体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即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机器。然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人文关怀的现象。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过去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过于偏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离开了人的培养,教育不仅丧失了其本质特征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它的社会价值也必然成为空谈。只有当人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重视,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才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内涵体现在:人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育;人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武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自武术诞生之日即影响着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深入到武术文化的表层及内涵。中国武术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随着健康概念的发展,高等体育院校的技术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综合的作用,不但能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还能作用于对人精神、意志品质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之一的武术教育应追随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调节人的身心,促进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武术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人格、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5]。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发现、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生活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的利益,培养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的高校武术教育要求作为武术载体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单纯的武术教学,只能使人单纯获得技术,是一个生物的人,而在技术教育过程中进行文化的教育,那么就使其成为完整的人。武术文化视人体生命为一个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并将人作为整体来看待和训练。认为形是外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神是指内在的、心理的内容。内与外、形与精气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6]。武术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所以,只有倡导能够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体育健康理念,才能促进武术教育的发展。
3.2 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新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在体育专业院校的全面推进,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之一的武术教育,其教学思想、内容、模式的改革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具备了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直接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出传承文化、教化人心、健体防身、观赏娱乐、陶冶情操等多种价值功能,而武术教育应追随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调节人的身心,促进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注重人的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学改革思想,把修炼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武术技能传习作为育人的“载体”。
3.3 深层次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发挥武德在育人中的作用
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既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又不能忘掉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单单从技术层面入手,应从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层面揭示华夏武术无穷的文化魅力,以充实武术运动的理论基础。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武德是武术的思想精髓。传承武德教育思想在现代武术教育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推动武术开展,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进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武术教育始终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环节,面对强势的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冲击,武术教育为高校体育教育中提供有益的伦理品质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笔者认为,武术要真正地走向世界,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从教育上传播武术文化,而在武术教育中我们又不应该单纯的把武术简单地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因此,在当代武术教育的体系中应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并给予它更加完善的诠释,这就需要我们的武术工作者和教育者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3.
[2]肖峰.从科学走向人文:三种模式的比较[J].科学技术哲学,1999(3):6.
[3]曹湘君,等.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24.
[4]邱丕相,等.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2005(2):15-17.
[5]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北方高校冰雪文化教育研究 篇11
[本研究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21号)。本研究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高校冰雪文化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冰雪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途径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这些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比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门潜在的课程之所以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是因为它同其他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及相互联系,协同进行,可在北方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冰雪文化;北方高校;体育教育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里,全校师生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场馆建设等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植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能丰富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北方高等院校冰雪地域文化影响突出,其先进冰雪文化的辐射作用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明显,高校校园冰雪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构建地域先进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高等院校在地域冰雪文化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并非某单一的体育文化,而是诸多关联的冰雪体育文化成分各要素,如冰雪体育的历史文化、冰雪意识形态文化、冰雪服饰文化、冰雪场馆器材文化、冰雪竞技文化、冰雪艺术文化、冰雪娱乐文化和冰雪健康文化等多方面。因此,冰雪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中与冰雪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冰雪体育文化中的一切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
三、北方高校冰雪文化现状
冰雪体育文化运动作为北方独特的体育运动形式,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指导下,多数北方高校均开设了冰雪运动项目,开展了冰雪体育文化宣传活动,但基于安全、经费、运动场地、设施及高校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运动形式单一,校园冰雪体育文化氛围缺失、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专业师资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对于冰雪运动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不足
冰雪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很多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教育成本的问题,冰雪运动的设备、对空间的要求要比其它的球类等运动的教学成本要高出很多,所以很多高校不选择冰雪运动作为高校的体育运动。而是尽量利用有限室内空间,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都是制约北方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约了冰雪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忽略了冬季冰雪运动对学生意志、品格锻炼等方面的隐形功能。
(二)高校缺乏冰雪体育文化的氛围
体育宣传是传播体育信息、培养体育意识、引导体育习惯、营造体育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北方高校在冬季对于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不足。就导致整个运动的影响力不大。这也导致了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氛围不够浓厚。
(三)高校缺乏冰雪体育运动的传承人
一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需要人来进行的,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由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一些先进的、时尚的文化,并投身到这种文化之中。 比如现在的一些健身会馆,以及旅游、登山、攀岩、漂流等一些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都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且这些娱乐活动很容易被现在的青少年所接受,当他们接受了现在流行的这种文化以后,就很难对其他的文化产生兴趣,这样,对于传统的冰雪体育文化他们就会排斥,冰雪体育文化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一辈人的文化就容易在下一代流失,甚至是消失。
(四)北方高校冬季冰雪体育竞赛缺乏
体育竞赛是对学生运动水平的检验,参与或观看比赛,对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都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通过调查得知,北方高校每年只有一次大型的比赛——国际瓦萨滑雪节,在无其他的大型的冰雪体育赛事,各个高校内部也没有组织小规模的比赛。由此可见,各校在冬季比赛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改进措施
1.北方高校应加强冰雪体育宣传,学校领导应给予重视,建设更多的冰雪体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学校应多购买引进一些冰雪体育专项书籍,给高校师生查阅冰雪体育资料提供方便。或是提供给学生参观高等冰雪体育赛事的机会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冰雪体育的独特魅力。学校还应在校园内建设一些冰雪体育雕像,使学生置身于冰雪体育的世界中,培养他们对冰雪体育的兴趣。
2.在冰雪体育传统方面,各个高校应积极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冰雪体育文化节、定期组织冰雪体育知识竞赛,定期组织冰雪体育知识讲座。这样可以使冰雪体育真正在高校师生心目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元素。各个高校之间应多组织校外
冰雪体育竞赛,激发大学生积极进行冰雪体育锻炼。在冰雪体育制度方面,学校应对校园冰雪体育文明规范和冰雪体育规章制度重视起来,制定出详细、可行的章程,从制度上为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只有高校校园冰雪体育制度能够真正地扎根在各高校日常的管理中,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3.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冰雪体育文化的保护体系资金是社会活动的基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传承与发展冰雪体育文化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加快冰雪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与创新,多渠道进行融资发展,形成依靠社会,依托市场,实现冰雪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还要加强对冰雪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法规文件的制定和实施, 建立健全冰雪体育文化的保护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冰雪体育文化健康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金河.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163-164.
试析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篇12
1、高校篮球文化的特点
篮球是高校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类体育项目,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要了解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首先应该研究篮球文化的特点, 其特点有: (1) 教育性特点,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稳定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具有较强的探究心理, 经常参加篮球活动有助于学生竞争精神的培养, 并且篮球竞赛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提供了进取的意志, 逐渐将这种意志转化为学习生活中。 (2) 篮球文化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具有健身的功效也可以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游戏开展因此篮球也具有娱乐性特征, 在篮球竞赛中团队之间的比拼使得篮球运动的竞争性充分彰显。根据篮球文化的特点对其自身的教育功能进行研究, 就可以深入并准确的了解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2、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分析
教育功能是篮球运动在进行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形式, 通过参与篮球活动潜移默化的对参与者造成的一种教育功能。
2.1、高校篮球文化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开展篮球运动需要竞争, 篮球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和其他体育活动一项都具有基本的输赢的概念, 它重视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赛场上的拼搏。 篮球运动竞争激烈, 赛场上任何一点小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对方造成进攻的机会, 从而为对方提供胜利的机会。 竞争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一项要求, 从事任何一份活动或动作都应该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赛场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也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学会采用公平的竞争方式为自己赢得胜利。 学生通过篮球运动的参与, 会激发内心的竞争意识, 克服各种困难, 只为完成赛场上胜利的目标。
2.2、高校篮球文化中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竞争的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合作, 这是篮球运动的一项主要特征, 也是篮球文化中主要的教育功能。 在篮球运动中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 它需要团队的协作, 从基础的战术到全队的战术配合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的努力, 团队中每个人都坚守自身的职责、运用传切、掩护、突分这几种最基础的篮球技术配合相应的补防、夹击等战术, 共同赢得赛场上的胜利。在当今社会中团队精神也是一个优秀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大学生即将走进社会、成为一名社会建设者, 在踏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并根据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比如:篮球活动, 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身体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
2.3、高校篮球文化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校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 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功效。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活动量大、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深受很多人喜欢, 大学生是今后社会建设的人才资源, 要实现建设社会的目标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参与篮球运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让学生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这种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 校园篮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 学生经常性的参与篮球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有较好的作用, 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种途径。
2.4、高校篮球文化对学生行为规范产生的教育功能
由于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部分高校的学生在行为规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也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篮球运动的开展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篮球比赛的竞争性使得参赛人员发生碰撞或身体之间的接触是不能避免的, 部分参赛者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会情绪失控, 做出一些粗暴的行为, 但是篮球比赛规则限制球员在比赛中出现各种扰乱球场秩序或者是对别人造成威胁的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力参赛者的行为, 督促他们严格按照篮球比赛规则完成比赛。 这种制度的实施也是篮球运动所传递的一种文化, 它指导大学生在生活、 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 提高自身的修养。 篮球制度对参赛者所表现的出的约束性, 也指导高校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能力。
3、结束语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篮球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体现篮球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同时篮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营造校园文化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摘要: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中所传递的文化对于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的需要, 对高校篮球文化进行研究并发挥篮球文化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根据篮球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发掘并落实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篮球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钟兆祥.大学校园篮球文化价值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4) .
[2]刘石.传媒视野下篮球运动文化特征及其教育功能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2) .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推荐阅读:
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美术教育应用模式论文10-09
传统高校08-28
高校传统音乐08-21
高校传统体育08-04
传统高校图书馆10-17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论文07-26
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8-30
高校文化教育10-05
跨文化教育高校英语10-29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