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2024-05-14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共12篇)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在中国千百年以来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变化、发展, 最终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武术是一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多种形式于一体、自成体系, 以及承载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文化项目。近些年以来, 随着中国传统武术在全球的广泛传播, 它已逐渐发展, 并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 全国各高校身肩推动传统武术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的这一教育重任, 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窘境。基于此, 笔者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藉以借助高校校园武术文化处着手, 探索能够真正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方向。

一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价值

1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能激发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在冷兵器时期, 当一个国家遭遇危难时, 武术技击就成为人们保家卫国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正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这一传承在武术文化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祖国的山河面临破碎之险、神州濒临沉沦之境, 无数深具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的武林豪杰凭借其精湛的技艺, 执剑御敌, 舍身报效国家。南宋有抵抗金人入侵、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明朝有南平倭寇, 北御蒙古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近代有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王子平等诸多武林豪杰, 都曾在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武术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武术, 传承武术文化, 既能有效激起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 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能有效提高当下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对健全其人格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是中华传统武术奉行的精魂所在。诸多武学门派均要求习武之人要有武德, 有“武以观德”之说, 将此作为习武之人的首选, 并代代相传。习武之人对“德”的追求, 并非只体现在武学各门派的清规戒律之中, 而是将武德奉为其行走江湖的处世原则, 重道是习武之人必备的武德, 而正直则是其立身之本。此外, 尊师重道、惩恶扬善是武学门派的立世规范, 而谦和忍让, 诚信守诺则是习武之人的处事之道, 这些对时下我们所处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高校将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当下大学生通过学习武术, 从而将武术文化中优良传统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识一并融进武学技艺之中, 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学会宽容待人、关心他人, 从而懂得尊重他人, 继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下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其人格的健全。

3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当下大学生自强不息、坚韧意志的培养

国人常将习武俗称为“练功夫”, 而将武术竞技称之为“比试拳脚功夫”。因而, 中国传统武术又称之为“中国功夫”。“功夫”, 特指一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习武者常将“功夫”一词视为武术的代名词, 他们竭尽一生的精力都在“练功夫”, 从中即可窥见在武术上的造诣绝非朝夕而就的。习武之人都知道武术中这样的谚语:“要练惊人艺, 须下苦功夫”,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习武之人在追求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同时, 也在磨练其个人坚韧的意志。因此, 时下大学生通过修习武术, 传承武术文化, 不仅可以强健其体魄, 还能有效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1高校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严重脱节

高校武术文化的主体是高校的全体师生, 其活动领域主要是校园, 其主要内容是开展武术教学活动, 此外, 在课外开设武术表演、武术竞技比赛、武术课程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作为辅助内容, 在不断的武术活动实践过程中, 最终实现以武健体、以武砺志、以武育德这一教学宗旨。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众多文化活动中, 却很少能看到有关于武术文化方面的活动, 因而, 在基本的武术教学活动之外, 就再也看不到有与之相关的校园活动了, 甚至有高校大学生声称自从其进校园伊始至今, 根本就没见过任何形式的武术文化活动。由此不难看出, 当前我国高校的武术文化未能真正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而是被孤立于一隅, 只能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有限的领域内孤独的行走。

2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播途径单一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应随之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纵观全国各高校, 其武术文化的传承形式归纳为三种:一是开设高校武术课堂教学活动;二是设立高校武术协会;三是组建高校武术队。但现实情况是大多高校仅仅停留在前两种形式上, 根本无力组建武术队。近些年来, 随着高校武术课程的全面开设, 武术教学的改革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 但是教材与教学模式的陈旧仍然束缚了当下高校的武术教学, 致使很多大学生对学武术兴趣不高, 直接影响到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而全国武术协会都是相对独立的团体机构, 与各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结构体系, 因此, 也就谈不上与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我国部分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武术协会这一团体组织, 致使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没有生存的土壤。

3高校武术教学呈现出重视“技能学习”, 而轻视“文化传承”的现象

当代一些武术专家们认为, 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选择开设武术教学这一课程, 仅仅是将武术作为竞技体育的项目而开展的, 或是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而在武术教学中, 也只注重传授动作技能, 而以是否能规范的演示一套武术招数作为考查的根本依据。因此, 在无形中高校武术文化就在其传承的过程中被丢失了。再加之, 对武术理论的研究缺失, 至今仍无法为中国武术作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 只能套搬西方体育的评价体系, 藉此以作为权衡中国武术的标准, 致使中国武术最终被简化为最基本的肢体运动。而其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则基本被忽略, 其教育功能也随之而不断的被弱化, 最后竟完全等同于西方竞技体育, 不得不冠之以“运动”之名, 方能苟活在“体育”之下。

三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策略

1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需要得到相关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层的足够重视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 它起于中国, 在千百年以来, 中华武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武术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未曾习武先明德。”习武之人首先要将德育放在第一位, 而当前各高校亟待提高时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基于此, 我们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优良的尚德风范, 与各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 藉此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 对此进行有效的传播。渗透到时下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当中, 继而促进时下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审视道与德的关系, 而真正认识到其内涵。近年来, 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大量介入, 致使中国本土的体育文化被孤掷一角, 部分高校甚至出现因校领导批准开设跆拳道、瑜珈等项目, 继而导致武术课程的取消。因此, 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使之得以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融合, 亟需相关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足够的重视。

2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必须要将武术文化资源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评优指标

高校的武术文化资源首先应是高校的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其次是武术文化方面的书籍与资料, 以及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网站建设;最后是硬件设施, 如武术竞技场馆、武术器械等。要想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必须要将武术文化资源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 只有如此方能加速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普遍都存在着武术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而有关于武术类的书籍也严重匮乏, 武术场馆与器械落后、甚至缺失, 而高校的校园武术文化网站更是一片空白, 有的甚至就没有网站, 这些都无形中制约着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3要实现高校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还要不断健全高校的武术竞赛、文化体系

中国武术运动包含有多个传统竞赛项目, 藉此, 高校在开设课程活动时也应随之而改变有关竞赛的项目设置, 使得其能够适合当前本校发展的特性, 从而, 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传统武术文化的学习活动中去。与此同时, 高校还要不断健全武术的竞赛体系: (1) 各高校可以定期举行校内的传统武术竞技比赛, 从而逐步扩大武术文化在高校内的传播, 藉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武术运动中, 营造深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 (2) 建立高校武术知识的竞赛体系, 让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大学生得以更全面、更详细的参与到武术文化活动中去。 (3) 各高校还可以在各省举行武术比赛活动, 同时, 增设传统武术的比赛项目, 从而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都能参与到武术比赛中去, 最终使得时下大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深厚内涵。

四结语

高校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 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隶属较高层次的文化群体, 在经由高校师生对传统武术文化极富创造性的研究, 他们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辐射能力。当前形式下, 我们加速对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 将有利于今后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有效挖掘, 在不断的研究和整理的过程中, 予以创新, 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都有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潘晓波.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刍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5) :118-120.

[2]陆小黑.高校武术: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J].搏击·武术科学, 2008, 5 (11) :25-26.

[3]王涛, 王朝军.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 (6) .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2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关于高校武术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武术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几千年,人们喜闻乐见,群众基础扎实,本应是大学校园里一个耀眼的明星,可惜现实却很凄凉:校园武术课大多没有固定场地,总在室外找没人的地方“打游击”,师生归宿感无法谈及;武术号称有18般兵器,本应有壮观的器材室,现实是连根棍都没有,校园武术大多赤手空拳;武术有上百的套路,内容丰富,现实是五步拳、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套路几乎顶了整个天,年年岁岁无限循环,单调乏味;习武者本应是能够防身自卫、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形象,现实是习得一点皮毛简单套路,自认花拳绣腿,最多在舞台上穿上鲜艳的服装摆摆姿势,完全一副戏子模样;我们说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夸大了武术的能力,塑造的不是真正的武术,那么真正的武术是什么样呢?连大学也弄不清楚。

这就是高校武术的现实,说起来是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看起来是花花绿绿好不热闹,动起手来是君子模样花拳绣腿、动口不动手,练起来是寥寥数人、左顾右盼、心猿意马、为分数来、为想象的武术而来,最后大多失望而回。中国人曾经是那么喜爱武术,除了武术的确值得人们喜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初的人们生活环境恶劣,常有匪患侵袭,习练武术既锻炼身体又保家护院,另外也没有第二个运动项目比武术习练起来更经济、更实用了。简单的说,当时的武术满足了中国人安全和锻炼的需要,所以人们喜爱它,人们除了喜爱它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今天的中国已今非昔比,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很高,生活环境稳定,治安有保障,世界各种体育文化大举涌入,为中国带来了NBA、网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自行车、羽毛球、高尔夫、攀岩、越野、瑜伽、健美操、跆拳道、空手道、拳击、泰拳、自由搏击等,还有专门的健身场所,健身俱乐部,体育社团,这些外来的体育运动项目集健身娱乐于一身,有着国外优秀的营销团队的操作经验为中国人提供了最全面的健身娱乐的需要,深深的影响了中国青年一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他们也挤压了武术在这一领域的份额,武术人群的规模渐渐萎缩,现在习练武术的人群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了,尤以老年人为甚。长此以往,武术恐怕要在可见的未来从中华大地上消失,进入博物馆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了。

武术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可以跟两个效应联系起来:一个叫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揭示的现象对应到当前高校武术所面临的危局,让人不得不担心:高校武术目前的发展是如此弱势,在众多外来体育项目的围攻下,教学场地尽失,学生的人心很快也将失去,全面溃败的高校武术课会不会在某天被学生们彻底抛弃,连象征性的存在也被“夺走”呢?

武术目前所面临的危机相联系的另一个效应叫“张弓效应”,张弓效应来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意思就是和谐的理想社会的法则就是准求社会公平,类似于开弓射箭,要想命中理想的目标就要适当调整瞄准的方向,瞄的高了就要压低,低了就要抬高;拉弓的力道太大就要减小,力道不足就要补上。以前叫中庸之道,后来叫公平、和谐,实质都差不多。和谐理想社会的法则,是扶危济困、劫富济贫;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相反,是富者恒富、穷者更穷。可见,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与马太效应是异曲同工!张弓效应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张弓效应追求的是社会公平,那是组织者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和裁判市场行为该干的事儿。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它不适应完全西化的高校体育课堂,西化给我们带来了竞赛,有了比赛就有了荣誉和奖牌,这些是学校和各级部门对外宣传所需要的,而武术提供不了这个,因此不被重视,没场地、没器材、没资金,所以武术在高校处境尴尬,武术教师也处境尴尬。高校的体育课越来越像世俗经济社会,马太效应在这里发挥着作用,弱肉强食正在上演,所幸高校并不完全是校长和教务处的高校,她是国家的高校,国家办高校是为了育人,而不是为了其它,这也是高校武术课得以幸存至今的原因吧!

武術文化的优秀无需赘言,但在连高校教育都已经经济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武术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纯粹的、远离名利的无私教育阵线正在慢慢失去。这时候传来了一点好消息,2014年—就是今年,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必须开武术课,这对武术教育是个好消息,虽然说的是中小学,但希望它激起的蝴蝶效应很快能惠及高校武术,这个就是张弓效应的显现了,结果如何值得期待。

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国家出政策扶持了,高校武术一定会兴旺起来吗?未必!

经济社会讲究的就是投入和回报,这种思想已经渗透进教育者和学生们的脑子里,影响着他们的一切行为。高校领导不重视武术,是因为武术不能给他们带来奖杯和荣誉,这跟武术文化是不是优秀无关;学生们不喜欢武术是因为高校武术课不能提供给他想要的东西,比如短期内掌握防身自卫的本事,成为“武林高手”;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表演武术并不感兴趣,对健身为主的简化太极拳也不太感兴趣,他们选择武术课的最大的动机还是因为他们的武侠梦,他们就是想成为心目中的武侠英雄,扶危救困,伸张正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人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稀缺的吗?

当前恐怖事间多发,这更增加了人们掌握一种自卫手段的迫切感。在昆明火车站恐怖分子砍人事件中,如果多一些能够挺身而出与恐怖分子战斗的武侠似的人物来,群众就不会伤亡那么惨重了。其实大部分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大家不懂如何去跟恐怖分子战斗,没学过。大学生们怀揣一颗正义之心来学习武术,这本来是一件值得教育部门骄傲的事情,因为崇文尚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建设国家,抵御外辱的依仗。可惜我们的高校武术却辜负了这些满腔热血的学子,我们没能帮他们实现自己的武侠梦,这才是高校武术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吧!

武术文化就是一部为国为民的侠义文化,崇尚武术文化的大学生跟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一样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满腔热血,一身正气,是真正值得国家、高校花费人力物力去培养的一代新人。作为高校的武术教育者,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改革武术的教学内容,助学子们实现他们的武侠梦,为社会培养能文能武的,真正的高材生。

参考文献:

[1] 汪江.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14.

[2] 姚晋宏.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体育世界.2013(1):106-108.

[3] 徐立阳.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研究[J].体育研究.2013(4):233.

[4] 吴元宵.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3(8):63-67.

普通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篇4

1 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是一种文化,这是因为武术自身凝结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与反映。武术萌芽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的。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完美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医学、宗教、哲学、兵学、文学、艺术等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就是在千变万化的人体演练动作当中,反映出人的思想、道德、意念、方式、手段、美感与文明程度,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气论、经络、动静、刚柔相济等等,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气质溶质其中,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传统文化体系,所以,中华武术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而言,对我国青年大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文化认同感、继而自觉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价值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应该把高校作为武术发扬光大、实现世界的广泛传播、本土文化传承的“主战场”。

2 目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中华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实际上中华武术文化教育在普通大学及各类学校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令人担忧!处在“边缘化”的境地。究其原因武术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夹杂在众多西方的体育项目当中,并且随着西方体育项目的不断“侵入”,各类学校打着:“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断的增设外域的体育项目,消减我们自己的“本土武术项目”。中华武术当下在学校里是在“夹缝里”生存,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夹在体育教育中的中国武术被西化,夹在体育教育中的武术被边缘化,夹在体育课中的武术教育被弱化,夹在体育课中的武术教育被软化”。

3 导致高校武术出现传承断层原因

3.1 高校没有自觉担起民族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

大学应该担起中华武术文化保护、传承的历史责任。武术文化传承需要人、武术文化发展需要人,只要人能够负责任的传承文化,就能使文化得到有效延续。尤其是对动态肢体符号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更是如此。如何保持动态肢体符号文化传承的优势,克服易失对文化传承消极影响,经过剖析就会发现“促进人人练习”的文化责任和责任运行机制是关键。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因为,对文化的关注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文化形成和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中介点”,所以,将学校武术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行指令性的国家意志,推进中国武术文化的重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其文化责任不容忽视。亨廷顿分析世界格局,指出目前文化的冲突就是几个文化圈的较量,你不占领这个文化高地,别人就会统治它。当代,西方体育已经抢先一步占据了制高点,也就是文化较量的具体体现。汤因比认为:一个文明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她是否在不断的自毁,遏制自毁的应对方法,就是自尊、自信和自强。避免自毁,实现自尊、自立须具备高度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责任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而不仅是大学生的责任。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人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3.2 高校武术课程教育过程中,“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引起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

体育全球化的趋势,西方体育价值观的侵入,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重“技”轻“文”教育内容,造成了我国青年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匮乏。西方体育文化的来势汹汹,让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青年大学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方式,心理状态还未成熟,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模糊,他们分不清外来文化的良莠不齐。尤其是当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的契机推销他们的体育文化和其使用主义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青年大学生无力招架。因为大学生群体,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他们的各种观念的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导致他们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迷茫与信仰缺失,使部分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疏离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影响着他们对中国时代传承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和动摇。

4 对策研究

4.1 普通大学应当担起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华民族武术是吸取中华文明的精华,不断融合升华,凝结出独具风采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成果。但是,进入21世纪来,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发展滞后与时代,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境遇。所以,我们作为中华的每一成员都有责任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生存的义务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责任。而高校,作为青年一代,学校的武术教育者更要立足于武术文化的教育课堂,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有传承中华武术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最终让他们自觉担起武术文化传承责任的行动。同时,国家和教育机构还有设置可操作的责任运行机制,也是监控大学武术文化传承、发展责任的保障。

4.2 确立高校“技术和文化”两手抓的教育理念

武术在高校出现被“冷落”的境遇,是我们生硬地“模仿”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结果。我们对武术进行“削足适履”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把“翻新”的新武术又推广到学校。“技术”的学习成为武术课堂教育的主内容。并且一味的将西方的“科学,量化”的体育评价标准作为对武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至此,蕴含中国文化要义的中华武术被锁定在众多西方体育包围中“狭小空间”—个纯粹的运动体育项目。武术就是一项体育运动被所有人认可和接受,“肢解着中华武术的宏大和深厚,”武术原本作为是一种文化形态被忽视了。所以,目前,改革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文化”和“技术”两手抓,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当然,武术文化教育要真正的在高校开展,传承下去,前提条件是国家必须强令: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教育内容、必须保证武术课上课的基本器材和场地供应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武术教育在高校的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武术文化课程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武术理论,而是通过练习武术技能,体会习武者“闻鸡起舞”的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和修炼顽强意志力,鼓舞斗志;通过武术文化的“渗透”和“教化“,才能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武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核心价值的认知,最后达到“内外兼修,德艺双修”的至高境界,并树立人文精神,内化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

5 结语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每一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炬,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但是,如果今天不改变武术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境遇,无疑明天中华武术文化就会淹没在西方体育文化的浪潮中,无从找寻。今天,我们一定把高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意识,武术的明天就会有希望。

摘要:高校是中年武术文化在我国本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武术文化的传播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图通过对目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现状,探析其影响因素,希望为推动武术文化在高校很好传承下去找到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本土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0-53.

[2]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61-66.

[3]陈青.中华民族体育传承的文化责任论[J].搏击·武术科学,2014(2):1-3.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5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高校的本土文化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及时地思考与应对才能守住本土文化,才能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地交融实现文化繁荣。基于此,浅析了外来文化对高校本土文化的影响程度、途径等,并阐述了加强外语课堂的本土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本土文化输出能力等的对策,从而加强高校本土文化教育。

关键词:

关键词:外来文化;高校;本土文化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已经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教育亦日趋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态势,以博大的胸襟学习吸收外来文化,教育国际化成都不断加深。随着高校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加剧,国际化水平迅猛提升的同时,也吸收着多元的外来文化,高校文化越来越西化,本土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高校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上都存在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已经构成了“文化安全”。

一、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为了能够掌握大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情况,“‘文化安全’视角下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对以大连海洋大学为首的大连四所综合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有42%的人认为身边的同学受外来文化影响大、40%的人认为不太确定。有32%的人认为受日韩文化影响、16%人认为是欧美文化、62%的人认为欧美、日韩文化都有。可见,当今高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受日韩文化的影响较大。

再看高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即本土文化的教育现状。对“大学所学课程中能接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情况的问题,44%的人认为少、35%的.人认为一般、12%的人认为无。这一数据表明高校课程教育中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几近缺失。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外来文化影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网络对外来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8%的人在课后业余时间在上网、而65%的学生用手机上网。说明手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在夺走学生的大部分课外时间,甚至影响到了高校课堂。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必须要思考并采取对策来守护本土文化教育的最后一块乐园。

二、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课程设置的本土化和课外的管理。依托“两个平台”即:在课程设置时利用选修课平台增加本土文化特色课程。首先应从高校课程设置入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文学学科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了“外国文学史”等课程。但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主要课程里却没有关于本土文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等课程。如果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人连中国文学都不十分清楚,恐怕他也难以有所建树。说明高校课程的设置时应兼顾本土文化的价值取向,故在高科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为了突出特色,体现蓝色文化特征,根据培养目标把课程分为“浅蓝、蔚蓝、深蓝、湛蓝”,利用专业任选课的平台,增加了很多如“海洋文学”等的蓝色文化课程。

其次,应从学风入手。大连海洋大学提倡“手机不进课堂”活动,学生进教室时主动将手机放入指定的收纳袋,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还规定必须集中上晚自习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手机对学生的影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更多地融入本土文化,建议建立传统文化方面的学生社团组织等。占领“两个阵地”即:一为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对大学生不断地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成立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学生社团组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一个为高校青年教师的阵地,高校一线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大都有留学经历。探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本土文化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加强外语课堂的本土文化导入。外语作为高校低年级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涉及学生多,容易达成效果。作为试验在大连海洋大学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七夕、端午、粽子、月饼等词汇和文化用外语教授给学生们,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用所学外语将我国的本土的传统文化输出的目的。今后将推广到专业外语和大学公共外语,利用外语教学平台实现一方面接受外来语言文化,一方面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不但化解本土文化的安全问题,还能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做出贡献。只有有效地实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而提高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恒艳.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11).

[2]唐世刚,谭黎玲.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1).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法制文化;制度建设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英培育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双重身份,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高校的双重任务,必须同时以和谐社会、和谐高校为标准,树立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观念,使依法治校得到全面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使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最终实现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良好的目标。

一、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策,这就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加强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共同要求。高等院校应该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守法护法和民主法治人才,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制环境。

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必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强对学校领导和干部的法制教育。

二、关注高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应更多地关注高校法治实践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公民文化和法律诚信文化建设,提高高校依法治校的水平。

(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基础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明晰,高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的工作越来越紧迫。学校的人才培养、校务管理、学科建设等必须依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法规,制订各类具体的规章制度,依法管理,照章办学。在高校法治建设实践中,必须确立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具有的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高校人”的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成本,调节和抑制不符合学校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通过制度文化的整合功能,协调高校内部的各种矛盾,促进群体的和谐;通过制度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出他们自身的潜能和激情,不断地朝着理想境界努力奋斗。在高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中,要进一步健全校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的决策权;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的参与权;进一步强化干部评议制度和学生的评教制度,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权;进一步健全争议仲裁和调解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近十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步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改革之路,再加之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腐败现象在数量上、程度上及范围上呈现出上升和扩大的趋势,个别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与高校先进文化建设相去甚远,与高校文化环境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和谐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极少数人借为学生转系、转专业、专科升本科、评奖学金及各种奖励或表彰、严重损害受教育者的利益;在学校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些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讲原则,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导致国有财产、集体财产流失。除此之外,高校学术腐败令人担忧,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侵犯他人专利权等违法侵权行为也常被披露于报端。腐败现象在高校虽属极少数,但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尤其是对高校所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高校腐败,必须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大民主监督,有效推进法治秩序、伦理秩序的建立,遏制高校腐败文化的蔓延,实现法治高校目标的最终确立。

(三)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条件

公民文化即民主文化,是与民主制度相耦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属于民主制度的隐结构。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民主制和民主生活又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摇篮。因此,加强高校公民文化建设,尤其是要注重广大师生员工公民意识培养,使每一位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确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人人平等。一些教师和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模糊的,不了解自己作为公民、作为教师、作为学生依法应享有哪些具体的权利,应履行哪些具体的义务,维权意识淡薄,使学校不能依法治校,违法案件高发。不少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正在受教育,违了法可以不追究或可以减轻处罚,做事目无法纪,为所欲为,不讲后果;有的发短信,强迫对方建立恋爱关系,对方不从,便谩骂、侮辱对方,斗气,造成双方在校外动手打群架,动刀子,造成人命案。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为此,加强“高校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迫在眉睫。在教育目标上要以塑造适应民主政治要求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为指向;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广大师生员工权利意识、主体地位意识以及法治观念的培养;在教育途径上,积极引导师生进行民主实践,增进师生对我国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四)加强法律诚信文化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的问题,更是法律责任。西方国家将诚信纳入法律体系两千多年,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诚信已经逐步成为法律责任。但长期以来,人们把诚信仅看做是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缺乏对大学生法律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在观念上不把诚信以法律责任来对待,导致许多不诚信行为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如有的学生毕业论文粗制滥造、抄袭剽窃;有的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布网络虚假信息行骗;更有甚者,不以制造黑客为耻,还以此为荣;有的学生无视各种考试规定,替人代考作弊挣点零用钱;有的学生就业合同意识淡薄,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便不辞而别,或与用人单位争吵不休;有的学生向银行贷款助学,不履行承诺手续和承担信用责任;有的学生拖欠学校学杂费,毕业后逃之夭夭;甚至有时有损害国家、集体、他人财产不赔偿的现象发生。当前高校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道德诚信的基础不断被削弱。要着重加强高校法律诚信文化教育,特别是诚信的义利观教育,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建立一套依法治校的法律诚信规则,强制规范诚信行为,促使“高校人”对法律诚信乃至对法律的信仰,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协调统一。

三、依法治校,构建和谐高校的途径

(一)确立依法治校,构建和谐学校的理念

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意识,转变学校管理理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依法治校,构建和谐学校的理念,依法治校才能成为学校管理的自觉行为。形成依法治校理念的关键,是要明确教育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法律规则。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社会主义方向原则、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教育公共性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这些原则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根本准则。学校的自主办学活动不能背离这些原则。

(二)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

学校的各级管理者不仅要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带头学法懂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表率,还应具有较强的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首先,确保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高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要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的精神,对本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与修订。其次,要确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最后,要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彻底根除违法违纪的土壤,还校园一方净土。为此。高校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灵活性,在加强监督和教育等预防措施的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力度,防止违法违纪事件进一步恶化,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时予以惩处。

(三)积极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教育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思想内涵和价值为取向的,以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文化形态和行为方式,一般由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构成。其中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奉行和谐行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是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导向。因此,在高校的校园里,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通过高等教育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大家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校园中愉快地学习、工作。

(四)重视道德规范,实现德治与法治的和谐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配合,统一发挥作用。高校教育管理中德治对法治的作用表现为:其一,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基础。一般来讲,人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意识就会越强,执法成本就会越低,法律的效益就越明显。其二,德治是法治的必要补充。法治在内容、功能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均有某些不足,这就需要德治的补充。法治和德治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把道德建设和法治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手”都要硬的观点,才能保证高校教育管理保持良好的秩序,取得稳定的效果。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只有传承优良传统法制文化、构建以大学现代法律精神为主的现代法制文化,才能实现大学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总之,高校法治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重制度设计、轻法治理念教育,重管理、轻文化建设等本末倒置的做法,提高高校法治化水平,更好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2]杨双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2009-01-19.

[3]赵任凭.论高等学校法治文化的培育.江苏盐城.2009.

[4]雷金星.论依法治校与构建和谐高校.2009,(11).

[5]周双娥.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法文化:冲突与动力.党史文苑.2008,(18).

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研究 篇7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1许多人都仅仅认为所谓的品牌不过是一种商业的特定的标志或者符号,却不知这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它的作用和价值远远不止于如此。

一所优秀的大学首先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灵魂,这独特性便是其独有的品牌,个性和灵魂也就是学院的内涵。高校品牌作为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从其形式看,品牌是学校建立社会信誉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品牌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从其内涵看,品牌是学校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学校本身看,品牌则是为社会和培养对象提供的并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标签。2而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以及教育改革的变迁使得高校品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

二、高校内涵建设

高校内涵建设作为一种新21世纪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型高校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感觉;在高校建设中,它包含了校园的文化建设、人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等方面各项内容。它是一种修养,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的总和。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实践,我国的高校文化内涵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让教育更加开放、交流合作层次更深。许多高校已经进一步的认识到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以知识储备及运用为个人素质首要基础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仅是相对应专业的技术精英,还必须成为个人素质突出的开放式精英。

三、国内高校品牌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品牌建设仅仅进入初级阶段,品牌打造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高校的办学趋同化多于多样化,没有特色,使得其竞争力和生命力极度缺乏,无法达到知名大学的美誉之称。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足使得大部分应届生在走出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任职上岗,这造成了公众们对教学质量的怀疑和不满,对高校的名誉也有所降低。

四、如何使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融为一体

1. 提高师资水平

打造名牌大学师资力量,不仅要注重教师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讲课方式和风格。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其对该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更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完美传授;而墨守成规的读板式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所回馈的仅仅是昏昏欲睡的感官感受。

2. 学生生活质量水平

在学生生活质量方面,大学一般都是住宿学院制度,所有的学生都将在学院居住长达四年,学院应拥有自己的完善设施,很多高考生在择校时除了选择学校的排名之外,更参考对比了各高校的寝室条件等各类设施。例如耶鲁大学,每个院系都拥有,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在厦门大学,每个学生宿舍里都配备有空调,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自己的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提供免费纯净水水,学生医疗只要付4元挂号费,其他的所有费用全额报销。研究生百分之百有奖学金,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详细、周全、人性化的全面考虑。

3. 加强校内人文建设

⑴在人文气息培养方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应该是每所大学必不可少的建筑,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更能烘托大学的学习氛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中央系统覆盖了80多所不同的博物馆,其馆藏量超过了1600万册,是全美国最大的学术博物馆网络;且哈佛大学还有很多博物馆。

⑵为学生提供各类便利的条件:为早读的学生提供开放自习室或者室外学习场地;为恋爱的学生提供优美的湖泊葡萄藤凉椅;设立免费WIFI区;自习室可以全天24小时开放制等等。

4. 开展校园活动

开展校园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独特的活动方式更能传播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代表着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其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丰富的精神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各项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5. 校园环境建设

⑴在学校建筑设施方面,校内应该拥有一座独特的、代表性的建筑,更让人们铭记它。例如胡佛纪念塔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⑵以打造“最……的大学”为目标,例如武汉大学便是网友公认的最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被称为最浪漫的大学;苏州大学被称为最历史的大学;四川大学是拍婚纱照的圣地等等。

6.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在学科方面,高校应该注重特色和创新,更要注重和培育几个重点学科,打造精品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便是全美的顶尖商学院,享有极其高的国际声誉。

7. 大数据引入高校内涵建设中

大数据是海量的资料汇总,是各种行为预测的数据支撑。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心理上,校园的学科建设,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跟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可以在根据几届毕业生的数据对在校学生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数据指导应届生的就业;根据高三学生的数据知道他们择校的标准和喜好等等。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种种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如今,微博、空间、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频繁的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喜悦或者挫折时的一个表达或发泄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学生在上网时的点击等信息汇总,海量真实成交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将得到的数据汇总,根据这些数据中得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合理对应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品牌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门面,是高校其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在发展教育理念、办学风格、教育优良和其发展水平等整体实力的重要展现。

注释

11 .品牌建设,MBA智库百科.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8

1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武术文化

时至今日,武术的体育功能逐渐凸显出来,并且已经列入了体育竞赛项目范围,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手段,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体育化特点。然而,严格意义上的体育并不能全面涵盖武术,武术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武术决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者技能,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武术受到传统哲学、宗教礼仪、政治伦理以及文学艺术和医学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与社会习俗以及风土人情,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正所谓内外兼修,武术也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属性,武术比普通的技能技术层次要高,与西方形态、竞技体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武术之武德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彰显。习武之人必先修身,练武不只是为了能够准确掌握住技击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习武者能够形成一种人生态度,所以练武与品德的修养同等重要,甚至后者要优于前者。正如拳谚所言,在没有学艺之前,应当先识礼数;在没有习武之间,应当先修炼自己的德行。由此可见,对于习武者而言,品德的修养是第一位的,是习武的先决条件,每一个习武之人都应当以崇高的品德来控制自己的武术行为,并对用武进行指导。尚武崇德是伦理思想、武术技艺的统一,不仅关系着学武精髓、道德品质修炼,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武德是一种观念形态,由于其可以直接渗入到技术以及应用实践,因此也是武术之灵魂。就武术文化体系而言,其技术体系只是表层的武术运动形态而已,武术的真正文化内涵是内层的文化形态。实践中,只有通过教育传承,才能使二者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武术体系。

2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武术教育探讨

2 . 1 武术教育的基本概念

通过对不同时期关于武术概念的理解总结,大体有如下几种提法:第一,武术的技击功能;第二,健身强体,以套路、格斗作为运动形式;第三,重视习武者内外兼修;第四,武术是传统体育项目。基于现代文化传承视角,结合以上关于武术的意识形态,可对武术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即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体育项目,其采用套路以及格斗等形式表现出来,非常注重武德和习武者的内外兼修。

2 . 2 重新定位武术教育目标

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当前纷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对其进行传承,学校教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从当前国内高校武术教育现状来看,其所设定的目标更加倾向于学生对技术以及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以至于武术教育枯燥乏味,每天都要进行机械性的训练,缺乏情趣;殊不知武术中还涵盖了一些非西方体育价值体系的内容,比如:武术的渊源、套路背后的故事以及人文情怀等。这既是武术文化的精蕴之所在,又是千百年来得以继承和传承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基础,对武术课程教育目标进行重新设定。学生应当能够全面了解武术文化特点,有意识有能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同时,还要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自卫技能;将武术作为热爱祖国和体育的事业来看待,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德的武术人才。

3 文化传承目标下的武术教育内容重构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武术教育课程是体育专业教学的主课程之一,武术的教学理念应当以时代发展为基础,将武术技艺训练上升到武术教育教学,在传承武术文化的过程中,树立人本理念;同时,还要对武术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充分发挥武德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有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人才。

3 . 1 武术教育——以人为本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育教学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要传承文化,老师的使命就是要在科学文化知识传授过程中,塑造“完整意义的人”。从这一层面来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个体的人培养成为全面发展、自由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社会人。高校武术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的传递以及内化和创新,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说到底,高校武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为了“生产大同小异的制器”。然而,如上文所述,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武术教育,一味地重视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虽然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出现轰动全国的大事件,但是其他学校有过这样的案例。比如:刘海洋案、马家爵案等,都是因为学校的人文关怀不够,最终造成了惨案的发生,诸如此类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模式下的教育社会和工具价值偏重,显然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从这一层面来讲,人是高校武术教育的最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没有对人的培养,武术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他们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武术教育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最好体现。基于对现代武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在武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以人为本,即将人(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同时这也是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目的。人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而且还是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武术教育在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过程中展开,而且学生在教育交往中逐渐成长、成熟。从武术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要求的内涵上来看,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的哲学思想自武术诞生开始就影响着武术的形成、发展,而且在武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学生是武术教育教学的对象,但是首先他们也是人,实践中应当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在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武术课程应当对学生个性、学生的协调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人本理念是习武之人对理性、和平以及和谐的追求,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高校武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人本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求作为武术载体的人要得到全面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单纯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简单地获得某些武术动作或者技巧,只是“生物人”而已;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才能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于武术文化而言,其将人体生命视为一个大体系,心、身具有统一性,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形在外,是具体形式;神在内,属于心理的范畴。因此,在当前高校武术教育实践中,应当倡导身、心结合的健康理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武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 2 科学、人文有机融合起来

现代高校武术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就是要将人文、科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当前国内高校体育专业中的全面推进,武术作为高校体育院系的一门主要课程,其内容、思想以及模式等都发生了改变,而且已经具备了能够有效反映该民族文化特点的功能,具有文化传承文化、人心教化以及健体防身和陶冶情操等功能。现代高校武术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为基础,对人的身心进行调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协调发展,将科学、人文有机融合作为现代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高校武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将武术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他们进行主题性理念教育。同时,创新也是现代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发散思维来开发武术的新价值功能,因此注重创新势在必行。总而言之,高校武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根本做起,一方面要从武术教材、教师身上着手;另一方面还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3 . 3 深挖武术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武德的作用

在中国武术继承、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还有铭记传统文化。既要从技术层面着手,又要兼顾更深层的文化内涵,通过揭示中华武术文化的魅力,来有效充实武术的理论内容。如果说武术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武德就是武术的精髓。武德教育思想的传承,在当前高校武术教育文化继承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武术的育人功能,而且还可以有效推动武术的全面开展,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3 . 4 正确认知和处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间的关系

武术教育教学,不只是武术事业在现代高校的传承和延续,而是希望武术能够在历史上得以延续。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只是针对现代高校武术教学,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武术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武术的传承。其中,牵扯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间的关系为何。事实上,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都是武术家族的成员;如果非要争论武术与非武术,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争论。因为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二者的产生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们产生的社会语境一致。具体而言,中国传统武术产生于冷兵器战争时期,此时的武术价值在于技击杀敌以及自我保护,后来相继而生的健身养生以及娱乐观赏,都是附加功能;而对于现代竞技武术而言,主要源于奥林匹克文化,为适应比赛竞技要求,形成的一个新的武术形式,其价值在于竞赛观赏。从渊源上来看,二者均为淡出武术的范畴,均属于中华武术的组成部分。高校武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处理好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武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能条件,在征求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武术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基本的原则是:杜绝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一味传授武术套路、动作,而是应当穿插着一些人文情怀的内容;既要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武术来保护和实现武术文化传承,又要注重竞技武术的借鉴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武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文化传承视阈下的现代高校武术教育内容,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门传承和发扬的一个体育项目。高校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推动中国武术的快速可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阐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在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意义以及高校武术文化内容的重构与可持续发展措施,以期能够给广大高校体育老师一点借鉴,共同推动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继忠.高校武术教育弱化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9-132.

[2]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3]郭强,于秋生,刘雅媚,等.刍议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14(4):17-19.

[4]宋宜清.论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如何传承武学文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178-179.

[5]张秀芬,穆诗瑶,张清波.李文浩普通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8):216-217.

[6]何艳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7]刘彩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刍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8]李珂.高校武术教学的系统性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高校武术文化传播与教学研究 篇9

1 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定义中对武术进行了最根本的文化定位“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而“注重内外兼修”是对中国武术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文化特征的阐述。

周伟良把传统武术文化结构分成表现为拳种套路、器械功法等的外显层 (器物层) , 训练传承、师门规范的中间层 (制度层) , 以及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内隐层 (精神层) 三个方面。李印东对武术文化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武术文化由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层、武术行为文化层、武术心态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主要通过武技、武理、武德以及武术心态文化表现出来, 其中武术心态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

2 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功能

2.1 提高民族文化自尊、增强民族文化实力。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强。早在1953年范振兴在《我对于国术的所见》一文中说“现代战事利器日进千里, 战事日渐趋于科学化, 于是好多人便说国术是没有的东西了, 其实他们未免太浅视, 他们忘记了国术足以养成国民英雄振作之气, 而那亦实是战事胜利上必要的一条件, 众志成城, 尚武之风实为国防的利器”[3]。孙中山认识到武术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盛衰, 是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武术可以让人们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对个人来说可以达到“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对国家来说, 可以提高民族文化自尊, 增强民族文化实力。各武术流派都有“爱国主义”的文化自觉, 习武者精忠报国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何唤起全民族的武术文化意识, 提倡“尚武精神”, 通过武术提高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是现代社会赋予武术的重要职责所在。

2.2 发挥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塑造健康人格。

武术文化讲究通过自身的内省和修炼来完成对人格的塑造。在武术教学中, 主张“习武先修德”, 讲究“以武技之能, 行道德之举”, 是武术训练的目的和根本。实际上学武与培养人的品格、道德观有着很大的关系。武术动作教学的根本是:内在提高人的精、气、神, 外在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这种有效的训练, 正好符合健康人格的标准和手段。

武术门派与拳种众多, 而每一种拳种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高校武术教学较普及的拳种有长拳和太极拳。长拳的“十二型”强调: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重如铁、轻如叶……长时间训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含胸驼背、弯腰突臀等一系列不好的外在形体, 更能培养学生稳健沉着、认真负责、干练果断、坚韧顽强的内在气质。太极拳训练注重内外兼修, 内讲究气沉丹田、外讲究动作的均匀速度, 练习时要求排除内心一切杂念, 静心专一。长久练习, 可以使学生行为上稳重、不急不躁;心理上安宁, 平静, 遇事自控能力强。

2.3 树立武术文化品牌, 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

传统武术有两个文化向度:一是习武者技艺上的不断提高, 二是在自我道德上的逐步完善。许多武林名宿都是德艺双馨的谦谦长者, 他们在武术文化的熏陶下铸造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格。武谚中“德薄艺难高”, 其中也有这层含义。近一个世纪来, 武术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陷入迷茫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传统武术由于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没能得到系统的整理与保存, 许多拳种已经或正在消失。另一方面由于采用西方的竞赛制度, 竞技武术朝“高、难、美、新”方向发展。将原本丰富文化内涵的武术体育化, 坚持感悟和终身追求的武术由于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在国际化过程中举步维艰。继承和弘扬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优势, 突出中国武术文化品格是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3 高校武术文化传播与教学策略

3.1 积极营建高校武术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参与,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两个主体。营建高校武术文化“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高校武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特别要加强对武术理论、武术文化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与研究。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习, 如向民间老拳师请教、外出进修、参加培训班、自学等途经。 (2) 重视对学生武术理论课教学, 促进学生对武术概念及其丰富文化内涵的理解,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普通高校开办“中国武术文化”选修课让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和欣赏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武术。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站等现代化的手段, 做好武术文化宣传工作。比如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精彩的武术表演、活跃在操场上武术训练团体、校武术队对外竞赛简报等都能对全体师生造成视觉冲击, 共同营建了良好的武术文化“生态环境”。

3.2 突出武术文化的技击性特征。

传统武术讲求“打练结合”, 无论是个人套路单练还是“两两相当”的对练, 都需要习武者在了解技法意义基础上强化对“用”的体会, 所以就有了“练拳不知体中用, 枉费功夫终无成”的至理名言。武术的技击价值是其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和魅力所在。但调查得知目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以规定套路为教学内容所占比率为88.9%, 以散打为教学内容占7.4%, 以传统武术为教学内容占3.7%。[1]在套路教学中由于缺乏对技击性及攻防含义的理解与传授, 将武术教学体操化, 导致学生认为武术课教学就是重复演练一些难以记忆的套路, 既不实用又不好学, 慢慢对武术失去了兴趣。中国体育报在2008年5月29日《武林大会》专版上介绍了康锦平以技法全面、功力深厚、稳扎稳打的风格最终夺得五祖拳年度总冠军后, 使五祖拳走进大学校园, 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传统武术的魅力。

3.3 课堂教学与俱乐部训练并行。

课堂教学与俱乐部训练并行, 是促进高校武术持续性、大众化发展的策略。学校应积极支持成立武术协会或武术俱乐部。通过俱乐部形式将武术爱好者集中在一起, 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 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同时学员之间相互交流, 有利于加深对技击动作的理解和武术文化氛围的形成。通过与兄弟院校俱乐部成员合作交流与演出, 可以达到提高武术技术水平与促进武术文化传播的目的。学校应积极提供经济与技术上的支持, 聘请一些武术专家对俱乐部学员进行武术文化课的讲解和对传统武术的教学, 给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和表演的平台。

3.4 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并融。

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并融, 是促进武术终身化、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1) 高校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可以在社区锻炼的场所为居民提供武术指导, 社区的人们也不再无师可求。同时也可以缓解部分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2) 社区中也不乏有许多精通传统武术的老拳师, 通过聘请老拳师入校培训, 可以弥补高校以竞技武术教学为主项目设置单一、传统武术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3) 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中都没有武馆的现状, 大城市中心可增设高品位武馆, 提高武馆的现代化建设, 对促进武术的终身化、社会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缺乏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可及对武术文化的传播, 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受到制约。提出积极营建高校武术文化“生态环境”;突出武术文化的技击性特征;课堂教学与俱乐部训练并行;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并融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传播,武术,传统

参考文献

[1]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8) .

[2]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篇10

当前文化竞争已经成为体现强国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 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较晚, 但是依托传统的体育文化底蕴, 进过2008年北京奥运的大力宣传, 东方体育文化已经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得到人们的肯定, 但是仍然要坚持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吸收外来先进体育文化, 巩固自有优秀体育文化, 这一切都要从基础做起, 而体育文化的基础之一就是校园体育文化。

新时代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要紧扣精神文化的建设, 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与体育相关的文化活动, 并且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间的教育沟通,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 把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 虽然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与高品位校园文化相比, 还是缺少科学、系统、综合的理论实践研究, 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经验指导实践。

2、构建理论基础

2.1、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 由动物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人性时, 是原始的野性、进攻性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逐步的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 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2.2、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理论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是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精神文明总和, 包含在校园文化的产生、创造中, 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创新和发展校园体育运动和活动, 从而提高校园体育开展氛围和体育运动技能;二是指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出发, 继承优秀体育道德精神, 对校园体育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和生产。文本的构建策略是从精神生产的角度出发,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需求, 按照现代教育的观念, 以满足青少年精神文明需求为目标, 以文化理论为基础来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3、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策略

3.1、制定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模式 (包括组织结构、内容形式和操作策略等)

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方式多样化, 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配合学校的有效资源, 制定出最符合学校文化事业发展的构建模式, 其中对构建的组织结构、内容形式和具体操作策略要清楚明确。

3.2、确定适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产品

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 高校不能面面俱到, 应该利用学校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 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 并确定一学年内开展具体内容、形式和时间, 并且要着手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关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3.3、紧抓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体育等的共同发展。

传统校园文化蕴含丰富, 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发展都有密切关系, 而体育文化的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平台, 在日常学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 可以通过体育文化建设来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并能促进学生在体育上的个性发展, 开拓创新, 追求进步。因此紧抓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体育等的共同发展, 是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3.4、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各种形态文化间的联系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产物, 但并不是唯一产物,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 包罗万象, 如校园人文文化、校园科技文化、校园人物文化等都是校园文化有效的补充和延伸, 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各种形态文化间的联系, 让学生不仅拥有强壮的体制, 而且具备高尚的品德, 帮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下迈向成功。

4、几点未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4.1、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校园课外

文体生活, 并且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进而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促进学校体育和学生个性体育的发展。因此要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长期建设目标, 持之以恒, 不断进取。

4.2、体育文化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 首要

目标是让大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 勇于奋斗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且要从学校整体层面上, 开展主题式校园体育文化构建, 以主题文化来宣传和弘扬体育精神, 以主题作品来展示丰富的学生课外文体生活, 以主题创作来促进其它多种形态文化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 2002.10.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11

摘 要: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越见凸显,多种多样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同时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20-2

0 引言

随着社会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迫切。文化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对策建议的研究成为必须为之的内容,同时对文化载体建设进行研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1 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

1.1 物质类文化载体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高校物质文化载体建设日益优化,大多数高校在进行校园建设时,都会通过较为细致地调查,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精致有序的校园布局。但大学校园建设在除了满足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之外,更需要的是施教者通过精心地设计和创新性地创造,从而对其进行规划。当前,一些大学校园建设只是单单的追求高大上的建筑,而缺少了必须存在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这样就不能彰显本校所独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1.2 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不被重视、教育功能难以彰显

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不被重视,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显著。校园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不够突出,崇尚科学、崇尚创造、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和人文关怀精神还没有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路径不够畅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强。

1.3 文化活动载体作用不够突出

文化载体体现的特点是娱乐性强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足。在现在的校园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扮演着观众的角色,因为多数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由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而这些学生也只占少数,这就致使了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的降低。而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可以观看网络娱乐节目,从而使他们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没什么特别的兴趣,进而参与率也会降低。

1.4 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造成冲击

我国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类文化价值都容易侵入大学生的头脑,特别有些大学生通过网络逐渐对某些消极文化具有了认同感。新兴网络文化载体迅速发展,传统文化载体有被取代的趋势。

2 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要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学术文化、网络文化及传播体系建设。

2.1 精神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新媒体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学生培养全过程。丰富校风建设内涵,继续推进校风建设工程,强化校风在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加强全校师生自觉参与校风建设意识,以校风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机关工作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2.2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含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景观建设。

2.2.1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对现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进行全面修缮,完善教职工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强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校史馆、教学楼等的建设与管理并积极开发文化教育功能,加快体育文化设施与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2.2.2 加强文化景观建设

加强现有文化景观的维护,制定校园景观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彰显校园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标志性文化景观、雕塑等,建设开展特色园林、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楼宇文化,实现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2.3 制度文化建设

2.3.1 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围绕“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全面系统地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做到应建必建,科学规范,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

2.3.2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确立“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规范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环境。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政务公开载体的效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营造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氛围;保障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2.3.3 完善学校典仪制度

完善各类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等仪式规范,规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军训阅兵、校级表彰、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重要典仪、大型活动的流程,使之特色鲜明、富于内涵,品位高雅,彰显育人功能。

2.4 行为文化建设

广泛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和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自律,树立正视名利、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意识。定期举办“师德论坛”,定期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加强学风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学术道德和学风修养的自律意识,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观念内化为师生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的自觉行动,完善学术道德惩戒和学术评价机制。同时从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和培育文化活动品牌等方面进行行为文化的建设。

2.5 学术文化建设

打造学术文化品牌,创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持续举办青年博士学术论坛,力争实现两个学术文化品牌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营造学术文化氛围,鼓励以学科点为基础,开设独具特色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深入融合;加强校际间沟通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学术讲座课程,发挥讲座课程的影响力,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加强学术团队文化建设, 建立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增强学术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报的载体作用,引导和促进学术研究规范建设,促进学术文化发展。

2.6 网络文化建设

2.6.1 加强网络文化载体建设

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专题性学术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互动性学生社区、移动性“两微一端”等校园网络平台的开发、完善与使用。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阵地,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6.2 加强网络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学工、科研、人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形成专人负责校园网站管理、编审,专兼结合开展网络评论的工作格局,研究制订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家学者、优秀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机制办法。探索建立网络文化骨干队伍培训体系。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文化就如一湾静水,需要不断注入源泉才能保持其生机,不断发生交汇冲锋才能产生涟滴,只有孕育出新的生命才能展现价值。大学校园文化要成为活水之源,就需加强文化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加速文化融合,激发文化创造,与外国优秀文化广泛交流、博采众长。

参 考 文 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 刘绍辉.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7.

[3] 邹晓青.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8).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 篇12

科教兴国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而对于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而言, 抓好教育工作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因此, 需要国家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好教育工作, 在坚持城市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 更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将校园文化融入社会文化是当下文化进程中促使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 这就需要将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相应的互动, 以此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性

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中, 建设城市文化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发展, 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两者是一个整体, 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城市视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 许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育, 在提倡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与此同时, 高校校园尽可能地打造社会化的校园, 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同时为城市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另外, 高校的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 高校在管理上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在教学楼的设计上, 彰显出不同的建筑风格, 为城市展示了建筑的特色。并且对于教学设施, 高校充分做到以人为本,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地。

高校在加快学校基本建设的同时, 不断追求自身的办学特色, 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改革,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高校在有限的课堂中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 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对其进行创造性教育,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学习相关知识, 并且能够具备分析事物、判断事物的能力, 综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这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点。

第二, 高校校园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对于教育本身而言,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 因此, 教育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 教育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 高校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 十分注重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教育, 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为社会展示出校园文化的文化特色, 对相应的城市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高校在教育中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乐于奉献和助人为乐等良好的品格。在组织的活动当中, 如科技文化服务、社区援助等, 体现了相应的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相应的文化建设, 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 并为社会展示出相应的校园文化风貌, 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 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 高校校园文化对城市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中, 精神文明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其建设的主要内容, 必须坚持以党的先进文化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 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从长远考虑, 因此, 需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的同时, 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教育事业坚持与时俱进, 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各类教学措施, 使教育能够很好地与社会的发展相衔接,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 崇尚健康科学的发展, 不断地吸收文化的精髓。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不断地深入, 使得当今城市的发展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三城市文化的环境对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校园文化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 校园文化在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受到城市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高校校园来说, 其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引导, 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为校园文化指引了方向, 由此可见, 城市文化环境对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校园文化的发展始终依托于城市文化, 在其发展中始终不能离开城市文化这个环境而独立存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使得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 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而校园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其发展自然离不开城市这个环境, 在很大程度上, 校园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只是城市文化当中的一条河流, 贯穿于城市文化的始终。只有城市文化的存在才能突出校园文化的实际价值所在。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城市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第二, 城市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大背景, 其商业化模式不断增加, 使得当代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校园内的文化发展也随之不断地更新, 例如, 学校举办校园歌唱大赛, 其中会有各种商业性的赞助, 使得歌唱大赛不仅仅是单一的比赛, 在融合社会商业的同时, 为歌唱大赛增添了更多的实际价值。使学生能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而不是单一地学习相关的书本知识。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城市文化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因此, 城市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要顺应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 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发展, 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与此同时, 还能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综合质量。目前,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然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 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对此, 高校必须坚持以党的先进文化思想作为其校园文化发展的重心, 坚持做到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不断地开拓创新, 使其在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发展的脚步, 为城市文化的发展贡献出一己之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市的关键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文化建设对时代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化进程, 因此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制约,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校园文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创造性条件, 是文化强市形成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文化大市的基础条件。所以,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从而使城市文化不断地发展。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 纵观古今中外, 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没有文化作为发展的依托其城市发展显然不能实现健康的发展, 这也就说明, 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建设的。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其文化发展与之相辅相成, 对于社会发展当中所产生的任何一个行业, 都离不开文化而独立存在, 因此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倘若一座城市脱离了文化, 其发展必然是停滞不前的。因此, 要想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 必须树立文化强市的理念, 以文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当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强市的关键。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 因此, 这就需要加强文化教育。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其主要途径,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当前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

社会的各类专业人才主要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 校园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是目前社会所高度关注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教育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贯穿于整个发展之中, 而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一座城市发展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决定的。古代私塾为社会培养人才, 传统的文化影响着当时人们的生活。21世纪的教育备受关注, 校园文化同样熏陶着人们, 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会公民, 校园文化对其影响颇大, 为文化强市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因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五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催化剂,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 由于高校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二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在抓好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要兼顾文化建设, 以此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教育事业得到健康的、稳健的发展, 才能推动城市化进程, 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 源源不断地为城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坤.秦皇岛市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互动途径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 (电子版) , 2012 (2) :21~22

[2]龚翠英、王永富.新时期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 2011 (6) :127~130

[3]韩丽萍.“中国梦”视域下城市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园, 2014 (14) :3~5

上一篇:动作要素下一篇:空间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