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育

2024-07-26

高校武术教育(精选12篇)

高校武术教育 篇1

1 前言

中国武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其独特的健身养生方法和价值。中国武术实用的技击术、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赏心悦目的动作,使它像一朵奇葩独立于现代体育之中,但在西方体育文化与各种暴力、功利文化的充斥下,大学生对武术产生了许多不良认知,漠视了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及思想,这些极不利于大学生对武术的继承与发扬。武术教学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还是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结构的健全等方面,都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促进武术在高校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普及与发展,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2 武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2.1 武术教育的价值内涵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中国武术同样具有价值的属性,武术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人类世代的劳动及智慧,它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商品的特性,即可以用来交换。武术在古代的军事及社会当中体现了保家卫国、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换取了安宁和繁荣,减少了财产的损失,在无形中创造了价值。此外,武术在健身、比赛、娱乐、防身、教育及旅游等方面都体现了巨大的价值财富。

武术教育的核心在于武术习练者在对武技习练和体悟的基础上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如: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形意拳强调“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武术教育中的身心合一、人与自然合一、人与社会合一,在当今社会有着与时代相契合的教育意义。

2.2 武术教育价值的具体内容

2.2.1 健身养生价值

武术内容丰富,套路繁多,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仆等。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身体的各部分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国人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近年进行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尤其太极拳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因此,武术在各级学校又可以作为康乐体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使它在学校中的开展走向深入,改变以往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

2.2.2 武术套路运动的教育价值

套路动作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武术套路的教学已经历了多年实践,在前人丰富的经验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价值。第一、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促进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等素质均衡发展。第二,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作之间的衔接、转换,适当地让学生尝试自己编排动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象能力以及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第三,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增强自信心。青少年都有表现的欲望,而武术课能够经常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会非常有好处。第四,培养学生处理事情有始有终的态度,增强意志力。武术套路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都是连贯一体的,需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长期坚持会对其日常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武术动作讲求的是和谐美、节奏美、平衡美和力量美,在动态的姿态展示过程中,无论对于练习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一种享受。

2.2.3 武术搏斗运动的教育价值

武术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技击价值是与生俱来的。现在,掌握一种自我防卫的有效手段是不少人的愿望,它可以使人们防身制敌、主持正义。在现代社会中,武术的技击价值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精神,它能激发人的竞争意识和战胜困难的意志,以保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武术的搏斗技术是踢、打、摔、拿的实战组合,讲求动作与内劲的快速协调和灵活运用。在搏斗的进行和练习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务实,提倡交流互进,反对封闭蛮干;要有明确的精神追求和向上的思想境界。搏斗练习能够在很多方面使练习者得到提高:第一,磨炼意志。在精神高度集中下的身体对抗,时间越长越显出意志的重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克服自己的恐惧、疲劳,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胜败的体验是正确面对挫折的前提,搏斗运动能够让这种体验来得非常直接,却又不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击打、抗击打的训练也都是对学生意志的考验。第二,培养敏锐的目光。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讲究时机的把握,练习搏击首先要锻炼的就是眼力,而这也能反映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适时分析与指导,能够让这方面的价值体现得更为清晰。第三,养成辨证地看待所面对的形势的习惯。对抗就会产生优势和劣势,然而有时优势可以转变成劣势,劣势也可以转变成优势。第四,锻炼身体素质。技术动作的熟练运用都是良好的综合身体素质的表现,反复的踢、打、摔、拿等技术的运用以及一些辅助练习的锻炼都能从各个角度锻炼学生的身体。第五,陶冶身心。在两人之间有条件的对抗练习中,情感、意识都得到充分的交流,而且是一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第六,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危险的事情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正确的处理,包括对身体损伤的预防与救治,对环境的观察与判断等等方面。

2.2.4 人格培养的价值

儒家哲学深深影响着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和核心。首先,儒家学说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把德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中国武术重德重礼的特点。其次,儒家主张要克己正身、重义轻利、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其理想人格是谦虚待人、稳健含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的“谦谦君子”。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在教授武术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健全高校学生的人格。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文以评心,武以观德”。通过武德教育可使学生明白习武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逞强斗狠,而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武术界历来视不讲武德者为恶者,各门派均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明代的少林寺僧在国家危难之际自觉与来犯的倭寇浴血沙场,民国初年霍元甲力挫外国拳师,是武林中人以民族大义,国家荣誉为己任的历史见证。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同时又能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武术教学提倡武德教育不仅能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更能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武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启发

武术教育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意识,中国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化手段与资源,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是影响深远,意义非凡。“未学武艺先修德”,自古以来武术的传承就异常重视“武德”,武术的传授一直把武德作为第一标准,收徒习武要首观其德。少林《剑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嵋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言,不仁者不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昆吾箴言》更是规定:“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行不传。”如此重重规戒,体现了武术界对习武者思想品德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武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动作造型来培养的,这种行为就是“礼仪”。在大学生中的武术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动作,而且更重视武术礼仪的传授与规范。师生问候,递接器械,以及辅助练习,考核渠道等,使学生养成应用武术礼仪的良好习惯,做到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在如此武术礼仪的熏陶下,道德礼仪就潜移默化地深深地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为日后大学生养成巩固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武术教学对促进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武术看作是一种外部的技击技术,它还具有培养道德修养、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审美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与学习质量等良好的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武术的教育功能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今后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发扬武术的教育功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学校武术的开展,为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杰,黄豪.浅析武术的价值及其教学[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唐花清.试论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体育科技,2008(3).

[5]亢宇,王文军.试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J].新西部,2008(3).

高校武术教育 篇2

摘 要:现在大部分高校存在武术教学,但有的高校武术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不齐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武术教学改革走向进行研究,使更多的同学喜欢并热爱上武术,使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关键词:武术;教学改革;走向研究

在本学期的体育课中,我选修课民族传统体育一课。在学习中,是我对现在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高校武术课安排是阶段性,很难使学生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所以要合理安排武术动作来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对武术教学改革走向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自己在武术课中的学习以及对同课同学的调查和观察中发现,部分同学在武术课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对武术动作学习并不到位,同学们只是为了考试才好好学习武术,课后并没有主动练习的。并且同学在以前并没有接受类似学习,接受新事物比较困难。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初级学校教育阶段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不相适应性,研究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问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xxx大学2007级前2届选修过武术的学生为B组;2007级之后(包括2007级)2届选修过武术课的学生为A组;运用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的方法[1]。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技击性元素与健康教育目标的统一是学校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灵魂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体育院、系的武术课程中,教师对技术部分的内容设置,基本上是由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套路学练习、专项素质和辅助练习、格斗技术5项内容所组成。

3.2 评价标准与个体基础和发展因素的有机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标志

根据固定考核组对非实验区B组课程结束后的基本功和套路考核成绩显示:86%以上的学生在武术课期间,掌握了长、太、南、刀、枪、剑、棍等规定、传统类拳、械的套路技术;82.6%的学生成绩在82~96分之间,说明B组学生的基本功、专项素质和套路技术水平较高。但是经调查发现,92%的学生在工作后1~2年时间,约有85%的套路基本遗忘。占据前两位的原因是,套路结构的严谨性和模式化与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是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仍然是陈旧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育方法是死板的。这实质是造成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基础以及自身体质和机能的自然下降而无法适从,导致早早的陷入到遗弃这个怪圈之中。结果揭示,B组学生的学习内容、效果和评价标准,重点体现出继承与阶段性提高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固定考核组对A组课程结束后的基本功和多项套路考核成绩与教学能力检测点的综合评定显示:95%以上的A组学生在限制性条件下创编的基本功辅助操、组合动作、拳械套路以及其创新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陈述与演示,具有生动多样,短小精练,战术特征鲜明,针对性强,适用面广,创新丰富和熟练自如的特点。83.2%的学生成绩在81.5~95分之间。调查揭示:A组学生的学习内容、效果和评价标准,是武术本质属性、发展性质和规律与教育目标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3.3 以人体结构可能性之上的、弥散类的攻防取胜手段,与聚合性的、特点鲜明的因素的积极结合、改造和统一为立足点,对于武术运动发展性质的科学解释和佐证奠定了基础

根据A、B两组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A、B两组成员在对武术是什么的问题上各持己见。虽然双方在校学习阶段都遵循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且身体形态、体能和考核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其影响度上却形成了显著性差异。深入探讨二者形成差异性的成因,最终则关系到武术是什么的问题。A组的结果,实际是继承与提高相结合指导思想的忠诚践行;而B组的结果则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指导思想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崇尚真理、注重科学为特点的新一代大学生,在有关武术是什么的深入探究中,仅依据所谓权威性的高校武术专业教材中之文字定义的回答和解释,是十分苍白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愈加显著,这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4 个体基础与武术运动的原理、规律和意义的不断统一,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指导思想

实践揭示,学生在学习某一拳种动作时,对于每个动作的姿势、轨迹和速度3元素的学习和练习,具体是以其规格为依据。但就其实际动作规格的目的而言,3要素规格性的最终依据,无非是以其是否合理地反映出取胜的目的来说明。在武术套路教学时,学生对每个动作特点的表现,是建立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之上。他们在面对每一个新的内容学、练习时,其身体条件和能力并非完全具备教学内容的规格要求,但却蕴涵着攻防取胜合理性的发展潜力和某种规范化特点的可塑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性的启发和引导,不仅对学生体能和健康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个体某一战术特征与艺术旨趣和审美理想的成功塑造是极具优势的;尤其对个体进攻、防守实效性其素质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的教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说明:动作姿势、轨迹和速度3元素的准确性、趋同性和集中性,是决定某一拳种特点的基本因素,它与对象的某种能力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显然,攻防动作3元素的规格性,是由攻防动作的合理性取胜意义来说明;而构成攻防动作合理性取胜意义的基本因素实际是武术规范化的硬核和依托(具有不变性,对特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武术规范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所以,只要主体表现出的客观形态具备以上条件,包括在套路练习时对动作的增与减、难度的升与降、动作编排和难度设计等问题的处理,只要与武术的规范化法则不发生矛盾,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在这种师生共同依据创新规律和发展基础与教育目标和谐互动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仅让每个学生聆听到了历史人创造武术运动独特风格时的心灵汇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劲力、素质、体能;节奏、风格;眼神、呼吸、服饰、音乐;新颖、难度4类要素(具有变化性,对硬核起到了保护带作用)与规格因子及其取胜目的之有机统一的不断探索中,触摸到了武术规范化的思想真谛。这实际是对武术之所以能够造福于人类之哲理的科学印证。

3.5 教师根据由一般到规律的认识原理为中心,为学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构建则发挥出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95%的师生认为,实验区A组的教学内容具有动作简练,层次分明,节奏鲜明,正反交替,影响全面,系统性强,变化灵活,适应度高,利于记忆和老少皆宜的特点。它是建立在传统功法的基本作用和武术结构原理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其教学作用与意义一是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原始基础、技能迁移与发展优势、以及自学和互学与社会实践需要的良性互动关系。二是激活了武术本质属性和结构原理内在的创新规律与教育的本质意义有机统一为通识的指导作用;体现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一般到规律、由基础到提高的发展原则;激发了师生共建创新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了许多由师生共同研究和创造的、同结构不同特点与个体基础和特长相得益彰的新内容向丰富和完善教学活动的活教材的转变。例如,有氧柔功、车轮功、靶子功、架子功、站走功、腿法组合功、跳跃、步法等辅助练习功。该功法分为站立势、垫子练习、把杆、节奏操、格斗组合和套路创编等练习形式;在速度的快与慢、幅度的大与小等变化和要求上兼顾基础与发展、认识与实践、创新与法则的统一。这样以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而且使师、生双方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创新实践中有所选择,有所提高,有所总结。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水平的高低与认识层次息息相关;个体特长与动作的姿势、轨迹和速度3要素的趋同性和集中性,决定了某人或某拳种规范化的特点。这无疑是对历史创造者创作生命的升华,实际也是对武术特点不一,适应性广泛的皈依。

3.6 注重个体能力与规范化特点最近点的开发和利用,是凸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体现

武术文化的物质财富,主要是由形式多样,特点不一和广泛适应性的套路运动形式为载体。其形态是以进攻和防守赢得胜利为目的,是建立在人类生物体结构的既定性和运动能力开发的无限性与人类关怀意义上的追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三者的统一,孕育出武术文化财富常青不衰、枝繁叶茂的发展特性。这一特性的形成无疑与一个个新型运动特点的融入是分不开的,而每一个新型特点的产生则意味着人类创新动机的躁动和奔放,同时也是人类智能与体能的一次次超越和新生。武术的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引导,是弘扬“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反映。武术的教学环节,师生注重利用和开发个体能力与武术规范化的最近点和发展面之间的统一性和超越性。对个体的健康里程而言,必将终生占据主动位置。对人类的发展而言,则意味着为发挥武术在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中扎下了生命之根。结论与建议

4.1 当代学校武术教材的主体内容和教学过程,突出了规格化和公式化的倾向;耗时较长较集中;教学过程单调枯燥

它是政治、文化、道德等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一种缩影和使然,其历史的局限性愈加明显。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世纪,应是一个充满健康的时代,也将是解开众多体育奥秘的时代。创造学校武术教育的恢弘局面,广大体育工作者应把着力点放眼在民族文化传承、交流、创造和发展的洪流中,深入研究武术产生和发展的原理与规律,着眼于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动作结构的变化规律与教育对象不断适应性的套路创编、辅助功操和格斗练习的和谐统一为学校武术教育的逻辑性基石,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学能力与终生体育健康习惯都是非常有益的。

4.2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导者,在武术教学中实质发挥出的是外因条件的属性

它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力,一方面是通过教师的武术知识和技能结构与对象的已知和未知基础的不断联系与和谐互动为途径;另一方面是利用规格化的共性因素(最小单位——姿势、轨迹、速度3元素的规格标准)与个体适应性的规范化特点(3元素同义不同型)的揭示和引导,积极调动每个人官能专注于可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事一物之中[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部分在接受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动作用,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同时不可忽视武术创新动力要素的准确掌握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中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高校武术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基本把武术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推广,而非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技术性武术教学价值取向早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武术教学的需求,从而导致武术教学的诸多问题。为此,众多专家学者也不断研究尝试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现状。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现状到底如何,各高校是否有计划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为此,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情况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与价值取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选题与实施中通过互联网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著、期刊以及其他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全面了解当前武术教育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全国26所普通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及价值取向。所调查的高校分布面广,具有代表性。调查选取了辽宁省高校3所、黑龙江省3所、吉林省3所、云南省1所、广东省3所,河北省2所、湖南省1所、河南2所、四川省1所、湖北省1所、浙江省2所、江西省2所。

3.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2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问卷可知(表1),在所调查的26所高校中仅有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了人文教育,占全部高校的73.1%。而未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则有19所,占全部高校的73.1%。由此可见,虽然武术教育教学中应该进行人文价值的教育已经成为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师仍然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性项目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武术教学的层次,也导致武术项目教学的可替代性,即武术会被认为是简单缺乏时代气息的花架表演,抑或是过时的古代格斗术。武术失去了文化的高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认为可以选取跆拳道、防身术等时髦的课程来满足表演与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则成为可有可无的可替代项目。因此,高校武术教学要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武术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则是不可或缺的。

表1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

开展人文教育院校未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合计

数量7 19 26

%26.973.1 100

另外,调查显示,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7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教师认为武术课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二)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中共有5个方向的人文价值取向,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均选取其中部分方向进行教学(见表2)。其中,有6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方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兵法谋略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3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美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2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宗教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人体科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

表2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选取院校数量

(1)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

(2)武术与兵法谋略学

(3)武术与美学

(4)武术与宗教

(5)武术与人体科学 6

4

3

2

4

在五个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中,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价值取向被最广泛地作为开展人文教育的素材,这与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欣赏到八卦掌、形意拳等武术拳种时自然会怀有好奇心,會向老师询问上述拳种的名称起源。由此展开的对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的讲解就自然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第一课。排在第二位的被选择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武术与兵法谋略以及武术与人体科学,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技击内涵,当教师将武术的攻防涵义讲解给学生时,学生必然会问,“一个技术组合中这么多的防守方法,最后才有一个进攻技术,难道武术要靠防守取胜吗?”这时,我们就可以讲解武术与兵法谋略的联系了,这可称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谋略原则。武术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密切,如中医的经络理论在太极拳中广泛使用;而武术太极拳练习的运动量如何满足健身需要等问题都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另外,武术演练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美学特色,注意“气、韵、形神”的把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与结构美。武术与宗教关系密切,如太极、五行、八卦等武术中应用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来自道教。武术本是搏杀技能,而练武中又讲究以武养生保健,其也是受道家爱身贵生的思想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对武术与宗教的关系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通过武术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高校未来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取向的目标与设置计划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开展武术人文教育的高校中主要为结合技术教学内容适时讲解,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也带有随意性。各高校也并未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而各高校对未来武术教学中是否有计划将武术课中的人文教育取向写入计划目前还未得到肯定的回答。笔者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目前还并未有与武术实践教学配套的武术人文教育教材,而只能由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摸索来确定讲课内容。其对教师的个人理论及实践素养要求较高,因而要在武术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本身的素养提高则成为关键。

三、小结

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教学现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效果。同时,包涵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武术教学也提升了武术课的层次。但当前我国仅有26.9%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开展的武术人文教育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带有随意性。而对于未来武术教学中能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各高校也未能给予肯定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武术科学.2005.7.

[2] 单静怡,梅杭强,单锡文.透过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谈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科学.2006.1.

[3] 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文献回顾 篇4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文献回顾

1引言

1982年,由原国家体委组织召开的第一次武术工作会议。 会议上,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的宏伟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武术国际化开展了近三十多个年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武术国际化相关研究硕果累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的举办,为中国武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推进武术国际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的国际形势,亟需能在国际间进行自由交流并且运动技能过硬和武术理论知识丰富的武术专业人才。国际化武术专业人才应精通多种语言,能漫游东西方两个平台的国际武术领域。[1]因此,本文尝试对2004年到2014年期间关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希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研究样本选取步骤与原则

首先,筛选研究样本。本文以全文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以 “高校武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搜索结果中以“教育”、“国际化”为关键词进一步进行检索。所获论文315篇,并经转换关键词多次检索,以及搜索下载后再次进行人工确认,排除著作、评论以及一稿多投论文,最终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论文为83篇。其次,确定文献来源。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两种文献类型,一是期刊,二是学位论文。其中,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以论文发表当年的核心期刊列表为依据。学位论文则分为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3武术国际化研究之文献分布特征

3.1研究时间分布特征

从时间数量趋势图(见图1)可知,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自2004年至今,整体呈现出波状上升的态势。其中,在2006年出现一个小高峰。探其原因,这可能与“武术”入奥息息相关。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国际武联和国家体育总局积极致力于将武术推向奥运会参赛项目,因此,武学界的研究目标也比较突出,就是为了武术入奥和武术的国际化出谋划策。然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逢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奥运瘦身” 计划和“参与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影响,武术“入奥”未能如期实现。2008年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各国经济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介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武术” 有着无可比拟的健身性和娱乐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怎样将武术推向国际又成为武学界的研究主题之一。

文献类型的分布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出研究的整体质量。 从图2可以看出,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成果所属的文献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一般期刊(36篇,占43%)、硕士学位论文(30篇,占36%)、核心期刊(15篇,占18%)、博士学位论文(2篇,占3%)。一般期刊从2006年至2014年整体呈缓慢上升态势。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自2006年开始呈缓慢上升态势,核心期刊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性不大,且研究数量较少。博士学位论文较少,只占3%。以上数据说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的论文研究数量在逐年增高,但其研究质量呈下滑趋势,整体研究质量有待加强。

3.2研究主题分布特征

图3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的国际化视域下层面有53篇(占64%),其中武术的国际化内涵、策略、历程、现状、 因素等几方面都从宏观方面涉及到高校武术的研究,研究深度较浅。有14(占17%)篇关于高校武术国际化针对留学生层面的文献。5篇高校武术教育双语教学层面的文献,5(占6%)篇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整体层面研究文献,4(占5%)篇高校武术教育关于师资层面相关研究的文献,2(占2%)篇关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课程层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深度不断加大,从武术国际化宏观层面拓展深入到高校课程、教师、双语、留学生等具体层面的研究。

4武术教育国际化之主要内容回顾

4.1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 “全盘西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 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2]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我国高校在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也应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以国际性的视角和胸怀来发展和运行。因此对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整体现状的研究分析是必要的。于翠兰,陈亚斌在《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及发展战略》一文中讲到教育理念的模糊定位必然误导教学课程内容的模糊设置从而背离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高等学府的武术专业教育在茫然轨道上渐渐地走向萧条、凄凉乃至尴尬消亡的结局。另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教育内容的设置,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文武兼备的复合型武术专业人才,将构成新世纪武术专业教育的新理念。[3]胡旭忠等人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历史使命》一文中探讨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从保护项目,传承文化;开发资源,创新思想;培养人才,储备力量;融入校园,促进均衡;更新理念,保障延续;打造品牌,推动进程等进行分析和阐释。结果表明: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必要性:个人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尊重、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 容建中在《普通高校武术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精品策略》提到按照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等,我国将逐步对国外开放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因此, 教育的全球化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全球化趋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强。中国教育势必将在开放中逐渐受到国际办学力量的冲击,开放后的文化教育市场将由国家主导与社会、私人参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有国际办学渗透的三方共同竞争的格局, 国内外高校将争创国际名牌、争夺生源、争取经费。这种格局将带来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教育的发展观、人才观、学校的办学观念等;同时,还涉及某些教育领域内的具体方面,包括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转化方面,人才的培养结构、培养模式等等。根据当前国际化教育的大趋势结合武术自身发展现状提出了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多层次策略;建立全球统一的教学认证体系;现代精品课程教学的应用等应对策略。[4]

4.2武术国际化视域下的高校武术教育概况

经过对样本文献的详细阅读,武术国际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武术对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模式、内涵、路径、现状、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其中涉及到高校武术层面的研究内容就更加的稀缺和浅显。因此,本部分不对武术国际化这方面的文献做详细的剖析,只对文献中涉及到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内容做简单归纳和总结。

4.3高校留学生教育

站在一国发展的角度而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各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规模及国际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欧美等国家,发展留学教育己成为一项同其国家利益紧密联系的国策。[5]对全世界的高校而言,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己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与水平将是影响它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也将成为大学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外国留学生规模、留学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例以及留学生层次、专业分布等都将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6]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 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7]因此,回顾和分析关于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文献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

4.3.1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相关研究

周庆杰在《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中的调查结果表明:武术在不同国家留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极不平衡;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主要集中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语言障碍、专用武术教材等问题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彭致达在《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开展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不仅能加快川渝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还能促进武术运动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然而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课开课率较低,没有普及,武术教学的总体规模有限;大部分高校及其相关部门对该课程的设置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2) 本课程以非体育专业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为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华进修、短训的留学生,不同国家、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留学生之间对于武术感兴趣的方向和学习目的不一样,但总体上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和健身的双重目的而练习武术;(3)对外宣传欠缺,电影和电视仍然是来华留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川渝地区习武的来华留学生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生源国家的国际性不强; (4) 大部分留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时能同时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评价的标准不一,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大多数留学生对教学表示满意;(5)目前川渝地区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不够规范,教学计划制定随意性较大,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审查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规范,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且不具备地区特色; 课程教材编制落后,留学生武术教材贫乏,相关理论研究欠缺; 师资力量不足,梯队不清楚,课程内容比例失调,教学手法单一, 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武术机构缺乏对留学生武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等。并提出建议: 川渝地区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留学生为主体,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教学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实施,加强课程教材编制和教师人才培养、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杨啸原在《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中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并给出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王小鹏等人在《高校留学生武术修身课程的现状分析和策略研究》 一文中针对普通高校在留学生中开展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采取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作者亲身教学实践,充分阐发论证了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改革和推广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业己存在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李维的《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选取吉林省七所普通高校进行现状调查,关于现状调查分为两部分: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设置情况调查与分析,从课程学分设置情况、师资、教学内容、场馆设施、教学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最后通过对留学生管理者、武术教师及留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教学内容需求、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进行课程评价与建议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制定吉林省留学生武术课程的发展对策,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育深度以及增加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符合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发展的对策,为提升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供参考。程欣泉的《上海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通过对认知途径调查、留学生武术教学内容调查和评价体系调查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以教育目的方面、课程建设方面、 教材方面、教学评价方面、在留学生武术专职教师的培养方面、 在留学生武术推广方式方面等六大方面给出对应对策分析,为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和措施。由以上几篇相关文献来看,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区域性差异性还比较大,东部发达地区教育质量高于西部落后地区,但整体来说,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水平低,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武需求,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

4.3.2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对武术文化的影响研究

王伟等人在他的《留学生武术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中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总和,是集历史、文学、哲学、伦理以及传统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综合体现, 中国武术赋予了传统文化跳跃的音符,以一种肢体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留学生的武术课程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留学生的武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推动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同时能够让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多元化,更能提高武术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东西文化交流。[8]汪军在《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中提到分析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我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文化价值的认同、及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和树立良好国际声誉等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9]由此看来,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上,而应从整个中华民族对外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层面来开展活动和研究,以此展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4.4高校武术师资和课程的研究

近来,高校武术教学受到冷落,究其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深受国外武技与强势文化的侵袭,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却忽视了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把我国本民族优秀的运动项目武术丢掉了,不少学校武术教学已成了可有可无的现状,部分专业教师改行转投其他体育项目,学生学习武术锻炼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尴尬境遇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是我们的教学改革出现偏差,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等。[10]针对如此状况,对我国近年来关于高校武术师资方面的文献做一下分析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师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张亮亮等在《高校武术教师面临的危机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对高校武术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武术教师所面临的危机:传统思想观念跟不上体育教改发展思路;掌握的武术技能水平难以匹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教材内容老化不适应学校武术教育; 武术科研能力应用脱节于武术事业的发展;掌握外语水平无法与武术国际化交流接轨等等。并提出应对策略:更新传统观念, 踊跃教改前列;踏实习练技能,提升教学质量;择优选编选材,适应学校发展;刻苦专研理论,达到与时俱进;提高外语水平,开拓国际交往等等。陶凌荣在《简析新时期高校武术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到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殿堂,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武术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在普通高校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术教师素质不仅对当前武术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还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高校武术教师素质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11]通过调查与分析同样发现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因与上文的现状和策略基本相符,所以此处不再赘述。张云龙在 《上海市高等师范类院校武术专业师资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两所高师院校武术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所体育院系都开设了武术专项课,师资队伍结构能够保证武术专项课教学开展要求,但是师资的专业方向分布太窄,集中于竞技套路方向,在武术理论、散打和传统养生方面显得缺乏相应的师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专项教学中,技术部分学时少、内容多、难度大,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在习武时感到困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压韧带和腾空动作太难两个方面。理论部分的教学, 在课时的安排上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大部分专项教师并没有按照计划来进行理论教学,忽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教学模式不正规,学生学习效果差,较难深层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其中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和武术专业发展能力并不理想。在专业核心能力中指导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在专业发展能力中,学生的武术比赛和表演能力与创编能力皆较差,学生的武术专业资格证书(运动员等级、裁判、段位)不齐全,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12]我想两所师范院校的情况可能也是我国所有开设武术专业教学的师范院校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作者还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朱广收在《体育院校武术国际化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通过对武术国际化现状、体育院校学习武术的留学生状况及国际化武术课程的设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武术国际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得出高校武术教学没有相应的武术国际化规划, 课程目标也不明确,并缺少相关研究。留学生在体育院校选择武术课程建立在国内武术专业课程之上,主要为基本功、基本技术与竞技武术套路,课程内容单调,结构不够合理,教材缺乏。[13]体育院校对学习武术的留学生缺少考核、激励和认证机制。并对此提出相应策略。

4.5高校武术双语教学的研究

李立杰在他的《谈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中从国家政策、师资力量、生源特点、教材体系、语言环境等方面,对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体系不完善、学生外语基础薄弱以及语言环境缺乏等问题制约了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的开展。[14]吕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武术双语教学探析》讲到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武术实践的扎实功底、外语运用能力和对武术教学规律的认识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建议明确武术双语教学目标,加强学科研究与建设。加强对武术双语教学重视和武术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区域特点,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高素质双语师资的培养。编写高水平的武术双语教材。借助孔子学院对外交流,提升民族形象。[15]杨啸原在《武术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一文中认为武术双语教学有利于国际间高校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国际型武术人才,以及专业和学科发展;有利于武术的对外推广和武术学生到国外就业;它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国际化之必然。但是,由于存在教材编写难度大,双语型教学人才缺乏等问题。目前武术双语教学只能在部分学生和教师中进行。这说明我国高校武术双语教学的层次和规模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16]

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论文 篇5

在普通高校中,武术选修课是一门非常热门的课程。但往往经过几节课学习后,学生就兴趣减退,学习积极性下降。更有甚者出现厌学情绪。笔者探究其原因,发现许多学生都是凭对武术的一知半解或者一时兴趣选了它。根本不了解武术的内涵。但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1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的情况

武术是一项系统性、延伸性很强的体育项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功底,特别是武术套路的学习。它对于柔韧、协调、力量等各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小学应该是开展武术套路教学的重要阵地,是普及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战略重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小学都忽略了这点,所以许多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武术的理解脱节,就拘泥于传统的想当然。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严重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基础功太差,不适应组织教学

武术项目如果从小练起,有利于在身体素质方面打基础,少儿阶段是发展柔韧的最佳时期,可塑性强。大多数高校学生都错过了这个阶段,现在再想提高柔韧性难度很大,而且还比较容易受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未参加过正规、系统的武术学习,达不到武术基本技术及发展武术必需的身体素质。武术虽被列为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教材,但是真正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却很少,因而造成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空白,大学的武术教学加大了跨度,增加了难度。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示范动作看起来就是神往,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懒散、厌学情绪。

1.2学生认识浅薄,对武术的错误理解

武术本身本来就经历从民间文化向现代科学演变的过程。而大学生仅通过由武术有关的武功片等的了解,对武术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容易形成武术就是舞刀弄剑,武术就是打人,更有少数学生把武术直接生硬地与“飞天遁地”连接起来,认为练武术要有所成,就能够飞檐走壁,就能够刀枪不入。电视、小说中的招势名称就成为了他们所熟悉所认定的武术动作,这样过分的虚拟化、夸张化的武术观点将学生领进了“武术是神功”的误区,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起了错误的认识。还有的学生将现在的武术教师等同于古代的拳师,讲门派、分类别,片面追求搏击所带来的快感,把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搏击运动混为一谈。这些不好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武术在学校的顺利发展。

1.3高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师也缺乏教学热情

由于武术在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不占重要位置,而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偏少,而且又并非达标体育项目,高校往往忽略对武术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这与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完全不相称的。体育场地、器材和经费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必要的基本设施,就无法保证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资金、场地、器材等物质方面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教师便难以提高工作热情,这对搞好武术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他们要掌握高深的科学与文化知识,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并能为国家做贡献。

2解决高校武术教学困难的基本途径

2.1开展武术套路文化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武术理论教学时可以从中国功夫谈起,如南少林、北武当等,在讲解中把武术的目的、意义等讲清楚,同时把武术套路的特点、比赛方法、健身价值、搏击原理向学生全面介绍,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产生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武术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用科学的世界观来看待武术,抛弃那些虚幻不切实际的观点,将武术落到实处,武术教师不仅要传授武术的技艺、技巧等训练方法,而且还应该将科学的武术理论知识、武术的发展历史、武术的作用价值等文化学习内容教给学生,促使学生认清武术的本质。

在武术理论学习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进行“武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习武风尚,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习武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活跃课余文化生活,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决非为了打架斗殴、争强好胜。此外,还应提倡现代的新型师徒关系,发扬尊师重教,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反对封建宗派观念和搞哥们义气的旧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武术的本质,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形成见义勇为的高尚思想。

2.2武术套路整合教学方法

武术套路技术,属演练性技术。它是以武术的基本技术要素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虚实、刚柔疾缓的变化规律为依据。构成套路运动形式所表现出的具有竞技、健身、表演性质的徒手和器械的操作技术。武术套路的操作技术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武术运动规律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包括技术要素、动作技术,组合技术、分段技术和整套技术,各项技术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动作整合是武术套路教学步骤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根据套路内容把套路练习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把较难的动作进行简化和拆分,把整个套路动作分解成一招一式的单个动作,通过对单个动作的示范演练,强调动作的规格、步法、步型,体会动作的攻防含义。在大多数学生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再要求精确的掌握套路技术各动作间的动态联系。通过组合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动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类动作的质量,改善动作技术之间相互衔接的协调能力,逐渐向完整套路过渡。

2.3抓好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工作

武术的内容很多,那些难度大、要求高的武术套路由于大多数学生基础功差而不能接受和掌握。武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加强武术套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武术教材应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点,以不同的学习对象为主体,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有所侧重,教材应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练习、参与竞赛、组织各种武术活动的方法。

2.4重视武术教学,提高武术教学师资力量

场地器材条件是影响普通高校武术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武术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很少有运动队的高校训练在室内进行,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场馆进行教学、训练。尽管室外可以进行武术教学。从长远来看,各校应该加大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只有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师资力量是开展武术教学的有力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由于武术技术教学以领做为主,注意示范、注重直观,而且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充足和精神饱满,因此武术教师的示范动作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业务水平、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而,这对教师的示范要求比较高,那么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必须过硬。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促进武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3高校武术教学对传承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

高校武术教育 篇6

摘 要 高校是传播终身体育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概念的重要平台,在高校中常见的体育项目中,能够发现武术具有一些独特的对大学生有终身教育的优势。本文通过适宜的教学引导和另外的途径有计划的运用武术的特殊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培养终身体育的技能和习惯。

关键词 高校 武术 终身体育

在我国当下的全民健身的倡导当中,终身体育的意识正逐渐的被人们接受,而高校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部分,也是接受社会上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所以高校应该成为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和传播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

武术在我国发源很早,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和奥林匹克的运动项目有着重要的区别。它虽然是一种很有效的锻炼方式,但是它更为重要的是对心的修炼,内外兼修,这其中所包含着的丰富的、强大的、独有的精神,对广大的大学生有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而且武术当中蕴含的独特的美感也对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武术可以适应不同的条件和季节,而且它还具有比其他大学体育运动更优的可操作性。因此,大学生在建立终身体育习惯和意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利用高校武术中的一些优势。

一、武术在高校运动中的优势

(一)武术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并且具有全面的健身功能

武术的健身路线、动作的规律和方式能够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得到有效的锻炼。通过长拳的手、步、身法、眼的锻炼,可以使学生的骨骼强度和肌肉力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能够逐渐建立出色的动作节奏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而太极拳以柔克刚,化劲蓄力,刚柔并济,其中的气息走动和意念的配合能最大程度的使人的心志意气调动起来,并且通过与之相配合的呼吸,让人的中枢神经得到提高和调整,达到了全面的健身功能。

(二)武术能够修身养性,健全人格

武术底蕴中的以武会友,尊师重教,见义勇为,讲理守信等品质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当中的主要内容。大学生通过武术的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勇敢、刻苦、勤奋、坚韧的道德和意志品质。此外还能够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这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具有强化和指向的作用,达到健全人格的作用。

(三)武术能够锻炼大学的自救能力,具有防身作用

大学生有着一定的自主社会活动范围和经济支配能力,而另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状况和开放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特别是女生的自救能力有着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那么会使大学生没有安全感,产生消极的情绪。武术中讲究攻防进退,有着防身的作用,特别是对抗性的推手、散手、短兵结合的常识技能,给大学生的替我保护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社会交往和学习中去。

二、运用武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方法

(一)武术教学要注重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武术学习的核心。在武术中的各种小牧中极易发生迁移,例如在掌握了长拳之后,以后学习刀术时,更加容易掌握。而能够在这些项目中发生迁移的共同之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在武术的教学中要对基本功的训练有所加强,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逐渐建立对武术的兴趣和信心,为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此外,基本功训练还能够增强对武术文化的看法。要鼓励学生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领悟武术博大进深的文化。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因为基本功的训练很辛苦,而且单调,这使学生容易厌学。要多用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经验,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教师的引导改善学生人格并加强武术文化的教育

武术的发展要内外平衡,否则很容易受到制约,武术的教育也要内外平衡。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智慧、哲理、人生感悟、修为、操守已经体现在了武术的每一招每一式当中,这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很有益处。这对武术教师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不仅要研究武术文化,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需要感悟在武术技能当中所蕴含的人生意义,自然合理的在技能教学中体现人格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武术当中强大的实用价值和无穷魅力,坚定选择武术作为终身健身的体育运动思想。

(三)定期举行武术竞技或者表演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武术当中所蕴含的美感是无可挑剔的,很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在高校当中的体育活动中加入竞技内容和武术表演,或者定期的举办武术影视欣赏或专门的武术表演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被武术的美感所吸引,身心得到放松,精神愉悦,同时也能够慢慢的了解武术,逐渐的热爱武术,最终明确终身教育的思想。

三、结论

通过上面的一些能够发挥高校武术优势的途径,让大学生能够在这各种形式当中对武术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情绪上产生共鸣,逐渐的形成行为导向,在武术中受益。在不断受益的提高时,学生一方面能够掌握自己所喜爱的运动健身分行方式,建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提高了高校对终身体育教育的推广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在利用武术终身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思考,尽力的解决中共武术传播、发展和传承等问题,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 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2] 秦志明.论高校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武术科学.2003(4).

高校武术教育 篇7

1 传统文化:一种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从未断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文明的传统和文化不断延续发展的原因。西方文化在传统上是以显性的物理世界为解读对象,强调外在的秩序和规范。而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以人为解读对象,强调内在的伦理和道德,比如,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它主要提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明生死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的节操;在生死考验面前“舍生取义”的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追求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品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历代先贤极力倡导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这些思想观念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和创新,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大潮中,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博大精深依然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极其绚丽、屈指可数的,但还需要有很好的传承和弘扬发展。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到现在还受到推崇。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强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高校生更应具有创新意识,不能跟在人家后面,真正的创新靠的是胆略、好奇、联想和想象,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2 高校武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大批人才。从中国的文化先祖孔子到现代的教育家、政治家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对合格人才的标准无不是一致的相似,即“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今天这种国际国内形势呼唤具有高人文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人才的形势下,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技巧性于一体的教育学科。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武术文化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均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行为特征。其涵盖面很广,包括武术行为的指导思想、哲学意识、理学原理、行为美感、意念体系等等。中华武术文化把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反映得既集中又深刻,既本质又表象,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的精华,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高校武术除了有身体素质的训练任务外,更重要的任务是传授文化思想,因地制宜地通过学习高校武术,加强大学生的祖国优秀体育文化思想的教育。

3 高校武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国武术在当代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渗透了佛、道、儒家学说,蕴涵了中国古典美学、文学、伦理学、中医学、艺术、宗教等文化内容,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由于受到国内条件和中西文化的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中国武术讲究‘由意达悟’的思维程式,需要在直观领悟中去掌握,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从而使武术建立起感应性理论,不求知性,无法说明现象的具体规律”,这样就造成传统武术难以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使传统武术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而传统武术体系裂变出的竞技武术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却丧失了许多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原貌,无法完全代表中国武术。就像李重申说的:“当代武术内在的固有精神的困惑愈加深重,传统人文的失落,金牌战略的诱惑,使它已失去了内在的精神张力”。

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武术理论体系的完善。高校武术选项课开设的时间较长(2-3年),我们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武术理论教育(特别是传统武术文化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正确指引他们对技术的学习,而且还能为武术向深层次(即从传统文化角度)的普及和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武术理论的研究只限于少数的武术专家和学者,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而广大的群众(系统学习过武术理论的大学生)基础不但能推进武术的普及,同时也会为武术理论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4 高校武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武术作为我们的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即武术文化体系),就文化的涵溶性而言,几乎涵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涵着许多哲理和思想,融合了古代哲学和辩证法中的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天人合一说等以及儒、道、佛家思想,在它身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从以上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而高校武术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应该把教育的定位提高,真正地实现对于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地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5 高校武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纷纷涌入国门,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也空前激烈。高校在面对国际范围内的思想和文化的竞争时,要在坚守先进文化阵地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支撑并融于先进文化之中。用先进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国际思想文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坚守先进文化阵地的必然要求。

武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卫国强身”,操练武术平时可以健身防身,一旦国家有难,习武之人则应赴国难,万死不辞。在中国武术史上,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在这方面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武林豪杰为我们留下的事迹不胜枚举。通过英雄事迹的教学,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结语

武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从孕育成型到成长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与哺育,形成了不同于现代西方体育项目的独特的东方人体文化表现形式。中国武术之所以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其关键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在高校体育中深入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广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促进我们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具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伯原.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

[2]盛建伟.高校体育应加强中华优秀体育传统文化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李重申,谢谨.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口[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5]蔡仲林,施鲜丽,葛耀.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论高校开展武术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篇8

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 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种社会群体, 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 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上遵守规则, 更在于具有崇高的武德修养。很显然, 这就是基于儒家“礼”思想等级制度基本精神的肯定和皈依。

儒家希望人们达到“仁”的要求, 渴望理想的君子人格, 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寓于各种礼仪之中, 即所谓寓教于礼。这些礼仪都经过精心设计的, 形式生动, 往往配有音乐, 为人喜闻乐见。使人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谦和仁爱”, 是指习武者必须具有相当的涵养, 遇事要能忍让,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得与人交手, 即使被迫应敌, 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得骤施杀手。培养习武者人格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律原则, 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树起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 并以此来约束自己, 而无需外界的监督。

2德化教育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和定型化的规范, 令一方面且具有道德规范的内涵, 也是后世儒家学者达“仁”的基本准则 (《论语·颜渊》) 。“孔子的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传统武术礼仪规章的制定, “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 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 如“武以德立”, “武以德先”。

3尊师重道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在儒家看来, 尊师所以重道, 既是知识德行的根本, 也是修身的基础。《中庸》里有“修道之谓道”之句。教即是修道。这就是说为师者必须遵道崇礼, 以身立教, 从而取得弟子的尊敬。”对于师的价值肯定, 集中体现在“敬重师道”上。“尊师”, 即尊重师长, 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称礼仪, 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 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礼节。“重道”, 即崇尚武德、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尊师亟道传统。《尚书·泰誓》里有“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师”之句, 可见老师的地位之高。这种思想不可避免地对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中武术礼仪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 导致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较大的问题。一些学生道德意识模糊其至缺失的现象见诸报端, 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忧虑。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 但必须承认, 礼仪教育的缺席也将是影响因素之一。学生礼仪教育的缺乏导致其道德滑坡, 并产生道德危机。另外, 部分学生一味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 放任自流, 整天无所事事。导致失去正确的生活目标和起码的自控能力, 从而造成精神上极度空虚, 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 无视集体与他人, 从而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

1重形式轻内涵

武术礼仪是武术教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手段, 也是个人品行与修养的重要标志。武术礼仪也同样是习武之人武德的重要表现, 在武术教学中不能只把武术礼仪当作一种教学内容来传授, 而是应该在武德的指导下, 真正理解和运用武术礼仪的内涵。古之武林高手莫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一个真正在武术上达到一定造诣的人必先修其德、养其性, 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 也必然具备谦谦有礼的君子风度。目前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增加了武德教育, 但往往是概括性讲解武德的重要性, 很少强调行为养成;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 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武德的知识性传授多, 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 这样就使得一些学生不知武德为何物, 没有形成以礼为尊的行为习惯。

2重技术轻武德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各学校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开设, 习武者数量大大增加, 一方面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出现了武术教育者只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 这势必会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武术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

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中国的竞技武术, 只重视工具理性忽略了价值理性, 武术精神完全让位于武术技术, 缺乏文化观念。

三在高校中开展武术礼仪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1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下降。国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领域的礼仪教养的缺乏, 已严重造成国民形象的危机。因此, 弘扬传统礼仪文化, 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迫切的方法是从教育入手。武术是一种武技, 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 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的体系。在武术教学中传播武术礼仪, 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礼仪时注重武德精神的培养, 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 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2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需要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国传统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 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爱劳动、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 而礼仪作为人们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未曾习武先学礼。”武术礼仪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

武术礼仪文化有助于个人德性的养成, 人的美好的道德情感, 通过“礼”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来, 而且礼仪规范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因为传统的礼仪教育不仅注重外在的行为训练, 更注重内在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因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目前社会中, 我们的国民礼仪修养不够, 不知礼、不守礼和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在高校中民族体育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修身立德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高校要求大学生践行武术礼仪可以有效地增进其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长期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礼”成为规范人的行为、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力量。因此, 通过武术礼仪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化, 可以对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武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思想, 如武术在传授过程中一直体现出礼、义、忠、信等武德的教育思想;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礼始, 以礼终”是武术运动所推崇的尚武精神, 视“礼仪”为练习者基本精神的体现。练习者在每次练习及比赛前后, 都必须彼此向对方施礼。在千百次这种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 练习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

武术礼仪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武术礼仪文化有助于个人德性的养成, 人的美好道德情感, 通过“礼”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来, 而且礼仪规范还有助于校园内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因为武术礼仪教育不仅注重外在的行为训练, 更注重内在的道德情感的养成。中华武术不仅强调爱国、正义、重信、有礼等武德的培养, 而且从一开始就重视内在精神的修养, 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注重内在气质的熏陶。礼仪规范与法律规范及道德规范一样, 已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遵循的一个规范, 加强全社会的礼仪文明教育势在必行。要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礼仪文明规范,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讲, 只有从礼仪文化入手, 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

总之, 传统武术礼仪的产生发展是与社会、武术的发展基本相适应的, 武术礼仪的内容形式正是在儒家礼思想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武术礼仪教育无疑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 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 是一种与社会共发展、与武术相辉映的精神力量。武术礼仪是武术技术和道德修养的统一。重视传统礼仪教育的教学理念应该逐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在学校武术教学中融入武术礼仪文化教育因素, 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 丰富知识,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自身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立许, 蔡仲林.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7) .

[2]毛海涛, 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7) .

[3]尹博.重塑人文体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6) .

[4]王岗, 王柏利.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9) .

[5]王健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6]张兴玲.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功能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理论与研究, 2009 (1) .

[7]顾希佳.试论大学校园的礼仪文化建设[J].杭州电子工业学, 2000 (5) .

[8]吴赋光.中华武术的生成逻辑及在现代社会的定位[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

[9]李振林.试论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一武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5 (2) .

高校武术教育 篇9

1 中国武术文化的含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闻名于世界,而武术只是这庞大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但是这一小分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所涉及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它不仅囊括了中国的古典美学、深奥的哲学、传统的伦理学,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武术文化是一项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文化。武术文化,是在武术动作的基础上所传递的深刻哲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哲学性。中国武术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赋予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比如当前的现代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等等。因此,在传承武术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武学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2 . 1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优秀的中国古代思想,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哲学以及阴阳学、天人合一学等等,不仅如此,它还包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与之相对的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等等。可以说,在它的身上,在它的每一招每一式之间,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成果的冲击、融合。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武术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带的传统武术文化就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简单而高效的措施。

2 . 2 有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

倘若一个民族的接班人没能养成民族精神,必然阻碍这个民族日后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储备军,是祖国未来的重要建设力量,因此,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武术文化集各种传统文化于一身,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产物,在对它的传承过程中,必然能够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推动祖国的和谐发展。

2 .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它不仅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够全面调节学生的身心健康。武术运动的运动量相对较大,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整个身体机能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且在武术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武术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有利于学生向中国传统武术大师学习他们的坚韧精神,在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推进了学生坚韧意志的养成。

3 武术文化的传播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 . 1 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不够

武术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全体师生作为主体,将整个校园作为主要的传播阵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武术教学活动,组织各种各样的武术表演等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辅体。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学生只有在体育学习中才能见到武术的影子,鲜少能够在校园活动中感受武术文化带给他们的震撼。时代的推进带动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发展,学校往往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但是这些文化之中并未见到武术文化的影子。可以说,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不够,武术文化在孤立而又执着地传播着,因而传播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起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3 . 2 武术文化传播的形式过于单一

时代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武术文化传授的形式,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我说的传播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是高校武术教学,即以高校体育课的形式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其二是高校武术协会,在体育教师的协助之下,有学生自动发起,其他学生自愿加入,共同进行武术的训练,共同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其三是高校武术队,有高校体育教师创建的一支有关于武术的队伍,平时有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进行训练,与此同时,在高校中传播武术文化。由此可知,当前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狭隘性,针对的仅仅是部分对武术感兴趣的群体。

除此之外,当前武术教育所采用的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又缩小了无数文化传播的范围,阻碍了武术文化高校中的传播进程。

3 . 3 武术教学中重技能轻文化

在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标准武术动作的教学,忽视了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在多数高校体育教师的观念中,学校开展武术教学,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忽视了武术动作背后的武术文化的重要性。从当前高校对武术的考核形式来看,学生只需按着标准完成一整套武术动作,就能够通过武术教学考核。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时,并未对武术教学有一个科学的定位,采用的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化,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的传播。

4 在高校武术教育中传承武术文化的措施

4 . 1 以“武术文化”来引导高校武术教学

在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中,首先要转变高校体育教师的观念,引导他们了解武术教学只有建立在武术文化的传播中,武术才能得以传承,武术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果在武术教学中,缺乏对武术文化的传授,学生所学的只是一个套路,是一种暴力的体现。这样的武术学习并不完整,只是学生体育课上的一种娱乐形式而已。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深刻了解“武术文化”的重要性,以“武术文化”来引导高校武术教学。

4 . 2 将“武术文化”贯穿于整个武术教学内容之中

根据调查,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主要以简化太极拳、长拳以及散打为主,只有极少部分的学校还开展了防身术、擒拿术等等。而高校在参考了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教授给学生的武术也都是一些基本的简化套路,在这些套路之中鲜少能够出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要想推动武术文化在高校的发展,就要丰富当前的教学内容,将“武术文化”贯穿于整个武术教学内容之中。

例如,在教授学生二十四式简化太极圈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部分传统太极拳的片段,并给学生详细讲解太极拳中所包含的武术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太极思想、阴阳辩证思想等等。并且在简化的动作中,告知他们所学的每一个动作的特定含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一件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

4 . 3 将“武术文化”渗透于教学途径之中

传统的武术教学,就在于教师先将标准的一套武术动作进行展示,学生在教师展示过后进行武术动作的模仿,然后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授出的学生多为鲁莽之徒,在武术上不会出现过多的造诣,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不会产生过多的推动作用。而将“武术文化”渗透于教学途径之中,学生便能够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感知武术文化带给他们的内心震撼,感受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文化与练习进行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在武术的练习之中感受浓浓的武术文化。

例如,在教授学生进行长拳的训练时,在传授的过程中,就可以将长拳中所包含的武术文化传授给学生,在学生进行抱拳礼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一动作表达的就是“五湖四海的朋友”,表达出拳者的谦虚,希望向大家学习的精神。因此,引导学生在练习抱拳礼时,心里就默念:希望能够在别人身上学到更多。又如,在练习长拳中的“虚步亮掌”时,学生内心就要深刻体会礼让的精神。对武术进行练习是感知武术文化的最初环节,而在浓浓的武术文化的熏陶之中,学生更够树立更加美好的品德。

4 . 4 将“武术文化”的传播添加入教学目标之中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将武术教学纳入了体育教学之中,这一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武术的普及,推进了武术的大众化发展。但是当前的武术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并未将武术的传播定位于教学目标之中。所以,高校要将“武术文化”的传播添加入教学目标之中,在对学生进行武术课程的考核时,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整套标准的体育动作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对他所学的这一套武术所代表的总体思想要有一个认知,能够在动作分解之后,准确说出每一个动作代表的特定精神等等。除此之后,高校还要积极开展与武术传播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通过公共选修课程想更多的学生宣传武学文化,引导学生在为武术精湛动作所折服的同时也能够感知武术文化带给他们的独有感动。

5 结语

中国武术向来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是值得中国民族儿女进行传承与发扬的重要体育项目。而高校学生作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星星,更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推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定义、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武术文化的传播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三点问题以及在高校武术教育中传承武术文化的四点措施,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广大体育教师一点启发,进而共同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摘要: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功夫向来受到世界人们的热烈追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强身健体以及运动竞技这两大方面,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而伴随着武术发展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已经将武术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之中,然而,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武术教育过于重视学生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该文针对这一现象,论述了高校武术教育中对武学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

高校武术教育 篇10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 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 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 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 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 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人文素质危机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根本大计。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勿庸置疑的共识。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 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就是人类情感的“沙化”和人类意志的“软化”。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 娇生惯养。许多人的心绪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脆弱, 甚至心肠变得越来越“冷”“硬”。他们少有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 相反, 却越来越“功利”“实际”“理智”和没有诗意。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 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 相反, 却越来越趋炎附势、朝秦暮楚, 越来越虚娇、萎缩, 禁不住失败与挫折。这是人类精神的退化, 是真正令人担忧的“人的危机”。人类理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理应砥砺自己的生命意志。所以, 必须在开放自身智力资源的同时, 花费更大的气力开发自身比智力资源更有价值、更为丰富的其他精神资源。

三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及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1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

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武术在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 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

(1) “止戈和平”

“止戈和平”的精神。原先与军事格斗关联的武术, 在其发展中受到中国和平主义文化的影响, 而形成了“止戈为武”的文化精神, 使武术的“打”不仅有套路这个由自己“演绎”搏击的文化形态, 而且在比武中也有了“点到即止”的评价指标和行为期待。

(2) “整体为上”

“整体为上”精神。在武术中表现为对人体运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整体之上表现出武术对矛盾众多方面的和谐向往。其中, “人体运动”的和谐要求是武术实现“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础。在人体运动的整体和谐中, 武术的运动成了肢体的全面锻炼, 是身体运动内外的全面发展。

(3) “崇德重义”

“崇德重义”精神。首先表现为武术将习武与道德涵养联系在一起, 武术也成了个体修身养性的手段。其次, 道德也是人们对武术行为的评价指标, 武术行为中有了社会的道德尺度。

(4)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就整体而言, 表现为武术对技击范式的不懈的追求, 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套路。就个体而言, 自强不息体现在个体“拳不离手”的生活方式, 以及对武术境界“艺无止境”的探究之中。

2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它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武术中“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 有助于练习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提高竞争意识。武术是一种人体运动, 且是一种技击术, 必然崇尚勇武, 追求制胜。武林志士尚武勇武, 而又自强不息, 从不向邪恶压迫势力低头, 通过自己坚强屈的精神顽强生存, 这种精神一直都为平民百姓所欣赏。当武术文化把爱国主义当作它精神的最高层次时, 它就同传统文化的其它精髓融会到一起, 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

(1) 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美德的塑造

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武艺超人, 为反抗金人侵略, 精忠报国, 其光辉业绩为世人所传颂;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刻苦研习武艺, 抵抗倭寇的侵略, 使民族精神大振。近百年来, 在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我国的关键时刻, 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 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 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由此, 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

(2) 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美德的塑造

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形成的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人到社会直到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使人的认识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穷尽其理的人们的勇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3) 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兼容美德的塑造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其中融会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育等等, 表现出博大的兼容精神。它在思想伦理上汲取了儒家“仁义”, 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人本位的思想, 以及道家崇尚自然、佛家主张众生平等、爱人如己、劝人为善和提倡勇猛的思想。它在技击理论和方法上又汲取了中国兵家、医家、道家、佛家、杂技的一些思想和方法。由此而表现出一种守内、崇实、尚礼、自娱、修性、保身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

总之, 武术能培养习武者助人为乐、积极进取、主持正义、不怕邪恶的奋斗精神;培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兼容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敢于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追求个人的武德修养、集体的道德规范和爱国爱民族的过程中, 中华武术的精神逐渐统一, 并得到社会文化及武术各门派的认同, 随着历史的发展, 逐步取代了武术各门派的具体的武德规范, 而上升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基本主导意识,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最高层次的武术精神。当它同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时, 武术文化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力, 成为中华武术发展以至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四小结

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美德。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 应充分发挥其传统美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感化青少年, 振奋他们的精神气质, 以消解当今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因此, 面对新的历史责任, 高校武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育之中, 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使命。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牛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9) .

[2]蒋玲玲.论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 2007, 157 (1) :161-163.

高校公共武术课程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公共武术课;教学效果

一、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水平优劣直接影响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现状可总结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教师质量亟待提高。要提高教师师资,一是,抓好武术师资来源的建设。体育院校是高校体育教师成长的“母体”,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水平。因此,体育院系不仅要重视技能培养,而且还需不断深入研究与其有关的众多理论知识,如各类健身、养生的功法机理等等。二是,加强教师的再教育工作。社会在不断发展,任何人都需持续不断地再学习受教育,才能把握时代的要求。因此定期组织针对专业教师的武术培训,外出进修等继续教育活动,有计划的举办各种教学、训练裁判培训,开展武术教学经验交流,使武术教师始终跟上武术发展的步伐。

二、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武术课的关键。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因此,如果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改善武术课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在上首次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武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讲述或观看一些武术传奇人物和有关武术的传奇故事,如霍元甲力挫国外拳手,弘扬民族精神的传奇;李连杰、成龙等新一代武术明星事迹;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神秘的故事等,从而有效的诱发学习武术的欲望。另外,要讲明武术的主要特点、学习方法,与一般的体育项目的区别,让学生了解武术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对武术课的目的、意义的了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武术兴趣的内在动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高校武术教学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师口头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单调教学形式,武术课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点进入教学中,它作为武术课的辅助手段,是改进武术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武术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中的图形移动、旋转、定格来演示动作的轨迹,动作过程及身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通过慢速播放配同步解说,使学生明确动作的要点、方法,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形成运动表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不同的视频、音频、图片合理的插入到课件中去,使其生动、形象、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武术比赛、散打擂台赛等大型比赛,学生在观察优秀运动员的演练技巧、技术风格和动作的规范性同时,开阔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四、突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

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性。长期以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武术套路是“花拳秀腿”的看法。虽然武术套路为了联结贯串及具观赏性,穿插了一些不具备攻防意义的动作,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但其精髓灵魂--攻防技击性仍然可以通过一招一式表现出来。关键在于教师在授课时是否讲清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方法,“明法而知理,教拳之所用”,因此在强调技术规格的同时,讲明一招一式的攻防含义。初级套路教学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普通高校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掌握,而散打摒弃了传统武术先练桩、基本功等先期的基础功夫练习,以其刺激、实用、运动量大的特点使武术课不再那么枯燥,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武术运动。

五、注意语言表达,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介,他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掌握语言艺术的精髓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武术教学中,语言要求准确,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对于武术内容的分析、演绎、阐释、论证要实实在在,其内在联系的讲述用语要贴切,语义要清晰,善于使用武术术语进行讲解。因为武术术语的动作名称一般是根据动作结构、形象和动作方法而取名,能表达动作全貌,如“马步架打”“歇步冲拳”等。语言精确是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能容,做到言简意赅,精益求精。还可使用单个字,如“腾空飞脚”动作中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的过程,归纳“蹬、摆、提、拍”四个字,简单提示学生动作。此外,语言要生动形象,如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等,使用这些自然景物和动物来比喻动作,便于理解和记忆。在中华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武术家的不断积累和提炼,形成大量口诀化的武术谚语,如“前腿弓,后退绷,挺胸立腰莫晃动”“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等,使用这些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动作。

六、提高示范质量,培养学生骨干

武术历来讲究“身传口授”,即教师要注重直观演示,身体力行,多以领做为主,配合语言提示,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掌握动作。

教师的示范要注意示范的位置、速度等。选择最佳的示范位置,可根据教学内容,动作难易程度及教学效果等进行选择调整,套路变换方位时,及时调整示范位置,保证始终在队伍的钱、左前或右前方,尽量做到示范动作路线和学生跟做的动作路线方向一致。示范速度要根据课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在新授课时,一般以正常速度做一次完整的示范,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的动作路线、动作方向、段落结构,形成整体印象。而后采用不同示范面,慢速做分解示范并结合讲解,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易犯错误等。在课堂上把学生骨干安排在队伍的不同位置,这样不论套路方位如何变换,学生都能看到示范动作。老师此时还可停下来观看学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进行指导。分组练习时则有利于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培养武术兴趣,对促进武术课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定期举办武术竞赛和武术交流活动,加强课外武术训练,多渠道开展课余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武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平时有“用武之地”,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吕韶钧.武术课教学应做好的四个环节[J].中国体育教育,2002,(3).

高校武术教育 篇12

随着近些年各类武术、武侠题材的文艺作品被搬上屏幕,中国的青少年,甚至是海外的热爱中华武术的年轻人,来到中国学习武术。但是社会发展是多元的,青年人的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各种国外流入的体育项目正丰富着青年人的生活。同时也在影响着武术在青年人中间的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必须适应青年的需求,武术在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高校传统武术的教学模式

1.1 武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1915年武术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至今已近百年。在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了重视。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中,就有关于武术的教学内容。1961年,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入同年编订出版的《全国大中小体育教学大纲》,至此,学校的武术教育机制步入正轨。改革开放以后武术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一般从基本功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套路、器械、对练,以及具有对抗性的教学内容。近些年部分高校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基本来说:改革之前武术课程基本占到40个课时左右,所有的低年级学生都要完成武术课程的学习。改革之后武术课程成为选修课程的一部分,选修武术的学生上武术课的课时总量能达到150个课时左右,没有选武术课程的同学在大学阶段不参与任何武术课程的学习。

1.2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目前采取的武术教学方法都有其弊端,第一种情况课时数较少,在仅有的课时里,学生对武术技术的掌握尚且一知半解,更何况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武术基本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和推广,而不是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在对学生进行推广和传播。部分武术教师的观念和平时的武术教学工作中,也只是把武术的动作和套路,做技术性的讲解,对武术的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讲解得较少。第二种方法忽略了武术全民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将武术的广泛意义得到张扬。

武术的精髓通过武术套路中的手、眼、身、法、精、气、力、功等方面得以体现。只用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真正理解和发现武术的独特魅力,才能知道为何中华武术会有如此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学习。具有这样的境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不是仅仅150个学时就能够体会到的。

提倡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武术技术和理论,而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理解。对于这个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并以此来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

武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步挖掘,而逐步受到重视。但是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至今没有形成全面的普及,由此也可以看出,武术并未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我国武术的泰斗邱丕相教授在上海市政协的会议上的发言曾指出:武术目前的存在仍然是以体育运动形式,人们忽略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在竞技体育的文化冲击下,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也逐步追求量化,追求竞争性,忽略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武术项目的特殊性,同时武术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在这种评判体系下逐步消亡。

1.3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的重点

高校武术教学理念必然要进行改变,既要体现传统武术技术的魅力,又要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高校的教务部门应该将武术设为必选课,保证课时,提升武术的地位,确保武术课在学校中的广泛传承。近些年在山西的部分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弟子规》的吟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遵守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这一举措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对于高校武术文化的教育,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在充分保证武术教学各方面物质条件投入的同时,注重武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武术教学课时有限,在教学课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武术运动形式的武术内容,经过优化组合设置成能够全面代表武术这个艺术瑰宝的教学内容。同时把武术文化渗透其中,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传承,让武术课程成为在高校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展示高校大学生爱国风貌的场所和平台。

2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意义

2.1 一种君子文化的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来源,也是中华儿女发展的根基。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发展、时代变迁的年代,我们有必要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文化洗礼。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华武术和儒家的学说最终目标都是对人生的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中国武术秉承自强、厚德的旗帜,以积极、刚健、自强、进取的思想内涵创造、涵载并弘扬着中华的民族精神。

2.2 一种技击艺术的学习

中华武术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体育或者纯运动,也不是杀人术。中华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基础上,通过技击而体现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的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技击艺术不必在乎实战与否,不必在乎成败与否,因为在技击的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了艺术,这本身也是武术的一大魅力。艺术化的中国武术,虽然起源自实战,并且在实战中体现其自身价值,但是,作为艺术的技击武术,也是可以脱离攻击性的打而追求升华为艺术的。中国武术在传统文化的牵引和道德规范的主宰下,早已从本质上有别于起始之初的对抗和战斗,它被赋予了更加色彩化的目的,中国武术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2.3 一种宗族文化的学习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演变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无不折射出浓郁的宗教文化的光彩。在中国宗族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双重熏陶下发展的中国武术文化,其宗族文化中很多地方对今天的人们仍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并非是一种文化的结束。中华武术文化中体现出的宗族文化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伦精神,这都使武术带有鲜活的民族特色,增强了本民族的认同感,提高了民族的凝聚力;对于道德品质的推崇、教育世人、爱憎分明、除恶扬善,成为不畏强权的高洁之士;不看重钱财、重视朋友、讲求义气,众多历史小说中都有记载,至今这些英雄豪杰的故事仍被传颂。在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互换人性的光辉,希望建立诚信的社会,中华武术中体现的优良的宗族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4 一种追求过程文化的学习

中国武术是注重过程的,有别于西方体育注重竞技的结果。中华武术需要不息、不悔地去追求以期融入其中,超越其中的设定,感受其过程所给予的启示,方能领悟到中华武术的内涵。中华武术追求过程、感悟过程的种种理念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武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给予青年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必惊慌失措,不必势在必得,不必急功近利,更多的把智慧和经验留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美。

3 结论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已世界各地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可,已经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体育的大家庭。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阶段,理应承担时代的重任,将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武术文化传承并发扬,促进武术文化在中华大地的传播,推动武术教学的发展,促进武术运动的国际化道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立足自身,提高武术文化修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和仪器,开发多种形式的武术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左文泉.中小学武术教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9):85-88.

[3]刘军,邱丕相.我国武术文化教育现状及其教育功能的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7-130.

[4]金红梅.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J].教育探索,2007(4):10-12.

上一篇: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下一篇:英语口语教师课堂行为